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瓷器之于中国,恰如奥林匹克之于希腊,代表着鲜明的文化符号。从丝绸之路对外输出,到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到欧洲人改用“China”来统称中国,“瓷器”二字频繁见诸中国的经济史和对外交往史。
不过有瓷以来,薪火相传的瓷窑却为数不多。无论是邤白越青,还是钧汝官定哥五大窑,各领风骚数百年后都消泯在岁月的长河里了。德化则是难得的有幸之地,从原始青瓷起步,历经两千年而窑火不熄。用长期主管德化陶瓷产业的德化县政府副调研员黄发建的话来说,即便在动荡年代,德化瓷器也只是少或多的问题。走近德化陶瓷,让我们先聊一段德化瓷的前世今生,探究这座瓷都特有的文化基因。
传承千年
瓷器被称之为“泥与火的艺术”。泥和火分别对应瓷器的制瓷原料高岭土和烧成材料木柴。“在古代,必须有高岭土的地方才能做陶瓷,而德化恰恰有着丰富的高岭土资源”黄发建介绍,很多古窑之所以没落了,和当地高岭土和木柴资源枯竭有直接关系,而据勘探德化当地的高岭土资源超过一万亿吨,已发现的瓷土矿点就达110多处,遍及全县各地。
同时,依托福建第二大的山脉戴云山脉,处闽江与晋江两大水系的源头,德化也不缺乏古时烧瓷的主要燃料——木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环德皆山也”《德化县志》如是描述德化的山川地理。据了解,德化目前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7.4%,拥有泉州市一半的森林面积。
有泥有柴使得德化具备了孕育陶瓷文化的土壤。据专家考证,大概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已经开始出现陶器。“陶器发展到极致便是原始青瓷”,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道,2007年在德化发现了原始青瓷烧制的窑址,截止目前国内只有浙江德清也发现该类窑址。与瓷结缘,从此两千年。《德化县志·物产矿类》记载:“泥产山中,穴而伐之,绠而出之,碓春细滑,入水飞澄,淘净石渣,顿于石井,以漉其水,乃砖埴为器,烈火煅烧。”据有关部门统计,德化县目前已发现的历代古窑址有239处,其中西周一处,唐五代1处,宋元时期42处,明代30处,分布于全县18个乡镇68个村。另据记载,清朝盛时,德化瓷工多至25000千人,约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到如今德化陶瓷的产业规模达到60多亿元,全县有十多万人口从事与陶瓷有关的产业。
海外驰名
与其它名窑不同,德化窑身上有着深深的海外烙印,其海外知名度甚至要远远高于在国内的知名度。
八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出口贸易飞速发展,便逐渐形成了一条连接东亚、西亚、地中海世界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刺桐港彼时是出口的远东第一大港。近水楼台先得月,宋元以来,德化瓷器借助泉州港大量出口海外,开始崭露头角。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泉州性了一个多月,曾在其著作中盛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
德化瓷在内的中国瓷器的大量出口,甚至影响或改变了有些当地人民原有的生活习俗。当时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未使用中国陶瓷器前,“饮食以葵叶为碗,不施上筋,掬而食之。”在东非,瓷器代替了当地传统的陶质、木质和金属质食具,人们也改变了用公用陶盆一起吃饭的生活习惯。
明代,德化白瓷的问世更是让海外感受到了中国白的独特魅力。相较于其它窑区,德化所产瓷土,氧化硅和氧化钾含量较高,烧成后玻璃相较多,因而瓷胎致密,洁白如玉,透光度极佳;由于釉料中含铁量特别低,含钾量高,焙烧时又采用中性气氛,所以白瓷釉色更为纯净,从外观上看,釉面柔和莹润,如脂似玉,迥异其他白瓷,被欧洲称为“中国白”。
除了白瓷,明朝德化大量瓷雕大师出现也让宇内为之赞叹。代表人物何朝宗大师更被海外共尊为瓷圣。女诗人舒婷留诗感叹,“从何朝宗指间,坠下那一滴畅圆的智水,穿过千年,仍有余温。”时至今日,人物瓷塑依然是德化瓷业的拳头产品,德化白瓷观音也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文化上的多元兼容正是德化瓷业能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多元兼容
在德化瓷深刻影响海外的同时,海内外多元文化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德化瓷业。
宋元时期,很多内地瓷窑不惜“陆行万里”而泛舟出海贩卖瓷器,与沿海瓷窑激烈地争夺海外市场。“与官窑不同,德化作为民窑,一直走海外销售路线,自然而然结合海外市场的特点和文化风俗,生产贴近市场的产品。”德化陶瓷学院张南章副教授介绍,一开始德化出口到欧洲的碗碟,由于不适应当地饮食习惯根本卖不出去。后来荷兰人带着啤酒杯的造型来德化定制瓷器,然后贩运至欧洲,赚取了很大的利润。受到启发的德化人开始学习荷兰和德国风格,大量生产咖啡壶、啤酒杯等各种仿欧式日用瓷器,并顺利打入欧洲市场,此后占领欧洲市场长达五个世纪,动摇了当地原本以银器、陶器为主的市场格局。
除了融合销售地的文化风俗外,德化陶瓷还师从国内其它名窑,吸收各种先进元素。景德镇创烧的青白瓷以质量优秀著称于世,这一名瓷不但流行国内,而且电博得了海外的青睐而作为贸易瓷行销亚洲各国,德化瓷业也深受影响,也大量生产青白瓷器。海外贸易顺利推动了德化瓷业的大发展。据统计,明清时期德化的烧瓷窑址,已由来元时期的33处猛增到152处,窑址数量之多,居泉州诸县首位。
“德化窑最大的特点就在十其包容开放的特征,德化住历史上长期隶属于泉州府,泉州本身就是个世界之城,宗教信仰和文化风俗都十分多元,表现在德化瓷上就是有世界各地的文化因素,因此能顺利打人世界市场,得到国际的认同。”张南章副教授说道。黄发建也表示,瓷器贸易看似是物与物的交换,实质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何朝宗能得到两方的认可和崇拜,马可·波罗来中国探险,本质上是相互的认可与融合,文化上的多元兼容正是德化瓷业能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1] [2] 下一页
徐志摩惊诧于巴黎的鳞爪,形容“香草在你的脚下,春风在你的脸上,微笑在你的周遭”。换至德化,则是“瓷土在你脚下,瓷言在你耳边,白瓷、红瓷和五颜六色的彩瓷映你眼帘”。
如此氛围,让外人来此不由都要带几件瓷器走的。或者要反过来讲,大部分人都是冲着瓷都的名气来德化。近年来,德化围绕陶瓷做文章,以瓷为媒,大力推广宣传陶瓷文化,发展旅游购物,让越来越多的人精艳于瓷都之美。淘瓷德化
“从五年前我还在全国各地跑车时起,我就想以后要办个德化陶瓷的展示厅。”2009年8月28日开业当天,在三德陶瓷城数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展厅里,福建二德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宪炎说道。这位30岁出头,有点腼腆的年轻老板开创了全新一站式购物的营销模式。他介绍,目前三德自己做研发设计和运营,下单给其他企业代工。在这里,游客可以买到各种样式风格的高中档德化瓷器,也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德化陶瓷传统工艺,并可体验动手制瓷的乐趣。
在曾宪炎还在为梦想打拼的时候,2006年鼎晟公司已经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展示经销自己的产品,并对游客开放车间,提供制瓷指导。本刊记者来到鼎晟参观时,恰好遇到几十名马来西亚教师组成的游览团在车间或拉胚,或描图,忙得不亦乐乎。据负责人张明洪介绍,企业对游客免费提供烧瓷服务,现在日均接待上百的游客,价位在500~1000元的瓷器最为畅销,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收入支柱。但当年鼎晟公司建设展厅时,身边的很多朋友却表示不理解,甚至认为是“吃饱了撑的”。“我们办展厅,初衷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德化陶瓷,并爱上德化陶瓷。”张明洪表示,很多德化企业习惯了外销,对于投入巨资在国内推广陶瓷文化和企业品牌还缺乏热情,鼎晟可谓先行一步。目前,鼎晟公司还在考虑开发一些十多元左右的旅游商品,让更多的游客可以满载而归。
展厅经济尚在起步
“包括三德、鼎晟在内,德化目前已经有多家陶瓷旅游示范点。争取到2015年,德化能够拥有4家以上国家级示范点,8家省级示范点。”德化县旅游事业局局长林志民介绍,旅游有“食住行游购娱”六人环节,以往德化存“购”方面最弱。
据德化旅游局抽样调查显示,2008年上半年来德游客的购物消费占全部消费的25.6%,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但旅游发达地区的旅游商品收入占比则高达40%~60%。相对士德化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德化在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力度上还需进一步增强。“通过大力建设旅游示范点,将1000多家德化陶瓷企业动员起来,每家企业平均都拥有几十万件的产品和样本,我们的劣势能很快转化为优势。”林志民分析,从休闲体验和购物人手,将陶瓷文化融入到旅游体系中,德化旅游品位将有效提升,陶瓷文化也将深入人心。
旅游示范点增多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德化实力企业开始问津展厅经济,这对现有的示范点而言喜忧参半。另外,展厅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优秀的人才,则是摆在所有参与分蛋糕的投资者面前的大考。曾宪炎透露,要办个像样的展厅,面积起码要在150平方米以上,加上进货,起码初次投入要达200万以上。而在德化这样的县城要招聘到合适的人手也不容易,很多有营销经验的应聘者一听说工作地点在德化,马上就打了退堂鼓。他坦言,到目前为止,二德陶瓷城日常维护费用还没有实现正循环。
“从历史积淀和地理位置来看,德化要成为艺术品集散中心比较难,但德化已经是陶瓷制造中心,德化展厅经济必然带有自身特有的文化特色。”德化陶瓷学院任张南章副教授说道,德化的制造能力确实很强,釉下彩瓷原本是湖南醴陵的长项,但现在德化釉下彩瓷规模已经超越醴陵,现在德化企业还在仿制浙江龙泉青瓷,彩画也在发展,估计未来三到五年就会兴起。他分析,德化展厅经济有可能类似“七彩云南”(集中所有云南工艺品出售)的形式,今后在德化可以买到各种样式风格的瓷器。
拓展瓷缘
除了淘瓷,还有续缘。
“德化游要将陶瓷背后的瓷文化充分挖掘出来。”福建省旅游学会副会长袁书琪分析,德化长期走海外市场,这个特征在中国几大瓷都里是最突出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德化瓷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考虑联合其他地方联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同时,世界各地的名人雅土很多都有收藏德化瓷,如果能将这些背后的故事发掘整理,也是德化旅游的一大看点。此外,很多德化陶瓷工艺文化也有待挖掘。历史上德化产的滴水观音有着沙漏一样的功能,可以滴水计时,甚至从中东地区交换回了珍贵如同熊猫的植物,但是现在包括滴水观音在内的一些工艺失传了,都有待恢复。
林志民介绍,目前德化正依托中国瓷都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物源地的特殊地位,推动海峡两岸陶瓷文化旅游交流,还与泉州、安溪等地进行线路和项目对接,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特色旅游。此外,德化目前还在筹建海丝物源(陶瓷)展示中心等项目在内的海西陶瓷文化旅游基地,精心打造陶瓷文化一日游路线。
与国际接轨,也是摆在德化旅游面前的一个重任。林志民透露,目前来德的国外游客仅有10%的比例,国内游客也以周边游客为主。“但月记窑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德化陶瓷与当代艺术擦出的火花,也让人们了解到德化不仅仅有代表传统和历史的德化陶瓷博物馆、屈斗宫和祖龙宫。”
2009年3月,月记窑——国际当代陶艺中心的开创者吴金填来到了德化。他选了时至今日还窑火不息的龙窑作邻居,靠自有资金和艺术家人驻缴费维持运作,制造出大头小脚的人物塑像、紫色的蘑菇、随意捏出的杯子。背靠传统,对接国际,这就是吴金填自己
[1] [2] 下一页
德化陶瓷文化
德化县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麓,总面积2232平方公里,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置县。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德化陶瓷文化,烙有不同时代的印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演化、扩展、提升,终于成为底蕴厚实、丰富多彩、开放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持久生命力的文化资源。
德化的瓷业,历代烧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堪称壮观,从人口密集的城关到偏僻的山村,从田野到丛山密林,经常可以发现古瓷片和古瓷窑的遗址,白莹莹、花艳艳的瓷片,像颗颗星斗撒在人间,似片片白玉镶织大地,把青翠翠、绿葱葱的山乡点缀到更加美丽。全县目前已发现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窑址达 238处,全县十八个乡镇都有古窑址分布,其中“屈斗宫古窑址”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6年被国家列入“十一五”期间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德化瓷烧制技艺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宋、元,从新旧县志、各瓷乡家乘族谱,以及珍藏的青白釉莲花纹瓶等瓷器中,可以把握到德化陶瓷文化随历史的演化而沉浮的脉搏。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国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北宋时代德化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窑场,其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制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白瓷,并有少量黑釉茶碗等。装饰方法以刻花、划花和印花为主,于瓷器表面饰以莲瓣、牡丹、缠枝花卉以及篾纹、菊瓣、等纹饰,这些产品在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都有发现。南宋嘉定十六年,日本加藤四郎来到德化学习制瓷技术,回国后依法烧制陶瓷,到南宋时,瓷窑烧制技术又有新发展,烧制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釉色滋润、白度高、透光性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瓷器的釉色有青灰釉、酱褐釉、黑釉等。宋末元初,德化瓷窑有了很大的改进,出现了一种介于龙窑和阶级窑之间,较易控制烧成火焰的“鸡笼窑”,开始改变宋初以来所使用的还原烧成技术而进入到采用氧化烧成的新技术阶段。1976年考古发掘的屈斗宫宋元窑炉遗址,窑基全长达57.1米,共有17间窑室,出土了800多件生产工具和6790多件完、残瓷器标本,这座窑炉的发现,特别是大量外销瓷器的出土, 对研究宋元时代德化窑的烧造规模、烧制工艺、窑炉发展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填补了过去德化龙窑的空白。并称其建造的窑炉为“德化窑”。
明清时代,德化陶瓷文化极其丰富,可惜留下的文字资料甚少。但从渡海观音、达摩等瓷雕艺术形象,从“中国白”和青花瓷精品中,都能领悟、感受到当时厚实、广博的文化底蕴。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争奇斗艳,并取代建白瓷占据主要地位。青花的花式丰富,纹画内容取材很广,有历史故事、人物自然、生产活动、社会习俗、禽兽花果、山水景物和带有宗教色彩的纹饰,画面明静素雅,笔法朴实粗犷,构图简洁舒展,充满生活气息,显示了民窑色彩或幽静淡雅或浓郁艳丽的风格,开创了德化窑彩瓷的新纪元,它和清代新崛起的五彩瓷、日用器皿和陈设供器一样畅销国外。晚清以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和外来列强的侵略,我国城乡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德化瓷业走向衰落,但是少数民间艺人如苏学金、许友义等在艰难岁月中,仍坚持制瓷事业、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其作品获得很高的评价。
抗日战争时期,从“国货瓷”、“抗日瓷”等具有十分浓郁的时代印记的各类瓷器上,可看到德化陶瓷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丰富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陶瓷业历经坎坷。20世纪80年代后,不仅有传统文化的延续、升华,还有外来文化的融合。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慕名前来考察。也有不少德化学者、专家走出去,倾其聪明学识,撰写论文,出版专著,以及大量诗词、散文等,使人真正感受到德化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在中国陶瓷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1993年,李鹏总理题词“德化名瓷 瓷国明珠”,高度评价了德化陶瓷在国内的地位和影响。1996年3月,德化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等单位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德化人民充分发挥山多、水足、矿富、瓷美四大优势,大力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成功闯出一条山区经济发展路子,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继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之后,2003年又获得“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德化”的美誉。2008年11月,在杭州市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授牌仪式上,“中国瓷都德化”荣誉称号通过专家复评,德化再次被授予“中国瓷都”荣誉称号,这也是在这次“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授牌仪式上惟一获此殊荣的县份。
德化白瓷的历史及其影响 德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瓷业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瓷都。明代德化的白瓷产品,将我国白瓷艺术推向了世界陶瓷艺术的顶峰,被誉为“中国白”、“东方艺术”、“国际瓷坛明珠”,代表了我国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和艺术成就,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一、德化白瓷的发展史略 作为东方古国,中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瓷器是我国古代的发明之一,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我国白瓷始于北朝晚期,历隋,至唐发展成熟。德化白瓷源于宋代,明代为鼎盛时期,清朝晚期趋于衰落。 (一)宋元时期。德化白瓷约在北宋晚期迅速崛起持续至宋,入元后渐趋鼎盛,元末开始衰退。宋元时期是德化青白瓷的繁盛时期,其历史发展脉络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北宋早中期,以碗砰仑窑下层为代表,烧制的各式青白瓷和白瓷产品,以碗、碟类的简单日用瓷器为主,器物造型精致,胎质薄细,致密坚硬,釉色滋润,白里泛青,富有光泽感,为德化白胎瓷器的萌芽初创阶段。二是北宋晚期至南宋中期,烧制的各式白瓷产品以青白釉为主,白釉次之,器物器型大、胎体薄、釉色滋润、白度高、透光度极强,已达到很高水平,为德化青白釉的鼎盛时期。三是南宋晚期至元代初年,以碗坪仑窑址上层为代表,烧制的各式产品以青灰釉为主,青白釉次之,兼有少量青绿、酱褐釉器,器物胎质白细,釉汁纯净而莹润,出现了白中闪黄或泛红的产品雏形,为明代“象牙白”瓷的最初形态。四是元代早期至元末,以屈斗宫窑址为代表,烧制的各式产品皆为白釉和青白釉器,部分质优白瓷器物开创了明代德化白瓷之先河。 (二)明清时期。德化白瓷约在明代成、弘之际复兴,明嘉、万时期达到鼎盛,延续至清顺治朝,康熙朝成就最高,清晚期趋于衰落。明清时期是德化白瓷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白”的黄金时代,其历史发展脉络大体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明代中叶至清代初年,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闽人黄仲昭编撰的《八闽通志》卷二十六?物产篇载:“白瓷器,出德化县”;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泉州府志》亦载:“白瓷器,出德化程田寺后山中,洁白可爱” 。这一时期,德化白瓷产品的釉色以乳白为大宗,胎体洁白细腻,色泽光润明亮,瓷质如脂似玉。明代德化“象牙白”瓷的创作成功,将德化瓷业的发展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成为我国制瓷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二是清中期,仍是德化白瓷发展的极盛时期,尤其是康熙以后的德化白瓷釉,继承了明代的传统制作水平,白瓷釉水以白泛淡青为主,乳白釉、纯白釉的质量仍具上乘水平。三是清晚期并延及民国。这一时期,德化白瓷产品以青白、灰白为主,且常伴有铁锈斑点,釉较为粗糙,肉眼下可见一些细小砂粒。道光举人郭柏苍《闽产录异》:“德化窑,皆白瓷器,出德化县。顺治以前老窑所制佛像、尊、垒、瓶、盏,精致古雅,其色洁白,中现出粉红,至今价翔矣。……近胎地厚而精,釉水莹而薄,渐不足贵矣”。 德化白瓷承载着中华文明浑厚的历史积淀,需要不断变革突破,推陈出新,才能永葆活力。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白瓷生产不仅恢复了明代的“象牙白”瓷,还研制出了一种白中闪黄的“建白瓷”,改革开放以来又相继研制出了“高白瓷”、“玉白瓷”。可以说,德化白瓷乃至整个陶瓷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历史进程的进步之势。 二、德化白瓷的艺术成就 白瓷是德化窑的重要特色。素雅的德化白瓷,以其釉色纯净、瓷质洁白、温润如玉、釉面晶莹、光泽如镜、造型美观实用、装饰清雅宜人而蜚声国内外,备受世人喜爱。明代德化的白瓷瓷雕作品,以其独具魅力的瓷塑艺术最负盛名,代表了当时我国乃至世界白瓷艺术的最高水平,在世界陶瓷和陶瓷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 (一)德化白瓷的艺术成就,体现其白瓷艺术作品在造型样式、装饰图案、工艺技法等方面的独特艺术风格。 宋元时期,德化白瓷已很精致,各式器型及瓷塑使用了刻花、划花和印花等装饰手法,大多以莲花为主要题材,已有瓷塑佛像进贡朝廷,为明代德化瓷雕艺术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德化白瓷不论是实用器皿、陈设供器还是雕塑作品,都十分注重运用堆、贴、浮雕和透雕等艺术手法,其白瓷制作的观音、达摩等艺术瓷塑佛像最负盛名,具有独特浓郁的地域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民间陶瓷艺术风格。尤其是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瓷塑艺术大师,采用“中国白”这一优异瓷质,创作出了大量精美细腻、神形兼备、装饰清雅的瓷塑艺术作品,将德化白瓷艺术推向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的顶峰,被视为天下独特的艺术瑰宝,成为“东方艺术精品”闻名世界,可与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琪罗、艺术大师罗丹的雕塑作品相媲美,为世人所赞赏。被称为“德化瓷圣”、“天下共宝”的何朝宗,其创作的“象牙白”瓷塑作品,反映了特定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
物,凝结了时代的文脉和历史的进程,在我国和西方各大博物馆中多有收藏,成为中国白瓷的象征,对国内外瓷坛艺苑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的“日本富人,不惜以万金争购之”。在世界陶瓷史上,以“象牙白”瓷制作的各种白瓷艺术品精美华贵,似脂如玉,获得了国内外高度评价。“银泥烧出象牙白,冻玉凝脂总不如”。“中国白”一词是德化白瓷的代名词,更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 (二)德化白瓷的艺术成就,还体现其白瓷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收藏界和艺术品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走向开放就象征着走向进步。德化白瓷作为对外国贸易的主要陶瓷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宋元明时期,德化白瓷销售的范围遍及包括亚洲、欧洲和非洲在内的世界各地。明清时期是明代德化白瓷大量销往欧洲的全盛时期,其作品以其细腻洁白的瓷胎和独具特色的“象牙白”釉令欧洲人大为惊叹。艺术决定价值。素有“东方艺术”盛名的德化白瓷,美伦美奂,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和英美法等博物馆,民间均有收藏。据英国首任驻华大使艾惕思到德化参观后证实,至今意大利博物馆还保留一件马氏当年带回的德化佳春岭窑的小花插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着何朝宗雕制达摩立像,妙相庄严传神,衣纹随风飘拂,赤足踏着巨浪,再现了达摩过江过海的神姿。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明代德化的白釉瓷箫和刻玉兰纹尊各一件③。福建博物院文物收藏的珍品中有明代德化瓷传世品160余件,其中以白釉杯及白釉炉居多,人物、瓶、盘等次之。暑名为何朝宗的明代德化窑观音立像,底径14.5厘米,高50厘米,头饰三宝莲花,高髻,上腹巾垂肩,面容端庄丰润,微含笑意。身着广袖通肩大衣,袒胸垂挂璎珞,两手戴镯,交叉于胸前,下着长裙,赤足立于云座上,通体施象牙白釉,胎体厚重,内空,座底露白胎。背部印有小篆“何朝宗”款葫芦章及“宜德”款方章。明代德化窑文昌坐像,底座21.5厘米×17.1厘米,高44厘米,文昌戴幞头,目字脸,丹凤眼,上下唇及下留短须,眉目清秀,神情庄重。内着右衽交领衫,外穿宽袖袍,腰束带。右手执如意,左手扶膝藏于袖内,正面端坐。胎质洁白细腻,釉色乳白。背钤阴文“何朝宗印”篆书款。维之在《可夸的德化窑》盛赞:“德化窑白瓷在世界陶瓷中占了特殊的地位,欧洲陶瓷专家要人仿作而不可能,他们称她为‘中国白',称为世界上最精良的瓷器”⑤。 我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陶瓷风格,世界性的陶瓷发展从没
有像今天这样的繁荣和异彩纷呈。“世界白瓷之母”,高度概括了德化白瓷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特别是以此赢得了世界盛誉的德化白瓷艺术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语言和艺术成就,为我国陶瓷艺术和世界陶瓷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德化无愧于“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的美誉。
德化陶瓷历史
资料来源:
中国的瓷器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俏丽新颖而享誉海内外。德化窑瓷器作为一个民窑,具有自己独特的制瓷技术和装饰风格。
在历史上,德化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重要产瓷区和外销瓷重要的产地之一,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瓷都。
德化县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脚下,地近东南沿海,全县总面积2232平方公里。
德化瓷的窑火,始烧于唐,闻名于宋,鼎盛于明,清,德化窑以白瓷闻名于世。
明代德化瓷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独树一帜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和“天下共宝之”的珍品。
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争奇斗艳,青花瓷取代建白瓷跃居主要地位。
晚清以后,德化瓷业走向衰落。这一时期,就整个瓷业状况而言,基本还是沿袭传统手工操作工艺。【德化瓷的介绍】
解放后,德化瓷业生产获得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对德化窑古代传统瓷器艺术形式的分类研究中,德化窑的白瓷无疑是重要的代表。
宋元时期德化就开始生产白瓷,发展到了明代是白瓷的生产高峰期。无论是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综合水平都在宋元之上。
明代德化窑的一个最成功的创造就是“象牙白”瓷的烧制取得成功,这种瓷质在白色中微闪黄色犹如凝脂,似白玉,一出品就震惊中外。
明中晚期,德化窑开始烧制青花瓷。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德化的青花瓷生产进入了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瓷塑也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峰,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雕塑大师如:何朝宗、张寿山、林朝宗等并流传下来许多价值连城的瓷器作品,再加上德化“象牙白”的独特瓷质,为世人所赞赏,开创了德化窑雕塑艺术的新纪元。除此而外,其他动物雕塑也很盛行。【德化瓷的介绍】
德化白瓷的装饰特点有:1)胎骨细柔坚致,釉水洁净匀厚;2)各类器型丰富,有人物、陈设供器、日用器皿和特艺瓷器;3)装饰手法多样,有刻划法、印花法、堆贴法、透雕法。
青花瓷的装饰特点:1)器型和纹饰手法极为丰富;2)题材有人物、山水、动物、植物;3)
在构图布局设计上注意与器型的统一、在构图装饰上注意青花纹样与白地之间的青白对比、在构图内容上注意根据器物的用途,选择不同的装饰题材和装饰部位。
古代德化窑外销瓷器自宋代以来连续畅销数个世纪末曾间断,在宋元明清这些朝代里,泉州港、漳州港、福州港、厦门港的交替,兴起,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使得德化瓷器装饰题材吸收了外来的文化特点。
在对传统的变迁与新兴陶瓷产业的分类研究这一部分中,首先看看传统在现代中的重构。对于传统,人们常常习惯将其理解为一种过去了古老的事物,是将其作为“过去”了的时间概念来理解。传统是一种媒介质,过去并不只是作为无意识心理状态的结果而被保存,它是以现在为基础不断的被重构,这种媒介质源于它不断的被阐释,而德化传统陶瓷工艺发展的起起伏伏,正是这种阐释的过程。
德化陶瓷窑炉的历史悠久,源于唐宋,相传,唐代就出现“龙窑”又称“碗窑”、“蛇目窑”来烧制半陶半瓷的器皿。
想了解传统的民窑业就必须选了解传统的窑炉,不同的窑炉代表了不同的生产技术、不同的生产力,同时也代表了不同的生产关系、不同的文化习俗,甚至不同的价值观念。
德化的窑炉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窑炉出现:1)柴烧窑:有龙窑、鸡笼窑、阶级窑三种,是德化陶瓷传统的烧瓷方式;2)煤烧窑;3)油、电、气烧窑。
德化坯房结构的改变已经由传统的木架结构全部由机器所代替了,这也是一种质的变化。现在每一个瓷厂都有自己的原料车间,车间里存有专门的搅拌机、炼泥机、榨泥机等等。传统陶瓷艺术作仿的延续和变革。
在传统的社会里,年轻一代人总是要从老一代艺人们那里得到技能,在熟炼的运用后又将这些技能传授给他们下一代,这种关系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并根深蒂固,于是就有了拜师礼节等传统地方习俗。
现今,德化传统制瓷艺术在世界进步的改变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手工艺继承方面来看,传统的习俗正在慢慢变化,有的是走传统路线世代相传,而有的则是师从某人学习雕塑技法求个生活,也有的学了手艺主要是以收徒为主的等等各种不同类型。
说到陶瓷工作室这个词是属于比较现代的说法,规模比研究所小,性质也不大相同。
如果说陶瓷研究所是算比较单纯以自己的创作品为主要销售渠道的话,那么陶瓷工作室则比较复杂一些,它既有自己创作的,还会接一些做样品的活,有的还带一些徒弟,甚至者除了徒弟还专门开班教初学者等。
总之开办工作室人的类型很多,但他们的初衷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德化陶瓷的热爱。
解放后德化陶瓷在国有政策带动下,初期以国营、集体、公私合营等经济成分并存,按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生产;改革开放以后,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因厂制宜,对全县国营和集体企
业进行改制。大力推行各种承包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乡镇、村街办的瓷厂,先后实行承包或者租赁,而后出现股份制、中外合资、独资、组建集团等多种形式的企业体制。
德化陶瓷发展新阶段的职业分层。
现在在德化瓷厂一般都是合资、独资或者是个体经营,陶瓷生产品种也包含了陶瓷、树脂的生产。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工种,在这里职业和工种的分层往往也就决定了从事这些职业于工种的人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德化陶瓷业在制作过程中主要有烧窑业、做坯业、彩瓷业这三大分类。
1.配料、制备。
2.做坯、修坯。
3.上釉。
4.烧成。
5.彩画。
6.选瓷、包装。
而这种工资差异的造成除天生的素质外,主要是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技术和训练成果方面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些职业中,知识积累和高技艺实际上是最重要的资本。
德化县中尚陶瓷有限公司简介
德化县中尚陶瓷有限公司位于世界陶瓷之都德化,中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陶瓷工艺品企业,也是全国陶瓷水泥产品系列最完整、品种规格最齐全、信誉良好的陶瓷水泥企业之一。生产品种主要陶瓷工艺品、水泥工艺品
中尚员工300多人,销售额超千万多元人民币。公司相继获得 “福建省著名商标”、“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等多项荣誉。
公司管理先进、技术雄厚、勇于创新、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高素质的人才的队伍。公司以“中尚”商标品牌为核心,投入大量的资源推动“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名牌发展,提高品牌价值,以高品质不断创新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成功走出品牌发展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尚持续不断进行设备升级,拥有多条大型现代化生产线.具有良好的柔性生产能力。
企业理念
思考:在当今陶瓷行业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环境下,如何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让中尚陶瓷从众多陶瓷品牌中脱颖而出?这一直是中尚人思考的问题。这种思考贯穿品牌塑造的整个过程,并作为一个根本方略,指导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只有不断思考,才能为品牌注入更深刻的思想内涵,才能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创新:创新是品牌的灵魂,是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尚陶瓷以创新为发展之本,强化产品设计开发,努力创新产品研发、生产技术、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引领市场潮流的新品。同时积极深化品牌经营管理,不断推动企业强势健康发展。
共赢:共赢是21世纪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趋势,共赢的基础是优势互补;共赢的方式是资源互换,共赢的结果是共同发展。共赢,体现着中盛陶瓷的卓然气度,更体现着中盛陶瓷的高瞻远瞩。
企业主营
产品主要服务于 陶瓷工艺品、陶瓷花盆;水泥花盆、陶瓷摆件;陶瓷工艺品;树脂工艺品;茶具;多肉花盆;红陶花盆 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在消费者当中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经销商,代理商及零售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德化瓷器:艺术品投资的潜力股
2010.12.29
2010年春拍中国书画可谓一枝独秀,取得了辉煌战绩。而受其挤压,瓷器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高价排名均进一步下滑,在2010年春中国艺术品投资成交价前100名中仅仅入围713席。充其原因,关键就在于这几年瓷器拍卖的种类单一,始终围绕着元明青花、粉彩、珐琅彩及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瓷器打转,缺少新的增长点。寻找新支点已经成为瓷器市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翻开中国不到二十年的艺术品拍卖史,我们不难发现主流一直都是官窑瓷器,民窑往往连配角也算不上,顶多就是当当过场的“群众演员”。难道民窑中就没有精品了?当然不是。在故宫博物院中陈列的宫廷瓷器中除了官窑,还有不少被选为贡品瓷的民窑瓷器,其中又以德化瓷最为突出。
德化瓷器·世纪祥龙漆线雕蓝金锦瓶
“德化瓷目前的价格还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价值,在三五年之内,德化瓷的市场价肯定会出现一次大的飞跃,出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级的作品。”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德化古陶瓷收藏家陈明良说。
主攻外销的德化瓷,并不为国内的收藏界所熟悉,但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德化瓷早在十七八世纪就以其优良的质地和栩栩如生的雕塑,深受欧洲贵族的喜爱并作为家族收藏一直传承至今。在佳士得、苏富比举办的重量级中国艺术品拍卖专场上,几乎每次都有德化瓷现身,并引来中、日、韩、英、法以及东南亚买家的争相竞拍。他们看中的就是德化瓷潜藏的巨大收藏价值。
首先,德化瓷的原料非常稀有。每件艺术品(书画除外),其材质的好坏和稀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艺术等级和收藏价值。高纯度、富含玻璃质的戴云山脉瓷土是德化瓷白净、透光的主要原因,而千百年的不断开发已经使这样优质的瓷土日渐稀有。如今德化瓷的原料——高岭土的存量近年来一直在减少、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普通高岭士的价格前几年仅为300-500元/吨,日前已涨到2000元/吨。而德化瓷塑所需的优质高岭土价格更不止如此。据苏清河大师介绍:“好的高岭土需要添加配方,有些矿物质需要到各地去买,价格自然也就高了,现在最好的材料,一吨都要3000元了。”
其次,德化瓷的工艺非常独特。工艺一直是决定瓷器未来升值空间的关键点之一。德化瓷自古就以“薄如纸、细如丝、润如玉、声如磬、明如镜”著称。当地工艺师将雕塑与瓷艺结合,创造性地制作出了世界顶尖的人物瓷塑。其中以佛教人物居多,如观音、达摩、如来、弥勒、罗汉之类,还有民间信仰的诸神图福德正神、文昌帝君、关帝等,此外还有李白等历史人物。他们或坐、或立、或卧,形态迥异,但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尤其是“瓷圣”何朝宗所作的佛像雕塑,不仅整体、局部乃至手足都比例协调、准确,骨骼肌肤匀称大方,还能以化繁为简,以衣褶纹理的层次和深浅变化展现人物举手投足的动静形态和内在的气韵,是举世公认的白瓷珍品,被许多博物馆争相收藏。此外,德化窑还是中国古代制瓷中心里罕有的标记陶工姓名的窑口。这些印于瓷塑上的印章一般雕刻工艺都很精细,笔划深刻,章法规范,有阴阳文对章、葫芦形阳文等多种款式,与明清篆刻大师的作品相比都毫不逊色,是德化瓷塑艺术魅力的又一体现。
这两年德化瓷在收藏市场上的表现也充分证明了它的价值所在:2001年11月打捞自“泰兴号”沉船的德化青花瓷器在德国斯图加特公开拍卖,总成交额高达2240万德国马克,在世界拍卖史上创下了空前的纪录。2005年12月在上海博海的拍卖会上明成化的一个德化窑双耳香炉再次以187万的高价引得世人关注。2006年春拍上海敬华推出了一件清末民初名家许云麟的德化窑骑狮观音,成交价为33万元;2007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尊清代德化白窑如来佛立像也拍出了96万的高价。同年,深圳第四届文博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帅作品拍卖专场上已故大师许兴泰的“渡海观音”拍出了60万元。09年在“中国瓷都德化窑陶瓷名家名作展”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的“11吋坐莲花观音”拍得了45万元。今年一尊18世纪的德化窑观音立像在北京华辰春拍上创出了78.4万的好成绩。而在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品精品博览交易会的专场拍卖会上,许兴泰的生前代表作之一《渡海观音》更是以260万元创下了今年德化瓷的最高纪录!此外在国外的收藏市场中,德化瓷也一直非常活跃,是苏富比和佳士得的常客,往往有中国艺术品拍卖专场就会有德化瓷亮相,追捧者也很多,尤其是日本、欧洲的藏家甚至为它转场世界各地的拍卖行,只要明代的德化瓷塑一露面,立刻出高价抢拍。这些国际藏家的介入,无疑使德化瓷的价格更是扶摇直上。
但冷静分析,与现在景德镇瓷器动辄上亿元的行情相比,元、明、清三代均被列为皇室贡品瓷的德化瓷的收藏价值仍有非常大的上涨空间。目前收藏市场上藏家们对德化瓷的认知度还不够高,拍卖行对德化瓷的鉴定也不专业,很多名家真品都因此低价流出。比如今年中国嘉德的周末拍卖会上,曾经拍卖过一件民国时期的德化牧牛童子瓷雕,成交价仅为550元。这就为初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如果有专家的协助,藏友们很可能在国内外的拍卖行以低价寻到德化瓷精品,开始建仓积累。据拍卖行统计,目前德化瓷每年的增幅都在百分之二三十,绝对是一支难得的潜力股。
--来源:瓷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