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1] [2] 下一页
中国林蛙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俗称哈什蚂)是一种珍贵的两栖动物。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称“田鸡油”,是名贵的滋补强壮品。中国林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仅是人们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蛙油及林蛙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更是供不应求,倍受客商青睐。
几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人工养殖林蛙是致富于山区、半山区的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产业,大有发展前途。
一、封沟养蛙
中国林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夏季栖息在森林之中,营完全陆栖生活。冬季水下越冬。因此必须对养蛙场地进行科学的考察和选择。
(一)地形、地势【林蛙养殖技术】
养蛙场一般选择两边高山、中间沟谷,即农民所说的“两山夹一沟”为最好。如果环境宽阔,必须有150—200米以上的宽度。沟谷内要有面积大而集中的较为平坦地带,以作为修建繁殖场之用。山岭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以缓坡为宜。
(二)森林
森林是林蛙最主要的生长地区,林蛙每年大约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是生活在森林内的。林蛙栖息的林型主要是大面积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森林的层次要适宜,即乔木层要密集,达到树冠互相郁闭,林下光线较暗淡,灌木层要繁盛,以利于调节林下的光线与湿度:草本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要选择植物茂盛,落叶层较厚的地方,以便为林蛙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三)水源
水源情况是选择养蛙场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必须在枯水季节有充足的水量即养殖场内有夏季不干涸、冬季长流水的一条或数条山间小河流,溪流以砂石或淤泥为底,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宽1—3米,深0.3—0.5米为宜。
二、繁殖场的选择与修建
(一)繁殖场的选择
繁殖场是林蛙繁殖的场所,从产卵到变为幼蛙,都要在繁殖场里完成。繁殖场应设在整个养蛙场的中心地带。选择地势平坦、面积大、向阳的地方集中修建,繁殖场要求距河流较近,可以引河水自流灌溉。土质以保水性能好的粘土壤为宜。繁殖场宜集中不宜分散,为了方便疏散蝌蚪,在沟谷较长的养殖场,也可建立几个繁殖场,分段饲养,做到就近繁殖,就近放养。繁殖场距放养场最好在2000米之内,以免远距离运输,造成蝌蚪死亡。
(二)繁殖场的修建
繁殖场主要是由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变态池四种池子组成。前三种池子应集中修建,变态池应在养蛙场内合理分布,气温较低的地区还应建有晒水池。
1、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繁殖场,方便管理,经过试验,这三种池子可统一按饲养池标准修建。每个池子为20—40平方米的长方形,深度为0.5米左右,池埂下宽0.4—0.5米,上宽0.3—0.4米左右,整个池埂呈梯形为宜。池内修建一个上口50厘米、深0.3厘米左右的安全坑防止池内断水,蝌蚪死亡,池子应成排成列修建,两列水池之间要修建主水渠。每个池子都应具有对角出、入水口和同侧出、入水口,以便根据不同生产时期采取不同灌水方法。修建时要注意防止漏水,可用淤泥灌缝,严重的可采取池底覆盖塑料膜的方法保水,然后在池底表层铺垫砂石,防止池底污泥污染卵团。在一些气温
较低的地区,应在繁殖场的上游修建一个或几个晒水池,使河水先经过晒水池提高温度后再注入繁殖池中。晒水池也根据地势修建,水深度在0.3—0.4米,面积根据条件宜大宜小,以能够充足供应繁殖池用水即可。
2、变态池
变态池是蝌蚪变态上岸的场所,亦起到疏散的作用。因此,变态池应在养蛙场近水处,均匀分布避免幼蛙上山时局部密度过大。变态池应尽量修建在朝阳山坡下,因为春天气温低、阳坡比较适宜幼蛙生长。变态池的面积以25—30平方米,池深度在50厘米左右为宜。整个池形呈锅底形,即池梗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幼蛙出水上山,因为变态期蝌蚪呼吸量大,需大量灌水,保持含氧量和池水的清洁。因此,在修建变态池时应选择有水的地方。【林蛙养殖技术】
三、繁殖技术
林蛙的繁殖技术是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繁殖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工养殖林蛙的效益,封沟养蛙的繁殖技术主要包括选种、产卵、孵化及饲养等。
(一)种卵及种蛙
目前养蛙生产主要是以种卵为主,以种蛙为辅,大都采于野生,一是自捕(采),二是收买。
1、种卵的采集与运输,春季采集种卵,省时、省力、费用低,是目前农民普遍采取的方法,在天然水泡,沼泽性水甸子等静水区用撮网捞取卵团,捞捕时间原则上越早越好。产出不久的卵团体积小,卵团弹性大,不易散开,运输方便,因为林蛙产卵高峰期在早上5—8点,因此捞取蛙卵的最佳时间在早上6—11点。种卵的运输工具可用水桶,远距离运输或产出时间较长的蛙卵应在桶内撒少量的水,避免卵团互相粘连。
2、种蛙的采集、运输与选择
(1)春季采集。林蛙一般在每年四月初至四月中旬出河,四月中旬到四月末,水温在10—11℃时便开始产卵,因此春季采集种蛙应抓紧时间,到河流、沼泽或野外自然泡子中捕捉。
(2)秋季采集。每年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是林蛙下山入河时间,在此期间可捕到大量的种蛙。捕捉种蛙应以网捕、手捉和瓮子捕捉的方法,严禁用药捕、电击等方法捕捉。
(3)收买。目前许多养蛙户采取收买种卵、种蛙的方法,此法是解诀种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补充自捕量的不足,但应注意春季收买种蛙时要掌握好时间,排卵后的雌蛙,准备翌年产卵,因回捕率低,所以成效不大。
(4)种蛙的运输。不论何种方法取得的种蛙,都要避免损伤,种蛙必须用麻袋或篓筐装,绝不能用线绳、铁丝等穿眼、鼻孔及上下额,长途运输时要用笼筐盛装,在笼内加盖稻草等覆盖物,并经常洒水,保持湿度;中途必须用干净河水冲洗,避免蛙体干燥造成死亡。在运输种蛙时不需要装水运输。春季运输时要掌握好运输时间,不能长途运输,如果超过5—6天,种蛙就会不经“抱对”而排未受精卵。
(5)种蛙的挑选。目前尚无种蛙的选择标准,根据林蛙的生长周期和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种蛙应选择3—4龄的,体质健壮、体重在50克左右,体色标准即黑褐色比较好。
(二)产卵方法
人工修建的产卵场与天然产卵场有较大的区别,而且人工繁殖种蛙密度大,林蛙不愿在产卵场内产卵,所以必须在人工控制下,强制在产卵场内产卵,产卵的方法可用笼式产卵法和圈式产卵法。
1、笼式产卵法。用细铁丝或枝条编成笼子,将好的种蛙按雌雄厚1:1比例放入其中,然后把笼子放到产卵池中,适当调节水的深度使笼内水深保持在15厘米左右。产卵笼应放在静水区,远离出水口和入水口,种蛙配对后,在水温10℃左右时,7—8个小时便可产卵。要注意准确掌握时间,及时把蛙卵移送到孵化池,并把产卵后的种蛙取出送往休眠场。如果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按统一标准修建,可选择中上游的几个池子做为产卵池。
2、圈式产卵法。在产卵池四周用塑料膜或铁丝网围住。塑料膜或铁丝网高1—1.5米,向内倾斜45—60°度角,或在上端向内折成直角,下端用土压实。按雌雄1:1比例投放种蛙,密度为每平方米10—15对为
宜。为了提高配对速度,可再加入10—20%左右的雄蛙,产卵后也应及时移送卵团和种蛙,如果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按统一标准修建,可将整个繁殖场围起来,便于管理,极其方便可行。
(三)孵化方法
实践证明,采用自然孵化法比较好。自然孵化是蛙卵依靠自然水温孵化、与天然野生蛙孵化方法基本相似,即:将卵按每平方米15团的数量放在孵化中,任其自然孵化、生长。孵化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孵化时,要将卵团放在浅水区,待卵团膨胀后再移到深水区,如果直接放到深水区,由于卵团未膨胀,浮力小易沉底,受污染,加上深水区水温低,孵化速度慢,蛙卵易损废。二是在孵化初期要采取同侧入水,出水和封闭(半封闭)式灌水法,以保持水面的稳定和水的温度。池内水深在20厘米—30厘米左右,夜间因气温较低要覆盖。三是要注意防止卵团被污泥污染。以蒿秸、枝条等在池面上搭成小方格,将卵团控制在一定的区域,避免漂浮到池边被污染。四是要注意防止天敌侵害,要及时驱逐家禽,特别是家鸭和青蛙等天敌。五是孵化期注意保持环境宁静,避免振动池埂,不可搅动孵化池内的蓄水。六是孵化期水温应控制在10—15℃左右,经专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水温雌蛙比例可提高20—30%。
(四)饲养方法
蝌蚪的饲养是直接关系到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幼蛙的质量。
(一)铒料的种类及加工。铒料分精料和粗料。精料主要是玉米粉、豆饼粉、麦麸等,粗料主要是各种植物的嫩茎叶,如:蒲公英、蒿草等(有毒的除外)。精料的加工过程主要是把玉米粉、豆饼、麦麸按3:1:1比例,适当加工入少量鱼粉,均匀混合,加水煮成糊状,冷却后饲喂。粗料加工过程主要是将嫩茎叶加工成2—3厘米的小段,然后煮熟冷却备用。
(二)饵料的投放。将煮熟、冷却后的饲料,投放在边缘的浅水区,以便于蝌蚪采食。投放方法:用一米长左右的蒿杆枝条等,把饵料粘在其上,投放到水中,让其漂浮在水面上,或者两头架起固定,既有利于蝌蚪均匀采食,又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污染水质。也可用宽2厘米、厚1厘米、长1米左右的窄木条,效果更佳。饵料的投喂量要根据蝌蚪的不同生长时期确定:蝌蚪初期,大约一周左右可以不喂饵料;7—10日龄左右,每天上午投喂一次即可;10—25日龄上、下午各投放一次;25—35天左右,食量大,到高峰期,每天早晨、中午、下午各投一次。饵料量目前尚无明确标准,可按蝌蚪数量适量投喂,以每次投喂稍有剩余为标准,在35日龄左右,每万只蝌蚪食量可达到2—3公斤。蝌蚪到40日龄进入变态期,已基本停止进食,因为蝌蚪发育快慢不一,所以实际生产过程中要细心观察,灵活运用饲喂方式及饲喂养,以免饵料不足或过剩。
另外用取油后的林蛙副产品(肢体)磨碎加工是一种极好的饲料。饲喂方法:将加工好的饲料粉配合少量的玉米粉和青菜按上述方法投喂即可。
(三)灌水技术
蝌蚪期必须保证池内有充足的水量,因此正确地掌握灌水技术是蝌蚪饲养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蝌蚪初期,气温较低,需氧量少,因此水流应通过晒水池,主水渠,然后在池子同侧进水、出水保证水的温度和池内水的相对稳定。在夜间或阴天要加大灌水量,使水深达到50厘米左右,起到保温、防止结冰的作用。到蝌蚪生长后期(30日龄以后),气温渐高,蝌蚪耗氧量增加,所以应采取对角线式灌水法,加大灌水量,增加换水速度,既能降低温度,又能保持水质清洁,提高含氧量。
四、放养技术
蝌蚪变态后要在养殖场内均匀分散,防止幼蛙上岸后局部密度过大,造成幼蛙大量死亡。因此,在蝌蚪40日龄时要进行人工疏散到变态池中,密度为每平方米变态池5000个左右,每公顷养殖场可投放蝌蚪5万只左右。蝌蚪疏散到变态池后,应注意看管,防止被山洪冲毁,严防天敌危害,同时需要继续饲喂少量饵料,保证水量充足,保持水质清洁;气温低的地方可清理周围庶光树枝,增加光照。或用塑料膜铺底的办法提高水温。
五、越冬技术
人工养殖的林蛙与天然林蛙一样,基本上是水下越冬。因为人工养蛙数量远远超过了野生林蛙数量,所以河流的自然情况不能完全适应养殖林蛙的需要,需要人工修建林蛙越冬场所。一是整理天然河道,在自然的河道深水区,要适当加深、加宽、扩大,河流分岔多的需要进行修整合并,使河流集中,水量充足,使林蛙安全越冬。有的深水区自然隐蔽物较少,需要加放草把、石块等隐蔽物。二是林蛙集中分布的范围,在河床的一侧修建小型水库,蓄水深度达到1.5米以上,同样投放草把,石块等隐蔽物,供林蛙越冬。人工水库越冬可采取散放法,让林蛙自由寻找越冬地点。也可用笼装法,在笼内装一些草把之类的作为隐蔽物,然后将林蛙装入,放到越冬池中。
林蛙在水库中越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检查越冬河流的水量变化,特别是翌年1—2月份,水量小,要经常检查避免有冻干断水的河段,使林蛙冻死。二是有些水库属死水区,要经常打通气孔,保证林蛙的需氧量。三是注意防止黄鼬、鼠类等天敌危害。
六、捞捕技术
每年秋季林蛙体大肥胖、蛙油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林蛙成集群性下山入河,是回捕林蛙的最佳时期。 人工养殖林蛙的捕捉方法,目前主要用塑料膜拦截法和瓮子捕捉法。这两种方法,回捕率高,对林蛙的伤害小,且捕捞简单,成本低,此外还可采用翻石法、网捞法、草把诱捕法等方法进行捕捉。
(一)塑料膜拦截法是指在林蛙下山的路线上设塑料膜围墙拦截捕捉的方法。在选好的森林边缘,用塑料膜围高1.5米,向内(林蛙下山一面)倾斜45—60°角的围墙,下端用土压实,在围墙内清理0.5—1米宽的平道上深挖50厘米的沟道,9月中旬到10月初的阴雨天气里,在沟道里便可捕捉到大量林蛙。
(二)瓮子法就是用柳条、榆树条等编成的鱼坞子形状的笼子,要比鱼坞子稍大些,在每年的8月末就应在坡度大,流速快的地方修建倒八字形的瓮子口,9月中旬把瓮子安装好,可捉到大量的林蛙。
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尽量避免损伤林蛙,并做认真挑选,选留一定量的种蛙单独贮存。未成龄幼蛙应迅速送到越冬场,成龄商品蛙应尽快出售。
大棚生态综合孵化半封闭养蛙法
此法适合山区养殖。选择两山夹一沟,有水源、树木、植被和昆虫多的自然条件为养蛙场所,采用120—16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进行人工孵化和幼蛙饲养,夏季在山林中进行区域放养,秋季收回,放入水库中越冬。由于大棚保温、防雨、人为调水、调温、喂食、无天敌,可使幼蛙孵化成活率高达95%以上,而野生的孵化只有50%左右;幼蛙比野生放散养的提前近两个月上岸。由于前期用繁殖昆虫人工喂养,幼蛙生长快,进入森林生活时,捕食和跳跃防天敌能力强。采用半驯化饲养后的林蛙,具有条件反射习性,于秋季气温低时回到驯养地点,回捕率一般高达38%以上,最高达46%,比野生的提高了30—38%,且生产周期由散养3年缩短到2年出栏。此法具有投资少(3000元可养10万只以上)、养殖量大(120平方米大棚年繁殖幼蛙30—50万只)、回捕率高、效益好等特点。
大棚立体综合生态全封闭养殖法
此法适合于庭院、郊区、农田、大棚、果园、荒山等有水源的地方养殖。采用塑料大棚孵化蝌蚪,小区域夏季圈养幼蛙,秋季捕回,利用温室、大棚打破幼蛙冬眠,投放人工繁殖的昆虫,快速育肥饲养的办法。其特点是集中饲养管理,天敌少、损失回收率高见效快,一所即可出栏。利用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进行葡萄、蔬菜、林蛙、昆虫等综合生态立体种养,可养5万只成蛙,年收10万以上。
室内高密度快速精养法
此法适合于大部分地区家庭楼内、平房及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先在室内小棚或室外塑料大棚进行种蛙配对、产卵、孵化,饲养上岸幼蛙。再利用仿生学原理,在室内用立体三层笼箱、投放人工繁育昆虫饲料,采用恒温快速育肥、高密度精养的办法,每平方米可养殖幼蛙500只,青年蛙300只,商品蛙150只。幼蛙饲养4—6个月即可出栏,一年四季均可养殖,每年可养三批幼蛙。立体养殖100平方米,只需1人管理,4—6个月可获纯利1.5—2.2万元。此法不受条件、气候的局限,投资可多可少,规模不限,易管理,见效快,成活率高达85%,收获率100%,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2005-08-16 10:49:40
版权所有:吉林白山八道江区科技局
系统制作: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
东北林蛙养殖技术
一、中国林蛙的养殖概况、效益及前景
(一)养殖概况 中国林蛙地方名有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中国林蛙是一个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士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中国林蛙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动物之一,是具有食用药用两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为保护培育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业很快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探索封沟育蛙技术,并不断取得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广开来,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度捕捉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目前已成为我国部分山区人民的一项致富产业,同时对林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封沟育蛙及半人工养蛙技术如今已遍布中国林蛙的分布区域,据最近统计辽宁省有养蛙点9000余处,吉林省8000多处,黑龙江2000多处,林蛙放养场总面积达2000万公顷以上,其它地区的效益也在迅速增加。半人工养殖技术不断完善,辽宁省已制定了地方标准及规章、规程和办法,林蛙产品深加工及市场营销大大拉动了林蛙养殖业的发展。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符合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森林资源立体开发利用的现代林业经营思想,对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人工饵料昆虫,防御天敌,安全越冬,快速育蛙,雌性诱变及构造围栏模式等技术是成功的,初步解决了人工养蛙的有关技术难题。目前此技术已推广到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及青海、甘肃、四川、湖北等地。 问:养林蛙的经济效益如何?
(二)养殖效益
1、生态效益:中国林蛙每年有6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中,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绝大
部分是害虫,如食甲虫、夜蛾幼虫、尺蠼等,还能采食传播疾病的动物和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蚊、蝇、蛞蝓等。林蛙对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2、社会效益:由于林蛙养殖业的发展,使很多农户有了可靠的致富项目也使很多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林蛙及其产品走上餐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结构,为人们提供了营养保健和护肤美容佳品。 3、经济效益:哈士蟆药用历史悠久。蛤士蟆油有“补肾精、养阴润肺”之功效,常应用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振、心悸失眠、盗汗咳血等症。可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和性功能,促进人们生长发育,所以用林蛙油为主料制成高级滋补保健品和美容护肤佳品。哈士蟆油的化学成份复杂,其中蛋白质占总量的56.3%,另外还含有蛙醇,灵糖类、磷脂、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及多种激素。所以林蛙除了人们鲜食以外,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每只雌蛙售价均在3-8元,每公斤哈士蟆油售价2000-2600元,有些养蛙户年收入有50-60万元以上。
(三)养殖前景
目前中国林蛙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路很好,一直供不应求的局面。从发展趋势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结构的变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林蛙的自然资源已受到极大破坏,按现时人们的环保意识,想恢复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是不太可能的。只有走人工养殖实现产业化的路子,才能拓宽饲养领域同时也能提高饲养业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林蛙及产品的需要。由于林蛙的养殖业发展的晚,技术水平低,养殖效益不平衡,大部分可利用资源仍在荒芜,生产量不大,难以大量供应市场。因此发展林蛙养殖业的潜力很大,而且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因此,人工养蛙具有美好的前景。 二、中国林蛙的主要生态习性 我国哪些地方可以人工养殖中国林蛙呢?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了林蛙的人工养殖场必须建设在林蛙的分布区域内,否则难以养殖成功。中国林蛙的分布虽然很广泛,但主要
产区在东北三省。林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在东向南止于江苏,西部向南止于四川,已有记录的省区有: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内蒙、甘肃、青海、西藏、四川、湖北、江苏等省。林蛙养殖发达地区主要在东北三省,如辽宁的清原、新宾、桓仁、海城、风城、岫岩;吉林省的舒兰、桦甸、蛟河、长白、抚松和延吉、通化地区;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地区如宁安、尚志、武常、牡丹江地区等。凡是有中国林蛙自然分布的区域,方可以发展林蛙的人工养殖业 需要了解林蛙的哪些生态习性才能取得养殖成功呢?
需要了解林蛙的两栖性、食性、繁殖习性、只有满足它们的习性才能养殖成功。 1.两栖性 林蛙是典型的水陆两栖性动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蝌蚪期和冬眠期在水中生活,而变态后的幼、成蛙的活动期在陆地生活,两栖生活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林蛙每年春天完成冬眠和生殖休眠以后,沿着溪流沟谷附近的潮湿植物带上山,开始营完全的陆地生活。林蛙对栖息的森林类型有一定选择,喜栖在林内郁敝度大、枯枝落叶多、空气湿润的植被环境,如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内有高大的乔木,中层灌木和低层蒿草的三层植被遮阴。林蛙不喜息在针叶林内,特别是落叶枯林下。林蛙对山林的方向也有一定选择,春季气温低,林蛙喜欢在温度较高的南坡活动;盛夏时节林蛙喜欢在山林的北坡活动。林蛙在林中活动有一定范围,一般以越冬和产卵地为中心,向外1-2公里距离,否则林蛙找不到适合的越冬场所而死亡。林蛙一般不越过山顶,但对低矮山岗也能越过。
林蛙在水中产卵,对产卵场所有一定选择,主要选择水层浅、水面小的静水区产卵。产卵场地多是泥质水域,有石块、植物茎秆等残杂物,水质呈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为5.5-7.0。蝌蚪期完全生活在水中,林蛙在5℃时开始产卵,蛙卵在水中受精、孵化并发育成幼蛙。林蛙产卵的最适温度为8-10℃。水中的溶氧量多少对蝌蚪和成蛙越冬的影响很大,水中溶氧量不足会使大量蝌蚪及越冬蛙死亡,水深是影响林蛙越冬成活率的关健因素。当气温降到5
-10℃时,林蛙开始下山入水冬眠,气温继续下降,水温降到3℃-5℃时,林蛙向深水域转移,进入长达4-5个月的深度休眠阶段。林蛙越冬水深要在1-2米,在冰下有较深的流动水,才能安全越冬。 2、食性 林蛙在蝌蚪期是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水中取食。成蛙广食性,以昆虫的活体为主要食物,其次是蛛形纲、多足纲及软体动物。幼蛙与成蛙的食物种类无大差别,幼蛙只能捕食小的昆虫。由于蛙的极端近视,只能捕捉管近距离出现的活的动物性食物,而不能吃死的或不活动的食物。幼蛙发现食物的距离在10厘米内,捕捉距离2-4厘米,成蛙捕食距离为10-15厘米。林蛙每天有两个捕食活动高峰期,一般上午的4-8时,下午4-6时,天气较冷时在中午11-14时捕食活动,林蛙摄食旺期是6、7、8三个月份,成蛙每年摄食量为1000多只昆虫,大约重50克。 3、繁殖习性 随着春季气温升高,林蛙逐渐苏醒过来,解除休眠,出河上岸进入产卵场,出河的适宜温度:气温5℃,水温3℃以上。林蛙性成熟时间为2年,一年生雌蛙的生殖腺处于萌芽状态下,肉眼很难看出,野生林蛙在自然状态下,雌雄比列为1:1.34,受蝌蚪发育期间气温影响较大。成蛙出河后即开始“抱对”在水中产卵受精,经过39天的胚胎发育进入变态期,再经15天的发育,变成幼蛙上岸进入陆地生活。林蛙繁殖过程受温度影响很大,在人工保暖期棚内从孵化蝌蚪到变成幼蛙需用37天,在自然发育情况下则需要54天。林蛙每年只产卵一次,2年生雌蛙可产一个卵团,约1300粒蛙卵,镞三年生雌蛙平均产卵1800粒。雌蛙产卵后有一个生殖休眠期,大约10-15天,潜伏在疏松的土壤中或树根等遮阴物下面,当气温升高到10℃以上时,林蛙也恢复了体力,开始进入林中生活。种蛙在生殖休眠期死亡现象严重。 4、冬眠习性 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寒冷而漫长,林蛙冬眠长达5-6个月,主要是水下冬眠,可分为四个时期入水期、散居冬眠、群居冬眠期和冬眠活动期。林蛙陆栖生活时用肺呼吸,入水冬眠后肺部停止活动,靠皮肤吸收水中溶氧,微弱呼吸,林蛙的体温靠吸收环境热量维持。林蛙入水期是从9月下旬开始,为期半个月左右,当气温降至于10℃以
下时,林蛙从陆地返入河流中越冬,当气温高于10℃时林蛙又重新上岸活动,有的继续取食,随着气温下降,林蛙又回到水中生活,呈两栖交替生活方式。散居冬眠期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为期一个月。林蛙在较浅的流水或池水中,常单独地分散潜伏于溪流里的石块下、树根水草间,夜间在浅水活动,寻找新的、适宜的冬眠场所,但不上岸活动。群居冬眠期从11月中旬到翌年3月下旬。为期4个月左右。当气温降到0℃,水温2-4℃,有时水的表面结冰,林蛙向深水中或不结冰的暖水区移动,林蛙进入深度的群居冬眠,一般成群挤在一起冬眠。冬眠活动期是从3月末到4月上旬,为期10天左右。林蛙的冬眠群体已分开或部分分开,在水中短距离游动,但并不上岸,仍在水中生活。当气温和水温升高时林蛙出河上岸,在水域周围活动,气温下降时仍回水中生活,当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林蛙沿溪流两侧湿润植物带上山,而多集中在1-2个夜晚几乎全部上山。一年龄幼蛙无明显的群居冬眠现象。幼蛙比成蛙晚出河10-20天,刚出河的幼蛙不立即上山,而在水边活动,有的在陆地潜伏,气温稳定升高后在适宜的夜晚集中上山。 5、生长习性 中国林蛙是我国北方所产蛙类中生长最快的一种,一、二年的蛙生长速度最快。当年蛙体长达到3.6厘米,皮肤光滑无疾粒,雌雄难辨,体重达2.5克左右,人工养殖的可达3-4克,个别的达到15克以上。二年生蛙体长增加一倍,达到6.5厘米左右,皮肤光滑,疣粒较小,体重达18-20克,雌蛙怀卵量平均1300粒左右,人工养殖的平均体重达30克以上,其中商品蛙占80%以上,基本上达到二年育成蛙,而野生自然林蛙需要三年达到商品蛙。据分析化验证明,人工养殖的林蛙与野生林蛙在体态构造和林蛙油的质量上均无大差别,野生三年生林蛙的体长和体重与人工养殖的二年生蛙相差不大。林蛙二年性成熟,三年龄正壮年,最大年龄不过7-8龄。 影响林蛙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尤其是降雨量多少及其分布状况对林蛙的影响最大,若6-8月雨量充足,林下湿度大,给林蛙造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有利于滋生昆虫和林中幼小动物,为林蛙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促进林蛙的生产发
发展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和出路
陈 夷
发展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及发展对策这个问题,是不少人所关心的问题,笔者也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商榷。
绝大多数的人认为,阻碍全人工养殖的主要障碍是技术问题,笔者不赞同。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持主要障碍是技术问题的观点主要归纳了下述问题:
1.疾病防治问题。
2.生殖休眠成活率低问题。
3.越冬死亡率高的问题。
4.饵料单一问题。
5.蛙圈环境问题。
6.商品形成率低问题。
7.养殖技术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8.品种培育问题。
9.虚假炒作问题。
从这些被归纳的问题本身来看,实际上已经不成技术问题。依据如下: 首先,疾病防治确实缺乏研究。但是有了研究就能够有效防治了吗?比如说红腿病,国内外相关研究不算少。对于研究结论本身,笔者通过现场考察认为是正确的。可为什么至今红腿病还是林蛙养殖中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呢?显然缺乏疾病防治研究不是关键因素。如果在有研究、有针对性有效方法的情况下,现场实施红腿病防治上仍是困难重重,那么这就不是技术问题了。就疾病研究深度和广度的角度观察,林蛙疾病防治显然是不足的,可牛蛙疾病防治研究同样不足,并不妨碍牛蛙养殖形成产业。因此,林蛙疾病防治研究不足的技术问题本身并不足以导致养殖的失败。笔者现场考察研究认为,不懂得疾病发生的机理,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科学管理被排斥。现场难以落实正确的三防措施,难以达到规范进行日常管理要求是一个导致现场疾病频发、恶性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生殖休眠成活率低确实可造成很大的损失。但为什么要把养殖停留在3年成品的状态呢?如果实施2年达到商品规格生产目标,那么只需要经过1次的冬眠考验。而对于这一次的冬眠后生殖休眠的成活率,难度并不高(因为对北方大多数蛙来讲很可能还不具备生育能力),目前一般的成活水平也可达到90%以上。对于长城以内地区,第一年养得好的蛙能够具备繁殖能力,但成活率目前也能够达到90%以上。之所以一般养殖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事实证明问题也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建立技术的指导理念、理论上。两年达到商品规格(25克)这已经是北方很普遍能够做到的,中原地区也已经能够在当年达到(南方更是轻而易举)。技术的差别只是能够产生的规格大小。所以以3年出产品为计划目标是不当的。综上所述,在生殖休眠问题上产生重大损失,主要原因并不是在目前技术
发展水平的程度上。之所以这个问题还严重困扰一般养殖场,真技术在市场理念理论环境下被视作异端,难以得到推广运用以及难以得到正确的推广应用才是真正的原因。
越冬死亡率高的问题,实践已经证明了主要问题不是在技术上而是管理问题。林蛙带病越冬,冰封水面不透氧(甚至冻透)等是两个明显的、造成越冬林蛙死亡率高的主要表现。而这种现象屡警不止,又是由于管理的懒散和虚假技术的宣传造成。以讹传讹认为池水不必深,林蛙冬眠不必透氧具有相当的市场。根本没搞清楚北方全人工室内冬眠与室外冬眠的差别,弄不清楚河流中冬眠和死水池子冬眠的差别。在省钱和省力思想的指导下,一切从简。对于带病越冬、越冬期感染更是常见。
由于饵料单一营养不全面,影响到林蛙健康问题,笔者认为这是人为主观认定的“技术问题”。因为影响到动物健康的因素很多,也就是说动物的健康和饲料是否单一不存在互为因果的必然联系。显而易见,营养不良会造成动物不健康,但是动物不健康不一定是营养问题,饲料单一与营养单一之间也并不存在营养缺乏或者单一的必然关系。
目前对于饵料是否适合动物的生长发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判断。第一是动物是否积极捕食;第二是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否受到阻碍;第三是肉料转化率是否高。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显然黄粉虫、蝇蛆、蚯蚓林蛙是积极捕食的;用这些饵料投喂林蛙,林蛙在2年内目前(南方)能达到的数据是平均体重50到60克,北方约40克以上。这都远远超过野生状态下的生长发育程度。经检测分析也已经证实养殖蛙的营养水平高于野生林蛙;药用成分无显著差别。肉料转化率笔者测定的结果最高达到1:2.14的程度。从动物健康角度考察,现场也证明了用单一的黄粉虫喂养成活率是可以稳定保持在80%以上。因此,目前的饵料不存在营养单一以至于影响林蛙正常健康生长繁衍的问题。笔者反倒是觉得营养过剩了,以至影响到经济性(虽然投入产出比能够达到1:5的高度,以至有意见认为不必在养虫上多花精力,把蛙养好了就是买虫投喂也能赚钱)。从蛙的生理研究资料看,似乎对于粗纤维饲料还是有可能加以研究和参杂投喂,这对林蛙的生长可能会更好,由此达到更高的经济性。东北有人目前在研究采取颗粒饲料投喂,这是一条改善营养结构降低饲料成本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之路。
蛙圈环境问题恰恰不是模拟自然环境不够,而是受“三层植被”经典理论的误导。笔者已经多年、多次发问:林蛙进入三层植被地带的生理本质是什么?如果“三层植被”是林蛙生存发育的充要条件,为什么在草甸子地区也广泛存在着林蛙?在采用“三层植被”进行全人工养殖条件下,怎么来有效监测蛙情和落实疾病的防治?恐怕有效喷洒消毒药物都成问题!更别说发生敌害(尤其是昆虫类敌害)情况下的捕杀了。当然,很多并没有采用三层植被理论来建设的蛙圈也失败了,但排除其它原因造成的失败,就蛙圈建设的技术要求都明白了吗?没有几
个人是明白的。所以,蛙圈环境建设错误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对林蛙生物特点的认识问题,也就是基础理论研究或者宣传教育滞后的问题。
商品形成率低问题。确实目前商品形成率总体上是很低的,但是这个问题是上述问题的后果,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问题加以思考。
养殖技术统一标准和规范问题,是在已经形成多种公认的技术方法之后才产生的需要,而不是在目前总体还是在做初级的探索阶段。因此不能作为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品种培育问题,笔者同样认为现在提这个事情还为时过早。因为东北林蛙的种下分类研究至今还没有展开,怎么来着手品种的培育问题呢?现在不是缺乏培育技术,缺乏的恰恰是“品种”的研究问题。因此尽快进行东北林蛙种下分类研究才是当务之急。
虚假炒作问题非常严重,但这不是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显然认为全人工养殖失败是技术原因的依据不足。以上几个问题目前业内已经达到的技术程度,请阅本博客《养殖林蛙的几个技术节点和当前的水平》一文。同时请关心笔者针对红腿病撰写的《林蛙红腿病防治辨析》。 对于林蛙全人工养殖目前广泛性的失败的现象,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个是对林蛙的生物特点认识不足,由此主观臆想性的认识、结论泛滥。依据这些“研究成果”是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技术工艺的,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正确引导的。第二个因素是介入者的素质问题。这个素质主要表现在对一个高科技项目的基本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严格按科学规律处理现场问题的自觉性。一句话,是表现在对科学客观规律的尊重上。
笔者认为,目前对东北林蛙生物学特性的基础研究不可谓缺乏,缺乏的是正确地理解和向应用技术理论的转化以及正确地形成工艺技术。在这个领域中,目前形而上学严重,单纯依据基础理论研究结论“依样画葫芦”地应用到现场;机械理解各种研究结论不能与现场实际的多变状态结合(请参阅本博客《和朋友们说一点林蛙养殖的“理论与实践”》等文章)。类似的情况是枚不胜举的。而恰恰是这种错误的理念形成了对林蛙养殖技术认识、开发的基础,那么有成功的可能吗?
进一步,为什么真技术难以推广?不说在低层次中的以讹传讹形成的思维定势,就是在较高的养殖层次中也不进行有含金量的交流。只要看看本博客的评论参与情况,以及本博客文章被原样拷贝后纳入自己论文的现象就可知一斑。除了上杂志发表文章,不交流不探讨,重复研究重复投资反复地从零开始闭门造车,如此怎么来求得总体东北林蛙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行业内的不正之风,不敢公开站出来说真话,宣传科学的理念引导投资人避免错误,就是象网络这样的虚拟环境都是畏首畏尾,生怕失去了什么东西。有些人还习惯于在背地里对别人的成绩说长道短种种非议,甚至是冷嘲热讽、怀疑否定,就是不能公开地进行有理有
据的商榷。这种状况对发展完善养殖技术、让最广大的投资人认知正确的知识危害性极大但绝不是技术问题!
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至今为止还是一个高科技项目,其需要具备的科技能力广泛,而目前科研资料不足,技术误区比比皆是,虚假宣传充斥市场,投资很大。由此所造成的介入风险极大。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小投资人并不具备介入的条件。而恰恰是一般小投资人组成了现在介入项目的主要成分。不对这部分投资人进行劝阻,想转变全人工养殖大面积的失败这决不是解决技术问题所能够达到的。 已经介入的情况下,介入者的学习能力不足、自信自己是个天才、自信自己经济实力足以摸索出一套先进的方法(尤其是是规模化投资人),只相信自己的感觉不尊重科学规律和知识,这就造成了处于绝境之中而不能自知,更无法主动规避,甚至拒绝正确的意见。这样的养殖结果会是什么?失败是必然发生的。因此发生大面积的失败技术问题仅仅是表面现象。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态,不仅要项目的内行始终以产业的前途为己任,主动宣传科学宣传正确的认知。同时要有产业战略投资人介入(而不是希望短期暴利的纯商业性介入,事实证明这部分投资人走向项目投机概率很大),运用正确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核心发展基地,由此通过就近的现场带动、指导、发展周边养殖,最终形成地方性产业。
一点陋见,欢迎商榷探讨。
欢迎业内同仁对文章观点一起商榷共同探讨。
博客网址:
(上传文库日期:20121103)
林蛙养殖骗局手法解析2010-08-31 16:34 林蛙养殖骗局主要集中在使用欺诈手段进行炒种从而谋取暴利。凡行业的炒种者除了刻意营造林蛙养殖简单,投资小,风险小,收益巨大的行业舆论氛围外,主要就高举着三样东西骗取市场信任和掏钱的。一是高喊着自己有“基地”、公司,最不济的是说自己有场地,暗示市场自己有着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二是拿出了一些照片、视频,好像硕果累累自信满满;三是打着参观考察培训供种回收技术支持等系列服务的旗号,让人觉得技术全面效益有靠。 笔者无意说凡以这三项来展示自己的就是炒种者,但只要经过仔细观察如下几点就能够发现刻意炒作欺诈者的面目: 1.什么称之为“基地”?是有那么几亩地几个蛙棚几间瓦房就能称作是基地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约所有养蛙的地方都能够称之为“基地”了。 所谓“基地”,指的是出发点,大本营。那么这些自诩为“基地”的进取前沿在什么地方?大家可考察下,这些自诩为基地的地方,是否有“前沿”;是否有切实可信的战略发展计划;战略发展计划中的方方面面以及与前沿的关系,是否存在着这些战略的有机关系。 比如说,这个“基地”发展有养殖户,那么这些养殖户为什么发展的,和“基地”的战略发展关系是什么?他们之间的战略纽带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买卖种蛙和回收合同的,这仅仅是交易关系而不是战略关系。不少人认为发展推广养殖了,就能够称为“基地”了。这不是对“基地”有意的炒作,就是在有意的炒作误导下形成的定向思维结果。事实上凡有客户和合同,作为一般的贸易公司就是日常的业务内容,完全不能作为“基地”的范畴。 所以当考察发现名不副实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个问题:对方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那么有公司,有场地是不是就等于有实力和推广的资质呢?其实这是前几年的主要炒种旗号(这两年的牛皮是越吹越大)。在全人工养殖总体失败的格局下,略思考下就能知道,借贷度日的、负责累累的、苟延残喘的、靠另外的产业支撑的、仅有微薄利润勉强糊口的等等不利处境情况下,只要还不到关门清算的地步,公司名号和场地都会存在的。所以有公司名号和场地并不说明就是具备实力和资质。因此,仅仅反复把自己有实体进行强调的,都要加以警惕。 但是,高举这杆旗子的好处是让不知情的圈外人产生一个遐想:这些公司或场地是怎么存在下来的?不赚钱能存在下来吗?这种简单的遐想甚至成为很多人上项前“考察”对方的出发点。实际上就是去看看是否有这个公
司、这个场地,看上去是不是还象那么回事。那么好极了,炒种者就会精心布好了一个外表光鲜的局来等你上钩,并且让你切实感受到他们是运转着的。因为在你的思维中,“存在着”就说明了一切,那还有什么能够阻挡炒种的成功呢! 好些投资人除自己亲自去看外,在这之前还会到处打听哪里是真的好的,于是争夺舆论渠道就成了这些炒种者必然的选择。除了打出虚假广告、在各自的网站、博客、空间甚至是QQ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进行虚假宣传、造谣诽谤他人以外,业内比较著名的交流渠道“百度林蛙吧”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个“吧”中,各路炒种者采取不同的手段,甚至雇佣一批人采用造谣、诽谤、谩骂等下流手段,长期盘踞,攻击真实的发言,干扰正常的探讨交流,美化自己,掩盖真相。更有甚至与政府农科热线黑专家狼狈为奸,互相利用、各得其所。笔者长期以来坚持科学态度坚持劝阻一般经济薄弱的小投资人介入,于是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其中被主要围攻的“大骗子”。如此打着“反骗”的旗号进行欺诈性舆论宣传的行径,与直接或间接推荐炒种实体、宣传林蛙项目“投资少效益高”交替利用,在百度这个重要的行业交流窗口已经成为一种主旋律。还要注意的是某些居心不良者怕公开行骗容易被揭露(尤其是近年来笔者坚持在林蛙吧这个渠道不断揭露行骗言论情况下),就建立各种所谓“技术交流”的QQ群,而在这种群中组织几个“托”来搞气氛、交朋友,怂恿加入者介入林蛙养殖从中达到炒种牟利目的。 在这种有实体幌子、有舆论配合的氛围下,很难有真心介入投资的人能够逃脱被蒙骗的厄运。今年还不到入秋,笔者所知道的投资人,其中不乏规模达千万级别的,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其实要识别这类骗术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关注市场上这些“推广”者是否在秋季打出广告欢迎别人去考察。因为无论从推广方展示养殖成果技术实力,还是学习者进行场地准备两方面来讲,这个时间考察学习都是最佳的,而根本不是春季(早春林蛙就开始产卵,学习再加建设来得及吗?再参见第三节。)。 2.为了加深初步查阅资料的人的可信度,炒种者会在自己的网站等宣传渠道中,打出一些照片、视频之类的东西,并且拼命加以渲染和在各种舆论渠道里加以强调。让人看着这些东西就觉得对方确实把蛙养成了。这种手段实际上非常成旧,只是骗骗刚接触项目的人而已。 实际上,只要养过蛙会拍照的都知道,不管你的规模有多大,只要选好了角度就都能够把小蛙圈拍成大蛙场,拍出那些“累累硕果”的
。所以有照片和视频本身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只有包含着技术含量的照片才具有意义。但一般外行能够看出技术含量吗?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仅仅拍几只蛙在地上跳跃或者是聚堆打盹的照片或视频,是不能作为技术实力凭证的,把它们作为观赏倒可以。这样的照片和视频只要圈里还有蛙活着,大家都能拍到。所以,把观赏价值的东西当成技术实力的展示并加以强调和渲染,其目的就不言自明了! 3.至于考察参观培训供种回收技术支持等等,实际上是让客户产生系列服务完整的联想。但仔细看下,为什么这些单位或个人不在每年的9-10月份“欢迎考察”?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技术领先”、“国内最大”等等自诩的场地上已经“惨不忍睹”甚至已经死得没有什么蛙了。而只要避开这个时间段,早了就还有蛙,晚了那蛙就“入水了”、“冬眠了”、“还不到产卵期”,你自然就看不到蛙了。 很多人简单认为,考察亲眼目睹就不会被骗,眼见为实嘛!其实这样的投资人忘了魔术的障眼法。最低限度,这些地方的蛙圈里面都是草,你能看清楚还有多少蛙在那里吗?笔者曾应邀对某蛙场进行技术评估,他们有8个大棚,每个棚有近200平方。对方号称还有6万余当年蛙,5000余二年蛙。而实际上呢?笔者观察分析后,当场要求进行抓捕集中。结果经过两天搜寻找到当年蛙2000余只,二年蛙仅25只!!其实在更多地方除了开春炒种一直到小蛙登陆后的一个月左右才开放,其它时间里是进不去的(让你进去干吗?),尤其是到了该收获的秋天。你一定要进去怎么办?开个天价参观费就能把你难住。 一般来讲,因为考察人常千里迢迢去的,也是在事先选择过的。经济上和精力上都没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所以基本上是抱着对方“基本可以”就进行“合作”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考察者有一种虚荣的心理,总相信自己是独具慧眼,不会轻易否定选中的对象的。 所以,对于处在各种不利情况下的炒种者,只要给对方一个合适的解释就行了。比如今年不巧遭灾;今年饲料没有跟上;比如今年孵化时间晚了;比如现在蛙多数都在草里面;比如今天气温低些,蛙不愿活动都隐藏不出;更有甚者还振振有词:我这里太出名了,小蛙都给卖走了!你要养就快下决心,把定金交了合同签了,迟了我的订户都满了,你要养我也没蛙给你了。其实内行的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而外行就很容易信以为真。最终大不了死猪不怕烫,信不信由你吧! 培训就简单多了,没接触过养蛙的人哪里知道对方是胡说八道还是真有能力?所谓浑水
摸鱼,谁能分辨真和假?只有当养起来后才发现根本不行。笔者曾撰文分析过,由国家专利评估所确定的价格,一套系列的养殖技术其价位在数十万,甚至一个蛙场建设的无形资产就达到了数百万!那么这个几千元的培训你认为真有含金量,真能帮你把蛙养成吗!最多只能教你怎么开始养殖林蛙。实际上,把这个价格包装成全部技术投入,不仅是出于无奈(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真正能养出蛙并达到自诩的效益的技术),更是为急于提高收入的一般小投资人量身定做的,而重点的收入是放在炒种上。歪打正着的是一些规模化投资人也中了这个圈套,以为林蛙养殖技术就那么回事,派几个人学习一下,最多再请一个养过蛙的“技术员”或者叫做“养蛙老师”,回头就数百万、数千万地投入下去,实实地笑翻了炒种方! 供种才是所有运作的核心,这个里面利润炒作成功的话极大。这就是养蛙人纷纷趋之若鹜的原因。这个里面一般人常拿价格说事,笔者不认为是这样。一方面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确定的。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以野生成年林蛙冒充人工选育种蛙的话,真正的种蛙其培育的成本也确实是极高的。炒种其实不仅通过抓捕普通野生成年林蛙(甚至是刚达性成熟的)冒充培育的种蛙卖出高价,最重要的是通过不合理的数量供给来达到暴利的目的。炒种者常以多于现场实际需要几倍、十几倍的数量让养殖者购买种蛙以谋取暴利。有个场子引种就花了8万,足以使蛙场密度达到700只/平方!更多的则是利用引种人不了解这个项目技术难度,为对方构造出一个美好前景后,就以几百万、过千万的投放量计划生产,由此成千上万对地卖出“种蛙”,达到暴利目的。在高于市场商品蛙价格数倍、超过实际容量数倍(乃至十几倍)、超高生产计划这三个因素的集合下,大家算一下,其中的暴利达到了多少?(注意这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是乘法!!) 在这里,笔者顺便说一下。有些规模化投资人认为,既然现在的技术还不成熟,那么就用数量换商品量。就是投入10倍的养殖量换取最后的商品量,照样发财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的。因为既然使用了不成熟技术,预计会造成90%的损失,那么你是用什么来保证还能剩余10%呢!这么干全过程的成本是多少(请参阅本博《林蛙养殖最低成本大约在什么范围》一文)?笔者这么多年来,听说了不少规模化投资人这么干,却还没有见到有谁达到预期目标的。大家可查阅下近几年来,初期通过新闻、电视、百度林蛙网页广告等舆论渠道宣布建立了庞大的什么基地或者公司的单位,是否还有后继报道?据
笔者所知,除去死个精光外,当年就只剩下2-3%倒是有那么几起,连放养靠天长的成活水平都没有达到!笔者曾专文分析过,目前不要说不成熟的技术,就是对于一般极少部分还能盈利的人群来讲,投入产出比仅1:2以内,如果着重用数量换商品量的方法去掉成本以后,冒这么大风险和投资所得到的回报能有多少?与在正常投放的情况下,目前已经能够达到的投入产出比1:3--1:5相比,其中又相差了多少? 关于回收是最诱惑刚介入养殖林蛙的人的一项内容。其实对方早就知道你是必败无疑的,谁还会怕和你签署回收合同?对周边就有野生林蛙的地方,有人就琢磨万一死亡了就去收野生林蛙拿过去换钱。其实自己看看这个回收价格,不就等于是野生林蛙的市场价格甚至还更低些呢!路程稍远的还得贴上运输费,这种情况下你就是养成了会有得赚吗! 技术支持等是让客户放心的关键招数。这里说说技术支持的必要条件吧。 除了建设方法和基本的技术培训外,其实养好蛙更重要的是现场的调理和对疫情的防治。而对于现场的调理是根据当地情况的变化,依据林蛙的生物特点进行随机的处置的,并无一定之规。同时,从笔者领导团队由南到北横跨浙、苏、皖、鲁、豫、川、辽、黑、上海,约十余个点的研究,以及与无数的养殖户信息交流反馈情况看,各地疫情特点均有差异,并且与当地的地理气候及其管理水平具有密切的联系。另外就是同病也广泛存在着不同病菌感染造成的情况,同时不同病却可由同一种病菌引发,还存在着不同病程中不同的病理反应。至今为止笔者虽自酌对林蛙疾病防治的研究居于领先,但每经一地,病例档案还在继续增加!决不敢说蛙病种类到此为止不会再有新的案例出现。 那么请思考一个基本问题,作为常偏隅于一地却又面向全国的推广方,他们是怎么知道各地地理气候特点,并掌握养殖规律和疫情特点的?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够进行正确的指导?面对对深层次知识还极其缺乏的客户,如何能够清楚地表达蛙情或者疫情呢?缺乏严格训练的养殖户极其容易发生操作不规范而导致林蛙发病,如果支持方接受的信息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表达的,那么如何正确进行技术支持呢?显然这种技术支持是靠不住的。 也就是说,真正的技术支持必须能够可信地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即为假。 对于现在满目的炒作,有些人很幼稚地认为投资人失败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就可根据合同文本去告他们欺诈!其实这些朋友自己看看这文本上的条款,当你养殖了就知道是霸王条
林蛙全人工养殖状况的真相
陈 夷
(本文实录于笔者在业内的一次对话)
问:
想问问一弓,在上边的帖子中和你以前发的帖子中也看到过你说全人工养林 蛙能挣大钱。还看过你说现在是100%的失败的说法。那这是怎么回事儿呀?你不自相矛盾吗?你要是说全人工养林蛙成功了那我认为你也是骗子。我们屯儿和俺哥家和大伙听说的咋没一个成功挣钱的呢?你说说这天南海北的都谁真成功挣钱了呀?挣钱的都是向靠炒种骗人挣钱的是不是?
答:
全人工养殖林蛙投入产出比目前技术已经证明可以达到1:5,随着自然方法达到雌蛙培育(超过90%)技术的完成,已经具备攻击1:7-8的能力。因此这个项目是能够超越所有工农业优质项目的效益,确实能够挣大钱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这个项目的技术含量很高,投入很大,远不是一般经济拮据的小投资人,或者是没有真实技术支持的大投资人所能够达到的,更不是依靠社会炒作的那些方法所能够达到的。
在相当长时间以来直至今天,参与的人群中却都是经济拮据资金不足、知识掌握程度远低于需要的投资人。更由于长期以来主流技术导向的错误,因此造成几乎是100%的失败毫不奇怪。前两天我还说过,据悉东北几个元老级由于得到一些技术阶层的支持而养得处于最前列水平的人明年也将退出,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技术的含量和这个项目的严酷吗?而这个严酷实际上就是反映了这个项目要独立达到成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之深和之广,不是一般局外人或者粗浅接触过的人所能够想象,更别谈了解了。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有一家从09年起步至今仅三年时间5亩地,去年买了小车、今年已经收入了110万!另有一家也是09年起步,据他们在这里公布的信息:到今年已经完全摆脱了以往严重亏损局面,不仅规模到明年将扩大达到8倍,要求投资的达到了200万以上,自己也已经买了小车。
以上就是这个项目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及其基本原因。
问:
那你还说“全人工养殖是唯一的出路”这能说得通吗?既然向你说的那么难那啥时候能推广普及呀,如果还总是这么多人失败,那这“唯一的出路”走得通吗?只有少数人能养成就是唯一出路吗?你不自相矛盾吗?请作答。
答:
1.为什么说全人工养殖林蛙是这个产业唯一的出路?【林蛙养殖技术】
你知道吗,就是按七十年代野生蛙那么多的时候,我国蛙油最高产量才多少?2万斤。而随着七十年代末期在东北发生狂捕滥杀,到了80年代自然野生林蛙资源就不得不被划入了易危物种,要想达到充分的市场供应是不可能的了。随着半人工养殖的展开,极大制约了狂捕滥杀,林蛙种群密度有所回升。然而以直接赢利为目的的半人工养殖大量收集周边地区的蛙卵超密度地投放到自己的场地,这种做法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从我们对伊春地区考察看,春季的蛙鸣已经听不到了。据当地半人工养殖户反映,已经找不到足够蛙卵投放到承包区域的问题,产量能够维持当前水平已经不易了。据我们所知,包括最后才发展起来的吉林省,能够承包封沟养殖的都已经承包。因此,自然资源加上半人工养殖产量已经不能进一步增长达到适应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全人工养殖所能够达到的成活率和商品率都是自然条件下0.3%回捕率、半人工养殖5%的最高回捕率所不能相比较的;全人工养殖能够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展开而半人工只能局限于长城以北,由此从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市场供应能力的出路在哪里?除了全人工养殖还有其它出路吗?这是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了的问题。
2.成功进行林蛙的全人工养殖,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所组成的,而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是单一的养殖技术。还记得我当初求教于上海农科热线吗?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养殖林蛙不是单一知识所能够达成成功的。最明显的是养殖林蛙你必须对林蛙自身(蝌蚪、蛙期)、饲料(最基本的含黄粉虫、蝇蛆、蚯蚓)、疾病防治知识。你不仅是一个多种类动物的养殖员,你还必须是一个多种类动物饲料的营养师、一个高超的动物医生。这些都是在没有基本的化验装备和基本资料参考的情况下,你必须独立胜任的工作。
当走过了这一段路程后回过头来看,要完成多学科的学习已经难以有很多人达成,还要成功地、综合性地运用这些知识,这更是对一个人智力和实际能力严峻的考验。这个项目已经走过了26年,能够走出来的凤毛麟角,这不足以证明了它的严酷和它对相关知识技能的苛求吗?所以它确实是一个高科技项目。 这样的人才,自我开始对业内开通QQ、博客以及在这个林蛙吧内与大家沟通,这么多年里在我面前走过的数千人中,我只发现了几个能够具备这个素质的。但有条件介入的只有1个,他成功了(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个人)。这个一比数千的成功的概率,就是这个项目要想独立达到成功的可能性!
没有满足必须相应的要求,就是暂时走在了前列,也会最终被淘汰,这不严酷吗?几乎100%失败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吗?这就是我要补充说明的介入养殖人
的内因问题。绝大多数介入的人不具备这个自身素质去攻击这个高科技项目,独立达到成功,那么大面积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这里我补充下:我所说的成功,不是能够养出蛙卖钱,而是达到投入产出比1:3及以上。如果达不到这个数据,那么技术和投资小得多的食用菌培育也能够达到1:2.7,冒这么大风险去全人工养殖林蛙对于致富农家来讲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3。既然这个项目要达成成功这么难,那么要实现全人工养殖林蛙业的兴起这条道路走得通吗?这其实就是我长久以来所考虑和进行验证的问题。 注意上面我所说的:要独立达成成功。注意这独立两个字所表达的含义。
事实证明,如果在成功者的正确指导下,如果养殖人能够认真贯彻执行,要达到成功是可行的。但必须是达到两个条件,真实技术和认真贯彻执行。
我09年开始通过网络指导的方式对这个途径进行了尝试,证明是可行的。而上面提到的那个成功者的小范围推广也证明了是可行的。但同时都证明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充足的资金和诚实踏实的学习态度。
因此我提出了一个整体的构思,就是由战略集团出资建立一个产业级别的核心基地,由此来实施产业形成的基础工作和具体的运作,带动起这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这必然是可行的。
这就是少数成功人士和广大蛙农能够建立的关系,和产业的出路形式。 目前困难的是,由于商业资本的急功近利性质是难以担负起这个产业重任的,而战略资本在中国现状下就太难实施,我多年来仅遇到一个却还是个华裔,金融风暴破坏了这次合作。
因此你说这个项目到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一般投资人发生关联并使得他们也成功赚钱,目前来讲既可说是遥遥无期,也可以说近在眼前,就是个缘分吧(别认为是自我暗示,我重申一遍我不接受小投资人和商业投资的合作),业内确实有几个无名高手的。但必须明白的是带动成功一个投资人所花的精力远远超过卖种蛙的经济收益,因此真高手不会把这点炒种收入的诱惑当回事情的。还要提醒学习者一下的是:按这个吧里我所看到的情况来讲,这些人都无缘得到真技术支持的。具体原因自己思考吧,或许哪天懂了你就觉悟了。
回过头来看下这个项目目前也是公司+农户的形式,为什么失败?因为没有满足真实技术和认真贯彻执行这两个必须的条件。首先是虚假技术泛滥,其所谓“推广”的目的都在于骗取投资人买种蛙得到暴利;其次是介入的人盲目自信自负,另行其事,最终导致失败还有什么奇怪的吗? 这个形式已经。走了26年(笔者以全人工发展可查阅的历史记录为据按1985年为起点计算),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这也就是我既坚持反行业欺诈,揭露各种骗局手法,规劝一般小投资人不要介入林蛙全人工养殖也反对商业性大投资介入的原因,同时也是我不绝对地、一概地否定炒作,更不反对成功者使用正当手段进行项目炒作的原因。 因为虚假技术和虚假成功炒作的目的是蛊惑投资人介入为自己炒种谋其不义之财服务的。其结果就是投资人在憧憬中倾家荡产,而炒种者不过获得了暂时的苟延残存。林蛙吧内目前持续的闹剧中,有头脑的投资人就应该已经察觉到这个项目存在的主流风险了。
笔者诚恳欢迎业内同仁对文章观点一起商榷共同探讨。
博客网址:
注:请在浏览器中直接粘贴网址访问(通过搜索引擎难以找到)。
(撰写日期:2011-12-18 13:01)
上一篇:辽宁冷棚桃采收的时间
下一篇:剌猬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