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里总是很累

| 内审师 |

【www.guakaob.com--内审师】

为什么心里总是很累篇一
《访谈实录:你为什么总觉得心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这里是MSN中文网直播室,我们今天主播的是关于心理的话题,大家都感觉到很累,而且不是体力的累,因为很少人通过体力劳动谋生,一般都是心累。白领或者网友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比较明显,为什么总是心累?今天我们有请到很著名的心理学家杨霞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讲怎么样摆脱心累?杨教授,下午好!

杨霞:你好,大家好!

一、人们对物质的欲望越多,可选择的机会越多,就越容易心累

主持人:心累好象是一种比较常态的状况,心不累的时候特别的少。

杨霞:现在人的生活比过去相比,复杂多了,一个就是生活的心态要复杂,以前生活更简单。虽然我们以前没有素食,比方说速冻饺子或者洗衣机来帮助我们,我们洗衣服的时候必然干不了别的,你可能就是很纯朴、很简单的生活。你现在每天很忙碌,但是所干成的事很少,你想的事也很简单,你去菜市场买菜,因为你有的钱有限,你可以选择的品种也比现在有限的多。而现在不一样了,是大超市,各种各样。有机的、无机的,特别多。生活形态比以前要讲究了,信息量比较大,你一进菜市场首先是人多、菜多,各种信息往脑袋里灌,然后打开电视、网络、报纸所有的信息,还有上学、单位、配偶等信息要比之前复杂的多。我现在都不定手机报了,还一上午10多条信息。一看最近开了家务通,就是教育局给家长设了一个短信平台,今天表扬了谁家谁家孩子,一看没有自家孩子,然后心凉了!家教通这一块就揪心,你说能不累吗?

上面只是客观的环境,还有就是我们的欲望比以前要多了,这个我要,那个我也要,我见过一个人买房子,本来有一间很好的房子,结果岳母来帮着带孩子,时间长了就有矛盾,就给岳母买了房子,之后他父母又来了,又给父母买了房子,岳母又不高兴了,嫌这个房子小,他这一段时间就在弄房子的事。从他、他爱人、他孩子、他父母的要求比以前多了,我记得以前一个房子住很多人,住了我外婆,我妈妈、我爸、还有我姐弟三个,这是我们过去的生活,也过来了,也住下了,现在不行了,如果是这么多人的话,恨不得得三套房子。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要求、欲望多了,多了之后就心累了。有一个人很年轻,他俩谈恋爱谈了有六年了,我说为什么还不结婚呢?说我妈不同意,不同意也可以结啊,原来是房子问题,他妈妈同意了他们就有房子,男孩家比较穷,男孩说非常“我非常爱,能不能和我妈住在一块?”这女孩说“我也爱你,但是不能和你妈妈住一块!”这边,你妈有房子,但是我妈又不同意,这婚姻就要没法结。那就等着拆迁分出两套房子,然后再加上攒钱,一等是六年。然后价格越来越高,然后婚就没结了。谁也不退步。过去讲我只要爱你跟你干什么都行,你住哪我住哪,现在不行了,爱是一回事,然后爱你和房子无关,人的欲望太多了。

主持人:这种爱越来越精细化了或者说现实和理想分成两种了,这种爱和以前的对比是不是这种爱相对高一点?

杨霞:过去没有的话,他可能也不想,现在有了之后就有这种想法。另外,这个女孩家里条件非常好,她们家原来就是三居室,她能从三居室来搬到两居室里吗?

主持人:过去就可以!

杨霞:过去就可以,过去要求的认为有了爱以后,其他的我们都是可以创造的,过去还有对比的问题,都是这样结婚的。孩子很少一结婚就有房子,我们结婚的时候也是和公婆过了很多年,后来单位给我分房子,又和同事合住了很多年。等我真正有了房子的时候是结婚以后十多年,这在别人看来还是比较早的,因为有很多人跟别人合住了很多年都没有分房子,而且还要先给老同志,还要排队。而现在不一样了,有钱就可以买房子,这个时候就会嫌你“你怎么没有别人那么有钱,你要爱我的话,你们家为什么不准备出一套房子来娶我呢?”她就会提条件了,当物质到堕落到一定程度,爱情也物化,物质化。过去说送一个含金的东西就可以了,比如小金项链、水晶坠,而就说一个纪念品也行,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好象有的时候一定是黄金,到现在就一定是白金镶钻、再以后就是白银镶钻加宝石,还要多种多样,因为可选择的多了,以前根本看不见彩色宝石,我们原来看到黄金就已经很不错了,后来又出现了白金,又出现宝石,最后可能又是什么的了,可能又出现什么设计师名牌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都出现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选择越多越烦恼,物质越丰富化、人们可选择的机会越多,却越来越烦恼。还有一个规律是物质水平越高,人幸福的门槛越高,因为没有达到目标就不会松驰、不会长乐,你的门槛那么高,你怎么会放松、怎么会觉得幸福、怎么会觉得长乐呢?你在追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比如我心目中两个人应该有一套自己的非贷款的房子,然后还有一个小车。我家的远房的亲戚谈了很多年的恋爱,他要求在城里有一套房子,小伙子因为钱有限在燕郊买了一套房子,因为钱有限,只能在燕郊买房子。不行,这个姑娘说“必须在城里买一套房子,同时还要准备出50万的现金,好结婚以后不要那么累,另外再买一个小车。当时小伙子就傻了,我在城里买套房就够吐血了,我还得准备50万现金,小伙子还挺有志气,我不想问我爸我妈要钱,我再不能给他们添麻烦了,这个房子一个已经是问父母要钱的了,因为首付是父母付的。那么这个姑娘咱们就退,这几年就完了。其实他们两个都28了,那个姑娘也不担心自己都28岁了。他们俩快结婚了,然后看了一套房子,然后小伙子说,我姐这些年供我不容易,让我上学、让我出国、回来我还自己办的公司,我想把这套房子就是咱们可以结婚用,但是写上我姐的名字,我想作为一个礼物给她,咱们再买第二套房子就把这个送给她。很合理的,我结婚了之后能够挣钱了,我可以送你一个房子,我先结婚,我也有能力再买一套房子,这个女孩就说“不行,不能写你姐的名字”,然后那个男的说“那不行,就分手”。女的说:“分就分!”然后他们来到我这,我就说,你看你们俩都二十八九岁了,分手的话对你们是很不利的。她说:“那我要争这口气”。她不考虑一是年龄的问题,一个是情理的问题,再一个就是情理问题。因为这是婚前的,他的钱,他买的房子,送给谁,应该由他来说了算。你呢,又能住这个房子,姐姐又没有什么意见,过几年再买也应该有相信心。

在欲望里面,对自己的得失看得特别重,烦恼就来自于“我”字,佛教里有一句话叫“烦恼来自于我”,“我的房子,我结婚,我凭什么给她,”每个字、每句话都离不开“我”字,她的烦恼就特别多。你说这累不累,累!所以来咨询的时候,她累,她也哭,她就是较劲,我在两边做工作,帮他们分析,看得远一点,站的更高一点,最后他们两个分手了。

主持人:要兼顾,不可能满足若干个。

杨霞:这个女孩其实是好孩子,一点都不坏,她只是自尊心、虚荣心和要强。我问他她姐姐是不是很感激你,她说“我也很感激”“你爱不爱你的男朋友?”“我也爱,但是我就

是不容忍把房子送给姐姐”,她是矛盾的,一方面说爱谁,但是又不能容忍。就像已经结婚的80后,会因为大呼噜而吵架分手,还有一对小夫妻,丈夫身体不好,长期地便秘,所以每天早上起来,要用20分钟到40分钟,然后这个女的就说,让我先用,男的说“不行,我就得这个时间”。两人就打架分手了,但是你问他“这个人你能不能爱?”“爱”。

主持人:过去不是有一句话“爱你的人,爱屋及乌吗?”他连这个都不能及啊? 杨霞:对,其实女的早起一会,或者男的晚上一会,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就不行。没有打心眼里就想离婚的,心里上还是爱对方的,但是一到具体的事就来劲了,“为什么不能替我考虑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人能够先给对方足够的自尊、足够的尊重、足够的奉献,你就能够得到加倍的回报,但是你得先给予”。所以,最高境界的爱叫奉献之爱;所以最低境界的爱是索取之爱。索取之爱是基于需要,我需要一个伴然后找你了,我需要多少钱我管你要,我需要一个房子你给我提供,很多这样的夫妻,即使提供了这样的需要,他们最后也不幸福,为什么,当他的需要满足以后,不再有新的需要的时候,他就开始折腾。因为他是需要这样,需要没有达到的时候会追求,需要达到以后就会满足,然后爱就没有了。

主持人:就像“患难夫妻”,没有钱的时候两个人目标一致,有了钱之后就不行了。

杨霞:因为他们两个有了钱以后要过好日子,要把孩子送等城里去上学,买房子。一旦需要满足了,不止一套两套,而且积攒很多钱,但是这个男人的非常忙,忙的都不着家了,这个时候就没有爱了,就互相的指责、抱怨。所以,他们之间需要的是“需要之爱”而不是“奉献之爱”。

二、心理原因引起的四“累”人

1、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杨霞:还有一种爱是“欣赏之爱”,就是总是很欣赏对方的优点,这些都是在需要之爱之上。“需要之爱”是命运最短暂的。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比方说有的人从外地到北京来打工,然后如果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跟谁合作或者结婚,一旦当初的需要满足之后就会分道扬镳,然后又产生了新的需要,如果有人能够满足我这个需要,即使其他人都不看好,他们就会走到一起。之后如果他需要玩伴,而他很好玩,他很好玩,咱俩就走到一起去了。这样,他们玩着玩着,又有更好玩的了,玩是需要了,满足了,那么这个爱就结束了。所以,有的人是一段一段的,而有的人生命也是一段一段的。

主持人:一个短阶段一个短阶段的。

杨霞:而且有的时候,当这个人有需要之爱和人交往的时候,别人能感觉到。别人能感觉到这个人总是在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朋友和做事情。比如,我们叫“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他对你好的时候一定是有事要求你,一开始人家还会因为你给人家送礼、请人家吃饭还会帮个忙,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发现你是一个势利小人、功利者。所以,在他身边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有用的人”和“没用的人”。当他什么都有的时候,没有一个朋友,他

感到孤独、绝望。

每当一个人觉得孤独的时候,就是他该奉献的时候,可是他一开始变得孤独是因为他一路索取,尽管他有的时候也帮别人的忙,也只是交换。他的价值观就是认为“朋友之间就是利益关系,夫妻关系也是经济共同体”,他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他没有想到爱情是年轻的时候相濡以沫,老的时候共患难、共甘苦的。

所以,我们现在说你为什么总觉得心累?就得琢磨这些事。琢磨比如说:咱俩要谈恋爱了,咱俩要交朋友了”。“我你能干这个!”“你还能干那个?”“你还有这个关系?”他的心里装了很多这样的事,当然也有会人际关系是需要问的,比如说你能买到什么,但是这是基于互相帮助的,我们互相之间有什么好事都会想着对方。

主持人:互相那是一种分享。

杨霞:我们一块的时候谈论的时候非常高兴,后来我一个人健康的时候也不行,就我活着,你们都不在了,有没意思了,得大家都活着才行。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在考虑我还能索取点什么、利用点什么、干点什么。还有就是他围绕着自己的感受,“我的痛苦”“我不愿意”“我不舒服”,明确正确的事情他不原因,为所欲为。如果一个人只干他愿意的事情、为所欲为,他也会活得很累。因为成年人,或者说剩下的事情是为所当为,见到人应该打招呼,他不打;“我今天不高兴”“或者我看他不顺眼”然后我就为所欲为不理他,你说他累不累?累的不是被打招呼的人,首先他得躲着,得找借口,还得防着报复。第一个行为是为所欲为,尽管感到很尴尬或者不舒服,尤其是我们见着领导不是特别的亲热、打招呼,但是这个是应该的,应该给别人尊重,我们发现这个事情会很好办,我希望领导支持我,可是我跟领导打招呼的时候又怕别人说什么。

我见过一个小姑娘,我现在什么都不缺了,清华的硕士,我就缺一个对象。她问我“怎么才能够相爱?”我说“非常简单!你要去帮助他,去打动他”因为你的好心眼,因为她长得一般,人家对你可能看是相貌平平,在我旁边不是眼前发亮的那种,靠什么呢?靠你的友爱,你的友好,你的亲切力、友谊,而友谊是从互相帮助开始的。“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打饭给他吗?”“我不!”我刚说完建立友谊,她就说“不”,实际上你给他打饭,三个月说你爱上,准让他爱上和他周围的人也会爱上你。这是肯定的。因为感动别人。而且你太好了,规律在这儿了,因为你给我足够的帮助和尊重,我会加倍的回报你!这是规律,所以你想让别人爱上你,你要先创造一个理由“人家为什么爱你?你要让人家明白,我凭什么,和为什么爱你,这个凭什么和爱什么就是理由。就是我要使我自己显得很可爱,显得不是说她买了很可爱的衣服、装扮等,我见过一个33岁的人是娃娃脸,永远装成可爱状,她问我“为什么找不到对象?”我说:“您能穿着能成熟点吗?像您这个33岁要干事也稍微有点靠点谱吧!”有一次到我们家吃饭,我都准备好了。到我们门口敲门,一看俩人,开始打招呼。也不打招呼什么也不带,我悄悄的问“是不是你男朋友?”“不是”,不是你男朋友带到我们家里干什么啊?跟你没关系,跟也没关系,那凭什么要招待一个不速之客呢?她说“走到楼底下了,顺便”“什么顺便啊?”“你要尊重我的话,你也得在楼下打招呼”“方便吗?我带着他方便吗?”那我问“那是什么人?这是一个起码的礼貌。”如果一个人不能给别人尊重的话,如果她能给我一点尊重,我会加倍地偿还他。后来我有一次就跟这个朋友说了,我实在受不了,我说请你以后跟未婚的人来往要注意,第二,你什么时候找到对象了,我们什么时候来往,因为她一会儿冒出一个,一会儿冒出来一个。而且吃完饭就说“咱们打牌吧!”我心想“谁洗碗呢?”

主持人:这个意识太浅了。

杨霞:对,他考虑的就是他觉得怎么做就怎么做。从来不考虑别人需要什么。所以,一个人因为什么累呢?一开始的时候,前半截他很快乐的就来了,她后半截生活就越来越累,她生活的后半辈子就越来越累。比如说,我已经跟她说,“你什么时候谈恋爱以后再跟我来往,以后你爹妈会感谢我的”,我就是拉着脸说的,因为这样来往好几年了,总也不结婚,老到我们来吃饭,还带着一个陌生人来吃饭。我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逼着她、强迫着她考虑一下别人,当她学会考虑别人的时候好象是很累的,但是后来会越来越舒服,以后朋友会越来越多,年轻人要先苦后甜,先多奉献,先多给予,先多尊重别人,然后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有一个大学生分到航天部,领导说本科生成才率很高,反而博士生成才率不是那么高,我说什么是“成才率?”就是最后能进入到核心科研组、课题组,很多博士生总进不去,一招标他的课题老选不上,或者是他做的课题不解决问题。我说“核心原因是什么呢?”我跟你一个小的因素说,“本科生来了以后,见到比他先来的人,不管是人家有没有学历,哪怕是小学毕业的,只要是师傅、只要是先来的,就叫王师傅、李师傅,特别有礼貌,而且分大米的时候还帮着搬回家。这样人家就会留他在家里吃饭,吃饭的时候聊天,就发现他没有对象,然后就给他找了一个对象。在吃饭的同时,王师傅就谈了谈单位的一些知识、经验、工作上的难点、技能,第二天一招标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就知道从哪入手,这样经验也就有了,晚饭也吃到嘴里了”,而那些博士生就叫“老张”“老王”,人家分大米的时候也看不见。

主持人:失去了很多机会。

杨霞:对,他就会想“我是博士生,我怎么会给你背大米呢?”而本科生就得“这50斤的大米,那么大年纪了,我给他扛回家吧!”他也没想着到人家吃饭,他觉得作为年轻人这是应该干的,因为“我是他徒弟嘛!”同样晚来的都是徒弟,但是博士生的架子特别的大。有没有礼貌决定了他能否找到对象,然后对象家还有房子,他们家还有饭吃,丈母娘还帮着干活,同时还获得了张师傅的很多经验。也就是说,你可能搬一袋大米,你可能叫了“张师傅”“王师傅”,实际上是你的心态放的很低,你对别人很尊重,你获得了很多的帮助。当你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时候,你就能获得别人为你时时处处的着想,你就容易在困难的时候得到贵人相助,你的生活和工作道路就必然顺畅。

主持人:就是所谓的的“与人玫瑰,手留余香”。

2、追求完美的人

杨霞:有的人还要求最完美的,买一个东西可能要货比八家,但是他不知道时间也是金钱,走了那么远把时间都浪费掉了。还有一点是永不知足,追求完美的人就永不知足,永不知足只适合用在事业上,你永不满足就永远攀登,但是你不能用在事事上,你不能找对象也这样、人际关系也这样、生活习惯也这样,那样就没法活了。很多追求完美的人很累,就是完美主义者不快乐,先是累,然后是抑郁。

主持人:所谓“完美”是他的欲望过高。

杨霞: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完美主义者潜意识里其实是心理不自信,他自卑,他自卑

为什么心里总是很累篇二
《我们为何老觉得累?》

我们为何老觉得累?

原因:一半为生存,一半为攀比 逃离:慢慢读本书,找两个乐趣。

现在好像人人都觉得自己累,网络上调查也显示,觉得“累”的人,比例高达97%。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朋友一见面都会抱怨几句,“活得累”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口头禅。

有人将中国人太累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人们的“累”真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吗?为何不能活得更轻松一些?要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累”的感觉呢?

“为什么我老是觉得累”

“表面的风光都是浮云,心里累得一塌糊涂。”李某,45岁,机关干部

李某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机关,从小城市里的一名小科员做起,在40岁时调到北京,5年后被提拔为处级。他觉得,已经到达了自己事业的鼎盛时期。官虽不大,还算风光,但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其中的苦乐悲喜。

他说,从任命生效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早上醒来,脑袋就像空转了一夜的马达,头昏脑涨。“要管的事情越多,责任越大,每天提心吊胆就怕出事。”和上级领导要沟通,领会领导的意图;和下属更要联系紧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遇到不省心的年轻人,会觉得他们办事不放心;碰见单位里资格老的人偷懒,又碍于面子没法说他们。一周7天,他几乎有4个晚上是在外应酬喝酒,回到家就倒头大睡。没时间和老婆说话,只能把家里大小事务都交给她。女儿住读,他更是一个月见不上几次面。“不只是心累,有时候觉得身体也快被拖垮了,力不从心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他说,现在一碰到饭局,就没有一点食欲,最想做的事就是抛开文件和应酬,闭上眼休息5分钟,5分钟就好。 “就算每天只能挣到一块厕所的地砖,也要干。”冯婷婷,34岁,广告公司客户经理

冯婷婷在北京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工作,在北五环外刚买了房,背上近100万元的贷款。她说自己“就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着”。婷婷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城里上班,从未在半夜12点前睡过觉。三个月产假,她没有多休一天。冯婷婷说:“多休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现在满脑子都是还贷款和给孩子存教育基金,挣钱一刻不能停。”公公婆婆常说她不顾家,但除了拼命工作,她别无选择。“每天吃饭的时候,成了我最幸福的时刻,因为不用说话,也不用想其他事情。”

“一天8小时忙个不停,工资买不起一个苹果手机。”刘星,22岁,某税务局普通员工

刘星大学毕业后被家里人安排到某基层税务局工作,她和所有90后一样热爱自由和新潮,而这个按部就班的“金饭碗”工作,在她看来犹如鸡肋。(上接第一版)刘星说:“每天在大厅里坐8个小时,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要干的事情一大堆,一点都不自由。”最重要的是,工资少,根本不够花。她觉得生活就像在放慢镜头,每一秒钟都觉得累,觉得无聊、没意思。

“累”已成为时代流行病

讲了三个故事,得出一个结论:每人肩上好像都有一个背篓,在生命的历程中,爱情、事业、家庭、友谊都是装进背篓里的小石子,无法割舍的东西越多,背篓就越沉重。对于背着背篓前行的人来说,累,已经成为生活常态。

《生命时报》联合多家网站对31468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中年人觉得活得很累,工作、家庭和个人健康成为了他们压力的主要来源,其中,30—49岁的人尤为突出。另一项调查数据则分

析认为,与年薪3万元的人相比,年薪10万元的人反而活得更累。

香港男人可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活得最累的男人。当地一项研究表明,香港男人中,四成人担心失业,过半的人担心没有足够金钱供家庭使用,这些比例均比内地城市高出很多。由于太累而想**的香港男人,也比广州等内地城市多出一倍。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告诉记者,男人的“累”最主要表现在工作上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生活上,“一家之主”的地位又要让他们背负起一个小家,甚至自己的父母、岳父母三个大家的重担。而且男人在遇到问题和压力的时候,往往不善于宣泄和表达,会觉得更累。

有媒体曾对中国女性最累城市进行排名,香港同样排在第一位,第2至6位分别为苏州、深圳、台北、广州、上海。不少人认为,现代社会中,女人比男人更累。首先,女性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一点不比男人小,但找工作、提职等事情上,单位一般都会优先考虑男性。其次,女人回家还要相夫教子,在家务上比男人累得多,对待子女、老人也比男人付出得多。第三,女人在情感上常常处于弱势,一旦出现婚姻问题,女人的压力更大,也更容易觉得累。

“累”并非成人的“专利”。12岁的小园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基本没有休息,上午下午两个补习班,英语、奥数、钢琴、绘画轮流来,晚上还要回家做2—3小时的作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在班级前15名以内,近55%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家长寄予孩子过高的希望,常常让他们累得喘不过气。

累,一半因为生存,一半因为攀比

为什么活得这么累?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吴静吉博士认为,人活着累的一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生存。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容不得人们有太多的思考,而现代人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男人必须是孝顺的儿子、体贴的丈夫、严厉的父亲、优秀的领导、招之即来的修理工甚至服务到位的按摩师,而女人则要是温柔的妻子、贴心的女儿、慈祥的母亲、优秀的烹饪师甚至勤劳的小时工。吴静吉说,多重角色的扮演和巨大的生存压力,让人们很难不感觉到累,过度负荷带来的,只能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疲惫。

另一方面,浮躁的社会大环境让人生出没完没了的欲望:住15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开30万元以上的车,买几万块的名牌包,孩子上私立学校……看到很多有钱人的生活就坐不住了,不断地攀比,为了挣更多的钱,不断压榨自己的健康。这些都是造成累的重要原因。王国荣表示,想要从根本上降低压力,让自己不那么累,减少欲望是关键。

同样,身体上的异常也会导致人感到“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教授指出,疲惫、觉得身上乏、没劲儿,是亚健康人群的第一大表现。美国亚特兰大市内科专家桑德拉•亚当森也指出,疲倦还有可能是贫血、糖尿病、类风湿、甲状腺疾病等健康问题引起的,如果在改变生活方式的2—3周内仍觉得自己很累,就需要及时就医。

积极地从累中逃离出来

累,并不可怕,它像是一种善意的信号,在提醒着你需要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当你累的时候,不要马上去否认和对抗,应该尊重并享受它。专家指出,以下方法可能帮你从“累”中逃离出来。

缓慢地读一本书。在繁忙地工作一天后,将卧室灯光调暗,拿一本书,最好是优雅的散文,慢慢地读出来。只用读书,不用思考,这时会让你的世界瞬间缓慢下来,能够有效地去除焦虑,缓解疲劳。

找到一两个乐趣。张先生把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户外活动上。每天花大量时间和朋友们沟通、出去爬山,让他觉得生命充满了活力。找到一两个兴趣点,不熄的热情比疲劳的身心更加有力量。

每周做一个小时义工。在某网站工作的小魏,每周六会定时到慈善机构做义工。小魏说,强迫自己

离开工作环境,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内心得到了充实。接触更多的人会让生活更丰富,做好事也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远离累。

给身体设个“减压阀”。多看看绿地、泡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折纸做手工、10分钟深呼吸、出去散散步、多和年轻人呆在一起、聊聊八卦等方法,都能够让人消除疲劳。

为什么心里总是很累篇三
《揭秘:中国人为什么老觉得“累”(》

揭秘:中国人为什么老觉得“累”(图)

小 中 大

发表时间: 2011-03-23 05:31 发表评论

从2002年开始,德国摄影师贝尔恩德·哈格曼在上海,用镜头记录下600多个随时随地睡着的中国人。现在好像人人都觉得自己累,网络上调查也显示,觉得“累”的人,比例高达97%。朋友们一见面都会抱怨几句,“活得累”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口头禅”。有人将中国人太累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人们的“累”真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吗?为何不能活得更轻松一些?要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累”的感觉呢?

网络撷图

放松和静心的奥秘

一个朋友请教放松和静心的奥妙。我说:咱们做个实验好吗?我拿过一把椅子,要求他一手扶住椅背,然后做金鸡独立状,我问:舒服吗?他说,还可以。这时,我从屋里找出十件东西,书包,枕头,收音机,暖壶,粮食,蔬菜„„只有一只手,他背着,抱着,拿着,一条腿还要跷起来,一会儿就坚持不住了。我这时开始给他讲放松和静心的奥妙了。我帮他拿掉一件东西,他感到轻松了一点,但仍然很累,过了一会儿,我再为他拿掉一点东西,又轻松了一点。这样,一件一件地拿,十件东西陆陆续续都拿掉了。他轻松多了,但还要做金鸡独立状。又过了一会儿,实在坚持不住了,我让他把另一条腿放下来,手离开椅背,自然站好。我问:现在有什么体会?

这个体会不说,人们也会很明白。好像是个笑话,其实一点不可笑。当我们金鸡独立时,已经很别扭了。再加上那样多的重负,会非常不舒服,非常艰难。当把所有的重负都放下,两只脚稳稳落地时,此时轻松的感觉是不做实验的人很难体会到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颗心远比身压重负单腿独立更累。常规的人,他的心往往被许许多多的挂碍牵制着,心是畸形的,身体也不是两脚落地踏踏实实的。当你一旦把心里的挂碍放下来时,就好像负重的人卸掉了包袱,整个境界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什么说“放下心来,便是真悟”。对于一个单腿独立并且身背重物的人来讲,你从技术上指导他,让他把身体放松,把书包扛在肩上,暖瓶拿在手里,腿部稍稍弯曲,肌肉不要绷得太紧,充其量只能做某些局部的微调,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但相当有限。然而,当他把身上的十件东西都放下来,并且两脚落地时,不用讲技巧,他已经完全松驰了。

要放松和静心,就要将各种心理重负放下来,使自己的心自在一些,那时,许多道理不通自通。因此,对放松和静心而言,具体的技术可以讲,但一定要明白什么是一通百通的境界。这即是禅的境界,自在的境界。

做好事也要取其自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即使是件好事,也要允许人们有一个认识过程。不理解可以,挑毛病欢迎。对任何事物的发展本身也要取自然态,要豁达开朗。 因为有人不理解,因为事业发展不顺利,你非常气愤。其实,气愤是没必要的。就好像你本意是想做件好事,由于客观原因,因为坐车误点了,因为下雨你出不去,好事没做成,你特别不高兴。这就不好。为做好事而做好事,做不成还着急生气、心情焦燥,这都不叫做好事。

我们常讲要修德,评价一个人时爱用“德性”两个字。说这个人好,德性好,那个人不好,德性不好。做好事为积德,做坏事为缺德。这点一般人都能领会。可是,你如果执着于做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好事,做不成就生气,就烦躁,拿得起放不下,此乃为少德。仍然是不值得提倡的。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如何判断自己的行为呢?首先,要经常审查自己的潜意识,看看是不是在很好的境界里,看看是不是有私心,是不是有偏见,是不是时时顾虑着自己的声望得失。如果这些暧昧之心都没有,乃为平静。这时,你就平平静静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乃为有德。

所谓功德是无法计算的。计算之后就无功德了。做了好事,希望别人感谢,功德去了一半;做了好事沾沾自喜,功德就没有了。万事要取其自然。自然才有高境界。 境界大,世界小

很多人不理解超脱的意义与实质,他们会用许多问题来诘问:超脱半天,到底对人类文明发展有何用?对个人生活有何用?他们不知道,你的价值判断对于进入另一个境界的人是没有什么用的。

举一个非常粗浅的、未必达意的比喻。你观察过蚂蚁的世界吗?蚂蚁成群地在那儿忙碌,搬运,还有相互战争、撕咬。蚂蚁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能打动你吗,能对你起作用吗?不能。你只觉得它们渺小,微不足道,觉得它们那斤斤计较的忙碌有些可笑。你对它们怀着某种怜悯。朋友,我并不想劝你放弃人生意义的追求,也无意贬低社会的各种价值判断。我只想说,我们该理解人类社会出现的一切。 如果你多少能理解一点“境界大,世界小”的奥妙,起码会生活得自在得多。

为什么心里总是很累篇四
《人为什么会心累》

人为什么会心累、烦恼、痛苦、不快乐、不知足、会累、不幸福,经过这些年,看到的事,做过的事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人之所以会心累。

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敢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孰是孰非,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呢?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能做到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那该有多好。别让自己心累,应该学着想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适时放松自己,寻找宣泄,给疲惫的心灵缓解压力。

二、人之所以会烦恼。

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脑子里。而我们有时常记住了应该忘记的事情忘掉了应该记住的事情。为什么有人说傻瓜可爱,可笑,因为套们忘记了对人们的嘲笑与冷漠,忘记了人世间的恩恩怨怨,忘记了世俗的功名利禄,忘记了这个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地快乐着,傻傻的笑着。所以人们宁愿让自己不快乐,也不愿意去做傻瓜。如果可以记住应该记住的,忘记应该忘记的,或者忘掉从前,把每天都当成一个新的开始,那该有多好,可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那么的难啊。

三、人之所以会痛苦。

就是追求者太多。人生在世,不看你事事顺心,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福,其实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明知道有些理想永远无法实现,有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有些事永远没有结局,有些人永远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还是会在苦苦的追求者、等待着、幻想着。其实痛苦并不是别人带给你的,而是你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把简单的东西想得太复杂,那样子你会很痛苦。学会放下,放下一些所谓的思想包袱,坦然面对一切,让一切顺其自然,这样你才会让自己轻松自在。

四、人之所以不快乐。

就是计较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得太多。不要看到别人过的幸福,自己就有一种失落和压抑感。其实你只看到了别人的表面现象,或许他过的还不如你快乐呢。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人都在追求着高品质的生活,人人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整天忙碌着、奋斗着,得到了开心一时,得不到,痛苦一世。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不完美其实才是一种美,只是在不断的争取,不断的承受失败与挫折时,才能发现快乐。

五、人之所以不知足。

就是有的人有着太多的虚荣心。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又有几个人能到达这样的境界。人不是欲望拥有的东西太少,而是想要的东西太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可能不动心,不可能不奢望,不可能不幻想。面对着诸多的幻想,有多少人能把握好自己,又有多少人不会因此而迷失自己?但话又说回来,有了知足心,哪会有上进

心?时代在发展,生活在继续,我们要不断的去努力,去追求,如果满足于现状,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知足里,那还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追求了?

六、人之所以不幸福。

就是没有知足心。没个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要求都不相同。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层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就相对越困难。越是在底层越是容易得到幸福,越是在底层跨越的层次多,得到幸福就相对强烈。"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只有这样的幸福层次被我们忽略。平凡才是福啊。

七、人之所以会累。

人们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爱情,为了事业,想得就特别多,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累。心累就会影响心情,会扭曲心灵,会危及身心健康。其实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所牵累,被自己所负累的时候,只是不过有些人会及时的调整,而有些人却深陷其中不得其乐。在这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社会里,生活太多的难题和烦恼,要活得一点不累也不是很现实。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精神状态,以前,我们生活很贫穷,但精神状态却很好,如今,我们物质生活提高了,可精神生活却匮乏了。不要逢事就是喜欢转牛角尖,让自己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吧事情考虑得太周全。这就造成了我们活的累。

朋友们,为了寻找幸福,我们会许下一些诺言。可当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有些诺言是虚伪的谎言。但细想一下,就是为了这些虚伪而善意的谎言让我们对幸福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幸福是自己的感觉,需要自己细细去体会。幸福的距离有时近,有时远,以为就在咫尺,转眼却还在天涯。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喝起来平淡而无味,却不知道正是它纯净无暇,才让我们的生命幸福,懂得生活的人才会在平淡中品出甘甜幸福。

其实幸福就是这样的飘渺不定,却也真实的存在着。对幸福我也是开始渐渐的有所感悟,看着身边的人,有幸福的笑容,也有这失落的情绪,在看看自己,还不是如此,有开心的时候,也有失落的时候,人生数载,面临着许多考验,也会有很多的得到和失去,也有许多的成功和失败,但我们要为达到成功想办法,不要为失败而找借口。

言而总之,人,永远是矛盾的主体,坚持处在犹豫和憧憬的困惑中夹在世俗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走不出去。人,真的是一个难以琢磨的生灵,最了解自己的永远只是自己。生活部可能一帆风顺,开心是过一天,烦恼还是过一天,那为何不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过上每一天呢!

为什么心里总是很累篇五
《很多时候人会感觉很累》

很多时候人会感觉很累。为什么说是感觉呢?因为很多人并非完全是体力上的透支,连续几周的马不停蹄地加班、睡眠严重不足,这一切可以通过一些客观指标来衡量的,如果有人告诉你TA累,是一种心累,很多时候就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了,因为这缺乏客观的衡量工具,所以只能被感觉、被意会,无此感觉,无此意会也就无从说起这“心累”到底是啥。可能现代社会给人的压力和诱惑都比较大,所以很多累都源于那颗心,“心不甘”、“心不死”,所以“心才会累”--- 说是心累。

心累多半是挑战个人的极限(哪怕是阶段性的),例如孩子考大学,压力大,挑战其从未考过的大学,没有感受过,所以就会有压力,就会感受疲惫。但是并非每个孩子都会感受同样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别来自哪里?一则来自孩子的基本功和过往的类似的成功经验(比如孩子很刻苦,每天坚持学习,基本功比较扎实,以往中考也有成功经验,所以越战越勇);二则来自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暗示(这个辅导通常来自TA的父母、老师,如果周围给与鼓励和激励是正向的,那么孩子可能就会放下包袱往前冲,因为TA明白所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心累另外来自对陌生或未知领域的担忧或恐惧,例如突然空降了一个领导到单位,一切漠然,不知如何沟通,又不敢直接沟通,最后就是思来想去的自我折磨(其实直接沟通就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自信,就想在新领导面前装出个样子,人不能活得像自己,非要装出个“样子”,因为那“样子”不是自己,活着自然就累了,所以心累的另一个直接原因是你不能成为你自己希望(或者你能成为)的样子(可能是社会对你的期望和你自身能力的距离造成了你的压力);自身能力与期望长期不统一,会让人感觉始终赶不上趟的感觉,社会和自身期望的长期不统一,甚至会造成人精神分裂,因为社会希望你扮演“天使”,你却希望是扮演个“魔鬼”,这样同时一人饰两角,心累啊。

很多人,东窗事发,自杀身亡,就是从精神到身体地裂了。

为什么心里总是很累篇六
《人为什么会心累了》

人为什么会心累了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放弃的东西。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敢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孰是孰非,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呢。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能做到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那该有多好。

别让自己心累;应该学着想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

别让自己心累;适时放松自己;寻找宣泄,给疲惫的心灵解解压。

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而我们又时常记住了应该忘掉的事情;忘掉了应该记住的事情。为什么有人说傻瓜可爱,可笑,应为他忘记了人们对他的嘲笑与冷漠,忘记了世间的恩恩怨怨,忘记了世俗的功名利禄,忘记了这个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地快乐着,傻傻的笑着。

所以人们宁愿让自己不快乐,也不愿意去做傻瓜。如果可以记住应该记住的,忘记应该忘记的,或者是忘掉从前。把每天都能当成一个新的开始,那该有多好。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那么的难。

人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辛,其实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明知道有些理想永远无法实现,有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有些故事永远没有结局,有些人永远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还是会苦苦的追求着,等待着、幻想着。

其实痛苦并不是别人带给你的,而你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你硬要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把简单的东西想得太复杂,那样子你会很痛苦,学会放下,放下一些所谓的思想包袱,坦然面对一切,让一切顺其自然,这样你才会让自己轻松自在。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不要看到别人过得幸福,自己就有一种失落和压抑感。其实你只看到了别人的表面现象,或许他过的还不如你快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尽得,人人都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人人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整天里忙碌着、奋斗者、得到了,开心一时,得不到,痛苦一世。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不完美其实才是一种美,只有在不断的争取,不断的承受失败与挫折时,才能发现快乐。

人之所以不知足,就是有着太多的虚荣心。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有又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人不是因为拥有的东西太少,而是想要的东西太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可能不动心,不可能不奢望,不可能不幻想。

面对着诸多的诱惑,有多少人能把握好自己,又有多少人不会因此而迷失自己。但话又说回来,有了知足心,哪会有上进心。时代在发展,生活在继续,我们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去追求,如果只满足于现状,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知足里,那还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呢。 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没有知足心。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要求都不相同,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层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对就越难。越是在底层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在底层跨越的层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强烈。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这样的幸福常常被我们忽略。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得太多。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心累就会影响情绪,会扭曲心灵,会危及身心健康。其实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所牵累,被自己所负累的时候,只不过有些人会及时的调整;而有些人却深陷其中不得其乐。在这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社会里,生活有太多难题和烦恼,要活的一点不累也不现实。

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状态,以前;我们的物质生活很贫穷,但精神状态却很好;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可精神生活却匮乏了。不要逢事就是喜欢钻牛角尖,让自己背

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把事情考虑的太周全,这就造成我们活的累。

为了寻找幸福,我们会许下一些诺言;可当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有些诺言是虚伪的谎言;但细想一下,就是这些虚伪而善良的谎言让我们对幸福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

幸福是自己的感觉,需要自己细细去体会;幸福的距离,有时近、有时远;以为就在咫尺,转眼却还在天涯。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喝起来淡而无味,却不知道正是它的纯净无暇才让我们的生命幸福,懂得生活的人才会在平淡中品出甘甜和幸福。

幸福就是这样的飘渺不定却也真实的存在着。对幸福开始渐渐的有所感悟,看着身边的人,有幸福的笑容,也有落寞的情绪。在看看自己,还不是如此,有开心的时候,也有落寞的时候。人生数载;面临着许多考验,也会有很多的得到和失去,也有许多的成功和失败。 人,永远是矛盾的主体,经常处在犹豫和憧憬的困惑中,夹在世俗的单行道中,走不远;也回不去。人,真的是一个难以琢磨的生灵,最了解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开心是过一天,烦恼还是过一天,那为何不让自己开开心心的过上一天呢。

杨军

2011年3月24日

为什么心里总是很累篇七
《我们为何老觉得累?》

我们为何老觉得累? (2013-06-13 17:01:26)

转载▼

标签: 分类: 自我管理

健康

我们为何老觉得累?

原因:一半为生存,一半为攀比 逃离:慢慢读本书,找两个乐趣

现在好像人人都觉得自己累,网络上调查也显示,觉得“累”的人,比例高达97%。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朋友一见面都会抱怨几句,“活得累”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口头禅。

有人将中国人太累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人们的“累”真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吗?为何不能活得更轻松一些?要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累”的感觉呢?

“为什么我老是觉得累”

“表面的风光都是浮云,心里累得一塌糊涂。”李某,45岁,机关干部

李某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机关,从小城市里的一名小科员做起,在40岁时调到北京,5年后被提拔为处级。他觉得,已经到达了自己事业的鼎盛时期。官虽不大,还算风光,但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其中的苦乐悲喜。

他说,从任命生效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早上醒来,脑袋就像空转了一夜的马达,头昏脑涨。“要管的事情越多,责任越大,每天提心吊胆就怕出事。”和上级领导要沟通,领会领导的意图;和下属更要联系紧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遇到不省心的年轻人,会觉得他们办事不放心;碰见单位里资格老的人偷懒,又碍于面子没法说他们。一周7天,他几乎有4个晚上是在外应酬喝酒,回到家就倒头大睡。没时间和老婆说话,只能把家里大小事务都交给她。女儿住读,他更是一个月见不上几次面。“不只是心累,有时候觉得身体也快被拖垮了,力不从心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他说,现在一碰到饭局,就没有一点食欲,最想做的事就是抛开文件和应酬,闭上眼休息5分钟,5分钟就好。

“就算每天只能挣到一块厕所的地砖,也要干。”冯婷婷,34岁,广告公司客户经理

冯婷婷在北京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工作,在北五环外刚买了房,背上近100万元的贷款。她说自己“就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着”。婷婷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城里上班,从未在半夜12点前

睡过觉。三个月产假,她没有多休一天。冯婷婷说:“多休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现在满脑子都是还贷款和给孩子存教育基金,挣钱一刻不能停。”公公婆婆常说她不顾家,但除了拼命工作,她别无选择。“每天吃饭的时候,成了我最幸福的时刻,因为不用说话,也不用想其他事情。”

“一天8小时忙个不停,工资买不起一个苹果手机。”刘星,22岁,某税务局普通员工

刘星大学毕业后被家里人安排到某基层税务局工作,她和所有90后一样热爱自由和新潮,而这个按部就班的“金饭碗”工作,在她看来犹如鸡肋。(上接第一版)刘星说:“每天在大厅里坐8个小时,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要干的事情一大堆,一点都不自由。”最重要的是,工资少,根本不够花。她觉得生活就像在放慢镜头,每一秒钟都觉得累,觉得无聊、没意思。

“累”已成为时代流行病

讲了三个故事,得出一个结论:每人肩上好像都有一个背篓,在生命的历程中,爱情、事业、家庭、友谊都是装进背篓里的小石子,无法割舍的东西越多,背篓就越沉重。对于背着背篓前行的人来说,累,已经成为生活常态。

《生命时报》联合多家网站对31468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中年人觉得活得很累,工作、家庭和个人健康成为了他们压力的主要来源,其中,30—49岁的人尤为突出。另一项调查数据则分析认为,与年薪3万元的人相比,年薪10万元的人反而活得更累。

香港男人可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活得最累的男人。当地一项研究表明,香港男人中,四成人担心失业,过半的人担心没有足够金钱供家庭使用,这些比例均比内地城市高出很多。由于太累而想**的香港男人,也比广州等内地城市多出一倍。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告诉记者,男人的“累”最主要表现在工作上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生活上,“一家之主”的地位又要让他们背负起一个小家,甚至自己的父母、岳父母三个大家的重担。而且男人在遇到问题和压力的时候,往往不善于宣泄和表达,会觉得更累。

有媒体曾对中国女性最累城市进行排名,香港同样排在第一位,第2至6位分别为苏州、深圳、台北、广州、上海。不少人认为,现代社会中,女人比男人更累。首先,女性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一点不比男人小,但找工作、提职等事情上,单位一般都会优先考虑男性。其次,女人回家还要相夫教子,在家务上比男人累得多,对待子女、老人也比男人付出得多。第三,女人在情感上常常处于弱势,一旦出现婚姻问题,女人的压力更大,也更容易觉得累。

“累”并非成人的“专利”。12岁的小园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基本没有休息,上午下午两个补习班,英语、奥数、钢琴、绘画轮流来,晚上还要回家做2—3小时的作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在班级前15名以内,近55%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家长寄予孩子过高的希望,常常让他们累得喘不过气。

累,一半因为生存,一半因为攀比

为什么活得这么累?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吴静吉博士认为,人活

着累的一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生存。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容不得人们有太多的思考,而现代人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男人必须是孝顺的儿子、体贴的丈夫、严厉的父亲、优秀的领导、招之即来的修理工甚至服务到位的按摩师,而女人则要是温柔的妻子、贴心的女儿、慈祥的母亲、优秀的烹饪师甚至勤劳的小时工。吴静吉说,多重角色的扮演和巨大的生存压力,让人们很难不感觉到累,过度负荷带来的,只能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疲惫。

另一方面,浮躁的社会大环境让人生出没完没了的欲望:住15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开30万元以上的车,买几万块的名牌包,孩子上私立学校……看到很多有钱人的生活就坐不住了,不断地攀比,为了挣更多的钱,不断压榨自己的健康。这些都是造成累的重要原因。王国荣表示,想要从根本上降低压力,让自己不那么累,减少欲望是关键。

同样,身体上的异常也会导致人感到“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教授指出,疲惫、觉得身上乏、没劲儿,是亚健康人群的第一大表现。美国亚特兰大市内科专家桑德拉•亚当森也指出,疲倦还有可能是贫血、糖尿病、类风湿、甲状腺疾病等健康问题引起的,如果在改变生活方式的2—3周内仍觉得自己很累,就需要及时就医。

积极地从累中逃离出来

累,并不可怕,它像是一种善意的信号,在提醒着你需要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当你累的时候,不要马上去否认和对抗,应该尊重并享受它。专家指出,以下方法可能帮你从“累”中逃离出来。

缓慢地读一本书。在繁忙地工作一天后,将卧室灯光调暗,拿一本书,最好是优雅的散文,慢慢地读出来。只用读书,不用思考,这时会让你的世界瞬间缓慢下来,能够有效地去除焦虑,缓解疲劳。

找到一两个乐趣。张先生把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户外活动上。每天花大量时间和朋友们沟通、出去爬山,让他觉得生命充满了活力。找到一两个兴趣点,不熄的热情比疲劳的身心更加有力量。

每周做一个小时义工。在某网站工作的小魏,每周六会定时到慈善机构做义工。小魏说,强迫自己离开工作环境,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内心得到了充实。接触更多的人会让生活更丰富,做好事也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远离累。

给身体设个“减压阀”。多看看绿地、泡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折纸做手工、10分钟深呼吸、出去散散步、多和年轻人呆在一起、聊聊八卦等方法,都能够让人消除疲劳。

为什么心里总是很累篇八
《你为什么会很累》

你为什么会很累?

你是不是很累?

你为什么会很累?

今天的每个人都会感觉自己很累,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不是哲学家,没有所谓的看轻很多东西的境界。

如果你很累,可以断定,你有永远感觉不到满足的心。

真是这样的,一个人的欲望或者说是理想,有时候是你成功的动力,但有时候却是你背上的重负,让你感觉很累很累„„.

有时候,我就经常在想:我的欲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满足呢?什么时候才是它尽头呢?因为我确实感觉到,自己的欲望真的使自己感觉很累。就像自己想去上一些感觉无用的课时,却还会想着自己要考研,要有很多书要看,要有很多题要做,自己还有很多题不会做,还有很多书没有看,然后自己就会感觉到:哎..自己的欲望又让自己累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因为自己的欲望是没法满足的„„

后来,自己越来越感觉自己挂心的事,当去做时,并不能感到满足。那又为什么做了自己挂心的事却还不满足呢?我想是因为那是一种负担着重担的作业,即使自己用很多功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是在你收获很大的时候,都是感觉收获很少,因为那很多不是你想要的。

再后来,为了不让自己很累,自己就有意识的去降低心里的欲望。很是能感觉到:当自己能把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做完,就应该感觉的到满足。就像去做几道题,去读几篇文章,那就会让我感觉自己收获了:

或是一个问题、或是一个道理、或是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或是一种方法„„那这时候,我却有了满足感,即使是比起来真的是很少的收获,却真是有很大的收获感,

这是不是一种自欺欺人呢?

其实,我感觉这和自欺欺人相比,是有不同的。

这是一种减负的前进方法,这就和“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我确实不赞成“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或者是说这句话不适合我吧。用压力产生的动力会使人感觉更累,更是一种负重前行;但是如果你又真的看不见压力,你就会很轻浮。怎么平衡这两者?这就要求你要学会满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你迈出跬步时,一定要感到满足,不要总是为下一个跬步感到焦虑,如若不是,那你至千里非但不行,还会累死你,总是感觉自己被自己打败了,傻不傻啊?

就当前社会看,人人都很焦虑,有时候很多人焦虑都不知道为了什么。在我看来,那都是自己给自己莫名的压力造成的。明明你大可以放宽心,做自己应该做想做的事,却莫名的就会产生一种攀比感,总是觉得自己还没赶上有的人,别人做什么都是很应该的,自己做什么都是一种没落„„.这就是你累的根源:你不自信!你盲目!你不懂满足!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东西,又何必累死到这种盲目上呢?更别说你去强迫自己做某些事,真正当你做完时,你又有什么收获呢?显然,你的盲目必然导致你做完这些事后,一头雾水,从而会有更严重的负重感,越来越不会

满足,生活对你来说就是一个累活。

学会满足并不是要你看轻自己的理想或是目标,而是叫你在追寻目标的路上,时时的收获快乐,时时的有所收获;不是叫你目光短浅,而是叫你注意看脚下,注意收获自己的脚印,让自己产生一种自豪感,超越感,才会更有前进的动力„„

就像家里收割小麦、水稻,如果你时不时的往前看,你就会时不时的感觉自己怎么还要那么多没有收割,那么你就会越干越累;但如果你常常往后回头看看自己已经收割过的,你就会想:哈,自己已经收割这么多了,好啊,继续。这样是不是更有动力呢?或许你会发现往后看的并不一定比往前看的人收割的多多少,但是在这个收割的过程中,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我从一件小事上感受到的满足。 好好提醒自己,学会满足吧。

为什么心里总是很累篇九
《人为什么会心累》

人为什么觉得心累呢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敢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孰是孰非,谁能说的清道的明呢?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能做到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那该有多好。

别让自己心累!应该学着想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 别让自己心累!适时放松自己,寻找宣泄,给疲惫的心灵解解压。

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而我们又时常记住了应该忘掉的事情,忘掉了应该记住的事情。为什么有人说傻瓜可爱、可笑,因为他忘记了人们对他的嘲笑与冷漠,忘记了人世间的恩恩怨怨,忘记了世俗的功名利禄,忘记了这个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地快乐着,傻傻的笑着。

所以人们宁愿让自己不快乐,也不愿意去做傻瓜。如果可以记住应该记住的,忘记应该忘记的。或者是忘掉从前,把每天都能当成一个新的开始,那该有多好。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那么的难。

人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其实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明知道有些理想永远无法实现,有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有些故事永远没有结局,有些人永远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还是会在苦苦地追求着,等待着,幻想着。

其实痛苦并不是别人带给你的,而你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把简单的东西想的太复杂,那样子你会很痛苦。学会放下,放下一些所谓的思想包袱,坦然面对一切,让一切顺其自然,这样你才会让自己轻松自在。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不要看到别人过得幸福,自己就有种失落和压抑感。其实你只看到了别人的表面现象,或许他过的还不如你快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人人都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人人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整天里忙碌着,奋斗着,得到了,开心一时,得不到,痛苦一世。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不完美其实才是一种美,只有在不断的争取,不断的承受失败与挫折时,才能发现快乐。

人之所以不知足,就是有着太多的虚荣心。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又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人不是因为拥有的东西太少,而是想要的东西太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可能不动心,不可能不奢望,不可能不幻想。

面对着诸多的诱惑,有多少人能把握好自己,又有多少人不会因此而迷失自己?但话又说回来,有了知足心,哪会有上进心?时代在发展,生活在继续,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努力,去追求,如果只满足于现状,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知足里,那还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追求了?

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没有知足心。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要求都不相同,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层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对就越难。 越是在底层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从底层跨越的层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强烈。”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这样的幸福常常被我们忽略。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开心是过一天,烦恼还是过一天,那为何不让自己开开心心地过上一天呢?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的太多。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心累就会影响心情,会扭曲心灵,会危及身心健康。其实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所牵累,被自己所负累的时候,只不过有些人会及时地调整,而有些人却深陷其中不得其乐。在这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社会里,生活有太多的难题和烦恼,要活得一点不累也不现实。

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状态,以前,我们的物质生活很贫穷,但精神状态却很好;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可精神生活却匮乏了。不要逢事就是喜欢钻牛角尖,让自己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把事情考虑得太周全,这就造成了我们活的累。

为了寻找幸福,我们会许下一些诺言。可当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有些诺言是虚伪的谎言。但细想一下,就是这些虚伪而善良的谎言让我们对幸福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其实承诺并没有什么,不见了也不算什么,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

幸福是自己的感觉,需要自己细细去体会。幸福的距离,有时近,有时远,以为就在咫尺,转眼却还在天涯。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喝起来淡而无味,却不知道正是它的纯净无暇才让我们的生命幸福,懂得生活的人才会在平淡中品出甘甜和幸福。

幸福就是这样的飘渺不定却也真实的存在着。对幸福开始渐渐的有所感悟,看看身边的人,有幸福的笑容,也有落寞的情绪。再看看自己,还不是如此,有开心的时候,也有落寞的时候。人生数载,面临着许多考验,也会有很多的得到和失去,也有许多的成功和失败。

人,永远是矛盾的主体,经常处在犹豫和憧憬的困惑中,夹在世俗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人,真的是一个难以琢磨的生灵,最了解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84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