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伤感的情绪篇一
《悲伤情绪》
悲伤
悲伤的情绪体验
悲伤是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我搜索了很多关于悲伤的情景体验,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照理说,悲伤应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一种情绪体验,一般认为,悲伤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但是很多人会故意引起自己的悲伤情绪,其中以青少年和女性群体为主,很多人特别喜爱那些悲伤的句子,似乎认为那种悲伤的情绪体验有特别地吸引力,不少青少年沉迷在悲伤的情绪中难以自拔,那种悲伤简直就是自找的!
下面列举一些悲伤的情绪体验的情景
1、从小和祖母生活的孩子,难得和父母一起吃饭,父母在席间因为一些小事摩擦起口角,当着他的面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 ,这时孩子心中溢满了悲伤的情绪。
2、从小就戴在身上的饰品,即使不值什么钱,有一天发现不知遗失到了哪里,这时心里也是很浓重的悲伤体验。
3、为了能进入公司的高层,他一直苦心经营,非常用心,很多事都尽量做到完美,并且经常得到上司的赞赏,终于有了一个空缺的职位,他以为非他莫属的时候,得知别人得到了那个职位,于是体验到了悲伤的情绪体验。
悲伤的生理机制
诱发事件 认知加工 主观体验 脑区活动 反应趋势 外部表层
脑区活动
悲伤的产生涉及广泛的脑区,特别是和前额叶皮层、扣带前回、杏仁核和海马有着密切的联系。
前额叶皮层——戴维森 (Davison,2002)、盖默 (Gemar,1996)、达莫西奥 (Damasio,2000)等人的研究表明,悲伤与左侧前额叶皮层的低激活有关。但大部分研究报告了悲伤诱发时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增加。帕多 (Pardo,1993)、施耐德 (Schneider,1994)、埃斯仑( Esslen,2004)等人的研究发现,悲伤诱发时,前额叶皮层激活增加。这些差异是由于研究时使用的诱发条件、成像技术及控制手段存在差异,但都表明,悲伤与前额叶皮层有关。
扣带前回——许多研究者研究了悲伤心境诱发时扣带前回的激活特征。乔治 (Geoger,1995) 用 PET研究了悲伤心境诱发和大脑区域激活之间的联系。在这一研究中 ,被试通过回忆经历过的悲伤事件来诱发悲伤心境 ,同时观看描述悲伤心境的面孔图片以加强诱发效果。研究发现:诱发的悲伤和腹侧扣带前回的激活相联系 。莱恩 (Lane,1997 )等人的研究比较了愉快和悲伤诱发时 rCBF的差异 ,结果表明:相对于愉快心境 ,悲伤诱发时被试的右侧扣带前回和基底神经节等区域激活增加。后续的研究进一步比较了悲伤和中性条件 ,发现有不同的激活模式 ,被试双侧扣带前回和左侧前额叶激活增加 。麦博格( Mayberg,1999 )等人用 PET技术研究了悲伤诱发时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的rCBF的变化 ,结果表明:悲伤诱发时 ,膝下扣带前回 (subgenualcingulategyrus) 和前脑岛的局部 rCBF增加 ,表明这些区域的激活增加。
研究者认为:右半球腹侧前额叶皮层可通过中断扣带前回的活动来减低由社会排斥引发的悲伤。
杏仁核——关于杏仁核与悲伤的联系 ,安德森( Anderson,1998) 等人发现 ,杏仁核发生病变的患者对悲伤面部表情的反应减少。在对正常人的悲伤研究中,研究者观察到杏仁核激活的不对称 。施耐德(Schneider,1999 )等人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观看快乐和悲伤的面部表情图片并体验由此引发的情绪。结果显示:在悲伤状态下 ,被试左侧杏仁核和尾状核的激活增加 ,而右侧杏仁核和乳头体、后扣带的激活减少16 。博耐尔 (Blair,1999) 等人在一项用 PET完成的研究中 ,要求被试对紧张度不断变化的悲伤和愤怒面孔作性别区分任务。结果表明:悲伤紧张性的不断增加和左侧杏仁核及左侧颞极的激活增加相联系 。
海马——从悲伤的研究来看 ,悲伤失调的人通常表现出正常的情绪反应 ,但有不正常的背景。不正常的背景可能表现为海马的功能失调。戴维森 (Davison,2002)、博瑞勒 (Bremner,2000)、桑塞那( Saxena,2001)等人的研究表明,悲伤的延续可能与海马结构变化有关。但究竟是海马容量减少引发悲伤失调 ,还是悲伤失调导致海马容量减少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 ,前额叶、扣带前回、杏仁核和海马在悲伤的加工和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 ,涉及悲伤的脑区域并不局限于此 ,其它区域如颞叶、顶叶、基底神经节、丘脑、下丘脑等亦参与其中。多数情况下 ,上述区域的激活不是单多数情况下 ,上述区域的激活不是单悲伤相关的区域整体考虑。
悲伤及其应对的研究进展 蒋长好 赵 仑(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学系,北京 100089;21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000) 心理学研究 2006年第2期
悲伤的面孔识别的脑机制
大量研究表明,自发的情绪面部表情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悲伤的表情和心率增加相关联。
表情加工的脑机制研究表明,悲伤面孔的识别激活左侧杏仁核和肉侧额叶。 大中学生面部表情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蒋长好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年4月
悲伤的功能
悲伤也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悲伤发生时,个体察觉到自我掌控的缺乏,产生求助于社会网络中其他人的需要。因此,悲伤可能让个体向他人发出求助信息,加强社会联系。同时也有助于人者产生移情体验、培养利他精神。
然而,高强度的、持续的悲伤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是十分有害的。悲伤使助。悲伤还可使个体思维狭窄、导致更严重的消极情绪,甚至会引发临床抑郁。同时悲伤的持续会削弱个体的身体免疫功能,使人罹患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心因性疾病,严重的忧伤甚至影响生理机能导致猝死。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和应对悲伤。人感到孤独、失望、无
悲伤的作用尤其令人困惑。心理学家已经识别出6种人类基本情感,其中4种是负面的——恐惧、愤怒、厌恶和悲伤(其余两种是喜悦和惊讶)。福加斯表示,如果这些“负面”
情感全都经受住了进化的考验,那么它们或许具有某种生存优势。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乔· 福格斯表示,他的研究显示,悲伤带来的好处通常在社会领域应用得比较多。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身处一个团队之中,感觉你没有融入进去,没有被接纳。你可能会觉得这令人苦恼,从而进入一种负面情绪之中,而这会促使你更关注其他每个人所说的话,更谨小慎微一些。如果你感到悲伤,这基本上就像一个信号:‘当心,不要着急,适应,集中注意力。’”
参考文献:
蒋长好,赵仑.悲伤及其应对的研究进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首先,关于悲伤,我从书本上以及文献中了解到,悲伤是一种对丧失感的情绪性反应,它是一种情绪,日积月累将成为一种长期的情感——抑郁。悲伤对人的心理足十分有害的,持续的悲伤不仅使人感到孤独、失望、无助,甚至会引发临床抑郁;悲伤也会损害人的身体,悲伤的持续会削弱个体的身体免疫功能,使人患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心因性疾病,严重的忧伤甚至影响生理机能而导致猝死。
而所谓的心理健康,即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悲伤情绪体验将会给心理健康的形成及维持造成阻碍。长期的悲伤情趣积累将会导致抑郁,而严重的抑郁则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比如,严重的抑郁会导致失业、失去朋友、与家人疏远等。因此,悲伤地情绪体验会阻碍个体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个体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力也大大减小。
所以,我们认为,过度的悲伤情绪体验制约着心理健康的形成及维持。
参考资料:
[1]: 蒋长好,朱永国. 悲伤情绪的积极调节及其对震后心理援助的启示.
[2]: 蒋长好,赵仑. 悲伤及其应对的研究进展.
[3]:James W.Kalat,Miehelle N.Shiota.情绪
[4]:
小组成员:豆迎春,刘奕林,王荣,马甜,黄韵,王爱玲
伤感的情绪篇二
《悲伤情绪理论》
基本情绪之一——悲伤
小组成员:骆翠萍、李欣、黄柳珊、余智豪
悲伤是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小组搜索了很多关于悲伤的情景体验,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照理说,悲伤应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一种情绪体验,一般认为,悲伤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等一些不被个体期望的事件所引起的情绪反应,但是很多人会故意引起自己的悲伤情绪,其中以青少年和女性群体为主,他们其中的很多人特别喜爱那些悲伤的句子,似乎认为那种悲伤的情绪体验有特别地吸引力,不少青少年甚至沉迷在悲伤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下面列举一些悲伤的情绪体验的情景:
1、从小和祖母生活的孩子,难得和父母一起吃饭,父母在席间因为一些小事摩擦起口角,当着他的面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 ,这时孩子心中溢满了悲伤的情绪。
2、从小就戴在身上的饰品,即使不值什么钱,有一天发现不知遗失到了哪里,这时心里也是很浓重的悲伤体验。
3、为了能进入公司的高层,他一直苦心经营,非常用心,很多事都尽量做到完美,并且经常得到上司的赞赏,终于有了一个空缺的职位,他以为非他莫属的时候,得知别人得到了那个职位,于是体验到了悲伤的情绪体验。
悲伤是个体最早出现的几个基本情绪之一,也是人们最早认识的几种情绪之
一。作为最普遍的一种负性情绪,悲伤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当遗失非常珍贵之物,失去一份重要的工作,得不到他人的赞美,或是失去亲人朋友和爱人时,如此种种情况都会给许多经历过或正在体验的人们带来悲伤。
汉语中有许多词语可以描述悲伤情绪,诸如沮丧、受挫、忧郁、失望、伤心、悲伤等等,这些往往可以在经历悲伤的人的表情上表现出来。而个体产生悲伤情绪时一般以哭泣的形式体现,这也使悲伤比痛苦更具有鲜明的情绪色调。
许多心理学家把痛苦和悲伤归为同一类基本情绪,认为悲伤是痛苦的发展和延伸。有人认为痛苦和悲伤是同一种情绪的两种表现形式,通常在痛苦中存在着抗议,而在悲伤中则更多的是听天由命和无助的感觉;痛苦通常会使人主动面对造成这种损失的原因,悲伤则往往较为被动。如早期婴儿由于生理上的饥饿、疼痛等造成的哭闹一般认为是痛苦而不是悲伤。
与其他基本情绪相比,悲伤是一种较为持久的情绪。因痛苦引起的悲伤往往形成循回往复的痛苦--悲伤体验,当情绪温和平复后,悲伤可能只持续几秒或是几分钟,之后再出现其它情绪或不再有明显情绪。随时间的推移,过去的悲伤情绪才会慢慢消失。
1.悲伤的产生机制
(1)根据伊扎德(Izard,1991)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悲伤体验的产生依赖于能够表现情绪的面部肌肉活动,即悲伤的事件作用于个体,激活储存于下丘脑的情绪先天预成程序,传出的信息产生模式化的面部肌肉活动,面部肌肉活动的感觉反馈信息进入边缘皮层区,使悲伤情绪进入意识之中,从而形成悲伤的情绪体验。
(2)根据莱文森(Levenson,2003)的核心情绪理论,悲伤最初是由原型事件引发的。个体在不断知觉的事件中,当原型满足了丧失(1oss)的条件,则会引发悲伤的情绪。
2.悲伤的产生过程
(1)悲伤情绪的激活:三种个人——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知觉、要求的知觉、自发的知觉)和五种个人体内过程(记忆、想象、面部--姿势活动或其他运动活动、内分泌和其他自主活动、任何过所有神经与肌肉的自发活动)。
(2)悲伤的活动水平:伊扎德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具有神经生理的、神经肌肉的和现象学的复杂过程。”情绪的任何活动都具有三种水平,悲伤情绪也不例外。①、在神经生理水平上,情绪包括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边缘系统的神经电化学模式。②、在神经肌肉水平上,情绪首先是面部模式化活动,其次是身体姿势反应和音调反应三成分所构成的表情运动。③、在现象学水平上,情绪表情激活主观体验。
(3)面部反馈悲伤情绪:伊扎德在动机分化理论中坚持主张情绪产生于面部的肌肉模式运动的内导反馈,面部表情行为是情绪体验的激活器。
3.悲伤产生的相关因素
(1)诱发事件:莱文森核心情绪理论认为原型事件诱发悲伤情绪的产生,原型事件即诱发事件。诱发事件可以是任何能够引起个体产生悲伤情绪的事件,如亲人的离世、身体的缺损、抱负未能实现等。
(2)认知加工:每个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而悲伤情绪的产生又依赖于个体对失败、分离或丧失的评价。同样经历朋友的离去,有的人会感到悲伤,有的人则不会。
(3)主观体验:情绪感受是个体有意识的主观体验,莱文森认为,尽管我们有时候很难说出这种感受是什么,但当某种情绪发生的时候,我们确实能够感受到。这些体验和感受给行为提供动机,对认知和行为起着组织和瓦解作用。悲伤的强度和时间根据事件的不同个体的表现也不同,有的课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月,有些则只持续几分钟或几秒钟。
(4)脑区活动:现有研究表明,悲伤情绪的产生依赖于广泛脑区的活动,特别是和前额叶皮层、扣带前回、杏仁核及海马有着密切联系,它们在悲伤的加
工和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悲伤的产生涉及广泛的脑区,特别是和前额叶皮层、扣带前回、杏仁核和海马有着密切的联系。
前额叶皮层——戴维森 (Davison,2002)、盖默 (Gemar,1996)、达莫西奥 (Damasio,2000)等人的研究表明,悲伤与左侧前额叶皮层的低激活有关。但大部分研究报告了悲伤诱发时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增加。帕多 (Pardo,1993)、施耐德 (Schneider,1994)、埃斯仑( Esslen,2004)等人的研究发现,悲伤诱发时,前额叶皮层激活增加。这些差异是由于研究时使用的诱发条件、成像技术及控制手段存在差异,但都表明,悲伤与前额叶皮层有关。
扣带前回——许多研究者研究了悲伤心境诱发时扣带前回的激活特征。乔治 (Geoger,1995)用 PET研究了悲伤心境诱发和大脑区域激活之间的联系。在这一研究中,被试通过回忆经历过的悲伤事件来诱发悲伤心境,同时观看描述悲伤心境的面孔图片以加强诱发效果。研究发现:诱发的悲伤和腹侧扣带前回的激活相联系。莱恩(Lane,1997 )等人的研究比较了愉快和悲伤诱发时rCBF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愉快心境,悲伤诱发时被试的右侧扣带前回和基底神经节等区域激活增加。后续的研究进一步比较了悲伤和中性条件,发现有不同的激活模式 ,被试双侧扣带前回和左侧前额叶激活增加。麦博格(Mayberg,1999)等人用 PET技术研究了悲伤诱发时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的rCBF的变化 ,结果表明:悲伤诱发时,膝下扣带前回(subgenualcingulategyrus)和前脑岛的局部rCBF增加,表明这些区域的激活增加。研究者认为:右半球腹侧前额叶皮层可通过中断扣带前回的活动来减低由社会排斥引发的悲伤。
杏仁核——关于杏仁核与悲伤的联系,安德森( Anderson,1998)等人发现,杏仁核发生病变的患者对悲伤面部表情的反应减少。在对正常人的悲伤研究中,研究者观察到杏仁核激活的不对称 。施耐德(Schneider,1999 )等人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观看快乐和悲伤的面部表情图片并体验由此引发的情绪。结果显示:在悲伤状态下,被试左侧杏仁核和尾状核的激活增加,而右侧杏仁核和乳头体、后扣带的激活减少16。博耐尔(Blair,1999)等人在一项用 PET完成的研究中,要求被试对紧张度不断变化的悲伤和愤怒面孔作性别区分任务。结果表明:悲伤紧张性的不断增加和左侧杏仁核及左侧颞极的激活增加相联系。
海马——从悲伤的研究来看,悲伤失调的人通常表现出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有不正常的背景。不正常的背景可能表现为海马的功能失调。戴维森 (Davison,2002)、博瑞勒 (Bremner,2000)、桑塞那( Saxena,2001)等人的研究表明,悲伤的延续可能与海马结构变化有关。但究竟是海马容量减少引发悲伤失调,还是悲伤失调导致海马容量减少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前额叶、扣带前回、杏仁核和海马在悲伤的加工和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涉及悲伤的脑区域并不局限于此,其它区域如颞叶、顶叶、基底神
经节、丘脑、下丘脑等亦参与其中。多数情况下,上述区域的激活不是单多数情况下,上述区域的激活不是单悲伤相关的区域整体考虑。
悲伤的面孔识别的脑机制:大量研究表明,自发的情绪面部表情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悲伤的表情和心率增加相关联。表情加工的脑机制研究表明,悲伤面孔的识别激活左侧杏仁核和肉侧额叶。
(5)反应趋势:悲伤发生时,机体还可能会产生知觉或注意、大动作行为、目的行为、高级心理加工启动、生理支持等五个方面的反应趋势或外部表现。具体包括对于其他事物的知觉能力降低、注意范围变窄;肌肉张力降低、注视减弱;寻求别人的帮助,试图寻求替代的丧失对象;回想与丧失相关的目标、激活与其他悲伤事件的联结;心跳加快、叹息、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
(6)外部表现:个体产生悲伤情绪时通常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和声调表情活动,如眼含泪光、眉头紧锁、双眉下垂、嘴唇颤动、语调变低、语速下降等等。
4.悲伤的表现(举例说明:图片、视频)
(1)不由自主的蹙眉动作
(2)眼里泪光闪动
(3)流泪、双眉下垂
伤感的情绪篇三
《悲伤情绪和快感》
一般所谓的“深刻”、 “悲壮”、 “深沉”等等,从脑神经的结构来看,是由痛苦中枢放电而影响到快感中枢,于是由苦感与快感共同完成满足感。如果痛苦不能导致快感,就只有“悲惨”而无“悲壮”。这就像巧克力,又苦又甜,它产生的满足感强过单纯的糖,可是我们并不认为巧克力比糖“深刻”。 所以若说“‘深刻’ ‘悲壮’里有快感”,不少人一定会有被亵渎的感觉。这说明文化软件里的不少指令是生理影响心理,心理影响文化,文化的软件形成之后,通过学习再返回来影响心理,可是却很难再进一步明白这一切源于生理。文化形成之后,是集体的形态,有种“公理”也就是不需证明的样子,于是文化也是暴力,它会镇压质疑者。
“沉雄”、 “冷峻”、 “壮阔”、 “亢激”、“颤栗”、 “苍凉”,你读懂这些词并能陶醉其中时,若还能意识到情感上的优越,那你开始对快感有“深刻”的感觉了,可是,虚伪也会由此产生,矫情的例子比比皆是,历历在目。中国文化里的“享受痛苦”,一直有很高的地位,单纯的快乐总是被警惕的。 “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天将降大任于斯”,虽然苦痛但心感优越,警惕“玩物丧志”,责备“浑身投有二两重”。
————阿城
悲伤的情绪能帮助你沉静下来,向内而非过多地向外。它使你有时间去陪伴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与伤痛,好让整理自己更好地前行。沉浸在悲伤当中更像被它包围着笼罩着,尽量不要在当中迷失自己,尝试借着这个机会去内省,并从中获得力量
乳腺素理论。乳腺素是一种和快乐、舒适有关的荷尔蒙,在人感到悲
伤痛苦的时候分泌,防止人进入不可抑止的抑郁。而听悲伤的歌则可
以看成是用假悲伤来激发身体的防御机制,从而获得真快乐。
一种释放。好比于,人哭过之后就会好受很多。
一种逃避,躲在悲伤的角落里,寻找安全感。悲伤是一种万能的借口,在它的掩护下,你的一切都有了理由,都值得尊重。
人生大多数时候太无聊了,所以总是很珍惜激素紊乱的那些短暂时刻。
我们总有误解,总觉得悲伤是负面的,然而悲伤只是外界在我们心中点下的那朵涟漪,和开心、恐惧、惊奇、愤怒并无太大区别。只不过由于悲伤和一些我们不敢接受的事联系在了一起,让我们误以为悲伤就是负面的。这一点上我们人类委屈了悲伤太多太多年了,不得不在这里为悲伤正一下名。
(高超的情绪管理者所具备的即是将碰到事到内心情绪投射这层低级条件反射完全切断的能力)
所以喜欢沉浸在悲伤中并不是病!不需要治疗!这跟我们喜悦时候喜欢跟很多人一遍遍叙说,以此来获得“喜悦”激素水平的维持是一模一样的!
文艺青年,爱是疼才对啊,爱人要难过才对啊,越是挣扎越是得不到才对啊,失去的时候掏空自己也很难挽回才对啊,我不敢说这是一个逻辑,但它确实又是一个逻辑。它把情感中最集中、最明确的东西提炼了出来,给爱赋予一种奇怪的哀伤氛围。文艺青年多不幸,不幸来自想展示太多。我的意思是,那种疼给别人看、疼给自己看的疼,真的有那么疼吗?
所以文艺青年,很难度过失恋,是因为,他们在反刍这种难过,并刻意美化失去,强调得不到,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被动的弱势的对爱孜孜以求的状态中,简直是要把失去爱人当成一个勋章啊,别在胸口,时常拿出来刺一下,且疼且爽。
那些普通青年,把爱当成一种选择,一种和选择餐厅、健身房、商场一样的选择;文艺青年则把爱当成一种信仰,一种必须用来追寻意义、诘问生命、找寻自我的信仰,一种自我价值被肯定后的安全感。所以,疼痛的时候他们会觉得爱得深一点,却忘了爱的真实目的,就像吃饭吃爽了一样,而不是胃疼。
伤感的情绪篇四
《摆脱悲伤情绪的六种特别方法》
摆脱悲伤情绪的六种特别方法
文/易孑草
按语:此是孑草的个人体验的总结,并非是某专业人士所言,不一定科学,但或许对大灾后的幸存者的心理调节有所帮助,对于那些经历情感挫伤的人,也许有所助益。个人方法,供参考。
像汶川地震,这样的大灾难。许多幸存者虽然有幸存活下来,但经历了失去亲人朋友的伤痛,经历了大灾的血腥惨烈,同时,家园被毁。无论怎样,悲伤是难以言表的。只要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件,就难免会染上悲伤的情绪,对人生苦短、生命脆弱的哀叹,会让人在一定时期会感到相当沮丧,陷入一种悲伤情绪之中难以振作。因而,在国家的扶助和社会的关爱之下,用时间疗伤,也还要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自救。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化悲痛为力量,用过得更好、更快乐来告慰亡灵。我想,有这样几种办法,对大难后的幸存者会有所帮助:
1、极限宣泄法。用极度喧泄的方式,把悲伤最大限度的释放。有些人心中装不了事,有伤痛就哭出来,就会很好。但有些人表面上很要强,把悲伤贮在内心深处,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给自己的精神上造成重负,可能出现精神上的疾患。特别是男人,也不要担心哭出来会掉面子。我想,特别是失亲之痛,任何人都会理解。所以,大难之后,心中有悲伤的人,一定要哭出来,不妨找个机会,既使是蒙在被子里,身心绝对自由地大哭一场。这样对情绪的调节很关键。
2、替代表达法。把悲伤的情绪转化成另外的一种动力,比如狂跑,或举重不止。真到自己体力耗尽,这样就可能最后哭出来。结合上第一种方法,来一次极度宣泄。悲伤郁结得不到宣泄,则越堵越多,只要有所宣泄,就会减轻,宣泄得越彻底,那么减轻的越快。但有些人极度悲伤,却不容易表达出来。替代表达法,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宣泄。因为有些幸存者,悲伤中还含有自责、自疚、自弃、自残的成份,用替代法,使宣泄水到渠成。
3、倾诉交流法。把心痛讲给亲人朋友听,分担会减轻心灵的重负。许多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会陷入悲伤的沉默之中,不愿与人交流,既使是至亲的亲人,极好的朋友。但敢于倾诉,敢于把内心敞开的人,就会在理解中得到情感的分担。这样,就会防止抑郁成疾,特别是有同样经历的人,相互之间谈一谈,会减轻伤痛,对灾难的认识变得理性一些。人在交流之时,也就象开渠放水一样。
4、活动减压法。多参加群体性活动,体味现实生活的鲜活。人在无事的状态之下,就容易胡思乱想,想得多了,也就想得严重了。人在工作或活动之中,会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慢慢地体味到现实生活的乐趣,从而无形之中忘记悲伤。
5、自我关注法。活着,承受悲伤,但也会有另一面是积极的,也就是活着本身是美好的,活着真好。活着的人活得好,才会是对逝者的告慰。因而,有意识地强化这种意识,会很好地调节自我情绪。这样会给自己好好活下去提供足够的理由和信心。从关注亲人朋友转移到关注自我上来。
6、灵魂升华法。生命是短暂的,面对大灾难,生命更是脆弱的。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对于一个幸存者来说,直接的效应是感伤自己亲人朋友的逝去,但也会产生对他人遭遇的感同身受。这样就会有一种机会和可能,也就是化一己之悲伤为帮助他人的行动力量,这样的话,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会有重新的认识,会得到升华。也就把悲伤化成了一种责任和力量。 2008.6.1
伤感的情绪篇五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课程--基本情绪(悲伤)3》
伤感的情绪篇六
《情绪的解析》
情绪的解析总结
写在前面:虚假的表情通常是不对称的,它的出现和消失都不会显得很自然
1.爱伦坡在《失失窃的信》中写道:
每当我们想知道某个人究竟有多聪明,多愚蠢,多善良或者多恶毒,或者他究竟在想些什么的时候,我就会在自己的脸上做出尽可能准确,尽可能像他的表情,然后拭目以待,看自己在这样的表情之下会有怎样的想法。
2.利用肉毒杆菌注射减缓衰老的方法就是这样,接受注射者面部表情变得僵化,看起来没有活力没有情绪。
3.奥赛罗式的错误:
要避免重犯奥赛罗的错误,就必须抵抗住诱惑,不妄下结论,要为一种情绪设想出尽可能多的原因,不要一意孤行。恐惧的原因有很多。昧心的人害怕被揭穿,正直的人也害怕被误解。这两种恐惧看起来很像(这是任何测谎仪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提高仪器的精度,测谎仪尽量减少无辜者对被误判的害怕表现。)
4.蔑视是一种胜人一筹的感觉,是优越感,通常是道德上的优越感,也有可能是面对智力,体力等比自己差的人时产生的感觉。蔑视会使人产生快感
5.愤怒和恐惧时心跳加快,为任何可能的动作做好准备;愤怒时血液会加速流向双手,使之升温并随时准备攻击,或者与愤怒的来源搏斗;恐惧时血液会加速流向双腿,双手温度降低,让腿部做好逃跑的准备;愤怒和恐惧都会使排汗量增加,尤其是在极度愤怒和恐惧的时候;愤怒,恐惧和痛苦的时候,呼吸也会变得急促,而欣慰时则不同——是叹气
7大情绪: 1.悲伤 上眼睑下垂 眉头上抬 眼睛注视下方 嘴角下垂 下唇抬起 鼻唇纹——抬起的双颊使得从鼻翼到嘴角的外侧出现一条沟
有很多词语可以描述悲伤地情绪:心乱如麻,失望,灰心丧气,忧郁,沮丧,受挫,绝望,伤心,无助,痛苦,悲伤,等等。
悲伤和痛苦,在痛苦中会有抗议,而在悲伤中更多的是无助和听天由命的感觉。
悲伤是一种较为持久的情绪,经过一段时间抗议性的痛苦后,通常都会出现一个听天由命的悲伤阶段,这时当事人会感到彻底的无助。之后再一次出现抗议性的痛苦,试图抚平这种失落,接着又是悲伤,然后再是痛苦,如此循环往复。即使是在强烈的痛苦中,也有可能出现一些其它情绪(一个悲痛欲绝的人也许会对生活感到不满,厌恶,对造成逝者离去的人或事感到仇恨,对逝者的死感到愤怒,愤怒的对象也可能是自己,责怪自己没能及时完成什么事情。还可能害怕,害怕自己以后如何生活,害怕自己走不出阴影。回忆和逝者曾经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刻,也许会欣然一笑。) 或许只有在能与自己分担这份痛苦的人面前,我们才会真正体会到痛苦的存在。我们清楚发生了不幸,但是只有当我们向别人倾诉并且看到了他们做出相应的反应时,痛苦才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人们已经预先得到了警示,当然只是言语上的警示时,死亡或分别也不会带来痛苦,只有一个人独自回到家中却发现人去楼空的时候,悲痛才会毫不留情的袭来。
愤怒可以是针对痛苦的自我保护,是一种替代,甚至有时候是一种治疗。(遭到恋人的拒绝感到被抛弃时,绝望就让位于愤怒了。)
情绪的流露是不由自主的,即便我们不想,它们也会表现出来,我们能够抑制自己情绪的外露,但不一定能够完全隐藏它们。
(悲哀肌)运动时前额会出现类似马蹄形的纹路
只有当他处于悲伤的状态时,马蹄形的皱纹才会出现。
(嘴张开是在说话,上眼睑稍稍下垂,眉头稍上抬——李莫
愁年轻时候)
眉头稍有抬起,上眼睑下垂。可能是很轻微的悲伤,或者是控制住的悲伤,或者是渐渐消散的悲伤。
只有上眼睑下垂,可能是轻微的悲伤或者抑制住的悲伤,可能只是感觉到疲倦或者不耐
烦了。
眼睛注视下方,当然,人们在阅读的时候和疲惫的时候也会向下看,
但是当眉毛也表现出悲伤时,这种信息就准确无误了。(眉毛在所有悲伤的表情信号中非常重要)
强烈的嘴角下垂单独出现,没有媚眼之间流露出悲伤,那么,它很可能就不是悲伤的表现。看起来更像是人们在不相信或者否定什么的时候所做的动作。
(嘴角微下垂,下唇上抬,上眼睑下垂,视线向下,眉毛没有动
作,更像是在否定这句话,感到委屈)
嘴角微微下垂,这是轻度悲伤的另一表现,或者是人们在掩饰自己的悲伤
嘴角下垂很强烈,如果单独出现,而没有眉眼之间流露出的悲伤之情,那么很有可能就不是悲伤的表现,看起来更像是人们在不相信或者否定什么的时候所作出的动作。
下唇抬起,撅嘴的动作,当一个人刚刚感觉悲伤的时候,这样的动作可能单独出现,作为哭泣的前兆;当一个人闷闷不乐时,也可能出现这样的表情
下唇抬起,太过用力,假如不是配合悲伤的眼眉和低垂的目光,那么通常就不是悲伤的表现,而更像是表示不确定,就像耸肩抬手一样。
P中结合了N和O中的下唇上抬和抿嘴动作,这通常是下定决心或是聚精会神的表情,而且有些人就有这样的习惯,例如前总统克林顿。有些人还会在这样的表情中加入一点微笑,就成了逆来顺受的象征。
(下定决心,好,我带你们出去,你们告诉我谁是我的杀父仇人)
Q悲喜交加,上半张脸悲伤,下半张脸喜悦。
R悲伤和恐惧交织,悲伤表现在眉毛的形状上,而恐惧则表现为瞪大双眼。
S悲伤与惊讶交织,惊讶体现在了双唇微张,双眼张开,当然不像悲伤和恐惧同时出现时双眼睁得那么大。 表情传递的信息,假如表情很细微,那么首先就要判断出;它是代表了轻度悲伤刚刚开始,还是强烈的悲伤情绪被努力克制住的结果。
对大多数人来说,悲伤时产生的面部肌肉运动是很难故意做出来的。
“大哥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再见面?”(上眼睑低垂,嘴角向下撇)
包含了所有悲伤表现!
“过儿,你先走一步,姑姑随后来陪你”(眉头上扬,上眼睑下垂,嘴角下垂,抬起的双颊形成鼻唇纹,提升两颊肌肉,把眼部皮肤向上推,使眼睛眯起来)
2.愤怒
眉毛下沉 下眼睑紧绷 上眼睑抬起 下巴伸出 上下唇抿在一起或嘴红变窄,嘴唇变薄
他人的愤怒可以视为愤怒的一个诱因。
对某人的失望也可能使我们愤怒,特别是我们对此人关爱有加的时候。
当一段恋情开始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沉浸在对于爱人的许多幻想中,假如对方没能满足这些幻想,我们就会愤怒。。。。
对仇恨的人我们还会感到厌恶和不屑
愤怒很少单独持续很长时间。恐惧经常先于或者紧随愤怒出现,害怕那些激怒我们的人有可能伤害到我们,害怕自己的怒火,害怕自己失去控制,伤害他人。也可能产生厌恶,厌恶自己如此轻易动怒,没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有些人会因为自己生气而感到羞愧,产生负罪感。
残忍的人要在伤害他人中获得乐趣,对于这种人而言,只有对人不对事的愤怒才能制止他们。
伤感的情绪篇七
《情绪及管理》
伤感的情绪篇八
《情绪》
感觉(feelings)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反映,是客观的反映,并不是主观的认识。 心情(moods)主体所处在的感情状态,比“情绪”延续时间长,感情波动不如“情绪”强烈。 情感(有时包括情绪、感觉和心情,有时可以专指“情绪”。 构成
在莫斯科主显节,一对父子的情绪反应,孩子害怕,父亲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
情绪既是主观感受,又是客观生理反应,具有目的性,也是一种社会表达。情绪是多元的、复杂的综合事件。[5]情绪构成理论认为,在情绪发生的时候,有五个基本元素必须在短时间内协调、同步地进行。[6]
所有人面对同一种情况都会产生同一种情绪。 所有人表达基本情绪的方法都相似,并能被其他人类理解。 产生这些情绪时,所有人都有相似的生理模式。
与其他人交流感情(如婴儿不会说话也能成功交流)。 影响其他人对我们的态度。 表示善意(如不是出于喜悦,只是礼貌性的微笑)。
伤感的情绪篇九
《伤感留言》
650条伤感签名,不看你后悔。。。
1,离开你的那一天开始,左心房渐渐停止跳动....
2,当遗忘变成另一种开始,淡了回忆,痛最真实...
3,放手后的微笑,只是用来掩盖疼痛的伤疤...
4,心底某个地方住着一个不知名的情愫,你弱它就强...
5,空洞的双眼,回忆不起记忆的旁白...
6,或许,与世隔绝是我维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7,日光倾城而下,时光的摆上印记在身后层层腐朽...
8,续写繁华的蜡笔交予你手,是悲剧是幸福有你自己撰写...
9,人生,总有些黑暗的隧道需要自己穿越...
10,静享年华灿烂的色彩,纯粹的感动,任眼泪尽情流淌...
11,世界上唯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变越美好的东西,只有回忆...
12,那散落的誓言,戏弄了青春...
13,歇斯底里的在内心深处放声呐喊,触痛了心脏的每一根神经
14,什么天荒地老,什么至死不渝。都只是锦上添花的借口...
15,安徒生,著名的说谎家...
16,怪天怪地,我都不会怪你,你有选择幸福的权利...
17,那段感情犹如哑剧,你我笨拙的像是两个木偶...
18, 我们都还是孩子、痛了会哭的孩子…
19, 幼稚、诠释了我们的青春…
20, 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
21, 放弃了、就不该后悔、失去了、就不该回忆…
22, 有时候、执着是一种重负、或是一种伤害、放弃却是一种美丽…
23, 躲在墙角、掩藏那孤独而又不奢怜悯的伤…
24, 欣喜过后的失落、你了解吗?
25,你还欠我一句对不起、可我不会再说没关系了…
26我不愿意再去打扰你、不喜欢我也就算了、不想让你讨厌我…
27, 一切都落下了帷幕、唯独我、还在痴痴的等待…
28, 那只是一场擦肩而过、何必记的那么清晰…
29, 如果还有如果、我一定不会这样选择…
30, 嘘、别吵、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31,深呼吸、练习忘记你…
32, 华丽的转身、只为安置那即将落下的眼泪…
33, 微笑着、让一切变成悲伤…
34,十月、烟花雨巷、谁的思念带着伤?
35, 听说、习惯隐身的人、都有一段伤痕…
36,一地的凄凉、写满了你赐予的悲伤…
37, 灵魂缺失的伤口、连泪都不知道为谁而流…
38, 嘴角上扬的动作、早已不属于我…
39, 流年、在等谁的相濡以沫…
40, 华灯初上、谁许谁天荒地老…
41, 我的天真、在泪水里沉沦、孤独、它让我无法负荷…
42, 剧情再美只是戏、歌词再好只是曲…
43,放下该放下的你、退出没结局的剧…
44,原来、朝思暮想是如此的撕心裂肺…
45,一段美丽的爱情、终究会变成永久记忆…
46, 没有你、我的心情写给谁看、我的签名为谁而换…
47, 如果风筝断了线、木偶残了肢、你会不会将我忘记?
48,紧抱一个醉生梦死的念头、游不出回忆却放不开手…
49,微笑就代表我开心吗?你为何看不到我的痛…
50,为何伪装的很辛苦、却还在说我狠好…
51, 我只懂得哭、我只会哭、除了哭、我还能做什么?
52,拼了命的不让身边的人难过、却发现、受伤的原来是我自己…
53,越来越喜欢让眼泪模糊双眼、我知道这不是自己…
54, 如果、可以恨你、我一定毫不犹豫、用尽全力痛恨你…
55,我已经尽量去挽回了、或许老天不允许吧…
56,要有多坚强、才能妥协对你的念念不忘…
57,年华里、我们失去的是种心情…
58,分手后的思念、注定就是犯贱?
59, 懂得珍惜、才配拥有、放弃了、那便是我不配…
60, 我没有忧伤、只是不想拥有太多的表情和情绪…
61,爱情、最伟大又最愚蠢的方式叫做成全…
62,第一次伤心叫愚蠢、第二次当做倒霉、那么第三次呢?
63, 有时候、相信一下命运、也许会让自己好受点…
64, 爱你、所以放弃你、只因你的固执打败了我的执着…你赢了…
65, 为何可以失恋却不能失忆…
66, 现实、让我煎熬在噩梦里…
67, 天长等世事、化云烟、地久待沧海、变桑田…
68, 舍不得丢掉残留的温度、却忘了伤疤还在痛…
69, 那份伤、留在门口就好、你可以走了…
70, 努力的找一个理由、说服自己这颗凌乱的心…
71, 谁能告诉我、心痛如何医?
72, 我强忍着眼泪、只是不想在你面前显得不够坚强…
73,时间会静止、生命会静止、但是我知道、关于你的一切、都不会静止…
74,一个无情的误解、纷乱了幸福的脚步、当命运的死结终于用代价打开、一切都为时已晚…
75,独自一人躲在无人的角落里、细数你给的伤悲…
76,一段简单的旋律、总会勾死一份不简单的回忆…
77, 原来我也可以如此自私的不理会你的感受、虽然很心疼、但我别无选择、对不起…
78,卷来的风暴、汹涌里有种美!
79,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又何必再去回忆…
80,等到红颜憔悴,它却依然如此完美!
81、平凡的话语中,浮现的是心里更深一层的情绪…
82、那些喧闹、那些声音、真的就再也听不到了…
83、那种幸福的微笑、在我脸上从未出现过…
84、悠长岁月平静、无事亦是蹉跎…
85、人不会浪费时间、时间却会浪费人…
86、其实我也会痛、只是你不会去在意…
87、高速下繁华的城市、在我看来犹如一个空寂的死城…
88、想把资料写的很幸福、可我该从何写起…
89、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
90、上帝作证、我拼命追逐、可Ta 依旧很远…
91、我是唯一有伞、却一样淋湿的人…
92、即使再美好…傻瓜、那只是一场梦…
93、牢已破、就必须容忍羊的离去…
94、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95、夫子忆:回忆之余、心如刀割…
96、抱一抱自己、所有的悲伤都会淡化的、相信我…
97、思念就像毒药、侵蚀我的全部…
98、以后的以后、不会等待、纵然你在…
99、我要笑、尽管满脸泪水…
100、你永远是主角、因为你更懂得讨好、我看着就好、坐在角落的我、比较容易沉默…
101、风吹脸庞、有些温暖、亦只有风,与我相伴!
102、分与各的距离、一念间就成了定局…
103、回忆也是一本无价的书、一种买不到的幸福…
104、转身后的眼泪、不应该只是结束、因为我们还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105、今世我为你沉沦、几度轮回后、我们再相爱好吗?
106、那不可名状的悲伤、再一次将我掩埋…
107、浅浅的微笑、谁能读懂那种悲伤?
108,我这轻描淡写的风度,足以应付这尴尬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