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2016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2016年4月邓小平理论第2次作业
邓小平理论,2016 第一篇

第2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2.5 分)

1.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为( )。

A. 为人民服务

B. 诚实守信

C. 爱国主义

D. 团结互助

2.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的目的是( )

A. 让这些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不同社会制度的试验

B. 让这些地区在开放中发挥基地和窗口作用

C. 由这些地区专搞开放,保证其他地区专搞建设

D. 根据“一国两制”方针,在这里设立特别行政区

3.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

B.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4.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 )。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价值标准

D. 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5. 股份制是:( )

A. 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B. 一种行业自律形式

C.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 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6.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以及受聘于民营、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 )。

A. 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

B.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7. 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的思想是( )

A. 社会主义的一个大原则

B. 发展经济的权宜之计

C. 为了扩大贫富差距

D. 一个影响和带动整体国民经济的大政策

8.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表明:( )

A.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B. 马克思主义没有需要始终坚持的原则

C. 马克思主义是向实践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

D. 马克思主义只能让理论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而不能反过来推动实践的发

9.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 )上是统一的

A. 本质

B. 性质

C. 特征

D. 功能

10. 我国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公有制资产占优势

B. 国有资产占优势

C. 控制力上

D. 发展集体经济

11.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指( )发展要求

A. 通过发动革命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 当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推翻统治阶级的社会变革对生产力发展有重大作用

C. 凡当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的时候,就必须发动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以上均不对

12. 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 A. 股份合作制 B. 全民所有制 C. 股份制 D. 集体所有制

13. 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其本质是因为台湾问题是 ( )。

A. 历史遗留问题

B. 殖民统治问题

C. 外国干涉问题

D. 国际问题

14. 邓小平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时,把它概括为东西南北四个字,其中核心问题是( )

A. 东西问题

B. 南北问题

C. 西西问题

D. 南南问题

15.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

A. 制度建设

B. 组织建设

C. 作风建设

D. 思想建设

16. 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是( )。

A. 一心一意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领导全国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7.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钱、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增强全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C.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D. 引导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19. 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 )

A. 技术引进

B. 技术出口

C. 技术合作

D. 技术咨询

20. 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社会主义的本质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21. 民主是( )

A. 社会主义的外在属性

B.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 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

D. 人类社会的共同属性

22.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

A. 物质条件

B. 前提条件

C. 直接原因

D. 间接原因

23.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

A.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B.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 民主集中制

D. 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24. 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

A. 注重效率

B. 收入均等

C. 对外开放

D. 社会稳定

25. 我国的政体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 作为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要保障社会成员的( )

A. 共同富裕

B. 小康生活

C. 基本生活

D. 富裕生活

27. 党的十六大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 )

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 市场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C. 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 市场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8.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

A.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B. 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C. 先工业化后信息化

D. 先信息化后工业化

29. 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 )

A. 《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30. 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

A. 小资产阶级

B. 中产阶级

C.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 一个独立的阶级

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 ) 。

A.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 “大胆的试,大胆的闯”

C. 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理论,2016】

D. 排除社会主义抽象理论争论的干扰

32.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A. 公平合理,互利互惠

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技术

D.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原则

33.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

A. 四个现代化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小康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4.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 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性质

B.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 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35.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就大中型企业而言,多数采取( )

A. 个人业主制

【邓小平理论,2016】

B. 合伙制

C. 合作制

D. 公司制

3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 )。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改革开放 D. 为人民服务

37. 当前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作用的是(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者

D. 科学技术

3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

( )

A.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B.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C.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D.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39.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有利于( )

A.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40.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基本上形成了( )

A. 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格局

B. 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格局

C.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D. 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的格局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0分,共 40 题,每小题 2.5 分)

1. A 2. B 3. B 4. D 5. A 6. D 7. D 8. C 9. A 10. C 11. B 12. C 13. A

14. B 15. D 16. C 17. D 18. C 19. A 20. C 21. B 22. B 23. C 24. D 25.

B 26. C 27. A 28. A 29. C 30. C 31. A 32. B 33. C 34. D 35. D 36. A

37. D 38. C 39. D 40. C

2016春季西交《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在线作业
邓小平理论,2016 第二篇

西交《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

. 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开拓创新

. 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

2.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

. 科教兴国”

. “以德治国”

. “依法治国”

. “三个代表”

正确答案: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是在()

. 1949年

. 1978年

. 1989年

. 1992年

正确答案:

4.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评剧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称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

.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邓小平是伟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

. 邓小平是其主要创立者

. 邓小平既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又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

正确答案:

5. 中共十六大新确立并写入党章的,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思想

正确答案:

6.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

. 替代关系

. 继承关系

. 发展关系

. 继承和发展关系

正确答案:

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

. 思想更开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 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争论的干扰

正确答案:

8.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保持()

. 党的优良传统

. 密切联系群众

. 党的先进性

. 党的群众性

正确答案:

9.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

. 党的领导

. 与时俱进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正确答案:

10. 邓小平理论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问题上,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

. 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修订和补充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内部自我调整和完善

.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和调整

正确答案:

1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判断

. 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正确答案:

12.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党的十二大上

. 党的十三大上

. 党的十四大上

. 党的十五大上

正确答案:

13.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三个有利于”标准

正确答案:

14. 我们党首次使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是在党的() . 十二大

. 十三大

. 十四大

. 十五大

正确答案:

15. 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

. 党的十二大上

. 党的十三大上

. 党的十四大上

. 党的十五大上

正确答案:

16.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有()

. 一次

. 二次

. 三次

. 四次

正确答案:

17. 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

. 在认识上突破姓资姓社的束缚

. 提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正确答案:

18. 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是在()

. 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上

. 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上

. 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

.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

正确答案:

19. 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 “三个有利于”

. 是否受到人们的赞成

. 工作进展是否顺利

正确答案:

20.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正确答案:

西交《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在线作业

二、多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表明()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是不断变化的

. 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和理论观点

. 不能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要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创新

正确答案:

【邓小平理论,2016】

2.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正确答案:

3. 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

.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邓小平著作中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邓小平理论,2016】

.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中

.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

正确答案:

4.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

. 对领袖人物的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 它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

. 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 它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产生

. 违背了改革开放

正确答案:

5.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要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这“三个规律”是()

. 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 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 改革开放的规律

. 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的规律

正确答案:

6.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它() . 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 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 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 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的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

7.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

. 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 开放的理论体系

. 当今世界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

. 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的理论体系

. 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正确答案:

8.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我们党提出了()

. 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 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 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正确答案:

西交《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在线作业

三、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10 分。)

1. 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 . 它们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一样的

. 它们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一致的

. 它们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

. 它们都具有同样的思想路线

. 它们在所阐述的理论内容上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中大《邓小平理论概念》2016年上半年第一次平时作业
邓小平理论,2016 第三篇

复查测验提交: 2016年上半年《邓小平理论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 内容 课程 测试 已开始 已提交 状态 分数

邓小平理论概论

2016年上半年《邓小平理论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 16-4-18 下午12:24 16-4-18 下午1:42 已完成

得 100 分,满分 100 分

已用时间 1 小时 17 分钟。 问题 1 得 3 分,满分 3 分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 答案

所选答案: C.

一个中国的原则

问题 2

得 3 分,满分 3 分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D.

邓小平理论

问题 3【邓小平理论,2016】

得 3 分,满分 3 分

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C.

实践

问题 4

得 3 分,满分 3 分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 ) 答案

所选答案: B.

经济

问题 5

得 3 分,满分 3 分

关于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有一著名论断,这就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问题 6

得 3 分,满分 3 分

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A.

社会主义公有制

问题 7

得 3 分,满分 3 分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C.

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问题 8

得 3 分,满分 3 分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 答案

所选答案: D.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问题 9

得 3 分,满分 3 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 ) 。 答案

所选答案: B.

执政为民

问题 10

得 3 分,满分 3 分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问题 11

得 4 分,满分 4 分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主要内容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A.

坚持“一个国家”【邓小平理论,2016】

B.

实行“两种制度”,主体是社会主义

C.

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问题 12

得 4 分,满分 4 分

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A.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B.

对外开放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C.

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问题 13

得 4 分,满分 4 分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答案

所选答案: A.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C.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

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问题 14

得 4 分,满分 4 分

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有( ) 答案

所选答案: A.

都是私有制经济

C.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都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

问题 15

得 4 分,满分 4 分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 )。

答案

所选答案: B.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

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问题 16

得 4 分,满分 4 分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 答案

所选答案: A.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

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问题 17

得 4 分,满分 4 分

实现共现富裕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A.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

社会主义本质内容

D.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问题 18

得 4 分,满分 4 分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 )。

答案

所选答案: A.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第2作业2016.4.3
邓小平理论,2016 第四篇

2016下半年《邓小平理论概论》第二次作业
邓小平理论,2016 第五篇

问题 1

得 3 分,满分 3 分

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C.

民主集中制

问题 2

得 3 分,满分 3 分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答案

所选答案: C.

党的十六大

问题 3

得 3 分,满分 3 分

我国正式提出和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 ) 答案

所选答案: C.

1999年

问题 4

得 3 分,满分 3 分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D.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问题 5

得 3 分,满分 3 分

我们在国防上坚持实行( ),从根本上说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在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中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各族人民最大利益的需要。

答案

所选答案: D.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问题 6

得 3 分,满分 3 分

1982年8月,邓小派就香港问题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是明确指出( ) 答案

所选答案: A.

主权问题不容讨论

问题 7

得 3 分,满分 3 分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有( ) 答案

所选答案: B.

两次

问题 8

得 3 分,满分 3 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C.

发展生产力

问题 9

得 3 分,满分 3 分

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C.

国有经济

问题 10

得 3 分,满分 3 分

健全民主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完善(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最重要的基本建设。

答案

所选答案: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问题 11

得 3 分,满分 3 分

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 )仍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答案

所选答案: B.

人民战争

问题 12

得 3 分,满分 3 分

“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 ) 答案

所选答案: B.

丰富和发展

问题 13

得 3 分,满分 3 分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和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C.

党的十三大

问题 14

得 3 分,满分 3 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是在( ) 答案

所选答案: B.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

问题 15

得 3 分,满分 3 分

( )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答案

所选答案: C.

宪法

问题 16

得 3 分,满分 3 分

(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答案

所选答案: D.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问题 17

得 3 分,满分 3 分

“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A.

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问题 18

得 3 分,满分 3 分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全国政协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著名的( )

答案

所选答案: C.

“八项主张”

问题 19

得 3 分,满分 3 分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首先着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 )。 答案

所选答案: D.

执政方式

问题 20

得 3 分,满分 3 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A.

按劳分配

问题 21

得 0 分,满分 4 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A.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社会基础

问题 22

得 4 分,满分 4 分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答案

所选答案:

A.贸易全球化

B.投资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跨国公司生产与经营全球化

问题 23

得 4 分,满分 4 分

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A.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

B.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

C.美好精神产品的重要创造者

D.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

问题 24

得 0 分,满分 4 分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主要内容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未给定]

问题 25

得 0 分,满分 4 分

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 答案

所选答案:

A.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B.对外开放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C.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D.对外开放是自力更生的立足点

2016邓小平理论是
邓小平理论,2016 第六篇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老祖宗不能丢”,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搞清楚”最重要的是要澄清被搞乱的理论是非,并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时代要求,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伟大成果。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党在工作指导方针上的失误,也发生过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在内的一些错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果断地纠正了这些错误,深刻地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同时又继承了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伟大成果。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现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这一崭新的实践,是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源泉。邓小平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热情地支持、鼓励、保护、引导群众的这种创造。他领导我们党从总结群众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把经验上升为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伟大成果。

4.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阐明了争取较长时间和平环境进行国内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总结了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剧变的沉痛教训。这就为我们党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也为我们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保持清醒头脑,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提供了明确的指针。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伟大成果。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总结历史而又正视现实,着眼当代而又放眼未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锲而不舍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到1981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初步形成时期。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全党在拨乱反正中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同时也就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1981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基本内容所作的10个方面的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已经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从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形成时期。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使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自己科学的称谓。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又反复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党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

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1986年7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突出强调了两个文明一齐抓的战略方针,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整体战略布局的认识更加完整化。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突出表现在: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十三大还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发挥和发展了的12个方面的理论观点,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初步概括,从而形成了这一理论的基本轮廓。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三大经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时期。十三大以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在经受严峻考验中得到继续发展。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谈话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大以来,围绕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和加快发展、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尤其是社会主义本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新的概括,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基本指导思想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使邓小平理论进一步走向成熟。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首次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概念,并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依据,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此基础上,从9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作出了系统概括,明确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高度评价了这一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指导作用,这就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逝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反复强调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党的十五大作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更加鲜明简洁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强调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邓小平理论,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201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2016 第七篇

邓小平理论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体现在4个新上:第一,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新水平: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新判断: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新体系: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使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一个大台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仍然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把握时机发展自己、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等等。这些根本性的指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不能有任何的动摇。

2016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邓小平理论,2016 第八篇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实质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从发展理论的角度去研究邓小平的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化事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中国的发展路线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内容非常丰富,这里只阐述一个基本框架。

1. 发展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苏联的发展模式对中国影响很大。虽然学习苏联模式曾对我国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严重的问题。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了一整套西方化的发展模式,并在拉丁美洲不少发展中国家进行尝试。但这些国家的实践并不成功,带来的只是动乱、灾难、倒退,陷入了所谓“拉美化陷阱”。邓小平认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的发展也必然是多元的;“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办不到的。”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中国怎么办?逻辑的必然结论是:中国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也就是说中国要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他认为,我国在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在现代化建设中也必须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相结合,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发展目标。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是什么?我们现在讲“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其基础是邓小平强调的“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底,还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非常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其他的任务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心,绝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讲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并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发展。

3. 发展战略。如何实现发展目标?需要有发展战略。邓小平发展理论中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步骤,二是发展重点。

首先,关于发展步骤。1979年,邓小平考察了很多地方,带着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新鲜感受,他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1987年提出来的。邓小平在1987年8月29日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谈到:“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邓小平的建议之下,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在两步走的基础上再走一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发展战略应该讲是既充满了雄心壮志,又比较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实际上到上世纪90年代末,前两步目标提前实现,现在正在向第三步目标奋力前进。

其次,关于发展重点。在我国这么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齐头并进发展不现实,而应当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中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什么?现代化的重心在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有重点,那就是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对此,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现在看来,这一思路具有长远的战略指导价值。

4. 发展动力。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对内改革,二是对外开放,三是科技发展。关于改革和开放,他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而且,他认为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邓小平特别关注科技的发展对中国发展的巨大作用。他认为,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就是科技的发展。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986年3月,北京几位科学家提出要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动态。邓小平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做出批示,由此产生了“863计划”。“863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 发展形式。在经济发展形式方面,邓小平指出:“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据此,他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经济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强调非均衡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也是需要勇气的。

6. 发展环境。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需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国内政局的稳定和国际和平的局面。1990年7月11日,邓小平在会见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的谈话时明确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可谓一言中的。

政局要稳定,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十分重要的前提与条件。邓小平强调,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秩序。首先是中央要有权威,其次是政局稳定,其三是政策稳定。1980年,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深刻地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过去二十多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以后,一些知识分子包括青年学生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大,闹起学潮。对此,邓小平多次严肃指出,西方的民主体制在中国是不合适的,如果引进西方的民主体制必然导致中国的混乱,现代化事业也会毁于一旦。所以,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他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提出中国不能再折腾,不能再动荡,一切从大局出发,中国发展的关键是政局稳定。

邓小平讲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要维护世界的和平,防止世界大战爆发;另一个是要与周边国家搞好关系。因此,他提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维护国际和平,邓小平提出,我们国家的对外政策有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7. 发展机遇。机遇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特别重要,抓住重要机遇就意味着成功,失去了重要机遇就意味着挫折。邓小平非常强调机遇意识,他提出,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他在总结国际经验时指出,像日本、韩国、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若干高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中国也应该有这么几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他觉得当时国际环境比较有利,国内政局比较稳定,政策对头,老百姓拥护,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这么一个优势,中国在某个时期加速发展是完全可能的。中国经济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8. 协调发展。虽然我国现代化建设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但是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协调发展。总体上讲,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为此,邓小平具体指出,主要要处理好以下关系,使社会能够协调发展: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两者的关系。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两者要配套,经济体制改革如果不配套政治体制的改革,不但经济体制改革难以深入,而且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会毁于一旦。三是发展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如果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提高,这个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叫有增长,而无发展,必须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为广大人民所共享。四是经济增长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一方面强调经济增长,一方面还要强调质量、效益,要协调发展。

二、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应该说无论如何估计都不过分。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他对现代化的历史贡献主要有:

1.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上开拓了新的理论体系。他在阐释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时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2. 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折。1991年7月2日,李光耀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说:“再过20年,中国就可能不同了,因为邓小平把中国推向前,不可能再走回头路。转折点的确在于邓小平。他已经打开了窗,不可能把窗再关起来。”在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人们的思想习惯与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如1988年6月22日邓小平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图斯的谈话中所说:“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

3. 创立了中国特色发展理论。邓小平理论促使中国经济发展与各项改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邓小平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阐述,基本上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理论问题,可以被称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印度学者苏地生评价道:“美国《时代》周刊已经两次把邓小平选为当今世界风云人物,没有什么人对此提出异议。全世界还应该认识到,邓小平是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应当“把下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邓小平。邓小平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学家的信誉是确定无疑的。他砸碎了空想主义的枷锁,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在中国建立起一种新模式,而这一模式正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今天所需要的”。

4.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具有方法论意义。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2016加强对党的认识入党思想汇报
邓小平理论,2016 第九篇

2016加强对党的认识入党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自从我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以来,接受了党的教育,系统地了解了党的历史、性质、奋斗目标、建党宗旨、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等基本知识。经过近一段的学习和党员的帮助,本人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在工作中向党员同志看齐,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现将本人近期思想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义务的第一条。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有的同志在重大问题上政治不敏锐,甚至失去辨别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永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纯洁性。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评价一个共产党员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样,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实现学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

第三,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党章中对"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共产党员要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能手和专家。

第四,通过树立正确人生观。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认真、系统地学习,特别是学习政治理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卓越的判断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

XXX同志多次指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首先要讲学习。讲学习是讲政治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形势,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要做到这些,不学习、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是不行的。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就不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有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坚强的党性和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我们要联系实际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各样的考验,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靠的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靠的是全党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今后,我们要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仍然要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仍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认真实践这一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掀起学习的新高潮。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保持高尚的境界。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但精神境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塑造的。讲正气,必须养正气,这就要不断的学习和读书,知识多了,本领就会增大,精神境界就会提高。读书使人高洁。在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必然会鼠目寸光。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形势,一些人之所以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读书、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当前,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现代化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知识,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共产党员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十八大文件精神,时刻不忘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也只有这样,我党才能不辱使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的带头人。总之,共产党员应该成为学习的模范,不仅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在工作中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懂得干好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定要加倍认真负责,努力向党员同志看齐,缩小同党员同志的差距,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汇报人:入党思想汇报

2016年XX月XX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787485.html

    上一篇:磷铝碳酸盐

    下一篇:政治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