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怎么shi

| 价格鉴证 |

【www.guakaob.com--价格鉴证】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怎么shi 第一篇

白鲜皮功效与作用

白鲜皮的功效: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白鲜皮别名北鲜皮、藓皮等,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白鲜皮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脾胃虚寒证忌服白鲜皮。

药名:白鲜皮

功效分类:祛风药;祛湿药;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芸香科。

别名:北鲜皮、藓皮、野花椒根皮、臭根皮、白藓、白膻、白羊鲜、金雀儿椒、地羊膻、八圭牛、野花椒、八股牛。

白鲜皮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咸;寒。

归经:脾经;胃经;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来源: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

白鲜皮的作用:【白鲜皮怎么shi】

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归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白鲜皮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的功效;白鲜皮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1、白鲜皮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圣济总录》白鲜皮散)

2、白鲜皮治急性肝炎:白鲜皮9g、茵陈15g、栀子9g、大黄9g.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3、白鲜皮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书》白鲜皮汤)

4、白鲜皮治鹅掌风:用白鲜皮入口嚼烂手搓之.(《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5、白鲜皮治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小品方》一物白鲜汤)

6、白鲜皮治鼠疫已有核,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服一升。(《补缺肘后方》) 《本草求真》:白鲜皮,阳明胃土,喜燥恶湿,一有邪入,则阳被郁不伸,而热生矣。有热自必有湿,湿淫则热益盛,而风更乘热至,相依为害,以致关节不通,九窍不利,见为风疮疥癣,毛脱疸黄,湿痹便结,溺闭阴肿,咳逆狂叫,饮水种种等症,治宜用此苦泄寒咸之味,以为开关通窍,俾水行热除,风息而症自克平。奈世不察,猥以此为疮疡之外用,其亦未达主治之意耳。然此止可施于脾胃坚实之人,若使素属虚寒,切勿妄用。

白鲜皮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证忌服白鲜皮,白鲜皮恶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白鲜皮图片:

白鲜皮1

白鲜皮2

白鲜皮3

白鲜皮4

白鲜皮5

白鲜皮6

白鲜皮7

白鲜皮8

白鲜皮9

白鲜皮10

白鲜皮11

白鲜皮12

白鲜皮13

白鲜皮14

白鲜皮15

白鲜皮16

白鲜皮17

白鲜皮18

baixianpi

白鲜皮栽培技术
白鲜皮怎么shi 第二篇

白鲜皮栽培技术

日期:2011-05-18 来源:新农业 作者:山源中药材 浏览次数:795

核心提示:通过个人实践总结白鲜皮的栽培技术。

1、生物学特征:野生白鲜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林缘及低矮灌丛间含沙石土壤。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喜光照,耐严寒,耐干旱,不耐水涝。种子呈圆球形,亮黑色,千粒重20--21克,适宜发芽温度16--20°C。条件适宜,播种后15--18天出苗,当年生株高10--15厘米,冬季能自然越冬;两年生株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长15--20厘米;3年生苗开始开花结实。栽培的白鲜生长期150天左右,4月下旬返青出土,9月下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

2、选地与整地:白鲜主要用种子繁殖,先集中育苗,生长1--2年再进行分栽。育苗地应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平地或缓坡地,低洼易涝、盐碱地或重黏土地不适宜,最好应有排灌条件。深翻地25--30厘米,同时根据肥力情况每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打碎土块后做床,床宽1--1.2米,高15--20厘米。移栽地应选缓坡地,要注意排水良好,山区可以利用阳光充足的山坡荒地、果园及人工幼林的行间栽培,也可以利用承包的柞蚕坊、榛子园的低矮灌丛空间栽培。

3、播种移栽:种子采收后晾晒5--7天,放在阴凉通风处贮存,10月上旬至11月初,进行秋季播种,如果不能秋播,将种子放在室外进行低温冷冻,翌(yi

)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秋季播种出苗早、苗齐。播种时搂平床面,按行距12--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踩好底格,将种子同细沙一起播到沟内,盖土3--4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10--15克。盖土后床面稍加镇压,有条件的床面盖一层稻草保湿,有利出苗。幼苗生长1--2年,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移栽。将苗床内幼苗全部挖出,按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根据幼苗根系长短开沟或挖穴,顶芽朝上放在沟穴内,使苗根舒展开。盖土要过顶芽4--5厘米,盖后踩实,干旱时栽后要浇透水。

4、田间管理:育苗田出苗时应逐次将床面的覆盖物除去。生长期内要经常除草松土,雨季应做好田间排水。2年生苗在生长盛期适当追施氮磷肥,也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除去残存茎叶,向床面盖土2--3厘米,以利幼苗越冬。移栽田经常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要向茎基部培土,防止幼根露出地表。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同时增施磷钾肥。不采种子的植株在孕蕾初期剪去花蕾,以利根部生长。秋季枯萎后,及时割去茎叶,床面盖土或盖一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俗称施“盖头粪”,利于根部越冬和翌年植株生长。白鲜病虫害较少,6--8月份偶有少量黄凤蝶幼虫咬食茎叶,可人工捕捉或在幼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5--7天喷一次,连喷1--2次。

5、采收及留种:移栽后生长2--3年,在秋季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采收药用根部,以秋季采收好。先割去地上茎叶,从苗床一端开始将根全部挖出,去掉泥土及残茎,放阳光下晾晒。晒至半干时除去须根,将根抽去中间硬芯(木质部),再晒至全干后入库备用。2.8--3.3公斤鲜根可晒干品1公斤,亩产干品300--350公斤。留种田应选生长4年以上的健壮植株,平时应加强管理,花期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排水。种子在7月中旬开始成熟,要随熟随采,防止果瓣自然开裂,使种子落地。果实绿色开始变为黄色、果瓣即将开裂时即可采取。每天上午10点前趁潮湿时将果子剪下,放阳光下晾晒,上面盖一透明塑料布,以防止种子弹到他处。果实全部晒干开裂后再用木棒拍打,除去果皮及杂质,将种子贮存或秋季播种。【白鲜皮怎么shi】

(“清原山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梁君 13904139192 QQ:335342538)

中药白鲜皮中梣酮的提取与分离
白鲜皮怎么shi 第三篇

【白鲜皮怎么shi】

中药白鲜皮中梣酮的提取与分离

一、 药材简介

【别名】 北鲜皮、山牡丹。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

【植物形态】 生于山坡丛林中。多年生草本,全株具香气。根数条丛生。茎直立,高50~65cm。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9cm,宽

1.5~4cm,先端短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宽楔形,两面密布腺点;叶柄及吉轴两侧有狭翼。总状花序顶生,密被柔毛及腺点;花白色或淡红色,萼片5; 花瓣5,雄蕊10;子房上位。蒴果5裂,表面散布棕黑色油腺和白色细柔毛。种子近球形,先端短尖,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月。主产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亦产。

【采制】 春、秋二季采挖根部,去除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干燥。

【性状】本品呈卷筒状,长5~15 cm,直径1~2 cm,厚0.2~0.5 cm。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

【鉴别】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栓内层狭窄,纤维多单个散在,黄色,直径25~100 μm,壁厚,层纹明显。韧皮部宽广,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单个散在。薄壁组织中有多数草酸钙簇晶,直径5~30 μm。

【性味与归经】 味苦,性寒。归脾、胃、膀胱经。 、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白鲜皮怎么shi】

二、药用价值及应用范围

白鲜皮 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皮的根皮。味苦,性寒。白鲜皮药用价值较高,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内服主要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黄疸尿赤,湿热痹痛;外用于湿疹,疥癣,皮肤瘙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等症。白鲜皮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证明,白鲜皮含有白鲜碱,白鲜内脂、谷甾醇、胆碱、梣皮酮等。对多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鲜皮还有解热作用。 白鲜皮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据悉,我国千余家中药厂、中药饮片厂、植物提取物厂、兽药厂等以白鲜皮为主要原料生产了近千种新药、特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物和兽药等,并在科技创新中用白鲜皮研制开发了许多抗真菌活皮癣等外用中成药,投入市场后颇受青睐。同时,我国遍布城乡数以万计的各类医疗单位及民间偏方、验方中也在大量使用。(本文来源于 中国药材市场 原文链接:/readinfo-htm-ifid-44014.html# )

三、销售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以来,白鲜皮年需求量已经超过2000吨,2010白鲜皮总产量不超过1000吨,在加上多年来国内无度狂采滥挖,北朝资源也面临日渐枯竭,白鲜皮的缺口必定会逐年递增,局势很不乐观。

通过下表的平均价格分析,至01年以来,白鲜皮的价格逐渐开始上涨,09年的涨幅是08年的50%,而10年的涨幅是09年的75%,目前已经到达了历史的最高价格,但此时的库存所剩无几,新产白鲜皮也只有少量进入到市场中,供小于求,由此可见,白鲜皮后期价格依然具有上涨之势【白鲜皮怎么shi】

01至10年白鲜皮平均价格走势

四、白鲜皮化学成分

1 白鲜皮的化学成分

白鲜皮的根和地上部分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已分离鉴定出的包括生物碱类、 柠檬苦素类、 香豆素和黄酮类、 甾体类、 倍半萜和倍半萜甙类及多糖化合物等成分。

1. 1 生物碱类化合物

白鲜皮的根中含有白鲜碱, 异白鲜碱, 白鲜皮碱,茵芋碱, C- 崖椒碱,前茵芋碱,异斑佛林草碱,胡芦巴碱,胆碱,去甲茵芋碱, O- ethylnor dictamine,O - ethylnor - C- fagarine, platydesmine, 7, 8 -dimethoxyplatydesmine, O - ethylnorskimmianin,7, 8- dimethoxymyrtopsine。

1. 2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

白鲜皮的根中含有木 岑酮, 异白蜡树酮, 6B - 羟基白蜡树酮, 柠檬苦素,柠檬苦素地噢酚,黄柏酮酸,黄柏内酯,白鲜脑交酯, 6- 甲氧基异白鲜碱, 7A -acetyldihydronomolin, 7A - acetylobacunol,calodendro lide, methyl diosphenol limonilate,fr axinellonone。

1.3 甾体类化合物

白鲜皮的根中含有孕烯醇酮, 如忒文, B谷甾醇, 菜 油 甾 醇, 7A- hydr oxylsitosterol, 6B -hydroxyst igmast - 4- en- 3- one, B - sitosterol - 4- en- 3- one, Progesterone。

1. 4 香豆素和黄酮类化合物

白鲜皮的地上部分含有补骨酯内酯,花椒毒素,东莨菪素,槲皮素,异槲皮素, 木犀草素, 3’ - O- 甲基花旗松素, 5- 7- 4’- 三羟基- 3’-甲氧基异黄酮,汉黄芩素,啉酮 , kihadinin B , rut inl。

1.5 倍半菇和倍半菇甙类化合物

白鲜皮的根中含有dictamnol, B - 榄香醇,白鲜甙 A - N, 胸 腺 嘧 啶 核 苷, 白 鲜 甙

A - B,dasyphenoside A- C, dasycarpus acid。

1. 6 多糖

白鲜皮中含有粗多糖, 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白鲜皮粗多糖中总糖含量。白鲜皮粗多糖收率为9. 7%,总糖含量为79. 20%。

2、主要活性成分

白藓碱(dietamnine)

梣酮(fraxinellone)

黄柏酮((obacunone)

【白鲜皮怎么shi】

五、白鲜皮药理作用

近年来,众多学者在研究白鲜皮药材有效化学成分的同时,也对从白鲜皮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结构表明,白鲜皮具有抗炎、抗菌、抗过敏、止血、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

1 抗炎

现代研究发现白鲜皮有抗炎作用,白鲜皮可以明显促进免疫细胞-巨噬细胞活化,进而增加对细菌的杀伤和异物的吞噬能力,简短炎症周期。白鲜皮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及蛋清所致的小鼠足跖炎症反应,对多粘菌素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水肿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聂巧峰在白鲜皮提取物对动物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及机理探讨一文中指出白鲜皮提取物对蛋清所诱发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白鲜皮提取物各剂量组能减少大鼠足跖蛋清致肿炎症组织中的PGE2 的含量,并能抑制炎症组织中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

2 抗菌

白鲜皮的水浸剂及乙醇提取物均有抗菌作用。有实验测定,白鲜皮的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Zhao 等曾报道在作硅胶薄板层析时,直接在层析板上定性地测定过这两个化合物对黄瓜黑星病菌有抑菌活性。王麦玲等采用杀菌活性追踪法,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白鲜皮中的杀菌活性成分,从中分离鉴定出梣皮酮和白鲜碱是其主要杀菌活性成分。

3 抗过敏

唐忠芬在白鲜皮提取物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以及在湿疹中的运用一文中, 用实验表明白鲜皮提取物能有效对抗大鼠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对DNCB(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IV 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耳廓肿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还能显著提高磷酸组织胺致豚鼠局部瘙痒的痒阈值,得出白鲜皮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4 止血

白鲜皮乙醇提取物有止血的作用。白鲜皮乙醇提取物按5g/kg、10g/kg、多次灌胃给药,能明显降低小鼠出血时间和出血量,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并可明显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郭静在白鲜皮提取物止血作用及其理研究一文中,用实验表明白鲜皮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小鼠的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证明白鲜皮有止血作用。

5 对免疫功能影响

白鲜皮中粗多糖能明显增加正常小鼠胸腺和脾脏的重量,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具有耐缺氧、抗疲劳、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能显著促进小鼠胆汁分泌,加速肝内毒物排泄,而保护肝脏,尚可提高小鼠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以延缓衰老。

6 杀虫抗溃疡

白鲜皮甲醇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活性,采用系统溶剂分离后获得的各供试样,石油醚萃取物及苯萃取物均对三龄粘虫有拒食和毒杀活性,但石油醚萃取物样的活性最强。为此,对石油醚萃取物做进一步分离后获得了白鲜皮中的活性成分为梣酮。巩忠福等证明了白鲜皮甲醇粗提取物对螨类昆虫有诱杀作用。

7 解热及其他作用

白鲜皮有解热作用,给发热(温刺法)之家兔口服煎剂,能使体温下降。其还用于治疗急慢性湿疹,银屑病,脓疱疮,风热疮毒,皮肤瘙痒以及急慢性黄疽,皮肤化脓性溃疡,结核性脓胸和晚期肺癌。白鲜皮还能收缩心脏,增加每搏输出量,有美容作用,可抑制黑色素细胞的生成以及抗癌等作用,故白鲜皮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73331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