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生活茫然混混沌沌的句子

| 高三 |

【www.guakaob.com--高三】

形容生活茫然混混沌沌的句子篇一
《2014年高三复习语文基础训练题》

2013年5月高三复习前四题

一、(18分,每小题3分江西模拟)2013.5.4s.5.5xgy.8h.bj9t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gě) 漫溯(shuî) 潭柘寺(zhâ) ...

混混沌沌(dùn) .

B.僭越(jiàn) 泡桐(pāo) 迫击炮(pǎi) ...

长歌当哭(dàng) .

C.干禄(gàn) 梵文(fàn) 汗涔涔(cãn) ...

面面相觑(qù) .

D.贵胄(zhòu) 降服(xiáng) 万应锭(diàn) ...

戕害生灵(qiāng) .

1.B(A.漫溯sù;C.干gān禄;D.万应锭dìng。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吴老师针对高三(19)班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讲....

课时尤其注意分层指导。

B.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做出这等有扫颜面的事情,真是忝列门墙。 ....

C.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

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

D.那时的大宋河清海晏,风调雨顺,朝廷偃武修文,百姓....

生活无忧,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答案】D(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A.良莠不齐:莠:狗尾(wěi)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品质坏的人。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使用对象:限于指人。不表示成绩参差不齐。B.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有愧。“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C.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该句感情色彩不当。)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语义明确的一句是( )

A.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我们既要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

用,也要切实提高原有科技骨干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B. 机关考勤制度改革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的现象不见了,全勤的人骤然增多,出勤率较三个月前有很大增加。

C. 新当选的中国国家主席、中国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夫妇

将于3月下旬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

进行国事访问。

D. 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后,本市的高中课程改革

也将提上日程,改革的大趋势是压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实行模块教学。

【答案】D(解析:A.句意不明确,“他们”可以理解为“原有科技骨干”,也可以理解为“引进人才”,还可以理解为二者全包括;B.“出勤率有很大增加”搭配不当;C.不合逻辑,国家主席可以新当选,而主席夫人不可能新当选。)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

一项是(广东)

这时,我已经沿着巴尔扎克身边那一条笔直的沙径,走到了花园的尽头。沙径的两边种着两排高大的梧桐树。 。花园的尽头有一个大水池,水池旁边立着一些裸体铜像,而中央则是有名的《乌谷利诺》。 ①我听不到它们动人的和声

②只有落在路旁的一些红色的花瓣

③虽然有阵阵微风

④可惜树叶已经落光

⑤也看不到花园里郁葱的景象

⑥向我透露着这个园子里的风光

A.③④①⑤②⑥ B. ④②③⑥①⑤

C.③⑥②①⑤④ D. ④③②⑥①⑤

4.A(⑤句“也看不到”应紧承①句“我听不到”,而②句“只有”表转折,应紧承⑤。据此可知①⑤②三句应紧承衔接,可以得出答案A。另外,从语意上可以看出,与③句“虽然”可以组成转折关系的只有④句“可惜”,③④两句应连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11-18sgxyhbj

A.睥睨 .

B.孝悌 .

C.赦免 .

D.跻身 .庇护 .缔约 .慑服 .畸形 .穷乡僻壤 .一箭中的 .拾级而上 .假公济私 .开天辟地 .根深蒂固 .退避三舍 .无稽之谈 .

【答案】1.C(A“庇”读bì,其余的读pì; B “悌”读tì,其余的读dì;D“济”读jì,其余的读jī)

2.下面文段,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韶关) ...

从重庆市区委书记雷政富,到深圳市副市长梁道行,短短数周,多名官员亦步亦趋,纷纷落马,中央反....

腐决心清晰可见。叫好的同时也要警醒,决心能成就一

时之效,完善制度方可长治久安。治国先治吏,治吏必....

民心才不会失散。“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从严。政府官员心怀敬畏,谨言慎行,权力才不会失范,....

A.亦步亦趋 B.长治久安

C.谨言慎行 D.人亡政息

【答案】2.A(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这与“贪官纷纷落马”的语境不符。B.长治久安: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C.谨言慎行:指言语行动小心谨慎。D.人亡政息:指执政的人死去(或不在其位了),他所推行的政事也就废止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以后,罗阳同志就一直从事飞机研制、生产、设计工作,30年里尽心竭虑、无怨无悔,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

B. 我们的事业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根本要靠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C. 今天,仁化县人民法院向媒体通报,该县红十字会原副

形容生活茫然混混沌沌的句子篇二
《高一期末试卷讲评》

形容生活茫然混混沌沌的句子篇三
《2015衡水冀州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衡水冀州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张祥辉 审题人:杨丽华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雏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线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

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之中。

1.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一种很好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画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对比表现出来的。

D.“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2.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

A.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B.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C.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D.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B.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C.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眼睛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憨厚与天真展现出来。

D.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于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①。举

孝廉,为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所在见称。入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太祖曰:“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辅卿邪?”时济见为丹杨太守,乃遣济还州。又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于是有樊城之事。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恢密语潜曰:“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文帝践阼,以恢为侍中,出为魏郡太守。数年,迁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道病卒,时年四十五。诏曰:“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悯之!”赐恢子生爵关内侯。生早卒,爵绝。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郇越:古代的贤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水生而曹仁县军 县军:县里的军队 B.如恢所

策 所策:所谋划的

C.文帝践阼 践阼:登上皇位 D.恢有柱石之质 柱石: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B.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C.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D.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恢一向乐善好施,家里很是富有,但他把钱财分给了宗族,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B.温恢很有军事谋略。曹操曾经对自己的手下说,遇到事情可以多和温恢商量再做定夺。

C.温恢很有远见。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曹仁将要受到关羽的攻击而提醒兖州刺史,后来果如他所料。

D.温恢能够清楚地知道曹操的用意,所以给裴潜提建议,让他加快行程,裴潜接受了他的建议,所以,没有受到责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5分)

(2)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挂玉:喻昂贵的柴米。

8.本诗以“忧”贯穿全诗,结合诗句回答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5分)

9.首联是如何表现作者百忧缠心的?(5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句1分)

⑴李白《蜀道难》中

“ ,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⑵白居易在《琵琶行》中

用 , 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⑶《出师表》一文中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赏罚标准要严格一致的执政理念的两句

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从维熙忆孙犁:他不是东摇西晃跳摇摆舞的作家

王波

作家从维熙把自己能想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作家的名字,挨个敲进电脑,打算为他们排个队,然后从历史的角度严格筛选。

结果他无奈地发现,电脑屏幕上只剩下两个名字——沈从文和孙犁。只有他们“从人格到道义,从文学到生活,都是非常完美的”。

上世纪50年代,孙犁作为天津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批判作家丁玲的大会。在会上,他以有病为由保持沉默。在当时的情势下,这无疑需要胆识和勇气。

当年在延安时,毛泽东读了刊登在《解放日报》上的《荷花淀》后,在报纸边上写下,“这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解放后,人们才知道,除了作品“有风格”,在为人处世上,

孙犁也有自己的风格。

1949年,进了城的孙犁开始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他亲自坐着报社的大马车,把困顿在半路上的妻子和一双儿女接到天津。这件事至今为不少与会者津津乐道。而当年孙犁到北京参加文联大会时,受到大会主席的特别表扬,因为孙犁进城后不与农村的妻子离婚,成为作家中的模范。

对于权力和名利,孙犁似乎一向敬而远之。

天津市作协和文联都曾给孙犁留有位置,但他哪儿也不去,一直在《天津日报》工作,前后经历了十几位总编。孙犁曾告诉老友、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首任主席鲁藜,“我干不了这个(指天津市作协主席)。”

在孙犁的忘年交卫建民的记忆里,孙犁“不出席各种各样的会议,不参加名目繁多的活动,不接受各类媒体特别是电视台的采访。”

在家里,女儿曾问他:“《荷花淀》是怎么写出来的呀?”

孙犁只是淡然回答:“那时候延安刚刚整完风,人们还不怎么写。再有,那个地方风沙很大,见不到这些东西(指淀水荷塘),所以就感觉好。”

对送上门的荣誉,他拒不接受。他经常收到一些入选各种“名人录”、“名人大辞典”的来函登记表,但从不予理会。晚年,很多人找他当顾问和名誉顾问,他则能推就推,只是在诗里自嘲,“小技雕虫似笛鸣,惭愧大锣大鼓声”。

孙犁自喻为自织罗网的蜘蛛,“面壁南窗,展吐余丝”,并在晚年自作的《无题》诗里写道:“不自修饰不自哀,不信人间有蓬莱。冷暖阴晴随日过,此生只待化尘埃。” 然而,这并不意味他只躺在自己罗织的那个小天地里,躲避世间风雨。

1954年,由两个“小人物”引发了全国开展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眼看学术问题向政治斗争演变,在与张德育聊到这一问题时,一直慢声细语的孙犁猛地一挥手,大声吼道:“打不倒!”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孙犁的愤怒一方面来自他对《红楼梦》的热爱,另一方面来自他对文学“艺术性”的深刻理解及实践。作家汪曾祺生前曾说,孙犁是少数几个懂得文学“艺术性”的作家中的一个。

“一个人,应该有点卓然而立的精神。”诗人臧克家生前曾有这样的论断,他认为敢于抨击文坛不正之风的孙犁“就具有这种卓然而立的精神”。他曾当面告诉孙犁,“你是敢于直抒胸臆,顾忌较少的,这一点你走得比我还远一点。”

然而这种卓然而立,也经常让孙犁处于被批判的边缘。

“我们的一生,这样短暂,却充满了风雨、冰雹、雷电,经历了哀伤、凄楚、挣扎,看到了那么多的卑鄙、无耻和丑恶,这是一场无可奈何的人生大梦,它的觉醒,常常在瞑目临终之时。”孙犁在为老友邹明所写的文章《记邹明》里这样写道。

饱经风霜的孙犁,晚年有不少时间躺在病床上,但这并不影响他连续两届被推举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在女儿看来,这是党和人民给予一位布衣作家的崇高荣誉。 不仅市长派人送来了鲜花,2001年8月,医院告诉孙犁,他在这里“按副市级待遇

形容生活茫然混混沌沌的句子篇四
《2015年苏州市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5年初三调研卷

语 文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yì ②(xiá ③一(chó ④惟妙惟(xià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至的石桥, 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江南小镇大多很有一些年代了,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苍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幽长,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想来想去,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甜淡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杜甫《》)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⑥ 《江城子》) 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⑧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

4.名著阅读。(5分)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第31章“洞中历险”,读后回答问题。 走完二十步,这条通道就止在一个“断崖边”。汤姆跪下来往下摸,然后用手就便尽量往角落四周远处摸过去;他特别使劲往右边摸得远一点:就在这时候,在不到二十码远的地方,一只举着根蜡烛的人手,从一块岩石后头出现啦!汤姆欢喜得大叫了一声,那手后面的身子立刻出现了。那是— (人名)的身子!汤姆吓傻啦:他动弹不了啦。

①选文中那个让汤姆又欢喜又吓傻的人是谁?②后来汤姆又是怎样备受饥饿的煎熬,独自去找出洞之路的?(3分)

(2)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朝花夕拾》,读后回答问题。

要到东关看赛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饮、.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

赛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没有什么大意思。

①东关的那赛会叫什么?②为什么我先前准备去的时候“笑着跳着”,后来却并没有那么高兴,觉得“似乎没有什么大意思”了?(2分)

5.下面是2015年4月8日《姑苏晚报》上的一则消息。

本报讯 4月2日,苏城最高气温32.5℃,到了今天早晨,最低气温只有5℃左右,而最高气温也只有1 2℃左右,短短几天,苏城最高气温下跌幅度超过了20℃。难怪在朋友圈里,不少小伙伴们都在调侃,周四穿短袖,周五穿毛衣,周六穿短袖,周日穿大衣,而周一以后,只能穿羽绒服了。

小明看到报上这则消息后,想到了还在上海出差的妈妈,想打个电话提醒和关心一下妈妈。假如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和妈妈说话?请把说话的内容写出来,要简明、得体,不超过30个字。(3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完成6~7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中,“珍羞”是什么意思?诗人写宴席的档次很高,

有什么作用?(3分)

7.《行路难》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2分)

9.下面哪一个问句是倒装句?(2分)

A.太守谓谁?

B.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C.何以战? (《曹刿论战》)

D.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10.《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选段中,太守欧阳修“醉能同其乐”。他们的“喜”“乐”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1~12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⑨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众寡:人数

少。 ④建:提出。 ⑤吴会:吴国。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2)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12.为报先帝知遇之恩,诸葛亮自述“遂许先帝以驱驰”。请结合选段分条概述诸葛亮“许先

帝以驱驰”的具体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题。

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梁衡

①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者无不惊叹。问其技,日: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②这个回答很有哲理。

③原子弹爆炸是因为原子核里本来就有原子能:植物发芽,是因为种子里本来就有生命。它不爆炸、不发芽,是因为它有一个多余的外壳,我们去掉它,它就实现了它自己的价值。达尔文本酷爱自然,但父亲一定要他学医,他不遵父命,就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居里夫人25岁时还是一名家庭教师,还差一点当了小财主家的儿媳妇。她勇敢地甩掉这些羁绊,远走巴黎,终于成为一代名人。鲁迅先是选学地质,后叉学医,当把这两层都剥去时,一位文学大师就出现了。

④就是宋徽宗、李后主也不该披那身本来就不属于他的龙袍,他们在公务中痛苦地挣扎,还算不错,一个画家、词人终于浮出水面。这是历史的悲剧,但是成才的规律,也是做事的

规律。物各有主,人各其用,顺之则成,逆之则败。

⑤每当我看杂技演出时,总不由联想一个问题,人体内到底有多少种潜能。同样是人,你看,我们的腰腿硬得像个木棍,而演员却软得像块面团。因为她只要一个“软”字,把那些无用的附加统统去掉。她就是石头里飞出来的一只鹰。但谁叉敢说台下的这么多的观众里,当初就没有一个身软如她的人?只是没有人发现,自己也没有敢去想。

⑥法国作家福楼拜说:“你要描写一个动作,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动词,你要描写一种形状就要找到唯一的形容词。”那么,你要知道自己的价值,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我”,记住,一定是“唯一”,佘皆不要。好画,是因为含弃了多余的色彩;好歌,是因为含弃了多余的音符:好文章,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废话。一个有魅力的人.是因为他超凡脱俗。超脱了什么?常人视之为宝的,他像灰尘一样地轻轻抹去。

⑦建国后,初授军衔,大家都说该给毛泽东授大元帅。毛说,穿上那身制服太难受,不要。居里夫人得了诺贝尔奖,她将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在地上玩。爱因斯坦是犹太人的骄傲,以色列开国。想请他当第一任总统,他赶快写信谢绝。他们都去掉了虚荣,舍弃了那些不该干的事,留下了事业,留下了人格。

⑧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算加法比算减法多,总要把一只鹰一层层地裹在石头里。欲孩子成才,就拼命地补课训练,结果心理逆反,成绩反差:想要快发展,就去搞“大跃进”,结果欲速不达:想建设,就去破坏环境,结果生态失衡,反遭报复。何时我们才能学会以减为加,以静制动呢?

⑨ 老子说“无为而治”。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解释是 “自由人联合体”,连国家机器也将消亡。当社会能省掉一切可以省掉的东西时,这个社会可能更健康更美好。

(选自《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

1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在第①段中借雕塑家的回答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14.文章第③、④段连用史料,如果删去第④段中宋徽宗、李后主的例子好不好?简要说说

你的看法。(2分)

15.联系上下文,请说说你对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2分)

16.下面四句话中,哪一句填入文章第⑨段的横线处最切合文意?(2分)

A.韩文公说“行成于思,毁于随”。当你学会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时,你就成功了。

B.诸葛亮说“宁静致远”。当你学会自己不干扰自己时,你就成功了。

C.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你学会择善而从时,你就成功了。

D.季羡林说“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当你学会用“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

学问或干事业,你就成功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

①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那天玩得很

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颠连步跃进。7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那悬崖下面的谷地,荒草里凸现着一块怪石,那石头自然生成盘蛇的状态,当中的一块耸起活像蛇颈和蛇头。传说结了婚的男女,从悬崖上往下掷石头,如果掷中了那条石蛇的身子,就能生个儿子。混混沌沌的我,自以为也懂得成年人的事情,听大人们有那样的议论,想起自己也同邻居女孩子玩过扮新郎新娘的游戏,竟然也拾起石块朝悬崖下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

②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怄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事后。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③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芭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④直到中年,有一天不知怎么地提及这桩往事,我问母亲那天为什么竞那样地沉静?她才告诉我,第一层,那种情况下必须沉静,因为如果慌张地呼叫斥责,会让我紧张起来,搞不好就造成失足:第二层,她注意到我是明白脚边有悬崖面临危险的,是故意气她,尽管我不懂将生命悬于一线是多么荒唐,但那时的状态是有一定的自我防险意识与能力的,一个生命一生会面临很多次危险,也往往会故意临近危险也就是冒险行动,她那时觉得让我享受一下冒险的乐趣也未为不可。我很惊讶,母亲那时能有第二层次的深刻想法。

⑤母亲去世多年了,她遗留给我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厚,而每遇大险或大喜时的格外沉静,是其中最宝贵的一宗。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而且,有时她还会把手头所读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内容讲一下,那作品是一位同行写的,我没时间读,也并不以为对我有什么参考价值,不怎么耐烦听母亲介绍,母亲自然是觉得写得挺好。但她也并不加些褒扬的话语,她就是沉静地给我客观讲述,毫不啰唆,具有点穴的效应。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但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⑥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罗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在具有张力与定力的静气里,默默承载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聚散、惊险惊喜。那时母亲已仙去1 2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

形容生活茫然混混沌沌的句子篇五
《山西省晋中市四校(晋商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度“晋商四校”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文理科)

本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

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之中。

1.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B.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C.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D.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2.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一种很好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画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

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B.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C.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D.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

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剐,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B.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C.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D.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门下省: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三省之一。

B.丁„„忧:丁忧是祖制,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二十七个月。

C.《晋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D.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玄龄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博览经史,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就连睡觉都顾不上。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如遇到谋士、将才,他就暗中结交他们,并让他们甘心为太宗出力。

C.房玄龄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龄一度因为被人中伤,被高祖驱斥,后又被太宗召回。贞观元年,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拜太子少师。

D.房玄龄与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为方便派人探视,凿开宫墙开门,还亲自登门,握着他的手问候。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2)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8~9题。

下方山

【南朝·梁】 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8.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5分)

9.在归乡途中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3)屈原在《离骚》中用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初服”的做法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注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形容生活茫然混混沌沌的句子篇六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张祥辉 审题人:杨丽华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雏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线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

之中。

1.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一种很好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画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对比表现出来的。

D.“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2.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

A.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B.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C.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D.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B.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C.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眼睛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憨厚与天真展现出来。

D.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为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丧还归乡里,内足于财。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一朝尽散,振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①。举孝廉,为廪丘长,鄢陵、广川令,彭城、鲁相,所在见称。入为丞相主簿,出为扬州刺史。太祖曰:‚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故书云:‘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辅卿邪?‛时济见为丹杨太守,乃遣济还州。又语张辽、乐进等曰:‚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于是有樊城之事。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

潜等缓之。恢密语潜曰:‚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臵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文帝践阼,以恢为侍中,出为魏郡太守。数年,迁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道病卒,时年四十五。诏曰:‚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悯之!‛赐恢子生爵关内侯。生早卒,爵绝。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郇越:古代的贤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水生而曹仁县军 县军:县里的军队 B.如恢所策 所策:所谋划的

C.文帝践阼 践阼:登上皇位 D.恢有柱石之质 柱石: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B.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C.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D.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曹仁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恢一向乐善好施,家里很是富有,但他把钱财分给了宗族,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B.温恢很有军事谋略。曹操曾经对自己的手下说,遇到事情可以多和温恢商量再做定夺。

C.温恢很有远见。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曹仁将要受到关羽的攻击而提醒兖州刺史,后来果如他所料。

D.温恢能够清楚地知道曹操的用意,所以给裴潜提建议,让他加快行程,裴潜接受了他的建议,所以,没有受到责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甚欲使卿在亲近,顾以为不如此州事大。(5分)

(2)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挂玉:

喻昂贵的柴米。

8.本诗以“忧”贯穿全诗,结合诗句回答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5分)

9.首联是如何表现作者百忧缠心的?(5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句1分)

⑴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⑵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⑶《出师表》一文中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赏罚标准要严格一致的执政理念的两句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从维熙忆孙犁:他不是东摇西晃跳摇摆舞的作家

王波

作家从维熙把自己能想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作家的名字,挨个敲进电脑,打算为他们排个队,然后从历史的角度严格筛选。

结果他无奈地发现,电脑屏幕上只剩下两个名字——沈从文和孙犁。只有他们‚从人格到道义,从文学到生活,都是非常完美的‛。

上世纪50年代,孙犁作为天津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批判作家丁玲的大会。在会上,他以有病为由保持沉默。在当时的情势下,这无疑需要胆识和勇气。

当年在延安时,毛泽东读了刊登在《解放日报》上的《荷花淀》后,在报纸边上写下,‚这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解放后,人们才知道,除了作品‚有风格‛,在为人处世上,孙犁也有自己的风格。

1949年,进了城的孙犁开始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他亲自坐着报社的大马车,把困顿在半路上的妻子和一双儿女接到天津。这件事至今为不少与会者津津乐道。而当年孙犁到北京参加文联大会时,受到大会主席的特别表扬,因为孙犁进城后不与农村的妻子离婚,成为作家中的模范。

对于权力和名利,孙犁似乎一向敬而远之。

天津市作协和文联都曾给孙犁留有位臵,但他哪儿也不去,一直在《天津日报》工作,前后经历了十几位总编。孙犁曾告诉老友、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首任主席鲁藜,‚我干不了这个(指天津市作协主席)。‛

在孙犁的忘年交卫建民的记忆里,孙犁‚不出席各种各样的会议,不参加名目繁多的活动,不接受各类媒体特别是电视台的采访。‛

在家里,女儿曾问他:‚《荷花淀》是怎么写出来的呀?‛

孙犁只是淡然回答:‚那时候延安刚刚整完风,人们还不怎么写。再有,那个地方风沙很大,见不到这些东西(指淀水荷塘),所以就感觉好。‛

对送上门的荣誉,他拒不接受。他经常收到一些入选各种‚名人录‛、‚名人大辞典‛的来函登记表,但从不予理会。晚年,很多人找他当顾问和名誉顾问,他则能推就推,只是在诗里自嘲,‚小

技雕虫似笛鸣,惭愧大锣大鼓声‛。

孙犁自喻为自织罗网的蜘蛛,‚面壁南窗,展吐余丝‛,并在晚年自作的《无题》诗里写道:‚不自修饰不自哀,不信人间有蓬莱。冷暖阴晴随日过,此生只待化尘埃。‛

然而,这并不意味他只躺在自己罗织的那个小天地里,躲避世间风雨。

1954年,由两个‚小人物‛引发了全国开展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眼看学术问题向政治斗争演变,在与张德育聊到这一问题时,一直慢声细语的孙犁猛地一挥手,大声吼道:‚打不倒!‛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孙犁的愤怒一方面来自他对《红楼梦》的热爱,另一方面来自他对文学‚艺术性‛的深刻理解及实践。作家汪曾祺生前曾说,孙犁是少数几个懂得文学‚艺术性‛的作家中的一个。

‚一个人,应该有点卓然而立的精神。‛诗人臧克家生前曾有这样的论断,他认为敢于抨击文坛不正之风的孙犁‚就具有这种卓然而立的精神‛。他曾当面告诉孙犁,‚你是敢于直抒胸臆,顾忌较少的,这一点你走得比我还远一点。‛

然而这种卓然而立,也经常让孙犁处于被批判的边缘。

‚我们的一生,这样短暂,却充满了风雨、冰雹、雷电,经历了哀伤、凄楚、挣扎,看到了那么多的卑鄙、无耻和丑恶,这是一场无可奈何的人生大梦,它的觉醒,常常在瞑目临终之时。‛孙犁在为老友邹明所写的文章《记邹明》里这样写道。

饱经风霜的孙犁,晚年有不少时间躺在病床上,但这并不影响他连续两届被推举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在女儿看来,这是党和人民给予一位布衣作家的崇高荣誉。

不仅市长派人送来了鲜花,2001年8月,医院告诉孙犁,他在这里‚按副市级待遇了‛。

这些待遇,最终未能挽留住这位‚耿直,讲真话,有文采‛的作家。孙犁在2002年7月11日离世。在快要去世前,他告诉女儿,‚我写文章得罪了不少人,又不去参加朋友的追悼会,我死了以后来的人不会多,到时候你们不要难过。‛

这也是作家孙犁生前的最后一个错误判断。因为他去世后,不仅参加追悼会的人多,悼念文章也很多,而且持续有人写。

‚孙犁很纯粹,不是受风风雨雨影响,东摇西晃跳摇摆舞的作家。‛78岁的从维熙说,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个年代的作家只有孙犁和沈从文能在历史里遥相呼应。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家从维熙把自己想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作家的名字输入电脑后,电脑从历史的角度只选中了沈从文和孙犁,所以从维熙很无奈。

B.“小技雕虫似笛鸣,惭愧大锣大鼓声。”表现了孙犁对自己作品的自嘲和对荣誉的淡泊。

C.毛泽东读了《荷花淀》,说孙犁“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这里的“风格”是指不写黄土风沙,而写淀水荷塘。

D.孙犁一直在《天津日报》工作,而不愿意做官,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干不了领导工作。 E.本文撷取孙犁人生和创作上的若干片段,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品格高尚和具有独创精神的文学家的形象。

(2)孙犁对权力和名利敬而远之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3)在批判作家丁玲的大会上,孙犁以有病为由保持沉默,而在面对由两个“小人物”引发的全国

形容生活茫然混混沌沌的句子篇七
《山西省晋中市四校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度“晋商四校”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文理科)

本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

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之中。

1.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B.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C.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D.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2.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一种很好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画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

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B.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C.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D.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

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剐,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B.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C.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D.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门下省: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三省之一。

B.丁„„忧:丁忧是祖制,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二十七个月。

C.《晋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D.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玄龄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博览经史,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就连睡觉都顾不上。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如遇到谋士、将才,他就暗中结交他们,并让他们甘心为太宗出力。

C.房玄龄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龄一度因为被人中伤,被高祖驱斥,后又被太宗召回。贞观元年,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拜太子少师。

D.房玄龄与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为方便派人探视,凿开宫墙开门,还亲自登门,握着他的手问候。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5分)

(2)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8~9题。

下方山

【南朝·梁】 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8.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5分)

9.在归乡途中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3)屈原在《离骚》中用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初服”的做法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注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21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