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 统计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统计师考试】

篇一: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2014新版)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编码:

总学分: 3073009223 2 课程名称: 数字图像处理 总学时: 32 (讲课28,实验4) 课程英文名称: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 自动化专业等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智能化检测与控制中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实用技术,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图像处理的概念及图像处理系统组成。

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的各种方法。

3.了解图像变换,主要是离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原理及性质。

4.理解图像复原与重建技术中空间域和频域滤波的各种方法。

5. 理解解彩色图像的基础概念、模型和处理方法。

6. 了解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7. 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了解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步骤和图像处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构成。

1.1 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1.2 数字图像处理的起源

1.3 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实例

1.3.1 伽马射线成像

1.3.2 X射线成像

1.3.3 紫外波段成像

1.3.4 可见光及红外波段成像

1.3.5 微波波段成像

1.3.6 无线电波成像

1.3.7 使用其他成像方式的例子

1.4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

1.5 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数字图像基础(4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视觉感知要素;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获取方法;掌握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及其图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掌握像素间的联系的概念;了解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常用数学工具。

重点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图像数字化过程及图像中像素的联系。

2.1 视觉感知要素(1学时)

2.1.1 人眼的构造

2.1.2 眼镜中图像的形成

2.1.3 亮度适应和辨别

2.2 光和电磁波谱

2.3 图像感知和获取(1学时)

2.3.1 用单个传感器获取图像

2.3.2 用条带传感器获取图像

2.3.3 用传感器阵列获取图像

2.3.4 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1学时)

2.4.1 取样和量化的基本概念

2.4.2 数字图像表示

2.4.3 空间和灰度级分辨率

2.4.4 图像内插

2.5 像素间的一些基本关系(1学时)

2.5.1 相邻像素

2.5.2 临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2.5.3 距离度量

2.6 数字图像处理中所用数学工具的介绍

2.6.1 阵列与矩阵操作

2.6.2 线性操作与非线性操作

2.6.3 算术操作

2.6.4 集合和逻辑操作

2.6.5 空间操作

2.6.6 向量与矩阵操作

2.6.7 图像变换

2.6.8 概率方法

第三章:灰度变换与空间滤波 (6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空间域图像增强的概念、目的及主要技术;理解直接灰度变换的方法原理;理解直方图的定义、性质及用途;掌握直方图均衡化技术细节;理解直方图规定化处理方法的原理及作用;掌握图像的空间域的平滑和锐化技术方法。

重点难点:要求重点掌握直方图均衡化技术及常用的图像的空间域的平滑和锐化技术方法。

3.1 背景知识

3.2.1 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基础

3.2.2 关于本章中的例子

3.2 一些基本的灰度变换函数(1学时)

3.2.1 图像反转

3.2.2 对数变换

3.2.3 幂律(伽马)变换

3.2.4 分段线性变换函数

3.3 直方图处理(2学时)

3.3.1 直方图均衡

3.3.2 直方图匹配(规定化)

3.3.3 局部直方图处理

3.3.4 在图像增强中使用直方图统计

3.4空间滤波基础(1学时)【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3.4.1 空间滤波机理

3.4.2 空间相关与卷积

3.4.3 线性滤波的向量表示

3.4.4 空间滤波器模板的产生

3.5 平滑空间滤波器(1学时)

3.5.1 平滑线性滤波器

3.5.2 统计排序(非线性)滤波器

3.6 锐化空间滤波器(1学时)

3.6.1 基础

3.6.2 使用二阶微分进行图像锐化——拉普拉斯算子

3.6.3 非锐化掩蔽和高提升滤波

3.6.4 使用一阶微分对(非线性)图像锐化——梯度

3.7 混合空间增强法

3.8 使用模糊技术进行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

3.8.1 引言

3.8.2 模糊集合论原理

3.8.3 模糊集合应用

3.8.4 使用模糊集合进行灰度变换

3.8.5 使用模糊集合进行空间滤波

第四章:频率域滤波 (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傅里叶变换和频率域的概念,理解常用的平滑和锐化滤波器的概念和方法。 重点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图像的傅立叶变换及常用的图像的频率域的平滑和锐化技术方法。

4.1 背景

4.1.1 傅里叶级数和变换简史

4.1.2 关于本章中的例子

4.2 基本概念

4.2.1 复数

4.2.2 傅里叶级数

4.2.3 冲激及其取样特性

4.2.4 连续变量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4.2.5 卷积

4.3 取样和取样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4.3.1 取样

4.3.2 取样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4.3.3 取样定理

4.3.4 混淆

4.3.5 由取样后的数据重建(复原)函数

4.4 单变量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4.4.1 由取样后的函数的连续变换得到DFT

4.4.2 取样和频率间隔间的关系

4.5 两个变量的函数的扩展

4.5.1 二维冲激及其取样特征

4.5.2 二维连续傅里叶变换对

4.5.3 二维取样和二维取样定理

4.5.4 图像中的混淆

4.5.5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反变换

4.6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一些性质

4.6.1 空间和频率间隔的关系

4.6.2 平移和旋转

4.6.3 周期性

4.6.4 对称性

4.6.5 傅里叶谱和相角

4.6.6 二维卷积定理

4.6.7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性质的小结

4.7 频率域滤波基础(1学时)

4.7.1 频率域的其他特性

4.7.2 频率域滤波基础

4.7.3 频率域滤波步骤小结

4.7.4 空间和频率域滤波间的对应

4.8 使用频率域滤波器平滑图像(1学时)

4.3.1 理想低通滤波器

4.3.2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4.3.3 高斯低通滤波器

4.3.4 低通滤波的其他例子

4.9 使用频率域滤波器锐化图像

4.9.1 理想高通滤波器

4.9.2 布特沃斯高通滤波器

4.9.3 高斯高通滤波器

4.9.4 频率域的拉普拉斯算子

4.9.5 钝化模板、高提升滤波和高频强调滤波

4.9.6同态滤波

4.10选择性滤波

4.10.1 带阻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4.10.1 陷波滤波器

4.11 实现

4.11.1 二维DFT的可分性

4.11.2 用DFT算法计算IDFT

4.11.3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4.11.4 关于滤波器设计的一些注释

第五章:图像复原与重建(4学时)

篇二: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课程号:19139314

【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学 分: 2

2. 学 时: 32

3. 课程类别:选修课

4. 适用对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

5.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6. 开课单位: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教学目的:

该课程系统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中高级层次的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数字图像处理常用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图像解译的前沿方法和技术,并初步具备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应用系统的能力。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小波变换、图像分割、特征表述、对象识别、图像工程应用实例等。

2.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具有数字图像处理常用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小波变换、图像分割、目标表达和描述技术、特征测量技术等图像处理与分析领域的前沿方法和技术,并初步具备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应用系统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章 图像处理基础

教学内容:

本章讲授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必备的数学工具:掌握数字图像采集和获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数字图像的各类增加方法、恢复方法、彩色图像处理以及变化方法。

教学重点:数字图像采集和获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数字图像的各类增加方法、恢复方法、彩色图像处理以及变化方法。

教学难点:彩色图像处理以及变化方法

课时分配:讲授2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第二章 小波变换

教学内容:

本章学习图像小波变换的基本的的基本概念、掌握连续小波变换、二进小波变换、Haar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多分辨率分析、快速小波变换算法、离散小波变换的设计、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双正交小波变换、Gabor变换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多分辨率分析、快速小波变换算法、离散小波变换的设计、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双正交小波变换和应用。

教学难点:Gabor变换及其应用。

课时分配:讲授2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第三章 图像分割

教学内容:

本章要求了解图像分割定义和方法分类,掌握边缘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边界跟踪和图搜索、阈值分割、基于变换直方图选取阈值、空间聚类、区域生长、彩色图象分割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边界跟踪和图搜索、阈值分割、基于变换直方图选取阈值、空间聚类、区域生长、彩色图象分割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彩色图象分割及其应用

课时分配:讲授2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第四章 目标表达和描述技术

教学内容:

本章要求了解边界的链码表达,边界线段的近似表达,目标的层次表达,目标的骨架表达,运动的表达,目标轮廓的傅里叶描述,目标轮廓的小波描述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边界的链码表达,边界线段的近似表达,目标的层次表达,目标的骨架表达,运动的表达,目标轮廓的傅里叶描述,目标轮廓的小波描述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目标轮廓的小波描述及其应用

课时分配:讲授2学时,讨论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第五章 特征测量技术

教学内容:

本章要求了解特征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轮廓基本参数及测量、区域基本参数及测量、区域形状参数及测量、区域纹理参数及测量、轮廓矩和区域矩、特征测量的精确度分析与讨论。

教学重点:轮廓基本参数及测量、区域基本参数及测量、区域形状参数及测量、区域纹理参数及测量、轮廓矩和区域矩、特征测量的精确度分析与讨论。

【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教学难点:特征测量的精确度分析与讨论

课时分配:讲授2学时,讨论4学时,图像测量过程演示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第六章 图像工程应用

教学内容:

本章要求了解基于OpenCV的人脸检测应用,掌握Haar特征检测原理与Haar特征分类器的训练,掌握如何在OpenCV中使用Haar特征分类器来对图像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和识别,分析人脸识别示例代码,讨论人脸识别程序运行精度与改进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在OpenCV中使用Haar特征分类器来对图像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和识别,分析人脸识别示例代码,讨论人脸识别程序运行精度与改进方法。

教学难点:人脸识别程序运行精度与改进方法

课时分配:讲授2学时,讨论4学时,人脸识别示例代码演示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四、考核方法

1. 考核方式:考查

2. 考核形式:开卷

3. 成绩评定方案: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5%,讨论表现10%,情景演示15%

五、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图像工程(第3版)》,章毓晋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版;【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第2版)》,章毓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版; 《图像处理与分析》,TonyF.Chan著,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撰写人:何鹏 审定人:姚仲敏

批准人:姚仲敏 执行时间:2015年秋

篇三: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2015试卷分析报告

第1篇:语文学科试题试卷分析报告

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教育更好发展,现就本学期的期末测试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试卷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的。主要考查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积累,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份试题许多题目的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意在促进教师引导学生从写好字、读好书开始,真正能用好教材,教活学生。题型多样。重书写与积累。

二、成功处。

这次考试让我们看到,我们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已初显成效。总分1146分,均分76、4分,优秀率26、7%,及格率93、3%。从试卷上,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一些优势。主要成绩归纳如下:

1、此次测试书写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而且使用涂改液和改正纸的情况大大减少。

2、重视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卷面也很整洁。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较高……所有这些都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方面的进步。这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字音、形、义教学,课文学习双基较扎实,平时训练到位,基础知识抓的较牢。

3、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阅读历来失分较多,但此次的阅读成绩却不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习得。能够将语文的阅读教学与发展学生的语言结合起来,注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对于课文阅读学生能读懂文章内容并根据要求正确回答问题,能把文章的中心与本人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写出了自我感受和体会。

二、薄弱点。

本次测试透漏的主要问题

1、不会拼音、模糊拼音或能够拼音但字词写错,通常是用错字或形近、音近、同音字代替,如“凄凉”写成“清凉”或“清冽”,让人啼笑皆非。

2、错别字依然是这次试卷上的首要问题。别字的领地很广,基础、阅读、作文。每个版块都有,但本次测试体现出的错字类型主要是多笔少画。如:“今”写作“令”。

3、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4、阅读分析:对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欠缺,能够从短文中找到的答案,孩子们也惘然处之,甚至索性空而不填。

5、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错别字特多现象严重;选材真实但内容不够具体。标点运用不规范:标点运用很不规范:大多学生只会运用逗号、句号;有的段落都只是逗号;有的把标点用在一行的开头。

6、学生的答题习惯令人堪忧。例如个别学生漏答此题,如此种种,着实惋惜!

三、措施。

1、加强汉语拼音复习。有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都不会拼拼音,而老师们往往在强化学生识记、书写汉字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独立拼读音节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提示或示范下不成问题,但一旦脱离了老师,就变得晕头转向,“b、d”不分,“q、p”不分,“h、f”不分,“n、l”不分,“z、c、s”与“zh、ch、sh”不分,“–n”与“-ng”不分,今后应该在后续性的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激发求知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让学生发现兴趣的源泉,用自己的艺术魅力和优质的人文素养把语文课上的有吸引力,让学生置身与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海洋中,引导学生挖掘、攀登,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就可以获得求知的快乐。教学中,还应珍视学生学语文的点滴积极性,热情保护,真诚鼓励。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

3、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教师要帮助学生课外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名句、名段要指导学生咀嚼、赏析、品味,熟读、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面,加强交流,增进积累。文章阅读速度有待提高,促进信息的浏览和整体感知。多读文本,加强感悟,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准确的理解。阅读教学中要有感情投入,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感悟。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有待提高,即挖掘内涵,领会其中的思想、精神。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并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横向、纵向)。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理清文脉,加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5、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

具体做法:(1)、注意积累好的题材,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要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写出、写好真实的事情,抒发真情(2)、重视“小练笔”,即写片断。写片断的好处很多,片断篇幅短小,用时少,易训练。久而久之,开源活流;写片断不求全,要求不高,容易写,而且学生又可以马上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可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练笔的素材很多,一部分来自课文。如:仿写、续写、补白、改写等。片断练习和习作的比例为4:1、(3)、粗指导,精讲评,宽评价。

成绩属于过去,在反思中我们找到了差距,在思考中我们树立了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践行着教育者的圣神职责,让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第2篇: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达到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干巴的要点,而不能通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也有的学生虽然举例,但对例子不作分析,这些都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都有欠缺。还有少部分学生语言文字不够规范:不通顺的语句屡有出现,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如“语义”写成“语意”,“家具”写成“家俱”等等。论述题,学生答题情况也是参差不齐,例如“‘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学生仅仅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解释,罗列了一些和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例子,并没有结合语言各要素作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能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能力,并且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

3、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学生考研及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更新内容;及时向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课外阅读学习,注意研究性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以及日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第3篇: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全卷共26道题,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主观性试题的类型丰富: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操作题、信息分析题等占一定的分值比例,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恰当,总体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校平均分:79、9,优秀率:47、9%,及格率:90%。其中初二(1)班得分情况如下:

题号12345678910111213得分率98%98%92、5%80%93%89%92%96%96%81%80%98%98%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得分率100%100%91%80%71%86%93%94%85%92%84%73%63%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题(1—11)和选择题(12—2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从统计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小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某些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背景新颖,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例如:第19,20题。第7题学生往往讨论不全面只解答一种情况漏第二种情况导致失1分,所以填空题能得满分的考生不多。

第21题是基本根式运算题,虽然涉及到化简根式,但情形简单仍不失基础性。第22题以正方形网格为背景,设置了基本作图,在对图形的操作、思考等活动中考查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平行、垂直的理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第23题各问题的难度层次分明,逐级递进,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第24、26题由于配置了应用背景,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自己在从事观察、数学表达、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方面的能力,因而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过程性目标。第25题考查的内容是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分类、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比较丰富,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说,开放与探究是本试卷的亮点。

三、试卷对课程理念的体现,对科学特点的体现

数学试卷呈现出许多新意,重视试题的教育价值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考的空间与机会。

(1)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试卷内容既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也关注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考查。着眼于考查学生在计算、空间观念等方面的领悟程度,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整卷的题量适度。

(2)关注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试题的教育意义

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否具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数学建模能力,是否能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严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突出数学思维过程的考查

在本试卷中,第7、25题为开放性问题,第23、24、26为探究性问题。其中,第23题从形式到内容都较为简单,涉及的数学知识为正方形、全等、垂直等,但不同的考生会做出不同的解答,从考生的答卷中看,绝大多数考生都能顺利完成。

四、综合印象

2015——-2015学年度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在总体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关注个性化评价;同时也注意了试题的教育价值。特别是重视几何书写及计算量的增大为我们以后的教学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但试卷中若能不出现重复题考查如:1与2,23、24与26等,三角形全等知识少考查一点,四边形知识多考查一点,试卷将更趋于完美。

第4篇: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试卷是一份知识覆盖面广、基础性和创造性都强的试卷。它集检测反馈与训练提高于一体,对实践新课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一)考生答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根据抽样卷统计,得分情况是:人平分79、8分;及格率94%;优秀率38%;多数得分在70分-85分之间,各试题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题号12345678910得分率98%98%98%86%70%41%88%98%60%76%题号11121314151617(1)17(2)18(1)18(2)得分率82%100%62%85%50%95%96%80%96%84%题号19(1)19(2)2021222324252627得分率98%94%89%96%61%52%86%81%42%62%

(二)知识分布

第二章有理数(14分):其中填空题第1、2、3题,共4分;选择题第13、8题,共2分;计算或化简第17(1)、(2)题,共8分。

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19分):其中填空题第4、5、6题,共5分;计算或化简:第17(3)、(4)题,共8分;解答题:第26题,共6分。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9分):选择题第1题,共2分;简答题第19(1)、(2)题,第24题,共17分。

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14分):选择题第12题,共2分;简答题第21、25题,共12分。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34分):填空题第7、8、9、10题,共6分;选择题第14、15、16题,共6分;解答题第20、22、23、27题共22分。

二、试卷特点

1、公正性和导向性并举。

试卷中第17题选自课本71页第8题(1)、(2),试卷中第18题选自课本108页第6题(5)(),试卷中第20题选自课本199页第3题,试卷中第21题选自课本169页“试一试”第3题改编;试卷中第22题选自课本212第11题改编。以上各题共占37分。这样考查,体现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导向性。

2、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

前面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难度不大,这体现了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解答题第17、18、19小题,是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的掌握,因为准确迅速的计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石。解答题第24、26小题都是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题目,这充分体现了“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数学问题是源于现实生活”的理念。填空题第9小题是用地理知识结合数学知识考查学生对数学理解的能力。这就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全套试卷易中有难,充分达到了通过考试来评价的目的。

三、考生答题错误分析

1、对基础知识(主要是计算)的运用不够熟练。

2、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3、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程过于简单,书写不够严谨。

4、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的知识。

四、考试后的一点思考

通过这次考试,重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要发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学生普遍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越是要重视基础,基础中所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能力具有迁移性。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离不开过硬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同学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个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有所收获”。

本次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题是“稳中求活”。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有充分的体现,本次考试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概念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确实是一份好试卷。

第5篇:七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期中测试阅卷结束后,我们对数学试卷作了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了我校初中数学教学令人鼓舞的一面,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存在问题。以下是我们对调查结果所作的一些分析,并据此提出几点教学想法。

一、基本情况

全卷共30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我校这次期中考试的考生有527人,其中100分的考生有8人,85分以上的397人,优秀率为75、3%,及格人数为517人,及格率98、1%,平均分为87、6分。本次试卷分析采用了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50、

下表是各分数段人数汇总:

由上表可见,今年期中数学成绩的峰值一段是在90~99分之间,另一段在80~89分之间,低于70分者占总人数的5、3%,90分以上者占54%。这一结果表明我校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容忽视。

二、学生学习状况(答题)评价

1、填空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题(1-7)(9-1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数学中的基本概念(相反数、绝对值、系数、同类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求代数式的值)的应用,得分率很高。

填空题(8)主要是借助于数轴来处理点与点距离的问题,需要分类讨论,有一小部分学生只考虑了一种情况,在调查的250份试卷中,有56位同学答错了,错误率为22%。这类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小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

填空题(11)是信息题,学生需要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完成两小题,考查的是绝对值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应用,其中第1问求“最接近标准的是哪个”,没有学生做错,而求“最重的足球比最轻的足球重克时”,错误率将近45%,得到的答案是“26”,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没有真正的理解+12,-9,+18,-10,-8这些数在本题中所表示的意义。

填空题(12、13)是探索规律题,其中第12题全对,所以,从简单的一列数中探索规律,然后写数相对而言要比较简单。但是第13题的错误率是59%,这题难度相对比较大,虽然折纸问题是上课一起探索过的,而且纸的层数与折的次数之间的规律对某些学生来说不难,关键是学生不知如何解决0、1x2n>12、其实如果用计算器来探索,这题就很简单。学生对于用计算器来解决问题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填空题(14)考查的知识点如何表示一个两位数,错误率为31%,其中错误的原因基本上有两个:①分别表示了十位和个位的代数式,没有表示出这两位数②不知道如何表示。

总体而言,填空题的失分主要集中在第11,13,14三题,大约占填空题总失分的73%。

2、选择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15、21)分别考查了乘方的概念和求代数式的值,没有学生做错,说明对于概念的基本应用和求值运算,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选择题(16、17)是简单的计算,错误率很低。

选择题(18、19、20)知识点虽然比较少,但是不是简单的直接运用,而是需要在思维上多走一步。比如第18题,是将绝对值和平方结合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解的多样性;第19题是要会进行幂的运算,主要区分乘方中的底数;第20题主要考查互为相反数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有关性质。题目虽然简单,但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三题的分别为10%,8%,9%。

选择题(22)是一道信息题,学生完成的情况还可以,这也体现了学生对数轴的认识比较到位,错误率10%。

选择题(23)是一道关于图形的面积问题,错误率为20%。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卫生间的宽和厨房的长,这就要求学生有比较好的分析问题,寻求等量关系的能力,而有一部分学生却不能从图形中很好的得出结论。

选择题(24)是一道探索规律题,和我们以往做过的不一样,一部分学生不能从题中的3个图形中看出规律,原因在于没有注意题目中的“旋转闪烁”和“闪烁规律”,所以错误率相对比较高,约为45%。

3、计算化简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25、26、27三大题都是计算题,是最基本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代数式求值问题,考查学生的运算技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掌握的还是不错,但是扣分主要集中在26,27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24与(-2)4不能区分;②似乎为了“简便计算”,计算顺序搞混;③括号前面的系数没有乘以后面的每一项;④去括号时出现了变号混乱的情况;⑤代入数值时不注意负号和乘方的书写格式。

4、解答题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28题第(2)个小问题基本上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说明学生还是能够比较清楚这一列数排列的规律,但是要用文字语言来表示,错误率34%,比较高,符号指数能够说清楚,但是系数就说不清了;第(3)问需要学生去分奇数、偶数去讨论,绝大部分学生就简单的写了奇数的情况。错误率为40%,这也说明,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适当的渗透相应的思想方法。

29题的错误率比较高,约为92%,其中答对一半的占61%,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一部分学生阅读存在一定障碍,理解能力不强,导致无法从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比如说,不知道“每吨货物运费为每公里2元”,所以整个过程,即使思路是正确的,解答也全错;(2)一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准确的估计出是4号仓库,并进行计算,没有必要的说理,即使写了,也说不清楚。

30题的第(1)题错误率约63%,此题较好地体现了数学中比较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惜学生没有能有效观察示意图的真正意义,不知道将数与图形的面积联系起来,将所需解决问题转化为相应的面积问题,得分率也较低,仅为33%。有些学生在书写指数的位置上也存在着问题。由此可见,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均衡,寻找不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推理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数学教学目标。

虽然第(1)题的得分率不高,但是第(2)题的得分率为89%。这是一个动手操作题。动手操作既是数学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与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形式。该题要求在正确理解图(1)的基础上,创新探索,在整个阅卷过程中,笔者发现考生证题中不乏精彩的设计方法,显示了思维的广阔性,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探索意识,并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连线不用直尺,这也说明了学生在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在考试时不必要的失分。

三、结论

这份数学试卷在总体上较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同时也注意了试题的教育价值。在题型设计、情境安排以及设问方式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创造,出现一些前景新颖、设计巧妙、富有思维含量、形式活泼的好题。2015~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科试题,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也关注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考查。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考的空间与机会。对我市的初中数学教学,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既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探索归纳的思想都有较好的体现。

第6篇: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评阅的总体情况

本学期文科类数学期末考试仍按现用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和省校下发的统一教学要求和复习指导可依据进行命题。经过阅卷后的质量分析,全省各教学点汇总,卷面及格率达到了54%,平均分54、1分,较前学期有很大的提高,答卷还出现了不少高分的学生,这与各教学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省校统一的教学指导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总结各教学点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卷面考试的质量分析,发给各教学点,望各教学点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开展讨论、分析、总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考试命题分析1、命题的基本思想和命题原则命题与教材和教学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七章空间图形;第八章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各知识点,同时注意到我省的教学实际学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与后继课程的教学相衔接。以各章的应知、应会的内容为重点,立足于基础概念、基本运算、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整体的难易适中。2、评分原则评分总体上坚持宽严适度的原则,客观性试题是填空及单项选择,这部分试题条案是唯一的,得分统一。避免评分误差。主观性试题的评分原则是,以知识点、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步骤为依据,分步评分,不重复扣分、最后累积得分。

三、试卷命题质量分析以平面向量、直线与二次线为重点,占总分的70%左右,空间图形约占30%左右,基础知识覆盖面约占90%以上。试题容量填空题13题,20空,单选题6题,解答题三大题共8小题。两小时内解答各题容量是足够的,知识点的容量也较充分。平面向量考查基本概念,向量的两种表示方法,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的两种表示形式,与非零向量的共线条件,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直线与二次曲线考查,曲线与方程关系,各种直线方程及应用,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的应用,方程中参数的求解,各几何要素的确定,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空间图形着重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两线的位置关系、两面的位置关系、线面的位置关系、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所成的角、距离计算等问题。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为减轻学生负担末列入试题中(但复习中仍要求应用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该部份试题分数约占30%。三章考查重点放在平面向量、直线和二次曲线,其次是空间图形部份。故考查的主次是分明的,符合高职公共课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学生答卷质量分析

填空题:第1至3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和位置向量的坐标线性运算,答对率约85%左右,其中大部份学生对书写向量遗漏箭头,部分学生将第3题的答案(-9,3)答成(9,-3)或(-9,-3)等。符号是不清楚的,反映出部份学生对向量的线性运算并非完全掌握。第4~7题涉及立体几何问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答对率70%左右,其它学生主要是空间概念不清,不能确定线面间、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多数对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清楚。第8~13题涉及解析几何的问题,考查曲线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直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情况尚好,答对率70%左右。第11~13题反而答错率占65%左右,主要反映出学生对各种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混淆不清,对几何要素的位置掌握不好,突出表现在对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掌握较差,不牢固。单项选择题:学生一般得分为12—18分第1题选对的占80%以上,学生对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公理及推论掌握较好。第2题选对的占70%左右,学生对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掌握较好。答错较多的是第4和第6题,其次是第5题。第5题多数错选(A)或(B),可见学生对一般圆方程用公式求圆心和半径不熟悉,同时用配方法化圆的一般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和半径也掌握不好。特别是第4题平行坐标轴,坐标变换竟有33%的学生错选(B)或不选(空白),可见不少学生对坐标轴平移引起坐标变换的新概念并不清楚,对新、旧坐标的概念也不清楚。第6题不少学生错选(B),反映出学生对向量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混淆,判断两向量相等的条件也不明确,才会出现如此的错误。

第三题:(1)题是考查异面直线的成的角及长方体对角的计算。对本题的解答约80%的学生能找到异面直线A1C1与BC所成的角,但有30%~40%的学生不习惯用反正切函数表示角度,反而用反正弦或反余弦函数表示角度,教学中应引起跑的重视。计算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仅有20%的学生会用简捷方法“长方体的对角线的平方等于长、宽、高的平方和”。其余学生计算较繁琐。(2)题是考查证明三点共线问题。约有80%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证明,有用解析法的,也有用向量法的,也有用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综合知识证明的“三点连线中,两线之和等于第三线则三点共线”,反映出各教学点对该问题给出了多种证明法和思路,值得提倡。第(3)题考查根据不同的己知条件选用向量数量积的表达式。第四题:1题主要考查动点的轨迹方程,学生的解答,多出现两种方法,按轨迹满足椭圆定义求解或按求轨迹方程的四大步骤求解,但解答中又出现不少错误。第五题:1题是考查由给定双曲线的条件求它的标准方程和渐近线方程,但不少学生将双曲线中的参数a,b与随圆中的参数a、b、c混为一谈,对渐逐近线方程掌握不好,不能根据渐逐线的位置,写出渐近线的方程。2题主要考查用向量法证明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但不少学生随心所意,反而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去证明,严格讲这是错误的,应该引起重视。有的学生在证明中逻辑混乱,逻辑推理叙述不严密,在矩形的证明中,用“垂直证明垂直”。对向量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求向量的坐标时,差值的顺序不对,导致计算错误。

第六题:本题是一道立体几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一是两平面垂直的性质,二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本题评阅结果,有近60%的考生得满分,这些学生是掌握了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清晰,能迅速地用两平面垂直的性质,证明ΔABC和ΔBDC是直角三角形,求出BC和CD后,又用三角函数计算CD与平面所成的角。有的学生构造三角形思路灵活,连接AD得直角ΔABD,在此三角形中求出AD,又在直角ΔDAC中求出CD,最后在直角ΔDBC中求出DC与平面所成的角,即∠DCB。在20%的学生错答的原因是找不准直角,把直角边当成斜边来计算,导致解答错误。有近20%的学生空间概念较差,交白卷,有的认为AB与CD是在一个平面上且相交,完全按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答本题,如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这是完全没有空间概念的主要表现。五、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对今后教学的建议通过以上考试命题,试卷质量,答卷质量,基本概况的综合分析,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是非常必要的。将考试成绩通报各教学点,对互通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分析和探索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教育(高职)的教学规律,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通过考生的答卷分析,各教学点要开展教研活动,分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篇四: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2015试卷分析范文

第1篇: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直观形象、图文并茂、题目类型比较丰富,涵盖的知识点范围较广,抓住了本册的重难点内容,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一、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对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对相关的方法也能熟练应用,学习效果较好,但有些知识面学生掌握的还不够透彻。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一大题我会填中的5小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9个人,后面有8个人,这一队一共有()人,共有10人丢分。这道题也经过反复的练习,可能学生根本没有理解透彻,理解题意上出现了错误,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和孩子们年龄认知水平有关,但这些现象也提醒我们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三大题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中的1小题,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基数序数的意义,有16人失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丢落,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题目中出现的要求没有理解,随便乱写。平时在教学中这方面的内容训练不够,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需重点培养。

(3)三大题观察与思考的第一小题,请按你的想法分一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较少,部分学生不认识图中的压路机和挖掘机两种大型机械,或对他们了解的不多,而导致分类出错,此题丢分人数较多。

(4)四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对此类题目非常熟悉,关键就看做题时是否认真细心。出错的孩子都是没有细心,从这个题的错误中可以发现从低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认真看题,仔细推想,细心做答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5)五大题解决问题我最棒中1小题,题目是一道体现逆向思维的题目,学生不容易理解。关于这部分内容发现学生对于求“和”的概念印象较为深刻容易接受,对于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学生表现的就差一些,以后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从算理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上教学。

(二)从学生本次考试中出现错误较多的题目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理想。如我是计算小能手,正确率没能达到百分之百,说明这些孩子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这样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这些孩子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有一定的提高。

2、学生理解题意能力弱。

目前学生做题时最大的困难是不会读题,理解不了题意,读完题后不能用自己的理解去明白题目的要求,或将题意理解错误。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提高。

3、学生做题粗心大意,不认真。

个别学生计算错误,都是粗心造成的。造成它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是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能。改掉这个毛病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用心,更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4、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尽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等方法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来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数学学习的价值。

5、学生不会检查,写完后对错题无动于衷。

计算错误,如果学生会检查,很容易发现问题,而这些错误最终还在试卷上出现,说明学生不会检查,教师在平常练习中缺少对这方面的正确指导。

三、今后方向

1、继续进行口算的训练,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要做到坚持不懈,使学生能快速掌握口算的技巧,做到灵活应用口算,熟练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书写的答题习惯。从平时抓起无论是在做作业或是考试时都要求他们做到并学会做完后及时检查,一查题目有无漏做;二查计算题有无算错;三查审题是否有误。

3、继续加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学会倾听、细心做题,书写工整、仔细检查等方面继续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

4、对学困生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多鼓励,多表扬,争取他们在基础知识上不失分,提高成绩。同时发挥小组的力量,让小组成员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及时与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不让他们掉队。

5、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想,多练,并仔细观察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同时,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把知识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试卷分析范文

试卷分析是每一个教师在考试过后,针对同学们考试情况,展开详细的分析。很多教师都不知道如何展开试卷分析,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大家整理一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范文。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占28分。第一题是根据拼音写字成词,第二题是对近义词、反义词的掌握,第三题是改错字,并把成语分类。第四题考察的是关联词的用法。第五题主要是对书中的日积月累部分的运用。大部分学生做的还好。错的较多的就是近、反义词中的清脆、演奏的近义词,以及优雅、粗俗的反义词。学生很混淆。还有描写景色的名言

警句,又很多学生写的不是描写景色的,而是状物的,错的较多。

第二部分:句型转换及填空。占31分。句型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扩句、缩句、修改病句以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错的较多的是缩句,这也是这学期以来的重点,练习过很多次,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不能缩到最简形式,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下点功夫。其次是修改病句,这一次的修改病句较难。其中有一题是把两个保卫改成保护,而很多同学删去了其中的一小句,这样就改变了句子的意思,所以错误。在填空部分,学生们做的都挺好。

第三部分:课外阅读。占16分。自从上了五年级以来,阅读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但是这一次的阅读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的高分(

第四部分:作文。占25分。以感动为话题,这是第三单元的作文主题。目的就是写人叙事,让人感动。作文扣的分相差很大,最少2分,最多只给了5分。主要问题是文章结构安排不够合理,文章条理不清晰,在叙事和写人的时候技巧单调,突现的不足就是学生好言好句的内在积淀太少,还有书写不工整也是很大的问题。

今后的努力方向:

1、抓住文本吃透教材扎实掌握文本的知识,多进行迁移训练。

2、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书写认真。

3、多关注后进生,避免两极分化再严重。

4、加强作文教学多布置当堂作文,要求把字写工整最好用炭素墨水的笔来答题要求学生看好题目要求再动笔。

在上面文章中,我们学大专家针对期中考试为同学们带来了试卷分析范文。同时也希望广大教师,利用我们的总结,进行正确的试卷分析。

第3篇:试卷分析范文

我们阅卷组从山东省68014份考卷中,抽取了近1500份进行抽样分析,还邀请了部分高等学校教师、中学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了座谈,计论了高考试题和学生答卷的情况。

现将对试题、答卷的分析与今后教学建议分述如下。

一、试题分析(略——引者)

二、答卷分析

1.概况

抽样分析的1500份答卷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作分数分布曲线如下(略)。

该数据由计算机统计

全省总平均分数:64.68分,

全省及格率:67.56%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认为,试题的难度比较合适。另外试题的范围基本包括了课本内容,并有少量难度较大也较灵活的问题。这样既符合学生实际,也能满足高考选拔的要求。

2.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题(包括7个小题.共21分):

本题得满分者不多。主要失分在(6)、(7)两小题,约占0%。可见,这两小题主要涉及的自由电子定向漂移运动及连续流体定向运动的功率计算、能量转换等问题,是教学中的弱点。

第二题(包括7个小题,共21分):

该题前5个小题绝大部分考生能有正确答案,但(6)、(7)两小题错误者占50%左右。这反映学生对问题缺乏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特别是第(7)小题,虽然试题并不生疏、似曾相识,但由于学生缺乏对物体运动全过程的清楚的理解,亦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三题(实验题,包括3个小题,共14分):

本题在抽样统计的答卷中,无一人得满分,得7分以上者只占50%左右。

游标卡尺虽为高一实验内容,但仍有50%的考生不会读数。用万用表测电阻阻值。不知先要调零者占50%。在校正改装安培表时.出现元件选择、接线错误以及不会使用安培表等的考生,也占相当的多数。

此类实验题连考数年,仍有如此严重问题,实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四题(6分):

该题得满分者占80%.说明考生对匀速运动规律、牛顿定律和动能定理等掌握得较好。某些考生对v2一v02=2as和一Is=mv2公式的正负号混乱,应加以注意。

第五题(7分):

根据统计结果,本题得满分者仅占20%,而得分在3分以下者占60%。

对于仅得3分或3分以下的考生来说,仅能给出玻意耳定律的一般表达式,或左、右支管中气体压强差,但不能正确地表达管中气体的压强、体积等参量,因而无法得出正确的解题方程。这说明考生虽然能熟记气体定律的基本方程,但灵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一问题在历年高考中均有所表现,应注意解决。

第六题(包括3个小题,共6分):

本题得4分以下者占60%以上,得满分的占15%。多数考生对波动过程及波形线能基本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如:会计算向右传播的波速,却不会计算向左传播的波速。另外,对于已知波速时,由波形图线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则只有少数人可以掌握运用。这反映出考生对波速这一概念不够理解。

第七题(12分):

该题得4分以下的约10%.得11分以上者占60%。可见,该题虽为高分难题,但学生仍能回答得较好。

另外,有少数考生能将此问题作为一个平衡位置与垂直方向成a角的单摆运动来处理,表现出较强的分析能力,值得重视。

第八题(12分):

本题为综合题,涉及力学、电学的许多基本规律,但仍有30%的考生能得满分。可见,此题与目前中学物理教学的侧重点相符。但是,也有30%以上的考生的得分不足3分,亦应引起注意。

第九题(附加题,l0分):

该题大多数考生未作。抽样统计中,选作者仅占3%左右.最高得分为6分,其余为2分以下。

从考生对本题及前述某些题目的解答情况来看,可以认为:对于某些物理过程给予必要的深入讨论,使学生(特别是较优秀的学生)对这一物理过程(或现象)有更全面、深刻的(定性或定量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三、几点建议(摘要——引者)

从抽样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今年我省物理高考的成绩是比较好的,无论是及格率(62.21%),还是平均分数(61.46分)都比往年高。这说明我省的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是不断提高的。但是,从答卷中出现的问题来看,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凡较高档的试题和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试题.普遍失分率较高。这说明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还有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学物理的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学思想,争取尽快地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

2.要千方百计地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素质。

第4篇:六年级语文下册试卷分析

一、命题特点

本次测试的是一、二两个单元的内容。总的看来,试卷难度不大,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这两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试卷由“拼音”“字词句”“阅读”“习作”四大板块组成。“拼音”部分有多音字,读拼音写词语两大题;“字词句”考查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句子的转换和理解;基础技能主要考查了学生的查字典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习作能力等。

二、答卷情况分析

完成得比较好的题是:一、二、四、五、六、八(1、2)、十。

丢分较多的是:第三大题“查字典知识填空”,“再查————画”这个空,“缘”字右边的笔画数不对;第六题的“造句”丢分也较多;第七大题的两个小题词语排列都错得很多,只有少数同学两个小题都做对;第八大题的第3小题,很多同学都找不到“病因”;第十一题课外阅读,丢分最多的是第2小题“瞬间”的反义词和第7小题;习作题虽很少“离题”现象,但也很少精彩的习作。

三、检测结果

总体来说,情况还比较乐观。全年级90分以上的约占年级总人数的五分之一,80—80.5分的超过了年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优秀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不过,落后面还是很大,不及格人数约占年级总人数的十分之一,且低分的人数较多,不满30分的全年级就有十多二十个。

四、改进措施

1、基础知识与技能须抓紧。字词的教学不能放松,在学习生字新词的同时做好拼音知识的复习和词语的积累运用。

2、重视积累。课文精彩片段、每单元的“日积月累”要求学生必背。学生背得快忘得也快,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应要求学生复习一遍。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题历来失分严重,这次试卷中的阅读题目都不算难,只要静下心来,读2至3遍,就能把问题解决,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把短文大略地看一遍,还搞不懂短文的内容,就急于做题,这样做出来的题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

4、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就无法真正做到能读懂一篇文章,也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更不可能学到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说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关键。我们还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新课标,推荐书目引导,督促学生每天读一些经典、优秀的课外书籍。“厚积而薄发”,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老师指导得当,还愁写不出好文章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5篇:七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分析

一年一度的期中考试结束了,本次考试我所教的两个班平均分52.4分,最高分111分。与我预期的成绩相差不大。下面对试卷题型进行具体分析:

一、试卷结构分析

本套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课改精神,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因此对学生的细心程度要求很高。

1、听力部分30分:虽然试题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在该部分的得分率不是很高,而且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高分很高,而低分则太低。出现错误最多的是2、10、12、17题。学生只听到表面的词语,但没和题目相联系。而听短文填空这道题的错误率是最高的。学生对名词单复数的掌握还是不够牢固。总体来说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和填空,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还有待提高。

2、单项选择15分:难度适中且知识覆盖面大,涵盖了语音、基础知识、文化知识。但是26、27、30、32、34、35、36、38题错误率比较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而且运用能力很差。36题是我在讲课过程中忽略的知识点。

3、情景对话5分:根据对话意思,选择适当的选项补全对话,而且其中还有多余选项。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得分率不高。

4、完形填空10分:完形填空取材于学生身边生活的素材,上下文逻辑关系清楚,试题针对事情的发展设空,考生只要理解事情的情节和脉络,就可以顺利作答。虽然难度不高,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理解文章不透彻,阅读能力差造成的。

5、阅读理解20分:阅读理解部分是试卷中分值最大的一题。它要求考生阅读理解准确率高,主要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解答题目既要理解文章各句的字面意思,又要注意理解文章中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以发现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从学生答卷来看,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阅读理解##第1篇有点难度,题干设置灵活,很容易误导学生,得分率不高。##第2篇短文比较容易,从短文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但65题几乎全军覆没,以后要加强学生理解概括能力的训练。

6、词汇10分:难度适中,考题中的单词都复习到了,且都强调到了,但得分率一般,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够细心,该变形的没有变形。

7、句型转换10分:难度适中,大部分成绩好的同学都得到8分以上,有好几个同学得到满分,但两级分化严重,有的同学竟然一分也不得。出错率高的是77题,好多同学对atsixthirty的提问用的是Howlong。

8、基础写作20分:本部分包括连词成句和书面表达两部分。连词成句失分率在所有题中师最高的。而书面表达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的一题,它是对学生整体知识的一个考察,两极分化最为严重。考生在写作中所反映的问题有:基础不扎实,表达不妥当。主要表现: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时态错误等,还有些考生只写出了几句话,这些错误都导致语言表达不流畅或产生歧义。答题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二、学生分析

存在问题:

1、优等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大多数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差,对比较杂碎的知识点没有能够很好地掌握。

2、中等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并且做题比较粗心。

3、差等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太大,并且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也极为肤浅。

三、具体改进措施

针对此次考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从下面几个方面改进:

1.狠抓基础知识,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四会单词和重点句子,并能灵活运用,扎实基础。

2.加强听力训练,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听力内容,培养学生捕捉听力信息,掌握听力技巧,提高听力能力。

3.进行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练习,锻炼学生遇到生词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测意思,从而强化语篇理解。

4.有规律的进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的综合能力。

5.要求学生多读一些课外的英文文章,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

总体来看,七年级英语试题难度适中,外语的功能性、交际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地给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感的英语信息,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语。

第6篇:数学试卷分析范例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生得失

分情况分析

本班49人,总分:5466均分:111.55优率83.7%

1、填空题部分

个别学生因为不认真出现错误

2、我会算

做完的学生出现个别错误。学生的口算能力一般,准确率不够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力求会的做全对。

3、我会想

2小题看图数图形错的比较多,有些学生对于复杂的图形就不会数了。

三、存在问题

通过这次考试,我感觉孩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书写不规范:拿起试卷,看起来孩子写的挺干净,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孩子的书写不到位,例如,数字“6”,有的孩子写的6不象6,0不象0。还有,数字的大小书写不一。

2、学习习惯不太好:不认真倾听是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本不该错的题,因为没认真听老师读题而出错。马虎、大意、不认真思考是孩子考试不理想的又一原因,出现错误最多的就是第六题。

3、做题不灵活:数学源于生活,有的孩子学数学太脱离实际生活

4、疏忽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干任何工作、任何事都要注意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加强对孩子在这方面的培养,注意孩子书写的规范、爱动脑筋的习惯、说话完整的习惯。通过这次考试,从第六题填空可以看出,虽然孩子大部分都做对了,但做后没有按老师教的方法去检查,这也是我以后教学要注意的细节。

四、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和多种信息。以后教学中,多编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以后的平时练习当中我会多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思索问题,培养学生能够把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

2.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

一是关注全体学生,缩小学困生的面,让优生帮学困生,以优带中;

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结论,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仔细检查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这次考试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些学生做题不认真,粗心大意,不看题目要求,做完题不会检查,以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后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让学生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使他们能主动地思考。

4、对后进生原因分析与补进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进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但由于学生基础不太扎实,有几个孩子学习习惯还不好,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太差,还需要加大对个别后进生的辅导的强度,我现采用组长帮组员的学习方式,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进行多鼓励、多激励的手段,慢慢让小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的学生考试时不够仔细,很多题目都会做,但由于不细心,便做错了。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的考试,使我看到了并了解了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够完满的一些事物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补足,在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生的学习品质),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尝试与研究。加强学生的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方位感,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课堂结构,向40分钟要质量,争取在下一次的考试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使一年级学生达到理想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找数学,发现数学,学会运用数学,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篇五: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2016期末考试分析报告

期末考试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考试组织

2016年春季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和我镇中心学校组织下,于七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按上级组织的要求进行了本学期期末考试,为了圆满完成此次任务,我校成立了以王金国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校长罗砚平为副组长的本学期期末考试领导小组。镇对所有的学科进行了调考,相对以往各自为阵的学校自主考试,这种形式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全镇的教育质量作更全面的监测,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这种“纸笔测试”能更好的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使之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第二部分 质量分析

**一中2016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质量分析表

科目 参考数 优秀 合格 均分 低分

人数 优分率 人数 合格率 均分 人数 低分率

语文 107 2 1.9% 65 60.7% 71.98 13 12.1%

数学 107 20 18.7% 52 48.6% 65.93 32 29.9%

英语 107 21 19.6% 54 50.5% 56.59 31 29%

生物 107 3 2.8% 26 24.3% 17.79 45 42.1%

政治 107 0 0.0% 16 15% 25 12 11.2%

历史 107 10 9.3% 46 43% 20.21 37 34.6%

地理 107 4 3.7% 10 9.3% 13.04 72 62.3%

**一中2016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质量分析表

科目 参考数 优秀 合格 均分 低分

人数 优分率 人数 合格率 均分 人数 低分率

语文 97 14 14.4% 74 76.3% 80.2 6 6.2%

数学 97 24 24.7% 45 46.4% 62.3 39 40.2%

英语 97 9 9.3% 28 28.9% 45.5 41 42.3%

物理 97 5 5.2% 27 27.8% 35.2 49 50.5%

生物 97 20 20.6% 40 41.2% 22.1 21 21.6%

政治 97 13 13.4% 61 62.9% 31.5 8 8.2%

历史 97 0 0.0% 15 15.5% 15 53 54.6%

地理 97 1 1.0% 3 3.1% 8.98 84 86.6%

此次期末考试各年级的主科命题基本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各项指标与平时考试情况非常接近,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科学性。但小科中的生物、地理的优生数较少,有的几乎为零。希望以后命题结合教学实践,结合课本,结合学生。

基本情况

我校参加此次期末考试有六年级三个班、七年级三个班、八年级二个班共8个班。其中六年级参考人数125人、七年级参考人数107人、八年级参考人数97共329人。六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共四科,为全市统考,这里不作分析。七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共七科,八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共八科

第三部分 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分析 :

一、试题难易程度就广大老师反映,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学习 标准,对学生思维创新有一定的好处,对每个阶段程度的学生都有进一 步的提高和发挥,通过测试,学生有了努力学习的兴趣,不偏不离,没有高难度和怪题,知识面广,对知识点,重难点的度也把握的较好。

二、题量适中,整个反映较好,学生学习好的吃饱,中等的也正好, 即是学习程度差一点的也能及时把握,考出自己的水平。

三、考查范围,从三个阶段看,比较全面,适中,抓住重点,使老 师教有所悟,学有所思。

四、特别提的是,试卷不仅答题卡有了进一步的改革,使教师阅卷 省力、省时、方便、快捷。更加简明了,不模糊,但利用代码问题,还 需进一步提高。

改进命题建议:在试题的难易度方 面略降低一些

语文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第二部分考查课外现代文阅读;第三部分考查古诗文阅读;第四部分考查作文。

命题特点

本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的语文试题遵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选材的视野较开阔,角度新颖,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全方位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继续体现对汉语的应用性考查、突出语言规范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时代精神,突出了能力考查,注重分析探究,符合语文新课程理念;在题目的设计上也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此外,在总体把握上,适当地控制难度,并且注意把更多空间留给主观试题。整套试卷设计严谨,整体性强。

语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命题指向与要求——强调积累、立足文本、融会贯通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目的是着眼基础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关注课改背景下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本学年学生语文学科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从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力求体现考试的导向功能,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古诗文阅读

命题指向与要求——立足教材、命题规范、拓展空间

作文分析

近来常见报刊披露当前中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生搬硬套,胡编乱造、牵强附会”,其作品“或情感苍白,或无病呻吟,或矫揉造作,或勉为其难,缺乏情感体验的素材,脱离生活的内容……”对上述现象的归因分析,有的认为学生是被“奉命作文”所害,有的认为是学生“未能从自己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出发”,也有的认为是缺少一种“积极的评价导向”。

所以,本次命题,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扎根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贴近人的心理而又寻求人与物融合交汇。写作,尤其是中学生的写作,需要教师给与正确的引导,启迪,也需要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关注生活细节”等角度加以评价,加以指点,传授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训练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夫。

作文的对策

从观察和捕捉生活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对周围的自然景物细细观察,与之产生心灵对话,即可陶冶情操,又可祛除人们内心浮躁情绪,消除人的多种欲望,净化人的心灵。

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组织有效课堂教学,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加强从教材文本中去挖掘写作片段训练题材和命题、话题编制,有的放矢的组织专题性作文过关练习,重在启发学生思维,找到物与人事活动连接的点,使联想和想象思维能准确的表达作者内心情感,丰富学生内心心理。

将写作训练与生活观察紧密结合,按观察——写作——观察——修改提高的程序螺旋式上升。

数学试卷分析

试题的特点:

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

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

从文字、图象、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试题做答情况分析: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

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面向全体,夯实基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等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初中生“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要特别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英语试卷分析:

试卷注重基础,体现活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

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性。

书面表达难度控制合理。

书面表达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加大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力度,使试卷更具现实性。书面表达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语言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进一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和工具性。

试题分析

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学生失分较多,尤其是反应题。有待加强。

词汇与语法

大部分学生答得较好,有少部分学生单词掌握得不够好,有个别拼写错误。

单项填空是一种常规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题干设计简洁,情景清楚。语法知识遵循新课标,有助于引导学生不要花大量的时间抠语法知识,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

语言交际

此题的题型比以往的难度降低,绝大多数学生答得相对较好。

语篇理解

阅读部分所选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该大题在整篇考卷中得分率相对最低。失误原因是对于常见用语掌握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基本功不扎实,知识掌握不到位。

书面表达

考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述不清楚。主要表现在: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等。

教学建议及反思

通过对英语试卷和考试情况的分析,针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学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课改理念,钻研新教材,务实英语基础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力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要联系实际。只有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才能最终达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词汇教学不仅要重视,还要讲究方法,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既教词汇,更关注词汇使用的语境。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网络,把基本概念理清,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确立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八年级英语试题突出了语篇功能和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试题是分值较高的试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切实搞好语篇教学,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增加英语阅读量,题材、体裁要尽量多样化,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作题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驾驭语篇的能力。选材要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时代性、生活性和社会性。语篇难度适当,措辞浅显、生动、自然、地道,语句灵活且富于变化。在平时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能力,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关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提高信息素养

英语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是在不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教材和课堂所能提供的训练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要加强理解语篇的能力训练,增强英语语感。同时要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重视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覆盖面广。每个试题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重视了对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更有对学生实验探究和实验方法的评估能力考查。就整份试题来说,题量基本适中,难易适度,符合试题的设置要求。

选择题

学生没有理解清题目意图而盲目做答;没有认真看清题目,有将近一半学生出错。

填空题

出错较多的是17、19等小题。主要是一些学生对未来的概念、公式、定则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且容易混淆,因而判断失误,计算错误,归纳不够严谨。

其他题

学生将虚像画成了实像;有的光线未标箭头,还有的将光线箭头方向标错;完成光路不到位;有的同学画电路图时交叉相连接的地方未打点,有的多加了元件,还有的同学不清楚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区别把电池实物图当作电路图符号。

有的同学不知道路灯电路的连接情况,受平时做题的影响,认为有的串联有的并联。回答理由时答成了判断的方法;说明理由时,许多同学只说液化不说放热,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掌握不清,不能正确分析吹气感觉到凉的原因。简答题中很多学生书写不规范,答题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能针对问题回答,答不清问题的实质要求计算题更是随意不假思索,东拼西凑将几个数字用公式联系在一起。

第四部分 思考与建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传授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习得”的方法,宜将“学得”与“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边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边在阅读中细心领悟,才能提高更快。如理解重点语句、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可以借助具体语言环境和上、下文,去推断词语的特殊含义。这些词语中,有的表示的是反语,有的有言外之意,更多的在表层含义下隐藏着深层含义,它们往往与中心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八年级英语试题难度虽不大,但出得很"活",外语的功能性、交际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试题的编制无论从技术层面或文化层面都体现了教学新导向、新思维,语言的灵活性和严谨性使得这份卷子很有份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地给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感的英语信息,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语。 科学探究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参与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有着综合功能,教师要深度体会并研究如何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方法”、“精神”和创造性劳动,并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可以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策略,务必使学生掌握这一科学思维程序,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处于无可取代的作用,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反思我们的物理教学,使我们对未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充满了希望,课改以后,我们一线的教师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对《课标》的理解不断加深,有些学校已率先冲出了传统教学的“围城”,大胆尝试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对新教材也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步品味到新教材的“新”之处,逐步习惯了用《课标》指导教学,所以教学质量也正在逐渐的走出低谷,向高质量、高效益攀升。但我们也承认在新旧教材交替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东西仍在左右着我们的物理教学。诸如学习风气不浓、学习习惯不好、一言堂、满堂灌等。针对这次试卷分析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一线教师参考。

开展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

利用集体备课共同学习《课标》、理解教学总目标及三维的课时目标、明确。一、二级主题对教学的要求,弄清教材中每个具体问题编排的指导思想及意义,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手段、实验探究等主要方面及策略达成共识,每位教师也可根据自己及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式及方法,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问题,教师之间要通过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注重双基教学,强化学以致用

夯实基础是教学工作不变的主题,在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知识和技能仍是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分析,处理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才能冲击深层次的物理问题,才能谈到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境理性化,让物理教学丰富多彩,学生感到有趣,而且有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强化科学探究,注重实验教学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反思我们的物理教学,使我们对未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充满了希望,课改以后,我们一线的教师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对《课标》的理解不断加深,有些学校已率先冲出了传统教学的“围城”,大胆尝试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对新教材也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步品味到新教材的“新”之处,逐步习惯了用《课标》指导教学,所以教学质量也正在逐渐的走出低谷,向高质量、高效益攀升。但我们也承认在新旧教材交替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东西仍在左右着我们的物理教学。诸如学习风气不浓、学习习惯不好、一言堂、满堂灌等。针对这次试卷分析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一线教师参考。

政、史、地、生试卷分析

从全校文科各科成绩来看,地理成绩最差。政治、历史、地理、生 物学科成绩也不尽人意,学生读记得少,各历史、地理、生物学科的教师应注意加强学生的读背的督促辅导工作。 当然,通过这次考试,语文学科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学生对于阅读分 析类题目还缺乏反复阅读的习惯,答题程式化,往往在没有充分感知课 文内容的情况下就匆忙下笔。也缺少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特别是概括文意的能力比较差,在表达方面,答题抓不住要害,表达不清楚、不完 整。作文的内容比较空洞,缺乏优美、生动的描写片段。还有,相当部 分的学生语病较多,语感较差。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本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我们将继续摸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编辑:杰作)

篇六:数字图像处理,试卷分析,题型多样,覆盖教学大纲
2016期末考试情况分析报告

期末考试分析报告

2016年春季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和我镇中心学校组织下,于七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按上级组织的要求进行了本学期期末考试,为了圆满完成此次任务,我校成立了以王金国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校长罗砚平为副组长的本学期期末考试领导小组。镇对所有的学科进行了调考,相对以往各自为阵的学校自主考试,这种形式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全镇的教育质量作更全面的监测,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这种“纸笔测试”能更好的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使之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第二部分质量分析

**一中2016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质量分析表

科目参考数优秀合格均分低分

人数优分率人数合格率均分人数低分率

语文10721.9%6560.7%71.981312.1%

数学1072018.7%5248.6%65.933229.9%

英语1072119.6%5450.5%56.593129%

生物10732.8%2624.3%17.794542.1%

政治10700.0%1615%251211.2%

历史107109.3%4643%20.213734.6%

地理10743.7%109.3%13.047262.3%

**一中2016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质量分析表

科目参考数优秀合格均分低分

人数优分率人数合格率均分人数低分率

语文971414.4%7476.3%80.266.2%

数学972424.7%4546.4%62.33940.2%

英语9799.3%2828.9%45.54142.3%

物理9755.2%2727.8%35.24950.5%

生物972020.6%4041.2%22.12121.6%

政治971313.4%6162.9%31.588.2%

历史9700.0%1515.5%155354.6%

地理9711.0%33.1%8.988486.6%

此次期末考试各年级的主科命题基本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各项指标与平时考试情况非常接近,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科学性。但小科中的生物、地理的优生数较少,有的几乎为零。希望以后命题结合教学实践,结合课本,结合学生。

基本情况

我校参加此次期末考试有六年级三个班、七年级三个班、八年级二个班共8个班。其中六年级参考人数125人、七年级参考人数107人、八年级参考人数97共329人。六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共四科,为全市统考,这里不作分析。七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共七科,八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共八科

第三部分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易程度就广大老师反映,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学习标准,对学生思维创新有一定的好处,对每个阶段程度的学生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发挥,通过测试,学生有了努力学习的兴趣,不偏不离,没有高难度和怪题,知识面广,对知识点,重难点的度也把握的较好。

二、题量适中,整个反映较好,学生学习好的吃饱,中等的也正好,即是学习程度差一点的也能及时把握,考出自己的水平。

三、考查范围,从三个阶段看,比较全面,适中,抓住重点,使老师教有所悟,学有所思。

四、特别提的是,试卷不仅答题卡有了进一步的改革,使教师阅卷省力、省时、方便、快捷。更加简明了,不模糊,但利用代码问题,还需进一步提高。

改进命题建议:在试题的难易度方面略降低一些

语文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第二部分考查课外现代文阅读;第三部分考查古诗文阅读;第四部分考查作文。

命题特点

本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的语文试题遵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选材的视野较开阔,角度新颖,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全方位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继续体现对汉语的应用性考查、突出语言规范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时代精神,突出了能力考查,注重分析探究,符合语文新课程理念;在题目的设计上也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此外,在总体把握上,适当地控制难度,并且注意把更多空间留给主观试题。整套试卷设计严谨,整体性强。

语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命题指向与要求--强调积累、立足文本、融会贯通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目的是着眼基础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关注课改背景下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本学年学生语文学科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从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力求体现考试的导向功能,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古诗文阅读

命题指向与要求--立足教材、命题规范、拓展空间

作文分析

近来常见报刊披露当前中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生搬硬套,胡编乱造、牵强附会”,其作品“或情感苍白,或无病呻吟,或矫揉造作,或勉为其难,缺乏情感体验的素材,脱离生活的内容……”对上述现象的归因分析,有的认为学生是被“奉命作文”所害,有的认为是学生“未能从自己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出发”,也有的认为是缺少一种“积极的评价导向”。

所以,本次命题,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扎根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贴近人的心理而又寻求人与物融合交汇。写作,尤其是中学生的写作,需要教师给与正确的引导,启迪,也需要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关注生活细节”等角度加以评价,加以指点,传授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训练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夫。

作文的对策

从观察和捕捉生活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对周围的自然景物细细观察,与之产生心灵对话,即可陶冶情操,又可祛除人们内心浮躁情绪,消除人的多种欲望,净化人的心灵。

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组织有效课堂教学,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加强从教材文本中去挖掘写作片段训练题材和命题、话题编制,有的放矢的组织专题性作文过关练习,重在启发学生思维,找到物与人事活动连接的点,使联想和想象思维能准确的表达作者内心情感,丰富学生内心心理。

将写作训练与生活观察紧密结合,按观察--写作--观察--修改提高的程序螺旋式上升。

数学试卷分析

试题的特点:

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从文字、图象、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试题做答情况分析: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

对今后教学的建议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面向全体,夯实基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等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初中生“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要特别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英语试卷分析:

试卷注重基础,体现活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

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性。

书面表达难度控制合理。

书面表达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加大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力度,使试卷更具现实性。书面表达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语言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进一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和工具性。

试题分析

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学生失分较多,尤其是反应题。有待加强。

词汇与语法

大部分学生答得较好,有少部分学生单词掌握得不够好,有个别拼写错误。

单项填空是一种常规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题干设计简洁,情景清楚。语法知识遵循新课标,有助于引导学生不要花大量的时间抠语法知识,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

语言交际

此题的题型比以往的难度降低,绝大多数学生答得相对较好。

语篇理解

阅读部分所选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该大题在整篇考卷中得分率相对最低。失误原因是对于常见用语掌握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基本功不扎实,知识掌握不到位。

书面表达

考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述不清楚。主要表现在: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等。

教学建议及反思

通过对英语试卷和考试情况的分析,针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学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课改理念,钻研新教材,务实英语基础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力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要联系实际。只有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才能最终达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词汇教学不仅要重视,还要讲究方法,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既教词汇,更关注词汇使用的语境。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网络,把基本概念理清,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确立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八年级英语试题突出了语篇功能和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试题是分值较高的试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切实搞好语篇教学,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增加英语阅读量,题材、体裁要尽量多样化,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作题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驾驭语篇的能力。选材要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时代性、生活性和社会性。语篇难度适当,措辞浅显、生动、自然、地道,语句灵活且富于变化。在平时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能力,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关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提高信息素养

英语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是在不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教材和课堂所能提供的训练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要加强理解语篇的能力训练,增强英语语感。同时要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重视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覆盖面广。每个试题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重视了对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更有对学生实验探究和实验方法的评估能力考查。就整份试题来说,题量基本适中,难易适度,符合试题的设置要求。

选择题

学生没有理解清题目意图而盲目做答;没有认真看清题目,有将近一半学生出错。

填空题

出错较多的是17、19等小题。主要是一些学生对未来的概念、公式、定则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且容易混淆,因而判断失误,计算错误,归纳不够严谨。

其他题

学生将虚像画成了实像;有的光线未标箭头,还有的将光线箭头方向标错;完成光路不到位;有的同学画电路图时交叉相连接的地方未打点,有的多加了元件,还有的同学不清楚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区别把电池实物图当作电路图符号。

有的同学不知道路灯电路的连接情况,受平时做题的影响,认为有的串联有的并联。回答理由时答成了判断的方法;说明理由时,许多同学只说液化不说放热,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掌握不清,不能正确分析吹气感觉到凉的原因。简答题中很多学生书写不规范,答题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能针对问题回答,答不清问题的实质要求计算题更是随意不假思索,东拼西凑将几个数字用公式联系在一起。

第四部分思考与建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传授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习得”的方法,宜将“学得”与“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边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边在阅读中细心领悟,才能提高更快。如理解重点语句、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可以借助具体语言环境和上、下文,去推断词语的特殊含义。这些词语中,有的表示的是反语,有的有言外之意,更多的在表层含义下隐藏着深层含义,它们往往与中心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八年级英语试题难度虽不大,但出得很"活",外语的功能性、交际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试题的编制无论从技术层面或文化层面都体现了教学新导向、新思维,语言的灵活性和严谨性使得这份卷子很有份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地给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感的英语信息,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语。科学探究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参与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有着综合功能,教师要深度体会并研究如何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方法”、“精神”和创造性劳动,并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可以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策略,务必使学生掌握这一科学思维程序,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处于无可取代的作用,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反思我们的物理教学,使我们对未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充满了希望,课改以后,我们一线的教师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对《课标》的理解不断加深,有些学校已率先冲出了传统教学的“围城”,大胆尝试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对新教材也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步品味到新教材的“新”之处,逐步习惯了用《课标》指导教学,所以教学质量也正在逐渐的走出低谷,向高质量、高效益攀升。但我们也承认在新旧教材交替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东西仍在左右着我们的物理教学。诸如学习风气不浓、学习习惯不好、一言堂、满堂灌等。针对这次试卷分析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一线教师参考。

开展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

利用集体备课共同学习《课标》、理解教学总目标及三维的课时目标、明确。一、二级主题对教学的要求,弄清教材中每个具体问题编排的指导思想及意义,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手段、实验探究等主要方面及策略达成共识,每位教师也可根据自己及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式及方法,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问题,教师之间要通过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注重双基教学,强化学以致用

夯实基础是教学工作不变的主题,在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知识和技能仍是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分析,处理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才能冲击深层次的物理问题,才能谈到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境理性化,让物理教学丰富多彩,学生感到有趣,而且有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强化科学探究,注重实验教学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反思我们的物理教学,使我们对未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充满了希望,课改以后,我们一线的教师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对《课标》的理解不断加深,有些学校已率先冲出了传统教学的“围城”,大胆尝试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对新教材也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步品味到新教材的“新”之处,逐步习惯了用《课标》指导教学,所以教学质量也正在逐渐的走出低谷,向高质量、高效益攀升。但我们也承认在新旧教材交替的过程中,(

政、史、地、生试卷分析

从全校文科各科成绩来看,地理成绩最差。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科成绩也不尽人意,学生读记得少,各历史、地理、生物学科的教师应注意加强学生的读背的督促辅导工作。当然,通过这次考试,语文学科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学生对于阅读分析类题目还缺乏反复阅读的习惯,答题程式化,往往在没有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就匆忙下笔。也缺少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特别是概括文意的能力比较差,在表达方面,答题抓不住要害,表达不清楚、不完整。作文的内容比较空洞,缺乏优美、生动的描写片段。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语病较多,语感较差。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本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我们将继续摸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50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