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

| 初三 |

【www.guakaob.com--初三】

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篇一:2014-2015学年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期末测试及答案

2014-2015学年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期末测试及答案(红色字体)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

①安xiáng( 1 ) ②zhù( 2 )蓄 ③谈笑风shēng( 3 ) ④qiè( 4)而不舍

1. 详

2. 贮

3. 生

4. 锲

2.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每天清晨或者傍晚传来的寒山寺钟声喧告着一天的开始与结束,苏州以其特有的小家璧玉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骄羞”,令无数人为她特有的魅力所顷倒。

错别字

正确字 喧—宣

骄—娇

顷—倾

璧—碧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6分)

①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子曰:“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⑧杨花落尽子规啼, 3 。(李白《 4 》)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 5 。( 6 《秋词》)

1. 海日生残夜

2. 学而不思则罔

3. 闻道龙标过五溪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便引诗情到碧霄

6. 刘禹锡

4.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少年汤姆·索亚十分淘气,一天半夜,他和伙伴一道在坟场玩死猫,无意中目击了一件可怕的事。请问这个伙伴是谁?可怕的事指什么?

答案: 伙伴是哈克(1分)

可怕的事:一个名叫印第安人乔的坏家伙杀了人,却嫁祸给了波特。(2分)

5. 围绕“我爱语文”这个主题,某学校开展了“读写与交流”活动,引起了同学们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在论坛上跟帖抒发自己对语文课文的感想。请你仿照这两位网友的留言也跟发一个帖子。

“小书虫”:语文课本是一座灯塔,指引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

“小甜甜”:语文课本是一座花园,伴随我们走过青葱的岁月。

你的跟帖:____ ▲ ____。

答案: 语文课本是一架天梯,引领我们攀登智慧的高山。(运用比喻修辞手法1分,结构相似1分,内容关联1分)

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答问题。(4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 ①“惊鹊”“鸣蝉”“蛙声”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景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绘的是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

7.②“路转溪桥忽见”透露出夜行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透露出夜行人喜悦的心情。

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8-10题。(6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钱缪的孙子)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但逐层布板讫 1 ②匠师如其言 2

1. 完毕

2. 遵照

9.解释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 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B. 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C. 人皆伏其精练

D.六幕相联如胠箧盖 10.试揣摩匠师“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时的心理状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自己未能解决塔动的问题,对此深感难堪;可是又必须解决塔动问题,只能求助喻皓,而又不想让别人知晓的用心良苦。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1-12题。(5分)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

也。 ——苏轼((书黄荃画雀》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验之信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黄筌就去验证了一下,发现果然是这样。

因此君子应该认真的学习并且善于提问才是。

12.作为一代画师黄荃“画飞鸟而不成”的原因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没有仔细观察事物

阅读《济南的冬天》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3-14题。(5分)

①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的吧。

②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3.第①段中两个“卧”字写得生动、传神,请从修辞角度赏析。(3分)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城外远山的安适、恬静之美,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

14.第②段写的是济南的水,写“绿萍”、“水藻”有何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侧面衬托了济南冬天水的温暖、清澈、透明、富有生机的特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16题。(5分)

不容忽视的海洋酸化

①海水是微碱性的,但随着海洋不停地吸收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海水逐渐变酸,这就是海洋酸化。在2.5亿多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最引人注目的灭绝危机,大约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都灭绝了。科学家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引起的海洋酸化,可能在古代生物灭绝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绝大多数的海洋生物,都难以在酸性条件下生存。

②2.5亿年前,巨大的火山喷发把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送进大气;如今,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有30%以上被海洋吸收,使表层海水的氢离子浓度在近200年间比原先增加了30%。随着未来几十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海水的酸性会越来越强,科学家们担心地球有可能再次经历一轮严重的灭绝事件,使得2.5亿多年前的历史重演。

③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高,海洋也变得更具有酸性,我们已经可以发现某些海洋生物所受到的影响,例如蛤蚌、贻贝等动物的贝壳都是以钙元素为主,很容易被酸性海水所影响。根据最新的研究,科学家在珊瑚、棘皮动物、甲壳动物身上都有被酸化过的迹象,例如甲壳动物的外壳变软,而且富有弹性。根据研究人员的预测,在2030-2050年,一种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模样与蜗牛类似的动物会成为海洋酸化的受害者。这种软体生物是许多鱼和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例如人们喜爱的三文鱼。如果它们的数量减少或是在一些海域消失,那么对于捕捞三文鱼的行业将造成影响。

④此外,海洋酸化还会导致珊瑚大量死亡。由于珊瑚固定生活在一个地方,缺乏有效的应变机制,因此很容易因钙化而死亡。此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曾进行过研究,如果按照目前的海洋酸化速度,到2050年,作为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大堡礁便会死去。

⑤海洋酸化不仅会影响到海洋里的生态环境,还会加剧全球变暖。研究表明最近由于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海洋酸化明显。实验人员通过研究封闭环境下的浮游生物,发现酸化的海水导致它们的活跃性降低,排放的硫化物也大大减少。如果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那么因海洋酸化导致的硫化物排放下降将对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加剧全球变暖。不过,英国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的海洋生物学家汤姆呗尔对这一研究持怀疑态度。他认为封闭环境下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热带以及亚热带区域的生物群落试验,因此实验所得的数据并不完全适用于全球。

⑥无论如何,所有科学家都赞同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物和气候造成的巨大影响。汤姆·贝尔也承认说:“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依然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15.第②自然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分)

答案: 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说明海洋酸化的情况在加剧。

16.海洋酸化的主要影响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海洋酸化不仅会影响到海洋里的生态环境,还会加剧全球变暖。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

忆童年

①我的生活兴趣极广泛,也极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 ②记得小时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是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③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又过来了。他背着匣子,里面全是些新新旧旧的灯泡,贴几个钱,拿家里断了丝的跟他换新的。到今天我还不明白,他拿了旧灯泡去做什么用。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背着“话匣子”(后来改叫留声机,现在要说电唱机了!)提着胜利公司商标上那个狗听留声机的那种大喇叭。我便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被搅不过,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

④“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

⑤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会在门口等着,不得到结果,他是不会走掉的。讲价钱的时候,门口围上一群街坊的小孩和老妈子。讲好价钱进来,围着的人便会挨挨蹭蹭地跟进来,北平的土话这叫做“听蹭儿”。我有时大大方方的全让他们进来;有时讨厌哪一个便推他出去,把大门砰地一关,好不威风!

⑥唱话匣子的人,把那大喇叭安在话匣子上,然后装上百代公司的唱片。片子转动了,先是那两句开场白:“百代公司特请梅兰芳老板唱《宇宙锋》”,金刚钻的针头在早该退休的唱片上磨擦出吱吱的声音,啦啦地唱起来了,有时像猫叫,有时像破锣。如果碰到新到的唱片,还要加价呢!不过因为熟主顾,最后总会饶上一片“洋人大笑”,还没唱呢,大家就笑起来了,等到真正洋人大笑时,大伙儿更笑得凶,乱哄哄的演出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

⑦母亲时代的儿童教育和我们现代不同,比如妈妈那时候交给老妈子一块钱(多么有用的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子到“城南游艺园”去,便可以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没有人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那时候的母亲并不注重“不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的教条。 ⑧那时候的老妈子也真够厉害,进了游艺园就得由她安排,她爱听张笑影的文明戏《锯碗丁》《春阿氏》,我就不能到大戏场里听雪艳琴的《梅玉配》。后来去熟了,胆子也大了,便找个题目——要两大枚(两个铜板)上厕所,溜出来到各处乱闯。看穿燕尾服的变

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篇二:苏州立达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

苏州立达中学校2014-2015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精suǐI( ) ruì( )智 shǔ( )光 新yǐng(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拈一指墨香,体会江南的清韵,唐诗宋词的宛约,于微雨红尘处,观一朵莲的超凡脱俗,赏一抹山水的灵气,让风儿吹去满心的疲备,让云儿拂去眉间的烦恼,将唯美写进诗行,将爱恋寄情山水,将温暖一路铭记,在清净的文字中懈逅自己,静静地享受春花开的绚丽,秋叶落的静美。任时光之笔在岁月的纸笺上写下苍桑,独守清欢,文字生香,便是人间好时节。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蒹葭》)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_______》)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 (_______《相见欢》)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_,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5分)

①汤姆与哈克一超在半夜去坟地时,看见谁把罗宾逊医生杀害了,这个杀人者却把罪行嫁祸给了谁?(2分)

②钻入妖怪腹内,这是孙悟空常用来克敌制胜的方法之一。他都钻入过哪些妖怪的内腹中,请写出三个妖怪的名称。(3分)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 )(3分)

时间飞了,_______;皱纹深了,_______ ;泪水干了,_______;太阳落了,_______ 。 ①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 ②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③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 ④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A.②④①⑧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4分)

阅读《龟虽寿》,完成6-7题。(5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恰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结合诗歌内容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竟( ) 烈士( )

7、品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几句话,说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3分)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文字,完成8-10题。(6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沽,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体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准?庐陵欧阳修也。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分)

A. 水落而石出者 B.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微斯人,吾准与归?(《岳阳楼记》) ..

C. 往来而不绝者 D. 朝而往,暮而归 ..

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余朝京师(《送东阳马生序》) ..

9、下列选项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2分)

A、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C、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10、读了文章,你认为欧阳修“太守醉”的原因有哪些?(2分)

阅读《六一居士传》一文,完成第11-12题。(7分)

六一居士传(节选)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义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

乐尔。”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②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12、欧阳修取“六一居士”为号,“六一”得名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抒发了他什么样的追求和乐趣?(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题(8分)

①对于孝道,古人阐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在,不远游”,简洁之至,亦形象之至。对于财富,古人又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友谊,则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皆可谓言简意赅,明白之至。不必敷陈,古人对于品格、智慧、为人、处事、情感等各方面都有深刻的思考,并形成了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字里行间真正体现了一种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这就是文言的世界。

②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文言经历了上千年的锤炼,淘沙炼金,去粗取精,以其形象具体、言简意丰、内涵严肃、思想深刻成为经典。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③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④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⑤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⑥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⑦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要深刻地反思: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3.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4.文章开头写古人关于孝道、财富、友谊的阐述和见解,有何用意9(2分)

15.文中第⑤段说“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请从学过的文言文中试举一例,来论述这一观点。(2分)

16.阅读全文并结合下面所给出的链接,说说第③段中所罗列的文言经典属于哪一类书?请简要阐述理由。(2分)

链接: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brilliant book)。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丘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塞的书”(dull book)。

——(罗家伦《学问与智慧》)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18分)

亲爱的花朵(节选) 安然

(1)我已经忘了很多事情。

(2)忘了一些爱,一些恨,一些情,还有一些愁。

(3)当然,我也不记得喜欢过的第一朵花儿。

(4)我没有办法告诉你,我来到这个人世,遇见的第一朵花儿的好模样。

(5)现在,我最喜欢的是睡莲。

(6)城北有大湖。湖里有睡莲。一岁一枯荣,春生冬灭,长长消消。

(7)抱定叶嫩花初的期待,入春之后,我常去徘徊。不知怎样的缘故,总是隐隐以为,一朵睡莲身上,托付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8)睡莲美丽如谜。端望它时,无论揣着的是怎样一番好坏心境,邃然间,总是生出嫣然百媚,置心情于清扬旷远。影影绰绰间,似乎可以捕捉到己身以睡莲形式存在的感觉。是遍体通透,心地稳泰,有如行坐于永恒的光明中。一花一世界。蕴藉的,不知是否这样一种况味?

(9)我每每驻足湖边,就要屏息对睡莲行端凝之仪。稍瞬,奇迹来临,时光慢了下来。眼前,有娇黄、有粉红、有乳白,莲瓣含着温润的玉光,我面对它们,无语倾动。美是慑人的。美也可以慑住时光。

(10)此前我从来不知,时光也是可以被操弄的。人生匆匆.光阴不可留。只要用心,

却总能找到一些拖住光阴步子的方法。

(11)比如,守望一朵睡莲绽开。

(12)终于,一丛丛睡莲舒叶吐花了。

(13)是上午九点多,阳光软,小风轻,睡莲在一夜清凉好睡中,完全醒了过来。我照例一朵又一朵,无语欢谈,问候着它们。

(14)突然,我差点喊出了声:“咦,怎么花朵比前天大了很多?”

(15)四向无人。我涌在心里的清亮话音被一湖春水吞纳,像一个秘密被悄然消解。一只孤独的白鹭,高高地,驮着天空在湖上飞。

(17)我有些激动。充当一个生命的探子,竟然如此有意思。

(18)睡莲花性朝开暮合,单朵花期不过三四天。然而,此前我没有注意到,在一日复一日开开合合的同时,它竟然还在持续生长。

(19)成年之后,专注于营营为生,专注于一己悲欢,觉得人世的纷扰已是无计止息,对于“它世界”,根本无暇关顾。实在也是没有见过,有哪一种花,会在绽放之后,还成长不止。故而,我不敢肯定,我之所见,离睡莲生命的真相有多远?或许,前天的记忆也是可以出错的?

(20)只是,想着若是遇见一个成年之后,仍然持有灵性不断成长的人,我是喜爱不禁的。莫非,存予天性中的睡莲之爱,也正是借于此点原因?

(21)今朝的花颜壮丽于昨夕。

(22)抱着此番发现,这一天同到家,所见所为,一片清和静美。就连平日里厌烦的尘浊恶声,也充耳不闻了。

(23)你看,一朵花儿,总是可以带来神的喻示,使人心地明亮,愉悦无比地,神驰于晴妍香风里的日月山川。无怪乎苏轼诗云,“万里归来后,八方在户庭。”是把美好清朗的天地,把壮阔旖旎的风景,一应带回了家。

(24)于我,“万里归来”不是常态。常有的是,外出时在郊外顺手采一把叫不上名的野花,不加修饰地插在现成的花瓶里,瓶中注水,也能好好地开上几天。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回,一把好好的小白菊,竟变成了小毛绒球,在我的曰瞪口呆中,绒絮儿飞了一屋子。还有开着花球的蒲公英,采回家来,几天后也是要在房子里起舞的。等它们尽了兴,沙发上、地毯上、钢琴上,一吹一层白绒,轻轻薄薄。

(25)一而再地,我还是逢花必采,置家人的轻责不顾,容许着它们在家宅里的撒野。恋着的,是那儿丝生命的新鲜气息,灵动清雅,令人心多情柔软。

(26)我的花儿是有限的。但花朵里,却有江山处处。得吸纳多少天地精华,才能催开其中一朵?江山的情怀是无限的。

(27)苏轼的“户庭”是有限的,而万里天地的“八方”却是无限的。

(28)好的日子,长的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在有限和无限的转换中,细细悠悠地体会着,慢慢打发吧。

17、作者开篇强调自己“忘”“不记得”,后文却用细致笔墨描绘记忆深处的睡莲、白菊、

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篇三:2014-201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以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试题设卷面书写附加分3分。得分计入总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8分)

一、完成1—4题。(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载体/载重 模范/模式 泥土/拘泥 伺候/窥伺 ........

B.缅怀/腼腆 任务/烹饪 顷刻/倾诉 维护/帷幕 ........

C.勉强/强迫 曲径/曲解 处理/处境 玫瑰/刽子手 ........

D.扁舟/偏旁 惆怅/绸缪 嘹亮/潦倒 奴婢/裨益 ........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这种航天器进入太空轨道后,便自动开始工作,可以 到来自各方面的信

息。

(2)有人利用税制改革,故意把水搅浑,乘机哄抬物价, 暴利。

(3)赡养父母是每个儿女应尽的法律义务,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 。

A.搜集 谋取 推托 B.搜集 牟取 推脱

C.收集 牟取 推脱 D.收集 谋取 推托

3.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

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脂粉”、“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运用借喻,既照应文章题目,又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B.“《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

之知。’”(梁启超《敬业与乐业》),梁启超的用意是说,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C.“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

掌》),在想象性的虚拟中,运用明喻和隐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对解放区的热爱。

D.“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

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莎士比亚《威尼

斯商人》),安东尼奥连续用三个比喻句来强调夏洛克的残忍无法改变。虽然台词较长,但无累赘之感,给人以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图书馆的阅览室是一块净土,是净化人的心灵的地方。在那里,人们一个挨一个静

静地坐着,只有 ,人们没有喧哗,没有嬉闹,偶尔 ,怕碰出声响。 。

①比半夜春蚕吞食桑叶还轻微的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②翻动书页的沙沙声比半夜春蚕吞食桑叶还轻微

③挪动椅子上卫生间时起身也是小心翼翼的

④起身上卫生间时挪动椅子也是小心翼翼的

⑤这个地方是人间最文明最高雅最具精神感染力和道德感染力的

⑥这是人间最文明最高雅最具精神感染力和道德感染力的地方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二、(11分)

5.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6分)

(1)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

这样沉思和起伏„„让我们想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2)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独学而无友, 。(《学记》)

(4)白居易《望月有感》中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的句子是“吊影分为千

里雁, 。”

(5)诸葛亮在《 出师表》中告诫后主刘禅要“深追先帝遗诏”,“遗诏”中有两句

话表明了先主刘备对“善”“恶”的态度,之后逐渐成为警世格言,这两句话是“ , 。”

(6)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具有异曲同工之

妙的诗句是“ , 。”

6.名著阅读。(5分)

(1)张恨水在评价《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时说:“有超人之志,无过人之才;有

过人之才,无惊人之事,皆不足以有成。何以言之无其才而不足以展其志,无其事又不足以应其才之用也。”又评价道:“天下有些等人,不仅在家能为孝子,在国能为良民,使读书必为真儒,使学佛必为高僧,使作官必为纯吏”。

张恨水先生评价的《水浒传》里的人物形象是 。(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3分)

材料一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雕塑,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材料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即使在伤病夺走他健康的情况下,仍躺在病床上坚持写作。

材料三 《鲁宾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探究结论:

三、(9分)

7. 某校拟启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5分)

(1)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2)假如你是一位学雷锋志愿者,请你从24字核心价值观中任选一个词语,如“民主、和谐、法治„„”,向你的同学作一简要阐释。(3分)

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含标点不超过22个字,2分)

3月24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发表声明称,马航在排除合理怀疑之后认为,失联的MH370客机上没有一个幸存者。马航对此深感痛惜。声明说,接下来马来西亚总理将发表声明,我们必须接受这一事实。

3月24日北京时间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召开紧急发布会。纳吉布在发布会上说,根据新的调查结果,这架航班是往南线飞行的,其最后位臵在南印度洋,位于澳大利亚珀斯西部,此处没有任何可着陆之处,“是一个非常远的距离,完全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距离”。纳吉布说:“我很沉痛地告诉大家,根据新的数据分析,MH370航班最后坠毁在印度洋南部。”

消息的主要内容

9.下面的文段有几处语病,请找出其中的两处,然后加以修改。(2分)

节食和强制限食,并非与肥胖作斗争的好办法,重要的是要选择科学的营养。①英国的经验值得借鉴,进食的时间应尽量拉长,各道菜之间要有很大间歇,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食。②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饿。③如果先吃一小块食品

充饥,然后休息15至20分钟,这期间血液中的糖含量增加,饥饿感就会减少。

第 (只填序号),修改意见: 第 (只填序号),修改意见:

第二部分 阅读(42分)

四、(1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5分)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10.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11. 杜甫在《春望》中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诗中又出现了“花近高楼伤客心”,你能说说“花伤客心”的主要原因吗?(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13分)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

“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

⑤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

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选自“主题学习”丛书)

④②③①④②③①

【注释】①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部的兄弟民族。 ②堂邑父:姓堂邑,名甘父,是中国汉朝时的西域胡人,为堂邑县一贵族家奴仆。 ③传: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④遗(wèi):馈赠。 ⑤并(bàng,傍):同“旁”,靠近。南山: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 (2)又自以远远汉( )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问欲何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B.以其头为饮器/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

C.乃募能使者/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

D.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2)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

15.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断开。(2分)

大 宛 闻 汉 之 饶 财 欲 通 不 得 见 骞 喜 问 欲 何 之。

16.你认为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五、(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3分)

父亲的名片

梅寒

我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那个夏天,父亲还在病榻上。

那个夏天,他肾里那些石头越积越多,几次差点要了他的命。每一次疼起来,人都仿佛在鬼门关上走一遭。他却不舍得用抽屉里的五千块钱去做碎石手术。他说,那是给英子准备的学费,谁都不能动。

入学前一天,离学校要交的还差一千多。把家里角角落落能卖的,能找的碎币全算上,也还是差。我躲在一个角落里垂泪,父亲却忙着把那些零零碎碎的钱往他贴身的内衣上缝。“没事,爸爸送你去,我去跟你们领导说,让他们宽限些日子,等地里的花生收成了,爸就把钱给你寄去。”

就那样,父亲陪着我,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离家前,父亲除带上母亲给他准备的干粮还把家里那只老军用水壶带上了。 。父亲的那些话,让我无端地心酸。

火车上,他执意去给我买盒饭,说是穷家富路。我拒绝了。让我吃着热气腾腾的盒

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篇四:2014--2015年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初三语文

2015.1

一、基础·运用(共23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是第1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主题。目前,推广普通话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常见字的字音误读,请找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A.那块白玉雕琢细致,晶莹剔(tī)透,好似是女娲补天用的神石。

B.她已经有点懊悔了,不过因为性情太倔(jué)强,就是不肯认错。

C.以零容忍态度惩(chěng)治腐败,充分表明了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

D.“校园阅读节”倡导师生共读好书,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fēn)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严峻 震慑 奔驰 不屑置辩

B.荒费 戳穿 蔑视 众志成诚

C.秘诀 蒙蔽 侧隐 拔山涉水

D.谴责 干躁 严厉 完壁归赵

3.下面这段文字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地铁的建设速度和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仅2014年一年就新建了四段轨道交通线,新增通车里程总计62公里。地铁沿线的社区居民和商家成为首当其冲的受益者,体验到出行的便捷。北京地铁的建设以低耗环保为原则,一些线路因地制宜设置节能坡,使列车进出站时自然减速、加速,从而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地铁站点的装饰设计也别具匠心,各有特色,充分体现出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A.令人瞩目 B.首当其冲 C.因地制宜 D.别具匠心

4.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铭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励同学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举办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发言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A.学生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难道不该牢记历史吗?

B.学生乙:我非常赞同设立国家公祭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不能不忘记历史。

C.学生丙: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增强国家实力。

D.学生丁: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丝毫不能懈怠!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总建筑面积为270万平方米,比故宫大3倍, 。著名的

祈年殿在最北方,是天坛内最宏伟的建筑。天坛的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

。 ①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群

②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③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6.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围绕“诗歌中的修辞使用”这一主题进行讨论。下面是某小组同学的讨论记录,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组员甲:律诗讲究对仗,你看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仗多工整!一下就把塞外那种开阔、雄浑、壮观的景象都写出来了。

B.组员乙:绝妙的对仗不光律诗里有,宋词里也不少呢。比如晏殊《浣溪沙》里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对得多巧妙啊!

C.组员丙:苏轼也是填词高手!他善于用反问来加强语气,仅《水调歌头》这首词就有“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三个反问句。

D.组员丁:诗如其人,在《过零丁洋》里,文天祥用“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个反问句,引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真让人敬佩!

(二)填空(共11分)

7.古诗默写(共6分)

(1)蒹葭凄凄, 。(《蒹葭》)

(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规

, 。”

8.名著阅读(5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① 》的开篇词,该书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书中对许多场战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其中以少胜多,奠定了魏蜀吴三分鼎立格局的著名战役是 ② 。围绕着这场战役,有不少故事为人们所熟知,比如周瑜与他手下的老将上演了一出苦肉计,由此演化出一个歇后语:“周瑜打 ③

计、 ⑤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9-12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节选自《列子·汤问》)

【乙】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

③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

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

④⑤⑥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改动)

————————————

【注】①进:学习新曲。②益:增加,此处与“进”同义。③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④穆然:沉静深思的样子。⑤望羊:即“望洋”,向远处看的样子,这里指目光高远。⑥王(wàng)四国:统御四方天下。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志在登高山 志:

(2)卒逢暴雨 卒:

(3)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 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文:

(2)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译文:

11.根据【甲】【乙】两个文段的文意填空。(第①空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②③空用原文回答)(3分)

琴在古人的生活中,不是一种简单的乐器。善鼓琴者往往在琴音中寄托 ① ,善听者则闻弦音而知雅意,借琴识人,是谓“知音”。我们从【乙】文中看到,孔子学琴经历了“得其数”、“得其志”、“ ② ”三个阶段,最终达到鼓琴的最高境界;从【甲】文“ ③ ”这句话能够看出,钟子期不愧为俞伯牙的知音。

12.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广为流传,常常被诗人引用,成为诗歌中常见的典故。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个典故的一项是 (只填字母)(2分)

A.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B.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C.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①②

D.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协管何大拿》,完成第13-15题。(共15分)

协管何大拿

贺敬涛

①何大拿五短身材,胖,脖子几乎与脑袋粗细,四颗门牙特大,嗓门也高,面凶。 ②何大拿原在一家机械工厂做大修钳工,人很牛,遇事连厂长也让着他。

③大拿牛,是因为他有绝活。

④车间里的机床,大大小小几十台,何大拿像了解自己孩子那样熟悉。坐在车间一角,大拿端着茶缸子正喝水,忽地站起来,一把推开小徒弟:“三心二意干啥呢?传动齿轮松了都不知道?”关了车床,打开盖子,果然。

⑤人家修机器,都要打开检查判断,可大拿却不,他只消用耳朵听,小毛病一听就知,中医上叫“闻”。更绝的是“悬丝诊脉”,大拿取一把螺丝刀,刀头放车床上,刀把儿放耳朵旁,机器最低速运转,这时厂长、调度都站在一边,大拿眼睛微闭,只有四颗大牙露在外边,像一个海狸先生。

⑥只一刻,大拿站起来拍拍手,大声说:“变速箱顶丝松动,造成齿轮窜动。”打开,一点不差。

⑦风光的日子说话间就到头了,车间数控化改造,大床子清一色的计算机控制,几个文文弱弱的眼镜后生成了专家。何大拿很落寞、很抑郁。恰好到了退休年龄,大拿于是光荣退休。

⑧闲下来,大拿很不适应,老发脾气。儿子去找镇综治办的朋友,正好小镇上要招个协管员,大拿一听,立刻乐了。

⑨第二天,大拿上岗了,戴个红袖标,拿个小红旗,很神气。

⑩大拿的管理地界是小镇丁字路口,临着路口的是菜市场,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很严重。小商小贩大都是龇牙人,看到何大拿,不怀好意地笑:“瞧,一个胡汉三呀,呵呵。”

⑪大拿装没听见,腆着肚子:“那个谁,说你呢,占道了!往后退!”占道的是个老大娘,车子往后退了退。

⑫可几个年轻后生笑嘻嘻地不买账,一个后生声音挺高:“街道宽得很哩!快赶上长安街了,退什么退?”说完,还拿把明亮亮的西瓜刀在眼前比比画画。

⑬何大拿不含糊:“小伙子,这西瓜刀利吗?”“利呀!杀人都唰唰的。”大拿哗地把上衣一扯,瞪着眼睛:“我不信!你用大爷的脖子试试!”龇牙后生知道今天碰上真正的龇牙人了,嘟囔着退回去了。

⑭夏天一个周六的中午,人都昏昏欲睡的,一个小男孩手里拿根冰棍一边吃一边过马路,一辆轿车飞奔而来,何大拿大叫一声冲了过去,一把推开男孩„„男孩得救了,可何大拿的肋骨却断了两根。男孩是那个龇牙后生的独苗。

⑮那辆肇事车一溜烟地跑了,案子陷入了困境。

⑯躺在医院的何大拿对派出所的同志说:“那是辆奥迪2.4,我值班的时候听过它路过小镇的声音几次,应该是本县的车,三年车龄。”

⑰小县城就七辆奥迪2.4,派出所的同志很快就找齐了。

⑱大拿被担架抬着来到派出所,帮助抬担架的是龇牙后生和小商贩,脸上都透着关切。民警说:“大爷,你咋识别肇事车辆呢?”大拿静静地说:“让他们发动车!”大拿停了一下,又说:“不用单车发动,麻烦!一起吧!”

⑲七辆车轰轰隆隆响起,大拿微微闭上眼睛,只有四颗大龅牙露在外面,像

个可笑的海狸先生。

⑳只10秒钟,大拿睁开眼:“停吧,第五辆!发动机传送皮带刚换过,有

点紧。”

21司机当即就招认了:“凭听机器声音就能知道什么车,车里有什么毛病,大爷神人呀,服了!”

22大拿再上岗时,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当戴着红袖标、拿个小红旗、龇着牙的何大拿刚一出现,小商小贩就齐齐站立,一起鼓掌致敬。

23大拿很受用,背着手,脸仰得很高,龅牙显得更大了。

24一位大姐正在龇牙后生摊上买香蕉:“哎,那大龅牙老头,就是报纸上说的那个舍身救小孩的神奇老人吗?看着咋那样凶相哩!”

25龇牙后生当时就不干了:“说什么呢?你满世界找找,还有这么慈祥的老头没!我的香蕉你放下,给再高价也不卖给你了,感情!”

13.随着情节的发展,小商贩们对何大拿的情感、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请根据第⑨-25段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14. 请结合全文,说说第③-⑥段为什么要写何大拿的“绝活”。(4分)

答:

15.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何大拿”这一人物形象写得生动而令人难忘的。(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二)阅读《老北京胡同的名称》,完成第16-18题。(共11分)

老北京胡同的名称

①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北京的胡同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城市交通的脉络,也是京城文化发展演化的舞台。胡同的名称纪录着北京的城市历史、市民的社会生活,其由来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②以地标性建筑命名。老北京过去“庙宇甲天下”,从辽金以前,到元、明、清三代,留下的古庙名刹不计其数。各式各样的寺、庙、观、宫、殿、庵、阁等,成为所在胡同街巷的地标性建筑,因而大多都成了地名,观音寺胡同、白云观街、城隍庙街、玉皇阁夹道„„一提名称即可知道昔日的庙宇。此外,像桥梁、仓库、碑、楼、塔、门、牌楼等也有不少成了胡同名称。

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篇五:苏教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初三语文含答案

苏教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含答案

初三语文

(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逶(yĺ)②镶(qiàn)qĭng)④寸积(zhū)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笼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卧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栽和滋润。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际。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诗经·蒹葭》)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⑤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 ,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⑦月黑雁飞高, 。 (卢纶《塞下曲》) ⑧黄河远上白云间, 。 (王之涣《凉州词》) ⑨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⑩竹外桃花三两枝,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4.名著阅读。(4分)

(1)右边的这幅图是《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游历哪个国家的情形?该国选拔官员的方法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列佛游记》中写飞岛国对属地的居民采取残

暴的手段:稍有叛逆,就将飞岛驾临上空,阻隔阳

光,或降落到其国土上,将居民碾压成粉。作者写

这个内容具有什么讽刺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4分)

班级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学习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1)【诗句撷趣】王鑫同学听同桌在朗诵诗歌:“峨眉山,峨眉山,处处秀色皆可餐。 峨眉一山有四季,峨眉十里不同天„„”他对“峨眉一山有四季,峨眉十里不同天”所写的反差现象很是不解,你能运用所学的物候知识告诉他其中的原因吗?(2分)

(2)【文化探究】今年4月20日、10月8日、10月23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寒露”“霜降”。请仿照示例,解释“寒露”或“霜降”的节气特点。(2分)

示例:“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谷雨时节,雨量增多,谷物茁壮成长。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4分)

诗词赏析 (共4分)

燕山春暮

明·张羽

金水桥边蜀鸟啼,玉泉山下柳花飞。

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绝春归客未归。

6.诗歌一、二句从哪几个角度描绘了暮春之景,有何作用?( 2分)

7.近体诗最忌讳词语的重复使用,但本诗三、四句的两个“江”字和两个“归”字却用的恰到好处,为什么?(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共11分)

鲁施氏与孟氏 ①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说之,以为军正②。禄富其家,爵荣.其亲。

②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③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④之,而还诸鲁。

③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注】①干:谒见。②军正:军中的执法官。③摄:夹处,夹迫。④刖(yuè):古代刑名,即砍掉双脚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爵荣其亲 荣: ②大国吾事之 事: ..

③既反 反: ④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施氏 让: ..

9.下列句中的“之”与“好兵者之楚”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辍耕之垄上

C. 而摄乎大国之间

D.马之千里者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2~13题。(6分)

①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

②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

……

③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高,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12.选文①段和③段划线句都写到在鼎湖山心灵得到净化,引起心灵净化的原因是否一样?简要分析。(2分)

13.下面三组文字的作者都描绘了“绿”,但用意却不同,请依次说说作者描绘“绿”的用意。(4分)

(1)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鼎湖山听泉》

(2)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囚绿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8分)

不求甚解

马南邨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③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的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⑥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4.文章第③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思路。(3分)

15.请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6.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还要反对马马虎虎的读书态度?(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5分)

攥一把芳香的泥土

厉彦林

①故乡三面环山,土地不贫瘠也不肥沃,依然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的习俗和风貌。置身故乡的田间地头,格外兴奋踏实。泥土的故乡,扎满我生命的根须,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

②我和妻子借假日回到地处沂蒙山区东部的老家。早饭后,跨进父母精心打理的菜园,只见一片片韭菜、大蒜、小葱、白菜、生菜,你挤我,我挨你,长得亲密而兴旺。夜晚与爹娘拉呱半宿,像品尝味道醇正的陈酿,甘美香甜,余味悠长。盖着母亲提前晾晒过的被子,有一股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勾起许多记忆。

③难忘童年时代,我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沟底岭剜菜、割草、放羊。麦苗浇过返青水,麦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伴随各种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夏季,田间、沟底、河沿上的野草紧紧抓住大地,长得墨绿、茁壮、坚韧,那是上等的牲畜饲料。

④我深爱土地,缘于我的祖辈,尤其是我的爷爷。爷爷一生坎坷,七八岁时就为富裕人家放牛。后来,有了自己的土地,便把土地当作命根子,无论是耕种、管理、收获,都精掐细算,妥妥帖帖。每次下地,必须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爷爷说,地是通人性的,可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因而全家人把土地当作恩人、亲人,春夏秋冬,义无反顾地爱惜、保护着。

⑤父亲就像能感觉到土地的体温和脉动。他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体味土地苏醒的喧哗与冲动。记得那年播种前,父亲走到地中央,深深刨了几镢头,轻轻跪下右腿,将十指插入泥土中,用力攥一把,看一看土地的墒情,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口里念叨着:“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那是父亲一生重复了许多次的庄重礼仪和独特享受。人勤地不懒。那普通的土坷垃,在串串汗珠的浸润下,长出

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篇六:2014-2015年度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

初 三 语 文

一、基础·运用。(共23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字注音以及填写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qiè 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 ,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A.契 xiānɡ 期期艾艾 B.挈 xiànɡ 唯唯连声

C.携 xiànɡ 温声细语 D.锲 xiānɡ 豁然贯通

2.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古典诗中含蓄的诗, 不作铺陈直叙, 通过淡墨勾勒之笔和曲折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 其意象常常带有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含蓄的艺术魅力即在于此。

A.由于 而 因而 B.一边 一边 所以

C.虽然 但是 不过 D.不但 而且 甚至

3.结合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写字算不算得是艺术,我们不妨从历史来考察一下,看看写字是不是有艺术价值。就现存最古的甲骨文字看来,可知道当时文字制作者,在点线明朗悦目便于记忆外,已经注重到它个别与群体的装饰美图案美。到铜器文字,这种努力尤其显然(商器文字如画,周器文字极重组织)。此后大小篆的雄秀,秦权量上文字的整肃,汉碑碣的繁复变化,从而节省为章草,整齐成今隶,它那变革的原因,虽重在讲求便利,切合实用,然而 ① ,因为这种超实用的意识 ② ,方促其发展。我们若有了这点认识,就权且承认写字是一种艺术,似乎算不得如何冒失了。

A.①装饰图案始终存在 ②浸润流注

B.①始终有一种造型美的意识存在 ②影响深远

C.①装饰图案始终存在 ②影响深远

D.①始终有一种造型美的意识存在 ②浸润流注

4.日前,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等。该通知一时间引起热议。此时

校广播站的记者就此事采访你,假若你持赞同态度,下列回答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词在网上用用还可以,真发展到词典里是对汉语言的一种摧残。

B.网络用词有过度娱乐化倾向,尤其在学生身上体现明显,是禁止的时候了。

C.网络新词不能照单全收,对“十动然拒”、“喜大普奔”这些通过缩略、拼装而形成的新网络成语,的确有规范的必要。

D.凡事不能一刀切,像“囧”、“打酱油”、“给力”等网络用语都已为大家所接受,甚至用于影视作品的名字,如今用僵硬、保守的态度去否定,这就太极端了。

5.对下面语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二〇〇七年最末一个晚上,我坐在旅店的窗边,泰国泰北冬季的天空洁净,尤其当城市的灯火因贫穷而黯淡,星星就大胆放肆了,一颗一颗堂堂出现。但是星星虽亮,却极度沉默,下面的街头人声鼎沸,乐鼓翻腾。刚从街上的人流里撤回,我知道,像河水般涌动的是情绪激越的观光客,但是暗巷里骑楼下,疲惫的女人正开始收摊,她们赤脚的幼儿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着,早睡着了。

然后烟火,冲向天空轰然炸开,瞬间的璀璨,极致的炫美,人们雀跃欢呼。这是跨年之夜。可是,这不是神明的生日,不是英雄的诞辰,不是神话中某一个伟大的时刻,不是民族史里某一个壮烈的发生,那么,人们庆祝的究竟是什么呢?

A.“大胆放肆”与其后“一颗一颗堂堂出现”配合,写出了城市黯淡灯火下次第出现的星星明亮的程度。 B.“人声鼎沸,乐鼓翻腾”这两个短语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写出了跨年夜时人们极度欢乐的情形,与后面写暗巷骑楼下人的生活没有关系。

C.“像河水般涌动”形象描绘出了城市观光客人数之多。

D.四个“不是”反复出现,表明这个跨年夜庆典没有文化意义,作者对之持完全否定态度。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涉世家》中的“世家”是《三国志》中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宋代末年的历史故事,作者为罗贯中。

C.《故乡》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前者选自《呐喊》,后者选自《且介亭杂文》。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班固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二)填空。(共11分)

7.默写。(共6分) ⑪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分)

⑫晚唐词人温庭筠在《望江南(梳洗罢)》一词中借“ , 。”句的景物委婉表达了凝望之人独倚危楼时肝肠寸断之意。(2分)

⑬好朋友赵伟月考没考好,为振奋他的精神,你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 , , 。”句鼓励他积极面对困难,争取本次考试取得好成绩。(3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任务。(5分)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

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⑪为上面文字选择配图,合适的一幅是( )(1分)

A

C

B

⑫以上文字选自中国古典小说《 》。讲述的 的情节,充分反映了鲁达的 和 的特点。(4分)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1题。(共10分)

【选段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段二】

123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

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

8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1 温峤:字太真,当时在刘琨手下任右司马,后累迁骠骑大将军。 2 刘琨:字越石,西晋末年出任并州刺史,都督并、冀、幽三州军事,有志辅佐帝事,平定北方。 3 江左:即今江苏江宁。 4王丞相:王导,字茂弘,官至太傅。 5主上:此指晋愍(mǐn)帝司马邺。 6山陵:皇帝的坟墓。 7 《黍离》:《诗经》中的篇名。 8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霸主。 4567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⑪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 .

⑫既诣王丞相 既: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⑪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

⑫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译文:

11.为方便同学们把握选段的主要内容,语文老师设计了一张学习卡,请你将卡上信息

三、现代文阅读。(共37分)

(一)阅读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段,完成第12-14题。(共14分)

①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②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牡蛎壳扔到海里。

③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④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⑤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

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⑥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⑦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⑧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⑨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⑩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11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 ○

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12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 ○“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13父亲赶紧走去。 ○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14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 ○“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15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 ○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16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17他坐在长凳上, ○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18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 ○“出大乱子了!”

19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20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21他回答道: ○“两法郎五十生丁。”

22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

23我看了看他的手, ○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

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篇七:苏州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 八年级语文

苏州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1)

八年级语文

(本卷共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24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guī ②繁(yǎn)_____ ③万(lài) _____俱寂 ④闲情逸(zhì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清冽的泉水穿过高山低壑的小溪,因山顶天然湖泊丰沛水量的融入,而变换莫测,而妩媚多姿。流水一会儿撞石击礁,喧哗奔腾的气势让人浮想联篇;一会儿却安卧深潭,悄然无声,让人屏息倾听。山上芳草如荫,走在溪畔的石径上,躁动与安恬此刻变得如此清平、淡泊。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8分)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⑦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⑧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名著阅读。(4分)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床上整

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前根前的樱桃树上,神话活现这一只灰胸膛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得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1)上文提到的“保尔”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他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 》。(2分)

(2)结合文中的“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这句话,联系小说的情节,试分析保尔如何从一个无知少年成为一个出色而坚强的无资产阶级革命英雄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围绕“我爱汉字”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你也参与了这一活动。(4分)

【活动一:口语交际】你的同学小文在写“不屑置辩”这个词语时,将“辩”字写成了

“辨”。本学期学过《汉字》专题中有关知识,为帮助他纠正错误,你这样对他说(2分): 【活动二:辩论比赛】针对政协委员“废除简化字,恢复繁体字”的提案,网上曾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你们班级也举行了辩论比赛,请代表你们小组说说看法和理由。(2分)

第二部分(36分)

阅读《望岳》一诗,完成6-7题。(4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什么特点?(2分)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8-11题。(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①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②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④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①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②毳衣:用鸟兽细毛编织的衣服。③雾凇沆砀:雾气弥漫,大雪覆盖湖山。④白:酒杯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沸腾)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

C.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D. 更有痴似相公者(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

10.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2分)

11.由于描写的对象不同,这篇文章与《记承天寺夜游》表现的意境和手法的运用有何不同?(2分)

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完成12-14题。(8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

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2.选文第一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去掉加点词“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第二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这两段文字来看,你觉得参观苏州园林要不要选择最佳时间?在园林里要不要选择最佳观察角度?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4分)

感谢你的挣扎

朱成玉

①远处的泥泽里,我突然看到一条挣扎的鱼,更准确说是抖做一团的泥土。或是一节被遗弃的干枝。或是蚯蚓?当我用手将它捏起来,软绵绵的,的确是一个生命——一条漏网之鱼。应该还能活,我轻轻地将它送入水中,没有告别,也没有回头,只是一个荡漾的水波就不见了。

②之后是第二条,跟它一样的命运,因为抖动而没有逃过我的眼眸。如果不挣扎,它们就会没入泥土,永远停止呼吸。感谢那一次挣扎吧,虽然那个过程是多么艰辛与疼痛,但最终还是等来了我的注视!

③朋友和我说起过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的一些往事,令我记忆犹新。

④他说,接到录取通知书是让全家甚至全村都兴奋的事情,可是学费却愁坏了家里人。父亲东挪西借最后还是差很多,穷急之下想到自己家里的一门远方亲戚。那是一个富户,平日里没少做耀武扬威的事情,父亲是个正直憨厚的人,看不惯他这样的作风,好几次还当着很多人的面顶撞了他,这让那富贵亲戚很没面子,心情极为不爽,所以两家几乎也就没什么走动,这亲戚里道的关系也就名存实亡了。父亲硬着头皮去了那亲戚家,却无功而返,钱没借到反而受尽了奚落。“你不是有骨气吗?有骨气就别来和我借钱啊!”这是不用想都能猜得到的富贵亲戚要说的话。

⑤“我再去一遍,多说点好话呗,就不信他还能一点不看这亲戚的面子啊,再说,咱的娃上了大学,以后就是体面的人了,他们也总有求咱的时候吧。”父亲胡乱吃了一口饭,跺跺

脚,仿佛给自己下了很大决心的样子,又一次推门走了。

⑥亲戚知道他们家穷,还是不肯把钱借给他们,任凭父亲说尽了好话。父亲灰头土脸地回来,蹲在墙角,一口一口地抽着闷烟。母亲也缩在炕头暗自垂泪。朋友心疼父母,对他们说这个大学不想念了,要出去打工挣钱。父亲当时就火了,对他说,你只管念你的书,钱的事他来想办法。然后把烟袋锅往鞋帮子上嗑了一嗑,壮士断腕般悲壮地说:“我最后再去试试。”父亲又出发了,披星戴月,再一次去走那10多里的山路。看着父亲微驮的背影,步履蹒跚地走在夜色里,朋友说他当时的心如同被剜割一般疼痛。

⑦将近凌晨的时候,父亲回来了。他是一路小跑着回来的,看父亲那兴奋的神情,他知道肯定有好消息了。果然,这一次父亲真的借回了钱!母亲揉着红红的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父亲,父亲掐了一下母亲的胳膊,“傻婆娘,呆愣个啥哩!”母亲才知道这不是做梦,赶紧给父亲卧了个荷包蛋,犒劳他这一夜的奔劳。

⑧过了许多年后,他家的那个亲戚对他说起这件事,说他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为了他,什么脸面都不顾了,甚至是不惜下跪!

⑨朋友说,父亲一辈子顾及自己的脸面,下跪的那一刻,他的内心该是怎样的挣扎啊! ⑩他说那一天那三次借钱的路途,比唐僧西天取经的路途都要遥远,父亲每一次出门都是一种挣扎!他在心底永远记着,他感谢父亲的一次次挣扎,换来他今天的好前程。

⑪当世界所有的灯都灭了,你想,也要离去了吧,不会再有任何一盏灯为你点燃,但是你错了,人间的灯火就是那样反复无常,说不定何时为你点亮,只要你再坚持那么一下,哪怕是挣扎也好。山重水复的难,在人间处处都有,柳暗花明的戏,在尘世亦会时时上演。

⑫就像那条濒临死亡的鱼,用一次次微弱的挣扎,终于令一盏慈悲的灯为它亮起。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4年8月)

15.文章以“两条鱼因挣扎获得救助”作为开头,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篇八: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终试卷 2015.02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对的一项是(3分) ( ) A.不屑(xuâ) 睿(ruì)智 作梗( ɡěnɡ) 明眸(móu)善睐 B.伫(zhù)蓄 翩然( piān ) 涟漪(yī) 与日俱增(zēnɡ) C.颧骨(quán) 皱缬(xiã) 绮(qǐ)丽 风雪栽(zǎi)途 D.取缔(dì) 圩子( wãi ) 隽(juàn)永 绿阴(yīn)如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敬爱的周总理,在漫长的历史中,日益获得伟大政治家的声名和举世的赞誉。 ..B.日光流泻,林间的雾气伴着鸟鸣,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渐渐消弭。 ..

C.有效的沟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长篇大论,有时言简意赅才是智慧的表现。 ....D、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校足球队表现差强人意。 ....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A.涕:眼泪 B.生:使„„生 C.向:向来 D.病:困苦不堪

4.根据选文,最适合填入横线上的一项是(3分) ( )

三月的江南,草长莺飞, 。循着那曲折而玄秘的白墙灰瓦,斜街窄巷,低吟浅唱。诗意的江南,让人驻足流连。

A.花发蝶忙 B.青烟碧水 C.杨柳堆烟 D.氤氲雾霭

5.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从电动自行车上一把看不见的“物联网防盗锁”,到出租车上的双向感知叫车系统;从居民小区门口的智慧显示屏,到农业“智能养殖”系统,在“智慧无锡”的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领域用上了物联网技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方便,不断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

A.智慧城市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B.“智慧无锡”的城市建设已初见成效。 C.物联网技术提高了老百姓生活的质量。 D.物联网技术将在未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阅读理解(共49分)

(一)繁昌县兴造记(12分)

①太宗二年,取宣之三县为太平州,而繁昌在籍中。繁昌者,故南陵地,唐昭宗始以为县。县百四十余年,无城垣而滨大江,常编竹为障以自固,岁辄更之,用材与力一取于民,出入无门关,宾至无舍馆。历七代,为令者不知几人,恬不知改革,日入于坏。故世.指繁昌为陋县,而仕者不肯来。

②事之穷必变,故今有能令出,因民之所欲为,悉破去竹障,而垣其故基,为门以通道往来,而屋以取固。即门之东北,构亭瞰江,以纳四方之宾客。既又自大其治所,为重.

门步廊。门之上为楼,敛敕书置其中。自计材至于用工,总为日凡二千三百九十六日而落成焉。夏希道太初,此令之姓名字也。庆历七年十月二十三日,此成之年月日也。

③始繁昌为县,止三千户。九十年间,今几至万家。田利之入倍他壤有余。其江山又..

天下之胜处,可乐也。今复得能令,为树立如此,使得无岁费而有巨防,宾至不惟得以休,而耳目尚有以之为观。予知县之去陋名,而仕者争欲来。

6.下列句中的“之”与“事之穷必变”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此成之年月日也 D.予知县之去陋名 ..

7.下列说法不符文意的一项是(2分) ( )

A.繁昌,属于原来的南陵地,唐昭宗时在那里设置县,太宗时隶属太平州。 B.繁昌自从隶属于太平州后的百余年间,县城没有城墙,滨临大江。

C.夏希道任繁昌县令时,重新规划,大兴县城建设,于庆历七年十月建成。 D.选文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繁昌县兴造之后巨大的变化。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①恬不知改革 恬: ②既又自大其治所 大: ..③止三千户 止: ④田利之入倍他壤有余 倍: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常编竹为障以自固,岁辄更之,用材与力一取于民。

译:

②其江山又天下之胜处,可乐也。

译:

(二) (4分)

惜花 [清]姜宸英

一春强半是春愁,浅白长红付乱流。 剩有垂杨吹不断,丝丝绾恨上高楼。

【注】绾恨:把恨绕住。

10.本诗第二句“浅白长红付乱流”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 1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4分)

①人类学家Berlin和Kay调查了98种语言,他们发现,各民族在定义颜色时,都会在光谱中先找到“焦点色”——比如红,以此为参照,再区分粉红、玫红、高原红。对英语和汉语来说,尽管黎明时的天空,英语划入“玫瑰红”,而汉语则作比“鱼肚白”,但红、白这些焦点色却是共同而持久的。

②这两位人类学家还发现,各种语言的基本颜色词不超过11个颜色范畴,并且能自我进化、依序演变。如果某种语言只拥有两个基本颜色词,那么一定是黑和白。如果有第三个,红舍我其谁。要是有四个,那么非黄即绿。再加一个,那黄绿都跑不了。蓝色、褐.......色和紫色随之列队而来。 ....

③这些颜色语言家族拥有超强的繁殖能力。根据统计,秦汉《尔雅》出现色彩词数量117个;到了清《康熙字典》,这个数字暴涨到934个。1880年以前,拉丁语里还没有“褐”。爱喝酒的英国佬为了鉴别啤酒的品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色度计,用刻度决定各种各样的“褐”——到底好不好喝。

④酒喝干,诗来了。颜色词汇在不同文化中,承载着不同的审美偏好。台湾学者谢欣怡比较汉语新诗和英文诗歌后发现,西方人用色彩词营造崇高、悲壮和优美的美感,基本上三分天下。然而色彩词到了中国人手里,压倒性地用来打造优美,君不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12.请谈谈第②自然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分)

答: 13.第④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四)(4分)

①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当地区冲突不断上演,战争和暴力屡屡击碎人们的和平梦想,如果政治精英能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饥饿和贫困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欠发达国家的妇女与儿童,如果跨国公司能想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不断膨胀的感官欲望把环境伤害得千疮百孔,如果每个人能想想“克己复礼为仁”……即便“回到孔子”只是一种软约束,它至少能让现代人在踏上歧途时,听到内心的“咯噔”一声。

②当然,对于在现代化坐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不仅仅出于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资源这个功利目的,它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当越来越多的人痛心疾首于“故乡沦陷”,满心渴望从传统典籍中找到此心安处,当一个国家把建设文化强国、塑造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表达着上至庙堂、下及万民的共同诉求:中国越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飙突进,就越需要仰望历史星空校准价值航向、补充精神给养。

③技术的无远弗届,并不代表文化的逐渐趋同。亨廷顿早就观察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反而会促进本土文化的复兴。法国社会学家勒庞说,“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民族既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也是一个记忆的共同体;若丧失这一记忆,也就不成其为一个民族了。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中国所以为中国、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独特标识,“去中国化”无异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还谈什么生命力和影响力?

14.阅读选文,概括“回到孔子”的深刻含义。(2分)

答: 15.第③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五)“背叛”炊烟(15分)

⑴“背叛”炊烟,需要勇气。 ⑵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

⑶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⑷靠山吃山,靠山烧山,这是人类生存的不二法则。

⑸人们要想烧熟一日三餐,烧旺日子,离不开添柴加火。为了孵化出炊烟,在每家每户的日常规划中,砍柴可不是小事。人们清楚,谁懈怠了砍柴,谁就是和日子过不去,必将遭到肚子的报复。

⑹我一直认为,我是炊烟喂养大的。少时的我,对炊烟的惦念近乎痴迷。甚至刚吃了饭,就挂念起了炊烟,盼它早点站在屋檐上,手搭凉棚,呼唤我的乳名。 ⑺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

⑻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到了最后,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 ⑼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⑽然而,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产”,等我去继承。为了孩子长远计,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

⑾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 ⑿其间,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扔来的冷嘲热讽。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他们将自己的讽刺和挖苦当“礼物”,总是不失时机地免费赠送。

⒀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向导。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

⒁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着的雪球。 ⒂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

⒃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

⒄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

16.文章开头写“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从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7.如何理解第⑼段“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 4分)

答: 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⒂段画线句“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3分)

答: 19.作者在文中写到: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我“背叛”了炊烟。结尾又说:“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六)

20.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愿将腰下剑, 。 (李白《塞下曲》) ②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③ ,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 ,终为土灰。 (曹操《龟虽寿》) ⑥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 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⑧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⑨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⑩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1. 从1994年开始,江苏和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2014年12月13日,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1分钟。中国共产党、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对于国家设立公祭日,你如何看待?请发表你的看法,并作简要论述。字数在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早晨是一天中天亮前后的一段时辰,是人生中充满希望的青春岁月,是人们对事物美好形势和前景的生动形容,也是人们早上见面时相互的问候与祝福。人们每天都经历早晨,但每天的早晨和不同人的早晨又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拥有和追求属于自己的“早晨”,但不同人的“早晨”及对其的感受又千差万别。

请根据你的认识、经历或想象,以“早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自选,立意自定;②体裁不限(除诗歌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及自己的姓名,如需出现,请用“××”代替。

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篇九: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初二语文试题卷 2015.02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4分)

①chù_______立 ②隔hé _______ ③鳞次zhì______比 ④哽咽______ .

2.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 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②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 (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⑦ ,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⑧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①语时了不悲 了: ②悄怆幽邃 悄怆:__________ ...

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 ④非相度不得其情 相度:__________ ...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⑵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译:

5.从修辞效果看,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 )

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之后,

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

存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地球伤痕累累,公害却频频发生, ,人们感到生活

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

A.“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B.“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

C.“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D.“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

6.名著阅读(2分)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床上整整

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

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

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

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

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1)上文提到的“保尔”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

《 》。(1分)

(2)结合文中的“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这句话,联系小说的情节,试分析保

7.请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2分)

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他一再向记者强调:“别太关

注我,我可没办法应对媒体!”对于自己的走红和火爆,钱文忠有着比一般人更清醒的认

识——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

第一层: 第二层:

二、阅读与欣赏(共31分) (一)(4分)

东坡①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

子。

8.第一句中的“清”字用得好,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诗中“莫嫌”“自爱”两词,试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0分)

①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

曰“樵髯”云。

②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①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

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

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②!”时时为人治病,亦不

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③然,竟不往也。

③翁季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

弃世事,欲往游焉。

【注释】①靡不:无不。②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③哓哓(xiāo):

争辩声。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拔出凡辈 拔: ②然皆不肯穷竟其学 穷: ..

③乃复效小儿辈 效: ④翁方据棋局哓哓然 方: ..

11.选出与“得以恣情山水”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卷石底以出 B.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12.翻译句子(2分)

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译:

13.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2分)

答:

(三)(4分)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4.体会选段画直线句“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的表达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3分)

父亲 景凯旋

①快到父亲节了,给哥哥打电话,想知道父亲的墓地怎么样了。父亲的墓地就在青城

后山,听说这次大地震,那儿的山体也有垮塌。当年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遥远

的伊斯坦布尔,那个晚上,也是一个人走到一处墓地,把所有的墓碑看了个遍,然后坐在

萧萧的柏树下,直到夜深。

②记忆中父亲的脾气很急躁。小时候在院子里玩土炮仗,他正巧路过,吓了一大跳,......

愤怒中捡起一块砖头,就冲我奔来。我连滚带爬才逃过一劫。还有一次,为件小事顶了父.........

亲几句,他不由分说就重重给了我一巴掌,这下母亲生气了,不准我们跟父亲说话。几天

后,我玩耍时跌了一跤,鼻血长淌,父亲又正巧路过,便把我叫住,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手

帕递给我。我心里一酸,原谅了父亲,母亲发起的纠葛自然也就停止了。

③父亲其实性格温和,从来没跟人红过脸。用一句古语说,他的一生是“沉沦下僚”,

在大山深处的小县做一个小官员。他也很知足,常常骑车下乡,爬几千米高的高山。我常

想,要不是时代的因缘际会,他也许就是山西老家一个乡村教员,不会大老远地跑到四川

来,晚年也回不了故土。他能不知足吗?文革时,我们家占全了,父亲是“叛徒”,母亲

是“特务”。那时候,母亲整夜睡不着觉,而父亲每次被批斗回来,倒头便睡。他后来说

他不怕遭难,可我总有点不信,我觉得父亲是不能往深处想的人,这样反而好,不受苦。

④以后父母就提前退休了,迁到山外的都江堰。但父亲还是常坐着车回黑水去,他想

把自己的历史问题解决好。记得有次他从外面回来,兴冲冲地给我们看一张纸,那是一份

州里的文件,将他的党籍恢复至1937年,还惠而不费地给了个副厅级。看到这些,我们

兄妹都漠然以对,父亲脸上有些尴尬,倒是母亲生气了,她说,虽然这没有什么意义,但

毕竟是父亲的一个心愿。那一代人总是有许多心愿,难以了结。差可慰藉的是,父亲年轻

时也喜欢写点东西,还在1937年的《大公报》上发表过一篇小说《欠债者》,一看就是受

五四新文学的影响。我翻遍图书馆,找到了这份报纸,让父亲高兴了好一阵子。

⑤晚年的父亲脾性越来越好,好微笑,好感伤,好流泪。家人聚在一起,聊起社会上

的腐败,聊起某某事件,某某伟人去世,他总会禁不住老泪纵横,这时我们就会笑他,笑

得他不好意思起来。他觉得以前的社会很纯洁,以后呢,还是有希望的。母亲骂他心存幻

想,跟不上时代,但却不喜欢我们看不起父亲,她可以凶父亲,我们不行,她必须在子女

面前维护父亲的那一点尊严。

⑥家里的事从来都是母亲做主,父亲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人。而且越到晚年,母亲越表

现出决断的魄力,也比父亲有见识得多。但母亲毕竟也年纪大了,感情上越来越依赖子女。

结果是许多事父亲听母亲的,母亲听我们的。而我们呢,却越来越少跟父母聊天,不是忙,

是没有话讲。父亲不可能理解我,我也难以深入他的内心。虽说我在外地工作,也偶尔会

想念他,但总觉得在忽略什么。在人与人的真正关系上,我们其实都是孤独的。

⑦父亲开始喜欢一个人散步,走到附近卫校的小树林里,对着下午的夕阳坐一会儿,

然后站起来往回走。他的腰越来越弯,走得越来越慢,如果看到我们去接他,便会露出浅

浅的笑容。因此,当听到父亲的噩耗时,我一时仍不能相信他就这样走了,他没什么大病,

他是灯残油尽。据母亲后来对我说,父亲走的那一瞬间,眼里又流出了一滴眼泪。他是舍

不得你们呀,她说。 ⑧我常常想,父亲对我意味着什么?他是一座山,常挡住我的视线,为了自己方便和懒惰,我时常想绕行而过,等到这山塌了,我才突然明白,这座山挡住的是我们称之为终点的那个东西,从此以后我的前面也就一眼望到头了。

16.试分析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全文,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回忆了父亲一生中的几个片断,蕴含了父子间怎样的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全文,体会尾段画线句的含义和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共45分)

20.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恩惠表示感激并努力回馈他人的情感和行为。自古以来,中华

民族就有知恩图报的传统,感恩文化源远流长。最近,众多学者倡议设立“中华感恩节”,

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给你想感恩的对象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感恩之情。要求表达得体,感情真挚,

种下玫瑰的种子,你将收获满园芬芳;种下瓜果的种子,你将收获四季甘甜;种下好

奇的种子,你将拥有启智的钥匙;种下责任的种子,你将拥有担当责任的肩膀……也许在

你十四五岁的花季里,乐观、勇敢、质疑、坚毅、诚实、文明、智慧等种子,已经在你心

中悄然种下……

请以“ 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

少于600字。(3)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4)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人名。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初二语文评分标准 2015.02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4分) ①矗 ②阂 ③栉 ④yè 2.(8分) ①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 ③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无为在歧路 ⑤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大渡桥横铁索寒

⑦毅魄归来日 ⑧半卷红旗临易水

3.(4分)①完全 ②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③向西 ④观察和测量 4.(2分)⑴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庭院,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互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1分)

⑵亲自发放钱粮,不克扣一毫一厘,随行的人员也不曾横行勒索一分一厘。(1分)

5.(2分)D

6.(2分)(1)(1分)《牛虻》

(2)(1分)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的磨练;积极分子的引导;进步书籍的影响;自身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远大的人生目标。(结合材料答出两点即可)

7. (2分)答案示例:第一层:当下媒体的炒作对于一个人的成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层:但过火的新闻炒作,往往会使一些明星成为“流星”,昙花一现,随风而逝。(各

1分)

二、阅读与欣赏(31分)

(一)(4分)

8.( 2分)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1分)。实写雨后山冈幽静,皎洁月光透过无尘

的碧空,洒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上,呈现一片澄明的境界(0.5分);暗写诗人守志僻处

而自足于怀的悠闲(0.5分)。

9.(2分)一个“莫嫌”,一个“自爱”,体现了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表现了诗人

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10分)

10.(4分) ①超出 ②穷究,追究到底 ③模仿,效法,效仿 ④ 正

11.(2分)C

12.(2分)我们难道真正懂得下棋吗?只是姑且把(它)当做游戏罢了。(得分点:我等,

岂、聊、耳)

13.(2分)欣赏:①不拘小节,性情中人;②不为富家治病,保持节操;③寄情山水,志

趣高洁;④嗜好下棋,但不过分执著;⑤聪明非凡,涉猎广泛。

不欣赏:①为棋争论,而不为人治病,缺乏人道主义精神;②欲遗弃世事,消极避世;

③涉猎广泛,但缺乏钻研精神。(每点一分)

(三)(4分)

14.(2分)运用拟人化(0.5分)的写法。形象地(0.5分)写出了苏州园林每个季节中

都有各不相同的树木与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1分)。

15.(2分)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1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1

分)。

(四)(13分)

16.(2分)抓住了父亲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1分)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父亲急躁的特

点(0.5分),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之情(0.5分)

17.(4分)对子女粗暴关爱、对生活温和乐观、对荣誉执着珍视,晚年因孤独对家人更加

依赖挂念。(每点1分)

18.(3分)从文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们深深的爱和希望(1分),以及我对父亲的理解、

忏悔,还有感人至深的痛苦怀念之情(2分)。

19.(4分)含义:年轻时的父亲在“我”眼中如同一座山一般威严粗暴,让“我”敬畏远

避;晚年父亲的去世却让我一下子看到人生的全部,“称之为终点的那个东西”指人

生尽头,说明父亲的去世让我失去了精神的依靠,让我痛苦万分。(2分)

作用:结构上收束全文,照应前文回忆“父亲的脾气很急躁”,以及父亲孤独离世的内容,

在情感内容上升华了主题,拓展了情感内涵。(2分)

三、表达与交流(45分)

20.(5分)评分标准:表达感恩之情,注意结合人物身份;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最好用上

一种修辞。

21.作文(40分)①31分切入。②每少50字扣一分。③错别字每二个扣一分,扣满3分

为止,重复不累计。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优美,酌情加1—2分。卷面脏乱,书写

2014-2015年苏州市初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和答案篇十: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分数:120分 答卷时间:150分钟

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滞留(zhì) 麾下(huī) 诘难(jié) 重蹈覆辙(zhé) ....

B.旁骛(wù) 亵渎(xié) 聒噪(guō) 一抔黄土(péng) ....

C.睿智(ruì) 陨落(yǔn) 相契(qiè) 廓然无累(guó) ....

D.扶掖(yè) 恣睢(zì) 别墅(yě) 庶竭驽钝(shù) ....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 B.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

C.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

3.下边有语病的一句( )

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

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

5.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

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 会被修改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 是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变质”, 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A.如果 从而 并非 而 B.如果 从而 不仅 而且

C.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虽然 但是 并非 而

6.下面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托着苍鹰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 的词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况,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数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8. 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 )

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传说,这里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 。在这块沧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人,从内地来到边疆,润色葱岭、美化葱岭。

①唐朝在此设立了“葱岭守捉”,高僧玄奘经此讲经月余,然后去天竺国取经。②当年周天子姬满曾驾着八骏到过这里。③1876年左宗棠率军挺进新疆,驱除外寇,拱卫了这片神圣的国土。④汉朝的都护曾到此驻守。

A.③①④②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9.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10. 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 《水浒传》—施耐庵 《聊斋志异》—蒲松龄 《儒林外史》-吴敬梓

B.《故乡》—小说 《藤野先生》—散文 《风筝》—散文 《看云识天气》-说明文

C.香菱、刘姥姥—《红楼梦》 星期五 —《鲁宾逊漂流记》 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

D.三顾茅庐—《出师表》 温故知新、舍生取义—《孟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二、积累运用(14分)

11.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4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 秋思》)

(2)《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 。(李清照《武陵春》)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4)《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12. 名著阅读

(1)、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请写出《水

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 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3分)

13.仿写(2分)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_____________ , ; 爱心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4. 探究名言 (3分) 下面是小鹏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概括出三种精神即可)(3分)

名言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四: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名言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三、阅读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5、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给馈饷,不绝粮道 ( ) ...

16、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2分)

① 当世之事 百万之军 ② 决胜于千里之外 不求闻达于诸侯 ....

③ 未知其二 以彰其咎 ④ 可计日而待也。 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8、写出源于选文中的两个成语(2分)

(1) (2)

19、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了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3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克 隆 快 乐 (13分)

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刻意设计并且营造一种十分悲怆的气氛,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旧俄国社会穷苦孩子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沙皇黑暗统治的痛恨。

在课尾时,我满怀伤感地对学生讲述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写成的这封信,却是一封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可九岁的凡卡哪里知道这些呀!他依然编织着自己最美丽的梦。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我从孩子们脸上凝重的表情中享受到了一种成功的愉悦,心里暗暗为自己的“煽情艺术”叫绝,此时我又趁热打铁说:“今天的作业就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

当我阅读完学生的习作后,惊异地发现大多数学生虽写出了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却没有写凡卡饱受毒打的痛苦和悲惨死去的场面。相反,他们却着力描述凡卡日后生活的幸福。有的写老板突然良知觉醒,改变了对凡卡的态度;有的写一位有钱的好心人收养了凡卡;有的写凡卡成功逃跑,和爷爷一起过上幸福生活„„

面对办公桌上的这摞作文本,我迷惑了,茫然了: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明明不符合事实,是我没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还是我没把文章分析透彻呢?„„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于是作文一本都没改,先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再说吧。

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学生们愤愤不平的情绪,击溃了我所有的假设。课堂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平静,孩子们争着表白自己的心声——

咱们班最有爱心的李露露最先发言:“凡卡够可怜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老师,你真残忍,人家契诃夫就不忍心看着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却要借我们的笔让他死。”我哑然了,原来她是这么理解作者意图的,我备课时可从来没这样想过。 腼腆的高阳说:“要是凡卡还活在我们身边,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棉衣、皮鞋、面包给他寄去,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黄子涵没容高阳说完就抢着说:“还有我的动画碟片和游戏机。”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不好意思地又坐下了。„„

咱们班的班长见同学们情绪稍微平静时,接过话茬,无限感慨地说:“要是快乐也能克隆,那该多好啊!”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不知道这掌声是送给班长的,还是送给凡卡的。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里储存的就是阳光,原来孩子们在用自己的“仁爱”给绝望的凡卡找一个生命的出口。为什么要用我的成熟来禁锢他们的童真呢?为什么要用我的评判来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呢?

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

20.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字数在15字以内)。(2分)

2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分)

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

答:

22.根据提示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4分)

(1)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注意修辞手法) 答:

(2)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注意“凝固”一词)

答:

23.读完全文后,你对题目“克隆快乐”的含义有了哪些认识?(3分)

答:

24.作文讲评课上完了,“我”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对这节课要有一个结束语。请你代替老师拟写,不超过60个字。(2分)

答: 人人皆可为国王(11分)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130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