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列数字的句子篇一
《列数字》
列数字
也叫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注意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 使说明对象特点更加准确,令人信服
1、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国石拱桥》
2、岳禹碑高1.7米,宽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计77字,末行空四字。——《岳禹碑》
打比方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文章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
借喻,而说明文多用明喻和暗喻,不用借喻
3、一种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
打比方的作用:使文章更具体、准确、生动、形象。
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打比方)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作比较)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
作比较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例如:
1、太平洋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2、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例1将太平洋的面积和其它三大洋面积相比,与北冰洋面积相比,这是同类比较。 例2将十二榀钢屋架与长安街的路面宽度相比,这是异类比较。
2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使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为了说明宴会厅的建筑面积,作者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
一般简析句子是作比较时前边一般可加前缀“形象有力地说明”
列数字的句子篇二
《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
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 引用说明,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
3.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 列数字,体现准确性 )
4.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作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
5.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使被说明对象更具体,更形象。 )
6.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 分类别,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
7.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作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
8.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 引用说明,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
9.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栽几丛书带草。 ( 举例子 ,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
10.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 作诠释,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
1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举例子,既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
1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 列数字,体现准确性 )举例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打比方: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圆里的喷泉一样.
列数子: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作比较: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更大的动物,那就是鲸.
列数字的句子篇三
《句子》
一、 关联词练习。
1.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不是…就是… 只有…才…
只要…就… 不管…总… 即使…也…
(1)( )遇到什么困难,他( )能想办法解决。
(2)在旧中国,农民( 遇到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3)太阳()离我们很远,( )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4)()没有你的帮助,我()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5)我们()要向英雄学习,( )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6)()勇敢地去劳动、创造,()一定能体会到劳动、创造的
幸福。
(7)星期天,我()去打篮球,()去踢足球。
(8)( )社会主义,( )能救中国。
(9)( )猫头鹰是捕田鼠的能手,()我们要保护它。 (10)( )大家语言不通,( )心里想的都是一样。 尽管„„还是„„ 虽然„„但是„„
1、()没人看见我在什么时候钓到鲈鱼的,()我要把它放了。
2、()他把试卷检查了三遍,( )写漏了一题。
3、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合成一句,使句子更简洁。
(1)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2)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
4、用同一词语写两句话,分别表示该词语所表示的两个意思。 例:勉强①不是甘心情愿②将就,凑合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5分)
1.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属于谁?( )
2.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
3.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
4.桂子开花,十里飘香。( )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修改病句:
1.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2.只要刮风下雨,边防战士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3、同学们在游泳时不能注意安全。
4、同学们捧着书包蹦蹦跳跳走进学校。
5、我最喜欢上语文课了,而且语文课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6、 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
句式变化:
1.我们吃的穿的,每一样都不能离开群众的支持。(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写个句子,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改成反问句)
4、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5、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6、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换种说法)
7.听了张海迪的报告,谁能不深受感动?
8.马跑得越快,不是离楚国越远了吗?
列数字的句子篇四
《列数字微课设计》
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说明文,请你猜猜下面这些片段出自那几篇说明文?逐段出示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对了,这个片段出自三年级上册《太阳》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是出自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是出自我们本学期学到的《鲸》
找找看这些片段中都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很好,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箭头标出。
在请大家读读这些片段,你觉得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发现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物的特点,又有较强的说服力,使我们的说明显得更精确、更科学。
以上片段中作者是怎么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呢?这里用了两个技巧:第一,内容上列数字,所强调的内容是真实的,科学的。如第一个片段,为了说明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有多远,这里列了两个数字。一是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二是步行的话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要飞二十几年。让我们一看就有了这个距离的概念。圈出来。
明白了列数字这个说明方法,我们也来试着写一写吧?看,我们的生物角来了一群“新朋友”。它们是“肉肉”植物。看看,这些肉肉品种不一样,养护的方法也不一样呢!出示肉肉图片和它的种类名称。
资料袋: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他们都属于高等植物,在植物分类上隶属几十个科。大多数专家认为只有50余种。
常见的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番杏
科、大戟科、景天科、百合科、独尾草科、
龙舌兰科、菊科和萝藦科。
这一种肉肉叫白牡丹,它属于景天科
多肉植物。
这一
种肉
肉叫
琉璃殿,它属于百合科。
这一种
肉肉叫
白凤菊,
属于番杏科肉肉。
这一种肉肉叫珍珠吊兰,属于菊科。
看了这些漂亮的肉肉,你能否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向大家介绍多肉植物的分类呢?
出示练习的要求
使用的数字必须真实可信.精确科学,不能夸夸其词,这样,才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让我来介绍多肉植物的种类吧: 。
好了,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句子。
列数字的句子篇五
《字词句资料》
五年级语文字词句练习资料 姓名 ______ 班别 _____座号 ____
3、使用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3分)
一、看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5分) jù pà líng hún dào qiè yòu huò jǐn shèn ( ) ( ) ( ) ( ) ( ) yōu fānɡ piāo bó wéi dú dùn shí cí xiánɡ ( ) ( ) ( ) ( ) ( ) pǐn ɡé ɡǔ qì mín zú mó nàn qī línɡ ( ) ( ) ( ) ( ) ( ) suǒ wèi shū lǐ shuāi lǎo zhēn cánɡ shǒu juàn ( ) ( ) ( ) ( ) ( ) 二、 形近字组词(第一、二单元)
犯( ) 利( ) 镶( ) 裹( ) 截( ) 范( ) 刹( ) 壤( ) 衷 ( ) 载( )
缘( ) 溜( ) 货( ) 泰( ) 诵( ) 绿( ) 榴( ) 贷( ) 奏 ( ) 桶 ( )
三、词语大本营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4分)
惊心动( ) 力( )狂澜 ( )不犹豫 再接再( ) 夜以( )日 不容争( ) ( )瓜烂( ) ( )有味 如( )似( ) ( )篇( )律 ( )欢( )合 ( )书( )画 颇负( )( ) ( )断( )连 不容( )( ) ( )( )不绝 一如( )( ) 众( )拱( ) ( )珍( )宝 前( )后( ) 力挽( )( ) ( )精图( ) ( )山倒( )
填空:经过他( )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他能(
2、请另写两个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分)
(1)、可( )过了多少年,你( )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哪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2)、( )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 )响起来了。 (3)、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 )值夜班的看守,( )被划破的玻璃。 (4)、( )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5)、( )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 )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6)、( )这些小水滴对阳光有折射作用,( )才会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7)、( )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有碍于坏境卫生,( )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8)、(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 )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9)、( )我们展出的时装不是成衣,( )从中仍然可以看出这些时装缝成后的颜色和式样。
(10)、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 )不好看,( )很有用。 (11)、( )发生什么,我( )会跟你在一起。
(12)、( )没有爸爸的努力,阿曼达和他的同学( )不能得救。 (13)、( )别的家长都哭着走了,( )阿曼达的爸爸并没有放弃。 。
(14)、我( )有个慈祥的母亲,( )有个严厉的父亲。
)
四、句子大本营。 1、缩写句子。
(1)他的报告很生动,赢得一阵阵热情的掌声。
(2)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
2、把句子改为直述句。
(1)维黛安太太说,织这么一件毛衣,她几乎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时间。
(2)小丽对老师说她会好好学习的。
3、改为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子 (1)班长激动地说:“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2)爸爸对我说:“我晚上七点钟才能回来。”
4、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2)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5、改为反问句。
(1)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
(2)这情景我们忘不了。
6、修改病句。
(1)他订出了期末复习计划和决心。
(2)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3)秋天的九寨沟是个非常美丽、令人神往的季节。
(4)通过读书,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5)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6)他和小明之间建立了。
7、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珍珠鸟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 )
(3)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
(4)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 )
(5)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罗马,如珠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
(6)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怎能不让人钦佩呢?( )
8、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1)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摆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
(2)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3)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如,鲸类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 )
(4)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
列数字的句子篇六
《阅读方法简》
中考语文解题方略修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对比、对偶、排比、夸张、反问、设问、顶针(真)
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情色彩可变化)
(3)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以小见大、对比、衬托、联想、想象、象征、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点面结合
(4)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5)小说(戏剧)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6)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1、语病题,常见语病: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缺少宾语的中心语)②搭配不当(主谓/动宾/主宾/定语和其中心语/状语和其中心语)③语序不当④种属关系并列⑤交叉关系并列 例如:这所学校里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和女教师只占少数。⑥意义关系颠倒 例如:他不仅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而且能写一半的应用文。⑦同义词重复⑧关联词使用不当⑨前后项不对应(一对二,正对正反)⑩否定不当
二、古诗赏析
常用表现手法
1.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
2.描写手法(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 (3)对比 (4)白描 (5)化用典故
3.修辞手法(1)比兴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6)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常见的思想感情
1.思念家乡、亲友
①游子思归之心,羁旅之愁。《天净沙·秋思》 ②思念亲友。《夜雨寄北》
③边关思乡。《渔家傲》
2.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壮志难酬的悲愤)
《龟虽寿》《江城子·密州出猎》《雁门太守行》《已亥杂诗》
3.忧国忧民
①战乱的痛苦。《春望》 ②同情人民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讽刺统治者昏庸腐朽。《泊秦淮》
4.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寄情山水、自然
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归园田居》《饮酒》《游山西村》
②抒发对春天等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钱塘湖春行》《城东早春》
6.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行路难》《相见欢》
7.表现对年华已逝,好景不长的感伤 《浣溪沙》
自然环境描写: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时令、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景物等。(作用:a.
交代人物、身份、地位、环境、季节、气候等; b. 烘托了(衬托了)……心情。 C.渲染了……气氛。 d.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伏笔) 从而突出了……的中心。
记叙文阅读
a、文章的开头:
内容上:⑪开篇点题;⑫点明中心;⑬为下文写……内容作铺垫(小说、记叙文);⑭埋下伏笔(小说、记叙文);⑮设下悬念(小说);⑯渲染气氛(小说、记叙文);⑰揭示主旨。(8)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9)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结构上:⑪总领全文(全段、全层)、总起全文(全段、全层)、总领下文;⑫引起下文;⑬与后文……相照应;
b、文章的中间:作用:⑪、独立成段的是过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c、文章的末尾:
内容上:⑪篇末点题,画龙点睛; ⑫点明……中心;⑬深化中心、升华主题;⑭发出号召;⑮突出……品质;⑯抒发了……感情;⑰告诉了……道理。
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4)、修辞的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对象+特征),从而生动表现了……的中心。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把××事物赋予生命(人格化、写活了)。从而生动地表现了…中心。 .........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的内容(感情)。 ....设问:引起了读者对…(对象+特征)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告诉我们…的道理。(引出下....文)
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或强调了……(对象+特征))。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借代:借……代指……形象生动。 夸张:作用:突出了……
注意点:对修辞的作用的回答,首先要抓住上文加点的关键词回答,其次不忘扣中心回答它们的作用。 说明文阅读
六、.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 列数字:列举精确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准确科学地说明了……。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 作诠释:用简明的语言通俗地说明了……。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引用说明:引用……的话,有力地说明了……
配图表(配插图):使……内容一目了然,通俗易懂。(清晰直观地说明了……)
摹状貌(即说明文中的描写):描写细腻,形象生动,给人深刻印象。 作用要看句子本身的说明重点和段落中心句,有时一个句子有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说明的内容有时是同一点,有时是不同点,要注意。
.七、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和生动
⑪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题思路:(1)列数字的句子 (2)某个词不能去掉的句子。
常见题型:某个字能否去掉,为什么。(或……能否换成……,为什么)
①表态;②解释词语的大概意思(通常用同义词解释)或讲作用(表示强调、限制、猜测、修饰、程度、范围、时间),③把解释后的词语基本代入原句(即作正面解释) ③ 若去掉则如何 (即作反面解释)④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议论文阅读(以理服人的文章)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具体形象地论证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对比论证(正反举例、正反说理):突出地论证了……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
引用论证:充分有力地论证了……
道理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1、 开头的作用:
① 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或引用名言、或通过生活现象、社会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
论题)
②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或充分有了地论证了……)
③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或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第③点仅针对事例谈)
2、 结尾的作用:
(1) 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 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 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 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列数字的句子篇七
《句子复习》
拟人句应该怎样改写呢?
第一,增加人的称呼,如“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公公婆婆”等。如上句就可以改为“柳枝姐姐”。
第二,改变名词的说法。如上文的“柳枝”,就可改为“柳树的头发”。
第三,用人做的事来代替句中的动词。如上文的“在微风中摇摆不定”就可改为“在微风中舞蹈”。
这三种方法,可以根据改写句子的实际情况,自由搭配组合均可。如上句就可以有这些改法了:
柳枝在微风中舞蹈。(一种)
柳枝姐姐在微风中迎风起舞。(两种)
柳树姑娘的头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三种)
第四,不改变原来句中的用词,增加描写人的形容词。
以将“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来。”改写为拟人句一题为例。这一句就可以改写为“太阳公公红着脸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太阳公公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从东方升起来。”“太阳公公慢慢地害羞地从东方升起来。”
练习:
花儿随风摇摆
小溪哗啦啦地流
雨水淋在树上,树叶沙沙作响
啄木鸟在啄树皮里的虫
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一)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雨过天晴,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彩虹
2、 远看长城,它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务很狡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5、 降落伞在天空飘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
1、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场上静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十分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家的房屋很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气太热,简直叫人忍不住。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成绩呢?
难道不好好学习,能取得成绩吗?
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3.犯了错误但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
队员应有的态度。
犯了错误但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难道这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
4.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5.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反问句变陈述句:
2.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8.白石老人看后好不吃惊,这不是自己“练笔”时扔掉的废画吗?
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关联词语复习:
1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常用关联词语:既……又……(又……又……)、那么……那么……、一边……一边……、是……也是……、不是……而是……
2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常用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仅……还……) 3选择关系: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常用关联词语: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4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常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尽管„„还是„„、„„然而„„、„„却„„
5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6 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如果……就……、就算……也……(即使……也……
7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凡是„„都„„、除非„„才„„
8取舍关系: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一、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 )水再上涨,江堤( )有危险。
2、( )小明同学关心集体,( )同学们都选他当班长。
3、天气( )十分炎热,( )小红仍然在屋里琢磨难题。
4、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5、( )人人讲究文明卫生,我们的环境( )会更好。
6、王敏多才多艺她( )会唱歌,( )会跳舞。
7、( )他对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 )应该虚心接受。
8、( )武汉的夏天特别热,( )有“火炉”之称。
9、( )调换一下出场顺序,( )能转败为胜。
10、(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
11、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2、(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3、小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是(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14、( )风浪再大,我( )要把你送过河去。
15、我们的教室( )宽敞( )明亮。
16、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提高,( )还要注意节约。
17、(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 )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18、( )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 )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
19、( )明天下雨,我们( )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20、他( )学习和品德都很好,( )身体也很好。
缩句练习:1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修改病句:
0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0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03、经过教育,“Fx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0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0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06、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07、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08、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09、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10、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11、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1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3、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14、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15、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16、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17、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18、在劳动中,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
19、听到这个消息,我小声地议论起来。
20、这次到会的只有七十二人左右。
21、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22、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
23、儿童商店里的玩具真多,有积木,布娃娃、电动小火车、足球等。
24、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25、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26、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27、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的是可耻的。
28、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29、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列数字的句子篇八
《句子整理》
句子复习整理
一、看拼音写句子
要求汉字与拼音一一对应,点标点符号。例如:
yī shēn néng bò liǎng diāo hú ,lǔ jì qiān chóng zhǐ sì wú. ( )
二、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例如: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 (陈述句)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 (把字句) 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被字句)
练习:困难没有吓倒他。
把字句:
被字句:
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把字句:
被字句:
三、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在句子中加 “难道......吗?” 或 “怎么能(怎能)......呢?注意句尾要把句号改成问号。
练习: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2.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4. 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呢?
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四、直接叙述和转述的互换
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直述句变转述句) 方法:意思不变,注意标点符号和人称的变化
练习:1.老师对小明说:“你去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五、修改病句
知识点: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情理;含糊不清等。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修改方法和步骤: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病句分析举例:
(1)学习《母爱》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
(2)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
(5)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
典型病句练习举例:(用修改符号修改)
1《跳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托尔斯泰的。
2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3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4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5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7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8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9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0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1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12桌子上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13阅读课外书籍,我们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六、扩句和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 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知识点: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4、缩句要到最简练为止。
扩句要注意扩充的修饰限制内容要恰当。
专项练习举例:
扩句 至少扩两处
1、天空中挂着园月。
2、燕子掠过湖面。
3、 奶奶笑。
4、微风吹拂着柳丝。
5、月亮升起来。
缩句:
1.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2.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3. 有一天,他装作放羊的孩子,赶着几只羊到南山上去放哨。
4.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七、句子中的修辞方法
主要包括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题目类型举例:
(一)判断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并体会好处。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金黄色的泪珠里。
3、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列数字的句子篇九
《阅读知识复习》
有关阅读知识点方法的指导复习
一、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方法:先解释词语的原意。(可用扩词法、找近义词法、找反义词发、逐字解释再串
联法等)再把意思代入文章句子中。
2、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理解句子含义。
方法:*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意思。(改变说法或将句子中重点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
代到句子中说出句意)
*把句子意思放到文章中理解。(文中的例子)
*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
二、分析
方法:*肯定句子写得好。
*谈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描写方法等)
*谈这种手法的好处。
(一)、修辞手法的好处
1、比喻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 作 ,形象、具体、生动地写出了 的样子(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的喜爱(赞美等)之情。
2、拟人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当做 人来写,具有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形象、具体、生动地写 出了 的可爱之处(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的喜爱(赞美等)之情。
3、排比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地写出了几个方面的特点,使内容更加充实,(使论点阐述更严密更透彻或可以把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4、夸张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写出了 之大(小、多等),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5、反问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强调,加重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6、设问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能引起读
者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二)、说明方法的好处
1、列数字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
字,说明 (长、多、大等)的特点,语言的准确,更具说服力。
例如: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打比方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比
作 ,形象、具体、生动地写出了 的样子(特点),把抽象的事理
或复杂事理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例如: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
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3、举例子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 的事
例来说明事物 的特点,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说服力更强。
例如: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头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4、作比较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
经熟悉的 和 比较,凸显 的特征,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例如: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
就是鲸。
(三)描写方法的好处
1、外貌描写: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人物的外貌描写,以形传神,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 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
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人物的动作描写,展示 (人物)精神面
貌,直接体现 (人物) 的性格特点。
3、语言描写:
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展示 (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 (人
物) 的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
好在这个句子运用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揭示 (人物)在 特定环境下
的 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 (人物) 性格。
5、自然环境描写常用来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渲染
三、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1、借物喻人
文章借 比喻 ,突出了 的中心思想,这样写使文章立意更深远,
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借景抒情
文章通过描写 景色特点,抒发自己 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通过对 (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 的志向、意愿。
4、前后呼应
强调 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
5、倒叙
文章使用了倒叙的写法,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产生悬念,引起读者朗读的兴趣,
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6、插叙
文章运用插叙的写法,既扩大叙述跨度又能丰富叙述内容,使故事内容更生动完
整、充实。使文章结构紧凑,内容丰满,富于变化。也能让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起到联结上下文作用,从而揭露主题,深化主题。
7、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这种情况常有提示性词语出现。(2)、
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材料的性质划分。(4)、按作者的认识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5)、按人物活动划分。写一个人的几个活动片断及写几个人物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
8、段意(层意)归纳的几种方法:
(1)、摘句法:即摘录这一段(层)中最能表现中心的语句。(首括句、结尾句、
中心句)(2)、缩句法:可将能表现段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3)、结合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意思结合起来归纳。4、择要法:在若干层意思中,可选择主要层意为段意。概括内容要抓住内容要点,用简明、准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概括性要强,语句要完整。
9、过渡句
过渡句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句子的前面部分是总结上一段的内容,后面部分是
引出下一段的内容。
10、总起句
总领全文,在某个段落中是概括整段文章的主旨(段意)。
11、总结句
总结全文或总结全段内容。
12、前后照应句
让上下文连接起来。突出要表达 的内容(中心)。是文章更完整。
有关词语、句子、标点练习的方法指导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1、看原句有没有否定词“不”或“没”,有的去掉,没有的加上。
2、加表示反问的疑问词:“难道„„吗”或“怎能„„呢”。
3、把“?”号改为“。”。
二、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互换:
1、把:“”改为逗号。
2、把原双引号内的“我”改为“他(她、它)(们)。
3、把原双引号内的除“我”以外的人称代词做相应的改动。(和谁说就写谁)。
三、缩句的方法:
1、把“的、得、地”前表示修饰的部分去掉。
2、把“在„„上(中、下、里、外等)表示方位的部分去掉。
3、检验的方法是:“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四、扩句的方法:
1、( )谁【 】干( )什么。
2、写事的句子可以在前面加上时间;“干”的前面可以加上地点、方位。
3、名词前面加修饰词用“的”,动词前面加修饰词用“地”,形容词前面加修
饰词用“得”。
4、区别词性用“不”和“没”:名词前两个都不能用,动词前可以用“不”;
形容词前可以用“不”和“没”。如“不高兴”、“很高兴”,所以“高兴”
是形容词;“上课”可以是“不上课”,但不能“很上课”,所以“上课”
是动词。
五、标点符号中的使用:
(一)、“说”字的加标点方法:
1、“说”在前 ***说 :“。”
例子:老师说:“快要考试了,请同学们认真做好复习工作。”
2、“说”在中间 “ ,”***说,“。”
例子:“快要考试了,”老师说,“请同学们认真做好复习工作。”
3、“说”字后面 “ 。”***说。
例子: “快要考试了,请同学们认真做好复习工作。”老师说。
(二)、双引号的作用有三种:
1、表示引用的部分。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
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
如: “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
这里有两个“要记住革命”,第一个用了引号,是引用老红军说过的话;第二个没用
引号,是表示“我”的决心。
2、、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如: 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句中的引号,表示它不是真的大蜻蜓,而是形状像蜻蜓的风筝。又如: 蚕儿要“上山”了。 这儿的“上山”用引号,表明它是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特指蚕爬上稻草杆子上,准备吐丝结茧。
3、、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如: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
由”。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三)、省略号的用法: 1、表示引文中的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其中有省略时用省略号标明。
例如: 列宁说了上面的话之后,接着说道:“这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
2、表示列举的省略
一般在列举多项以后再用省略号,以便读者据以联想省略的内容。例如: 如: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
3、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如:几十分钟的时间内,我想得很多,很多„„
4、表示语意未尽,欲言又止
如:“我嘛„„缝缝补补„„”
5、表示说话或心理活动断断续续
如: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了。”
6、表示递增的次数
如:古老是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列数字的句子篇十
《说明方法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一、说明对象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或介绍事物;或介绍事理,从而使人获得知识。 介绍事物性的说明文往往从形状、构造、种类、成因、功能、性质、制作方法、关系等角度来介绍对象的特征。
介绍事理性的说明文往往从概念、种类、来源、演变、异同、内部规律、本质属性等方面来介绍对象的特征。
在阅读说明文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说明对象。多数说明文标题即说明对象。其次,我们不仅要把握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还要明确文本从哪几个角度去介绍,这样才会对把握说明中心、理清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二、 说明对象特征
阅读说明文也要把握说明中心,因此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即是重点和要点。特征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标志。把握说明对象特征有三种方法。
1、把握文章中心句。中心句往往有很强的概括性,它或提示下文说明要点,或归纳上文的内容。它经常出现在段首、段尾或下一段句首的承上启下句中,偶尔也出现在段中。
2、借助说明方法来捕捉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因此说明方法也会体现事物特征。阅读思考和检验复查时也应考虑到这一点。
3、从内容上捕捉说明事物的特征。有些文章没有明显地概括事物特征的中心句,就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可参用下列方法:①借助划分层次理清文本从几方面说明。②分能找出共同点的就归纳,反清句子的主从关系。③之就都保留。
三、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言之有序。言之有序,一方面是指能反映客观事物的逻辑顺序,另一方面是指文章层次的条理顺序。说明顺序依据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关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可分三种。
1、空间顺序。它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作依次介绍,阅读时请注意方位及表示方位变化词语。
2、时间顺序。在介绍事物发展演变或制作过程多采用这种顺序,它常将事物前后的各种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阅读时要注意表示时间的和时间变化的词语。
3逻辑顺序。它是依据事物内部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说明。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主要到次要、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性到功用、由一般到个别等。 说明顺序对于说明事物特征有着重要作用,事物特征只有依靠有序的说明才能突出。
四、说明方法
说明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还经常使用一些说明方法。初中阶段重点应掌握三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比较,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相比较。它可以是同类事物相比较,也可以是不同事物相比较,还可以是同一事物的先后相比较。它经常会使用“相当于”、“比”这一类标志性词语。作比较能有力的突出事物的特征。
举例子,即举出有代表性的实际例子来说明事物特征,它与说明对象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它经常会使用“例如”、“以什么什么为例”、“如” 这一类标志性词语。它能把事物的特征说得具体鲜明。
所有的说明方法都是围绕对象的特征服务的,说明方法本身要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离开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无所谓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也是鉴别文本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的一个重要方法。
【例题】
①信息高速公路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提高幅度预计可达20%~40%。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预测,美国12年内每投入1美元的资金将增加6美元的产值。 画线句运用了 等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举例子、列数字 信息高速公路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联系全文来看,第③段所举的“美国南部大草原上的许多牧场用风力发电”这个例子,用得是否得当?试说明理由。
A类答案:这个例子举得恰当,因为它能说明古老的风车在现今社会生活中仍起作用(或这个例子能说明风车发电花钱少等)。B类答案: 这个例子举得不恰当,它未能有效说明风能是较理想的替代能源这一特征。(1999年《风力发电》题)
答题思路
例①例②都考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例①试题“等”字暗示了引文所用说明方法不止一种需要考生细心体会;例③是开放性试题无论哪类答案,其实都是考核考生是否明白说明方法必须服务于说明对象特点,或者说说明方法必须与对象特点保持一致。
【演练一】
②环境专家坦言,东海海域污染基本来自大陆,入海污染物基本源于非工业污染。 年前, 有一批著名的海内外环境专家曾专题做了“杭州湾环境研究项目”, 其结论令人惊讶: 入海无机氮的75%来自粪便和无机肥,20% 来自生活和其他人为陆上污染源,只有5%来自工业
排放;入海总磷的27% 来自粪便和化肥,14% 来自生活污水,59% 来自水土流失附于土壤内的磷, 工业来源为零。 该项目还认定,海域内88%的无机氮,94% 的总磷来自长江。另外每年还有19 万吨油污从河流和陆上污染源排入该海域。
③环境专家指出,海洋污染是陆上污染的延伸,海洋环境质量是大陆生态环境状况的反映。导致东海海域环境污染的首要原因是每年长江两岸有大量的污染物进入长江,随江而下。据常年监测数据表明,长江来水污染物质含量的背景值逐年升高,发展的前景令人担忧。第二,由于杭州湾地区我国经济发达、人均生活水准高、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各种污染物量大且浓度高,而且污染治理设施并未相应跟上,大量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就派入大海,严重污染了东海海域环境。仅就上海而言,每年约200万吨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通过3根污水管排入杭州湾海域,有48万吨生产废水由企业直排海域,322万吨生活和生产废水通过河流排入海中,上海有近千家禽畜牧场,年排放粪便污水万吨,其中有210万吨流失在水环境,通过不同渠道污染东海海域。第三,随着上海港和其他港口的发展,海洋船舶污染风险日趋严重。上海港风险货物吞吐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运输、作业形式发生较大变化,加之港口线面广、航道狭窄,船舶流量大,潜在着发生重大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危险,如同时溢油10吨以上的事故几乎年年发生。第四,杭州湾海域还存在着化费农药污染和水产养殖业的污染。
1.上文第②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者运用这两个说明方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第③段写道:“随着上海港和其他港口的发展,海洋船舶污染风险日趋严重”,请从文中找出“日趋严重”的有关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点拨
第1题要求写出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还要求简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列数字较容易看出,举例子不易辨识。上文虽然没有“例如”、“如”等提示词,但文中写“年前, 有一批著名的海内外环境专家曾专题做了„杭州湾环境研究项目‟就是举例子。至于写的目的仔细看不难发现整段都围绕开首第一句展开说明。答案:举例子、列数字;东海海域污染基本来自大陆,入海污染物基本源于非工业污染。
第2题实际要求找出列数字的句子,但题干问法有变化,即用列数字的有关句子来表明其作用。答案:上海港风险货物吞吐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溢油10吨以上的事故几乎年年发生。
五、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是说明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对数量的多少、范围的大小、程度的深浅、次序的先后等方面做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反映。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领会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语句准确无误。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
二是要注意分析表示估计和猜测等词语的表达作用,如“基本上”“大约”“一般”„往往“据说”“极个别”等。
说明文在语言要求准确的前提下,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有时在说明中运用叙述描写,或兼带议论抒情,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引用文章诗词,或穿插故
事传说等。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一段用生动的语言将石拱桥的石刻狮子写得形象逼真。《死海不死》引用 多种手法的运用能增添说明文的情趣,是科学小品文常用的写法。但不管哪种语言风格,归根到底都是为说明服务的。 说明文的结构
1、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2、把握结构的意义。
说明的顺序
1、说明的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逻辑顺序)等。
2、弄清顺序的意义。
说明的方法
1、说明的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包括作解释)、引资料、列图表等等。
2、明白各种方法的作用。
3、有时说明文借用其他修辞手法来帮助说明,这些手法的作用分析应当紧紧围绕说明对象,依照说明文的要求。
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
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抓住事物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三)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六)体会语言准确性: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当然,文字的生动性也应充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