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美国留学】
《美国工厂》讲述了中国福耀玻璃集团,接手美国俄亥俄州一座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将其改为玻璃制作工厂并雇请上千位蓝领美国员工的故事。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美国工厂》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美国工厂》最近在微信上很火,尤其对中国制造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更是必修课。我也算是圈内人,今天花了两个小时从头开始,把包括尾声、字幕都看完了,还阅读了一篇戴老板的深度文章。
先说说我的背景,国内985院校机械工程本科,加拿大机械工程硕士。在加拿大工厂里做过工人,在美国工厂里做过机械工程师。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作为美国硅谷某公司的首席机械设计工程师,和中国几十家工厂(光宝、伟创力、富士康等)合作过无数的项目,现在主战马来西亚工厂。
这部电影在中国火,主要火在了主题。美国制造业上的衰退和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已经进行了20年。但是,中国汽车玻璃大王要返回美国建厂,这确实夺人眼球,中美媒体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重振美国制造业,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口号易喊,落实到建厂、量产,可是千头万绪的工作。电影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顺着镜头推进,让我们实地看到了真实的美国底层工人、基层主管、高管、工会、议员的面貌,同时对比了中国工厂工人,以及派驻美国的工程师、主管、高管、以及曹德旺本人的想法、做法。
看到中国骨干手把手教美国工人,重要的技术岗位全都要靠中国人,确实很感慨。当年所有的先进工业技术都在外国人手上啊。这才多少年,时移世易。
制造业本身的确非常辛苦,无论在哪个国家都难逃这个命运。为什么?因为制造业工人只需要按照设计好的流程操作,除了自己的辛苦重复的劳动,没有创造性的贡献,非常容易被同类,或是机器手取代。注意我没有用机器人,因为产线上只需要简单动作的机器手,这里没有深度学习,用不上更复杂的机器人。辛苦对付出者本人来说值钱,那是他们能提供的全部价值,可是能提供辛苦的人太多了,社会能回馈他们的,仅仅是冷酷+最低工资。我注意看了美国底层工人的状态,包括年龄、身材、表情、语言,充满了无奈、绝望。我也曾在工厂里做过工人,有一次因为用了办公室人员的微波炉还被人说了,工人只能用工人的微波炉,那是暗无天日的日子。
即使是福耀工厂的这份苦差事,如果不是因为汽车玻璃运费贵、加热沙子的美国天然气便宜,也轮不到美国人来做。因为产业链是全球布局的,只能放在能提供生产必须要素,而压迫人最厉害的国家。最低的工资,最长的工作时间,最大的工作强度。如此的苦差,超出了大部分人的心理上限,只能依靠“企业文化”,“为国为民”,军事化管理这些精神催眠来辅助实现。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国功成的背后又是多少底层人民的心血!有讽刺意味的是,“万骨枯”和“心血”,与功成的将军、老板,从来就是两拨人。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推论,制造业能回流美国吗?富士康的美国威斯康星州液晶显示工厂就是个例子,招募不到合适的工人,也没有配套厂商。制造业必须成规模,搞过生产的人都知道,一个产品的背后是无数的协作工厂。我正在经手的一个案子,该公司在美国生产,价格很贵,还在谋求到亚洲生产呢。莫说回流,已有的还要迁走呢。制造业的辛苦和美国人理解的美国梦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川普高喊”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可是谁来当万骨枯呢?如果当了万骨枯,那么美国还伟大吗?
东南亚能取代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吗?据我的亲身实践来看,难。马来西亚、越南、泰国人口就不足,即使组装放在那里,很多零器件、元件、原材料也还是得来自于中国。模具、生产自动化辅助设备,也得靠中国。可以说中国仍然是东南亚制造的幕后大佬。印度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崛起的制造业大国,如穆迪所说,一个八亿年轻人的国家,什么事做不了呢?年轻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啊。制造这碗饭难吃,可有人眼热,有人抢。
关于工资的问题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2008年之前,通用汽车付给片中那个工人的工资是每小时约29美元,这个工人在福耀玻璃的薪水却只有12美元多。那个美国工人可以靠简单体力劳动做中产阶级的时代过去了。通用汽车为什么关门?工人的工资高就是原因之一。福耀玻璃能维持和中国工厂一样的毛利率,压低薪水也是必须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工作机会向工资更低的地区流动,是一个历史的必然。首先流走的,当然是低技能的工作。我在生活中经历到的,还有工程师、研发科学家这样的工作流失。我工作过的一家公司,就把研发放在了台湾、东欧,那里的工资与美国的比例是1:5,老板直接解散了美国总部,只在纽约华尔街设立了办事处。压低了工资,公司账面自然好看,股票上涨了好几倍,得益的是资本方。硅谷这边的工资也是高得离谱,每年30万到40万美元很常见。我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研发也主要放在了英国、以色列,那边的工资就比美国低。人才往高薪水的地方流动,工作机会却向低薪水的地方流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平衡。
资本、科学技术、高级人才、商品都是无国界的。想靠着国界来吃红利的人,终将为历史所淘汰。
工会是这些蓝领抱团取暖、和资方一较高下的最后阵地。在美国汽车工人工会和汽车寡头的争斗中,工会赢了,但工会像寄生虫一样拖死了宿主。工人的贪婪不亚于资本的贪婪。因为背后都是人性,人性至善也至恶。就是这些铁锈地带的绝望工人托起了川普,川普也喊出了他们的心声,让美国再次伟大,引申的含义是让蓝领的高工资回来,奥巴马投资的这部片子想告诉世人,这是不可能的,这有悖于客观的经济规律。
片中最后提到了用更多的机械手来取代工人,对老板来说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场景。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现在机器人行业是个受资本追捧,非常火爆的产业。越来越多的低技能人口会面临没有剥削价值、不被社会需要的尴尬处境。创造这个世界的,其实就是那头10%的人。90%的人面临不被需要,9%的菁英阶层面临降薪,只有代表资本的那1%要拥抱更大的财富。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马克斯写下了《宣言》,那时是最恶劣和野蛮的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阶段。
作为资本主义发源地的英国伦敦,到处是童工,肮脏危险的劳动环境使广大工人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工人成立了工会,罢工运动此起彼伏。马克斯看到了机会,在宣言中对他们发出了,全世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砸烂资本主义制度的号召。
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资本主义渡过了重重危机,进行了自我改良,限制了贪得无厌的资本势力,照顾了劳工阶级的利益,显得更加文明。
危机渐渐远去,但是特色设会主义的到来,资本主义制度遇到了新的挑战。
电影《美国工厂》从俄亥俄州代顿附近通用汽车厂关闭前最后一天开始,叙述了当地人几年的痛苦经历。
镜头记录了中国福耀工厂在美国设厂的点点滴滴。花费了很多的镜头对福耀在中美两国工厂进行了比较。
其中有中国福耀工厂工人上班前集合,被迫高唱福耀工厂的厂歌进行吸脑场景,也记录了福耀工厂工人被迫工作12小时,重复简单的动作以及工人在缺少劳动保护的条件下,捡拾分类回收的碎玻璃尴尬时刻。
这一切使那些曾经拿着29美金一小时高工资的美国工人看得目瞪口呆。随后镜头转向一位中国工头和美国监工的对话,两人一致攻击美国工人太懒,太笨,太烂。
并得出结论,中国所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因为中国人的“勤奋”。但是“勤奋”也可能有另一种理解那就是经济学家总结的计较优势“低仁全低福利”,砖家说这话的时候充满纸信自豪。
充满了一脸的骄傲:当福耀老板曹旺得用斩钉截铁的口气说到,如果美国工人坚持成立工会,那么他将从美国撤出投资,显示出的是资本对工人的蔑视,完全一副资本家的流氓嘴脸暴露无遗。
电影中展现的美国福耀工厂其自动化水平远远高于在中国的工厂,而中国工厂的劳动效率却远远高于美国,这简直有点荒唐,这并不是让人值得骄傲的事,肉身的效率竟然超过不吃不喝的机械,可见对worker的压榨到了何种程度,颇具讽刺意味。
福耀工厂本来是为了向美国人展示大国的先进,但是效果恐怕相反。这部影片的制作人是奥巴马,他到底想通过这部影片说明什么,本人没有明示。
这片子是奥巴马夫妇主导制作的,奥巴马本身是工会律师出身,当初竞选就被对手喷“你丫这辈子从没干过管理工作,管个毛国家”。8年之后皿煮党全面败退,竟然让川普这种政坛非主流赢得了全美主流选民的支持,说明美国老百姓已经给出了答案。
不看广告看疗效,民主党8年国债翻倍多了10多万亿,现在22万亿的债务,1%就是2200亿的利息支出,难怪川普急眼骂美联储是sb赶紧降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靠边站,这么重的债再不救要出大事的,要么卖祖产,要么学GOT里面兰妮瑟特家的瑟希出去抢劫……
川普的选择也很正常,美国国内老百姓有枪,那就满世界找软柿子玩命捏呗。
《美国工厂》这片子的核心其实是工荟会问题,而工会恰恰是皿煮党的基石以及奥巴马本人的舒适领域,片中借工人之口说出“再也回不到过去的好时光(29块时薪)”,已经展现了皿煮党的反思以及可能出现的路线变化。
美国的左派拍出片子,直接说“美国工人很懒”,还有什么“工荟保护了懒人”,这属于“你们这届人民不行啊”的路子……左派都开始甩锅集体右转了,日子怎么过。
中国工人在工厂里十二小时一班/一年见不到几次孩子,换到公司不就是玖玖陆么,一天12小时一周干6天,玖玖陆对老板来说当然很爽,放自家身上谁愿意。
片中最后提到的机械化对于普通雇员来说其实更残酷。福耀玻璃去美国办厂,关键在于生产成本会很低。
物流基建税收是一方面,大头其实在于能源。无论熔炉的燃料以及机械臂的耗电,美国的能源价格都比中国低很多,大规模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意味着普通产业工人的被淘汰。
从这点来说,左派的担忧与思考也很现实:作为基础票仓的工人阶级如果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大规模减少,后面怎么办?
而对中国来说,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很可能会导致美国工厂的成本比中国工厂还要低,后面怎么办?
但是其中的场景对很多美国人并不陌生,福耀只不过是展示了早期野蛮资本主义工厂的原型。
美国工人对它的反抗,不是什么中美文化的冲突,而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进步与落后的冲突,是对曹先生想在美国重走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老路说不。
说到走老路,想起了崔健的《花房姑娘》,竟然找到了,重温一下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教父已经老去,可是摇滚永存。。。
最近,一部名叫《美国工厂》的电影火了。
电影将视角带入工厂内部,观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工人在一起工作时会发生什么?
(大家也可以先浏览“视频观后感”)
《美国工厂》观后感,视频来自Maria's life in the USA
2014年,一位中国亿万富翁在俄亥俄州代顿(Dayton)的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关闭的工厂里开设了福耀工厂。
对于成千上万的当地人来说,这家跨国汽车玻璃制造商的到来意味着在经济衰退使他们陷入困境后重新获得工作和尊严。
移民到美国的中国工人接受培训,学习如何与随意、健谈的美国同行打交道。随着紧张局势的加剧,松懈的安全标准和微薄的工资引发了美国普通民众的严重质疑。
低生产率和工会化的讨论引发了中国管理层的一连串问题。与此同时,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情——自动化导致的失业正在逼近。
目前,这部纪录片《美国工厂》主要在Netflix播放,而不是在电影院上映。虽然这是一部非银幕电影,但不可否认它是一部伟大的、广阔的、极具人文主义色彩的作品,充满愤怒,但其核心却富有同情心。它预示着我们所知的人工世界的终结——以及自动化机器的崛起。
导演史蒂文·博格纳尔(Steven Bognar)和朱莉娅·赖歇特(Julia Reichert)是如何如此亲密地接触到故事的两面的?
一方面是俄亥俄州代顿市福耀汽车玻璃厂的美国工人,他们接管了2008年关闭的通用汽车工厂,导致2万人失业(很多人无家可归)。
另一方面是福建的中国大佬们,他们正在加大对美国的投资,希望建立一个像亚洲其他分厂同样能够实现盈利的工厂。
每个群体都会做出“牺牲”。一位美国人说,当通用汽车工厂关闭时,她的时薪超过29美元,而福耀的时薪是12.84美元。(再见了,中产阶级——还有她孩子的新鞋。)
但在某些方面,中国(老板和数百名移民工人)需要做出更大的调整。他们被要求上课来了解美国人,而美国人与中国人不同,“美国人会直接说出他们的想法”。
中国人知道美国是一个非常随意的地方:“你甚至可以拿总统开玩笑。但他们的产出很可怜。中国经理们观察到,美国工人“相当迟钝”。他们的手指很胖。”
总的来说,美国工人拥有更多的脂肪——这不是电影制片人强调的(没有旁白),但是很难忽视。中国人身材苗条,体态优美,笑容可掬,而美国人则萎靡不振,眉头紧锁。
同时,他们抱怨。当他们不得不在200°的房间里呆上10分钟时,他们就会很大胆地表现出疲劳。(“我们的美国同行非常害怕高温。”)他们对工作中受重伤感到很奇怪,他们想要加入工会。
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凝视着他的美国员工,他那张苍老的脸僵硬而冷酷。他带着一群人来到中国,向他们展示一个真正的工厂是如何运作的。
《美国工厂》并不都是黑白分明的。中国工人简单地把生产力等同于幸福,期望美国工人不仅能有同样的感受,而且能对有机会体验这种幸福心存感激。
曹没有意识到的是,美国人不再相信社会契约。当美国公司对员工的福利完全没有责任的时候,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身体和情感奉献给公司呢?
电影中提到美国工厂充满活力,令人愉快(在某种程度上),而且在鸿沟的两边都充满了活跃的个人。美国人邀请中国人去烧烤,并教他们如何使用散弹Q和手Q。
在某些方面,电影最生动的一面是如何看待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
“美国人喜欢被奉承得要死,”该公司新任总裁解释道。“驴喜欢被被顺毛捋”,中国人讨厌摸驴,但只要有必要,他们就会这么做,直到愿意充当机器的人类被真正的机器取代。”
这部电影令人大开眼界——它是一幅展现新世界的挡风玻璃。
上一篇:《奇迹男孩》观后感精选
下一篇:10篇读书笔记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