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之且旬日

| 初二 |

【www.guakaob.com--初二】

第一篇:《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一)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石:石针,古代治病用的工具。

一、解释加点词:

1、武王示之病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二、翻译句子:

1、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三、“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四、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二)不责僮婢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一、解释加点词:

1、向取白衫且止 2、 潜觉其故 ..

3、 奴以米易酒 .

二、翻译句子:

1、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2、终不扬其过也。

三、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

父老沿途送之。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值岁荒 2、或阻之 ..

3、去任之日 4、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

二、翻译句子:

1、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三、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1),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2)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3)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4),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1)共国:共同治理国家(2)致:招致,引来(3)趋:奔赴(4)追北:

追击败北的敌人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2、孤之愿也 ...

3、燕国殷富 4、燕王吊死问生 ...

二、翻译句子:

1、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2、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三、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四、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桑怿①传(节选)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

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

聚其里人⑤饲之⑥。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一.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力 过 数 人 而 有 谋 略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缚其余 2、见民走避溺者走 ..

3、怿善剑及铁简 4、有盗十许人 ..

三.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四.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五.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

六.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六)东坡食汤饼①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3、秦少游闻之 ...

二、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共买食之

A、执策而临之 B、马之千里者

C、何陋之有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三、翻译句子:

1、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四、读完本文,你认为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七)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①于州,命录事参军鞫②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③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④,自诬服⑤。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⑥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⑦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留之且旬日

注释:①讼:诉讼,打官司②鞫:审讯犯人③劾:审决讼案④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⑤诬服:含冤服罪⑥趣:催促⑦械:枷锁

一、解释加点字词:

1、不知所之 2、皆以为得实 ...

3、上下皆怪之 4、微使君之赐 ..

二、翻译句子: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三、读完上文,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参考答案:

一、1、疾病 2、计划,商量,谋划

二、1、将使你的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2、(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三、左右认为我的病治好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

留之且旬日

四、治病 治国

一、1、先前,原先 2、暗中 3、交换

二、1、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刚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

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

三、赞同,他们为人宽厚,善待属下,这是一种美德。

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属下的纵容,容易导致属下再犯错误。

一、1、遇到 2、有人 3、离开 4、他,指郑板桥

二、1、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

2、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三、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一、1、降低身份,指谦卑 2、愿望 3、殷实富足 4、慰问

二、1、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2、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

三、招贤纳士,与百姓同甘共苦

四、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二.(1)绑,捆绑 (2)跑,逃跑 (3)善于,擅长 (4)表约数,左右,上下

三.但桑怿并没读过多少书,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

四.桑怿在襄城独自杀死了几个盗贼并捉拿了其余盗贼,汝旁县也因此没有盗贼了。

五.(1)以舟载民 (2)聚其里人饲之

六.有勇有谋,关心百姓(评价要扣住人物的义勇壮举,要求答到两点,一个要点1分,只要答到大意即可。示例:(1) 有勇有谋,既健且勇;(2)体恤民情,心系百姓,仗义疏财。)

一、1、吃 2、慢慢地 3、听说

二、A

三、1、黄门公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轼已经吃完了。

2、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

四、豁达(乐观、洒脱)

一、1、到„„去 2、认为 3、对„„感到奇怪 4、如果没有

二、1、只有钱若水怀疑这个案子,留下了案子,好几天都没有决断。

2、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但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

三、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谦虚,不居功。

第二篇:《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一)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石:石针,古代治病用的工具。

一、解释加点词:

1、武王示之病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二、翻译句子:

1、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三、“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四、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二)不责僮婢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一、解释加点词:

1、向取白衫且止 2、 潜觉其故 ..

3、 奴以米易酒 .

二、翻译句子:

1、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2、终不扬其过也。留之且旬日

三、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值岁荒 2、或阻之 ..

3、去任之日 4、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

二、翻译句子:

1、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三、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1),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2)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3)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4),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1)共国:共同治理国家(2)致:招致,引来(3)趋:奔赴(4)追北:

追击败北的敌人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2、孤之愿也 ...

3、燕国殷富 4、燕王吊死问生 ...

二、翻译句子:

1、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2、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三、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四、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桑怿①传(节选)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

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粟.

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一.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力 过 数 人 而 有 谋 略

留之且旬日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缚其余 2、见民走避溺者走 ..

3、怿善剑及铁简 4、有盗十许人 ..

三.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四.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五.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

六.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留之且旬日

(六)东坡食汤饼①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3、秦少游闻之 ...

二、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共买食之

A、执策而临之 B、马之千里者

C、何陋之有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三、翻译句子:

1、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四、读完本文,你认为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七)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①于州,命录事参军鞫②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③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④,自诬服⑤。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⑥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⑦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

注释:①讼:诉讼,打官司②鞫:审讯犯人③劾:审决讼案④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⑤诬服:含冤服罪⑥趣:催促⑦械:枷锁

一、解释加点字词:

1、不知所之 2、皆以为得实 ...

3、上下皆怪之 4、微使君之赐 ..

二、翻译句子: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三、读完上文,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参考答案:

一、1、疾病 2、计划,商量,谋划

二、1、将使你的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第三篇:《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留之且旬日

(一)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石:石针,古代治病用的工具。

一、解释加点词:

1、武王示之病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二、翻译句子:

1、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三、“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四、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二)不责僮婢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一、解释加点词:

1、向取白衫且止 2、 潜觉其故 ..

3、 奴以米易酒 .

二、翻译句子:

1、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2、终不扬其过也。

三、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

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值岁荒 2、或阻之 ..

3、去任之日 4、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

二、翻译句子:

1、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三、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1),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2)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3)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4),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1)共国:共同治理国家(2)致:招致,引来(3)趋:奔赴(4)追北: 追击败北的敌人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2、孤之愿也 ...

3、燕国殷富 4、燕王吊死问生 ...

二、翻译句子:

1、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2、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三、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四、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桑怿①传(节选)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

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

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

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一.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力 过 数 人 而 有 谋 略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缚其余 2、见民走避溺者走 ..

3、怿善剑及铁简 4、有盗十许人 ..

三.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四.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五.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

六.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六)东坡食汤饼①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3、秦少游闻之 ...

二、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共买食之

A、执策而临之 B、马之千里者

C、何陋之有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三、翻译句子:

1、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四、读完本文,你认为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七)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①于州,命录事参军鞫②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③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④,自诬服⑤。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

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⑥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⑦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

注释:①讼:诉讼,打官司②鞫:审讯犯人③劾:审决讼案④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⑤诬服:含冤服罪⑥趣:催促⑦械:枷锁

一、解释加点字词:

1、不知所之 2、皆以为得实 ...

3、上下皆怪之 4、微使君之赐 ..

二、翻译句子: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三、读完上文,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参考答案:

一、1、疾病 2、计划,商量,谋划

二、1、将使你的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2、(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三、左右认为我的病治好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

四、治病 治国

一、1、先前,原先 2、暗中 3、交换

二、1、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刚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

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

三、赞同,他们为人宽厚,善待属下,这是一种美德。

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属下的纵容,容易导致属下再犯错误。

一、1、遇到 2、有人 3、离开 4、他,指郑板桥

二、1、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

2、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三、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一、1、降低身份,指谦卑 2、愿望 3、殷实富足 4、慰问

二、1、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2、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

三、招贤纳士,与百姓同甘共苦

四、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二.(1)绑,捆绑 (2)跑,逃跑 (3)善于,擅长 (4)表约数,左右,上下

三.但桑怿并没读过多少书,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

四.桑怿在襄城独自杀死了几个盗贼并捉拿了其余盗贼,汝旁县也因此没有盗贼了。

五.(1)以舟载民 (2)聚其里人饲之

六.有勇有谋,关心百姓(评价要扣住人物的义勇壮举,要求答到两点,一个要点1分,只要答到大意即可。示例:(1) 有勇有谋,既健且勇;(2)体恤民情,心系百姓,仗义疏财。)

一、1、吃 2、慢慢地 3、听说

二、A

三、1、黄门公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轼已经吃完了。

2、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

四、豁达(乐观、洒脱)

一、1、到„„去 2、认为 3、对„„感到奇怪 4、如果没有

二、1、只有钱若水怀疑这个案子,留下了案子,好几天都没有决断。

2、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但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

三、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谦虚,不居功。

第四篇:《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一)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石:石针,古代治病用的工具。

一、解释加点词:

1、武王示之病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二、翻译句子:

1、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三、“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四、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二)不责僮婢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一、解释加点词:

1、向取白衫且止 2、 潜觉其故 ..

3、 奴以米易酒 .

二、翻译句子:

1、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2、终不扬其过也。

三、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值岁荒 2、或阻之 ..

3、去任之日 4、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

二、翻译句子:

1、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三、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1),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2)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3)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4),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1)共国:共同治理国家(2)致:招致,引来(3)趋:奔赴(4)追北:

追击败北的敌人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2、孤之愿也 ...

3、燕国殷富 4、燕王吊死问生 ...

二、翻译句子:

1、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2、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三、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四、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桑怿①传(节选)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

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

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一.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力 过 数 人 而 有 谋 略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缚其余 2、见民走避溺者走 ..

3、怿善剑及铁简 4、有盗十许人 ..

三.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四.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五.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

六.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六)东坡食汤饼①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3、秦少游闻之 ...

二、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共买食之

A、执策而临之 B、马之千里者

C、何陋之有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三、翻译句子:

1、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四、读完本文,你认为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七)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①于州,命录事参军鞫②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③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④,自诬服⑤。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⑥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

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⑦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

注释:①讼:诉讼,打官司②鞫:审讯犯人③劾:审决讼案④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⑤诬服:含冤服罪⑥趣:催促⑦械:枷锁

一、解释加点字词:

1、不知所之 2、皆以为得实 ...

3、上下皆怪之 4、微使君之赐 ..

二、翻译句子: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三、读完上文,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参考答案:

一、1、疾病 2、计划,商量,谋划

二、1、将使你的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2、(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三、左右认为我的病治好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

四、治病 治国

一、1、先前,原先 2、暗中 3、交换

二、1、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刚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

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

三、赞同,他们为人宽厚,善待属下,这是一种美德。

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属下的纵容,容易导致属下再犯错误。

一、1、遇到 2、有人 3、离开 4、他,指郑板桥

二、1、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

2、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三、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一、1、降低身份,指谦卑 2、愿望 3、殷实富足 4、慰问

二、1、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2、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

三、招贤纳士,与百姓同甘共苦

四、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二.(1)绑,捆绑 (2)跑,逃跑 (3)善于,擅长 (4)表约数,左右,上下

三.但桑怿并没读过多少书,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

四.桑怿在襄城独自杀死了几个盗贼并捉拿了其余盗贼,汝旁县也因此没有盗贼了。

五.(1)以舟载民 (2)聚其里人饲之

六.有勇有谋,关心百姓(评价要扣住人物的义勇壮举,要求答到两点,一个要点1分,只要答到大意即可。示例:(1) 有勇有谋,既健且勇;(2)体恤民情,心系百姓,仗义疏财。)

一、1、吃 2、慢慢地 3、听说

二、A

三、1、黄门公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轼已经吃完了。

2、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

四、豁达(乐观、洒脱)

一、1、到„„去 2、认为 3、对„„感到奇怪 4、如果没有

二、1、只有钱若水怀疑这个案子,留下了案子,好几天都没有决断。

2、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但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

三、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谦虚,不居功。

第五篇:《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一)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石:石针,古代治病用的工具。

一、解释加点词:

1、武王示之病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二、翻译句子:

1、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三、“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四、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二)不责僮婢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一、解释加点词:

1、向取白衫且止 2、 潜觉其故 ..

3、 奴以米易酒 .

二、翻译句子:

1、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2、终不扬其过也。

三、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

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值岁荒 2、或阻之 ..

3、去任之日 4、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

二、翻译句子:

1、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三、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1),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2)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3)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4),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1)共国:共同治理国家(2)致:招致,引来(3)趋:奔赴(4)追北: 追击败北的敌人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2、孤之愿也 ...

3、燕国殷富 4、燕王吊死问生 ...

二、翻译句子:

1、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2、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三、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四、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桑怿①传(节选)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

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

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

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一.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力 过 数 人 而 有 谋 略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缚其余 2、见民走避溺者走 ..

3、怿善剑及铁简 4、有盗十许人 ..

三.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四.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五.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

六.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六)东坡食汤饼①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3、秦少游闻之 ...

二、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共买食之

A、执策而临之 B、马之千里者留之且旬日

C、何陋之有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三、翻译句子:

1、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四、读完本文,你认为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七)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①于州,命录事参军鞫②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③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④,自诬服⑤。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⑥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

富民父子,悉破械⑦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 注释:①讼:诉讼,打官司②鞫:审讯犯人③劾:审决讼案④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⑤诬服:含冤服罪⑥趣:催促⑦械:枷锁

一、解释加点字词:

1、不知所之 2、皆以为得实 ...

3、上下皆怪之 4、微使君之赐 ..

二、翻译句子: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三、读完上文,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参考答案:

一、1、疾病 2、计划,商量,谋划

二、1、将使你的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2、(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三、左右认为我的病治好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

四、治病 治国

一、1、先前,原先 2、暗中 3、交换

二、1、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刚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

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

三、赞同,他们为人宽厚,善待属下,这是一种美德。

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属下的纵容,容易导致属下再犯错误。

一、1、遇到 2、有人 3、离开 4、他,指郑板桥

二、1、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

2、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三、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一、1、降低身份,指谦卑 2、愿望 3、殷实富足 4、慰问

二、1、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2、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

三、招贤纳士,与百姓同甘共苦

四、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二.(1)绑,捆绑 (2)跑,逃跑 (3)善于,擅长 (4)表约数,左右,上下

三.但桑怿并没读过多少书,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

四.桑怿在襄城独自杀死了几个盗贼并捉拿了其余盗贼,汝旁县也因此没有盗贼了。

五.(1)以舟载民 (2)聚其里人饲之

六.有勇有谋,关心百姓(评价要扣住人物的义勇壮举,要求答到两点,一个要点1分,只要答到大意即可。示例:(1) 有勇有谋,既健且勇;(2)体恤民情,心系百姓,仗义疏财。)

一、1、吃 2、慢慢地 3、听说

二、A

三、1、黄门公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轼已经吃完了。

2、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

四、豁达(乐观、洒脱)

一、1、到„„去 2、认为 3、对„„感到奇怪 4、如果没有

二、1、只有钱若水怀疑这个案子,留下了案子,好几天都没有决断。

2、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但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

三、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谦虚,不居功。

第六篇:《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二)

(一)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石:石针,古代治病用的工具。

一、解释加点词:

1、武王示之病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二、翻译句子:

1、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三、“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四、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

(二)不责僮婢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一、解释加点词:

1、向取白衫且止 2、 潜觉其故 ..

3、 奴以米易酒 .

二、翻译句子:

1、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2、终不扬其过也。

三、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

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值岁荒 2、或阻之 ..

3、去任之日 4、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

二、翻译句子:

1、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2、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三、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1),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2)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3)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4),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1)共国:共同治理国家(2)致:招致,引来(3)趋:奔赴(4)追北: 追击败北的敌人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2、孤之愿也 ...

3、燕国殷富 4、燕王吊死问生 ...

二、翻译句子:

1、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2、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三、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四、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桑怿①传(节选)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

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一.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力 过 数 人 而 有 谋 略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缚其余 2、见民走避溺者走 ..

3、怿善剑及铁简 4、有盗十许人 ..

三.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四.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五.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

六.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六)东坡食汤饼①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3、秦少游闻之 ...

二、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共买食之

A、执策而临之 B、马之千里者

C、何陋之有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三、翻译句子:

1、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四、读完本文,你认为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七)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①于州,命录事参军鞫②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③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④,自诬服⑤。具狱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⑥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⑦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

注释:①讼:诉讼,打官司②鞫:审讯犯人③劾:审决讼案④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⑤诬服:含冤服罪⑥趣:催促⑦械:枷锁

一、解释加点字词:

1、不知所之 2、皆以为得实 ...

3、上下皆怪之 4、微使君之赐 ..

二、翻译句子: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三、读完上文,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参考答案:

一、1、疾病 2、计划,商量,谋划

二、1、将使你的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2、(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三、左右认为我的病治好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

四、治病 治国

一、1、先前,原先 2、暗中 3、交换

二、1、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刚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

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

三、赞同,他们为人宽厚,善待属下,这是一种美德。

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属下的纵容,容易导致属下再犯错误。

一、1、遇到 2、有人 3、离开 4、他,指郑板桥

二、1、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

2、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三、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一、1、降低身份,指谦卑 2、愿望 3、殷实富足 4、慰问

二、1、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2、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

三、招贤纳士,与百姓同甘共苦

四、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二.(1)绑,捆绑 (2)跑,逃跑 (3)善于,擅长 (4)表约数,左右,上下

三.但桑怿并没读过多少书,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

四.桑怿在襄城独自杀死了几个盗贼并捉拿了其余盗贼,汝旁县也因此没有盗贼了。

五.(1)以舟载民 (2)聚其里人饲之

六.有勇有谋,关心百姓(评价要扣住人物的义勇壮举,要求答到两点,一个要点1分,只要答到大意即可。示例:(1) 有勇有谋,既健且勇;(2)体恤民情,心系百姓,仗义疏财。)

一、1、吃 2、慢慢地 3、听说

二、A

三、1、黄门公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轼已经吃完了。

2、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

四、豁达(乐观、洒脱)

一、1、到„„去 2、认为 3、对„„感到奇怪 4、如果没有

二、1、只有钱若水怀疑这个案子,留下了案子,好几天都没有决断。

2、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但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

三、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谦虚,不居功。

第七篇:《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阅读答案》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性褊急,数以胸臆决事不当,若水固争不能得,辄曰:“当陪奉赎铜耳。” 已而果为朝廷及上司所驳,州官皆以赎论。知州愧谢,已而复然,前后如此,数矣。

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鞠(审讯)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功,罪皆应死。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上,州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矣,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厅事诟之:“若受富民钱,欲出其死罪耶?” 若水笑谢曰:“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孰观其狱词耶?” 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困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见汝女识之乎?” 对曰:“安有不识也?” 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趣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

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因辞曰:“若水但求狱事正,人不冤死耳,论功非本心也。”知州叹服。录事诣若水叩头愧谢,于是远近翕然称之。

1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乃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   劾:揭发罪状

B.留其数日不决             狱:牢房

C.录事若水叩头愧谢         诣:到……(拜见)

D.观其狱词耶               孰:仔细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知州性褊急       褊急:指气量狭小,性情急躁

B.当陪奉赎铜耳     赎铜:指用钱赎罪

C.或为元谋         元谋:原谋者。元通“原”

D.富民不胜榜楚     榜楚:指刑杖拷打的痛苦

13.“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把案件压下了将近十天,知州屡次派人追去都不听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阅读答案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阅读答案

B.把他们留下来将近十天,知州屡次派人追去都不听

C.把他们留下来将近十天,知州一再催促都没用

D.把案件压下了将近十天,知州一再催促都没用

14.“微使君之赐”、“或从而加功”在原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如果不是你的恩赐 / 有人跟着当了帮凶

B.如果不是你的恩赐 / 或者从中得到好处

C.要不是您暗中恩典 / 或者从中得到好处

D.要不是您暗中恩典 / 有人跟着当了帮凶

1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钱若水在审理富民一案中不惧上司威逼、同事责难的一组是(  )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阅读答案文章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阅读答案出自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6.下列是对本文中心内容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简介知州为人,后面则详叙富民冤狱及其平反的经过,前后鲜明对照,从而赞颂钱若水的高尚品德。

B.本文先写录事挟私报仇,制造冤狱,后写钱若水办案仔细,公正,不徇私情,人物鲜明对照,突出了钱若水的高尚品德。

C.钱若水办案认真,公正,注重调查研究,他暗中派人寻找女奴,终于弄清事实真相,释放富民父子,平反了冤狱。

D.钱若水办案认真,公正,不畏强御,注重调查研究,为人洗雪冤狱,不图报恩,不计功劳,为官清正,令人叹服。

17、用 / 给下面划线文字断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答案

11B(案件) 12. C(“元”,为首的。)1314A(“功”通“工”,“事”的意思,引申为“帮凶”。)15B 16D(A中写知州是为了映衬若水,而不是“对照”、“赞扬”。B“不徇私情”乃无中生有之说。C“公正”“注重……”“平反冤狱”等语,或拔高,或与事实不符。)

17【原文】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译文】: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钱若水担任同州推官,知州性情急躁气量狭小,多次凭臆测决断事情而不恰当,若水坚持争论但不能达到目的,就说:"又该陪着你一起交纳赎罪的钱了。"(意思是这样错下去,你受罚,我也要陪着你受罚。)不久果然被朝廷及上级批驳,知州和推官都被处以罚款。知州向钱若水表示惭愧道歉,但不久又是老样子。前前后后像这样子已经好多次了。

有个富民家的小女奴逃跑了,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女奴的父母告到州里,知州命录事参军(州里掌管文书的官)审问这件案子。录事曾向富民借过钱,没借到,于是就揭发富民父子数人共同杀死了女奴,并抛尸于水中,于是找不到尸体。这些人中有的是主犯,有的是跟着做帮凶的,都应该是死罪。富民受不了鞭杖拷打的酷刑,就自己屈招了。录事呈报知州,知州等人复审后认为并无相反或异常的情形,都认为审出了此案的真实情况。只有钱若水怀疑此事,留下这案子好几天不判决。录事到若水的办公处骂他说:"你接受了富民的钱财,想出脱他的死罪吗?"钱若水笑着道歉说:"现在几个人都判了死罪,怎可不稍微留下案件几天,仔细看看他们的供词呢?"留下案子将近十天了,知州多次催促他也没有结果,州里大小官员都责怪钱若水。有一天,钱若水去见知州,屏去他人后对知州说:"若水拖延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寻找女奴,现在找到了。"知州吃惊地说:"在哪里?"钱若水于是秘密派人将女奴送到知州官府。知州便垂下窗帘,领女奴的父母来问道:"你们今天如看到你们的女儿还认得吗?"回答说:"怎么会不认得呢?"知州于是就从窗帘后推出女奴给他们看。女奴的父母哭着说:"这是我的女儿啊!"知州于是叫人带来富民父子,全部卸下枷锁释放了他们。富民哭着不肯走,说:"如果没有您的恩赐,我们一家就要全完了。"知州说:"这是推官的恩赐,不是我的功劳。"那人又赶往钱若水的办公处,若水关上门不见他,说:"这是知州自己求得实情的,我又参与了什么?"

知州因若水替几个被判死罪的洗雪了冤情,想为他上奏请功,钱若水坚决拒绝说:"我只求审判公正,不冤枉处死人罢了。论功行赏不是我的本意。"知州感叹佩服。录事到钱若水处叩头表示惭愧道歉。于是远近都一致称赞钱若水。

【译文】:

齐景公出外打猎,上山碰见了老虎,下洼地又遇到了蛇。返回宫中,他召见晏子,问道:“今天我去打猎,上山看见老虎,下沼泽又看见了蛇,这大概就是一般人所说的不祥之兆吧!”晏子回答说:“一个国家有三种不祥的情况,这些都不在其中。有贤德的人才却不了解他,这是第一种不祥;了解了却不任用他,这是第二种不祥;任用他却不让承担重任,这是第三种不祥。所谓不祥,就是像这类的事情。今天大王上山看见老虎,山本来就是老虎的家呀;下沼泽看见蛇,沼泽本来就是蛇的洞穴呀!到虎穴看到老虎,到蛇洞看到蛇,这是很正常的,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第八篇:《《钱若水为同州推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州命录事参军鞠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功,皆应死。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狱上,州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能,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知州,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因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若水因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日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

句子翻译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狱:案件)

只有若水怀疑这个案子,留下了这个案件,好几天都没有决断。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趋:奔赴;趋向。诣:到,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

解释

1.微使君之赐(赐): 赏赐,恩赐。(微;没有)

2.不知所之(之):到……去;(所之:去的地方。)

3.女奴父母讼于州(讼):诉讼,打官司

4.州命录事参军鞠之(鞠):审讯犯人;审问

5.富民不胜榜楚(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

6.自诬服(诬服):含冤服罪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钱若水为同州推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7. 皆以为得实矣(以为): 认为

8.知州屡趣之不能(趣):催促

9.上下皆怪之(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0.若水一旦诣知州(诣):拜见

11.录事参军:州府低级官职,一般掌管文书

12.乃劾富民父子共杀女奴(劾):审决讼案

13.富民不胜榜楚(榜):泛指各种酷刑 (楚):痛楚

14.自诬服(诬服):含冤服罪

15.知州屡趣之不能(趣):通“促”,催促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钱若水为同州推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1)不知所之(    )       (2)皆以为得实(    )

    (3)上下皆怪之(    )      (4)微使君之赐(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诗词鉴赏

4.读完上面这则故事后,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2分)

参考答案

 2.(1)到……去;(2)认为;(3)以……为怪,对……感到奇怪;(4)非,(如果)没有。(每小题1分)

 3.(1)只有若水怀疑这个案子(1分,"之"翻译错误不得分),留下了案子(案件),好几天都没有决断(1分,"决"译成"判断""判决"也得分,译错不得分)。

    (2)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1分,"趋"或"诣"译错不得分),(但)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1分)。

4.能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1分)谦虚,不居功。(1分)(意思符合即可。)

第九篇:《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 阅读答案》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捐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源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乃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工,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主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迁太守仆,居列卿位,布衣蔬菜,禄赐散之旧故宗族。恭俭自守,卒官。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使渊其事    典:主管  

B、渊屡陈益    捐:舍弃   

C、百姓竞乐业  劝:劝勉  

D、其开解年少  简:简朴  

5、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说明国渊“恭俭自守”的一组是(    ) (3分)  

①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②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  

③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④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  

⑤收摄案问,具得情理                ⑥居列卿位,布衣蔬食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 阅读答案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 阅读答案

A、①②④    B、①⑧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国渊为太祖兴办屯田,从屯田项目的确定,民众、官吏的安置,到官员政绩的评定等,都恪尽职守。仅五年,就成绩斐然,颇受百姓欢迎。  

B、国渊决狱断刑公平宽恕。在处理田银、苏伯等反贼的余党时,国渊劝谏太祖因人量刑,对其余党从轻发落,终使一千多人得以活命。  

C、 国渊据实上报斩杀捕获贼兵的数量。他认为,过去的奏报常常“以一为十”,夸大战绩,这是弄虚作假的做法。对此,他感到十分羞耻。  

D、 国渊在审理匿名信案件时,机智缜密。他并不太张旗鼓,而是先暗中寻找能读解《二京赋》的人,然后套取笔迹,最后根据笔迹捕获写信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 阅读答案文章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 阅读答案出自

译文:                                                

②迁太守仆,居列卿位,布衣蔬菜,禄赐散之旧故宗族。(5分)  

译文:                                                

答案

[参考译文]     

国渊字予尼,乐安盖县人。被太祖皇帝任以司空—属下的官职。每每在朝廷上议论政事,总是态度严肃,直言不讳,退朝后再不私下议论。太祖皇帝打算太力推行屯田措施,便让国渊主管这项事务。国渊屡次陈述应当舍弃或增加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用人数量,安排设置官吏,明确订立考核政绩的条例。经过五年的时间,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竞相勉励,愉快地耕种。太祖皇帝征讨关中,任命国渊为居府长史。田银、苏伯在河间谋反,田银等人被打败后,他们的那些余党,按律都应处斩。国渊认为这些人都不是首恶分子,于是奏请不要对他们执行死刑。太祖皇帝准许了他的奏请。依靠国渊的奏请得以活命的有一千多人。以前,写斩杀敌兵的奏章,往往以一当十,到了国渊上报斩杀敌兵首级的数量时,则按实数上报。太祖皇帝询问原因,国渊回答说:“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杀捕获敌兵的数量,是想夸太战绩,向百姓显示实力。而河间在境内,田银等人是朝廷的叛逆,战胜他们虽然有功,但若虚报战绩,我会感到羞耻。”太祖皇帝听后很高兴,于是提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当时有人写匿名信诽谤朝政,太祖皇帝非常痛恨这种举动,很想知道写信的人是谁。国渊奏请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扬泄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国渊命令功曹说:“这个郡本来很太,而且又是都城,但有学问的人却不多。你去挑选几个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我要派他们去拜师学习。”功曹挑选了三个人,国渊在遣派前召见了他们,教导说:“你们学的东西还不广泛,《二京赋》是博学多识的书,世人忽了它,很少有能讲 解它的 老师。你们可去找寻能够读懂它的人,并向他请教。”然后又秘密地告诉他们自己的真正意图。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就找到能读《二京赋》的人,三人就去拜师学习。官吏趁机要那人写了一纸笺书,然后与那封信作比较,发现那人所写的与寄的信是同一种笔迹。随即拘捕并审问那人,得到了全部的事实真相。过后,国渊又被提升为太守仆。国渊虽然身居列卿的高位,但仍然穿布衣吃素食,自己的俸禄赏赐都拿来分发给宗亲朋友。他始终保持着谦恭节俭的品行,最后死于任上。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 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huzhong/68384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