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康熙王朝 魏东庭 好像少了一个人篇一
《康熙王朝人物点评》
《康熙王朝》人物点评(帝国正原创)
本人近日又重新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经典就是经典,再看依然回味无穷,遂将剧中人物点评如下:
一 核心人物
1康熙
首先,康熙作为一个皇帝真可谓圣君明主,难怪被人称为千古一帝。康熙对皇权特别贪恋,本人觉得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皇权更重要的了。康熙小的时候,父皇顺治告诉他做皇帝有种种的不好,问他还愿不愿意做皇帝,康熙很肯定的回答说愿意做皇帝。康熙对皇权的重视甚至超过骨肉亲情,这一点从后来对待容妃、蓝齐儿、大阿哥、太子等至亲的冷酷举动都可以看出来。
康熙特别善于运用权术,工于心计,懂得恩威并济,这是他的制胜法宝。这与康熙在险峻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又得孝庄太后的真传有着莫大的关系。有时候康熙给人的感觉到了凶残的地步,记得康熙年轻时说过,想了很久终于想通了为什么皇上喜欢杀人,因为好多人都想杀皇上。或许权力的斗争从来都是需要心狠手辣的吧。用人方面,康熙喜欢玩卸磨杀驴,只要还有利用价值的臣子先留用,等没有价值了再严查治罪。最让人心寒的是康熙对待周培公。这样一个忠心耿耿、才能卓越、功不可没的人才
被康熙放逐北方,含屈病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康熙另一个制胜法宝是行事有魄力和胆略。康熙十六岁便敢策划除掉权臣鳌拜,时机虽不成熟却敢力排众议下令裁撤三藩,台湾问题上怒斥索额图的弃台建议。最了不起的是康熙两次御驾亲征葛尔丹,尽显皇帝天威!
康熙在位期间勤奋好学、励精图治、整肃朝纲,年纪轻轻就能够匿名考取进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康熙平三藩、收复台湾、征葛尔丹每一件都足以载入史册。康熙对党争和腐败整治可谓不遗余力。陈道明在康熙怒斥群臣的那场戏演得是精彩绝伦,充分表现出康熙对于腐败的深恶痛绝!这一段也成为该剧的经典片段。
另一方面康熙作为丈夫和父亲显得狠心,对待容妃、蓝齐儿母女尤其残忍。他将蓝齐儿强行嫁给葛尔丹,后又将葛尔丹杀死,还可以说是出于政治考虑,但对待容妃就太说不过去了,就算将其打入冷宫也好嘛,居然默许一个堂堂贵妃去刷马桶!一点都不恋及旧情,忘了容妃曾经多么爱他、对他多么的好!真是可恨!
再一方面康熙作为一个人运气总是很好,每当有危难的时候总有贵人相助,而且总是涉险过关。先是他得天花的时候有苏麻喇姑送上芨芨草,只有一小半的机会好,康熙却也好起来了。三藩之乱,明朝余孽造反,康熙万念俱灰,打算退位,有孝庄为他做精神支柱,并为他承担起裁撤三藩的失误,把康熙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候得了寒热重症,生命垂危,容
妃又带来了外国使者,从而获得专治此病的药。本人认为从剧情上看,康熙最爱的人是容妃,爱容妃的贤良淑德、善良体贴、聪慧过人。后来之所以那样对待容妃一是出于政治考虑,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而更多的是生容妃的气,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康熙也很爱苏麻喇姑,但对苏麻喇姑的爱掺杂了一些因为朝夕相处而产生的亲情。康熙还有风流的一面,后宫那么多嫔妃还要出去寻花问柳,皇后赫舍里怀孕期间他私会风月女子紫云,险些丧命,这间接导致赫舍里难产丧命。还有康熙酒后与宝日龙梅当众在草地上发生关系,真是太失体统了!
2孝庄
本人觉得孝庄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本人对孝庄的佩服甚至超过了对康熙。只可惜孝庄是女人,否则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圣主。孝庄是非常有理想的,为了理想她可以忍辱负重,吃尽常人所不能吃的苦。皇太极暴毙之后,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皇位,不惜下嫁给权臣多尔衮,好不容易盼到顺治当上了皇帝,没想到顺治因为董鄂妃的死而心灰意冷,放弃皇位。孝庄尽了最大努力劝说顺治也没能挽回,只好又含辛茹苦地扶持孙子康熙坐上皇位。这种为了理想而做出巨大牺牲的精神令人震撼和敬佩!绝非常人所能做到!孝庄的个性当中带有浓烈的冷静、坚韧、大气,说起话来忽而漫不经心、忽而自信满满、忽而又掷地有声、敲山震虎!康熙因为裁撤三藩的决策失误准备退位,孝庄教训并
鼓励康熙的片段被斯琴高娃演绎得尤为精彩!孝庄说:“我孝庄,天塌地陷,岿然不动。日月星辰,惟吾独尊哪!”这句话说出来真是铿锵有力、彰显出十足的皇家气派!
孝庄最过人之处在于很会琢磨别人的心思,宫廷中各个关键人物,只要有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孝庄的眼睛。孝庄到处培养亲信,安插眼线,表面看一幅漫不经心的样子,实际上却是下足了工夫。以此为基础,孝庄非常懂得抓住人心,懂得处理关系,分析问题精道准确!孝庄喜欢把问题和局势分析的很清楚了再择机而动,机会不成熟就蛰伏起来。比如孝庄出宫祭祖期间,听闻康熙要提前亲政,准确的判断出康熙必败。康熙亲政后谋划要擒拿鳌拜,孝庄又准确判断出时机成熟,不仅支持,还密掉五万精兵。康熙力排众议执意撤藩,孝庄又准确判断出时机不成熟,吴三桂会反。这都体现出一个政治家卓越的才能!难怪鳌拜对孝庄的评价是又老又辣,抵得上十万大军。此外孝庄在领导艺术方面还很擅长平衡之术,利用下面人之间的矛盾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可以说没有孝庄就没有康熙的辉煌成就,孝庄一手栽培了康熙,她又是康熙最温暖的港湾,最坚实的后盾,所以康熙对孝庄的感情最为深厚。
二 众臣子
3索额图
索额图精明一生糊涂一时。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深得其父真传,做事妥当周全,深谙为官之道。一生为了大清呕心沥血,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到了晚年,还是棋差一招,毁了半世英名。话说回来,有时候人也是身不由己,索额图因为仕途顺利,又负有才干,于是对于金钱和权力的欲望是越来越大,同时胆子也是越来越大。因为有了和他旗鼓相当的明珠,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了党争,后又因为康熙病重,他害怕大阿哥夺权,而让太子做提前登基准备。索额图再后来发现康熙对他的动机有所察觉,继而一不做二不休,想间接除掉康熙又是一错再错。为人臣着,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定位,就好比坤卦,发展到最后势必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索额图形势判断失误,没有功成身退,至使晚节不保,实在可惜!
4明珠
明珠外号万花筒,能说会道,处事灵活圆滑。康熙年轻时去找伍次友求教,被他看出是皇上,康熙感觉他做事灵活,轻易的就给了他一个官儿做。康熙虽知道其滑如油,但觉得他有利用价值,慢慢的培养成了心腹大臣。明珠确实很聪明,办事能力也很强,但是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儿气节,骨子里透着那么一点儿小人的气息,最终他也是晚节不保。虽然明珠没有索额图所犯之事严重,落得下场也和索额图相同,但是我总觉得不怎么同情他,或许就是因为他骨子里这点儿小人气息吧。顺带说一句题外话,
康熙王朝 魏东庭 好像少了一个人篇二
《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恐怕每个人都没有确切的答题,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不知道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我来说说我从《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中了解到的康熙。
实力派演员陈道明把康熙刻画成一个有胆略,有智慧,有胸襟的千古圣君。要把康熙说清楚并不容易,他在最后一集的千叟宴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感谢我的敌人是他们成就了我,现在他们都走了,朕寂寞啊。”一个圣君是由敌人来成就的,更离不开身边的能人的帮助。我就说说康熙身边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几个人:
第一个当初无愧的太皇太后——孝庄,斯琴高娃演的孝庄褪去了皇家的奢华,整部电视中没有大红大绿的衣服,也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首饰。这样的色调把孝庄的务实表现得非常好,务实的孝庄总是把时间花在看书、养花上。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孝庄总是有一颗清晰的头脑。她就像轮船上的指南针,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指引方向。正是这种精神让她义不容辞地把年仅八岁的玄烨推上皇位成为康熙。
第二个要介绍的是短暂出现过的伍次友,虽然他只在两集中出现过,但是他把康熙的勤学好问展现得淋漓尽致。康熙虽然身为满人,但是他不排斥汉人,特别不排斥汉文化。他说过:“朕如果不是皇帝,肯定是一位汉文学家。”不知道康熙真实身份的伍次友只是把眼前这位年轻人当做一个知己,谈他对朝廷,对鳌拜的看法。正是他的这一席话坚定了康熙剿灭鳌拜的决心。当太监们打开大门,这个还是少年的玄烨踏着遍地尸首和鲜血的地板走向乾清宫上早朝的时候,已经注定了这个少年必成为伟大的康熙。
“皇上驾到,众臣早朝”,这句话是魏东亭喊出来的。作为皇上的伴读,他一辈子都在为皇上付出。从最开始的伴读,童年的玄烨还是贪玩,每次贪玩的时候师傅就打东亭,让其带过。成年后成为皇上的贴身侍卫,除了保证皇上的安危还得时时警醒着皇上的行为。大内总管黄公公串通朱三太子把皇上引诱到眠月楼,用朱三太子的妹妹来做诱饵企图把康熙杀害。东亭带着侍卫去眠月楼护驾,被那些姑娘们蹂躏得不行,委屈地向皇上哭诉的样子真是可爱。康熙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懂得把人放在该放的地方,特别是亲近的人。就像容妃说过的:“皇上约亲近谁,他就越是把自己的伤痛砸在他的身上。”有能力,有信任的魏东亭最然要分担皇上的伤痛,最后去到台鹏当了一个小小的知县。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康熙的千叟宴上。康熙答应他上最后一个早晨的前一天晚上这个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却永远地休息了。他的小孙子用嘹亮的嗓音接替了他的使命。
苏麻喇姑,这个来历不明的丫头却成为了康熙一生的伴侣。当年孝庄给她下了一道懿旨让她一辈子把玄烨当主子,当弟弟,一辈子忠诚于他,一辈子对他好。苏麻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她应该是康熙身边唯一一个敢说真话的女人之一。她没有利益之争,有的只是无限的忠诚,她能够及时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康熙明白体察民情的重要性。成年后孝庄要把她成为皇上的妃子,但是她却宁愿绞发出家,只想一辈子把康熙当做主子和弟弟。那时候我们都还只是以为她只是忠实于孝庄的懿旨,后来当她写了一封信给晚年的康熙又烧了之后才明白。她不是不爱,而是把这份爱深藏,一个人、一辈子、深藏一份爱,这是多么伟大的爱!
第五个要介绍的就是康熙身边最亲近的容妃,这是个贤惠、智慧而且能深明大义的女人。她愿冒着生命危险为皇上试药,也敢抗旨去见自己的女儿蓝齐儿。或许她没有皇子没有皇位之争,使得她和皇上之间多了许多坦诚。坦诚是可贵的,坦诚又是悲惨的。容妃坦诚地把太皇太后不能废太子的懿旨告诉给皇上,但是皇上却把她发配到了内务府,被慧妃整成洗马桶的。我也深深地为容妃抱不平,也为晚年的康熙会犯错误感到惋惜。但是当容妃归天后,康熙看着容妃的遗体说出:“我不能把不成器的太子扶上位置,只能牺牲你了。”那时我才明白康熙心里受的苦未必会比容妃身体上受的苦轻。
另外一个牺牲比较大的就是周培公,这个由伍次友推荐的汉臣用“六个斩字”的军律把一群贵族的家奴短短时间内训练成了虎狼之师,从而把三藩之首吴三桂剿灭,逆转局势。对汉臣一直很戒备的朝廷怂恿康熙提防周培公,疑心较重的康熙把一个南方长大的周培公发配到了冰天雪地的大漠上。一呆就是十年,这十年他话费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潜心研究出了历史上第一部最全的中国地图。他弥留之际这这份用生命铸造出来的礼物送给了康熙,当太监们把它徐徐展开的时候,连我这个观众都为之震撼和感动。深怀愧疚之心的康熙为周培公守了一个晚上。临终之前周培公推荐一个叫姚启圣的给皇上。
这个姚启圣真是个奇葩,别人当官越当越大,可是他却越当越小,混到了马场管马。就算是个马倌也是一个刚正不阿的马倌,连皇上的贴身太监都不惧怕。康熙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就是对人才的驾驭,他并没有马上重用姚启圣而是把他关起来,先让他吃些苦头,让他折服后再把先皇永不录用姚启圣的折子烧掉,此举收买姚启圣的心非常的管用。姚启圣去了台湾后果然不负众望用禁海政策切断了台湾的给养。但是矫情的姚启圣还是时不时地犯犯书生酸气,康熙用千古一骂,丁忧等办法把他制得服服帖帖。从这些举止来看,康熙绝对可以当一个出色董事长。
康熙王朝 魏东庭 好像少了一个人篇三
《《康熙王朝》一二两集中》
《康熙王朝》一、二两集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二两集主要围绕三皇子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展开的,其中包括三皇子起早去上课,廷试博得头名,出天花到后来被治愈等主要内容。其间还穿插着一些对顺治的刻画。此外,孝庄也占去的一定的笔墨。
最主要的篇幅是集中在玄烨身上的,电视剧刚开头的场景是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玄烨被侍卫抬着去读书。冰天雪地里,玄烨躺在椅子上睡着,然后玄烨和太监的对话体现出了玄烨的疲惫。这点在他廷试得头名的时候提出的要求也可见一斑,他的要求就是好好的睡上一觉。接下来是玄烨迟到了,魏承谟严罚他,当然打的是陪读的魏东亭。些场景都说明了玄烨从小被严加管教,体现了上天苦其心志。
廷试时候的出色表现则印证了玄烨的天资卓越和超出其他阿哥的聪慧,这也间接的从行森对他的评论表现出来,这都给玄烨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突出了他的不同常人。
此外,刚开始的时候是玄烨“畅游”在冰天雪地里,在我看来,这冰天雪地预示着大清接下来的所遭遇的危机,即顺治剃度出家,就像孝庄在后来停朱批改行内阁蓝批的时候说的那样“现在正是大清万急非常之时”。而玄烨一个人在冰面上畅游,则暗示玄烨将接管大清的朝政,将纵横在大清的天地,处理应对大清的“恶劣状况”。
接下来是玄烨出天花,不得不提的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刚进宫时遇见孝庄太后,竟敢呼其为“婆婆”,这也体现了苏麻喇姑的不同寻常之处。太后让他背诗时她选择了“梅花”,更预示了她同梅花一样坚韧的性格。
她的出现也是导演神化玄烨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麻喇姑被逐出宫后,竟然身负草药,在宫前跪了一天,连太后都不禁要问是什么信念使她有如此胆量,此处恰好印证了前面其背诵的梅花诗。她带来的芨芨草救活了玄烨,而同玄烨一起患天花的鄂妃却不治身亡。苏麻喇姑这样戏剧性的出现使得玄烨再次被神化。使观众们觉得玄烨能存活是天意使然,也暗合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关于顺治的内容则主要表现了顺治的一心向佛。廷试时候的请行森帮皇子们看骨骼气相,鄂妃生病时请行森行法祛疾,甚至自己都卸下皇袍皇冠穿上袈裟为鄂妃行法,
这些都说明了顺治一心皈依佛门。而廷试时他后让玄烨睡九龙榻,预示他将把皇位传给玄烨。
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孝庄太后,这两集也体现了她母仪天下、临危不惧的大气。首先是她暗中派人监视顺治,精确到顺治每餐吃多少颗枣子。但是她不会公然出来干预顺治,只是在危急的时刻才会挺身而出。顺治就像她侍弄一盆花,“这水浇多了也不行,可是也得浇”。暗指对顺治不能管得太多,可是也得管。所以当顺治下令处死苏麻喇姑时,她不会与顺治起正面冲突,只会在暗地里救下苏麻喇姑。又如顺治沉溺于为鄂妃祛疾的时候,她会冷静地处理,下达“停朱批行蓝批”的命令。
前两集还体现了满汉矛盾。首先是顺治廷试时候所说大清虽灭掉了大明的水路三军,却灭不掉汉人的千年文字,灭不掉诗词曲赋,灭不掉圣人之言、士子之心。而这个时候玄烨就表达了自己认为汉人的诗词曲赋,圣人之言、士子之心也是天道。这也预示玄烨在起后来的执政生涯中注重满汉融合。
孝庄太后也是如此,当佟妃埋怨鄂妃是汉族人时,太后明显地表达了不满。这都说明了孝庄太后和玄烨注重满汉的融合。
康熙王朝 魏东庭 好像少了一个人篇四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史实性错误》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史实性错误
《康熙王朝》是由陈道明、斯琴高娃主演的历史、传记类电视剧,是在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基础上改编的,主要演绎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的历史故事。该剧从顺治皇帝哀痛爱妃董鄂妃病故时讲起,直至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驾崩而止。2011年12月,该剧获得中国电视剧产业二十年‚百部优秀电视剧‛奖。但此部电视剧中,史实错误众多,在此整理,供大家分享、交流:
第一:孝庄太后,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塞桑的女儿。康熙的祖母经常在剧中自称孝庄,但‚孝庄‛是死后的谥号,她本人是不能用谥号自称的,本人在世时是不知道的,更不可能说‚我孝庄如何如何‛之类的话。还有剧中她的死亡时间是错误的,历史记载是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康熙给祖母上尊谥: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但剧中好像安排到了康熙四十几年。孝庄死时,康熙侍奉在旁,而剧中则说是康熙在外征战。并且,在太皇太后薨后,苏麻喇姑的牌位居然与孝庄摆在一起,要知道苏麻死后康熙不过按嫔礼葬之,她是康熙四十四年,是在孝庄死了多年后才去世的,若两个人的牌位摆在一起,这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第二:董鄂妃比顺治皇帝小一岁而不是大三岁,苏麻喇姑比孝庄太后还大一岁,比康熙皇帝大四十二岁,而不是比康熙皇帝大三岁,苏麻喇姑更不会与康熙发生什么感情上的恩怨。苏麻是孝庄皇太后的侍女,年龄与孝庄相仿,是康熙皇帝祖母辈的人,也是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启蒙老师。
第三:第二集中,顺治宠爱的董鄂妃患上了天花,佟妃恨恨地对孝庄太后说:‘一个汉女’把皇上迷得七晕八素的。康熙生母佟佳氏称董鄂妃为‚汉女‛,其实,董鄂妃是鄂硕的女儿,地道的满人,况且,那个时候董鄂妃是皇贵妃,一个妃子怎可这般无礼?而且孝庄太后居然还封佟妃做皇后,连徽号都起好了。事实上,她是直接从妃母以子贵做了太后的,不是谁封的。
第四:第三集中,孝庄皇太后与顺治帝在太庙里面的对话那一段,太庙墙上挂着多尔衮的画像,与事实不符,多尔衮死于顺治七年,顺治帝撤掉了他的庙享,废了他一切封号,直到乾隆年间才恢复其亲王封号,重新配享太庙,此时已经是顺治朝晚年,所以此处显然不可能有多尔衮的画像。奉先殿内,祖宗画像中居然有乾隆皇帝的像,乾隆是顺治帝的从孙子,居然成了列祖列宗。
第五:电视剧开头中,康熙的伴读和亲信魏东亭是虚构的人物,原型为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而魏东亭的父亲魏承谟也是虚构人物,原型为范承谟,这两个人物均为剧作家杜撰的人物。
第六:康熙的父亲顺治帝,其死因是历史一大谜团,我们姑且认为他是患了天花而死。但在剧中,前后是矛盾的,如果认为顺治没有死、出家了,后来康熙也见到了出家的他。但在,最后一集,康熙自己又说他‚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皇太后带着自己冲破坚难险阻……‛。
第七:第七集中,剧情里康熙七年京试大考,主考官是苏克萨哈。但是据史料记载苏克萨哈是在康熙六年卒,不符合史实。而且史料记载首辅索尼也是康熙六年卒,但是剧中此时索尼还在,不符合历史。第十集中,剧情里康熙亲政,说的是康熙六年,这与史实相符,并且和电视剧的第七集的时间顺序相矛盾。
第八:康熙的第一任皇后并不是名叫赫舍里,赫舍里是她的姓,她的名是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电视剧中,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就难产死了,这是错的,历史上她生了两个儿子,第一个是承祜,可惜4岁的时候得病死了,后来才生胤礽,胤礽也并不是一出生就叫胤礽,而是叫保成。第十集中,索尼说她的父亲是索额图,其实赫舍里皇后是索尼大儿子噶布拉的女儿,索额图是她的叔父。
第九:清史上的撤藩是尚可喜首先提出的,这是历史事实,不可随意篡改。剧中却把撤藩改成了是吴三桂首先提出的。耿精忠是靖南王,不是镇南王,这个错有点离谱。吴应熊本来就是额附,娶的是皇太极的十四女,剧中说‚太皇太后待之如皇亲国戚‛,可他本来就是皇亲国戚。第三十五集中,张廷玉说为了恩宠平西王吴三桂,将康熙的四姑姑吉尔济特氏下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这是错的,历史上下嫁给吴应熊的是康熙的第十四姑姑和硕恪纯长公主,即上面提到的皇太极第十四女,她不姓吉尔济特氏,是姓爱新觉罗氏。索额图说为了恩宠平南王尚可喜,把康熙的四姐和顺公主下嫁给尚可喜之子尚之隆,这也是错的,历史上的和顺公主不是康熙的四姐,是顺治皇帝的养女。明珠说为了恩宠镇南耿精忠,将康熙的三妹柔嘉公主下嫁给耿精忠之弟耿聚忠,这是错的,历史上的柔嘉公主也是顺治皇帝的养女。
第十:朱慈焕(1633年—1708年),崇祯皇帝的第五子。明崇祯帝共生七子,其中二、六、七子早殇,只剩下长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焕。朱慈焕因与四哥(同父同母)朱慈炤同岁,所以人们习惯把他称作‚朱三太子‛,并不是剧中所说的朱慈炯谋反。虽然本人并无复明逆反之意,但朱慈焕的存在对满清政权而言始终是一个威胁,很多人借着拥立他的名号从事逆反活动,‚朱三太子‛成了当时的一种旗号。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朱慈焕在汶上县被捕,并于当年被清康熙帝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凌迟处死,享年七十六岁。
第十一:第二十七集中,姚启圣对村民说自己已经六十四岁了,可其实姚启圣只活不到六十岁。姚启圣(1624-1683),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杰出政治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曾担任福建
总督,当政期间以执法严明著称,在收复台湾战役中功勋卓著。
第十二:郑经死于1681年,此时台湾并没有被清廷收复。1683年向清朝投降的是他的儿子郑克塽。而剧中安排郑经自杀于清军克台之日,违背历史事实。剧中康熙收复台湾时,已经有四五十岁,而清政府收复台湾是在1683年,康熙生于1655年,当时只有十八岁。
第十三:康熙居然封自己的女儿为蓝齐格格,后来才封了和硕公主,皇帝的女儿生下来就是‚公主‛,王爷们、宗室的女儿才称为‚格格‛。蓝齐格格住在母亲宫中,先不说历史上实际没有这个公主,就算是有,也不可能与母亲同住一宫,清朝皇室,妃嫔们生下皇子皇女,即刻就会被保姆抱走,养育在乾东西五所、西三所、南三所等等地方,公主从出生到出嫁,与亲生母亲的见面恐怕也就几十次,无非是大小节庆而已,怎么可能住在一起十六年?还有,李德全李公公居然管康熙的女儿直呼其名,怎么可以?康熙帝只有荣妃,既固伦荣宪公主的母亲。蓝齐儿的原型即固伦荣宪公主(皇三女、二公主),是康熙帝的掌上明珠,最疼爱的女儿,但没有嫁给葛尔丹,而是比公主大三岁的蒙古部落贵族王子乌尔衮。
第十四:第七集中,孝庄说:‚前天夜里,圣祖托了个梦,说是陵寝不稳……‛;第十五集,明珠说:‚皇上,大清律乃圣祖所定,虽当今皇上也应遵守……‛实际上清圣祖就是康熙的庙号,历史上称‚圣祖‛的也仅此一人而已,何况,这是个庙号是过五十多年后,雍正即位后才能定下,所以这两处情节很荒谬。‚圣祖‛托梦以后,紧接着孝庄皇太后即前往东陵。如果正如孝庄太后所说,是祭祖的话,应该去沈阳,即奉天,当时遵化只有顺治的孝陵,谁家母亲看儿子称‚祭祖‛?
第十五:惠妃:即圣祖惠妃,纳喇氏(就是那拉氏),郎中索尔和女,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三子承庆(殇)。十一年生皇长子(排序五子)胤禔。慧妃:博尔锦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电视剧中是生皇长子(排序五子)胤禔的妃子,就应该是惠妃,而不是慧妃。并且,慧妃被封为皇贵妃,这也是错误的,历史上她的最高等级就是妃。
明珠与慧妃的见面过于随便,按照宫廷礼仪,明珠是不能随便入后宫的,慧妃与其哥哥的见面不会这么容易,即使见面,也是君臣有别。容妃随侍康熙左右可随意传见大臣,一来后宫嫔妃不得干政,在皇帝与大臣议论朝政时嫔妃不可能在场,二来皇帝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女人随便在众大臣面前抛头露面。电视里自从皇后死了后康熙没有立别的女人当皇后,这是错的。康熙的四位皇后中没有容妃,也没有所谓的孝慈仁皇后。康熙皇帝在位时正式册封的皇后有3人(嫡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继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继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去世后,雍正帝的生母德妃母以子为贵由妃直接成为皇太后即孝恭仁皇后,死后的待遇是皇后。其实康熙皇帝有一位‚荣妃‛,生了五子一女,‚容妃‛乃是乾隆宠妃,我们相传的‚香妃‛经考证就是历史上的容妃,而清朝皇帝们的妃子,名号是没有相重的,《清史稿后妃传》中也未曾见过与剧中容妃经历相似的嫔妃。
第十六:第十五集中,觐见的俄国人竟然穿着燕尾服,还要求通商?后来三十一集,俄罗斯使臣还是那个被十五集被驱逐出境的、穿着燕尾服的俄国人。还有,那个朝鲜使者,基本还是唐中期
时的造型。
第十七:第四十集中,康熙御驾亲征之前,居然说,当年铁木真就是从这条古道打进北京,使大宋王朝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可大宋王朝一直不曾拥有过北京。铁木真建立蒙古帝国时期,北京当年是金国首都。噶尔丹(1644年-1697年)居然敢只身进北京,还那么年轻,不应该了。在第一次征讨噶尔丹时,康熙斥责福全没有保护好胤褆,而福全对胤褆也是毕恭毕敬,事实上,福全是亲王,康熙皇帝的二哥,对自个儿的大侄子、当时连郡王都不是的胤褆似乎犯不着如此。康熙皇帝历史上三次亲征准噶尔,是打击、剿灭、肃清的过程,并未失败过。还有,皇帝军前带着妃子,怎么有点隋炀帝的味道?征讨准噶尔的时间,历史上发生在康熙二十三年、三十六年、三十七年,而剧中安排在了二十八年。并且,清兵与噶尔丹交战时,噶尔丹是以骆驼来组成‚驼城‛来与清军交战的,而该剧中没有。噶尔丹也不是被胤褆杀死的,历史上一说他是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服毒自杀。
第十八:电视剧中康熙第四子(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名为‚胤祯‛,这大错特错。‚胤祯‛是康熙第十四子,而并非皇四子(雍正帝)。历史上,皇四子(即雍正帝)名为‚胤禛‛。剧中,把两个人的名字弄混了。
第十九:太子废立的时间,历史上第一次立胤礽为太子是在康熙十四年,第一次废太子是在康熙四十七年,第二次立太子是康熙四十八年,第二次废太子是在康熙五十一年,也就是说,胤礽这个太子前后算起来一共做了三十七年,而剧中出现了‚我做了四十年太子了‛,想必这个太子数学不是很好。
第二十:剧中提到康熙手书‚正大光明‛匾悬挂于乾清宫,并更名为正大光明殿,实际上,‚正大光明‛的匾最早是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手写的,康熙在临摹之后刻在了石头上,乾清宫最初挂的是康熙的孙子乾隆临摹的,后来着了场火给烧了,嘉庆皇帝又临摹了一次,现在挂的那个应该是嘉庆皇帝写的。而且,正大光明殿也不是乾清宫,而是在圆明园的四十八景之一,也是乾隆给起的名儿,后来被英法联军给烧了。
第二十一:历史上的周培公是个小角色,他只是清军里的一个幕僚。历史上,周培公长于计谋,曾因功授七品官。图海统领大军进至潼关时,他上《平凉策》,因此被招为幕僚。清军攻下平凉咽喉虎山墩后,坚不可摧的平凉城已置于清军炮火之下。这时,在王辅臣部下任总兵官的黄九畴及布政使龚荣遇得知自己的同乡周培公在图海大将军帐下做幕僚,于是愿做内应,劝降王辅臣。图海最终没费一枪一弹降服王辅臣。但剧中说周培公得到重用,任抚远大将军,有兵力20余万等等,是不真实的。还有,康熙皇帝曾下旨,让西方传教士到全国各地测绘地形,并绘制了《皇舆全图》,但在剧中,它却成了‚周培公‛的作品,这是与史不符的。
第二十二: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湖头乡人。清朝著名的清官、理学名臣,也是有争议却又深得康熙帝信任的人物。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晚年的李光地得到了康熙的宠信,出任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康熙每有大事,都将他召入便殿,秘密相商,称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太子被废后,李光地开始辅助后来的雍正帝。雍正帝称李光地为‚一代之完
人‛,雍正元年(1723年)追赠太子太傅。
第二十三:第四十五集中,康熙问胤礽索额图弑君一事,胤礽承认曾与他密商过,康熙称以后不会提起此事。康熙废除太子胤礽,胤礽晕倒。赫舍里〃索额图(1636年-1703年),是康熙年间权臣,满洲正黄旗人,索尼第三子,孝诚仁皇后的叔父,世袭一等公。康熙八年(1669)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后来,他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馑而死。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他是康熙朝的重臣和权臣,后来却因为朋党之罪被罢黜职位,后虽官复原级,却再也受不到重用,最后郁郁而死。而电视剧中,愣是把索额图和明珠写到了康熙皇帝开千叟宴上。明珠不姓明,他姓纳兰,可是在电视上却称为‚明相‛,另外‚索中堂‛ ‚鳌中堂‛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在此,值得提到的是,纳兰明珠的儿子是纳兰性德,为‚满清第一词人‛。
第二十四:最后一集,当初演康熙和魏东亭的两个小演员,又演了他们的孙子弘历与魏子玉。在最后的结尾处,康熙在驾崩方式也很新奇,巧将雍正皇帝即位的历史谜团揉入其中,坐着就归天了,即位诏书也没有宣读,康熙死在朝堂上也真是个奇闻,巧妙的避开了康熙死因、雍正继位的两大历史谜团。事实上,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十三日晚,康熙死在北京西北郊的畅春园。
康熙王朝 魏东庭 好像少了一个人篇五
《康熙王朝人物之苏麻》
《康熙王朝人物志》之苏麻拉姑(一)
苏麻是整部康熙王朝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她主要出现在了康熙登基,智擒鳌拜,扫除吴三挂三个片段中,当然在康熙亲葛尔丹的时候也断断续续出现过几次。作为一个女人,作为皇帝的一个贴身的丫环,也作为一个臣子,某种程度上也作为康熙的姐姐,这个人物在整个康熙王朝中的地位是卓著的,由于她的戏份比较多,所以我会首先在宏观上把我一下这个人物,然后以电视剧中的三个情节为线索,具体叙述。
首先写一下自己对于苏麻的评价吧,我想概括起来大概可以用三个成功来形容,第一她是康熙年间为臣最为成功的,她虽然没有明珠索相那样的权势,但是她终生受到康熙和孝庄的信任,作为一个臣子,我想这就是一种最大的殊荣吧。第二作为一个女人,她虽然不像容妃那样成为康熙明媒正娶的妻子,但是康熙待她如同姐姐,而且在康熙少年时曾经爱过苏麻,这在封建皇宫更是莫大的荣耀。第三,作为一个简简单单的人,她一生将名利斗争看破,并且能够真正的将自己的心放在了超越名利斗争的高度上面,她深谙为臣之道,熟悉后宫生存之道,了不起的是她并没有陷所谓的“深谙熟悉”中,而是站在了一个足以俯视它们的角度,所以她虽然从小进宫,最后病死宫中,处在宫廷权利斗争的风口浪尖,仍然始终加一直拥有一颗“自我”的心活着,这是她为人的成功之处。我每次在想到苏麻这个角色的时候,总是不由得赞叹,她的确是一个可以将亲情爱情抒发到来自现实而超越现实的美感,纯洁而不虚妄,真诚而不简单,不禁心里再次赞叹一下。
今天暂时写一下康熙登基前的苏麻,也即是康熙王朝人物志苏麻一
苏麻发迹
小人物都有所谓的发迹史,说好听点也就是成功史。在中国这个拥有久远人治传统的国家,一个人的发迹必须依赖所谓的贵人,也就是千里马必须的碰到伯乐,明白了这条简单但是很真实的线索,我们才可以看清楚在这部电视剧中诸多人物的发迹,也可以明白社会中诸多老乡会,同乡会什么的存在的意义了。苏麻的发迹依赖一个人物对于她的喜爱,这个人物算是当时整个大清王朝最为有权力的实力派人物了。很对,这个人物就是孝庄太后。当时孝庄太后正带着佟贵妃赶往鄂贵妃的寝宫,也就是在这么一小段路上,出现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婆婆””。这个声音正是来自咱们今天叙述的主人公苏麻。当时苏麻正在做什么呢?当时的苏麻刚被一群太监带进宫中,大概是进行什么选秀之类的事情吧,由于苏麻那个时候长得比较胖,已经被那群太监放在了淘汰中的那拨队伍中,所以这个减肥真心的是女生的一个必修课。本来在这个时候,苏麻的进宫本来就可以画上一个句号,可是苏麻从小就表现了她的聪明睿智,看见眼前走来的这个奶奶大声喊“婆婆”。本来一个非常犯忌讳称呼,反而此时引来了孝庄太后的注意。看到这个情节我们不禁想,这个丫头片子苏麻在当时的情景下是知道眼前这个奶奶是太后还是不知道?知道的话明显带有了投机的含义,不知道的话感觉又不太可能。我感觉苏麻即使不知道眼前这个“婆婆”是当今的孝庄太后,也必然知道她是宫中一个很有权势的女人,也正是她知道眼前的这个“婆婆”有这种权势,所以她明白此时的喊叫可能会改变她进宫的命运,改变她即将被淘汰的命运。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析一下,首先得说苏麻的身世,苏麻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学习琴棋书画,当然,更重要的是懂得封建社会中的那一套以“礼制”为中心的那套等级。再者皇宫选取婢女,必然会在这群女孩进宫之前要进行礼仪等的上岗培训,见到孝庄那前呼后拥的架势,她心中明白眼前的这个人物地位非同一般。所以苏麻那一声““婆婆””并不是简单的在情急一下喊出来的,也就是这一声““婆婆””,彻底改变了她进宫的命运。
如果说一声““婆婆””是苏麻发迹的开始,但是我感觉这个““婆婆””仅仅是引起孝庄的注意力了,谈到飞黄腾达还比较远,所以我们的苏麻同志还得继续等待属于她的机会。但是不要着急,机会马上就来了,只是在机会到来之前真心有点悲剧,也有点戏剧性。前面说
了孝庄此时是去鄂贵妃的寝宫看玄烨,也就是在看玄烨的时候,苏麻人生中的又一大悲剧出现了。俗话说祸从口出,这句话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真心不假,还算孩童的苏麻见到躺在龙椅上的玄烨时,来了一句“天花”。是的,这句话对玄烨病情的判断并不假,可是你一个小小的女婢怎么敢大胆说连太医都不敢说的话呢,所以苏麻的厄运来了。顺治听了这句话后以后果真龙颜大怒,不过也对啊,谁也不愿意让外人说自己亲近的人得了什么绝症,即使那个外人说的是事实。龙颜大怒的后果是严重的,苏麻面临着被当时宫中太监吴良辅办了的悲剧,首先声明一下,注意一下这个叫吴良辅的太监,后面的叙述中这个小人物(真奴才)还是一个戏份比较多的人物呢。如果生命中真的需要贵人的话,我想此时苏麻碰到的人才是真正的贵人。什么叫做贵人,就是可以给你人生一个好的转折点的人。孝庄,魏东亭就是苏麻此时碰到的贵人。魏东亭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凭借自己小的那份固有的善良,及时帮孝庄太后找到了苏麻。孝庄太后呢,作用之大自然不用说。至于孝庄为什么此时会出手救苏麻,我想从她问苏麻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些端倪“孩子你和我说实话,你出过天花没”。其实细想一下这问话所可以得到的信息对于精于算计权谋的孝庄来说不算什么,但是也就是孝庄这个举动,成了日后玄烨得到救治的最主要的原因。让我们给予孝庄一点人情味的评价吧,救苏麻的举动真心感觉孝庄是由于对苏麻的喜欢,而不是为了什么特殊的目的,但为了不和自己儿子的命令相冲突,苏麻此时必须出宫。多插句话,我们看一下此时送苏麻出宫的人是何人,这个人很关键——他是魏东亭,剧中没有演魏东亭是如何送苏麻的,但是可以预想的情节必然是感人的,一个可以说人生即将结束(这对苏麻来讲一点都不夸张,因为苏麻此时的家人已经纷纷去世)的人看到最后那个关心自己的人,真心的必须得感动一辈子。
苏麻的成功
谈到苏麻的成功,真心的有点心酸,心酸过后真心是佩服。苏麻的成功是拿自己的性命换来的。正在孝庄为玄烨的病情着急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的时候,此时苏麻作为玄烨的救星出现了。宫外太监来报说一个女孩挎着篮子在宫外跪了一整天等待召见,孝庄细问之下,才知道那个女孩正是她送出宫的苏麻。当孝庄问苏麻进宫何事时,苏麻此时献上了芨芨草,一种可以救玄烨的药。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苏麻这个冒死进谏的做法,她本可以一走了之,太太平平过自己的日子的,但是她没有这样做,一个原因自然是和自己的亲人已经去世有关,但是我认为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当然是一个不太靠谱的理由,借用孝庄评价济世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苏麻这个行为。孝庄曾经和玄烨评价济世说“有些人打死他也是不愿意做帝师的,伴君如伴虎啊,但是有些人是愿意削尖自己的脑袋也要做帝师的,济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想苏麻也是这样,也许她天生的使命就是做皇帝的丫环吧。孝庄在给玄烨进药的时候问苏麻“丫头你想好了没有,如果皇帝没有喝你的药去世了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皇帝一旦喝你的药仙去了,那你将被诛灭九族”苏麻回答“自己的族人已经死光了,苏麻就是九族”真心的,苏麻真是用性命相搏啊。但我感觉那句话表面看起来对苏麻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但是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它是否还有下半句没有说呢?当然有的,下半句估计是“皇帝一旦喝你的药性命得到了救治,你将是功臣一个”也就意味着你真正的飞黄腾达了。也就是说这个行为对于苏麻而言,还是有点收益的。所以听话的时候一定要把话听全,不然真心的,做小人物会更加悲剧的。很幸运,玄烨喝了芨芨草以后性命得到了救治,苏麻的成功已经到来了。
苏麻的成功之道
前言已经谈过大文章谈人物是不可避免的谈到成功的哲学,那些对成功哲学比较讨厌的人希望你们也耐着性子看一下哈,感觉不好欢迎拍砖。好了,迈入正题,上面有了一个对苏麻一个简短的评价,用了三个成功。前两个为臣为女人成功的道道在后面苏麻的故事中具体叙述吧,今天感兴趣的也最想写的是苏麻的第三个成功,也就是为人的成功,这个才是成功的大智慧。也就是这个大智慧,才让苏麻得到了终生的成功,得到了为臣,为女人的成功。我们再看看上面写的那么几句对苏麻的评价“第三,作为一个简简单单的人,她一生将名利
斗争看破,并且能够真正的将自己的心放在了超越名利斗争的高度上面,她深谙为臣之道,熟悉后宫生存之道,了不起的是她并没有陷所谓的“深谙熟悉”中,而是站在了一个足以俯视它们的角度,所以她虽然从小进宫,最后病死宫中,处在宫廷权利斗争的风口浪尖,仍然始终加一直拥有一颗“自我”的心活着,这是她为人的成功之处。”粘贴多了,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她对名利斗争的深谙熟悉,这个熟悉深谙足可以保证她取得初步的成功。第二是在熟悉基础上的超越,我想能做到这个超越的人没有几个,索相明相都没做到,周培公海霹雳没有做到,但是苏麻做到了,这个才是她不断成功的终极原因。在咱们中国老庄的那套哲学真心是感觉不靠谱的,你想做“山人”逃避世界名利的纷扰,你做得到吗?再说真正的山人会在史书上记载吗?没有史书上的记载算得上常人眼中的成功吗?完全搞什么阴谋阳谋也是为咱们中国人所不耻的,虽然某些人每天就是和这些什么什么谋打交道的。近代史上日本的一个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自己腰间锦囊所写“一生俯首拜阳明”我想阳明哲学才是最符合中国人成功方式的哲学。如果你还对王圣人的哲学不了解,那好赶紧去找他一本传记读读吧。我想王先生成功的哲学苏麻做了一个最好的范例——了解这个世界,然后让自己的心超越这个世界。有点含糊了,自己对这个哲学也不是很擅长,就不多白乎了。第三是我加上去的,也是自己在写鄂贵妃的时候就试图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感情对在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有多大,到底是反作用还是正面的作用。我想真正的感情是装不出来的,苏麻一生对玄烨的感情是我这个常人俗人难以理解的,既有姐弟般的亲情,又有对主子的透进骨髓的忠诚,还有像爱男人那样的爱情。一样感情到了极致足可以融化一个人的心了吧,更何况这三种情感的交融,任何男人都是顶不住的。康熙登基前问魏东亭和苏麻自己当上皇帝以后想要什么,魏东亭回答愿意当保国安民的将军,此时苏麻回答自己什么都不想要,只希望玄烨可以平平安安的。说实话,这样的回答真心的让人感动,一个人为你做事不图回报而且只希望你身体健康平安,这就是苏麻对玄烨感情的一个最好的注脚吧。
康熙王朝 魏东庭 好像少了一个人篇六
《康熙王朝》
第1集
晨曦未露,六岁玄烨已在冰天雪地之中,赶往蒙馆读书,但仍迟误了半个时辰,帝师魏承谟鞭责陪同玄烨念书的儿子魏东亭。顺治皇帝下旨,令众皇子廷试,并视廷试情况奖罚师徒。其实,此举乃是顺治有意向佛,挑选接位之子,并请僧人行森大师相助。玄烨在廷试中顶撞顺治,被罚站立应试。顺治爱妃鄂贵妃病危,提出想要一个孩子,顺治准备将玄烨过继给她,引起玄烨生母佟妃不满,向孝庄太后哭诉,孝庄太后决定将玄烨带在自己身边。玄烨廷试表现优异,令顺治和行森惊叹不已,被奖,并可在龙椅上睡觉。少女苏麻喇姑被孝庄太后怜爱,收在自己身边,并叫她做玄烨的姐姐,陪伴玄烨。不料,玄烨突生恶疾天花,病情危急。在行森的挑唆下,加上鄂贵妃病势加重,顺治更加坚定了皈依佛门的心意。玄烨突生天花,顺治疑是曾生过天花的苏麻喇姑所染,令宫内太监将她拉出去办了。
第2集
宫内太监准备将苏麻喇姑活埋,幸亏孝庄太后赶到,加以阻止,并令苏麻喇姑出宫。顺治为鄂贵妃和玄烨病情所困,向佛之心日重,久疏朝政,令大臣万分着急。在行森的建议下,顺治为鄂贵妃举行佛法道场,宫廷内弥漫氤氲佛声。全国四方急奏高积,众大臣无奈之中,闯入道场,企图劝驾。孝庄太后也是万分悲急,令大臣改朱批为蓝批,处理朝政事务。苏麻喇姑上山采集天花良药芨芨草,在宫廷外跪站一天,终被叫进宫内。玄烨服用以后,病情开始好转。孝庄太后令佟妃送同样的药给鄂贵妃。在顺治面前,佟妃只说这药原是牛服用的,于是被顺治斥退。玄烨病愈,孝庄太后欣喜之余,说救命恩人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又被召进宫伺候玄烨。鄂贵妃终于病逝,顺治在灵堂中决定皈依佛门。大臣索尼闯宫被阻,在大堂外大喊大叫,甚至称呼皇帝名讳。
第3集
顺治终于给索尼开了门,并说日出之前决定归宿。众大臣遂相告孝庄太后。孝庄太后令索尼寻找行森师爷玉林秀,请他收治行森,并对宫廷防备作了安排。孝庄太后和顺治母子在挂有祖宗画像的大堂内相见,孝庄太后怒斥顺治,并向顺治跪下哀求,但顺治终无意皇位,向心佛国。孝庄太后决定毒死顺治,将准备好的毒酒递给顺
治。顺治正欲喝下,被躲在门外偷听的玄烨冲进夺下。孝庄太后怕毒酒一事影响玄烨一生,将此事问玄烨,玄烨机灵作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令孝庄太后非常欣慰。孝庄太后与玉林秀相见,将皇帝在行森引诱之下想当和尚之事实情相告,玉林秀愿以佛门法规收治行森。
第4集
玉林秀厉责行森,说劝诱皇帝出家,必将引起宫廷震怒,殃及佛门,但行森力辩,死不改意。顺治有意禅位玄烨,问玄烨敢不敢做皇帝,玄烨态度坚决。顺治令魏承谟拟“罪己诏”,魏承谟无奈之中只好从命。玉林秀见行森顽固到底,只好搬用佛门法规火烧行森。顺治令人给他剃度,奴才均不敢应承,苏麻喇姑站了出来,替他剃了头发。索尼等众大臣在旁监督火烧行森。行森面无惧色,一意孤行。顺治赶到现场,意欲救行森,众大臣却跪下请皇帝下旨。顺治无奈之中,只好眼睁睁看着行森被烧死。魏承谟宣读由他笔录的顺治退位的《罪己书》,众大臣力主不应该将其公之于众,孝庄太后却令加上三条罪己条文,明示天下,并公告清世祖顺治皇帝龙御归天。顺治遁入空门以后,法名行痴。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
第5集
康熙即位仪式,本由帝师魏承谟司仪。但鳌拜等权臣以魏承谟是汉人为由,提议应由满人吴良辅即鳌拜的干儿子执掌,孝庄皇太后为了稳定政权局势,只好妥协,改由吴良辅主持皇位登基,并封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等四人为侯爵,主持朝政。公元1661年,八岁康熙正式登基。鳌拜大肆圈占土地,魏承谟上奏诉清查,康熙令索尼彻底清查,索尼则提议应以苏克沙哈主持此事。鳌拜与遏必隆等开始结党,索尼则居中观斗。鳌拜派人捕走康熙侍卫,康熙大怒。康熙命魏东亭免去陪读之职,管带鳌拜派来的新的侍卫。在朝政上,鳌拜、遏必隆等权臣借口不愿意与奸党同朝,站在大殿外拒绝入内,威逼康熙,而索尼又称病不朝,魏承谟只好称疾请退出朝政,康熙无奈准请。魏承谟退出朝政之后,鳌拜方才进入大殿,称捕走侍卫乃是因为他们在后花园内舞弄刀棒拳脚有违祖规,并已斩决。康熙震怒,鳌拜又称此等人在宫廷内散布先帝未死而是去当和尚等谣言,罪当斩杀,康熙只好愤然宣布退朝。
第6集
鳌拜得寸进尺,向孝庄皇太后提议改换帝师,称魏承谟告他圈地乃是诬陷,孝庄皇太后为大局计,准鳌拜所请,同意鳌拜提议的帝师人选,但同时又要鳌拜提议魏承谟出任外省巡抚。康熙将鳌拜捕杀侍卫之事记恨在心,魏东亭终于为他寻得一个报复的机会。吴良辅为了给义父鳌拜的生日送贺礼,偷窃宫廷宝物,被康熙抓住,并以监守自盗为名,棒责吴良辅。鳌拜领来新任帝师济世拜见孝庄皇太后,却被告吴良辅被棒打,火速赶往,吴良辅已死。济世跪地请命,康熙只好称师,但对他教学不满,济世却以先帝之师要挟。孝庄提醒康熙,济世并非等闲之辈,要把他当作磨刀石,磨练自己。
第7集
康熙询问济世自己才学如何,济世说只及秀才,望在两年之内达到进士水平。康熙决定匿名参加科举考试,遂勤奋攻读。考子伍次友困饿于旅店门口,被明珠相救。苏克沙哈与班布尔善相商,共同搜集鳌拜圈地证据。苏克沙哈又隐名造访伍次友和明珠,望他们在应试中关注圈地活动,以争取下层民意。鳌拜、遏必隆与苏克沙哈同时拜访索尼,企图争取这位权臣。鳌拜等权臣提出以班布尔善为科举主考,苏克沙哈则力争自己担任,并就考试展开争论。索尼居中左右为难,干脆佯装急疾突发,退出朝议,并且在家闭门不出。为了磨练康熙独立处理朝政能力,孝庄皇太后令鳌拜、遏必隆、苏克沙哈尽心辅助康熙。孝庄东陵祭祖,康熙一身轻松,魏东亭则提醒他别忘了后天即是科举考试之日。鳌拜与属下权臣相议圈地一事,表示决不退让,并决定与班布尔善一起向苏克沙哈摊牌。
第8集
科举应试之日,伍次友以自拟试题“论圈地乱国”最早交卷,康熙也在另室隐名应考。进土放榜以后,康熙榜上无名,万分懊丧。苏克沙哈来报,请康熙御点进士头三名,康熙始发现自己化名的卷子高中三甲,济世愧然请辞帝师。苏克沙哈拿出伍次友的卷子请康熙定夺,康熙阅毕,说要请此人为师,苏克沙哈决定奏请弹劾鳌拜圈地,及康熙提前亲政。班布尔善向鳌拜密告伍次友的卷子,鳌拜大怒,派人搜寻伍次友的下落。两人决定在朝政之日向苏克沙哈出手。济世向康熙请辞,并说自己是鳌拜派在皇帝身边的眼线,但自己从未做过违心之事。康熙决定在明日朝政除掉鳌拜之后,提前亲政,苏麻喇姑无法劝阻,连夜赶往东陵,拜见孝庄皇太后,孝庄决定连夜回京。早朝开始,索尼也被抬着进殿。苏克沙哈上奏弹劾鳌拜,鳌拜反奏弹劾苏克沙哈,形势一触即发。苏克沙哈拿出伍次友的卷子,称请民意,提出惩办鳌拜,并请班布尔善作证。班布尔善则声称鳌拜并未圈占一亩土地,众臣纷纷附议。鳌拜等权臣反戈一击,并要求捕抓伍次友。康熙赶快小声令魏东亭让伍次友躲藏起来。
第9集
朝政之上,鳌拜威逼有加,康熙无力控制局势,只好逮捕苏克沙哈。孝庄皇太后回京以后,严斥康熙。鳌拜、遏必隆、班布尔善面见孝庄皇太后,故作自责。孝庄皇太后为了安抚鳌拜等权臣,下旨斩杀苏克沙哈。康熙不解,孝庄说要用苏克沙哈的头换取天下几个月的太平,并在除掉鳌拜之后,再给苏克沙哈平反。康熙以龙儿之名造访伍次友,拜伍次友为师。苏麻喇姑对伍次友颇有好感。伍次友对康熙纵论天下大事,并说目前可以扭转局势的人只有索尼。明珠在门外翻看马鞍,辨识龙儿身份。康熙与明珠在门口相遇,康熙向他道中举之喜。孝庄皇太后造访索尼,为了拉拢索尼,作主将索尼之孙女赫舍里嫁给康熙,并越级直接做皇后。鳌拜等人深感不安。鳌拜决定暂且退让,向孝庄皇太后贺喜。孝庄令他主持康熙婚礼大典。康熙联姻索尼,实力大增。
第10集
朝政之上,索尼主张康熙亲政,鳌拜虽反对但也不敢肆意嚣张。康熙故意三辞,最后在众臣的一片拥戴声中,开始亲政理国。赫舍里回索府,索尼告戒孙女要谨慎从事。康熙与赫舍里互诉衷肠,感情开始融洽起来。索尼病情日危,康熙前往探望,索尼告诉康熙,清廷有两大隐患,一是鳌拜、二是吴三桂,应该分而治之。索尼终于病故。鳌拜又开始称病,要求设立首辅大臣,向康熙施压。鳌拜不朝,军机陷入混乱。康熙知道索尼病故,鳌拜少了一个强硬对手,急欲乘机扩展自己的权势,但康熙仍不同意封鳌拜为首辅大臣,而是仍以每个内阁大臣为辅政大臣。退朝之后,魏东亭提醒康熙请孝庄皇太后收服鳌拜。康熙决定自己亲自动手,并向几位大臣下了密旨。鳌拜和班布尔善等几位权臣也在商议对策,班布尔善提出废君另立,鳌拜认为不妥。 第11集
六人举行手迹表决,除鳌拜写的是“隐”之外,其他五人写的均是“废”,鳌拜决定废君。康熙又向伍次友求学,苏麻喇姑对伍次友日益爱慕起来,为他缝了一双新鞋。街头发生殴斗,在伍次友寓外放哨的魏东亭介入其中,被京城九门提督、人称“铁丐”的吴六一抓住,幸亏康熙从寓所出来看到,叫苏麻喇姑令吴六一放人。明珠向康熙跪立称奴,康熙封他为五品后补道台。康熙启用刚才街头善斗之人,成立新的贴身侍卫,以备清除鳌拜之用。康熙故意让贴身侍卫与鳌拜过招,俱败,鳌拜更加藐视。京城内外军队俱为鳌拜所掌,惟独九门提督吴六一除外。康熙决定重用吴六一,并将其身陷囹圄的义父从狱中放出。鳌拜也去拉拢吴六一。吴六一的义父被送回吴府。吴六一却主张送义父回牢房,用自己的功劳换回。鳌拜开始调防京城嫡系部队,却借遏必隆之手批复。康熙怒斥遏必隆中立自保,将他拉回自己一边。
第12集
鳌拜密探报告康熙经常与伍次友来往,班布尔善提议将康熙杀死在伍次友寓处,然后嫁祸于伍次友,此刻,康熙来访,鳌拜佯病迎出。康熙表面上对鳌拜敬重有加,称他为大清恩人,鳌拜有所心软,但班布尔善却极力怂恿,按既定目标行事。吴六一与魏东亭密商擒鳌拜之事。康熙向孝庄皇太后表白擒鳌拜决心,并劝孝庄去奉天避避风头,但孝庄不愿,对康熙鼓励有加。康熙为侍卫们喝酒壮胆。班布尔善向吴六一传鳌拜的假圣旨,企图以明升暗降的办法,将吴六一调离九门提督,由自己心腹执掌。待他走后,吴六一却拿出康熙圣旨宣读,自己还将留任。康熙约鳌拜单独晋见,鳌拜思量再三,慨然前往。班布尔善居心险恶,想在康熙与鳌拜搏斗之时,冲进宫内,杀死康熙,然后嫁祸于鳌拜,企图篡位。鳌拜单独来到康熙殿前,身后重门一扇一扇关上。康熙怒斥鳌拜,侍卫与鳌拜展开血搏。班布尔善在宫外试图冲进,用巨木撞击宫门。康熙最终擒获鳌拜,鳌拜仍劝康熙退位,可以保其平安。班布尔善撞门不休。 第13集
危急之际,吴六一率军赶到,与班布尔善展开血刃。康熙思索再三,方才走出大殿,上朝。康熙令遏必隆审理鳌拜案件,并令在魏东亭身边的卧底现身,称赞魏东亭是位忠臣。康熙在荒郊野外巧遇行痴大师,行痴请康熙查看他在北方种水稻的
试验,并说秋日即可收获,对康熙谆谆教诲。分别之后,苏麻喇姑说行痴重病染身,将不久于人世。康熙欲重用伍次友,伍次友却请辞离去,苏麻喇姑追上,问他为何舍她而去,伍次友述说原委。 由于苏麻喇姑精心侍奉康熙,而康熙又对苏麻有意,孝庄太后下旨封苏麻喇姑为德妃,苏麻当场抗旨。大喜之日,苏麻喇姑久久不至,魏东亭、康熙与孝庄先后去叫门,苏麻喇姑均未开门。
第14集
苏麻喇姑终于开门之后,已将头发剪了许多,孝庄皇太后也无奈,下旨给她新建一座尼姑庵,让她永久居住,带发修行。朝政之上,康熙让念朱国治上奏弹劾吴三桂之折,群臣沉默谨慎;后又让念吴三桂上奏弹劾朱国治之折,诬陷朱国治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在京郊小店,朱国治与周培公相遇,相谈甚畅,后周培公见朱国治将要披枷进京,询问原委。
第15集
康熙来到狱中,欲杀朱国治,但说杀他并非因他诬陷吴三桂,而是为给国家争取两年稳定,以后定当给他昭雪,子孙受封,朱国治慨然赴死,康熙却下令释枷,说杀忠臣自己岂非昏君,并下旨命朱国治为云南巡抚,以牵制和监视吴三桂。朱国治提出想启用周培公。周培公流落街头,卖字为生,并用自己老师伍次友写给康熙的推荐信的背面,给锁儿写了诉状。吴应熊行贿索额图,请他疏通皇太后,并亲自向孝庄表忠心。孝庄皇太后提醒康熙平“三藩”不要操之过急。
第16集
三藩正商议撤藩之事时,假称朱三太子的杨起隆来访,鼓励“反清复明”,被吴三桂拿下,后又被吴三桂故意放走,以便利用杨起隆对付朝廷。黄敬密报杨起隆,康熙要出京。吴三桂向朝廷修书一封请辞,背后又大动军事。康熙南巡,驻扎户部尚书陈廷敬老家山西阳城皇城村。为体察民情,康熙分三路进行,在皇城村汇集。康熙召集当地文武百官训话,纵谈天下大事。魏东亭一路探得知府周云龙私通吴三桂,剥夺百姓,却被封为廉吏。康熙不知底细,也称赞周云龙为三晋楷模,并封他的夫人为一品诰命夫人。康熙询问百官,如果有人谋反,你们将会如何?康熙恩威有加,声明誓死维护疆土统一。
第17集
康熙将错就错,令魏东亭查实情况,处死周云龙,然后再给他哀荣。王辅臣晋见康熙,康熙对他晓之以礼,并封他为山峡大将军,统领军队,他的儿子留京陪侍。康熙下旨给明珠,索额图准备庭议撤藩之事。康熙在朝廷上痛斥“三藩”之弊,“三藩”开支已占国库支出一半,“三藩”之力足可敌国,群臣纷议。赫舍里怀上龙胎,孝庄皇太后满心欢喜,吴应熊又来表忠。众臣各怀心事。索额图说应安抚吴三桂,不应撤藩,明珠、陈廷敬则力主削藩。康熙痛下决心,朝廷只准议论如何撤藩。吴应熊向孝庄皇太后陈述今天朝政就是商议如何撤藩之事,孝庄大惊,怒斥康熙。康熙痛斥南
康熙王朝 魏东庭 好像少了一个人篇七
《康熙王朝经典台词》
1.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班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朝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朕刚即位的时候以为朝廷最大的敌人是鏊拜,灭了鏊拜 ,又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吴三桂,朕平了吴三桂,台湾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啊,朕收了台湾,葛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咱们这儿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忘了!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呢!朕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总想着和大伙说些什么,可是话,总得有个头啊 。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正大光明’匾升起)。。。这四个字,说说容易啊,身体力行又何其难? 这四个字,是朕从心里刨出来的,从血海里挖出来的。记着,从今日起,此殿改为正大光明殿!好好看看……哦,你们都抬起头来,好好看看,想想自己,给朕看半个时辰......
2、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艰难险阻,才有了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啊!。。。(满上。。。)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在座的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朕在位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你们俯首农桑。从炎黄甲子年到如今有三百多位皇帝了吧,朕是年事最高,在位时间最长,养育子孙最多的,皇子皇孙,还有曾孙,一共是一百多位吧!朕要感天动地呀!朕要敬颂苍穹啊!大清是朕的,也是你们的呀!记着,没有你们便没有今天的大清,朕在这儿。。。谢谢你们啦!。。。(满上满上。。。)这第三碗酒,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哦,还有那个朱三太子,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啊! 是他们造就了朕,是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他们不在,朕寂寞啊!朕不祝他们死的安宁,朕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
3、明珠:。。。臣罪该万死。。。
康熙:死一次还不够还要死一万次!
明珠:臣罪该一死。。。
4、爱新觉罗玄烨,谨祭列位先祖在天之灵,自康熙十八年以来,准格尔大汗葛尔丹,荼毒蒙古各部盟,侵扰内地、倒行逆施,意在反清称霸。臣玄烨一忍再忍、一让再让,而葛尔丹是一犯再犯,已成大患。
应蒙古各部盟的诚请,也为我大清的江山社稷繁荣昌盛,朕决定替天行道, 御驾亲征,并诏告逆首葛尔丹知晓,朕将亲率天兵二十万,荡平全蒙,钦此 !(御驾亲征前说)
大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谨祭明太祖洪武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太祖出身布衣,聪明神武,报济世安民之志,十五载而成帝业 ,一统海内。西汉之后未之有也,大清皇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谨以明太祖洪武皇帝为先师,继往开来,造福天下。再拜 。(南巡拜明太祖陵说) 爱新觉罗玄烨,叩告列位先祖在天之灵,玄烨自即位至今,遭权臣鳌拜欺凌,朝廷与百姓也深受其害。如今已到胜败存亡之际,玄烨决心护国安民,振兴大清,除歼灭贼 。(擒拿鳌拜前说)
5、皇上,微臣穷十年之功,遍阅古今各族史料及图谱,终于构成此图。臣,死也瞑目了。微臣自信,此图不但是大清最精最全之图,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最精最全之图。臣以为,台湾郑氏孤悬海外,只是大清的疥廯之疾。大清的心头巨患不是台湾,而是蒙古准葛尔王葛尔丹。在朝廷平定西南三藩之时,葛尔丹也在一步步收伏蒙古诸王。臣料定,他的最终目的是统一全蒙,虎视中原,与大清争天下。葛尔丹之西,有西藏之达赖喇嘛暗中支持;之西,有俄罗斯彼得大帝重兵压境。三方一旦联手,大清无宁日。但,欲平葛尔丹,朝廷却不得不先收台湾。
因为东南各省乃大清财赋之地。东南不稳,大清无力西征北进。。。。。。
6、再发长城那一段,引子也写上。。。
胤缇:儿臣叩见皇阿玛
康熙:起来说话吧
胤缇:皇阿玛,儿臣刚才看见二阿哥穿着明黄服饰在园子里漫步,儿臣,吓了一跳
康熙:这么一会工夫就用上了。。。
胤缇:他还邀请儿臣去他的沧浪苑喝茶呢
康熙:那你就去呗
胤缇:(一时语塞)。。。
康熙:胤缇啊,你不必顾左右而言他,你又犯嫉妒了
胤缇忙下跪到:儿臣,儿臣不敢! 康熙:胤缇啊,无论到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君臣大义,皇子之间不合,朝中的大臣怎么看呢?京外的臣子会怎么议论?谣言所至,举国不宁啊
胤缇:儿臣知错了。。
康熙:胤缇啊,朕知道你兵部的差事办的不错,朕特别高兴 胤缇:谢皇阿玛,儿臣定当鞠躬尽瘁!
康熙:诶,起来说事儿吧
胤缇:皇阿玛,兵部接甘陕总督急报,本月初八,葛尔丹部又犯内地,他的前锋竟然进至嘉峪关长城,若不是守军殊死奋战,嘉峪关险被攻
破!
康熙:这么一座伟大的长城,挡不住一个小小的葛尔丹?!!! 胤缇从旁指点:皇阿玛,在这儿
康熙:传旨!明日起驾,视察北长城!
(悠扬的背景音乐,太美妙了,就是搞不到,可惜。。。)康熙一行登上烽火台。群山莽莽,长城蜿蜒其间。(想起鲍昌写的那篇长城的文章,呵呵)
一行人进入烽火台。。。 明珠:禀皇上,每届京试之后,凡金榜题名的士子们,都聚会于此,他们登高远望,饮酒题诗,而且是以文会友,各抒情怀呀 康熙:好哇,这是才子们争奇斗智各有千秋啊
明珠:对对。。。
康熙盯着墙上的一首缺诗沉吟道:这个张庭玉,朕好象是见过。 明珠:哎哟。皇上真是过目不忘啊。这个张庭玉正是本届恩科二甲十八名,皇上赐他同进士出身,授予文渊阁侍读,今儿他恰好随驾。 康熙:传!
明珠:喳,传张庭玉!
张庭玉跪拜道:臣张庭玉叩见皇上!
康熙和蔼地招呼:平身。
康熙盯着张庭玉看了半刻:张庭玉,这俩首诗是你写的吗? 张庭玉:是
康熙王朝 魏东庭 好像少了一个人篇八
《康熙王朝之后感》
《康熙王朝》阅后感
华夏五千年,千古明君唯康熙。少擒鳌拜定君王,灭三番初定天下,收台湾而成大统,扫西北彰显君威,废储不立嗣成康乾盛世而定百年基业。为子者孝,为父者严,为君者仁。
八岁继承君位,口齿不清,索尼老成持老,任由鳌拜做大,欺上瞒下,圈地乱国,结党营私,祸乱朝纲。古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未及而立之年,未能临朝主政,只得忍。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此时的康熙虚心向帝师伍次友学习策略、谋略及君王之道,君王之道乃天道,天道在人心,人心在天下。
灭三番,做为领导,当以唯才而用,周培公乃一汉室布衣,口有如簧之舌,胸有万千雄狮。帝师举荐而不入,临君前而心不乱,三番举国,君心乱,培公谏之。当先安内,率不才之军,用月余被灭察哈尔,西收王辅臣。然为人臣之礼,功不可胜君,是以召回培公,分功与图海。外人以小人之心度康熙,然吾笑之,岂不闻为人臣者,功高不可盖主,盖主者君必灭之,康熙怜之故召京事君。
收台湾,能容人,姚启圣、施琅师徒也,然姚性情使然,官居九品,善养马已。培公荐于帝前,姚清高自傲,不善于满人为伍,自甘与书(视书如命,见书必读)、马同行。康熙识人知心,抑其傲,养其性,终启用以收台湾。施琅者,台湾海军帅也,屡率军以扰福建,掠梁劫货,攻衙占县,以资台湾。然施琅来降,康熙仍以重臣用之,且以之为统军之帅攻取台湾。是以容人者,乃有容人之福;康熙容人得以统天下。
灭西北彰显君威,康熙三率国师已定西北,为君者,民政、财政、军政兼具于一身,古今通史,能兼甚少。
康熙王朝读后感
最初是看到电视剧康熙王朝,对这位开创康乾盛世的皇帝崇拜之至,至今终有幸能粗略这本鸿篇巨著。书籍与电视真的是大相径庭,看电视根本没有读书那股沁人心脾的感觉。
本书共分为四卷:夺宫、惊风、密雨、玉宇呈祥、乱起萧蔷。 忍,少年康熙八岁登基,口齿不清,鳌拜欺上瞒下,圈地乱国,结党营私,祸乱朝纲。古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未及而立之年,未能临朝主政,只得忍。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厉兵秣马,积攒实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时的康熙虚心向帝师伍次友学习策略、谋略及君王之道,君王之道乃天道,天道在人心,人心在天下。此外,苏克萨哈锋芒过露,终成刀下亡魂,遏必隆为人谨小慎微,却不会站队,虽不至杀身之祸,终其一生也仕途平平。魏东廷则是康熙唯一的朋友,可见做事还是却少不了可靠的朋友的。鳌拜贪心不足,终至杀身之祸。
灭三番,做为领导,当以唯才而用,周培公乃一汉室布衣,口有如簧之舌,胸有万千雄狮。帝师举荐而不入,临君前而心不乱,三番举国,君心乱,培公谏之。当先安内,率不才之军,用月余被灭察哈尔,西收王辅臣。然为人臣之礼,功不可胜君,是以召回培公,分功与图海。外人以小人之心度康熙,然吾笑之,岂不闻为人臣者,功高不可盖主,盖主者君必灭之,康熙怜之故召京事君。吴三桂等三番不就是因坐大而招致杀身之祸的?
玉宇呈祥该部主要讲述治河之要,前有好官于成龙,但他却是治理黄河的主要障碍,未得善终,好人与坏人其实并没有区别,关键是看用在什么地方。靳辅出任治河总督,却出力不讨好,治好黄河之患。却难逃良弓藏走狗烹的厄运。陈潢痴迷河务,为后世留下了要治河先治沙的治河之道,虽为留下未了之事,却留下了事之法使之存活于世代人心。水患一解,安民撤番,国库充盈方可言兵事南收台湾,北灭葛尔丹。
霍乱萧蔷是指诸子之争,胤礻匙邀功争名终至圈禁;胤礽胆小懦弱,惑乱宫闱,启用亲信,结党营私,终被废储;胤禩左右逢源、拉拢阿哥、机关算尽也终为人臣却也不得善终;胤禛为人谨慎、处事果
断、遇事不乱、洞察先机,做事踏实,体恤下属,上忠君,下恤民。虽有杀性,却信佛,从不轻易用重刑,深得帝宠,且军政、民政具通,终承康乾,亦可为圣君。
年少无为,终身则无为,年少多学,积蓄力量,谋定而后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万不可白了少白头,空悲切。
康熙王朝 魏东庭 好像少了一个人篇九
《康熙王朝观后感》
今天下午看完了《康熙王朝》,已经记不起上一次看这部电视剧是什么时候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我上一次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可是这次居然流泪了,而且是三次,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感性了,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只能说我变了,以前的自己不是这样的。
第一次,是看到周培公在康熙勤政后第一次去盛京的时候,在生命垂危之际向康熙进献他花费十余年的时间制成的康熙年间最精确的地图,这展示出的是一个臣子的忠心,需要说明的是周培公在平叛三藩叛乱中开始崭露头角的,这时的康熙才刚刚将鳌拜解决掉,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而当他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康熙帝要开始收复台湾了,其间十年时间康熙将他发配盛京,事实上周培公并没有过错,如果非得说有错的话,那也是他是汉族人而非满人,说到底是这个原因,并不是什么功高震主之类,周培公也知道的,确实是人才,可惜可惜,他是康熙最得力的臣子中最早离康熙而去的人。
第二次,蓝齐儿被康熙的一道旨意嫁给不知是谁的准葛尔的大汗葛尔丹(虽然葛尔丹知道蓝齐儿是谁)的时候去老祖宗那里哭诉的时候,两个人的对话,还有之前康熙与容妃之间的对话,整个的过程让人心疼,作为皇室成员是拥有普通人羡慕的荣华富贵,但是却不能拥有一部分普通人可以拥有的爱情——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从这个程度上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宁愿不做普通人,因为很多普通人也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感情,他们也会被现实无情的分开。但是最悲哀的在这里已经埋下了伏笔,即使是皇帝最心爱的女儿也还是不可以,后来的时候,康熙两次亲征准葛尔,第二次大阿哥亲手斩杀葛尔丹的人头,呈送到康熙跟前。当时我是这样想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父亲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下嫁给自己的敌人,在女儿爱上那个男人并为他生儿育女后,父亲将敌人杀死了,换句话说是让自己的儿子杀了自己的女婿,使得自己的女儿最终成为了寡妇,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度过那漫长的一生,虽然后来看到蓝齐儿过得还不错,但是她有多
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没有人能代她体会其中的甘苦。
第三次是蓝齐儿在几年后将阿密达养大成人,自己在某年生日那天开始从乌兰木通启程奔回京城去探望自己的父皇和额娘,当时他的父皇已经将他额娘从贵妃贬为刷马桶的丫头,人下之人了,原本想要做下景就好,却偏偏被蓝齐儿知道了,当时的场景也让我难过以至泪下,蓝齐儿当时就想返回乌兰木通,但是被她的额娘拦下了,最后带着委屈离开了他的母亲,之后就立即向他的父皇告别,临走前将他的父皇刚刚给他的八音盒摔了,表示决裂之意,而这让康熙更加恨容妃,以至于68岁大寿的时候,魏东亭对他说,看来看去怎么少一个人,也只有他敢说了。
所以潸然泪下就在这里,不自觉地就动情了,可能描绘的不是很细腻、精彩、动情,但是相信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会有所触动的,我相信这次自己看这部电视剧的过程和之前的那一次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自己以后还是会想看这部电视剧的,说实话,自己还想要买一部纸质的全套书呢,等着以后自己来实现吧。
最让我心疼一段是张廷玉准备去漠北大营送粮食前去苏麻喇姑那里问他有什么要对皇上说的吗,他说自己说不出来,也没有给皇上上过折子,张说,那是写信,不叫折子。可是写好以后,已经塞进信封里了,却又就着身边的那盏蜡烛将信烧掉了,里面写的内容是“苏麻一生只深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弟弟——皇上,但是他不能说出来,因为皇上还是她的主子”,还是隐忍,隐忍了自己活着的一生,还要将自己的最深的爱隐了,怎能不疼,所以他早逝,只晚老祖宗一个时辰。
2012年7月22日星期日 17:36
康熙王朝 魏东庭 好像少了一个人篇十
《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剧情介绍
《康熙王朝》改编自二月河的小说,为刘大印自《武则天》后的又一出历史大剧,获得当年收视率冠军,曾风行于世界华人圈内。由著名军旅作家朱苏进,和著名影视编剧胡建新联手创作。陈道明、斯琴高娃联袂主演。韩磊主唱主题歌。
一、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
(注:这首歌原为电视剧《大英雄郑成功》的主题曲,
郑成功》遭广电总局禁播后成为《康熙王朝》的主题曲)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
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
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
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做人一地肝胆
做人何惧艰险
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恶分开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
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大英雄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二、片尾曲《大男人》
一生有一种大海的气魄
岁月一页页无情翻过
把乾坤留在我心中的一刻
就已经注定我不甘寂寞
一心要一分生命的广阔
世界一遍遍风雨飘落
把江山扛在我肩头的一刻
就已经决定我男儿本色
大男人不好做
再辛苦也不说
躺下自己把忧伤抚摸
大男人不好做
风险中依然执着
儿女情长都藏在心窝
任它一路坎坷
大男人不好做
再辛苦也不说
躺下自己把忧伤抚摸
大男人不好做
风险中依然执着
儿女情长都藏在心窝
任它一路坎坷
三、康熙王朝 - 电视介绍
清顺治十八年,恶疾天花袭击皇宫,皇帝爱妃命丧黄泉,顺治痛不欲生,立意遁入空门。危急之际,孝庄太后力挽狂澜,下令【改朱批,行蓝批】,并将得天花大病初愈的八岁的玄烨推上龙座,成为康熙皇帝。
康熙即位以后,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连孝庄太后也只好含辱。鳌拜【亲政】开始,康熙改归皇权权臣况图谋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
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藩,引发三藩之乱。朝廷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皇后裔朱三太子也乘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望,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功,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了最后胜利。
中国康熙时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世景象。郑成功后裔郑经割台泫岛自立,不肯归降,蒙古葛尔丹也磨刀霍霍,推崇元大都立誓杀回北京,康熙为安抚葛尔丹将爱女下嫁葛尔丹,暂缓西北局势;然后起用明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继而调转枪头率二十万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了殊死的决战,全面消灭葛尔丹的余部,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统一。
班师凯旋以后,孝庄太后归天,太子与权臣结成同党,意欲提前即位。康熙废除太子,引发夺嫡之争。【千叟宴】上,康熙即将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诏书随风飘落玉阶,无人知晓它的秘密。
第一集
晨曦未露,六岁玄烨已在冰天雪地之中,赶往蒙馆读书,但仍迟误了半个时辰,帝师魏承谟鞭责陪同玄烨念书的儿子魏东亭。顺治皇帝下旨,令众皇子廷试,并视廷试情况奖罚师徒。其实,此举乃是顺治有意向佛,挑选接位之子,并请僧人行森大师相助。玄烨在廷试中顶撞顺治,被罚站立应试。顺治爱妃鄂贵妃病危,提出想要一个孩子,顺治准备将玄烨过继给她,引起玄烨生母佟妃不满,向孝庄太后哭诉,孝庄太后决定将玄烨带在自己身边。玄烨廷试表现优异,令顺治和行森惊叹不已,被奖,并可在龙椅上睡觉。少女苏麻喇姑被孝庄太后怜爱,收在自己身边,并叫她做玄烨的姐姐,陪伴玄烨。不料,玄烨突生恶疾天花,病情危急。在行森的挑唆下,加上鄂贵妃病势加重,顺治更加坚定了皈依佛门的心意。玄烨突生天花,顺治疑是曾生过天花的苏麻喇姑所染,令宫内太监将她拉出去办了。
第二集
宫内太监准备将苏麻喇姑活埋,幸亏孝庄太后赶到,加以阻止,并令苏麻喇姑出宫。顺治为鄂贵妃和玄烨病情所困,向佛之心日重,久疏朝政,令大臣万分着急。在行森的建议下,顺治为鄂贵妃举行佛法道场,宫廷内弥漫氤氲佛声。全国四方急奏高积,众大臣无奈之中,闯入道场,企图劝驾。孝庄太后也是万分悲急,令大臣改朱批为蓝批,
处理朝政事务。苏麻喇姑上山采集天花良药芨芨草,在宫廷外跪站一天,终被叫进宫内。玄烨服用以后,病情开始好转。孝庄太后令佟妃送同样的药给鄂贵妃。在顺治面前,佟妃却说这药原是牛服用的,于是被顺治斥退。玄烨病愈,孝庄太后欣喜之余,说救命恩人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又被召进宫伺候玄烨。鄂贵妃终于病逝,顺治在灵堂中决定皈依佛门。大臣索尼闯宫被阻,在大堂外大喊大叫。
第三集
顺治终于给索尼开了门,并说日出之前决定归宿。众大臣遂相告孝庄太后。孝庄太后令索尼寻找行森师爷玉林秀,请他收治行森,并对宫廷防备作了安排。孝庄太后和顺治母子在挂有祖宗画像的大堂内相见,孝庄太后怒斥顺治,并向顺治跪下哀求,但顺治终无意皇位,向心佛国。孝庄太后决定毒死顺治,将准备好的毒酒递给顺治。顺治正欲喝下,被躲在门外偷听的玄烨冲进夺下。孝庄太后怕毒酒一事影响玄烨一生,将此事问玄烨,玄烨机灵作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令孝庄太后非常欣慰。孝庄太后与玉林秀相见,将皇帝在行森引诱之下想当和尚之事实情相告,玉林秀愿以佛门法规收治行森。
第四集
玉林秀厉责行森,说劝诱皇帝出家,必将引起宫廷震怒,殃及佛门,但行森力辩,死不改意。顺治有意禅位玄烨,问玄烨敢不敢做皇帝,玄烨态度坚决。顺治令魏承谟拟‚罪己诏‛,魏承谟无奈之中只好从命。玉林秀见行森顽固到底,只好搬用佛门法规火烧行森。顺治令人给他剃度,奴才均不敢应承,苏麻喇姑站了出来,替他剃了头发。索尼等众大臣在旁监督火烧行森。行森面无惧色,一意孤行。顺治赶到现场,意欲救行森,众大臣却跪下请皇帝下旨。顺治无奈之中,只好眼睁睁看着行森被烧死。魏承谟宣读由他笔录的顺治退位的《罪己书》,众大臣力主不应该将其公之于众,孝庄太后却令加上三条罪己条文,明示天下,并公告清始祖顺治皇帝龙御归天。顺治遁入空门以后,法名行痴。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
第五集
康熙即位仪式,本由帝师魏承谟司仪。但鳌拜等权臣以魏承谟是汉人为由,提议应由满人吴良辅即鳌拜的干儿子执掌,孝庄皇太后为了稳定政权局势,只好妥协,改由良辅主持皇位登基,并封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等四人为侯爵,主持朝政。公元1661年,八岁康熙正式登基。鳌拜大肆圈占土地,魏承谟上奏诉清查,康熙令索
尼彻底清查,索尼则提议应以苏克沙哈主持此事。鳌拜与遏必隆等开始结党,索尼则居中观斗。鳌拜派人捕走康熙侍卫,康熙大怒。康熙命魏东亭免去陪读之职,管带鳌拜派来的新的侍卫。在朝政上,鳌拜、遏必隆等权臣借口不愿意与奸党同朝,站在大殿外拒绝入内,威逼康熙,而索尼又称病不朝,魏承谟只好称疾请退出朝政,康熙无奈准请。魏承谟退出朝政之后,鳌拜方才进入大殿,称捕走侍卫乃是因为他们在后花园内舞弄刀棒拳脚有违祖规,并已斩决。康熙震怒,鳌拜又称此等人在宫廷内散布先帝未死而是去当和尚等谣言,罪当斩杀,康熙只好愤然宣布退朝。
第六集
鳌拜得寸进尺,向孝庄皇太后提议改换帝师,称魏承谟告他圈地乃是诬陷,孝庄皇太后为大局计,准鳌拜所请,同意鳌拜提议的帝师人选,但同时又要鳌拜提议魏承谟出任外省巡抚。康熙将鳌拜捕杀侍卫之事记恨在心,魏东亭终于为他寻得一个报复的机会。吴良辅为了给义父鳌拜的生日送贺礼,偷窃宫廷宝物,被康熙抓住,并以监守自盗为名,棒责吴良辅。鳌拜领来新任帝师济世拜见孝庄皇太后,却被告吴良辅被棒打,火速赶往,吴良辅已死。济世跪地请命,康熙只好称师,但对他教学不满,济世却以先帝之师要挟。孝庄提醒康熙,济世并非等闲之辈,要把他当作磨刀石,磨练自己。
第七集
康熙询问济世自己才学如何,济世说只及秀才,望在两年之内达到进士水平。康熙决定匿名参加科举考试,遂勤奋攻读。考子伍次友困饿于旅店门口,被明珠相救。苏克沙哈与班布尔善相商,共同搜集鳌拜圈地证据。苏克沙哈又隐名造访伍次友和明珠,望他们在应试中关注圈地活动,以争取下层民意。鳌拜、遏必隆与苏克沙哈同时拜访索尼,企图争取这位权臣。鳌拜等权臣提出以班布尔善为科举主考,苏克沙哈则力争自己担任,并就考试展开争论。索尼居中左右为难,干脆佯装急疾突发,退出朝议,并且在家闭门不出。为了磨练康熙独立处理朝政能力,孝庄皇太后令鳌拜、遏必隆、苏克沙哈尽心辅助康熙。孝庄走后,康熙一身轻松,魏东亭则提醒他别忘了后天即是科举考试之日。鳌拜与属下权臣相议圈地一事,表示决不退让,并决定与班布尔善一起向苏克沙哈摊牌。
第八集
科举应试之日,伍次友以自拟试题‚论圈地乱国‛最早交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