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一)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却依然存在,全球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贫困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贫困现状和原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贫困; 原因; 对策

一、 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

我们一般认为贫困就是物质生活资料无法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存需要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贫困的定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精神贫困也被包括在内,本文着重探讨农村贫困问题,旨在分析农村物质资料匮乏、农民生活困难产生的原因。所以,本文中的贫困特指物质贫困。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在这个经典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把农村贫困定义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农村居民和家庭的生活状况”。相对于一般的贫困而言,农村贫困问题更突出,也更难以解决。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标准由上年的693元年调整为785元,低收入人口标准由上年的958元调整为1067元。与此同时,一方面,我国贫困线标准从2008年年底前的人均年收入785元,大幅提升至目前的人均年收入1196元;另一方面,世行的贫困线标准为人均1.25美元/天。与我国平均贫困标准相比,农村贫困线低了将近35%,与世界水平相比则相差更大。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按国际标准,每天收入低于1美元的人为绝对

贫困;不同的国家因国情不同其标准略有差异,如我国的标准为每天收入低于0.7美元的人为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关于农村贫困的衡量,我国多采用绝对指标,比如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标准为785元。采用绝对指标虽然不尽合理,但如果把物价因素考虑进去,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二、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现状

(一)贫困人口规模

农村贫困线是测量贫困人口规模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农村贫困线是由各地区农村贫困线加权得到的平均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率的逐步提高,贫困线标准也在不断变化,逐年提高。根据2007年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标准测算,2007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479万人,比上年减少了669万人,下降31.2%,,比重为2.03%,与上年相比下降30.2%。总体看来,从2000年至今,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大量减少,我国在减小农村贫困人口规模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

数据来源: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8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

(二)贫困人口分布

1、山区仍然是出现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200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中,山区占53.9%,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低收入人口中,山区占53.5%,比上年提高

了0.8个百分点。

图一 2007年贫困人口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8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2、西部地区仍然是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地

分地区看来,西部地区仍是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地,2007年末,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贫困人口分别为54万、372万、989万、64万人,三分之二的贫困人口分布于西部地区;同时,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为0.2%、1.3%、3.5%、1.1%,西部地区大大高于其他地区。

数据来源: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8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三)农户经济贫困状况

1、收入状况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首先,种植业是贫困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其收入的一半。贫困和低收入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少,传统的种植业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其次,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比重低。再次,贫困农户转移性收入比重继续提高。

2、生活消费【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

主要体现在贫困及低收入农户满足衣食住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结构明显,贫困农户自给性消费比重高,服务性支出比重低;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部分食品消费量有所减少。

三、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从地区角度分析

1、恶劣的自然环境客观上导致了农村贫困的发生

一般来说,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甚至无法脱贫的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灾害多发,农业产量难以稳定,而且这种环境往往也几乎失去了吸引投资,改变命运的机会。2007年,安徽、四川、河南、湖南、云南、重庆等地受灾较为严重。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泥石流、雪灾、低温冷冻等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洪涝灾害和旱灾尤为严重。四川、重庆2006年曾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2007年又发生严重春旱,入汛后旱涝急转,连续多次严重暴雨洪涝灾害。2008年四川又发生了地震,其中以汶川最为严重。2010年中国西南五省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遭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这场旱灾已经严重影响了春耕春播,云南部分旱区绝收后不得不面临口粮危机。极端环境条件下导致的农村贫困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也使该地区的脱贫工作面临重重考验。

2、农业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等的供给水平低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

贫困农户所处环境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相对落后。贫困农户远离公共服务机构,获取公共服务相对较难。2007年,全国农户中有46.3%的户其所在村距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在20公里以内;贫困和低收入农户中分别仅有36.9%和34.2%的户其所在村距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在20公里以内。公路作为与外界实现便捷交通的重要工具,对解除贫困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享受中心县城的公共信息及服务,还是吸引外界投资,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从上表可以看出,贫困农户与全国相比,基础设施都落后了三到五个百分点,这不仅影响了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严重限制了当地的脱贫发展机会,是造成当地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

3、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多贫困地区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小农意识,思想保守,观念落后。

在传统习惯的影响下,很多地方的农民仍然坚持一门一户独善其身的生产、生活格局, 人与人的结合仍主要以情感为纽带,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合作相对较少,竞争成分不高,贫困地区通婚圈狭小,人们利用血缘和亲缘关系建立的社会网络延伸半径小,人们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此外,这种圈子阻隔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社会的有效结合,弱化甚至化解了外界社会先进的文化浪潮对贫困农村冲击的势头,因而更加强了贫困地区社会贫困性和贫困落后的现实状态。

(二)从教育角度分析

教育投入有限,教育制度的不尽合理,都导致了农村地区教育成效不明显,我国农村人口素质仍普遍偏低,这不仅表现在文盲、半文盲的比重占的比重较大,更表现在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

苏北农村贫困生家庭致贫原因
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二)

新时期高校苏北农村贫困生家庭致贫原因调查与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农村贫困生人数和比例迅速增长,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正常生活、学业,而且引发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调查分析了新时期苏北农村贫困原因,结论认为,成员残疾、年迈劳动能力弱和欠债成新时期贫困的首要原因,另外,缺劳动力致贫和因子女多且上学致贫是新时期下的新的贫困原因。本文还在分析贫困原因的基础上为下一步制定扶贫战略提出了思考及看法。

【关键词】苏北农村;高校贫困生;家庭致困;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招生、收费、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教育费用实现了由政府完全承担到政府和受教育者分担转变,高校贫困生问题自此凸现出来。我们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调查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在校苏北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展开了调查。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苏北地区贫困生贫困原因,引起社会关注,寻求解困途径。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也采用个别访谈部分贫困大学生及辅导员交流和走访部分贫困生家庭等调查方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就贫困生家庭贫困原因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

一、被调查贫困生的基本情况

110人。

二、贫困原因分析

从收入支出角度来说,贫困是收入少,而正常必需的支出相对收入又较多的情况下产生的,导致不能解决起码的温饱问题。根据整理问卷和现场调查情况,贫困原因有:

1、 因病,成员残疾,年迈劳动能力弱

成员残疾,年迈劳动能力弱的原因,在所有贫困原因中占第一位,占80.14%的概率.调查问卷显示,由于家庭成员天生残疾,或因疾病、车祸、伤害等原因导致其劳动能力弱甚至丧失劳动力.另外父母年迈或有爷爷奶奶等老人无法为家庭创造较多收入.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生病无钱医治,不管不问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我国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

2、 欠债

调查显示欠债占69.50%,成为新时期农村贫困的原因.家庭成员结婚买房建房导致家庭欠债,对于种植户养殖户来说受市场需求、家禽得病、也会导致欠债。

3、 子女多且上学

因上学致贫也是一种新的贫困原因,也是90年代末才出现的的。调查问卷显示,这种原因占整个贫困原因的60.28%,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区财

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于是教育乱收费在贫困地区比较常见,有的地方一个小学生学杂费一年要7~8百元,一个中学生的学杂费一年要1千多元。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如果贫困地区的孩子考上大学,在教育体制实行改革的今天,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至少要一万元左右,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么,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一些农村贫困生家庭确实存在着严重违犯计划生育政策,把大量精力和资金用在超生子女上导致家庭规模增大的现象。许多农村贫困生家庭兄弟姐妹较多,并且又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就学,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

【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

4、 自然灾害

问卷结果显示(见表3),因自然灾害导致贫困的,占38.30%的几率.洪涝、干旱、病虫害等会造成粮食减产,家庭收入减少导致贫困.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另外,因灾贫困也是返贫的根本原因,由于国情所决定,上世纪我国的脱贫标准低,有些农户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又加入贫困的行列。

5、 突发意外

由于自身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所以当意外情况出现时,农村家庭遭受的打击相对更大。家庭出现婚变、车祸、精神失常、争斗、火灾、重大意外赔偿等都可能使原本经济尚可的农村家庭陷入巨大的危机。当家庭成员患病时(特别是大病),整个家庭将面临沉重的压力。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只能听天由命,任由疾病折磨。部分家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家庭主要成员死亡、残废、丧失劳动能力或出走,以致于只剩下无劳动能力或只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老小成员。家庭经济无来源,挣扎在饥饿线上。这部分学生原本不在贫困生行列,但由于家庭突然遭遇变故,最终也被迫加入到该行列。

6、 单亲

单亲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是家庭拖累,外出务工难。在农村年龄偏大丧偶的女性90%以上都选择留在婆家生活,存在照顾孩子和老人,同时还要兼顾家务和农活等问题,子女年幼的占12%,子女在读的占60.5%,子女有稳定工作的仅占2.2%。由于家庭的拖累很多单亲母亲或者父亲无法外出务工,缺乏创收的渠道。二是缺少技能,就业择业难。由于他们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造成他们多数没有一技之长;年龄偏大,造成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再录用他们的情况,因此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固定工作。三是缺乏资金,创业致富难。部分想从事生产发展和创业的单亲,也多因为自身条件不够,得不到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和帮助,导致无法起步或失败。

三、高校农村贫困生家庭致困的思考及解决对策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体制改革而出现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它的解决应该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

1、政府应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具有公共事务的性质,应该尽量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受教育的领域和范围,提高农村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首先要加强对学校和师资投资,以确保基本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生活条件。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实行学费补贴,让农民掌握更多的生产技能。也可以探索政府和个人联合担保的教育信贷,为人力资本投资提供条件。

要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多样化,对孩子采取普通教育的形式,使他们有一个系统教育,这关系到未来孩子的前途,也关系到农村真正脱贫的进程。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应高度重视农村初等教育的义务性如何实现,坚决清理对教师工资的恶意拖欠,更新设备,检查教学质量。对成人则应以职业培训为主,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提高劳动力就业和创收能力。还要举办各种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非常规教育,开阔贫困农

【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

民的视野,组织一些人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激情,使农村家庭的综合人力资本存量提升,提高竞争力,增加家庭收入。

2、发展农村经济,消除贫困和控制人口增长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生问题的必由之路

为使广大贫困生安心学习,完成学业,国家教委和高校已逐步建立了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补助, 及减免学费等贫困生资助体系,社会和企业也为农村贫困生赞助了助学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由于国家和学校财力有限,用于资助贫困生的经费无法满足广大贫困生的实际需求,只能暂时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必须抓住产生贫困生的根源,从源头上做文章,即必须加大发展经济的力度。在农村,要把发展农村经济、消除贫困和控制人口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唯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同题,农村贫困生问题才会获得妥善的解决。

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多、经济、文化、教育落后,群众生活困难家庭致贫与过多生育往往互为因果关系,这种局面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脱贫致富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妨碍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一方面抓经济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一方面抓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尤其要杜绝多胎生育。尤其是在计划生育工作落后,超生问题突出的贫困地区,要积极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避孕节育的科学知识,引导农民尽快走上少生快富奔小康的富裕之路。

3、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老年人口比例较高、家庭规模较大的家庭的贫困发生率较高,这类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负担较重,而且老年人口患病的可能性大,应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根据需要与可能,在农村建立多层次的健康保障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缓解和分担农户家庭风险。

多层次的健康保障体系应包括以下3个层次:(1)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购买”范围包括共27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贫困地区农民年人均10元。资金来源:由政府全额负担。(2)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应能满足大多数农民的治病需求,基本医疗的提供应与医疗保障筹资水平相适应,基本医疗服务内容应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资金来源财政补贴(财政转移支付)和集体、个人、社会筹集。(3)贫困医疗救助:建立新的医疗保险制度,针对特殊的困难群体实行医疗救助,目的是解决少部分人群大病负担过重的问题。通过建立“大病风险救助基金”,对因病而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特困农户给予资金救助。资金来源财政补贴、发行医疗救助彩票、国际援助基金、慈善捐款、扶贫基金等。

4、学校应建立扶助农村贫困生的综合资助体系

农村贫困大学生的交际圈子主要还是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由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到外地求学,远离家庭,与家庭成员的交流较少,家庭的支持显得鞭长莫及。因此,来自学校的支持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学校应建立起包括奖学金和学费减、免、缓及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的综合资助体系,提高学生的支付能力,学生支付能力的提高,是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根本方向,也是缓解相对贫困的有效途径。对于高校来说,可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给钱、给政策。

首先要拓宽奖学金渠道,努力提高、扩大奖学金、贷学金、贫困补助的发放量、发放面,设立贫困学生专项奖学金。设专门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学生奖学金,鼓励农村贫困学生勤奋学习获得经济上的奖励。学校还可以考虑从收取的学费总额中提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农村贫困学生专项奖学金,让更多的农村贫困学生得到奖励,缓解家庭贫困造成的巨大压力。

【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

其次要通过学生管理制度改革,让学生有机会、有条件通过劳动挣钱,勤工助学。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勤工助学的意义,开辟学校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帮助开展家教等有偿服务活动;等等。这些措施都有较大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缓解大学生贫困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进一步改革学生管理制度。制定有利于学生勤工助学的政策。譬如,建立真正的学分制。按课程进行学生注册与管理工作,让学生能够自由支配课余时间,根据个人经济条件自主确定修业年限,边学习边工作;建立并完善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勤工助学中介机构,开展勤工助学信息咨询与服务。

5、扩大社会支持网络,取得互利共赢

科学有效地解决高校农村贫困生问题应该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主体不仅应该有传统的政府、学校、家庭、亲戚、同学、朋友、老师,还应该包括一些社会团体,如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各种基金会,各种社会服务组织,富于人道主义思想和博爱精神的实业家、富裕阶层的部分成员、慈善人士及善良、乐于助人的普通百姓。应充分调动这些社会支持网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为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宝贵的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克服家庭贫困的困难。比如高校可以积极、主动地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密切与金融、工商企业的关系。通过学校的声誉与社会影响获取企业赞助,设立企业奖学金;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些措施是很有潜力的,因为企业通过赞助教育而得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有利于赢得市场,学生则能够得到资助和激励,有利于顺利完成学业,双方关系带有双赢的色彩。

贫穷的原因
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三)

天下的富贵在人们的主观判断和认知上基本趋同,然而人们对于普天之下的贫穷和疾苦在主观判断和认知上往往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甚至是误区。为了找到通往富裕文明的光明大道还必须对贫困的概念和种类及其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 贫困的概念

贫困问题和其它社会经济现象一样,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学科,对它的定义和看法是不同的。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贫困的性质、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大的区别。一般而言,贫困可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

1. 绝对贫困

绝对贫困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朗特里(Rowntree)和布思(Booth)提出,他们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个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是必须的,缺乏这些货物的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对绝对贫困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勃海姆1899年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取得维持仅仅是物质生活所必备的需要,那么该家庭就处于贫困状态”。因此,绝对贫困也叫生存贫困,是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准的状况。

绝对贫困的概念基础就是绝对性,即不能满足维持最低生存生理需要的收入水准和物品量,因而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只不过是通过有关的经济指标来加以明确界定。

绝对贫困包含三个要素:(1)贫困线位于恰恰仅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水平。即不能维持生存,更谈不上生活的享受、智能的发展。(2)绝对贫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无关。而只与受地区气候和环境、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量相匹配,因而具有客观的标准。(3)绝对贫困在其计算和所指的生活模式上都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可以列出一个人的生活必须品“清单”,这里的人是“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

2.相对贫困

相对贫困是指当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低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那种生活状况。也就是说,相对贫困是根据低收入者与其他社会成员收入的差距来定义贫困,是通过社会收入的比较来确定生活质量差距的一个概念。 相对贫困包含着四个要素:(1)贫困是相对的。它是与一定的变化的变化着的参照系相比较而言的,比较的对象是处于相同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其他社会成员。(2)贫困是动态的。贫困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3)贫困的不平等性。它描述的是社会不同成员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上的不平等。(4)贫困的主观性。它依赖于一定的主观价值判断。

3. 狭义贫困

狭义贫困仅仅指经济上的贫困,反映维持生活与生产的最低标准。这种贫困的概念只包括物质生活的贫困,而不包括精神生活的贫困。处于这种状况中的人所追求的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希望得到的是与社会其他成员相等的收入、食物、燃料、衣着、住房及生存环境,他们注重这些东西在量是的满足。

狭义贫困包含着三个要素:(1)贫困是直观的。可以用一定的食物量作为判断标准,主要反映生活水平而不是生活质量。(2)贫困是绝对与相对的复合概念。既表现为经济需求量的绝对数量,又表现为这种需要量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比较及其增长变化情况。(3)贫困可以用一系列经济指标来衡量,不涉及到非经济因素。

4. 广义贫困【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

广义贫困除包括经济意义的狭义贫困之外,还包括社会方面、环境方面、精神文化方面的贫困,即贫困者享受不到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所应该享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他们不仅处于收入分配的最低层,而且在一个社会是所处的地位低下,无权力控制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面临着来自社会上有权势的群体的压力,受到社会的歧视和不尊重;不仅在经济收入方面被“社会剥夺”,而且在就业、教育、发展机会、健康、生育、精神、自由等个人发展和享受方面的权利也被“社会剥夺”。

马尔科姆.吉利斯在其《发展经济学》中对广义贫困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贫困不完全是对绝对意义上的生活水平而言的,它的真正基础在心理上。穷人指的是那些自认为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但又感到被除数剥夺了与社会中另一部分人同享欢乐权利的人(用心理学术语来说是他们的‘参照群体’)。由于教育和通讯的发展,参照群体会扩展。在早先,农民至多把自己的地位和村庄里的头面人物相比较。而现在,他们越来越向往他们本国城市上层人物的生活标准,甚至开始注意那些富强国家现代化的生活标准,因而这种失落感会愈加强烈起来”。可见,广义的贫困更多地强调精神贫困,这种精神上的贫困甚至比物质生活的贫困、肉体的贫困更痛苦,更难受,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一种贫困。

广义贫困包含着四个要素:(1)贫困是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综合表现。衡量物质贫困的标准相对而言容易确定,而衡量精神贫困的标准是难以用具体指标表达的。(2)贫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相对的概念。一方面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都是与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相比较而言的,另一方面贫困的标准是随着整个社会生活水平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3)贫困是继发性的。随着物质贫困的逐步改善,精神贫困就会逐渐出现,消除精神贫困比消除物质贫困的难度更大。

(4)贫困特别是精神贫困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不容易被社会大多数人发现。

二. 导致贫困的原因

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复杂,并且贫困者之间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贫困原因的表达也有差异,透过种种贫困的表面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就会得出导致贫困的原因大体上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消极的思想观念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在贫困原因调查问卷上有69%的被调查者认为缺钱是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这些答案显然是不正确的。社会上富裕的有钱人难道会造钱吗?他们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应该怎样做才能挣到钱?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贫困者都回答不上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消极思想观念的表现。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发展思路决定了人的出路。消极的思想观念和悲观的人生态度,只会带来贫穷的结果。这是因为:(1)消极的思想观念会失去和放弃很多挣钱的发展机会。富裕的有钱人都有着积极上进的思想(最起码是曾经有过),他们善于捕捉有利于自己发展和挣钱的机会,有的富裕者不仅不会失去每一个机会而且还善于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

(2)消极的思想就决定了消极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消极那他为社会所付出的积极有效劳动也就少,一个不能为社会付出积极有效劳动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得到社会劳动报酬——钱。(3)消极的思想观念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办法也不容易接受和采纳,一个靠传统手工劳动、自给自足、封闭生产和经营的人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管理办法进行生产和经营的人进行比较,谁的收益高不言而喻。(4)消极的思想观念还有可能导致人生道路的错误,所作所为危害社会,最终导致贫困。(5)消极的思想观念面对困难总是退让和躲避,从贫穷到富裕是一个不断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如果没有战胜各

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办法就会被困难所包围,贫穷也就随之而陪伴。

第二,综合素质能力低和所处的不利环境条件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这个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很容易理解也已经普遍被人们所认识;但对于综合素质能力和环境条件的理解与认识却有很大的差异。这里所讲的综合素质能力不仅仅只是个人的素质能力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团体和集群的综合素质能力——企业的综合素质能力、城市的综合素质能力、某个区域范围的综合素质能力。如果一个群体或集团的综合素质能力低下会导致众多人的贫困。单独的贫困个体在试图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征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致力于提高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而只是孤立奋战,其结果总是事半功倍。如果群体的综合素质能力强,相应的众多穷人也就会随之而摆脱贫困。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并不是很普遍,为了提高群体综合素质能力而奋斗的人那就更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群体综合素质能力也是一种人文环境,这种环境的优劣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不利的环境所导致的贫困,人们往往只是认为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诸如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资源缺乏、灾害天气频发等等均属此类。不利的自然环境故然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不利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这些非不利的自然环境而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对许多贫穷者来说也往往正因为是这些被忽视了的致贫原因造成的。

第三,不公平和非正义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自然灾害和疾病及其温疫属于老天的不公,由于老天爷的不公导致的贫困非常的直观和明了。制度和体制设置的不公平同样会剥夺很多人正常的发展机会从而导致相对贫困,关于这一点最明显和感触最深的就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公平的就业、就学等一系列措施无端白白剥夺了一部分人应有的平等权利和发展机会。农村不缺乏优秀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思想观念积极上进,综合素质能力也很强。但是由于体制和制度的原因,尽管他们付出了同等量的社会劳动代价而却得不到社会同等量应有的报酬;农村人口如果要享受和城市人口同样的权利和发展机会,而却要付出额外高昂的代价。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公平的现象。社会的不公平不仅会导致一部分人的贫困,同时对整个人类社会正常健康发展也有阻碍和破坏作用。非正义给人们带来的贫困最直观和明了的就是战争,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是因为非正义而引起的。战争的摧毁和破坏致使众多的人们家毁人亡、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在和平时期也同样存在一些非正义的因素而导致人们的贫困。如违法行为贩卖毒品、非法传销、暴力犯罪、坑蒙拐骗等等一切既有可能使众多的受害者因此而贫困,最终犯罪分子也会因为法律的制裁而陷入困境。因为道德的沦丧而出现的贫困也属于非正义之列,如各种黑中介、“托儿”等等。 第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出现新的贫困。换言之,正常合理的贫富悬殊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关于这一贫困原因很多人都难以接受和理解,但只要冷静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就会发现这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是必须的。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的,这是历史的必然。所谓发展进步就是打破原有旧的平衡秩序而建立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社会生产秩序。大规模的机械化工业生产要远比分散传统的手工业生产的效率高出很多,然而机器排斥工人的现象就出现了。难道会因为机器排斥工人而就采用传统的手工生产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其改革成果几乎惠及每一个中国人。然而,改革的阵痛也是客观存在的——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失去了昔日工人老大哥的风光,现在要自己找

饭吃了;昔日天之骄子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大学生现在也面临着就业的危机;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比改革开放以前普遍提高了很多倍,但是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的趋势也日渐增长,人们的怨声不仅没有因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反而还在增加。难道会因为改革带来的阵痛就放弃改革开放的政策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任何行业都要有危机感,如果不创新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一贫如洗 一无长物 踵决肘见 不名一钱

赤贫如洗 箪食瓢饮 家贫亲老 家贫如洗

金钗换酒 贫病交加 贫病交迫 穷困潦倒

上雨旁风 身无长处 绳床瓦灶 瓮牖绳枢

家徒四壁 五月粜新谷

中国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问题。在“13亿人口,9亿农民”的国度里,无论怎样强调农民问题都不为之过分。相反,对农民问题视而不见或漠然处之,那就是贻误了中国最大的问题。正视农民问题、分析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农民贫困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责任和解决方法都来自于社会、依赖于社会。论文研究是以分析农民贫困为核心,以农民贫困的外在表现——经济上的贫困群体,文化上的落后群体,政治上的弱势群体为基础,以自组织方法论为理论依据,以自组织的耗散结构环境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的动力方法论和超循环结合方法论为视角,分别从农民贫困问题产生的环境条件因素——“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和“户籍制度”及自然条件等方面,从农民追求发展的动力机制——竞争与合作方面,从超循环结合——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减少,竞争与合作不足,资源低效利用是农民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找到的对策是:1、改善环境资源条件——结束城乡分治,废除户籍制度;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就业政策,真正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策略,向农业投资,优化农村自然环境。2、完善动力机制——优化竞争与合作,创建农民合作组织,走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3、超循环利用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超循环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必须减少农民,走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论文的突出之处,是运用了二十世纪最前沿科学技术方法论——自组织方法论对当前我国农民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论证,为解决我国农民贫困问题提供了又一思路,又一理论依据。

困难补助申请书范文
有哪些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四)

[篇一:学生生活贫困补助申请书]

我是第八中学的一名学生,我叫。来自。家里有八十多岁的奶奶,父亲、母亲和我四人。由于奶奶,母亲身体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父亲靠在外给人打零工,一年也只能挣到3000~4000元收入,根本无法供我读书。困难补助申请书范文。目前家里为了我继续读书,已欠亲戚朋友两万余元的欠款。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住着祖父60年代建造的不足80平方米两间平房。

鉴于这个家庭状况,我多次向父母提出辍学回家,为他们分担一些负担,可每次都遭到没读过书的父母严厉指责。

为了继续在这里读书,所以,特向尊敬的各位领导申请贫困资助,我们一辈子都回报不了。现在我虽然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弟弟也踏上了实习的道路,可我们家却欠下了大量的外债,我的父母现在也还在广州打工,他们老了,身体也不好,我希望能够得到国家和学校的帮助,使我们这个家庭尽快的走出生活的困境。如果能得到这次补助,我将更加努力的工作,用一颗爱孩子的心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加出色。

[篇四:困难补助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我叫xxx,最近听说单位正在给有困难的职工办理困难补助,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单位的难处,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申请困难补助,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家庭困难,全家三口一日三餐只能靠大鱼大肉维持,根本无钱购买五谷杂粮,无法进行营养的粗细搭配。为此,全家人长期处于高度营养不良状态,并不得不靠人参等高级补品维持营养平衡,时间一长,现在经济已经达到入不敷出的地步。

2、由于家庭困难,加之离单位较远(即使步行也要三分钟才能到达),为了每天能按时上班,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我经常坐公交车上班。即使这样,也因最近家庭异常困难而无钱购买公交ic卡,现在只能打的上下班,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3、由于家庭困难,本人仅仅饲养了三只波斯猫,四只贵宾犬,但就是这几只可怜的宠物,也因为无钱购买猫粮狗粮而造成投喂不及时,看着它们日渐消瘦的小样儿,我实在是心疼不已!在这个富有爱心的世界里,我怎么能以家庭困难为由舍弃它们呢?

4、由于家庭困难,我基本无钱购买像样而得体的衣服,这一点也是有目共睹的。我经常穿乞丐服上班,虽然那是一个品牌服装,一件就1000多,但试想一下,要是家里不困难,又有谁愿意穿乞丐服上班呢?

5、由于长期的大鱼大肉,造成本人患有严重的三高症,身体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前两天单位组织旅游,我连爬四座大山就出现了胸闷气短等不良症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不能更好的工作,又怎么能挣到足够的钱来摆脱现在的经济危机呢?

6、由于家庭困难,我们一家三口不得不住在100多平米的楼房里。前两天到乡下考察,我发现当地最困难的五保户人均占用土地(含承包田)都在1亩以上,而我家人均占地仅为可怜的33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现在连乡下最困难的五保户都不如呀!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完全符合申请补助的条件,如无不妥,请予批准。

申请人:xxx

x年x月x日

[篇五:大学生贫困申请书]

尊敬的xx学校领导:

您好!

我来自中国湖北省十堰市陨县的一个偏僻的农村。家中的劳动力只有父亲和母亲,父母亲均是农民,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只好在家务农以种田为生,且母亲一直有病在身,全家的开支几乎由父亲一个人承担。为了能让我上学,父母亲日夜劳碌奔波,可收入仅仅是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几十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尽管家庭贫困,经济捉襟见肘,但我并不因此而放弃我的大学梦,经过我的奋斗努力,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但是高昂的学费,让全家在高兴之余,也随之多了一份负担。每当开学时父母亲便愁容满面。

几经周折,父母终于向亲戚朋友借来了我的学费,但现在我们家早已是负债累累。我并没有被家庭情况所困扰,始终坚持学习,没有把自己的情况当成一种负担,在校期间我曾获得一次二等学习奖学金和一次三等奖学金。在学习上,我努力刻苦,还参加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在生活上,为了尽量减少家庭负担,在空闲和休息期间,在不影响自己学业和学习的同时,我还参加了图书馆里面勤工俭学,这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生活负担,还学会了一些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在大一署假期间我到天津去做过短工,大二时在学校图书馆里找了份工作。对于之后的生活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追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保持共青团员的先进性思想,为加入共产党做好准备,作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为了能给父母减轻负担,解决我的后顾之忧,遂向学校申请贫困助学金,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批准。谢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日期:xxxxxx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43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