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 高一 |

【www.guakaob.com--高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篇一: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测试题 带答案

历史(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

宝鸡高新实验中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实行方国联盟 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受宗法血缘影响 D实行分封制.

2.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 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A.发生在顺治时期 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程度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民主制 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寡头制和僭主制

6.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②雅典的民主政治为人类文明中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共和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据此,请回答7——9题

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8.美国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中央集权原则 B.分权制约原则

C.民主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9.下列关于英国和美国两种政治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①美国总统和英国国王都拥有相当大权力 ②美国的总统由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英国

首相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③美国总统有权解散国会,英国议会有权罢免首相 ④美国总统可以连任两届,而英国首相可以连任几届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

10.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11.19世纪末,一位外国军事考察员沿长江考察中国的海域情况,请问他最远可以到达那里:

A.汉口 B.九江 C.宜昌 D.重庆

12.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

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13.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4.《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

① 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④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它给中国共产党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是

A.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C.没有坚持工人阶级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D.没有制订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6.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面所列各项属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原因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③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7.在五四运动期间,进步青年的特点和优点是

①爱国精神突出表现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上

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

③开始同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

④充当了反帝反封建的先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马克思主义诞生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C.马克思 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 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阶级密切联系

19.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20.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原因之一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过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异常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21.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国民党的灭亡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2.18.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比,主要不同是

①政党竞争 ②多党合作 ③三权分立 ④政治协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3.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A.民主改革 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 D.民族区域自治

24.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2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26.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 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A.继日本之后,美国也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B.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2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

A. 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C.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8.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①政局稳定程度 ②经济实力 ③科学技术 ④军事实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29.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导致这一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不包括

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C.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 D.第三世界崛起

30.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标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4分,共计27分。)

31.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分)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3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4)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的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国会。 „„第七项,凡通过众议院及参议院之法案,应于成为法律前呈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如批准该项法案,即应签署之,否则退还之。„„

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其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非玩忽职守,得终身任职。„„”——引自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信仰等自由;„„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社会主义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苏联社会主义所有制表现为两种形式:国家财产(全民财产);合作化集体农庄财产(各集体农庄财产、各合作社财产)。──《1936年苏联宪法》

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杜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第六条,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两个文件在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上和体现的政体上有何相同点?其意义何在?(4分)

(2)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二,两个文件反映的政权性质有何不同?在维护民主权利方面哪一个文件的作用更大?说明理由。(5分)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在这两个宪法的影响下,两国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共同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体制对民主法制建设有何负面影响?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5分)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篇二:高中历史必修1期末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1期末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75分

第Ⅱ卷75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巩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 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构织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 ④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从汉景帝到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

A.推行郡国并行制 B.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C.实行州县两级制 D.大力实施行省制度

4.东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是

A.不给武将实权 B.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C.推行察举制 D.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5、北宋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的主要意义是

A.提高了文官的政治地位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人

C.提高了地方的工作效率

D.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

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7.下列与鸦片战争爆发有关的历史因素是①清朝统治危机四伏 ②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加紧资本原始积累 ③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④中国的禁烟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抗战时期,民族资本萎缩、官僚资本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C.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海外

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

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10.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

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

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

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

11、国民革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的开始

12.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业生产协作的客观要求

13、“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最深刻教训是必须

A.坚持民主法制建设 B.借鉴西方民主制度

C.保障人民的选举权 D.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14.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日关系的改善

15、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谈判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

B.两党统一后可以继续合作

C.国民党以地方代表身份进行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可以地位平等

16.20世纪7O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联合声明》签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中国倡导建立的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18.公元前8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约两百多个城邦。希腊“城邦”最突出的特征是

A.小国寡民 B.民主健全 C.政体多样 D.法律完备

19.在雅典民主制下,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十将军委员会 D.五百人会议

20.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奴隶制的逐渐衰落 B.版图的不断扩展

C.自由民的日趋增多 D.法理的不断完善

21.假如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总统感觉其对自己不利,那么他面临的以下几种选择,最能体现总统权力的是

①被迫通过 ②可以否定 ③可以通过也可以否定

A.① B.② C.③ D.都不对

22、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C.“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D.“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23.在近代,英、美、法、德等国虽然都确立了代议制,但其代议制的形式却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的

A.国情不同 B.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C.传统不同 D.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不同

24、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25、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人伊拉克,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B.日本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1分,共39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二 故先王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是大夫疑焉;立嫡子,不是庶人疑焉。疑生争,争生乱。事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这家室乱;嫡庶无别,这宗族乱。

——《吕氏春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先王之法”实施的目的是什么?(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3/4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2/3以上可决弹勤之。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会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勤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颁布)

请回答:

(1)《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8分)

(2)《临时约法》对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定?其目的是什么?结局如何?(1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揽大权。有时还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行使权力。他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他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做?(6分)

(2)美国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是否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相违背?为什么?(5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小题15分,第30小题9分,第31小题12分,共36分。)

2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它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的中央政府,特别注重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秦始皇、汉武帝、明太祖三人中任选一人,回答他们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而采取的措施。(6分)

(2)叙述唐朝三省各自的职责,并说明这一制度的重大作用。(5分)

(3)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发展。对此许多同学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同学认为,这种做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有的同学认为,这种做法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说明你的理由。(无论同意哪一种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4分)

30、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说明英王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结合17世纪的有关史实概括说明。(9分)

31、近来,日本欲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结合史实,谈谈战后日本与美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殊关系及其发展演变。(8分)

(2)日本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说明了什么?为何许多国家对此不认可?(7分)

高中历史必修1期末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宗法制与交通网络根本就不挂钩。

2、D 四项均属历史事实,简单分析就可得出结论。

3、B 了解西汉王国问题解决的始末,汉初郡国并行,到汉武帝“推恩令”,王国问题逐步解决。C项在秦始皇时就已推行,行省制度是元朝时候在开始的。

4、B 纯粹历史知识的记忆。

5、D 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只要了解这个大背景即可解题。

6、C 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完备在隋唐三省六部制,专制制度的顶峰在清朝的军机处。

7、D ②与中国不是直接相关,其它都与中国直接相关,并且符合历史事实。

8、B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就是在抗战时期膨胀起来的。A是客观情况,但对官僚资本没有直接推动作用,CD可以排除在外。

9、A 一个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改革纲领,显然矛盾。

10、C 帝国主义在华一切活动均以维护其利益为出发点,故可排除AB,袁世凯并不是辛亥革命一爆发就被帝国主义选为代理人的。

11、C 革命统一战线就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开始的,它以国民党“一大”为标志,制定出联俄连供扶助农工的政策。

12、B 当时的三大改造都是从发展生产力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来考虑的。

13、A “文化大革命”的最大教训就是民主和法制制度不健全,必须建立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建设。

14、C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题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显然第三世界的力量起了关键作用。

15、D D项属于明显可以排除的选项,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地方政权和中央政权平起平坐的。

16、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五十年代提出来的。

17、D ABC三项都不是中国倡导建立的,中国只是积极参与。

18、A 希腊“城邦”的特色是由希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地域狭小,多山多岛屿。这里讲的是城邦特色不是民主特色。

19、A 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简单记忆即可。

20、C 万民法是在罗马逐步扩张的过程中,由公民法逐渐演变而来的。

21、B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可以否定国会通过的法律,由于本题问的是“最能体现总统权力”,故选B。

22、A A项只是任命,并没有谈及宰相的权利,有些国家任命后就有很大的权力,采用排除法也能做。

23、A BCD三项都不同,但A可以容纳BCD,于是答案就出来了。

24、C 抓住“当前”这个时间段,ABD的说法是错误的。

25、C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没错,但其根本原因却是经济大国的因素决定的,即经济决定政治和外交。

二、材料解析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篇三: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3.唐朝在门下省设置的供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叫 A。中朝 B。内阁 C。军机处 D。政事堂 4.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下列哪个城市是其中的通商口岸 A。南通 B。无锡 C。常州 D。苏州 5.《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6.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杀害我同胞达

A。19多万人 B。20多万人 C。30多万人 D。40多万人

7.时代赋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8.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

A。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9.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10.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1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发动三大运动 D。渡江战役 1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 ②民主集中 ③社会主义 ④民主协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4.“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

A。台湾问题上 B。香港问题上 C。澳门问题上 D。特区问题上 15.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16.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苏关系的改善 D。中美关系的缓和 17.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十将军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陪审法庭 18.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公民法的颁布 B。万民法的实施 C。《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D。《民法大全》的编纂 19.通过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而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地位的是

A。金融资产阶级 B。大商人 C。新贵族 D。工商业资产阶级 20.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 ①立法 ②行政 ③司法 ④考试 ⑤监察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1.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统一后的德国为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制君主国家 C。总统共和制国家 D。君主专制国家 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国际成立 23.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24.1967年3月,合并建立欧共体的机构不包括

A。欧洲煤钢联营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联营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5.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日益提高 D。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26.有一本书这样写道:他们(雅典人)每年至少召开四十次公民大会,讨论Polis的一切重要问题,通过法律决定战争与和平。其中“Polis” 指的是 [ ] A.公民 B.政治 C.城邦 D.民主 27.“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这副对联出现于五四运动期间,以下信息与之不对称的是 [ ]

A.是店主为扩大生意而作的宣传广告 B.是爱国民众讽刺个别商店没有参与反帝斗争 C.反映了上海工人罢工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D.说明五四运动中民众爱国意识逐渐觉醒

28.某校高一(3)班的学生准备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主题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 ]

A.中苏外交关系的建立——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C.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9.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和韩国等国家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后,我国与前苏联范围的各国都保持正常关系。这些事实说明 A、中国十分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B、我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周边环境 C、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D、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30.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20分,共24分。要求分析材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

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 重大问题的认识。(4分)

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8分)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6分)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0分)

参考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31参考答案:(16分) (1)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32参考答案: (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篇四: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试题(带详解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高一历史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3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09年4月肇庆市二模)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

2.(2009年5月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3.(2009年5月山东省滨州市模拟)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滥觞的是

A.秦朝军功爵物度

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

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

4.(2009年5月苏、锡、常、镇四市调查(二))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5.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6.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7.(2007年山东东营一中月考题)伯利克理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8.“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9.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0. 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A.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11.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D.作者认为:因为“煮豆燃萁”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

12.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13.“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整风运动

14.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15. 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16. (2009年4月肇庆市二模)花鼓戏原是在农村流动演出的民间戏曲,某一时期,在城市风行,引起政府的查禁。不过禁者自禁,演者仍演,尤其是在租界区,还开了不少新戏馆。据此推断“某一时期”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8世纪末

C.20世纪中晚期 D.19世纪初

17(2009年4月肇庆市二模)新华社北京2003年10月25日电: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25日给宋美龄亲属发去唁电,对宋美龄女士逝世深表哀悼。唁电全文如下:“„„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这段话表明了对

A.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的谅解

B.宋美龄女士反对日本侵略的赞扬

C.宋美龄女士毕生事业的赏识

D.蒋介石推行亲美政策的肯定

18. (2009年5月徐州市第三次调研)2003年l2月,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19. (2009年5月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

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 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火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21. (2009年5月珠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有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 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敲诈勒索 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 D.美国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靠山

22. (浙江省2009届高考押题卷)“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焚烧山东曲阜“万世师表”匾额这一“破四旧”行为造成的危害

①破坏了文物 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

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3. (2009年5月珠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

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24. (2009年4月肇庆市二模)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不包括

A.“一边倒”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中日关系正常化

25. (吉林省2009届高考压轴卷新课标试题)有人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外交政策分为“革命外交——发展外交——和谐外交”三个阶段。下列新中国的外交举措中,属于“和谐”外交的是 (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中美“乒乓外交”

C.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D.胡锦涛为出席北京奥运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26. (2009年5月福建龙岩市质检)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

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

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

27. (2009年5月山东省滨州市模拟)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28. (2009年5月珠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A.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29. (2009年5月苏、锡、常、镇四市调查(二))二战后,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美国若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遏制住

苏联,迫使它退却。他声称必须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这个观点的依据不包括

A.美国要推广其社会制度 B.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

C.苏联能与美国抗衡 D.西欧传统强国普遍衰落

30. (吉林省2009届高考压轴卷新课标试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关岛发表演说中谈到:“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说明二战后美国极力扶持西欧和日本的政策( )

A.事与愿违 B.得不偿失

C.福兮祸所伏 D.好心没好报

31. (2010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二模)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32. (2010年3月山东省日照市一模16题)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位年轻旅行者的原国籍是

A.法国 B.苏联 C.南斯拉夫 D.民主德国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2分)

33(2009年4月肇庆市二模)(20分)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孙中山回到上海,着手写《会议通则》一书,后改名为《民权初步》。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爱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材料二】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材料三】以动议及表决而处事,重要之步调有六,其秩序如下:一、会员起立而称呼主座。二、主座起立而承认会员。三、会员发动议而坐。四、主座接述其动议。五、主座界机会以讨论。六、呈动议以表决,并宣布表决之结果。大多教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

问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篇五: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 (客观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拜年内容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C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重视血缘亲情”, 敬宗敬祖,显然这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B 考查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之间权利、义务。材料反映的是诸侯的应尽的义务。A、C、D三项材料都能反映,B项未能反映。

3.“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A 考查西汉地方行政体制。西汉统治吸取秦暴亡的经验教训,认为秦之所以这么快就消亡,就是因为没有分封宗亲,拱卫王室,故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进行分封,即郡国并行制度。

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B 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下,官员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5.史书载:“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

A.中书门下、枢密院 B.三司、枢密院 C.中书门下、三司 D.枢密院、三衙

A 考查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抓住“持文武二柄”关键信息。宋代仍是三省六部制,但形同虚设,中书门下掌行政,而枢密院掌军事。

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A 考查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材料可知,谋反、谋大逆等这些明律所特有的列罪条款,目的都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说明了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C、D都未能体现。

7.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D 明朝时朝,丞相被废除,因此,清代是没有丞相的,D项错误。

8.自秦汉以来我国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地方官制演变”,显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这是中央官制的演变基本趋势,排除,因此,C项正确。

9.“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打上了中国古代哪种制度的烙印

A.科举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A 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学而优则仕,显然是科举制,该选官制度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宗法制是用血缘来区分嫡庶,用血缘来维系政治权力;察举制选拔标准是孝、廉;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选拔有门第条件限制,导致门阀世族的出现。

10.《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D 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运用能力。题干材料中“而”一般都强调的中心句,通过“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只有D项与其相符。

1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

B 抓住关键信息“没有开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因此,可首先排除AD两个选项,而古罗马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因此,正确选项为B。

12.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

A 从材料中“豆子抓阄”可知古希腊的民主是一种抽签选举的直接民主,而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可知苏格拉底对于这种直接民主是反对的态度,因这种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方式会导致素质不同的人享有同等国家管理权,国家权力被滥用或误用。因此,正确选项是A。

13.下列内容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

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③2002年3月上旬,英国国会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C 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①③④的投票选举、国会辩论协商,都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直接民主;②反映的是三权分立,这是近代民主,并不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

14.对右图所示法律文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保障了雅典的民主制

B.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

C.主要是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

D.是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B 右图是十二铜表法,它标志了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成果。

ACD三项说法均是错误的。

15.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A 本题难度较小,了解了材料的核心观点即可,“不得基于怀疑”,显然是注重证据。

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

C.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D.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D 考查罗马法的作用,“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体现罗马法起到稳定帝国统治秩序的作用。

17.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

A.选举和议会立法 B. 政党和三权分立 C. 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D.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A 本题属于识记型,难度小,选举和议会立法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特征。

18.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B “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中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这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梳心。

19.近代史上,英国在一个长期专制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个“办法”是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国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制

D “控制者”是指君主,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防范君主专制,英国的民主政体是君主立宪制。

20.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A 英德两国虽然都是君主立宪制,但英国是议会君主立宪制,德国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德国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皇帝有很大的实权,具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议会并不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CD是德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21.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时间最早。

22.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曾经与美国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美国最后生效须经

D 考查美国的民主政治,各部的运行机制。三权分立原则下,国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23.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半专制”特点的是 ①帝国国会由直接选举产生 ②帝国政府对皇帝负责

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 ④帝国皇帝主宰议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B 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获得独立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致使德皇保留有很大的权力,具有很强的专制色彩,②④体现出了这点,符合题意,而①③不符合题意。

24.“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C 二战中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是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25.“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却又得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B 从“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不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说明英对中贸易是进口少于出口,对华贸易顺差,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26.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鸦片贸易是非法走私的,损害了中国的正当权益,而英国以禁烟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显然题干观点是错误的,而①②两个观点是对立的,必有一个是错误的,②说法是错误的,因通过排除法,B项正确。

27.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

①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②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篇六: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将第Ⅰ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请用蓝色或黑色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

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

A、光武中兴 B、秦统一六国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3.君主专制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C、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D、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

习俗。”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5. 以下有关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城邦内居住的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B、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政治的新方式 C、有利于调动雅典人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D、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6.自秦汉以来我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不正确的是( ) .

A、中央对地方的治理渐趋加强 B、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皇权,分散相权 D、强化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7.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 ) 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 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 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

8.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9.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要原因是

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国际成立 10.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

①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②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政府 ③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 ④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 )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D、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12.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为

此,他代表中国政府再次阐述了( )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一边倒的政策 D、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13.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14.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15. 中国共产党能够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工人运动遭受挫折 B、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党正确分析了国情 D、共产国际的支持

16. 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 17.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 )

A、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 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18.台、港、澳问题的性质是( )

A、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香港和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B、都是内政问题

C、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D、都是国际问题

19.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20.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21. 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 ( )

A、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B、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A、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标志是辛亥革命的成功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D、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

2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24.1956年,中共提出于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目的是(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把民主党派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D、实现“一国两制”

25.右边漫画形象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 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 B、联合国作用软弱 C、美苏力量均势 D、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6. 1967年3月,合并建立欧共体的机构不包括(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政治共同体

27. 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使他们都能表

达本民族的意思,由此可见( )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8.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

A、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扩大基层民主

C、实施依法治国 D、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9.“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 )

A、台湾问题上 B、香港问题上 C、澳门问题上 D、特区问题上 30.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的最大影响是( ) 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B、美国、日本以及西欧矛盾突出,昔日的盟友变成对手

C、核战争威胁已经消除,各国注重发展经济 D、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第Ⅰ卷答题卡(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简答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共计20分。)

31.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说明美国

1781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10分)

32.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

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联系现实说说“两个务必”有什么深远意义?( 10分 )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有三个小题,共20分)。 33. 材料一 第三条 „„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 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力的一切其他措施。 (2) 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 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材料二 西欧„„是美国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的《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见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

根据上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原因和目的(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二说美国遇到了“竞争”“挑战”?(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这种趋势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ABCCA CABBA DDBAC ABABB ACDBC DCDBA

二、简答题。(第31题8分,第32题12分,共计20分。) 31.⑴英、德:君主立宪政体;美、法共和制政体。(3分) ⑵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7分) 32.(10分,本题只要述说在理,均可酌情得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少数干部中还存在着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因此,毛泽东的这一报告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有三个小题,共20分)。

33.(1)成员国之间逐渐实现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加强西欧国家间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对外推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以摆脱美国的控制与苏联的威胁。(6分)

(2)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经济实力增强,而美国由于经济危机和越南战争的影响,经济有所衰退,西欧形成对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4分)

(3)趋势:欧洲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3分)

影响: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西欧国家与美国展开了经济竞争,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政治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增强了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影响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世界一体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7分)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篇七: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铁一中:郭永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是( )

A.助理万机 B.管理军事 C.主管教育 D.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3.唐朝在门下省设置的供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叫( )

A.中朝 B.内阁 C.军机处 D.政事堂

4.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当时我省被迫对日开放的一处商埠是( )

A.南通 B.无锡 C.常州 D.苏州

5.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C.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6.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杀害我同胞达A.19多万人 B.20多万人 C.30多万人 D.40多万人

7.时代赋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8.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 )A.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9.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10.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三路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1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发动三大运动 D.渡江战役

1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

①人民民主 ②民主集中 ③社会主义 ④民主协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4.“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

A.台湾问题上 B.香港问题上 C.澳门问题上 D.特区问题上

15.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16.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苏关系改善 D.中美关系的缓和

17.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十将军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陪审法庭

18.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A.公民法的颁布 B.万民法的实施 C.《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D.《民法大全》的编纂

19.通过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而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地位的是( )

A.金融资产阶级 B.大商人 C.新贵族 D.工商业资产阶级

20.美国联邦政府由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 )①立法 ②行政 ③司法 ④考试 ⑤监察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1.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统一后的德国为( )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制君主国家 C.总统共和制国家 D.君主专制国家

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国际成立

23.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24.1967年3月,合并建立欧共体的机构不包括( )

A.欧洲煤钢联营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联营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5.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C.联合国地位日益提高 D.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共2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8分)

27.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时期的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⑴材料一是谁说的?他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任意写出4个即可,5分)

⑵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3分)

⑶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26分。

28.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比较英德政体的异同。说明美国1781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12分)

答:

29.新中国建立后,在巩固国家政权的同时,通过努力,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简述这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14分)

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共2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⑴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2分)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分) ⑵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4分) 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分)

27.⑴丘吉尔。(1分)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德国苏占区。(任意写出4个,4分) ⑵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建立。(3分) ⑶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约组织。(2分)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26分。

28.⑴英、德:君主立宪政体;美、法共和制政体。(2分) ⑵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都保留了君主。(2分)不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的象征,而议会至上。德国皇帝却拥有很大实权,主宰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4分) ⑶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4分)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篇八: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高一期末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统测试卷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本卷共32题,每题2分,共6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2.古代中国皇帝制度首创于

A.夏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

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4.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

C.削弱王国势力 D.实现民族融合

5.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防范地方割据

C.削弱宰相权力 D.繁荣儒家文化

6.“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7.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内阁 D.军机处

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原因是

A.“虎门销烟”触怒了英国政府

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英贸易

C.英国工业革命后,迫切开拓海外市场

D.英国海上军事实力雄厚

9.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0.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近代中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2.“„„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禁烟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3.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渡江战役

14.红色旅游的宣传词中有“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的说法。这里的“历史红”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人民军队的诞生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5. 美国记者斯诺说:“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二万五千里长征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开辟敌后战场

16.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7.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

19.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周恩来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红色外交家”的美誉。他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1.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高度自治的原则

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政策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23.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其中一项重大成果是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主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24.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的是

A.城邦的形成 B.梭伦改革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利克里改革

25.《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A.保护平民的利益 B.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成为内容最全面的法律

26.在英国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中,剥夺了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56个城镇议员的名额,而将这些名额分配给新的工业城市。这一改革举措最有利于

A.金融资产阶级 B.商业资产阶级

C.工业资产阶级 D.工业无产阶级

27.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掌握的是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弹劾权

2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又可以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美国宪法的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原则 B.人民主权的原则

C.民主共和的原则 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9.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学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工人运动的爆发 D.第一国际的成立

30.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四月提纲》的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31.“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丘吉尔的演说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32.下列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篇九:人教版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08年新课标高一期末测试

历 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是哪一制度的特点?

A.内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2.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权力高度集中 B.浓厚的部族色彩 C.秦始皇非常勤政 D.严格的等级制

3.秦朝倾国家之力,以70余万人历经几十年,建造了一座雄伟陵墓——秦始皇陵。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一工程的直接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军事民主制的作用 D.法家思想的影响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 皇权的不断加强

5.以下不能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趋势的是 ..

A.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汉朝设刺史 C.唐三省六部制 D.北宋设置通判

6.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 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 ③ 实现了民族平等 ④ 文化专制,使科技发展受到抑制 ⑤在很长时期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7.据统计,希腊的土地面积中,超过80%是崎岖的山地,只有不到20%的土地可供耕种,境内也没有大河可资灌溉。这一地理环境直接导致了:

A.实行城邦政治 B.造船、航海业发达

C.粮食产量有限,无法承受人口增长的压力 D.进行海外殖民

8.对雅典民主政治评价不恰当的是 ...

A.创造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B.催生了繁荣的雅典文化

C.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D.是间接民主,选举代表管理国家

9.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

A.罗马法 B.查士丁尼新敕 C.十二铜表法 D.秦律

10.以下两副图所反映的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封面 《法国民法典》封面

A.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B.前者提供了后者所需的一些法律形式

C.两者毫无关系 D.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

11.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A.使国王失去了所有的权力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C.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D. 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

12.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英国首相

A.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 B.实际上是由英国国王选择产生

C.掌握着行政权和立法权 D.是英国国家元首

13.“„„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主要反映了美国1787年

宪法的

A.联邦制原则 B.民主原则 C.权力制衡原则 D.自由原则

14.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是:“这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

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在他成为殉难者

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这位英雄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主要贡献是

A.领导美国赢得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度

C.领导美国赢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 D.使美国经济复苏

15.历届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展台,最早见识世界博览会

的中国人是以纯粹的私人身份去的,比如王韬,他亲历了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当时的中国

人把世界博览会称为炫奇会或赛奇会。这反映了

A.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B.中国物产贫乏

C.统治者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D.中、英科技间有很大的差距

16.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评价中国沿海口岸时指出,汕头是中国

“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在近代历史上,规定汕头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7.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

曲”这一观点的是

太平军女官

A B C D

18.“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台湾)丘逢甲《往事》)。使

诗人“夜夜梦台湾”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9.19世纪末的民谣“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杆,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

跟大清闹”,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斗争 ..

A.体现出朴素的反帝精神 B.完全认清了封建政府的反动本质

C.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 D.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20.“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罢市救国”等口号和标语突出反映了

五四运动体现出来的

A.艰苦奋斗精神 B.爱国主义精神 C.团结一致精神 D.追求真理精神

21.《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

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

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了文明中来了。”此话表述的观点是

A.资本主义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B.资本主义必然崩溃

C.资产阶级文明代表最先进的文明 D.资产阶级能够改造所有的民族

22.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

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23.以下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长征的胜利完成 ④八七会议的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24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打击了敌人

C.日军在整个亚洲都发动了侵略战争

D.日军不断向中国战场大规模增兵

25.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

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是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这个弯路使

我们党在这方面达到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对这段话的理

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应该加入联合政府 B.中国应该实现民主与和平

C.中国最终应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应该逐步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26.“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陈毅

这首诗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使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C.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结束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

27.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长夜难眠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 “一唱雄鸡

天下白”指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8.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

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 ,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你认

为空格处最可能最恰当的说法是

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29.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

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应该不情愿而又

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中国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

30.右边漫画形象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

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

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

B.联合国作用软弱

C.美苏力量均势

D.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3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

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说明 ①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 ②联合国内的

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③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 ④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的最大影响是

A.缓和和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B.美国、日本以及西欧矛盾突出,昔日的盟友变成对手

C.核战争威胁已经消除,各国注重发展经济

D.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33.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

求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再次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一边倒的政策 D.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34.1979年1月28日~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

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他是第一位正式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右图

是1979年2月时代杂志的封面:邓来了。这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主要是因为

A.两国已消除了矛盾 B.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C.两国已经正式建交 D.两国领导人的推动

35.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比翼双飞在人间。”生动的描绘出一番中国古代农

村生活景象,这种生活的特征是:

A.一夫一妻制 B.自给自足 C.土地平均分配 D.男女平等

36.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

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A .筒车 B.耧车 C. 曲辕犁 D .水排

37.“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

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分别考

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 B. 古代经济中心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38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诗中所反

映的古代商道,最早应开始于

A.汉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39.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A.富商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 B.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

C.富商的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 D.长安城里有很多的外国人商人

40.中国古代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主要后果是

A.导致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

B.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使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窄

D.使地主和商人大量购田置地,不利于扩大再生产

41.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已具备了

A.宗教动力 B.社会根源 C.客观条件 D.交通条件

42.英国在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的殖民战争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A.荷兰、法国、美国 B.西班牙、法国、德国

C.西班牙、荷兰、法国 D.西班牙、荷兰、俄国

43.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1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绅士福克在八十天完成环球航行的有趣故事。你认为在此书中,福克完成此航行,最可能乘坐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4.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45.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自然经济 B.封建商品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46.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求富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发展资本主义 D.利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47.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合理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48.中国近代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有许多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主要包括

①中山装 ②旗袍 ③咖啡馆 ④里弄住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49.在《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变迁》的文章中,介绍了20世纪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其中从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的标准先后有“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有身段的才女”等,出现这些标准的原因不包括: ...

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B.五四运动促进妇女解放运动发展

C.中西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 D.妇女已完全摆脱了夫权束缚

50.在汕头市西城区有一条老街“火车路”,纪念着我国最早的一条商办铁路——由梅县华侨张煜南、张鸿南兄弟等集资日本人设计承包,修建于1904~1908年全长42.1公里的铁路,这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篇十: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题及其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必修一)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父系家长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了诸侯应

该履行的义务是

A.王室有难,出兵拯救 B.向周天子交纳贡赋

C.诸侯间相互访问

3.中国古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始皇

4.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

A.内阁首辅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5.秦朝实行郡县制,不封诸侯王,汉朝逐步削夺诸侯王封地和权力,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各地的经济交往 B.加强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

C.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D.促进民族融合

6.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中央财政的是

A.唐朝中书省 B.唐朝节度使 C.北宋三司使 D.北宋通判

7.三省六部的实行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在我国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元朝

9.某同学在探究清朝的历史时找到了右面一幅漫画,

画中的文字为:“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

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

该画反映了清政府采取

A.宗法制度

B.郡县制度

C.限制君主权力

D.闭关锁国政策

D.向周天子朝觐述职

10.公元前6世纪初,在雅典推行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的是

A.苏格拉底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1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B.标志着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

C.成为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D.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12.1635年,查理一世未经国会批准而征收“船税”,乡绅约翰·汉普顿拒绝交纳,这一案

件被提交给财务署审理。约翰·汉普顿的辩护律师声称:“为保障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国王的特权在任何时候都应受到法律的限制。” 约翰·汉普顿因抗缴船税而成为英国令人瞩

目的英雄。这一事件说明当时英国人

A.要求国王尊重法律和政治传统 B.要求废除君主制,确立共和体制

C.认为行政权属于议会,而非国王 D.认为国王的权力不受任何人限制

13.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

的法律”。这体现的原则是

A.联邦制原则

C.权力制衡原则 B.主权在民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14.有一本书名为《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它的内容最可能是叙述美国

A.从邦联到联邦

B.制宪会议中的斗争

C.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D.联邦和州的权力分配

15.有一座城市,中国近代历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这里签订,30年代日军在此屠杀中国军

民30万人。这座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6.2009年2月法国佳士得拍卖所拍卖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兔、鼠

首铜像,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导致它们流失海外的侵略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7.下列近代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对应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18.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虎门销烟 北洋舰队“致远号”战舰 义和团旗帜

A.反抗外来侵略 B.探索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19. “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作者曹润

堂)这首写于1895年的诗歌反映了哪一场战争的情况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下列事件按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香港岛被英国割走

②外国军队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扎

③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黄海大战 B.大连之战 C.旅顺之战 D.威海卫战役

23.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24.几位同学排练辛亥革命历史短剧时,出现了一处与史实不符的场景,是下列各项中的

A.街头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南京城内插挂着许多五色旗

C.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25.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主要是因为这次革命

A.建立共和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B.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6.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

C.先进知识分子指导、推动并领导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27.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召开

28.1997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

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北伐战争中年的重大胜利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29.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

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30.对右图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的证据是:

A.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

C.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31.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新中国建立

3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

C.马克思、恩格斯参加了工人运动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3.俄国十月革命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A.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B.促进了国家工业化

C.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4.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最能反映出当时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 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

35.1954年以后,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B.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C.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监督立法

36.以下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B.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C.可以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普遍保留本民族的军队

D.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拥有主权的原则

3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主要措施有:

①提出“有法可依”的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 ②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8.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39.1992年两岸民间团体“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九二共识”成为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共识具体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岸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C.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D.以“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台湾问题

40.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当时“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两党协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41.“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陈毅的这首诗记录了

A.五四运动 B.北平和平解放

C.开国大典 D.“文革”结束

42.中国政府评价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26届联大

43.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包括: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44.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12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