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兄弟之交淡如水相近的句子篇一
《玄武区2014语文二模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
语 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 (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陶潜《饮酒 其五》)
(2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苏轼《水调歌头》)
(李煜《相见欢》) (龚自珍《己亥杂诗》)
(8)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9)高适的“ ▲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情调堪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媲美。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脚踝(huái) .
à)风云
B.干涸(hé) .
途
C.嗔(chēn)视 .
疾 D.狩(shǒu)猎 .瓦砾(lì) 胆怯(qiè) ..吹毛求疵(cì)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狼藉 颠沛 义愤填應 千山万壑
B.烦躁 杀戮 粗制滥造 不容质疑
C.迁徒 荒谬 长途跋涉 相形见拙
D.亵渎 旁骛 冥思遐想 怒不可遏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酬和(hè) 栖(qī)息 深恶(wù)痛...剽(biāo)悍 匀称(chèng) 风雪载(zài)...缄(jiǎn )默 诘(jié)难 ..叱咤(ch.
— 1 —
A.“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诗抒发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之情。
B.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曾经在南京浦口火车站台拍摄离别场景。
C.初中将结束了,你是选择在国内高中读书?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呢?
D.《目送》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龙应台写尽了幽微。
2014年4月,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书香金陵 阅读南京”的读书系列活动。
初中生小玄参加了此次活动。
5.在“名著〃名片”专题文献展中,小玄在图书借阅室翻阅了《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
《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名著,下列相关内容不符合名著原意的一项是( ▲ )(2分)
A.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B.武松景阳冈打虎体现了“勇”,醉打蒋门神体现了“义”,斗杀西门庆体现了“恨”。
C.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身材高矮划分阵营。
D.音乐巨人贝多芬隐忍自己的痛苦,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6.在“书中韵,画中情——2014名家书画展”中,小玄在一幅颜
体书法作品前(见右图)驻足。他认为这幅作品中“天”字书写
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这得益于“天”的两横在收笔时
都用了 ▲ 笔(选“按”或“提”),撇捺运用 ▲ (选
“侧锋”或“中锋”)出笔,用笔劲利。(2分)
另外,请你用正楷字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简体字)。(2分
)
7.在阅读中,“新留守现象”这个词语引起了小玄关注。书展结束后,
他回家收集了一些资料,汇总如下: 材料一:由于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太大,城市里的一些家长不得不忙于打拼,没有时间
陪伴孩子,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失父母的精神关爱,这种现象称为新留守现象。
材料二:2013年5
月,是长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月,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其
中一项问卷内容是“你有心里话,最愿意跟谁说”。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排名第一的是网友,
第二是朋友,第三是老师,第四才是家长。
材料三:长沙“秋实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专家丹妮认为:“在成长的关键
时段,孩子如没有得到好的陪伴,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这也是孩子到青春期出现成长问题
的主要原因。”
(1)阅读材料二,说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这一部分城市里的父母与子女相处中存在
什么问题?(2分)
▲
— 2 —
(2)请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为了减少“新留守现象”的消极影响,家长与社会分别
可以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各说一点即可)(2分)
家长: ▲
社会: ▲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
①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②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注释】①张舍人,李白朋友,唐朝人。②张翰,西晋文学家,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
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莼鲈:两种美味的食物),因辞官归。”
8.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 ▲ ”和“ ▲ ”(各填两字)
代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和诗人的不舍。“ ▲ ”一句,更有“此
一别,相见是何年”的况味。(3分)
9.诗评家认为李白的送别诗有雄健豪迈之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充
分表达)”的情调。试以本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2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三子能言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
闻其儿声,问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过,
何以至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事。”.
入内,食顷,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三子皆.
②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各与食之。既而皆
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
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有删改)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证。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母 还 不 见 子 悲 鸣 而 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年且弱冠 ( ▲ ) (2)主人异其言 ( ▲ ) ..
(3)出语客曰 ( ▲ ) (4)言讫 ( ▲ ) ..
1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
13.张铭与黄浩一起阅读了这个故事,黄浩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古
— 3 — ①
人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张铭则想起老师曾经告诉他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的态度阅读古典名著,沉思片刻,他对故事的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试模拟张铭的
口吻,对黄浩表达他的看法。(3分)
▲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18题。(16分)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
睛不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
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
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
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
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
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
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
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
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
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
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
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
如雕塑一般。
“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 4 —
14.请从少尉的角度概括本文的情节。(不超过20字)(2分)
15.文中的少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至少三个。(3分)
▲
16.文中几次提到“黄色山峦”,有何用意?(3分)
▲
17.品味语言。(4分)
(1)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为什么“欣喜而自豪”?)(2分)
▲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如何理解
这句话中的“孤独”一词?)(2分)
▲
18.说一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4分)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1分)
谈友谊
梁实秋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
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等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
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
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
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
古之所谓“刎颈交”,非常人所能企及。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
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
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
①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
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
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
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
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是
那么严格,也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
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
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
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
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
者。
— 5 —
兄弟之交淡如水相近的句子篇二
《新课标人教版2015年秋季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123》
阳光小学2015年秋季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 看拼音写词语 .(8分)
qīng shuǎng yōu yǎ jìng mì mián lì yán sù lǐng luâ kã sou shì shì ( ) ( ) ( ) ( ) ( ) ( ) ( ) ( ) 二、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温和(hã hâ) 苍劲(jìn jìng) 掠过(luâ luâ ) 几乎(jī jǐ) ....山坳(ào āā) 邮差(yōu yóu) 颤动(chàn zhàn) 勾勒(lē lâ) ....三、 辨字组词。(4分)
颗 ( ) 梳 ( ) 梭 ( ) 歹 ( ) 棵 ( ) 疏 ( ) 棱 ( ) 夕 ( ) 四、我会填空。(8分) 1、词语积累。(4分)
(1)说明某种道理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言积累。(4分)
(1)花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者,__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不能动人。 (4)有所期诺,__________:有所期约,____________。 五、我会将成语补充完整,使它们成为一条“龙”。(4分)
1、博闻强( )忆犹( )仇旧( )之入骨 2、异想天( )门见( )穷水( )善尽美 3、水深火( )火朝( )经地( )不容辞 4、栩栩如( )离死( )具一( )格不入 六、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9分)
雕梁( ) 脍炙( ) 不同( ) ( )绕梁 美不( ) 笔走( ) 引人( ) ( )窠臼 阳春( ) 独具( ) 古色( ) ( )共赏 巧夺( ) 响遏( ) ( )生花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词填空。(4分)
造就 炼就 来不及 等不及
1、舞台如一炉火,( )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3、我( )十月怀胎期满,提早来到了人间。 2、父母亲为了( )一个真正的小新凤霞, 4、母亲唱完戏( )卸妆,就被送到医院迎接我 让我正式拜师学艺。 的降生。 八、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同学们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黑板。(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件事不能不问个明白。(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教诲。(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棵棵茂盛的榕树为同学们遮太阳,挡风雨。(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鸟在树上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读一读,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2分) 1、(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把下列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3分)
( )我们在一块大礁石上,把一张张绑有诱饵的虾网放上压网石,按顺序抛下去。 ( )等了一会儿,该起网了。
( )我和小伙伴盼盼、陈坚三人扛着吓网,兴致勃勃地道海边捕虾。
( )然后,我们便在礁石上坐下来,一边等虾进网,一边观赏大海的景色。 ( )在虾网里,有欢蹦乱跳的虾,还有一只张牙舞爪∕的黄闸虾。 ( )“哗„„哗”,大海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海浪打在岸边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像一块巨大的地毯
上镶着白色的花边。
( )我提起一张网,提的又轻又慢,网一离开水面我们就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了。 十一、阅读世界。(38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 .身不复鼓。 ...
1、 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6分)
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 )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心怀不善( ) ...多愁善感 ( ) 善始善终 ( ) 英勇善战( ) ...2、 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 )
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4分)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峨兮若泰山!”
①句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句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3分)
人们用“高山流水”比喻( ),把“知音”比作( )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 ) 5、请你写出体现友谊的名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20分) 时间即生命 梁实秋
①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撕下一张就表示我们的寿命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有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
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有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②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有人问我:“那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需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的好多的时间都糊里糊涂的混过去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xiá______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为活得相当长久,十分惊险。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câ_____自己,如今当有较好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④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我批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五十以学易,可以无打过矣,我如今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史书也很重要。我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的行筐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回来了。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⑤无论做什么事情,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jiǎo_______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拳,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已。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地从事运动,这不是xī_____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本钱。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怵目惊心( ) 行箧( ) 反省( ) 塞满( ) 强迫( ) .....2、再选文中拼音后面横线上填写汉字。(2分) 3、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痛自反省( ) A、探望 B、醒悟 C、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2)课余之暇( ) A、空闲 B、长久 C、玉上的斑点 .(3)悔之晚矣( ) A、晚上 B、时间靠后的 C。后来的时作时辍 .(4)时作时辍( ) A、休息 B、停止 C、继续 .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徒”是( )意思。这两句出自( ),前两句是( )你还能写出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2分)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爱惜( ) 充实( ) 假使( ) 惊险( ) 惭愧( ) 鞭策( ) 6、“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这句话在结构上起( )的作用。(1分) 7、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个浪费时间的人,他举了几个事例?请概括写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认为自己的时间应该用在哪些事情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想告诉我们时间的重要性,解围却写到健康的重要,这段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表达空间(30分)
我们即将告别培育我们的母校,离开辛勤教育我们的老师,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母校和老师讲,请把你想说的话如实讲出来。 要求:1、题目自定 2、把想说的话说清楚,讲具体。
答案:
一、清爽 优雅 静谧 勉励 严肃 领略 咳嗽 逝世 二、hã jìng luâ jī ào yóu chàn lâ 三、四、略
五、1、记 新 恨 2、开 山 尽 3、热 天 义 4、生 别 格
六、不同凡响、余音绕梁、响遏行云、雅俗共赏 ǐ 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笔走龙蛇 古色古香、巧夺天
工、不落窠臼 独具匠心、妙笔生花、引人入胜 七、1、炼就 2、造就 3、等不及 4、来不及
八、1、去掉“的眼睛” 2、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3、这件事要问个明白。 4、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教诲? 5、一棵棵茂盛的榕树像一把把大伞为同学们遮太阳,挡风雨。 6、小鸟在树上唱歌。 九、略
十、3 5 1 4 7 2 6 十一、(一)1、① ② ③ ④ ② ① 2、 B
3、 (1 )①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挺拔的泰山屹立在我
眼前!”②体会到伯牙和钟子期心意相通,彼此非常了解对方的心意。
(2)①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坏,把弦拉断,一生不再弹琴。
②体会到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
4、知音难寻或乐曲美妙 理解自己心意,同自己有共同语言 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专长和爱好,表示掉念。 5、(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士为知己者死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酒逢知己千杯少 (7)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8)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9)莫逆之交 (10)管(仲)鲍(叔牙)之交 (11)剔颈之交 (12)忘年之交 (13)患难之交
(二)1、chù qiâ xǐng sāi qiǎng 2、瑕 策 侥 嬉 3、(1)C (2)A (3)B (4)B 4、白白地 《汉乐府·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5、珍惜 丰富 假如 危险 愧疚 激励 6、承上启下
7、①翻译莎士比亚著作用了三十年。 ②经书读的少 。③四十年后才读当年出国时带的史书。 8、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
9、①不能删去。 ②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真正本钱,它是前文的延伸。这也是珍惜时间的
人往往忽略的一个问题,这里提出来有强调之意,从而使全文无懈可击。
兄弟之交淡如水相近的句子篇三
《玄武区2014二模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
语 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 (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陶潜《饮酒 其五》
)
(2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苏轼《水调歌头》)
(李煜《相见欢》)
(龚自珍《己亥杂诗》)
(8)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9)高适的“ ▲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情调堪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媲美。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脚踝(huái) 缄(jiǎn )默 诘(jié)难 ...
B.干涸(hé) 剽(biāo)悍 匀称(chèng) ...
C.嗔(chēn)视 酬和(hè) 栖(qī)息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狼藉 颠沛 义愤填應 千山万壑
B.烦躁 杀戮 粗制滥造 不容质疑
C.迁徒 荒谬 长途跋涉 相形见拙
D.亵渎 旁骛 冥思遐想 怒不可遏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诗抒发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之情。
B.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曾经在南京浦口火车站台拍摄离别场景。
C.初中将结束了,你是选择在国内高中读书?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呢? 叱咤(chà)风云 .风雪载(zài)途 .深恶(wù)痛疾 .D.狩(shǒu)猎 瓦砾(lì) 胆怯(qiè) 吹毛求疵(cì) ....
— 1 —
D.《目送》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龙应台写尽了幽微。
2014年4月,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书香金陵 阅读南京”的读书系列活动。
初中生小玄参加了此次活动。
5.在“名著·名片”专题文献展中,小玄在图书借阅室翻阅了《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
《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名著,下列相关内容不符合名著原意的一项是( ▲ )(2分)
A.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B.武松景阳冈打虎体现了“勇”,醉打蒋门神体现了“义”,斗杀西门庆体现了“恨”。
C.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身材高矮划分阵营。
D.音乐巨人贝多芬隐忍自己的痛苦,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6.在“书中韵,画中情——2014名家书画展”中,小玄在一幅颜
体书法作品前(见右图)驻足。他认为这幅作品中“天”字书写
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这得益于“天”的两横在收笔时
都用了 ▲ 笔(选“按”或“提”),撇捺运用 ▲ (选
“侧锋”或“中锋”)出笔,用笔劲利。(2分)
另外,请你用正楷字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简体字)。(2分)
7.在阅读中,“新留守现象”这个词语引起了小玄关注。书展结束后,
他回家收集了一些资料,汇总如下: 材料一:由于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太大,城市里的一些家长不得不忙于打拼,没有时间
陪伴孩子,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失父母的精神关爱,这种现象称为新留守现象。
材料二:2013年5月,是长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月,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其
中一项问卷内容是“你有心里话,最愿意跟谁说”。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排名第一的是网友,
第二是朋友,第三是老师,第四才是家长。
材料三:长沙“秋实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专家丹妮认为:“在成长的关键
时段,孩子如没有得到好的陪伴,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这也是孩子到青春期出现成长问题
的主要原因。”
(1)阅读材料二,说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这一部分城市里的父母与子女相处中存在
什么问题?(2分)
(2)请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为了减少“新留守现象”的消极影响,家长与社会分别可
以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各说一点即可)(2分)
家长:
▲
— 2 —
社会: ▲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
送张舍人①之江东
李白
张翰②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注释】①张舍人,李白朋友,唐朝人。②张翰,西晋文学家,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
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莼鲈:两种美味的食物),因辞官归。”
8.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 ”和“ ”(各填两字)
代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和诗人的不舍。“ ▲ ”一句,更有“此
一别,相见是何年”的况味。(3分)
9.诗评家认为李白的送别诗有雄健豪迈之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充
分表达)”的情调。试以本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三子能言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
闻其儿声,问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过,
何以至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事。”.
入内,食顷①,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三子皆.
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②,各与食之。既而皆
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
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有删改)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证。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母 还 不 见 子 悲 鸣 而 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年且弱冠 ( ▲ ) (2)主人异其言 ( ▲ ) ..
(3)出语客曰 ( ▲ ) (4)言讫 ( ▲ ) ..
1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13.张铭与黄浩一起阅读了这个故事,黄浩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古
人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张铭则想起老师曾经告诉他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的态度阅读古典名著,沉思片刻,他对故事的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试模拟张铭的
口吻,对黄浩表达他的看法。(3分)
— 3 —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18题。(16分)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
睛不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
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
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
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
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
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
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
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
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
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
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
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
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
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
如雕塑一般。
“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14.请从少尉的角度概括本文的情节。(不超过20字)(2分)
15.文中的少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至少三个。(3分)
16.文中几次提到“黄色山峦”,有何用意?(3分)
17.品味语言。(4分)
(1)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为什么“欣喜而自豪”?)(2分)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如何理解
这句话中的“孤独”一词?)(2分)
18.说一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1分)
谈友谊
梁实秋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
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等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
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
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
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
古之所谓“刎颈交”,非常人所能企及。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友
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或
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
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①,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很
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和
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啊!
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
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是
那么严格,也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
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
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给他的
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
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史书记载,弥衡与孔子是忘年交,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他们这对忘年交之所
以得以长久,除了有赖于他们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更重要的是,年长的一方多少能保
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多少能显著几分老成。所以,友谊的保持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 5 —
兄弟之交淡如水相近的句子篇四
《六上课内阅读答案》
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所有重点...
(113K)
所需下载券:7
您持有1下载券.财富值不足,无法兑换下载券
另存到我的文库续费会员续费3月即送下载特权 另存到我的文库使用下载券下载 由于文档价格较高,建议您使用下载特权下载
因本次下载而产生的财富将由百度文库以一定方式转交版权人
好可耐222
我的主页帐号设置退出二级(122)
|个人中心
我的文库我的贡献申请认证我的课程我的任务我的收藏||私信(0)|下载客户端|百度首页文库君已有近万本图书,还会不断收罗精品免费内容双手奉上,请及时续费哦!
经济管理 职场励志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 首页分类教育文库个人认证 教师频道 互联网频道 营销频道 建筑频道 金融频道 学术频道 健康频道 外语频道 申请认证 认证特权 机构专区 开放平台手机文库我的文库教育频道 小学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专业资料 人文社科 IT/计算机 网络营销 PPT专区 PPT模板 办公应用 PPT技巧 应用文书 求职/职场 总结/汇报 党团工作 文库课程 资格考试 语言学习 兴趣爱好 百度文库教育专区小学教育语文六年级语文上传文档文档贡献者
傻啦吧唧30
贡献于2013-01-17
专题推荐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专题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重...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
<div class="mod page-doc-list relate-book">
<b class="top"><b class="tl"></b><b class="tr"></b></b>
<div class="inner">
<div class="hd clearfix">
<div class="act page-control">
<a href="###" id="page-pre" class="page-pre"></a>
<%for(var i=0;i<info.total_count;i++){%>
<a href="###" class="page-item"></a>
<%}%>
<a href="###" id="page-next" class="page-next"></a>
</div>
<h4>相关阅读书单</h4>
</div>
<div class="bd">
</div>
</div>
<b class="bottom"><b class="bl"></b><b class="br"></b></b>
</div>
<div class="sheet-hd">
<p><a href="<%=bundle_url%>" class="log-xsend"
data-logxsend="[1,100085,{'act':'title','click_id':'<%=bundle_id%>'}]" target="_blank"
title="<%=bundle_name%>"><%=substr(bundle_name,26)%></a></p>
<span><%=read_count%>人在读</span>
</div>
<ul class="sheet-bd">
<%for(var i=0,n=book_list.length;i<n;i++){%>
<li <%if( i==0 ){%>class="on"<%}%>>
<span class="ic ic-dot"></span>
<div class="item-detail">
<div class="book-face">
<a
href="<%=bundle_url%>?fr=view#book<%=book_list[i].doc_id%>" class="log-xsend" data-logxsend="[1,100085,{'act':'book','click_id':'<%=book_list[i].doc_id%>'}]"
target="_blank"><img src="<%=book_list[i].img_url%>" alt=""></a>
</div>
<p class="book-title"><a class="log-xsend"
data-logxsend="[1,100085,{'act':'book','click_id':'<%=book_list[i].doc_id%>'}]"
href="<%=bundle_url%>?fr=view#book<%=book_list[i].doc_id%>" target="_blank" title="<%=book_list[i].title%>"><%=substr(book_list[i].title,30)%></a></p>
<p class="book-ent"><a
href="class="log-xsend" data-logxsend="[1,100085,{'act':'read','click_id':'<%=book_list[i].doc_id%>'}]"
target="_blank">免费试读<span class="ic ic-more"></span></a></p>
</div>
</li>
<%}%>
<%if(remain_count>0){%>
<li class="special">
<a href="<%=bundle_url%>" class="log-xsend"
data-logxsend="[1,100085,{'act':'more','click_id':'<%=bundle_id%>'}]" target="_blank">还有<%=remain_count%>本</a>
</li>
<%}%>
</ul>
1/2相关文档推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
11页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
11页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
13页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
4页六年级下语文专题训练 五...
6页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20页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
11页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所有...
20页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所有...
20页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
10页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所有...
20页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精编...
21页课内阅读专题训练(上册)
6页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句子...
46页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
126页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所有重点课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 人教版(85人评价)|7524人阅读|799次下载|举报文档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所有重点课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 人教版
--------------------------------------------------------------------------------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 数学 英语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
13
页
共
17
页
(十七)
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 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
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们非常惊(
导
异)
,急忙从
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
k
ō
n
ɡ
k
î
n
ɡ)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
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
“儿女”们„„
过了一
会儿
,
海鸥纷纷落地,
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
(翼
冀)
天使
。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
y
í
n
y
í
n
ɡ)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
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
xu
á
n xu
à
n
)涡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
篮
)布包,
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节选自
21
课《老人与海鸥》
)
1.
用“∕”划去文中错误的字或读音。
2.
给下列词语分别写上近义词。连忙(赶忙)
凝视(凝望)
3.
用
“
”
在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画出描写
“意想不到”
的句子?并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这是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一开始“突然飞来”时,也许以为是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了,许多
天没来的老人终于又来了,于是它们没等老人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 。然而它
们很快就发现不对,于是它们围着遗像“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
。它们一定是发现十多年来天天与
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今天与往常不一样了。它们用声声鸣叫呼唤老人。
兄弟之交淡如水相近的句子篇五
《玄武区2014二模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
语 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 (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陶潜《饮酒 其五》
)
(2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苏轼《水调歌头》)
(李煜《相见欢》)
(龚自珍《己亥杂诗》)
(8)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9)高适的“ ▲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情调堪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媲美。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脚踝(huái) 缄(jiǎn )默 诘(jié)难 ...
B.干涸(hé) 剽(biāo)悍 匀称(chèng) ...
C.嗔(chēn)视 酬和(hè) 栖(qī)息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狼藉 颠沛 义愤填應 千山万壑
B.烦躁 杀戮 粗制滥造 不容质疑
C.迁徒 荒谬 长途跋涉 相形见拙
D.亵渎 旁骛 冥思遐想 怒不可遏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诗抒发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之情。
B.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曾经在南京浦口火车站台拍摄离别场景。
C.初中将结束了,你是选择在国内高中读书?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呢?
D.《目送》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龙应台写尽了幽微。
叱咤(chà)风云 .风雪载(zài)途 .深恶(wù)痛疾 .D.狩(shǒu)猎 瓦砾(lì) 胆怯(qiè) 吹毛求疵(cì) ....— 1 —
2014年4月,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书香金陵 阅读南京”的读书系列活动。初中生小玄参加了此次活动。
5.在“名著·名片”专题文献展中,小玄在图书借阅室翻阅了《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名著,下列相关内容不符合名著原意的一项是( ▲ )(2分)
A.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B.武松景阳冈打虎体现了“勇”,醉打蒋门神体现了“义”,斗杀西门庆体现了“恨”。
C.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身材高矮划分阵营。
D.音乐巨人贝多芬隐忍自己的痛苦,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6.在“书中韵,画中情——2014名家书画展”中,小玄在一幅颜
体书法作品前(见右图)驻足。他认为这幅作品中“天”字书写
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这得益于“天”的两横在收笔时
都用了 ▲ 笔(选“按”或“提”),撇捺运用 ▲ (选
“侧锋”或“中锋”)出笔,用笔劲利。(2分)
另外,请你用正楷字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简体字)。(2分)
7.在阅读中,“新留守现象”这个词语引起了小玄关注。书展结束后,
他回家收集了一些资料,汇总如下: 材料一:由于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太大,城市里的一些家长不得不忙于打拼,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失父母的精神关爱,这种现象称为新留守现象。
材料二:2013年5月,是长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月,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其中一项问卷内容是“你有心里话,最愿意跟谁说”。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排名第一的是网友,第二是朋友,第三是老师,第四才是家长。
材料三:长沙“秋实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专家丹妮认为:“在成长的关键时段,孩子如没有得到好的陪伴,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这也是孩子到青春期出现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
(1)阅读材料二,说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这一部分城市里的父母与子女相处中存在什么问题?(2分)
(2)请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为了减少“新留守现象”的消极影响,家长与社会分别可以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各说一点即可)(2分)
家长: ▲ 社会: ▲
— 2 —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
送张舍人①之江东
李白
张翰②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注释】①张舍人,李白朋友,唐朝人。②张翰,西晋文学家,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莼鲈:两种美味的食物),因辞官归。”
8.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 ”和“ ”(各填两字)代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和诗人的不舍。“ ▲ ”一句,更有“此一别,相见是何年”的况味。(3分)
9.诗评家认为李白的送别诗有雄健豪迈之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充 分表达)”的情调。试以本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三子能言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
闻其儿声,问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过,何以至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事。”.
入内,食顷,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三子皆.
②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各与食之。既而皆
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有删改)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证。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母 还 不 见 子 悲 鸣 而 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年且弱冠 ( ▲ ) (2)主人异其言 ( ▲ ) ..
(3)出语客曰 ( ▲ ) (4)言讫 ( ▲ ) ..
1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13.张铭与黄浩一起阅读了这个故事,黄浩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古人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张铭则想起老师曾经告诉他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阅读古典名著,沉思片刻,他对故事的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试模拟张铭的口吻,对黄浩表达他的看法。(3分)
— 3 — ①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18题。(16分)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睛不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14.请从少尉的角度概括本文的情节。(不超过20字)(2分)
— 4 —
15.文中的少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至少三个。(3分) 16.文中几次提到“黄色山峦”,有何用意?(3分)
17.品味语言。(4分)
(1)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为什么“欣喜而自豪”?)(2分)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如何理解 这句话中的“孤独”一词?)(2分)
18.说一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1分)
谈友谊
梁实秋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等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
古之所谓“刎颈交”,非常人所能企及。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①,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是那么严格,也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史书记载,弥衡与孔子是忘年交,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他们这对忘年交之所以得以长久,除了有赖于他们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更重要的是,年长的一方多少能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多少能显著几分老成。所以,友谊的保持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 — 5 —
兄弟之交淡如水相近的句子篇六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 看拼音写词语 .(8分)
qīng shuǎng yōu yǎ jìng mì mián lì yán sù lǐng luâ kã sou shì shì
( ) ( ) ( ) ( ) ( ) ( ) ( ) ( )
二、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温和(hã hâ) 苍劲(jìn jìng) 掠过(luâ luâ ) 几乎(jī jǐ) ....
山坳(ào āā) 邮差(yōu yóu) 颤动(chàn zhàn) 勾勒(lē lâ) ....
三、 辨字组词。(4分)
颗 ( ) 梳 ( ) 梭 ( ) 歹 ( ) 棵 ( ) 疏 ( ) 棱 ( ) 夕 ( )
四、我会填空。(8分)
1、词语积累。(4分)
(1)说明某种道理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心情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言积累。(4分)
(1)花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者,__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不能动人。 (4)有所期诺,__________:有所期约,____________。
五、我会将成语补充完整,使它们成为一条“龙”。(4分)
1、博闻强( )忆犹( )仇旧( )之入骨 2、异想天( )门见( )穷水( )善尽美
3、水深火( )火朝( )经地( )不容辞 4、栩栩如( )离死( )具一( )格不入
六、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9分)
雕梁( ) 脍炙( ) 不同( ) ( )绕梁 美不( ) 笔走( ) 引人( ) ( )窠臼 阳春( ) 独具( ) 古色( ) ( )共赏 巧夺( ) 响遏( ) ( )生花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词填空。(4分)
造就 炼就 来不及 等不及
1、舞台如一炉火,( )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3、我( )十月怀胎期满,提早来到了人间。
2、父母亲为了( )一个真正的小新凤霞, 4、母亲唱完戏( )卸妆,就被送到医院迎接我 让我正式拜师学艺。 的降生。
八、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同学们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黑板。(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件事不能不问个明白。(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教诲。(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棵棵茂盛的榕树为同学们遮太阳,挡风雨。(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鸟在树上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读一读,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2分)
1、(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把下列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3分)
( )我们在一块大礁石上,把一张张绑有诱饵的虾网放上压网石,按顺序抛下去。
( )等了一会儿,该起网了。
( )我和小伙伴盼盼、陈坚三人扛着吓网,兴致勃勃地道海边捕虾。
( )然后,我们便在礁石上坐下来,一边等虾进网,一边观赏大海的景色。
( )在虾网里,有欢蹦乱跳的虾,还有一只张牙舞爪∕的黄闸虾。
( )“哗„„哗”,大海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海浪打在岸边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像一块巨大的地毯
上镶着白色的花边。
( )我提起一张网,提的又轻又慢,网一离开水面我们就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了。
十一、阅读世界。(38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 ....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 .
身不复鼓。 ...
1、 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6分)
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 )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心怀不善( ) ...
多愁善感 ( ) 善始善终 ( ) 英勇善战( ) ...
2、 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 )
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4分)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峨兮若泰山!”
①句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句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3分)
人们用“高山流水”比喻( ),把“知音”比作( )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 )
5、请你写出体现友谊的名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20分) 时间即生命 梁实秋
①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撕下一张就表示我们的寿命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有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有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②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有人问我:“那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需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我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的好多的时间都糊里糊涂的混过去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xiá______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为活得相当长久,十分惊险。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câ_____自己,如今当有较好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④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我批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五十以学易,可以无打过矣,我如今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史书也很重要。我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的行筐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回来了。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⑤无论做什么事情,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jiǎo_______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拳,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已。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地从事运动,这不是xī_____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本钱。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怵目惊心( ) 行箧( ) 反省( ) 塞满( ) 强迫( ) .....
2、再选文中拼音后面横线上填写汉字。(2分)
3、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痛自反省( ) A、探望 B、醒悟 C、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
(2)课余之暇( ) A、空闲 B、长久 C、玉上的斑点 .
(3)悔之晚矣( ) A、晚上 B、时间靠后的 C。后来的时作时辍 .
(4)时作时辍( ) A、休息 B、停止 C、继续 .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徒”是( )意思。这两句出自( ),前两句是( )你还能写出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2分)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爱惜( ) 充实( ) 假使( ) 惊险( ) 惭愧( ) 鞭策( )
6、“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这句话在结构上起( )的作用。(1分)
7、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个浪费时间的人,他举了几个事例?请概括写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认为自己的时间应该用在哪些事情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想告诉我们时间的重要性,解围却写到健康的重要,这段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表达空间(30分)
我们即将告别培育我们的母校,离开辛勤教育我们的老师,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母校和老师讲,请把你想说的话如实讲出来。 要求:1、题目自定 2、把想说的话说清楚,讲具体。
答案:
一、清爽 优雅 静谧 勉励 严肃 领略 咳嗽 逝世
二、hã jìng luâ jī ào yóu chàn lâ
三、四、略
五、1、记 新 恨 2、开 山 尽 3、热 天 义 4、生 别 格
六、不同凡响、余音绕梁、响遏行云、雅俗共赏 ǐ 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笔走龙蛇 古色古香、巧夺天
工、不落窠臼 独具匠心、妙笔生花、引人入胜
七、1、炼就 2、造就 3、等不及 4、来不及
八、1、去掉“的眼睛” 2、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3、这件事要问个明白。 4、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教诲? 5、一棵棵茂盛的榕树像一把把大伞为同学们遮太阳,挡风雨。 6、小鸟在树上唱歌。
九、略
十、3 5 1 4 7 2 6
十一、(一)1、① ② ③ ④ ② ①
2、 B
3、 (1 )①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挺拔的泰山屹立在我
眼前!”②体会到伯牙和钟子期心意相通,彼此非常了解对方的心意。
(2)①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坏,把弦拉断,一生不再弹琴。
②体会到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
4、知音难寻或乐曲美妙 理解自己心意,同自己有共同语言 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专长和爱好,表示掉念。
5、(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士为知己者死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酒逢知己千杯少 (7)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8)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9)莫逆之交 (10)管(仲)鲍(叔牙)之交 (11)剔颈之交 (12)忘年之交 (13)患难之交
(二)1、chù qiâ xǐng sāi qiǎng 2、瑕 策 侥 嬉
3、(1)C (2)A (3)B (4)B 4、白白地 《汉乐府·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5、珍惜 丰富 假如 危险 愧疚 激励 6、承上启下
7、①翻译莎士比亚著作用了三十年。 ②经书读的少 。③四十年后才读当年出国时带的史书。
8、应该集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
9、①不能删去。 ②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真正本钱,它是前文的延伸。这也是珍惜时间的
人往往忽略的一个问题,这里提出来有强调之意,从而使全文无懈可击。
兄弟之交淡如水相近的句子篇七
《2014南京玄武区语文二模》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语 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 (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采菊东篱下, 。 (陶潜《饮酒 其五》)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7)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8)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9)高适的“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情调堪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媲美。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脚踝(huái) 缄(jiǎn )默 诘(jié)难 ...叱咤(chà)风云 .
B.干涸(hé) 剽(biāo)悍 匀称(chèng) 风雪载(zài)途 ....
C.嗔(chēn)视 酬和(hè) 栖(qī)息 深恶(wù)痛疾 ....
D.狩(shǒu)猎 瓦砾(lì) 胆怯(qiè) 吹毛求疵(cì)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狼藉 颠沛 义愤填應 千山万壑 B.烦躁 杀戮 粗制滥造 不容质疑
D.亵渎 旁骛 冥思遐想 怒不可遏
C.迁徒 荒谬 长途跋涉 相形见拙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诗抒发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之情。
B.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曾经在南京浦口火车站台拍摄离别场景。
C.初中将结束了,你是选择在国内高中读书?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呢?
D.《目送》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龙应台写尽了幽微。
2014年4月,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书香金陵 阅读南京”的读书系列活动。初中生小玄参加了此次活动。
5.在“名著·名片”专题文献展中,小玄在图书借阅室翻阅了《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名著,下列相关内容不符合名著原意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B.武松景阳冈打虎体现了“勇”,醉打蒋门神体现了“义”,斗杀西门庆体现了“恨”。
C.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身材高矮划分阵营。
D.音乐巨人贝多芬隐忍自己的痛苦,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6.在“书中韵,画中情——2014名家书画展”中,小玄在一幅颜体书法作品前(见右图)驻足。他认为
这幅作品中“天”字书写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这得益于“天”的两横在收笔时都用了
笔(选“按”或“提”),撇捺运用 (选“侧锋”或“中锋”)出笔,用笔劲利。(2分)
另外,请你用正楷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
简体字)。(2分)
7.在阅读中,“新留守现象”这个词语引起了小玄关注。书展结束后,他回家收集了一些资料,
汇总如下: 材料一:由于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太大,城市里的一些家长不得不忙于打拼,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失父母的精神关爱,这种现象称为新留守现象。
材料二:2013年5月,是长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月,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其中一项问卷内容是“你有心里话,最愿意跟谁说”。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排名第一的是网友,第二是朋友,第三是老师,第四才是家长。
材料三:长沙“秋实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专家丹妮认为:“在成长的关键时段,孩子如没有得到好的陪伴,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这也是孩子到青春期出现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
(1)阅读材料二,说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这一部分城市里的父母与子女相处中存在什么问题?(2分)
(2)请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为了减少“新留守现象”的消极影响,家长与社会分别可以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各说一点即可)(2分)
家长: 社会: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
①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②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注释】①张舍人,李白朋友,唐朝人。②张翰,西晋文学家,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莼鲈:两种美味的食物),因辞官归。”
8.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 ”(各填两字)代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和诗人的不舍。“ ”一句,更有“此一别,相见是何年”的况味。(3分)
9.诗评家认为李白的送别诗有雄健豪迈之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充
分表达)”的情调。试以本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三子能言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闻其儿.
声,问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过,何以至此?”
①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事。”入内,食顷,.
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积日如此。.
②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各与食之。既而皆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有删改)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证。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母 还 不 见 子 悲 鸣 而 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年且弱冠 ( ) (2)主人异其言 ( ) (3)出语客曰 ( ) (4)言...
讫 ( ) .
1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13.张铭与黄浩一起阅读了这个故事,黄浩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古人因果
报应的宿命思想。”张铭则想起老师曾经告诉他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阅读古典名著,沉思片刻,他对故事的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试模拟张铭的口吻,对黄浩表达他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18题。(16分)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睛不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是,我眼睛一
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14.请从少尉的角度分别概括本文的情节。(不超过20字)(2分)
16.文中几次提到“黄色山峦”,有何用意?(3分)
17.品味语言。(4分)
(1)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为什么“欣喜而自豪”?)(2分)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孤独”一词?)(2分)
18.说一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1分)
谈友谊
梁实秋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等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 古之所谓“刎颈交”,非常人所能企及。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于心,能维持长久
①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
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是那么严格,也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
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史书记载,弥衡与孔子是忘年交,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他们这对忘年交之所以得以长久,除了有赖于他们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更重要的是,年长的一方多少能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多少能显著几分老成。所以,友谊的保持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马克〃吐温说:“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如果不开口向你借钱。”这真是慨而言之。世上最难忘的事是借出去的钱,一般人为最倒霉的事幼莫过于还钱。②一牵涉到钱,恩怨便很难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阿堵物所戕害!
规劝朋友乃是朋友之间应有之义,但是谈何容易。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而在对方则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人批他的逆鳞?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颜面;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我总以为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的作用。
人是要朋友的,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 (此文有删改)
【注释】①总角之交: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②阿堵物:西晋的一些士族阶层人士自命清高,耻于言钱,钱被称为“阿堵物”。
193分) .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0.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友谊长久呢?(3分)
21.有人认为第六段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同意吗?为什么? (3分)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提到蒙田、培根、爱默生等人有论友谊的文章,其意都在说明西方人注重交友。
B.第二段中引用富兰克林和亚里斯多德的话,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世界上没有朋友。
C.第三段中将朱元璋做皇帝后所说和所做的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朋友需要门当户对。
D.第六段划线句运用比喻手法告诉我们规劝朋友不易,故不要劝善规过,免得朋友反感。
三、(5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以“花会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有些花儿,总是静静地在没人关注的地方,默默地打苞、盛开、凋谢。对于路边这些随处可见的花儿,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特别关注。错过花期不要紧,只要你还记得下次花开的时间,终归有机会在那一季花开的时间欣赏到最美的绽放时刻。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
语文 参考答案
一 (26分)
兄弟之交淡如水相近的句子篇八
《玄武区 语文二模》
玄武区语文二模(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 (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陶潜《饮酒 其五》)
(2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苏轼《水调歌头》)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7)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8)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9)高适的“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情调堪与王勃的“海内存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媲美。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脚踝(huái) 缄(jiǎn )默 诘(jié)难 叱咤(chà)风云 ....
B.干涸(hé) 剽(biāo)悍 匀称(chèng) 风雪载(zài)途 ....
C.嗔(chēn)视 酬和(hè) 栖(qī)息 深恶(wù)痛疾 ....
D.狩(shǒu)猎 瓦砾(lì) 胆怯(qiè) 吹毛求疵(cì)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狼藉 颠沛 义愤填應 千山万壑
B.烦躁 杀戮 粗制滥造 不容质疑
C.迁徒 荒谬 长途跋涉 相形见拙
D.亵渎 旁骛 冥思遐想 怒不可遏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诗抒发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之情。
B.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曾经在南京浦口火车站台拍摄离别场景。
C.初中将结束了,你是选择在国内高中读书?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呢?
D.《目送》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龙应台写尽了幽微。
2014年4月,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书香金陵 阅读南京”的读书系列活动。初中生小玄参加了此次活动。
5.在“名著〃名片”专题文献展中,小玄在图书借阅室翻阅了《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名著,下列相关内容不符合名著原意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B.武松景阳冈打虎体现了“勇”,醉打蒋门神体现了“义”,斗杀西门庆体现了“恨”。
— 1 —
C.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身材高矮划分阵营。
D.音乐巨人贝多芬隐忍自己的痛苦,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6.在“书中韵,画中情——2014名家书画展”中,小玄在一幅颜
体书法作品前(见右图)驻足。他认为这幅作品中“天”字书写
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这得益于“天”的两横在收笔时
都用了 笔(选“按”或“提”),撇捺运用 (选
“侧锋”或“中锋”)出笔,用笔劲利。(2分)
另外,请你用正楷字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写简体字)。(2分
)
7.在阅读中,“新留守现象”这个词语引起了小玄关注。书展结束后,他回家收集了一些资料,汇总如下: 材料一:由于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太大,城市里的一些家长不得不忙于打拼,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失父母的精神关爱,这种现象称为新留守现象。
材料二:2013年5月,是长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月,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其中一项问卷内容是“你有心里话,最愿意跟谁说”。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排名第一的是网友,第二是朋友,第三是老师,第四才是家长。
材料三:长沙“秋实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专家丹妮认为:“在成长的关键时段,孩子如没有得到好的陪伴,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这也是孩子到青春期出现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
(1)阅读材料二,说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这一部分城市里的父母与子女相处中存在什么问题?(2分)
(2)请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为了减少“新留守现象”的消极影响,家长与社会分别可以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各说一点即可)(2分)
家长:
社会: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
①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②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注释】①张舍人,李白朋友,唐朝人。②张翰,西晋文学家,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莼鲈:两种美味的食物),因辞官归。”
8.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 ”和“ ”(各填两字)代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和诗人的不舍。“ ”一句,更有“此一别,相见是何年”的况味。
(3分)
9.诗评家认为李白的送别诗有雄健豪迈之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充
分表达)”的情调。试以本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 2 —
三子能言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闻其儿声,问之曰:.
“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过,何以至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
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事。”入内,食顷,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
②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各
与食之。既而皆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有删改)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证。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母 还 不 见 子 悲 鸣 而 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年且弱冠 ( ) (2)主人异其言 ( ) (3)出语客曰 ( ) (4)言讫 ( ) ....
1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13.张铭与黄浩一起阅读了这个故事,黄浩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古人因果报应的宿命
思想。”张铭则想起老师曾经告诉他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阅读古典名著,沉思片刻,他对故事的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试模拟张铭的口吻,对黄浩表达他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18题。(16分)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睛不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 — 3 — ①
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14.请从少尉的角度概括本文的情节。(不超过20字)(2分)
153分)
16.文中几次提到“黄色山峦”,有何用意?(3分)
17.品味语言。(4分)
(1)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为什么“欣喜而自豪”?)(2分)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如何理解
这句话中的“孤独”一词?)(2分)
18.说一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1分)
谈友谊
梁实秋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等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
古之所谓“刎颈交”,非常人所能企及。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
①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
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是那么严格,也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 — 4 —
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史书记载,弥衡与孔子是忘年交,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他们这对忘年交之所以得以长久,除了有赖于他们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更重要的是,年长的一方多少能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多少能显著几分老成。所以,友谊的保持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马克〃吐温说:“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如果不开口向你借钱。”这真是慨而言之。世上最难忘的事是借出去的钱,一般人为最倒霉的事幼莫过于还钱。一牵涉到钱,恩怨便很难清算得清楚,多少
②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阿堵物所戕害!
规劝朋友乃是朋友之间应有之义,但是谈何容易。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而在对方则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谁又愿意别人批他的逆鳞?规劝,不可当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伤他的颜面;不可在他情绪不宁时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我总以为劝善规过是友谊的消极的作用。
人是要朋友的,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
(此文有删改)
【注释】①总角之交: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②阿堵物:西晋的一些士族阶层人士自命清高,耻于言钱,钱被称为“阿堵物”。
19.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0.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友谊长久呢?(3分)
21.有人认为第六段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同意吗?为什么? (3分)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提到蒙田、培根、爱默生等人有论友谊的文章,其意都在说明西方人注重交友。
B.第二段中引用富兰克林和亚里斯多德的话,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世界上没有朋友。
C.第三段中将朱元璋做皇帝后所说和所做的进行对比,是为了说明朋友需要门当户对。
D.第六段划线句运用比喻手法告诉我们规劝朋友不易,故不要劝善规过,免得朋友反感。
三、(5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以“花会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有些花儿,总是静静地在没人关注的地方,默默地打苞、盛开、凋谢。对于路边这些随处可见的花儿,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特别关注。错过花期不要紧,只要你还记得下次花开的时间,终归有机会在那一季花开的时间欣赏到最美的绽放时刻。
— 5 —
兄弟之交淡如水相近的句子篇九
《综合复习题》
1、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刻骨明心( ) 羞愧不以( ) 流连望返( )
丛容不迫( ) 十指联心( ) 一如即往( )
二、填空
1、“强”有三个读音:qiǎng、( )、( )其中:qiǎng是“逼迫、硬要”的意思,用这个音组两个词( )、( )
2、今天的这次zāo( )遇,让他的心情zāo( )糕透了。
3、“削”是个多音字,在“瘦削”一词中读( )还可以组词为( )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为( )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
5.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6.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三、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把”字句:
2、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
缩句:
3、我拉小夜曲的声音很难听。
改为比喻句:
4、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改为直接引述句
四、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A 动作描写;B 心理描写;C 外貌描写;D 环境描写;E 语言描写;F 神态描写。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2)“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
(3)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
(4)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
(5)显然,母亲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旧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
(6)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
五、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再选择两个各造一个句子。
一旦„„就„„ 无论„„都„ 即使„„也„„ 与其„„不如„„ 不但„„而且„„ 既然„„就„„
(1)大量阅读( )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能提高写作能力。
(2)班车每天准时到达,( )刮风下雨( )都不误点。
(3)时间( )流逝( )再也不会返回。(3分)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这本书的内容和图画都精美。
2、 我家的蔬菜园里有:白菜、萝卜、蔬菜。
3、 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红苕、西瓜等许多。
4、 我们班订了《语文报》、《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国少年报》等许多报
纸。
5、 我们已经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更紧张了。
6、我们要善于发扬并认识自身的优点。
7、“六一”那天,我迈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8、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听到的好风景。
9、雷阵雨来了,仿佛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
七、缩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
3、我们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4、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八、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中的词语
(1)、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都是一样的,”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①“凄凉”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甜蜜”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不出的味道”是什么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
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 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我的愿望没能实现在,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句中的“愿望”具体指作者的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祖国母亲„„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中话线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作者悲痛的日子里,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脑海里会回想起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补充诗句
1、不知细叶谁裁出,( )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3、劝君更尽一杯酒,( )
4、( ),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 )
6、春种一粒粟,( )。
7、( ),牧童遥指杏花村。
8、夕阳无限好,( )。
9、路人借问遥招手,( )
10、松下问童子,( )。
11、( ),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君看一叶舟,( )。
13、( ),西湖歌舞几时休。
14、意欲捕鸣蝉,( )。
15、黄沙百战穿金甲,( )。
16、愿君多采撷,( )。
十一、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
十二、找数字,找找下面的古诗中藏有哪些数字。
《出塞》——( ) 《芙蓉楼送辛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山行》——( ) 《乌衣巷》——(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陶者》——( )《春日》——( )《村居》——( ) 十三、古诗中有许多对仗,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下面古诗中的词语,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
苍山远——( ) 窗含西岭——( )
兄弟之交淡如水相近的句子篇十
《六语上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