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贫困说明书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
家庭贫困说明书(一)

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家庭贫困说明书】

一、残疾人类家庭困难情况说明

【家庭贫困说明书】

我现年xx岁,家住xx县xx镇xx,由于我因xxx年受伤成为了一名肢体残疾的病人,所以家境变的十分贫寒,我有两个孩子都在念书,为抚养他们长大成才,俱已负债累累.家中只有丈夫在外打工,每月只能给我们全家100元的生活费,我由于旧伤在身,一直没得痊愈.每年医药费开支都在三四千元以上,凭一己之力根本不能负担.加之现在已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只能靠日常捡些破烂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常常是有这顿,没下顿,生活特别艰苦.现在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只好停了;幸好,我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于水火。于是几经斟酌之后,我个人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xxxxx,相信伟大的xx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二、贫困家庭类困难情况说明

我叫xxx,来自贵州省xxx村的农民家庭,家中有四口人,我家年收入只有420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

我的家庭情况是:

父亲:xxx,xxx年生,慢性气管炎哮喘病,长年有病。一直没有没有工作也没有固定的收入。

【家庭贫困说明书】

母亲:xxx,xxx年生,没有参加过工作,没有任何收入。

妹妹:xxx年出生,目前还在就读初中,还没有工作能力,需要家庭抚养。 由于我父母年纪都已经比较大了,干不动农活了,加上积劳成疾,现在生活举步维艰,特请求xx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给予我最低生活保障。

家庭困难情况说明书
家庭贫困说明书(二)
【家庭贫困说明书】

家庭困难情况说明书

市民政局:

我叫凌宏远,是桂平市江口镇莲塘村莲塘屯92号村民,今年41岁,全家人口6人,其中:劳力2人,读书2人,年老有病失劳力2人,是一个人多地少,劳动力少的困难家庭。

我家的主要困难原因是:一是:人多耕地少。农民没有土地就难赖以生存,少有土地生活必然困难。这个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我本人深有体会。去年我家承包上世纪八十年代分得的2亩责任田,人均耕地为0。33亩,众所周知,农业基础差、投入大、产出少、收效微。去年我水稻折款纯收入3600元,出售家禽家畜1200元,除此外,别无收入,年人均收入没有达到农村居民低保标准,生活甚是困难。

二是:供养任务重。我上要供养护理80高龄多病的双亲,父母双方早已疾病缠身,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要专人打理才能生活,为此我早已心力绞率,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帮家用,下要供养呵护一双儿女读书成长,平均每个劳力供养两个无劳动者,担子重,压力大,脱贫难,家庭生活和重担几乎压弯了我的腰,不堪重负。

综上所述,我家是一个耕地少、劳力少,的困难家庭,在这困难的时刻,特向市民局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以度难关,恳请贵局批准特盼

特此说明【家庭贫困说明书】

凌宏远

2011年9月15日

家庭经济困难说明
家庭贫困说明书(三)

家庭经济困难说明

我来自河南省新郑市的一个贫困的家庭。家中的劳动力只有父亲,父亲是工人,母亲一直有病在身,全家的开支几乎由父亲一个人承担。为了能让我上学,父母亲日夜劳碌奔波,可收入仅仅是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几十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尽管家庭贫困,经济捉襟见肘,但我并不因此而放弃我的大学梦,经过我的奋斗努力,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但是高昂的学费,让全家在高兴之余,也随之多了一份负担。每当开学时父母亲便愁容满面。

几经周折,父母终于向亲戚朋友借来了我的学费,但现在我们家早已是负债累累。我并没有被家庭情况所困扰,始终坚持学习,没有把自己的情况当成一种负担,在学习上,我努力刻苦,在生活上,为了尽量减少家庭负担,在空闲和休息期间,在不影响自己学业和学习的同时,我还参加了图书馆里面勤工俭学,这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生活负担,还学会了一些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在署假期间我做过短工,在学校图书馆里找了份工作。谢谢!

家庭贫困证明
家庭贫困说明书(四)

[篇一:家庭贫困认定申请书]

20xx年8月,当我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时,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可以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习;忧的是,每年上万元的学费从何而来?父母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四处奔走,东借西凑,可是9月份我到大学报到时,仍然还是捉襟见肘,是伟大的母校以她宽容的胸膛接纳了我这个寒门学子。

可是如今,父母不再年轻,体弱多病,家境亦无好转,面对每年8000元的学费以及上海高昂的生活开支,亲朋好友的帮助简直是杯水车薪!而我除了要完成学业之外,还兼任了社会工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41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