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英雄的诗歌

| 会计继续教育 |

【www.guakaob.com--会计继续教育】

歌颂英雄的诗歌篇一
《赞美英雄的诗》

歌颂英雄的诗歌篇二
《写给英雄诗之序言》

写给英雄诗之序言 英雄,就是维护他人权益的付出者,或付出生命,或付出时间,或付出精力,„„权益大至民族,中至群体,小至家庭。民族因英雄的付出变得强盛,群体因英雄的付出得以生存。家庭因英雄的付出保持稳定。

《斑羚飞渡》中的老羚羊是斑羚群体中的英雄,动物界尚且有这样的英雄存在,人类社会中这样的英雄更是层出不穷。不论什么样的民族文化,都会推崇英雄的人物,雪莱说,用印度的四万万人换我们一个沙士比亚,我们也不会换的。中华民族对英雄更是推崇之至,细品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你会发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标准,只看他的价值取向,即无私的付出,不注重他的成功失败,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等。

英雄有两类,一类明知是死,也义无反顾的慷慨赴死者,二类明知是难,也经年累月的默默坚守者。慷慨赴死者,生如鲜花灿烂,死如胡杨不朽。即便生命短如流星,也因燃烧自己发出的光,照亮了黑暗中的生命,这微弱而短暂的光亮却给那么多的人带去了爱和希望,爱和希望正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啊!默默坚守者,用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坚守,在一个岗位上循环往复,不厌其烦,将不起眼的平凡做大,于是,渺少的自己由此伟大起来。一件事反复做,是生存,反复做的事,用心来做,就是英雄。 英雄让我们深思,深思最简单也最深遂的哲学命题——“生与死”,英雄的付出,让身边的人、让无数的人、让后来的人享受着幸福。那么,英雄就会被别人,被一群人,被无数的人记在心里,也通过他们把英雄的事迹一代代传下去,于是英雄就永远活在了人们心里,这就是死而不死,永垂不朽。这种永远不死的价值观正是中华先圣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英雄不是心中没想过自己,他们所想的是自己的信仰和价值,从没想过个人的名与利,除此,他们的心中装着的都是别人,信仰是别人的幸福,价值是别人的快乐。他们因心底无私,创造了奇迹,即,多数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实现了。他们因甘于付出,留下了感动,即,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奇迹让我们震撼,感动让我们流泪。

英雄是一个民族挺立于世界的资本,至今仍然存在于世界之林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往往成为了一个民族的象征,美利坚的华盛顿,法兰西的拿破仑。英雄是一个家庭健康快乐的支撑,看一看古往今来凡是稳固健康的家庭,都会有一个甘于奉献的人,这个人就是被我们永远叫不够的母亲!甘于平凡,乐于付出的母亲,正是我们家庭的英雄。

向每一位英雄致敬!你们活着是为让别的生命活得更好。你们的死去是为让别的生命能够继续的活着。每个家庭,每个民族都需要这样的人存在,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一个愿意付出的人,家早已不是家了。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群愿意付出的人,这个民族早以绝迹于世了。

英雄,让我们每一位幸福中的人永远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歌颂英雄的诗歌篇三
《抗日英雄赞美诗》

抗日英雄赞美诗

不怕死的精神,

贯穿了国之南北,

让我们打败日寇!

夺回国家!

报必死之心的将军战死沙场;

无贪生之念的勇士血洒山河。

只为我们夺回国家!

舰艇拼光了中国水兵,

有人冻死在江水中,

却用身躯和水雷,让日寇闻风丧胆!

风潇潇马嘶嘶,穿越雪山 ,

天苍苍野茫茫,爬过草地 。

路人迢迢急急,意志如钢 ,

诗歌浩浩漫漫,创造壮举!

这条抗日英雄的路啊 ,

我们一定继续 ,

坚定不移的往前——一直走下去!

四(4)班 李 骁 洋

歌颂英雄的诗歌篇四
《关于纪念抗日英雄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转眼间,新中国成立已有62年,六十二年前,法西斯入侵中国,中华儿女经过了血的拼搏,换取了中国的胜利;六十二年中,中华儿女依然努力拼搏,换取了中国的崛起;六十二年后,科技飞速发展,中国将发出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芒。

在中国成功的同时,谁都忘不了曾经浴血奋战的英雄们,谁都忘不了中国的今天是谁换来的,所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纪念抗日英雄》。可曾记得小学时学过的诗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王二小牺牲了,他换回的却是村民们的生命,在这场硝烟的战争中,不知牺牲了多少位像王二小一样的人,如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宁死不屈的刘胡兰,但是他们并没有后悔,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这样做是值得的。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所有的价值贡献了出来,为了大家,为了自己深爱着的祖国,至死不渝。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杨靖宇,这个胃里只有野草和柳絮的英雄。当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的时候,他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站着冰雪吞下去充饥。当他壮烈牺牲后,残忍的日军抛开他的尸体,在他的胃里,只发现了野草和柳絮,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打得焦头烂额的日军呆住了,因为他们看见的是杨靖宇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这一腔热血,支撑着他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直至死亡。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定

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的峰顶,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狼牙山上想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从1931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九一八”,“一直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他们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段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时至今日,日本还有一些右翼分子妄图隐瞒和篡改那段历史,不想承担日本军国主义该承担的责任。这是非常不负责人的做法。

今天,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迎面吹来和煦的微风,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战争时代已不复返,可是,我们不应忘记战争年代那不能忘却的光辉历史,我们要牢牢记住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保卫了祖国,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献出自已的一切。!

歌颂英雄的诗歌篇五
《歌颂十八大的诗歌》

歌颂党的十八大 让我们放歌十八大诗歌

91年的风风雨雨

91载的艰辛跋涉

我们伟大的党有太多太多唱不完的赞歌

翻开厚重的历史篇章

血泪与痛苦

曲折与喜悦

兴奋与自豪

终于

飘扬的红旗、金色的铁锤与镰刀

将古老的民族唤醒

叙写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丽篇章

让我们放歌十八大

血与火的洗礼

生与死的考验

升腾起一面永不言败的光辉旗帜

托起共产党第十八轮旭日冉冉上升

91年艰苦奋斗

建设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

和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的革命政党

他们正率领14亿中华儿女进行新的长征

伟大的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之林

让我们放歌十八大

在党英明的领导下

“一国两制”圆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梦

“神舟”、“嫦娥”的一次次成功发射

让中国人民的飞天壮志一次次得以翱翔抒发

奥运盛会 世博会 博鳌论坛的成功举办

则彰显了伟大的华夏民族的无穷魅力

抗击非典 抗震救灾

伟大的党始终与人民携手共进万众一心团结一致

擎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撑起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那永不言败的精神支柱

美丽的神州大地上

漫天飞舞着彩绸

五十六朵金花紧紧挽起双手

把祖国编织的如此锦绣

跨越式发展中的中国正谱写着中华民族新的华彩乐章

让我们放歌十八大

我们有理由相信

祖国的未来更美好

祖国的明天更辉煌

我们伟大的党

必将带领我们

勇往直前 收获硕果

党的光辉 永照千秋

回顾党史 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

——赞颂党的十八大

(2012年12月11日)

学员一队学员 陈彬

回望,我们从南湖蹒跚走来,

今天,群贺盛会党的十八大,

历经九十余载。

岁月沧桑,风云变幻也昭昭,

怎不令人思绪万千,心潮起伏?

泱泱神州,亿万儿女,五千年文明。

近代百余年却不堪回首,

妖魔横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八国联军,鸦片战争,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

压在炎黄子孙头上的“三座大山”啊,记得吗?

这个世上,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不靠神仙,不靠皇帝。

怒吼的黄河,长城的泪水,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呼唤,

望穿秋水……

平地一声春雷,

石破天惊的巴黎公社,

为英特耐雄纳尔的实现,

送来了光芒万丈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像朝阳一样在南湖的航船上冉冉升起!

“吾将上下而求索”,

“安得广厦千万间”,

历史的呐喊与呼唤----成为共产党人的宣言和宗旨。 从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到如火如荼的抗日烽火;

从力挽狂澜的遵义会议到长征与延安精神; 从星火燎原的井冈山斗争到百万雄师过大江; 自开天辟地建党到天翻地覆建立新中国,

一代又一代人英勇奋斗,

一批又一批志士仁人前仆后继,

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从此,扬眉吐气的中国人经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把洋货的帽子远远的甩到太平洋那边,

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一去不复还!

抚今追昔,风雷激荡。

看,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上高高飘扬;

听,香港维多利亚港晨曦军号嘹亮;

澳门大三巴牌坊回荡着七子之歌的旋律;

海峡两岸破冰之旅,一笑泯恩仇。

“两弹一星”打破超级大国垄断,

神州飞天,蛟龙入海,再创神奇。

北京奥运,精彩世博,梦想成真,

加入世贸,南水北调,成功圆满,

航母服役,维和护航,保东稳南,

彰显中华龙之风骨!

看今朝,

白山黑水,东海之滨,

中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到处充满改革开放生机;

歌颂英雄的诗歌篇六
《试论李白诗歌的英雄意识》

第33卷 第4期

2010年08月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Yangtze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l133No14Aug.2010

试论李白诗歌的英雄意识

杨俊华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 要:李白从小崇拜历史上建功立业、施展雄才的英雄,并希冀自己有朝一日能举“管晏之

才”匡扶天下,李白现存近千首诗歌中折射这种强烈的英雄意识。李白诗歌的英雄意识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咏史诗是诗人英雄意识的内化;巨大的动物的物象是诗人英雄意识的外化;雄奇的自然山水是诗人英雄意识的载体。

关键词:李白;诗歌;英雄;意识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2010)04--02“,)“:傅说板筑臣,

(冬夜醉。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自安史之乱起,李白视形势如楚宿龙门觉起言志》

汉相争,并以张良、韩信自况“: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张良未遇韩信贫,

  一、咏史诗是诗人英雄意识的内化

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

(猛虎行》)他入永王璘幕府后,又以谢安自比:人。”《诗人以历史人物托寓,表现自怜幽独、希冀举用

(永王东巡的情怀;咏史诗揭起的是古人的衣冠,跳动的却是诗“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人建功立业的英雄心态。歌》其二)直至他60岁投军时,还以西汉大侠剧孟自

李白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功业抱负,许“: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亚夫未见顾,剧孟阻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先行。”从这些描述和歌颂古代英雄的诗中不难看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出,诗人是把古代英雄作为自己的化身推出的,在这

),就是他最执著的人生信念。他在无数古代文书》些诗中,李白俨然以吕尚、鲁仲连、张良、诸葛亮、谢英雄的遇明主,得知遇的历史故事中,寄托“自怜幽安等历史英雄自居。韩信、谢安等英雄人物在此都独”的情怀,把古代英雄的际遇内化为自己的动力。成为李白的参照,他是以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及当四处游访,结交名流,希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历史时的位置来衡量自我在社会及历史的位置,表现了上的被举用者一样,被明君起用于市井乡野之间。诗人自许自信的心理和非凡的抱负,其英雄心态昭

诗人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自比,表现诗人自信然若见。狂放、匡扶社稷的用世情怀;诗人将历史人物的功成

  二、巨大的动物物象是诗人英雄意识的

名就内化为自己的功业抱负,英雄心态昭然若揭。

外化

李白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和抒情主人公打成  李白不断地求取建功机会的心境迄老未衰,他一片,浑然而不可分。李白把自己当成那个时代的常常以物象来比拟自己的心境,巨大的物象如大鹏、英雄,与历史上类似人物相呼应。例如他在诗中说:巨鱼是诗人英雄意识的外化。下面以大鹏为例加以

  盛唐气象,孕育了李白这样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音。英雄意识,诗歌中。

收稿日期:20100420

),女,四川德阳人,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作者简介:杨俊华(1966—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月

说明。李白以大鹏自喻或赏誉大鹏的诗作有20多篇,这些诗中大鹏的形象既是力量的象征,也是诗人英雄意识的体现。

诗人以大鹏自比,巨大无比的大鹏身上烙下了诗人深深的英雄意识。诗人从20岁左右作《上李邕》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自比大鹏起,到62岁采石江边骑鲸仙去作《临路歌》自叹“大鹏起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仍以大鹏自比,希望能在政治活动中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搏击云天,诗人留给世人的印象是一只无畏无惧的英雄的大鹏。因而后人也把李白称作“诗国的大鹏”。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遇见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再次以大鹏自比,赋中运用排比夸张铺陈的手法,从各方面极力描写大鹏的形象,在《临路歌》中诗人再度以大鹏自比,对自己的一生做了形象的总结,在大鹏身上俨然打上了李白英雄意识的深深烙印。

李白诗中的大鹏形象是自然力量的象征,李白人格力量的象征,积稀有鸟赋》,,以鲲鹏展翅,,表现了他不懈的理想追求。在后来李白相关的大鹏诗赋中,诗人以大鹏象征自己有朝一日能如大鹏展翅高飞,这种掩翱翔在青冥的自由自在是一种隐喻,指自己可以在人世间悠然自在的建立事功,而无羁绊、无困頓。大鹏成为了诗人灵魂的图腾,成为了诗人受挫时心灵的支撑。大鹏既是自然力量的体现,也是诗人理想人格力量的体现。在英雄意识支配下,诗人以大鹏自居,盘旋上空,俯瞰众人“,你们都是人才,我才是天才”就是这只诗国的大鹏盘旋在诗国的上空的呐喊。

除了大鹏这种巨大的物象而外,诗人还以巨鱼自况“: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喻自己才大志高,前途无穷,充满英雄主义精神。由此可见,大鹏、巨鱼这样的巨大物象都是诗人英雄意识的外在表现。

会采用游于山水之间的方式,让悲苦、困顿之情在山水中得到释放。巍然屹立于中原大地上的泰山、嵩山、华山、太行山等雄伟壮丽的高山,还有那咆哮奔腾、一泻千里的黄河、长江等雄奇的山水,都成为了诗人英雄意识的载体。诗人将超凡的山水自然力与狂傲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展示了诗人豪迈的英雄气概。

总之,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英雄意识。终其一生诗人所追求的事功目标,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拼出一个概貌“:颇怀拯物情”“、起来为苍生”“、志存解世纷”“、欲献济时策”等,李白的凌云壮志是“:大鹏

(上李邕》),希望自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己能有朝一日如大鹏鸟一样一飞九万里,大展身手。为了等待腾飞的机遇,他时而在历史英雄中去自寻慰藉,寄希望遇明君,担负起匡扶天下的重任。时而在外物中寻求寄托,,寄、,具有超凡的力量而,与其说李白崇拜英;与其说是歌颂英雄的历史,不如说是歌颂自己的梦想;与其说歌咏大鹏不如说歌咏自己这个诗国的大鹏,在诗国的天空展现其矫健的雄姿;与其说歌咏山水的雄奇险峻,不如说他借雄奇险峻的山水歌咏壮志难酬的英雄气概。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文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苏轼.李太白碑阴记・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杜甫.饮中八仙歌・全唐诗(卷二一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葛景春.李白研究管窥[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6]李阳冰.草堂集序・李太白全集(卷三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石岩.豪气纵横,坚守自我-论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8]杨义.李白诗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分析[J].文学遗产,2005(6).[9]应克荣.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试论李白笔下的

大鹏形象[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

责任编辑胡号寰 E2mail:huhaohuan2@126.com

  三、雄奇的自然山水是诗人的英雄意识

的载体

  李白不被重用,都不会沉沦在悲苦的境域中,他

歌颂英雄的诗歌篇七
《赞美南京的诗词》

赞美南京的诗词

南京赋

时序三月,岁在丁亥。江南正值草长莺飞之际,游人已入魂牵梦绕之境。遂践揽胜之约,成此采风之行。朋侪三五,行程千余。游溧高之固城、石臼,访浦六之石林、汤泉,攀钟阜之层岩、绝岭,步石城之清凉、莫愁。所闻所见,似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盛况盛景,如入芝兰室中,心为之醉。“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恐为“绮靡”之诗但发幽思,欲作“浏亮”之赋以畅壮怀。

美哉南京,人居天堂。三江首府,十代名都。名自楚王,曾埋金以镇王气;地扼天险,始建业而称名区。东向大海,西临荆楚,南屏皖浙,北接江淮。处暖温兼亚热之双带,有雨顺更风调之四时。文明历史久远,汤山猿人可证;开国立业辉煌,东吴孙权堪称。豪华六代,帝王之乡,盛名显乎天下;东南半壁,富饶之壤,菽粟同于水火①。建三百年集权王朝,朱元璋操独裁之巨柄;葬数千载封建统治,孙中山开民主之先河。逐日挥戈,丹心已许百千万;渡江易帜,青史永铭四二三②。

美哉南京,河山壮丽。悠悠淮水,阅尽千年兴衰;峨峨钟山,铸就旷代雄杰。吴宫花草,迥忆英豪大略;晋代衣冠,长缅王谢雄才。有情数台城,依旧三春杨柳;无赖是东山,占尽九秋明月③。青溪九曲,隔不断痴情一片;竹林七贤,衬映出风韵六朝。狮岭伫立阅江之楼;鸡笼高矗凌云之塔。鼓楼乃杰阁胜景,栖霞为巨刹名蓝。长江万里,横贯东西而入海;南唐二陵,历尽沧桑以至今。乌衣巷,白鹭洲;瓦官阁,石头城;鸡鸣埭,凤凰台;清凉寺,劳劳亭;胭脂井,朱雀航;长干里,水西门;桃叶渡,莫愁湖;王导墓,周处台;江令宅,谢公墩;征君碣,孙楚楼……真个是:秦淮碧,钟山青;帝王宅,龙虎盘!

美哉南京,人文渊薮。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停艇听笛”,桓伊擫笛留韵事④;翔鸾翥凤,羲之书法精妙谈。谢玄晖诗开山水一派⑤,顾恺之画为古今宗师。祖冲之精历算,蒋子文入《搜神》。山中宰相陶宏景,天上谪仙李青莲。刘彦和《文心雕龙》,开文学批评之先;吴敬梓《儒林外史》,陈科举礼教之弊。两辞相位,王安石乃变法首辅;七下西洋,郑三保为航海先驱。龚半千为“金陵八家”之首;袁子才实骚坛一代之宗。李笠翁芥子园中精研戏剧理论,孔尚任桃花扇底论说朝代兴亡。陶行知兴乡村教育,杨仁山创“金陵刻经”。叶圣陶、朱自清文光射斗,刘海粟、傅抱石妙笔生花。

美哉南京,文脉流徽。巍巍雨花台,烈士鲜血化碧;高高渡江碑,英雄浩气摩天。梅园新村,红梅花冲寒报春香透骨;中山伟陵,先行者遗嘱警世意远深。一朵茉莉花,开向全世界;万匹彩云锦,衣被大中华。鳌山龙海,火树银花,秦淮河畔乃灯会佳处;婉转清柔,抑扬顿挫,甘熙宅第诚京昆世家⑥。崇尚教育,“南大”“东南”,陶铸多少雄才英物;弘扬文化,诗书画印,折射不尽汉韵唐风

作者:刘禹锡 [唐] 772-842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临江仙

作者:李清照 [宋] 1084-约1151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渔家傲

作者:苏轼

千古龙蟠并虎踞。

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淩彩雾。

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南乡子

作者: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作者:文天祥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八声甘州

作者:辛弃疾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钓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金陵三首(一)

作者:李白

晋家南渡日,次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金陵三首(二)

作者: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金陵三首(三)

作者:李白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我最喜欢的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满江红 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涉及景点:王谢故居、石头城、胭脂井、紫金山、秦淮河

yinhao兄还漏了一首最著名: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还有李白的《长干行》,“青梅竹马”典故的出处。长干里在南京城中华门城墙内。

再过金陵

【唐】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金陵晚眺

【唐】崔涂

苇声骚屑水天秋,吟对金陵古渡头。

千古是非输蝶梦,一轮风雨属渔舟。

若无仙分应须老,幸有归山即合休。

何必登临更惆怅,比来身世只如浮。

金陵

【唐】杜牧

始发碧江口,旷然谐远心。风清舟在鉴,日落水浮金。 瓜步逢潮信,台城过雁音。故乡何处是?云外即乔林。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

【唐】韩偓

风雨萧萧,石头城下木兰桡。

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

自古风流皆暗销,才魂妖魂谁与招?

彩笺丽句今已矣,罗袜金莲何寂寥。

金陵怀古

【唐】李洞

古来无此战争功,日日戈船卷海风。

一遇灵鳌开睡眼,六朝灰尽九江空。

青阳上人院说金陵故事

【唐】皎然

君说南朝全盛日,秣陵才子更多人。

千年秋色古池馆,谁见齐王西邸春。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金陵白下亭留别 【唐】李白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金陵白杨十字巷 【唐】李白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其一 【唐】李白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金陵其二 【唐】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金陵其三 【唐】李白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89849.html

    【歌颂英雄的诗歌】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