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什么仿佛什么写比喻句篇一
《什么是比喻句》
一些常用的比喻句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2.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3.离泉水不远有一块草地,茸茸的嫩草,缎子般闪着绿光。
4.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5.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6.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7.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8.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9.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0.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13.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14.那个人骨瘦如柴.
15.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16.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17.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方法的不同之处
问题: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枣红马全身肌肉结实得像拳击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
阐述:比喻和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请看下面两个例句: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
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同上)
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温柔”和“会打扮自己”)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
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
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从例①~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喻和拟人的关系。拟人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比喻,比喻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让描写喻体的词语直接同本体发生关系,就成了拟人。反过来说,拟人补上比喻词和喻体之后,也就转换
成了比喻。
但是,比喻和拟人又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比喻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明喻和暗喻),或用喻体替换本体(借喻);拟人用描写拟体
(实际上是暗含的喻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
(2)在比喻里,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以出现(如明喻和暗喻),也可以不出现(如借喻);在拟人里,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并不出现,只是拿适用于描写拟体的词语(即适用于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本体(即事物)。
(3)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在拟人中拟体(人)没有出现,是虚指,可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如性情“温柔”的,不一定是慈母,还可以是别的人。又如,“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还可以是年轻妇女或小伙子或其他什么人。
“枣红马全身肌肉结实得像拳击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很显然,“枣红马全身的肌肉”是本体,“拳击运动员(的肌肉)”是喻体,比喻词是“像”,这是英武的比喻(明喻)。用上述比喻和拟人的三点区别来审视,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都符合比喻的条件,而没有哪一点符合构成拟人的条件。
什么仿佛什么写比喻句篇二
《如何写好比喻句》
什么仿佛什么写比喻句篇三
《比喻句》
一 比喻
1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问题时用同他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两者的词叫喻词。例如:我们是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比喻分三类:明喻 、暗喻、借喻。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学习明喻。
明喻的结构特点是用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一般格式是:甲像乙。
3 比喻的好处:可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另外,比喻可以用浅显常见的现象对深奥的道理假意说明。帮助人深入理解。
4注意: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但两者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要具体、浅显、贴近、让人一看就明白。
二 拟人
1 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也就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例如: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2 好处: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本来不是人的东西人格化,使被描写的事物活跃起来,这就加强了语言的形象力。
3注意:运用拟人的写法必须是真情的流露,感情必须符合描写的环境气氛。只有对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运用拟人时还应注意比拟人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该有相似之处,才能把物写的像真正的人一般。
例如:
比喻句
(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2)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3)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4)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5)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6)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7)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8)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9)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10)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1 请听听森林爷爷的话吧。
2 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3 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4 花红的像一个小姑娘的脸。
5 花儿在微风中翩然起舞。
6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 春天母亲又苏醒了,她哺育小草,呵护大树,孕育生命,温暖人间,使世界一片生机盎然。
8 春姑娘轻轻地飞来了,她飞过高山,来到江河,飞过森林,来到田野,把春风春雨送到人间
9 春姑娘穿着彩衣,身批彩带,带着明媚的阳光、艳丽的花朵,翩翩舞到了人间。 10柳树在小河边听着春之歌,微风一吹它摇动起像小辫子那样的枝条,好像在说:“春天真美!”
11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
12一盆盆花草从冬天的沉寂中睡醒来,抖掉全身的枯枝败叶,重新换上了新装。
三 排比
1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例如:汽车在奔驰,钻机在轰鸣,人群在欢笑。
2 排比的句子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关的内容,他们的关系是并列或递进的。一般情况下,各部分又常用共同或相近的提示语。
3 好处: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的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4注意:构成排比的一组句子的意思总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果不按事理的内在逻辑顺序一层一层的说下去,不仅说明自己思维混乱,也让别人抓不着头绪。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的拼凑排比的形式。
四 设问
1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就是明知故问。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2好处:以设问作标题可以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的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作用。
有的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的说理文章为了使论证深入,波澜起伏,在关键的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1 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反问有两种句式:一是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二是肯定句,表达的是否定意思。 2 好处:用反问的方法表达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注意:使用反问一定要注意同正面的叙述、描绘紧密联系,当问题十分清楚,结论十分明确的时候,再提出反问,效果就好。
六 夸张
1 夸张是有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作了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2 好处:可以使人感到真实可信。目的在于深刻的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还可以通过对事物的形象地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3 分类:扩大夸张,有时故意把一般的事物往大处说。
缩小夸张,有时故意把事物往小了说。
4 注意: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否则不能给人真实感。还要注意力求新颖,不落俗套,不要简单机械的模仿前人。
二、修辞练习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六)把下列句子改写成拟人句
1、溪水哗哗地向前流去。
2、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3、鲜花盛开。
什么仿佛什么写比喻句篇四
《写好比喻句》
写好比喻句
一、导入,认识好的比喻句的特点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
这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海燕》中的一段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暴风雨将要来临时乌云、闪电的样子,为什么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呢?就是恰当、准确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由此看来,使用正确、形象的比喻是将文章写具体、生动的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写好比喻句。
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晋朝,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为什么谢安谢太傅对胡儿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满意,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却让他高兴得大笑起来呢?本来用盐比喻雪或用柳絮比喻雪都未尝不可,可以取其“白”的相似。但是盐沉重,且平时是不在空中的,谢子朗(文中“胡儿”)用盐做比喻,就比较生硬;而谢道韫用柳絮比喻,因为春天柳絮原本就漫天飞舞,所以用来比喻雪更贴切,既有颜色上的相似,也有形态动感上的相似。 相反,如果比喻的不是骤起的飞雪,而是地上的积雪,可能盐的比喻就更贴切一些了。 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什么?比喻其实就是相似的联想,只有抓住本体的特点,找出与喻体最贴切的相似点才能形成恰当的比喻句。
二、新授,了解比喻句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火眼金睛找不足:
1、小河像飘动的绸带。这一句把“小河”比作“绸带”,是完全可以的。问题在“飘动的绸带”,因为这样一来,使人感到这绸带是飘在空中的,那用来比喻“小河”自然是不恰当的了。
2、“翠绿的荷叶像磨盘一样,”比喻要用人们常见的事物来打比方,让人们不熟悉的物体成为,是把“荷叶”比作“磨盘”就令人不解,因为磨盘并不常见。比喻时,一定要用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如不这样,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
3、满天的星星,像一粒粒的石头。
(比喻不恰当,未能适当地表达思想情感。)
改:满天的星星,像一颗颗闪烁的宝石。
4、小弟弟的脸像苹果。
这个句子孤零零的,别人读了既搞不清楚小弟弟的脸为什么像苹果,又弄不清楚具体是像苹果的颜色、形状还是气味,就显得不具体,没有达到表达的效果,让人读了索然无味。请看修改后的句子:
小弟弟的脸胖呼呼、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5、十五的月亮真像一张大饼。
这个比喻句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写比喻句的目的是使句子表达优美、生动,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把月亮比成大饼,美感就没有了,不如这样写,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 多像一个晶莹剔透的玉盘,把银色的光辉洒向大地。
(二)总结:
怎样写好比喻句?1、.比喻时,一定要用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如不这样,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2、比喻要贴切,比喻要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更要体现正确的思想。3、比喻要生动优美4、比喻尽量写具体5、写完后要检查一下是否后搭配合适。
三、练习巩固
(一)小试牛刀展才华:
练习1、
“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的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c)
A像许多白色的羽毛迎风飘着
B仿佛一大片棉桃盛开在小河边
C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
D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为什么选c呢?作者抓住芦苇的形状和轻盈的特点,用绿色的轻云来比喻,显得很贴切。 练习2
一位学生在习作中描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到:“一片片的落叶,轻轻悠悠地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写后他觉得还不够形象,你能不能借助比喻的修辞方法帮他修改一下?
提示步骤:第一步,找出比喻对象——落叶;第二步,展开相似联想,想出恰当的喻体。 (出示例句)一片片落叶像蝴蝶拍打着金灿灿的翅膀,轻轻地飞向原野,飞向大道,飞落在人们身上。
练习3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改写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2、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3、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4、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二)拓展小练笔:
在实际习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抽象概括的话题,这时候运用比喻,可以使抽象事物具体化,让人更容易理解事物的内涵和本质。
如一位学生在写关于“生活”的话题时,这样写到: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这样写的好处是把生活的哲理、生活的感悟展现在读者面前。
从“青春”、“母爱”、“诚信”、“快乐”、“幸福”话题中任选其一,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模仿“生活”话题的句型特点, 写一段话。
(出示:请你欣赏:
1:青春是一丝暖风,唤醒了沉睡的荒原;青春是一缕阳光,温暖着冰凌的寒颜; 青春是一道彩虹,编织了七彩的天空。
2:青春是无知的孩子,有时天真浪漫,有时年少轻狂;青春是通向理想的阶梯,有时平平坦坦,有时坎坎坷坷;青春是汪洋大海,有时波涛汹涌,有时风平浪静。
3:母爱是一首无声的歌,优美的旋律需要我们用心倾听;母爱是一盏明灯,总是在黑暗中为我们导航;母爱是一滴甘露,滋润我们饥渴的心田。
4、快乐是蛋糕上的那颗红色的樱桃,酸酸甜甜,令人回味无穷。快乐是人生的大提琴,拉出了一串串孕育着希望的音符。快乐就像一股涓涓细流,虽然微小,却源源不绝。
5、幸福是玉兰花散发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幸福是一坛酿酝已久的陈年老酒,令人回味无穷。幸福是一泓清澈的泉水,滋润彼此的心田,洗濯我们的心灵。 )
什么仿佛什么写比喻句篇五
《比喻句》
什么仿佛什么写比喻句篇六
《什么是比喻句及例句》
比喻句 简介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 “好比”“是”“变成”“仿佛”“真象”···等。
分类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如: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
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借喻)
运用比喻句应该注意
感情色彩
(一)比喻要有感情色彩。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突出事物的特点
(二)在习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比喻原理
(三)了解比喻的特点不要随便写要遵守 把什么比作什么 的比喻原理
生动
(四)使文章更生动
如何判别是不是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3.“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3.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一些常用的比喻句
1)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2)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3) 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4) 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5)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6)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什么仿佛什么写比喻句篇七
《小学生比喻句摘抄》
小学生比喻句摘抄。优美的比喻句大全,为低年级小学生摘抄了一些......
1.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2.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3.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4.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
5. 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圆又红。
6.天上的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7.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8.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9.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10.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11.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无数只眼睛似的一眨一眨的。
12.柳树的枝条就好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一样。
13.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14.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
15. 弯弯的小河像一条彩带似的向远方飘去。
16.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17.书是智慧的钥匙.
1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20.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21.那个人骨瘦如柴 .
22. 这个人壮硕如牛.
23.在图书馆扒着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就象晚年石钟乳一样
24.钱钟书围城里说:打呼噜象放长线的风筝。
25.西湖象一块碧玉,一面镜子。
26.棉花象雪架一样。
27.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在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28.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29.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30.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31.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3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33.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34.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暗喻)
35.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36.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
37.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38. 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39.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40.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41.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42.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43.敌机逃窜了,我们的飞机紧紧追在后面,像豺狗追小白兔一样,一前一后。
44.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45.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46.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47.北极星橡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48.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了。
49.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50.我像风筝一样, 不能远走高飞 ,痛苦无奈像秋千一般, 荡了出去又回来 .
多做比喻句练习,摘抄优美的比喻句,对小学生写作会有帮助。
首先我们弄明白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例如: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这句话中把雨来比作小泥鳅。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是“像”,本体是“雨来”,喻体是“小泥鳅”。常用的表示比喻的词有:好像、仿佛、似的、好似、宛如、如、像、一般等。
二年级:
1.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4)
2.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7)
3.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8)
4.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47)
5.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的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49)
6.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50)
7.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53)
8. 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129)
9.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130)
10. 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148)
11.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1)
12. 要是下起濛濛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41)
13.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43)
14.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散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46)
15. 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50)
16.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51)
17. 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100)
18.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105)
拟人句:
二年级:
1.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66)
2. 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67)
3. 小柳树在微风里得意的跳起舞来。(67)
4. 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的笑了。(68)
5.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2)
6. 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7. 笋芽儿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8)
8. 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10)
9. 叮咚,叮咚,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21)
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总复习
一、复习重点
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方法。我们学过的比喻句都是明喻。这些比喻句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句子中有要说明的事物;二、有作比喻的事物;三、有比喻词。如,“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在这句话中“长城”是要说明的事物;“长龙”是用作比喻的事物;“像”是比喻词。
比喻句中的要说明的事物和作比喻的事物并不是同一类的,但是它们有相似之处,“长城”和“长龙”的相同点是“长”。
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的东西说得具体形象,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从而收到形象生动、新鲜活泼、鲜明深刻的效果。
在十二册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比喻句,都是运用得非常贴切的。例如:
(1)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的飞奔。
(2)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3)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4)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5)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6)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7)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复习拟人句。
拟人就是把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甚至抽象的概念当成人来写,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言论、行动、声音和笑貌,以便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具体的感觉。如“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把天空的星星当作淘气可爱的孩子写。
请读读下面的拟人句,体会一下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好处。
(1)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欣赏它们映在水里的影子。
(2)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3)不知名的小虫“丝丝”地叫着,好像在说:“热啊,热啊!”
(4)水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的吹拂下点头微笑。
3.复习排比句。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思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关联,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复习巩固对排比句的认识,首先要读句子,分别说说分句里连续用上了几个相同的词语。这几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是几个结构相似的句子并列在一起),然后再说说这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例如基础训练6第四题。第1句“黄继光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这句话中4个分句都是说黄继光感到许多人都在望着他。第2句“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飞行……”这句话中4个分句都是说飞机在空中的各种动作。第3句“芦苇、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这几句都是说植物、景物倒映在水中的情景。
读一读下面的排比句,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什么仿佛什么写比喻句篇八
《比喻句》
比喻句的形式
简介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象”·····等
分类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如: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
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借喻)
运用比喻句应该注意
感情色彩
(1)比喻要有感情色彩。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突出事物的特点
(2)在习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比喻原理
(3) 了解比喻的特点不要随便写要遵守 把什么比作什么 的比喻原理
生动
(4)使文章更生动
如何判别是不是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3.“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3.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一些常用的比喻句1)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2)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
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3) 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4) 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5)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6)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7) 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8) 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9) 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10) 小姑娘的心灵像棉花一样纯洁。 11)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12) 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13) 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14) 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世界充满生机; 15) 春天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活力;16) 春天是一个优美的舞蹈,让世界充满微笑。
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
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什么仿佛什么写比喻句篇九
《比喻句》
一、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 天空。 二、彩虹挂在雨后的天空。 同学们,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 么呢?
是的,像第一句这样的句子 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使语 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 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将这样 的句子称为比喻句。
比喻,俗称打比方。简单点 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 另一个物体。 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 物之间的某点相似来进行说明或 者描写。
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寻找共同点: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
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 是比喻句。
上一篇:形容乌龟的四子词语
下一篇:女人在上面做爱怎么样才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