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2015不说再见

| 高三 |

【www.guakaob.com--高三】

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2015不说再见篇一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如东拟定)》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 20150406编辑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与立意

1.对“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本次作文材料的基本理解

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强调时间的短暂易逝,后一句强调时间的恒久漫长。这是一道颇富思辨意味的命题。时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由每个不可重复的瞬间构成,永无穷尽。时间的长与短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可以是一种主观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讲,时间的长与短也可以理解多与少、快与慢。

3、对本次作文材料的基本立意

本道作文题的外延较大,立意时需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联系现实生活中某一话题来确定立意。从“人生”“生命”“自然”“文化”“艺术”等话题入手,紧扣“时间”这一核心概念,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可就第一句话写:面对时间的短暂,我们无需感伤,而应珍惜;也可就第二句来写:面对时间的漫长,我们不应放纵,不能虚度。也可就两方面来写:联系生命历程与生命价值,强调在短暂的历程中创造(追求、向往、思考„„)永恒(伟大、有意义、有品位„„)的价值。亦可结合具体载体如文化、艺术等表达对随着时间长短的变迁或永恒或消逝的慨叹。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对前后两句话平均用力,造成观点不清、重心不明。同时,不能仅仅证明这两句话的正确性,必须尽可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在新颖和独特上下功夫,在细腻中挖掘真情,在思辨中显现灼见。

三、判分 1.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须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

2.判分等级

一类63~70;二类56~62; 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

四、标杆文

握紧时光(一类中 65分)

生命的钟摆在日出与日落中摆着,在起点和终点间摇着,看见时间流逝,莫惶恐。转瞬间,生命的质量掘出时光,无穷。

叹时光易逝,怅光阴转瞬。的确,低头,指尖不断地刷屏中漏下缕缕光阴,换得一缕叹息。的确,等待,球迷用一个又一个四年,影迷用一部又一部影剧丈量时间,发现时间,微乎其微。

握不住,于是慌了,于是怨了,溜走的时光,为什么如此匆匆?赶不上的步伐,剩下的灵魂躯壳……

时间之短,短在她的易逝,更短在你的漫无,你的生活。

其实,时间可无穷,如果你用生命的质量去填充。

当拿破仑进城时,窗内,黑格尔看着他,写道:这位世界精神,骑在马背上,眼睛集中于一点,真让我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现在的我们看来,转瞬的时间中,黑格尔让“马背上的精神”作为自己的哲学符号,绝对精神的符号,存之久远。在转瞬的时光中,黑格尔用思想扩充生命的质量,以生命的质量掘出了时光的无穷与无尽。

从浩荡历史中徜徉来,看孔子之心,观庄子之气,何不是用有限成就无限,在时光的冲刷与涤荡中,思想的星光不暗,不灭,永无穷尽;转而,看普契尼蝴蝶夫人忧伤的项圈,看莫泊桑笔下璀璨的项链,在时光中亦是熠熠,无穷无尽。 大家大师,用立言填充了生命质量,让转瞬的时间显出无穷无尽的价值,其实平凡如你我,不必立德立功立言,也可在转瞬的时光中成就无限,享受无穷无尽的时光。

因为时间之长,长在她的无穷,更长在你的所为,你的生活。

农人捂着自然的时钟,在土地上年复一年,泛着土地香的踏实,浸着汗水的收获不是转瞬,诠释着生命质量的充实,透着时间的无穷。

倘若你也用目光爱抚一朵花,闻稻香一片,望星空灿烂,以热忱的心去爱生活,便也握紧了时光。

握紧时光,用生命质量成就时光无限。时间非流水,而是绵延不断的念珠……

生命的钟摆在摇,不停。

简评:时间短,短在易逝,更短在漫无。用质量去填充,时间便可无穷。从拿破仑到黑格尔,从孔子之心到庄子之志,从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到莫泊桑小说《项链》,大家大师用立言填充了生命质量。平凡如农人,如你我,亦可在转瞬的时光中成就无限。该篇一气呵成,文理俱佳,首尾处借生命的钟摆、绵延不断的念珠纪念逝去的过往,憧憬看得见的

未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那间老屋(一类中65分)

天空湛蓝而辽阔。一抹炊烟从天际袅袅升起,在余晖的点缀下,曼妙朦胧。如仙子身上轻柔的白纱。

随着那抹炊烟的愈加明晰,心也莫名的温暖。“嘟”地一声,车停了,家到了。

奶奶早已在家门口,老屋亦不声不响地矗立在身后,在夕阳下,如一位沉默的老人,等待我们做最后的问候与告别。是的,最后的,它明天便要离开我们,完成使命了。时间短暂,短短数年的陪伴,竟到了分别的时刻。

不久,大伯二伯们陆续到了,大大的一家子挤满了整个屋子。喧闹问候,笑声盈满了整个屋子。“谁跟我去烧火?”奶奶问道。“我!”兄妹三人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一窝蜂地涌到了灶台边上。

姐姐坐大凳,负责添柴增火,妹妹负责看锅,而作为最小的我便安安静静坐在一旁。

火渐渐起了,“噼里啪啦”,灶膛里发出木柴燃烧的声音,一种熟悉的柴火味道充满我的鼻腔。锅里也溢出了层层雾气,氤氲着稻米的清香,混杂在空气,清淡温暖,仅仅闻着,胃里便不由发出温柔的叹息。

雾气渐浓,二姐忙碌的身影已只剩隐约的轮廓。我的心从未有过如此平静,像是离家的孩子终是找到了那片港湾,那方天地。“时间真快呀!”不知是谁发出了这样的叹息。

视线模糊,依稀记得是谁装作小大人的模样,装模作样,却差点把自己烧着?是谁搬起椅子,踮着小脚,去够那锅盖,结果却摔得人仰马翻?又是谁不甘独坐一旁,自告奋勇去抜青菜,却捧回一堆青椒?是啊,那都是我们,时光匆匆,似水流年,我们都已长大,老屋也已老去,那些美好的往日,被一片片青瓦记录的童年,也将随老屋的离去而离去了吧。

“我们去拍个照吧,作纪念。”大姐提议,大家纷纷赞同。推推搡搡,吵吵闹闹地奔出去,落日正好,夕阳倾洒。“茄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四世同堂,于老屋前记录那段美妙时光。也许,不必伤感,那些美好也将如照片一般,永远封存在我们的心中。许多美好,不思量,却自难忘吧。我想,那种莫名的心安便是抹也抹不去的家园之恋吧。

余秋雨曾在《山居笔记》中说:“时光易逝,但那些城市的风情又怎会烟消云散。”是啊,时光对每个人,固然短暂,那些记忆也将随我们逝去而封存,可对漫漫人类长河而言,那家园落日,那家园情怀又怎会褪去。它们将一代代,随时间,传承下去,无穷无尽,漫长温馨。

该离开了,夕阳渐落,那老屋,在夕阳里,安静而美好。

“再见了。”我在心里轻声说。

简评:该文紧扣题意,由家乡的小屋展开描绘,自然生发出时光易逝,家园情怀永存的哲思。文笔优美,描写细腻,体现了较好的语言基本功。不足之处是结尾的议论略嫌冗长,故判为一类中65分。

用短暂铸就永恒(二类上 61分)

春晚上走红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令人在感叹的同时也在思考。有人说,奋斗不息,生命不止;有人叹,人生苦短,然而决定生命的不是时间,而是生命本身。

济慈,英国浪漫主义派著名诗人之一,他曾在疾病中忧思国难,他的墓上刻着这么一句话:把我的名字写在水上。古欧洲有一句名言:“人生一世是写在沙上的。”潮水一来,沙子便被水冲没,不留下一丝痕迹,而济慈更果断,用水书写,一边写一边消失。有人说,济慈是为了忘却。可从另一角度讲,水和时间一样经久不息,写在水上不是代表着另一种永恒?

时间长河裹挟着历史的碎片滚滚前行时,当代的人生命短暂,但在后世却历久弥新,成为永恒。不如笑看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叹服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而人性总是在继承与反叛之间择路而生,我们一边赞美,一边诋毁;一边前进,一边后退。但总有东西会随着时间代代传承下来,比如生命价值。是像西敏大寺三位住持驾着破船被历史冲到彼岸,还是像庄子驾着大鹏,带着“葫芦舟”成为永恒,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选择。

橡树,十年才长成参天大树,并且他们能存活很久,厚重的树纹仿佛时间刻画。“上帝也不能在三个月中造出一株参天橡树。”这是古欧洲的一句谚语,我们叹息树木等待成长的时间之长时,也不妨想想,或许在漫长的生命中,十年的时间也许正是我们口中的三个月。

所以,学习也是要趁早的。写出《活着活着就老了》立誓“用文字打败时间”的文学壮士冯唐,行文时博古通今,纵横捭阖。问起原因,他笑笑说,还是在年轻时吸收了西方的、古人的好东西。最好的岁月,用学习打败时光的流逝,用文字雕刻光鲜的青春,怎一个精明了得?让生活活出价值,岂不可“物与我皆无尽也”?

哀须臾,叹无穷,这是第一境界;物与我皆无尽也,是第二境界,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则是第三境界。时光何必不朽,生命何须永恒?少年振衣,岂不可作千里风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壮作万古清流想。纵使只有三个月,我也要做一颗橡树,站成人生中永恒的风景。

简评:时间经久不息,流逝亦是永恒;生命价值会随时间代代传承;时间长短是相对的;用学习打败时光;对待时光有三重境界;时光何必不朽,生命何须永恒„„本文具有议论的思辨力量,充盈着激情,纵横开合,灵动自如,有相当深入的思索灌注其中,体现出一定的文思控驭能力和较好的文学素养。

定格的时光(二类中59分)

我在老屋门前伫足,细数岁月磨不去的细碎旧影,打量流年带不走的清浅痕迹,门前的凌霄花在这里开了一季又一季,时光被悄悄凝住,定格。

我推开咯吱作响的大门,里面只是变成空荡荡的,别的一切如旧。

踏进爷爷奶奶曾居住的里屋,有一块颜色略浅的方形的方形显得尤为突兀。是了,奶奶有一只大箱子,在这里静立了许多年。

奶奶有一只木箱,从没见过她打开过。若是问及,她也只是笑道:“都是过去的东西了。”

一日午后,难抑好奇的我央求了奶奶许久,她是拗不过我了,终于将木箱打开。

因多年未开,四起的尘埃在阳光下漂浮,我在箱中翻找着奶奶的秘密,终于在箱底看到。

那是一件织锦缎的中式棉袄,菊花扣全部由手工缝制,丝绵夹层,衬着暗红纯棉里子,绣着鲜红牡丹与芍药,枝叶纠缠,掩藏不住无尽繁华与热闹。

奶奶像抚摸婴孩一样摩挲着这件衣服,口中喃喃:“这还是我做姑娘的时候亲手做的。”

我分明看见,奶奶已经花白的发丝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温暖的柔光,和婉的笑意掩去了岁月留下的痕迹。我想象着奶奶年轻时的样子:穿着家常白衬衣,蓝棉布裙子,倚着窗户,细致又仔细地缝制着这件衣裳。

是谁说,是时间仍在,而我们飞逝。

现在,奶奶的这件衣服已经给了我,而全家也已搬离了这座即将拆迁的老屋。几度我都因光阴荏苒而埋怨,埋怨时光一直在带走,带走人们的处所,容貌、记忆、感情。而忘了时光本身却是无穷尽的啊。

就像这件衣服,经历岁月的洗礼,多少年后依然能触动人内心的那一片柔软,它已经被定格。也不再去埋怨,而是顺应着时间的法则,继续向前。

我走出这间老屋,街道上的路灯已经亮起,在拉蔬菜的平板车从我身旁经过,我转身离开。

定格的时光留在我的心中,时光仍在向前,我也将重新出发。

简评:衣服承载的事奶奶美好的青春回忆,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漫长,记忆永恒,美好永存。切入点好,构思有新意。

老人的画(三类上55分)

江南小城,暮色已降。一位老人提着画板,哼着不知名的吴令小调,踩着已被岁月冲蚀的青石板路,悠然地隐匿于小巷深处。

老人是一名画家,年轻时更是一名行者。他曾行走于大江南北,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短暂时间中永恒的记忆。可惜,老人的头发已被自己画中飘转的云所染白,双腿也已如自己以前的画笔一般,再怎么使也提不起劲来。于是,老人便搬进这小城一隅,看花开花落,赏云卷云舒,任由时间雕刻。“——唉,老喽!”

轻轻推开老人家厚重的木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随风望去,老人正在作画呢!老人看到我,只是微微点头,便又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我轻轻踱步过去,绕到老人身后,突然发现,岁月并没有将老人双手的细腻弹性带走,那握着笔的手,仍如一位优美的舞者,在纸上轻轻弹跳。“唆唆”,那是她脚尖点地的声音。“沙沙”,那是她在舞台上画着优美的圈。才一会儿功夫,一座千年古刹便出于犹如浓雾岚绕的白纸之上。我不禁叹然,是要经过如何时间的洗礼,才能画出如此富有神韵的作品!

我不忍打断老人,便独自步入厅堂。厅堂四周,挂满了老人以前珍藏的记忆。每一幅作品细细看来,里面都好似有着无数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老人于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来到了黄鹤楼,还在一个寒冷彻骨的冬夜摸到了寒山寺。不顾舟车劳顿,不管山高水长,他都欣然起行,毅然前往。他觅得阳关猎猎朔风里风干的青史,探得道士塔幽幽塔群里滴血的敦煌文明,访得都江堰滔滔江水里踊跃的喧嚣生命。哪里有人迹,哪里便有落寞的古老传奇。老人就会用他的笔,绘制出要一幅幅在时间长河里亘古不变的历史画卷。

我再次默然,回首望了望正在与心交流的老人,看出了他对转瞬即逝的时间理解。时间蹂躏着记忆,而老人却用自己的笔将记忆从时间中剥出,并使其与时间一般无穷无尽。

晨风渐渐攀上了黛瓦,抖落了霜,吹凉了茶。老人仍如以前一般,躺于庭间竹椅,闭着眼,哼着曲,如时间般化成了永恒。

简评:本文选材新颖,扣题巧妙,描写生动,有意境。个别地方笔误,导致人物身份含糊。有雕琢痕迹。判为三类上。

时光如沙,珍惜永存(三类中53分)

桌上的沙漏一刻不停地漏着金色的细沙,集成小小的沙丘。那是时间的形态。

时光如沙,当你抓起,你以为你拥有了它,可以肆意享受大把的光阴;而当你一松手,它便从指缝溜走,什么也不停下。

时光的易逝,不禁让人感叹人生短暂的悲凉。但这又如何,这短暂的人世已经足够我们用一生把握。

张爱玲是个将时间悟得透彻的女子,很爱她的一句话“你年轻吗?没关系,过两年就老了。”时光如此短暂,短暂到红颜白发,英雄枯骨只在弹指一挥间。时光的沙漏不会因谁而加速,它只是不急不缓地漏着,给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它走后,留下一地时光的碎金。

但,我们难道只能在时间的沙漏前数着沙粒,诚惶诚恐地乞求着赏赐吗?

当然不!

在时间的面前,我们是平等的,但我们又何尝不可以与时间平等?这平等,便是珍惜。

珍惜还未漏下的时间,这或许是人面对短暂时光的唯一出路。

古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便是劝人珍惜时间,不过在我看来,用金来比时间,不免是对时间的亵渎。时间的价值远远不能以金衡量。

田维,那个在半亩花田中笑着的女孩子,她的一生或许是时间残酷的玩笑。22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对她却是一生的长度。她没有抱怨,没有恐惧,只是以空灵的文字记述着一切,牢牢抓住残留的时间,珍惜每分每秒,以爱这名,构筑了永恒的花田半亩。

人是无法延长时间的长度的,却可以拓宽它的深度。正如田维,她是时光沙漏前的胜利者,一株永远的龙胆花。 不必去寻求什么驻颜之术,时间很快就会吹起脸上的皱纹;不必去畏惧时光的流逝,时间短暂,千古同一。时间的短暂,从不允许人过多奢求。

但是春有繁华秋有多,夏有凉风冬有雪,人世的一切,美与丑,善与恶,却足够我们用一生去欣赏,期许。

时光如沙,但珍惜,用心去过每一秒,便是永存。

简评:该文从时间的转瞬即逝角度入手,提出应当珍惜时间的观点。行文思路明晰,举例分析较为恰切。但文章深度挖掘不够,故判为三类中,53分。

时间不待人(四类中45分)

席慕容说:“时间是一条河流,我们都是那过河的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就是时间,他很短暂,却也漫长。

时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它不曾为任何人停下它匆匆的脚步,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那一分一秒也是生命的走盘。时间也很漫长,但这是大角度范围来看的,它由此可以概括为人生,从人生这个角度,它又是无穷无尽的。

人生代代无穷已,岁月年年人不同。时间在昼夜中流逝,在白天与黑夜中不停流转交替。没有人可以阻止时间的变化。

现实不像人们口头中所说:“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往往在人们抱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时间反而会比想象中流逝的还要快。而那挥霍之言只不过是没认识到妄言罢了。

时间不待人,我们没有迂回的方法来挽留,再接受现实。人生很漫长,但只有这一天天的过去,才是人生的无限,而拖延怠慢。

如阿甘,它看见什么,就会立即走上前,他没有给自己去逃避的机会。而其他人的呢?仗着时间的充配,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然后往左躲,往右移,就只看见他的人生里挪移,最后一事无成。时间对有准备的人来时才是漫长的,但也别忘了其转瞬即逝,浪费时间还不如勇往直前。

有一部小说名字起得很好,叫《匆匆那年》,体现出了时间的匆匆。没有谁可以充分享受到时间的无穷无尽,因为人生虽漫长却又短暂,要正确对待人生,也要正确对待时间。

时间因转瞬即逝而珍贵,又因其无穷尽而低廉。就像物品,在不同时期就会有不同的价值,没有人可以真正为自己埋单。不要因其短暂而过分珍惜,也不要因其漫长而毫不在意。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好规定的事,不抢拍,也不拖延。

时间是一条河,我们都是排着队过河的人,不同的事,每个人过河的方式不同罢了,但这也是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所在。

时间不待人,要正确抉择它的无尽和它的短暂。

简评:本文虽以时间的长短为话题,却没有明确的中心。认识肤浅,内容空泛,偶有片言只语联系人生,故判为四类中。

视角影响观点(五类上40分)

时间之短在于它转瞬即逝;时间之长在于它永无穷尽。时间之短与长在于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去思考他。

人生中时间之短,因为它错过了不会再重新来过,而时间之长,因为它永远不会停止。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我们要加以珍惜,因为一旦它错过了,就无法重新来过,每天都是一张新的纸,你无法回顾过去。但地球永恒,生命永恒,时间永恒,只要地球尚在,时间之钟就会正常运转。因而时间是永无穷尽的。

人们之所以对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见解,是因为视角不同,人们认为他转瞬即逝是在一天中的视角,而永无穷尽是从一生的角度来观察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奶奶有两个女儿:一个染布,一个卖伞。老奶奶一生中最讨厌的下雨,最喜欢的也是下雨。因为下雨,他的二女儿生意便会兴隆,但大女儿的染布就会变得潮湿,是因为所采取的视角不同。高兴的是因为她此刻站在二女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悲伤是站在大女儿的角度。所以辩证的看待事物。综合多个视角来统筹看待事物。

一杯水跌了,为何有人欢喜,有人愁呢?这都是因为所采取的视角不同。欢喜的人认为虽跌了,但还好还有半杯水没洒,他喜的是杯中还有,而愁的人是因为他一味地盯在地上洒的上,没有注意到杯中的水,他所关注的只是杯中的水洒了。面对不同事物大家可能观点不同,但面对着相同的事物,人们的观点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所站的立场不同,所采取的视角不同。

所以不同的视角会带来不同的观点看法。时间的长短也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角度去观察它。人们有时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因为他从他们的生命来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宇宙永恒不变,时间依旧永无穷尽。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要辩证的看待眼前的事物。

视角影响观点,观点因视角不同而不同。

简评:文章虽然开头谈到时间的短与长,但文章绝大部分篇幅谈的是“视角影响观点”的问题,属于明显的走题现象,故判为五类上40分。

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2015不说再见篇二
《南通连云港2015二模作文范文》

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2015不说再见篇三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试题详解》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文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 。(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 。(屈原《离骚》)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余不忍为此态也

(4)大漠孤烟直 (5)烽火连三月 (6)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一】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无易错字,但是记忆要准确,“者”字易漏写。(2)“受”字易锗。(3)“也”字易漏写。(4)无难写字。(5)“烽”字易错。(6)“涯”字易错。

【解析二】默写名篇名句,要注意写得准确,一笔一画都不能写错,考生记忆不牢不到位,往往易错,如

(2)句中的“受”,易写成“授”,(4)句中“孤”易写成“狐”,(6)句中的“涯”易写成“崖”。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

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

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

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

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

愈,字退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义笃而辞质 笃:深厚。 .

B.会合不可以期 期:约定。 .

C.向人索衣食 索:搜寻。 .

D.士友间鲜不相庆 鲜:少。 .

【答案】C

【解析一】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义笃而辞质”中的“笃”和“质”的位置相同,都是形容词,把“深厚”代入后很通顺,推断“笃”为“深厚”意,正确。B.“期”可用联想推断法来判断,在成语“不期而遇”中就是“约定”之意。C.“索”,根据语境把单音节词语译成双音节词语“索取”即可。D.“鲜”,可联系《陈情表》中的“终鲜兄弟”,意思为“少”。

【解析二】“索”是求取,索得的意思。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3分)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答案】D

【解析一】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去离风沙尘埃之苦”是方苞自述南下的经历,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是方苞的生活状态,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方苞害怕出现的情况。排除①④⑤,所以选择D项。

【解析二】①句是方苞的实际生活经历,④句是作者不希望经历的生活方式,⑤句是指作者认为身前身后没有取得成就,运用排除法,故选D。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答案】B

【解析一】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项无法告诉书童的心事不是“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而是“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

【解析二】根据文章倒数第二段“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可知,作者无法告诉童仆心事的原因在此,故选B。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3分)

(2)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3分)

【答案】

(1)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2)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解析一】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涉及重点实、虚词和词类活用。(1)“岩”“川”是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在山岩上”“在河岸边”;“系”是实词,“束缚”。(2)“虽”是“即使”;“入”是“入住”(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逆旅”是“旅馆”;“废”是“荒废”。

【解析二】此题采分往往按讲清全句大意和准确解释关键词来进行,关键词的翻译应注意“系”、“逆旅”、“自废”几处。

【参考译文】

方苞顿首:自从那次在书斋中握手(告别)后,没能再见面。接到你写的信,情义深厚而文辞质朴。即使是古代的交好的朋友之间,难道有超过(这种感情的)吗?我和朋友们交往,已经接近十年,(这期间和我)思想兴趣相同,相知很深的朋友,有像您这样的吗?

(我)离开国都,乘船向南行进,离开风沙尘埃的苦地,耳目舒放明彻。又离家不能温顺恭敬地供奉父母已久,能够回家问候探望,稍微忘记了身份的贫贱。唯独思念几个朋友,(我们)分离异地,见面的时间又不可以约定。梦中时时看见兄长和褐甫等人击掌谈论古今之事,尽情嬉笑欢呼,醒来后徒增悲伤和离散的遗憾。

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停留八天,就被生计所迫来到宣城和歙县一带,这期间经过泾水。路上看到左右两边高高的山峰直)中云霄,河水清凉见底,崖岩参差重叠,风云往来,古树、奇藤、高大的竹子茂盛盘曲生机勃勃。村落里的居民,样子看起来很清闲。于是联想到古代的庄周、陶潜这一类人,逍遥自在、放逸超脱,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天地、日月、山川的精气,浸灌到他们的胸怀,来增加他们的奇特,所以他们写出的文章都能把大自然的精神如实反映出来。假使让我在这里有一亩宅院、几顷田地,一边耕作,一边修养道德身心,深入钻研经籍并且撰写文章,胸中开阔通达,不受外物的侵扰,自己能够取得的成就,不一定就比古人小。(而我)竟然一年到头困苦不堪,向人索取衣食,有时在山水之间奔波,颠踣困顿,为贫困所迫,有时形体劳累,心怀忧惧,为世俗事情所束缚,不能有一天宽闲自己的身心。有德行的人坚守穷困,不惧怕自己辛苦憔悴,(却)很害怕自己的神智纷乱,学问的积累、增进荒废停止,抱着远大的志向而最终一事无成。

我二十六岁了。假使虚度时光,昏昏然一如既往,那么由此而到四十、五十岁,哪里会困难呀!在生前没有什么收获,在死后没留下什么名声,这将与普通人一样不足称道啊。每当想到这件事,如久治不愈的重病附在我身上,半夜起身,绕屋走来走去,我那书童奴仆感到惊奇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事,可以告诉谁呢!您又有什么办法为我筹划呢!

兄长您考中了举人,朋友之间很少有不庆贺的,而我却私下为您担忧。韩愈说:“众人认为是进益的事情,我未必不认为是退步。”希望您自己时刻保持自省。我近来想深入钻研各种经籍,打破旧说的束缚,来求证它本来的意思。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时光飞逝,只有各自勉励,以在孤独的生活中寻求安慰。方苞顿首。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要点】

(1)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呜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

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解析一】(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第二联以风吹树林,一叶飘落,露湿野草,百虫竞鸣,衬托出深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理解诗人情感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陆游一生都想报效国家,即使年老体病,即使是在半夜无眠,诗人都在想着自己年轻时的英勇,在想着杀敌报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解析二】读这首诗要注意作者陆游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身份,还要抓住题目所给的注解,这有助于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另外题目要求“分析”,切记要结合相关诗句来进行印证。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往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答案】AD

【解析一】本題考查对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A项,黄忠并没有与大守出城投降,而是“黄忠为报关羽不杀之恩也只用弓箭射中关羽的盔缨”。D项,赵伯韬提出来要借款给吴荪甫亏损的益中信托公司,条件是把益中信托公司抵押给自己。吴荪甫回去和别人商量后没同意,煞后放手一搏去投资公债,后来也失败了,所以他彻底绝望了。

【解析二】“太守”未投降,反而怀疑黄忠,后被魏延所杀,故A错;赵伯韬并未告诉吴荪甫兼并之事,故D错。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注】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膝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案要点】

(1)①“忧”的内容不同:②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③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意思对即可。)

(2)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1)材料的中心是一个“忧”字。尧、舜以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为忧,农夫以耕种的丰歉为忧。准确理解文言句意是解题的基础。第(2)题同样要理解文意。

【参考译文】

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

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别人叫惠,教人行善叫忠,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物色到贤才是困难的。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9.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答案】A

【解析一】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A项偷换概念。答题区间主要在第二段,原文是“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而不是“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

【解析二】A属因果关系混淆,根据选文第一段可知,A项表述内容是阅读“刷新”所作用的结果,而非对“刷新”的理解,理解的内容在前文。

10.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案】“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每日”就是每一天,强调阅读的持久性,不可以间断。“精神刷新”是说阅读的收获,也就是“每一天都要阅读,都要有收获”。

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2015不说再见篇四
《会考作文范文》

(五)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吟诵着自己的感慨,举杯邀明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享受着大自然给予自己的悠然自在。

西方人从一粒沙中看到了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到了大气;中国人从长江流水看到时间的流逝,从月圆月缺看到了事物的变化。大自然用它固有的魅力,为世界奏出华彩的篇章。我们也从自然中得到启发,向未知世界迈出了探索的脚步。

读大自然,我们学会了探索。一只小鸟从天空飞翔而过,让人们憧憬起了飞翔。从远古神话中——中国,飞天梦想起源于古时候“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用羽毛和蜡制成了翅膀,带儿子伊卡洛斯逃出弥诺斯的“海上笼牢”,重获自由。就是这些美丽的神话,人们开始了实践“飞天”的步伐。战国时期,鲁班制作了一个的可以在天上飞三天三夜的“木鸢”。后来经过数百年,人们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愿望。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了具有当时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一架飞机,并试飞成功。还有加加林的月球之旅;

中国的载人神舟飞船。大自然激发着我们的灵感,圆了我们的“飞天”的梦想。 读大自然,驱赶着我们发展的脚步。鲁班因被草割伤发明了锯;蝙蝠的飞行启示人们发明了雷达;观察乌龟又造出了薄壳建筑;看到长颈鹿解决了宇航员的失重现象„„一切的一切,人类探索的步伐一刻没有停息,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也一步没有终止。

读大自然,我们也学会了超凡脱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因不满足于官场生活,在官八十多天,宁愿家里过的拮据点,也要退官归隐,生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远离官场的黑暗与罪恶。引觞自酌,品味着大自然,咏诵着自己做的诗。“仰天大笑我们有着无数的想象;面对着大自然,我们感慨着世界的万千。

我们读大自然,那叮咚的泉水,那和熙的阳光,那“蓝天出门去,我辈岂是逢蒿人”的李白,后来也因从自然中读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懂得了自己的人生。

面对着大自然,官场的不满黯然离去。怀着一颗独爱江水的心,尽情的陶冶在青山绿水白云之中,我们能从大自然中得到许多启示!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迈起探索的步伐,来探索大自然的神奇!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

中华民族自古便是一个细腻、感性的民族,暮春花谢看年华易落,茶烟袅袅品人生沉浮,大江东去感光阴飞逝,晦明盈亏读悲欢离合。由此,我便有理由相信,我可以贴近自然,并试图领悟自然的启示。

花是一种启示。

零落成泥余香如故的傲骨雪梅,独处深谷亦自芳的幽兰,隐居南山孤高自洁的霜菊,中通外直的节竹。这四种花的启示便是中国人品格的源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与奉献便是另一种启示。今天的生活就是领悟到了这种启示的人们所共同努力创造出的硕果。

水是一种启示。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在中国人的心中,水是至善的化身,也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以柔克刚的体现。那水便启示我们,做人的最高标准莫过于如水。 水的澄澈,因其自身的净化作用。做人如水,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不会同流合污,永远保持自己的本性。水的坚韧,因其滴水穿石的精神。做人如水,拥有水的毅力与耐心,世上定无难事。水的灵活,因其能顺应地势而行。做人如水,面临陡崖要勇敢向前。一泻千里成为辉煌的瀑布,路遇狭涧要涓涓细流,小心谨慎细水长流,陷入绝境要灵活变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月是一种启示。

月因其阴晴圆缺为人所遗憾,更为人所欣赏。因有阴晴,人们才会有“明月几时有?”的期待,有“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怨恨,有与之对影成三人的情趣。变化使它更富有吸引力与人情味。其实做人也如此,如月似弓,有了平时松弛与积累,才能在表现的那一刻做得最好。

茶是一种启示。

缱绻干枯的叶子在热水的洗礼下慢慢舒展,返老还童的绿意,初生婴儿的娇嫩,将深藏的春意重新吐露,薄薄的白雾中浮现菜茶女的笑意,缕缕的芳香缠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这不禁让人想到经历过挫折风雨的人,他们深邃的思想便如同茶,其貌不扬,却深不可测。做人,亦要如茶。

大自然给人的启示实在太多,太深。我们永远不知道它在想什么。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或许是钻石。细心品味大自然的启示,你会明白,名誉是热情矗立在阳光下的影子。根是一朵对荣誉不屑一顾的花。认真领悟大自然的启示,它会使鸢飞戾天着,望峰息心。经纶世务着,窥谷忘返。

领悟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便找到了人生正确的方向。

难忘 那一抹微笑

穿梭在人流中,面对着许许多多不同的微笑,我心中不禁感到失落------多久了呢,不曾看到那一抹微笑。

那是一个天空微微阴沉的下午,我刚刚背着书包从学校里出来,站在站台上等公交车,一场失败的考试掏去我全部的生机。想想妈妈希冀的样子,又想我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卷,心中的欢乐和活力顿时烟消云散了。我觉得自己笨透了,简直无可救药,不远的垃圾桶边有一个老太,佝偻着痛在垃圾箱中翻找着,我悲观地想:“我将来不会和她一样吧?!”

这时,一个乞丐向我走来,他穿着破破烂烂的黑色夹克衫和一条篮色的油渍斑斑的裤子,一双鞋已磨得不成样子。见他向我起来,我心情郁闷的向斜后方一闪,躲过他拿着的那“叮当”作响的塑料杯。那边的老太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驼着背,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大袋子,易拉罐什么的在里面“哐当哐当”地响。我也为她让了路,老太巍巍颤颤地径直走向乞丐,然后用干枯的手从紫色的印花的衬衫的口袋里摸出一枚硬币,轻轻地放进乞丐的杯里。

随着硬币清脆的“叮当”声,我的心也受到了震撼,我又打量了一下老太:她一头稀疏银白的头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紫色的印花布衬衫明显补过N次,但仍然浆洗得干干净净,黑色的裤子也很整洁,虽然样式老旧,但依然为老太添加了几分朴素。老太驼着的背挺了挺,脸上有个微笑在一点一点绽放开来。

这个微笑使老太的脸成了朵菊花,但我觉得它异常美丽动力!老太干裂的嘴微微咧着,松驰的皮肤像被风吹皱了的水面,一双浑浊的眼睛微眯着,眼角满是射线、直线、小括号。就是这样的一抹微笑,如同一缕金色的阳光一样,透过阴云射进了我的心里。它是那样的温暖,又是那样的刚毅,我的心灵开始震动起来,是什么让一个和乞丐地位差不多的捡垃圾老太显出如此的高贵?答案显而易见,那是因为她的自尊自信和乐观啊!我一下子为我自己刚开始自暴自弃的想法害臊起来。

那抹微笑像阳光一样充满了我的心房,把我心中的黑暗赶得无处可藏。我感到我又充满了力量,一次考试失败没有关系,我只要接下来的每一天好好学习,认真作业,下次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不是不够聪明,而是不够努力而已!

难忘那一抹微笑,是它给于我力量,携着它走在人生的路上,我觉得我身体里充满了自尊与自信,天空中的太阳又对我露出了微笑

难忘那一个眼神

原来,那眼神一直注视着我,只是我从未发现。

我不习惯抬头注视别人的眼,也不习惯回头,一次偶然。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感到有些惊讶,难道我的每一次变化,都是这样直白的传递给父母的吗?我每一次的不回头,都会带给父母如此落寞吗?我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早晨,如往常一样,吃过妈妈做的早饭,背着书包上学去,照例没有回头。走到楼下,忽然想起了什么,我回头朝自家阳台望了望——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她的眼神与我交汇,那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惊讶,有些不知所措,接着立马转变为欣喜,满是浓浓的温情。或许是因为隔空对望,一丝一毫的情感变得分外分明,眼神传递也变得格外漫长,那眼神中仿佛闪烁着光辉,让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这无言却温暖的爱。我挥挥手说再见,她微笑着向我点头示意。我转过身去,没有再回头,但仍然能感受到那眼神依然在注视着我,在前行的每一步路上。

我感到有些懊悔,但也觉得庆幸。在妈妈的每一次目送中,她都在等着我回头吗?我是不是总是让她的希望落空?我每一次对她的沉默,是不是都让她感到难过和落寞?我习惯的埋头吃饭,低头上网,是不是总是让那温暖的眼神触到冰凉?同时,我也庆幸,庆幸自己看到了那个眼神,让我难忘的眼神,没有让它久久地等待下去,不至于等我长大了,才明白它的珍贵。

那眼神,就像天上的星星,白天躲在白云下,我不曾发觉,晚上面对时又有些躲躲藏藏,但无时无刻都在注视着我,在我看不到的地方,给予我温暖,支持我前行。

我心有主

鸟儿的心属于蓝天,它们在天空滑过一条弧线时,心已然得到最好的寄托;鱼儿的心属于河流,它们在水中弄起波光粼粼时,心已被流水洗得一尘不染;大树的心属于土地,它们将根深深扎入土地中时,心也已尘埃落定。

心将决定一个人的神韵。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贾宝玉见了林妹妹,他心中不禁一震,这样描述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句话将林黛玉活灵活现得展示了出来。商朝比干有七窍玲珑心,而林妹妹还要多一窍,这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想,那是经历世世轮回的心是属于绛珠仙草的,不然怎会将林妹妹出落的如此曼妙,多愁善感呢?

心将决定一个人的节操。

屈原的心永远属于百姓和国家。他遭人诬蔑,不能为自己的君主百姓谋得光明之路,但他没有丢掉一颗报国的忠心。他纵身一跃到江中,留给世人:长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在坚持那颗多年前就献给了国家的赤诚之心。

杜甫,他的诗不像李白那样浪漫,也不像王维那样寄情于山水之间,亦不像王昌龄融情与边塞。杜甫,一颗心献给了离难受苦的百姓。他的诗不经雕琢,但让人听了不会遗忘。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叹出了万千人民的疾苦。作为一个诗人,能够毫不避讳的大讲现实,是什么给予了他力量,促使他一生秉持高尚节操?是那颗装有百姓,永远属于百姓的怜悯之心。

心将决定一个人的方向。

贝多芬,音乐天才。早在他儿时,他的心就已经归属了音乐,这颗心让音乐穿透了他的灵魂。正值他音乐巅峰之时,他失去了听觉,这对一个怀揣音乐梦想一生的人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但他并未放弃,他用牙齿咬住木棒抵在钢琴风箱上,靠震动来辨别音准。即使在这种条件下,他依然创作出了无数世界名曲。是什么让他坚定自己的方向,让音乐伴随他走完一生?是心!是那颗无畏艰难,多年前就属于音乐的心!

但凡世间万物都有心,心各有主。林妹妹心的主人是绛珠仙草;屈原杜甫心的主人是百姓,国家;而贝多芬心的主人是音乐。心的主人决定人的心,那是无所谓困苦,无所谓艰难的信念。

我心有主,让心选个主人,让主人带着心决定你的神韵,节操和人生方向。许衡即使再渴也不会摘树上的梨,只因梨无主,心有主。让心找个高尚的主人,让主人带你做个高尚

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2015不说再见篇五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 建 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 建 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无易错字,但是记忆要准确,“者”字易漏写。(2)“受”字易错。(3)“也”字易漏写。(4)无难写字。(5)“烽”字易错。(6)“涯”字易错。

答案:(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余不忍为此态也 (4)大漠孤烟直 (5)烽火连三月 (6)断肠人在天涯

【点拨】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平时背诵名句名篇要注意领悟其含意,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①与王昆绳书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 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

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②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颇

③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辈抵掌今.

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

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

⑤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

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④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

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 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义笃而辞质 笃:深厚 .

B.会合不可以期 期:约定 .

C.向人索衣食 索:搜寻 .

D.士友间鲜不相庆 鲜:少 .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义笃而辞质”中的“笃”和“质”的位臵相同,都是形容词,把“深厚”代入后很通顺,推断“笃”为“深厚”意,正确。B.“期”可用联想推断法来判断,在成语“不期而遇”中就是“约定”之意。

C.“索”,根据语境把单音节词语译成双音节词语“索取”即可。D.“鲜”,可联系《陈情表》中的“终鲜兄弟”,意思为“少”。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平时学习文言文要养成梳理和积累的习惯。答题方法:①联想推断法。根据以往课文中学习的实词或成语来推断。②句式推断法。利用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上的特点来推断。③语法推断法。根据活用等语法来推断。④语境推断法。把选项中的解释代入原文,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是否正确。⑤邻字推断法。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3分)( )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解析:选D。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去离风沙尘埃之苦”是方苞自述南下的经历,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是方苞的生活状态,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方苞害怕出现的情况。排除①④⑤,所以选择D项。

【点拨】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题时应注意:(1)审清题干,明确方向。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谁?”“什么?”“怎么样?”等。(2)判明性质,识别错项。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念表述出来,而所列选项多为对具体事实的叙述,这就需要能够准确地判断“事实”的内涵、性质,由此判断是否符合题干要求。(3)把握规律,辨明陷阱。考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三种:①暗换对象;②进程混乱;③答非所问。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 ⑥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解析:选B。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项无法告诉书童的心事不是“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而是“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

【点拨】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文意、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事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涉及重点实、虚词和词类活用。(1)“岩”“川”是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在山岩上”“在河岸边”;“系”是实词,“束缚”。(2)“虽”是“即使”;“入”是“入住”(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逆旅”是“旅馆”;“废”是“荒废”。

答案:(1)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2)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同时要掌握“留”(专有名词等)、“删”(不译的虚词)、“补”(省略成分)、“换”(古词换成今词)、“调”(词序)、“选”(词义)、“固”(结构)、“意”(意译)等翻译方法。

参考译文:

方苞顿首:自从那次在书斋中握手(告别)后,没能再见面。接到你写的信,情义深厚而文辞质朴。即使是古代的交好的朋友之间,难道有超过(这种感情)的吗?我和朋友们交往,已经接近十年,(这期间和我)思想兴趣相同,相知很深的朋友,有像您这样的吗?

(我)离开国都,乘船向南行进,离开风沙尘埃的苦地,耳目舒放明彻。又离家不能温顺恭敬地供奉父母已久,能够回家问候探望,稍微忘记了身份的贫贱。唯独思念几个朋友,(我们)分离异地,见面的时间又不可以约定。梦中时时看见兄长和褐甫等人击掌谈论古今之事,尽情嬉笑欢呼,醒来后徒增悲伤和离散的遗憾。

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停留八天,就被生计所迫来到宣城和歙县一带,这期间经过泾水。路上看到左右两边高高的山峰直冲云霄,河水清凉见底,崖岩参差重叠,风云往来,古树、奇藤、高大的竹子茂盛盘曲生机勃勃。村落里的居民,样子看起来很清闲。于是联想到古代的庄周、陶潜这一类人,逍遥自在、放逸超脱,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天地、日月、山川的精气,浸灌到他们的胸怀,来增加他们的奇特,所以他们写出的文章都能把大自然的精神如实反映出来。假使让我在这里有一亩宅院、几顷田地,一边耕作,一边修养道德身心,深入钻研经籍并且撰写文章,胸中开阔通达,不受外物的侵扰,自己能够取得的成就,不一定就比古人小。(而我)竟然一年到头困苦不堪,向人索取衣食,有时在山水之间奔波,颠踣困顿,为贫困所迫,有时形体劳累,心怀忧惧,为世俗事情所束缚,不能有一天宽闲自己的身心。有德行的人坚守穷困,不惧怕自己辛苦憔悴,(却)很害怕自己的神智纷乱,学问的积累、增进荒废停止,抱着远大的志向而最终一事无成。

我二十六岁了。假使虚度时光,昏昏然一如既往,那么由此而到四十、五十岁,哪里会

困难呀!在生前没有什么收获,在死后没留下什么名声,这将与普通人一样不足称道啊。每当想到这件事,如久治不愈的重病附在我身上,半夜起身,绕屋走来走去,我那书童奴仆感到惊奇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事,可以告诉谁呢!您又有什么办法为我筹划呢!

兄长您考中了举人,朋友之间很少有不庆贺的,而我却私下为您担忧。韩愈说:“众人认为是进益的事情,我未必不认为是退步。”希望您自己时刻保持自省。我近来想深入钻研各种经籍,打破旧说的束缚,来求证它本来的意思。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时光飞逝,只有各自勉励,以在孤独的生活中寻求安慰。方苞顿首。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①②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③④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 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第二联以风吹树林,一叶飘落,露湿野草,百虫竞鸣,衬托出深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理解诗人情感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陆游一生都想报效国家,即使年老体病,即使是在半夜无眠,诗人都在想着自己年轻时的英勇,在想着杀敌报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答案:(1)【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点拨】(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意象)。 鉴赏意象的方法:①注意意象本身的特征。有一些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具有普遍意义,要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含义。②解读意象要结合诗意。 意象往往与诗歌表现出来的整体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回答意象题,一般要回答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把握诗歌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看题目,弄懂诗词内容,清楚诗眼,把握意象特点,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明确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思想。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往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解析:选AD。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A项,黄忠并没有与太守出城投降,而是“黄忠为报关羽不杀之恩也只用弓箭射中关羽的盔缨”。D项,赵伯韬提出来要借款给吴荪甫亏损的益中信托公司,条件是把益中信托公司抵押给自己。吴荪甫回去和别人商量后没同意,然后放手一搏去投资公债,后来也失败了,所以他彻底绝望了。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回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多积累名著知识,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注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 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1)材料的中心是一个“忧”字。尧、舜以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为忧,农夫以耕种的丰歉为忧。准确理解文言句意是解题的基础。第(2)题同样要理解文意。

答案:(1)(要点)“忧”的内容不同: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意思对即可。)

(2)(要点)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

【点拨】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材料要点,找出材料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弄清楚观点表述的因果关系。

参考译文:

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别人叫惠,教人行善叫忠,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物色到贤才是困难的。

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2015不说再见篇六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 建 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福 建 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无易错字,但是记忆要准确,“者”字易漏写。(2)“受”字易错。(3)“也”字易漏写。(4)无难写字。(5)“烽”字易错。(6)“涯”字易错。

答案:(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余不忍为此态也 (4)大漠孤烟直 (5)烽火连三月 (6)断肠人在天涯

【点拨】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平时背诵名句名篇要注意领悟其含意,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①与王昆绳书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 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

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②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颇

③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辈抵掌今.

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

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

⑤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

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

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 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义笃而辞质 笃:深厚 .

B.会合不可以期 期:约定 .

C.向人索衣食 索:搜寻 .

D.士友间鲜不相庆 鲜:少 .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义笃而辞质”中的“笃”和“质”的位臵相同,都是形容词,把“深厚”代入后很通顺,推断“笃”为“深厚”意,正确。B.“期”可用联想推断法来判断,在成语“不期而遇”中就是“约定”之意。C.“索”,根据语境把单音节词语译成双音节词语“索取”即可。D.“鲜”,可联系《陈情表》中的“终鲜兄弟”,意思为“少”。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平时学习文言文要养成梳理和积累的习惯。答题方法:①联想推断法。根据以往课文中学习的实词或成语来推断。②句式推断法。利用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上的特点来推断。③语法推断法。根据活用等语法来推断。④语境推断法。把选项中的解释代入原文,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是否正确。⑤邻字推断法。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3分)( )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解析:选D。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去离风沙尘埃之苦”是方苞自述南下的经历,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是方苞的生活状态,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方苞害怕出现的情况。排除①④⑤,所以选择D项。

【点拨】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题时应注意:(1)审清题干,明确方向。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谁?”“什么?”“怎么样?”等。(2)判明性质,识别错项。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念表述出来,而所列选项多为对具体事实的叙述,这就需要能够准确地判断“事实”的内涵、性质,由此判断是否符合题干要求。(3)把握规律,辨明陷阱。考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三种:①暗换对象;②进程混乱;③答非所问。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 ⑥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解析:选B。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项无法告诉书童的心事不是“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而是“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

【点拨】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文意、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事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涉及重点实、虚词和词类活用。(1)“岩”“川”是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在山岩上”“在河岸边”;“系”是实词,“束缚”。(2)“虽”是“即使”;“入”是“入住”(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逆旅”是“旅馆”;“废”是“荒废”。

答案:(1)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2)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同时要掌握“留”(专有名词等)、“删”(不译的虚词)、“补”(省略成分)、“换”(古词换成今词)、“调”(词序)、“选”(词义)、“固”(结构)、“意”(意译)等翻译方法。

参考译文:

方苞顿首:自从那次在书斋中握手(告别)后,没能再见面。接到你写的信,情义深厚而文辞质朴。即使是古代的交好的朋友之间,难道有超过(这种感情)的吗?我和朋友们交往,已经接近十年,(这期间和我)思想兴趣相同,相知很深的朋友,有像您这样的吗?

(我)离开国都,乘船向南行进,离开风沙尘埃的苦地,耳目舒放明彻。又离家不能温顺恭敬地供奉父母已久,能够回家问候探望,稍微忘记了身份的贫贱。唯独思念几个朋友,(我们)分离异地,见面的时间又不可以约定。梦中时时看见兄长和褐甫等人击掌谈论古今之事,尽情嬉笑欢呼,醒来后徒增悲伤和离散的遗憾。

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停留八天,就被生计所迫来到宣城和歙县一带,这期间经过泾水。路上看到左右两边高高的山峰直冲云霄,河水清凉见底,崖岩参差重叠,风云往来,古树、奇藤、高大的竹子茂盛盘曲生机勃勃。村落里的居民,样子看起来很清闲。于是联想到古代的庄周、陶潜这一类人,逍遥自在、放逸超脱,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天地、日月、山川的精气,浸灌到他们的胸怀,来增加他们的奇特,所以他们写出的文章都能把大自然的精神如实反映出来。假使让我在这里有一亩宅院、几顷田地,一边耕作,一边修养道德身心,深入钻研经籍并且撰写文章,胸中开阔通达,不受外物的侵扰,自己能够取得的成就,不一定就比古人小。(而我)竟然一年到头困苦不堪,向人索取衣食,有时在山水之间奔波,颠踣困顿,为贫困所迫,有时形体劳累,心怀忧惧,为世俗事情所束缚,不能有一天宽闲自己的身心。有德行的人坚守穷困,不惧怕自己辛苦憔悴,(却)很害怕自己的神智纷乱,学问的积累、增进荒废停止,抱着远大的志向而最终一事无成。

我二十六岁了。假使虚度时光,昏昏然一如既往,那么由此而到四十、五十岁,哪里会

困难呀!在生前没有什么收获,在死后没留下什么名声,这将与普通人一样不足称道啊。每当想到这件事,如久治不愈的重病附在我身上,半夜起身,绕屋走来走去,我那书童奴仆感到惊奇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事,可以告诉谁呢!您又有什么办法为我筹划呢!

兄长您考中了举人,朋友之间很少有不庆贺的,而我却私下为您担忧。韩愈说:“众人认为是进益的事情,我未必不认为是退步。”希望您自己时刻保持自省。我近来想深入钻研各种经籍,打破旧说的束缚,来求证它本来的意思。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时光飞逝,只有各自勉励,以在孤独的生活中寻求安慰。方苞顿首。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①②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③④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 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第二联以风吹树林,一叶飘落,露湿野草,百虫竞鸣,衬托出深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理解诗人情感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陆游一生都想报效国家,即使年老体病,即使是在半夜无眠,诗人都在想着自己年轻时的英勇,在想着杀敌报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答案:(1)【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点拨】(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意象)。 鉴赏意象的方法:①注意意象本身的特征。有一些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具有普遍意义,要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含义。②解读意象要结合诗意。 意象往往与诗歌表现出来的整体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回答意象题,一般要回答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把握诗歌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看题目,弄懂诗词内容,清楚诗眼,把握意象特点,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明确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思想。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张飞攻下两座城池后在长沙受阻,关羽前来支援。交战中,黄忠马失前蹄而关羽让他换马再战。黄忠被关羽的义气所感动,与太守出城投降。(《三国演义》)

B.黛玉从傻大姐儿的话里得知贾府要宝玉娶宝钗,就去见宝玉,宝玉只会傻笑。回到潇湘馆后,病情日重一日,她感到绝望,便烧了诗帕和诗稿。(《红楼梦》)

C.高老太爷生日庆典后不久,觉新就接到梅去世的消息,他急忙赶往她家。看着梅的遗体,觉新百感交集。他忍着悲痛,与梅的家人共同料理了丧事。(《家》)

D.赵伯韬告诉吴荪甫,外国金融资本家正要实施兼并中国的民族中小企业的计划。回到家后,吴荪甫又得到在公债市场投资失败的消息,他彻底绝望了。(《子夜》)

E.欧也妮过生日那天,夏尔的公子哥儿做派让有些客人反感,但欧也妮却很喜欢。她细心安排夏尔的卧室,并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和糖。(《欧也妮·葛朗台》)

解析:选AD。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A项,黄忠并没有与太守出城投降,而是“黄忠为报关羽不杀之恩也只用弓箭射中关羽的盔缨”。D项,赵伯韬提出来要借款给吴荪甫亏损的益中信托公司,条件是把益中信托公司抵押给自己。吴荪甫回去和别人商量后没同意,然后放手一搏去投资公债,后来也失败了,所以他彻底绝望了。

【点拨】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回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多积累名著知识,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注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 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1)材料的中心是一个“忧”字。尧、舜以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为忧,农夫以耕种的丰歉为忧。准确理解文言句意是解题的基础。第(2)题同样要理解文意。

答案:(1)(要点)“忧”的内容不同: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意思对即可。)

(2)(要点)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

【点拨】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材料要点,找出材料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弄清楚观点表述的因果关系。

参考译文:

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别人叫惠,教人行善叫忠,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物色到贤才是困难的。

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2015不说再见篇七
《五下语文阶段性检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阶段性检测

班级:姓名:一、 判断对错。

1、 判断字词读音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圈出错误的字音。

A、好(hào)客 薄礼(báo ) 蒙(měnɡ)古包 咀嚼(jiáo) ( )

B、噩(â)耗 亡(wánɡ)赖 剥(bāo)莲蓬 系(jì)铃铛 ( )

C、应(yìnɡ)声 匕(bì)首 困窘(jǒng) 没(mî)腿深 ( )

D、瞄准(miáo) 蚌(bâng)壳 矗(zhù)立 侮(wū)辱( )

2、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后打√,有错字的把错字画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

A、抚摸 天崖 严阵以待 襟飘带舞 ( )

B、幻稚 妨碍 实话实说 含辛如苦 ( )

C、盗贼 分辨 随心所欲 安居乐业 ( )

D、销烟 祭奠 深情厚意 势不可当 (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近及远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

B. 《杨氏之子》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写的。( )

C. 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寄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

D.《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这篇文章的前三段的开头都是祈使句,结尾都是反问句,中间部分边叙事边议论。( )

E. “臣”第6笔是竖,“祭”用部首查字法查“示”部,“颧”音序查字法查“q”。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lǐ mào jū shù xiū sâ jì mî tuï rïnɡ

( ) ( ) ( ) ( ) ( )

fēnɡ suǒ zàn shí shēn yín xiōnɡ tánɡ jiǎo jìn nǎo zhī

( ) ( )( ) ( ) ( )

三、 选择题。

1、 下列各句画线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B一时的失败算不了什么,来日方长,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C昨天下了场大雪,今天植物上又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霜,真是雪上加霜啊!

D我忘带语文书了,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害怕老师批评.

2、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列朗读停顿最正确的一句是( )。

A、未闻 / 孔雀 / 是 / 夫子家禽。 B、未闻 / 孔雀 / 是夫子家 / 禽。

C、未闻孔雀 / 是 / 夫子家禽。 D、未闻 / 孔雀 / 是夫子 / 家禽。

3、下列句中,与“我们应该相信他”意思不同的一句( )

A.我们难道应该相信他吗? B.我们难道不应该相信他吗?

C.我们不能不相信他。 D.我们怎能不相信他?

4、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我的心里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B.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C.在这巴掌大的地方,没有什么好玩的。

D.近一米高的洪水在路面上跳舞了。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中。

雪中送( ) 艰苦( )绝 风雨无( ) ( )公移山

任劳任( ) 扶危( )困 百折不( ) ( )汤蹈火

1、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这些( )、默默奉献的教师们,世界将是无法想象的。

2、( )比锦上添花更能见真情。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词三首》中,儿童的形象惹人喜爱。《牧童》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村 居》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小儿回答的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学了前四组课文,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 的晏子,_______________ 的小金花,_______________ 的杨氏之子,_______________ 的老汉。

六、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

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 选段中的亲人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请写出小标题。

( )、( )

2、“雪中送炭”比喻( )。文中是指( )。

3、用“

4、用“雪中送炭”写几句话。

七、读下面的短文,联系我们学的课文,再做后面的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

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习,熟练。 方来:将要来。

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 为:这里相当于“于”。 曷:通“何”

避席:离开座位。这里表示郑重和严肃。古时把席子铺在地上,人坐在席上,所以座位叫“席”。

圣人:这指晏子。熙,通“嬉”,戏弄的意思。 病,辱。

1.这篇文言文讲述了我们学过的《 》里的故事。

2.参照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

晏婴,齐之习辞也。( )

王曰:“何坐?”曰:“坐盗。”( )

3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甜(蜜、秘、密)世界

小时候读过一则童话,讲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森林中迷路,他们一直走,终于找到一座用糖盖成的小屋。小屋的门是赤褐色的巧克力,窗户是薄而透明的水晶糖,屋顶是鲜红的(棱、菱、凌)形糖块。

这样一座全糖精致的屋子,一直矗立在我早年敏感好奇的思维世界里,其他故事中的森林、城堡、花园、宫殿,都为之黯然失色。我常常煞有介事地设想那男孩或女孩撕下一点屋顶,敲碎一块玻璃,送进嘴里,任那甜丝丝的感觉,在唇舌之间漾开,

然后周流全身。

我是一个爱糖的人。妈妈装糖果的玻璃罐高放在厨房的木架之上,搬椅子也够不着。童年时为了吃妈收存在玻璃罐里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透明或夹心的糖果,我做了许多悲壮的牺牲:甘心放弃和邻居小孩在沙堆打滚的乐趣;甘心背那枯燥乏味的九九乘法表;甘心吃那可恨的胡萝卜;甚至,甘心带着碍手碍脚的妹妹去和男生赛跑。 妈妈的糖果罐原是香港的叔叔送来的礼品,里面装着英国制的什锦太妃糖,包装非常讲究。罐上本来还贴着一张彩色图片,几个维多利亚时期的贵妇,穿着华丽多褶的长裙,握着长柄碎花小伞在宫廷花园散步,轻声谈笑。春日花园绿荫覆地。对那糖果罐的想望,竟让我初尝浪漫的滋味。

因为爱吃糖,连带对糖果纸,我也充满感情。一张一张的玻璃纸,我把它们留下来,夹进妈妈的大辞典里。有时,日影稀薄的午后,一个人在绿纱窗前,忽然涌起淡淡的(寄、寂、既)寥。我从床下取出百宝盒,把那一张张有颜色的糖果纸自盒中取出,覆贴在眼睫之上,认真地去看熟悉的世界,被染成深深的枣红,艳艳的的橙黄,阴阴的墨蓝,或清清的苹果绿。我心里充满欢乐与惊喜。

太妃糖吃光后,设想周到的妈妈便从来没有让玻璃罐空过。有时罐里是五颜六色的水果糖,或者是奶油的白脱,有时候是巧克力球、棒棒糖和黑白芝麻的交切片。而为了爱吃糖,我总是欢欢喜喜、开开心心地笑着,笑这世界,有许多甜蜜、许多芬芳、许多色彩。

二十年光阴悄然飞逝,由于医生的吩咐,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吃过一颗糖了。不过,每次到超级市场,我仍然喜欢在摆着各色糖果的摊架前流(恋 连 怜),心底充满无比喜悦。一颗小巧鲜明的糖粒,竟那样具体地浓缩着幸福!人生虽有辛酸苦涩,但我仍对那点点滴滴渗入生活中的光明独具信心,只因为甜蜜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最初印象。

1、把文中括号内选合适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精巧( )耸立( ) 寂寞( )

3、联系引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周到:

煞有介事:

4、 “„„我做了许多悲壮的牺牲„„”。“我”都牺牲了什么?用横线划出来。这里的“牺牲”是指( )。

5、读了文章,你觉得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九、习作。以“欣赏”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你欣赏的一个人,一种精神;可以是你欣赏的一处风景,一个景点;可以是你欣赏的一种植物,一幅画作„„无论人、事、物,只要你欣赏它,就可以把它写入你的文章。题目自拟,注意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流畅、生动,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你对它的欣赏。字数在450字左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19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