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美国留学】
《浅谈《老人与海》中的象征寓意》
老人与海中与的意思 第一篇
浅谈《老人与海》中的象征寓意
——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在1951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起初是一部名为《现有的海》的长篇小说第四部分的结尾,因为博得友人的一致赞美,故事又相对独立,因此单独发表。发表后引起轰动,并为海明威带来了1953年度的普利策奖金以及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原文全文仅两万余字,海明威用简洁有力的语言、细致平实的白描手法描写了一个年迈的老人的一次撼动人心的“海上搏斗”:这个孤独的渔夫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但他仍然不舍不弃,只身驾船赶赴人迹罕至的墨西哥海湾,经过两天两夜的殊死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18英尺长的大马林鱼,并把它绑在了小船的侧舷上。但一大群饿疯了的鲨鱼却循着血腥味尾随而来,老人费尽力气,用掉了所有可以用的工具,仍然没有办法与鲨鱼对抗,鱼肉被凶恶的鲨鱼群瓜分得一干二净。最终老人只把一副空的大鱼骨架拖回了岸边。
海明威用失败的结局衬托出老人的悲剧色彩和不屈的硬汉精神,采用大量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与命运的斗争、生存与毁灭的价值的探讨,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映射。
本文接下来通过对小说中主人公及一些物象的象征寓意的分析,浅谈作者通过这些象征手法所要表达的内涵。
(一)《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中最主要塑造的就是主人公圣地亚哥这个形象,这是一个经验丰富、意志顽强的渔夫,是作者一生的创作中“硬汉形象”的高度升华和总结,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贫穷和不走运使他不像传统的英雄那样伟大光鲜,他生活拮据,并且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过一条鱼。但他没有放弃过希望,一次又一次充满信心地踏上出海的征程,并且总想着要去到远一点的地方,到没有人探索过的海域捕一条大鱼回来,证明自己仍然强健有力。
捕鱼对于圣地亚哥来说并不仅仅是维持生计的谋生之道,作为一个渔夫,他
感到去捕鱼就是自己的使命,也是人生的价值,因此捕到鱼就是渔夫尊严的证明。圣地亚哥说“这正是我生来该干的行当”①,于是他不断投入到与大海的搏斗之中,即使已经年迈苍老,渐渐力不从心,仍然缅怀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追逐着理想。这是他性格中固执的一点,他不愿承认自己已经老去。此外,他还有些逞强。他与小男孩每天都要扯一套谎话,以至于小男孩都已经无法辨别他们对话中提到的物品究竟是否存在。老人虚构黄米饭,虚构渔网,也是为了维持他的自尊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硬汉”的“风度”——不仅从老人与鱼的斗智斗勇上反映,从他的生活状态中也可以反映出来。{老人与海中与的意思}
在与海上的鱼搏斗了三天三夜之后,老人最终疲倦而归,只带回一架空空的鱼骨。他失败了,但他却没有被打败,只要他还没有屈服,他就不承认自己被打败。“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给打败”②这句话突出地表达了圣地亚哥的“硬汉精神”,即不向命运低头,无论被如何摧毁,受到何种不公,仍然永不服输,顽强拼搏。虽然老人在这次捕鱼的行动中失败了,他却是生命的英雄,这种不屈的精神是永恒的,积极的,象征着作者在当时那个混乱不安的时代对理想与光明的追求以及人类对命运的抗争精神。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老人的曲折命运也隐喻着作者本身。海明威曾经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身心都遭受战争的摧残。老人的那份沧桑、衰弱正是海明威经历战争后饱受创伤的状态。而那之后海明威连续十年都没有发表过什么重要作品,甚至引起过评论家的一致批评,许多人认为他已经文思枯竭、江郎才尽。这正是那个连续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鱼的老人。感同身为渔夫却捕不上鱼的不堪,海明威也决心要写出一部“最好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才华。完成这部小说后,海明威说“现在发表《老人与海》可以驳倒认为我这个作家已经完蛋的那一派批评意见”③,足见他是在用这部作品重获文学创作的尊严。
小说中多次写到老人由于老迈在捕鱼过程中的不甘。例如文中曾细致地描写了老人左手抽筋,表现了老人体能上受到的限制——老人并没有他所想的那么强壮,并且他也不断意识到这一点。“我恨抽筋,这是对自己身体的背叛行为。”④他急切地呼唤甚至责备自己的左手,以求它能在大鱼开始有所行动之前恢复知觉。经过一天多的对峙,老人几乎没有休息,他觉得自己还能熬夜,但是理智却告诉他应该睡一会觉。在后来与大鱼的搏斗中,他已经“感到头晕,恶心,看不大清
楚东西”⑤,他不断提醒自己要“保持头脑清醒,要像个男子汉,懂的怎样忍受痛苦”⑥。这个过程不仅是老人与大鱼在对抗,同时也是老人与自己的老迈在对抗。海明威早年在战争中受过许多肉体上的创伤,这些伤处在他的晚年给他带来无尽的痛苦。海明威和小说中的老人一样,自尊心很强,因此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年弱体衰。
年老是一股不可抗力,如同小说中的深不可测的大海、凶猛残暴的鲨鱼,在它们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与它们拼搏,结局几乎是注定的。面对这最大的“摧残”,“老人”走到了他的骄傲允许走到的最后一刻。——《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最后一部作品,在他完成了这部“人生总结”之后,1961年海明威自杀而亡。
即使自然法则可以毁灭海明威,然而精神却是无法被摧毁的。海明威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自己永不言败的意志,传达了人类的生存意义——孤独地拼搏,在自然与时间等巨大的力量中努力维持人类的尊严。海明威已经看到死亡之于尊严是没有影响的,并且在他看来,死是美丽的、壮阔的——如同那条美丽的大马林鱼,因此他对死也许并不畏惧。
(二)《老人与海》中其他物象的象征意义
(1)大海
不难看出,大海象征着人生的搏斗场,是每个人的人生舞台。这个场所深不见底,仁慈又凶猛,既如女性一般阴柔,也是“黑色的”“黑暗的”,象征着变幻莫测、包容万象的势力。在这个舞台上,有着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也有着与老人争夺鱼肉的鲨鱼那样的残暴不公的强权者。在海上不断地航行,就如同生命在流逝一般。不断地得到,又再失去,最终回到如同青春时代般的活力饱满的状态,又再次踏上征途。
(2)鲨鱼
鲨鱼象征着一切凶恶的势力、破坏性的力量,他们掠夺成性,不考虑公正或应得,只凭借自身的力量去摧残对手,抢夺猎物。他们嗅到血腥就会趋之若鹜,当那条臭迹变得很宽的时候,“它们竟然不用到处来回搜索这臭迹。它们并肩笔直地朝小帆船游来。”足见它们的贪婪和狡猾。鲨鱼的力量是凶残的,从而更衬
⑦
托出与之殊死拼搏的老人的顽强。
另外,在小说结尾处,有一个旅行者和侍者错将马林鱼的鱼骨当成鲨鱼的鱼骨,把好不容易从鲨鱼嘴中夺回来的鱼骨当成了罪魁祸首的骨头,这显然是一种嘲讽。嘲讽世人对老人用尽全力拼搏的战斗的无知,不仅混淆是非,反而还赞叹起了破坏者。
(3)马林鱼
马林鱼的象征意义是丰富的。它象征着目标、理想、追求,又象征着对手、劲敌;在孤独的海上,老人常常与大鱼对话,他爱这条大鱼,因此这条鱼又象征着朋友、尊敬者;最后这条鱼的鱼骨被带回来,渔夫们惊讶地测量它的长度,对老人升起一丝敬意,又表明这条鱼象征着成功、辉煌与光荣。——虽然最后,老人并没有把鱼完整地带回来,这份光荣也就打了折扣,被世人所误解。
老人与马林鱼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方面,他赞美这条鱼,赞美它的机智、它的坚持、它对痛苦的忍耐。在老人看来,马林鱼就和自己一样,他们的搏斗中有相当一大段时间是在互相僵持。“他选择的是呆在黑暗的深水里,远远地避开一切圈套、罗网和轨迹。我选择的是赶到谁也没到过的地方去找它”“如今我跟它给拴在一起了。„„而且我和它都没有人来帮忙。”“你现在觉得痛了吧,鱼。我也是如此。”⑧他一边与鱼僵持,一边判断着鱼的状态,这时他便站在鱼的角度思考,思考它的感受,猜测它会走的方向,并不断地认同、尊敬这条鱼。另一方面,在表达对鱼的赞美的同时,老人仍然不忘自己的使命,非要杀死它不可。“我要跟你奉陪到死。”“它能熬多久,我也能熬多久。”⑨丝毫没有放手的意味。在他与鱼拼搏的白热化阶段,他差点萌生了就这样让鱼把自己害死得了的想法,然而又马上提醒自己应该清醒过来,要懂得忍受痛苦,“或者像一条鱼那样”。他非常尊敬这条鱼,但是征服它才是老人的最终目的,是老人的生存价值,因此他们的敌对是必然的,对目标、成功的追求也是必然的。然而老人对待鱼的态度告诉我们也应该赞美对手、尊敬对手、把对手当成朋友。因为它们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狮子
小说中有数次提到了狮子这个物象。狮子象征着青春、激情与力量。第一次是老人和小男孩谈论起棒球时顺便提到的,老人说“我像你这个年纪,就在一条
⑩
⑾去非洲的横帆船上当普通水手了,我见过狮子在傍晚到海滩上来”。这说明狮子
是老人在盛年时见过的,狮子使老人回想起自己年轻力壮的时候,那时他充满了激情与雄心。后来在海上,老人孤独地与大鱼作漫长的对峙,这时他更加需要勇气与力量。老人想,“但愿我也能睡去,梦见狮子”就是借狮子来鼓励自己,使疲惫不堪的自己重新获得精神支持。因为老人想要回到充满力量的青春年代,想要证明自己还未老去。
小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提到了狮子。“老人正梦见狮子” ⒀他回到岸边,回到有小男孩帮助、有其他渔人们刮目相看的岸上,也代表着他的青春的回归。然而他带着满身创伤,甚至说“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 ⒁老人还能再次恢复体力出海打渔吗?这是个未知数,然而他正梦见狮子。小说结尾用狮子再次点明主题:他的希望永不破灭,他的精神永不被摧毁。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还有许多象征意义,比如小男孩象征着希望与活力,小说中老人的几次劫难象征着基督耶稣的受难等等。《老人与海》是一部在语言上通俗易懂、情节上扣人心弦、情感上震撼人心的作品,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部作品背后更深的审美价值和作者的意识表达也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它超越时空带给人们的启发和研究价值,使这部作品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经典。
注释:
①:海明威著 吴劳译 《老人与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7月 第69页
②:同上 第122页
③:《海明威谈创作》 三联书店 1985年 141-142页
④:海明威著 吴劳译 《老人与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7月 第80页
⑤⑥:同上 第112-113页
⑦:同上 第132页
⑧:同上,分别摘自69页,75页
⑨:同上 第71页
⑩:同上 第112页
⑿
《《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艺术及其现实意义》.docx》
老人与海中与的意思 第二篇
一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一位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巨匠之一。他通常其独特的叙事手法而著称。在他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 海明威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而这种写作风格, 在他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老人与海》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老人与海》代表着海明威创作的巅峰。这部短篇小说在出版之后仅两天时间内就售出530万册, 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 并且稳居当时畅销作品榜首, 达半年之久。同时代著名作家福克纳高度评价了《老人与海》。他说: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最好作品。时间将证明, 他这本小书的质量胜过我们任何人的作品, 我指的是他的和我的现在的作品。就像人们预料的那样, 这部小说摘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 海明威也凭借此小说成为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如今, 《老人与海》依然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之一, 对读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老人与海》以极其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同一条巨大马林鱼之间的一场壮烈的斗争。小说一开始, 在84天捕鱼一无所获的不利局面下, 圣地亚哥并不气馁, 在第85 天再次独自出海, 钓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马林鱼, 在连续抗争了三天之后终于将马林鱼捕获, 然而在返回途中, 渔船遭到了鲨群的袭击, 圣地亚哥竭尽全力反抗, 但马林鱼最终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在这部小说里海明威创造了一位重压下保持优雅并且具有不可征服的精神的老英雄。
《老人与海》的问世, 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好评如潮。在小说发表以后的15 年间, 文学评论家们的声音基本上是肯定的。但60 年代中期以后, 有人开始对小说提出批评, 认为作品脱离现实, 内容不真实。进入了20世纪80年代, 文学界对海明威作品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许多文章不约而同从新颖的角度探讨海明威的作品。比如, 有人将海明威本人的一生和价值观同其作品联系起来, 有人则深度剖析了作品中出现的的各种意象所代表的意义。1992 年12 月在纽约召开的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年会的海明威专题研讨会上, 本.斯托茨弗斯在他的论文《老人与海》的拉康式解读, 运用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分析书中的一些隐喻, 如狮子、鲨鱼、大马林鱼等。小说的叙述语言看似十的简单和自然, 然而却是用心雕琢和严密组织过的, 富有极强的暗示和象征意味, 具有深刻的含义。
本文将着重分析《老人与海》中较为重要的几组意象的象征意义, 进而讨论
该小说对于当时和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老人与海中与的意思}
二
从最简单的意义上来讲, 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 思想和情感。象征主义是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写作手法, 目的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表达更多的深层次的意思。在20世纪, 以海明威、福克纳等作家都对象征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老人与海》作品中含有丰富深刻的象征描写, 每一个意象都富有深刻的含义, 这些意象有力地展示了人类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意志。美国艺术史家伯纳德.贝瑞孙说过: 《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乐曲, 大海就是大海, 不是拜伦式的, 不是麦尔维尔式的, 好比荷马的手笔; 行文又沉着又动人,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 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海明威看了这段话十分满意, 认为关于象征主义的问题说得很好, 透进了一股新鲜空气。他马上把这段话推荐给出版社, 作为宣传《老人与海》的简介。由此可见, 海明威本人事实上承认了小说中象征手段的存在, 并希望读者从小说中去体会象征的意味。{老人与海中与的意思}
大海是小说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 大海具有很多象征意义, 多数情况下大海具备男性的阳刚气质, 汹涌澎湃, 豪气冲天。但是在《老人与海》中, 大海被看做成一位女性。圣地亚哥每想到海洋, 老是称她为lamar, 这是人们对海洋抱着好感时用西班牙语对她的称呼。有时候, 对海洋抱着好感的人们也说她的坏话, 不过说起来总是拿她当女性看待的.月亮对她起着影响, 如同对一个女人那样。在老人看来, 海是亲切和美丽的, 但是有时又会突然变得很残忍,但老人却没有因此憎恨大海, 而是认为她给人或者不愿给人莫大的恩惠, 如果她干出了任性或缺德的事儿来, 那是因为她由不得自己。
平静的大海是美丽亲切的, 好比一位温柔的母亲, 孕育着无数生命。通过老人的视角, 海明威展现了大海的一幅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画面:他划过海里的某一片水域, 看见果囊马尾藻闪出的磷光,海流冲击在海底深渊的峭壁上, 激起了旋涡, 种种鱼儿都聚集在那儿。那儿集中着海虾和作鱼饵用的小鱼, 在那些深不可
测的水底洞穴里,有时还有成群的柔鱼, 它们在夜间浮到紧靠海面的地方, 所有在那儿转游的鱼类都拿它们当食物。
此外, 大海更可以看做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社会的一种象征。海是宽广无限的, 充满了狂风巨浪、暗礁等危险。社会也是一样, 既隐藏着像马林鱼一样诱人的珍宝, 又充斥着好比鲨群的掠夺者。文中老人对于大海的态度反映了海明威一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那就是, 无论环境有多不利, 命运有多坎坷, 只要凭借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下去, 他终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一点从海明威的个人经历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老人与海》之前, 海明威的作品《过河入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批评, 甚至是嘲弄, 许多评论家均认为海明威已经文思枯竭, 再也创作不出更好地作品了。但是海明威并没有被打垮, 酝酿十年, 最终创作出了不朽的著作。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 这种不利的社会因素事实上对于海明的创作热情起到了激励与推动的作用。{老人与海中与的意思}
正如人们所说, 去掉那条大马林鱼, 《老人与海》就不成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了。的确, 马林鱼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是作为老人的实力相当之对手而存在的。
当圣地亚哥钩住马林鱼的时候, 虽然看不到它的形象, 但是已经从心底希望能够看一眼这个强劲的对手。经过了半天的拉锯战, 老人开始怜惜这条硕大的对手: 它真出色, 真奇特, 而且有谁知道它年龄多大呢, 他想。我从没钓到过这样强大的鱼, 也没见过行动这样奇特的鱼.
当马林鱼真正的跃出水面的那一刻, 如此硕大的一条马林鱼令老人惊叹不已: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人视马林鱼为一位真正的男人, 甚至称马林鱼为他的兄弟: 我巴望也能喂那条大鱼, 他想, 它是我的兄弟。尽管他十分尊重他的兄弟, 但他还是决心杀死它, 因为马林鱼是他理想的目标。圣地亚哥渴望通过杀死这位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劲敌来证明自己。
联系到海明威的人生经历, 马林鱼也象征着《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本身。在整个20世纪40年代, 海明威在他的文学创作上几乎没有什么突出的成果。但是最终《老人与海》的发表为他挽回了所有的名誉。可以说海明威的经历与圣地亚哥有很多相似之处, 因此马林鱼象征着海明威的文学成就的巅峰。
如果说巨大的马林鱼象征着人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那么鲨鱼群便象征残
忍的阻止人们到达理想目标的一切破坏性力量。在小说中, 马林鱼被老人看作既看做成一个对手又是一个真正的朋友, 但相反, 鲨鱼群则明显的被视为仇敌。在鲨群到来前后的环境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鲨鱼到来之前, 大海是安宁和谐的, 泛着果囊马尾藻闪出的磷光, 聚集着各种海虾和成群的柔鱼, 但是当鲨鱼到来的时候, 海面的平静被残暴的打破了。鲨群开始肆意的抢夺马林鱼。海明威这样描述它们: 它们是可恶的鲨鱼, 气味难闻, 既杀害其他的鱼, 也吃腐烂的死鱼。它们有黄色猫眼,甚至当圣地亚哥刺中了其中一条鲨鱼的左眼时,它依然紧紧咬住马林鱼挂在那里不离开。而另一条鲨鱼就像一头猪奔向饲料槽, 如果说猪能有这么大的嘴, 你可以把脑袋伸进去的话。这些生动的描写揭露了这些掠夺者肮脏的本性: 贪婪、残忍, 冷酷无情。但是, 面对邪恶的力量, 老人英勇无畏, 不甘示弱, 决心要跟它们斗到死。尽管最终老人未能将他的战利品带回去, 但是他已经成为了精神上的赢家。老人与鲨群之间的殊死搏斗, 更加凸显了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此外, 鲨鱼也象征了社会中的寄生阶层。海明威在其它作品中也描述了这一阶层。例如, 在小说《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 故事的一开始就描写到空中盘旋着无数秃鹫, 它们觊觎着男主角哈里因受伤而腐烂的右腿。哈里和妻子海伦远离尘嚣, 渴望在白雪覆盖的山间寻找到一处安宁的地方居住。然而, 他的右腿不幸感染坏疽, 而且他不能摆脱掉空中纠缠不休的秃鹫, 哈里十分痛苦, 甚至恳求妻子砍断他的右腿或者干脆开枪杀死他。小说中的秃鹫吞噬别人的生命, 不劳而获, 是赤裸裸的掠夺者。这些秃鹫同《老人与海》中的鲨群一样, 象征着社会中的寄生阶层。对于海明威本人来说, 他的身边生活着依靠他名声和财富生存的阶层, 在海明威文思枯竭之前他们的贪欲绝不消失。从对鲨群的描写中可以看出, 海明威对社会中的这类寄生阶层恨之入骨。
在小说中老人不止一次梦见狮群。狮子象征着强壮的力量和无畏的勇气。因此, 每当梦见狮子以后, 老人的疲倦都似乎消除了, 而信心与斗志则不断得到加强。
故事开始的时候, 面对失败和嘲弄, 老人通过在梦中与狮子的会面寻求到了有力的支持。他不再梦见风暴, 不再梦见妇女们, 不再梦见伟大的事件, 不再梦见大鱼, 不再梦见打架, 不再梦见角力, 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只梦见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它们在暮色中像小猫一般嬉耍着, 他爱它们。与马林鱼相
遇之后, 在最关键和难熬的时候, 老人曾经心想过但愿它(马林鱼)睡去, 这样我也能睡去, 梦见狮子, 他想。为什么如今梦中主要只剩下了狮子?此时的老人与马林鱼都已经接近筋疲力尽的边缘, 希望梦见狮子的想法其实反映了老人希望回复力量的愿望。在两天一夜的苦战之后, 老人在第二晚终于入睡, 这次他依然梦见了狮子。小说的最后,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 孩子坐在他身边, 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这时候老人正在蓄积体力, 准备着下一次出海。
狮子的反复出现, 体现了老人对于力量和胜利的渴求。能够梦见狮子, 表明了老人向往无所畏惧的勇气与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即便身体极度疲劳, 老人都从未停止对于梦想的追求。
关于狮群这组意象还有一点应引起思考, 那就是在老人的梦中狮子一直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 而不是单独一只, 那是因为集体的智慧与理想是无限的。老人之所以空手而归是因为他自始至终是孤军奋战, 文中老人几次感慨希望身边有小男孩作为帮手, 事实上已经意识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狮群的意象从侧面说明了集体的力量能够保证不断的胜利与发展。
三
自从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以来, 无论是对于当时的美国, 还是现今的世界,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人与海》虽然只是一部中篇小说, 语言简洁, 但内涵深刻。小说事实上反映的是, 第二个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出现的很多社会的问题, 经济萧条, 社会秩序崩溃, 一切百废待兴。面对这些冲突和混乱, 战后的一代往往心存一种极强的失落与绝望。但海明威却认为人不能向命运低头, 应该具备永不服输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个人可以在肉体上被打败但是绝对不会在精神上认输。圣地亚哥同马林鱼和鲨鱼殊死搏斗, 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 正表明了海明威看来的人同困难作斗争应该具备的一种态度, 也就是人面对挫折面对厄运时的不屈精神。在当时的美国, 小说中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影响了很多美国人的人生观, 即使他们遇到困难挫折而跌倒, 但是他们依然坚持前行, 知道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在今天, 小说中所推崇的生活的哲学还是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不过, 海明威的作品向来符合冰山原则, 那就是作品的八分之七的部分还隐藏在水面以下, 因此若想真正了解《老人与海》所表达的内涵, 这需要我们的文
《《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以及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中与的意思 第三篇
《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及象征意义
摘要:《老人与海》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作品,它把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和通篇作品的象征寓意性融为一体,表达了深邃的内涵。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桑提亚哥这个老而不衰,不幸但不可战胜的英雄形象,表达作者一贯推崇的勇敢、坚毅、意志力等精神。透过小说表面,可以说尽管不乏非凡精确的现实主义描写,然而就整体而言,则堪称一部象征意义的作品。
关键词:硬汉 象征
一、引言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的创作的结晶,是思想和艺术的总结。这是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老人与海》写的是老人桑提亚哥在远离陆地的大海上与一条比小船还要大的马林鱼搏斗的故事。桑提亚哥是一个孤独的捕鱼的老人,出海84天却一无所获。周围的人不理解他,嘲笑他,但他并未放弃希望。他独自一人驾船“走出去很远”,终于捕到一条大马林鱼。不料,在回来的途中遭到成群的鲨鱼争夺,搏斗两天两夜之后,他筋疲力尽,满身血污地拖着马林鱼的骨架回家了。
桑提亚哥不仅仅是个普通劳动者的形象,还是个富有寓意的形象。他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宽厚、仁慈、充满爱心、有着永远不败的精神力量。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着不可逆转的厄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而不是要别人保护的可怜虫。“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1]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的主旨。
二、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以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调塑造的具有浓厚象征性的硬汉典型,他是海明威笔下一系列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他“象征着一种高度哲理化的人类精神,一种永恒的超越时空的存在” [2]。海明威将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与朦胧抽象的寓意、把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与丰富深刻的哲理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这位体现着人类尊严、在厄运乃至悲剧性命运的重压下昂首挺立而不弯腰的硬汉子典型。 作为硬汉性格的最典型体现,桑提亚哥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首先具有一般硬汉所共有的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桑提亚哥在接连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困境中,毫不气馁,再度出海。在远海上为制服马林鱼,周旋了三天三夜;归途中又与蚕食自己劳动果实的凶猛鲨鱼展开殊死搏斗,鱼叉丢了用刀,刀子折了用船桨,桨把断了再用舵……
2.超时空的主体情境,赋予了桑提亚哥豪迈的人格力量。海明威笔下的许多硬汉总是活动于具体的时空,而桑提亚哥则明显不同,始终是孤零零地漂泊于浩瀚无际的大海上,先后与大马林鱼和鲨鱼展开搏斗。在这种超越具体的时空中,老人与大海及与鱼的关系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性意义:他与大鱼的较量成了一曲人类与自然、人与命运相抗争的颂歌,老人失败转化为寓言意义上的胜利,老人由此而获得了豪迈的人格力量。即如他的那句口头禅所说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1]
3.小说结尾的点睛之笔,给桑提亚哥的硬汉性格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和其他许多硬汉相比,桑提亚哥并没有带着悲壮的神色走向必然的失败,而是在遭受了那么多磨难之后,仍满怀信心地梦见了力量的化身——一头雄狮。
桑提亚哥已经不是单纯的硬汉子了,他的背后是人类永恒存在的价值:自信、自强和自尊。桑提亚哥的形象具有象征性的哲理意义,他不再代表他个人,他的行为也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象征了永恒的人类精神存在。他激励人们向困难和死亡挑战,他的行为准则就是拼,不顾一切地去拼,虽死犹荣,决不
屈服。所以,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最后颂扬海明威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最诚实最大无畏的创造了我们这个苦难时代中真实人物的作家。”[3]{老人与海中与的意思}
三、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当中的各种意象都有自身的丰富象征意义。虽然海明威自己说:“没有什么象征意义的东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鱼就是鱼,鲨鱼就是鲨鱼,不比别的鲨鱼好,也不比别的鲨鱼坏。”[4]但又在乔治·普林浦敦的海明威访问记中说:“我想有象征手法。” [5]海明威认为关于象征主义的问题说得很好,透出了一股新鲜空气。由此可见,虽然海明威在前面否认自己的作品中有象征主义,但是在其后的话语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海明威后来还是承认《老人与海》中是有象征意味的。
1. 大海是生存环境的象征
海是老人生存依赖的环境,也是老人抗拒命运抗拒自然的角斗场。老人既对海有依赖性,更对海有一种征服欲望。大海在海明威眼里,绝不仅仅是纯洁的净土,它同时又是人生无休无止的战斗大舞台。在海明威的意识里,人生就是每时每刻同自己作战,向孤独开战的过程,虽然痛苦,但是悲壮。所以,海明威塑造出一个个向命运、向自我挑战的硬汉形象。他笔下的男主人公勇敢、高尚、 有意志力,能承受并超越一切孤独失败和死亡的痛苦,永远也不会衰败。
大海在整篇故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桑提亚哥老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海为他准备了神秘的大鱼,为他提供了展示其无比的勇气和毅力的场所,从美学角度来讲,大海是一幅“意味着许多东西”的写意画。
2.孩子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
孩子是从五岁起跟老人上船学习捕鱼的,孩子的个性特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的性格。孩子从老人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捕鱼的本领,还有自尊自强的精神,并学会懂得生活的艰辛与男人的责任。在老人的潜意识里,孩子是自己人生的另一阶段,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梦到两个自己,所以尽管他与孩子朝夕相处,他“做梦时从没有梦见过孩子”。小男孩的出现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是有其象征意蕴的,是人类的未来生命延续的维系物,也是硬汉子不向命运低头的力量源泉。桑提亚哥正是从孩子的鼓励下坚强不屈地拼搏下去,他意识到:“要不是孩子,我早完了,这一点不承认可不行”[1],在与命运搏斗中,几次想到小孩,“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 [1]所以,有了孩子,生活中才会有痛苦和欢乐,才会有灾难和希望,人类社会也才会生生息息,延绵不绝。
最后,孩子的归来也昭示出他在老人的英雄气概的感召下走向了成熟,在失败之中隐隐约约地又感到了一丝的欢乐与光明的希望。
3.鲨鱼是挫折和磨难的象征
如果说大马林鱼是海明威心中的那个宏大的目标,那么鲨鱼就是在完成这个目标中遇见的厄运与磨难。鲨鱼代表一切破坏性力量,被人蔑视、忽视以及悲观失望等等。老人与鲨鱼搏斗更体现了作者心中鼓动着的不屈服顽强的生命力。
桑提亚哥希望钓到大鱼的时候,他果然钓上了前所未闻的大鱼,他对大鱼的赞美,身躯的庞大、姿态的优美、威力的巨大、色泽的美丽,可以使人联想到它象征着人们渴望创造的奇迹,要达到的宏伟目标,甚至是要实现的远大理想。而那些不断前来吞吃、咬噬大鱼的鲨鱼,则可视为阻止人们达到理想境地的各种磨难的象征。
4.狮子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
在小说中作家对狮子的偏爱是有目共睹的,老人梦见狮子被提到过四次,第一次是老人出海前躺在自己的床上梦到狮子,第二次是他反问自己“为什么狮子是我留在脑子里一件主要东西呢?”第三次他在船上梦见了狮子,最后一次是小说的末尾:“老头正梦见狮子”。作家对狮子的反复强调给小说注入一个深刻的主题。“狮子”是力量的象征,对其反复强调,烘托了桑提亚哥对力量的向往和对黑暗与厄运临危不惧的精
神。
“狮子”在作品中有节律地反复出现,老人甚至从梦中都梦见了“狮子”。显然“狮子”作为力与勇的另一称呼,它在小说中的不断出现,构成了一种寓意十分明确的象征:象征着老人追求力与勇的搏击精神,这种搏击精神就是“海明威式”的硬汉性格的体现。
大海象征人生的角斗场,鱼类则象征自然界的各种力量,鲨鱼则是人生中的历练和磨难,狮子象征着力量与勇气,孩子则代表着胜利和希望。当我们真正读懂了《老人与海》以后,我们会懂得不仅仅只是老人、小孩、大海和鱼类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这部作品里“更深的东西”还很多。
四、结语
《老人与海》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是作家创作的一个总结。老人的硬汉子形象具有浓厚的哲理性意义和象征意义。因而也使海明威所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在美国文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冰山原则”的最高体现。大海、孩子、狮子、鲨鱼都象征着某种东西,超出了本身原来的含义。这种含蓄的表达给人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参考文献:
[1]海明威著. 吴劳译.老人与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陈惇主编.外国文学名著精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
[3]杨任敬著.20世纪美国文学史[M]. 青岛出版社,1999.
[4][5]董衡巽编. 海明威谈创作[M].北京:三联书店,1985.
《老人与海主要内容》
老人与海中与的意思 第四篇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老人与海主要内容。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老人与海主要内容(二)
文/金永艳
<老人与海>之所以成为海明威的巅峰之作,之所以不同于海明威其他硬汉小说,就在于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不但写了硬汉,而且通过这一硬汉讴歌了人类永恒价值。正是这一点使得<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圣地亚哥与海明威其他小说中的硬汉有了天壤之别。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给打败”。孤独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刚毅的性格、精湛的钓鱼术等勾勒出他已不仅仅是条硬汉,而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更完全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作者海明威在他身上找到了一种灵魂,这灵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
从他身上看到了各种不同的、让人深思的境界:自信、勇敢、乐观、单纯、孤寂及睿智。而且从他身上可以品味到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在当今的人群中也是罕有的。
<老人与海>,一个“硬汉”以坚强的意志与凶恶的敌手进行一场孤独的抗争。老渔夫桑地亚歌84天一无所获,就连跟他一起出海的孩子也去了别的船。他真的是“倒了血霉”,失落和孤独此时是他唯一的朋友,也是敌人。但他并不畏惧强敌,不抱怨命运,始终为制服对手而顽强坚持着。第85天老渔夫似乎行了好运,终于钓到了一条1500磅的大鱼。当一个人苦苦等待,终于有机会的时候,他总是很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它。因为这是他精神支柱,只有实现了,他才能继续那孤独难熬的日子。
从与大鱼周旋,到驱赶凶恶的鲨鱼,他的整个奋斗过程都处于个人单独承受外界冲击的状态。在最艰苦时方能见人的最大承受能力。那怕是在他累得精疲力尽的时候,依然把那已经被鲨鱼吃得只剩下骨骼架子的“大鱼”拉回岸边。“他看清它赤露的脊骨象一条白线,看清那带着突出的长嘴的黑糊糊的脑袋,而在这头尾之间却一无所有。”也许老渔夫一无所获,但他却获得战胜强敌的胜利。正是在这个艰苦而孤独的奋斗过程中,才使得老渔夫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感人。
在整个与强大对手斗争的过程中,老渔夫的“硬汉”形象鲜明而突出。这个“硬汉”是海明威人格理想的体现,()又是人类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象征,代表着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这种“硬汉”的意志力反衬出那些迷惘彷徨的人的人生境界的狭小。
当我们遇到前所未有的苦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想那在大海上孤独地与强敌战斗的“硬汉”。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困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可战胜。
如果我们有“硬汉”的精神,还是可以激发我们的最大潜能,克服我们本不可想象的困难。
老人与海主要内容(三)
<老人与海>写的是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的捕鱼经历:老人制服大马林鱼后,在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他用大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和人类作为生命本身所不可避免的所具有的欲望,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狮子则是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圣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士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试图去改变命运。“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老人与海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