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音乐有关的对联

| ACCA/CAT |

【www.guakaob.com--ACCA/CAT】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篇一
《关于马的成语对联歌曲》

关于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 【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 【马革里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 【原班人马】同一批人员。

• 【驽马十驾】比喻平庸的人只要勤奋,也能有所成就。 • 【六马仰秣】形容乐声美妙。

• 【马不知脸长】比喻人不知道自己的缺点。 • 【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丝毫助力。 • 【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

• 【老骥伏枥】比喻年纪虽老,仍怀雄心壮志。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之马 脱缰之马 铁马金戈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天粟马角 铜围铁马 五花杀马 文君司马 万马奔腾

五马分尸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马角 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 洗兵牧马 选兵秣马 悬兵束马 香车宝马 鲜车健马 鲜车怒马 悬车束马 下马冯妇 下马看花 系马埋轮 下马威 信马由缰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效犬马力 朽索驭马 悬崖勒马 鲜衣良马 鲜衣怒马 心猿意马 以渴服马 以鹿为马 饮马长江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一马平川 衣马轻肥 倚马千言 倚马七纸 饮马投钱 跃马弯弓 野马无缰 以毛相马 意马心猿 一马一鞍 跃马扬鞭 玉堂金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燕昭好马 招兵买马 枕戈汗马 止戈散马 獐麇马鹿 招军买马 指鹿为马 指鹿作马 走马到任 阵马风樯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仗马寒蝉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竹马之交 走马章台 竹马之友 蛛丝马迹 驽马十驾 驽马十舍 牛溲马勃 牛溲马渤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牛童马走 拿下马来 匹马单枪 匹马当先 跑马观花 拍马溜须 盘马弯弓 匹马一麾 匹马只轮 千兵万马 骑曹不记马 乞儿马医 秋高马肥 千军万马 犬马恋主 裘马轻肥 裘马轻狂 裘马清狂 裘马声色 求马唐肆 骑马寻马 雀马鱼龙 求马于唐市 求马于唐肆 犬马之报 犬马之诚 犬马之疾 犬马之决 犬马之劳 犬马之力 犬马之恋 骑马找马 青梅竹马 犬马之年 犬马之养 敲牛宰马 轻裘肥马 青丝白马

青衫司马 墙头马上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权移马鹿 人欢马叫

人荒马乱 人喊马嘶 人困马乏 戎马仓皇 戎马劻勷 戎马倥偬 戎马倥偬 戎马生郊 戎马生涯 软裘快马 人强马壮 人仰马翻 人语马嘶 束兵秣马 士饱马腾

素车白马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神龙马壮 驷马不追 司马称好

四马攒蹄 死马当活马医 驷马高车 驷马高盖 驷马高门 杀马毁车 食马留肝 驷马莫追 驷马难追 司马牛之叹 司马青衫 善马熟人 失马塞翁 三马同槽 束马悬车 束马县车 驷马轩车 散马休牛 率马以骥 驷马仰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 射人先射马 声色狗马 素丝良马

声色犬马 识途老马 识涂老马 塞翁得马 塞翁失马

襟裾马牛 裾马襟牛 金马玉堂 仅容旋马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尻轮神马 叩马而谏 快马加鞭 尻舆神马 厉兵秣马 历兵秣马 励兵秣马 练兵秣马 历兵粟马 厉兵粟马 驴唇不对马嘴 驴唇马觜 驴唇马嘴 砺戈秣马 露马脚 龙马精神 老马恋栈 老马识途 立马万言 六马仰秣 驴年马月 驴前马后 龙神马壮 驴头不对马嘴 溜须拍马 临崖勒马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不解鞍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不停蹄 马尘不及 马迟枚疾 马齿徒增 马齿徒长 马到成功 马到功成 马耳春风 马耳东风 马放南山 马翻人仰 马腹逃鞭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枚速马工 马革盛尸 马后炮 马角乌白 马角乌头 马迹蛛丝 马空冀北 马龙车水 马鹿异形 马鹿易形 马马虎虎 秣马厉兵 马面牛头 马毛猬磔 马毛猬磔 买马招兵 买马招军 马牛襟裾 马牛其风 马去马归 马前泼水 马前卒 马入华山 马如流水 盲人骑瞎马 盲人瞎马 瞎马临池 马如游龙 马如游鱼 马水车龙 马上得天下 马上房子 马上功成 马上看花 马瘦毛长 马上墙头 马首是瞻 马首欲东 马咽车阗 马仰人翻 马足车尘 马中关五 马捉老鼠 马足龙沙 马壮人强 泥车瓦马 牛高马大 牛马襟裾 驽马恋栈豆 驽马恋栈 驽马铅刀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倦 鞍马劳困

鞍马劳神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鞭长不及马腹 弊车羸马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荒马乱 兵慌马乱 伯乐相马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班马文章 宝马香车 兵强马壮 避世金马 不食马肝 不识马肝 北叟失马 车尘马足 车驰马骤 车殆马烦 车怠马烦 车烦马毙 持戈试马 窗间过马 车马辐辏 策马飞舆 车马骈阗 驰马试剑 车马填门 车马盈门 吹牛拍马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车尘马迹 车辙马迹 车在马前 东风吹马耳 东风马耳 东风射马耳 斗鸡走马 打马虎眼 大马金刀 得马失马 得马生灾 得马折足 代马望北 代马依风 单枪独马 单枪匹马 丹书白马 短衣匹马 二童一马 风吹马耳 风车雨马 风车云马 非驴非马 风马不接 放马后炮 放马华阳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肥马轻裘 风马云车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风樯阵马 飞鹰走马 光车骏马 膏车秣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谷马砺兵 狗马声色 裹尸马革 高头大马 毁车杀马 寒蝉仗马 横刀跃马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呼牛呼马 猴年马月 呼牛作马 横枪跃马 害群之马 讳树数马 见鞍思马 鸠车竹马 金戈铁马

关于马的歇后语

矮子骑大马 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八匹马拉不开 难分难解 斑马的脑袋 头头是道 半空中骑马 腾云驾雾

半天云里跑马 露马脚

包公铡驸马 刚正不阿;公事公办 背着马桶出差 走到哪儿臭到哪儿 崩了群的马 四处逃散 笔端的大马路 正直公道 鞭打千里驹 快马加鞭 冰凌上跑马 站不住脚 跛脚马碰到瞎眼骡 难兄难弟 跛脚马上阵 没有好下场 跛子骑瞎马 各有所长 曹操的人马 多多益善 长颈鹿进马群 高出了头 长袍马褂瓜皮帽 老一套 陈世美做附马 喜新厌旧

趁圪台(ge toi小土丘)下马 自找台阶城隍爷的马 样子货

城楼上看马打架 与我无关;与己无关 城头上跑马 兜圈子

赤滤膊桶马蜂窝 不惜血本;蛮干 穿紧身马褂长大的 贴心 船头上跑马 走投无路 打着兔子跑了马 得不偿失

大马拉小车 有劲使不上;有力无处使 大门口吊马桶 臭名在外 大轴和马达 只有一个心眼儿 呆子不识走马灯 来的来,去的去

戴马桶坐大堂 赃(脏)官

刀马旦不会刀枪 笨蛋(旦);徒有虚名 盗马贼挂佛珠 假正经;假装正经 盗马贼披袈裟 嫁祸于人 电线杆当套马杆 用材不当 毒蛇的牙齿马蜂针 最毒;全是毒 毒蛇牙齿马蜂针 毒极了;最毒 独木桥上跑马 冒险;危险 儿牵父须过马路 谦虚(牵须) 放马后炮 没用了

放牛娃去放马 乱套了;乱了套 放羊的去圈马 乱套了;乱了套 粪坑里倒马桶 臭味相投 黄狗当马骑 乱来

风马牛 互不相干;各不相干 赶车不带鞭子 光拍马屁 刚买来的马 不合群

高山上滚马桶 臭气远扬(比喻臭名远扬。)贵州驴子学马叫 南腔北调

寒冬腊月的马蜂窝 空空洞洞;空洞 好袄做成破马褂 穷折腾 好马不吃回头草 倔强 好马遭鞭打 忍辱负重 河马打呵欠 好大的口气 猴子骑马 一跃而上;高高在上 猴子骑羊 不成人马

猴子捅马蜂窝 倒挨一锥 狐狸打马蜂 不懂得死活

花钱买死马 得不偿失;尽干蠢事 画上的马 不奇(骑) 怀里揣马勺 诚(盛)心 皇帝的女儿招驸马 专拣好的挑 驾辕的马驹尥蹶子(li o jue zi) 见了骆驼说马肿背 少见多怪 将军不下马 各奔前程 叫花子做驸马 受宠若惊

金漆的马桶 外面光,里面臭;外面好看里面臭 金漆马桶 外面光,里面臭 进冰场穿冰鞋 马上就溜 揪着马尾巴赛跑 悬 揪着马尾赛跑 玄(悬)

骏马跑千里,银燕入云霄 远走高飞 骏马驮银鞍 两相配

拉来黄牛当马骑 穷凑;穷凑合 老将出马 一个顶俩 懒牛懒马干活 屎尿多 老牛拉犁马拉车 浑身是劲 老大坐车,老二骑马 各走各的路 老水牛拉马车 不合套 老虎当马骑 有胆有魄 马背上看书 走着瞧 马槽边上的苍蝇 混饭吃

马长犄解骡下驹 怪事一桩;怪事 马大哈当会计 全是糊涂帐 马到悬崖不收缰 死路一条 马蜂的屁股 碰不得;摸不得 马高镫短 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马鲛鱼 嘴硬骨头酥 马路上的传单 白给 马上耍杂技 艺高胆大

马勺掏耳朵 不深人;深不下去 马桶里倒香水 香臭不分;香臭难分 老牛追骏马 撵(ni 老爷坐马桶 赃(脏)官 马蹬子钉掌 空前绝后 马蜂口丁屁股 痛不可言

马虎(民间传说中形象丑陋、吞食小孩的怪物)看小孩 不放心;放心不下

马脸比猪头 当面出丑;一个比一个丑

马列主义装到电简里 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照人不照己 马尾穿萝卜 粗中有细 马陷淤泥 进退两难 麦场上挂马灯 照常(场) 驴子削了耳朵 假骂(马) 骡子的脸儿 非驴非马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 多嘴多舌;多一张嘴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天下太平 马蜂过河 带(歹)毒

马拉独轮车 说翻就翻;翻了 毛驴钉马掌 小题(蹄)大做 落在陷阱里的骏马 寸步难行 马拉汽车 新鲜事 马笼头套在牛嘴上 胡勒 马路不拐弯 正直公道

马桶拼棺材 臭了半辈子还装人 驴头伸过马食槽 插不上嘴;难插嘴 马背上钉掌 离题(蹄)太远;不贴题(蹄)马不停蹄,鞭不停挥 老赶 马蜂蜇秃子 头痛;没遮没盖 马路上跑火车 不合辙

马勺碰锅沿 常有的事(比喻屡见不鲜。) 马桶上长鹿角 四不像

马脱缰绳鸟出笼 永不回头;决不回头 马尾巴拌豆腐 捣乱 马尾拉胡琴 细声细气 马拉车驾辕 不合套 马勺里淘菜 水泄不通 马桶倒进臭水沟 同流合污 马背上的剧团 载歌载舞 马车过沼泽地 此路不通 马蜂针,蝎子尾 惹不起 马嚼子套在牛嘴上 胡勒 马路旁的电杆 靠边站 马路上安电灯 光明大道

马路上说马路 公道 马尾绷琵琶 不值一谈(弹)

马尾穿豆腐 没法提;提不得;别提了 马尾搓绳 不合股;合不了股;用不上劲 马走日字象走田 各有各的路 马尾拴鸡蛋 难缠

马戏团的猴子 任人耍;由人玩耍

马背上跌跤,牛背上抽鞭 错上加错;迁怒于人 马槽里的苍蝇 混饭吃

马粪球,羊屎蛋 外光里不光;表面光 马蜂蜇蝎子 以毒攻毒 马褂改裤衩儿 大材小用 马拉九鼎 拽(zhu 马来西亚的咖啡 耐人寻味 马圈里的骡子 听喝的, 马群里的骆驼 突出 马食槽边点盏灯 照料

马蹄长瘤子 无关痛痒;不痛不痒 马戏团的小丑 走过场

盲人骑瞎马 乱闯乱碰;听天由命;寸步难行 茅房里的旧马桶 嘴滑肚臭 马蜂窝,蝎子窝 一窝更比一窝毒

马路不叫马路 公道(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马食槽不许驴插嘴 独吞 猛将军骑马 一跃而上 马背上接电话 奇(骑)闻

马脖子上挂铜铃 走到哪,响到哪 马褂改棉袄 老一套 马拉车尥蹶子(li o jue zi) 马笼头给牛戴 生搬硬套 马勺当锣打 穷得丁当响

马捉老鼠 不务正业;不干正经事 马蜂窝 捅不得

马皮拧绳绳拴马,牛皮做鞭鞭打牛 忘本马屁股上挂蒲扇 拍马屁 马屁精拍了马腿 倒挨一脚

马蹄刀瓢里切瓜 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马跳水浪 奔波 马尾巴提豆腐 串不起来

没买马车先置鞍 弄颠倒了;颠倒着做 庙里的马 精(惊)不了 母猪嘲笑马脸长 不自量 穆桂英出征 马到成功 木排上跑马 蹩脚

牧人不刮胡子 溜(留)须拍马 泥地上跑马 一步一个脚印 穆桂英破洪州 马到成功 拿五马倒六羊 赂了个头朝下 楠木做马桶 用材不当 你有骏马我有金鞍 配得起你

牛长鳞,马长角 不可能的事;没人见过女儿国招附马 一厢情愿

女驸马进洞房 一个喜来一个忧;喜的喜,忧的忧 爬上马背想飞天 好高鹜远 拍马屁的拍上了大腿 错上加错 拍马屁拍到马嘴上 倒咬一口 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倒挨一脚 跑马吃烤鸭 这把骨头不知往哪扔 跑马使绊子 存心害人 牛背上放马鞍 乱套了 牛牵鼻子马抓鬃 抓住了关键

牛耕田,马吃谷 一个受累,一个享福 女驸马招亲 不明真相 破马蹄表 没准儿

牛栏里伸进张马嘴 没你开口的份儿 骑兵败阵 兵荒马乱 骑兵打胜仗 马到成功 骑兵掉河里 人仰马翻 骑兵队长打冲锋 一马当先

骑老牛追快马 望尘莫及(比喻别人进步发展快,自己赶不上。)骑骆驼背大刀 阔马大刀 骑马背包袱 全在马身上 骑马不带鞭 拍马屁 骑马不带鞭子 拍马屁 骑马放屁 两不分明 骑马观灯 走着瞧

骑马逛草原 没完没了;无穷无尽 骑马过独木桥 难回头;回头难

骑马过闹市 岂有此理 骑马扛布袋 白搭 骑马上独木桥 回不得头 骑马上山 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骑马上天山 回头见高低

骑马时间少,擦镫时间多 本末颠倒 牛套马 累死俩 骑兵逛公园 走马观花 骑马找判官 马上见鬼 骑马抓跳蚤 大惊小怪 骑牛追马 望尘莫及

骑着驴子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骑着毛驴追骏马 望尘莫及 千里马长翅膀 突飞猛进 千里马逮老鼠 大材小用

千里马拉犁耙 大材小用;用非所长

墙头上的马蜂,墙缝里的蝎子 一个比一个毒 桥头上跑马 走投无路 窃马贼戴佛珠 冒充善人 秦叔宝的黄骡马 来头不小 秦琼的黄膘马 有来头 秦叔宝卖马 穷途末路

墙上的蜘蛛网,草原上的脚印 蛛丝马迹

墙头上跑马 路子窄;好险;转不过弯;寸步难行;没多大奔头;难转弯;危险

瘸子骑瞎马 互相照应;各显其能;各显神通

秦琼卖马 忍痛割爱;背时 热蹄子马 闭不住 拳头上跑马 能人儿

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仨钱买匹马 自骑自夸(跨) 塞翁失马 因祸得福 赛马场上的冠军 一马当先 山东的骡子学马叫 南腔北调 山羊野马在一起 不合群 捎马子里摸花生豆 大把地抓 捎马子里装针 容易出头 佘太君挂帅 马到成功

舍得买马,无钱置鞍 大处不算小处算 绳索套在马颈上 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石板桥上跑马 不留痕迹 石马塞进车辕里 生搬硬套

石头开花马生角 没人见过;没有的事 手痒去捅马蜂窝 想惹祸 歪嘴当兵 马上丢人 歪嘴当骑兵 马上丢丑 瘦死的骆驼 比马大 说牛马下蛋 笑话连篇 司马遇文君 一见钟情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死马当活马骑 痴心妄想;妄想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 好活(画)儿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篇二
《对联》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篇三
《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

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

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最基本的要求是“仄(即声调三、四声)起平(即声调

一、二声)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

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称对子。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按照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

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句构成,表达相反、相关或相近的意思。它分上联和下联。 它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

式。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二、对联的起源: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左右门,用来驱鬼压邪。这是对联的萌芽。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五代

时,《茅亭客话》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据说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的诗中有这么一句:“千

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就是对当时对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之设始

自明太祖朱元璋,《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予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对楹联结构的规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南怀瑾先生更是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三、对联的主要种类:

1、春联:春节期间贴于门上的对联。

例如: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2、节日联: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

例如: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元宵节联)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联)

节日楹联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3、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

例如:荷开并蒂,芍结双花。 箫管并举,凤凰来仪。

欢庆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结良缘

4、寿联:是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

例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甲子重新新甲子,春秋几度度春秋。(60岁)

5、勉联:

例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书堂联)

6、挽联:悼死者之对联。

例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挽蒲松龄)

著书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挽鲁迅)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容,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做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陈毅挽鲁迅)

7、名胜联: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

例如: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安徽当涂采石矶太白楼)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陈毅题杜甫草堂联)

8、职业联:这类楹联,蕴含丰富,有着诱人的魅力。

例如:萍水相逢如亲友,停车暂住似归家。(旅店联)

花间渴想相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茶馆联)

刻刻催人资警省,声声劝尔惜妙音。(钟表店联)

小练习(一):你能说出下列行业吗?

1)充饥不必画饼 止渴何须望梅 ——

2)韵出高山流水 调追白雪阳春 ——

3)读书爱书书中自有大世界

垒阶登阶阶上即是新高峰——

4)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春风来时无落花,但闻藿香木香。——

四、对联对法指要:

(一)了解对联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对偶是对联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5、平仄相协。古人把上声、去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上面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注意:

1、上联中出现过的词语,下联最好不要重复出现。 但“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除外。

2、 在立意、境界、情绪等方面,下联应压住上联。

错例:举国欢乐迎富贵,合家欢腾奏和谐

正例: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德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小练习(二)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笠翁对韵》可以推荐

1、寒来——( )

2、迎冬夏——( )

(二)注重平时积累。

1、应当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性、短语结构。

2、多读多记名言警句。

3、多关注一些对句高手的佳联、妙对。

4、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

(三)掌握确实可行的技巧。

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再把分别对出的词组合成一句。 例如:上联:登长城揽神州风貌

下联: (2006 沈阳)

口诀:

写对联 不用怕 记住先把节奏划

辨词性 太重要 工整与否莫小瞧

或正对 或反对 积累联想是精髓

避重复 分雅俗 平仄暂且别去顾

五、中考对联题设题形式

(一)对联链接

例1: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 )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

例2:与下列对联有关的中国古典名著是:

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例3: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 。

例4: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___________ ,五行山下定心猿。

(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孙悟空。 对策:强化名著阅读(回目、关键人物、重要情节) 关注名胜古迹(与课文相关、与地方有关)

(二)对联匹配

例5:下列各项中,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

A、万紫千红总是春 B、万家忧东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 D、万户争传新乐府

对策:把握句子节奏 了解词语性质

(三)对联改写

例6: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例7: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对策:认真分析句子内容,揣摩结构特点

(四)对联撰写

例8: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对策:加强诗文积累(背诵+理解+运用);读记名言警句

(五)对联赏析

下面是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副对联,你能从语言、内容 、哲理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副对联的妙处吗?

青海: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甘肃: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对策:提高鉴赏能力(内容、情感、哲理、语言)

随堂练习:

1、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写出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古。

赞颂的是( ), 相关的成语是 ( )

(2)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 ), 相关诗句是 ( )

2、物理课上,老师为了生动形象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副对联,上联 “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 “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这副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 )

A、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B、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C、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3、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4、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请你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1)人梯巧搭登攀路 A、水深不乏破浪舟

2)学海无涯勤可渡 B、阵阵渔歌卷春风

3)山高自有人行路 C、雨滋桃杏万户红

4)风吹杨柳千门绿 D、书山有径志能攀

5)点点轻舟腾巨浪 E、心血勤浇栋梁材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镇江市中考题)

《西游记》:

《水浒》:

2、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写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吉林省中考题)

上联:少 小 离 家 为 异 客

下联:□ □ □ □ □ □ □

3、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兰州市中考题)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

4、根据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中学初三(二)班班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

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语。

上联是:

下联是:

5、【材料3】 对联: (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屋后松竹添秀色

门前梅兰

请在材料3下联中的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相对应的3个字。

6、“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山西省课改区中考题)

上联:轻 风 细 柳

下联:淡 月 隐 梅 花

7、请运用对偶知识对对子。(任选一道完成)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题)

上联:滚滚波涛蕴宝藏 上联:

下联: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8、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楹联应对活动,其中给出的一则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篇四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我从接触对联、了解对联,到爱好对联乃至创作对联,已经有若干年月了,最近出于求精的考虑,借了甚至买了对联方面的书籍,先把梳理总结的有关对联最核心的部分,即“对联的特点和要求”归结如下,以作为对联爱好者借鉴之用。

我把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联的特点,第二部分是对联的要求。

一、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对偶,此外它还具有以下几点:

(一)民族艺术

对联是只有中华民族,确切的讲,只有汉语语言才有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世界上其他民族和语言所没有的。

这种独特性又源于两点,一是形式上的民俗,即挂桃符过春节:二是本质上的汉语,即汉字是不同世界上其他各国各族的文字,是方块字,具有象形会意等特征,每个字能单独成立,且多数字只有一个音节,代表一种意思;这种特性,为对联能够形成方正、整齐、清楚、成双成对的对偶字数、章节、句式、声调、内容提供了条件,举本人拙作为例: 碧天新月穿云出,

沧海征帆破浪来。

父望如天,期望儿孙揽日月;

母恩似海,施恩血脉泽乾坤。

喜相逢,把酒擎杯,应谢明月清风解人意;

兴感慨,登高望远,还劳浮云飞雁寄我情。

再举前贤名作为例

三间东到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弟忠信礼义廉。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

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开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

极一生无可奈何之运,缺憾还诸天地,是破格完人。

由于对联最早起源于民间风俗习惯,最终又回到群众中,因此对联既是文坛看重的高雅文学,又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他还会长久流传发展下去。

(二)实用艺术

对联是一种应用艺术、实用艺术,是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以及工作学习的实践而产生的,所以不同的活动有以之相适应的对联。

如春节有春联:

一年复始,

万象更新。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又如表明行业特征使用的门联:

谷乃国之宝,

民以食为天。(粮店联)

巧缝千家衣,

美化四季春。(服装店联)

未晚先投宿,

鸡鸣早看天。(旅店联)

再如布置住室、客厅、书房的堂联: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而在交际活动中用应酬联;庆吊活动中用贺联、挽联;风景区、纪念地用名胜古迹联……总之,对联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够派上用场,加之它又以艺术形式出现,所以它是一种应用和实用艺术。

(三)文字艺术

对联的文字艺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用字灵活,整齐优美,字数不限,短则几字,长则千言,如天下第一长联,清人钟云舫的狱中联;二是以汉字的某些特色,构成对联艺术;三是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互相增辉。

(四)声律艺术

对联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诗词歌赋的影响,在声律上具有以下特色:

一是讲究用字的平仄;二是在上下联之间,讲究平仄相对;三是在上联或下联内部讲究平仄交替;四是常常用到叠韵、双声、谐音等修辞手法。对这些的要求,目的是达到音乐美。

二、对联的写作要求

对联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要求,最主要表现在他的“对偶”,因此,创作对联时必须做到以下六点,即: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对、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平仄相对。

(一)字数相等

上联和下联用字数目完全相等,是对联成立的首要条件。作为字数较少,或句式结构单一的对联是较容易做到的。例如:

乾坤抱丽日,

龙凤竞祯祥。(本人自撰)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作)

而对于长达数十字以上的长联,要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就要难一些了。另外,还有一些用字用语险奇的对联,就更需要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汉字词汇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了。又如: 三光日月星,(辽国使臣出句)

四诗风雅颂。(苏东坡对句)

四德元亨利。(苏东坡对句)

这里的对句,难就难在上下联字数很难相等上。上联是“二三”结构,后面的三个字,分别为三种类似的事物;下联也须是五个字,“二三”结构,且第一字的“三”不能重复,必须是其他数字,而即使与“三”相邻的“二”和“四”,结果各指两种或四种事物,对上去也会少一字或多一字。苏东坡的对句,妙就妙在化解了这个问题,因为“雅”是《诗经》中的“雅”,它包括《大雅》和《小雅》;“四德”本来包括“元亨利贞”,但是,由于当朝皇帝的名号中有“贞”字,应回避圣讳,故可以略去了。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苏东坡撰广东真武庙联)

上联连用了“焉”、“耳”、“矣”三个文言虚词,下联也同样用了“云”、“乎”、“哉”三字来对,险奇佳绝,没有深厚的语言、文学、写作的功力,是难以办到的。

(二)词性相同

对联的对偶,对于词语的要求,是上下联相对的词或词组,在词性上必须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即同类词对同类词。以往强调的“实对实,虚对虚”,不准确,应纠正。例如:

花 外 子规 燕市 冷

(名) (方位) (名) (名) (形容)

柳 边 精卫 浙江 潮 (浙江温州“文信国祠”联)

下联句脚的“潮”字,本来是海潮的潮,应为名词,但这里用“借对”的形式,即借形容词“潮湿”的“潮”的意思,与上面的形容词“冷”相对,除了这个字,其余的都是完完全全的同类词相对。

随着汉语言文字对偶艺术的丰富发展,对联词性相同的对偶要求,不但体现在同一大词之间的相对,还体现在同一小词之间的相对了。因有些词下面的小词繁多(比如名词又可分十四种小类),这里就省略不提。

(三)结构相应

对联的结构相应,是指上联与下联在句法结构上必须互相照应,互相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

(1)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例如,阳朔画山的一副对联:

水 作 青罗带,

(主语) (谓语)

山 为 碧玉簪。

(2)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例如,阳朔九峰山的一副对联:

系闷 岂无 罗带水,

(动) (宾)

割愁 还有 剑芒山。

(3)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例如,西湖“湖心亭”的一副对联:

四季 笙歌, 尚有贫民悲夜月;

(偏) (正)

六桥 花柳, 浑无隙地种桑麻。

(4)复句对复句。对联的上下联如果联系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复句,这里指的仅是,上联内部的复句与下联内部的复句要互相对偶。例如,四川灌县离堆公园有一副对联: 两千年好事,车同轨,书同文,天府百流同灌;

数万顷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华一大有洲。

联中的“车同轨,书同文”对“水有源,禾有本”,就是并列复句对并列复句。再如下面两副对联,也是这种类型:

学好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何必读尽圣贤书,能全孝友便为实学;

纵然周知天下事,不知进退总是愚人。

在大的句法结构上要求对称的同时,在小的词组上,对联的对偶也要求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

(4)句式相似。

所谓句式,就是指构成句子的词组和节奏,在“五言”诗中,一般句式是“二,二,一”或者“二,三”;在七言诗中,一般句式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三”;骈体文的句式是“四,六”节奏,所以又叫它“四六句式”。对联,因为字数多少灵活,篇幅不拘一格,所以没有固定的句式。但是,就一副对联来讲,上联的句式和下联的句式却必须一致,否则,就造成“失对”,也就是说,不能算作对联。举例如下:

不雨 山长润,

无云 水自阴。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三”句式。

帆远 浮天 阔,

江空 得月 多。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二,一”句式。

流水 当年 怀往事,

桃花 依旧 笑春风。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二,三”句式。

此地 饶 千帆风月,

偶来 作 半月神仙。

上联的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一,四”句式。

(五)内容相关。

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还要相关联。对偶侧重形式上的遣词造句上,关联主要表现在上下联的内容上。如果内容上缺乏有机的联系,上下联文字对偶再工整,也不是对好联,只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换句话说,对偶是一个人的衣服,上下联的有关联内容是肉体。 不算对联或不是好对联的有如下例子:

子路乘肥马,

唐尧骑病猪。

图书管理查资料,

动物园中看虎狼。(上下联在内容上没有联系)

门前绿水流将去,

屋里青山跳出来。

好的对联市上下联做到内容相关,有共同性,反映一个特定的主题,例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对联还分“正对”与“反对”:上下联都正说的叫“正对”,都反说的叫“反对”。

例如“正说”的对联:阅透人间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

再如“反说”的对联:三字沉冤千古恨,一盒忠骨晚年香。

(六)平仄相对。

平仄相对的要求,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节奏分明,声调和谐,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形成一种音乐美。要使平仄运用的好,首先要搞清楚汉语音律的“四声”: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在古代汉语中,以平声字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字为“仄”;在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

(A)在对联创作中运用平仄规律,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在不因词害义的前提下,上下联的句脚(最后一个字),应尽量做到上仄下平。

(2)长联中,分句停顿字,平仄应当交替、相对。

(3)上联与下联相对的每个音节上停顿的字,以及相对的每一个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对立。

(B)在特殊情形下,对联的在平仄声律上,可以灵活处理,比如:

(1)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可以不计较平仄是否相对。例如:

报国文章遵李杜,攘夷大义著春秋。(老舍撰联)

直以慵疏遭物议,莫抛心力作词人。(郁达夫撰联)

(2)对联上下联的句脚,原则上是以“上仄下平”为好,但是,如果因内容限定,不好做的话,也可以不拘平仄,不能因词、因声而害义。例如:

悼一代巨星陨落,举世无限伤心(平);

幸满台桃李新生,梅艺万古长青(平)。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题“聊斋”联)

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平),

万世一义圣人不惑(平)。

(3)对联中有些特殊的字、词、对偶,可以不拘平仄。具体说,主要是:同字相对可以不拘平仄;专用名词相对可以不拘平仄;文言虚词相对可以不拘平仄;用字技巧奇险的字相对可以不拘平仄。例如: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西湖葛岭联)

入座三杯醉者也, (“也”“乎”都是平声)

出门一拱歪之乎。 (酒店联)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篇五
《月亮的歌曲,月亮的灯谜,对联》

月亮的歌曲:

1.何静 - 月亮偷着哭

要怪就怪那一场大雪

让你迷了回来的路

爱叫人想的两眼模糊

我竟然不知你停在何处

要恨就恨那一次赌注

让我分享太多的苦

爱叫人盼的痛心刻骨

你何时回来我不停倒数

天上海上没有路

月亮在偷着哭

想要满足无从弥补

思念如风吹不散心头的孤独

天上海上没有路

月亮在偷着哭

想要飞度不够技术

期待如酒醉不出梦中的幸福

月球的灯谜:

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字)

答案:明

2、 三四五,象把弓, 十五十六正威风, 人人说我三十寿, 二十八、九便送终。(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3、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4、 一个蓝蓝盘,两个圆圆饼, 一个火火热,一个冰冰冷。(打两种天体)

答案:太阳、月亮

5、 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 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 (打一天体)

答案:月亮

6、 同走同走同向前,相随相伴紧相连, 面对太阳随身后,背朝月亮站身前, 坏┳呓诎荡ΓШ敉蚝舨宦睹妗?nbsp;(打一自然现象)

答案:影子

7、 打开半个月亮,收到兜里可装, 来时荷花初放,去时菊花天黄。

答案:折扇

8、 走了太阳,来了月亮(四字影院用语)

答案:轮流上映

月亮的对联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篇六
《对联常识》

策源乡学校百家讲坛

第二讲 对联及对联趣话

一、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完全相同,“两”“一"都是数词,“个”“行’’都是量词,“黄鹂”“白鹭’’都是名词,而且都是飞禽名,其中“黄"“白"又都表颜色,“呜”和“上’’都是动词,“翠柳"“青天”都是名词,其中“翠"“青’’也都用来表颜色。

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下两联都是主谓结构, “明月’’“清泉’’都是主语,“照”“流"都是谓语中心语,“松间"“石上’’都是状语。

4.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应当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两联依次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相合。

5、平仄相协。汉语每个字都有声调,古代汉语分平(含阴平、阳平、阳平)、上、去、入四声,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相对。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对联要求上下两联之间平仄相协。平仄相协的起码要求是:上联末字未平,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对联的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宠辱不联,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1。题述类

(I)祠庙联。

进退一身关社稷; ‘

英灵千古镇湖山。

(2)胜迹联。

高阁耸云端,看风物依然,长沙自古雄天下:

名园成劫后,喜林亭新造,洛阳今日到城南。

(3)学堂联。

崇武尚文,无非赖尔多士:.

易风移俗,是所望于群公。

(4)行业联。

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5》题赠联。

爱读素碑画汉篆;

好寻奇字到云辜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虽周公之才美,使骄吝不足观矣; 闻过则喜,见善则拜,若诸葛之公明,能集思庶广益焉。

(6)自勉联。

六经责我开生面;

七尺从天乞活埋o

寿比萧伯纳;,

功追高尔基。

(3)婚联。

云程踏雪行,战马嘶风,为固金汤垂统绪;

秋月羞花貌,农机唱晓,同栽玉树继清香。

(4)新宅联。

新地新楼新气象;

好山好水好风光。

(5)开业联。

东家生意如春意;

顾客财源似水源。

(6)节会联。

红花遍地正芬芳,是先烈英雄辟路斩棘,开拓光明岁月; 春色满园成灿烂,有中华儿女沐风栉雨,继承奋斗精神。 寿比萧伯纳;,

功追高尔基。

(7)庆功联。切合业绩特点,加以准确赞贺。如闻楚卿 1 996年祝贺京九铁路全线开通的应征冠军联:

三载建殊勋,一线串珠,自北而南,凿岭跨江牵动脉; 九州添异彩,全球注目,由中及外,畅流尽利驾长龙。

(8)纪念联。紧扣纪念人事,歌颂主要功绩。如解维汉纪 念西安事变65周年的应征冠军联:

二将建奇勋,兵谏豁开抗日途,功名千古,英名千古; 九州怀志士,仪容直上凌烟阁,蒲城一人,海城一人。

3.哀挽类

哀挽联,按照死者生平,颂吊紧密结合。哀挽联必须特别注意,情贵真挚,事贵切要,语贵凝重。如洪深1946年挽 “四·八"烈士: 蚕葺

风驰万里争民主;

星殒三边哭国殇。

又如安徽省楹联学会吕选忠挽中联会副会长毛智汉: 星落心惊,风雨燕山摧大纛;

功成业就,江淮联友仰先生。

4.其他类

(1)格言联。如纪昀撰写的格言联:

事能知足心常泰; .

人到无求品自高。

(2)讽刺联。如明代解缙撰联讽刺轻浮浅薄的文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3)谐谑联。相传古代科举时期,有位考生身体瘦弱,考 寓见r,为了戏谑,便出句求对: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

该考生毫不示弱,立即应对反击:’ 。

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

都是利用谐音相谑。

(4)谜语联。如纪昀撰的一副字谜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 豢。叉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 5 iliE i2 I

谜底分别射“猜”、“谜"二字。 l

()巧趣联。如: l

大丈夫半截人体; ■

朱先生三个牛头。 曩

又如:

或入园中,拖出老袁还我国; l

余游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l

二按所对关系分 l

1. 对 l

上下两联分别各从一个侧面来说明一个中心。在所有对联l 中,正对所占比例最大。如清代钱大昕的自述联: l

淡如秋水闲中味; l

和似春风静后功。

.反对 l

上下两联意思相反,使之相互对称。如杭州西湖岳l5‘墓一 副对联:

青山有幸坦忠骨;

白铁无辜侮佞臣。

3.串对 ‘

又叫流水对,上下两联贯串一气。串对的上下联构成各种

关系。 . „

(1)顺承: ’

偶然风雨惊花落;

再起楼台待月明。

(2)转折:

万里壮心原自许;

十年尘眼未曾开。.

(3)递进: ‘

不但铺垫软;

而且坐臣卜安。

(4)选择:

5。边对

又叫自对,上下两联各边自对或局部自对,·.来替代上下联 相应部分的两边互对。例如明代李贽的居官自题联:

听政有余闲,不妨擘季峥帝,誓巷毋母; ‘

做官无别物,只此一庭明月,两袖污尽。

1 ’ ● ● ● ● ● ● ● ●

6.无情对 7

上下联在语义上无任何联系,有的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寸.分追求语言的形式美,力求对仗字面上的工稳,属一种文 字游戏。如:

五品天青褂;

六味地黄丸。

三按对联做法分 “

1.常规联

如易庚山l981年的春联应征最佳联:

翘首望京华,多谢春风常送暖;

;粲情连海宇,应凭红豆寄相思。

i15 i16(- 7 il-X-

不苟幸生。

()条件: l

无欲常教心似水;

有言自觉气如霜。 ■

()假设: l

若能杯水如名淡; l

应信村荼比酒香。 ■

)因果: 曩

到此处才进一步;

愿诸君勿废半途。 。l

4.借对 l

这是一种特殊的对仗技巧,通过借义、借音、借字,达到 l 对仗工整的艺术效果。如江西赣州八境台联: l

影拥苍茫,八境画图开北岭; l

古今成俯仰,三年宦迹问东坡。 l

5。边对

又叫自对,上下两联各边自对或局部自对,·.来替代上下联 相应部分的两边互对。例如明代李贽的居官自题联:

听政有余闲,不妨擘季峥帝,誓巷毋母; ‘

做官无别物,只此一庭明月,两袖污尽。

1 ’ ● ● ● ● ● ● ● ●

6.无情对 7

上下联在语义上无任何联系,有的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寸.分追求语言的形式美,力求对仗字面上的工稳,属一种文 字游戏。如:

五品天青褂;

六味地黄丸。

三按对联做法分 “

1.常规联

如易庚山l981年的春联应征最佳联:

翘首望京华,多谢春风常送暖;

;粲情连海宇,应凭红豆寄相思。

2.嵌字联

如萧玉苍咏涟源茶厂联:

攀水漾清波,馥郁花葶香四海;

源泉涵激浪,正经工厂上三阶。

3.析字联

子女好,大人可倚;

鱼羊鲜,佳手乃携。

4.隐字联

相传古代有一位寒士在年终自题门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其意是缺衣(一)少食(十)。

5.叠字联 ‘

如连云港天启庙联:

是是非非地;

明明白白天n

6。谐音联 i

如黄维善应对刘运杰出句:

崇阳不崇洋,重建崇阳;[刘出]

尚义无尚逸,上飞尚义。[黄对]

崇阳、尚义,均为县名。 7

7.回文联

理论月刊月论理;

文摘周报周摘文。

8.集句联 .

如有人组唐人诗句题一座古刹: ’

晓钟时出寺;[杜牧] 。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篇七
《对联文化》

对 联 文 化

一、研究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的对联文化

2、通过了解这种文化提高自身素养

3、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弘扬这种传统文化

二、研究内容

1、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2、对联的种类和写作手法

3、有关对联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上网搜索有关的信息;阅读有关书籍;小组讨论;向老师咨询。

四、成员分工

哲语、宏彬、荣贵负责找资料;哲语整理资料;前裕负责社会调查方面的工作。

五、研究过程

1、问卷调查

“对联文化”调查问卷

(请在“□”中打“√”)

你的年级:____________ 性别: □ 男 □ 女

1、你对对联感兴趣吗?

□ 很感兴趣 □ 一般 □ 不喜欢

2、你了解对联吗?

□ 深入 □ 一般 □ 很少

3、你写过对联吗?

□ 写过 □ 没有

4、春节家里贴的对联是是如何得来的?

120 - -

□ 自己写 □ 买来的 □ 其他形式

5、你觉得对联对于个人的影响是:

□ 陶冶情操 □ 有利于学习 □ 浪费时间

6、你能记起几幅有名的对联?

□ ≤5 □ ≤15 □ >15

7、与灯谜等其他传统艺术相比你更喜欢:

□ 对联 □ 灯谜或其他 □ 都喜欢 □ 都不感兴趣

8、你对语文考试增设对联题目的看法是:

□ 很好 □ 无所谓 □ 厌烦

9、如果有机会让你参加了解对联知识的活动,你会:

□ 踊跃参加 □ 有时间就参加 □ 不参加

10、你对对联的发展持什么态度?

□ 乐观 □ 一般 □ 不看好

11、你认为传统的对联有什么地方值得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结果:(我们对中学生发出100张问卷,收回95张有效问卷)

3、进行分析

(1)从第一,二题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中学生对对联的感觉一般,更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对联持厌烦情绪,可见对联的魅力还不能为广大中学生所领悟,对这一朵文化奇葩,121 - -

我们还是需要更多的去了解。

(2)从第二,三题中,我们看到的是现在人们获得对联的渠道单一,自己写过对联的人也是少,这一现象在警告我们,关于对联的一些传统正在逐渐消失,是时候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保护和发扬了。

(3)许多人都认为对联对于陶冶自己的情操有作用,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中学生只记得少得可怜的一小部分对联,是接触得少?还是懒得去记?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的原因,我们暂且不去定论。

(4)第七题各项的选择比较平均,我们的期望是那一部分选最后一项的人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改变这中态度,毕竟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大家的事而不只能单靠个人。

(5)从八、九题看,对中考增设对联的无所谓,对参加对联活动可有可无,我们看到的是年轻一代对对联文化的轻视,孰不知自己担负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6)对联的发展前景是一个被受关注的问题,大多数的乐观和认可让我被受鼓舞,做这一个调查报告,目的就在于了解对联文化,更能唤起人们对其的重视。

最后一题有的同学认为创新就不传统了,有的则认为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才能挽救对联别冷落的局面。但不管怎么样,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好好的去继承和发扬,保护这珍贵的文化遗产。

六、研究成果

1、对联起源和发展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词义相关、平仄相对,一一对称。它孕育于六朝骈文与唐代律诗,产生于五代,发展于宋元,繁盛于明清。历史上较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对联是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桃符板上写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较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楹联,为北宋时上海龙华寺僧契盈在碧波亭柱上题写的楹联: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宋代,出现了以纸代桃,促进了对联的发展。苏轼、王安石、朱熹等人,都有楹帖(联)作品与答对对联的故事传世。明代,由于皇帝朱元璋的倡导赏赐,文人把春联推向了一个新高潮。清代康、乾年间,仅紫禁城里各宫门张贴的对联就有120多幅。各地官署衙门,名胜古迹,风景区等也出现了艺术性很高的对联,云南滇池大观楼的180字长联,就是那时出现的。对联的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繁盛的阶段。对联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春联,挽联,贺赠联,故事联,名胜古迹联和其他联 。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描述联,比喻联,拟人化联,设问联、双关联、潜义联、嵌典联、嵌字联、数字联、拆字联、拼字联、复字联、叠字联、同旁联、连环联、

122 - -

回文联、谐顺联、谐音联、叠韵联、格言联、谜语联、哑联、无字联、集句联、地名联、影片戏名联、绝对等。对联的词性讲究与格律诗中的对仗相似。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对联平仄的规则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至少在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

有趣的是,历史上也同时出现了不拘平仄的对联,即不过分强调平仄.对仗.音韵的楹联。如元代红巾军,写在战旗上的“旗联”就是: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巾军浩大的声势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但其影响极大。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大宋”二字为“混沌”而已: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子上又见到了这副楹联的身影,只不过仍是更易二字: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在明朝,据郎瑛《七修类稿》(下)“对联条”载:“吏部许尚书讚,乃尊亦吏部尚书也。己先为户部尚书,兄诏,亦尚为南户部尚书也。吾友俞子木为作一对云:父冢宰,子冢宰,秉一代之铨衡;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该联上下联均有同字“之”相对。在清朝,据梁章钜《楹联丛话·格言》载,胡可泉知苏州,揭一联于门外,联语是:相面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这说明那种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的楹联,当时在官厅衙门亦有所张贴。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整个学术文化界,这种楹联逐渐多了起来,并为人们所接受,比如我们常见到这样一副联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象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给联苑带来新的气象,是应予充分肯定和推荐的。正如我们提倡用今音今韵作旧体诗词一样,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

综上所述,历来对联的写作就有严格的平仄和不拘平仄两大流派。只是近现代不拘平仄派有壮大的趋势。我以为,对联的写作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能遵循严格的平仄对仗固然好,但严格的平仄束缚思想气势时,我们不妨也来个不拘平仄,来个百花齐放,写出具有我字特色的嘉对。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严格的平仄派和不拘平仄两大流派必将长期共存下去,并将取得各自的硕果。任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完全否定对方的做法都是没有意义的。

2、对联的分类

123 - -

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就上下联的对仗方式来讲,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1)工对

工对,也称严式对。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词性相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请看下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香。

联中“沧”对“蓝”均为颜色词,“海”对“田”均为地理名词,“月”对“日”均为天文名词,“明”对“暖”均为形容词,“珠”对“玉”均为珠宝名称,“有”对“生”均为动词,“泪”对“烟”均为名词,上下词性相对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联语中,“芦苇“和“竹笋”同属名词,尽管结构方式不同(前者为联合式,后者为偏正式),也算工对之列。如果对仗刻意求工,反成纤巧,并不可取。

(2)宽对

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如厦门太平岩联:

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做主乐天成。

联中“石”与“山”、“迎宾”与“做主”对仗甚工,但“开口笑”与“乐天成”则不严谨。不仅结构不同,而且“笑”与“成”词类也不相对。我们称其为宽对。

还有北京梁家园春云楼联,也属宽对:

槛外远山排闼绕;楼前积水当湖看。

“远”对“积”,词类明显不同,但再看“远山”、“积水”却又近似,可以相对。这就是工对与宽对的区别所在。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提出了“不以辞害意”的宗旨。一副对联,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其内容。古人提倡只要表现手法好,可以破格,要格律服从于内容。

124 - -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篇八
《对联考点汇总》

对联

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特征

2、通过模仿训练,掌握对对联的一般方法,学会对简单的对联。

一、导入

1、一九三二年清华大学入学试,陈寅恪出了一个对对子的小题目,谜面是

“孙行者”结果周祖谟对以“胡适之”。陈寅恪说对得这么好,考任何系都该录

取。别看轻三个字,既要讲平仄,又要词性相对,更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意蕴在里

面。又如,中央电视台一九八二年春节征联出句:“碧野、田间、牛得草”,评冠

军的对句:“金山、林里、马识途”。各以三个文化界人名相对,各字分类相对也

工整,第一字是颜色字,第二、三字是地理类,第四字是方位词,第五字是动物

类,第六字是动词,第七字是具体名词,

2、《201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考试目标(二)4.正确运用

句式,根据语言情境进行仿写、续写、改写,而对联就是一种特殊的仿写、续写。

中考常常用对联的形式结合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综合性学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考

查。

二、 解题策略

1、要了解特征。

出示:五千年梦想明日可期 六十年辉煌今朝细数

问:读这幅对联,你能说说对联有什么特征?

(明确:对联是由对称的上下两联组成的对偶语句,上下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

互关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列关系: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互

补关系、对立关系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和承接关系:三杯竹叶穿心

过;两朵桃花上脸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特征:A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B相应位置上的词要词性相同。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等,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虚词包括连词、副

词、助词等,即连词对连词、副词对副词、助词对助词。

C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节奏也应相合,

D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还要求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E内容相互关联。(相关,就是上下联所描写所形象的思想内容,思想意境必须

相互关联,同为一件事物的各方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如“电影院中看电影;

图书馆里读图书”)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或平仄等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

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即平仄方面可以忽略不计,但也有例外)。

例1:竹菊梅兰可养性

(名词) (动词)

琴棋书画自陶情

(名词) (动词)

2.要掌握步骤。解答对联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其次要仔细

分析,找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第三要联系对联的基本特征,反复揣摩已知信息,

联系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纵向、横向或纵横

交叉地进行比较。最后是筛选过滤思索的结果,准确表达。

例2: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

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

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

常有趣的对子。例如:

石头城 对 燕子叽

朝天宫 对 阅江楼

凤凰台 对 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

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 对 莫愁湖 对 总统府 对

例3: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

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

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 。

解题思路: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

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

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其次要仔细分析,找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小石潭凄寒幽静,分析为:小石潭/

凄寒幽静,前者为景点名称,后者是景点的特征;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形容词;

第三要联系对联的基本特征,反复揣摩已知信息,联系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

想和想象,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纵向、横向或纵横交叉地进行比较:“小石潭”

可用“醉翁亭”“岳阳楼”“桃花源”来对;醉翁亭古本朴雅致,岳阳楼壮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也可以用篇中的琅琊山、洞庭湖来对,瑯玡山蔚然深秀:

小石潭凄寒幽静 琅琊山

小石潭凄寒幽静 洞庭湖

3.要储备名联。对联种类很多,可简单划分为春联、楹联、堂联、寿联、婚联、

挽联、题赠联、自勉联、名胜古迹联等。其风格各异,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婉约

纤丽;有的含蓄凝练,有的晓畅明达;有的幽默隽永,有的讽刺辛辣。生活中处

处有对联,对联苑囿中的名联不胜枚举,平时我们要多留心、多思考、多积累,

这样就能够增强对对联的感性认识。(与语文课文有关名胜和名家的对联辑录附

后)

例4: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温州江心寺联(王十朋)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北京居庸关联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瘦西湖月观(郑板桥)

4、平时要进行必要的解题训练,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融为一体,形成题感。

三、题型综览

中考语文对联题形式多样,有选择题、连线题、默写题等客观试题,也有填空题、

赏析题、删改题等开放性试题。

1、选择或连线题:

例5: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

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 E.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F.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G.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H.一间陋室透书香

【答案】A—H B—E C—F D--G

2、部分填空题:

例6::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 。

【答案】: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园

3、填空题:

例7: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

的回目。

第七回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孙

悟空。

第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这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

眼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

往外就走。【答案】八卦炉中逃大圣

例8:杭州西湖边上岳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当

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请

你据此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下联: 。 【答案】白铁无辜铸佞臣

例9: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

韩信又惨遭杀害。韩信少时,穷得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

又死于吕后之手。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 。

【答案】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4、修改题:

例10:“贵有恒,何必要三更起床五更睡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对偶不工整,请将上联的划线句修改,使这幅对联完整,并赏析。

贵有恒,【答案】何须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赏析的角度很多,如内容、形式和语言等。此题只要紧扣对联知识,选择一点赏

析即可。具体答案略

对联从内容角度出题又有如下特点:

1、与名胜结缘

例1(2004年淮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古楚淮安,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这里有洪泽湖、大运河等自然景观;有关天培、周恩来等历史名人;

《西游记》在这里诞生,淮扬菜从这里扬名„„现在,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句子中

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对出下联。下联的内容要能反映淮安地方特色。

①大运河源远流长 ②周恩来高风亮节垂青史 ③古楚文化名扬四海

上联: 下联:

简析:审题时我们首先应注意题目中的“洪泽湖、大运河”同属自然景观,另外

还有“第一山”等景观;“关天培、周恩来”同属历史名人,另外还有《西游记》

的作者吴承恩等名人;“淮扬菜”与“古楚文化”同属地方文化。然后分析上联

的陈述内容,联系洪泽湖、第一山的特征,关天培、吴承恩的事迹,淮扬菜的情

况,展开联想和想象拟写。最后根据对联的特征适当修改润色即可。答案是:①

洪泽湖烟波浩渺;第一山峰奇景秀②关天培铁血雄心报中华;吴承恩呕心沥血著

西游③淮扬美食香飘九州。

2.与中外名著联姻

例2(2004年福州)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 (奥斯特洛夫斯基)

例3(2004年广东)对对联。

(1)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简析:例2要注意所填内容与奥斯特洛夫斯基有关,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平仄可以不论。示例: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例3首先要分析上联写的是《三

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及事迹,然后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或其

他名著中的人物,联系原著中的相关内容拟写,填宽对即可。示例:①艺高胆大,

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例4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

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西游记》: 《水浒》:

简析:此题中所给的上联分两部分,前面为由两个主谓短语并列而成,后面为一

个主谓句。因此,在应对下联时应形式相近、字数相等意境相似。可以对成《西

游记》:降魔伏妖,悟空荡平取经路《水浒》:替天行道,宋江义结众好汉

3.与插图画面搭配

例5(2004年宁德)观察课本插图(见人教版第六册彩页插图)《古隆中》,根据

提示写出你所读到(或想到)的信息。

图中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 的

故事,下联讲的是 的事情。

例6(2004年宜宾)初春某天,我市某校某班同学在郊外搞语文实践活动,下午

回家路上,主持人抛出最后一项活动:即景对对子。在右图所示的山路上,B组

王怡然发现了走在前面的本班“诗坛才子”丘比比留下的上联“近水碧苔三四点”

及请B组同学对下联的要求。王怡然环顾四野后,提笔欣然作答。细看右边的风

景草图,想必你一下就猜出了王怡然对的下联,是吧!王怡然对的下联

是: 。

简析:例5只要抓住上联的“三顾”和下联的“两朝”、“老臣”即可,答案是

“三顾茅庐”和“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两代”。例6难度较大,答题时首先要仔

细观察风景草图,注意发现其中的水池、碧苔、柳树、飞鸟、远山、夕阳、山路

等景物,领悟画的意境,然后对照上联拟写下联。此题从三个层次评分:①基本

能工对,意境较美,如“叶下黄鹂一两声、远山夕阳一抹红”,可得5分;②能

粗对,有一定意境可得4分;能粗对基本无意境,如“柳边飞鸟一两只”,可得

3分;③其余酌情给分。

例7(2003年大连)对对子。

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 , !

简析:例7要联系生活感悟反复揣摩。示例:大功夫崭露锋芒,我为联界颖才!

大人生历练功夫,我当时代强人! 大天空驾驭风云,我如世纪雄鹰! 大社会

架设舞台,吾为人生主角!

4.与课内知识联系

例8(2004年海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

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

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

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

简析:这类题要充分调动课内相关知识的积累,注意结合对联的常识,对照题目

仔细琢磨。例8答案示例:①为天下先忧后乐。②与吏民同醉同乐。

5.与课外阅读结合

例9(2004年厦门)结合《祈求》一文的语境,按要求填空。运用对偶知识,在

横线上填写体现雄鹰特点的词语,使上下句形成一副对联。

古朴长城踞群山, 雄鹰 。 简析:这种题目要在认真阅读短文的基础之上加深理解,把握文章的内涵,然后

联系相关语段分析解答。例9的答案是:凶猛、高傲、敏锐、矫健„„;击长空、

冲碧霄、飞(展、翔)蓝天„„。

6、与国际时事变幻相接。中考试题往往紧扣时代脉搏,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例10:2005年常州市语文中考试卷第(5)题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

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

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

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

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

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摘自《常州日报》,有删改)

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

下联: , .

简析:这道语言运用题既考查了对联的常识,又简介“英雄教师”的光荣事迹,

同时进行了一次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考查中净化灵魂。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

此联可对为:英雄教师殷雪梅,瞬间壮举铸师魂。

7、在综合性学习中考查对联(河南省试验区中考题)

例11: 张军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

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接着完成下面的工作。

1.下面⑴⑵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⑴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馨悠( )

②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 )

③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

④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

流传( )

A.巩义杜甫故居 B.汤阴岳飞庙 C.南阳卧龙岗 D.嵩山少林寺

⑵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篇九
《有关对联的相关知识》

(很早就想把书里的关于对联的一些东西发上来 可是网上没搜到 没办法 笔录吧 也当练练打字 争取一日一小段 半年集成册)

楔子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

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是因为汉字的独特造型与结构造就了对联:

(1)汉字的方正典雅、齐整庄重,上下联语句的工整对仗,赋予了对联结构上的均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

冲击力与享受。

(2)汉语音韵的抑扬顿挫,上下联语调的和谐应对,使得对联诵读时表现出神妙的音韵美,给人以听觉上

的愉悦和快感。

(3)就其内容而言,有褒扬、有批判;有抒情、有绘景;有对历史的深思、有对现在的剖析„„。可以说

:优秀的对联是集思想、书法、音乐、诗歌、造型艺术于一身的完美的艺术珍品。它能启迪人们的心智、慰藉人

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对联的演革与渊源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

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这是对联最原始的

形式。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书籍中,就存在许多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例如,《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论语》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

周”。后来,在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骈文里,句子更是“奇偶相配”。

隋唐以后,律诗兴起,其颔联、颈联都是对仗的,把它们单独抽出来,就是一副对联。如“海内存知已,天

涯若比邻。”“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对联做为

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律诗中分化出来的。这是现代对联的来源之一。

对联的另一个来源是集句。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词句按照一定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也可形成很好的对联

。沈括《梦溪笔谈》说,王安石曾摘“鸟鸣山更幽”对古人诗句“风定花犹落”。这样,比原诗“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更妙,因为后者上下句只有一层意思,而前者上句是静中有动,下句则动中有静。

对联的来源之三是文人的专意创作。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是传世

的第一副对联。(此“中国第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例如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词一联语: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

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常用对

联榜门的一个先例。

南宋的杨邦乂在金军攻破建康,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鲜血在衣襟上写下十个大字:“宁作赵氏鬼,不为

他邦臣。”朱熹筑沧州精舍,曾自书一联:“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

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明清两代,对联的发展达到全盛,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对联都得到广泛的应

用。家家户户以至各行各业都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寺庙道观、风景名胜地点,用它做楹联;日常交际中,人们

用它祝寿、庆婚、哀挽、题赠;文人学士用它写景咏物,言志抒怀„„以上是昨天码在记事本里的以后 更新估计就慢了)

对联的类别

(一)就对联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而言大至可以分为三类:

1.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比如:“春水接天长,

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暖,千锄种下谷盈仓。” 这种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都

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

2.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

以深

刻的印象。比如: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就

上边的这幅对联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事来看,确能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

语。比如:“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联壁合、一气哈成之妙。

回复 收藏 2楼

作者:杨柳烟外轻 时间:2010-08-13 11:15:00

“反对为优”

---------------

反着对,才容易出绝品。

回复 收藏 3楼

作者:N城男 时间:2010-08-13 12:03:00

受教

回复 收藏 4楼

楼主:雪狼湖里砂 时间:2010-08-13 12:44:00

(累 主要是不习惯打标点 2010-8-13 12:43:01)

(二)从用途上来分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 喜联 寿联 挽联 装饰联 行业联 交际联和谐趣联等。

1.春联。

上文讲到 到了明代人们用红纸代替桃木 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春联 至于人们传说的王羲之改春联之事,(“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纯属传说,是人们仰慕其书法而已。

春联,顾名思义是春节时人们用来表示喜庆的一种良好祝语,或表 示合家团聚生活幸福,或祝愿来年五谷丰登事事如意„„。例:

运际升平人共乐 , 气当和淑鸟知春。

人寿年丰家家乐 , 国泰民安处处春。

布谷鸣春人勤物阜 , 瑞狮舞彩国富年丰。

门对青山羊免群群嬉碧毯 ,窗含绿水鸭鹅队队戏银波。(农村用)

灵活经营财源茂盛 , 薄利多销生意兴隆。(商业用)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 , 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学校用)

在些我说明一点,春联和其它用途的联语在字数上有着区别,即上下联一般都是单数,取“阳”,尽可能避免双数,因为在我国传统意识中,双数为阴。

2.喜联。

喜联又叫婚联。是人们对结婚者的一种良好祝愿。它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这种对联有一个特点,就是上下联语中一般都或明或暗的含有一个能表示夫妻意义的名词。例: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梧桐枝上栖双凤 , 菡萏花间立并鸳 。

3.寿联。

寿联现在一般很少有人再写了。在清朝时极为盛行,是老人过寿时,晚辈或亲朋好友赠送的表示赞美、祝愿长命百岁的吉祥话。这 种联语分男寿联与女寿联两种。例:

鹤算千年寿 , 松龄万古春。

曲谱南薰四月清和逢首夏 , 樽开北海一家欢乐庆长春。

北海开樽本园载酒 , 南山献寿东阁延宾。

以上是祝寿的通用联。古人大庆寿诞是有讲究的。一般大庆整寿。 这样一些专为庆贺其一整寿的联语便应运而生

例:

五岳同尊唯嵩峻极,百年上寿如日方中。(五十整寿)

甲子重新如山如阜,春秋不老大德大年。(六十整寿)

从古称稀尊上寿, 自今以始乐余年。 (七十整寿)

日岁能预期廿载后如今日健,群芳齐上寿十年前已古来稀。(八十整寿)

瑶池果熟三千岁,海屋筹添九十春。(九十整寿)

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正逢。(百岁整寿)

以上所举之例皆为男寿联,在祝寿时,送给寿星的联语因性别的不同,联语是有区别的。 女寿联举例:

恭俭温良宜家受福,仁爱笃厚获寿保年。(通用联)

庭帏长驻三春景,海屋平分百岁筹。(五十)

玉树阶前莱衣兑舞,金萱堂上花甲初周。(六十)

金桂生辉老益健,萱草长春庆古稀。(七十)

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八十)

设帨溯当年喜花甲一周又半,称觞逢此日祝萱颜百岁有奇。(九十)

桃熟三千瑶池启宴,筹添一百海屋称觞。(百岁)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篇十
《关于音乐的文章》

一、关于音乐的作文 1、音乐的味道 人类的感情丰富而敏感生活的一点一滴都会拨动我们的心弦引发人类最初的感动和想望。于是有了音乐音乐成了我们最好的宣泄方式音乐里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把我们的内心世界张扬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音乐可以倾诉有倾诉者便有了倾听者用一颗细腻温柔的心去倾听那一片无边无际的广阔内心世界和音乐共起伏和音乐背后那一颗心同忧共苦享受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里所承载的酸甜苦辣。 我愿意是一个倾听者一个表面默默内心狂热的倾听者。 和谐而美丽的下午一个人在窗前独坐品一杯香茗戴上一只精巧的耳机开始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走进那或是低沉悠扬或是激情澎湃的歌剩中打开歌者紧掩的心扉去感受他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音乐里也许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虽然飘渺恍惚却也让人感到亲切温馨。或许我们并不能像钟子期和俞伯牙一样在一曲美妙的高山流水里演绎了友谊的最高境界最终结为音乐的知己但至少我的新可以在那里寻找短暂的栖息拥有片刻的宁静产生心灵的共鸣得到灵魂的慰藉。音乐就像一首永远也写不完的抒情诗总给人留下冗长的回音和无限的遐想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听音乐是一种享受它不仅在心头萦绕而且在心头回荡它启迪我们让我们欢欣鼓舞热血沸腾。 音乐给了我们另一个世界一个想要多大就有多大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搁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快乐成长。音乐的世界虽然飘渺却洋溢着激情虽然平实却充满芳香虽然遥远却绽满感动。让我们的心在音乐的世界里碰撞击出朵朵灿烂的火花在你我心头长开不败。 与音乐同行 轻轻地按下按钮静静地让音乐涓涓流入我的心扉.拨动转轮让我与窗外清风共同感受音乐的雄浑矫健与缠绵悱恻. 听巍峨高山听潺潺流水.领悟音乐的韵律感悟人生之美.琴弦拨动流出婉转的音调形成一曲曲佳音道出一段段旧情...... 驻足音乐的殿堂感受钟声的雄厚雨雾般的缠绵冰雹般激活还有那阳春白雪般的典雅...... 阿炳的一生因为有了二泉映月而不再落寞洗星海的生命因有了义勇军进行曲而不再苍白......音乐给了我人生的信念. 感受肖邦的心灵倾诉一腔爱国激情感受贝多芬的心灵谱写田园之曲冲击命运之门感受柴可夫斯基架着马车在静谧的湖畔驻足欣赏天鹅的舞姿...... 巴赫的音乐浪漫典雅折射出遥远的时代风貌迸发出古文明的底蕴舒曼的小夜曲恬静优雅安抚躁动的心灵使你与

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神秘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慷慨激昂催人奋进感受热血沸腾...... 感受天籁之音澄净心灵使人生得到启迪! 窗外轻风已驻音乐也换了一首又一首但精彩仍在......朋友感受音乐让它为你的心灵重新着色洗去世俗的污垢为你的人生添彩! 2、好音乐好心情 “竹雨松风蕉叶影茶烟琴韵读书声”。一幅对联描绘了一幅惬意的风景。琴韵应该就是指音乐吧耳边飘过悠扬的音乐享受一杯茶、几页书该有一份多么美好的心情啊   境由心造乐由心生。我经常在阳光的午后打开CD机或听几首民乐或听几段钢琴曲静静地享受一段音乐的旅程。一曲《彩云追月》丝丝古筝仿佛拨动了我的心弦让人心动、心颤、心醉。感情丰富的钢琴伴随薄脆清亮的钟琴回荡在深远辽阔的音场中像平静的湖面清澈而透明。琴声阵阵似乎将远处的山、天边的云交织在了一起如同进入仙境一般令人神往。耳边美妙的音乐让所有的思绪都沉静了下来剩下的只有无穷的回味和想象。渐渐我才明白音乐是我们对世界和生活的报答并再次创造一个空间和一种情趣。   音乐总是与心情紧紧相连的。我执著于这样一种温情一种感动我也总是会因为一首歌词而喜欢一首歌因为喜欢一首歌而去喜欢一种心情。音乐是人类爱和智慧的升华是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呼唤。人类真切的情感化成了“1234567”乐声悠扬抚摸我的心灵叩动我的心扉让我为之痴醉。使沉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浮燥的心情变得平静干涸的心情变得湿润平静的心情掀起阵阵波澜。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   一个人的午后我总喜欢听一些轻音乐音乐能让我放松心情忘却烦恼不同的纯音乐给人不一样的感受。特别是当听到一些舒缓的旋律时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那是一种优雅一种淡淡的优雅。在无聊或是不开心的时候我总会用音乐来调节自己音乐就是这么神奇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  难以想象如果我们的生活缺少了音乐会是什么样子。夜深人静斟一杯茗茶听一曲美妙的音乐置身于音乐的银河中解脱自己、舒展自己、升华自己。揽窗远眺美丽的夜空月光柔柔群星点点音乐冲破凝重的空气轻松幽雅地溢满书房溢出窗外。让自己成为音乐精灵不由自主地陶醉在美妙的乐声里。   聆听好音乐拥有好心情感受好生活。 关于音乐 音乐简单来说

就是文字加旋律。但我要说的是音乐不但是这一点它还有更深的一方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72093.html

    上一篇:2015金典语录经典

    下一篇:张和灯的成语

    【与音乐有关的对联】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