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高二】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篇一: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命题人:杜娟玲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碜 力能扛鼎 垂手可得 俗不可奈 B.虐杀 食不厌精 突如奇来 寥若晨星 C.肆意 举止安详 方枘圆凿 烘云托月 D.编撰 好景不长 捍然不顾 以逸待劳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_。这是一座_______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____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______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温馨的力量和韵致..
。 B.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
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4年过去了,曾经的石油大国如今却能源短缺、食品匮乏、物价飞涨、失业严重, 2700万伊拉克人面前的经济重建之路依然布满荆棘。
B.他在会议上强调,这些资源将在近期内加速评估,“必须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矿产资源‘大瓶颈’、‘大制约’的严峻局面。”
C.2月6日下午,中南海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名人: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应温总理的邀请,12位基层代表走进国务院第一会议室。
D.家乡离得远了久了,往往使人愁肠百结。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渡桑乾》诗里一二两句“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各地廉租房、限价房政策的相继出台,使近年来一路飙升的房价得到了控制,让老百姓倍感温暖。
B.一年一度的广告招标活动已尘埃落定,宝洁公司以3.49亿元的天价蝉联了央视广告标王的宝座。
C.这些大分子会在肠胃里聚集沉淀,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腹胀、溏便、食欲不振。
D.书写杂乱的药方,连权威专家都看不懂,如果是普通患者,或者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看起来绝对是天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大自然向人类传授灵感
余家驹
事实证明,作为自然界高等智能动物的人类并非万能,人类的许多创造和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的其它生物。100年前飞机的诞生来自于人类幻想能像鸟类那样翱翔于蓝天的灵感;汽车诞生后。为了改善其外型,提高其性能,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设计师们就曾借助潜水艇潜到加勒比海中,观察鱼儿游过舷窗时留下的优美曲线寻找设计灵感。当时风靡一时的福特雷鸟敞篷轿车的设计灵感说不定就是来自某一种深海鲨鱼。随后出现的奔驰SECcoupe、雷诺Twingo及马自达121等也都具备某种动物的神态。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自然界中的许多物种不仅能让我们从其外型获得某种创作上的灵感,而且还能向我们提供一些今天我们在各工程领域内所遇难题的解决方案,正如有的科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人类应该向这些聪明的生物学习。举例来说,蚂蚁有助于解决交通模式问题,蜜蜂可让你借鉴到空气动力学上的诀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生物学家弗朗西斯-拉特尼克思曾撰文引用厨蚁觅食来说明这一观点。他说,从这些觅食的厨蚁极有效率地来来往往运送食品的实践中,他找到了一个被他称为“说来容易解决难”的问题。这些厨蚁设计了一个化学路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三条路径的结合点形成了一个Y。Y的茎干或是通向它的巢穴或是离开它的巢穴,这条茎干也与两条手臂在一个广角上相交,而两条手臂构成了一个大约60度的小内角,厨蚁有着很强的几何本能,它能够感觉出多个角度间的差异而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径。他认为,小昆虫很有可能已经设计出了很多种解决觅食问题的方案,我们应该关注它们,因为“人的生活越来越依赖工程系统,必须使我们的工程系统有效地运行以解决类似的问题”。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也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蜜蜂与大黄蜂有一些可供人类分享的智能。这些振翅飞行的小昆虫把空气动力学带入了一个传统理论无法触及的领域。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小蜂设计了一套不同于大多数飞虫的飞行系统。一些小昆虫靠大弧度地摆动翅膀来飞行,而蜜蜂的双翅活动的弧度
要小得多但振动的频率相当高。这种小弧度高速度的翼动赋予这些蜜蜂一个更宽广的力度,这是其它昆虫无法享受到的。当这类灵感被用于军事上的时候,军事科技便会产生日新月异的进步。比如,乌贼体内有能分泌黑色液体的囊状物,遇到攻击者便会释放出黑色液体,诱使攻击者上当。据此,潜艇设计者们就设计出一种酷似袖珍潜艇的鱼雷诱饵,既可保持原潜艇的航向和航速继续航行,也可模拟噪音、螺旋桨节拍、声信号和多普勒音调变化,令敌方潜艇或攻击中的鱼雷真假难辨。
为解决超高速歼击机驾驶员在突然加速爬升时因脑部缺血而引起的痛苦,航空设计师从长颈鹿身上获得灵感,设计出了抗荷服。众所周知,长颈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大脑和心脏的距离约为3米,完全是靠高达160~260毫米汞柱的血压把血液送到大脑的。奇怪的是,长颈鹿在饮水时就不会因大量血液涌上大脑而发生脑充血或血管破裂的问题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是长颈鹿身上的一层厚厚的皮箍住了血管,从而控制了它的血压。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师们便设计出这种新颖的“抗荷服”,当飞机加速时,“抗荷服”既可自动压缩空气,还能对飞行员的血管产生相应的压力。
你是否想到,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的设计灵感竟是来自小小的蝴蝶?当受到阳光强烈辐射时,卫星表面的温度会高达2000℃;而在阴影区域,卫星表面的温度会下降到零下200℃左右,这对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的危害极大。人们发现,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每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自动张开,以减少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紧贴体表,让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科学家据此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的控温系统。
7.推论“作为高等智能动物的人类并非万能”的依据,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早就有像鸟类那样翱翔蓝天的远大梦想。
B.自然界中的许多物种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显然要比人反应灵敏。 C.大自然的其它生物为人类提供许多创造和设计的灵感。
D.人的生活越来越依赖工程系统,必须使我们的工程系统有效地运行以解决类似的问题。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大自然向人类传授灵感”的一项是( ) A.鱼儿游过舷窗时留下的优美曲线帮助设计师找到设计灵感。 B.小小的蝴蝶帮助科学家设计出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
C.潜艇设计者受乌贼受到攻击时释放黑色液体的启示,设计出鱼雷诱饵,用于迷惑敌方。 D.长颈鹿的大脑与心脏的间距约为3米,完全是靠高达160—260毫米汞柱的血压把血液送进大脑的。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上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公司设计师改善汽车外型时,确信无疑地受了某种深海鲨鱼的启示,设计出了福特雷鸟敞逢轿车。
B.厨蚁能感觉出某个角度间的差异而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径,这是它几何本能的显现。
C.蝴蝶鳞片的开合,有利于调节体温。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张开,可通过减少阳光的辐射角度来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温度下降时,鳞片闭合,借阳光的直射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D.小弧度高速度的翼动赋予小昆虫一个更宽广的力度,当这类灵感被用于军事上的时候,军事科技便会产生日新月异的进步。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苦 斋 记 刘 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1]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2]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蘖、苦梀、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茶。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3]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4],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5]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6]。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注】[1]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2]岩崿(è)山崖。[3] 瀄滵(jiémì):水疾流的样子。[4]吹沙:鱼名。似鲫鱼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名。[5]箨(tuò):笋壳。[6]御:用。蓬藋:谓用逢蒿、藋草来垫盖。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初食颇苦难 苦难:很苦以至难以下咽 B.茹啖其草木之荑 茹啖:吃 C.燕坐于华堂之上 燕坐:安坐
D.出入必舆隶 舆隶:驾车马的仆役
11.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剑溪之水出焉. 然力足以至焉. B.久则.弥觉其甘 故木受绳则.直 C.是人之.所谓乐也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D.吾闻井以.甘竭 猥以.
微贱,当侍东宫 12.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
B.“情缘景生”、“景与情会”,前一部分的事与景和后一部分的情与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D.文末的议论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
理,作者的“苦乐观”和孟子、赵子的相同。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3分)
(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分)
(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2分)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①两诗都描写了“雪”和“月”,在诗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②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征人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陈情表》) (4) ,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5)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陈情表》) 五、(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4分)
榜 样
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瞪着一对金鱼眼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
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好了吧?
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省晚报让去做记者,没去。
“怎么?”
“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
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
“年年都评三好生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 “那怎么回这破村?” “因为学校里少老师。”
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煮面条。
峰子早没了娘。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惴惴的慌: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
吃过面,峰子便去村里的学校找校长。
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杉木,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而且长年留校工作的,也只校长一人。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4分) 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就掉到了地上。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校长激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着泪,用沾着泥土的手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长破例炒了一盘蛋,邀峰子喝一盅。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
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和乡里乡亲的见了,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村里教书?”
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爆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
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的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到外面打工去。
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 念了书没用。
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
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后边就传来轻轻地咕囔:上了大学又怎啦,还不照样回家种地„„
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跑了几天,来报到的孩子没见增多。倒是县教委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奖章,他成了县里好几万教师的榜样呢„„
16.怎样理解文章第一段的“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5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峰子回乡后父亲、校长、乡亲们对他的不同态度。(4分)
18.结合全文分析“榜样”有哪些含义。(5分)
六、(12分) 19.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分时度假”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60字左右。(6分)
分时度假作为一种休闲度假方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阿尔卑斯地区。它需要有关机构先与当地酒店或度假村签订协议,将客房使用权每年按周划成52份,用锁定且优惠的价格按份销售给顾客。这样,顾客就拥有了在一定的期限内在这一住所部分时段的一周产权,同时还享有转让、馈赠、继承等系列权益。顾客通过交换系统与世界各地类似产权的拥有人进行交换,就可以前往世界各地住宿,从而实现了低成本旅游度假的目的。
20.由山东省慈善总会等单位发起的“同系爱心节”大型公益活动4月7日在济南启动,活动的目标是“让奉献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塑造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公益品牌”,并倡议5月18日(谐音“我要帮”)为山东省“慈善日”,这将是全国率先设立的首个“慈善日”。假如你是一名志愿宣传者,请你运用修辞手法,拟说一句富有号召力或感染力的话,20个字左右。(6分)
七、(60分)
21.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乏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拐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为什么像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根据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篇二:第六单元 苦斋记课时作业
第六单元 苦斋记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匮乏 馈赠 喟叹 发聋振聩 ....
B.惬意 挈带 堆砌 锲而不舍 ....
C.枢纽 倏忽 殊荣 毁家纾难 ....
D.枭雄 骁勇 销毁 祸起萧墙 ....
解析:A项,均读kuì;B项,“砌”读qì,其他读qiè;C项,均读shū;D项,均读xiāo。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厮打 走私贩 井以甘竭 寥若晨星
B.蝉联 老伙计 风生水起 和盘托出
C.渲泄 空城计 名列前茅 贸然行事
D.候诊 紧箍咒 一幅对联 声名鹊起
解析:A项:贩—犯;C项:渲—宣;D项:幅—副。
答案:B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岸外而臼中 岸:高 .
B.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族:众 .
C.野蜂巢其间 巢:筑巢 .
D.或降而临清泠 降:下降 .
解析:D项降:向下走。
答案:D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剑溪之水出焉 得其尤绝者家焉 ..
B.其槚荼亦苦于常荼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C.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
D.刘子闻而悟之 父母者,人之本也 ..
解析:A项,焉:兼词,“于此”。B项,于:介词,比;介词,到。C项,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连词,表假设。D项,之:代词,“这道理”;结构助词,“的”。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
B.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C.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
D.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
解析:C项为意动用法,其余三项是使动用法。
答案:C
6.下列各句不属于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 )
A.良药苦口利于病
B.颠沛生于不测
C.其槚荼亦苦于常荼
D.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
解析:D项为常式句。
答案:D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
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钅句天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氵节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
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
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岸外而臼中 岸:高 .
B.能已积热 已:止,消,治 .
C.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去:距离 .
D.一旦运穷福艾 一旦:一天之间 ..
解析:D项,“一旦”,忽然有一天。
答案:D
8.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三组,都能说明“乐与苦,相为倚伏”的一项是( )
①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 ②其槚荼亦苦于常荼 ③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④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⑤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⑥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解析:②突出槚荼之苦,④写“从者”来此居住的原因,因此含有②④的应排除。 答案:C
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串全文的脉络,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
B.前一部分的事与景和后一部分的情与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D.文末的议论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作者的“苦乐观”和孟子、赵子的相同。
解析:D项,“作者的‘苦乐观’和孟子、赵子的相同”有误。
答案:D
10.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开始吃的时候感到很苦涩难以下咽,时间长了就更觉得它甘甜,能治愈积热,消除燥热心烦的疾病。
(2)人们只知道优越是快乐,却不知道艰苦也是快乐,人们只知道享受自己的快乐,却不知道痛苦也是由快乐带来的。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尚节亭记
[明]刘基
古人植卉本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
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世衰道..
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
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
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秦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选自苏州大学出版社《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刘基文选》)
[注] 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乎有裨焉 裨:益处 .
B.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信:相信 .
C.是诚有大过人者 过:胜过 .
D.大易备矣 备:完备 .
解析:B项,信:的确。
答案:B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哉复何以尚之.A. 及其所之既倦.
②①
见人道有变,其节乃.B. 今君乃亡赵走燕.
节立志而早以.C.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不染莲取其出污而.D.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解析:却。A项,之:代词,竹/动词,达到。B项,乃:副词,就会/连词,竟然。C项,以:介词,凭/介词,因为。
答案: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涵的精神,并不只是为了好玩、喜好。同样别的一些物品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建了一座“尚节亭”。作者刘基看到了以后很喜欢。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了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和之道。
D.在文末,作者引用古语指出:为人做事,只要未雨绸缪,从平时在家时就开始讲究,就能做到应对自如。
解析:D项,“只要未雨绸缪,从平时在家时就开始讲究,就能做到应对自如”理解有误,应为“只有„„才”。
答案:D
1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竹子)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
(2)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且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又岂是无意义的呢!
【参考译文】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有所取义的,并非只为好玩罢了,所以(栽)兰花是取它的芬芳,(种)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篇三:2012-2013学年高中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模块考试试题20130701(含答案)A4版
福州屏东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考试
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模块试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审核:高二集备组 主持:李捷)
注意:考生请将班级、姓名、座号及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2)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其二)》)
(3)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4)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5)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 。(杜牧《阿房宫赋》)
(6)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5题。
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
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
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符合)
A.故植物中之 中:中间 B.相为倚伏者也 倚伏: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
C.燕坐于华堂之上 燕坐:安坐 D.运穷福艾 艾:尽停止 ...
3.下面四组中全都说明“苦乐相生”的一项是( B )(排除①②) ① 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 ②其槚茶亦苦于常茶 ③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④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⑤彼之苦,吾之乐 ⑥彼之乐吾之苦也
A.①③⑥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
B.“情缘景生”、“景与情会”,前一部分的事与景与后一部分的情与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D.文末的议论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明确人们的“苦乐观”和孟子、赵子的大致相同。
【解析:人们的“苦乐观”往往由于其个人精神境界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5.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②夫差因沉湎酒色而灭亡,勾践因卧薪尝胆而兴盛,不也如同这样吗。(得分点:“以”“酣”“犹是”。)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对作品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B E )(5分) ...
A.欧也妮自出生以来,没有离开过索漠城一步,她整天只知道缝袜子,替父亲补衣裳,在满壁油腻的屋子里过生活。家里也难得来生客。初到索漠的那位标致的堂兄弟,弄得她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查理的来到,使公证人和银行家都忧心忡忡起来。他们担心欧也妮会被堂兄弟查理夺去。(《欧也妮·葛朗台》)
B.葛朗台每逢新年,都有把玩女儿积蓄的习惯。一八二○年新年到了,他见女儿的积蓄不翼而飞,便严加追问。欧也妮只好承认她把钱送给了堂弟。于是葛朗台大发雷霆。他把女儿锁在房里,无论谁来讲情,他都置之不理,但是允许拿侬给欧也妮送去一日三餐。“他顽强、严酷、冰冷,象一座石头。”为此,妻子被吓得一命呜呼。(《欧也妮·葛朗台》)
C.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贪心的茶房和使女见他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
念头。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马斯洛娃,要她放到商人茶杯里,骗她说是安眠药。当时,马斯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很想摆脱他,便照做了,结果商人被药死了。(《复活》)
D.政治犯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意志力极强又有着自由思想的人。他是军需官的儿子,认为父亲的钱是不义之财,应交还人民,为此跟家庭决裂;离开大学时加入民粹派,任过乡村教师,向学生和农民大胆宣传他认为正确的一切东西,为此他被捕了。(《复活》)
E.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后边坚定地要同马斯洛娃结婚,他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虽然马斯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但在聂赫留朵夫心中,她就是往日自己深爱的卡秋莎,很多时候他仍然觉得她纯洁可爱。(《复活》)
【解析:B葛朗台只给女儿面包和冷水,没有允许拿侬送一日三餐;妻子被吓病了。E聂赫留朵夫出于忏悔,他要同马斯洛娃结婚,然而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涅赫柳多夫的内心很矛盾。同时,马斯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深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很多时候他都觉得她不可救药了,这使得涅赫柳多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庭长扑倒在万贯家财的女继承人脚前,又高兴又难受,激动得哆嗦不已。
“我当您的奴隶!”他说。
……她冷眼看他一下,说,“等您一回来,我就履行诺言。”
这位庭长叫么名字?她委托他做了什么?她履行的诺言指的是什么?
庭长名叫徳·蓬风(或者“克罗旭”)(1分),欧也妮委托他去巴黎把梳妆匣还给查理(1
1分),但“知道了,看守告诉我了。”
“这样,只要等公文一到,您高兴住哪里去就可以住哪里去了。让我们来考虑一下……” 她赶紧打断他的话:“我有什么可考虑的?”
请问玛丝洛娃最终的选择是什么?她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玛丝洛娃在爱情上最终放弃聂赫留朵夫而选择西蒙松。(1分)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向她求婚是因为从前他做过对不起自己的事(1分),她爱聂赫留朵夫所以更不愿拖累他(1分)。而西蒙松却是在她处于被流放的景况下才爱上她的,他纯粹是因为喜欢她才爱她。(1分)此外,她还领会到西蒙松认为她是与众不同的女人,并受西蒙松高尚的道德品质感染,因此选择了他。(1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和《孟子》的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孔子认为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是一种外在的充实和提高,而“礼”是内在的要求。
B.孔子认为君子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行为,都因为博学而不至于背离君子之正道。
C.孟子从学习方法的层面,提出了“博学”是达到学习最高境界第一步的见解。
D.尽管所处时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博学”对于学习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解析:“都因为博学而不至于背离君子之正道”有误,不背离君子正道不仅靠博学,还要“约之以礼”。】
(2)结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张的“约”和孟子主张的“约”有何不同(3分)
答:孔子的“约”是“约束”,孟子的“约”是“简约”;(1分)孔子主张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1分)孟子认为先要博学,进而详说,最后则须“说约”——把握重点,简要说明。(1分)
三、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10C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11A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12D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10.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 ...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以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C.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答案:C 解析:①原文说“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因而“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属于“限定语转换错误”;②“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不是“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导致的,属于“强加因果”。】
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答案A 解析:原文说“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选项中“十分漂亮”说法错误,属于“修饰语转换错误”】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务与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D.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答案:D 解析:答案中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文中无据,属于“无中生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题中选定一题作答,不得再做另一题。
(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757年(至德二载)9月,唐军收复了长安,不久洛阳也跟着克复。肃宗在十月里还京,杜甫也和他的家属一起回到长安。
从757年11月到758年6月,是杜甫在长安最后一次的居留。他仍旧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这时贾至任中书舍人,王维任太子中允,岑参任右补阙,严武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这些人并肩出入,互相唱和,在“禁掖”里值夜时也常常写诗传递,过着闲散的官吏生活。13B但是那些唱和诗和朝谒诗在杜甫的诗集里毫无光彩,事实上也不能有什么光彩,里边充满了初唐以来的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在这时期杜甫的诗中,我们只能从“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避人焚谏草”这样的诗句中想象杜甫不过是一个小心谨慎的官吏。此外他若从北城下朝回来,就是在春风荡漾的曲江头典衣买酒。他这时也写了一些关于曲江的诗,但这些诗与从前的曲江诗相比,既没有天宝年末的《曲江三章》那样的凄苦,也没有《哀江头》那样的沉痛,他在一片花飞的暮春天气,只感到一个庸俗的道理:“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像“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这些信手拈来、歌咏自然的诗句,若是在一般唐人的诗集里也许是很好的名句,可是在杜甫许多瑰丽而沉郁的诗篇中,只显得轻飘而悠扬,没有分量。
他终日只是供奉皇帝,伺察皇帝的领色,他说,“天颜有喜近臣知”;他4月里陪着肃宗祭祀九庙,5月端午得到皇帝的赐衣,都看为是无上的光荣。他有时局促到这种地步:官马送回官家,自己又没有马,因此有十天之久不能去看望想去看望的邻近的友人,他说,这既不是爱惜身体,也不是脚力太弱,只怕在街上徒步走路时遇见官长,遭到官长的申斥。
可是在这狭窄的天地里,他偶然走到东郊,遇见一匹被兵士遗弃在路旁的瘦马,他也曾联想到人世的困顿,写成一篇《瘦马行》,对瘦马表示无限的同情;他在城南潏水滨听樵夫讲述几只小鹰被白蛇咬死、一只鹘鸟飞来报仇的故事,他也写出一首充满热情的寓言诗《义鹘行》,来激励壮士的肝胆。
虽然如此,杜甫在长安的官吏生活事实上是一天一天地变得狭窄了,若是长此下去,没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篇四: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练习:第6单元 苦斋记]
第四单元 推荐作品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峭.(xiāo)壁 岩崿.(è) 臼.(jiù)中
B.黄蘗.(bî) 苦楝.(jiàn) 苦杕.(dí)
C.葴.(zhēn)芑 槠.(zhū)栎 槚.(jiǎ)荼
D.滵.(mì) 窊.(wā) 荑.(yí)实
【答案】 C(A峭:qiào;B楝:liàn;D荑:tí)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 受到
B.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罗列生长
C.其中..多斑文小鱼 那里面
D.则拊石而和.之 应和
【答案】 D(和:随着唱)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莫不族.布而罗生
A.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B.虽然,每至于族.。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族.庖月更刀,折也。
E.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答案】 D(都当“众”讲)
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食之.可以清酒
②心之.官则思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④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⑤宋何罪之.有
⑥怅恨久之.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C(代词/结构助词“的”/宾语提前的标志/音节助词)
)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覆之以茆
C.籍柔覆温之躯 B.燕坐于华堂之上 D.颠沛生于不测
【答案】 D(A.茆通“茅”,B.燕通“宴”,C.籍通“藉”)
6.下列语句中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野蜂巢其间
B.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C.名其室曰苦斋
D.寝必重褥,食必珍美
【答案】 D(A中的“巢”,B中的“室”,C中的“名”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D中的“珍美”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
B.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C.是人之所谓乐也
D.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
【答案】 D(ABC是判断句,D不是)
8.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苦斋记》是一篇颇为别致的书斋记,紧紧围绕苦斋的“苦”字,洒脱挥笔,但能放能收,颇有法度。内容富有辩证色彩,发人深省。
B.文章介绍苦斋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景物,“在匡山之巅”“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表现了位处苦地。不仅如此,而且“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连四周的动植物都具苦性。最后指出“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颇有深意。
C.文章罗列众多植物,无一不苦,就是水中小鱼,其味亦苦。但是植物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小鱼“食之可以清酒”。文章还写道别人以游山为苦,而自己独以游乐。在无往而不苦中,主人却乐在其中。
D.文章最后指出“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说明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
【答案】 D(说明了苦乐相倚,苦中有乐的道理)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2题。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
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夫膏粱之子 精美的食物 ..
B.寝必重褥 多层褥子 ..
C.颠沛生于不测 意外 ..
D.出入必舆隶 仆役 ..
【答案】 B(重褥:双层褥子)
1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一旦运穷福艾.A.方兴未艾.
能几何哉!则乐与苦相去.B.客曰,“吾去矣。”.
人也。天之将降大任于是..C.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
药苦口利于病良.D.有以也。古人秉烛夜游,良.
【答案】 A(两个“艾”都当“停止”讲)
11.下列对《苦斋记》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
B.“情缘景生”“景与情会”,前一部分的事、景与后一部分的情、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D.文末的议论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认为人们的“苦乐观”和孟子、赵子的大致相同。
【答案】 D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带着几个小仆人,扫除脱落的笋壳用来种植谷类豆类植物,吃那山间草木的嫩芽果实。
(2)我听说水井因为甘甜而枯竭,路边的李子因为味苦而存在,夫差因为沉湎酒色而灭亡,而勾践因为卧薪尝胆而复兴,不也像这种情况吗?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东垣老人李君,讳杲,字明之。其先世居真定,富于金财。君之幼也,异于群儿;及长,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衢间众人以为欢洽处,足迹未尝到,盖天性然也。朋侪颇疾之,密议一席,使妓戏狎,或引其衣,即怒骂,解衣焚之。由乡豪接待国使,府尹闻其妙龄有守也,讽妓强之酒,不得辞,稍饮,遂大吐而出。其自爱如此。受《论语》《孟子》于王内翰从之,受《春秋》于冯内翰叔献。宅有隙地,建书院,延待儒士。或不给者,尽周之。 母王氏寝疾,命里中数医拯之。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竟莫知为何证而毙。君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有愿曰:“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闻易水洁古老人张君元素医名天下,捐金帛诣之。学数年,尽得其方法。进纳得官,监济源税。彼中民感时行疫厉,医工遍阅方书,无与对证者,出己见,妄下之,不效,复下之,比比至死。医不以为过,病家不以为非。君独恻然于心,废寝食,循流讨源,察标求本,制一方,与服之,乃效。特刻之于木,揭于耳目聚集之地,用之者无不效。时以为仙人所传,而錾之于石碣。
君初不以医为名,人亦不知君之深于医也。君避兵汴梁,遂以医游公卿间,其明效大验,具载别书。
壬辰北渡,寓东平;至甲辰,还乡里。一日,谓友人周都运德父曰:“吾老,欲遗传后世,艰其人,奈何?”德父曰:“廉台罗天益谦父,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君欲传道,斯人其可也。”遂就学,日用饮食,仰给于君。学三年,嘉其久而不倦也,予之白金二十两,曰:“吾知汝活计甚难,恐汝动心,半途而止,可以此给妻子。”谦父力辞不受。君曰:“吾大者不惜,何吝乎细?汝勿复辞。”君所期者可知矣。临终,平日所著书检勘卷帙,以类相从,列于几前,嘱谦父曰:“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父,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湮没,推而行之。”得年七十有二。
(选自《医史》卷五,有删改)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之幼也,异于群儿 异:不同 .
B.忠信笃敬,慎交游 游:游玩 .
C.讽妓强之酒 讽:暗示 .
D.延待儒士 延:延请 .
【答案】 B(游:交游,交往)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东垣老人“医工传道”的一组是( )
①或不给者,尽周之
②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
③医不以为过,病家不以为非
④循流讨源,察标求本,制一方
⑤吾大者不惜,何吝乎细
⑥慎勿湮没,推而行之
A.①②⑥
C.④⑤⑥ B.③④⑤ D.②③⑤
【答案】 C(①周济那些没钱读书的儒生 ②立志学医以弥补事亲之过 ③医工和病人的看法)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垣老人年青时有操守,自重自爱。他曾因歌妓拉址了自己的衣裳而恼怒,将衣服脱下烧掉;又曾在接待使臣时因歌妓劝喝酒而大吐着离席。
B.东垣老人好学尊儒,同情疾苦。他跟从翰林王从之学习了《论语》和《孟子》,又跟从翰林冯叔献学习了《春秋》。后来还周济那些生计艰难的儒生。
C.东垣老人学习医术,治病救人。他拜名家张元素为师学医,尽得其传。还乡后,正值百姓患上了流行性传染病,他废寝忘食,创制方子,治好了很多人。
D.东垣老人医人传道,造诣精深。他选择罗天益作为继承人是为了“传道”,且将所著书籍传给他,不是为了李明之和罗谦父,而是为了天下后世。
【答案】 C(监济源税时的行为)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竟莫知为何证而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刻之于木,揭于耳目聚集之地,用之者无不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篇五:高二语文游沙湖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篇六: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Ⅰ卷(26分)
一、(每小题2分,共12分)
1、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挑衅罚chãng 暴殄天物zhěn 开门揖盗yī .xìn 惩...
B. 角色juã 戛然jiá 徇私枉法xún 刚毅木讷....nâ
C.强劲马yìn 穷兵黩武dú 擢发难数zhuó .jìng 饮...
D.戏谑鼎gāng 怏怏不乐yàng .nuâ 参与.yù 力能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搏 装钉 各行其是 一张一驰,文武之道
B.烦燥 诡辩 莫名其妙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提纲 讴歌 彪炳千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起讫 凌晨 两全齐美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规范的一项是( ) A.如何看待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呢?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B.去年,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其第十一条规定,银行对零钞清点整理的储
第 1 页 共 23 页
蓄业务可以收取费用。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曾有人问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我的回答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这个回答基本上概括了我对待友谊的态度。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李某解释说,货车是去年买的,今年11月才来温州, 行驶证曾经丢过两次,又在补证后都被找回来了。
(2)李永舒 后,以西充县财政困难为由,放弃了他本应得到的国家赔偿。
(3)安徽“三农”问题专家均认为,种粮大户的涌现,有助于粮食优良品种和现有种粮技术的集成推广,提高单产 实现粮食总产持续增长。
A.其间 申冤 从而 B.其间 伸冤 进而
C.期间 申冤 进而 D.期间 伸冤 从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A.据初步分析,已导致74人死亡的山西古交县屯兰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屯兰矿南四采区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治理不彻底引起的。
B.为了让蜜蜂有足够的体力干活,蜂农用人造养料等高能食品喂养蜜蜂,这严重损害了蜜蜂的健康,使全世界的蜜蜂数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C.马英九当选台湾新一届领导人后表示,要尽快实现两岸直航,推动两岸科技与产业化的合作成果,这将对两岸经济的繁荣昌盛具有特殊意义。
第 2 页 共 23 页
D.“范跑跑”现象难以定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还没人找到范跑跑行为是否违法的法律依据,因此只能停留在网民唇枪舌剑的讨论之中。
A.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B. 《曹操献刀》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很多熟
语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等都出自《三国演义》。
C.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文言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也是第一部歌颂农
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杨志卖刀》《武松打虎》《宋江三打祝家庄》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出自这篇小说。
D. 施耐庵,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西游记》是一部古典神魔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主
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E.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的《香玉》写的是狐仙与书生的爱情故事。
F. (每小题2分,共6分)
生物发光的奥秘
说到生物世界里的发光现象,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是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人们发现,不同的生物会发出不同绿色的光来,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组生物一般都会发生淡淡的蓝光或浅绿光,某些昆虫会发出黄光。仔细地划分一下,生物发光可分两类:一类是被动发光,如植物,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这种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
第 3 页 共 23 页
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但一般的看法是这种光无意义,就像涂有荧光物质的材料经强光照射后再置于黑暗中发光那样;另一类是主动发光,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较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光是一种能量,生动发光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在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中最大很度地粟节省能量,因此主动发光必定是主动受光生物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
1885年,社堡伊斯在实验室里提取出萤火虫的荧光素和荧光素晦,指出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化学反应,后来,科学家们又得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它全看清楚了。我们知道,化学发光的物质有两种能态,即基态和激发态,前者能级任而后者能级很高。一般地说,在激发态时分子有很高并且不稳定的能量,它们很容易释放能量重新回到基诚,当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时,我们就看到了生物发光,如果我们企图使一个物体发光,我们只需要的它足够的能量使它从基态变成激发态就行了?但生物要发光则需要体内的醉来参与,溶是一种催化剂,并且是高效率的催化剂。它可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给发光物质提供能量,且能保证消耗的能量尽量少而发光强度尽可能高。在萤火虫体内,ATP(三清腺酸苷)水解产生能量提供给荧光素而发光负化反应,每分解一个ATP氧化一个荧光素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从而发出光来。目前已知,绝大多数的生物发光机制是这种模式。不适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荧光素则换成了光蛋白,如常见发光水母的绿荧光蛋白,这些绿荧光蛋白与钙或铁离子结合发生反应从而发出光来。
7、根据文意,下列对“生物发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发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的被动发光,一类是具有意义的主动发光
B. 生物发光指的是一种化学发光现象,它只有在两种能态时因能量释放而形成的一种发光现象。
第 4 页 共 23 页
C.生物发光是一种化学发光现象,它只有在两种能态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产生。
D.生物发光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也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来提供能量。
8、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G. 由于植物吸收的光部分未参与光合作用,因此有些植物只能发出暗淡的红光。
H. 因为杜堡伊斯找到荧光素酶的基因,才使得萤火虫的反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
I. 科学家在分析物质的化学发光原理时,一般认为在激发态时分子横亘容易释放很高且不稳定的能量然
后重新回到基态。
J. 被动发光的生物拥有更多的基态,主动发光的生物拥有更多的激发态。
9、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K. 只要一个ATP和一个荧光素发生氧化反应,萤火虫体内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
L. 生物之所以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因为体内拥有荧光素或光蛋白。
M. 生物发光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生物体内的酶越多,发出的光越强。反之亦然。
荧火虫发光原理的揭示,为人类开发利用高效节能的新光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每小题2分,共8分)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1]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2]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
第 5 页 共 23 页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篇七: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练习:第6单元 苦斋记
第四单元 推荐作品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峭(xiāo)壁 岩崿(è) 臼(jiù)中 ...B.黄蘗(bî) 苦楝(jiàn) 苦杕(dí) ...C.葴(zhēn)芑 槠(zhū)栎 槚(jiǎ)荼 ...D.滵(mì) 窊(wā) 荑(yí)实 ...
【答案】 C(A峭:qiào;B楝:liàn;D荑:tí)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 受到 .B.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罗列生长 ..C.其中多斑文小鱼 那里面 ..D.则拊石而和之 应和 .【答案】 D(和:随着唱)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莫不族布而罗生 .
A.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B.虽然,每至于族。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族庖月更刀,折也。 .E.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答案】 D(都当“众”讲)
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食之可以清酒 .②心之官则思 .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④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⑤宋何罪之有 .⑥怅恨久之 .
A.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C(代词/结构助词“的”/宾语提前的标志/音节助词)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覆之以茆 C.籍柔覆温之躯
B.燕坐于华堂之上 D.颠沛生于不测
【答案】 D(A.茆通“茅”,B.燕通“宴”,C.籍通“藉”) 6.下列语句中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野蜂巢其间 B.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C.名其室曰苦斋 D.寝必重褥,食必珍美
【答案】 D(A中的“巢”,B中的“室”,C中的“名”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D中的“珍美”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 B.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C.是人之所谓乐也
D.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 【答案】 D(ABC是判断句,D不是)
8.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苦斋记》是一篇颇为别致的书斋记,紧紧围绕苦斋的“苦”字,洒脱挥笔,但能放能收,颇有法度。内容富有辩证色彩,发人深省。
B.文章介绍苦斋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景物,“在匡山之巅”“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表现了位处苦地。不仅如此,而且“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连四周的动植物都具苦性。最后指出“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颇有深意。
C.文章罗列众多植物,无一不苦,就是水中小鱼,其味亦苦。但是植物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小鱼“食之可以清酒”。文章还写道别人以游山为苦,而自己独以游乐。在无往而不苦中,主人却乐在其中。
D.文章最后指出“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说明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
【答案】 D(说明了苦乐相倚,苦中有乐的道理)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2题。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
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夫膏粱之子 精美的食物 ..B.寝必重褥 多层褥子 ..C.颠沛生于不测 意外 ..D.出入必舆隶 仆役 ..【答案】 B(重褥:双层褥子)
1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一旦运穷福艾.A.
方兴未艾.
能几何哉!则乐与苦相去.B.
客曰,“吾去矣。”.
人也。天之将降大任于是..C.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于是..药苦口利于病良.D.有以也。古人秉烛夜游,良.
【答案】 A(两个“艾”都当“停止”讲)
11.下列对《苦斋记》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
B.“情缘景生”“景与情会”,前一部分的事、景与后一部分的情、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人生。
D.文末的议论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认为人们的“苦乐观”和孟子、赵子的大致相同。
【答案】 D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带着几个小仆人,扫除脱落的笋壳用来种植谷类豆类植物,吃那山间草木的嫩芽果实。
(2)我听说水井因为甘甜而枯竭,路边的李子因为味苦而存在,夫差因为沉湎酒色而灭亡,而勾践因为卧薪尝胆而复兴,不也像这种情况吗?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东垣老人李君,讳杲,字明之。其先世居真定,富于金财。君之幼也,异于群儿;及长,忠信笃敬,慎交游,与人相接,无戏言。衢间众人以为欢洽处,足迹未尝到,盖天性然也。朋侪颇疾之,密议一席,使妓戏狎,或引其衣,即怒骂,解衣焚之。由乡豪接待国使,府尹闻其妙龄有守也,讽妓强之酒,不得辞,稍饮,遂大吐而出。其自爱如此。受《论语》《孟子》于王内翰从之,受《春秋》于冯内翰叔献。宅有隙地,建书院,延待儒士。或不给者,尽周之。
母王氏寝疾,命里中数医拯之。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竟莫知为何证而毙。君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有愿曰:“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闻易水洁古老人张君元素医名天下,捐金帛诣之。学数年,尽得其方法。进纳得官,监济源税。彼中民感时行疫厉,医工遍阅方书,无与对证者,出己见,妄下之,不效,复下之,比比至死。医不以为过,病家不以为非。君独恻然于心,废寝食,循流讨源,察标求本,制一方,与服之,乃效。特刻之于木,揭于耳目聚集之地,用之者无不效。时以为仙人所传,而錾之于石碣。
君初不以医为名,人亦不知君之深于医也。君避兵汴梁,遂以医游公卿间,其明效大验,具载别书。
壬辰北渡,寓东平;至甲辰,还乡里。一日,谓友人周都运德父曰:“吾老,欲遗传后世,艰其人,奈何?”德父曰:“廉台罗天益谦父,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君欲传道,斯人其可也。”遂就学,日用饮食,仰给于君。学三年,嘉其久而不倦也,予之白金二十两,曰:“吾知汝活计甚难,恐汝动心,半途而止,可以此给妻子。”谦父力辞不受。君曰:“吾大者不惜,何吝乎细?汝勿复辞。”君所期者可知矣。临终,平日所著书检勘卷帙,以类相从,列于几前,嘱谦父曰:“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父,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湮没,推而行之。”得年七十有二。
(选自《医史》卷五,有删改)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之幼也,异于群儿 异:不同 .B.忠信笃敬,慎交游 游:游玩 .C.讽妓强之酒 讽:暗示 .D.延待儒士 延:延请 .【答案】 B(游:交游,交往)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东垣老人“医工传道”的一组是( ) ①或不给者,尽周之 ②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 ③医不以为过,病家不以为非 ④循流讨源,察标求本,制一方 ⑤吾大者不惜,何吝乎细 ⑥慎勿湮没,推而行之 A.①②⑥ C.④⑤⑥
B.③④⑤ D.②③⑤
【答案】 C(①周济那些没钱读书的儒生 ②立志学医以弥补事亲之过 ③医工和病人的看法)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垣老人年青时有操守,自重自爱。他曾因歌妓拉址了自己的衣裳而恼怒,将衣服脱下烧掉;又曾在接待使臣时因歌妓劝喝酒而大吐着离席。
B.东垣老人好学尊儒,同情疾苦。他跟从翰林王从之学习了《论语》和《孟子》,又跟从翰林冯叔献学习了《春秋》。后来还周济那些生计艰难的儒生。
C.东垣老人学习医术,治病救人。他拜名家张元素为师学医,尽得其传。还乡后,正值百姓患上了流行性传染病,他废寝忘食,创制方子,治好了很多人。
D.东垣老人医人传道,造诣精深。他选择罗天益作为继承人是为了“传道”,且将所著书籍传给他,不是为了李明之和罗谦父,而是为了天下后世。
【答案】 C(监济源税时的行为)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竟莫知为何证而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刻之于木,揭于耳目聚集之地,用之者无不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篇八:第六单元 推荐作品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篇九:高中语文古诗文选修 第六单元 苦斋记巩固练习
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篇十:赤壁赋复习学案第一课时(附答案)
《赤壁赋》复习学案
第一课时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单鹏程 审批:王坡
一、复习目标
1.梳理基础知识,积累重要实词“如”“属”“固”和虚词“而”“乎”“于”的用法。
2.掌握本文重要的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二、基础知识梳理
1.一词多义
(1)如
①纵一苇之所如 ( ) 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③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 ④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⑤甚如饥寒 ( ) ⑥海内晏如( )
(2)属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③名属教坊第一部 ( )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固
①固一世之雄也( ) 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 )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④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4)其他多义实词参见市本学案P43-45。
2.词类活用 (找出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名词作动词
①歌窈窕之章 ②顺流而东也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名词作状语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4)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重要虚词
请仔细查阅市本学案P45“文言虚词”部分,尤其注意积累“于”“乎”两个虚词的意义用法。
4.特殊句式
(1)凌万顷之茫然
(2)客有吹洞箫者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出于东山之上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而今安在哉月
(7)何为其然也
(8)则又何羡乎
三、“而”的用法总结
(一)【本义】像人们面部下垂的胡须——胡须。
(二)【假借义】
1.面部的胡须往往连接在一起——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语法单位(词、短语等)之间的各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成语举例】公而忘私 存而不论 避而不谈 合而为一 不一而足
【经典文言】侣鱼虾而友糜鹿
剑阁峥嵘而崔嵬
蟹六跪而二螯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成语举例】废书而叹 鸡鸣而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言而喻 得而复失 尽欢而散
【经典文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③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成语例释】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经典文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成语举例】华而不实 不约而同 不谋而合 不翼而飞 不劳而获 不胫而走
【成语例释】大而无当: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犯而不校:受
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经典文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⑤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
应的词语,可以不用翻译。
【成语举例】拂袖而去 冲口而出 垂手而得 背道而驰 半途而废 乘虚而人 蜂拥而来 从天而降 呱呱
而泣
【成语例释】及锋而试: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
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侧目而视: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经典文言】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本句“以”“而”用法相同)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⑥表示因果关系,连接有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相当于“因而”。
【成语例释】淡而无味: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
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经典文言】不得已而为之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⑦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成语例释】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了过错如果能够改正,就是最好的优点。
【经典文言】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继承他)?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8) 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目的是,来,用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宁许以负秦曲——作师说以贻之——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这
几处的“以”与“而”用法同)
2.胡须往往成为人的面部特征之一,故可以用来指代人——代词,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你的”。
【经典文言】余知而无罪也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某所,而母立于兹。
3.人的画像如果须发俱备则栩栩如生——动词,相当于“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
(三)【固定词组】
【然而】
在古汉语中,一般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表“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四、课堂评价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1]之龙泉县西南二
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2]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之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茶。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3]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4],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5]
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
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茶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6]。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注】 [1]处: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2]岩崿(è):山崖。[3]瀄滵(ji
é mì):水疾流的样子。[4]吹沙:鱼名。似鲫鱼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名。[5]箨(tuò):笋壳。[6]御:用。蓬藋:谓用蓬蒿、藋草来垫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 中:中间。
B.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倚伏: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C. 燕坐于华堂之上 燕坐:安坐。
D.运穷福艾 艾:尽,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剑溪之水出焉 得其尤绝者家焉
B.其槚茶亦苦于常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D.刘子闻而悟之 父母者,人之本也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
B. 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
C.人知乐其乐 .
D.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4.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苦乐相生”的一项是( )
①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 ②其槚茶亦苦于常茶。 ③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④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⑤彼之苦,吾之乐。 ⑥彼之乐,吾之苦也。
A①③⑥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⑤
5.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
非“苦”也。
B.“情缘景生”、“景与情会”,前一部分的事与景与后一部分的情与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C.作者运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化景为趣,化趣为理,启发人们正确看待艰苦的环境,直面坎坷的
人生。
D.文末的议论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
明确人们的“苦乐观”和孟子、赵子的大致相同。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之弥觉其甘
(2)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赤壁赋》第一课时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1.一词多义
(1)如 ①到,往 ②好像 ③及,比得上 ④假如 ⑤相当于介词“于”,译为“比” ⑥形容词词
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2)属 ①敬酒 ②嘱咐 ③属于 ④类
(3)固 ①本来 ②险固(地势)③巩固 ④顽固
2.词类活用 (找出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名词作动词 :①歌窈窕之章 ②顺流而东也 向东行进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2)名词作状语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
(4)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4.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2)定语后置(3)状语后置(4)状语后置(5)被动句(6)(7)(8)宾语前置
四、课堂评价练习
1.A。A中:符合。
2.A。 A焉:兼词,“于此”。 B于:介词,比;介词,到。 C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
连词,表假设。 D之:代词,“这道理”;结构助词,“的”。
3.B B为名词动用,其他为意动。 4.B。排除①②
5.D。人们的“苦乐观”,往往由于精神境界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参考译文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的房子。房子有十二间,用茅草覆盖,在匡山的峰巅。匡山,在处州府所辖的
龙泉县西南二百里的地方,剑溪的水从这里发源。匡山的四周陡峭的石壁拔地而起,山崖上都是青色的石头,四边高中间低。山下白云缭绕,山上北风呼啸。大风从北边吹来,大概滋味不能甘甜却容易苦涩。所以山上生长的植物也符合这一点,它们的味道都是苦涩的。而那些物性偏苦的植物,也乐于生长在这里。就这样,鲜支、黄蘖、苦楝、侧柏等树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等野草,地黄、游冬、葴、芑等青菜,槠、栎、草斗等果实,楛竹的嫩笋,没有什么不聚集分布密密地排列的。野蜂在它们中间筑巢,采花粉酿蜜,蜜的味道也是苦的。当地的方言称它叫“黄杜”,初尝时很苦以至难以下咽,很久以后更觉得满口香甜,能够治疗淤积在体内的热毒,解除烦躁干渴的疾病。那里的槚茶也比普通的茶叶苦涩。那里的水流都从石缝间涌出,水源汩汩滔滔,快速曲折地向前奔流,注入大的峡谷。水中有很多带斑纹的小鱼,形状如吹沙鱼一样,滋味苦涩但又微含辛辣,食用后可以用来醒酒。
山距离人居住的地方比较遥远,只有先生乐于在山中游赏,但是他的随从大多因早晚来回奔波而感到
艰难,于是就选择那低洼的地方筑室定居。带领童儿几人,扫除落下的笋壳来种植粟米和豆类作物,吃那些草木初生的嫩芽。闲暇时就踏着木底有齿的登山鞋登上山崖,靠着挺拔的树木放声长啸,有时下望清冷的溪流。听到樵夫的歌声从林中飞出,就拍打石头来应和,别人不懂得他的乐趣。
先生的话说:“乐与苦,是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的。人们懂得快乐是快乐的,却不懂得痛苦也是快乐
的;人懂得因快乐的事物而快乐,却不懂得痛苦是从快乐中产生的。那么,快乐与痛苦,相互间的距离有多远呢!现在,那些富贵人家的孩子,在华美的厅堂上安坐,口中没有品尝野菜的苦涩,身子没有经历农耕的辛劳,睡觉一定要双层的被褥,吃饭一定要珍馐美食,外出一定要仆役相拥,这是常人所说的快乐。有朝一日好运穷尽福气消亡,出现难以预料的困苦,却不懂得喝琼浆吃美味的肚肠,不可以用它来吃粗劣的食物;覆盖柔暖絮被的身体,不可以盖草席。即使想效仿山野农夫和卑微的仆役,屈身疾走逃跑,在丛生的野草中苟且性命也不可能得到,难道不是往昔的快乐变成了今天的痛苦了吗?所以孟子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他们的痛苦,是我的快乐;而那些人的快乐,是我的痛苦。我听说井水因为甘冽而干涸,李子因苦涩而保存,夫差因沉湎酒色而灭亡,勾践因卧薪尝胆而兴盛,不也如同这样吗!
我听了以后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他的房屋取名叫“苦斋”,写了这篇《苦斋记》。
上一篇:高中元旦手抄报
下一篇: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