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

| 初二 |

【www.guakaob.com--初二】

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一)
北京北大附中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2015624

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二)
北京北大附中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卷2015624

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三)
初二下册物理期末测试题2

初二下册物理期末测试题

1.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地球、太阳,银河系; B.银河系、太阳、地球; C.银河系、地球、太阳; D.太阳、银河系、地球。 2.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5N B.50N C.500N D.5000N

3.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 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受踢力和重力

D.不受力的作用

4.鱼鳔是鱼体内可以涨缩的气囊,是鱼类的浮沉器官。鱼鳔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因素来实现浮沉的( )

A.鱼的重力 B.鱼的质量 C.鱼排开水的体积 D.鱼受到的压强

5.如图1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6.用天平称半杯水,平衡时把一个手指伸进水中,天平( )。

A.有水的一边重了 B.有水的一边轻了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图1

7.图4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滑动(图4甲、乙),然后再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在桌面滑动(图4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比较甲和乙,感觉甲的阻力大 D.比较乙和丙,感觉丙的阻力大

图4

8.如下图5乙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5甲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的图象是( )【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

图5

9.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凡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力

C、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D、只有接触才有可能产生摩擦

10.以下是小宇对知识进行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物体不受力 ---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A.力和运动物体受平衡力---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物体受力

物体受非平衡力---物体运动状态不变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 计算公式:v = s/t

单 位:m /s C.动、定滑轮比较的表格 D.物体的浮沉情况:

11.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6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A.p甲<p乙

图6

【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12、在冬季,装有半瓶热水的暖气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

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13.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

A.P甲= P乙> P 丙 B. P甲>P乙>P 丙 C.P甲< P乙= P 丙 D.P甲= P乙= P 丙

1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小车( )

A 具有的动能大 B 具有的惯性大 C 具有的势能大 D 所受的合力大 15.小明家装修房屋,他和爸爸妈妈一同到商店买木地板,售货员向他们宣传:硬度高的木地板质量最好,同时拿出A、B、C三种不同的品牌木地板样品,用刀在三种木地板上刻划,然后极力推荐其中划痕最不突出的C品牌地板,小明看后对爸爸、妈妈说这种比较方法不科学,并详细说明应该怎样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比较,爸爸妈妈听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在售货员所做的演示中,影响木地板划痕深度的两个原因是: (1)。 (2)16.风筝在空中运动时,改变了空气流动情况,在风筝的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因此,风筝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出现了,风筝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受到的压强,从而产生了向 的升力。

17.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的液体体积V 和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8中的图线所示,根据图线可知,量杯的质量是 g;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当液体的体积为50 cm时,液体的质量为 g。

3

3

18.某同学的重量是

量是_______kg

490N,这个同学的质量是______kg,如果这个同学到了月球上,他的质

19.如图7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

所受的摩擦力

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_N.

20.如图11为小华同学“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 (1)若选用的操作是1、3、5或1、4、5,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 (2)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

1 ○

水 2 3 ○图11

4 ○

盐水 5 ○

(3)若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可选用的操作是 21.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12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钧码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在表格中把空填完整,在图12乙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线.由此可写出重力 G(N)和质量m(㎏)之间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四)
最新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精选2篇

【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

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摘要:现在很多中学生会把物理列为难学的科目之一,这个问题在初高中衔接的时候显得特别突出,原因除了物理学科本身较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中的过渡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不够深入。写作过程以探讨问题“怎么样让初具物理知识的初中生更好的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为目的和主线,分别从学习主体、教授和学习过程、学习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谨供参考。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 衔接问题症结 新课标

Abstract: Nowadays many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ut the Physics on the list of the most difficult subjects, the fact will become more serious when getting entrance to a senior middle school, the reason was not only that physics itself is difficult to learn but also largely that the teaching work had not get well being don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 how ca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some certain physical knowledge adapt to th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well through discussing students,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study and try to throw out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physics of junior and senior school problem of connection new class standard

引言: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作为关系到中学生连续性、系统性学习,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了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们的思考,毫不夸大地说,这两个学习段是否衔接得当决定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否选择继续接受高中教育,物理无疑是衔接最困难的科目之一,许多人对此做了研究,从这些论文资料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学习方法、教学技能的改进建议,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教育体制和理念的改革,我们的教育不能单纯的以教学为目的而教学,尤其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不仅仅是经验主义的形式上的 迎合,需要考虑身体、智力、知识背景等各方面的协调统一。本文力图从分析升到高中的学生与初中生在身体智力方面、教学过程方面、学习环境方面的不同特点,找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症结,并探讨一些新课标下有效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方法。

1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学生主体

研究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主要是研究学生,学生怎么样学习有效果,学生喜欢什么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有什么规律和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变化,制定有利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计划和方案。

【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

1.1.1 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学习质量不仅要求学生拥有聪颖的头脑,持久的耐心,还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强壮的体魄,就没办法保证持续、深入的学习,学习也就像没有“1”开头的无数个“0”,没有任何意义,中学生每天应该从食物中摄取2600~2900千卡的能量,营养素的合理搭配也非常必要,据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中学生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我国的中学生,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很多农村的孩子往往需要到县城才能上高中,学校没有好的食宿条件,经济和生活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不要说合理的营养搭配,就连一日三餐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没有充足营养可以吸收的身体要长期性的高效率的学习新知识实际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另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如胃病、肥胖、消瘦、乏力等。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那么高中物理学习对刚升到高中的学生的体能要求会有哪些变化呢?

1.1.1.1 学习内容对身体耐力的要求骤然加大

相比初中,高中物理学习对体能的要求更大,在教材内容上可见一斑,解一道初中物理力学题几乎一眼就能找出所有力及其作用,而解一道稍难的高中物理力学题则不易直观地准确找出所有力,其作用效果的判断也更加复杂,需要借助一定的解题方法如“正交分解法”进行求解,如题:例1,如图,一重为5kg的木块水平地放在桌面上,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当用F=100N牛的力

拉图中经过定滑轮的轻绳时,木块以2程中绳的张力是多大?(g取10m/s2)

而且有很大干扰性需要将力学平衡和

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并分步解决,对学生的耐力是个挑战。

另一方面,虽说初三和高一只相差一个年级,但高一的物理思维方式和内容特点是整个高中板块的模式,与初中版块的学习思维模式出现一个跳跃性的差题目虽然不长,但包含的信息量很多,

距,初中的物理教材内容相对浅显一点,注重兴趣主导学习,教学追求面上的整体覆盖,而高中物理教材除了追求面上的整体性,还要求点上的深入探究,如“电的磁效应”初中要求知道现象,而高中要求了解其产生机制,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实验、探究、总结。时间上也要求学生拥有持久的耐力,表现在课外作业量增大、需要自己总结,理顺的东西增多,这会让很多刚上高中的学生感觉很疲劳,很痛苦最后选择放弃。

1.1.1.2体育锻炼不合理,意识不强

可以看出,很大比例的学生还没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项目,即使他们偶尔也迫于形势,强迫自己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因为没有兴趣,常常不能坚持,半途而废。中学生中有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好的同学能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心理也会更健康,但是长时间不科学的沉迷于某一项体育运动不仅会耽误宝贵的学习时间,还会浪费大量的体力、精力。高中繁重的物理学习对体能的高要求加大了中学生改变体育锻炼不合理,意识不强这一局面的迫切性,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依赖教育体制改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学校都把学生体育锻炼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才有望实现我国长远的人才教育目标。

1.1.1.3 性冲动

一个尴尬的局面是,升到高中的学生,身体逐渐趋于成熟,而社会认识却一层不变地将他们定格为懵懂无知的青少年。实际上性冲动对中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非常的大,身体的发育和来自社会的刺激使他们对异性好奇心加重,会产生很多奇怪的想法,这一方面干扰他们思想,不能全心全意学习,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生理系统紊乱,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学校应多对中学生进行性方面的教育, 据统计中学生性知识的约48.8%来自学习课程,电视广播电影占40.9%同学朋友之间交流占38.1%.

1.1.2 心理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不断强调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是躯体、心理、社会功能都均臻良好状态。很多高中学校没有正规的心理咨询条件,但是心理方面的困惑对高中生,特别是刚刚升到高中的学生的影响不少于来自生理方面的因素,原因可能来自社会、来自个体、来自家庭、来自学校,但都对学生的学习生

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同样有来自心理方面不同层次的原因。

1.1.2.1 心理负担加重

孩子是父母的期望,升到高中的学生除了来自学习方面的沉重负担外,还有来自父母、亲戚朋友方面的压力,来自同学之间各方面的相互比较,相互竞争的压力,在这些外在的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变得积极开朗,有的则发展成忧郁封闭,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现象。

1.1.2.2 情绪敏感

升到高中以后,学生会变得更加懂事,分辨能力也有所增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形象来自外界的各种看法,他们迫切的希望自己变得优秀和成功的同时,面对失败也变得更加的敏感脆弱。

1.1.2.3 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生活得更快乐,更有幸福感,作为非智力因素,事实上,人际关系同样影响着学习质量,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是教育部制定教育方针重要依据。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在人际关系上的主要表现有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也有影响,有资料表明,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学习效率普遍较高。

1.1.3 学习背景

这里学习背景是指高中物理学习所需要的初中物理学习内容,如:高中“热力学”板块的学习需要初中物理中“物质”,“压强”等前概念作为基础。学习背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3.1 知识结构

自1990年,教育部针对“中学生不能学到较完全物理知识”的现象,制定了完善初高中各学段的物理知识覆盖面的教学大纲,虽然之后有过很多次修订,但是力、热、声、光、电的物理内容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上都有相应的大纲要求,高中物理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加深和拓展,基础的部分很多时候不会再在高中教材上重复,如高中学习“电路”就不会再从“生电现象”开始介绍。

1.1.3.2 智力发展情况

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通常会在智力发展方面表现出一些特点,普遍来说遵循这样的规律:初中生在记忆能力方面要高于高中生,然而在抽象能力、逻辑思维方面,高中生又有较大的优势。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改变教学模式,较多的运用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减少机械的死记硬背。

1.1.3.3 主观意识

根据教育心理学介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注意、意识、坚持方面

有其不同的水平特征,小学阶段,基本是靠老师激起,维持学生的不随意注意,达到较肤浅的认知目的,初中阶段,学生有意识地认知事物的能力得到加强,认知更加准确,随意注意的能力也有增强,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意志力已经很强,并且初步具有了多重因素综合考虑的能力。教师不仅应该组织有效的教学,还应该多引导学生的意志培养。【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

1.2 教授、学习过程

教授、学习过程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它们好似一对孪生兄弟,没有学习,教授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教授,学习变得困难重重,任何教学形式都两部分,即教授环节、学习环节。

1.2.1 教授环节

教授环节是指一个完整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促进、管理学生进行学习的部分,主要针对教师来说,教师要完成有效教授的使命,使初高中物理教学顺利衔接,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2.1.1 教授内容

教授内容直接决定教师的教授方式,特别是接手高一新生的物理教师,应该对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很多初中老师对高中的内容了解,而高中教师对初中内容也不熟悉,各种版本(如人教版、沪科版、北师大版等)的教材的难度和特点也不清楚,初中物理重点放在介绍“电”,“力”等非常接近生活的现象,而高中则在“热”,“能源”等抽象、综合性的概念上有较高的探究要求。吃透初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是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基础,对很多老师来说,规范或者说指导他们教学的准则仅仅是中考题、高考题,这种现象必须加以校正。

1.2.1.2 教授方法

教授方法决定教授内容的传输效率,教师的教授方法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由于内容上的区别,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方式势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压强”的教学,初中是:学生想象压强的现象——举例——讲解——实验——总结。而高中“压强”的教学是:压强现象的举例——微观剖析——实验印证——讲解——总结。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在教授方法上要结合学生不同特点和教授内容进行选择而不能主观臆断。

1.2.2 学习环节

学习环节学生自主参与,完全由学生完成的学习过程,它和教授环节一同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初高中物理教学存在很大差别,教师应该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授环节一样,学习环节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2.2.1 学习方法

北大初2下物理教学网(五)
北大物理面试题

北大物理面试题

1,天为什么是蓝的,朝霞晚霞为什么是红的?
2,玻璃为什么是透明的?请用能带理论解释。
3,物质产生颜色的机理有哪些?
4,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的区别是什么?请用能带理论解释。
5,经典原子模型是什么?有什么缺陷?波尔提出什么方法解决此问题?原子为什么不会坍塌?
6,花儿和孔雀羽毛颜色的产生机理是什么?
7,P=h/λ的意义是什么?
8,飞机机翼上的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什么?
9,电子的有效质量是什么?为什么引进有效质量,或者说有效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区别在哪儿?

2012年北大、清华面试题

1.请用植物比喻国人的国民性。

2.名著应该被续写还是被改写?

3.目前中小学生的质疑精神缺失,学生无疑可问,不会提问,没有质疑精神,你认为造成学生质疑精神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4.低收入群体是否代表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5.人类一方面破坏自然,一方面又在保护自然,你觉得地球的生物会有怎样的未来?

6.有人把人生比作是一条曲线,你会如何描述这条曲线?

7.如果你是外星人,你要回到自己星球,你会带什么回去?

8.白纸有什么用?

9.你的家乡在哪里,请介绍下你家乡的风土人情。

10.请谈一下你对黑格尔名言“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的解释。

11.请说出两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并说出他们因何著名。

12.有一艘船快沉了,上面有三个人:总统、农民工和科学家,船只能装两个人,你如何处理?

13.你是如何理解“幸福”的。

14.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请谈谈你的看法。 经评委现场打分以及赛后综合评定,11月20日,明德中学理科祝娟(女)同学、文科班刘士萌(男)同学成为被推荐人。

第二个出场的刘士萌同学们抽到了第7道题:

“如果你是外星人,你要回到自己星球,你会带什么回去?”

刘士萌回答:“如果我的星球比地球先进,我就带地球的文明回去;如果反之,我会带地球的科技回去。”

祝娟抽到了第10道题:

“请谈一下你对黑格尔名言‘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

祝娟回答:“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古代每个朝代都有贪污腐败,尤其是明朝,朱元璋越治理腐败则国家越腐败,现在中国也面临反腐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反腐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我相信我们的国家能汲取历史的教训,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回答

1.请用植物比喻国人的国民性。回答:有不同的大众就有代表不同的花和植物

2.名著应该被续写还是被改写?回答:古代和现代健康的有效结合

3.目前中小学生的质疑精神缺失,学生无疑可问,不会提问,没有质疑精神,你认为造成学生质疑精神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回答:老师缺乏引导学生提问的耐心和技巧

4.低收入群体是否代表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回答:仅仅是起步底层而已

5.人类一方面破坏自然,一方面又在保护自然,你觉得地球的生物会有怎样的未来?回答:在于你现在如何保护环境环保

6.有人把人生比作是一条曲线,你会如何描述这条曲线?回答:有不同的人和思想思维便有不同的人生和曲折直线和曲线

7.如果你是外星人,你要回到自己星球,你会带什么回去?回答:善 仁 助

8.白纸有什么用?回答:根据个人如何用

9.你的家乡在哪里,请介绍下你家乡的风土人情。回答:有不同的人文风情

10.请谈一下你对黑格尔名言“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的解释。回答:只是看风景一样的摔倒看历史 而从不在摔倒的地方研究如何今后不再摔倒

11.请说出两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并说出他们因何著名。回答:著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在当下把握人生和当下自己

12.有一艘船快沉了,上面有三个人:总统、农民工和科学家,船只能装两个人,你如何处理?回答: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13.你是如何理解“幸福”的。回答:每个人的幸福不必相同

14.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请谈谈你的看法。回答: 关键每个人参与而不是口号

北大物理面试题

1、你最崇拜的一个科学家?为什么?

2、班级里你最崇拜的一个同学?为什么?

3、你最喜欢的一个数学公式?为什么?

4、父亲和母亲哪一个对你的影响比较大?为什么?

5、公理和定理有什么不同?

6、“神六”发射的过程中,哪些现象能用物理原理解释?

7、火箭喷射过程中有什么化学反应?

8、台风过境哪些地区受到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9、杭州到上海的距离,光速需要多少时间?

10、如果你家里连续几天没人,怎么样才能让花盆里的花不被干死?

11、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除以2?

12、(面对一浙江考生)从北京到达浙江,光要行驶多长时间?

13、在电视上,新闻节目主持人和远方记者通话,为何有时会出现远方记者“反应迟钝”、“慢一拍”的情形

清华面试题

1、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傍晚时天空为什么偶尔又会出现红的?白云为什么是白的?(瑞利散射等)

2、电子显微镜为什么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高? (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3、由狭义相对论可知,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会收缩。那么高速运动的球,人眼观察是什么形状?(测量时是扁的,但人眼观察时还是球形的——估计这会让胖子很失望,“下次别再跑了,没用的,收缩不了”)

4、费米面的概念和费米动量。(很简单,不解释)

5、玻璃为什么会透光?(似乎与固体物理中的能级有关,愤怒答案:爱透不透,关我p事)

6、两个电子会形成哪些态? (单重态和三重态——即使是电子,也会冒出个小三)

7、已知一个电子对称的有限深势阱至少有一个束缚态,如果在水平方向上加一个很小的电场E,问电子还有可能有束缚态吗?为什么?(必然没有)

如果势阱的底部不是水平的,而是与水平成一个夹角,写出波函数。(不会写)

8、激光的产生原理。(基态、第一激发态、第二激发态、能级反转)

9、超导产生的原理。

10、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物理含义。(写出了四个方程式的不算牛X,用一个方程式写出来才牛X)

11、解释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我已经开始郁闷了)

12、热统中的三大系综理论。(书上花了几十页来讲,长眼睛的应该都能找到)

13我们知道,一个箱子里在中间放一个隔板,左边有两个粒子,右边没有,抽去隔板后两个粒子混合,并且有一个有限概率(不趋于0)对应两个粒子都在左边;而当左边的两个粒子变成大量粒子(NA量级)时,有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抽去隔板后,粒子几乎不可能自发的回到原来状态。

这两者情况为什么不一样?

第一种情况违背了第二定律了吗?(从宏观和微观统计上解释——这是春哥说的,信ta,得永生)

14、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打字太累了,手指能量越来越低,快凝聚了)

我来回答北大面试题!

1. 哥本哈根会议是不是一场政治博弈?

是!哥本哈根本质上就是一场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哥本哈根本质上就是一场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各自利益展开的政治博弈。发达国家要保持其优势地位不动摇,而发展中国家则需要寻求的是其生存,空间缩小于发达国家的差距,完成保障人民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然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各方的国家利益!

2.人的生命是否属于自己?

在生命的意义上来说是的,但是在社会的角度上来说却不是这样。一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还更属于家人,朋友和社会。一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就好比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我们的时间是属于老师的;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时间是属于朋友的;我们在上网的时候时间是属于网络的。当一个人想要无端地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时候,第一个便要想到他的家人和朋友,如果他就这么走了,他的父母谁来照顾,他的朋友兄弟会为他伤心难过。或许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他照顾,这个世界,他的生命便早就不属于他一个人。他已经融入了这个社会,他是社会家庭里的一份子,所以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

3.优质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是天经地义吗?

当然不是!教育本就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并不分优质和劣质,教育应该是面向所有公民的,公平的机会。教育家孔子有话叫做“有教无类”教育并不分等级。所谓的优质学生并非真正的优秀,只是在某个领域有着突出的表现而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能力在其擅长的领域表现的很出色!并没有优质和劣质的差别。

4.如果你是联合国秘书长,如何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

萝卜加大棒。一方面扶植和帮助索马里政府发展经济,一方面授权打击索马里海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经济是根本。索马里海盗猖獗主要原因是在于国内矛盾尖锐,各种势力纷涌迭起,政府无法有效地控制和稳定国家安全。所以,只要稳定其国内经济促进经济恢复,缓和国内矛盾。

5.何为碳汇,谈谈对碳排放交易权的看法。碳汇即售过剩碳排放量。我对碳排放交易的看法很简只为转嫁环境问题的关注点而进行的骗局而已。发达国家(地区)向不发达国家(地区)购买剩余碳排放量,从而使碳排放处于一个较为合理的状态,而非发达地区也可以利用这笔资金获得发展。表面上看来是一个双赢,甚至是多赢的计划,可是实际的操作上却是困难重重。第一、国际上并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体系。第二、各国的碳排放数据并未有一个相对精确的数值。第三、碳交易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时又在最大限度上保护了发达国家利益。这并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

6.南方人性格柔弱,北方人性格粗犷,你如何评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山清水秀,小桥流水,养成了南方人温婉的气质。而北方平原辽阔,地域广大,养成了粗犷豪迈的气质。然而这仅仅是气质,并非是性格。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身上只有一种性格便是中华民族的魂!不论是温婉如玉还是豪迈阔气在面对危难的时候我

们都是一样的,就好比辛亥革命爆发是先在南方,毛泽东是南方人,邓小平是南方人。谁能说他们的性格软弱?只怕无从考据。

7.农村的孩子会种地,城里的孩子会画画,前者是否也是一种素质?我并不知道您对于“素质”作何理解。可是在我的理解里,农村孩子会种地,这似乎是一种本能!一种生存的本能!在兼顾学习的同时他们还是这个家里的一员劳动力。在经济学里我们知道,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那么,农村孩子种地就是投入,投入其劳动力为其生活和学习奠定物质基础。然而后者,则仅是娱乐或者说生活的消遣而已

8.蔬菜价格上涨超过肉类,怎么看这个现象?

供求影响价格,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一方面是国内的蔬菜生产疲软,一方面是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增加,从而共同推动了蔬菜价格领跑的局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某些不法商家借此机会趁机牟取暴利的投机行为

9.怎么看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即打破常规。逆向思维在生活和生产中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思想,它可以打破常规框架反其道而行之,从而促进创新并且取得成功。如果没有逆向思维围魏救赵不可能成为战争史上的经典范例,如果没有逆向思维田忌赛马又怎能取胜?如果没有逆向思维,乔布斯带领的苹果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认为培养逆向思维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创新的精神。

10.英国一思想家说:“国家的首要荣誉应该属于立法者和国家缔造者。”怎么看这句话? 我非常的同意。因为国家的缔造者建立起这个国家,使这个民族得以独立并赋予这个国家以灵魂。立法者则确立起这个国家的国体,政体以及基本的法律框架赋予这个国家以肉体。那么这个国家的首要荣誉不属于他们属于谁呢!

11.中国目前是否有信仰,与道德、伦理和法制是否冲突?

没有!新中国自毛泽东逝世后便失去了信仰,目前的中国正处于思想的空窗期。至于道德、伦理、法制这并不冲突。最初的法律便是以道德的习惯编写的,或者说法律本身就是建立在人类对道德理解以后所形成的文字约束而已。而伦理,天道人伦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后产生的自然的习惯,这并没有什么冲突的地方。

12.水蒸气也是温室气体,为什么只治理二氧化碳?

据我所知,水也是生命之源,而水蒸气是水的汽化形态。我相信没人会想要掐断自己的生命之源吧?

13.怎样看教育多元化和教育公平的关系?

教育的多元化我的理解是更侧重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育,比如说电视教育,网络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尽可能的节约教育资源和成本。使公众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到教育。然而教育多元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非常多的课程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全世界爱好学习的人都能够在网络上共享这一世界最高学府的教学成果,做到不进哈佛的大门也能接受哈佛的教育。反观北大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反例,在国家屡屡提倡教育公平的同时,北大喊出的“口号”却是“北大是北京人的北大”,“北大是北大人的北大”这是很伤人的!这很明显地违背了北大自古的校训“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促进教育的公平就是要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多元化正可以促进这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52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