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初三】
用主一无适造句篇一
《初三10月考试题》
通江县涪阳中学校2014年秋学期
初2012级语文学科月考测试题
试卷命制人:王明雄 审题人:彭江华
(本试卷满分150分,共2卷12页,交卷时只交答题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旁wù( ) 扶yè( ) 繁yǎn( ) xiè 渎( )
) ( ) )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胆怯(què) 怪癖(pǐ) 厚此薄彼(bó) ...
B.处理(chǔ) 巢穴(xué) 满载而归(zài) ...
C.称职(chèng) 仿佛(fú) 峰回路转(zhuǎn) ...
D.比较(jiào) 提防(tí) 刚正不阿(ē)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是鲁迅的著名散文,这是一篇驳论文,选自其散文集《朝花夕拾》。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情感的丰富,如果母亲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员,必定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B.作为动车组始发站的连云港火车东站主体结构改造已经完成,港城人民翘首以待的高速动车组也将在年内开通。
C.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新,就在于前所未有地开拓和改变了中国知识界和青年一代的意识范畴和思维格局。
D.在“增强防控意识,预防甲型H1N1流感”主题班会上,小王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老师和同学听了赞叹不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 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3分) ( )
时间飞了, ;皱纹深了, ;泪水干了, ;太阳落了, 。
① 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 ② 梦的脚印留了下来
③ 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 ④ 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7、为了论证“天才就是劳动,灵感来自积累”,下列名言警句不可以引用的是( )3分
A.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B.我还要强调多读书、多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C.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D.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时的心理状态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字数不限)(2分)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推举理由。2分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2分)
9、仿照下面的例句造句。 (5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人们都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10、古诗词默写(12分)
(1)《观刈麦》中深刻反映劳动人民炎炎赤日下辛苦劳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句用六个意象具体地描绘了一幅旅人早行图。
(3)梅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对它情有独钟,请写出和梅花有关的诗句(连接的两句)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 ______________ ,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
(6) ______________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7)古代诗人写“秋”的诗词句很多,请任写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第10—14题。(27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天 下 苦 秦 久 矣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1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4.下列句子中与“上使外将兵”句式结构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此诚不可与争锋 B.吴广以为然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士卒多为用者
15.下面各组句子不含通假字的是(3分) ( )
A 将军身被坚执锐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C 卜者知其指意 D辍耕之垄上
16.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没有词性或用法活用的是哪一项?(3分) ( )
A.失期,法皆斩 B.皆指目陈胜
C.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17.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你认为是什么样的才能成就了他?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
18.陈胜认为可以假借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向天下发出起义倡导。这两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19.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三、 阅读《敬业与乐业》,完成20-23题。(13分)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
用主一无适造句篇二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①本题考试时间为110分钟,满分为120分;
②将卷Ⅰ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和卷Ⅱ。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 ...
B.喑哑(ān) .丝缕(lǚ) 襁褓(qiáng băo) ...
C.闪烁(shuò) 颤抖(chàn) 凝望(níng) ...
D.静谧(mì) .济慈(cí) .折腰(zhé) .庸碌(lù) . 角落(jiăo) .遐想(xiá) 栖息(qī) ..
2.选出没有多音字的一项是( )
A.扶掖 可汗 垂手 征引 B.法门 禁锢 斗笠 骈进
C.模式 细语 寂寞 受用 D.莽莽 田圃 喧嚷 留滞
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孜孜不倦 根深蒂固 断章取意 轻而易举
B.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袖手旁观 味同嚼蜡
C.不求甚解 吹毛求此 高谈阔论 怀古伤今
D.为民请命 开卷有义 狂妄自大 因小失大
4.下列语句中运用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0.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5.下列用词造句有误的一项是( )
A.酝酿:这次班会经过大家的充分酝酿,组织得非常好。
B.拮据: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C.怂恿:在朋友的极力怂恿下,我决定今年暑假去西藏旅游。
D.精致:文具店里摆放着几个精致的笔盒,我很想买一个。
6.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出版物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读书应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起来的方法。 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就可能对必须仔细研究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对可以泛读的,采用精读的方法,双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吸收到很可怜的一点收获。 两种方法不可偏废,应该巧妙结全。这 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可以说是一种读书的艺术。
A.所以 但是 于是 不仅 因而 B.如果 要是 因此 不但 甚至
C.因为 即使 所以 不仅 因此 D.假使 假如 因而 不但 所以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一段话,句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的海面。 , , , 。远处群山在晨雾中隐现着。
①现出一片片的火焰 ②涟波反映着融化的太阳
③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连 ④在眼光所能看到的远处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8.下列对文体、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B.傅雷是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C.议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立论文
二、(12分,每小题2分)
阅读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节选的文字,完成9—14题。
①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②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③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④“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⑤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⑥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⑦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9.段②中“一条新生路”指的是( )
A.自夸“地大物博” B.信“国联”
C. 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D.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10.段⑦中“脂粉”的修辞方法和含义是( )
A.借代,指为国民党反动派涂脂粉的人 B.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
C.借代,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 D.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报刊上的欺骗宣传
11.段⑥“这一类的人们”指代错误的一项是( )
A.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等
B.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C.被喻为“中国的脊梁”的人们
D.“有确信,不自欺”的中国人
12.选文正面立论的论点句是( )
A.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13.段⑤中除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
A.引用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正反论证
14.作者在文中运用的驳立结合的方式是( )
A.先驳后立 B.先立后驳 C.边驳边立 D.边立边驳
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5~18题。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5.段①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总结上文 C.统领下文 D.开门见山
16.失去创造力的原因是( )
A.经常保持了好奇心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C.自我压制 D.相信灵感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17.拥有创造力的人的主要表现是( )
A.没有渊博的知识 B.没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C.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D.留意自己很小的想法或灵感
18.段②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比喻论证 C.因果论证 D.类比论证
四、(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从《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节选的文字,回答19——21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甲】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
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19、引用朱子的话,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说,应该是( )
A.比喻论证 B.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 D.举例论证
20、对“甲”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俗人眼里,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学理上讲,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B.在俗人眼里,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学理上讲,却有高低贵贱之分。
C.无论在俗人眼里还是从学理上讲,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无论在俗人眼里还是从学理上讲,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都有高低贵贱之分。
21、统领本段内容的一句话是( )
A.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B.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C.第一要敬业。 D.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五、(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从《陈涉世家》一文中节选的文字,完成22~25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2.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阳夏(jiă) B.陈胜王 (wáng) C.当行(háng) D.间令(jiàn) ....
23.选出下面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发闾左適戍渔阳 B.为天下唱
C.固以怪之矣 D.皆指目陈胜
2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数谏故(屡次) B.怅恨久之(失望) ..
C.楚人怜人(可怜) .D.辍耕之垄上(去、往) .
25.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燕雀知道鸿鹄的志向。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C.燕雀不知道鸿鹄的志向? D.鸿鹄的志向被燕雀发现了。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第Ⅱ卷(表述题·共70分)
六、(5分,每小题1分)
26.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诗词原句: A.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B.要记住,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C.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D.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七、(3分,每小题1分)
27.按要求默写:
A.《沁园春·雪》中的对偶比喻句是B.《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 ,。 。 ,E.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C.《陈涉世家》中陈胜在作起义动员时,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的一句话是八、(12分,见题后标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8—31题。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
用主一无适造句篇三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成语解释与造句》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之
成语解释与造句
1、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例句:队伍终于拉出山沟进入坦荡如砥的关中平原了。
2、潜滋暗长——潜:暗中,隐藏;滋:生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例句:对这些潜滋暗长的腐败现象,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3、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原意是逃跑,这里引申为超出。 例句:这棵树巍然挺拔,直向蓝天,虬枝旁逸斜出,造型奇异,叫人叹为观止。
4、纵横决荡——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荡:冲杀.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例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纵横决荡打败了美国,解放了朝鲜.
5、无边无垠——yín垠:范围。边:边界。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一望无际”。 例句:看到秋天的美景,火红色的枫叶、蓝色的天空和无边无垠的田野,让我心旷神怡!
6、力争上游——比喻努力争取有利形势。
例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7、不折不挠——折:屈服;挠:弯曲。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例句: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8、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例句: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9、争妍斗艳——意为指竞相比美。
例句:海滨公园内,热带的奇花异草争妍斗艳。
10、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例句:但是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
1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例句: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不仅令孩子笑的前仰后合,还令一向严肃的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12、破口大笑——形容十分爽朗的大笑。
例句: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
13、仙露琼浆——qióng神仙所喝的美酒,后比喻酒非常鲜美.
例句: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发现了一片水源。对于他来说,真可以说是仙露琼浆啊。
14、察言观色——留意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
例句:玲玲聪明乖巧,很会察言观色,善解人意,所以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
15、盘虬卧龙——qiú在《紫藤萝瀑布》一文里指盘绕横卧着的虬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例句:冬天,几乎所有的树木都已经变得只有盘虬卧龙的枝干,一点绿色都没有的。
16、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例句: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17、以身殉职——xùn指忠于职守而献出生命。
例句:白求恩大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幸以身殉职。
18、拈轻怕重——niān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
例句: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19、漠不关心——漠:冷漠,冷淡。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例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20、麻木不仁——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例句:没有同情,没有热,是麻木不仁?还是忘恩负义。
21、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例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22、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例句:一个人不能有见异思迁的念头,志向才能坚定。
23、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例句:同样是汇报工作,小李能实事求是,你却断章取义、信口雌黄!
24、不二法门——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例句:勤奋是制富的不二法门!
25、主一无适——专一,无杂念;专心于一件事,一点也不向别处分心。 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例句:主一无适便是敬。
26、东张西望——向四处张望。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例句:考试请不要东张西望。
27、强聒不舍——qiǎng gu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嗦。不舍,不停。
例句:少年的时候总是讨厌父母强聒不舍,像母鸡一样护着自己,长大后才明白父母的用心何其良苦.
28、心无旁骛——wù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例句:他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29、宰相胸襟——胸襟,在这里的意思是度量。比喻肚量大,能容忍。
例句: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30、大将风度——大将的风范和气度,形容行事果断,能在很多观点中做决定;胸怀宽广,不拘小节;敢于抓起困难问题。
例句:他沉着、冷静,颇有大将风度。
31、心怀坦荡——坦荡,宽且平。心地正直,心胸开阔。
例句:老王为人心怀坦荡,平时与我们有了小矛盾他都能一笑置之。
32、斤斤计较——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例句:凡是做人做事,都不要斤斤计较。
33、赫赫战功——形容战功卓著.
例句:韩信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遭到汉高祖刘邦的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
34、无足轻重——足:够得上,配,值得。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例句:他们根本没有把员工当人看,员工的死活在他们看来是无足轻重的.
35、千古美谈——美名流传后世。
例句:花木兰爱国,爱父母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36、古往今来——从古到今。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例句:古往今来,凡是真正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
37、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例句:学习需要我们全神贯注,不能三心二意.
38、默默无闻——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比喻人或事物没有名气。 例句:母亲总是默默无闻的给我想要的一切。
39、节衣缩食——缩:节省。省吃省穿,形容节俭。
例句:妈妈节衣缩食,尽力省钱让孩子上一所好的学校。
40、渴不可耐——渴得不能忍耐了。
例句:天气真热,我已经渴不可耐。
41、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含褒义。
例句:春节刚过,元宵佳节又至,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明灯高悬,欢天喜地闹元宵。
42、汪洋万顷——qǐng象万顷的汪洋一样无边无际。
例句:银白色的月光洒落在大地上,仿佛汪洋万顷一般。
43、海市蜃楼——shân由于光线折射造成的自然现象或虚幻的影象。也可以比喻虚幻的事物。 例句:在沙漠中旅行的人常会被海市蜃楼的幻象迷惑,而失去了方向。
44、夸夸其谈——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
例句:他一面夸夸其谈,一面示范,结果失败了,十分难堪。
45、优柔寡断——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例句:我们遇到困难不能优柔寡断,要果断面对,迎难而上.
46、饶有兴味——饶:富裕、丰富;兴味:趣味,兴趣。形容对事物和景物富有兴趣。
例句:他走进书店,拿起一本漫画,饶有兴味地看了起来.
47、聊以自娱——聊,姑且。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
例句:呆在家里实在无事可做,我就拿起一本书聊以自娱.
48、随心所欲——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例句:在上课时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讲话,要遵守纪律.
49、迥然不同——迥:差得远。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例句:他们虽然出身于相似的家庭,但是性格却迥然不同。
50、兴致勃勃——兴致:兴趣; 勃勃:旺盛的样子 ,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的样子。 例句:同学们兴致勃勃的走向故宫,心中无比自豪,无比的开心。
51、一语双关——指一个词或一句话表面上是一个意思;暗中又含另一个意思。
例句:奥巴马说话往往擅长一语双关。
52、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多指繁盛的春色,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例句:春天的花园里万紫千红,分外美丽.
53、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例句: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灾舟曲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54、人烟市肆——人们居所处,集市店铺,热闹非凡。
例句: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55、唠唠叨叨——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例句:当你的同事唠唠叨叨令你生厌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倒霉同事就是你此时此刻的恼怒之源。
56、君子固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例句:君子固穷,但是他追求美好人生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
57、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
例句: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58、唯唯连声——wěi wěi 连声应答,以示顺从。唯唯:答应的声音。
例句: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
59、平头百姓——指普通百姓。
例句:不错,我只是一个平头百姓,但是我有我的尊严,不许你随意欺侮我!
60、狗血喷头——原是迷信说法,把狗血喷在妖人头上,使其妖法失灵。现形容骂得很厉害。 例句: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夫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61、万贯家私——形容家产很多,非常富有。
例句: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62、不三不四——谓不伦不类,不像样子的。也指行为不端,不正派。
例句: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你这样子不三不四,也想天鹅肉!
63、不省人事——xǐng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例句:他浑身是血,倒在血泊里不省人事。
64、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例句:可是人们不由分说,还是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还用马刀把所有的布袋都砍破了,把车子也劈掉了。
65、果不其然——指事实跟预料的一样。多用来强调不出所料。
例句: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去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哩,今日果不其然。
66、千恩万谢——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例句:拿着失而复得的车票,小王对李师傅千恩万谢,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67、满坐寂然——全场都安静下来。
例句: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68、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采:兴致。精:精神。
例句:烈日当空,花园里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69、无缘无故——指没有一点原因。
例句:好好儿的,从那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70、拧起眉头——nǐng1全力思考问题时的神态;2愤怒、伤心、不快。
例句:“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
71、异想天开——希望凭空想象的事(多指不切实际的心愿)能得以实现。
例句:小明学习不努力,将来还想当科学家,简直是异想天开!
72、津津有味——味:兴趣。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厚或很有滋味的样子。例句: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说得很尽兴。
例句:他津津有味地看着新买的书,连时间都忘了。
73、扣人心弦——xián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同反应的心。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例句:场上的比赛十分精彩,选手们的一举一动都扣人心弦。
74、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例句:齐白石先生画的虾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75、不得而知—— 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例句:昨天邻居家张三在山里打了一头老虎,至于怎么打到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76、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
例句:曹教官说,为了锻炼我们的意志,要求我们每次训练前都要纹丝不动站5分钟军姿。
77、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例句:只是一只蟑螂而已,不要大惊小怪的。
78、气喘吁吁——xū xū指人劳累到极点时的状态,喘不过气来。
例句:廖二嫂气喘吁吁,脸色铁青,奔到他面前来了。
79、恰到好处——刚好。指说话做事正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例句:这套服装恰到好处地显示出她的身材.
80、面面相觑——qù 觑:看。互相看着,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例句:听着老外那一大堆英语,小明与小军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81、死心塌地——tā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例句:如果你能够诚心诚意的善待部署,每周亲自替他们打气鼓舞两次,则他们将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你。
82、痛失良机——错过了对自身有利的机会。
例句:优柔寡断会导致痛失良机。
83、万无一失——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例句:臣尚有一计,可杀赵盾,万无一失。
84、一念之差——一个不好的念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例句:往往一念之差,再回头已是百年身,做人岂可不慎?
85、失之交臂——形容错过当面的机会。
例句:在比赛的最后关头他与金牌失之交臂。
86、力挽狂澜——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例句: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扭转了局势。
87、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例句:小明得到玩具,小红得到苹果,看到他们各得其所,哥哥也很高兴。
88、矢志不移——shǐ 立下志愿并且决不改变。矢:发誓。移:改变。
例句:他是以这样的精神品质来矢志不移地为人民服务.
89、不毛之地——不毛:不长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某地荒凉、贫瘠。
例句:这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已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
90、黯然失色——àn比喻相形之下有很大差距,远远不如。
例句:盛开的牡丹花使其它花儿都黯然失色。
91、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形容年轻人那种激进的进步热情。
例句:你年纪轻轻,血气方刚,叫什么困难?即使困难天一样大,也要有勇气勇往直前!
92、洗耳恭听——gōng指恭恭敬敬地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例句:为了表示礼貌,虽然来宾的报告十分枯燥,同仁还是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93、片言只语——简短零碎的话语,文字。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
例句:他的信每次总是片言只语,从不多写。
94、有朝一日——将来有那么一天。
例句:暑去寒来,我们练就了纯熟的本领,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报效祖国。
95、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例句: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这也批评,那也指责,这是很不合适的。
96、炉火纯青——原指道士炼丹成功时的火侯。后用以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 例句:我现在演讲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可以上台表演了.
97、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例句: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98、开怀畅饮——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例句:李逵不知是计,只顾开怀畅饮,全不记宋江吩咐的言语。
99、离经叛道——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例句:尽管如此,大陆的传统主义者还是将这种中西融合视为离经叛道。
100、卷帙浩繁—— zhì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
例句:剩下的时间,他全都钻进了卷帙浩繁的书海。
101、无懈可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例句:他相信自己的主张无懈可击,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驳倒对方。
用主一无适造句篇四
《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①本题考试时间为110分钟,满分为120分;
②将卷Ⅰ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和卷Ⅱ。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 ...
B.喑哑(ān) .
丝缕(lǚ) .
C.闪烁(shuò) 颤抖(chàn) ..
D.静谧(mì) 遐想(xiá) ..2.选出没有多音字的一项是( )
A.扶掖 可汗 垂手 征引 B.法门 禁锢 斗笠 骈进 C.模式 细语 寂寞 受用 D.莽莽 田圃 喧嚷 留滞 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孜孜不倦 根深蒂固 断章取意 轻而易举
B.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袖手旁观 味同嚼蜡 C.不求甚解 吹毛求此 高谈阔论 怀古伤今 D.为民请命 开卷有义 狂妄自大 因小失大 4.下列语句中运用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0.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5.下列用词造句有误的一项是( ) A.酝酿:这次班会经过大家的充分酝酿,组织得非常好。
B.拮据: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C.怂恿:在朋友的极力怂恿下,我决定今年暑假去西藏旅游。 D.精致:文具店里摆放着几个精致的笔盒,我很想买一个。 6.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出版物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读书应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起来的方法。 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就可能对必须仔细研究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对可以泛读的,采用精读的方法,双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吸收到很可怜的一点收获。 两种方法不可偏废,应该巧妙结全。这 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可以说是一种读书的艺术。 A.所以 但是 于是 不仅 因而 B.如果 要是 因此 不但 甚至
C.因为 即使 所以 不仅 因此 D.假使 假如 因而 不但 所以
襁褓(qiáng băo) ..凝望(níng) .
栖息(qī) .
济慈(cí) .
折腰(zhé) .
庸碌(lù) .角落(jiăo) .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一段话,句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的海面。 , , , 。远处群山在晨雾中隐现着。
①现出一片片的火焰 ②涟波反映着融化的太阳
③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连 ④在眼光所能看到的远处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8.下列对文体、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B.傅雷是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C.议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立论文 二、(12分,每小题2分)
阅读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节选的文字,完成9—14题。
①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②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③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④“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⑤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⑥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⑦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9.段②中“一条新生路”指的是( )
A.自夸“地大物博” B.信“国联” C. 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D.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10.段⑦中“脂粉”的修辞方法和含义是( )
A.借代,指为国民党反动派涂脂粉的人 B.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 C.借代,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 D.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报刊上的欺骗宣传 11.段⑥“这一类的人们”指代错误的一项是( )
A.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等 B.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C.被喻为“中国的脊梁”的人们 D.“有确信,不自欺”的中国人 12.选文正面立论的论点句是( )
A.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D.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13.段⑤中除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
A.引用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正反论证 14.作者在文中运用的驳立结合的方式是( )
A.先驳后立 B.先立后驳 C.边驳边立 D.边立边驳 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5~18题。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5.段①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总结上文 C.统领下文 D.开门见山 16.失去创造力的原因是( )
A.经常保持了好奇心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C.自我压制 D.相信灵感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17.拥有创造力的人的主要表现是( )
A.没有渊博的知识 B.没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C.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D.留意自己很小的想法或灵感 18.段②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比喻论证 C.因果论证 D.类比论证 四、(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从《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节选的文字,回答19——21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甲】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
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19、引用朱子的话,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说,应该是( ) A.比喻论证 B.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 D.举例论证 20、对“甲”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俗人眼里,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学理上讲,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B.在俗人眼里,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学理上讲,却有高低贵贱之分。 C.无论在俗人眼里还是从学理上讲,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无论在俗人眼里还是从学理上讲,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都有高低贵贱之分。 21、统领本段内容的一句话是( )
A.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B.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C.第一要敬业。 D.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五、(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从《陈涉世家》一文中节选的文字,完成22~25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2.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阳夏(jiă) .
B.陈胜王 (wáng) .
C.当行(háng) .
D.间令(jiàn) .
23.选出下面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发闾左適戍渔阳
B.为天下唱
C.固以怪之矣 D.皆指目陈胜 2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数谏故(屡次) .C.楚人怜人(可怜) .
B.怅恨久之(失望) .D.辍耕之垄上(去、往) .
25.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燕雀知道鸿鹄的志向。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C.燕雀不知道鸿鹄的志向?
D.鸿鹄的志向被燕雀发现了。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第Ⅱ卷(表述题·共70分)
六、(5分,每小题1分)
26.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诗词原句: A.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
。 。
。
B.要记住,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 C.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D.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七、(3分,每小题1分) 27.按要求默写:
A.《沁园春·雪》中的对偶比喻句是B.《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
。 。
,, ,
E.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C.《陈涉世家》中陈胜在作起义动员时,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的一句话是八、(12分,见题后标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8—31题。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
用主一无适造句篇五
《《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旁骛 佝偻 承蜩 亵渎
骈进 老聃 解剖 强聒不舍
二、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订正在下面的方格内
好高骛远 趋之若鹜 全付精力 敬业乐业 断章取意
三、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语境义
1.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3.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4.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四、仿照例句,用“惟其如此”造句
例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选择。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其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的名句与作者或出处连上线
A.主一无适便是敬 E.曾国藩
B.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F.《论语》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G.朱熹
D.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H.庄子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作者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四点理由,每点理由不超过10个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有什么作用?
3.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各种职业,其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对于艰苦的职业怎样才能做到乐业?说说你的看法
5.今天要论证乐业,你有哪些新的事实论据?至少举两例
(二)
出和入
黄家驹
宋周敦颐写过一篇《爱莲说》,赞美莲“出淤泥而不染”。周恩来同志生前说过:“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思想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一“出”一“入”,仅差一字,含义却大有区别。在旧社会,能不为世俗所污,可算难能可贵,但终究是对世俗的势力和恶习避而远之,只是消极地洁身自好。而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却是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改造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势力、旧习惯,抵制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不幸的是,我们有些党员干部,不但没有把世俗的恶习改造过来,反而被“染”过去了。 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不易,做到“入于污泥而不染”更难。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1.借助语境推断下列成语在本文中的含义。
出淤泥而不染:
洁身自好:
2.为什么说“一„出‟一„入‟,仅差一字,含义却大有区别”?
3.为什么说“入于淤泥而不染”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4.本文使用的四种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补写一个“有些党员干部,不但没有把世俗的恶习改造过来,反而被„染‟过去了”的典型事例。
参考答案
一、wù gōu lóu tiáo xiè dú pián dān pōu qiǎng guō
二、付—副 意—义 唯—惟 废—费
三、1.法门:途径。2.因:凭借,根据。3.解剖:分析。4.打算盘:合计,盘算。
四、略
五、A—G B—E C—F D—H
六、(一)1.(1)身入其中亲切有味。(2)刻苦中快乐加增。(3)因竞胜得快感。(4)专心做事省却闲烦闷。2.进一步论证“乐业”的重要性。3.(1)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2)他这个人啊,用功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如此而已。4.首先要认识到劳苦总是免不掉的,其次要积极地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5.略 (二)1.出淤泥而不染:生活在恶浊的环境中而不被世俗沾染。洁身自好:保持自身的纯洁,不与世俗势力和恶习同流合污。2.旧社会出淤泥而不染,只是消极地洁身自好;共产党人却要积极主动地改造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势力、旧习惯,抵制和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3.见文中第三段 4.例证法 道理论证 喻证法 对比论证 5.提示:可举腐败分子因贪污受贿受到党纪国法严厉制裁的事例。
用主一无适造句篇六
《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词语积累,积累议论文常识和体会演讲文体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3、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课文,理解内容,积累词语。理解经典语句和格言的含义
2、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3、 学习在议论文中运用举例子、引用等论证方法,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
品味与领悟“乐业与敬业”精神的主旨,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深入感知,增强感悟。
2、品读法:品读课文,理解主旨
3、讨论探究法: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学生:你们什么时间最快乐?(学生自己谈体会)问:雷锋日记里面有一句话“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你从这一句话中想到了什么?牛顿在实验室工作时忘记了吃饭,居里夫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失败最终才发现镭........这些科学家们为什么能这样?(用自己的话回答) 老师:他们不仅有伟大的理想,更有执着的敬业精神。他们以劳动为快乐,已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类创造财富为快乐,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可贵的敬业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教我们“敬业”“乐业”的文章。
二、检测预习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对下列问题进行展示:
1、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2、 交流背景
这篇文章是作者作为大学教授给学生作有关人生与事业演讲的演讲辞。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的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正由于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为什么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正由于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为什么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3、重点字词积累
(1)给词语注音
佝偻 承蜩 心无旁骛 亵渎 骈进 强聒 倘若 禅师
(2)解释词语
心无旁骛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强聒不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仔细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根据这几个问题,思考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③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学生熟读课文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 课文共7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即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③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1-7段,思考下列问题(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小组讨论研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 明确答案要点:
1、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2、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
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五、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
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六、作业布置
1、摘录并背诵文中精彩的语句和段落 2、预习课文后半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论证方法、反思质疑、语言特色)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 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 二、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组)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质疑问难
教师发问。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为什么从反面的现象谈起,可不可以去掉? 鼓励学生讨论,踊跃做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四、探究活动 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建议: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五、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几条
⑴“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⑵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⑷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⑹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⑽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⑿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⒂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六、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七、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用主一无适造句篇七
《敬业与乐业PPT》
用主一无适造句篇八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练习
一、教学目的
1.教育青年明确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2. 初步学习议论型演讲词的结构特点。
3.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引证方法。
4.培养用卡片摘录积累记忆经典语句、格言的良好习惯。
二、阅读课文及注解,完成下列练习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 、 。议论文的一般构成有引
论、 、 。(每空一分)
2.梁启超,活了 多少周岁。字卓如,号任公,别署 室主人。 省新会人,中国 代 派领袖, 主义者, 家和 家 ,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戊戌变法维新,并称" "(提示:孔子、
孟子合称为孔孟,李白、杜甫合称为李杜)。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
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本文节选自《 》,其中《少年中国说》《谭嗣
同》曾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每空一分)
3.《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 年前,对上海 学校学生的一次 词,
勉励人们对自己的职业要有 和 。该校是1918年由黄炎培发起创办
的,以“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每空一分)
4.《礼记》里讲“敬业乐群”,《老子》里讲“安其居乐其业”,《论语》里讲“敬事而信”,
朱熹讲“ 便是敬”。本文中“敬业”的意思是 ,
“乐业”的意思是 。(每空二分)
5. “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出自《庄子》。《庄子》是 时代著名的思想家 所
作,后世 尊为经典,称为 真经。(每空一分)
6.《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 。”
讲到了学习要 。这个观点与梁启超所主张的“敬业”有异曲同工之妙。(每空一分)
7.议论文命题通常有以下方式:论点型、概念型、关系型、对比型、比喻类、象征型、评议
型、引申型、考证型、感想型、批驳型。将相应的命题方式填在后面的括号中。(每空二分)
⑴《勤能补拙》( )⑵《谈"穿着打扮"》( )⑶《"时髦"小议》( )⑷
《个人格与国格》( )⑸《失败和成功》( )⑹《科学家和春蚕》( )
⑺《"绿叶"赞》( )⑻《鲁迅的精神》( )⑼《熊猫废物箱的联想》( )
⑽《赌博的由来》( )⑾《"下笔如有神"新解》( )⑿《读〈拿来主义〉有感》
( )⒀《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⒁《敬业与乐业》( )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二分)
旁骛( ) 拣择( ) 衔着( ) 承蜩 ( )佝偻( )
亵渎( )强聒不舍( )粘蝉( ) 层累( )
8.解释下列词语(书写正确、解释、造句,构成方式)(每空三分)
①断章取义:
②不二法门:
③安居乐业:
④强聒不舍:
⑤ 精微:
⑥拣择:
⑦亵渎:
⑧旁骛
三、摘录资料,填写表格,也可以自己制作卡片进行摘录 引 句 出处 意思
主一无适便是敬 朱 熹 专心于一件事,不分散精神到其
它事情上,便是敬的表现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庄 子
蜩翼之知。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曾文正 略
庄 子 精神不分散,技艺便能达到神妙
的境界。
安于自己的地位做事,不祈求本
孔 子 分以外的东西。
知之者不如好之知到道理的人,比不上爱好道理
者,好之者不如孔 子 的人;爱好道理的人比不上乐于
乐之者。 实行道理的人。
其为人也,发愤他这个人,勤奋起来,连吃饭也
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孔 子 忘记了,甚至快乐得忘掉一切忧
愁,连自己已近老年也不知道。
尔。
作用 说明敬的涵义。 说明对工作忠实专一是敬业的态度,只要专心致志,定能做得好 说明不敬业的害处,结果一事无成,反面说明敬业的好处。 说明专心工作是敬业的态度,应聚精会神,完成工作。说明专心工作是敬业的态度,应该安分守,己不要分心。 说明乐业的好处,一个人如能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便有价值。 说明乐业的好处,可以令人忘却许多忧愁
四、课文段落层次参考:学生复述课文时可以参考。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对职业应有何种态度(敬业与乐业)---总写
第二部分(第2~5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分写
第一层(第2—3段):论述敬业的重要
第2段 “要敬业”---职业神圣,要做圆满
①敬业的内涵:朱子的解释,作者的解说---引证法;
②为什么敬业: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演绎法
大前提:凡职业都是神圣的,可敬的
小前提:拉黄包车或是当大总统都是职业(例证)
结 论:拉黄包车或是当大总统都是神圣的,可敬的
第3段 “须敬业”---要做圆满,必须敬业
③怎么敬业:
⑴“忠实专注”才能敬业---引证法、例证法
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事例 - 正面说明)
曾文正的话(事例 - 反面说明)
木匠和政治家、挑粪的和军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事例 - 对比说理)
⑵“尊重凝神”才能敬业---引证:
庄子的话(引证---正面说明)
孔子的话(引证---正面说明)
第二层(第4—5段):论述乐业的重要
第3段 驳斥做工“苦”,指出“做”不可免
人生不免劳苦,苦乐全在主观(道理论证---正面说明)
聪明人苦中找乐,不乐业是自讨苦吃。(举例论证---反面说明)
第5段“ 做”产生乐趣,陈述四项原因
第一、职业有变化进展,看它亲切有味。
第二、职业成就于奋斗,刻苦中生快乐。
第三、职业常比较并进,竞胜而得快感。
第四、职业省却闲烦闷,杜绝游思妄想。
第三部分(第6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总写
重申含义: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提出希望:能做到敬业和乐业就是合理的生活
五、当堂训练: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运用
①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简述一下文中所指。
③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④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⑤“这叫做职业的神圣”中的“这”指代什么?
⑥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演说技巧20招
1.使听众听讲前后的感觉有所不同。
2.围绕一个中心,三四个要点构思演说。
3.务必将你演说的主要概念阐述清楚。
4.每个要点都要用一句话总结。
5.说真话,讲事实,摆出证据说服人。
6.演说结束要强劲有力、积极向上。
7.要尽可能使听众参与演说。
8.不要过频变换语调,这样听起来很假。
9.千万不能将演说构思写得太繁杂,以免令人费解。
10.讲稿每张纸仅写一面,用大号字,逐页编号。
11.练习用正常语调、最大音量清楚地说。
12.要像看待一小伙听众一样看待大量听众。
13.演说时手不能插在口袋里。
14.要学会放松脸部肌肉并微笑。
15.头发千万不能垂到脸上。
16.要点要短暂停顿,关键词要重复。
17.要不失时机地与听众中某人进行目光接触。
18.对羞怯或紧张的提问人要鼓励道:“提得好!”
19.应当避免过长的目光接触,那样可能激怒人。
20.不要草草收场,好似要匆匆离开一样。
1. 介绍一篇演讲稿:
我的骄傲与伟大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聊一下我的骄傲与伟大:热忱面对人生,坚冰也能溶解。
世界上有多少个人,我不知道。 但在我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虚度年华;另一种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在第一种人眼里,生活就像是一场睡眠,如果这场睡眠是在一张既柔和又温暖的床铺上的话,那就十分满足了;在第二种人眼里,生活是建功立业,在完成功绩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我骄傲,因为我没有虚度年华;我伟大,因为我用我那颗热情的心感化了一颗颗冰封的心。让更多的人被笑容包围!
我不是个拉黄包车的,可以凭着自己的腿力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我也不是个大老板,可以凭着自己商业的智慧使更多的人富裕;我更不是一个人民总理,可以用我的职权为人民办事,使中国蒸蒸日上。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学生,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满怀热忱地去帮助身边的人。
曾经有一个女孩,起初对于她的人生抱以失望的态度。那张脸就像是一幅陈旧的古画,有一股莫名的冷气(居里夫人认识吧,想一想,对,就是那张脸),笑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奢侈。一切都在无言中进行。一个眼神,一点帮助,一句问候,一个动作,此时都成了我们之间交流的“传话线”。终于,乌云散了,太阳出来了。用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同时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热情的萌芽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会慢慢苏醒。”
各位同学,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上,小到人民,大到国家,都需要互相扶持。俗话说的好,红花还需绿叶扶持,更何况人呢?孔子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还有那两句俗语:“一方有难,八方相助。”“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此类名言真是举不胜举啊!这足以说明一个道理:人与人乃至国与国之间只有热忱以对,才能溶解坚冰,携手步入美好的明天!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2.以谈 “敬 学”为题,作演讲。
3.每人写五条学习本文的收获及体会。
用主一无适造句篇九
《敬业乐业阅读题附带答案》
1.阅读课文,尽可能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文中的“业”和“敬业”精神?
【析】此思考题的前一问着重在于考查学生理解课文、提取文中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后一问则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答案】根据自己的才能、境地,从事一种职业,力求做到圆满,就是“敬业”。 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从劳苦工作中找出快乐来,就是“乐业”。
对于“业”不能只局限地理解为狭义的职业,它可以广泛地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局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对于“敬业”精神,应该理解为热爱自己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不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
2.下面两句话都是《敬业与乐业》中引述的孔子的话,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引述这些话的?引述这些话有什么目的?
①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析】此题要求学生能理解文中引用的名言警句的意思,及其作用,从而领会引证在议论文中的好处。
【参考答案】第①句是本文作者在阐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观念时所引的话,作者认为做事要敬,就是把全副精神都用在事情上面,丝毫不可分。而孔子的这句话,赞成人人要按自己的职责办事,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为旁的事劳神,与作者的主张一致。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可以为作者自己的主张提供有力的佐证。
第②句话是作者为解释为什么要乐业而引用的,作者认为凡职业都有趣味,能够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人类的生活才有价值。而孔子就是从他的自身经验中领略出趣味来,所以说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以乐为至高无上境界的话。可见圣人在几千年前就有这个体会,从而反证作者的见解。
3.文章第4段中,作者在举例比较英、法两国的国民性质,在对比英、法两国人在公事房里头的表现和走路时的注意力之后,说:“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句中“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这些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析】这道题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对文章遣词造句的推敲,体会议论文论理讲究语言的严密性特点,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参考答案】这些词语不能省去。因为如果直接说“这些话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就仿佛作者完全肯定了那位法国学者书中的话,语言表达显得欠周密。而加上这些词语,讲演的逻辑性就
很强。
品味下列语句
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品味: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并且进行组合再造,开明宗义地提出“敬业乐业”的主旨,言简意赅、观点鲜明。
2.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品味:引用孔子《论语·阳货》和《论语·卫灵公》里的话,由此延伸出孔子对“无业游民”
的态度,再用“可见”自然得出自己的观点:“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强调“有业”之重要,为下文说“百行业为先”作好铺垫。
3.他每日除上堂说法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多岁,日日如此。 品味:“每日”与“日日”说明了百丈禅师从切实行动出发,坚持不断劳作,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与前文中“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相印证。
4.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
品味:本句承上启下,“儒门”与上文“孔子”相照应,“佛门”与上文“百丈禅师”相呼应,“正当职业”与上文孔子话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相呼应,同时引出下文“百行业为先”的观点。“不断地劳作”与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相呼应,同时引出下文“万恶懒为首”的结论。
5.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品味:用“蛀米虫”和“盗贼”的比喻,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无业之懒人”彻底讨伐的态度,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有业”之必要。
6.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品味:“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也就是说凡可以称做一件正当职业的,不管是当大总统,还是拉黄包车,就职业性质来说,都是神圣的,劳动价值是相同的,对社会对大众都是有益的。所以说“其性质是可敬的”。
7.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品味:前句是由上文事例得出的结论,后句是由结论得出的观点,自然回答上文设问:“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双重否定句更显立场鲜明。
8.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品味:作者认为凡是职业都是神圣的、可敬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都又是社会性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劳动价值相同,“并没有高下”。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9.“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
品味:从司空见惯的叹气声“做工好苦呀!”谈起,使文章更进一步贴近生活,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使作者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10.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
品味:“但是我要问他”结合演讲的情境与听者交流,有一种面对面说话的语气,容易引发听者共鸣。一个反问“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是上文“做工苦”的假设推论,接着作者举了“我”劳作苦,别人不劳作“赌钱吃酒”也苦推翻了“不做工就不苦”的假设,说理充分。两个“难道”领起的反问句增强了辩驳的气势。
11.我生平最受用的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起受用。
品味:课文的总结句。作者之前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最后把“敬业”和“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乐趣”,简而言之,“合理的生活”首先应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本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答:针对“做工苦”的问题提出“要乐业”的论点。
2.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本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
答:从内容上看: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从表达上看:采用对话方式亲切平易,如话家常,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
3.本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试着举一例分析。
答:第一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
第二问示例:①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②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③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4.结合本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请试着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答: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本选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本选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我们要敬业 。
2.本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论据?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
答:本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属于道理论据。它的具体作用是: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意近即可)
3.本文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呢?
答:二者去掉一个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使论证内容不全面,论证过程不严密。
4.“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本文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你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
答:示例:扫马路的清洁工人,天天都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把马路打扫的干干净净。他们不嫌弃这种又苦又累的职业,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就十分值得我们敬重。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段要表达的意思。(可用本文段中的原话)
答: 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2、“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中的“言行相顾”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本文章解释。
答:“言”是指他说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行”是指他没做事后一天不肯吃饭。
3、“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中的“摇头叹气”是作者的想象,你认为它有什么作用。
答:“摇头叹气”使论述的语言形象生动,并引起听众对无所事事者的注意和思考。
用主一无适造句篇十
《九年级上语文教案(三)》
九年级上语文教案(三)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一、阅读本单元优秀文学作品,提高对人生的理性认识。
二、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大胆质疑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性语句熟读成诵的习惯,使之运用自如。
四、仔细体味作者遣词造句方面的特色,活学活用,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之水。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共安排 9 课时
5.《敬业与乐业》3课时
6.《纪念伏尔泰》2课时
7.《傅雷家书两则》2课时
8.《致女儿的信》2课时
课前准备
5.《敬业与乐业》PPT MP3课件
6.《纪念伏尔泰》PPT课件
7.《傅雷家书两则》PPT 课件
8.《致女儿的信》PPT 课件
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PPT课件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分析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
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讨论后PPT课件展示)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六段。2. 选用随堂练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教学目标
1、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2、品味诗化的语言。3、了解演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题目上我们可以知道这是维克多,雨果为纪念伏尔泰百年(1778-1878)冥诞的演说词。为什么要纪念伏尔泰?(他有哪些贡献)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雨果的演说。
雨果,法国作家,父亲是拿破仑军官。
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喜爱文艺。中学毕业后,因作诗讽刺宫廷而遭囚禁。在狱中完成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出狱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为避开当局追捕,晚年避居法瑞边境,积极参加政治斗争。
二、整体感知
1、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伏尔泰以猛如雷电的笔写下不朽的文章,提示封建君主的残暴,法官、神甫欺压人民的本质,教导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起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文明的法兰西。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3、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
伏尔泰的一生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
4、“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第一: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二: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三、品味语言。 结合课后习题三
四、小结:
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五、作业 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背诵。
7 傅雷家书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1、复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
2.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 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3.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 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4.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 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 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
宕的建议。
5.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 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4.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 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 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 术的探索和追求。
5.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 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 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 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总结: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6.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拥有二颗赤子之心。
7.怎么理解“赤子之 心”? 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纯洁。
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8、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9.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 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
评价: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总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