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

| 初一 |

【www.guakaob.com--初一】

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一)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题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2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电灯发光 B、种子发芽 C、电铃发声 D、火箭升空

2、教室里的电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3、 以编钟为主演奏乐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远在商周时代就用编钟演奏了。所谓“编钟”是一列大小不同的乐钟,按谱打击就可以演奏。乐钟的大小不同,主要影响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乐

4、人听到声音的过程为( )

A、声音 → 耳廓 → 听小骨 → 鼓膜 → 耳蜗 → 听神经

B、声音 → 耳廓 → 耳蜗 → 听小骨 → 鼓膜 → 听神经

C、声音 → 耳廓 → 鼓膜 → 耳蜗 → 听小骨 → 听神经

D、声音 → 耳廓 → 鼓膜 → 听小骨 → 耳蜗 → 听神经

5、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地球 B、金星 C、月亮 D、太阳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主要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是 ( )

7、冰遇火要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他们将冰磨成一种冰镜,让太阳光射过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这种冰镜就磨削成 (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8、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9、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高为10cm的物体由该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高为7cm的象,则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一

定是( )

A、小于20cm B、大于20cm而小于40cm C、等于40cm D、大于40cm

10、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B C D

11、下列有关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信息

B、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和变化

C、信息既可触摸,也可称量 D、与同学交流,也是获得信息的有效途径

12、“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控制中心与38万千米外的嫦娥一号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通讯。下列有关电磁波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

A、手机天线所接发的信息,在空中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

B、光、红外线、紫外线等也都是电磁波

C、电磁波(如X射线等)在医学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D、电磁波对人类有百利而无一害

13、分别托起下面物体时,所用的力最接近1牛的是( )

A、二颗黄豆 B、一瓶啤酒 C、二个鸡蛋 D、一头羊

14、《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

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15、跳水比赛时,运动员越走近跳板的边缘,跳板弯曲越明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上述三项都无关

16、使用弹簧秤前,应先调节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而没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重力,则所测得的重力大小比真实值(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不能确定

17、F1和F2的大小如图所示,比较F1和F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因为F2有六个单位长度 B、F1=F2,因为F1和F2长度相等

C、不能比较,因为图中没表明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大的力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8、“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舱曾在温州展出。据介绍,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在距地面1.2米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飞船进一步减速;返回舱落地时,坚固的舱体发生了一些凹陷;落地处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坑;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下列对返回舱着落过程的一些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舱体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坚固的舱体发生凹陷,说明了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落地处形成的大坑说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是因为摩擦生热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奔跑的时候,脚碰在障碍物上就会跌向前方,这是因为人的身体有惯性

B、头松时,锤柄在石头上撞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C、子弹离开枪口后,虽不再受火药的推力,但子弹由于惯性仍继续高速运动

D、骑自行车的人,在上坡前往往要紧蹬几下,这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

20、以下是小明同学的一段日记:“清明”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扫墓。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只见远处的树木纷纷向我们“跑来”、好象在热烈欢迎我们。一阵雨过后,我们下了车,沿着山路,一边爬山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晶莹剔透的露珠洒满花草丛中;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微风吹过,不仅带来阵阵凉爽,也带来淡淡花香;抬头看到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中„„我不由感叹:家乡的山真美啊! 对小明同学日记中所描述情景的科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树木“跑来”是以该同学为参照物; B、客车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C、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闻到花香是香气分子不断刺激鼻腔中的嗅觉感受器,从而在我们的鼻腔内形成了嗅觉。

21、一个上、下底材料相同,质量相同的两圆台型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如下图放置,若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为Fa和Fb,则:( )

A、Fa>Fb B、Fa<Fb

C、Fa=Fb D、不知速度,无法判断

22、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柳枝在摇摆,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

23、某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直线运动。若从绿灯亮起开始记时,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行驶,遇到下一个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是( )

A B C D

24. 如右图上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容器底面O处形成一个光斑。在往容器中加水直至加满的过程中,容器底面的光斑将 ( )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仍在原位置 D、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25、小明、小钟一起用鱼叉去抓鱼。在河边,他们看到一小鱼(如右图),

你认为他们应把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 )

A、AB B、AC C、AD D、都不对

26、图中各接触面都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将物体A和B压紧在竖

直墙上不动,则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 )

A、左、右都受到向上的摩擦力

B、左侧受到向上的摩擦力,右侧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C、左、右都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D、左侧受向下的摩擦力,右侧受到向上的摩擦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4分) F

27、起床洗漱完毕,小明就闻到从厨房飘来的蛋糕香。小明突然觉得很饿。小明想:蛋糕的香味先通过我的鼻腔,刺激鼻黏膜中的嗅觉神经末梢,形成兴奋,然后经过嗅觉神经将兴奋传到 ,从而形成了嗅觉。她拿起蛋糕尝了一口,好甜啊!我们吃食物,主要是利用食物中的 能。

28、下面是王艳同学写的一篇日记,请你把它填完整:

4月12日 天气:晴

瓯柑是浙江某市的特产。今天吃过晚饭,妈妈给我吃瓯柑。我发现瓯柑的皮是黄色的,这是由于日光灯的灯光照在瓯柑的皮上,瓯柑皮只能反射 光,其余的光被吸收所以显黄色。吃瓯柑时,我把瓯柑汁滴到了玻璃台板上,形成一个小小水滴,小水滴中间比四周 (填“厚”或“薄”)。稍稍抬起玻璃台板,透过小水滴,发现下面垫着的报纸的字是正立的,是 的(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看到的是 像(填“虚”或“实”)。

29、小明身高1.75m,他站在高1.5m的竖直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m,当他向后退lm,则此时像和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

3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声音在真空中

传播,夏天下雷阵雨时,

我们总是在见到闪电后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31、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胎做成圆形 C、脚踏板凹凸不平D、刹车时用力捏闸 E、车轴处装有滚珠 F、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_______;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

32、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

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三、作图题。(共6分。)

33、如图所示,用作图法做出它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4、根据图中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35、如下图所示,重为50牛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用力的图示法表示重力。

第32题图 第33题图 第34 题图

四、实验探究与计算题(共28分)

36、(8分)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猜测:A.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

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你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 有关

②实验:为探究实验结论,小明同学准备了下列器材:弹簧秤、光滑长木板、棉布、毛巾、长方形木块、正方形木块

⑴.为验证猜测A是否正确,实验时应选用上述器材中的 (填长方形、正方形)木块。

⑵.为验证猜测B是否正确,小明用弹簧秤拉木块分别在光滑长木板、棉布和毛巾表面作匀速运动(如图)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a.原猜想B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b.球鞋底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

37、(4分)某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从高处落下的小球从放手到落地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

经过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小球从放手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2:小球从放手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精密计时器、刻度尺和几个质量不同的小钢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 的实验(选填三个序号)。

(2)实验结论:

38、(8分)每次铅球项目测试,小明同学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他想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为此,他以一支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熟悉手枪结构:玩具手枪的内部结构中有一根弹簧,弹簧压缩的长

度可调节。压缩的弹簧伸长时,将子弹射出,这一现象说明压缩的弹簧

【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

具有 能。

(2)探究过程:

①提出假设: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

②设计实验,记录数据:他把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保持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度相同.改变枪管与水平面夹角,用同一颗子弹做了五次试验,记录数据如下:

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跟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夹角在 度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小明由此推想:相同条件下,铅球以这一角度掷出,掷得最远。

④交流和评价:第二天,小明与同桌交流探究成果,同桌认为小明对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B的探究还可进一步完善。同桌的话启发小明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获得了更准确的结论。

小明所作的改进是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想到影响子弹射程的因素可能还有许多,又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你认为他的假设是: 。小明开始了新的探究„„

39、在月球上物体受到月球的吸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某物体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物重19.6牛顿,问该物体在月球上用托盘天平称得的质量是多少?(4分)

40、假期里,小妍终于到上海体验了乘坐磁悬浮列车的过程。车开动了,只见屏幕上显示的速度不断上升,直至431千米/小时,随即又逐渐减小。

(1)车厢里有人惊叫:“431千米/小时!这么快啊,我们现在比超音速飞机都快了!”你认为他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左右)

(2)若列车在某段时间内恰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 0.05倍,则此时列车机车产生的牵

5引力为多少牛?(已知列车的总重为4×10牛)(4分)

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二)
七年级科学下册科学_总复习_浙教版

第一章

1. 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2. 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

温度)。

3. 的形成:通过,刺激,将气味传到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

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4. 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

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

合的味道。

5. 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6.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

播距离增加0.6米。

7. 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

耳蜗、半规管)。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

8. P13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双耳效应)

9. 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10.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 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11. 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

12.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3. 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14. 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5最大:3х10千米/秒。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

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光)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还有红外线、紫外线为不可见光。

15. 物体的颜色:由物体表面反射(不透明物质)或透射(透明物质)的色光来决定。

判断依据: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不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注意: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

16. 光的反射: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射回来的现象,

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指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路是可逆的。

17. 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空气中角度最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18.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象(虚线表示);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

线与镜面垂直);方向相反。——以镜面为对称。

19. 平面镜的应用:可以成虚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20.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光路图——区别:凸面镜(发散)和凹面镜(会聚)。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21.【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

22. P33。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相当于凸透镜)。

23. 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经,在上形成像,经传入,形成觉。

24. 眼疾:近视(戴凹透镜)、远视(戴凸透镜)、色盲。

25.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26. 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觉器官(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大脑)

→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章

27. 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28. 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和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多具有的能)。

29.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

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0. 运动(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改变):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

线运动

31.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意义: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32. V=S/ t S=V t t =S/V

33. 1m/s=3.6km/h 1m/s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1米。

34.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运动方

向)

35.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弹簧

秤的工作原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越大,弹簧秤伸长越长)

36. 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

37.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改变一个要素,效果就改变)可以用力

的图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来。(注意:不要忘记标出单位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38. 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地球;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

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 m g m= G / g g = G / m )

g=9.8牛/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39. 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

反。(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40. 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剂

4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

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2.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

固有属性(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43. 二力平衡:一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大、反向(知一个力求另一个力,判断二力是否平衡)

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

压强:单位面积受到压力的大小。

固体压强:P=F/S,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液体压强:P=ρ*g*h 与密度和深度有关

第三章

44. 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

命周期。

45. 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

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蝴蝶、苍蝇、蚊子、蜜蜂

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

46. 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叫受精。

47.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

48.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子)、输卵管(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

场所)、阴道。

49. 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

50. 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

(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 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51. 青春期特点:① 出现第二性征 ② 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 ③ 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52. 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53. 受精方式: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

54. 胚胎发育方式:胎生(哺乳类);卵生(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假胎生(卵

胎生)。

55. 无性生殖: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草

履虫、变形虫)和出芽生殖(水螅)

56.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新植物

的幼体。

57. 种子(按有无胚乳):有胚乳种子(营养在胚乳内)和无胚乳种子(营养在子叶内);

(按子叶数): 单子叶植物 和 双子叶植物。

58.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59. 花的结构(P108)——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

60. 传粉(花药上落到雌蕊的上的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

人工授粉。

61. 无性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主要):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三)
七下科学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复习提纲

1、新生命的诞生

①精子与卵的结构的比较:

②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的生殖系统组成: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

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组成。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成年的女性大约每月会排出一个卵细胞。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③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形成受精卵。

说明:人是受精过程是在女性的输卵管中进行的,受精前接近卵细胞的精子有无数个,而真正能钻入卵的精子只有一个,最终精子与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后马上进行分裂,这是的养料主要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形成胚胎后,才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

④胚胎在子宫内发育:受精卵形成胚胎后,在子宫内发育,这时胚胎与母亲靠胎盘与脐带相联系,胚胎的结构特点是有丰富的血管,母亲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亲血液,最后由母亲的排泄系统排除体外。由于胚胎外面有羊水包围,这对胚胎有保护作用。胚胎在母亲体内发育2个月后初具人形 ,叫胎儿,大约胚胎在母体内发育9个月(合38周,280天),然后从母体内产出。

⑤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⑥婴儿出生后的大声啼哭:为了使肺部充满空气,从而启动呼吸运动。

⑦母乳喂养的好处是:母乳营养丰富,且其中还含有抗病物质。

2、走向成熟

①人的不同生长时期顺序: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婴儿出生头三年(第一次快速生长)、少年期(相对平缓)、青春期(第二次快速生长)、成年期(相对稳定)、逐渐衰退直到进入老年期。

②青春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度时期,女孩年龄一般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青春期人体变化表现在:①外形上的变化 ②生殖器官的变化 ③内脏器官功能的日渐健全。

③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

青春期的身心健康包括:①生理健康 ②心理健康。

说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要注意培养自制能力。 ④衰老与死亡:衰老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它的主要特征是心脏、肺和大脑的停止活动,其中大脑死亡是死亡的主要标志。

3、动物的生长时期:

①大多数动物的新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形成的。

②青蛙的不同生长时期顺序: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③青蛙与蝌蚪的比较:

④完全变态发育:像青蛙那样,动物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一般很多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

(幼虫)、蛹、成虫。

⑤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要经历受精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类型。如蝗虫.蟋蟀.臭虫.螳螂等。

⑥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命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得以延续。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

影响动物生命周期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和敌害等生活环境的变化。

⑦动物的生殖方式分为 有性生殖:通过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不通过精、卵细胞结合,直接产生新个体生殖方式 按受精方式分 体外受精:青蛙和鱼类

体内受精:其余所有

卵生:昆虫.爬行类.鸟类等(体外发育,营养靠卵黄)

动物的生殖 按胚胎发育方式分 胎生:哺乳类(母体子宫内发育,母体供给营养)

卵胎生:鲨、蝮蛇(母体体内,卵中的卵黄)

分裂生殖:草履虫、变形虫

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 没有精、卵细胞的结合

4、植物的一生: 种皮

① 种子的结构 胚:胚轴、胚芽(长成茎和叶)、胚根、子叶

有胚乳: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等(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

种子的分类(有无胚乳)

有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无种子:蕨类、苔藓类、藻类

② 双子叶植物:菜豆、棉、黄瓜、花生、橘等(种子胚中有两片子叶)

按胚中子叶数目单子叶植物: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等(种子胚中只有一片子叶) 种子萌发的条件:合适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还跟种子形态、大小、饱满度、是否休眠有关系)

顶芽:顶芽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

芽 侧芽:侧芽的生长则会在植物体上形成侧枝。

顶芽与侧芽的关系:顶芽发育较快往往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发育,摘除顶芽,以促使侧芽发育,多张侧枝。

③ 雄蕊:花药[内有花粉(里面能产生精子)、花丝

花蕊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内含胚珠(里面含有卵细胞)

花被:由花瓣组成 花萼:由萼片组成

花托:花的着生部位。

说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④植物的生命周期: 种子的萌发 死亡

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传粉: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虫媒花:主要靠昆虫传粉

植物的生殖 风媒花:靠风力传粉的花

: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说明: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花传粉以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萌发成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而子房的胚珠内有卵细胞,当花粉管到达胚珠时,花粉管里的精子就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子房壁--------------------------------------果皮 子房 珠被-------种皮 果实

胚珠受精卵------胚 --------种子

接穗能否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是否紧密结合。

人工传粉: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的方法给农作物授粉,这就是人工受粉。

说明:在被子植物子房中,有的只有一个胚珠,受精后形成一粒种子;有的有多粒胚珠,受精后可形成多粒种子,即一粒花粉只与一个胚珠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粒种子.有多少个受精卵就发育成多少粒种子。

玉米种子结构

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①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常进行分裂繁殖。一个菌落约百万个细菌。细菌细胞三种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菌细胞又叫真核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体内无叶绿素。 鞭毛——帮助细菌自由移动 荚膜——保护细胞作用

真菌的细胞与动植物细胞一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依赖现成有机物生活。(分单细胞细菌和多细胞细菌) 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细菌,常进行出芽繁殖。细胞形态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椭圆形,比细菌个体大。 霉菌主要依靠菌丝顶端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食用菌也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

1、感觉世界

①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③皮肤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④嗅觉:鼻的结构: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 ⑤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嗅觉细胞 嗅觉神经产生嗅觉

⑥嗅觉的特点:(4点)1.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 2.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3.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4.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⑦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 ; 综合味觉有:麻、辣、涩 ⑧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 味觉神经大脑

⑨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

舌尖 苦味 酸味 咸味舌侧前部

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思考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

2、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①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 ②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③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④声音传播的速度:①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0.6米/秒。②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 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

3、耳和听觉 外耳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递声波的通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听小骨:把声音放大

鼓室:中耳中的空腔,与咽鼓管相通

咽鼓管:平衡鼓膜内外气压

前庭: 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置的变动

内耳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并传递给听觉神经。

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 人用两个耳朵听的好处:主要是能辨别声源的方向,其次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楚。

②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尖或低沉,主要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频率:1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赫)),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一般儿童的声音比成人的尖,故儿童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同样道理,女人的音调比男人的高。音乐中的“1、2、3、4、5、6、7”以及“C”、“D”调等指的是音调。 *人的发生频率(85Hz--1100Hz)与听音频率(20Hz--20000Hz)是不同的,如果某物体发出的声音在人的听音频率范围内则能被听到,反之,不在人的听音范围内,高于2000Hz的声音(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波)叫次声(波),这些声音人听不到。

③响度:声音的大小,通常指声音太大,太响亮。主要与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大小)有关,其次还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在声学上常用分贝(dB)来表示,0dB表示人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注意了解几种环境中响度的分贝值。

④音色:是由音调、响度等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混合感觉。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同一个人的音色还与年龄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⑤噪声:凡是影响人的正常的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控制噪声的措施有: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途径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4、光和颜色:

①光源:正在发光且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太阳和所有的恒星都是光源。

②光的传播:光源发出的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物质里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典型应用有:瞄准时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产生等。

③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小孔成像(太阳的像),与小孔的大小、形状无关,只与小孔与地面的距离有关。

④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定、紫七种色光过程。

说明:在红光之外还有红外线,能使温度计温度上升。在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能使胶卷感光,它也能杀死微生物,常用来消毒灭菌。

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来决定,即物体的颜色与透过它的 色光的颜色相同。

,即物体颜色与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相同。

⑥三原色:红、绿、蓝

5、光的反射和折射

①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

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来的物质中处,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分为镜

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反射遵循光路可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一个平面,法线中间,角相等)

【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

②光的折射: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也遵循光路可逆。)

③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统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光疏物质)斜射入水(光密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则反。如果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也跟着增大。垂直界面入射,方向不变。

④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象,不能用光屏接收,像和物体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说明: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象不能用光屏接收。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6、透镜:

①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 (镜片)【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

②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焦点),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范围比原来没有透镜时变窄。

③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虚焦点),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范围比原来没有透镜时变大。

④凸透镜成像规律: 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被照景物与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胶片(光屏)的距离为像距(暗箱的长度)。拍近景时,相当于物距

缩小,则像距要增大,而胶片是无法前后移动的,只有靠移动镜头的前伸来扩大像距。反之则反。

⑤眼睛:

外膜:角膜、巩膜

眼球壁 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膜:视网膜

内溶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睛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相当于凸透镜,其中主要是晶状体)

晶状体的曲度由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曲度从而改变折光系统的焦距。使成像成在是决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③成像部位: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然后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从而形成视觉。

④仔细观察自己的眼睛:白色的为巩膜,黑圆圈为虹膜,黑亮点为瞳孔,瞳孔的大小与光线的强弱有关,光线过强则瞳孔缩小,所以瞳孔主要是在虹膜控制下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

⑤人眼视觉上的限制:①人眼能看到字的最近距离叫近点(大约10cm处),②人眼具有分辨力的最远距离,大约为2.5米左右。(上述主要原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调节是有限度的)③人的盲点: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地方,一般在近鼻侧。

①远视原因:晶状体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

近视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而是物象模糊。 ②近视矫正办法:配戴凹透镜。 远视矫正办法:戴凸透镜。(爱护眼睛应做到:二要二不要。见课本)

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四)
七年级下科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节 感觉世界

1、 皮肤内分布着多种__________,能感受外部环境中的许多信息。

2、_________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所以盲人一般用这个部位来“阅读”盲文。

而_________部位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所以我们一般用这个部位来测试病人额上的

温度。

3、香味通过鼻腔,刺激________末梢,由_________神经将香味传到_________,从而形成嗅觉。

4、“时间长了,腥臭味就闻不出来了。”这是由于大脑的____________疲劳的缘故。

5、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____________,其内有许多____________细胞,能感受各种

不同物质的刺激,特别是对______态物质的刺激尤其敏感。

6、皮肤的功能有 ( )

A、触觉 B、痛觉 C、冷觉和热觉 D、以上都是

7、以下有关嗅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B、同一动物对各种物质的敏感程度都很强

C、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灵敏

D、“时间长了,腥嗅味闻不出来”是因为这时已不能形成嗅觉

8、 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

A、味觉细胞 B、舌头 C、味蕾 D、大脑

9、 对酸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 )

A、舌尖 B、舌根 C、舌两侧中部 D、舌两侧前部

10、若让你只用手去判断物体的形状,你会用哪个部位 ( )

A、手心 B、指尖 C、手背 D、任意一个

11、人在感冒的时候,____________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_______(填“正常”或“不

正常”),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测试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性的实验时,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____________,这是

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____________。

14、用什么方法可将气味暂时收集和保存起来?

15、装饮料用的“一拉罐”,你如何判断它是铝制的还是铁制的?你能想出哪几种方法?并请试一

试。

16、你有哪些方法可判断颜色相近的黄酒和油?

第二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将一根橡皮筋扣在椅子背上,用手将它拉紧,拨动它。你听见声音了吗?并且你是否观察到

橡皮筋在作振动?这说明了什么?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吗?请各举一例。

3、你能猜猜声音是否能在真空中传播吗?并能说出你猜测的依据吗?

4、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琴弦就不发声,其原因是 ( )

A、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

C、手使琴弦停止了振动 D、以上原因都有

5、人在岸边走动时,会惊动水下游着的鱼,这个过程中鱼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靠什么传播的 ( )

A、大地和空气 B、水和空气 C、大地和水 D、大地、水和空气

6、老师在教室内上课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

A、教室窗户开着,没有回声 B、教室长度不足,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C、教室长度不足,不产生回声 D、教室各堵墙的回声相互抵消了

7、某学校操场外的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米,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先后听到

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 ( )

A、0.5秒 B、1秒 C、0.5分钟 D、1分钟

8、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重敲一下,在长钢管的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二次声音,其道理是 ( )

A、这是回声的原因 B、这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铁中快的原因

C、这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铁中慢的原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实验表明,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已知常温下声

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那么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障碍物离人至少为 ( )

A、340米 B、170米 C、34米 D、17米

10、邮政局的长途电话间大多是用玻璃制成的,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

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D、以上都不对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仅仅为了装饰 D、以上都不对

12、如图所示,把一敲响的音叉与一悬挂的泡沫小球接触时。发现小球被____________这个现象

11、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 )

说明音叉在______________,大量实验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

13、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14、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啼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声音是以_________的形式将声源的___________向四周传播。

16、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高崖,他大喊一声,历时五秒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此时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

(1)汽艇静泊在水面时,它离高崖多远?

(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着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

17、同学们平常肯定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听录音机放出自己的录音,会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

但是听别人录下的声音,却很像?(提示:可从声音传播到耳内的介质去考虑)

18、你了解贝多芬吗?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耳聋之后还继续着音乐创作和指挥工作,这全靠“骨

传声”。贝多芬用牙齿咬着木制的指挥棒,让指挥棒的另一端顶在钢琴上,用这种方法听到钢琴发出的声音。同学们可以仿照贝多芬的方法,用牙咬住一根筷子,让筷子的一端顶在闹钟上,用手指堵住耳朵,这样,你会听到闹钟的声音。而如果筷子离开闹钟,你就不能听见声音。请你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

第三节 耳和听觉

(第一部分)

1、耳是人的____________器官,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耳廓的作用是_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将声音传入___________。

3、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____________细胞。当声音传至耳蜗,会引起

耳蜗内的液体亦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____________,形成了听觉。

4、耳不仅有听觉的功能,还有____________的功能,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

动的感受器。

5、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 )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大脑

6、对声音有放大作用的部位是 ( )

A、耳廓 B、外耳道 C、鼓膜 D、听小骨

7、内有听觉感受器的是 ( )

A、前庭 B、半规管 C、耳蜗 D、以上部位中都有

8、内有头部位置感受器的有 ( )

A、耳蜗 B、前庭 C、半规管 D、B和C

9、我们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就是内耳中感受头部位置的__________过于

____________造成的。

10、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张开,使鼓膜内外的

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每个人都用两只耳听,我们便可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____________,来辨别____________

的方向和位置。

12、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谈谈完全“失聪”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第二部分)

1、我们的眼睛是否可以看见所有的光?同样,我们的耳朵是否能听见所有的声音?

2、声音的音调有高有低,音调的高低由什么决定?

3、你认为可以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4、发声体在振动,但我们没有听到声音,其原因是 ( )

A、没有传播声音的媒介 B、声音为超声波

C、声音为次声波 D、以上都有可能

5、通常讲的“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不同 D、声速大小

6、音乐会上,男中音在放声高唱,女高音在小声伴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男中音的音调高、响度大 B、男中音的音调高、响度小

C、男中音的音调低、响度大 D、男中音的音调低、响度小

7、用钢琴和小提琴协奏一个曲子,但仍能很明显地区别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这是由于它们的

什么不同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同

8、因衣物没有放平而引起洗衣机的振动产生噪声,正确的方法是 ( )

A、关上房门 B、戴上耳塞 C、放平衣物 D、增加水量

9、有经验的工人鉴别瓷瓶的好坏,只需轻轻用手指一弹,听声音即可判断。他是根据声音的什

么不同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同

10、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为440赫兹;采过花蜜后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

率为300赫兹,因此有经验的养蜂工人一听飞行的声音就可判断蜜蜂是否采过蜜,他是根据声音的 ( )

A、音调不同,采过蜜的音调高 B、响度不同,采过蜜的响度大

C、音调不同,采过蜜的音调低 D、音色不同

11、下列各个发音体振动情况中,人耳不能听到的是 ( )

A、1秒钟振动440次 B、1秒钟振动19600次

C、1秒钟振动35次 D、1秒钟振动25000次

12、通常所说的声音的三个特征是。其中反映声音高低的

叫 ,它由发声体的 决定;反映声音大小的叫__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反映不同声音特征的是 ,它与发声体本身性质有关。

13、物体在 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人声带振动的频率范围是 至 赫兹。

14、我们把高于赫兹的声音叫。

15、你学校或家附近存在噪声污染吗?若有,请说说控制措施。

16、我们常用“钻牛角尖”来形容一个人的固执和呆板,可你见过声音也会“钻牛角尖”吗?如图所示,

形象地描述了声波能钻进楔形物体的缝中,由此可知,由很多小楔形物体组成的墙面有何功效呢?

初一下册科学复习题(五)
七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含答题卷)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检测试题

一、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选项符号:(每小题2分,共60分)

1.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 A.舌根 B.舌尖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

2.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往外抽气,以后听不到铃声,这一事实说明了( )

A.振动的物体会发出声音 B.玻璃是良好的声音屏障

C.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去 D.声音传播要依赖于物质

3.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对这种做法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地面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入人耳 D.地面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4.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5.“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都有可能

6.下列那些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替品

C.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上消声

D.为了推销产品,在商场的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湖水中映出蓝天白云 B.早晨人在地上的影子长,中午短

C.日食、月食 D.在方形暗箱前刺一小孔可当照相机

8.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阴下的地面上有许多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A.树叶的形状 B.各种形状 C.圆形的 D.树枝形状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后,再通过蓝色的玻璃片,照在白纸上的颜色是( ) A.蓝色 B.白光 C.黑色 D.七色中缺蓝色

10.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 A.30° B.60° C.120° D.90°

11.平静的湖面(像平面镜一样)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 ) 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D.与白塔等大的虚

12.将一根均匀直杆斜放在盛有大半杯清水的圆柱形杯子中,再从侧面观察,看到的情

况应是( )

AD B. C.

13.某同学选用焦距是5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13厘米处,移

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是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4.在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上滴一滴小水珠,双手拿着塑料薄膜靠近报纸,透过小水珠看到报纸上的文字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1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象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6.下列不属于电磁波的是( )

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可见光 D.水波

17.教室里的电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 )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18.夜晚抬头望见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以下面的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 )

A.地面 B.云 C.月亮 D.观看的人

19.比较速度1米/秒与1干米/小时的大小,正确的是( )

A.l米/秒> l千米/时 B.l米/秒= l干米/时

C.l米/秒< 1千米/时 D.不能比较

20.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D.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21.下列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

A.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B.船工用撑杆推岸,船随之离岸而去

C.用力拉弓,弓发生形变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22.使用弹簧秤前,应先调节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

线下方而没有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重力,则所测得的重力大小与真实值相比将(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不能确定

23.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棒的

中部要省力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2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坡上行驶,受到的重力是垂直坡面的

B.向上抛出去的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支持的时候,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的

缘故。

25.一个初中生的体重约为( )

A.4牛 B.40牛 C.400牛 D.4000 牛

26.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减小物体间的压力 B.鞋底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在轴承的滚珠上加润滑油 D.在手提包的拉链上涂些蜡

27.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发生( ):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 B.我们无法手拿钢笔写字

C.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没有压力 D.可以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

28.在研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实验中,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滑下,分别进入毛巾、木板和玻璃铺着的水平面,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小车在三种物体表面上通过的距离相等

B.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时,速度由小逐渐变大

C.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D.小车在玻璃上通过的距离最长,在毛巾上通过的距离最短

29.小明乘车去杭州,为了防止太阳光射入,车内都拉上了窗帘, 这

时他发现原来在地上不动的一个空易拉罐向前滚去,则此时,汽车

( )

A.加速向前开 B.匀速运动 C.减速往前开 D.静止

30.刚上完《二力平衡》一节后,同学们对水平桌面上放着的自然科学课本是否受到平衡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班上的四位同学还发生了争论,你认为他们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甲: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丙: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丁:书不受到平衡力

二、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词:(每空1分,共37分)

1.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是由于大脑___________中枢疲劳的缘故。

2.声音是由发声体______而产生的。人的听觉器官是耳,但形成听觉的部位在

______

3.每每皓月当空之际,中国人便容易对神话中的嫦娥仙女遐思不已。如今我国已经制定了“奔月”计划,前期探测工作已经开展,预计10年后将在月球上建立小区。登月时,宇 航员们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而一但到了月球就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 ________中传播。

4.内耳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5.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和粉笔字对光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造成的。

7.小明身高1.6米,站在竖直放置的1米高的平面镜前2米远处,镜中他的像的高度等于 _______米,该像与平面镜间的距离等于 _______米。

8.一束光线以跟水面成45°角的方向从空气斜射到水面, 则此光线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必定________90°。(填“小于、等于、小于”)

9.现在,很多居民家的房门上都安装了“猫眼”,这样不用开门就能看清来访者是谁。 ①“猫眼”实际上就是安装在房门小空内的一枚 镜,所看到的“来访者”是 ___立的、_______的 ____像(填:“正”或“倒”;“放大”或“缩小”;“实”或“虚”)。 ②当人在开门时,须抓住门的某一地方向着一个方向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__________ 、 _________和 __________有关。

③如果门上没有安装“猫眼”,当有熟人在门外叫开门时,就会“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还会辨别出是谁,这说明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 。

10.七年级李刚同学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黑板,正常

看书看得清”。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已患上了某种

屈光不正的疾病,并给他画了一幅图(如右图所示)来说明

情况。请回答:

(1)李刚同学的眼睛已经成为 __________(填 “远视

眼”或“近视眼”)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 。

(2)若要使他能在正常情况下看清黑板,你认为应使用________来矫正(填“凹透镜”

或“凸透镜”)。此类眼镜可以对光线起________作用。

1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下图所示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图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辆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2小时通过72千米的路程,这辆汽车的速度是___米/秒.

13.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2所示,用弹簧秤测一个苹果的重力,此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是______牛, 它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牛,苹果受的重力是________牛。

15.地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如果失去重力的作用,请想象我们周围将会发生的现象:(要求写出两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

16.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胎做成圆形 C、脚踏板凹凸不平

D、刹车时用力捏闸 E、车轴处装有滚珠 F、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图2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15分)

1.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作出反射光线和它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路径,并标出折射角。(4分)

图2

2.如图甲中S为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O是一条入射光线.试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S的像S’ (4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65320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