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鱼养殖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篇一 骨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鲟鱼标准化养殖技术(2010.8.19)

  鲟鱼鲟形目、鲟科、鲟属,地方名叫七粒浮子。它的个体大,肌间无刺,骨头全是软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营养、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本期节目介绍鲟鱼标准化养殖技术。

  鲟鱼全身是宝。其肉无肌间刺,食用率高,可做生鱼片、油炸鱼片,也可进行熏制和制作罐头等,其吻、鳍、肝、鳃、骨、胃肠、脊索等均是上等佳肴;尤其是匙吻鲟卵经加工制成的“鱼籽酱”,誉满全球,为世界高档营养食品;其吻、骨和皮可制胶,同时皮还可以制成优质皮革。

  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

  据报道,鲟鱼所含的抗癌因子是鲨鱼的10~15倍,长期食用鲟鱼,对防癌抗癌、防胃痛和脱发均有特效。近年来鲟鱼人工养殖已在逐步兴起,水产业内人士对其鲟鱼养殖前景一致看好。

  池塘鲟鱼养殖技术要点:

  注意:鲟鱼是一种极爱干净的鱼种。因此投喂饲料以后,一定要及时清除池中的残饵,以防水质变坏,影响鲟鱼的生长。

  池塘养殖鲟鱼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苗种培育阶段是关键。  
                       
  1、苗种获得。从黑龙江购进受精卵,自行人工孵化。受精卵卵径约2毫米,沉性卵,水温保持在195—20.6℃之间,约经80—120小时,便可全部孵化出仔鱼,孵化率为80%,在整个过程中,孵化器内仔鱼出膜有一定时间差,因而在第一条仔鱼出膜那一刻,便专人收集刚孵出的带有卵黄囊的鱼仔到孵化盘分批培育。

  2、幼苗的培育  
                       
  阶段一:刚孵出来的仔鱼放在孵化环盘内采用微流水培育。放养密度为6000尾/平方米,此阶段鱼苗无摄食行为,其间要保证充足的溶氧,日常操作要格外小心,过4—5天,待仔鱼卵黄囊吸收2/3以后,可投喂饵料。因属驯化阶段,幼苗往往大量死亡。针对这种常见现象,笔者配制出S1、S2、S3号粉末状饲料,(粗蛋白含量≥45%),结合丰年虫、水蚤投喂(不用红虫),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半个月达到45%的转饵率,此时鱼苗已长至3厘米左右,即可用饲料S3投喂。

  阶段二:3厘米以上鱼苗要转移至培育池培育,此阶段培育池设计为3米×1米×0.5米,池顶进水,排水孔通过垂溢排管排水,池上部要盖顶,以防日光直射、暴雨等危害鱼苗。

  投饵量按鱼体重的25%—45%投喂,依照少量、多次原则,日投喂8次,每次投饵前先去污、停气、停水。  
                       
  阶段三:当鱼苗长至10厘米以上时,移至6米×4米×1米规格池培育。移入池之前,水泥池先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刷洗干净,搬移鱼苗时用10ppm痢特灵浸洗鱼体3—4分钟,然后下池,当鱼种长至25厘米以上、50—100克重时,鲟鱼种培育阶段算成功了,此时可放心下大塘养殖。

  其它鲟鱼养殖技术:

  一、鲟鱼在喂食前必须先清水。把污物、鱼粪等排干净,越干净越好,因为水里的污物易粘在鲟鱼鳃上引起缺氧。 

  二、鱼苗引进来先要驯食。幼鲟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饵料,养到车间里就要从天然饵料慢慢过渡到人工饵料,过渡期主要用水蚯蚓喂养。从引进2厘米到3厘米的幼苗养到1公斤左右的商品鱼,一般需要一年的时间。 

  三、以流水式水池养殖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占地面积小,水流量容易控制,投喂饲料也比较方便,在供、排水的时候,可以采取每池单注单排的模式。也就是说,每个池子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都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交叉污染导致鲟鱼生病。另外,鱼池的内表面一定要光滑,因为鲟鱼喜欢沿着池壁游动,他的身体又没有鳞片保护,很容易被池壁擦伤。 

  四、按养殖密度投饲。放养密度以500尾/亩为最佳,饲喂时实行定时、定量的投喂原则,最好选择颗粒饲料。因为这些配合饲料中含有鲟鱼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的各种养分,可以将饲料直接投入到水池当中。通常每天喂食4~5次,日投饵率在1%到3%之间。 

  工厂化鲟鱼养殖致富故事:

  鲟鱼让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农民走上了致富路。该村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组成渔民合作社,养殖鲟鱼年户平收入达到5万余元。25日,该村鲟鱼养殖基地农户捧着丰收的鲟鱼喜笑颜开。 

   占地2万平方米的养殖车间内,一排排水泥池中游动着体型巨大的鲟鱼,水泥池中的活水由另一循环水处理车间净化处理后输送过来。4月25 日,记者在宜都市天峡鲟鱼养殖公司看到,庞大的养殖车间养殖了1000余吨鲟鱼,与传统养鱼模式不同的是,养殖车间一切都按标准化生产,养殖池的水温长年控制在15度至25度,饵料按标准化营养配制。该公司负责人彭卓群告诉记者,在室内进行工厂化养殖鲟鱼,一年相当于

[1] [2] 下一页

篇二 骨鱼养殖
[科技苑]两年段养殖鳝鱼技术


   
  [科技苑]两年养出好黄鳝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科技苑官网
   
  ■科技苑视频同步解说词:
    
  (主持人)湖北的仙桃市是我国养殖黄鳝比较集中的地区,随着养殖户的增加,竞争自然是越来越激烈了。不少渔民因为养出来的黄鳝规格小,很难在养殖中获得高收益了,那怎么才能养更大的黄鳝呢?
   
  (采访)
   
  养殖户:感觉到这两年没有前几年的效益好了。
   
  记者曹振亚:那怎么回事呢?
   
  养殖户:因为现在我们这个地方养黄鳝的特别多,进苗价格也非常之高。
   
  记者:我看现在长得怎么样?
   
  养殖户:目前长得一般化,10月份最大的也是二两多、三两。
   
  然而,同是在仙桃,水产局示范养殖场的黄鳝就不一样了,每条重量可以达到7、8两重。两家的黄鳝一看就分出高下了。
   
  (采访)刘登科:一年段的黄鳝养殖它就只能长在2、3两重,但是我们两年段黄鳝的养殖,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很粗的,而且这个重量每条重量可以达到7、8两重。两年段养殖的黄鳝价格远远高于一年段养殖的黄鳝销售价格。
   
  难怪呢,原来个头大的黄鳝都是养殖时间比较长的。常规一年段的黄鳝养殖都是当年6月中下旬训苗养殖,到秋季10-11月销售,实际上整个养殖周期只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所以黄鳝的规格比较小。而刘局长说的两年段是将黄鳝进行了跨年度的养殖。
   
  (采访)刘登科:就是通过黄鳝在先一年的时候,进了苗之后,通过秋季的培育,冬季的越冬管理,春季再驯化,通过两年段养殖的黄鳝。
   
  养殖周期长了自然会长得大,这是明摆着的好方法,为什么通常养殖户都不采用呢?养殖户当然想着能把黄鳝多养些时间,可问题的关键在于黄鳝受不了低温。
   
  黄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32度,如果气温达到10度以下的时候,黄鳝会钻到淤泥中,基本处于冬眠的状态,也就是不吃食,也不活动。而在低于5度以下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冻伤或者冻死的现象。
   
  (采访)刘登科:到冬季的时候,就是虽然黄鳝的生长的规格还没有达到市场的要求,但是为了避免在冬季的时候造成更多的损失,或是冻死、冻伤,所以渔民只能在进入冬季之前的时候,把这个黄鳝集中上市。
   
  在湖北仙桃,通常冬季的最低温度在0-5摄氏度之间,个别年份会低于0摄氏度,这就使得黄鳝很难安全过冬,养殖户们才不得不赶在秋天把黄鳝全卖出去。从黄鳝的养殖周期上说,如果能将进苗时间提前的话,也能拉长养殖时间,然而,这条路很难走得通。
   
  (采访)杨新华:这是黄鳝的生理原因,决定它投苗的时间,黄鳝从三四月份越冬以后,就要开始产卵了,在五月份产卵以后它的体质比较瘦弱,所以说必须要让它生长一段时间,再开始捕捞、收购、投苗。
   
  这样算来,先赶上了进苗最集中的时期,这会儿又得集中销售,养殖的效益怎么能好呀。
   
  (采访)刘登科:由于一年段养殖的时候,黄鳝的苗种在集中购苗的期间,价格还比较高,有时候质量还出现问题。同时就是集中上市,黄鳝上市的价格也受到了挤压。
   
  提前养殖不行,想延长养殖时间又有冬季低温这个拦路虎,这该怎么办呢?技术人员经过反复分析,最终决定通过改进人工措施,把让黄鳝安全越冬作为突破口,开始琢磨进行两年段黄鳝养殖的技术。
   
  (主持人)根据对黄鳝生理特性的分析,拉长养殖时间的突破口就是革新黄鳝的秋冬季管理,让黄鳝安全越冬,进行两年段的黄鳝养殖。可是湖北仙桃的水产科技人员没有把眼光只盯在秋冬季,从春季的选苗开始他们就有了一些变化。
   
  在进苗的集中期,养殖户都开始着急买苗投喂了,准备两年段养殖实验的技术人员却按兵不动,一直没有选苗进苗。
   
  (采访)杨新华:一年的投苗时间是在6月底至7月20号之前,而两年段的投苗时间一般都是在7月20号至8月20号之间。
   
  明明是想拉长黄鳝养殖的时间,这下子怎么反倒将进苗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将近一个月呢?
   
  (采访)杨新华:主要的原因是,第一错开了收苗的高峰期,价格要便宜,第二质量要好,第三投放下去的成活率要高。
   
  赶着进苗的集中期,价格高质量差;而错后选苗,却能符合他们想选的黄鳝苗标准。现在他们选的苗子都要30厘米长的,20克至30克重的。要挑那些体格比较健壮,无病无伤的,像这些有病伤的鳝鱼苗都要淘汰掉。
   
  (采访)杨新华:要活力比较强,这个抓在手里抓不住,放在这里跳跃性比较高,这样就是有活力的,如果抓在手里比较蔫不动的苗子,那这个苗子不能作为投放的两年段的养殖的。笼捕的或是网围的这些苗子是比较好的。如果是钩吊的、投药捞起来的这个苗子是不能要的。
   
  苗好产量高,两年段养殖的黄鳝要经过一个冬天的考验,所以对待基础的选苗工作,技术人员开始严格要求起来。从7、8月进苗到冬季黄鳝进入冬眠,实际上当年只有两三个月养殖的时间。这个时期就是让它们住好、吃好,以有个好身子骨安全越冬。
   
  网箱里还要像以往一样种上水草,因为黄鳝怕晒,喜欢栖息在这些水生植物的根茎间,同时,水生植物的叶片还能为鳝鱼遮荫。可要搞两年段养殖,水草必须在冬季也能起作用,所以,水草的种类就要有所选择了。
   
  (采访)田宏涛:常规的水草有水花生和水葫芦,在一年段养殖过程中水花生和水葫芦都可以,但是两年段养鳝一定要用水花生。因为进入冬季的时候,水葫芦叶片容易枯萎,根须老化,但是水花生叶片虽然死掉枯萎了,但是它的根系比较厚实,盘根错节,可以给鳝鱼提供足够的栖息环境。
   
  一般在进鳝鱼前20、30天,用镰刀割水草的茎叶铺在网箱里,占网箱面积的80%左右,等水草长好就可以投放鳝鱼了。想要让黄鳝长得壮一点以安全过冬,就要想法增加黄鳝的摄食量,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黄鳝的摄食量。通常一年段黄鳝养殖十至十五天换一次水就行了,而现在,技术人员增加了换水的次数。
   
  (采访)许阎梅:两年段黄鳝的换水换的频率要高一些,我们对水体质量要更好一些。水的环境好,黄鳝生活得好,才能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强一些,更利于它越冬成长。
   
  一般五至七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约为10%。保持水质清新,浮游生物丰富,以嫩绿色、浅褐色的水为标准,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
   
  对于那些水源条件不好的池塘,换水不大方便,养殖户可以用定期往水道和网箱里泼洒光合菌的办法来调节水质,使用量都根据水质情况而定,可以7-15天泼洒一次。
   
  (采访)许阎梅:光合菌是一种微生物制剂,它像一个比较好的、勤劳的清洁工一样,它可以把水体的一些残渣、残饵及有害物质,比如说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都可以有效分解。
   
  (主持人)能有一个强壮的体质,顺利越冬应该不成问题。为了黄鳝能强壮,技术人员从选苗开始就一直特别的精心。就这样,秋天来了,按照以往一年段养殖的黄鳝,这时候的喂养快结束了,而对于要养两年段的黄鳝来说,却到了喂养的关键期。
   
  在一年段养殖过程中,上市前都会给黄鳝加餐,进行育肥,每天给鳝鱼增加5%以上的投喂量,食谱为动物饵料占50%,饲料占50%。这样鳝鱼能长得胖一些,就能够在销售过程中,卖个好价钱。现在不卖了,要继续养,技术人员想体胖好过冬,于是把过去的育肥法照搬了过来。
   
  (采访)秦丙扬:我们在秋季养殖过程中间,我们采用的一年段养殖的方法,那么在养殖过程中间,我们以为把鳝鱼养得又大又胖,那么就能够很好地进行越冬。
   
  可没想到的是,进入在冬季,鱼池里的黄鳝没有安稳地进入冬眠,冻死的不少。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这样喂,黄鳝是喂肥了,可体质并不好,御寒的能力非常弱。
   
  (采访)秦丙扬:这个就给我们的养殖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后来,我们就改变了这个养殖的策略,秋季养殖就不再仅仅是把这个鳝鱼长得大、长得壮了。改为了既让这个鳝鱼有一定的增重,又让这个鳝鱼有足够强的体质能够抵御冬天的严寒,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越冬。
   
  要避免黄鳝的虚胖,还得从饮食上进行调节。
   
  (采访)秦丙扬:首先我们把摄食量给它降低,不在是5%,而改为了2%到3%,虽说只降低了2%左右。但是对于我们整个鳝鱼体质的提高是特别有好处的,那么另外我们改变了鳝鱼的饲料比例,我们利用蝇蛆、利用蚯蚓和鱼米。作为主要的动物性饵料约占70%,配方饲料的比例实际只占30%左右,同时我们在里面适当的加入复合维生素、活力素等。这样子提高了鳝鱼的体质。
   
  对比这个食谱就看出差别了。两年段增加的投喂量从5%降到了2%到3%,动物性饵料从50%增加到了占70%。加餐:复合维生素、活力素等。,对鳝鱼饲料比例调整后,饲料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这就比较符合鳝鱼在野生条件下的摄食习性,也有助于提高鳝鱼的体质。  

[1] [2] 下一页

篇三 骨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成本分析与发展趋势

篇四 骨鱼养殖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腊丁,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销售价每公斤在30—40元左右。

黄颡鱼属杂食性鱼类,底栖群居生活,易饲养,冬夏季不需专门的越冬和度夏措施。池养时经驯食,能吃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由于套养数量有限,产量较低,黄颡鱼正由搭配养殖品种上升为主养品种,下面根据养殖生产实践经验,将池塘主养黄颡鱼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塘。黄颡鱼适应性强,只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不渗水、不漏水的池塘均可进行养殖,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

在放鱼种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溶解化成浆后全池泼洒,以杀灭池中野杂鱼和病原生物。清塘消毒5—7天后,加注新水1米左右,每亩施入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150—200公斤,以繁殖天然饵料生物,供黄颡鱼摄食。

二、鱼种放养。早春放养的主要是上年繁殖培育的一龄鱼种,选择晴好天气放养。同一池塘放养的鱼种规格大小应一致。一般每亩水面放养尾重15—25克的黄颡鱼2000—2500尾。在黄颡鱼种入池后15—20天,每亩水面可搭配混养规格为8—10厘米鲢鳙鱼种200—300尾,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生物资源,便于水质调节。考虑到黄颡鱼的食性和栖息习性,黄颡鱼养殖水体禁放鲤、鲫鱼种。

三、饲料投喂。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食“活、腥、软”的饲料,可将小鱼、小虾、螺蚌肉、畜禽加工厂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绞碎后,用土面粉(次粉)作粘合剂,充分搅匀成团状后,放在饵料台上投喂,也可投喂人

工配合颗粒饲料,参考配方为:鱼粉30%、豆饼30%、麸皮20%、玉米10%、土面粉(次粉)16%、肉骨粉1%、矿物质添加剂1%、多维1%、鱼油1%。

为便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在池中搭设饲料台,投饲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8%,并按水温、天气及鱼的摄食情况而灵活掌握。一般每天上午9—10时和下午4—6时各投喂一次,因黄颡鱼喜在弱光下摄食,故上午投喂一天投饲量的1/3,下午投喂2/3。

四、饲养管理。黄颡鱼属底层鱼,喜高溶氧,清新水质,注意水质调节能促进其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5—6月份,每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7—9月份,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水质过肥,可先排出部分老水,再加入新水,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

在饲养期间,每20—30天用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7—9月份,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每次用量1克/立方米水体。

篇五 骨鱼养殖
养殖黄颡鱼成本分析与发展形势

养殖黄颡鱼成本分析与发展形势

2009-09-20 10:28:45 983 来源:富农水产养殖网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我国优质名贵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黄鳜鱼美味、耐运输、销售灵活,选到好料,体色也不是问题,池塘单养与网箱单养效益可观,养殖面积有望继续扩大。

一、黄颡鱼基本情况

黄颡鱼,广东俗名又称黄骨鱼,分布广,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它个体虽较小,但产量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小刺,多脂肪,其蛋白质含量为16.1%,脂肪为0.7%,为优良水产品,是大众消费水产品,近年来在两湖(湖南、湖北)和两江(江西、江苏)等地的消费量尤其大。

常见近缘种有瓦氏黄颡、岔尾黄颡和江黄颡鱼等,为底层小型鱼类,多生活在静水或江河湖泊缓流中,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觅食活动多在夜间进行。食性广,主要摄食小鱼、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螺蛳等,偶尔也食水生植物。黄颡鱼为温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

黄颡鱼以其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经济效益高、适温性广的特点,而备受养殖业关注,在全国各地均有养殖,且因其为底栖鱼类,适应与各种鱼混养,人工养殖的规模逐渐扩大。现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成为黄颡鱼的主产地。

据了解,广东池塘主养黄颡鱼已经有近8年历史,规模化池塘养殖从2004年始。在2006年就达到1万亩以上,到2008年养殖面积扩大到2.5-3万亩,饲料市场容量在3万吨以上,主要集中在南海、顺德、清远、新会等地,仅在南海、顺德区域内养殖面积就有近万亩。

二、黄颡鱼养殖方式

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式有多种,分单养与混养,池塘养殖与水库养殖,甚至还有多种形式的网箱养殖,不同的养殖模式获得不同的产量与养殖效益。

1、单养

选择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水深1.5-2米的池塘,清淤消毒后,每亩水面放尾重2-5克的黄颡鱼鱼种6千尾-2万尾,投喂黄颡鱼专用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4%。夏秋季高温时每周加水1次,每次加水30厘米深,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单养亩产量可达1000斤以上。【骨鱼养殖】

在广东,多为以养殖黄颡鱼为主,套养少量四大家鱼或其它名贵淡水鱼(如太阳鱼)的养殖模式。一般在5-6月份投放水花,通过一两个月标粗达到5-8厘米后,转入成鱼塘养殖,并开始投喂饲料,放养密度可达到6千-2万尾/亩,到次年1-8月份出鱼。

养殖10个月左右,大部分达到上市规格(0.2斤/尾)即可出鱼。养殖管理并不复杂,注意做好防缺氧工作和防虫工作。5-6月份寄生虫比较多,注意杀虫,黄颡鱼属底层鱼,平时多开增氧机。一般苗种成活率可以达到80-90%,产量可达1500-3000斤/亩,最高的可达6000斤/亩。

2、混养

在网围、池塘等主养四大家鱼的水面,或主养太阳鱼、虾、蟹、鳖等特种水产的池塘中,每亩套放尾10-20克重的黄颡鱼种150-200尾左右。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前提下,每亩可获尾重2-4两左右的商品黄颡鱼50斤左右。混养黄颡鱼不仅可减少与主养鱼争食争氧的小野杂鱼虾的数量,提高主养品种的产量,还可【骨鱼养殖】

有效地控制家鱼的锚头鳋等寄生虫性疾病。

在浙江湖州地区,有以养殖白鱼为主混养黄颡鱼和养殖黄颡鱼为主混养白鱼的养殖模式,养殖效益比较稳定,养殖规模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3、网箱养殖

在水库及水源有保证的河道均可挂网箱养殖黄颡鱼。养殖密度更高,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少疾病、易管理,减少了塘租及电费等投入,注意控制好放养密度,防止出现缺氧等事故,养殖效益较池塘更为可观。

网箱养殖一般10个月每平方米网箱面积可产120-150斤左右的黄颡鱼(放苗时间同池塘养殖),苗花成活率约50%,3-4厘米的鱼种成活率可达80%以上,放养密度视鱼苗规格确定。

三、广东地区主要养殖模式养殖成本对比

四、黄颡鱼养殖前景

1、养殖黄颡鱼利润可靠。广东一些最早养殖黄颡鱼的养殖户,从2002年开始养黄颡鱼至今,从18元/斤跌到9.5元/斤,虽然出鱼价格有高也有低,但年年都有盈利。不论市场鱼价如何低迷,黄颡鱼的售价始终没有低过成本价。每年3-6月份是水产品上市淡季,这个时间段广东的黄颡鱼出售量最大,能获得好价钱。广东养殖黄颡鱼的养殖户纷纷表示对这条鱼很有信心,还会继续养这条鱼。

2、黄颡鱼耐运输,销售过程中极低损失,中间利润有保证,活鲜水产品流通商热衷于销售。

3、黄颡鱼味道鲜美、价格适中,成为大众消费水产品种,国内消费市场庞大。黄颡鱼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肉性味甘、平,有祛风、利尿之功效,可用以主治水肿、喉痹肿痛等症,人们有一定的消费习惯。广东养殖面积接近3万亩的黄颡鱼70%都是往外省销售,销路畅通无阻。

4、黄颡鱼的销售灵活,不同规格价格不一样,各种规格都可以上市销售,也不受季节与气温的影响,养殖户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灵活调整出塘时间,这也是众多养殖户喜欢养殖黄颡鱼的原因之一。

依目前发展情况看来,未来几年黄颡鱼的养殖区域会不断扩大,由主养区向周边地区扩散,由主养省份向临近省份扩散,以多种养殖模式共同发展。未来几年全国范围内黄颡鱼的养殖量预计仍会有增长。

五、黄颡鱼鱼体变色原因分析

目前,黄颡鱼养殖中存在最大问题是养殖过程中鱼体容易发生变色。据目前

研究的现状及调查了解市场发生各种黄颡鱼变色的情况,可以认为,导致黄颡鱼变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为三大点的因素就是鱼体、环境与饲料。

研究表明:调控鱼体色素细胞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与旁分泌细统两者有交互作用,而旁分泌系统是相对长期的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快速调控。调节色素体运动的主要激素和酶起分散作用的有α-促黑色素释放激素、三磷酸腺苷、蛋白激酶C和泌乳刺激素儿茶酚胺等,起聚集作用的有黑色素聚集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褪黑激素等。鱼体、环境、饲料等多方面因子会影响到神经内分泌与旁分泌系统工程的调控作用,从而影响这些激素和酶的分泌,进而导致养殖鱼体色的变化。

1、鱼体的年龄、大小、健康状况会影响到体色。

例如,黄颡鱼在苗期阶段极易发生穿头病,处于疾病状态的黄颡鱼体色是花的。

2、环境会影响到鱼的体色,如光照、环境背景色、温度、盐度、高密度和水质因子等。

水中污染物破坏神经系统,导致体色变异,如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药物等,水中一些溶解物影响体色,如N-乙酰-5-甲氧基色胺。环境引起鱼变色往往被养殖户们忽视,极高密度养殖、乱用药等引起的环境协迫问题导致鱼体变色也常有发生。

3、养殖管理不当造成鱼体变色

养殖户也应注意科学饲养,做好饲料的保存,避免高温、日晒、雨淋,以防止饲料氧化、发霉等,避免不适当的饲料投喂方式,如不定时定量投喂,经常性残饵过多等。

可以说,由于饲料使用不当过程中发生的饲料氧化情况还是相当普遍,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

4、饲料中营养素组成不合理,或品质发生改变时也会影响鱼体色变化。

目前对于饲料引起鱼体色变化的研究及评论很多,归纳为以下一些:

①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如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饲料中脂肪促进叶黄素的吸收,维生素A和E、EPA、DHA、氨基酸和磷脂等是防止鱼体色异常的物质基础;

②饲料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引起鱼体色变异;

③饲料被氧化引起鱼体白化;

④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也可能导致鱼体变色;

⑤色素摄入量不足,导致鱼体着色不好;

⑥饲料加工过程温度控制不好,受热时间长短使饲料品质变化同样会影响着色;

⑦饲料中抗生素、药物及原料被掺假等其他颜色抑制因子等对色素沉积也存在影响等。

六、天邦黄颡鱼料品质稳定、生长快、体型好、不变色

天邦黄颡鱼料利用自身技术与品质优势,成功解决了饲料品质问题导致的鱼体变色,并能同时做到品质稳定、生长快、体型好。在市场上,天邦饲料以技术服务为先导,迅速处理客户投诉,并及时诊断其它因素引起黄颡鱼变色的问题,消除客户的疑虑,化解危机,稳定客户与销量,市场口碑越来越好,使之成为广东市场的令人瞩目的产品。

实证一:广东惠州博罗黎老板

广东惠州是黄颡鱼养殖的一个新兴市场,黄颡鱼养殖初具规模。黎老板是广东天邦开发的新客户之一,从事水产养殖多年,原来主养品种为桂花鱼。随着杂鱼成本的升高,桂花鱼价格波动较大,养殖越来越难。为此,2008年下半年黎老板决定改养黄颡鱼。听朋友介绍,用天邦黄颡鱼膨化浮水饲料养殖效果好、收益高,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广东天邦黄颡鱼料养殖一塘(2亩)黄颡鱼。经过近十个月的精心饲养,最终卖鱼结果显示养殖效果非常好,经济效益显著,黎老板对天邦料充满了信心。他深有感触,颇有心得,认为用天邦料养殖黄颡鱼省事、放心,不仅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同时体型体色稳定,接近野生状态,产品畅销,成为抢手货。总结黎老板的黄颡鱼养殖效果,具体见表2和表3。

由表2可知,天邦料养殖黄颡鱼饵料系数比较低,如果将杂鱼收获总价折算成黄颡鱼产量,饲料系数为6400÷(4300+4200÷9)=1.34,低于广东市场黄颡料养殖1.5-1.8的一般水平。同时黎老板养殖的黄颡鱼成活率较高,达80%,养殖的黄颡鱼健康、安全、不易生病,养殖管理费用低。由表3可知,天邦料养殖黄颡鱼每斤鱼饲料成本仅为18000÷(4300+4200÷9)=3.78元(同上,将杂鱼收获总价折算成黄颡鱼产量),成本较低,亩产纯利润达1035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养殖效果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

本文来自: 富农网() 详细出处参考:

去年整体投苗量减少 黄颡鱼价格回升到11元/斤 2009年03月12日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南方农村报 浏览量: 5796 次 我要评论

□记者 刘中华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价格已经涨至11元/斤(塘头价,下同),预计今年行情会有好转”,近日,顺德区乐从镇水腾村的养殖户何广荣告诉记者。何从2004年开始养黄颡鱼,虽然出鱼价格有高也有低,但年年都有盈利,“今年还是继续养这条鱼,对这条鱼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预计在清明前后会涨至13元/斤”,鱼中张渝明对记者说,黄颡鱼国内消费市场大,外省需求旺盛,广东养殖的黄颡鱼70%都是往外省销“,这段时间在广州黄沙水产品批发市场的黄颡鱼90%都是打包到华中、华东市场。”由于2008年养殖面积减少而导致存塘鱼少,张对今年黄颡鱼行情看好。

投苗量减两成

据了解,广东池塘主养黄颡鱼已经有近8年历史,规模化池塘养殖从2004年始。“在2006年就达到1万亩以上”,在广东从事黄颡鱼饲料销售的岑镜华告诉记者,到2007年养殖面积扩大到2万亩以上,主要集中在南海、顺德,清远、新会等地,仅在顺德养殖面积就近万亩。

2008年受天气、饲料等因素影响,养殖成本大幅上涨,养殖户利润受到影响。“原来5-6元/斤养殖成本涨到了9元/斤”,在顺德从事苗种繁殖的陈永泽告诉记者,由于养殖面积的增加导致价格下降,“养得好的养殖户略有利润,养得不好的还要亏本”,有部分养殖户开始转养其他品种。

篇六 骨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新模式

在广东黄颡鱼最早从2002年开始养殖,当时养殖亩产量只有400~500斤,一

个塘一天最多抓600~700斤。经过8年的

发展,现在黄颡鱼亩产量最高已达到12000

斤(广东南海西樵大同乡的一鱼塘5亩产

黄骨鱼6万斤)。日销量(广东)最高时接

近20万斤。饲料也从当初的冰鲜+黄粉、吻鱼粉料发展到现在普遍被养殖户接受的黄颡鱼膨料。

技术参数:

1、黄颡鱼为无鳞鱼,对某些药物较为敏感,敌百虫、硫酸铜、高锰酸钾等药品慎用。

2、生存温度0~38℃,

摄食温度15~35℃,

生长水温15~33℃,

适宜温度20~32℃,

【骨鱼养殖】

最佳温度22~30℃,

最适pH为7.0~8.4。

3、耐氧能力低,天气闷热高温,注意缺氧

浮头,浮头后一段时间会持续有死鱼。

4、黄颡鱼雄性比雌性长得快很多,养殖一年的雄鱼最大的可以长到6两,二年可达1斤.而雌鱼最大不超过1.5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育苗到8-10公分时,过筛淘汰掉一些鱼脚(这部分鱼基本是雌鱼)。这样操作后鱼的雄性率高,卖鱼时尾鱼少,饲料系数低(每斤鱼节省一两料以上)。

一、 池塘选择与处理:

水源丰富,交通方便,塘基较宽、无渗漏的池塘。面积最好3-7亩容易管理,水深1.5-1.8米之间,水过浅表示水体小,能够容纳的鱼相对就少一些,不利于高产。水过深时水底容易缺氧,导致有毒的物质如亚硝酸、甲烷等积累。 在投标到一个鱼塘后,就可以进行鱼塘的处理。鱼塘处理通常分以下步骤:

1、 淤泥的清理。淤泥含有大量的不溶有机

物,和大量的离子。适当的淤泥数量(厚

度20公分)可以保持水质稳定,并让

水体保持一定的肥度。但过多的淤泥会

令水体耗氧增加,以及高温季节蓝藻暴

发。如果淤泥达到40公分,建议一定

要清淤。用推土机或泵淤泥机清理。

2、 晒塘,把池底晒到发白、有裂缝为止,让淤泥中的有机物充分氧化。

3、 进水消毒。进水约50公分,每亩用石灰100-200市斤,或漂白粉10市斤

进行杀菌消毒。如果淤泥比较少的,可改用茶籽粕每亩50-100市斤,消毒的同时起施基肥的作用。

【骨鱼养殖】

4、 打底。水体消毒过后,水中的有害细菌又会开始滋生,特别是弧菌,是致使

鱼苗肠胃疾病的主要杀手。在消毒的药物效力刚过时,及时用光合细菌全池泼洒,形成优势菌种,能有效抵制弧菌的繁殖。【骨鱼养殖】

鱼塘处理好后,马上就可以放苗了。有的地方习惯肥水后再放苗,认为把水中的浮游动物培养起来,鱼苗就有足够的食物了。但事实证明,清水放苗更有利于鱼苗的成活。由于水花刚放到池塘,有1-2天是不摄食的,1-2天后可以摄食

的也只是幼小的浮游动物。如果提前肥水,这时水中浮游动物过多,会容易引起

水花缺氧;或者浮游动物规格过大,会做成水花食不了。放水花后开始肥水,培育出来的浮游动物刚好适合鱼苗的摄食,成活率会得到提高。

二、苗种的选择和放养

黄颡鱼的品种有长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细体黄颡鱼等十多个品种。在这些品系中,具有养殖价值者为长江黄颡鱼原种鱼苗。长江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甜、个体较大、生长迅速,售价最高;其次为光泽黄颡鱼,再者为瓦氏黄颡鱼。瓦氏黄颡鱼个体略大于长江黄颡鱼,两者生长速度相仿,但瓦氏黄颡鱼生性凶猛,乱窜狂跳,且互相残杀,不易进行活鱼长途运输,缺乏市场竞争力,故售价偏低。此外各品系个体小,生长慢,饵料系数高,无养殖意义。

黄骨鱼雄性比雌性长得快很多,一般养一年雄鱼最大的可以长到6两,二年可达1斤.而雌鱼最大不超过1.5两。所以,有可能的话,可以选择全雄苗。

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买水花自己培育。每亩水面放养15-20万水花,水花每年的4-8月均有供应。最早孵化的水花价格最高,达到200元一万,随着孵化的越来越多,价格一路下降,最低时50元一万。同时,4-5月份放的水花,由于天气不稳定,阴雨天多,较难培育,通常成活率只有20%。而到6-8月份放水花,天气稳定,水温高,成活率普遍可以达到50%。

4-5月份放水花,苗种的价格高,且难培育,为什么还很多人愿意选择这个时候放苗呢?原因是早一些放苗,可以赶到次年清明时候卖鱼,价格比其它时候卖高2-3元一斤,利润相当可观。

放水花选择连续3天晴天最为适宜。放水花前一天,全塘泼洒201分解水中毒素,用量是一瓶2亩。然后取水样到药店检验亚硝酸、氨氮、酸碱度等指标,确定合格后拿小量水花试水,12小时成活率达90%,方可放苗。

放苗选择在鱼塘的上风处,因

为上风处水质较好,且水花不

会被风浪打上岸。放苗时在放

苗的范围泼洒502,可以有效防

止水花应激。

育苗到8-10公分时鱼时,

雌雄个体的生长差异开始明

显,及时过筛淘汰一部分尾鱼,这部分鱼基本是雌鱼。保留生长快的鱼种继续养殖,这样鱼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

三、 放养模式

随着鱼塘租金的不断上涨,每亩租金从以前的几百元、一千多元,上升到现在的3000-5000元,高的象南海区西樵镇儒溪乡,达到平均6000元一亩。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养殖密度是必然的选择。

按放养8公分以上规格的鱼种计算,早批鱼赶在清明卖的,建议放养2-3万一亩,设计亩产量为3-4千斤。其它不赶着卖鱼的,放养3-4万一亩,设计亩产量为6千到一万斤。

混养鱼方面,等黄骨苗长到6公分以上时,不再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开始投喂膨化开口料时,放花鲢放40-60个一亩。放养的规格适宜在半斤以上,用大网目的疏网围住食台,防止花鲢抢食膨化料。如果放养的规格小了,较难选择合适的网拦住它们抢食饲料。

放养花鲢的同时,最好一同放养50个白鲢一亩。白鲢以蓝藻为主要食物,一来可以控制蓝藻的过量繁殖,二来可以增加鱼产量,一举两得。如果鱼塘有蓝藻多的情况,往往导致花鲢生长缓慢。适当放养些白鲢,不但不会防碍花鲢生长,还会额外增加了白鲢产量。

黄骨塘不建议放养鲫鱼,因为黄骨鱼摄食慢,饲料容易被鲫鱼抢食。

四、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篇七 骨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案(1)

池塘精养黄颡鱼成本效益方案

黄颡鱼的生物学特征:

黄颡鱼,四川俗称黄辣丁,江苏俗称嘎鱼,广东俗名又称黄骨鱼,分布广,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它个体小但产量很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小刺,多脂肪,蛋白含量高,为优良水产品,是大众消费水产品,近来在两湖两广等地的消费量尤其大。

由于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经济效益高,适温性广的特点,从而受养殖业的关注。全国各地都有养殖,人工养殖的规模逐渐扩大。

黄颡鱼的养殖前景

1:养殖黄颡鱼利润可靠。广东一些最早养殖黄颡鱼的养殖户,从2002年至今,从28元元一斤到9.5元,虽然鱼的价格有高有低,但是年年都有盈利。不论市场鱼价如何低迷,黄颡鱼的售价始终没有低于成本价。每年3~6月份是水产品上市淡季,广东在这时间断出售量最大,能获得更高的价格。广东养殖黄颡鱼的养殖户纷纷对这条鱼很有信心,养殖的积极性很高。

【骨鱼养殖】

2:黄颡鱼耐运输,销售过程中极低损失,活鲜水产品流通商热衷鱼销售。

3:由于味道鲜美,价格适中,国内消费市场庞大。调查可知,广东养殖面积接近3万亩的黄颡鱼70%都是外省销售,销路畅通无阻。

4:黄颡鱼销售灵活,不同规格价格不一样,各种规格都可以上市,也不受季节和温度的影响,养殖户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灵活调整售鱼时间,很多养殖户喜欢养殖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养殖方式:

黄颡鱼的养殖方式有多种,分单养和混养,池塘精养和水库养殖,甚至还有多种形式的网箱养殖,当然不同的养殖模式获得不同的产量与养殖效益。(在这里介绍池塘养殖) 一:池塘的选择

选择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水深1.5~2米的池塘,最好是东西走向(因为考虑到采光性),放苗前应该彻底清淤,提前一个星期做好水质的调节工作。

二: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9月中旬下塘,此规格已经过驯化可以投喂饲料,整个投饲过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6月份每日投饵4次;第二阶段7、8、9月份日投饵3次;

第三阶段10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在这一基础上还应根据天气与水质情况对投饵量进行调整

三:鱼苗的规格和数量

饲料的选择:

可以选择全价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

每阶段的蛋白所需量

养殖黄颡鱼、长江胭脂鱼、白鲢的规格成活率和产量(亩产) 培水

每月培水2次,以满足长江胭脂鱼和白鲢的生长需求 鱼美+藻种+芽孢杆菌

鱼病预防

每月内服药2次,一次3~5天

鱼病康+鱼肝宝+三黄散+多维

鱼病康套餐+vk3+多维

成本分析:

饲料系数:1.3~1.5 主产鱼1700斤,饲料所需1700*1.5=2550斤 黄颡鱼3~4cm共需20000条,0.12元20000*0.12=2400

总产出:

黄颡鱼:700斤*9元=15300元

长江胭脂鱼:45.6斤*30元=1368元

白鲢:240斤*2.5元=600元

总产出:15300元+1368元+600元=17200元

总支出:13700元 单位亩产:17200元-13700=3500元

注:1:以上出现的价格都应实际根据当年价格来定

2:此方案所得数据为正常养殖结果(考虑正常死亡量) 3:清塘工作未做好,塘内残存凶猛鱼类,对黄颡鱼苗造成危害

4:鱼苗下塘前水质未培育好,可供鱼苗采食的浮游动物数量不多;三是塘水过深,底层氧气过少

5:下塘后3-4天饲料投喂不当。养殖黄颡鱼必须做好清塘、水质培育、水位控制、饲料投喂等工作

6:一定注意不要与鲤鱼、鲫鱼等底沉肉食性鱼类混养。

d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6564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