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

| 初三 |

【www.guakaob.com--初三】

篇一:《2013县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 三 语 文 试 题 (2013.3)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阅读可以丰富人生——轻轻地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问

(hòu) ,欣(shǎng) 落叶的轻舞;体悟浓(yù) 的亲情,享受真挚的友谊;追寻先哲的思想,触摸生命的真(dì) 。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走进书店,各种各样的中考辅导书令考生和家长应接不暇。..... B.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 C.楼上晒的萝卜干,风一吹纷纷堕落..下来。 D.在动物界中,恃强凌弱....

是生存的法则。 3.《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其中最能体现“官逼民反”这一主题的人物是(写本名) 。他的美满家庭被高逑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在野猪林,幸得(写本名) 的相救,才得以保全性命,最后终于忍无可忍,杀死仇人,投奔梁山泊。(2分)

4.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毛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2分)

5月31日至6月2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依次在武汉、宜昌、荆州等地传递,点燃了荆楚人民的爱国热情。①从三峡大坝到荆州古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在奥运圣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火炬手个个英姿飒爽,欢迎的群众人人意气风发,②所有人的心里回荡着一个心声:中国加油!

(1)第①句词序有误,应将“ ”和“ ”互换位置。 (2)第②句句意重复,应将“ ”改为“ ”。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 ? 。 6.研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和感受。(2分)

a 哈佛大学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2006年把165个SAT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

b 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的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至于申请大学时,六七个小时的“学雷锋”还远远不够。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就因为“学雷锋”非常突出,而被大学录取。比如,有的学生每年的暑假都到非洲或者南美洲某些不发达的国家去帮穷人盖房子,经年不渝,终于感动“上帝”

我的发现: 我的感受: 7.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题目(4分)

[长安街时报11月9日电] 新华网消息,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面含微笑、四手摊开国画《骏马图》的场景,已成为人们心目中一个喜气、温暖的定格。7日,记者独家专访《骏马图》的作者、大陆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了解到,此“马”寓意深邃不凡。

中华民族认为马是吉祥、完美的形象,“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马不停蹄”等都是马的精神写照。据韩美林介绍,马亦被视为“龙种”,象征超越、奋进与鸿运。 据韩美林介绍,陈云林会长在赴台前夕,约请他为即将初次谋面的马英九创作一幅画作为“见面礼”。他说:“当时,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以‘马’为主题画一幅国画。” 在韩美林的画室中,记者端详《骏马图》的缩微影印图发现,这是一匹正在奔腾的“飞马”,马尾与鬃毛逆风飞扬,而马蹄则在云中掩藏,若隐若现。马身之下是韩美林书写的唐代诗句:“异产应尧年,龙媒顺制牵。权奇初得地,躞蹀欲行天。” 为了配合“飞马”形象,古代诗词功底深厚的韩美林专门选取了唐代诗人卢征的《天骥呈材》,大意是说:天下升平之世,有神骏不凡的良马应时而出。虽初临其境,却已怀天马行空之志,扬鬃奋蹄,意欲大展其才。

- 1 -

1937年出生的韩美林是享誉世界的国画艺术大师,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就出自这位大师之手。韩美林曾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等单位绘制巨型国画。

韩美林画马已有20多年,他笔下的马线条朴拙而奔逸,笔墨浓丽而身形丰满,隐约可见汉魏风骨,亦有盛唐气象。马的形象还常常出现在他的雕塑、印染、陶艺等艺术作品中。

“我常常觉得,塑造马也是在鞭策自己,希望自己能像马一样自在、自信、永无畏惧。”他说。

韩美林与马英九虽从未谋面,但神交已久。此前,马英九已藏有韩美林的墨宝画册。去年,身为世界华人协会副主席的韩美林通过该协会的台湾会员,向马英九承诺为其创作一幅画。“趁陈会长访台会见马英九的机会,我也完成了我的心愿。”韩美林说。 国画,唐诗,书法。韩美林表示,这幅充满中华文化意境的《骏马图》也寄托了他个人对于两岸中华儿女携手齐心共建美好家园的期许。 (1).请用相对整齐的句式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读罢这篇新闻,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2分)

8.古诗文背诵。(8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思念家乡,但却无法回去,因为没有达到建立军功的目的”的两句是 。

(2)李白的《闻王昌岭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写景叙事中隐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 。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 。

(4)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 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5)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

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又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运用“ , 。”这一典故描写战争激烈的场面,来表明诗人报效祖国的情感。

(6)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 ① , 。 ② , 。 二、阅读分析(45分)

(一)古文阅读(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①)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②)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骜”同“傲”。② 霸王:霸王的事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 先帝不以臣卑鄙..( ) (2) 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 告之于.帝 B、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入则.

无法家拂士

- 2 -

C、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中有足乐者 D、遂见之. 公将鼓之.

3.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每句限一处)(2分) (1)咨 臣 以 当 世 之 事 (2)一 日 三 至 弗 得 见 4.理解填空。(2分)

杜甫在《蜀相》 一诗中写道:“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甲文中最能体现诸葛亮“两朝”、“老臣心”的句子是 , 。齐桓公一日之内,数见布衣之士,亦可谓“三顾频频” 。乙文中最能表现他这样做的理由的句子是 。

5.甲文中的刘备与乙文中的齐桓公有何共同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3分) 共同点: 认识:

(二)嫦娥一号卫星(9分)

①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于2005年年底完成了卫星初样产品的研制和相关实验,2006年10月前完成了探月卫星正样产品的设计、研制、总装、测试和各项实验,2007年8月已完成了产品研制并通过了各项实验考核验证。

②嫦娥一号卫星选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并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其外形与本方红三号卫星相似,卫星本体为一个2.22米×1.72米×2.2米的六面体,两侧各装有一个大型展开式太阳电池翼,当两侧大阳冀完全展开后,最大跨度可以达到18米,重为2350千克,设计工作寿命为一年,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高的极月圆轨道上。 ③嫦娥一号由结构与机构,热控制,供配电,制号、导航与控制,推进,数据管理,测控数传,定向天线和有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其中星上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实验,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的保障系统。嫦峨一号卫星将直接执行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

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和地月空间环境探测等4项科学任务。 ④中国的舰天器已经到达的距地球最远的距离为7万公里,而月球距地球38万公里,而且月球以及月球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关系非常复杂,所以嫦娥一号卫星与一般的地球卫星有很大不同,在轨道设计、测控、制导导航与控制、热控和数据接收天线研制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关键技术。

[相关链接: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到目前为止,卫星运转一切正常。] 1.概括第①段大意。(2分)

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3.阅读第③段,回答下列问题。卫星的有效载荷有何作用?它的保障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分)

4.嫦娥一号卫星已经发回了许多珍贵的月球照片,人们看到,真实的月球远没有想象中的美丽动人。有人担心当月球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时,孩子们将对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减少甚至失去兴趣。你认为这种担心是否有道理?为什么?(3分) (三)日 子(12分)

①在灾区的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民背着包裹从各安置点返回自己的家园,这是他们自愿的选择。与安置点吃喝不愁相比,返回家园的生活有着太多的艰辛,然而,这似乎并不能阻止那如鸟归巢般的渴望。

②我们在陈家坝乡安置点遇到一位叫赵义富的老汉,他今年61岁,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眼神很亮,透着一股子倔劲。他的家在大山另一边的青林村,这个村也叫“红

- 3 -

军村”,当年村里所有的青壮年都跟着红军闹革命去了,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汉,从没想到他引以为豪的家园有朝一日会毁于一旦。地震后,从废墟上爬起来的他,拉起老伴,踏着仍在垮塌的山体,一路跌跌撞撞向山下冲去,身后,他喂养了6年的大红马仰天长啸,哭一般地嘶鸣着,老汉心里疼得直发抖。

③在乡里的安置点上住了两天,这一辈子不懂什么叫失眠的赵老汉,两天两夜合不上眼。他的大红马,还有3头牛、20多头猪、16只羊„„像走马灯似的在他眼前转个不停。赶到第3天,天蒙蒙亮,老汉再也待不住了,腾地从地铺上站起身,对老伴说了句:“不行,我得回去给牲口们放生,让它们自己找点东西吃。”

④老伴哭了:“没了路,你咋得回去?” ⑤“我爬也得爬回去!”

⑥说到做到的赵老汉真的是爬回去了。

⑦大面积垮塌的山体,早已改变了原来的模样,所有通往村子的路全没有了,到处是塌陷,随处是深不见底的裂缝,踩在松垮的碎石上,根本站不住,走两步就要退一步。老汉一路几乎是匍匐在地,手脚并用地往前爬,尖利的石头在他身上刮出一道道伤口,手指磨出了血,一只鞋在攀爬中掉进了裂缝,整整3个小时,他终于爬回了青林村。

⑧“地震把房震塌了,大石头把田卷了。我养的猪、牛、羊、马还在。”

⑨他走到家畜跟前,由于饥饿和恐惧,它们已极度虚弱,那匹大红马悲哀地望着他,挣扎着站起来,舔着他的手,他落泪了。他松开马缰,解开牛鼻子,把猪和羊向一起拢了拢,又在废墟下翻出一口袋胡豆,洒在地上。然后,找出已经砸扁的水桶,用石头敲了敲,到半山腰的小河沟里取回两桶水,蹲在地上,挨着个看着它们喝饱了,又回到半山腰,再取回两桶水放在那里。直到太阳偏西,他才恋恋不舍地起身,离开这个已经成为一堆瓦砾的家,依然匍匐在地手脚并用,跋涉整整3个小时,回到山下。

⑩从这天起,每隔3天,赵义富老汉都要像这样每天山上山下来回爬6个小时回到青林村,给家畜们喂一次水。

(11)老汉一回去,它们就围着老汉嗷嗷叫,他背不起太多东西,只能喂点水,保住它们。他心里反复念叨的只有一句话:“保住它们!”

(12)望着老汉,我们惊异地说不出话来。他似乎明白了我们的心思,伸出手,一五一十地数叨起来:“马喂起来要运输,猪牛羊价格好了,年底能卖3万块钱。虽说家

都毁了,可日子总要过下去!”

(13)什么是日子?日子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气概,一种始终奔向明天的希望啊! 1.作者在文章开头作了哪些交待?这有什么用意?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说明。(2分) 2.第②段中,写“他今年61岁,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表明老人 “眼神很亮,透着一股子倔劲”说明老人 。(共2分) 3.文中在描写老人的内心感受时多是一笔带过,而描写大红马时则具体细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说说你的理解(2分)

4.文中对老人着墨最多的是 描写,这些描写既是前文“ ”二字的具体体现,是老人“倔劲”的生动再现。(2分)

5.文章结尾一段是老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用老人的一句内心独白来概括的话,就是 。(2分)

6.作者怀着怎样一种心情来写老人的?试从不同的角度说说看。(2分)

(四)单 纯(13分)

①“单纯”二字是我心中所能做出的对人的心灵境界的最高褒评。清澈、纯净即是美!朴实、坦诚即是美!拒绝了繁杂、混浊即是美!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

②心灵的单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一种是超越的单纯。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人在童年时是天真的、纯粹的、梦幻的、艺术的。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正直、善良和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人在童年时期,敢于参天悟地,没边没沿说些同无限相关、

- 4 -

连后世哲人都不敢说的话。人类的童言和稚作就连后世的伟大哲学家、艺术家也极难比肩。

4.结合语境,给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论据,写在下面空格处,要求与上文语意连贯。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

(不超过30字)(2分) ③岁月像筛子,筛去了人最初的纯真和善良。人成熟了,身体扩展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猥琐,人格缩水了。童年时单纯的心灵宛如一粒花粉,却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拖走。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就像一个单纯的天使,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④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域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在丢失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能获得超越的单纯。古今中外精神上的圣人、哲人,他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但其心灵世界的核心始终是单纯的。他们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嚣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会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奋进。 ⑤单纯的心灵是精美的,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缘自精美的单纯。蒙田苦思冥想创作了启示人类的“随笔”,弗洛伊德倾尽心血写出了探索心灵奥秘的皇皇巨著,巴尔扎克夜以继日描绘了人间画卷,梵高饱蘸笔墨画出了含蓄多姿的向日葵。这些当之无愧的珍宝都是单纯的心灵的结晶体。

⑥清朗明亮如蓝天丽日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洋溢着浪漫气息,读来齿颊生香的唐诗宋词;或精辟犀利,或含情脉脉的元曲,这些都是绽放在单纯心灵上的五颜六色的百合。 ⑦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在琐琐屑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里,我们通过艺术会晤那些单纯的心灵,可以走进不受世俗与物欲困扰的无拘无束的天地,获得精神上的幽静与清凉,心湖一片澄明。

⑧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拥有一份单纯的心灵。 1.通读全文,找出表明文章中心的句子。(2分)

2.仔细阅读第③段,简述“灵魂猥琐,人格缩水”的含义。(3分)

3.根据作者的理解,“单纯”可分为两种,其中“超越的单纯”在文中具体指 (3分)

5.阅读⑤⑥两段回答,作者列举中外艺术精品意在阐述什么道理?(3分)

三、写作(50分)

在路上,暴风骤雨曾经让我们步履维艰,鸟语花香曾经让我们心旷神怡;在路上,雾霭和荆棘还会让我们徘徊不前,阳光和雨露还会

让我们感动不已„„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每条路上都上演着属于脚印的故事。

请以“在路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得用话题作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 5 -

篇二:《2013年六年级语文模拟试答案》

2013年小升初语文考试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4分)

líng xié lián zhuāng ( 凌)晨 威(胁) 低( 廉 ) 银( 装)素裹 ( 聆)听 和( 谐 ) (联 )系 浓(妆)淡抹

(二)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

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 √ zhē shé)出售,严重折本(zhé zhē shé√)了。 鱼拼命挣扎(zhā zhá√ zā )鱼刺扎(zhā√ zhá zā )破了他的手。

(三 )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6分)

1、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

A.神彩奕奕 鹤发童颜 浓眉大眼 实事求是 B.以身做则 青山绿水 万紫千红 惊淘骇浪 C.千载难逢 疲惫不堪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D.完壁归赵 闻鸡起武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2、同样一句话,重音位置不同,意义就不同。如果要表达“别人可能去”这个意思,重音正确的一句为( A ) A.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B.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C.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D. 明天我不去电影院。 .....

(五)用不同的关联词把下面句子连成一个句子(2分)

1、( 如果 )大家不遵守交道规则,( 就)容易出交通事故。(假如„„就„„) 2、(因为 )大家不遵守交通规则,(所以)容易出交通事故。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

(1)美国芝加哥的一家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约稿。(缩句)

编辑部约稿。

(2)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修改病句)

事半功倍

(3)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不是向人们敲响保护环境的警钟吗?(改为陈述句)

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向人们敲响保护环境的警钟。

(4) 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例: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或古诗。(8分)

我很喜欢旅游,每到一处总免不了感慨一番。登上长城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不到长城非好汉、固若金汤 连绵不断,曲折蜿蜒等成语;来到海边,我想起了 波澜壮阔 海阔天空) 等成语;荡舟西湖,我不禁想起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句;登上庐山,我想起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

句。

二、小练笔(10分)

有一位同学说:“读书不能当班干部,否则会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得罪同学。”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想对这位同学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一)(15分)

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 。”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说:“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肃”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S,再查音节sù ,“肃”在字典中有4种解释:①恭敬。②严正。③躬身作揖。④萎缩。文中“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中的“肃”应选(①)解释。(3分)

2、母亲在烈日下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这说明了什么?(3分)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

母亲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因此忍着干渴也不忍心离开半步。

3、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神态、外貌、动作、语言四方面来描写的。(4分) 4、段⑤中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什么话?(2分)

“学生下考场了。

5、“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一句中加点词蕴含了哪些信息?(3分) ....

医生明白母亲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他有把握把母亲救醒。”

课外阅读(二)(15分)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也许人们把“利益”“时间”看得很重,从而慢慢丢失了一些常见的美好的东西。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和公用电话亭里的故事,却发人深省地告诉我们:在重创民族辉煌、融入世界之流的今天,规则和秩序,也许正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素质。

深夜,一位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却不愿意为他理发。理由是,这里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理发,这是规定。中国人委婉地提出建议,说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理发师更恭敬了,说虽然是夜里也没有别的人,我们也得遵守规则。无奈之中,中国人走到售票

窗前,要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那一站的车票。当他拿着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室时,理发师很遗憾地对他说:“如果您只是为了理发才买这张车票的话,那么真的很抱歉,我还是不能为您服务。”

当有人把深夜小站理发师的故事告诉给一群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时,不少人感慨万千,说,太不可思议了,德国人真的是太认真了,这样一个时时处处讲规则讲秩序的民族,永远都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但有的人就不以为然,说,偶然的一件小事,决定不了这么大的性质,一个小镇的车站,一个近乎迂腐的人,如何能说明一个民族的性格呢?双方甚至还为此发生了争执,相持不下之际,就有人提出通过实践来检验孰是孰非。于是,聪明的留学生们共同设计了一项试验。

他们趁着夜色,来到闹市区的一个公用电话亭,在一左一右两部电话的旁边,分别贴上了“男士”、“女士”的标记,然后迅速离开。第二天上午,他们又相约来到那个电话亭。令他们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标着“男士”的那一部电话前排起了长队,而标着“女士”的那一部电话前却空无一人。留学生们就走过去问那些平静等待的先生:既然那一部电话前没有人,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打,何必等这么久呢?被问的先生们无一不以坦然的口吻说:“那边是专为女士准备的,我们只能在这边打,这是秩序啊!”

留学生们不再争执了。在他们默默回去的一路上,每个人都想了很多,大家都隐隐觉得自己乃至自己身后那个曾是礼仪之邦、崇尚井然有序的民族,这许多年来,可能于无意之中已慢慢丢失了一些美好的东西。在重创民族辉煌、融入世界之流的今天,规则和秩序,也许正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素质。有一位同学感慨道:“这是我们在德国学到的最为宝贵的一门课程啊!”

1

1分)

2、文中第2自然段中有三个表现理发师情感变化的词语,它们分别是热情 、恭谨 和 遗憾 、从中可以体会到理发师的的严谨、讲究规则、谦和有礼(5分) 3、留学生们为什么“不再争执了”?

_ 德国人把讲规则守秩序当作了理所当然的是,他们的行为让留学生感动、震撼并且不断地反思(2分) 4、“那个曾是礼仪之邦„„慢慢丢失了一些美好的东西。”这里的“礼仪之邦”指的是 中华民族 ;“美好的东西”指的是 讲规则、守秩序等美德 (4分)

5、说说你对“这是我们在德国学到的最为宝贵的一门课程啊!”这一句话的理解。(3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心灵深处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伤痛”等。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

五、附加题:(10分)

1、中国古称(华夏),中国还有一些美丽的别称是:(神州)( 九州)。(3分)

2、列夫·托尔斯泰是( 俄国)著名的( 作)家( 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5分)

3、我国最早的字典叫《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篇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三陂郭靖学校九年级语文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都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解剖(pōu) 长髭(zī) 锃亮(zhâng) 风雨如磐(pán) B、匿名(lì) 鬈发(juǎn) 掠起(lüâ) 目光灼灼(zhuó) C、号叫(háo) 脂粉奁(lián)蜿蜒(wān) 罄竹难书(qìng) D、尴尬(gàn) 酒肄(sì) 宽恕(shù) 暗然失色(àn) 2、下面的句子依次应填的词语是( )(2分) ( )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 ) 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 ) 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 ) 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A.虽然 但是 尽管 然而 B.由于 所以 终于 但是 C.因为 虽然 终于 然而 D.因为 所以 尽管 但是 3、填入下列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雕塑家”, A.一些岩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B.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地面是被雕琢成的 C.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D. 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是沙暴 4、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5、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 会被修改

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 是因为原有知识统

统“过期变质”, 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

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A、如果 从而 并非 而 B、如果 从而 不仅 而且

C、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虽然 但是 并非 而

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从06年开始,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列为中国国家“文

化遗产日”。②首次第一年的主题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③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浙江自然要大张旗鼓经历系

列活动,让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全民运动,让守护精神家园成为一种全

民意识。

① ② ③

7、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3)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诗显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

丹青照汗青 ”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

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的美好祝愿。

(5)《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的之

妙的句子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

层 , 。

8、名著导读(3分)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格兰特船长

的女儿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

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________现代科学

幻想小说之父___________________”

9、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10、综合性学习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

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5分)

①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3

分)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一)不落别处(18分)

(1)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头土脸,相

(2)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3)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4)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而睡。

(5)我观察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连最炽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6)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7)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A】。 .. (8)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红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9)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

(10)“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11)“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有空缺的几颗牙,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12)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13)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B】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14)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15)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纯净的善意,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发酸。

(16)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触摸的心之角落。

(17)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品质,它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18)“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它美丽地落下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1、第(1)段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对刻画老人形象起什么作用?(3分)

写出了老人的贫穷

12、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任选文中【A】或【B】处的加点词语加以品析。(4分) 13、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4分) (1) (2) 14、文章题目“不落别处”改为“卖奖券的老人”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分) 不好 15、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老王》中的“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4分) (二)如何给地球降温(18分) (1)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将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2)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死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 %,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l℃,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3)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

篇四:《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仿写》

1、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微安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2、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3、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4、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仿写

5、夜空的星星,你何必与灿烂的太阳比明亮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6、路边的野花,你何必与高贵的牡丹比雍容呢?你自有你的美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30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