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渔家孙承宗篇一
《价值判断》
渔家孙承宗篇二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渔家孙承宗篇三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渔家孙承宗篇四
《正式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渔家孙承宗篇五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
渔家孙承宗篇六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渔家孙承宗篇七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渔家孙承宗篇八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渔家孙承宗篇九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渔家孙承宗篇十
《高二哲学期末基础测试》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基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真理性认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下列对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
B.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C.哲学认识世界,具体科学改造世界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分的依据是( )
A.存在能否决定思维 B.思维能否决定存在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D.思维能否等同存在
4.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静止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静止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永恒的
③事物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与一定阶段上根本性质未变
④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意识的作用是( )
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意识能够创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意识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里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7.列宁说,真理哪怕是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变成谬误。这表明( )
A.真理是绝对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永恒的
8.“喜鹊报喜”、“乌鸦叫丧”的说法( )
A.违背了联系的必然性
B.准确把握了联系的普遍性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准确把握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蕴涵的哲理是( )
A.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B.质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C.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10.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 )
A.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B.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关系
C.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关系 D.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
1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下列成语或俗语中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 )
①因地制宜 ②对症下药 ③声东击西 ④量体裁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存在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C.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D.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13.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 )
A.人们是否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B.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C.人们是否做出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D.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意愿
14.一首歌词中写道:“有时失去是一种拥有,有时跌倒是一种站起。”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物质决定意识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
15.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
①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
②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
③前者要分析的是不同事物之间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一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
④二者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6.人们常说“不要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沷掉”,从哲学上讲就是指( )
A.要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C.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17.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味着( )
A.同一时代的每个人的社会意识都是相同的
B.人们的鬼神观念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只能被动地反映社会存在
18.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
A.生产活动 B.社会方式 C.经济方式 D.劳动方式
19.《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老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于11世纪集体创作而成的,后民众世代口耳相传。《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 A.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的意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唐代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了渔家生活的闲情逸致,而明代孙承宗的“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则写出了渔家生活的艰辛困苦。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性 C.主体差异性 D.实践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材料一:根据国际社会保障制度三阶段演进的规律,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建设正处于从实现全覆盖的制度诞生期向实现公平性的制度成长期转变这一过程,但中国可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保基本、多路径”的原则缩短这一过程。,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工程的成绩单亮点频现,但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企业退休人员连涨七年退休金才是同等条件的公务员1/3,国家应把重点放在促进社会公正、缩小养老差距上。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就公众关注的21个热点话题展开网上调查,结果是“社会保障”问题排名第一位,连续第四年成为公众最迫切期待政府解决的问题。
(1)请回答“规律”的含义(3分),并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回答材料一所体现的观点(8分)。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回答,政府怎样才能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9分)
22、材料一:2014年伊始,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打车软件商竞相采用降价、补贴等方式争夺软件用户,于是平时舍不得打车的人都安装软件去打车。政府加强了对打车软件的监管后,持续了两个月的打车软件大战,渐趋平息。但没有了降价、补贴后,乘客不再随意用软件叫车。
材料二:价格战是每一个平台发展所必经的“青春期”,能以最快速度博取知名度和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但是零利润是对社会最大的不负责任。低价意味着企业的收益减少,企业没有多余资金搞研发和售后服务,最终导致消费者的利益受损,破坏社会整体经济的正常运行。有远见的企业会尽快进入“成熟期”,并回归到合理的价格空间中,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产品研发与差异性功能稳定市场。
(1)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企业开展价格大战的认识(12分)
(2)请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回答,企业为什么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8分)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基础测试题答案
1—5 CACCB 6- -10 ACCDB 11—15 BCBBA 16—20 BBAAC
21.(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3分) 材料一体现的观点: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国的社会保障建设也必须遵循人类社会保障制度演进的规律。(4分)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中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缩短社保建设从制度诞生期向制度成长期转变这一过程。(4分)
(2)①要一分为二看问题。社保建设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3分)
②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社保建设要把重点放在促进社会公正、缩小养老差距上(3分)
③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政府要积极解决公众最迫切期待政府解决的社会保障问题(3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也可酌情给分)
22.(1)①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价格战能以最快的速度博取知名度和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3分)
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企业要自觉运用价格与需求的关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形成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3分)
③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企业开展价格战既要看到眼前的联系,也要看到长远的联系。(3分)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企业开展价格战会影响社会整体经济秩序。(3分)
(运用联系观的其他观点回答,言之有理都可酌情给分)
(2)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企业对人民负责是尊重人民的体现;(4分)
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企业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