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理解和尊重的句子篇一
《语文阅读如何理解文中的句子》
理解和尊重的句子篇二
《理解句子的方法》
理解句子的一些方法(转)
理解句子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理解句子的基础是理解词语,但是句子的意思不是词语意思的简单相加,它还需要具备一些专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在理解句子方面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句子的含义直接塞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这样的做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但是没有经历理解感悟的过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解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另一种情况是充分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一味地鼓励学生个性理解,多元解读,开放答案,忽视了句子含义的相对确定性,对句子的理解过于宽泛,尊重了个性,但失却了共性,最终的个性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这也是必须克服的一种倾向。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呢?下面,试结合有关例子,谈几种理解句子的方法。
一、突破法
一个句子对于学生来说不可能什么都不懂,往往既有懂的地方,也有不懂的地方,或者说存在着理解上的难点。所谓的难点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不理解其中的一个词语,把那个词语弄明白了,句子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有的是每个词语都懂,但需要教给他们把词语的意思“加”起来的方法;有的是能理解字面的意思,但如果不联系有关背景,对句子的理解还是肤浅的,或者说是片面的,这就需要给他们提供有关的背景知识。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时候,要分析句子的特点,看看该句子对于学生来说难点是什么,疑点是什么,关键点是什么。通过难点的突破,疑点的解决,达到正确理解句子的目的。
如《船长》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从字面上看,这个句子很简单,没有难懂的词。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能理解到这层意思:哈尔威船长是一位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英雄。但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到位的,因为忽略了“又一次”这一关键点。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又一次”,让学生想一想:“又一次”说明了什么?通过对这个词的揣摩和体会,明白句子的深层意思:哈尔威船长一生都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做人之道。在灾难突然到来的时候,他选择了以身殉职,再一次体现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这样的理解就深入到位了。
二、台阶法
上楼不能一步完成,要借助台阶,一步一步地上去。台阶的作用是减缓坡度,分散难度,以便上向上攀登。在理解句子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台阶法”。如,有的句子含义比较丰富,内容比较复杂,理解起来很难一步到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几个问题,通过对几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地理解句子。有了台阶,每一步都有了依据,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会让学生心服口服,从而避免了生吞活剥现象和浮于浅表的理解。
如《海天骄子》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他决心征服这座浮动的‘海上科技城’。”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句子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台阶:1、“海上科技城”指什么?2、为什么把军舰称为“海上科技城”?3、决心征服“海上科技城”,表达了柏耀平怎样的决心?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由词语到句子,由局部到整体,由浅表到深层,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体会到柏耀平掌握高科技,驾驭高科技的坚强决心。
三、意会法
句子的思一般是需要学生说出来,但也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情况,这样
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更恰当的语言来解释,或一旦用上了语言去解释,就变了味,走了样。另一种情况是,可以用语言来解释,但用来解释的语言超出了学生理解能力的范围,或者说,没有接近学生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的“言”相传。对于这样的句子,要求达到意会的程度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用语言把句子的含义说出来。“意会法”是一种重要的理解句子的方法,必须让学生掌握。
如,《最大的麦穗》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个句子包含着非常深刻的哲理。学生涉世不深,阅历尚浅,要求他们理解和接受该句子包含的哲理是有一定困难的。像这种句子,我们只需让学生明白,该句子告诉我们“要抓住眼前的机会,不要让机会白白地溜走”就可以了,不必作太多的理性分析。重在让学生体会到,苏格拉底让弟子捡麦穗是有用意的,那用意就是抓住眼前的机会,别让机会溜走。
四、替换法
理解句子,说穿了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说明深刻难懂的语言,本质上是一种“替换”。因此,在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给句子换种说法,让学生用自己语言库中的语言去理解句子。通常可以这样提示学生:这句话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什么话?句中这一个词可以换上我们平时说的那个词。把替换的内容放到句子里去,句子的意思就出来了。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句子的时候,我让学生用一个词语去替换“灵魂里的杂草”。通过联系句子,学生找到了许多可以替换的词语,如“不良的思想”、“坏思想”、“坏的想法”、“邪念”等等。通过换词,学生明白了句子的意思。
五、归谬法
有时正面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可以另辟蹊径,从反面去突破。归谬法就属于反面突破的一类。具体操作是,老师先设置一个谬误,给学生一个明显不正确的说法,让学生去否定,通过对错误解释的否定达到正确结论的理解和把握。
如《爷爷的芦笛》结尾有这样一个句子:“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教学这个句子的时候。我对学生说:“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讲身上沾了海水,人就长得高大,健壮。”学生听后马上否定了我的说法,因为谁都知道海水与人的长高长大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否定了这个表层意思,那就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学生就开动脑筋,思考里面的深层意思。通过讨论、交流,理解了句子的真正含义,那就是一个人必须见世面,经过实际的锻炼,才能变得坚强、勇敢和成熟。
六、形象法
说理是枯燥的,形象是丰富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展示形象,在视觉和听觉的参与下,更好地理解句子。形象的展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视觉的,可以听觉的,可以用课件展示,也可用语言描述,还可以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通过形象的再现和回忆,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句子所包含的内涵。
如《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中有一个非常优美的句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现在的孩子,听“蛙声”的机会可以说不多,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更是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教学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青蛙的叫声,让学生听取蛙声,感受形象,体会句子的韵味,理解句子
的含义,受到一定的美育熏陶。
七、举例法
当句子的意思比较深刻时,我们不要一味地跟学生分析道理,可以采用举例的方法,“以例明理”,通过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中明白句子阐明的道理。为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句子,我们可以多举几个例子,或者先由教师示范一个例子,其余的例子由学生自己去找。当学生能够正确举例的时候,他们对于句子的理解就基本不成问题了。
如,《山谷中的谜底》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中心,是文章的一个重点句。它内涵十分丰富,意思也非常深刻,不是学生能轻易理解的。为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内涵,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拳击比赛的时候,有的选手先不急于进攻,而是以防守为主,积蓄力量。当发现对方出现破绽时就进行反击,最后取得了胜利。”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也举出了好多这样的例子,通过举例,句子的意思不讲自明了。
理解句子的方法还有许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因此,在具体运用某一种方法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情意特点,分析句子的特点,根据实际的需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有的放矢地理解句子。有时,还可以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使各种方法优势互补,增强合力,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理解和尊重的句子篇三
《句子理解》
形容一个人品行、性格有多么的好的
德高望重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蕙质兰心 温文尔雅 玉树临风 亭亭玉立 吐气如兰 刚正不阿 恢宏大气 心细如发 明眸善睐 铁面无私 两袖清风 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 忠于职守 克己为公 志虑忠纯 善解人意 爱岗敬业 海纳百川 端庄贤淑 不温不火 乐于助人 小家碧玉 彬彬有礼 谦谦君子 嘉言懿行 第四组:
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
1、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理解: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理解:“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
的不可以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3、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理解: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40万亿千米”这个范围,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从而有力地证实:目前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4、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理解: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它的外表美丽壮观和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容易破碎表现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而且容易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句话引起了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是我们的一部分。
理解: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我们有多么重要。
2、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理解: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理解:是祖辈的辛勤呵护,水源才不至于被破坏;是祖辈的不懈努力,水流才不至于被污染,他们保护家园、捍卫纯洁的精神,将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闪光,不断提醒人们应该爱护水源,就像尊重人类的祖先一样。
4、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回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理解: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两者兴则共
兴、灭则同灭的密切关系。
5、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理解: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才能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这是文章的中心,是作者要传达的主旨。
第17课《少年闰土》
1.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答: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2.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答:句子从两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而“我”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3.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院子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第18课《我的伯父先生》
1.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的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
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答: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情感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表达自己的伤痛的心情。
2.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答:这是伯父对“我”读书不认真的委婉批评,伯父教育“我”讲求方式,避免直接批评让“我”难堪,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个幽默风趣、读书态度认真,教育下一代讲求方法的人。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答: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4.“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答: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这里对鲁迅先生的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
从整句可以看出伯父知道社会黑暗的根源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民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理解和尊重的句子篇四
《小学阅读之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一、考点、热点回顾:
1、理解词义的方法;
2、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3、怎样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
二、典型例题:
1、词义的理解。
(1)借助字典和词典,练习上下文,弄清词语的意思。
如:齐国人怎么这么没出息,干这种事?(《晏子使楚》)
“出息”一词,在字典中有四个意项:①指发展前途或志气;②长进;③培养使有出息;④受益。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这里的“出息”应取第 种意义。
(2)结合句子或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孤立地就词解词,应结合或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的意思。
如: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
型高原制 氧站建立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句中的“废寝忘食”,从字面上课理解为“做事勤奋专心”。但这样理解还远远不够,我
们还应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废寝忘食”在文中指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为攻克世界级难题而勤奋工作。
2、句子的理解。
所谓句子的含义,指的是有些句子除了能够表达出字面所具有的意思外,还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更深刻的意思。
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包括:
①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这句话所要说明或揭示的道理;
③它与全文思想的练习;
④这句话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等。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句子含义。一篇文章,往往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写成的,因此,结合作者写作时的特定时代背景来理解句子,是体会句子含义的有效方法。
如: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为什么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修筑一条铁路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呢?联系
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了。
这一句话充分表明了当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心情和国人对詹天佑的希望。
(2)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有些句子往往抓住了关键词语,弄清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句子的含义也就理解了。所谓“词不离句,句也不能离词”就是这个意思。
如: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卡罗纳》)
老师这句话的含义,我们要抓住“暗示”、“暂时”两个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老
师对卡罗纳此时心情的一种理解和感情上的尊重,这是不管中的管,体现了老师无言的爱。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句子的含义,往往和具体的语言环境——这个句子所在的上下文的内容有关。因此,只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体会出句子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思。
如: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一夜的工作》)
单单地看这句话,似乎很简单,就是说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但是,句子上加了
“多么”一词,我们就要深入了解周总理的工作是怎样的劳苦,生活又是怎么的朴素。而这些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得到真切的体味。进而我们懂得了“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周总理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的高度概括。
(4)思考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含义。有些句子我们要透过表面来探究它的言外之意,往往这种“弦外之音”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如: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
的地方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句话并非说她们真的得到了幸福和快乐,而是说这种快乐和幸福只有到另一个世界才能实现。
(5)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理解句子的含义。作者在写作中,常常会借助一些修辞手法,使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在句子中变得生动、含蓄、深刻起来。因此,我们需要仔细体味、揣摩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从中领悟作者在句子中所蕴含的更深一层的意思。
如: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山中访友》)
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喻成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赞扬了老
桥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
(1)中心句和过渡句的作用。
中心句:指能够统领全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如: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这一句就是全文的中心句,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詹天佑的爱国之心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杰出
才干来写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渡句:指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它往往把前后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衔接自然,形成一个整体。
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秦兵马俑》)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过渡句,前一句承接上文,讲兵马俑的规模庞大,后一句领起下文,
描述的是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样的描写紧紧扣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上下文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2)中心句出现的位置。
①中心句出现在文章或自然段的开头,又称“总起句”,起到统领全文或全段的作用。
②中心句出现在文章或自然段的末尾,又称“总结句”,起到总括全文或全段的作用。
③中心句出现在文章或自然段的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或“过渡句”的作用。
(3)怎样找中心句?
①观察哪句话是讲全文或全段主要意思的,这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如: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
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这句话是讲全段主要意思的,它就是这段的中心句。
②观察全文或全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哪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如: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
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段话是围绕着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这句话来写
的,它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③通过分析、比较,以最能概括主要内容而不是中心思想的句子作为中心句。
如:
秋天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还有苹果,那驰名
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红得那么鲜艳。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更逗人喜爱,那种叫“水晶”的,晶莹剔透,真像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
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富强。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三、课后练习:
(一)仔细阅读《秋天》,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第二段“欣欣向荣”的意思是:形容秋天的各种果实丰收的好景象。
2、说说你对文章第二句话的理解。
答: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天的硕果累累和多姿多彩。
3、第三段中的引号作用是表示强调,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省略的部分。
4、请你接着第二段的句子再仿写一句,使之构成一个排比句。 。
5、这篇文章描写了秋天丰收时的美丽景色。请你根据你所了解的秋天,写一段描写秋天景物的话。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80字。 。
(二)风雨 贾平凹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
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的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1、下面各项中带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A、B)
A.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 B.事情的开端一定要细心才行。 ..
C.教室里,学生们端坐着。 D.爷爷端了两碗茶出来。 ..
2、作者主要运用(A)的手法来表现风雨。
A.侧面烘托 B.正面描写 C.巧设伏笔 D.借物喻人
3、读第五自然中划横线的句子,填空。
(1)句中描写鸟的动词有:飞、飘、斜、颤、翻、旋、掉。
(2)这些动词不能(能、不能)去掉,理由是:它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儿在狂风中的活动,反衬出风的狂暴。
(3)“一颤”“倏忽”“瞬间”说明了风太大了,鸟儿不能自拔。
4、作者细致地观察风雨中的事物,抓住它们最能表现“风雨”狂暴的特点来写。大的场景有:树林子、巷道、池塘等;一般的人和物有女孩、垂柳、羊、鸟等;小的事物有葡萄蔓、苍蝇、猫、浮萍等。
5、第三自然段主要写的什么内容?
答:风太大了,羊跌倒在地,穿红衫的女孩冲出门想牵羊,却无能为力。
6、文章通篇写的是风雨,但从文章中找不到一个“风”字、“雨”字。我们却能从文中的一个个场景、人、物的形态变化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风雨极大,且大得可怕。请试着从文中找找自己体会到的与狂风暴雨相关的句子。
(1)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
(2)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3)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
(4)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
理解和尊重的句子篇五
《重要的句子》
高考解读文学作品阅读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莫有童 2010.2.20
“重要的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考查的重点一种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一种是有些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相对来说,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在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中比较少,主要是内涵丰富的句子。细分一下,又有以下几种:
1、关键句:指的是那些表现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深化、揭示文段主旨或标示文章脉络层次的“文眼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
2、修辞句:指的是那些表达比较生动形象的或是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格的既精彩又难理解的句子。
3、含蓄句:指的是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解答时又有利于发挥的句子。
4、哲理句:指的是文中那些含有一定的警世作用,有一定的哲理的,需要仔细品读才能理解的句子。
5、言外句:指都是那些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了临时的意义,比较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的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有多种情况,备考复习中我们最好各种题型都熟悉一下。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题型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
1、辐射法——从重要词语入手辐射全句。有时候一句话的意思决定于这句话中的一两个关键词,我们注意从关键词入手解析,词透则句透。这种关键词可能是内涵丰富的词,可能是运用了象征等艺术手法的词,还可能就是借代、指代词。答题时我们注意可以辨析关键词,区分类别,对症下药。
(1)对内涵丰富的关键词,我们要结合上下文乃至结合全文、联系作者的写作风格来进行解析。如北京,21: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与那些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他不算高产。我有时嗔怪他动作太慢。可每当我看到他那些写得一丝不苟的手稿,读到那些像他的人品一样不容置疑的文字时,我不能不心悦诚服。说来,我的先生既不风流倜傥,也非有钱有势。当初吸引了我、使我心甘情愿以身相许的,正是他那些写得工整隽秀而又朴实无华的情书。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吝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
文章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题干中有“深化”二字,可见最后一段是文章的表意重心。作为一篇散文,定然不是为写“书虫”而写“书虫”,作者的用心自然是要表现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即对夫妻关系、人情事理的感悟。文章结束句中最关键的词语是“审视自己”“赢得自信”,而这二者中又以后者为难点。作者“自信”什么?结合作品内容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理解:①对于择偶的眼光,作者是自信的;②对于夫妻感情的笃厚,作者是自信的;③在“书虫”夫君的“倾听”下,对于工作、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有价值的看法,作者是自信的……一句话,作者找到了给“书虫”当夫人的价值。结合作品内容,深入挖掘作者的情感底蕴,是解答本题之道。 答案:①丈夫耐心倾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与尊重。②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2)对有象征意味的关键词,我们要“翻译”揭示出它的具体象征含义。如广东,17(2):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本题的答案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泥公鸡”的“哀鸣”象征什么?从原文段中不难知道,“泥公鸡”象征了幸存的传统民间工艺(传统文化),它在夕阳下“凄厉的哀鸣”则象征了传统民间工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濒临灭绝的哀号。第二个层面是这样描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文中写道:“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显然,这不仅是“泥公鸡”的哀鸣,也是作者的哀伤与忧虑。
答案: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代表着在冲击和破坏中一息尚存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它“张嘴大叫”的造型象征着不甘毁灭的悲啼。“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蕴含着作者对以泥公鸡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目前处境的同情和忧伤之情。
(3)对有指代等现象的关键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代入”。如江西,18:
人类坚持不懈的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②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明确“那”指代的含义,包括存在的背景。这句中存在的背景是想像中的情景,指代的含义是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
答案: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2、抽象法——抽取形象之骨。有些句子在文中显眼独特是因为它描述得“形象”。文句描述形象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但是对真正的理解来说,必须把握作者的真实用意,抽取形象之骨是一种好方法。这形象之骨在哪里?其实就是作者的思想。理解这种重要的句子的含义就要结合作者的中心思想,结合上下文归纳,以理性的、清晰的文字解说形象的、缥缈的文句。 如湖北,17:
昨天晚上羊群回来了。从早上起,大门便敞开地等待着,羊圈里铺了新鲜的干草。
不时地,人们重复着说:“现在,他们已经到艾杰尔了;现在,已经到巴拉都了。”
近黄昏的时候,突然间,一声大叫:“他们到那儿啦!”而在那边,在远处,我们看见羊群在尘土腾起的光辉里前进着。
……
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的家禽场像是疯狂了一般,母鸡们谈着要玩一整夜……
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气氛似的。……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它们跟在羊群后边十分忙碌,在农庄上就只看到它们。
“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运用压缩语段法,将这句话压缩一下,即为“好像羊毛里带回了田野的气氛”。这是形象的说法,我们联系文章“喜悦和欢欣”的思想,再结合上下文适当追问一下什么“气氛”,即可得出两点答案。 答案: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与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欣。
3、还原法——还原修辞“真面目”。有些重要句子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其运用了修辞手法。理解这样的句子只需解开其修辞的“真面目”,还原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这里所谓“还原”,就是根据语句的修辞方式对其句内意和句外意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主要从句子含有的修辞格本身的特点出发来理解,比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其中,含有比喻修辞格的句子是近些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理解这类句子,第一步先确定句子使用的修辞格;第二步再将句子“还原”,也就是说将句子中的修辞手法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如回答一个含有比喻修辞格的句子,就采用还原的办法,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体,基本上答案就出来了。如福建,13:
我们一生忙碌,把不可再得的光阴消磨在马蹄轮铁,以及无谓敷衍之间,整天打算,可是自己不晓得为什么这么费心机,为了要活着用尽苦心来延长这生命,却又不觉得活着到底有何好处,自己并没有享受生活过,总之黑漆一团活着,夜阑人静,回头一想,哪能够不吃吃地笑,笑里感到无限的生的悲哀。 ……
此外失望人的傻笑,挨了骂的下人对主子的赔笑,生离永别时节的苦笑——这些笑全是“自然”跟我们为难,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我们承认失败了的表现,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
莎士比亚的妙句“对着悲哀微笑”说尽此中的苦况,传出“笑”的悲剧的情调。
请谈谈你对“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是一句暗喻句,本体是省略的“笑”,喻体是“降幡”,喻体的前面还有一串修饰词。解答时首先就要把“降幡”翻译成“投降的旗帜”。注意这才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把这很生动的比喻还原成真实的意思“承认失败”。“有时候,(笑)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被种种因素弄得无可奈何之后痛苦地承认自己失败的表现”也可。 答案: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再如四川,14: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瓦是童年的底片”这是一个暗喻的句子,“瓦”成了生活底片,自然记录了生活。显然,这句用这种“揭纱”法可以直接做出答案。
答案:“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4、解剖法——分点逐步阐释。有些句子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理解这类句子时,需要仔细逐步解剖。一般来说,是从关键词出发,单句解析,然后再综合表述。解析时注意联系中心和上下文,把句子的核心意蕴揭示出来。如辽宁,19: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
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答案:“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2分)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2分)
短短一句话,由两个小句子构成。理解其含义,先是解剖“春的神意”,再是解剖“垂杨”的性格特征,最后两相结合,得出答案。再如四川,16: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文中第六段写道:“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
答案:“迷路”的原因:①对乡村的背弃;②被城市拒绝和抛弃。
理解这句含义其实重在一个“迷路”,而“迷路”在这儿蕴涵着两种意义,答题必须将其全部解剖出来。农村的“瓦”,到了城市,“晕头转向,无所事事”“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人的境遇。
5、比较法——围绕中心比较区别异同。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试题还会涉及两句间的比较。遇到这种情况更应该注意围绕中心思想来进行比较了。一般而言,同的是中心,异的是表述角度。如天津,20:
1.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对于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谁是它的建造者? 2.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
3.造心先得有材料。……
4.造心要有手艺。……
……
10.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造心当然免不了失败,也很可能会推倒重来。不必气馁,但也不可过于大意。因为心灵的本质,是一种缓慢而精细的物体,太多的揉搓,会破坏它的灵性与感动。
11.造好的心,如同造好的船。当它下水远航时,蓝天在头上飘荡,海鸥在前面飞翔,那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会有台风,会有巨涛。但一颗美好的心,即使巨轮沉没,它的颗粒也会在海浪中,无畏而快乐地燃烧。
文中说“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又说“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说法的异同? 答案:两者强调我手造我心。前者说,造心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后者说,造心应有正确的目标且严肃认真。
这道试题的比较就是围绕共同的中心进行的。这里的“过程”与“目标态度”是不同角度的理解,正是两句话的表述侧重点。
理解和尊重的句子篇六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长乐学校备课组:陆军英 顾月珍
一. 考点诠释
句子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思维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因此,在阅读中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学会分析句子,这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所以说,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就是指对文章关键词语、句子的细心揣摩和辨析,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加深对文章语言运用的理解。有助于更深刻得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现代文阅读中,所谓“重要的句子”,一般指: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和情感的语句;在结构层次上有重要作用的语句;内涵丰富、有象征义、并带有哲理意味的语句;表达方式上有特色的语句;结构复杂的语句,即:语法难句(指文字较长,结构相对复杂的单句和复句)和看似矛盾的句子等等。
二.考题示例
示例1.200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成全一棵树》中有这么一道题:
第④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 这题答案是: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它不会长成一棵大树。(2)孩子做这件事可能没有结果,也没有意义。(3)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母亲为孩子的将来忧虑。
这题 考察对含义深刻句子的品读,这就需要联系全文切入具体语境去理解其“复杂”的心理。确定关键性语句所包含的内容。
答题中可从树、孩子、孩子种树这三方面去理解:
(一)是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有些枯萎,这时母亲的担心是不会长大成树;
(二)是想到孩子生下来就有残疾,母亲对孩子的将来担忧;
(三)是感到孩子种树可能会没有好的结果,也就失去了意义。
示例2. 2006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初三年级语文学科学习能力诊断卷现代文阅读《坐在最后一排》 第16题(1):请品味第⑨段中“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这个造句好
在 (4分)
这题的答案要求是:写出:一是拟人化手法或解说相似点;(2分)
二是解说“聚精会神”的意思——形容精神高度集中。(2分 )
这题考察的是对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表达效果的体会。答题时从修辞手法着手,把握拟人修辞手法的特色,进而体会“聚精会神”所描绘的情景。
三.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
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下列几种: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从分析其表达意图着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解题中,可先从分析句子本身特点入手,分析其写作手法上的特色,(或分析句子的构成特点),进而体会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和效果,最终达到领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以及文章的中心。
这类句子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如描写方法、说明方法等),以及句式、语法、等方面着手,找到思维角度,及答题的方向。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所谓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也就是从句子的结构角度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具体地说,(1)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起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或引出的内容)作答;常有的作用是置设悬念、引领下文、点题、埋伏笔、作铺垫。
(2)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一般这类句子须结合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中心回答;经常有的作用是照应前文,扣题,深化主题等。
(3)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
(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结合相关的语境回答。)
4. .特别关注文中的含义深刻蕴涵哲理的警策句;反复出现的关键句;看似矛盾的疑难句;具有象征义、比喻义的特殊句。
这类句子往往是对题目的解释,对中心的诠释,对主要人物的品德、性格的揭示和评价以及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
回答这类问题须结合文章题目,结合上下文,或时代背景,还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人公的性格、品德,并透过修辞等写作手法,抓住本质,把含蓄的句子直白化,还原其本来意义,从而达到揭示句子内涵领会文章主旨的最终目的。
四、理解句子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人为地“拔高”
这是指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强加给作者。这种“强加”于人,通常表现为不从句子实际
即语境出发,而把一些不着边际的“思想性强”的优美文词句往上加。
2.要学会多角度理解
文章中有些句子,它的组合因素复杂,甚至是多侧面的综合体,所以理解的角度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理解的层次也应该是多层次的。
3.任何一句句子,都是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对重要句子的解答中,一定要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来理解句子,切不可脱离语境,孤立的考虑。
五.例题
例题一.
①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祖父深知这一点。那时,他们居住在叫海斯的农场里,并在那儿干活。那是一座属于我们家已有150年历史的,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农场。祖父、祖母在那儿养着牛和鸡。这样,他们的牛奶、肉类和鸡蛋的供应就不成问题了。祖母还能自制相当不错的黄油和奶酪。就连那块小园子也被他们变成了一座花园。
②当“大萧条”时期到来时,虽然未给祖父母的生活带来什么明显的冲击,却带来了一
批又一批离乡背井到处找活干的人。第一个出现在祖父家厨房门廊外的是一个衣衫褴缕但又颇有礼貌的人。他站在那儿.平静地向祖父解释说.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过一顿饭了。祖父看了他一会儿,然后向他伸出了他那满是老茧的手:“我正打算找个人把谷仓后篱笆边的那堆木头搬到篱笆的另一头去。在吃饭前我想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完成。”听了祖父的话,那个流浪的人很快朝谷仓那儿走去。这时,祖母开始在厨房的炉子边烘烤苹果饼。吃饭时,那个陌生人话虽不多,但当他离开时,腰杆却挺得笔直。“没有什么能比让一个人丧失了尊严更能毁掉他的了。”祖父后来对我说。
③不久,又有一个人来到了我们家的农场。那人穿着西装,提着一只破旧的手提箱。正
在屋顶上放置干草的祖父听到声音,从房顶爬下来,边走边不停地拍着手上的灰。在和那人握手之后,祖父告诉他,他正想找个人把谷仓那儿的木头搬运一下。如果他愿意,那是再好不过了。最后祖父对那陌生人说:“我们很乐意同你一起吃午饭。”那人很快地在门廊边放下他的手提箱,脱下西装干开了。 ④我的祖母说她已记不清在“大萧条”的日子里,有多少人到过农场和他们一起吃过
饭,而那堆木头,也不知到底被搬过了多少回!
1. 问题. “没有什么能比让一个人丧失了尊严更能毁掉他的了。”祖父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
。
2.答案:维护他人的尊严,给人以自尊,是对人最好的帮助。
3. 解题思路:理解这句话,要结合文章所述的时代背景——正处在大萧条时期,很多人无法保证自己的温饱而乞讨而需要帮助,结合句子上下文祖父的行为,来理解祖父的语言,我们可以揣摩到祖父的心理:帮助别人的前提是维护他人的尊严,以及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思想感情。
例题二.
启 示
①我喜欢在海边静静地思索。当躯体休息下来的时候,往往是大脑最活跃的时候。
②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就像面对缥缈无涯的星空一样,思维的翅膀在这广阔的天地里
会飞得很远、很远……
③我凝视着。头上,那比地球还古老的阳光,远处,那像大海一样悠久的群山,那从未止息过的碧波,那日夜进退的潮水,甚至,就在我身边,这一块目睹了多少人间沧桑的礁石,这一切,都会使人想到世界的永恒,自然的永恒。哦,再想下去呢,我便常常坠入一种无名的怅惘:人,在自然面前显得多么渺小,人的生命又多么短暂……
④可是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海边遇见了一位熟识的老渔民。我们攀谈了起
来。从打鱼聊到天气,从大海聊到人生。我忽然感叹地说:“人和海相比,真是太渺小,太
短促了。”老渔民似乎不假思索地笑了笑,随口说:“可海懂什么?”他的不经意的回答,犹
如一道电光在我心灵深处一闪。我似乎获得了一种启示。我望着大海、群山、礁石……许
久,忽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我想,是呵,海懂得什么?山懂得什么?它们虽然已
经存在了亿万年.今后.也许还将存在更多的亿万年,可是,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感知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哪怕一分钟,一秒钟呢!而人,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岁月,却每时每刻甚至在梦中也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身的存在。而且,不正是人类自己赋予了自然以人的面貌、思想和感情吗?在无知的自然面前,人,难道不该感到骄傲和神圣吗?我顿时觉得第一次用另一种眼光审视着眼前的大海,并仿佛感到自己渐渐高大起来……
⑤我为这意外的收获而高兴,我急忙跑去找那位渔民。可是沙滩空空的,老渔民已经出
海了。举目望去,只见前方的海面上一叶小舟在风浪中驶去,驶去。而我,那些无名的怅惘
也仿佛被它带走了……
1问题 .第四段中,“犹如一道电光在我心灵深处一闪。”
一句中把 比作 ,
意思是: 。
2.答案:.老渔民的话; 一道电光; 老渔民的话启发了“我”的思想认识
3.答题思路:这题考察的是对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的分析。只要抓住句子本身的
特色:比喻修辞手法,喻体和本体有相似点;“ 一道电光”即可谓:在我的思想上开启了
一扇新的门,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认识和想法。
例题三 尊 严
① 一晃九年。
②又一个春节,我家的门铃叮叮咚咚地被敲响了,门口站着一个纯朴的小伙子,那略带
陌生的脸庞,我依稀辨出来了,是王农丰。
③他已从医学院毕业,分配到省医院泌尿科当医生,为无数像他母亲那样的患者治病。
王农丰从一个大纸袋中拎出一件咖啡色的大衣,红着脸说: “老师请原谅我,没还清债前,我无脸见您。还记得当年欠您60元钱吗?还记得咖啡色大衣吗?”
④我的泪水一下于涌出眼眶,一个寄居在远亲家的孩子,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孩
子,从王农丰双亲过世算起,迄今整整十年。十年,王农丰心里一直搁着一副沉重的担子
——还债。
⑤多么漂亮的咖啡色大衣啊!油光光的色泽,软绵绵的质感,那么轻,那么薄,那么温
暖,是纯正的山羊绒大衣啊。
⑥“傻孩子,当年那60元钱,连本带利,也不值这一件山羊绒大衣啊!
⑦“可是,您当年对我家的帮助,不能用钱来衡量。”
⑧“很小的事情,那么多年了,还记着干啥?”
⑨王农丰像小时候一样,咬紧下嘴唇, 然后庄重地说道: “一定要还,这是做人的尊严,我是条汉子。”仿佛,王农丰的父亲又站在 眼前。
⑩王农丰以一条汉于的形象,对尊严二字进行了完整的诠释:尊严的觉醒和捍卫,不一定非得面对屈辱的谩骂,不一定非得面对蔑视的目光和漠然的冷落,很多时候,他更是一种单纯的人格的光芒。
1. 试题 第九段划线句为文章增添了一层意思,是什么?
2. 答案:王农丰在履行父亲当年的诺言,使他作为汉子的形象更加高大,又暗示了他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3. 答题思路:这句话考察的是:对含义深刻的关键句子的理解程度。这句话以少胜多,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产生这一思想性格的渊源 。答题时可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以及中心来思考,
例题四 《 口哨》 张海迪
我会吹口哨。
是妈妈教我吹口哨的。那时我大约六七岁。
那时我整天躺在病床上,我的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我的腿不能动,我的胳膊不能动,我的脖子更动不得,假如我不小心活动一下,就会引起脊背伤口的剧痛。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躺在这种疼痛里更难过的事了。我不知道我要躺多久,我不知道我的快乐是什么。我的眼睛一次次转向窗外,我也没有更多的玩具,我只有几本翻烂了的小人书,一盒旧积木,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布娃娃。我唯一的快乐就是听小鸟唱歌,它们叽叽啾啾很是热闹。
有一天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和小鸟一样唱歌啊!
妈妈说我来教你吹口哨,这样你就能和小鸟一起唱歌了。妈妈说,你把嘴唇嘟起来,轻轻,轻轻地吹,有一丝风吹过的样子。
我于是轻轻,轻轻地吹,一丝细细的风从嘴唇中牵出,一个好听的声音散开来,很悠长很柔和,神奇而缥缈。我反复吹着,开始是单音,后来我学会了由低音吹到高音。再后来我就学小鸟叫,学它们啾啾地唱歌。我也吹自己会唱的歌。于是孤独中的我找到了快乐。在我的口哨声中,窗外小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在我的口哨声中,树叶飘落了,窗外的白雪盖满了大地。
春天来临,少女时代的我热情而活泼,在鲁西北那片绿色的田野上,我又吹起口哨,我的口哨带着弧线从这边飘向那边。村里的男孩们听见我吹口哨很惊奇地瞪大了眼睛。我又用欢快的口哨呼唤大白狗,它一听见我的口哨就会像一匹小白马,从村里热情万丈地飞跑到我身边。看着大白狗在我身边亲热地摇头摆尾,孩子们脸上露出油然钦佩的神情,我说我们一起吹口哨吧。于是田野上空仿佛飞来了一群百灵鸟…… 夕阳就要落山了,我们还流连在金色晚霞的迷蒙中。孩子们推我来到河边,我用口哨吹起苏联歌曲: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向他表白,
满怀的知心话儿没法讲出来。 啊……
晚风里,我的泪水涌出来。我觉得口哨与歌声有区别,它给人更多的想象。口哨与唱歌不同,无论什么歌,用口哨一吹便牵出一缕淡淡的忧伤和怅惘。我唱歌没有哭过,但我听见自己用口哨吹出的歌却不止一次地流下眼泪,也许是我喜欢那些染着忧伤色彩的歌。
木轮椅碾过乡村土路的坎坷和泥泞,我告别了少女时代。
一天,我又一次躺在病床上,窗外的小鸟早已不在,这里病房的窗外看不见绿色的枝条,天空却依旧是蓝天白云。忽然我很想吹口哨,吹一支随着轻风飘远的歌,那个曾经孤独的我,总盼望吹着口哨病就好了。
不知不觉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支歌啊。
我很想吹口哨,吹那支悠长缥缈的歌……
1. 试题 : 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的正确理解。
2. 答案: 写出了作者在与疾病的抗争中,艰难的度过了她的少女时代。
3. 答题思路:此句带有双关的含义。既是生活实际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象征了作者
人生道路的艰难。答题时,可从句中的关键词“碾、坎坷、泥泞”着手,结合上下文,深层次的了解句意。 试题五
人格——最高的学位
①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②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③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④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
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⑤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的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⑥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⑦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⑧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⑨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末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⑩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11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12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13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14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
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
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15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
1. 试题 第○14段中,写“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是为了:
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 ”。结合文章说说这条路很长的路是指怎样的路?(用文中的话)
2.答案 用 环境描写来衬托季先生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理解和尊重的句子篇七
《现代文阅读中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把握》
现代文阅读中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把握
[[知识概说]
基本要求:
1 积累一定数量常用词,具备读懂文章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能力。
2 掌握揣摩词语与句子含义的一般规律,善于根据需要得出符合文意的正确理解。
3能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多义词的特殊义、指示代词的指代义、具有褒贬感情色彩的词语
在语言运用中的变化义。
4能在阅读中辨析句子的基本义、特定义、深层义,特别是语境义,对于长句能在一般
解读基础上掌握理解它的独特方法。
复习指导:
考点分析:
1 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主要内容:区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特定含义;
辨析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判断指示代词在文中的指代内容。
主要命题形式有:A直接判断辨析。此类题比较直露、简单,特征是不提供具体语境,
仅列出一组组词,检测应试者对词语的直接感受能力。B语境判断辨析。特征是提供若
干选项,把要求识别的内容放到具体语境中进行分辨,检验应试者对隐性语言背景下词
语的理解力。
2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主要内容:分析句子的基本内涵、语境中的特定内涵、
深层内涵。能够解读长句的内容。基本命题形式:A直接问:问某句的含义是什麽。B
选择问:选出对某句含义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项。C简析题:用自己的语言分析句子内
涵,这类试题带有品析意味,与语言的实际运用联系在一起,有一定的难度。
技法精讲:
一词语的理解与把握:
1 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词在语言中不是孤立出现的,总要与其他词语组合才能表达某种意思。词语的意义
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临时义等,无论这个词在句中的意义是原本固有,还是临时
产生,只要语言环境确定,词义就会确定。 所谓“语境”,包括文章用语的时间、地点、
人物、对象、场合、题旨、上下文等。一个词用得好不好,如何使用、借鉴或领会词的
含义,必须放到语境中考查。如《背影》尾段中说:“那知老境如此颓唐!”“颓唐”一
般解释为“精神不振”,文中这麽理解并不恰当,联系前后文应该是“境遇不佳,潦倒
失意”。在现代文阅读中要特别注意那些能体现作者观点和文章主题,反映深层含义和
具体语境,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分析词义必须学会透过字面联系语境去
认真推敲、揣摩。
(1)理解词的语境义包括如下内容:
A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本义”指词最初常用的基本含义。“引申义”
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本义是
从表面到底部或者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由这个基本义发展出的引申义是:深奥、深
刻、深入(如“道理深”);深厚、深挚(如“友谊深”);时间久(如“夜深人静”);浓
重(如“颜色深”)。“比喻义”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如“桎梏”本义指
脚镣和手铐,又可用来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如“思想桎梏”)。
B理解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的意义。有两种类型:a书写形式相同。如“死海不死”,
两个“死”字形相同,但前者指鱼虾水草不能生长,后者指淹死。b书写形式不同。
如“公事、公式、工事、攻势、宫室”读音相同,这类词在修辞中可用同音词构成谐音
词格,要根据前后文揣测同音词的含义。
C理解多义词。一个词有多种义项。虽然查工具书对于确定该词的义项有所帮助,
但很多时候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义或临时义,需要通过对语境的审视来确定含义。
D理解代词指代义。代词到底指代什麽,应根据语境确定。特别人称代词,“他们”
可专指男性,也可男女兼指;“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
说话人和听话人。
(2)理解词的语境义可掌握如下规律:
A理思路,揣摩词语的概括义。有的词语概括力很强,是某一内容的提炼或总结,
要正确理解其概括义,就必须联系上下文理清有关内容的思路。如《人类的语言》:“人
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然是不自觉
的),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
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一一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
思。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其
中“随机应变”如何理解?从行文看,作者用“一方面”“另一方面”从两方面作了说
明,据此思路可知,“随机应变”的意思是:一方面把语音分析成若干因素,又把这些
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另一方面形成无数意念,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
B依上文,揣摩词语的指代义。文章中代词所代内容可以是词、短语、句子,甚至
是段落。其位置一般在代词的前面,少数在代词的后面;有些在代词附近,有的则离得
较远;大多数情况下能从原文中摘录原话来表示。
判断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语境中去分析,先通读原文充分理解文意,
然后在代词附近寻找所指代的内容。如果找不到,就在较远的地方找。找到后用代入还
原法进行检验。其步骤是:“通读全文,理解文义——寻找‘部位’,初步判断——还原
代入,进行检验”。代入还原法就是将初步判断的内容去替换代词,然后看语义是否通
畅合理,以此断定指代内容是否合理。如“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
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联系上文可知“它”就指代上文中的“积
极的思想斗争”。
C看前后,揣摩词语的特殊义。词语的特殊义主要有两类:一是反义的特殊义。即词语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完全相反。如“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聪明”本是褒义,联系上下文可看出这里是自责,说自己太自以为是,褒义贬用了。二是转义的特殊义。其中有:a借代性的转义,如“你们杀了一个李公朴,回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两个“李公朴”,前者指李先生本人,后者指那些具有李公朴精神的人。b移用性转义,词语一般有相对稳定的适用对象,有时作者故意把甲事物的词用到乙事物,使词义发生变化。如《苏州园林》中:“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常用于写字、绘画、作诗文。原义是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得不好的部分,作得不好的诗句,但这里指园林设计不成功的地方。
D辨音形,从推断本义及寻找与之有关的线索信息中揣摩词义。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宿儒”课文注释是:“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有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宿”是多义词,念su时,义项有:a夜里睡觉;过夜。b姓。c旧有的;一向有的。d年老的;久于其事的。(如念xiu时,另有义项。)为什麽选义项d而不选其他的呢?因为前文说过这位先生“须发都花白了”,“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中获得揣摩词义的本领。
(3)根据文意理解词语感情的褒贬变换:
很多词语附加有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色彩。一般说表达赞许喜爱用褒义词,表达斥责厌恶用贬义词。但在特定语境中情况不同:
A为了收到幽默或讽刺效果,可采用“说反话”的方法,形成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如
《藤野先生》开头写清国留学生“------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其中“标致”本是褒义词,但这里是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贬义。
B同一个词语用在不同语境中,也可表达不同的褒贬色彩。如《分马》中老孙头说的“小家伙,回头非揍它不可”与《最后一课》中“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麽一回事”,两句中的“家伙”语言背景不同,前者表褒义,后者表贬义。平时在语言的理解运用过程中,要注意这种感情色彩的不同。
辨析词语感情色彩的褒贬变化,要注意两种情况:A、无语境辨析。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命题指令。很多时候题干指向是不确定的,或要求“选出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或要求“选出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因此要对试题提供的选项逐一辨析,依其感情色彩的不同进行归类、筛选,直至选出符合命题要求的选项为止。B、有语境辨析。往往提供若干句子作为选项,将要求识别感情色彩的词语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解答这类题,要联系句子的出处来揣摩、体味。因为这些内容提供了隐性或显性的大语言背景。如《海燕》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傲”本是贬义,但文中是“自豪”的意思,表现海燕对恶劣环境的藐视,是贬义褒用。
二 句子的理解和把握:
1 理解句子含义包含如下内容:
(1)“基本含义”即表层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或通过找主干、变换句式等方法去把握。如反问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麽会忘记?”把反问改换成陈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意思就非常明白。
(2)“特定含义”即在具体语境中临时产生的特殊意思。通常存在于文章的中心句、收束句、总摄句、警策句以及其他具有概括性内容的句子中,如“然而圆规很不平”,“圆规”就是特定义。这类句子要在总揽全局、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理解。
(3)“深层含义”主要是文章中一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理解这类句子,首先要分清含蓄内容的类别:是弦外之音还是言简意丰;是寄深于浅还是托物寓情。其次要分析构成句子含义深刻的原因:是语言的凝练还是象征、比喻、对比、双关等修辞的运用,可根据修辞的特征、功能去探求。同时要抓住该句中关键的词语(准确的动词、生动的形容词、特殊的虚词等),并结合具体语境来琢磨。还可从全文的思想感情、写作背景、主要事件等方面去理解。最后还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深刻的句子往往包含人生哲理,联系实际有助于想象出它的意思。
2 理解句子深层含义可掌握如下规律: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句子含义。
任何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为表达特定的思想感情而写作的产物,因此结合写作背景来理解句子是体会它深层含义的重要途径。如《藤野先生》“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作者到达仙台后,受到免交学费的优待和教职员们对他生活的关心,这反映大多数日本人的友好,可作者为什麽会认为“物以稀为贵”呢?联系写作背景来理解,因为当时作者在日本感受到的,不是对中国留学生的尊重而是歧视,因而发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的感慨。不免对这种关心有所疑惑。单从字面理解这句话是不够的,结合背景分析可知,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弱小国民的辛酸,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2)结合中心思想理解句子含义。
文章中语言的表达是为中心服务的,反过来把握了中心后,再解读句子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海燕》的结束语:“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篇散文诗反映的是1905年俄国革命前夜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当时革命运动不断高涨,动摇了沙皇的反动统治。作者想通过描写海燕迎着暴风雨、勇敢欢乐的形象,来歌颂俄国革命先驱者的英勇无畏,预示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胜利。可见,这句话是作者发出的革命召唤,体现了人民对革命斗争的渴望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
A 紧扣前后语境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不能脱离文章内容、具体语境,孤立片面地理解句子,只能看
到字面意思,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真正体会字里行间蕴藏的深意。如《孔乙己》:“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推测,“的确”表肯定,表面看自相矛盾不好理解,但联系上下文便可想到,孔乙己是生活在封建末世的下层知识分子,他的死活无人关心,只能用“大约”,从他饱经摧残又被打折双腿的不幸遭遇看,必死无疑,所以用“的确”。两个看似矛盾的词用在一起,既揭示了当时人们的冷漠麻木,又鞭挞了社会的黑暗、冷酷,表达了作者深沉冷峻的思考和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病态社会的批判。
B 借助写作手法理解句子含义。
作者常会借助某种修辞或表现手法,使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在句中变得含蓄、深刻起来,从而达到耐人寻味的目的,因此分析文章写作手法及其表达作用,能帮助领悟句中蕴藏的深层含义。如《春》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从字面看,用“盼望”两字就可概括意思,但进一步结合修辞手法,就可体会出深层含义:作者先用“盼望着,盼望着”的反复修辞表达自己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然后又用“春天的脚步近了”的拟人修辞,使春天在作者眼中那麽善解人意,她知道人们在盼望,于是便迈步前来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C 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句子含义。
了解人物性格对于理解人物语言的含义极为重要,如《孔乙己》写孔乙己给孩子们豆吃后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便是极为个性化的语言,联系他时刻不忘“之乎者也”的特点,不难看出这句话正表现了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旧知识分子的迂腐可笑。又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贾雨村知道“护官符”后主意已定,门子“顺水行舟,做个人情”的主张正中下怀,但又故意摆出清官老爷姿态,大讲官场应酬的话,可见他老奸巨滑,伪善之极,既要徇私枉法,又要蒙上清正的面纱,不露破绽。
D 透过字面多角度揣摩句子含义。
有些句子内涵十分深刻,需要将作品背景、人物性格、写作目的、前后语境等综合起来考虑。如《藤野先生》“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联系语境可知:“偷懒”是指休息;“良心发现”是指思想受到触动,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增加勇气”是指受到先生激励,增加了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勇气;“正人君子”是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效力的反动文人。从写作目的和文章中心看:作者写此文是为了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抒写对先生的真挚怀念,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自己爱国主义感情。综合上述可以理解:这个结尾表现了当年先生不倦的教诲、热切的希望,仍在激励自己继续战斗,把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斗争结合在一起,总结了全篇,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力。
3补充:长句理解的特殊方法:
可采用语法分析法,主要是提取主干压缩长句,以便迅速掌握句意,领会要旨。
(1)长的单句。可用压缩和转换的方法,使句子结构变得简明,句意也就清楚可见
理解和尊重的句子篇八
《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和尊重的句子篇九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理解和尊重的句子篇十
《第八单元 平等与尊重》
尊重与平等
单元说明: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它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它是人发自内心的观点、态度,有尊重才有平等。本单元以“尊重与平等”微主体,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教育学生尊重他人,树立平等意识。《最美的花束》表达不同种族友好相处,没有种族歧视的美好理想。《元帅的故事》中的《朱德的扁担》写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这个规矩不能有”》写彭德怀同志反对特权、坚决不搞特殊化的事。
“语文天地”继续做词、语、句的积累练习;练习放些句子,先记叙说的话,再记叙行为;还要拓展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围写句子,加深理解“尊重与平等”。
单元教学要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读《苏珊的帽子》《爱因斯坦与小姑娘》,背诵《最美的花束》。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别人,树立平等意识,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追求特权。
2、 独立识字,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认字17个,写字15个,学习3个多音字。
3、 理解并积累词语,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
4、
5、 练习记叙,先写人物说的话,再写人物的行为。 培养学生勤练笔的好习惯。
最美的花束
教学目标:
1.在双基目标中,要能认读本课2个认读生字,会写5个会写生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背诵;
2.能力目标中让学生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在道德情感目标上,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彼此尊重,平等相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能认读本课2个认读生字,会写5个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
根据儿歌内容理解词的意思,背诵儿歌。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把你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2、学生和老师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共同展示出来,并说说你所了解的内容。
3、你们谁能说说自己最熟悉的国家风俗。
4、人们常把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少年儿童就像开放在世界这个大花坛中不同颜色的花朵,你们就是最美丽的那一束。 板书课题:最美的花束
齐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感知生字、词。
1、自由朗读这首儿歌,画出不认识的字。
2、这些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办?
3、自由学习不认识的字,可通过问别人、查字典、猜字等一系列方法。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和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多读几遍。 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学困生。
5、出示带生字的词,开火车读。
例如:漆黑、花冠
6、分小节朗读儿歌,读准字音。
学生分小节朗读儿歌,其余学生边听边看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读音是否准确,读后学生互评。
三、创设情境,以境生情
观课文中的图
1、你看到了什么?课文里是怎样说的?同位互相读一读。
在每一小节里有没有不理解的词?提出来。
2、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
3、分组读,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三、再现情境,读中感悟,体味语言美
拓展延伸。
读了诗歌,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实践作业设计:
回家读儿歌、并且要背过,把课文中好词好句多读几遍明白在怎样用。
五、总结。
板书设计:
教后心得:
元帅的故事
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感人事迹。
教法: 学法: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
1、图片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板书朱德,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指导书写“朱”。
简介朱德。
2、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认识“扁担”这两个字。
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说说“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指导书写这两个字。
3、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认真读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认会。
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请同学读课文,看谁能不丢字、不添字,把句子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在他读的不正确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指名读每一段,随机认读词语。
4、各种形式检查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文,比一比谁能做到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正确。
2、师:读了课文,朱德同志仿佛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出示句子: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指导读句子。
3、再指名读课文,提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其他生评价。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剩下的五个字,找一找共同特点。
2、教师演示指导书写。
3、学生观察、描写、临写字帖中的字,找出难写的字。
4、集体欣赏学生的字,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并学会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和人民同乐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现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上。
2、通过课文对人物的言行、神态的描述,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课前准备:搜集的有关朱德同志的个人资料。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来一个小测验,放松放松。(出示板凳和扁担的绕口令)谁认为自己能把它给读好,请你站起来自己读一读。
这则绕口令提到了哪两种事物?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扁担。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有一根普通而又珍贵的扁担,它是我国著名将领朱德同志的。说起这跟扁担,他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德的扁担一课。
二、探究课文
1、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文中朱德的扁担是用来干什么的?战士们挑粮上山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