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ACCA/CAT】
与梅花相比美的诗句篇一
《梅花的诗句》
明代高启《梅花九首》中的第一首,全诗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花》
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如何入得来?
《雪梅》(其一)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香色俱佳 别具一格——谈王安石《梅花》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
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
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
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附:现代人《咏梅诗》
傲骨敢为天下先,不与国色争尊严。 清香飘溢冰雪里,迎来春色满人间。 ——(上海)张志真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墨梅》
与梅花相比美的诗句篇二
《关于梅花的诗句》
关于梅花的诗句
安石《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苏东坡《红梅》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宋·苏轼《赠岭上梅》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白居易《新栽梅》 莫怕长洲桃李嫉,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今年好为使君开。
元·王冕《梅花》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元 王冕《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元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李清照《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清照《玉楼春.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柳宗元《早 梅》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江梅(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己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坭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梅花高风亮节。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梅花在人们心目中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与梅花相比美的诗句篇三
《赞美梅花的古诗》
赞美梅花的古诗
梅花
作者:王安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忆梅
作者: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赞美梅花的句子
1、 梅花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却更令我赞叹。自古以来,它和松、竹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体现了梅花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不正是人们要学习的吗?
2、 梅花美确把美留给了大地,梅花香,却又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美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莫余红换来春满天地!
3、 梅花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梅花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4、 梅花,是最坚韧的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在寒冬里傲霜斗雪,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当别的花枯萎零落,花残叶败时,梅花却昂首怒放,独树一帜,傲然挺立在这冰天雪地中。甚至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它也能“疏影横斜水浅清,暗香浮动月黄昏”,笑傲乾坤。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1、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
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 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2、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
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
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3、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
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莲石》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弹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 “猴子观海”、“ 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与梅花相比美的诗句篇四
《诗中的梅花》
诗中的梅花
六年级五班 孔智昳
梅花以冰清玉洁的品格和傲霜斗雪的精神精神倍受人们的青睐,梅花以暗香盈袖的气韵和素颜高雅的风姿吸引着人们。古代的诗人也倍爱梅花,他们用优美的诗句表达了梅花的美。
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梅花魂》,这篇课文就和梅花有关。每当我读到“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这句话时,我总会想起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里的一句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虽然梅花长得没有玫瑰动人;没有月季艳丽;没有牡丹大红大紫;没有兰花淡雅;没有荷花高压。但,她的无私奉献是其他花做不到的。她为白雪皑皑的土地点缀了花朵,使枯燥乏味的冬天充满生机,这便使我想起“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读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时,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读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时,我会学习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毛泽东和陆游都写了一首《卜算子·咏梅》,他们都是写了傲然不屈的梅花,虽然内容不一样,但都把梅花的精神写的淋漓尽致。在我的房间里就贴了一幅枝头的梅花,为的就是每天起床、学习都能看见她,学习她这种坚强不屈,勇往直前,默默奉献,谦虚不骄傲的精神。
从历史文人的诗中,我能学会很多东西,从描写梅花的诗中,我更能学到知识,我坚信,梅花的美是独一无二的。
与梅花相比美的诗句篇五
《关于雪与梅花的古诗词》
关于雪与梅花的古诗词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译文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
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注释
1、孤根:孤独的根
2、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菩萨蛮•梅雪》
宋•周邦彦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释
1、银河:天河。
2、浪发:滥开。
译文
河水曲折,河水弯弯,飞鹭双双对对,在那碧波上回旋。哪儿有他乘坐的归舟?在夕阳的余晖里,我独立江边小楼。上天都憎恨梅花,开得太多太盛,用大雪封盖梅的枝头。在幽凄的深院,卷帘看外边,真
痛惜寒江上正在归来的那条船。
《踏莎行》
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
到今犹恨轻离别。
注释
1、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2、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3、阿谁:谁,何人。
4、去年:往年。
译文
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可这绝美的
与梅花相比美的诗句篇六
《梅花诗句》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晋·陶渊明《蜡月》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迥临:远离。
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著:开。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不禁:经受不住。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唐·李商隐《忆梅》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两句写早梅开放。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
唐·齐己《早梅》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腊后:进入腊月之后。腊月是阴历的十二月。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信:信使。
宋·晏殊《蝶恋花》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
信:消息,征兆。东君:司春之神.借指春天。
宋·晏几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宋·晏几道《清平乐》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宋·晏几道《临江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花的清香。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姿态。意谓迟开的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
宋·苏轼《红梅》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宋·周邦彦《玉烛新》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浪发:滥开,开得太烂漫。
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江南信:春天到来的消息。梅破:梅花开放。
宋·黄庭坚《虞美人》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诗境:富有诗意的地方。物华:美丽的景物。应酬:指眼睛看不过来。 宋·张道洽《岭梅》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
宋·吴则礼《虞美人》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化工:天工,指大自然的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力量。 宋·叶梦得《临江仙》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东风已有过来信,先返梅魂
信:消息。
宋·王灼《丑奴儿》
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宋·李重元《忆王孙·冬词》
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疏花:很少几朵花。
与梅花相比美的诗句篇七
《诗词比较阅读》
诗美的
永恒
│
同题
古诗
佳作
比较
谈
郭志明
著 王美春
作者简介
王美春 1955年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当过技校语文教师、省级专业报记者站长,现为南通市政府部门国家公务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著有《诗海拾贝》、《古代类诗漫话》(合著)、《宋诗流派》(领衔撰写)、《历代纺织诗解析》(主编主撰)等古诗论集。在《光明日报》、《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等中央、省级报刊发表古诗词论文、鉴赏文数十篇,合计五十余万字。有散文、报告文学、论文获全国性征文一、二等奖。传略入录《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著名编辑记者传集》等。
郭志明 1959年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99年苏州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现为通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著有《古诗欣赏与技巧借鉴》、《古代类诗漫话》(合著)等古诗论集。主编、参编公开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三十余种。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50多篇,有6篇论文获全国性征文
一、二等奖。
内容提要与特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人辈出,灿若繁星,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诗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精湛,风格多样。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精选了100多首佳作,按山水、纪行、乡村、咏物、爱国、情志、讽怨、咏史、节令、少儿、雅趣等11个门类编排,并就同题(同题目或同题材)之作加以比较谈。100多首诗,构成51组同题之作。其中,有同时代同一诗人的同题之作,有同时代不同诗人的同题之作,也有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同题之作。
以比较的方法鉴赏同题古诗,这是本书的显著特色之一。比较谈,有诗与词之间的,有词与词之间的,而更多的则是诗与诗之间的。或进行思想与艺术性的全方位的比较,比勘其异同,明辨其高下;或着重就诗的主旨、意象、章法、技巧、风格等其间一两个要素加以比较,说明其特点,道尽其妙处。
本书共收入51篇文章,每篇文章谈一组同题古诗,篇幅二三千字,全书共18万字左右。行文轻松自如,不拘一格,颇有文采。以“美文”谈古诗同题之作,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可谓本书的又一个特点。
本书适合大中学校师生、文学爱好者阅读,也可供文学研究者参考。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金启华先生题写书名,南通师范学院副院长周建忠教授作序。
序
一
生活常常给予人们某些感受,激发人们某些感慨:
一个人如果长期将业余时间专注于某一个领域,他完全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他们的见地、成绩,跟职业的专家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独具匠心。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业余时间的竞争。而在高层次、高智商的群落里,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
这种业余性,而形成的专业性——正是人生选择主体性、多元化的时代特征。 二
我将两位师弟王美春、郭志明对古典诗词的爱好、陶醉、吟咏、欣赏乃至痴迷,界定为“由业余性,而专业性”的典型范例。一位是媒体主笔快手,又执编务;一位是中学“特级教师”,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论其本职,自是“繁”、“忙”。二位对于工作,亦属“投入”、“卖力”、“负责”、“出色”一类。 他们对于古典诗词,仅仅是业余爱好。但其业绩骄人:继著作《古代类诗漫话》之后,又将推出该系列之二《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我每次都能享受“先睹为快”的“待遇”,自然也带出不少感慨。
三
关于古典诗词的编集与鉴赏,其编排体例大致有三种:第一、按作家与年代为序(按创作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第二、按诗歌体裁编排,如先五古、七古,次五律、七律,末五绝、七绝。第三、按诗词的主题、题材分类编排。如《昭明文选》,就分为“劝励”、“献诗”、“主饯(送别)”、“咏史”、“游览”、“咏怀”、“赠答”、“行旅”、“军戎”等二十三类。另有个人专集,如《分类补注李太白诗集》、《分门集注杜工部诗》。至于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类编》,则是一本大型古代诗歌鉴赏集,分为:“爱国丹心”、“言志抒怀”、“咏史”、“讽喻”、“边塞”、“山水”、“田园农村”、“归隐”、“赠答”、“相逢”、“送别”、“怀友”、“羁旅思乡”、“爱情”、“愁怨”、“悼亡”、“节日”、“春光”、“炎夏”、“秋色”、“寒冬”、“风雨”、“夕景”、“咏物”、“松”、“竹”、“梅花”、“牡丹”、“荷花”、“菊花”。——显然,分类,有利于阅读、欣赏、比较,有利于检索、运用、对照。但分类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各类之间往往既可兼容又有交叉;分类的内涵与外延有时不可并列;类别越多,矛盾就越多;类别再多,也难以涵盖本身就丰富多彩的诗歌。这一不足,从古代的《昭明文选》,到当代的《中国历代诗歌类编》,无一例外。 四
于是,一些聪明的人,就想出了一些聪明的做法,如既采用按主题、题材分类的内涵,又不直接标出分类的类别与题目,艾治平的《古典诗词艺术探幽》、《诗词抉微》,就属这种类型。如《诗词抉微》中,《始知辜负马嵬人》,实际上是对历代咏杨贵妃一类诗词的鉴赏;《西施别咏:“吴人何苦怨西施”》,则是对历代咏西施诗词的介绍;《昭君不惯胡沙远》又是对历代咏昭君诗词本事的发掘与欣赏。 五
《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在古代诗歌的分类上,同样带有古今学者的困惑。按“山水”、“纪行”、“乡村”、“咏物”、“爱国”、“情志”、“讽怨”、“咏史”、“节令”、“少儿”、“雅趣”十一个角度分类,涉及到主题、题材等方面的专题界定与内涵限制。两位师弟高明之处是,避开了这个古今纷争的误区,将重心转移到另外两个方面:一是“同题”,同题目或同题材;二是将鉴赏的重点放在“比较”之上。
六
“同题”之优为:作品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品位;作者有比较大的欣赏空间,“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读者有相当的阅读情趣。“比较”之优则为:可以借助西学理论而又不受其限制;撰稿者原有的专业学养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一个题目就是一个专题,便于其系列著作的进一步开拓。 谨为序。
2001年4月15日 于江苏南通枇杷居
山水篇
景同情异 别具一格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与李白《望庐山瀑布》(之二)比较谈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位于鄱阳湖、长江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山上奇景颇多,瀑布便是其中之
一。据周景式《庐山记》①记载,此瀑布在“黄龙南数里”,“其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于林,出峰表,望之若悬索”。如此胜景,极易触发诗人的灵感,为之欣然命笔。上录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一作《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二),便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吟咏庐山瀑布的力作。这两首诗,皆写庐山瀑布,且皆着眼于远望,但二者同中有异,异曲同工。
1.景色相同,情趣相异
诗是以抒发诗人的情感为主的,所谓“诗缘情而绮靡”②,“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③。抒情诗自不必说,即便是山水诗,在模山范水时也往往抒发出诗人的感情。当然,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当时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故其诗虽然歌咏的是同一对象,而各自蕴含的感情则相异。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二)便是如此。这两首诗歌咏的是同一种对象
——庐山瀑布,但由于诗人的地位、个性、心境等不同,诗中所蕴含的情趣也相异。张九龄于唐玄宗时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是开元时代的名臣。他伫立于鄱阳湖口,主要是在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盛赞“灵山多秀色”,因而,其笔下的瀑布既高远又多彩,从万丈高空的重云之间洒落下来,在日光照射之下,成了“红泉”,冒出紫烟,灿如彩虹。诗人这时位望通显,于此诗中喷发出来的是雍容华贵之气。
“谪仙”李白,狂放不羁,不愿阿谀逢迎,自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生喜好游览名山,因而,他遥望庐山瀑布而吟诗,着眼于瀑布的云端飞泻,力猛气壮,无怪宋代大文豪苏轼针对徐凝的《庐山瀑布》诗④评述曰:“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 白《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二)
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苏轼的评语虽未免过分,徐凝之作称不上“恶诗”,但徐作不如李白之诗思绪飞逸是确实的。李白与张九龄的咏瀑布诗情趣相异也是不言而喻的。
2.繁简不同,别具一格
此处所谓“繁”,系指诗的描写角度多,笔墨铺展,而“简”则指描写角度单一,笔墨浓缩。二者倘若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则并无优劣之分,正如明代谢榛所说:“作诗繁简各有其宜,譬诸众星丽天,孤霞捧日,无不可观”⑤ 。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基本属于“繁”的一类。此诗多角度描绘庐山瀑布水的远景,既写瀑布之高远,又现其多彩,状其声威等。诗人将瀑布置身于阳光照耀下的“多秀色”的“灵山”这一背景里加以描绘,以“万丈”与“迢迢”明言其高远,以“杂树”与“重云”衬托其高远,状其非凡的气势如在目前;以“红泉”与“紫氛”相映衬,凸现其多彩,并以“日照虹霓似”新颖的比喻既状其形,又绘其色,使阳光照耀下的多彩瀑布更为具体可感,从而,见其瑰丽的风采;以“天清风雨闻”状写其声威——晴空万里,遥望瀑布,似可听到其风雨交加的声响,其中的“闻”字颇为切合“望”之特点,正如明代钟惺评论此句所说:“惟望瀑布,故„闻‟字用得妙。若观瀑,则境近矣,又何必说„闻‟字?”⑥此诗状写瀑布,“繁”而得当,毫无繁冗之弊。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二),显然属于“简”的一类。此诗描写庐山瀑布,紧扣其雄奇壮丽下笔。首句巧借香炉峰的山势和峰名,将高耸的山峦比喻为天然的香炉,把盘旋在山巅的雾霭云气比喻为起自炉中的袅袅轻烟。此句看似与写瀑布关系不大,实则颇为有关,这是以庐山胜景之一的香炉峰交代诗中所写系庐山瀑布,而非其他地方的瀑布。次句以“遥看瀑布”点明诗题,以“挂前川”状写瀑布之状。后两句续写之,先以动态感极强的词语“飞流”、“直下”与数量短语“三千尺”直接状写奔腾直下、不可抵挡的瀑布,再以新奇的比喻兼夸张的笔法“疑是银河落九天”活现出香炉峰前飞流直下的瀑布的神态。诗中,“三千尺”与“九天”写足了瀑布的“长”与“高”,而飞流直下的瀑布与香炉峰飘渺轻盈的紫色云气相映衬,则使庐山瀑布更显得雄奇壮丽。此诗状写庐山瀑布,“简”而有方,以简见丰,耐人咀嚼。
一言以蔽之,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二),吟咏的是庐山瀑布同一景点,而描写角度不同,繁简有别,情趣相异,别具一格,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注释】
①宋·李昉等辑:《太平御览》卷七十一引,《四库全书》本。
②西晋·陆机:《文赋》,张怀瑾著:《文赋译注》,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29页。
③唐·白居易:《策林四》,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1页。
④徐凝的《庐山瀑布》全诗如下:“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⑤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四溟诗话 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第4页。 ⑥明·钟惺、谭元春合编:《唐诗归》卷五,明代刻三色套印本。
(王美春)
与梅花相比美的诗句篇八
《古诗 梅花》
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墙数寒独遥暗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第五笔是“竖” 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几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
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而后评议。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看拼音填空 línɡ( )寒 yáo( )远 ( )巧 ( )动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每( ) ( ) ( ) ( ) 3、背诵古诗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板书设计: 4 梅花(王安石) 难字: 墙 遥 寒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写一写生字:教师读生字,三个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写完后,大家评议三个同学书写情况,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 2、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 二、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 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1)让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学生可以结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时候,勇敢地绽开笑脸,斗雪傲霜。从“凌寒独自开”这句看出来;诗人还赞扬了梅花的美丽,像雪一样洁白,从“遥知不是雪”这句看出来;另外,诗中还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高度赞扬,写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从“为有暗香来”这句看出来。) 2、教师小结: 梅花洁白美丽,芳香独特,而且不争春斗艳,在寒冷的冬季,不畏严寒,竞相开放,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作者运用恰当的笔墨描绘了百花凋零,唯梅独放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 三、欣赏古诗 1、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喜欢哪句?谈谈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2、师生共同欣赏,参加交流活动。 3、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四、实践尝试 1、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
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画) 2、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把梅花图贴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书中的第三题。 2、自己写一首描写梅花的诗,配好插图。(选做)
与梅花相比美的诗句篇九
《有关梅花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