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的句子

| 内审师 |

【www.guakaob.com--内审师】

咏雪的句子篇一
《关于咏雪的诗句》

古代咏雪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咏雪的句子篇二
《咏雪复习卷(附答案)》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

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

(3)讲论文义 : (4)寒雪日内集: ......

2、翻译下列句子: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3、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次数是两次。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世说新语》是六朝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

7、《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

何评论,打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

答:

8、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是:

9、两个咏雪的句子“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修辞手法运用

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

10、请写出古诗文中的咏雪的佳句两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凭借 ...

(3)讲论文义 (4)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 ......4、翻译下列句子: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3、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次数是两次。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编写的。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集”、人物:谢太傅和侄子辈的年轻人、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民主的家庭氛围。

7、《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打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 答:作者最后补充交代了侄女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她的才气。

8

9、两个咏雪的句子“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 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

10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咏雪的句子篇三
《咏雪练习题》

《咏雪》测试题

一、填空。

《咏雪》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

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解词。

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骤:紧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何:什么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拟: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12、因:凭借

三、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四、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

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

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

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4、“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

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5、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比喻)

6、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咏雪的句子篇四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 咏雪》阅读题及答案》

《咏雪》课后练习题

1、本文选自南朝宋

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 ) 讲论文义( ) 即公大兄无奕女( ) ...

俄而 ( )雪骤( ) 欣然( ) 何( )所似( ) .......差( )可拟( ) 未若 ( )柳絮因( )风起 .....

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分析古今词义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 ....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 ..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

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②咏雪的直接原因:

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 ;

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

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咏雪》习题答案:

1、刘义庆、《世说新语》

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

(什么) (像) (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

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拟:①相比 ②计划、筹划

5、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

6、暗示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7、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6)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9、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10、“柳絮”一喻好,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而“因风起”写出雪花漫天飞舞之态,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生动传神,而且“柳絮”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咏雪的句子篇五
《咏雪》

咏雪的句子篇六
《咏雪》

《咏雪》复习题(50分)

一、填空。(4分)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 。作者是南朝宋(朝代)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解词。(17分)

1、寒雪日内集。内集: .

2、白雪纷纷何所似?何: 、似:

3、讲论文义:

4、俄而雪骤。俄而: 。 骤: 。 ...

6、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 拟:

7、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 。 因: 。 ...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

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委: 。 舍: 。去: 。 ...

7、下车引之。 引: 。 .

8、乃至:(友人)才到。 乃: 。 .

9、公欣然曰。 欣然: 。 ..

11、即:

三、理解性默写(10分)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

2、咏雪的直接原因: 。

3、两个比喻句: 。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四、用原文填空。(4分)

时间: 地点: 事件: 人物:

五、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 (2分)

2、为什么“公大笑乐”? 、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分)

答:

答: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2分)

答:

六、翻译。(8分)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复习题(50分)

一、解释词语(18分)

1、[期行]:

2、[期日中] :

3、[舍(shě)去]: 。

4、[乃]: 。

5、[戏]: 。

6、[委]: 。

7、[无信]: 。

8、[引]: 。

9、 [顾]: 。

二、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陈太丘与友期/行。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仿照示例,补充句子中省略部分。(4分)

示例:(陈太丘与友)期日中,过中(友)不至。

1、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2、“(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四、翻译句子(6分)

1、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译: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

五、你认为元方是一位怎样的孩子?从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

六、文本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3分)

七、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2分)

八、

1、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2分)

2、 你还知道哪些《世说新语》中的故事?(1分)

3、有不少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请写出几个。(1分)

4、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

样的事例吗?(1分)

九、古今异义词(8分)

1、儿女:古义: 今义: 2、去:古义: 今义:

3、顾:古义: 今义: 4、委:古义: 今义:

咏雪的句子篇七
《咏 雪》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词语解释:

集:

讲论文

义:

骤:

差:

差可

拟:

儿女: 俄而: 欣然: 拟: 未若:

阅读1《咏雪》,完成各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俄而雪骤 (4)与儿女讲论文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3.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4.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阅读2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等因素。

2.解释加粗的词。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

(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

3.“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3

一、解释加点字。

1、俄而雪骤 俄而: 骤: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

3、撤盐空中差可拟 拟:

二、古今词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撒盐空中差可拟

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 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

三、翻译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撒盐空中差可拟。

四、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五、回答下列问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3、从文中看,公为何大笑?

4、写出一句描写雪的诗句来。

5、下面诗句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妙,请写几句赏析文字。

⑴撒盐空中差可拟。

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 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2)咏雪的直接原因:

(3)两个比喻句: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7. 《咏雪》一文用 、 、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地家庭气氛。

8.“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阅读4

一、原文、译文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③“未若( )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解释词语

[内集] 内: 集:

[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欣然] [似]

[差( )] [拟] [未若]

[因]

写拼音:傅 俄而 欣然 凝 哉 柳絮( ) 雪骤( ) 无奕女( ) 尊君在不( )

非人哉( ) 谢道韫( )

三、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编著

的 《 》 一文。

四、层次结构:

一层(第一句话)

二层(2—4句)

三层(句)

五、问答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 ”、事件“ ”。

2、《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

3、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

4、“雪骤”的作用是什么?

5、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答:

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1)

(2)

7、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诗句吗?

词:

句:

8、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咏雪》中主人公的性格。

答:

9、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咏雪的句子篇八
《《咏雪》复习题》

《咏雪》复习题(一)

一、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解词。

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骤: 紧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何:什么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拟: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三、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12、因:凭借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四、用原文填空。

时间:寒雪日

地点:內

人物:谢太傅(召集人兼主讲人)、兄子、兄女(听众)

事件:咏雪

五、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4、谢太傅为什么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5、“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比喻)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

7、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8、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六、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公大笑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

一、《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对两种答案都满意2、为后喻而“笑乐”3、“笑”前喻。“乐”后喻】

二、“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那一句较好?为什么?

【答案:“柳絮因风起”较好。因为“柳絮因风起”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

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空中”仅仅形似,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不够好】

三、你还积累过哪些描写雪的诗句?请写2句

【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四、翻译

欣然( )【高兴的样子】

内集( )【家庭聚会】

俄( )【常与“顷”、“而”连用,都有片刻的意思】

差( )可拟( )【差不多

未若( )【比不上】 相比】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的样子】

五、《咏雪》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案:融洽、欢快、轻松】

咏雪的句子篇九
《绝妙的咏雪佳句》

绝妙的咏雪佳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偏偏吹落轩辕台。

评:豪迈不 羁 ,又极度夸张,这是典型的李白诗歌风格。—唐 李白《北风行》。

但觉衾绸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评:深夜忽然觉得被窝里阵阵发冷,不知院子里已落满雪花。虽是咏雪,却不露一个“雪”字,实在堪称绝妙。 ————唐 杜甫《岁晏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评:比喻新奇,令人叫绝。 ————唐 岑参《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 卢梅坡《雪梅》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枝变琼枝。

注: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程雪花。 ————唐 高骈《对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 李商隐《对雪二首》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 黄庚《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岭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毛泽东《冬云》

蕴含哲理的诗句

1、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宋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无论做什么事,不能只陶醉于小的胜利,要正确估计前进路上的困难,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要想深入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读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寓意: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战胜和超越旧的事物,向前发展、前进。)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无题》

(赞颂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献身精神。)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 (人生在某一时刻,会陷入“疑无路”的困惑,但只要心存理想,永不灰心,转瞬间,就会看到“又一村”的景象。)

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害怕漂浮的白云遮住远望的双眼,是因为我站在最高层。寓意:只有登高才能远望,要想高瞻远瞩,只有登高。)

7、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 李商隐《雏凤清于老凤声》 (在长长的丹山路上,鲜艳的桐花丛中,传来雏凤和老凤的鸣叫声,只是雏凤的鸣声比老凤更清脆悦耳。揭示了后辈的才干胜过前辈,后来者居上的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8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