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与放羊有关的宋词篇一
《有关宋词的散文》
本人拙作,仅供参考
词中岁月长
莉莉
从宋朝走来的时候,泛黄的书页里夹杂了金戈铁马,战旗在北风中猎猎作响,亦可遇见环佩叮咚的女子,在江南的雨里撑一把伞,信步而来,步步生莲。喧嚣的尘世,捧它在掌心细细读来时,心情平静而闲适。厚厚的一本《宋词》在手,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小欣喜,走近一个时代,走近一份清雅。
庭院深锁的某处。花独自开,叶独自落,人独自等。潇潇雨歇的营帐。醉里看剑,沙场点兵,丹心惶恐。日日花前常病酒,是因为征尘不断,满城锦绣之时,在等的人眼里只有红尘紫陌,只有莫凭栏的凄苦。
宋代因战乱而刀光剑影,因战乱而遍染离愁,因哀愁而生出一种别样的美。这种美是隐忍的、无法言说的,是藏在心里不能说也无法说得痛楚。一阕词,一点只言片语,细细咀嚼,酸、苦带那么一丝甜,味道淡淡的,但余味悠长。那些字句信手拈来,洒脱,轻盈。明月般皎洁的情怀无计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安静的夜里慢慢开出花来,悄悄老去直至凋残。整个过程沉默、安然,如同去赴一场早已注定的约会,以壮烈的姿态、静默的情绪让美变得惊心动魄。星辰、日月、流水带着一种无奈、带着萦绕于心,千回百转的寂寥,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里,迷失的恐怕只是自己。
动荡的年代,漂泊的灵魂,似乎无处可依,然而看似柔软的词句却有着坦然和洒脱的坚韧,好象稍微一抖就能把岁月的尘霜掉出来。多少人为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个摇摇欲坠的江山而“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他们抛却故土,家乡,以男儿理当佩吴钩的豪情,匹马戍梁州的勇气来维护自己的尊严,生命应有的尊严。唱着大江东去的苏东坡直到年迈依然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气干云,收复失地,马革裹尸的悲怆。风霜、羌笛、沙漠,满目荒凉,生命在幽咽的马蹄声和苍白的月色下变得起起伏伏,没有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江南,绵延的古道让远行的脚步变得匆忙,沉重。渐行渐远的岁月,渐渐渺茫的希望,苍老的容颜,悲凉的心,二十四桥边等待的人,幽幽奏着的箫管,烟雨满楼却遍布疮痍的大地。
长长的一生就像无法停留的风,注定要离开曾经的过往,漂向远方。在人生这场相遇中,永远都没有可以安放明天的地方。离离落落的相思,短短长长的纠缠,用一世的芳华,一纸的红尘飘摇在笔墨香味与恋恋烟尘里流离失所。“君主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越是在未得之中,就越感到无常的悲凉,因为凡是美的东西都是悲哀的。战火不断地扬州,荒凉成红药独生的浅吟低唱,也仅有废池乔木,波心冷月。人间别久不成悲,暂且放在那暗香盈袖里,留在千万遍《阳关》里,写在雁字锦书上。古香古色的书页流光溢彩,有悲凉的心,黯然的情,于遥远而贴近的年代默默念着声声慢,乘扁舟一叶,
沉醉不知归处。
在捧着线装的书册时,临风半卷的珠帘后,含蓄优雅的灵魂躲在字里行间,隔着天际一勾残月,红尘间一江水引后人于俗世外时时品味。杏花、烟雨、江南,行人踏着青石板路上细碎的月色,让华年迷失在经年累月的等候里无处可见;挟酒、仗剑、江湖路,悟不出浮生还需尝尽多少苦,断鸿声远长天暮。荼蘼架上月迟迟,菱花洲头波渺渺,小轩窗下,冷雨敲窗,在堆叠的书卷里透出婉约的相思来。细碎的忧伤把片片素笺烧成灰,秦淮河里的桨声灯影拢了半世相隔,聚在那些词里结成酝酿千古的烈酒,用飞花、明月、缠绵的雨声入酒,和着子规啼血,入喉,愁肠百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颠沛流离的旅程,风鬟雾鬓,物是人非,徒留断语残章。那么多痴情的等,那么多铁马冰河的征战,那么多深闺梦里人的牵绊。在一阕一阕的词里纷乱、流走,茶香袅袅,酒意浓浓,品来,宁静悠远。
站在隔世的烟火外,读你时,那阕清词依然绝世独立、风华绝代。
与放羊有关的宋词篇二
《一些有关爱情的宋词》
大家都知道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当然作为古代文苑中的一株奇葩的宋词当然也少不了爱情的词句。它们或婉约、或热烈,或真挚、或执着,或缠绵、或忧伤,字字句句都是深情的凝聚,口口声声皆是爱意的流露。
宋朝词人中的大情种我觉得非柳永莫属,他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尽无处诉说的酸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爱意深切而又表现出无限温柔。“想佳人,妆楼颙(yǒng)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他的词堪称爱情词最佳。
女词人李清照深沉、伤感、充满哀怨的《声声慢》字字珠玑如珠滚玉盘,“怎一个愁字了得”愁煞万千性情中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句句委婉曲折,真挚动人,脍炙人口,流传了已近千年,仍为无可比拟的爱情佳句。
陆游和唐琬的千古绝唱感动了数代文人。《钗头风》: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樯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字字皆含血泪,叠字“错,错,错”“莫,莫,莫!”,把无可奈何的悲痛绝望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苏轼的《江城子》则道尽离别之苦,天人相隔的凄凉,读后令人肝肠寸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套用王国维的话来说,我认为对爱情的追求也有三种境界:一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典的爱情宋词还有许多„„
秦观“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晏殊“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木兰花》)
范仲淹《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些句子可是为广大同学写情诗提供了经典参考素材^ ^。
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最后我想以一首词结束。《少年游·忘情》
待到缠绵尽后,愿重头。烟雨迷楼,不问此景何处有,除却巫山云。
两心沧桑曾用情,天凉秋更愁。容颜如冰,春光难守,退思忘红豆。
与放羊有关的宋词篇三
《语文作文 有关宋词》
那一笔浓墨重彩
中华文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似一幅长轴画卷,而宋词,而是那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喜欢她的点点婉约,喜欢她的丝丝愁绪,喜欢她的缕缕哀愁。这份情,深入内心。
极婉约含蓄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无需再去多费力理解、努力想像,一个天真而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便跃然纸上——好似看到了两颊微红的少女,在看到举止不凡而又风度翩翩的少年之后的娇羞。用回首嗅青梅来掩饰自己,一边偷偷的看他几眼„„李清照之词,细腻到内心,无以复加。纵便已隔千年,那情那景,充溢胸间。悲凄的美,像罂粟,深植心底,便再也戒不掉这份思绪。
到离情别绪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时值初秋,景已萧瑟,又逢天晚暮沉,愁思开篇便呼之欲出,无不凄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道是泪眼相看,千言万语道不尽不舍,万语千言说不尽留恋。但又能如何?便是无语凝噎了,天色更暗了,倒显得远方更为广阔了。既然兰舟已催发,便去吧,空留是无用的。去吧,独留柳永一人借酒消愁。那只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今日乱我心,多烦忧。那杯杯苦酒落入愁肠,变化做滴滴、串串相思泪。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痛到深处,便也随他
去吧。夕阳已落下,柳永也已醉去,独留我一人在夜深人静独徘徊„„
书慷慨激昂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沉痛,悲愤。抚庸自己半生悲绪,九曲刚肠。藐视“三十功名尘与土”,看淡“八十里路云和月”的岳飞!是一腔热血的岳飞!是精忠报国的岳飞!是壮志凌云的岳飞!悲也慷慨激昂,更何谈怒!“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使敌人闻风丧胆。读起来荡气回肠,热血上涌,好似当年杀敌豪情!
„„„„
读宋词,我们读到了爱恨情仇,读到了酸甜苦辣,读到了人情冷暖,一部华夏的宋史向我们展现。那一笔浓墨重彩,在宣纸上慢慢渲染开来„„
与放羊有关的宋词篇四
《与风有关的古诗》
与放羊有关的宋词篇五
《宋词的冷雨》
塞外飘雪的时候,江南的雨应该是冷的。南宋朝廷风雨飘摇的时候,我们从宋词那长长短短的诗句里,读到的雨,也是冷的。
此刻,塞外正飘着零星的雪花,三点两点,贴在脸上,有些微凉、柔润。像初春那乍放的梨花,薄凉、养眼。想必此刻,江南也应该是潇潇春雨,带着些许寒意吧。
我的脚下是厚厚的泥土,寒冷的原野,以及随处可见的辽文化遗迹。大辽帝国在这片土地鼎盛的时候,江南的那些诗人们,正用长长短短的诗句,吟咏着宋朝的草长莺飞、山河破碎。那些婉约或豪放的诗句里,有点点的冷雨,在纷飞。
想来,是大辽帝国的金戈铁马,让大宋朝廷上下心惊胆战。而朝廷的妥协与苟安,也让大宋那些文人墨客的心凉了。他们用一支凉透了的笔,蘸着绝望的泪水,填写着一阕一阕的小令、长调,抒发着内心的苦闷与悲凉。那茫茫的江南烟雨,也被塞外大辽的风雪侵袭着,变得生硬、冰冷。
在岳飞的《满江红》里,我们感受到了雨的凉意。虽然,此时塞外大地上的王朝已经由辽而金,然而,塞外的风雪却越刮越猛烈。“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是江南的雨吗?岳飞率军与敌人边关对峙,冷雨潇潇,打湿了将士们的战袍,自然也凉透了岳飞那颗火热的心。
有岳家军驻扎的地方,自然是宋朝的天空,那雨自然也是宋词里的雨。但这宋词里的雨与塞外的雨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冰冷的,击打着残垣断壁,也击打在将士们的铁衣上,铿然有声,撼人心魄。那面帅字大旗,在萧萧冷雨中缓缓低垂,僵硬而沉重。天空浓重的乌云翻滚,大地一片萧条荒凉,目光所及,只不过是残山剩水,那里有江南的风韵? 那些冰冷的雨点击打在人们的脸上,寒在心底,凝滞在不朽的诗行里。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知是边关的朔风还是宋朝的冷雨,让英雄对空嗟叹,少年头白。
我在塞外的大地上行走,想寻找大辽帝国兴衰的密码。在那个被称作“中京”的地方,我看见了那座巍峨的“大明塔”。这是修建于辽代的建筑,是大辽帝国兴盛的象征。在大明塔的不远处,我见到了一位放羊的中年人,走过去与他攀谈,问他知不知道这片土地曾经有过一个大辽帝国。他用略带不屑的眼神看看我,指指不远处的大明塔:“没见那座大明塔吗?这里原来就是大辽国的都城,是一座很繁华的城市。”那人很健谈,知道很多关于辽宋的掌故。他讲了那个著名的“澶渊之盟”,讲了关于萧太后的故事,讲了关于杨家将的故事,也讲了大辽与大宋间不断征战,又不断融合的故事。当然,这些都流传自于民间。但可以看得出这片土地与大辽帝国的渊源,看得出历史上大辽与大宋的恩恩怨怨。自然,这些流传于塞外民间的故事,与宋代诗人们写入诗词里的感受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片土地上,有“上京”,“中京”之说。是大辽帝国兴盛与衰亡的地方。兴盛的时候,大辽帝国在塞外兴建了几座规模很大的城池,做为经济,军事重镇,也做为向中原进军的跳板。“上京”,“中京”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当时的大辽帝国以此为据点,不断举兵南侵,一点一点地蚕食着大宋的锦绣河山。那些忠于大宋王朝的文人墨客,在萧萧冷雨中纷纷南逃,一边在诗词里抒发着亡国之痛,一边在诗词里表达着对侵略者的切齿之恨。在这片土地上行走,到处可见辽代的文化遗迹,在有关的典籍,或者民间传说中,也都可以寻找到辽与宋王朝的爱恨情仇,烽火硝烟。
现在,辽宋征战的硝烟已经散尽,大明塔在这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荒凉之地兀自独立,成为那一段悲情历史的见证。而那些大辽帝国的后裔们,经历史的不断变迁与融合,已经不知散落于何处,不知是你,是我,还是别人。只有这大明塔,历经风雨,仍然耸立在塞外寒冷的土地上,用有些残缺的眉眼,注视这空中的云卷云舒,大地的沧桑变幻,有些固执地显示着大辽帝国曾经的辉煌。
这就是历史,费尽千辛万苦去创造,却又轻而易举地去破坏,用兴衰成就了一部跌宕起
伏,荡气回肠的历史著作。侥幸遗存下来的,就成为了历史的见证,成为了供后人凭吊、阅读的典籍,成为了隽永的岁月。
我喜欢宋词,喜欢宋词中那种沉郁的情感,喜欢宋词里那种豪迈苍凉的慷慨悲歌。宋代的诗人们把国破家亡之痛,都一一倾注在他们的诗词里,让后人读之,禁不住感慨系之矣。我知道,一阕一阕的宋词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英雄热泪,萧萧冷雨,与塞外的大辽帝国有关,与大辽帝国的铁骑雕弓有关。虽然塞外这块寒冷之地杀伐未曾间断,朝代的更迭也未曾停止,由契丹而大辽,由辽而金…..但塞外那寒冷的朔风,却从未停止向南侵袭,宋词里的雨,冷冷的,也从未曾温暖。
一个人的诗,与诗人个人的境遇有关系。一代人的诗,就与国家、时代、民族的命运相攸关了。唐诗的豪情高举,神采飞扬,是大唐兴盛的体现,是唐代诗人那种豪迈不羁精神的自然流露。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们心头总压着一座大山,有无法卸却的沉重。所以,他们的笔下,虽然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式的风花雪月。但更多的则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式的烽火硝烟。家国之痛,生离死别,是南宋诗人无法忘却的主题。
没有人喜欢离乱的生活,遍地硝烟,山河破碎。但这样的境遇,却让宋词具有了一种别样的风采,让无论是婉约还是豪放的宋词的字里行间里,都含有萧萧冷雨,都蕴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他们无法忘记烽火硝烟下的大好河山,即使是在梦中,梦见的也是铁马冰河,梦见的,也是为国戍边。他们无法忘记做为臣子的奇耻大辱,他们随时都想着踏破贺兰山缺。然而,他们没有收复失地的自由,他们缺少收复失地的力量。他们只好用手中那管毛笔,在平平仄仄中,抒发心中的哀伤。因而,即使是三月的江南烟雨,那雨,也是冷的。
曾经的大辽帝国,曾经的飞马扬鞭,在塞外寒风冷雨中成为了尘埃往事。人们可以记住的也许只有那座耸立在废墟上的大明塔,或许还有“上京”,“中京”等这些与辽代有关名称。那个在中国历史上很独特的南宋朝廷,在江南茫茫烟雨中,也淡去了。它的耻辱与苟安,它的兴盛与衰落,都被一代多情的南宋诗人,记述在那些不朽的诗词里,与岁月同在。而曾经的辽与大宋,金与大宋一幕幕的铁血往事,也最终成了村头巷陌的故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让人神往,让人唏嘘。
我手捧一卷宋词,掩卷沉思。这块塞外之地,在历史上与遥远的江南,竟然有着着那么多,那么悠久的爱恨情仇,你死我活。是地域间的差别使然,还是民族间的恩怨使然呢?那些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像难以愈合的痛,让远在江南的诗人们念念难忘,无数次出现在他们的诗词里。读宋词,我总是忍不住去读宋词里那悠悠的家国情仇,那萧萧冷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与放羊有关的宋词篇六
《有关花山诗词》
远方的家边疆行
花山岩画舞婆娑,千古之疑有几多。 赤壁沧桑唯倾诉,明江汹涌任消磨。 稻香丰岁击铜鼓,马烈沙场挥铁戈。 最爱扁舟长镜里,天琴乐女众声何?
驻马听•宁明花山岩画
峭壁临江,两岸风光绣画廊。山花烂漫,一池清影醉仙乡。断岩无语舞霓裳,古藤有意桃源访。梦飞扬,千年逸韵青云上。
【仙吕•醉中天】 “秀水添明媚,花木捧芳菲。绝壁飞红岩画美,惊叹神仙绘。梦里云游遇几回?曲人陶醉,但求长住不思归”。
。“花山添锦绣,明江映霞光。画在山中山中画,美在人间天堂;花山红似火,江水绿如蓝。画在谜中谜中画,留在山高水长。”
【越调 • 小桃红】宁明花山岩画(一):“千人举手向天呼,祈盼神灵护。峭壁雄奇铁红著,拜庸巫,寒衣换了香一炷。谁能救苦?何时致富?凄凉烟瘴掩宏图”。(二):“祈天图变乐天图,招得瀛寰慕。喜看炎黄迈龙步,闯新途,花山高唱光明赋。心枷破除,田园重塑,丰收畅饮酒千壶”。
【仙吕•后庭花•宁明花山】曰:“明江峭壁危,花山岩画奇。万丈描绝绘,千年色未蚀。置难题,先民聪慧,至今未解疑”!
《听 花 山》诗为证:“细听珠山昨日歌,颃猴戏水竹婆娑。临崖如陷枪林地, 别路犹闻庆福哦,皓首攀寻芳草地,童心勇上雨云坡。驮龙远近千峰翠,壁画悬空万燕梭”。 广西宁明花山文化节有感
明江渔夫
汇聚桥东刮壮风 春归骆越乐融融
仙琴韵出云天外 唢呐声传月殿中
燕舞村姑舒笑靥 莺歌寨伯展痴容
骚坛辈出明江畔 惊动瑶台圣母宫
[越调]小桃红 宁明花山
壮家桂影两相闲,日暮归霞晚。秋色而今又璀璨,客凭栏,画题壁上堪惊叹。宁明风光,这厢独好,百越爱花山。
与放羊有关的宋词篇七
《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
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
一.诗的分类
(1)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说理诗包含在抒情诗中。
(2)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还有歌谣、民谣)。
(3)与其他体裁结合,又可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
(4)按内容的特点分,可分为寓言诗、童话诗、爱情诗、讽刺诗。
(5)中国的诗歌,按历史发展(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还可以分为新诗和旧体诗(包括古体诗、近(今)体诗即格律诗、宋词、元曲)。
二.诗歌的特点
四性: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
三.关于律诗的排序及押韵
1.平仄格式(一般归为两类,即首句押韵和首句不押韵两种)
(1)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3)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2.双句押韵,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律诗除首尾外各句都应对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律诗的最起码的要求。
3.押韵的字(双句的最末一个字)一般用平声韵(少数用仄声韵),一般以“阴平、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声,余为仄声。
4.平仄相反叫“对”(指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同叫“粘”(指第二句和第三句)。即: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反),如第一句(出)和第二句(对);第三句(出)和第四句(对);对句和下一句平仄相同,一句之中平仄既相重又相间。
5.押韵(韵脚):双句的最末一个字。律诗八句的叫法:首、颔、颈、尾。
6.不能犯“三平调”(即一句之中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用平声或仄声);不能犯“孤平”(即一句之中不能没有两个平或仄字联在一起)。
7.绝句第三句不押韵,律诗的“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不能与本诗同韵(即全诗为平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如全诗为仄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8.绝句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先写物再引出中心。
四.关于词的一般知识
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用的。后来词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3.宋词有两大流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主的豪放派,其作品表现出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以柳永、秦观、李清照为主的婉约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题材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4.判断某一首词,要根据其风格及其词牌的格式去判断。
五.元代戏曲
元曲:分为散曲(清唱)和杂剧(可以演出)。
1.散曲:分为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和套数(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每一套数都一第一首曲子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套数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散曲是唱而不演的曲)
散曲有宫调名(乐调),表示曲调声音高低的音乐名词;有曲牌名(曲谱),以“本宫调”第
一支曲子的曲牌作为“曲牌名”;还有标题,概括了“套曲”的中心内容。
2.杂剧(可以演出):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由科、唱、白组成,角色名有:旦、末、净、丑、外、卜儿。
每一折戏必须同一宫调,一个宫调由多个曲牌名组成。一般是四折一楔子。元杂剧有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
附: 著名诗人及其风格
陶渊明 ,晋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名潜,字元亮。平淡而又淳厚的艺术风格,质朴凝练的语言风格。如:《归园田居五首》
王维,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如:《山居秋冥》
孟浩然,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淡。如:《春晓》《宿建德江》
高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如《燕歌行》
岑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他们的风格均大同小异。
李白, 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如:《望庐山瀑布》。
杜甫,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如:《登高》,《兵车行》。所谓“沉郁”是由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这些因素构成的。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白居易,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风格浅直均易。如:《卖碳翁》。
韩愈, 中唐著名散文家,其诗歌风格除平易清新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奇险怪僻和以文为诗
孟郊, 中唐著名诗人,字东野。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其风格是硬语盘空,拗折奇险。如:《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榆柳萧疏接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贾岛, 字浪仙,比孟郊稍晚,与孟郊齐名,也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推敲”的故事便是最好的明证。其诗歌风格清奇僻苦。如:《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刘禹锡, 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含蓄豪俊。
柳宗元, 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明净简峭。如;《江雪》
李贺, 中唐著名诗人,字长吉,其诗歌风格奇崛冷艳。如:《李凭箜篌引》
杜牧, 晚唐著名诗人,字牧之,其诗歌风格,豪迈俊爽,遒劲峭拔。如:《山行》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其诗歌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与放羊有关的宋词篇八
《唐宋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唐宋词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3.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4.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6.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露堤平,烟墅杳”)
7.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8.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9.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10.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11.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张昇《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12.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宋祁《锦缠道》,“燕子呢喃”)
13.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平乐》,“留青不住”)
14.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15.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16.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17.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18.花影乱,莺声碎。(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19.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青柔”)
20.莺嘴啄花红溜,燕尾剪波绿皱。(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21.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秦观《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22.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23.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晁补之《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
24.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晁补之《忆少年》,“无穷官柳”)
25.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周邦彦《蝶恋花》,“月白交惊乌栖不定”)
26.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27.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粉墙低”)
28.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29.向晚骤,宝马雕鞍,酔襟惹乱花飞絮。(万俟咏《三台》,“见梨花初带夜雨”)
30.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点评: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 时代背景:这首词是晏殊某日风和日丽时,独坐小院中触景生情,
即兴引发的感想。 主题思想:此句意为眼前花落委地,令人无可奈何。忽见燕子翩飞,似曾相识,原来是去年旧燕,今又归来。表达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思,伤春惜时之意,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艺术特色:全词语言婉转流利,通俗晓畅,清新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时代背景:明道元年(1032)春,欧公与友人梅尧臣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 主题思想:此句意为满含泪眼问春花,春花不但不语,反而像故意抛弃她似地,纷纷地飞过秋千去。作者以含蓄的笔法,描写了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从侧面写明作者和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 艺术特色:整首词如泣如诉,情景交融,凄婉动人,意境浑融,语言清丽。
3.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在词上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时代背景:元丰四年,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 主题思想:此句意为不必遗憾杨花飞尽,叹只叹西园里百花凋零,难以连缀。作者描写杨花飘零,在空中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于杨花的怜惜。 艺术特色: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4.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太虚,少游,号淮安居士,高邮人。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南宋朝廷追赠他“直龙图阁学士”。 时代背景:宋哲宗绍圣初年,秦观因受“元佑党人”的牵连,先贬为杭州通判,继之,又因“影附苏轼,增损《实录》”,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迁徙郴州,此词为作者在郴州所作。 主题思想:尽管驿站转给作者友人馈赠的梅花,驿史捎来的是亲人的信息,信件堆积在案头,仿佛是堆砌成重重叠叠的乡愁离恨。表达作者被贬在郴州时的孤独处境和屡遭贬低而产生的不满之情。
与放羊有关的宋词篇九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与放羊有关的宋词篇十
《唐诗宋词中有关桃花现象的研究报告》
唐诗宋词中有关桃花现象的研究报告
2010-12-12 09:40:48| 分类: 我的论文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唐诗宋词中有关桃花现象的研究报告
研究意义:
桃树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花木,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桃花进入中国古典诗文,为中国的古典文学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传达出古人不同的情感。桃花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颇高的,早在《山海经·夸父追日》中就有桃林的出现及文中的“邓林”,这是最早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桃了,后来的《诗经·周南·桃夭》也出现了桃的意象,再到后来的先秦,魏晋文学做品中频频出现这一意象。据统计,特别是在《全唐诗》中涉及桃花的诗有293首,《全宋词》中涉及桃花的诗有169首,《全宋诗》中涉及桃花的诗有865首,加上元明清的词及文章,共有1800余首(篇)。翻开中国古典文学,可谓满眼的“桃花灿烂”。如此巨多的桃花意象,我们的前人们究竟想要通过桃花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思想,或者是意境呢?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有什么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这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地方,也是
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因为选题是:唐诗宋词中有关桃花意象的研究,所以时间和文学体裁范围就有了
一定的限制,只研究唐诗宋词。
研究现状:
这个题目对我来说算是原创,早之前就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来看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多次出现桃花岛这一虚幻宝地,顿时萌生出一种想法:“中国文人的桃花情结”。当我产生这种念头的时候,也联想到古诗词中有关桃花的意象,迫不及待的去百度,结果有关桃花的论文早就有人写了,这对我的打击算是不小,好不容易自己原创一个题目,竟然早就有人想过了。但是当我看到少的有关桃的论文时,有的只是从一个方面论述桃花意象,文化,有的是从某首诗歌中分析桃花现象,便觉得这里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要是能细化,详化研究这里的
确有着相当大的空间,并且可行性强。
有这样的几篇论文《浅析诗词中的桃文化》网络论文《感时花溅泪——论杜诗桃花意象的感伤色彩》【作 者】赵海菱 山东师范大学古籍所 。《桃花文化与中国女性中国文人》【作者】廖开顺 福建三明大学中文系。这在浩瀚的中国桃花文化中可谓是九牛一毛。也许本人能力有限还没找到有关桃花的其他有价值的论文,但这几篇对于研究本课题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还有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好像有专门研究“桃花”现象的著作,但是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在我校图书馆和网上竟然没有找到这本书。所以自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原作和别人的赏析
中把握桃花意象,现象的内容。
研究思路:
桃花以其俏丽的颜色和缤纷的落蕊触动中国人的某种情愫和感情,和菊花,梅花一样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一种文化积淀,情感承载物,因而频繁的出现在众多
的诗文中,也成为文人们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特定意象。本选题将桃花作为一个
意象研究,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从桃花文化的悠久历史上
(这里对桃花在历史文学作品上做简要概括,把重点放在唐诗宋词上有关桃花出
现的诗词。这一部分内容只作为论文开始的序言)
二、桃花意象探析
1、作为红颜意象的桃花。
(唐代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的羞容。而唐代韦庄的“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宋代蔡申的“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像桃花人面„„”这里的桃花意象都是些美人)
2、作为春天和青春意象的桃花。
(唐代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唐代吴融的“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桃花》);宋代白敏中的“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宋代李玉的“帘外残红
春以透”这里的残红之桃花,暗指青春易老)
3、作为文人桃源情结意象的桃花。
(宋末元初的谢枋得在“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
4、作为思乡,念人意象的桃花。
(周延邦的《琐寒窗》“想东园,桃李自春,到归时,定有残英”)
5、在特定场合出现代表文人某种情感的意象。
(唐朝刘长卿的“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晚桃》)通过对深涧晚开桃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仕途不顺而产生的怀才不遇的感慨。唐朝元稹在“平阳池上亚枝红,怅望山邮事事同。还向万竿深竹里,一枝浑卧碧流中。”(《亚枝红》)中,从两次所见桃花景观的对比中,触景生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事业无成的
感慨,格调深沉凝重。)
三、浅谈桃花意想产生的桃花文化
(桃花意想而产生的桃花文化反应这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出世和入世的观念这一
文化现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1、“桃花源“中国文人的“乌托邦”。
2、以“桃花”取名(人名,地名)的象征意义。
3、追求自然和精神的永恒。
3、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
四、对唐诗宋词中桃花意想作概括性总结。
参考文献:
1、《唐宋词选注》北京出版社 唐璋 潘君昭 曹济平
(这本书对于选题的研究非常重要,里面的许多有关桃的诗歌对于选题的研究奠定基础和事实依据。诸如:唐代唐彦谦的“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坐久好风休掩袂,夜来微雨已沾巾。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晚唐李咸《绯桃花》,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晚桃花》,唐朝元稹《亚枝红》,苏轼的《桃花》,周延邦的《琐寒窗》„„
这些诗词对桃花意象的探析有了分门别类的依据。)
2、《宋代词学资料汇编》张惠民 汕头大学出版社
(前面说过在宋词里提到桃花意象的词达到一百多首,为了论证的充分性,提议从这里面找出能论证本选题的词:朱炯远的《鹧鸪天》,晁补之的《忆少年》,蔡申的《苏武慢》,李玉的《贺新郎》等有关桃花意象的词,分析作者情感,从
而分类意象。)
3、《宋词三百首》精华赏析 孟庆文主编
(补充论据的需要)
4、《浅析诗词中的桃文化》网络论文
(这篇论文个人觉得有可取之处,对意象的把握也挺准,最大的不足就是太泛化)
5、《桃花文化与中国女性 中国文人》廖开顺 福建三明大学中文系。 (这篇论文对唐诗宋词里有关桃花文化的研究相当重要,在没有其他资料的情况下举足轻重,里面的观点有可取之处,比如说“桃花源“情结,“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等等,对于这些好的观点我既继承又会发展,关键是我研究的是唐诗宋词这块,万变不离其宗,站在比人的肩膀上就得又比别人的高的东西。)
上一篇:做爱舔女人什么女人最兴奋
下一篇:写爱句子 关于爱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