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形容佛的成语篇一
《佛教成语》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不念僧面念佛面 不看僧面看佛面。长斋礼佛 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长斋绣佛 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成佛作祖 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佛口蛇心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佛头加秽 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佛头著粪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佛头着粪 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佛心蛇口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佛性禅心 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佛眼佛心 比喻善意看待别人。佛眼相看 用佛的眼光去看。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诃佛诋巫 “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诃佛骂祖 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呵佛骂祖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急来报佛脚 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拣佛烧香 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见性成佛 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借花献佛 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立地成佛 佛家语,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弃恶从善,即可成佛。此为劝善之语。临时抱佛脚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纶音佛语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泥多佛大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青灯古佛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蛇心佛口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
极狠毒。送佛送到西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天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万家生佛 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无佛处称尊 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一佛出世 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盘。指死去活来。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盘”。指死去活来。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赞同1| 评论 2011-12-1 21:50 A_key_c3 | 一级 自作自受——佛家的因果关系 赞同0| 评论 2011-12-2 09:13 尼麦东珠 | 二级 轮回六道的正是这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十二因缘是轮回的机制,让轮回不断进行。透过念金刚上师咒的十二个字母,十二因缘就被净化,你就可以完全驱除和净化烦恼,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赞同0| 评论 2011-12-2 09:52 名牌懒猫 | 五级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赞同1| 评论 2011-12-3 17:08 wuhan729 | 三级 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1.半路出家2.大彻大悟3.混世魔王4.群魔乱舞5.妖魔鬼怪6.顶礼膜拜 7.善男信女8.沿门托钵9.无事不登三宝殿10.不看僧面看佛面11.五蕴皆空12.邪魔外道13.聚沙成塔14.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15.象牙之塔第二部分 与原始佛教的教义理论有关的成语 16.生老病死 17.愁眉苦脸 18.指点迷津 19.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2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21.一尘不染 22.勇猛精进 23.香象渡河 2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6.道高一尺,魔高一丈2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8.香火因缘29.无明业火30.一面之缘31.痴心妄想32.一生一世33.三生有幸34.两世为人35.生生世世36.恍如隔世37.万劫不复38.三灾八难39.在劫难逃40.生关死劫41.劫后余生42.拔舌地狱43.人间地狱44.牛头马面45.牛鬼蛇神46.笑面夜叉47.刀山剑对48.刀山火海49.报应不爽50.因果报应5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52.前因后果53.如影随形5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55.自作自受 附 加“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四相。《法华经》言: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经》言: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现今,生老病死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痴心妄想”来源于佛教,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指贪、嗔、痴。痴又作无明讲,指心性迷暗,愚昧
无知。佛教认为,正因为有痴心、妄心、贪心,所以众生才会有痛苦产生。现形容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想法。“醍醐灌顶”出自佛教。“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的精华,比喻佛法的最高境界;“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形式,《大日经疏》言:以甘露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现比喻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愉悦。“不离不即”出自《圆觉经》,“不离不即,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显现,即不离。后指若合若离,即不接近也不疏远,也做若即若离。“当头棒喝”源于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临济的喝,德山的棒,棒喝是禅宗师家接待初学者的手段之一,对于其所问的问题,师家往往不用语言来答复,或者使用棒锋击打其头部,或者冲其大喝,看其反应能力,断定学生悟解能力。现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形容没有一丝牵挂,心地清净无染着。现形容人赤身裸体。“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掘除欲念,保持心地纯净。现形容环境的清洁,或比喻人品的纯洁。“天花乱坠”源于佛教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撒下。现用来比喻不切实际或过分的夸张。“单刀直入”佛教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现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梦幻泡影”源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梦境、幻觉,和水泡和影子一样空无,转瞬即逝。现用来比喻不实在、不存在的东西和不能实现的妄想。“降龙卧虎”源于佛教故事。一些高僧有神通,能用法力制服老虎。现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万劫不复”佛经中常常用“劫”来计算世间。每个大劫,包含成、住、坏、空四中劫。每个中劫,包含二十个小劫。小劫是指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此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现指永远不可能恢复。“世界”源于《楞严经》卷四。经言:“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世界”即宇宙。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现今,“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
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十八层地狱”是地狱名称。“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传入中国的。那时,译出专讲“地狱”的经典多达十几种。在梵语中,“地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义。“地狱”在“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层地狱”又是民间熟悉的“重狱”。现比喻悲惨的报应。“三头六臂”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现比喻人神通广大,本领出众。“聚沙成塔”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语出佛典。《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像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指“道行”。魔,指一切扰乱身心,妨害修行者。释迦太子成道前夕,坐于菩提树下,自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其时天界魔宫震动,魔王波旬先率魔军进行威吓,又遣魔女进行引诱,均以失败告终。在修行中降伏魔事主要是靠智慧。应知一切善恶境界,均是唯心所现。若取之则心外有境,便成魔事。佛家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告诫修行者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现用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前进道路上可能有更大的障碍。“铁树开花”典出《五灯会元·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逮夜书偈,辞众曰: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示寂。”现今比喻事情罕见或极难办成。“水涨船高”出自《景德传灯录·芭蕉清禅师法嗣》:“眼中无翳,空里无光;水涨船高,泥多佛大。”现比喻事物随其所凭藉之物而相应提高。“鹦鹉学舌”典出《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话语,自话不得,由无智慧故。”现比喻人云亦云,别无新意。“女大十八变”亦出自《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有尼欲开堂说法,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又作么生?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现泛指女性从小到大
容貌、性情等变化很大。“只重衣衫不重人”出自《五灯会元·黄龙心禅师法嗣》:“师曰: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现形容眼光势利者只重外表,不看人品。“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出自《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悔不慎当初。”谓今天看到不良后果,追悔往昔的失误,有悔恨已晚之意。“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的禅宗,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的宗旨。现在,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称为“口头禅”。“作茧自缚”出自《楞伽经》: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随心所欲”出自《无量寿经》: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我於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导师””一词源于《法华经》: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平等”、“圆满”《华严经》云: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尊重”《无量寿经》云: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方便”、“演说”《法华经》言: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妙法。“烦恼”《楞严经》云: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然唯修得世间定故,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未名为定。“胜利”《药师经》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利益”《华严经》云: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其他如水到渠成、拖泥带水、将错就错、七手八脚、半斤八两、千奇百怪、粉身碎骨、胆战心惊、感天动地、雪上加霜、剑树刀山、灰头土脸、斩钉截铁、众口难调、心猿意马、头头是道、安身立命、一心一意、心猿意马、去伪存真、人间地狱、借花献佛、天龙八部以及大开方便之门、解铃还需系铃人等等。此外,有不少词语虽然源於佛教经典,其来源却鲜为人知。比如赞叹、究竟、浮屠、绝对、实际、缘分、随缘、有缘、妄想、障碍、昙花一现、五体投地、水中捞月、不可思议、皆大欢喜、刹那间、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等语词在佛经中频频出现,都是佛法观念日渐世俗化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已成为汉语中通
形容佛的成语篇二
《包含-”佛”-字的成语》
1▲不看僧面看佛面 △典故: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例子:
你~,我恁说着,你就不依依儿。(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 2
▲长斋礼佛 △典故: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出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例子:有位姓尹的妈妈,年纪已在五十以上。一人孤居,~。(郭沫若《牧羊哀话》) 3▲长斋绣佛 △chángzhāixiùfï △典故: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àngxiàtúdāo,lìdìchãngfï △典故: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
很快变成好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例子:从来说:“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第二十一回)
5▲佛口蛇心 △fïkǒushãxīn △典故: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
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例子:我面貌虽丑,心地却是善良,不似你~。(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6▲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fïshìjīnzhuāng,rãnshìyīzhuāng △典故: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例子:~,房子要招徕顾客,据说非要一番粉饰不可。(陈若曦《求田问舍》) 7▲佛头加秽 △fïtïujiāhuì △典故: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
‘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
不向鹞子头上放?’” △例子:我每日簿书案牍,荒于笔墨,怎敢~。(清·李绿园《歧
路灯》第七十一回)
8▲佛头着粪 △fïtïuzhuïfân △典故:着: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
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
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
‘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例子: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
9▲佛眼相看 △fïyǎnxiāngkàn △典故: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八:“你若和我好意,佛眼相看;若不好时,带累一
城百姓受苦,都死于非命。” 10▲呵佛骂祖 △hēfïmàzǔ △典故: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例子:若得一把茅盖头,必能为公~。(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八) 11▲急来报佛脚 △jíláibàofïjiǎo
△典故: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例子:学习要靠平时的积累,~,应付考试,那是不巩固的。 12▲拣佛烧香 △jiǎnfïshāoxiāng △典故: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出处:唐·寒山《诗》之一五九:“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 13▲见性成佛 △jiànxìngchãngfï △典故: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五:“久参泐潭,潭因问:‘禅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子作么生会?’师曰:‘某甲不会。’” 14▲借花献佛 △jiâhuāxiànfï △典故: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出处:《过去现在因果经》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 △例子:今儿有人送极新鲜的山鸡,烫了吃,很好的,我就~了。(清·刘鹗《老残游记》第
六回)
15▲立地成佛 △lìdìchãngfï △典故:佛家语,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弃恶从善,即可成佛。此为劝善之语。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昭觉勤禅师法嗣》:“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飏下屠
刀,立地成佛。” △例子:既然“~”有了保证,屠刀便不妨随时拿起,随时放下,随时放下,随时拿起。(闻
一多《画展》)
16▲临时抱佛脚 △línshíbàofïjiǎo △典故: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
罗为“临时抱佛脚”。 △出处:唐·孟郊《读经》诗:“垂
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17▲纶音佛语 △lúnyīnfïyǔ △典故: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18▲泥多佛大 △níduōfïdà △典故: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十五日已前,水涨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正当十五日,东海鲤鱼。” 19▲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píngshíbùshāoxiāng,jíláibàofïjiǎo △典故: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
付。 20▲送佛送到西天 △sîngfïsîngdàoxītiān △典故: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21▲万家生佛 △wànjiāshēngfï △典故: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出处: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22▲无佛处称尊 △wúfïchùchēngzūn △典故: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出处: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23▲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yīfïchūshì,ârfïniâpán △典故: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
鲜血淋漓。”
形容佛的成语篇三
《佛典成语》
形容佛的成语篇四
《佛教成语汇编》
佛教成语汇编
文 / 慧伯
《佛教成语汇编》序言
“世界上没有始终孤立自生、一成不变的文化。任何社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结构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虽然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但它在与外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也受到了外域文化的渗入。汉魏至隋唐期间佛教文化的渗入,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道是本土文化,释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自然要对中国的语言和语汇产生深远的影响。
佛教,它本属于完全不同质素的语言文化系统,历经两千年漫长岁月,经过探索、依附、冲撞、改造、适应、融合的种种阶段,深深地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语言、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佛教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大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宗教。佛教的正式输入,当在汉末桓灵之际。约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传播佛教经典和教法的先驱、西域人安世高和支娄迦纤xiān)来华,他们在洛阳译出了《阿含部》和《般若部》教典,同时传播禅定法。魏晋以后,佛教的广泛流传,直接渗透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学术领域。从此,鸠摩罗什、佛驮跋跎罗、昙无纤等的东来,法显、玄奘、义净等的西去,在中印文化史上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成语是长期以来经过千锤百炼和普遍流传的固定的语言形式。它具有音节整齐、结构严密、简洁精辟、意义完整等特点,是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汉语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髓之一,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随着佛教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汉语中的成语也极大地丰富起来。这些成语,有的来自汉译佛经,有的来自我国佛学家著述的禅宗典籍。佛教的流传,佛语、佛典、佛偈的大量渗入,与佛教文化有关的成语也让人目不暇接。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大量佛教词语进入汉语,形成了汉语发展史上吸收外来词语的****。汉语有自己的成语,但也有不少成语来自佛教文化,这样,使汉语的成语更加丰富,更加五彩斑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口语中,几乎每天都会从我们的嘴里或者笔下蹦出几个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一般来说,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它是用来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几乎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佛教对汉语成语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虽然我们张嘴说出的可能就是一个佛教成语,但是我们几乎忽略了它的佛教特点。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就是指代表佛法僧三宝的寺院殿堂,它原来的意思是说,人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才想起到寺院去寻求帮助。后来比喻成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某人求情的时候,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不看僧面看佛面”,指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在《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写到:“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而有些我们常用的成语,我们几乎忘了它原本是佛教最先使用的,比如:生老病死、指点迷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痴心妄想、三生有幸、两世为人等等,这些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哲理,但是如今已经被人所忽略了。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在《法华经》中这样说:“生老病死,四苦也。”而在《百喻经?治秃喻》中写道:“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当释迦牟尼佛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天他在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继承王位,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有诗云:“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也写道:“只是在家受不得那爱欲牵缠,生老病死,世态炎凉,人情险恶。”在今天,生老病死被人们用来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
当一个人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时候,我们会说他痴心妄想。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是指贪嗔痴。痴是用来指人的痴心:心思沉迷于某人或物。因为痴迷,所以有妄念、妄想产生。这个妄就是指:荒唐,胡乱,不切实际。指一心想着根本无法实现的事。因为有痴心和妄念,所以众生有痛苦产生。
鲁迅曾经研读佛经,并捐款印刷《百喻经》,他称赞释迦牟尼是大哲,他从前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佛教得到了解决。在鲁迅的著作里,常常使用佛教的语汇,赋予深刻的思想内涵。
鲁迅《准风月谈》归厚:“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点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令人办事有点为难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涅盘经》梵行品。北宋《续传灯录》:“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汉,扬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般人以此语最早见于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鲁迅在这里利用成语的固定格式,根据前后文需要作部分变动,成语活用,风趣而又辛辣地揭露了谣言学家的行径,达到了特殊的表达效果。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 “醍醐灌顶”出自佛教。“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比喻最高的佛法。“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仪式。唐善无畏《大日经疏》:“以赶路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后多比喻智慧,使人彻底醒悟。引文形容沙僧听到孙悟空救他来了,心中大喜,有如渴得甘露,醍醐灌顶,那种愉悦之情无法言喻。
“不即不离”出自《圆觉经》:“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百千万亿阿僧恒河沙劫诸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显现,即不离。后泛指若合若分,即不接近也不疏远,引文即是此意。 由佛组成的就有借花献佛、佛眼相看、吃斋念佛、烧香拜佛、立地成佛等。再如“一尘不染”,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作六尘,而佛教徒在修行时能摈除一切杂念就叫“一尘不染”。“五体投地”是佛教敬礼的姿势,指双膝、双肘和头颅都着地。又如“当头一棒”,源自佛教禅宗支派临济宗的一种拜师方式。这一派的创始人义玄在拜师时向师傅请教佛理,问了三次挨了三次打,于是大为醒悟,以后相沿成法,对初习禅法者,常常给当头
一棒或大喝一声,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以考验他对佛理的理解程度。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都是劝人改邪归正的佛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是佛教基本思想之一“因果报应”的体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源于佛门“放生”“护生”的观念,而“和尚在钵盂在”则体现了和尚四方游历化缘的佛教行为。 其他被普遍使用的成语有天花乱坠、顽石点头、天女散花、一丝不挂、镜花水月、百尺竿头等。
综合以上所得,印度传入的佛教为汉语注入了大量新词汇,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它所形成的语汇已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并已在各个领域中紧密地融合到本土汉语之中,以致于我们现在使用时还不知出自佛教。
另外像“盲人摸象”“井中捞月”“认贼为子”“不即不离”“自作自受”“自欺欺人”“无恶不作”“金口难开”“不二法门”“泥船渡河”“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唯我独尊”“放下屠刀”等等,都是直接取自佛教经典。这些词语在使用中都或多或少偏离了佛经的本意,但究其语源,仍可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痕迹。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佛教成语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例如: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徒用以比喻人没有一点牵挂。现形容人赤身****。
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摒除欲念,保持心地洁净。后来多用来形容环境环境非常清洁。现在也比喻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
天花乱坠:佛教神话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花纷纷撒了下来。现在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过分夸张或不切实际)。
单刀直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前进。后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降龙伏虎:佛教故事说,一些高僧能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来用以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梦幻泡影: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像梦境、幻觉、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来用以比喻空虚不实在存在的东西或不能实现的妄想。
以上这些成语的意义,透过对它们语源的探讨,加深了我们对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语史上所起作用的认识。这些通俗、生动的语言,都蕴含着幽默、深刻的喻义,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
曾有学者统计,我们常用的佛教成语有500-600个之多,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佛教对中华文明起到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佛教对我国成语的影响是深刻的。正像宋代僧人大慧禅师所说的:“梵语唐言打成一块”(《五灯会元》卷第二十)。佛教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文献浩如烟海,相当数量的成语与佛教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我国的成语,就不能不对佛教文化有所了解。
一千多年,佛教深入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与儒道互相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主流。过去,由于“左”的影响,人们不认识佛教,把它与民间迷信混为一谈,使真珠埋于泥土中,佛教的智慧之光长期被淹没。对于这种反常现象,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经语重心长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
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笔者出家多年,并且从事佛教文化刊物的编辑工作多年。经过多方搜罗、整理和归类和释要,想从这些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成语中窥见佛教成语的演变轨迹,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天闲暇之余,细读几则佛教成语,您或可领悟佛教修持心要、回味古大德参禅机趣、了解佛教净化人心的教理等等,对人我身心定有所利益。
第一部分:与释迦牟尼前世修行及出家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
佛教的发祥地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汉代的史籍中,印度被称为“身毒”或“天竺”。“印度”这个译名,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首先提出来的:“详史天竺之称,异议纠纷„„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不过,直至宋代以后,“印度”之称才被普遍使用。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它与亚洲的其它部分隔离开来,使它在地理上自成单位。古代印度人民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公元前12世纪,雅利安人的一支游牧民,从中亚地区越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开柏山口,来到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区。经过激烈的战争,雅利安人用武力征服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在这里安居下来。雅利安人入侵以后,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恒河流域的大多数部落已经基本完成了向国家的过渡。这个时代,北印度有大大小小30多个国家。佛教就是在这个时代创立的。 输皮全蚁
佛本生故事。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其眼视人或所吐毒气,能令人死。此龙受戒出家,入林静思,疲懈而睡。时有一猎人见龙身绚丽多采,欲取皮献王,以杖按龙头,用刀割取龙皮。****痛醒,自忖以其力倾覆此国,虽易如反掌,然为持戒,当不计自身,乃闭目止息,忍受剧痛,任猎人取其皮。皮剥光后,****酷热难忍,欲趋水饮之,这时又有许多虫蚁竞相噬食龙肉。****忍耐不动,自念以身施虫,后成佛时,当以法施利益其心。****肉尽而亡,因持戒舍身的功德,得转生于忉利天上。见《大智度论》卷十四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坚誓狮子念袈裟舍身
佛本生故事。谓佛昔为坚誓狮子,常礼一辟支佛,亲近闻经。猎师见其身毛金色,欲剥其皮以奉国王,乃披袈裟入山坐,狮子见而礼舔其足,猎师以毒箭射之,狮子哮吼欲搏杀之,忽念此人披袈裟为三世诸佛贤圣标帜,不可起恶心,即说偈言:“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坏色服;愿自丧身命,终不起恶心,向于出家人。”说已命终。见《报恩经》卷
七、《贤愚经》卷十三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香城破骨
佛本生故事。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萨陀波仑,居于香城,家境贫寒,思卖身供养昙无竭菩萨。天帝释为试其诚意,化为婆罗门,告之言:“我今欲祀天,当须人心、人血、人髓,汝能卖与我不?”萨陀波仑应诺,以右手执利刀,刺左臂出血,割右髀肉,复欲破骨出髓。帝释知其虔诚,以实相告之,萨陀波仑身即平复。有长者女见之感动,布施了许多珍宝,与萨陀波仑共往香城,供养昙无竭菩萨。见《大般若经?萨陀波仑品》。(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皮纸骨笔
释迦牟尼本生故事。谓其前生曾为最胜仙人,生于无佛之世,时有天魔化为婆罗门,向仙人诡称他有佛所说一偈,若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此偈,当为说偈。仙人闻言,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刺血、析骨,合掌向天,请说佛偈。天魔见状,隐身逃遁。仙人恳切大呼:我今为法不惜身命,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前!时东方普无垢国净名王佛鉴其精诚,放大光明照耀仙人,仙人痛苦即除,身体平复。佛为之说经,仙人闻法豁悟,获无碍辩才,广为众生宣讲妙法。见《集一切福德三昧经》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雪山大士为半偈舍身
释迦本生故事。谓其前世曾在雪山修行,称雪山大士或雪山童子,终日食果坐禅。天帝释为试其道心,化作罗刹,诵过去诸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大士闻之欢喜,求说余半偈,罗刹言:“我今饥逼,实不能说。”大士问其以何为食,罗刹答言唯食人之暖肉热血。大士闻言,断然宣布:“但能具足说是偈竟,我当以身奉施供养!”即脱鹿皮衣为罗刹敷座,罗刹于是宣说下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士深思其义,书偈于石壁、树上,然后登树,投身于地,其时罗刹还复为帝释身,接住大士,安置平地,忏悔顶礼而去。大士因此为半偈舍身因缘,超十二劫成佛。见《涅盘经?圣行品》等。(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慈力王血施
载《贤愚经》卷二。谓释迦牟尼前世曾为慈力王,以十善教民,民皆持戒,鬼神无食,有五夜叉来见王,王以身血施之令饱,发愿将来成佛时令五夜叉等得法食,先行度脱,夜叉后身即释迦先度之五比丘。
六牙白象
据《因果经》等载,释迦牟尼从兜率天宫降生于人间时,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昼寝,梦六牙白象来降腹中,遂生释迦。《异部宗轮论》谓“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普贤观经》等说乘六牙白象王,若观念忏悔,菩萨即乘白象为其现身。并谓六牙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或谓六牙表六通。(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着) 诞生偈
据称释迦牟尼诞生后,即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说偈,称诞生偈。其偈上句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诸经所载皆同。下句多用“三界皆苦,我当安之。”亦有作“要度众生,生老病死”(《长阿含经》卷一)。或“今兹而往,生分已尽”(《西域记》)。
四门游观
又作四门出游,或简称四门。即释迦牟尼未出家时,从迦毗罗城四门出游,见生老病死四苦,深感人生无常,而决意出家之事缘。据《修行本起经》等所载,太子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一日,在侍卫扈从下出游。出东门,见一身色衰老可哀之老翁,乃觉知世间的老苦。出南门,见一人病苦缠身、百节痛毒,乃感受到病苦可厌。出西门,见族类扶舆死人,并随车步行啼哭,遂感到死苦之可厌。即转辔出北门,见一着法服持钵的沙门步行安详,乃决心舍宫踰城、出家修行。
形容佛的成语篇五
《佛教成语》
形容佛的成语篇六
《佛教成语选编》
佛教成语选编
1. 一口吸尽西江水 2. 一切众生
3.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4.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5. 一动不如一静 6. 一丝不挂 7. 一尘不染 8. 一瓣心香 9. 七手八脚 10. 七颠八倒 11. 人穷智短 12. 八面玲珑 13. 三生有幸 14. 三灾八难 15. 三姑六婆 16. 三教九流 17. 三头六臂
18.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19.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20. 千差万别 21. 口碑载道 22. 大千世界 23. 大吹大擂 24. 大吹法螺 25. 大发慈悲 26. 大慈大悲 27. 大彻大悟 28. 女大十八变 29. 寸铁杀人 30. 弓折箭尽 31. 不二法门 32. 不可言宣 33. 不可思议 34. 不即不离
35. 不看僧面看佛面 36. 五体投地 37. 六耳不同谋 38. 六根清净 39. 匹马单枪 40. 天花乱坠
41. 天女散花 42. 少见多怪 43. 认贼为子 44. 心心相印 45. 心到神知 46. 心花怒放 47. 心领神会 48. 心猿意马 49. 手忙脚乱 50. 方便之门 51. 水中捞月 52. 水泄不通 53. 水涨船高 54. 水到渠成 55. 水乳交融 56. 火烧眉毛 57. 火中生莲 58. 牛鬼蛇神 59. 牛头马面
60. 牛头不对马面 61. 仙露明珠 62. 功德无量 63. 功德圆满 64. 半斤八两 65. 半路出家
66. 只重衣衫不重人 67. 四大皆空 68. 打成一片 69. 生老病死 70. 白玉无瑕 71. 吐丝自缚 72. 因果报应 73. 因风吹火 74. 回头是岸 75. 在劫难逃 76. 多口阿师 77. 好肉剜疮
78.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79. 安身立命 80. 有口皆碑
81. 死马当活马医 82. 百了千当
83.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84. 老僧入定
85. 肉眼凡胎 86. 自由自在 87. 自作自受 88. 衣钵相传 89. 佛口蛇心
90.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91. 佛眼相看 92. 佛头着粪 93. 作贼心虚 94. 冷暖自知
95.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96. 忍俊不禁 97. 见兔放鹰 98. 邪魔外道 99. 依草附木 100. 味同嚼蜡 101. 呵佛骂祖 102. 拂袖而去 103. 披毛戴角 104. 抛砖引玉 105. 拈花微笑 106. 拖泥带水
107.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8. 泥牛入海 109. 泥船渡河 110. 沿门托钵 111. 盲人摸象 112. 金刚怒目 113. 门外汉 114. 勇猛精进 115. 急来抱佛脚 116. 恒河沙数 117. 指东话西 118. 皆大欢喜 119. 看风使舵 120. 看破红尘
121.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122. 若即若离 123. 降龙伏虎 124. 面壁功深 125. 香火因缘 126. 香花供养 127. 香象渡河 128. 借花献佛
129. 冤有头,债有主
130. 哼哈二将
131. 家丑不可外扬 132. 旁门左道 133. 破颜微笑 134. 神通广大 135. 笑面夜叉 136. 臭肉来蝇 137. 茹苦含辛
138.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139. 唯我独尊 140. 将错就错 141. 张三李四 142. 得未曾有 143. 得其三昧 144. 救苦救难 145. 杀人不眨眼 146. 清规戒律 147. 现身说法 148. 庄严宝相 149. 逍遥自在 150. 逢场作戏 151. 雪上加霜 152. 顶礼膜拜 153. 单刀直入 154. 寻行数墨 155. 拣佛烧香 156. 森罗万象 157. 游山玩水 158. 无佛处称尊 159. 无事不登三宝殿 160. 无风起浪 161. 猢狲入布袋 162. 发人深省 163. 善男信女 164. 菩萨低眉 165. 超凡入圣 166. 开山祖师 167. 圆孔方木 168. 摇头摆尾 169. 极乐世界 170. 猿猴取月 171. 当头一棒 172. 当头棒喝 173. 万古千秋 174. 万劫不复 175. 万家生佛 176. 万籁俱寂 177. 叶落知秋 178. 叶落归根
179. 解铃还是系铃人 180. 游戏三昧
181.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82. 电光石火 183. 电光朝露 184. 顽石点头 185. 僧多粥少 186. 梦幻泡影 187. 对牛弹琴 188. 敲骨吸髓 189. 紧箍咒 190. 纶音佛语 191. 聚沙成塔 192. 蒸沙成饭 193. 暮鼓晨钟 194. 担雪填井 195. 昙花一现 196. 磨砖成镜 197. 醍醐灌顶 198. 随波逐流 199. 头头是道 200. 龙蛇混杂 201. 龟毛兔角 202. 韩卢逐块 203. 骑牛觅牛 204. 骑驴觅驴 205. 想入非非 206. 宝山空回 207. 悬驼就石 208. 馨香祷祝 209. 鉴貌辨色 210. 驴前马后 211. 钻冰求酥 212. 钻冰取火 213. 鹦鹉学舌 214. 称心如意 215. 舍身求法 216. 群魔乱舞
1. 一口吸尽西江水
禅宗比喻融贯万法。《五灯会元·卷三·庞蕴居士》:“后参马祖,问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于言下顿领玄旨。”
2. 一切众生
佛教称所有的天、人、畜生、地狱、饿鬼。也就是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命。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誓欲剿除天下妖邪鬼怪,救度一切众生。”《红楼梦·第七七回》:“我佛立愿,原是连一切众生无论鸡犬皆要度他。”或称为“一切有情”。
3.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出世为生,生天指死。全句意指死去活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亦作“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4.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涅槃”是佛教用语。指佛教修行者的终极理想。为梵语nirva的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指灭一切贪、瞋、痴的境界。因为所有的烦恼都已灭绝,所以永不再轮回生死。涅槃并非死时才能证得,肉身尚在者称有余依涅槃,肉身已死者称无余依涅槃。一般也用来尊称出家人去世。俗以出世为生,涅槃为死。“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意指死去活来。《水浒传·第三九回》:“一连打上五十下,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亦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5. 一动不如一静
南宋孝宗游幸杭州灵隐寺,有僧净辉相随,见寺前有飞来峰,问净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典出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劝人行事谨慎小心,以静制动。《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红楼梦·第五七回》:“紫鹃停了半晌,自言自语的说道:‘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
6. 一丝不挂
了无牵挂。语出《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意思是钓鱼人
虽然钓竿随身,钓丝上空无一物。宋·黄庭坚《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比喻人虽活于世上,当无所牵挂,不为尘俗所牵累。宋·苏轼《赠虔州慈云寺鉴老》诗:“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后将钓丝转为布丝,一丝不挂遂指赤身裸露。宋·杨万里《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四首之一:“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或作“寸丝不挂”。
7. 一尘不染
尘,比喻物欲,佛家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一尘不染”指修道人六根清净,不受尘俗干扰。《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他从小出家,真个是五戒具足,一尘不染,在皋亭山显孝寺住持。”《红楼梦·第一一三回》:“我想他一尘不染,是保得住的了,岂知风波顿起,比林妹妹死的更奇。”后比喻品性高洁廉明。《清史稿·卷二九九·路振扬传》:“向闻振扬操守廉洁,今览此奏,非一尘不染者不敢言也。”《文明小史·第一二回》:“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8. 一瓣心香
心香,指虔诚的心。佛教徒以燃香供养三宝,对于未燃香而其心相同者,称为“心香”。《南朝梁·简文帝·相宫寺碑铭》:“窗舒意蕊,室度心香。”“一瓣心香”,比喻心悦诚服,有似于焚香供佛般的诚敬。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9.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动作纷乱没条理。《五灯会元·卷二○·育王德光禅师》:“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金瓶梅·第七回》:“七手八脚将妇人床帐、装奁、箱笼,搬的搬,抬的抬,一阵风都搬去了。”《红楼梦·第七十回》:“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
10. 七颠八倒
(1)形容复杂难言。《五灯会元·卷八·招庆道匡禅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七颠八倒。’”(2)形容纷乱。《朱子语类·卷五一·梁惠王》:“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家下人等见凤姐不在,也有偷闲歇力的,乱乱吵吵已闹的七颠
八倒,不成事体了。”(3)形容晕头转向,神魂颠倒。《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只为这冤家害的我一丝两气,七颠八倒。”
11. 人穷智短
人的处境穷困,知识浅薄,言行就显得笨拙而不聪敏。《五灯会元·卷一九·五祖法演禅师》:“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答曰:‘人穷智短,马瘦毛长。’”亦作“人贫智短”。
12. 八面玲珑
玲珑,明亮的样子。“八面玲珑”,形容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语出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楼。”宋·葛长庚《满江红·钧天高处》词:“八面玲珑光不夜,四围晃耀寒如月。”《古典复音词汇辑林·册一引马熙·开窗看雨诗》:“洞房编药屋编荷,八面玲珑得月多。”后转而形容人处世圆滑,面面俱到。宋·夏元鼎《满庭芳·久视长生》词:“虽是无为清净,依然要,八面玲珑。”《续传灯录·卷二六·明州青王佛智瑞裕禅师》:“无孔铁锤,八面玲珑,多虚少实。”《孽海花·第七回》:“原来宝廷的为人,虽是八面玲珑,却十分落拓。”
13. 三生有幸
佛教指前三世修来的福分,今多用以谦称荣幸之至。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小生久闻老和尚清誉,欲来座下听讲,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孽海花·第一二回》:“贱妾蒲柳之姿,幸蒙太太见爱,今日登宝地,真是三生有幸了!”
14. 三灾八难
三灾,原指佛教所说的大小三灾。大三灾是指“风灾”、“火灾”、“水灾”。小三灾是指“刀兵”、“饥馑”、“疫疠”。八难,指八种难以入道的状况,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长寿天、聋盲瘖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众生在这八种情况或苦、或乐、或残废、或过分聪明和没机会见佛,都很难修行。《西游记·第八回》:“那怪道:‘南海菩萨可是扫三灾、救八难的观世音么?’”后来“三灾八难”也用来形容人多灾多病。《红楼梦·第四五回》:“赖嬷嬷向孙子说:‘从小儿三灾八难,花的银子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了。’”
形容佛的成语篇七
《汉语佛教成语中的佛学智慧探析》
2006年第1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2006年3月
汉语佛教成语中的佛学智慧探析
蒋栋元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摘 要: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语佛教成语正是两种文化——梵、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汉语佛教成语已成为我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影响着其它文化形态。它蕴涵着丰富的佛学智慧和人生哲理,指导我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学识智慧、正确的处世原则和真诚的警策规劝等。
关键词:汉语佛教成语;佛学智慧;人生哲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105X(2006)0120140205
约在公元1世纪,即我国两汉交替时期,佛教
由印度经西域传入汉土。初传时,“诵黄老之微言,
[1](P.132)
尚浮土之仁祠。”后来作为一种曾经几乎成为我国全民信仰的宗教,佛教的传播纵达2000多个春秋,遍及全国各地①,与汉地文化互相渗透、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语言、、舞蹈绘画、雕刻、建筑等[2]。,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②在藏、蒙、傣等少数民族中,几乎是全民的宗教
()
信仰[3]P.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的积淀。在汉
()
语成语中,大约有500余条与佛教有关[4]P.3。这折射出佛教梵语文化对汉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这些汉语中的佛教成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通过探究众多的汉语佛教成语的来源出处、原始语义,以及同汉文化结合后产生的语义变化和在语言中的使用情况等,我们可以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汉语佛教成语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倡和弘扬与反对和规劝——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言谈举止等进行警示指导,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汉语佛教成语折射出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如品德情操、学识智慧、社交礼仪和警策规劝等,这些宝贵的梵汉文化合璧的文化遗产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指导我们的行为准则,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汉语佛教成语中蕴涵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归纳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资助项目(Y200403)。 收稿日期:2005210225
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普渡有情众生(。这一教义突出地反映在很
。
六根清净:出自《妙法莲华经》卷六:“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百万亿那由他岁。”比喻内心清净,没有任何欲念,不受外界干扰。六根乃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人体器官,会产生六识③。佛教认为,六根一旦与“色、声、香、味、触、法”
① 佛教自离开印度本土后,在中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它在中国的传播分为南北两条线路和三大派系,即汉地佛教(也称内地佛教,包括天台宗、三论宗、净土宗、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禅宗等)、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
② 原始佛教称为小乘佛教。“乘”即“舟车”、“车辆”、“乘载”、“道路”之意。后来分裂后,从大众部发展出来的大乘佛教以普渡众生为宗旨,认为他们的理论是运载无量众生到达彼岸涅般木境界的大舟、大车,故称“大乘”,意为“大道”、“大业”;而把提倡个人修行和解脱的原始宗教和部派佛教诸派贬称为“小乘”,意即“小道”、“小业”,但小乘佛教本身不予以承认,现在的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称为“云南上座部佛教”。见曹琦等著《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第6页。
③ “六识”指眼识(视觉)、耳识(听觉)、鼻识(嗅觉)、舌识(味觉)、身识(触觉)、意识(综合上述感觉所形成的知觉、思维等),见
[英]亚当斯贝克夫人著,赵炜征译,《释迦牟尼的故事》,陕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作者简介:蒋栋元(1966-),男,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硕士。
2006年第1期 蒋栋元:汉语佛教成语中的佛学智慧探析 141
六尘相接,就会受其控制,从而被“贪、嗔、痴”三毒侵袭,产生种种罪孽,坠入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因此,修佛者应使六根不受六尘支配。佛教经文中常常有此成语,如“消除眼等六要无始以来罪垢,以无
()理功德庄严,使之清净洁白。”《法华经・功德品》“心清净,眼根清净,耳根清净,鼻舌身意复如是。”
(圆觉经》)《“布施时六根清净,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内心清净……得一心故,实智能生,如是等诸善
(大智度论》法悉皆得。”《卷十一)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使用这一成语,如五代后梁高僧布袋的
《种秧歌》:“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水浒传》第四回:“寸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了,免得争竞”。现今我们身处喧嚣繁华、功利弥漫的世俗世界中,需洁身自好,时时保持内心的清净,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大慈大悲:出自《妙法莲花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比喻人的心肠有如菩萨一样善良,宽宏大量。“慈”心给予众生以求安乐;“悲”痛苦。“以无我、无人(,《的、,。:“救世多慈悲,即世无行作”表现了佛和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留给别人转身的余地,自己才有宽敞的大道可走。我们为人处事,应以善为本,以慈为怀,体识众生之悲苦,就能结下无数仁义之缘。
四大皆空: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
(四十“佛方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
二章经》二十)四大皆空是用来比作身无牵挂的意思,也喻看破俗世红尘。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觉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谛理。要人们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除身心的束缚,获得解脱和自在。对现实而言,要积极进取、淡泊名利、乐于助人、不图回报。
这方面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一尘不染、惟我独尊①、忘恩负义、表里不一、功德圆满、舍宝救人、降魔成道、看破红尘、超凡入圣等等。
无穷魅力。因此佛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汉语变得
更加生动形象和丰富多彩,寓意深刻,赋予人们智慧和力量。
醍醐灌顶:出自唐代诗人顾况《行路难》一诗:
[5]P.4492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原指以醍醐灌人之顶,后比喻向人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使人茅塞顿开。现比喻人猛然醒悟的样子。“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多次而得到的上等奶酪,古印度人视为“世间第一上味”。佛教用“醍醐”
(最高教义)、木”比喻“无上法味”“大涅般、“佛性”
(
)
等。“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
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
木经,犹如醍醐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般。言醍醐
般
(木经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大般涅
)认为佛性也是经过长久的修炼而证得・圣行品》
的,是无比精妙的。卷十五
中写道:,:取四大海,象征新王已享有。密宗也沿用灌顶仪式,在僧人升任阿 黎(即规范师)时,“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
(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大日经疏》卷十五)佛教
就用“醍醐灌顶”来比喻向人开示佛理,使其彻悟佛法。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文人大家很喜欢用这一成语,增添文字的生动色彩。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嗟落发》诗中有“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之句。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三十一回中也写道:“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嗳哟了一声,方笑道:‘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
独具慧眼:从“别具只眼”演变而来。出自北宋圆悟克勤禅师所著《碧岩录》:“具一只眼,可以坐断十方,壁立千仞。”指对事物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眼光和见解[6]P.1880;或形容眼光敏锐,能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佛教中指因修行而获得的特异本领;或是对佛法有独到的领悟和见解。“摩醯首罗
(天,秦言(即汉语)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大
智度论》卷二)这位神非常的超尘脱俗,不同凡响,他有八只手臂、三只眼。这第三只眼就生在头顶,乃是一颗“顶门眼”,它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
①《神会集》:“太子诞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
(
)
二、学识智慧
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印度产生的佛教蕴涵
着丰富的人类文化成果,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后更添
上地下,惟我独尊。”见[英]亚当斯贝克夫人著,赵炜征译,《释迦牟尼的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14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3月
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
(大智度论》细,诸色莫不能照。”《卷五)这只眼非同
一般,能见一切众生,其作用远胜于我们的凡胎肉眼。
香象渡河:佛经《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曰:“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常用来形容文章、诗词写作精辟、透彻。在佛教用语中,比喻如来所证之道是最精深、最彻底的;也用来形容修禅时应重视对佛法精髓的领悟。用兔、马、象这三种动物渡过恒河的不同情况来比喻参禅悟道的不同境界。恒河之水犹如“十二因缘”的佛法,有的人在修禅时,对佛法的领悟就好像兔渡河时“不至底,浮水而过”,只得到了佛法的皮毛,是“小乘”证道;有的人却如马渡河时“或至底,或不至底”,只得到了佛法的骨肉,是“中乘”证道;而如来则“犹如香象”,得到佛法的精髓,“大乘”证道,[7].60-。,,,但实际上由,很受文人的青睐。宋代诗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数公,如金鸡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称赞李白、杜甫的诗文写得精辟而透彻,不像孟郊、贾岛等人那样只是吟虫草间、无甚深度。明代文学家袁宗道在《杂说类》中也写道:“至若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
其他成语如头头是道、大彻大悟、闻声悟道、聚沙成塔、磨砖成镜、顽石点头、抛砖引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等,也是与学识智慧密切相关。
(
)
三、社交礼仪
我国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交际礼仪源远流
)(四书・中庸》长。“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国尚
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
(颜元语)[8](P.2)礼仪之重要可见一斑。社交心泰。”
礼仪在汉语佛教成语中也多有体现。
五体投地:出自《楞严经》卷一:“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表示对人或事佩服到了极点。五体也叫五轮,指两手、两膝、头顶。在行礼的时候,先右膝着地,然后是左膝,再次两肘着地,两个手掌舒展过额头,然后头顶着地。五体投地
是佛教的一种表示礼节的方法,是佛门中最恭敬的
行礼仪式。印度所行的敬礼法共有九种,第九种即为五体投地①,在所有礼法中最隆重。佛教在印度诞生后,也沿用了这一礼法,并且以五体投地为最高的礼敬方式。这一礼仪在中国文献作品中不难找到,如清代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中:“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我们周围有许多富有智慧和品德高尚的人,我们对此应该持虔诚的尊敬态度,虔心诚意多向他们学习。
借花献佛:来源于《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今我女弱不能前,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比喻借用别人之物转送他人做人情。在佛教用语中,指以鲜花敬献给佛菩萨,来表明对佛和菩萨的尊崇和敬仰。《佛本行集经》卷三、《六度集经》卷八、《修行本起经》及《太子瑞应本起经》都记载道:释迦牟尼过去曾为善慧仙人,息,,。于是外出寻,,,莲花感善,。善慧“为欲成就一,,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青衣人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将余下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
[7](PP.68-69)愿”。中国众多文人墨客也运用到这一成语,如元代戏曲家萧德祥的《杀狗劝夫》中有“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清代文学家刘鹗的《老残游记》第六回写道:“今儿有人送来极新鲜的山鸡,烫了吃,很好的,我就借花献佛了。”
拣佛烧香:大小乘佛教在佛陀观念、修习方法、修习目标、教义理论等许多方面存在分歧,如小乘佛教认为佛是惟一的,只有释迦牟尼这一个佛。而大乘佛教却认为在十方三世有无数无量的佛,除了“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以外,还有“过去七佛”、“过去十佛”、“东方八佛”、“东方十佛”、“千佛”等。“过去七佛”指释迦牟尼佛以及在他以前成佛的6
①唐代玄奘著《大唐西域记・三国》中记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②一切种智是佛教三学(戒、定、慧)之一——慧学(即智慧
)中的一种,指由修习佛理之学,亦译为“智”,音译“若那”、“ 那”
所引生的辨别现象、判定是非善恶以及达到解脱的认识能力和境界。大、小乘的智慧所指不太一样,大乘各派也不尽相同。一切种智是相对于一切智(对现象共性的认识)而言,指对现象个性的认识。见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编《佛教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1989年,第107页。
2006年第1期 蒋栋元:汉语佛教成语中的佛学智慧探析 143
位佛。“过去十佛”指在释迦牟尼以前成佛的10位佛。“东方八佛”指掌管东方8个世界的佛。“东方十佛”指掌管东方10个世界的佛。“十方十佛”指掌管东、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上等十方世界的佛[4]PP.87-89。大小乘佛教对崇拜对象的不同认识,使大乘佛教从无数无量的佛中挑出一个烧香供养。而我们在待人接物时切忌待人有厚薄,看人行事,成为势利小人。为人要厚道,待人要真诚,不要投机取巧,否则就会失去朋友,成为孤家寡人。借花献佛、拣佛烧香等都是与佛密切相关的成语,可见佛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对人们思想行为以及语言文字产生的影响。其它成语如临时抱佛脚①、对牛弹琴、认贼为父、解铃还需系铃人、作茧自缚、神通广大、打成一片、伪善之道、旁门左道等等也是人们行为准则的名言警句,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正确的处世行为方式和原则。
(
)
一微尘成于一劫。”十恶五逆泛指不容赦免的极大罪恶,指十种大恶和五种极大之恶。十恶又名“十不善”,是“十恶业道”的简称。十恶包括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十恶可分为三品:上品恶、中品大恶和下品恶中恶。犯十恶者必受苦报:犯上品恶者死后堕于畜生;犯中品大恶者死后堕于饿鬼;犯恶中恶者死后必堕地狱。五逆则是指五种极大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大乘义章》卷七:杀父最轻,杀母次重,杀阿罗汉次重,出佛身血次重,破和合僧最重。“若犯五逆中任何一种,死后必堕无间地狱。只有修习佛法才能使众生摆脱十恶五逆之罪,玄奘“十恶五逆致受众苦。故说此般若法门令其修习皆得解脱也。”十恶五逆后来在民间流传中逐渐演变为“十恶不赦”,,恶贯满盈的行为。在生活中,,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如“祸莫大于知足,咎莫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另说为佛教的人生领悟,如章》“忍力成就,不计众
()说明少欲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无量寿经》
四、警策规劝
这类成语也很多,如自作自受、知法犯法屠刀立地成佛、身败名裂、苦
海无边回头是岸、,,清:《释门正统》卷四:“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泛指束缚人的繁琐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惯例。指佛寺禅院及僧侣尼姑等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戒”的梵语为
的梵语为vinaya,是Sila,是止息恶行的意思,“律”
“法”或“威仪”之意。在佛教“戒、定、慧”三学中,戒为根本,故《楞严经》卷六:“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在佛陀住世时,戒律没有形成文本。戒律最初成为律藏是在佛陀入来后的第一次结集之时。后来,由于众人对律藏内容的取舍不同,律藏便分为《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和《摩诃僧祗律》等。在我国,在家戒有四种:三皈依、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出家戒有: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清规”的名称则始见于唐代,有清净规约的意思。《释门正统》卷四:“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是为最初的《百丈清规》。茅盾《夜读偶记》:“表面上看来,反对的焦点却是那些束缚写作自由的古典主义诗学的清规戒律”。
十恶五逆:本为佛教用语,来源于《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菩萨解脱印第二十二》:“若善男子善女人,具造十恶五逆等罪,如阎浮提履地微尘,一
知足是修持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人少欲足,能修普
(法华经》)少欲知足是互为因果贤之行。”《的[9]
(P.470)
。不管怎样,皆为汉语成语,因为“佛道二
(P.140)
[10]
教,同归于善,无为究竟,皆是一宗。”这正
是佛教文化融入中国汉文化的具体表征。这一成语既体现了与世无争、适可而止和自得其乐的积极心态,也包含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我们应吸取积极因素,剔除消极影响,作出正确的行为评判。
五、结 语
佛教成语中蕴涵的丰富的佛学智慧现在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佛学智慧对于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提高我们自身修养大有裨益。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2月19日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①“临时抱佛脚”也作“急时抱佛脚”、“急来抱佛脚”。出自明代张岱《夜航船》:“云南之南一番国,俗尚释教。有犯罪当诛者,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愿削发为僧,使贳其罪。今谚曰:‘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本此。”
14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3月
社,2003.
[2] 蒋栋元.梵汉文化的合璧——试析汉语佛教成语的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要有正确的方法和原则,而这些方法和原则很多都体现在汉语佛教成语之中。另外,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如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很多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特征在很多汉语佛教成语中都能明确地反映出来。我们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应该吸取佛学智慧中的精华,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学识智慧,真诚的处世原则,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为善。因此,我们今天研究汉语佛教成语中蕴涵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佛学智慧,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宗德,等.中国历史文化[M].北京:个构成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1).
[3] 田 真.世界三大宗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宗教文
化出版社,2002.
[4] 朱瑞玟.佛教成语[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3.
[5] 辞典编辑委员会.辞海(下)[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1979.
[6] 辞典编辑委员会.辞海(上)[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1979.
[7] 范晓清,等.汉语成语中的佛学智慧[M].北京:中国
华侨出版社,2005.
[8] 余云华.拱手・鞠躬・跪拜[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
社,1993.
[9] 唐得阳.中国文化的源流[M].:山东人民出版
社,.
[饶宗颐.[M:北京大学出
ofBuddhistWisdominthe
IdiomsRelatedtoBuddhism
JIANGDong2yuan
(SchoolofForeignStudies,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Xuzhou221008,China)
Abstract:BuddhismmadeagreatinfluenceonChinesecultureafteritwasintroducedintoChina.IdiomsrelatedtoBuddhismaretheoutcomeofthecombinationofSanskritcultureandChineseculture.Theseidiomshavebecomeanimportantpartofourlanguageandcultureandhavebeenwidelyusedinvariousliteraryworks,andasaresult,haveinfluencedtheformofChineseculture.TheycontainabundantBuddhistwisdomandphilosophiesoflifethatdirectustopossessgraciousmoralsentiment,profoundlearning,correctprinciplesoflifeandpure2heartedalarmingandremonstration.KeyWords:idiomrelatedtoBuddhism;Buddhistwisdom;philosophiesoflife
形容佛的成语篇八
《佛经中的成语》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这句民间谚语,比喻不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据说,北宋宰相王安石,一次和人闲聊时,说到佛事,随口吟道:“投老要依僧”。一位客人紧接着补了句:“急则抱佛脚”。王安石说:“我这„投老要依僧'是句古诗”。客人说:“我这„急则抱佛脚'是句古谚,你的一句去了„头'(投),我的一句去了„脚',不正好成妙对吗?”
唐代高僧法眼禅师,是禅宗五宗之一法眼宗的创始人,住在金陵(南京)清凉寺。一天,法眼禅师说法时问众僧:“猛虎颈项上系着一个金铃,谁能把它解下来?”众人没有一个能回答。这时,泰钦禅师法灯恰巧从外面回来,法眼就用这个问题问他。法灯不假思索地回答:“系者解得(系铃的人能解下来)。成语“解铃还得系铃人”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比喻谁搞出的问题,谁就有办法去解决。
“痴人说梦”这句成语出自宋朝和尚惠洪所撰《冷斋夜话》卷九: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外国和尚来到中国,语言行动比较奇特。一次,有人问这位和尚:“何姓”?他答:“何姓”。又问他:“何国人”?他回答:“何国人。”这位和尚圆寂后,李邕给他写墓碑时,信以为真地写道:“大师何性,何国人”。惠洪法师就批评说:“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后人就从惠洪这句话引申出“痴人说梦”的成语,比喻讲的话荒诞无稽。
据说现代人说的“胡说八道”也源自佛教。古代中国人把西域来的传教僧人称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进述八正道。有人问:“胡僧今天讲什么经?”有的就回答:“胡僧今天讲八正道。”中国人听不懂外来语,说胡僧说八正道是:“胡说八道”。到今天我们理解到的“胡说八道”已不是胡僧话八正道了,而是信口开河,乱说一遍。
《俗语佛源》这本书里收这样的词汇最全,很容易找到。
再说几个:相由心生,心安理得,无明火起,不二法门,唯我独尊,在劫难逃,大千世界,心心相印,自作自受,当头一棒,头头是道,十恶不赦,现身说法、心花怒放、天花乱坠、皆大欢喜、一门深入等。
昙花一现
原来是佛经中比喻事物难得出现,《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中有“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后来用以比喻事物一出现又很快消失之意。
盲人摸象
《大般涅盘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
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梦幻泡影”、“皆大欢喜”出自《金刚经》;“想入非非”、“味同嚼蜡”出自《楞严经》。 “对牛弹琴”出自我国最早的佛教著作《理惑论》;“逢场作戏”出自叙述佛教禅宗师徒相承机缘的《景德传灯录》。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应该也是吧。
作鸽救饥
释迦本生故事之一。谓其前世曾为一鸽,在雪山中,时大雪,见一人迷路,为饥寒所迫,命在须臾,鸽乃求取火种,集薪燃之,以身投火,施此饥人。见《大智度论》卷十一等。
流水救鱼
释迦牟尼本生故事。见《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谓释迦前世曾为长者子,名流水。时国内疾疫流行,流水向其父求得医方,外出治病。一日至一空泽,池水干涸,池中十千鱼在烈日曝晒下,宛转将死。流水先取树叶遮荫,向国王借了二十头大象,至上流驮水,泻入池中,并施以食物,为鱼说十二因缘等法。十千鱼命终后,均得生天。
虫恋故尸
见《贤愚经》。谓昔舍卫城中有一美妇人,整日揽镜自照,娇慢自爱。一日渡海,遇到风浪,船破没水而死,转生为飞虫,恋其故身,从尸体口鼻眼中出入,恋着不去
一尘不染
根据“四谛”理论,佛教要求修行者做到“一尘不染”。
“尘”,是一个佛教名词,有“质点”、“因素”的意思,因为能污染清净之心,所以叫做“尘”。正如《净心诫观》下里面所说的:“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里面也说:“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清净,故通名为尘也。”
佛教把“色”、“香”、“味”、“声”、“触”、“法”统称为“六境”,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使人迷妄,所以又叫做“六妄”;能够使善心衰灭,所以又叫做“六衰”;能够“劫持一切善法”,所以又叫做“六贼”;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所以又叫做“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叫做“一尘不染”。
作为一条成语,“一尘不染”用来形容环境或物品十分洁净;也用来形容人品清高、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
这条成语又作“纤尘不染”。
香象渡河
为了说明“正精进”的道理,佛教使用了“香象渡河”的比喻。
佛教常以象、马、兔这三种动物渡河的情况来比喻人们悟道的不同程度。例如,《涅槃经》里面说:“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优婆塞戒经》里面说:“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至底。”汉地佛书《景德传灯录》里面也说:“兔渡则浮,马渡及半,象彻底截流。”意思是:悟道肤浅,就好像兔子渡河一样,只是漂浮在水面上;悟道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就好像马渡河一样,只能达到水深的一半;只有悟道精深,才如同大象渡河一样,能够彻底截断水流。
安身立命,不二法门,当头棒喝,深得此中三昧,醍醐灌顶,顽石点头,昙花一现、五体投地、聚沙成塔、回光返照、惟我独尊、现身说法,天花乱坠,六根清静,极乐世界,梦幻泡影,盲人摸象,唾面自干,十恶不赦,百丈竿头,六道轮回,前因后果,清规戒律,三生有幸,一针见血,借花献佛、泥牛入海,现身说法,天女散花,一丝不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心猿意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兆载永劫,大千世界,函盖乾坤,功德圆满
形容佛的成语篇九
《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
第22卷 第2期 2004年4月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Vol.22 No.2
Apr.2004JOURNALOFJIAYING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
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
○曾昭聪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
[摘 要]佛经是汉语词汇史研究和词典编纂的重要语料。对成语进行溯源应充分注意到佛经材料;考察成语在产生、定型时形式方面的变化也应充分注意利用佛经材料。
[关键词]成语;佛经;推源;形式
[中图分类号]H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2X(2004)02-0123-04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本文仅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谈谈成语研究问题。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之一即是梳理每一个词语的源流。“源”就是词语的起源,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即是它的最用①;“流”,不是有变化,式的变化等等容:;二是成语产生、定型时形式方面的变化(形式不变而内容有变或者形式内容都有变化的情况,笔者将另行撰文讨论)。
一、成语的溯源问题
中国传世文献汗牛充栋,加上出土文献,颇让人眼花缭乱。以前,在编纂成语词典(其他研究也类似)的时候,所大量采用的语料是中土文献,而对于佛教经典,一般用得比较多的也就是常见的少数几种,对于保存于大藏经中的绝大多
②数佛经较少注意。事实上,佛经是汉语史研究
佛经中保留了相当多的当时的口语词,因此我们。。,如果能注意佛,我们以三部成语词典为例来说明问题。一
[2]
是《古今汉语成语词典》,它收词的“重点是古[3]籍中常见的词语”;二是《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它“以考源求实为重点”,也就是有意从事溯源的工作,替现有的成语词典中所收集的成语寻求最
[4]早用例;三是当今规模最大的《汉语大词典》,
它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词典,代表了当今汉语词典编纂的最高水平。这三部词典都编得很好,在每个年代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词典,代表了每一个时期的学术水平。但是,瑕不掩瑜,如果我们用佛经材料来检验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在溯源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还不少。例如:
① “源”其实还包括词源等方面的内容,为了不致使所讨论的
问题太复杂,所以这里我们说成主要是最早用例。② 李维琦先生《让词书更完善(代前言)》说到“,我们在编词书
的时候,目光主要放在中土文献上,至于佛典文献,除了较有文学意义,为人们所熟悉的那很小部分之外,我们还没来
(佛经续释词》得及有较多的注意”。《,岳麓书社,1999年
)版,1页。
的重要语料,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同时也是词典编纂的重要语料。“由于多种原因(诸如为了便于传教、译师汉语水平不高、笔受者便于记录等),东汉以至隋代间为数众多的翻译佛经,其口语成分较之同时代中土固有文献要大得多,并对当时乃至后世的语言及文学创作
[1]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P1)
相对于中土文献而言,
[收稿日期]2003-
12-01
),男,湖南洞口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作者简介]曾昭聪(1969—
—123—
[一心无二] 《古今汉语成语词典》释义:“一心一意,没有别的念头。”举《旧唐书・张巡传》例。《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释义“:一个心思,没有其它的念头。”首例同前。《汉语大词典》释义:“同心共志,没有两意。”首例元无名氏《咏鞋曲》:“咱一心无二,断肠人好处相思。”释义没有大的区别,然例证均过晚。中古佛经用例:(1)佛告童子:若有佛刹中三品众生,共和同心,志于佛慧。设复有人供养此等,无央数劫如江河沙,以贡上佛,一心无二。(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宝网经》,
14Π86Πb)①(2)是时佛无异色,亦无惭色。此事
劫刹。(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八《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五》,9Π772Πa)
(3)一切世界所有大地,悉令入于一微尘中。亦
令微尘无增减相,是名如来智能方便。复次善男子,一切世界所有诸水,悉能令入一微尘中。(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宝幢分中相品第五》,13Π143Πb)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汉语成语的溯源工作确实是任重而道远。此外还有一些词语,算不算
②如果算是成语,那么成语当然还是一个问题。
中古佛经中的这些用例也许是最早的了:
[一无所受] 意为“什么都不接受”例如:(1)
实时彰露,地为大动,诸天供养,散众名华,赞叹佛德。佛无喜色。复次佛食马麦,亦无忧戚。天王献食,百味具足。不以为悦,一心无二。(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初品总说如是我闻释论第三》卷二,25Π71Πb)(3)问曰:一法相者,何以名为一法相?答曰:三昧是也。问曰:何谓为三昧?答曰:一心无二。亦言定,亦言不动……(萧齐僧伽跋陀罗译《善见律田卷四,24Π701Πa)比婆沙》
[一无所知] 《汉语大词典》释义“:什么都
王心悲喜,重更哀恸曰:吾赦尔罪,分国为王。道士以药傅身。太子忽然兴曰:吾何缘在斯乎?从者具陈所以。太子还宫,巨细喜舞。分国惠之,一无所受。(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五《忍辱度无极章第三》四十九,3Π28Πc)(2)时婆罗门尽家所有,皆悉罄心,持以奉施。随所须者,咸无吝惜。是时阐陀一无所受。(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田比奈耶》卷十二,23Π690Πa)(3):圣者若于资,,请勿为外。于时,(唐义净译《根本说一,23Π790Πc)[] 意为“什么损失都没有”,例
不知道。”首例为《红楼梦》第九十回例。《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释义“:什么也不知道;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记不起来。”首例唐代白居易《古今汉语成语词典》释义“: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证过晚。,如:昔外国有一松寺,。有一优婆夷,精进明经。去寺不远,日饭一沙门。众僧自相差次,从头至竟,周而复始。其有往者,优婆夷辄从问经义,自隐学浅者每不喜往。有一沙门摩诃卢,晚作沙门,一无所知。次应往食,行道迟迟,却不时至。优婆夷逢见之言:此长宿年老,行步庠序,谓是大智能。益用欢喜,与作好食。毕,施高座欲令说法。(失译附后汉《杂譬喻经》卷下,二二,4Π508Πa)
[一微尘] 《古今汉语成语词典》收录该词,
如:(1)一切欲乐,无所贪慕;舍除恩爱,令归于无。其心清净,无所系着。犹如蜜蜂接采众花,不计常想;于花枝叶,一无所损。(西晋竺法护译《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12Π158Πa)(2)时彼马驹于诸生熟瓦器之间,行步周旋,一无所损。妻报夫曰:可爱小驹,善能用意,行瓦器内,竟无伤损。(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田卷三比奈耶》十二,23Π802Πb)(3)诸外道师并彼弟子,见大火然,悉皆欢喜。时彼火光咸悉遍烧神通之舍,除其尘垢,皆令清净。光明更甚,一无所损,自然火灭,由佛神力及天力故。(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田卷二十六,24Π331Πb)(4)食时将比奈耶杂事》至,匆遽欲炊上妙香饭以奉如来,佛即止之:但持毒药所和饭来,不须复造!以佛法僧实行力故,
①引文除特别注明的外,均据《大正藏》,引文之后的数字
为对象词语所在的册数、页码,a、b、c分别指上栏、中栏、下栏。下同。举例只为说明问题,故不大量举例,本文仅举以“一”开头的成语为例。
②关于成语的标准,至今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可操作的方法。试看当今的各种成语词典,收词范围都不一样。吕老叔湘为刘洁修先生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所作的《序》中引用刘洁修先生的话说“:哪些是成语,哪些不是;哪些成语要收,哪些成语不必收,这就不容易决定。比如‘奇形怪状’有出处,你收了,那么‘,奇谈怪论’你收不收?也收。好,如果有一天又看见‘奇声怪色’,你收不收?遇到这种情形,不得不自己划个界限,无法叫
(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1页)这确实是编纂过成语人人赞同。”
词典的学者的甘苦之言。
释义“:原为佛教用语。后用来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举唐白居易诗例。《汉语大词典》“:佛家比喻极微小之量。”举《楞严经》、白居易诗、宋代文例。两部词典都能注意到该词出于佛经,已属不易,但所举例过晚。因为《楞严经》是唐般剌密帝译,而在唐代之前的中古佛经中已有不少用例:(1)于一微尘身中,复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身。(失译附后汉《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一《序品第一》,3Π127Πc)(2)善知诸最胜,所修诸行愿。并众生诸根,修习佛境界。一一微尘中,见一切
—124—
一切恶毒,自然消散。作是说已,令餐钵饭。佛及大众,一无所损。(宋绍德、慧询等译《菩萨本生 论》卷二《最胜神化缘起第四》,3Π337Πa)
二、成语在产生、定型时形式方面的变化成语在产生之初,并不一定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形式。它在形式方面的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在中土文献中产生,而后在佛经中定型并固定下来,以后才进一步扩展到中土文献。例如:
[一无所有]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指出:原
举明代小说例。《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将例证提前,举宋诗例“:洛阳最得中和气,一草一木皆入看。”但这一用例是实指,不是指非常微小的东西。指非常微小的东西该词典同样举的是《红楼梦》例。《汉语大词典》将这一比喻用法上推至宋代的《二程遗书》“:求之性情,因是切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可见,唐代的佛经用法是“一针一草”,从宋代开始中土文献中有“一草一木”的用法,清代始有“一针一线”的用法。
第三,产生于佛经,最初在佛经中形式亦未固定,后来基本上同时在中土产生的佛经和中土非佛经文献中固定下来。例如:
[一尘不染] 佛教称色、声、香、味、触、法六
作“空无所有”,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汉・焦延寿《焦氏易林》“:商人至市,空无所有。”后世多作“一无所有”,多指毫无财产。首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汉语大词典》释义“:什么都没有。”首例《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古今汉语成语词典》举例同。但是,作为固定格式“一无所有”,中古佛经已见,例如:(1)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量空处想,莫念无量识处想,当数念一无所有处想。彼如是知,空无量空处想,空无量识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所有处想。若有疲劳,因无量空处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量识处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所有处想故。若彼中无者,空。若彼有余者,提婆译737)()今欲明无所有,,则实是一无所有;若竖论望道,。(隋智岂页撰《金刚般若经疏》,33Π81Πb)
可见“空无所有”在中土文献中产生,在中古佛经中固定为“一无所有”,隋代时本土佛经中沿用,唐代起扩散到其他文献。
第二,产生于佛经,但最初形式并不固定,以后在中土文献中固定下来。例如:
[一针一线Π一草一木] 比喻极细小的东
者为六根之尘,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根识如果清净无垢,则为“一尘不染”。后来用此词形容事物、行为等的洁净。该成语最初产生于佛经,早期形式是“一尘不着身”:十六者细薄皮相,尘土不着身,如莲华叶不受尘水。若菩萨在干土山中经行,土不着足,随蓝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着佛身。(《大智Π90Πc)后来固定:能忍违从之境名,于空中不着违从名,,圆教中违从不著名中道忍,舍六尘不染六根名精念。(隋智岂页说、灌顶记《请观音经疏》,39Π970Πc)宋代最终固定为“一尘不染”:末生(有修有证,群臣位):久栖岩岳用功夫(有修有证),草榻柴扉守志孤(直是不待功勋,一尘不染)。十载见闻心自委(方全肯重),一身冬夏衣缣无(赤洒洒干剥剥)。澄凝愁看三秋思(一尘不染),清苦高名上哲图(学者可以为王尊贵之事)。业就巍科酬极志(本业成就),比来臣相不当途(虽然如是,功勋不犯)。
(宋晦岩智昭撰《人天眼目》卷三,48Π317Πa)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首例举清代《汤子遗书》例。《古今汉语成语词典》首例唐道世《法苑珠林》,引文与上举鸠摩罗什译经同,未举固定格式的成语。《汉语大词典》首例举宋代张耒诗。按,据佛经和《汉语大词典》引例,可知这一成语是同时在中土产生的佛经和中土文献中固定下来的。
[一年半载] 指一段时间,或言其长,或言
西。最初形式作“一针一草”,唐代佛经即已使用:(1)于他财物,不与不取。乃至鬼神,随有主物。一针一草,终无故犯。(唐玄觉撰《禅宗永嘉集・净修三业第三》,48Π388Πb)(2)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盗业,盗法,盗因,盗缘,咒盗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八十九《戒相部第四》,53Π937Πb)后来才凝固为“一针一线”和“一草一木”。前者《古今汉语成语词典》,“:比喻极细小的东西。”举《红楼梦》例。《汉语大词典》:“比喻细微的东西。”举例同。后者《古今汉语成,语词典》“:形容非常细小,不值得一谈的东西。”
其短。最初作“一年半年”:(1)问:受三归法,要终身,复可得一年半年、十日五日不?答:随意多少。问:若从师受一年半年自归,日满后,故是师非?答:一从受法,终身是师。(失译附东晋《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卷下,24Π994Πa)
—125—
(2)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阿难:诸佛世尊,常义同,举《太平广记》引《玉堂闲话》和元曲例。《汉语大词典》“:约计时间之词。多则一年,少则半年。”首例同《古今汉语成语词典》。按,据佛经和《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所引例,作“一年半载”为唐宋时始的习语。也就是说“,一年半载”最初格式为“一年半年”,又作“一年半岁”,用于佛经,唐宋时同时在中土佛经和中土文献中固定下来。
以上所谈的是成语在产生、定型时形式方面的变化。其实,要对成语进行溯源,当寻求它最早的用法,包括定型之前的格式。如上例,虽然最初尚未固定为“一年半载”,但“一年半年”“一年半岁”、同样也是该成语的“源”。由此亦可见推源与考察
①其形式方面的变化是结合在一起的。
有此行,假使光明无量无边,为诸众生,住持一寻,从是一寻,为诸众生,复现无量无边光明。何以故?畏诸众生不知昼夜,一月半月,一年半年,春夏秋冬,四时八节,恐其忘失。(隋 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四《受决定记品下》,3Π668Πc)又作“一年半岁”:(3)竺佛调者,未详氏族,或云天竺人。……调或独入山,一年半岁赍干饭数升,还恒有余。(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九,50Π387Π
c)宋代始有“一年半载”的四字格固定用法:(4)
佛祖慧命悬绝,且如新学比丘,才入门来,先以生死大事未明为辞。放下笠子,坐得一年半载,既不善用工,则无所入,便起错用心,辊入无明窠子里。以文言义句,为日益之学,岁月既往,豪迈之
(气日高。《虚堂和尚语录》卷四《立僧纳牌普
说》,47Π1016Πa)
《古今汉语成语词典》“:一年或半年,形容时间不长。”举元杂剧例。《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释
① “一年半载Π一年半年”的词义当是指一段时间,可言其长,
亦可言其短,不一定是形容时间不长;但也未必是指一年或半年的确切时间。这是词义问题,本文只讨论溯源和形式方面的问题,所以这里不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王云路1中古汉语读本[M]1吉林长春:吉林教育出
[3]刘洁修1[1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4]1:[1: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版社,19931
[2]编写组1古今汉语成语词典[Z]1山西太原:山西人民出版
社,19851
责任编辑:陈 永
oftheChineseidioms
ZENGZhao2cong
(Depof,College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Jin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10,China)
Abstract:SutraisakindofimportantresourcesfortheresearchofChineselexicalhistoryandcompilationofdictionaries.Weshouldpaymuchat2tentiontothesutrawhenwewanttofindouttheetymologiesofthewordsandexpressionsandwhenwetostudytheformalchangesoftheidiomswhentheywereproducingandsetting.
Keywords:idioms;sutra;etymology;formal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为了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网络化,本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另投它刊或特别声明需另作处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刊全文内容按照统一格式制作,读者可上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并征订本刊。
《嘉应学院学报》编辑部
2004年3月
—126
—
上一篇:年底爱情的宣言
下一篇:同学录留言大全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