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去年的树阅读感悟篇一
《读《去年的树》有感》
读《去年的树》有感
这几天,我读了一篇由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创作的童话:《去年的树》。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树和鸟儿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冬天就要到来。鸟儿依依不舍地挥泪向他告别,并答应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树唱歌。但是,第二年鸟儿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树不见了!经过几番周折,鸟儿终于找到了已成灯火的树,并给他唱了最后一次的歌!
我读了这篇文章,心中十分沉重,我认为这是一只珍爱友情的小鸟。它从和这里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地方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寻找朋友。可它得到的却是树成灯火那令人伤痛的答案。想想自己,我怎么会有和这只鸟儿对朋友那天长地久的感情呢?我们现实中的友情儿只是肤浅的,而鸟儿和树的友情才是纯真的。这时,我不经想起了李白的著名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我们会想起,这是谁造成的!我认为是一些不爱护树木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了树木,破环了大自然,也同时破环了生物循环。树木能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所以,我希望大家可多植一棵树,对大自然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要珍爱友情,信守诚诺,保护树木!
去年的树阅读感悟篇二
《读去年的树有感》
读去年的树有感
《去年的树》>读后感
作者:城北小学502班 陈邱宇
童话,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美好纯真的>故事;
童话,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童话,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心灵的窗户。
在我心中有一本最美好的童话——《去年的树》。
暑假里,当我首次看到这本书的序言时,心里觉得这则序言可真普通,没有特别之处。但当我看完这本书后,再翻到这则序言时,看到的却是一篇感人肺腹的序言。重读序言我终于读懂了新美南吉的感性和少年失去父母痛苦,只是他并不会把这份痛苦告诉别人,只有在写作中才会把痛苦释放出来,巧妙地运用童话来渲泻自已心中的那份伤痛。所以在《去年的树》中也不难体会到以丧失和离散为主题的故事。
《去年的树》这本书中让我感受最深的那则故事就是《小狐狸阿权》。阿权是一只经常给别人捣乱的小狐狸。有一次它偷了兵十的一条鳗鱼,后来才知道那条鳗鱼是给兵十奄奄一息的母亲吃的。没几天兵十的母亲死子,阿权以为是因为没吃鳗鱼而死的,所以它为了弥补错误码,每天都到兵十家去给他送食物。然而兵十却以为阿权又来偷东西,一枪把阿权打死了,之后才发现是阿权在一直给自已送食物。再看阿权时,它虽然已经死了,但脸上却依旧挂着一丝甜蜜的微笑。当我读完这则故事时,脸上的泪水已情不自禁滑落。阿权死得好惨呀,为了弥补内心的欠疚而送了命,从中可以看到,阿权打心底并不坏,反而还是一只最纯真无瑕的小狐狸。
这则故事告诉我一个道理:人与动物之间其实完全可以是亲密无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猜疑和误会正是扼杀人和动物之间美好情感的刽子手。童话虽然没有寓言那么深奥,没有小说那样情节跌荡起伏,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童年才是真正能够让人打开心房的,让心随故事流淌,最终到达那个最梦幻、最美好的地方。
去年的树阅读感悟篇三
《读《去年的树》有感》
读《去年的树》有感读《去年的树》有感福建省松溪县郑墩中心小学四(1)班 葛敏欣10月17日,我们学习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看到小鸟那么守信用,我觉得很惭愧,因为自己不讲信用,差点失去一个好朋友。那是前年夏天的一个星期五,我和葛思思说好了明天去她家里玩,可是没想到的是晚上我竟然发烧感冒了,第二天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妈妈叫我在家里好好吃药、休息,不要到处乱跑。而我也因为不舒服,早把与好朋友的约定忘得一干二净了。过了几天,等我病好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发现葛思思对我爱理不理的,再也没有原来的热情了,我不清楚她为什么突然会这样。在我的一再追问下,最后她说:“你知道吗,上个星期你害得我在家里白白等你一整天,像你这样不讲信用的人,以后我再也不跟你玩了!”说完,她就气冲冲地跑开了。从此以后她再也不理我了。我很伤心,都怪自己当时没有及时跟她说清楚原因,从而失去一个好朋友。回到家里,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回想起以前跟她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不禁泪流满面。就连妈妈叫我吃晚饭,我都不知道。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焦急地问我为什么。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跟妈妈讲,妈妈说:“没错,做人是应该做个守信用的人。这件事错在你,但是你完全可以跟她说明你没来的原因啊,态度诚恳些,如果她还看重你们间的情谊的话,我想她会原谅你的。”听了妈妈话我豁然开朗。第二天我真诚地向葛思思道了歉,后来她原谅了我,我很高兴!我们又成为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了。我要感谢我的妈妈,因为她给我出了个好主意;我更要感谢写《去年的树》的作者,因为他让我明白了做人守信用的道理,今后,我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指导老师 杨敬青
去年的树阅读感悟篇四
《《去年的树》有感》
读《去年的树》有感
不管你喜不喜欢日本这个国家,但有一点我们必须得承认,日本是一块充满奇迹的土壤,大和民族是一支优秀的民族。抛去历史的种种不愉快,让我们用一种理性客观的眼睛去审视日本这个国家,日本令人称道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可以举一些身边很平常的例子来佐证一下,大街上一百辆车中有三分之一是日本车,我们拿的数码相机中有一半以上是日本的品牌,我们的手机、电脑、电视机的液晶屏幕半数是日本制造的;再说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索尼、夏普、丰田、本田、日产、铃木、三洋、三友、佳能、富士、还有东芝、松下、优衣库、三菱,这些全部是日本的品牌,全盛时期,日本的财富甚至可以买下大半个美国。那到底是什么让一个满身弹孔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崛起呢?我们要知道,那是一个资源匮乏,地域狭窄,灾害频发的岛国。
我呢,想从我们学过的一篇儿童文学中探一探究竟,这篇儿童文学叫《去年的树》,作者是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儿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教化意义,在中国,虽然也有像郑渊洁这样的童话大家,但儿童文学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稳定的学派,这不得不说是我们的遗憾,因为我们的孩子从小能够接触到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只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还有《阿拉丁神灯》等等,这些固然都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但毕竟不是植根于我们中华文化土壤的,让我们读起来就有一种看外国人耍马戏团的感觉,没有那种脚踩大地仰望天空的那种感觉,它起到的教化意义也是非常有限的。在这一点上,日本做的就比我们好,虽然那些文学作品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外国人的形象,但那些要传达的思想却始终是根植于日本文化土壤的,真正的做到了推陈出新,洋为我用。那我们就看一下这篇文学作品吧。 故事其实很简单,文字也很少,讲诉的就是一只小鸟跟一棵树约定好来年春天再给树唱歌的故事,故事大致经过就是树被砍伐掉了,被运到工厂加工成火柴,又被卖到小店,最后被点燃,而小鸟发现树不在了,就一直不停地问,不停地问,最后终于找到被火柴点燃的那盏灯,认真地给火焰唱了去年它们曾经约定好的歌。故事就这样完了,小鸟唱完了歌,完成了愿望,而火焰也听到了歌,但有一些东西却耐人寻味。我选取几点试做简单分析。
第一点,小鸟和树的关系。不知道我们的读者阅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小鸟和树,为什么不是小鸟和其他的呢,为什么不是小鸟和水,为什么不是小鸟和母鸡呢。我想了想,对于这点有以下几个看法,其一,小鸟和树其实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像鱼和水一样,鱼离开了水没法生存,水离开了鱼变得死气沉沉,小鸟和树也是一样,小鸟把树当做自己的港湾,树也因为小鸟而变得有生命力,这样一种简单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其实在整个地球生物圈中很常见,作者的寓意也在此,就像人类跟大自然一样,人类离开了大自然不能存活,大自然也因为人类而变得更有生气。作者想要告诫我们的就是不要破坏生态的和谐,不然结果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其实作者给的很耐人寻味,文中写道:“歌唱完了,小鸟又目不转睛地看着灯火,然后不知道飞哪里去了。”目不转睛,我想那是惜别,也是无奈,而不知道飞哪里去了,这就更有意思了,我们想一下小鸟会飞到那里呢,下一棵树?当然,很可能确实是另外一棵树,但是问题是,下一棵树的命运呢,下一棵树也可能会被砍伐掉,自然,一棵两棵树并不算什么,但是我们想一下,如果所有的树都被砍伐掉了,那小鸟还能去哪里呢,所以这里作者给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结尾,以一种不知道的口吻,说出自己的无奈,痛恨,当然还有渴望,他渴望小鸟找到的下一棵树能一直好好的。那么再让我们上升到我们人类社会,如果我们破坏自然,那我们还能去哪里呢,去另外一个星球?当然这也不是没可能的,只是现在,我们能去哪里呢,我想作者给的那句话真的很精妙,“然后不知道飞哪里去了,”呵呵呵。其二,小鸟和树在我看来有着各自的另一层意义,小鸟翱翔蓝天,代表天空,树扎根土壤,代表大地,天空和大地是我们人类最赖以生存的条件,一个是蓝色,一个是绿色,我想作者这样写,并不是无端的,它一定寄寓着作者深切的渴望,希望我们人
类生存的地球,天空永远是蓝色的,大地永远是绿色的,如此便是绝佳了。
第二点,小鸟和树的约定。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诺千金,更有人无信则不立的说法,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其实也是这样。短文中小鸟跟树约定好明年春天再来唱歌给树听,小鸟是怎么做的呢,文中,第二年春天,树不在了,只剩下树根了,小鸟是怎么做的呢,它并没有因为树不在而离开,而是问树根树的下落,于是接着就去找工厂,找完工厂就去找村子,在村子里它终于找到了树,但是呢,树已经变成火柴,点燃成火了。我们看一下这个过程,这怎么说也算是一个跋山涉水的过程,小鸟不辞辛劳为的是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唱歌这么简单,我想不是的,这个时候,小鸟的追寻其实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已经是对自己许下诺言的遵守,是一种人生的信念。那我们接着往下看,小鸟找到火柴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文中写道,“小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灯火,”这里的确有点煽情,我们试想一下,当你去找你的好朋友,但他已经不在了,只剩一抔黄土了,你是什么感觉。而且,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目不转睛”,一个目不转睛,其实倾注了多少的感情啊。
去年的树阅读感悟篇五
《《去年的树》读后感》
读《去年的树》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故事
讲的是鸟儿和树是好朋友,他们约定明年春天回来唱歌给树听。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鸟儿就飞回来找它的树朋友,可树不见了,
只剩下树根在那儿。鸟儿向树根、门先生、小姑娘打听:我的朋
友那哪儿去了。小姑娘告诉它:用树做成的火柴用完了,可它点
燃的煤油灯还在这里。于是,鸟儿睁大眼睛,对灯火唱起去年的
歌。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自己。记得上学期,周末学校要进
行合唱排练,我和好朋友佳慧约定一起去学校。可到了周末,我
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自己去了学校。我们开始排练了,辅导老
师问起佳慧怎么没来,我才记起和她的约定。这时,佳慧气喘吁
吁地跑来了,却被老师狠狠地批评:这样没有时间观念,如有下
次就取消参赛资格。我知道佳慧是因为等我才迟到了。当时心里
觉得她太傻了,有什么好等的。但现在,读完 这个故事,回想起那件事,我被这只鸟儿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深深
地打动了,更让我明白了:要珍惜友情,信守诺言。
去年的树阅读感悟篇六
《《去年的树》有感》
听《去年的树》有感 ——去年的树,无尽的情
10月17号,我有幸能聆听大师王松舟的课——《去年的树》,受益匪浅。 王老师是温文尔雅的老师,他那浑厚,带有磁性的嗓音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耳边。他那娓娓道来的“鸟与树之间的深厚的情谊”的故事,强烈地触动了我的心脏,许久没有受到刺激的眼睛竟然有些湿润。多么动听的声音,多么感人的故事,如果有这样一位语文老师,我愿意永远坐在这课堂上听课。我想也许孩子们也有这样的想法„„
王老师,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老师,他的教学设计安排非常独特。他用补白的方式进行故事开头的学习,从而为整片文章的学习打下了情感基调。他先问孩子们“天天,你体会到了什么”。接着他让孩子们想象 “眼前是怎样的树和怎样的鸟”,让孩子们充分地想,充分地说。最后,他通过引读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千万棵树中,小鸟只喜欢这棵大树;在千万只小鸟中,只喜欢给这棵树唱歌。为了这个缘分,我们再来读„„”。王老师通过让孩子们不断地想象,反反复复地读,让他们真真切切体会到鸟与树之间的深厚情谊。
我原以为他做这些工作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充分体会到这深厚的情谊,但是我错了,他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这个,还有更重要的——他竟然话头一转说,“课文中有写树、鸟的外貌吗?”“没有”。然后,就说文章中什么也没有写,但是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独特的写作方式——浅近。我不得不佩服王老师教学方式的独特了,他在无形的教学中渗透了写作的方式,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这方式的独特魅力。
故事中,王老师还利用《巨人的花园》提示语,让孩子们把文章读出感情,从而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提示语的精妙之处。然后再进入本课内容,让孩子想象童话故事中5个角色的心情或者表情。让他们充分想象,再结合想象反复练读,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各个角色的特点及其他们之间的情感。王老师再次话头一转,说“文章中没写他们的表情,也没有写外貌”, 再次提出“浅近”的写作方式。
故事结尾处,王老师让孩子们想象“小鸟盯着灯火会想些什么,心里会说些什么”,让孩子反复想象离别前的情景和离别时说的话,反复练读,从而使孩子们深深体会到“鸟与树之间的深厚的情谊”。而后,话头一转,说“可是文中中
也什么都没写”,王老师第三次提到了“浅近写作方式”。看来,王老师是要把写作方式完全渗透到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
最后,王老师提出:你曾想象过树的外貌、树的表情、树的心情,如果都写出来,还有你的想象吗?(没有)王老师紧接着就提出自己的观点:读好童话的技巧就是想象,好的童话就是用最浅近的语言来感受最深厚的感情。他通过阅读教学,在不经意间,告诉了孩子们——什么是好的童话,怎样读好童话。我真佩服他的教学设计的独特。
整个课堂都是想象、朗读、补白。王老师的这堂课,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从“依依不舍”到“欣慰、坚强”;从“担心、害怕”到“缅怀”;从“深厚的友谊”到“可贵的承诺”,孩子们的心灵跟着鸟儿和树的故事,经历一场哀怨缠绵的旅行。这篇文章写的是去年的树,却给予了作者无尽的情感。今年开春,小鸟原本可以见到老朋友,那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却见到了从来也没想象到的一幕:去年的分别竟成了永别。那无尽的感伤,那种说不出的别离的痛苦,让孩子的心灵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这一场生死别离留给我们的,是淡淡的忧伤,是无尽的情爱,是无尽的思考„„
王老师的课,不仅给予了我好的教学方式,让我对童话有了新的认识,更让我的心灵受到了爱的洗礼。
去年的树阅读感悟篇七
《《去年的树》听课有感》
第一次参加这种正式的观摩研讨会和交流活动,收获还是挺多
的。活动中见到了江苏省特级小学语文教师、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
心小学教研员王爱华老师,从她身上我看见了语文教师应有的风采,
从而也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她执教的《去年的树》为依据,
说一说自己此次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王老师以“仰望天空,脚踏实地”的事业信念,做事情要平平实实
脚踏实地地去做,提出了“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的“三味课堂”的
小学教学主张,形成了“大气、本真、精爽、智慧”的教学风格。
语文味,就是从品析字、词、句、段的感悟、理解、积累运用,
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思,指向语文课程本质;儿童味,就是
运用符合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方法,指向语文课程育人主体---儿
童;家常味,就是常态课,把它当作一次叙述家常之事娓娓道来,指
向语文课程情态方式。
王老师在设计《去年的树》时,始终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
展”的教学思路,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质疑、解疑,
读文、角色对话、演练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
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他注重围绕“三个维度”来设计课堂教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
机统一,而《去年的树》侧重于人文性,强调语文课注重听、说、度、
写、思;课堂上给学生教什么(学什么)即教学(学习)内容是第一
位的;而怎样教(学)即教学方法是第二位。她准确判断阅读教学价
值,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她很好地掌控尺度,驾驭课堂,学生学到
了知识,受到了思想的熏陶,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我深深地
感悟到王老师的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文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有度。
2、教学过程删繁就简,拉家常式地娓娓道来。
3、教法和策略上求实,却不失新奇,以生为本,以文为本。
4、思想教育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总之,这是一节充满十足的语文味,率真的儿童味,娓娓动听的
家常味的教学,学生既学到了文本的知识,又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使我受益匪浅,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了语文教学
的“根”“魂”和“真”。
去年的树阅读感悟篇八
《《去年的树》读后感》
《去年的树》读后感
今天,老师让我们自己读《去年的树》这一篇课文,认认真真读过后,我有很多感想。 课文主要内容是:一只小鸟和一棵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冬天到了,鸟儿不得不离开大树,飞向南方,临走时他们还约好,明年春天小鸟一定还回去给树唱歌。可是,春天又来到了,小鸟回来时,大树不见了,只留下树根“站”在那儿,小鸟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经历了千辛万苦找到了他的好朋友——树,可是大树已经化为灰烬了,只留下它点燃的煤油灯,小鸟 就对着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读完后,我的感想是:一定要信守承诺,不能忘记自己的诺言。如果我是文中的小鸟,一定不会千里迢迢地赶回来,即使赶回来了,如果看到树不见了一定不会到处找,更不会对着煤油灯唱歌。
树如果化成灰了,我还会责备树:谁让你这么不小心,现在成灰了吧,活该!
我一定要像小鸟一样,有一颗尊重友情,信守承诺的金子般的心。小朋友们,我们一定要向文中的小鸟学习,不要说得到做不到啊!
去年的树阅读感悟篇九
《《去年的树》读后感》
《去年的树》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名叫《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树喜欢听鸟儿唱歌,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寒冬就要来临,小鸟要飞到别的地方过冬去了,它承诺明年春天一定回来唱歌。春天又来了,小鸟回来了,发现树不见了,他四处寻找,最后才发现,树已经变成火柴烧光了……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小鸟是一只守信用的鸟,都过了几个月了它还没有忘记原来的约定,而是千里迢迢赶回来兑现自己的承诺。如果是我,一定会忘得一干二净,就算我记住了,看到树不见了也不会那样不辞辛苦的赶过去到处寻找。
它也是一只不放弃的鸟,树根告诉它,树被伐木人砍走了的时候,就到山谷里的工厂去找,工厂里没有又到小村子去找,终于找到了,可树已经被做成火柴烧光了。如果是我,当发现树不见了,就会不再理会它,还会责备它。
小鸟,你的守信用,你的不放弃我都要学习。
去年的树阅读感悟篇十
《去年的树解读》
《去年的树》课标解读稿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学习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
依据一:《语文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需要解读的是:
1.“主动”自愿地;自动地去学习,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学。“会写”指的是能正确默写。
2.“正确”可以分解为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准节奏,读准语调,等等。“流利”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得连贯,不指读、不词化;再是读出速度——不唱读,不拖音。“有感情”地朗读,所指很丰富,可以分解为: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
4.“词句的意思”包括表面的和深层的含义。“推想”可以分解为“推测、判断”。“体会”分解为“说出、说明、解释”等。
5.“表达顺序”可以剖析为“叙述的内容次序”、“叙述的线索”、“文章的篇章结构”等; “思想感情”可以剖析为“感受”、“情感”、“内心”、“心情”等,“体会”可以替换为“说出”、“说明”等。
“表达方法”可以分解为“写作的顺序、文章的段落结构、描写的方法、运用的修辞、某些文字背后的意义、运用的标点”等及其“表达效果”。
6.“了解”可以分解为“说出、复述”。
依据二:单元目标训练重点
1.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阅读了解童话的特点:
2.通过阅读,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
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童话中主人翁的思想感情。
4.四篇文章虽然都是童话,但是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懂得如何生活,这是该单元最突出的地方。
解读:“把握主要内容”,是指会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出童话的主要内容。 解读:“童话的特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
1.童话的主人翁都是神仙精灵,能说人话,有超常的魔力。
2.童话想象丰富,故事有趣,令人回味。
3.童话里,有有益的启示。
解读:“接触社会,懂得如何生活”是指在现实社会中有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懂得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依据三:《去年的树》的核心内容
《去年的树》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本组课文是围绕“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这一专题编写的。 (所处位置)
《去年的树》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明年的春天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见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主要内容)
本组课文是围绕“童话”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二是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三是通过多角度的对话,体会童话中所蕴含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人文精神。(编者意图或地位作用)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它们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诉它,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鸟向门先生打听树的去处,大门告诉它,树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鸟向小姑娘打听,小姑娘告诉它,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火。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主要特点)
根据童话内容,结合课标中的学段目标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特别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依据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班中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但班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习惯和专注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积极提倡和推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型阅读的教学理念,相信能在发扬个性,分享思想和经验的
基础上,面向全体,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
本班学生朗读水平不太高,可以借助视频的播放调动学生的情绪,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但个别学生对汉字的掌握不理想,所以识字环节要重点点一下难记的字。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为重中之重,重视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本课对话较多,可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句段的体会,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运用不同语气语调,读好文中的对话。
(二)学习目标陈述
依据课程标准、单元训练重点、教材核心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出《去年的树》一课的学习目标:
1.课前自学生字词,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匹配课标1)
2. 通过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朗读课文,读出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匹配课标(1、2)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匹配课标3)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匹配课标2)
5.学完课文,让学生课外阅读中外童话故事。如《格林童话》等。(匹配单元目标1、4)
二、评估设计
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读准词语读音、听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目标2朗读课文,第一课时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通过指名读生词、长句、难句,使95%的学生达到读得正确、通顺、流利。第二课时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运用不同语气
语调,读好文中的对话。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使80%以上的学生能读出鸟儿寻访大树时焦急、伤心之情。
3.目标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通过课堂观察,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通顺、连贯说出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这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共有四次对话,分别是鸟儿和树、树根、门先生以及小姑娘之间的对话。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达到整体了解结构的目的。
4.目标4,通过课堂观察、学生朗读交流、教师点拨,,看学生能否划出具体的语句并通过对这些描写的理解分析总结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5.目标5,放在课下阅读,教师可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课堂上重在激发兴趣 。
三、教学过程预设:
根据学习目标,将本课的教学过程预设为两个课时,有以下环节:
课前准备: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大意,自学字词。
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利用工具书和已有的学习方法自学字词,能读准课后4个生字的读音,并抄写相关的词语2遍。
3.对自己不理解的在书上做出记号。
(意图: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自学能力,是良好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让他们自己完成的任务,教师就不要过多插手。对生字词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并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课前的自主预习有必要,并要长期坚持。这样,不仅为课堂学习做好了铺垫,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但自学要求一定要明确、具体,并有弹性空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一篇:亲情诗句有哪些
下一篇:为什么我的电脑访问不了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