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咏诗怀古诗篇一
《咏诗怀古诗》
咏诗怀古诗篇二
《咏诗怀古诗.doc》
咏史怀古诗赏析
一、归纳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见下表)
篇目
类别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越中览古
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
鲜明的对比
石头城
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
寓情于景,拟人
蜀相
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借景抒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感慨壮志难酬
对比
京口北固亭怀古
抒发爱国情怀
词中用事
扬州慢
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化用前人诗句
过华清宫
统治者的奢侈淫逸
咏怀古迹(其三)
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
二、概括类别: 咏古迹
u 怀古人
u 忆古事
三、归纳思想内容:感慨盛衰无常
u 感慨壮志难酬
u 感慨国运衰微
u 抒发爱国情怀
u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一、明确什么是怀古咏史诗。
刘禹锡的《石头城》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白的《苏台览古》、《越中览古》, 刘禹锡《乌衣巷》, 即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 题的一类诗歌。
二、 思想内容方面的共同特征和规律。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刘禹锡的《石头城》,寄托的是国运衰微的感慨。
总之,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借古伤今、讽今、伤己,即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
三、 艺术技巧方面的特色。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借助典故叙事抒怀的(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李商隐的《贾生》,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盛衰、古今对比(李白的《越中览古》),或侧面烘托(刘禹锡的《石头城》,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等)
四、真题回放
[2004年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②。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答案提示:16.对仗(或:对偶)
17.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18.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五)
[2004年青海卷(全国IIII)]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 城 子
五代•欧阳炯16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提示:“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2005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1)“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五、总结鉴赏方法
首先抓关键语言(标题、注释、诗眼)、抓意象迅速确定诗歌类型,这一点是不难的。其次要弄清史实、典故,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其实,高考诗词鉴赏题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往往在课本中出现过,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再次一点要知人论世,也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简历、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以便感悟诗情,是感时、讽世还是伤已,这对咏史诗词尤其重要。最后要品味技巧手法,表达方式上是描景,叙史事,抒情还是议论;表达技巧上是对比、烘托,还是借古讽今、寓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工于炼字、寄托、自况等。
六、巩固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第三册P41)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①,天气初肃②。千里澄江似练③,翠峰如簇④。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⑤,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⑥,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⑦。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⑧。
[注]①故国:指金陵,南朝的旧都,今江苏南京市。②天气初肃:天气转为清肃,萧杀。③江:指长江。似练:像一条白色的绸带子。④如簇:像箭头一样尖削。簇同镞;也可释为攒聚。⑤ “彩舟云淡”两句:写的是远景:长江像一条天河,远望彩色的船如在云端,水洲上的白鹭纷纷起舞(南京西南长江中有白鹭洲,这里把地名活用,写成“星河鹭起”的动景)。
⑥繁华竞逐:争着过豪华淫靡的生活。竞逐,竞争、追逐。⑦ “叹门外楼头”两句:隋文帝派大将韩擒虎率兵伐陈,从金陵朱雀门攻入。其时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正在结绮阁上寻欢作乐。门外,指朱雀门外。悲恨相续,是说六朝亡国的悲恨相续不断。⑧“至今商女”三句:用杜牧《夜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歌曲,陈后主所作。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后人把它看作亡国之音。
1、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2 、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不超过100字)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3、4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①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3.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3分)
4.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5、6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浚: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王气:帝王所在地有一种祥瑞之气。黯然:暗淡无光的样子。③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锁:吴国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铁锁链。降幡:降旗。④伤:感伤。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山形:指西塞山。枕:靠。寒流:指长江。⑤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故垒:指西塞山要塞。萧萧:风声。芦荻:芦苇一类植物。
5.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答】
6.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7、8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年),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读下面的诗,完成9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10.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南 乡 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附答案提示:
1.答;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2.答:怀古实为伤今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能答出其中四项即算不错)
3.答:作者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三、四句是说吴国昔时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书写。
4.答:“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5.【解题指要】对诗词的分析、鉴赏不结合创作兹篇的时代背景是不行的,而怀古诗有弦外之音,只要是好诗则无一例外。
答: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6.【解题指要】以写景为结尾无一不含有余不尽之意,这是放之所有诗词而皆准的真理。只是“意”是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7.答: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8.答: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这里最有用的信息就是“晚唐”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要靠这种特定的时间信息来解决问题。题干上又说是凭吊六朝古迹,这样问题已能够基本解决。诗句本身有“六朝如梦”之说,暗示了六朝如过眼云烟之意;台城柳为什么无情,因为它“依旧烟笼十里堤”。要害在于“依旧”上,六朝及其繁华早已破灭,你为什么不随它而去,还要在这里卖弄风姿?这是诗人严厉的责难,也是诗人痛心的缘由。其实,进一步地说,责难台城柳也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实在是诗人眼见晚唐国势已日薄西山,一天不如一天,痛惜伤感之心溢于言表!)
咏诗怀古诗篇三
《诗歌鉴赏之咏史诗、怀古诗》
咏诗怀古诗篇四
《怀古诗》
咏诗怀古诗篇五
《咏史怀古诗(公开课)》
咏诗怀古诗篇六
《咏史怀古诗咏物诗鉴赏与练习》
咏史怀古诗鉴赏
教学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一、概念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
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
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
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
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
人回味再三。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都遗响千古。
二、类别:
1.咏古迹 2.怀古人 3.忆古事
三、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
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如唐代韦庄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
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
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
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刘禹锡的《乌衣巷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
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如王安石金陵怀
古词《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
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
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故国:指金陵,南朝的旧都,今江苏南京市。天气初肃:天气转为清肃,萧杀。似练:像一条白色的绸带子。如簇:像箭头一样尖削。簇同镞;也可释为
攒聚。“彩舟云淡”两句:写的是远景:长江像一条天河,远望彩色的船如在云
端,水洲上的白鹭纷纷起舞(南京西南长江中有白鹭洲,这里把地名活用,写成
“星河鹭起”的动景)。繁华竞逐:争着过豪华淫靡的生活。“叹门外楼头”两句:隋文帝派大将韩擒虎率兵伐陈,从金陵朱雀门攻入。其时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正
在结绮阁上寻欢作乐。门外,指朱雀门外。悲恨相续,是说六朝亡国的悲恨相续
不断。“至今商女”三句:用杜牧《夜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后庭花。”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歌曲,陈后主所作。诗人指
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这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有“玉树后
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后人把它看作亡国之音。)
王安石是在神宗熙宗宁初出任江宁知府的(府治即今南京市),两年后即入中
枢为相。这首词当作于任知府期间。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他站得高
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这首词全篇意境开阔,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
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
再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作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
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
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
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3.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在鉴赏
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
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
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却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
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
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再
如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
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
全诗景中寓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双关见意。
四、鉴赏步骤
(解读要求:(1)基础:明了诗人所咏的人和事(2)关键:把握诗人在吟咏
古人时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解读时应思考,对于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作者态度是什么?诗人对此事别
出新意的见解表现在何处? )
1.要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
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
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在阅读一
首诗词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解答鉴赏题时,注意
不要被命题者设置的误区所干扰。比如1996 年高考题选了元代作家阿鲁威的散
曲《咏史》,故意把作者所歌颂的三国英雄诸葛亮说成是刘备,就是制造误区的
一个例子:
双调 折桂令·咏史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阿鲁威(约1280~约1350)字叔重(一作叔仲),号东泉,人亦称之为鲁东
泉。蒙古人,其名汉译又作阿鲁灰、阿鲁翚等。元·杨朝英《阳春白雪》录其小
令十九首,情感深沉质朴,格调旷达豪迈。
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
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
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
媒介了。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
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
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
现实原因。
3.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
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
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还
有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
这么一首以古讽今的杰出之作。“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
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关于诗人对史实的态度,我们这里再举一个例子。
像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汉代的和亲故事,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
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远嫁异域的姑娘的同情,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而
王安石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作者在这里“借他人
酒杯,浇历史题材,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反映的,这里不但体现了诗人们不同的
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4.要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有以景衬情
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
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取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我们要在对具体篇章的分析
中仔细体味,并且从中领悟作品的基本风格。还有一点必须提醒,作为咏史怀古
诗,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主要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其它的典故,比如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用了五个典故。对于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至于用典时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
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在分析时,也要留意。
五、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
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
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5、思想感情:叹朝代兴亡变化 ,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岁月流逝、壮志难酬;
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讽刺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语言:含蓄
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8、艺术特色:借古讽今、对比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越中览古》、用
典、寓情于景 、以景衬情 、侧面烘托(刘禹锡的《石头城》)
六、鉴赏方法
1、懂得怀古诗词与史书和史论之间的区别。一是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是历史,
由于篇幅的限制,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不讲究百分之百地忠于史实。比如说李商隐的《贾生》,与史实就颇有出入,其实,汉文帝还不算昏庸,也不是不想重用贾谊,贾谊之不被重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遭到周勃等元老大臣的反对。诗人只是抓住“问鬼神”与晚唐许多皇帝佞佛媚道以及自己和贾谊都最终不被重用这两个相似点,借此发挥,以抒发自己“辜负凌云万丈才”的无尽感慨。二是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是史论,在二十个字到百把个字的一首诗或词中,绝对无法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做出全面的评价,做出结论,只是抒发某种感慨。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三)》只是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而对王昭君斯人则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不做任何结论。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分析:此题不能用叙史或论史的手法来考虑怎样回答,只能从怀古诗景物描写的角度来赏析: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2、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三国演义》开篇词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自然带有很大的戏谑色彩,还是陈与义的“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说得好,其中蕴含着诗人多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无穷感慨。还是以杜甫的《咏怀古迹(三)》为例来阐述这一问题:王昭君与杜甫的的连接点究竟在哪里呢?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颇为相似,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悲剧命运极其相似。杜甫正是立足于此而创作出历史上最杰出的昭君诗,虽然白居易、储光羲、王涣、欧阳修、王安石、赵翼等历代诗人也都写过不错的昭君诗,但都不能望其项背。抓住这两个连接点,我们就不难探明杜甫这首昭君诗的意蕴,在鉴赏时就不会偏离了方向。前面谈的是从相似点出发来找连接点,还可以从相反方向来找连接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而自己人到中年,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正是有感于此,苏轼才创作出历史上最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比如,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这首词最后以怀念李白和写景作结,所含有余不尽之意主要是什么?”
分析:回答时应考虑作者与李白来采石矶时有何共同点,落拓的南宋爱国诗人的愁和恨与李白因参加李璘幕府而被流放,最终死于此,十分相似,据此可作如下回答:“李白想„为君谈笑静胡沙‟,落得远贬夜郎路八千;如今佞当道,词
咏诗怀古诗篇七
《2014高考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诗怀古诗篇八
《咏史怀古诗》
咏诗怀古诗篇九
《咏史怀古诗鉴赏公开课(一)》
上一篇:围追堵截的意思
下一篇:最常见的分手对白:分手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