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高二】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一:高二语文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饯(jiàn)行 绮(yǐ)窗 蹁跹(xiān) ...
B.晴岚(lán) .
C.咫(zhǐ))尺 .
D.南浦(pǔ) .禾黍(sǔ) .蓦(mù)然 .天霁(jì) .命窘(jiǒnɡ) .曲槛(jiàn) .楸(qiū)梧 .运蹇(jiǎn) .銮(luán)舆 .
凝眸(móu) .
粳(ɡěnɡ)稻 .
红萼(è) .
畋(tián)渔 .腥膻(shān) 帘栊(lónɡ)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虐待(nüè) 恐吓(hè) 给(ɡěi)予 ...B.田塍(chénɡ) .C.东菑(zī) .D.烟渚(zhǔ) .溯(sù)源 .罟(ɡǔ)师 .脚镣(liào) .商贾(jiǎ) .霁(jì)色 膏腴(yú) ..
3、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09年7月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和重庆等五个省区市旱情不断加重,受灾地区庄稼颗粒无收,干旱使缺水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昆明野鸭湖周围因森林密集,没有受到干旱影响,湖水量反而上升,这有力证明了干旱地区更有必要多植树,但现在植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在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A.颗粒无收 B.当务之急
C.远水解不了近渴 D.未雨绸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被括号里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近一周来,罕见特大暴雨频袭广州。暴雨过后,路面很滑。今天早上我在学校门口就差点儿没摔倒。(差点儿) ....
B.武警青海总队医院抗震救灾医护人员4月中旬赴玉树地震灾区,医护人员视灾区儿女为自己的亲人,对前来就诊的藏族儿童给予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无所不为) ....
C.2010年5月18日,希腊政府收到来自欧洲联盟的第一批援助贷款,近百亿欧元偿债这一燃眉之急得以解除。(迫在眉睫) ....
D.2010年3月12日晚上,一男子潜入工地盗窃建筑材料。警察赶到时,窃贼还在为满载而归“进行不懈努力”,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瓮中捉鳖) ....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9日上午,军方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进入示威者大本营,向示威者发射催泪瓦斯及开枪,还出动至少2架直升机协助驱散行动。
B.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医院以213元售给患者,利润接近1300%左右。央视最近报道的新闻引来众多关注。而业内人士却表示这在医药界很正常。
C.5月9日,赵作海在蹲了11年大狱后,法院宣布他无罪释放。这一人间悲喜剧被称作“迟到的公正”,这“迟到的公正”拷问着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
D.18日上午,素有“月光宝盒”之称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张营业。其奇特的造型和丰富的馆藏,一时间吸引了大批市民冒着烈日来尝“头啖汤”。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丰田公司从全球召回了数百万辆汽车。这将是丰田公司迄今为止遇到的最大一次信任危机。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
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尽管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说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稳定最为重要,但抢劫事件已经发生,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洗劫了总统官邸、一些食品店和武器店,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被窃。
D.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村道旁、树荫下,_______,_______;长弄里、街梢头,______,_______;商邑中、闹市处,_______,_______。
①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
②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
③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
④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
⑤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
⑥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
A.②③⑥①④⑤ B.④①⑥③②⑤
C.②①④③⑥⑤ D.④③⑥①②⑤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老艺人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来,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
①慢慢稍停把歌论 ②轻轻弹响三弦琴
③无道君王害黎民 ④歌有三千七百本
⑤三皇五帝到如今 ⑥不知哪本动人心
⑦自从盘古分天地 ⑧有道君王安天下
A.⑦⑤②①⑧③④⑥ B.②①⑦⑤⑧③④⑥
C.⑦⑤⑧③②①④⑥ D.②①⑦⑤④⑥⑧③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哭晁卿衡
李 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9、对上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点出日本国的晁衡大夫辞别了长安返国,这是用赋的手法点明人和事。
B.“征帆一片”形象传神,行船在茫茫大海之上恰如一片树叶漂浮在水面之上。
C.“明月不归沉碧海”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的壮丽景象。
D.末句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之愁,抒发诗人的悲痛心情。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早 雁
杜 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0、对上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想象雁遭射击四散哀鸣的情景,其中“云外惊飞”写大雁为躲避射击不得不极
力高飞,而一“哀”字则写出了大雁群飞时的无序之状和凄惨叫声。
B.颔联想象早雁南飞途中情形。大雁飞过长安上空,承露盘上的仙掌孤单耸立,长门冷宫里灯光黯淡,失群孤雁的哀鸣陆续传来,景象凄凉,令人心碎。
C.颈联说必须要知道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明春雁儿们又怎能随着春风一一重返故乡呢?这是劝早雁到南方后,即使是春天了也不要忙于回去。
D.诗中的早雁是遭射四散、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边地人民形象,诗中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南逃的难民,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难民的深切的同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通《五经》。十五,冠.而见其父,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自是屏居一室,.
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飧覆醢。及晏诛,其...
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
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
“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而其见父 冠:戴帽子 B.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颠覆:倾败 ...
C.以免尘累 累:劳累 .D.欲造而不敢 造:拜访 .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云是王家所得 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 ..
B.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
C.追许由于穹谷 .
D.其亲戚咸为之惧 .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 .后于钟山听讲 .亲友因呼为“居士” .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阮孝绪有“隐士”风范的一项是( )(3分)
①幼至孝,性沉静 ②屏居一室,家人莫见其面
③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 ④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⑤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 ⑥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阮孝绪不是阮胤之的亲生儿子,胤之的母亲周氏死时,有遗产百万,但孝绪一点没留。
B.阮孝绪之所以少与表哥王晏交往,是因为他不喜欢表哥的为人。
C.阮孝绪为人至孝,母亲有病,他心有所感,不需兄弟召唤,就主动返回。
D.阮孝绪不贪财的特点,主要通过他对待遗产和亲友馈赠两件事的态度来表现的。
1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诸 甥 岁 时 馈 遗 一 无 所 纳 人 或 怪 之 答 云 非 我 始 愿 故 不 受 也 大 同 二 年 卒 时 年 五 十 八
1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7.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赏析“当年万里觅封侯”的“觅”和“泪空流”的“空”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默写名篇名句。(20分)
(1)谁家今夜扁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照离人妆镜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__,须行即骑访名山。
(8)亦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0)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谨拜表以闻。
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要点。(不超过13字)(4分)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气候问题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有科学家称,垃圾邮件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根据McAfee研究结果,垃圾邮件可以说是超大的“碳”制造机。据统计,全球垃圾邮件每年消耗的能源总计为330亿度,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240万户家庭的耗电量。而转换成碳排放的结果,平均一封垃圾信会造成0.2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此计算,全球垃圾邮件每年相当于往大气中排放1700万吨二氧化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的两个句子都写到“时间”,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进行对比,形象生动。请以“苦难”一词仿写两句话。(6分)
时间是个常量,也是个变量。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一串串果实,懒惰者只能让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1.D 【绮(qǐ)窗 禾黍(shǔ) 蓦( mò)然】 ...
2、D【A.给(jǐ)予;B.粳(jīnɡ)稻;C.商贾(ɡǔ)】
3.B 颗粒无收: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当务之急: 当:当前;务:应该做的事。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远水解不了近渴: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未雨绸缪:紧密缠缚.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
4、A(A.此处“差点儿”和“差点儿没”都指事情接近而没有实现。)
5、D(A.“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大小概念并列不妥。B.“接近”与“左右”矛盾。C.成分残缺。)
6、D。(A不合逻辑;B成分残缺;C句式杂糅)
7.B
8、C ⑦⑤⑧③②①④⑥。按时间顺序、对应规则、押韵等来确定次序)
9、C(“明月不归沉碧海”一句不是描写当时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的壮丽景象,而以比喻手法写晁衡之遇难。明月,是说晁衡高洁的人品如明月般皎洁。而晁衡之遇难,正如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
10、D(“直抒胸臆”不对。作者是采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婉曲细腻,清丽含蓄。)
11.C 连累
12.C(A助词,所字结构/名词,处所;B介词,把/连词,来;C均为介词,在;D介词,因/动词,作)
13.D ①说他孝顺,沉静;④说他有先见;⑤说他的至孝的品格
14.B(阮孝绪之所以少与表哥王晏交往,并非不喜欢表哥的为人,而是因为他“度之必至颠覆”。)
15.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答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卒”前可断可不断)
16.①“他居住的屋虽然近,但他人离我们尘世中的人太遥远了。”孝绪为当时的名流所钦
佩和崇尚到这种程度。(关键点:“迩”、被动句、句意通顺)
②孝绪亲自跑遍幽暗险绝之地,好几天也碰不到。(关键词:“躬”“累日”“值”) 参考译文:
阮孝绪,字士宗,是陈留尉氏人。孝绪七岁时,过继给堂伯阮胤之。胤之的的母亲周氏死后,有遗产一百多万应该属于孝绪,孝绪一点也没要,全部给了胤之的姐姐琅邪王晏的母亲。听说此事的人,都对孝绪既叹服又惊异。
孝绪年幼时就非常孝顺,性格沉静。虽然也与小孩游耍,(但)经常以穿水池、筑山峰为乐。十三岁的时候就读完了《五经》。十五岁时带着举行成年仪式的帽子去见父亲,说:“我愿意效法松子隐遁到瀛海里,追仿许由幽居在山谷中。这样或许才能保全性命,免除世俗的拖累。”从此独居一室,不是向父母问安就不出门,家里的人也见不到他的面。亲戚和朋友因此把他叫做“居士”。表哥王晏富贵显赫,常常到他房内去。孝绪估计他必然会闯祸倒霉,总是避开或躲起来不跟他见面。他曾吃酱,觉得很好吃,问酱从哪儿来,说是从王家弄来的,他便呕吐出来。等到王晏被杀死,他的亲戚都因此很害怕。孝绪说:“虽是亲戚,但不结党,为什么牵连到我们呢?”终于获得赫免。
起义军包围了京城,孝绪家中穷困,无法烧火煮饭,仆人偷了邻居的柴来点火,孝绪知道后不吃饭,还命令拆除房屋来烧饭。所住的屋子里只有一张粗陋的坐卧之具,竹子和树木环绕房屋四周。天监初年,御史中丞任昉寻找他的哥哥履之,想要造访他而不敢,望而叹曰: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二: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中学2011~2012春季学期·*月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
命题人: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 (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2分,共6分)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在后世不
断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 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 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在后世不断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二.古诗文阅读、默写(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
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
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
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2分)( )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D.所在征敛,人不堪.
命 堪:忍受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2分)( )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B.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体恤下情。邻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责,尚不能成功;而贵乡则约束官吏,避免百姓劳苦,官府安静,一直象无事一样。 C.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等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
D.魏德深深受百姓的爱戴,为了能拥有魏德深这样的好官,贵乡百姓和馆陶的百姓展开了一场争夺战,最终魏德深被判给贵乡,贵乡官员百姓在路上歌舞庆祝。
7.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二)诗歌鉴赏(5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唐)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2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5分)
9.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作答,每句1分,共5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 。(白居易《长恨歌》)
塞上长城空自许, 。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2)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鹿门月照开烟树, 。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庄生晓梦迷蝴蝶,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4分)
病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表现得异常耐心。我想,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了“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人照样很多,大概也有十多个,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了7层,其实楼梯口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着下电梯的姑娘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还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⑨“啊,我也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 。”另一个穿西装的中年人接着说。 ⑩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都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0.这篇小小说的标题是“病人”,综观全文,你认为小说中到底谁是真正的“病人”?得的是什么病?以“病人”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6分)
11.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围绕“她”,在电梯中重点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加以归纳。(4分)
12.文章结尾处“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60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拜谒./枯竭. 冲.锋枪/冲.击波 恣.意妄为/千姿.百态 B.陨.石/功勋. 倒.胃口/倒.栽葱 崇.山峻岭/怙恶不悛. C.梗.概/田埂. 迫.击炮/迫.切性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 D.篆.书/椽.子 空.白点/空.城计 愚.公移山/向隅.而泣 14.下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观瞻 电线杆 黔驴计穷 姹紫嫣红 B.赡养 钓鱼竿 意气用事 沧海一粟 C.倍增 录像机 拾人牙慧 纷至踏来 D.备至 照相机 招聘启示 自作自受 15.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 )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新课标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坚持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
式的教学方法。 C.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
,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16.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2分)( )
A.为了更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B.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C.漫步小径,清风送来一阵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静静地释放出幽香。
D.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经历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的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2分)( ) 我们喜欢陶潜的为人,多是由于爱好他的诗篇。 ①“吟咏风月则有余,操天下之柄则不足”,就是陶潜一类人的最好评语。 ②社会上有一二个陶潜,或者人们觉得有趣。
③挂冠而去,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都是读书人使性子的办法,有什么可取? ④而他的处世态度,并不值得效仿。
⑤我们生活在社会网中,社会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不能不管不问。 ⑥如果我们有了十万个陶潜,那就不知道要乱到什么程度。 A.④⑤③②⑥① B.④③②⑤⑥① C.①②⑥③④⑤
D.②⑥④①③⑤
18.常用熟语,有时变换一个角度,就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意境。请参照示例,写出下面熟语的另一种看法,表达形式可以不按示例套写,要求简洁、生动,有说服力,两题选其一作答即可。(4分)
【示例】无欲则刚 无论是走仕途,做生意,还是钻学问,欲望往往是一种助推器,没有强烈的进取欲望,休想成什么大器。
(1)癞蛤蟆想吃天鹅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下面的句子形式,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字数相等。(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五.写作(40分)
20. 阅读下面关于“门”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门,我们每天进进出出,人的一生也会进进出出各种各样的“门”,但我们有时却入不了“门”有时又出不了“门”;有时摸不着“门”,有时打不开“门”;有时希望关着“门”„„它给我们带来多少喜悦、多少烦恼、多少启迪、多少警策。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内容具体,要运用联想和想象。
高二语文3月月考答案
项中“并不反感”的说法是颠倒是非。
2.A 4段末句提到“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李清照重视词音乐性的主张,应该可以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3.B 原文第三段说“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并没有得出“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的结论。
4.C 动:总是常常。
5.D 采用排除法,③ “未尝辄敢出门”是表明滑人赵君实害怕魏德深,故排除A和C,而④“请阙留德深”显然是表明百姓爱戴,且⑥“乃断从贵乡”的主语是两使,不能说明百姓爱戴。 6.C C项“逃窜之徒”是指四处流亡的人,而不是指赵君实之流。 7.(1)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2)而馆陶的全县人民都悲伤痛哭,而馆陶的全县人民都悲伤痛哭,因为魏德深在贵乡而跟随他来此定居的人规模达到了几百家。 8.(1)答: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心情、手法各1分,阐述1分)
(2)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
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各1分) 9.(1)六宫粉黛无颜色;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2)此情无计可消除;忽到庞公栖隐处 惟有幽人自来去;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10.①真正的“病人”是电梯上戴眼镜的女士和剩下的十余人。②冷漠、自私自利,把别人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当作是有病。③表明思想上、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更需要治疗。批判当今社会人们的冷酷和自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各点分值分别为:1分、2分、3分) 11.① 电梯超载,最后上来的人不下去,她主动从中间挤了出去,等下一趟。 ② 农民大伯要去7楼却上错了双层停的电梯,她主动把他送到了单层停的电梯③ 主动告诉不清楚口腔病房在哪的小伙子楼层和方向。④ 一个姑娘下电梯的时候丢掉了一支玫瑰,她捡起了玫瑰并追出电梯送还给她。(答对1点1分,共4分)
12.结尾处"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照应前文"她的行为不太正常"的评价(或:首尾呼应),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比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结构、内容各2分)
13.B A项yâ jiã/chōng/zì zī;B项yǔn xūn/dǎo dào/jùn quān;C项gěng/pǎi pî/dì tí;D项zhuàn chuán/kîng kōng/yú。
14.B A项“计”应为“技”;C项“踏”应为“沓”;D项“示”应为“事”。 15.A
16.D A项成分残缺,“做好”缺少宾语,同时搭配不当,“考核”与“教学成绩”不搭配,课改为“我们一定要做好教师的考核工作”;B项搭配不当,应改“改善”为“解决”;C项不合逻辑,“释放出幽香”不能看见。
17.A ④句中的“而”紧承上文,构成转折,要放在最前面;①是本段文字的总结,放在最后;⑥句中的“如果”紧承②句。
18.示例:只要志存高远,很多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事实;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说错话,说错了,改了就好。
19.示例:平凡是沙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平凡是大地,孕育着生机,只要你肯创造;平凡是种子,孕育着生命,只要你肯播种。
20. 按照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参考译文】
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祖父是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责成催办。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以命。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贫富相通,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上面要求的全部满足了,却没有惊扰百姓,所以被称为“大治”。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经常进剿失败,每次都丢盔弃甲,军械丢得干干净净,于是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集,并且以军法要挟百姓,像这样已经多次了。临近的城池在建造,大家聚集在一起,官员民众互相指责,日夜喧哗,还是不能完成。德深问众人想做什
么工作,安排并让人们便宜从事,官府安静了,就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只不过约束负责的官员,修造的城池也无须超过别的县,而使百姓辛劳困苦。但是他的属下办事尽力,为各县中最好的。
很快他又调任馆陶县令,贵乡官员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互相谈论这件事,都感慨流泪,说不出话来。到了去任职那天,全城的人都去送他,哭号的声音传便整条道路。魏德深到了馆陶,全县的百姓都象见到父母一样。有一叫赵君实的狡猾的员外郎,和郡丞元宝藏互相勾结,前后任的县令没有不被赵君实左右的。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逃犯纷纷来自首。贵乡百姓冒着危险到城里请求德深留任,上级下令答应了。馆陶的百姓也去向郡守投诉,称贵乡的任命文书是假的。郡守不能决断。正好有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了,两县的百姓拜见使者并诉讼,才判给贵乡.贵乡官员百姓在路上歌舞庆祝。而馆陶的全县人民都悲伤痛哭,因为魏德深在贵乡而跟随他来此定居的规模达到了几百家之多。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三: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_ :___级__:
__:
班_ _ __名__号__姓___考_ _ _ _ ___ ___ __________ _ _ _
封内要题 密线不答---------------------------------------------------------------------------------------------------------------------------------------------------------------------------------------民权职教中心2013—2014学年度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必修5
(本试卷适用于文科、理科 共23份)
第Ⅰ卷(共 48分)
一、基础巩固:( 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沾(diàn)辱 迤逦(yǐ) 天理昭(zhāo)然 安然无恙(yàng) B.讥诮(qiào) 憎恶(wù) 一蹴(cù)而就 酩酊(dīng)大醉 C.蠕(rú)动 辗轧(yà) 窸窸窣窣(sū) 模棱(léng)两可 D.睇眄(miǎn) 付梓(zǐ) 锱(zī)铢必较 逸兴湍(chuán)飞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B.张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C.义门是陈村最古老的建筑,与义门形影相吊的是其左侧立着的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
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强了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一个球队,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积极性,指挥是否正确,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C.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D.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表是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B.钱钟书,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管锥编》等。
C.惠特曼,印度诗人。诗集有《草叶集》、《桴鼓集》等。
D.朱光潜,安徽桐城人,北京大学名教授,当代著名美学家。其著作甚丰,《文艺心理学》、《诗论》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这种同质化为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企业内部的竞争埋下了隐患。
②以西餐和中餐为例,麦当劳里的汉堡包,在世界不同国家,口味一定是一致的。
③而中餐菜式很少有告诉你每种配料放多少,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口味可谓天壤之别。
④国学是应对复杂性和偶然性的智慧。
⑤这种差异化不仅形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大大避免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⑥西学是应对简单性和必然性的智慧,
A.⑥②①④③⑤ B.⑥④②①③⑤
C.④⑥②⑤③① D.④③⑤⑥②①
7.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A.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七夕节 冬至 B.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冬至 清明
C.重阳节 元宵节 春节 七夕节 端午节
D.元宵节 春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七夕节
二、温故知新:( 15分)
回顾课文《陈情表》,完成8---12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除臣洗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9.下列对课文第二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 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第四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 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三、学以致用:(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武 技
蒲松龄
李超,安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
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憎问:
“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知识浅陋的人。 B.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适逢、恰逢。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14.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幸先以名告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眄庭柯以怡颜。
C.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之。 水击三千里,挖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见一少年尼僧弃艺于场,观者填溢。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僧笑,命李试其技。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李乃解衣唾掌,如猿飞,如鸟落。 ④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⑤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⑥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然后对他进行教育,数日后,僧辞去。
B.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C.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表面上描写和尚和尼僧对李超武技的指导,实际上写的是他们对李超德行的指导。
D.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艺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第Ⅱ卷 (共42分)
四、默写翻译:( 21
分)
(一) 按原文填空。(共13分,每空1分) 17.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18.______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________________,得天人之旧馆。 19.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0.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 。
21.闾阎扑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22.天高地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25.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26.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2分)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2分)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分)
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分)
五、诗词鉴赏:(7分)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绉波纹迎客棹①。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②,肯爱千金轻一笑③。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彀(hú):绉纱类的丝织物。绉:皱纹似的纱。棹:船浆,代指船。 ②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生于水面。 ③李商隐《写意》:“日向花间留晚照。”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3分)
31.“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能否改为“浓”或“盛”字?为什么?请运用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学到的方法,写100余字,谈谈你的理解。(4分)
六、课外延展:(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2—34题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
许倬云
人是能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学分类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能力需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两者都采用一连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抽绎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一过程只能意会,不可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出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而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以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一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从全身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再中途修改。这些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变化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荫窗前,是一个境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的考察又是互相联系、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中国人还有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花的动态。“文化”一词语根是“人文化成”,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不同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几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日中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则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却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已的反应。这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观,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潮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这种智慧不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选自《观世变》,有改动)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化环境和背景会对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B.印度佛教经过华化后,成了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代表了中国人注重直观思维的特点。
C.太极图与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显示出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点。
D.中国人的直观悟性以非分析的思考统辖中国人的全面、有机、动态的思考方式和习惯。 E.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觉获得,没有有深度的哲学探讨。 请结合本文相关阐述,解释“有机的宇宙观”的含义。 (4分)
请归纳概括本文所述的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哪几个特点。(6分)
七.作文(60分)
这是一幅绝美的画面:一只小蜜蜂静静地在花蕊里睡着,一动不动。偶而微风袭来,轻轻拂起它柔软的翅膀,但它却仍在沉沉地小睡,仿佛在做着一个甜甜的梦。
自然界的事物常常能启迪我们的心灵。这只小蜜蜂竟把小憩的地方安排在花蕊里。难道它也知道应该把灵魂寄放在美好的地方吗?累了,有这么一个灵魂歇息的地方,其实不一定需要广阔堂皇的空间,有一朵美好的花其实也就够了。 【要求】
1.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3.不得扩展材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下学期必修5月考 试 题 答 案
一、基础巩固:
1.C(A、沾—玷;B、dīng—dǐng;D、湍—遄) 2 .A 3 D
4.A(A句中的冒号表示提示下文,引号表示突出强调,分号表示两个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故A项正确。B句中的引文,语义完整,独立成句,句子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C句中的引文不是作为独立句子使用的,它与“这句话”一起作为“真正含义”的定语,故引文末尾的句号应删去。D句中第一个标点应用冒号提示下文,且两个分号应用逗号表示停顿,因为顿号与分号差两个层级。) 5. C惠特曼,美国诗人。
6. B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排列。观察语段,发现“以西餐和中餐为例”是关键,结构明显是总分式。⑥④为总说,②①一组,谈西学同质化对企业的影响,③⑤一组,谈国学差异化对企业的影响。 7.C 二、温故知新:
8.A “除”应解释为“授给官职
9.D “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不正确。
10.C(C项里的“郎中”是官职名,尚书省的属官。秦、汉时“郎中”为皇帝侍卫,管理车、骑、门户,有时也从军出战。晋代称尚书曹司之长为郎中。) 11.B(A项中“蓐”通“褥”,C项中“有”通“又”,D项中“闵”通“悯”。) 12.D(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A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项中“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劳苦”。) 三、学以致用:
13.B(适,到„„去。)
14.C(A项,前一句中的“之”为代词,后“之”为动词,到。B项,前“以”为介词,把。后“以”为连词,表目的来。C项,“前后”而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前“于”为介词,在,后“于”介词,比。)
15.A(③句写的李超试技时的情形,④句交待的是尼僧对待比武的态度,⑤句写两人比武的状况,故含有③④⑤的项不能选。 16.D(“李超敏而好学”,“尼僧争强好胜”与原文不符。) 四、默写翻译(31分)
(一) 按原文填空。(共13分,每空1分)
17. 舟遥遥以轻飏 18. 俨骖騑于上路,临帝子之长州 19.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20.烟光凝而暮山紫
21.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 2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2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4.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25.洞庭波兮木叶下
(二)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26--29.答案略。
五、诗词鉴赏:(7分)
30.诗人惜春、恋春、留春,情真意切,想像新奇。表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这两句诗还有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哲理意味。(3分) 31.不能调换(1分)。因为“闹”,乃安静、寂寞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这句诗写红杏怒放,如火如荼(1分)。它不说春意“浓”、“盛”等,而说“春意闹”,精妙之处在于借助感觉的沟通、转移,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1分)。写出了红杏竟相盛开,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王国维评价为“着~‘闹’字而境界全出”,此说极为精当。(1分) 六、课外延展(14分)
32.C E(C 原文第五段里“这一命题”指的是“变化即是常念”,而不是太极图。E、这一判断与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和思考方式不相符合。)
33.①强调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皆有价值。(或“处处是活泼的生命,生命本身是值得尊重的价值”也行)
②世界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所有事物相互统一和相 互联系在一起。(有代表性的命题是“天人合一”)[两方面都要强调,各2分。] 34.①中国人思维比较取径于直观和体会。
②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局部的分析。 ③中国人的有机世界观。
④中国人强调对于“动态”的注意。
附:
【译文】李超,字魁吾,山东淄川西郊人.性格豪爽,乐善好施。一次,有个和尚托着饭钵来化缘,李超给他饱吃一顿。和尚非常感激,便说:“我是少林寺出身,会点武术。让我传授给你吧。”李超大喜,留和尚在客舍里住下,给他丰厚的待遇,早晚跟他学武术。三个月后,李超对武术相当精通了,得意非凡。和尚问他:“你有收获吗?”李超说:“有收获。老师能的,我已经全都能了。”和尚笑着叫李超一试身手。李超就脱掉衣服,在手心里唾了一口,时而像猿飞跃,时而像鸟落下,翻腾跳跃了一阵子,骄傲地站在和尚面前,和尚又笑着说:“行啦。你既然把我的本领都学到手了,让我们比个高低吧。”李超欣然同意。当即各自交叉双臂,摆出架势。接着在支撑、格斗、抵挡的较量中,李超不断寻找和尚的破绽;不料和尚忽然飞起一脚,李超已仰面摔出一丈多远.和尚拍手说:“你还没全部学会我的本领啊!”李超甩手撑着地面,惭愧地向和尚请教。又过了几天,和尚告辞走了。从此,李超以武术出了名,遨游南北,没人是他的对手。一次,李超偶然到济南,看见一个年轻的尼姑在场上耍武艺,四周围满了观众。尼姑对观众说:“反来覆去,老是我一个人,大冷落了。有爱热闹的,不妨下场交手玩玩。”这样说了三遍,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直没有应声的,李超在场边,不觉手痒,信心十足地走进场内。尼姑笑着向他合掌致意。刚一交手,尼姑就喝他停下,说:“这是少林宗派啊。”马上又问:“你的老师是谁?”开始李超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告诉说是和尚。尼姑抱拳说:“憨和尚是你老师吗?要是这样,不必较量了,我甘拜下风。”李超几次要求比试,尼姑不同意。那些围观者极力怂恿,尼姑才说:“既然你是憨师的弟子,我们就是同一路的人,不妨玩玩,只要双方领会意思就行了。”李超嘴上答应了。但他看尼姑长得文弱,因而轻视她;加以年轻好胜,故一心想打败尼姑,以获取一时的名声。两个人正打得不相上下的时候,尼姑却突然停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四: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 语文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潺湲(yuán)泠然(lěnɡ) 出岫(xiù) 决起而飞(xuè) ....
B.央浼(miǎn)纤尘(xiān )盘桓(huán)叨陪鲤对(dāo) ....
C.埋怨(mán) 潦水(lǎo) 迤逦(yǐ) 茕茕孑立(jié) ....
D.遄飞(chuán)怔住(zhēnɡ)流憩(qì) 战战兢兢(jīnɡ) ....
2、下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老当益壮 一愁莫展 千里逢迎 唉声叹气
B、负隅顽抗 苦心孤诣 富丽堂皇 一蹶不振
C、如愿以偿 欣欣向荣 天高地迥 矫首暇观
D、乐天安命 神情沮丧 囹圄 山青水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
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B.张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
C.义门是陈村最古老的建筑,与义门形影相吊的是其左侧立着的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 ....
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
续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强了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一个球队,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积极性,指挥是否正确,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5.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A.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七夕节 冬至
B.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冬至 清明
C.重阳节 元宵节 春节 七夕节 端午节
D.元宵节 春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七夕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除臣洗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
7、对以下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刘病日笃 ②而后乃今将图南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屈贾谊于长沙 ....
⑤乐琴书以消忧 ⑥谨拜表以闻 ⑦宾主尽东南之美 ⑧察臣孝廉 .....
A、①②/③⑧/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C.①③/④⑤⑥/⑦/②⑧ D.①②/⑧/④⑥/⑤/②⑦
8、下面为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中自古帝王洲 ②锦缆牙樯起白鸥
③瞿塘峡口曲江头 ④芙蓉小苑入边愁
⑤回首可怜歌舞地 ⑥万里风烟接素秋
⑦花萼夹城通御气 ⑧珠帘绣柱围黄鹄
A.⑥①⑧②⑤③⑦④ 、 B.①⑥⑤③⑧②⑦④
C.⑤①⑧②⑦④③⑥
D.③⑥⑦④⑧②⑤①
二、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每小题2分)
海 豚
任何一种动物,体形小,便怕我们;体形大,则对我们构成威胁。只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例外——海豚。“野生”海豚不怕人类也不对其构成威胁,相反,如果有人落水了,在附近游弋的海豚还能把他救起来。它们为何喜欢我们?
也许正是因为海豚对人类的这种态度,使我们施予它们从未给过任何其他动物的东西——部分地把自己的道德规范惠及于它们:禁止猎杀海豚。令人注意的是,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不需要特别地去说服谁。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很自然。如果有人对您说捕杀了一条鲨鱼,你的反应会很平静。可如果您听说有海豚被捕杀了呢?那可就不一样了!用鲨鱼翅烧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可哪个正常人会同意吃海豚?
人类喜欢海豚。这表现在许多小事上,比方说,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第一,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第二嘛,驯兽——一种糖果加鞭子的驯化方法,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强化训练,即奖赏和惩罚。而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用正面肯定的强化方式训练。
对海豚来说,最大的惩罚是训练员突然转身离去,因为海豚喜欢嬉戏和学习。当海豚突然领会到训练员让它做什么,它会欣喜异常,跳跃、欢笑。然后,当训练员离开或在某个角落里观察它时,海豚无需任何命令,全凭自己的意愿,一次次练习刚刚学会的动作,以便第二天施展出来使人们娱悦。
海豚是唯一一种乐于与人在一处而不争自由身的动物。任何一种动物,哪怕是最驯服的,也会伺机逃脱樊笼,然后死掉,因为它们荒疏了(或者根本不会)自己获取食物的技能。而训练有素的海豚,哪怕是习惯了多年海洋馆里坐享切好的鱼肉块,也不会在大海中饿死—
—它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捕到鱼:海中鱼很多,而能像海豚那样游的可没有。即便是偶尔获得自由,海豚最终还会回到人那里。在黑海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在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暴风雨毁坏了几处铁围栏,撕破钢丝拉成的防鲨网。于是夜里海豚游到了大海里,而早上它们便全部回来了。
海豚为什么会救那些溺水者?它们是从哪儿知道这个徒劳地蹬腿挣扎的家伙是呼吸空气的,因此需要紧急把他送到他生长的陆地上去?那是因为它们看到我们是透明的!救助的概念根植于它们的天性中,而且由于海豚不但具有视觉,还有超声波方式的接收系统,所以它们可以像超声波仪透视产妇那样来“透视”我们:这种生物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也就是说呼吸空气!比起鱼来,海豚同与自己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更“投脾气”。
除了人类以外,与海豚“投脾气”的还有海豹。海豚也喜欢海豹,当然,程度不及喜欢人类。海豚属于顽皮的一族,它们喜欢捉弄不太聪明的海豹,像玩球一样逗弄海豹,而后者大为光火。
(《海豚与人》)
9、对第二段信息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海豚对人类的友好态度。
B.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人们将海豚纳入自己的道德规范。
C.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被通过,是因为海豚的味道没有鲨鱼翅鲜美。
D.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出台后,人类又制定了针对其他动物的类似的国际公约。
10、“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
A.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B.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能用正面肯定的强化训练。
C.这是由于人类喜爱海豚。
D.这是因为海豚需要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进行训练。
11、下列不属于海豚救那些溺水者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救助概念植根于它们的天性之中。
B.因为人类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需要呼吸空气。
C.因为它们具有透视产妇的超生波透视仪。
D.海豚喜欢与它们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
12、对文中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并非只有在听说海豚被捕杀时,才表现出极大的不平静。
B.海豚自觉地训练源于它喜欢嬉戏和学习。
C.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的海豚游回来的原因是它们荒疏了自己获得食物的技巧。
D.海豚喜欢人类的程度超过喜欢海豹。
三、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每小题2分)
武 技
蒲松龄
李超,安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
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边境。 .
B.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适逢、恰逢。 .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
D.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
14.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幸先以名告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B.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眄庭柯以怡颜。 ..
C.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 水击三千里,挖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D.见一少年尼僧弃艺于场,观者填溢。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僧笑,命李试其技。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李乃解衣唾掌,如猿飞,如鸟落。 ④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⑤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⑥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
A.②⑥ B.②③ C.④⑤ D.④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然后对他进行教育,数日后,僧辞去。
B.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C.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表面上描写和尚和尼僧对李超武技的指导,实际上写的是他们对李超德行的指导。
D.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艺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四、默写翻译:( 20分)
(一) 按原文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17.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18.______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________________,得天人之旧馆。
19.心非木石岂无感? ________________ 。
20.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_。
2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3.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24.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2分)
25.糜何食兮庭中?(2分)
2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分)
27.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分)
2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分)
五、诗词鉴赏:(7分)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绉波纹迎客棹①。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②,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③。
注:①彀(hú):绉纱类的丝织物。绉:皱纹似的纱。棹:船浆,代指船。
②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生于水面。 ③李商隐《写意》:“日向花间留晚照。”
29.“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3分)
30..“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能否改为“浓”或“盛”字?为什么?请运用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学到的方法,写100余字,谈谈你的理解。(4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1分)
邂 逅 霍 金
葛剑雄
(1)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五:高二语文月考试题、答案、答题卷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请写在答卷上。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夙愿(sù) 履行 (lǚ) 亟待 (jí) 茕茕孑立(qióng) ....
B. 脚踝(huái) 契约(qì) 教诲(huì) 天崩地坼(chè) ....
C. 拔擢(zhuó) 趔趄(liè) 百舸(kě) 鼎铛玉石(chēng) ....
D. 庇护(bì) 笃诚(dǔ) 逋慢(bū) 有条不紊(wě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
B 青岛一名骑马上班的男青年被民警拦住,当时围观的市民对男青年的做法不赞一词,甚....至指责他骑马上下班是“搞噱头”、“威胁交通安全”。
C 大凡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原因,一为恐慌,二为掩饰。 ...
D 单从羽毛球技能方面而言,中国队的林丹和马来西亚队的李宗伟不相伯仲、举案齐眉,....然而林丹能多次在世锦赛、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胜出,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无关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仅灰霾会造成人群呼吸道疾病大幅上升,灰霾还会使大气中紫外线辐射减少,使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
B.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C.中国的甲骨文与美洲的玛雅文被世界公认为两大表意文字体系,它们既是奠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开东西方文化之谜的钥匙。
D.40多名90后学生用义卖筹集到的4374元善款买了棉袜子和水果等礼物,亲手送到“夕阳红”敬老院近200名左右的老人手中。
4.填入下列横线的一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 ①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②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③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④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⑤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⑥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
A.④①⑥②⑤③ B.④⑤⑥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⑥③⑤②④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小题。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
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毋妄言,族矣 灭族 .
B.吾闻先即制人 控制 .
C.使公及桓楚将 统率 .
D.桓楚亡人 死亡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梁以此奇籍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A.B 谕以所为起大事 独籍知之耳 ..
后则为人所制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CD 籍所击杀者数百十人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项羽―少怀壮志‖的一组是 (3分) ①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②学万人敌
③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④彼可取而代也
⑤力扛能鼎,才气过人 ⑥于是籍拔剑斩守头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小题。
蝜蝂传
柳宗元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①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①卬:通―昂‖。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蝜蝂是一种有趣的小虫子,它很喜好背负东西,在爬行过程中只要遇上物品,它一定会
把它抓过来,顶在自己的头上。
B.蝜蝂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背负东西爬高,它的背部很不光滑,背上的东西不容易散落,
东西越积越多,它也被压死了。
C.当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就像蝜蝂一样,他们只要看见钱财就要捞一把,以满足一己
之私,完全不考虑贪婪的后果。
D.《蝜蝂传》这篇寓言性的小品文堪称―中国反贪名篇‖,作者巧妙的以蝜蝂为喻,无情地
揭露了现实中的贪污腐败现象。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
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3分)
②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4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7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作。②
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 ①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2).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李密《陈情表》)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司马迁《报任安书》)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白居易《琵琶行》)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共16分。
岭 南 文 化
岭南文化是一种较能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形态。广东人的怀旧情绪相对来说比较弱。比如,中国许多地方曾经在90年代大唱怀旧歌曲,广东人却没有卷入这个热潮。又比如,北京的文化人为浸漫了过去时光的四合院日益减少而痛心疾首,广东的文化人却很少为南国特色骑楼的日渐消失而大声疾呼。怀旧,是一种固守。怀旧需要某种经历和情感上的认同,所以,怀旧色彩越浓,越容易陷入自己的窠臼;怀旧色彩淡一些,向前看得多一些,则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现代性。
岭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响较深。广义的岭南文化本来就包括香港地区在内,只是由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我们的岭南文化概念已基本退据珠江流域。所以,广东与香港在文化上较容易达到融洽,形成同构。因而,我们关于岭南文化的现代性审视离不开对香港的认识。香港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崛起,使香港文化在重“实”的广东人心目中成为一种高位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香港获得了大量投资,在香港找到了走向世界的码头,而且在从香港学得管理模式的同时,也搬来了香港的生活方式,香港的饮食、服饰总是能够一浪接一浪地在广东流行。与此同时,香港文化品格中的突出经济的特点、注重享受的特点等也深深影响着广东。实际上,香港是中西文化之间的过渡。它的政体和行政管理是西方式的,它的市民心理和行为方式却依然有浓烈的东方色彩。从某种角度看,香港在人的现代化方面也是发育得不够的。岭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对政治及文化的相对冷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偏差、享乐主义的盛行以及小富即安的自得等等,大多找得到香港影响的痕迹。
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以租赁形式入据澳门,在西方政治与法制文化的影响下,澳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与特点,即开放
多元,中西合璧。即便如此,澳门文化仍然植根于中华,岭南文化的特色长期在澳门得到保留和发挥。同时,由于澳门长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价值观念等,通过澳门传入广东,继而扩散到内地,使岭南文化“得风气之先”,又“开风气之先”,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16世纪中叶以后的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是相互促进,双向互动的。澳门与岭南文化的关系问题是16世纪以来中西交通、人类文明进程的个案研究典型,值得学术界重视。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侨乡,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华人是个特殊的群体,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侨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最突出地体现在文化纽带上。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对于华侨来说,“落地生根”不等于文化同化。事实上,他们的文化仍然保持着民族性,中华文化仍然是华侨的母体文化,是华侨的根。另一方面,华侨留居海外之后,与当地文化“通婚”,吸收当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表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今天,我们讲要建设华侨文化,就是要研究华侨文化这种兼容中西文化的特质,找到它的内核,丰富和发展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经常处于动态之中。有人说,广东人会生孩子,却不会取名字。而广东人对于这样的冠名倒不很在意。理论总结是升华,但是换一种角度看,它也是束缚。岭南文化乐于为历史写第一稿,而不在乎定稿本上的名字排列,不在乎创新是否上纲上线。这种品质,为它与不同文化范式的相处相融作了准备,也为它接受发展中的现代性因素作了准备。
12.下列对文本相关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怀旧色彩散淡,从文化角度上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可能正是因为向前看得多一些,反而不容易落入窠臼,较能适应现代化进程。
B.岭南文化受香港文化影响较深的原因,在于香港文化品格中突出经济、注重享受的特点深深影响着广东。
C.岭南文化与澳门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个典型的研究个案,前者是后者的根本和窗口,后者是前者的桥梁和主体,双向促进互动。
D.华侨文化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表现出了较强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E.不用烦琐的理论总结束缚自己,这使得岭南文化与不同文化范式的相处相融、接受发展中的现代性因素作好了准备。
13.以下推断,符合文本原意的一项是(3分 )
A.岭南文化经常处于动态之中,长于创新,但缺乏理论总结,这种品质有利也有弊。
B.“得风气之先”、“开风气之先”,是指岭南文化有史以来就处于活跃状态,在现、当现代乃至将来的中国文化发展中必然处于领先的地位。
C.岭南文化深受港澳文化和华侨文化的影响,融合了港澳文化和华侨文化的特点,表现出较严重的消极倾向。
D.“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表明广东人普遍不重视文化价值和作用。这是受港、澳及华侨文化直接影响的结果。
14.香港文化、华侨文化都对岭南文化产生了影响,请从与岭南文化的关系角度概述前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4分)
15.文章末尾为什么说“岭南文化常处于动态之中”,请结合全文加以理解和分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榆 树
汪曾祺
侉奶奶住到这里一定已经好多年了,她种的八棵榆树已经很大了。
侉奶奶的家是两间草房。独门独户,四边不靠人家,孤零零的。她家的后面,是一带围墙。围墙里面,是一家香店的作坊,香店老板姓杨。侉奶奶家的左右都是空地。左边长了很高的草。右边是侉奶奶种的八棵榆树。
侉奶奶靠给人家纳鞋底过日子。侉奶奶手劲很大,纳的针脚很紧,她纳的底子很结实,大家都愿找她纳。也不讲个价钱。给多,给少,她从不争。
侉奶奶一清早就坐在门口纳鞋底。她不点灯。她睡得早,天上一见星星,她就睡了。起得也早。别人家的烟筒才冒出烧早饭的炊烟,侉奶奶已经纳好半只鞋底。除了下雨下雪,她很少在屋里(她那屋里很黑),整天都坐在门外扎锥子,抽麻线。
边上的孩子常上侉奶奶门前的空地上来玩。他们在草窝里捉蚂蚱,捉油葫芦。捉到了,就拿给侉奶奶看。“侉奶奶,你看!大不大?”侉奶奶必很认真地看一看,说:“大。真大!”
侉奶奶一年到头喝粥。三顿都是粥。平常是她到米店买了最糙最糙的米来煮。逢到粥厂放粥,她就提一个小木水桶去打粥。这一天,她就自己不开火了,喝这粥。侉奶奶也吃菜。她的“菜”是她自己腌的红胡萝卜。啊呀,那叫咸,比盐还咸,咸得发苦!
只有她的侄儿来的那一天,才变一变花样。
侉奶奶只有一个亲人,是她的侄儿,过继给她了,叫“牛”。牛在运河堤上卖力气,拉纤,推车,碾石头。他隔个十天半月来看看他的过继的娘。他家人口多,不能给娘带什么。娘看见牛来了,就上街,到卖熏烧的王二的摊子上切二百钱猪头肉,用半张荷叶托着。另外,还忘不了买几根大葱,半碗酱。娘俩就结结实实地吃一顿饱饭。
侉奶奶的八棵榆树一年一年地长大了。香店的杨老板几次托甲长丁裁缝来探过侉奶奶的口风,问她卖不卖。榆皮,是做香的原料。丁裁缝来一趟,侉奶奶总是说:“树还小咧,叫它再长长。”
人们私下议论:侉奶奶不卖榆树,她是指着它当棺材本哪。
榆树一年一年地长。侉奶奶一年一年地活着,一年一年地纳鞋底。
侉奶奶的生活实在是平淡之至。使她的生活发生一点变化的是——有一个乡下人赶了一头牛进城,牛老了,他要把它卖给屠宰场去。这牛走到越塘边,说什么也不肯走了,跪着,眼睛里叭哒叭哒直往下掉泪。于是,丁甲长出面求告了几家吃斋念佛的老太太,凑了牛价,把这头老牛买了下来,作为老太太们的放生牛。这牛谁来养呢?大家都觉得交侉奶奶养合适。从此侉奶奶就多了几件事:早起把牛放出来,尽它到草地上去吃青草。青草没有了,就喂它吃干草。一早一晚,牵到河边去饮。晚上,牛就和她睡在一个屋里。牛卧着,安安静静地倒嚼,侉奶奶可觉得比往常累得多。她觉得骨头疼,半夜了,还没有睡着。
不到半年,这头牛老死了。牛一死,侉奶奶也像老了好多。侉奶奶还是整天坐在门外纳鞋底。她时常病病歪歪的,连粥都不想吃,在她的黑洞洞的草屋里躺着。
一天夜里下大雨。瓢泼大雨不停地下了一夜。侉奶奶死了。
丁裁缝派人把她的侄子牛叫了来。
得给侉奶奶办后事呀。侉奶奶没有留下什么钱,牛也拿不出钱,只有卖榆树。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六: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1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饯(jiàn)行 绮(yǐ)窗 蹁跹(xiān) ...
B.晴岚(lán) .
C.咫(zhǐ))尺 .
D.南浦(pǔ) .禾黍(sǔ) .蓦(mù)然 .天霁(jì) .命窘(jiǒnɡ) .曲槛(jiàn) .楸(qiū)梧 .运蹇(jiǎn) .銮(luán)舆 .腥膻(shān) 帘栊(lónɡ) ..
2、下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老当益壮 一愁莫展 千里逢迎 唉声叹气
B、负隅顽抗 苦心孤诣 富丽堂皇 一蹶不振
C、如愿以偿 欣欣向荣 天高地迥 矫首暇观
D、乐天安命 神情沮丧 囹圄 山青水秀
3、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09年7月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和重庆等五个省区市旱情不断加重,受灾地区庄稼颗粒无收,干旱使缺水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昆明野鸭湖周围因森林密集,没有受到干旱影响,湖水量反而上升,这有力证明了干旱地区更有必要多植树,但现在植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在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A.颗粒无收 B.当务之急
C.远水解不了近渴 D.未雨绸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强了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一个球队,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积极性,指挥是否正确,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9日上午,军方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进入示威者大本营,向示威者发射催泪瓦斯及开枪,还出动至少2架直升机协助驱散行动。
B.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医院以213元售给患者,利润接近1300%左右。央视最近报道的新闻引来众多关注。而业内人士却表示这在医药界很正常。
C.5月9日,赵作海在蹲了11年大狱后,法院宣布他无罪释放。这一人间悲喜剧被称作“迟到的公正”,这“迟到的公正”拷问着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
D.18日上午,素有“月光宝盒”之称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张营业。其奇特的造型和丰富的馆藏,一时间吸引了大批市民冒着烈日来尝“头啖汤”。
二、诗词鉴赏,回答6-7题(8分)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绉波纹迎客棹①。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②,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③。
注:①彀(hú):绉纱类的丝织物。绉:皱纹似的纱。棹:船浆,代指船。
②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生于水面。 ③李商隐《写意》:“日向花间留晚照。”
6.“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4分)
7.“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能否改为“浓”或“盛”字?为什么?请运用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学到的方法,写100余字,谈谈你的理解。(4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2).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3).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
(4).史家之绝唱, 。(鲁迅) (5). ,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22分)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
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通《五经》。十五,冠而见其父,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
累。”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
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
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飧覆醢。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
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
撤屋而炊。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而其见父 冠:戴帽子 B.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颠覆:倾败 ...
C.以免尘累 累:劳累 .D.欲造而不敢 造:拜访 .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云是王家所得 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 ..
B.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
C.追许由于穹谷 .
D.其亲戚咸为之惧 .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 .后于钟山听讲 .亲友因呼为“居士” .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阮孝绪有“隐士”风范的一项是( )(3分)
①幼至孝,性沉静 ②屏居一室,家人莫见其面
③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 ④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⑤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 ⑥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阮孝绪不是阮胤之的亲生儿子,胤之的母亲周氏死时,有遗产百万,但孝绪一点没留。
B.阮孝绪之所以少与表哥王晏交往,是因为他不喜欢表哥的为人。
C.阮孝绪为人至孝,母亲有病,他心有所感,不需兄弟召唤,就主动返回。
D.阮孝绪不贪财的特点,主要通过他对待遗产和亲友馈赠两件事的态度来表现的。
13、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4分)
邂 逅 霍 金
葛剑雄
(1)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2)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3)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
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魁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4)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5)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6)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7)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8)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9)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注】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患有肌肉萎缩性脊骨光侧索硬化症。《时间简史》是他的科普著作。
14.分析第(3)段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6分)
15.从文中逐条总结出“霍金是幸运的”的原因并加以说明。(8分)
16.作者在文章结尾写了自己的期望,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10分)
五、语言应用与表达。(15分)
1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要点。(不超过13字)(7分)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气候问题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有科学家称,垃圾邮件严重影响气候变化。根据McAfee研究结果,垃圾邮件可以说是超大的“碳”制造机。据统计,全球垃圾邮件每年消耗的能源总计为330亿度,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240万户家庭的耗电量。而转换成碳排放的结果,平均一封垃圾信会造成0.2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此计算,全球垃圾邮件每年相当于往大气中排放1700万吨二氧化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的两个句子都写到“时间”,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进行对比,形象生动。请以“苦难”一词仿写两句话。(8分)
时间是个常量,也是个变量。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一串串果实,懒惰者只能让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旅客在一个小站下了火车。他向站长问道:“听说此地有两家旅馆,请问我住哪家旅馆好些 ?”“实话告诉你,”站长说,“不论你去哪家,你都会后悔没有去另外一家旅馆。” 站长的幽默,旨在说明两家旅馆都很差,可无意中却泄露了天机:选择,永远都是令人遗憾的。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1.D 【绮(qǐ)窗 禾黍(shǔ) 蓦( mò)然】 ...
2、B 3.B 颗粒无收: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当务之急: 当:当前;务:应该做的事。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远水解不了近渴: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未雨绸缪:紧密缠缚.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
4、D
5、D(A.“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大小概念并列不妥。B.“接近”与“左右”矛盾。C.成分残缺。)
6、诗人惜春、恋春、留春,情真意切,想像新奇。表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这两句诗还有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哲理意味。(4分)
7.不能调换(1分)。因为“闹”,乃安静、寂寞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这句诗写红杏怒放,如火如荼(1分)。它不说春意“浓”、“盛”等,而说“春意闹”,精妙之处在于借助感觉的沟通、转移,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1分)。写出了红杏竟相盛开,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王国维评价为“着~‘闹’字而境界全出”,此说极为精当。(1分)
8、(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3)、洞庭波兮木叶下
(4)、无韵之离骚
(5)、引壶觞以自酌
9、C连累
10.C(A助词,所字结构/名词,处所;B介词,把/连词,来;C均为介词,在;D介词,
因/动词,作)
11.D ①说他孝顺,沉静;④说他有先见;⑤说他的至孝的品格
12.B(阮孝绪之所以少与表哥王晏交往,并非不喜欢表哥的为人,而是因为他“度之必至
颠覆”。)
13.①“他居住的屋虽然近,但他人离我们尘世中的人太遥远了。”孝绪为当时的名流所钦
佩和崇尚到这种程度。(关键点:“迩”、被动句、句意通顺)
②孝绪亲自跑遍幽暗险绝之地,好几天也碰不到。(关键词:“躬”“累日”“值”) 参考译文: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七: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A 2、B 3、A 4、C 5、C 6、A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词义理解。A而:都是转折连词,却。B以:相当“而”,表承接;用。C之:动词,到;代词,这。D为:介词,表被动;动词,叫做)
7、A 8、C 9、C 10、D 11、A 12、B( “靖节先生”不是陶渊明自号,“靖节”是其死后友人给予他的“私谥”,应是东晋诗人)
二、文言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5分) 13、略
三、翻译题(共8分) 14、略
四、(6分)15、①幽独凄清的心境;作者自己。(2分)
②拟人(1分)(虚实结合,类比也可)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 和寒冷(1分);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2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16、(5分)BD (B项错在对于审美启蒙的理性归纳,是在多年以后才“提炼出来的”;D项错在蔡老师的美不在于外在的美,而在于敢于正视错误、纠正错误并提醒学生要引以为戒的人格之美。)
17、(4)分(1)民主平等,能与学生一起做游戏;
(2)善于启发(教法生动、重视美育等亦可),借看倒影、看丝瓜藤尖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蒙;
(3)认真负责(敢于正视错误亦可),算错了题能及时纠正并提醒学生要引以为鉴;
(4)积极上进,虽身处乡村,但不忘追求,并考上大学。
(共四个方面,每个方面1分)
18、(6分)探究题。若回答还是以“看倒影”为题好,主要要扣住三点:
(1)小说主要表现的是蔡老师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启蒙,而引导“看倒影”是重要的启蒙活动;
(2)与其他两个题目相比,“看倒影”这个题目更具体,所谓题宜小,意宜深,题小,更方便文章内容的表现;
(3)“看倒影”也是个事件,以此为题,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并非唯一,只要能根据所提问题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每阐述一点看法得2分,共三点。未表明看法的,扣1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
19、(3分)(1)“搓”改为“磋”
(2)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屡见不鲜)
(3)改为:便从不同的渠道、以(或“用”)不同的方式在同一时期脱颖而出。
20、(7分)略
七、作文60分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八:高二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
1、C(3分) 2、D(3分) 3、D(3分) 4.D 贷:宽恕
5.A (排除③④句。③为卢之翰所为,④言薛奎遇事能沉稳果断处置)
6.A(赌徒是严刑审讯后屈意招认的,而不是主动认罪的。)
7.⑴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安用……哉”应译为“为什么……呢”,感叹句或反问句均可;“用”,应译为“因为”;“陈腐”,形容词用为名词,应译为“陈腐的粮食”;“困”,应译为“使……困苦。
(2)
8.(5分)答: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2分)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 “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9.(6分)答: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1分)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2分)五六句写压挂在树 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2分)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1分)
10.默写。
11. ⑴“白鹿原上的风”就是指陈忠实及其《白鹿原》的内涵和丰采,陈忠实及其《白鹿原》
所传承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象浩荡的风一样,生生不息,象征民族文明薪火相传。 ⑵用“白鹿原上的风”来作题目,富有文学色彩,意蕴深厚,耐人寻味,更能吸引读者。
12. ⑴陈忠实进行文学创作,作品展示了民族历史的变迁,具有深沉厚重的历史内涵。 ⑵陈忠实进行文学创作,表现出忘我的写作热情,怀着献身文学的信念,执着痴迷,耗尽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13. ⑴作品立意高远。小说对民族命运和文化心理有广阔的而深刻的描写与揭示,思想内
涵深刻高远。
⑵作品立足史实。小说描写了“白鹿原”上的三代人,记叙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展示了旧中国的历史变迁。
⑶作品扎根生活。小说成功描写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
14.⑴笔耕不辍,写作功底扎实。启示:写作是一种需要反复练习的实践技能,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量的积累,要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⑵广泛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准备充分。灵感涌动,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创作愿望。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积累,从课外读物、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方面寻求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也要抓住机遇。当我们写作灵感不期而至,文思泉涌的时候,我们要凝神聚力,奋笔急书,一蹴而就。(3)
远离喧嚣,心无旁骛,潜心创作。启示:写作要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甘于寂寞、心无旁骛,潜心创作、精益求精,要远离浮躁、远离尘世的喧嚣、名利的侵扰。
15、D(3分) 16、C(3分) 17、A(3分)
18、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每一分句的内容为一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字数符合 要求,给1分。)
19、(6分)每写出一句给2分,其中内容合理、拟人贴切给1分,句式相同给1分。
参考译文: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招。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薛奎升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伕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民伕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薛奎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伕而损失的粮食,
他都上奏免除了要州民赔偿。
薛奎任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常不足用。薛奎力求节俭,教百姓改用灌溉耕作的方法,年内就积余了粮食三百万石。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的州民和少数民族部落共数千人列数薛奎的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成都有一个妇女告发她的儿子不孝,薛奎责问那个儿子,他才说:“是因为贫穷没有能力扶养。”薛奎就拿出自己的俸禄钱给他,并告诫他说:“如果再要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再宽恕你了!”他们母子于是就和好如初。薛奎曾经在夜里设筵待客,有守边的士兵杀人,人们都吓得奔逃,薛奎暗中派人将他逮捕处死,赴宴的宾客都没有人觉察到此事。
薛奎遇事能沉稳处置、果断决策,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薛奎被征召回朝任龙图阁学士,就任参知政事。皇上告诉他说:“先帝曾经认为你可以重用,现在任用你,是先帝的意见啊。”不久薛奎升任给事中。皇上曾经对辅政大臣说:“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能够做到直到终了的。”薛奎说:“保全自身直到为官终了的做法,不仅是我一个人不以为然。”于是就一一列举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史事来回复,皇上认为
他说的是正确的。
薛奎性情刚直,不肯随便附和别人的意见,遇事敢于说话,宋真宗时多次宴请群臣,以至于有大臣饮酒大醉,沾湿胸襟。薛奎进谏说:“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振作精神,处理全国的政务,对于宴享临幸是从简的。现在天下确实是太平无事,但宴饮游乐却无节制,大臣们多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容止,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的权威的做法啊。”真宗很赞赏他的
说法。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九: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详解
2011年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
试题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rěn) zhuó) yǔn ) tāo)
B.wò) yáng) chóu) (zhé)
C.shuò) lǐ) sǒng) zǐ)
D.héng) yāndǔ ) chuǎn)
2.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辖制 胆怯 天遂人愿 零丁孤苦
B.扶摇 撮合 反哺之情 磕磕绊绊
C.下榻 出岫 礼仪之邦 形影相吊
D.苍桑 晦朔 命途多舛 云消雨霁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利用苇草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精美的工艺品。
B. 自救。
C. 对于各级领导来说,反腐倡廉不应该只是报上讲讲,而应该身体力行,要
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谱写现代的正气歌。
D.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
展的人的代名词。
B. 契诃夫是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另外两个是法国的莫
泊桑和中国的蒲松龄。
C. 王勃,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代表作《滕
王阁序》。
-1-
D. 陶渊明,字元亮,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等优美
散文。其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5.括号中应填的一组关联词是 ( )
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 )看来跟他毫不相干, ( )惹得他闷闷不乐。( )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
( )要是他听到谎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
A.虽然 就 只有 或者 B.如果 就 要是 那么
C.虽然 却 要是 或者 D.如果 却 只有 那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富硒膳食纤维呵护人体健康
最新一份调查显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
究膳食纤维的热潮,膳食纤维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医生、营
养学家、食品科学家、生物化学家以及与食品法规及营养教育有关的科学决策
者的广泛重视,并将其正式列为继糖、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之
后的“第七大营养素”。
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在人体大肠内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
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包括多糖、寡糖、木
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调节控制血糖浓度、降血
脂等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分为两类:一类为可溶性的,一类为不可溶性的,二者合并即为
总的膳食纤维。这两类膳食纤维对人体的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起着预防和辅
助治疗作用。
在膳食纤维中,尤以富硒膳食纤维与人类健康更密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
院与美国康乃尔大学对我国65个县市调查后发现,硒与食道癌、胃癌死亡率
成负相关。1997年世界上一些科学家调查27个国家后发现,硒与结肠癌、直
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白血病相关,同时发现肝硬化、慢性肝炎以
及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清硒浓度低于常人。
众多科学家研究也发现,硒与心血管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克山病、大
骨节病、家畜白肌病、肝脏病、胰脏病、肌肉系统病、婴儿突然死亡、儿童营
养滞后的恢复有相当大的关系。
-2-
此外,硒还有提高白细胞杀菌能力、延长白细胞寿命、清除细胞衰老氧化物以及动脉壁损伤处堆积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刺激免疫球蛋白以及抗体产生和增强肌体抗病能力。同时由于硒是带负电的非金属离子,可以与带电的有害金属离子结合为金属—硒—蛋白质复合物,成为天然解毒剂。硒还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美国癌症死亡率与硒的地理分布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在低硒区,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腹膜癌及淋巴癌的发病率及所致死亡率均较高。对我国江苏省启东市肝癌患区人群血硒检测结果发现,肝癌高发区人群血硒值均低于低发区人群血硒值。从补硒的干预性结果看,证明了补硒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如果硒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更可提高抗癌效果,也能够减轻癌症患者对某些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家自1979年开始,历时16年艰苦探索,发现了硒预防肝癌的作用机制。在著名的肝癌高发区——启东市13万居民中进行现场研究,发现肝癌高发区的主食和居民血硒含量均低于低发区,肝癌的发生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补硒可使肝癌发生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族史者发病率下降50%。
1988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与我国的膳食指南”中,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指出人体每天应像摄取一定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一样,摄取一定量的硒营养素。
(选自《科技日报》) 6、从原文看,以下对“膳食纤维”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膳食纤维受到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并将视为继糖、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
B.膳食纤维包括多糖、寡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具有润肠通便、调节控制血糖浓度、降血脂等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
C.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人体的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起着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尤其是富硒膳食纤维与人类健康更密切。
D.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在人体大肠内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
7、从原文看,下列各项对“硒与健康”关系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科学家调查27个国家后发现,硒与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
-3-
癌、肺癌、白血病相关,同时发现肝硬化、慢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清硒浓度低于常人。
B.科学研究发现,硒与心血管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克山病、大骨节病、家畜白肌病、肝脏病、胰脏病、肌肉系统病、婴儿突然死亡、儿童营养滞后的恢复有相当大的关系。
C.科学实验证实,补硒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特别是硒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的话,就更可提高抗癌效果,减轻癌症患者对某些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
D.研究证明,癌症高发区与硒的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中国启东的经验证实了这一点。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膳食纤维包括多糖、寡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的植物物质,可分为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的两类。
B.膳食纤维尤其是富硒膳食纤维与人类健康密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与美国康乃尔大学对我国65个县市进行的调查印证了这一点。
C.通过16年的补硒努力,中国启东13万身患癌症的居民中,肝癌高发区的癌症发病率下降了35%,使有肝癌家族史者发病率下降50%。
D.硒是带负电的非金属离子,可以与带电的有害金属离子结合为金属—硒—蛋白质复合物,成为天然解毒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9.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4-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这里指蒙受)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自夸)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革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各项的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辞不赴命 B. 则告诉不许
C. 实为狼狈 D. 气息奄奄
12.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第二段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
B.作者在第二段说他当初仕蜀是想谋取官职显达,也想自命清高,考虑名誉节操。
C.作者在第二段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母孙二人互相依靠,性命相关。
D.第二段以议论为主,重在说理,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第13至21小题,共76分)
13、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1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每空1分,共6分)
(1)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
(3)既无伯叔, ,门衰祚薄, 。
1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每空1分,共4分)
-5-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篇十:高一语文月考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试题及答案[1]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gě)寂寥(liào)彷(páng)徨惆怅(chàng)
B.方遒(qiú)颓圮(pǐ)瓦菲(fēi)青荇(xìng)
C.浪遏(â)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huî)
D.虔(qiān)诚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枕藉曲水流觞呕歌惆怅而归
B.跫音感人肺俯火钵张灯结采
C.太息乌蒙磅薄彳亍白浪涛天
D.寥廓星辉斑斓辽阔茂林修竹
3.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悉怨的姑娘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C.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D.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捉摸。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真是不堪设想。
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以待毙,就让我们勤奋学习。
D.月明星稀,鸦雀无声,院子外的一只不知名的鸟,被明亮的月光惊醒,扑啦啦扇动着翅膀绕树盘旋。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退休以后,马永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D.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
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孤独而寂寞)
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水深而清)
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清而浅)
④携来百侣曾游。(携:带,拉着;来,助词)
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山势高峻)
⑥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
A.①④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②④⑥
7.对《雨巷》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丁香"是中国古典诗句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代表美丽、哀愁。
B."雨巷"象征着诗人寻觅、追求的理想。
C."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
D.在诗中,诗人让"丁香"和"姑娘"合二为一。
8.《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说明()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鉴赏下列两首诗,完成9-10题。
题乌江亭夏日绝句
杜牧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10.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1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B.将焉取之之:指代土地
C.又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何厌之有厌:厌烦
13.下面句子中加波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动词。认为
B.敢以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C.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代词。怎么。
D.将焉取之焉:代词。哪理。
1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请客的主人行装
B.宴请的客人行装
C。宴请的客人使者
D.招待过客的主人使者
15.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
四、(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6-21题。
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为弱冠,自言三百余岁。京都人甚慕之。至于输货求丹,横经请益(横经,横陈经书。请益,指请教)者,门如市肆。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道士作色叱之。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移时,乃曰:"但令入来。"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伛偻,趋前而拜。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小儿愚騃(ái呆),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间耳。"坐客愈更神之。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乃云:"伛偻者即其父也。"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王仁裕《玉堂闲话》)
1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得丹砂之妙称:声称。B.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造:到。
C.坐客愈更神之神:以为神。D.后有人私诘道者亲知诘:审问。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如弱冠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至于输货求丹输货:运送财物。
C.欲参觐参觐:拜见。
D.道士颦蹙颦蹙:皱眉着急。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8.①门如市肆②作色叱之
A.①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②变了脸色呵斥他
B.①门前像市场一样②变了脸色呵斥他
C.①门前像市场一样②做出样子呵斥他
D.①门前像市中店铺一样②做出样子呵斥他
19.①但令入来②昏耄伛偻()
A.①但是命令进来②年老糊涂而驼背B.①只是让他进来②年老糊涂而驼背
C.①只是让他进来②头昏年老而驼背D.①但是命令进来②头昏年老而驼背
20.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斯婴孩矣。()
A.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了。
B.喜欢道术的人接受他的狂言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
C.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这种小孩子一样了。
D.喜欢道术的人受到他欺骗迷惑,像他的小孩子一样了。
2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道士面容显得很年轻,自言三百余岁,因而京都很多人不惜财物来求他那可长生不老的丹砂,并向他请教。
B.几个朝士到道士住宅时,道士自己饮酒喝茶正酣,守门人报说道士之子求见,道士作色叱之,坐客劝说他才答应一见。
C.一白发老者入前而拜道士,道士叱之入中门。道士后对坐客说,这是他的小儿,因不服丹药才这般衰老。
D.坐客更加把道士当成神了。后来有人私下问了道士的亲朋,才知道那个驼背的老人就是他的父亲。
五、(14分)
阅读下列一篇现代文,完成22-24题。
看树
高林瑜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
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22."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这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1+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8分) 春天看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看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看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看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默写与翻译(13分)
25.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汝翼却早馈遗
下一篇:德州市2015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