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挽留的诗句

| ACCA/CAT |

【www.guakaob.com--ACCA/CAT】

关于挽留的诗句篇一
《描写送别的诗句》

描写送别的诗句,诉尽离别愁绪

离别,有太多的眼泪,太多的故事。萋萋芳草,黯然南浦,伤柳灞桥,十里长亭……到处都有离人不舍的脚步,都有离别的无语凝咽,都有亲朋好友的赠酒赠诗,还有春风下缠绵杨柳的挽留。

是非聚散,总是匆匆,在一个人的旅途中遇到了彼此,还没来得及诉说相思,便各自天涯。或许,应该像黛玉一样,既然终究要散,还不如不聚。

或许,应该像纳兰一样,“人生若只初相见”,在时间的荒芜里不经意地相遇,然后就匆匆别离,这样便只余下那一刹那心花无涯的惊艳和一生最美的回忆。

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2、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李百药《送别》

3、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晏几道《生查子》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5、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6、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

7、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劳亭》

8、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王维《送别》

9、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卢纶《送李端》

10、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11、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12、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尹式《别宋常侍》

13、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尹式《别宋常侍》

14、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送别》

1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6、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游》

17、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王勃《江亭夜月送别》

1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19、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20、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李益《赋得早燕送别》

21、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别离》

2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3、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24、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6、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佚名的《送别诗》

27、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韩琮《暮春送别》

28、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29、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30、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31、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32、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辛弃疾《临江仙》

33、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34、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性德《于中好》

35、近来诗句如春柳,只向东风赠别离。——刘絮窗《送别感赋》

3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7、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杂曲歌辞·别离曲》

38、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白居易《青门柳》

39、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40、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许浑《谢亭送别》

41、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颀《送陈章甫》

42、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纳兰性德《送荪友》

43、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岑参《送崔子还京》

44、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4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6、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7、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8、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

4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1、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52、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53、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4、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5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6、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57、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苏轼《昭君怨。送别》

58、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9、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60、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61、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关于挽留的诗句篇二
《诗歌部分》

韩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解读 [诗歌部分]

1.金素月《招魂》

초혼(招魂)

산산이 부서진 이름이여!

허공 중에 헤어진 이름이여!

불러도 주인 없는 이름이여!

부르다가 내가 죽을 이름이여!

심중에 남아 있는 말 한 마디는

끝끝내 마저 하지 못하였구나.

사랑하던 그 사람이여!

사랑하던 그 사람이여!

붉은 해는 서산 마루에 걸리었다.

사슴의 무리도 슬피 운다.

떨어져 나가 앉은 산 위에서

나는 그대의 이름을 부르노라.

설움에 겹도록 부르노라.

설움에 겹도록 부르노라.

부르는 소리는 비껴 가지만

하늘과 땅 사이가 너무 넓구나.

선 채로 이 자리에 돌이 되어도

부르다가 내가 죽을 이름이여!

사랑하던 그 사람이여!

사랑하던 그 사람이여!

*시집 <진달래꽃> 1925

单词解释

1)비껴 가:擦过,掠过。

2)겹다:充满。

---------------------------------------------------

[作品解读]

在韩国传统葬礼习俗中,亲人左手挥舞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朝空中喊死者的名字,叫“招魂”。这首诗以招魂为题材,讲述了凄绝的死别之痛。

这首诗抒发了一个与爱人离别的女人胸中的恨。全诗的意境是一个女性“我”在夕阳西下的黄昏,在孤寂的远山上呼唤死去“你”的名字。虽然你是我爱过的人,但是生前却有未说完的话。因为已经不是这世上的人了,所以名字也就没有了主人也没有了回应。天地之间象征了生与死之间遥不可及的距离,“怎奈这天地悠悠万里”,正是生死两茫茫的虚无感的表露。

中国有很多望夫石的传说,最典型的传说在晋《列异传》:“武昌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韩国也有很多望夫石的传说,月牙山望夫石传说、栢芳山望夫石传说等,最具代表性的是新罗人朴堤上东渡日本后,其夫人立于鵄述岭盼夫归来,化为望夫石的传说。金素月的这首诗也引用了这些传说,抒发一个忠贞女性对永别的爱人的深切思念。

金素月的作品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很深,又多采用民谣的歌咏形式,这首诗也采用了绝句式的咏叹手法和民谣体反复吟咏的节奏。从“支离破碎的名字”——“离散的名字”——“没有主人的名字”这一递进关系中,作者让读者不断联想起一个与时代背景有关的主题——这到底是谁的名字呢?这不正是在残酷的日本殖民统治下,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百姓涂炭的祖国吗?作者借用女性为亡人招魂的仪式,隐讳地呼唤着祖国的复苏。

--------------------------------------------------------

김소월《초혼》

招 魂

那支离破碎的名字啊!

在空中飘散的名字啊!

千呼万唤也无主的名字啊!

让我呼喊着气绝的名字啊!

留在心里的一句话

至死也没能表白啊

我挚爱的人啊!

我挚爱的人啊!

红日高悬在西山上

鹿群也在哀哀啼绝

我徘徊在孤独的远山

千呼万唤着你的名字!

声声呼唤浸透悲伤

声声呼唤浸透悲伤

即便呼唤在冥冥中穿越

怎奈这天地间悠悠万里

纵然伫立此处化为岩石

让我呼唤着气绝的名字啊!

我挚爱的人啊!

我挚爱的人啊!

*诗集《金达莱花》1925

--------------------------------------------------------------------------------------------

金素月《金达莱花》

진달래꽃

나 보기가 역겨워

가실 때에는

말없이 고이 보내 드리오리다

영변(寧邊)에 약산(藥山)

진달래꽃,

아름 따다 가실 길에 뿌리오리다

가시는 걸음 걸음

놓인 그 꽃을

사뿐히 즈려 밟고 가시옵소서

나 보기가 역겨워

가실 때에는

죽어도 아니 눈물 흘리오리다

*<개벽>1922.7

单词解释

1)영변(寧邊):地名,指平安北道东南部的宁边郡。

2)약산(藥山):位于宁边郡的山名,因药材丰富且山泉众多而得名。

3)즈려 밟다:“지르밟다”的方言。由上往下压、踩。

---------------------------------------------------------------------------------

[作品解读]

这是一首韩国传统民谣体的自由体抒情诗,以一个女性的视角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悟。整首诗充满了伤感、哀怨、期盼的感情色彩,开篇即是“假如是厌倦了我/行将离去/我要默默为你送行”。所爱的人行将离去,没有挽留也没有泪水,不愿爱人离去的情感和泪水化作满怀的杜鹃花洒在离径之上。洒花和送行本身即隐含着不忍爱人离去之意,反而表达出强烈的挽留之意。在金素月的诗歌世界里,金达莱的花开和花落,象征着相爱和分手、相聚和分离。这首诗也被认为是艺术性的再现传统情恨的经典作品,也是能代表金素月精神世界的作

品。这种传统的离别之恨,从古代的《公无渡河歌》、《归乎曲》、《西京别曲》到民谣《阿里郎》到《金达莱花》一直得到了传承。作者通过简短的四联十二句,用伤感的语调把传统的“离恨”体现在深切的爱、献身精神、绝望、克制与坚忍四个阶段。

爱人离去的女性表面淡然地“采一怀金达莱花/遍洒你要离去的小径”,而内心却“至死我也不会落泪”,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这种对照令人联想起《庄子·田子方》的“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是一种封闭自虐式的情结达到极点的极度沮丧的心理状态。

而联想到作者创作这首诗时1920年代的社会状况,不难发现这份沮丧与自虐情绪的根源——一个日帝殖民统治下的亡国奴的悲愤与抑郁。但是在残酷野蛮的殖民统治下,诗人无法大声地喊出来,只能用男女间的爱情,隐喻对祖国的难舍难弃的爱和离别之痛。他深爱的祖国已经被倭族夺走,一方面是对离去家国的深切眷恋,一方面是对无能为力的自已深深地自责:“假如是厌倦了我/行将离去/至死我也不会落泪”。韩龙云的那首著名的《你的沉默》里的咏叹:“深爱的你竟离我而去/啊啊——你虽已远去 我却从未把你送走”表达的也正是这种失去祖国的离别之恨。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在于成功地继承了韩国古典文学的浪漫式抒情手法,娴熟地运用了民谣的韵律,跟韩国高丽朝民谣诗《西京别曲》和朝鲜朝时期的《阿里郎》有着一脉相承的相似之处,因此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

金达莱花

假如是厌倦了我

行将离去

我要默默为你送行

宁边的药山上

采一怀金达莱花

遍洒你离去的小径

离去的一步一履下

那满径的花瓣

请你轻轻踩踏着离去

假如是厌倦了我

行将离去

至死我也不会落泪

*《开辟》1922.7

-------------------------------------------------------

[关于作者]

金素月(1902.8.6 -1934.12.24)是韩国人民最爱戴的诗人之一,本名金廷湜,生于平安北道龟城。儿时父亲遭日本人殴打精神异常后,由经营矿山的祖父扶养长大。1915年在乌山学校中学部就读期间在独立运动家曹晚植和诗人金忆的指导下学习。1923年去日本东京

商科大学留学,同年9月因关东大地震被迫回国,其时祖父经营的矿山破产,被迫举家迁至妻子的老家龟城郡。但是他创办的东亚日报支局失败,使他陷入了极度贫困与沮丧之中,整日借酒浇愁。1934年12月24日在故乡郭山服鸦片自杀。

金素月的创作活动是从1920年代在《创造》上发表诗歌《浪人之春》、《夜的雨滴》、《午过的泣》、《思念》等开始的。1922年考入培材高等普通学校开始,创作活动达到高峰,主要以《开辟》为舞台,发表了《金草坪》、《妈妈啊,姐姐啊》、《金达莱花》、《溪滩》、《燕子》、《江村》等作品,此后以金亿主办的《灵台》为阵地发表了《在田埂上》、《点燃花烛的夜晚》、《无信》、《南勿里平原之歌》、《衣和食和自由》、《干渴》、《纸鸢》等作品。一生创作了两百多首诗,1925年出版了生前唯一的诗集《金达莱花》,5月又发表诗论《诗魂》,把创作活动推向了顶峰。

素月的诗继承了朝鲜古典诗歌和民谣的韵律形式,写出了许多反映民众生活和情感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他在描写祖国和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流露出深深的爱国和忧国之情。

1981年韩国政府追授金冠文化勋章,并在首尔南山公园建立了“金素月诗碑”。

2.韩龙云《伊的沉默》

님의 침묵

님은 갔습니다. 아아, 사랑하는 나의 님은 갔습니다.

푸른 산빛을 깨치고, 단풍나무 숲을 향하여 난 적은 길을 걸어서, 차마 떨치고 갔습니다.

황금의 꽃같이 굳고 빛나던 옛 맹서는 차디찬 티끌이 되어서 한숨의 미풍에 날어갔습니다.

날카로운 첫 키스의 추억은 나의 운명의 지침을 돌려 놓고, 뒷걸음쳐서 사러졌습니다.

나는 향기로운 님의 말소리에 귀먹고, 꽃다운 님의 얼골에 눈멀었습니다.

사랑도 사람의 일이라, 만날 때는 미리 떠날 것을 염려하고 경계하지 아니한 것은 아니지만, 이별은 뜻밖의 일이 되고, 놀란 가슴은 새로운 슬픔에 터집니다.

그러나 이별을 쓸데없는 눈물의 원천을 만들고 마는 것은 스스로 사랑을 깨치는 것인 줄 아는 까닭에, 걷잡을 수 없는 슬픔의 힘을 옮겨서 새 희망의 정수박이에 들이 부었습니다.

우리는 만날 때에 떠날 것을 염려하는 것과 같이, 떠날 때에 다시 만날 것을 믿습니다.

아아, 님은 갔지마는 나는 님을 보내지 아니하였습니다.

제 곡조를 못 이기는 사랑의 노래는 님의 침묵을 휩싸고 돕니다.

*시집 《님의 침묵》 1926

单词解释

1)산빛:山色。

2)띠끌이:微尘。

关于挽留的诗句篇三
《古诗文》

古诗文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853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李杜”,或为李商隐并提,称为“李杜”。杜牧虽然写了一些进步诗篇,但也写了不少消极颓废、趣味低下的作品,这些含有糟粕的诗歌,应引起注意,给予批判。 [注释]

① 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帜。

②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译诗]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风飘动。 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叩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作者简介】

叶绍翁 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 【注释】

1.游园不值 : 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2.应:可能,大概,或许。

4.屐齿 :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3.怜:爱惜,怜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 怜悯,是爱的意思。 5.苍苔:青色的苔藓。 6.小叩 : 轻轻地敲。

7.柴扉 : 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今译】

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才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作者

宋祁 (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宋天圣二年与兄郊(后更名庠)同登进士第,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郊

为第一,置祁第十,时号“大小宋”。历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范镇为撰神道碑(《宋代蜀文辑存》卷九)。其词多写个人生活琐事,语言工丽,王国维称道其《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清人辑有《宋景文集》。近人赵万里辑有简评

早春郊游,地在东城,以东城先得春光。风和日丽,水波不兴。春日载阳,天气渐暖。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个“闹”字。王国维称道其“境界全出”。而李渔却认为这个字用得无理:“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其实人的视听感觉,是可以打通的。把无声的姿态说成有声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不但使人觉得那杏花红得热烈,甚至还可使人联想到花上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从而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活泼生机。 赏析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品简介

名称:春夜喜雨 年代:盛唐期间 作者:(唐)杜甫 体裁:五言律诗 选自:《杜少陵集》

注释译文

【注解】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雨水滋养植物。 野径:田野间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早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òng):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译诗】

这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要是天亮后看看这春雨后的锦官城,那将是繁花盛开的世界。

作者简介

杜甫像杜甫[2] (公元712-770年)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

少陵、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现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作品原文 早春呈①水部张十八员外⑦ 韩愈【唐】 其一: 天街②小雨润如酥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④一年春好处,绝胜⑤烟柳满皇都⑥。 作品信息 名称: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 年代:中唐 作者:韩愈 体裁:七言绝句 注释译文 注释 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正是。 ⑤绝胜:绝,绝对;胜,胜过。 ⑥皇都:帝都。 ⑦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首。贞元进士,历任节度推官、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国子祭酒等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其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有门人李汉所编《昌黎先生集》传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原文 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概况 【作品名称】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创作年代】南宋 【作

者姓名】辛弃疾 【作品体裁】词 译文 [译词] 鹧鸪天·代人赋 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

芽, 东面邻居家的蚕宝宝,已经有一些钻出蛹茧。 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 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枝桠间归栖暮鸦点点。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 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 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 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 作者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②,干戈寥落四周星③。 山河破碎风飘絮④,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⑤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⑦。 注释 ①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③、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④、“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⑤、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⑥、“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⑦、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⑧、“丹心照汗青”衷心永垂史册。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译文 译文一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译文二 过零丁洋原诗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

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译文三 遭遇苦难的原因是我精通经书而获官职所致, 使我在荒凉冷落的战场上度过了四个春秋。 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柳絮, 一生动荡如同被雨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惶恐, 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红心,让它永照史册。 译文四 自己由于数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文天祥画像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让忠心永垂史册! 作者简介 文天祥(公元1236—1283),男,汉族,吉州吉水人(今属江西),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文天祥雕像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抗元名将。名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教版小学课本中,印为“原”应为“元”。(附:“元”同“原”) 九州:古人间遍种自由花。 作者简介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第一任上海市长。 参考译文 1936年冬,梅山被包围,我受伤潜伏在树丛草莽中20多天,担心不能脱险,写下三首诗藏在衣服最里面。不久突围出去。 今天要砍头了想些什么?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事业。此次去阴间召集牺牲的同志。用十万大军杀死阎王。 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仗了,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 革命者四海为家,反动派对人民的镇压应该结束了,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注释:旋:不久。 泉台:传说中的阴间。 旧部:从前的部下。指牺牲了的战友。 旌旗:指部队。 烽烟:指但是国内革命战争。 诸君:各位同志。诸,许多、各位。君,对人的尊称。 涯:边际,止境。 取义成仁:为真理或正义事业而献身。 招:召集 诗词原文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词概述 【作品名称】示儿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诗 七言绝句 爱国诗 陆游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某些版本为元:本来;原来。在冀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a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

雍州(《禹贡》)。这里代指中国。 九州同:祖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头 。乃:你 ,你的 元:原来 但:但是 注: 在冀教版小学课本中,无印为“毋”。故上为按冀教版小学课本订正。 "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世间一切就与我无关了,死去时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祖国统一。待到南宋军队收复北方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

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作者简介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④。

躲进小楼成一统⑤,管他冬夏与春秋⑥。 注解 ①《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3日: “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凄成一律以请’云云。”按,十月五日郁达夫在聚丰园宴请其兄郁华,请鲁迅作陪。闲人,(《三闲集·序言》里说:“我将编《中国小说史略》时所集的材料,印为《小说旧闻钞》,以省青年的检查之力,而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指为‘有闲’。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所以把杂文集名为《三闲集》,又自称“闲人”。打油是自己谦称是打油诗。偷得半联,有三种说法:一、郭沫若同志认为即借用钱季重的“饭饱甘为孺子牛”,不是半联而是半句,见注④。二、借用南社诗人完姚鹓雏(锡钩)

的诗句“旧帽遮颜过闹市。”三、熊融同志提供,那天鲁迅赴宴,郁达夫开玩笑

关于挽留的诗句篇四
《挽回女朋友的句子,分手后挽回女朋友的话》

挽回女朋友的句子,分手后挽回女朋友的话

婚恋情感危机处理找续缘婚恋诊疗中心,成功复合者都在免费分享成功案例!

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真真懂得拥有的价值。我不想你有价值,更不想失去你。 一语不合,视若仇敌,情绪如此多变,我心怎堪煎熬?语不经意,勿要多想,更忌往坏里想! 我是真的爱你!若是因为我对你的思念而烦扰了你,那么什么也代替不了我愧疚和伤感的心, 一语不合,视若仇敌,情绪如此多变,我心怎堪煎熬?语不经意,勿要多想,更忌往坏里想! 我是真的爱你!若是因为我对你的思念而烦扰了你,那么什么也代替不了我愧疚和伤感的心,对不起!

我该怎样对你呢?没有你,我就像离开水的鱼,一句对不起能不能让你清醒,爱是快乐的事情,还能不能再一起游来游去?

很怀念一起度过的时间,想念 你的笑!想念你的好!只怪自己不懂珍惜!给个机会让我们回到从前!

曾经以为,向你提出分手需要一生的勇气,但到今天,我不得不承认——要和你一起过下去所需的勇气其实更大。

是我错了,我不想失去你,不想失去一个最爱我的人,和一个我最爱的人!请原谅我! 你还欠我一个深深的拥抱,想看你解释的眼光,所以我不停回头盼望,当我一个人面对夜晚,寂寞的哀伤,我该如何将它藏匿。

若无宽恕,生命将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控制。

我真的无意伤害你,真的很想与你和好如初,请原谅我吧。

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有心要伤害你,今天的局面谁都不希望发生,既然大家都不开心,我们还是做个普通朋友吧。

也许是我的幼稚刺伤了你的心!别再用痛苦的过去折磨自己!我并无害你之心! 原来得罪你是如此的容易,下次我会注意了。这次算我错了。

爱你让我不能失去你,歉疚让我不能静下心,迫不及待告诉你——对不起,不能失去你!

都是那该死的脾气惹的祸,我一定会恨恨的骂它一顿的了,原谅我好吗?

可能是我的任性让你生气了,可能我昨天心情真的不好,但不管怎样,请你别计较。 不知道你现在怎样,我自始至终没有改变,每次听见看见你,我的情绪都会无法控制,希望你能给我机会和你重新开始。

也许我们之间有些误会,那你也不用不理我啊!就算我错了好了,我借此对你说一声“对不起”。

或许我不太了解你,或许我误解了你.可是我离开后依然会等你,等你有一天让我来照顾你,呵护你.

在这我真诚地请你愿谅,别生气了好吗?我真的错了!我现在好想念你骂我的样子!你不原谅我!

我会错上加错,你原谅了我,我不会犯错!你愿意让我改正错误吗

亲爱的,借这信息希望你能原谅我的任性,我的脾气不好,请你不要放弃我.

伤害了你不是我的初衷,过去的始终也要过去,我不舍求你对我的原谅,只希望你过得好! 没有你阳光不再灿烂!今天太阳好大,但比不上我心里下的雨大!再不原谅我,我的心开始发霉了! 这次我选择了流泪而不流血

伤害了你不是我的初衷,过去的始终也要过去,我不舍求你对我的原谅,只希望你过得

好!

没有你阳光不再灿烂!今天太阳好大,但比不上我心里下的雨大!再不原谅我,我的心开始发霉了!

这次我选择了流泪而不流血因为我深知是我的错同时我也跪下了,因为我想用膝下的悔恨来换取你的宽恕!

请不要生气好吗,是我不能理解你,但我现在知道你的难处,今后我只想听你的,好吗? 你能回电话吗?对不起,没时间陪你,又让你独守空房,可不准做深闺怨妇哦!

我知道你现在的工作真的很棘手,对不起,我不该总拿那些无聊的事来冤枉你,一切都会顺利起来的,我会乖乖等你。

我的错误让我夜不能寐,在午夜向你说:"我错怪你了,没有你的原谅,我宁愿长眠此生"。

我依然爱你,我的好老婆,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任杀任剐,只求你能理睬我。

我乱发脾气,是我不对,以后我一定尽量克制。想起我们曾经有过的甜蜜,所有的气都烟消云散了。

这就是真正的亲密无间--任何东西都无法割断我们彼此的爱不敢面对你的目光,我知道错了,你大人有大量,原谅我好吗?

深爱你的人正在忏悔„„小女人一个,但我很喜欢。

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想你、念你、恨不得啃啃你!

一直以来,我后悔的是没跟你做过什么,而不是跟你做过什么。

老公,我昨晚也几乎一晚没睡,除了反省自己的过错,我还要用行动表示,抓紧时间赶制“温暖”牌,原谅我吧!

也许是我的幼稚刺伤了你的心!别再用痛苦的过去折磨自己!我并无害你之心!我想说:对不起!对不起,

我为我的粗鲁深表歉意。

因为真的太想见你,心里从来没有那么在乎。原谅我好吗?

风往北吹,因为北方有季节的期盼;我往北追,是因为北方有我的期盼;你往北飞,是因为什么?因为我的错吗?

对不起,虽然我没和你见面,但我心里一直都惦记着你,我一直都没忘记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快乐。

千变万变不变的是我的心;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人的错;千言万语只想说一声爱你!

关于挽留的诗句篇五
《描写夏天的古诗》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1、《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初夏即事》【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7、《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3、《首夏》【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 脉脉防忧煎。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14、《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15、《夏日登鹤岩偶成》【唐】戴叔伦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16、《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17、《三月晦日偶题》【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18、《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19、《初夏淮安道中》【元】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20、《夏日杂诗》【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21、《夏日》【唐】白居易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尽日坐复卧, 不离一室中。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22、《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代诗人秦观《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关于挽留的诗句篇六
《古诗词中关于人生苦短、天地无穷的词句》

古诗词中关于人生苦短、天地无穷的诗句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孔子(2500年前的某年某月某日,孔老夫子在今天的沂河或者泗水边上看着河水流去,发出了一声浩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意思是一切事物都像这流水一样永远不断地流逝而去。几千年过去了,无数人事如流水般逝去,老夫子的这句话却仍在我们心中回荡。)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乐生避死是人的普遍行为。在广袤浩瀚的宇宙天地之中,人的生命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在无限流逝的时间面前,更使人们倍感人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暂、有限和无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屈原(这是屈原在思考生存和死亡时所发出的慨叹,诚然生命的短促,使得人无法尽享尘世的所有豪筳,于是不得不发出如此悲怆的哀怨。往往是,人在尘世的生活越愉快,其对死亡的恐惧就越大。)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别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烦恼上面,凡事要看得达观些,应该敞开胸怀去欣赏,把握自己身旁各种美好的事物。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曹操的发问,其实是人类对这个问题的千古一问,就是人生到底是什么?这当然不只是包括了时间,还应该包括了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苦苦求索。)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阮籍(悠悠天道恢弘邈远,而岁月却是易逝难留,就如同晨露一般,转瞬就消失不见。面对高山、江河的亘古不变,人生真的不过是沧海一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诗人独立于幽州台上,放眼山河,思绪万千。想到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美好的年华就要白白流逝,幽州台啊幽州台,你曾凝结了多少悲壮的故事,融铸了多少英豪的血泪!枉我空怀宝剑,报国无门。面对着你,纵有千言万语,我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好化作千行热泪。)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在无穷无尽的时空当中,所有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都如过眼云烟,在斗转星移间慢慢消逝,甚至不及天上的一朵闲云、深潭里飞檐的倒影悠悠常在,更不应说那长江之水,千年

万年流个不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心忧天下的诗圣杜甫贫病交加之际,站在滚滚东逝的长江岸边,面对着急风涌浪、猿啸鸟飞,想到自己异乡艰难成苦恨,飘泊潦倒病残生,而心中的抱负却难以实现,只有借酒浇愁,兴忧国伤时之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逝去的时光不可挽留,心中的烦恼却无法消除。人生无常,快乐的日子并不多。其实,人又何必计较太多的名利呢,正因为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所以烦恼与忧愁才时刻相随。该放手时就放手,得开心时且开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逝水无言,滚滚东流入海,那是它永恒的归宿;人生易老,百年倏忽即逝,也是自然不可逆转的规律。既然有些东西不可改变,一味的叹挽只会徒增烦恼。不如像李太白一样,尽情欢乐,纵情山水,开怀畅饮,不醉不休。快乐也不过百年,忧愁也不过百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对于月亮与流水,古人赋予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人生感慨。月亮的圆缺盈亏、玉润清辉,流水的奔腾不息、百折不回,与人生的诸多遭际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月亮总是那个月亮,千年明亮;流水依旧是那些流水,万年流淌。而人虽然不是同样的人,却有着同样的感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悠悠千载,世事苍茫变换;人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崔颢此诗,可谓七言诗之神笔,黄鹤楼之绝唱。大诗人李白面对此诗,也道无法超越,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是谁在江边第一次看到月亮?而江上的月亮又是何时开始朗照江边的人呢?人世世代代无穷尽地传承下去,江边的月亮也在千年万年地照着大地…… 人类和宇宙应该是一个不断向前绵延的过程,我们不见其“始”,也难见其“终”。然而诗人传递的并不是全然伤感的情怀,

他描绘出了世界的美丽,感慨着生命可贵,在怅惘和感伤的同时,也令人警醒。)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在这苍茫的天地间,在这时间的荒野中,我们这一生,又能算是什么呢?所有的喜乐、悲苦,不过转瞬即逝,人生就算百年,在无穷的时空面前,也不过是须臾而已,又何必为名利等耿耿于怀呢?苏东坡在贬谪之后能有如此旷达的胸怀,现代的我们应该有所获益,更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关于挽留的诗句篇七
《古诗鉴赏》

关于挽留的诗句篇八
《古典诗词中的落花与落叶》

古典诗词中的落花与落叶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蕴含深厚。某些意象往往具有多层面的涵义。在阅读的时候要细细体味,方能领略一二。就像落花和落叶,落花并不总是和伤春联系在一起;而落叶,它的内涵也不仅限于悲秋。 李煜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晏殊云:“无可奈何花落去”,诸如此类等等,都是见落花而伤春,但大诗人王维笔下的“落花”却别具特色。试看,“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落花寂寂啼山鸟”等。我们发现,王维诗中的“落花”与“啼鸟”是相得益彰的。“鸟鸣山更幽”,山中的啼鸟,优美动听而不喧哗。“落花”与“啼鸟”互为映衬,静中有动,声色相宜。再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写芙蓉花,只是摄取了“开”与“落”的瞬间加以表现,而充满了浓浓的生命气息。还有《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落”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了花儿在空中下落时划下的优美弧线、飘动时的微声,还有落花

铺在地面上的无声无息的状态。这个动作本身,就能引发丰富的想象,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人闲,所以能感觉到桂花的飘落;夜静,所以能感觉到山鸟的啼鸣。“闲”和“静”,同样是一种“归根”的静美。静夜中的落花鸟啼和诗人的心境相契合,构成一种宁静和谐的境界,充满了禅意。总之,王维笔下的落花并不是伤感衰颓的象征,而是显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情趣,淡定而富于生机。

还有一些别具一格的落花诗,赋予落花别样的意味。最为人熟知的是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独特的角度刻画了落花的品格,发人深省,充满哲理。清代着名学者俞樾三十岁时,在北京保和殿参加朝考(入选翰林之考试),试题为“澹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以“花落春仍在”开篇,深得阅卷官曾国藩赏识,故而荣登榜首。此后,俞樾以“春在”题作堂名,且将二百五十卷着作题名为《春在堂全书》。“花落春仍在”一句,将文学作品中关于落花的伤感一扫而空,清新振拔,体现了大学者的气度。 如果说落花尚能表达对生命的执着与挽留,那么,有关落叶的诗句就是一首首生命的咏叹调了。“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落叶”最初以“木叶”这样古朴的姿态出现在古诗中,从登场之时就与悲秋

结下了不解之缘。晏殊词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未明写落叶,而碧树凋零,望尽天涯,则落叶之深深可知矣。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亦写落叶,而赋予其色彩与飞舞之姿。唐代诗人贾岛落第之后在长安街头徘徊,吟出“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句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此时的长安街已是落叶纷纷,诗人在飘飞的黄叶中走过,叶子落了一地,他颀长的身影显得更加寂寞。落叶和诗人此时的落寞心境是很契合的。

看到落叶,诗人不仅悲自然界之秋,还往往悲人生之秋。落叶在宋末词人王沂孙的词里最为萧瑟凄苦。他的《水龙吟〃落叶》以落叶抒发无尽的故国之思。词人生动地刻画了落叶的特征、飞舞的形态:“萧萧渐积,纷纷犹堕,门荒径悄”,“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最后发出由衷的感叹:“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往昔在故园的秋天扫落叶之图景,当时只道是寻常,在今天看来是那么温馨,然而已不能拥有。词人就像落叶一样,在茫茫尘世中飘荡无归。 落叶除了表达萧瑟凄凉的心境之外,还常表达僧侣自甘清苦的寂寞况味,透着一丝禅意。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人》云:“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

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道人隐于满山的落叶之中,只在此山中,却不知去处。这落叶,覆盖了空山,掩藏了足迹,使得空山更加幽深缥缈。落叶与白云一样,促使了人与现实的疏离,表现了僧侣或道人清苦而自足的生活与孤高出世的情怀。无可上人《寄从兄贾岛》云:“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清晨,诗人象往常一样打开门,一看,地上铺满了落叶,他不由得想起昨晚,雨声、风声,断断续续地在耳畔响了一夜。深秋就这样来了。落叶深深,昭示着一年将尽;听雨寒更,落叶阶前,在群动暂歇的秋天,诗人获得的是一份安祥和宁静。

落花也好,落叶也好,都是诗词中不可或缺的意象。落花与落叶,是永远也咏不尽的。

关于挽留的诗句篇九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鹧鸪天【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曲院风荷【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吟【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夏日六言【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幽居初夏【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水浒传》中的一首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仲夏【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孟夏【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夏景【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夏日对雨【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闻蝉【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首夏【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过尽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纳凉【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始夏南园思旧里【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关于挽留的诗句篇十
《古诗鉴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73759.html

    【关于挽留的诗句】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