短文《送报少年》答案

| ACCA/CAT |

【www.guakaob.com--ACCA/CAT】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篇一
《送报少年阅读答案》

送报少年阅读答案

送报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睛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

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5.送报少年是个怎样的人?(4分) 答:

16.文中如何表现送报少年内心的快乐?你认为他为什么感到如此快乐?(5分)

答:

17.文中“我”的儿子有哪些“少爷作派”?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答:

18.读了本文,你有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只要提出问题即可,不必对所提的问题作答)(3分)

答:

19.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当你得知送报少年考进了北京大学,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或触动?(4分)

答:

答案:

15.示例:是个礼貌、守时、吃苦耐劳、孝顺懂事、学习成绩优异的年轻人。(4分)

16.示例:文中用“轻捷的脚步声”和“快活”的车铃声传达出送报少年内心的快乐。他是为高考成绩优异和能够替父亲送报而快乐的。(5分)

17.示例:高考后天天睡懒觉,看电视打发时间,自视过高,瞧不起送报少年,对少年很不友好等。(4分)

18.(3分)示例一:本文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

示例二:“儿子笑得更嚣张”一句表现了“儿子”怎样的心态?

示例三:“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开放性题目,能答出诸如羞臊、懊悔、自我反省、受到教育、学会做人等心理过程,表达通顺即可。(4分)

送报少年阅读答案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篇二
《《送报的少年》课外阅读》

《送报的少年》课外阅读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

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睛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 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小说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

开端________发展__________高潮和结局__________

2.从结构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______这种手法来表现主人公。

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文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横线。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200多户人家送报纸,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18000多级台阶。

5.文章结尾处打“【】”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有哪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补丁》

⑴一天,儿子出去玩时,一双牛仔磨砂鞋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他回家后递给我说:“妈妈,扔了吧。”我默默地接过那双鞋,那是我花了280元买的,穿了还不到一周,我能不心疼吗? ⑵我拿着鞋来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前,老师傅和善地接过鞋子说:“让我试试吧,兴许能补好。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给这两只鞋都打上补丁,这样对称一些,而且更好看些。”看来,

也只好这样了,我放下鞋子走了。

⑶过了几天,我去取鞋。果然,另一只鞋子也被刻意地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用粗粗的麻绳一左一右地缝合起来,裂缝呈树枝状,针脚也有些歪歪扭扭,与牛仔的质地浑然一体,风格

粗犷,比先前多了一种别样的风味。我惊叹老师傅的手艺,真可谓巧夺天工啊!

⑷把鞋子拿回家后,我没有立即给儿子,我怕他不肯穿。正好全家人在看电视,是抗日战争

题材,我就问儿子:“知道什么叫补丁吗?”

⑸儿子郑重地答道:“补丁就是软件当初设计得不完美,后来又设计了一些用来弥补缺陷的

程序。”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我想跟他说的是鞋上的补丁啊。

⑹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电脑补丁,我就想用忆苦思甜的方法让他接受那个鞋子上的补

丁。我给他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

⑺小时候,家里很穷,孩子也多,往往是老大的鞋子小了,留给老二老三穿,等一双鞋到了我这个老四的脚上,鞋帮都掉了,鞋底也磨薄了。母亲就在灯下给我一遍一遍地缝补。那时,

我多么希望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啊。

⑻不知儿子听懂了没有,我拿出那双鞋子,递给儿子说:“这就是补丁啊。”

⑼他接过鞋子左瞧瞧,右看看,欣喜若狂地对我说:“哇,老妈,你真是神来之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创意啊!”说着,他奔过来,夸张地在我脸上亲了一口。我笑笑说,老妈没那么伟

大,这是门口老师傅的杰作。

⑽第二天,我刚踏进门,发现门口齐刷刷地放着五六双鞋,我吓了一跳。每双鞋子好像都是新的,可是,每只鞋子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口子。我心里纳闷:这小子,不会把老妈当成修鞋

的了吧?

⑾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从屋里涌了出来。儿子说:“大家都说我的鞋有创意,都

买了新鞋,让你拿给那个修鞋的师傅,尽全力给他们做得有个性一点儿……”

⑿儿子还在一边叮咛我,我的心在疼痛,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

⒀我想:孩子们思想上的补丁该如何打才好呢?

1.上文为什么以“补丁”作为标题?结尾中的“补丁”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

2.第⑴段中的“心疼”和第⑿段中的“心在疼痛”各表达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

3.第⑶段对老师傅所打的补丁作了具体的描写,这样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上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B. 上文选材立意的特点是以小见大。

C.上文第⑺段的记叙顺序是倒叙。D. 上文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了“我”这个人物。

5.文中“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将买来的新鞋划破后再拿去打补丁,你对此有什

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答:__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9、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4分)

10、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分)

(1)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

(2)第6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这句话的加点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

11、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这句话的理解。(4分)12、读完全文,请你给

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4分)

答案

9.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10.(1)可见老师们当时是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的学生,突出了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2)体现了救援人员极度无奈和无比悲痛的心情。

11、在灾难来临的那一时刻,老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学生的壮举感天动地。这种无私的爱,让强大的自然力显得微乎其微。

12.她的生命永远凝固在花一样的年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相信怀里的孩子可以装点更灿烂的春天。

参考答案:

1.(3分) 因为“补丁”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或: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1分),结句中的“补丁”是指针对孩子们思想的缺失,采取补救的教育措施(2分)。

2.(4分)第⑴段中的“心疼”指“我”过惯了节俭的生活,舍不得把刚穿一周的价值不菲的鞋子扔掉。(2分) 第(12)段中的“心在疼痛”则指“我”因孩子们不理解老一辈的良苦用心,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而感到难过。(2分)

3.(3分)突出老师傅的手艺巧夺天工(1分),在全文中起到铺垫作用(或: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2分)。

4.(2分)B

5.(3分)提出观点(1分),讲明理由(2分)。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篇三
《[记叙文阅读]送报的少年》

[记叙文阅读]送报的少年

⑴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的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⑵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台阶。

⑶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天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衫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七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⑷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的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⑸儿子不屑地:“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⑹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少年,每天五点就起床了!”

⑺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⑻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九点半钟时,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⑼转眼到了八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八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⑽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⑾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⑿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33.文中具体叙写少年送报十分艰辛的主要段落有哪些?

34.“儿子”的少爷做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5.文中“儿子”对少年的鄙视主要是通过他的哪些表现反映出来的?

36.文中刻画“儿子“和少年这两个人物主要用的是什么手法?

37.在文中造成强烈反差的最主要的句子是哪一个?

38.文中的送报少年为了学业所做的努力你会做吗?为什么?

39.这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有什么相似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去学习?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篇四
《[记叙文阅读]送报的少年》

[记叙文阅读]送报的少年

⑴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的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⑵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台阶。

⑶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天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衫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七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⑷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的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⑸儿子不屑地:“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⑹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少年,每天五点就起床了!”

⑺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⑻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九点半钟时,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⑼转眼到了八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八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⑽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⑾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⑿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33.文中具体叙写少年送报十分艰辛的主要段落有哪些?

34.“儿子”的少爷做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5.文中“儿子”对少年的鄙视主要是通过他的哪些表现反映出来的?

36.文中刻画“儿子“和少年这两个人物主要用的是什么手法?

37.在文中造成强烈反差的最主要的句子是哪一个?

38.文中的送报少年为了学业所做的努力你会做吗?为什么?

39.这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有什么相似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去学习?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篇五
《读《送报的少年》有感》

读《送报的少年》有感 翻开目录,我一眼就看到了《送报的少年》这篇文章,当时我就来了兴趣,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看毕,感受颇深。文中的这位少年在放暑假的时间里,帮助父亲送报。每天早晨5点起床,再加上一万八千多级的台阶,他也无任何怨言,吃苦耐劳。而作者的儿子却与这位少年有着天壤之别,他完全一副少爷做派,上了邮电大学便沾沾自喜,十分满足。而送报的少年却依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与勤奋考上了北京大学。合上书本,不禁开始思考,当今社会上有多少人是像这少年,又有多少人是像文中作者儿子的?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像那位“少爷”的吧。少年对待事情认真,无论怎样都要将报纸送到顾客手里,无论刮风下雨。对待人礼貌而又吃苦耐劳,懂事孝顺,诚实守信。我是自愧不如啊!在告别自己报纸的顾客时还不忘让顾客多多包涵自己下岗的父亲,真是让我羞愧难当。文中的“少爷”,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像他一样满足于现状,没有更高的追求,一副少爷做派,无法忍受他人的错事。诶!要是社会上多一些像送报的少年一样的人,我想这个世界或许会美好许多了吧!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篇六
《送报的少年读后感》

《送报的少年读后感》我翻开《送报的少年》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令我铭记在心。文章写的是一个利用暑假时光而帮体弱多病的父亲送报的少年,他每日总是准时八点来给我家送报。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日凌晨五点就要给人送报,总共有两百多户人家,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文章中还写了一个富贵的小少爷,他暑假每日八九点才从母亲的千呼万唤中起床,洗漱。考上了邮电大学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而那个送报的少年,考上了北京闻名中外的清华大学,依然不骄不躁。暑假最后一天,送报的少年还不忘说上一句:“万老师,明天报纸是我爸爸送,我爸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回想当今世上,有多少人像富贵的小少爷那样,完全一副少爷做派,狂妄而自命不凡。而像送报的少年那样,谦虚谨慎,孝顺懂事的少年是少之又少。我和这位送报的少年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一个地。我有如此珍贵的学习机会,却不好好珍惜。有一次,我竟然上课走神了!如今想起,真是令我追悔莫及,谁又知道有多少父母的心血和汗水才能有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呢我既不要每日凌晨五点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给人送报,也并未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的小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报答父母,回报老师呢读了这篇文章,令我羞愧难言,又不禁思潮起伏。让我深刻地明白了我们应该有那个送报少年的品质,而不能做在妈妈庇护下的“小少爷”。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篇七
《六下第四单元答案卷》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篇八
《第四单元答案卷》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篇九
《五语上试题1》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五年级语文质量检测

同学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学期的学习结束了,快来展示一下吧!

【倾听书写】(10分)

一、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6分)

【题目】

1、“煮书”指的是

2、短文中提到唐代大诗人杜甫,文中写了他关于读书的诗句

你还知道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

3、听完短文后,你知道 “煮书”有哪些好处?

---------------------------------------------------------------------

二、请用楷书抄写下面的名言,注意行款整齐、规范。(4分)

【积累运用】(30分)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风( )雪压 别出心( ) 夜以( )日

众志成( ) ( )钉截铁 破烂不( )

四、请根据提示,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20分)

1、《秋思》是 代诗人 写得,此诗中有一处最成功的细节描写的诗句是 。

2、黑发不知勤学早,------------------------------。

3、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使全场( )一起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4、写出本学期你积累的描写英雄人物的两个四字词语 、

写出本学期你积累的两句名言:(1)思乡的诗句:

(2)描写孝道的名言:

5、在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收获很多,请写出汉字演变的过程:

------------------------------------------------------再写出你感兴趣

的两句歇后语:(1) (2)

【阅读感悟】(40分)

六、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练习。

(一)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总是倔强摇摇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跳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塔凉棚,在寻找着,疑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壁,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将文中第五自然段的错别字用修改符号改出来。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照样子写词语。

香喷喷(ABB)________ _________

谆谆教导(AABC)________ _________

5、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6、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

----------------------------------------------------------------- ---------------------------------------------------------------------------------------------------------------------------------------

(二)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嗫嚅: 嚣张:

2、写下列词的近义词。

轻捷( ) 包涵( )

腼腆( ) 行囊( )

3、从构思看,文章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运用了 这种手法来表现主人公。(2分)

4、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

5、在下面文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横线。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6、从这篇文章中找出一例,说明环境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例: 表现了:

【习作天地】(30分)

八、任选一题进行习作

1、请根据上面的短文《送报的少年》写一篇读后感。注意把想表达的观点表达明确,并能联系实际(如自己的想法、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所见、所闻等等)加以述说,有真情实感,条理清晰,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2、----------给我的启发

将题目补充,横线上可以是一件事、一句名言或其他内容。

听力原文:“煮书”

作者:于永正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着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附答案:

1、书放在锅里煮;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3、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不会犯愁。

阅读一答案:

1、轻轻;查问;悄悄;坚定

2、跳——眺;塔——搭;疑——凝;壁——臂

3、比喻句: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4、绿油油;黑乎乎;津津有味;哈哈大笑

5、任劳任怨;循循善诱;起早贪黑

6、略

阅读二答案:

1、 嗫嚅: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嚣张:猖狂

2、 轻快;包容;害羞;行李

3、 对比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篇十
《河北教育答案》

漫步成语乐园

一、1、(1)B (2)D (3)A (4)C

2、(1)D (2)A (3)B (4)C

二、1、笑容可掬 喜笑颜开 笑里藏刀 嫣然一笑 谈笑风生 嬉笑怒骂 啼笑皆非 捧腹大笑 笑口常开 贻笑大方 哭笑不得 破涕为笑

2、前车之鉴 福如东海 马放南山 中流砥柱 前护后拥 上蹿下跳 走南闯北 左右开弓 里应外合 秀外慧中 梁上君子 居高临下

3、天花乱坠 天经地义 天诛地灭 天长地久 天荒地老 天涯海角 天罗地网 天衣无缝 天崩地裂 天昏地暗 天翻地覆 改天换地

偷天换日 光天化日 得天独厚 乐天知命 怨天尤人 普天同庆

欢天喜地 伤天害理 悲天悯人 听天由命 滔天大罪 海阔天空

重见天日 国色天香 石破天惊 雨过天晴 暴殄天物 丧尽天良

异想天开 巧夺天工 暗无天日 无法无天 人定胜天 热火朝天

不共戴天 一手遮天 一步登天 叫苦连天 胆大包天 杞人忧天

坐井观天 烽火连天

4、自言自语 自给自足 自娱自乐 自生自灭 自私自利 自作自受 自由自在 自高自大 自怨自艾 自暴自弃 自吹自擂 自卖自夸

三、1、无孔不入 2、一日三秋 3、一身是胆 4、一日千里

5、一尘不染 6、一柱擎天 7、一掷千金 8、一文不值

9、羊肠小道 10、包罗万象 11、惊天动地 12、脱胎换骨

13、度日如年 14、万紫千红 15、多事之秋 16、车水马龙

17、日理万机 18、晴天霹雳 19、无边无际 20、南腔北调

四、1、七零八落 2、丢三落四 3、接二连三 4、三五成群

5、不三不四 6、一五一十 7、得寸进尺

五、白驹过隙 日新月异 依依不舍 山光水色 尽善尽美

黄道吉日 河东狮吼 入乡随俗 海纳百川 流连忘返

欲哭无泪 穷乡僻壤 千钧一发 里应外合 目不暇接

更名改姓 上蹿下跳 一心一意 层出不穷 楼台亭阁

六、穿针引线 锦上添花 衣冠禽兽 戴月披星 红颜薄命

花言巧语 叫苦连天 一目了然 声东击西 惊天动地

万马奔腾 家喻户晓 公鸡

七、甜言蜜语 文质彬彬 无恶不作 文过饰非

生花妙笔 画蛇添足 死里逃生 字斟句酌

难分难解 词不达意 不择手段 意气风发

物极必反 义不容辞

八、(2) (4) (3) (1)

九、青、碧、翠 时间、范围、程度。

十、锦上添花 背井离乡 归心似箭 满载而归 积少成多

十一、D

十二、1、C 2、D 3、D 4、A

十三、略。

十四、略。

十五、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如坐针毡——心神不宁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十六、1、木已成舟 2、古为今用或古往今来 3、水落石出 4、舍己为人 十七、(比喻 )① ⑤ ⑦ (拟人 )③ ④( 夸张 )② ⑥ ⑧ 十八、近朱者赤 死而后已 还治其人之身 江山易改 晓之以理 千里长堤 不自量力 螳螂捕蝉

十九、1、清 2、人 3、涯 4、言 5、输 6、旧

畅游句子乐园

一、1、万里长城是奇迹。

2、这是铁路干线。

3、我捂住双眼。

4、我思念着老师们。

5、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友谊。

二、略。

三、1、应该是养成好习惯。2、把“时代”改成“时期”。3、“整整”和“左右”前后矛盾。4、词序混乱:既然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一定会成功。5、把“使”去掉。6、关联词搭配不当,把“却”改成“也”。7、指代不明,把其中一个“他”改成人名。

8、错别字:“竟”改为“竞” “象”改为“像” “励”改为“厉” 标点符号:“我爱家乡的梧桐树”改为《我爱家乡的梧桐树》;“翻开日记本。”改为“翻开日记本,”

病句:“我激动的心情翻开日记本”改为“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翻开日记本”;把“回想着”删去;把“成就”改为“成绩”。

四、两句都是前后矛盾。第一句把“不”改成“要”;第二句把“特别”去掉。

五、A

六、1、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

2、难道生活中没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吗?

3、丢失的宝贝被李明在卧室的床下找到了。

李明在卧室的床下把丢失的宝贝找到了。

4、他是个好学生。

5、我们不得不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6、我们请李叔叔讲故事。

7、师长命令我团进攻。 我团进攻敌人右翼。

8、爸爸对小刚说,星期天他要出差,让他和妈妈到游乐园玩吧。

9、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七、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只有„„才„„

4、不是„„而是„„;5、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6、虽然„„但是„„ 7、宁可„„也„„ 8、虽然„„但是„„

9、不管„„都„„ 10、不是„„就是„„

11、即使„„也„„ 12、如果„„就„„ 13、与其„„不如„„ 八、1、虽然„„但是„„ 2、因为„„所以„„ 3、即使„„也„„

4、如果„„就„„

九、632415

十、1、夸张 2、排比 比喻 3、比喻 4、拟人 5、对偶 6、反问 7、设问 十一、1、举例子 2、打比方 3、作比较 4、下定义 5、列数字 十二、1、萌萌,姐姐叫你快去。

2、萌萌,姐姐叫你,快去!

3、萌萌姐姐叫你,快去!

4、萌萌姐姐叫你快去。

十三、A D C B

十四、1、D 2、D

十五、略

十六、略

十七、(1)张三还了欠款伍仟柒佰元整。

(2)张三还欠了款伍仟柒佰元整。

穿行古诗文王国

一、1、(秋)《风桥夜泊》(张继)2、(春)《咏柳》(贺知章)3、(春)《早春》(韩愈)4、(冬)《江雪》(柳宗元)5、(夏)《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6、(冬)《梅花》(王安石)7、(春)《清明》(杜牧)8、(秋)《山行》(杜牧)

二、1、(1)莺 (2)鸥鹭 (3)昏鸦 (4)雁 (5)子规 (6)燕

(7)鹊 (8)黄鹂 白鹭 (9)黄鹤 (10)莺

2、(1)六(2)八 (3)七 (4)三 (5)万 (6)十

(7)一 (8)两 (9)一 (10)五

3、(1)明月(2)月黑 (3)月出 (4)明月 (5)月落 (6)秋月

4、(1)雨纷纷(2)风雨(3)朝雨 (4)寒雨 (5)好雨 (6)带雨

(7)细雨(8)白雨

三、(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绝句》唐 杜甫

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宋、陆游、本来、只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热爱祖国。

五、略。

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1、少壮不努力 2、正是男儿读书时 3、盛年不重来 4、岁月不待人

5、黑发不知勤学早 6、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八、1、元宵节 2、七夕 3、重阳节 4、春节

九、1、夸张 2、比喻 3、夸张 4、拟人 5、对偶 夸张 6、反问 夸张 十、1、雨打梅花无字诗。2、谁家秋夜月华圆。3、人在画中游。4、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5、树密鸟声幽。6、雁鸣秋月写长天。7、竹篮提笋母怀儿。

8、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9、十里稻花香。10、病树前头万木春。

十一、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十二、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十三、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6、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十四、1、江西省 2、浙江省杭州市 3、曹操 曹丕 曹植

4、“敲”字好,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5、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6、李商隐 杜牧

7、C 8、B 9、A 10、C

十五、1、江雪 2、望庐山瀑布

漫步阅读天地

☆课内阅读

片断1:

1、总是。 2、劝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气 母亲说的是“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为了让儿子好好活,自己先得好好活。3、母亲是爱花的人,但她更爱自己的儿子,她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瘫痪的儿子身上,无暇顾及那些自己心爱的花。

片断2:

1、珍奇 能力 2、容易 3、老舍认为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一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不适合养花;作者没有本事在这样恶劣的气候里把花养活。 片断3:

1、委婉连绵 升腾跌宕 步步高昂 舒缓而又起伏 恬静而又激荡

2、二泉映月 3、略

4、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课外阅读

短文1

1、略 2、 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开辟学习的新天地。3、第一自段和最后一自然段。4、读过很多书 获得的知识 只读一样书 5、略

短文2

1、颜色 姿态 神韵

2、“哀叹”是指: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让我忽然醒悟;

我“醒悟”了是指: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3、为写落叶做铺垫。

4、B D。

短文3

1、极 nàn 及 lǜ 2、只有„„才„„ 虽然„„但是„„

3、类型 发生地区 4、不能。用上这个词说明海底地震并不是海啸产生的唯一原因。5、列数字 6、略

短文4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70382.html

    【短文《送报少年》答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