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一而足造句

| 高三 |

【www.guakaob.com--高三】

篇一:《淄博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淄博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笑靥 渔樵(jiāo) 白云观(guàn) 功亏一篑(kuì)

B.技俩 隽永(jùn) 炒鱿鱼(yóu) 烜赫一时(xuǎn)

C.迥然 熨帖(yù) 一揽子(lǎn) 游目骋怀(chěng)

D.必竟 戏谑(xuâ) 大杂烩(kuài) 殒身不恤(yǔn)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澳门你好》大型文艺晚会于12月2日至4日一连三晚在澳门演出,场场座无虚席。

B.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依据历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了。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手拉小手。”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许多地方的做法经验和实际成效 了群众的这句话。

②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 经济结构,创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③“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______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A.验证 调整 反应 B.印证 调控 反应

C.验证 调控 反映 D.印证 调整 反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言从楼起,但意在楼外,写景抒情曲尽其妙,炼词造句独具匠心,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B.在2009斯诺克英国锦标赛上,丁俊晖不孚众望,以十比八的比分击败排名世界第一的希金斯,取得冠军,蓄势三年再次捧杯。

C.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热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品足,大加赞赏。

D.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据报道,黑龙江新兴煤矿发生“11·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造成的。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

D.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行。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和谐的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2009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6. 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 “和”即“和谐”。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

C. 荀子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和”与 “礼”的本质是一致的。

D. “和”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7.下列说法,不属“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

A. “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基础。

B. 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C. 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D. “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8.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以战功累授右卫率。后从袁傪讨袁晁、陈庄二贼,积功至试殿中监,隶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兼训移镇太原,自良从行,授河东军节度押衙。兼训卒,鲍防代,又事防为牙将。会回鹘入寇,防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将兵击之。自良谓防曰:“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劳自旋。俟其返,即乘之,纵不甚捷,虏必狼狈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防不从,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马燧代防为帅,署奏自良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为军候。自良勤恪有谋,燧深委信之。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及讨李怀光于河中,自良专河东军都将,前后战绩居多。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

贞元三年,从燧入朝,罢燧兵权,德宗欲以自良代燧。自良恳辞事燧久,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乃授右龙武大将军。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即日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九年,以简俭守职,军民胥悦。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十一年五月,卒于军,年六十三,上甚嗟惜之,废朝一日,赠左仆射,赙(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布帛米粟有差。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六》)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战功累授右卫率 累:多次

B.二垒厄其归路 厄:切断

C.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稍:稍微

D.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 多:赞美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 /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B.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德宗欲以自良代燧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乃授右龙武大将军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李自良“战略眼光”的一组是

①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

②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

③虏求战不得,师劳自旋

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

⑤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定安禄山叛乱时,李自良跟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征战,因为战功卓著,被提拔为右卫率。

B.薛兼训死后,李自良做了鲍防的牙将。焦伯瑜因未听从李自良的建议,导致与回鹘作战失败。

C.李自良勤勉、谨慎有谋略,深受元帅马燧的信任。在多年的征战中,他辅助马燧成就了许多功名。

D.德宗非常欣赏李自良,想用他代替马燧的职务,李自良以长时间做马燧下属的理由诚恳地拒绝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 114分)

四、(24分)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4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8分)

清平乐

(宋)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物地春寒。

(1)上阙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

(2)品赏“黄昏独倚朱阑”中“独倚”二字的妙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组)(6分)

(1)子曰:“老者安之, ,少者怀之。”(《论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2)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李密《陈情表》)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4)谁家今夜扁舟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不一而足造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五、语言运用(12分)

16.将下面三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空白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写序号)(4分)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 , 那突然显得高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①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

②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成了浅红

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

17.仿写下列画线的句子。(4分)

那里是日思夜梦的中国吗?那里当然是,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18.请简要描述漫画《措施》的内容,并写出漫画讽刺什么现象?(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孙犁的世界

叶兴

孙犁的作品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小说《荷花淀》,甚至后来还衍生出了以此命名的文学派别。能够把激荡的战争风云映衬在白洋淀的月光苇影以及冀西山地的红袄明眸之中,从而发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值得珍视的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他的审美情趣在那个时代显得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在处理激烈的战争题材时,却饱蓄世间真情,畅抒人文关怀。他的战争题材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竟没有多少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甚至用了好几百字细致入微地描写那样的时空里,一朵瓜蔓上的稚花如何静静地绽放自己。他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在如此斗争残酷、物质匮乏的艰苦岁月里,也挡不住人们心底真情的自然流露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不是亲临芦苇万顷、淀泊碧翠的白洋淀,或许很难真正理解孙犁的似水柔情以及对人性美的执著追寻;也只有摇上一尾渔舟,穿梭在苇子的世界里,你才能够明白孙犁当年为何把带着生命温暖的笔端,一次次地投向那些开朗纯情、率真无邪的村妇、少女身上。从白洋淀回来后,我特意找来

一些孙犁的著作和传记,试图走进他的世界,与大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接。

其实,孙犁一直在用笔构筑一个世界,一个柔情似水、质朴无华的世界。在那里,充满了自由与关爱、纯洁与理想,令人无限神往。孙犁更是在用心、用整个人生来叙述、描摹一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早已先他而实实在在地存在。那个世界,就是他的故乡——白洋淀。可以说,孙犁倾其一生的精力与才华,就是为了用文字还原一个诗情画意、旖旎秀美、民风淳朴的白洋淀。他做没做到,我不敢肯定。我只知道,他的文字给白洋淀镀上了一层耀眼的人文光芒,如同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存入历史的银行,让那里的淳朴乡民至今都在享用由此而带来的丰厚利息;我只知道,他因这种一以贯之的文学信仰和文字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道独特的熠熠生辉的风景线。我相信,今天的许多人就是因为孙犁而去造访白洋淀这片神奇的芦苇荡的,一如我是怀着敬意而不是带着某种目的或任务去走进孙犁的世界一样。

历史上,一个人俨然成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象征的,孙犁不是唯一。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比如孔子之于曲阜、屈原之于汨罗、乔伊斯之于都柏林、鲁迅之于绍兴、沈从文之于湘西,等等。

相对于同时代盛年辍笔、改弦易辙去研究衣饰文化的沈从文,孙犁无疑是幸运的,至少他能够在晚年重理旧业,焕发青春,将自己一生许许多多的思想、智慧、学识、感悟、观点及不可多得且不可替代的个人生命体验,积淀在芸斋系列、耕堂随笔等十余册看似零碎、实则厚重的文字里。其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豁达的心境、洗练的文笔都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令人耳目一新,也打破了许多现当代作家后期创作始终超不过自己当年成名作的怪圈。

当然,孙犁的世界还远不止局限在文学艺术范畴这一隅之地,他的淡泊处世,达观做人,奖掖后进,甘为人梯,同样为人景仰。作家林斤澜写过一篇短文,说孙犁当年曾有一次出国机会,众人垂涎欲滴,但他轻易就放弃了,原因竟是不会打领带。其实,这只是借口,关键是他并没有将出国当做是享受。孙犁的享受是什么呢?在他晚年作品《书衣文录》里有云:“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纸装书,甚适。”人生的享受有许多种,但真正的享受与金钱、地位无关。不过,要认识到这一点,全看我们有怎样的情怀。在现代人的享受观越来越趋同的今天,这或许是孙犁留给我们的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吧。

(选自2009年9月18日《工人日报》,有改动)

19.作者为什么说孙犁的“审美情趣在那个时代显得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4分)

20.解释下面两句话中画线短语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只有摇上一尾渔舟,穿梭在苇子的世界里,你才能够明白孙犁当年为何把带着生命温暖的笔端,一次次地投向那些开朗纯情、率真无邪的村妇、少女身上。

(2)从白洋淀回来后,我特意找来一些孙犁的著作和传记,试图走进他的世界,与大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接。

21.作者说孙犁俨然成为了白洋淀的“象征”。你认为作者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4分)

22.这篇文章不止一处用了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并结合文本与生活简要分析。(6分)

七、(60分)

23.作文(任选其一)

(1)请以“温情如灯”为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要写成诗歌),且文体特征明显。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钱学森曾说:“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一点,中国缺乏科技创新人才。”他还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确定文体,不要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C.(A.樵-qiáo; B.技-伎 隽-juàn;D.必-毕 烩-huì)

2. B.(A.“澳门你好”应该用引号;C.问号应改用句号;D.去掉引文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

3. D.(“验证”,用实验证明;“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

篇二:《光泽县2010—2011学年 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

光泽县2010—2011学年

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

【总体情况】

城区四校参考人数552人,总分45513.5分,平均分82.45,及格人数530人,及格率96.01%,优秀人数407人,优秀率73.73%。

农村七校参考人数471人,总分35995.1分,平均分75. 41,及格人数421人,及格率89.38%,优秀人数254人,优秀率53.93%。

【考试内容】

一、下列选项中拼音全对的一组是( )2%

A、 踮脚(diàn jiǎo) 倾诉(qīnɡ sù) 磨难(mó nàn)

B、 损失(sǔn shī) 雹子(páo zi) 泥丸(ní wán)

C、 即使(jí shǐ) 沮丧(jǔ sànɡ) 振兴(zhèn xīnɡ)

【分析】

1、出卷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识字与写字‛部分有‚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评价识字要考察读准字音……‛此题的考试正是基于此。正确答案是C,其中A中‚踮脚(diàn jiǎo)‛应为‚踮脚(diǎn jiǎo)‛,B中‚雹子(páo zi)‛应为‚雹子(báo zi)‛。

2、答题情况及思考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选C的还是占大多数。选A、B的也都有。由此可知,还有多位学生读字是‚读半边的‛。‚踮‛读‚店‛音,‚雹‛读‚包‛音。当然在C中的‚即jí‛字很多学生会读成‚既jì‛。其实记这两字个有窍门,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即‛和‚既‛的左边相同,右边不同。‚即‛右边二画,就读第二声;‚既‛右边四画,就读第四声。

我们南方人,地方口间比较重,如果在教学中多想些巧记的方法,那也是事半功倍的。‚即‛‚既‛是这样,‚已(yǐ)半巳(sì)满不出己(jí)‛也是这样。

【考试内容】

二、看拼音按田字格要求写词语。5%

yóu yù yōu fānɡ xián yí ɡào jiè ténɡ xiě

1、出卷意图。

田字格中要填的词依次为‚犹豫‛‚幽芳‛‚嫌疑‛‚告诫‛‚誊写‛。这些字词应该都是精读课文中的出现的生字新词。出此题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老师们,在小学中高年级生字新词的读写也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平时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到位。

2、答题情况及思考。

从抽查的三叠试卷看,学生正确率在八成以上,其中‚好‛的那叠基本没有扣分。由此可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生字词的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这里我也想谈谈自己对生字词的做法:我一般不占用上课时间去教生字新词。高年级孩子了,经过四、五年自学能力的培养,生字新词是完全有能力独自自学的。我们要做的是检查,其实检查也就是查那些不自觉的学生。检查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听写。听写一定要我们老师自己批改,这样我们才知道哪些字是学生容易错的,我们再有针对性地点拨一下,学生就记得更牢了。对那些因懒惰而不能达标的学生,必要的惩罚是要的。我的做法是错一个字,把这字重抄遍四遍。对那些

‚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也有罚抄课文的。

【考试内容】

三、下面每一组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画上横线,并改在( )里4%用不一而足造句

捕捞 收获 蔬理

操纵 ( )

可贵 信赖 柔和 免强

( )

台藓 废水 石榴 电钮 ( )

奋斗 奔赴 忙碌 鼓历 ( )

【分析】

1、出卷意图。

‚蔬理‛应为‚梳理‛,‚免强‛应为‚勉强‛,‚台藓‛应为‚苔藓‛,‚鼓历‛应为‚鼓励‛。这是在考学生同音字的正确使用。

2、答题情况及思考。

从学生答题来看,‚勉强‛正确率最高,我想是它最常见,使用率高的原因。‚苔藓‛学生也完成得较好,因为苔藓学生知道是一种象草的植物,要用‚草字头‛。错误率最高的是‚梳理‛,学生知道‚蔬理‛中的‚蔬‛字错了,但‚梳理‛的‚梳‛多写成‚疏‛。‚鼓历‛学生

也知道‚历‛错了,但多位学生改为‚鼓厉‛,‚厉‛‚励‛‚历‛三字不分。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孩子形近字时,多懂些‚字理‛,那对学生一定有益的。如‚梳‛从‚木‛,整理头发用具,用木头做的。‚疏‛,从‚足‛,从‚流‛,表空隙大,含有稀疏之意。‚鼓励‛既‚加油,给人力量‛之意,因有‚力‛从之。另‚厉‛是通‚砺‛的,意为‚磨利‛,因而有‚厉害‛一词。‚再接再厉‛不能写成‚再接再励‛。

【考试内容】

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用‚ ‛画出表现精神品质的成语。10%

舍( )取( ) ( )荆( )棘 安然( )( ) 众志( )( )

藕( )丝( ) ( )光( )彩 不容( )( ) 奋发( )( )

【分析】

1、出卷意图。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汉语言的精华。在《课标》的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就有‚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的要求。在‚积累与运用‛的‚读读背背‛中,每册教材总会按排一次以上的成语读背。本题就是考学生对成语的正确读写。

2、答题情况及思考。

这道题除部分学生基础实在太差而写错字别字外,大多学生还是完成得比较好。这道题倒是‚考倒‛了阅卷老师。‚舍生取义‛老师判错,‚舍身取义‛老师认为对。‚不容分辩‛老师认为是成语,‚不容臵疑‛却认为不是。‚舍生取义‛和‚舍身取义‛似乎都说得通。‚生‛者,‚生命‛也;‚身‛者,‚身体‛也。‚舍身体‛也可以说是‚舍生命‛。细究起来就有差别了,‚身体‛可以说是身子的某一部分,如头、手、足等;而‚生命‛却是身子的全部。查阅《成语词典》,也只有‚舍生取义‛,没有‚舍身取义‛。‚舍生取义‛出于《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原意是说,生命,也是我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时都得到,就选择正义而舍弃生命。后来用‚舍生取义‛泛指为了维护正义而牺牲生命。‚不容分辩‛不是成语,它没有收入《成语词典》,‚不容臵疑‛才是真正的成语。本题还可填‚不容臵喙‛,‚喙,嘴也‛,意为‚不可插嘴‛。当然,做为小学五年级学生,老师把‚不容分辩‛判对是可以的,但‚不容臵疑‛判错实是不该。改卷老师自身的文化素养真是重要呀!

这道题中还有‚用‚ ‛画出表现精神品质的成语‛,它分别是‚舍生取义、披荆斩棘、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有一半以上学生都忘了做,这可是4分呀。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一

定要教学生认真审题,形成做完后认真检查的习惯。

【考试内容】

五、按要求作答。8%

1、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2、雪从天空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3、鲸的主食是虾和小鱼。(改反问句)

4、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圆明园是建筑艺术的精华。(用一个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分析】

1、出卷意图

第1小题考学生对古诗的积累,2、3、4小题考学生对句式的变换。

2、答题情况及思考

第1小题写思乡的诗句,那学生学过的就太多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等等。当然也有学生写不来而空在那里的。我个人认为,小学毕业了,没有背会百首古诗的学生是不合格的。2、3、4小题难度不大,学生也完成得较好。只是学生在写比喻句时,句子不是很美,也没什么新意,都是把雪比作鹅毛。平时对学生比喻句的练习还是要多进行的。

【考试内容】

六、课文回放9%(4+1+3+1)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选自课文:

3、这庄严的宣告是由 宣布的。他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诗篇,我印象最深的诗句有:

4、我从这两个长句中我体会到:

【分析】

1、出卷意图。

这段话节选自《开国大典》。课文后有明确要求背诵,1、2、3小题就是考学生是否真背诵,老师对课后作业是否有真落实。3小题后半部分是考学生拓展迁移能力的。4小题是考学生对本段话乃至对全文的理解。

2、答题情况及思考。

第1小题的填空,并不是答得很好。‚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和‚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学生有填反了的。我说这填空的考试是颇具匠心的,因为‚心‛是不能‚欢呼‛的,心只能因激动而跳得更跳,这激动的心跳,用拟人的手法,就‚欢跃‛了,作者遣词造句是多么精到呀。三十万人一起大喊,当然是‚欢呼‛了。学生填错了,有老师上课对文本解读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学生背书‚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之过。第2小题学生知道课题《开国大典》,但有多位学生没写书名号。第3小题前半部分填‚毛泽东‛‚毛主席‛都行,‚毛泽东主席‛更好。后半部分,学生都能从《长征》中选一句填上,因本册有‚走近毛泽东‛单元,相信老师在上课中还补充了很多毛泽东的相关知识,学生填这空是不算难的。第4小题‚我从这两个长句中体会到‛,很多学生都是写上一题中自己写的诗句中体会到的。如学生填‚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学生就答:‚从中体会到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结果都被判错了。造成此原因,主要还是在出题者没有把题意写缜密。如果改为‚你从所填的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到‛,相信学生会写‚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国人民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等。由此也想到出卷是要下功夫的事。

【考试内容】

[阅读实践](32分)(13+19)

(一)《狼牙山五壮士》片断

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 )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 )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

篇三:《光泽县2010—2011学年 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

光泽县2010—2011学年

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

【总体情况】

城区四校参考人数552人,总分45513.5分,平均分82.45,及格人数530人,及格率96.01%,优秀人数407人,优秀率73.73%。

农村七校参考人数471人,总分35995.1分,平均分75. 41,及格人数421人,及格率89.38%,优秀人数254人,优秀率53.93%。

【考试内容】

一、下列选项中拼音全对的一组是( )2%

A、 踮脚(diàn jiǎo) 倾诉(qīnɡ sù) 磨难(mó nàn)

B、 损失(sǔn shī) 雹子(páo zi) 泥丸(ní wán)

C、 即使(jí shǐ) 沮丧(jǔ sànɡ) 振兴(zhèn xīnɡ)

【分析】

1、出卷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识字与写字‛部分有‚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评价识字要考察读准字音……‛此题的考试正是基于此。正确答案是C,其中A中‚踮脚(diàn jiǎo)‛应为‚踮脚(diǎn jiǎo)‛,B中‚雹子(páo zi)‛应为‚雹子(báo zi)‛。用不一而足造句

2、答题情况及思考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选C的还是占大多数。选A、B的也都有。由此可知,还有多位学生读字是‚读半边的‛。‚踮‛读‚店‛音,‚雹‛读‚包‛音。当然在C中的‚即jí‛字很多学生会读成‚既jì‛。其实记这两字个有窍门,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即‛和‚既‛的左边相同,右边不同。‚即‛右边二画,就读第二声;‚既‛右边四画,就读第四声。

我们南方人,地方口间比较重,如果在教学中多想些巧记的方法,那也是事半功倍的。‚即‛‚既‛是这样,‚已(yǐ)半巳(sì)满不出己(jí)‛也是这样。

【考试内容】

二、看拼音按田字格要求写词语。5%

yóu yù yōu fānɡ xián yí ɡào jiè ténɡ xiě用不一而足造句

1、出卷意图。

田字格中要填的词依次为‚犹豫‛‚幽芳‛‚嫌疑‛‚告诫‛‚誊写‛。这些字词应该都是精读课文中的出现的生字新词。出此题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老师们,在小学中高年级生字新词的读写也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平时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到位。

2、答题情况及思考。

从抽查的三叠试卷看,学生正确率在八成以上,其中‚好‛的那叠基本没有扣分。由此可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生字词的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这里我也想谈谈自己对生字词的做法:我一般不占用上课时间去教生字新词。高年级孩子了,经过四、五年自学能力的培养,生字新词是完全有能力独自自学的。我们要做的是检查,其实检查也就是查那些不自觉的学生。检查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听写。听写一定要我们老师自己批改,这样我们才知道哪些字是学生容易错的,我们再有针对性地点拨一下,学生就记得更牢了。对那些因懒惰而不能达标的学生,必要的惩罚是要的。我的做法是错一个字,把这字重抄遍四遍。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也有罚抄课文的。

【考试内容】

三、下面每一组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画上横线,并改在( )里4%

捕捞 收获 蔬理 操纵 ( )

可贵 信赖 柔和 免强 ( )

台藓 废水 石榴 电钮 ( )

奋斗 奔赴 忙碌 鼓历 ( )

【分析】

1、出卷意图。

‚蔬理‛应为‚梳理‛,‚免强‛应为‚勉强‛,‚台藓‛应为‚苔藓‛,‚鼓历‛应为‚鼓励‛。这是在考学生同音字的正确使用。

2、答题情况及思考。

从学生答题来看,‚勉强‛正确率最高,我想是它最常见,使用率高的原因。‚苔藓‛学生也完成得较好,因为苔藓学生知道是一种象草的植物,要用‚草字头‛。错误率最高的是‚梳理‛,学生知道‚蔬理‛中的‚蔬‛字错了,但‚梳理‛的‚梳‛多写成‚疏‛。‚鼓历‛学生也知道‚历‛错了,但多位学生改为‚鼓厉‛,‚厉‛‚励‛‚历‛三字不分。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孩子形近字时,多懂些‚字理‛,那对学生一定有益的。如‚梳‛从‚木‛,整理头发用具,用木头做的。‚疏‛,从‚足‛,从‚流‛,表空隙大,含有稀疏之意。‚鼓励‛既‚加油,给人

力量‛之意,因有‚力‛从之。另‚厉‛是通‚砺‛的,意为‚磨利‛,因而有‚厉害‛一词。‚再接再厉‛不能写成‚再接再励‛。

【考试内容】

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用‚ ‛画出表现精神品质的成语。10%

舍( )取( ) ( )荆( )棘 安然( )( ) 众志( )( )

藕( )丝( ) ( )光( )彩 不容( )( ) 奋发( )( )

【分析】

1、出卷意图。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汉语言的精华。在《课标》的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就有‚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的要求。在‚积累与运用‛的‚读读背背‛中,每册教材总会按排一次以上的成语读背。本题就是考学生对成语的正确读写。

2、答题情况及思考。

这道题除部分学生基础实在太差而写错字别字外,大多学生还是完成得比较好。这道题倒是‚考倒‛了阅卷老师。‚舍生取义‛老师判错,‚舍身取义‛老师认为对。‚不容分辩‛老师认为是成语,‚不容臵疑‛却认为不是。‚舍生取义‛和‚舍身取义‛似乎都说得通。‚生‛者,‚生命‛也;‚身‛者,‚身体‛也。‚舍身体‛也可以说是‚舍生命‛。细究起来就有差别了,‚身体‛可以说是身子的某一部分,如头、手、足等;而‚生命‛却是身子的全部。查阅《成语词典》,也只有‚舍生取义‛,没有‚舍身取义‛。‚舍生取义‛出于《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原意是说,生命,也是我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时都得到,就选择正义而舍弃生命。后来用‚舍生取义‛泛指为了维护正义而牺牲生命。‚不容分辩‛不是成语,它没有收入《成语词典》,‚不容臵疑‛才是真正的成语。本题还可填‚不容臵喙‛,‚喙,嘴也‛,意为‚不可插嘴‛。当然,做为小学五年级学生,老师把‚不容分辩‛判对是可以的,但‚不容臵疑‛判错实是不该。改卷老师自身的文化素养真是重要呀!

这道题中还有‚用‚ ‛画出表现精神品质的成语‛,它分别是‚舍生取义、披荆斩棘、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有一半以上学生都忘了做,这可是4分呀。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一定要教学生认真审题,形成做完后认真检查的习惯。

【考试内容】

五、按要求作答。8%

1、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2、雪从天空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3、鲸的主食是虾和小鱼。(改反问句)

4、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圆明园是建筑艺术的精华。(用一个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分析】

1、出卷意图

第1小题考学生对古诗的积累,2、3、4小题考学生对句式的变换。

2、答题情况及思考

第1小题写思乡的诗句,那学生学过的就太多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等等。当然也有学生写不来而空在那里的。我个人认为,小学毕业了,没有背会百首古诗的学生是不合格的。2、3、4小题难度不大,学生也完成得较好。只是学生在写比喻句时,句子不是很美,也没什么新意,都是把雪比作鹅毛。平时对学生比喻句的练习还是要多进行的。

【考试内容】

六、课文回放9%(4+1+3+1)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选自课文:

3、这庄严的宣告是由 宣布的。他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诗篇,我印象最深的诗句有:

4、我从这两个长句中我体会到:

【分析】

1、出卷意图。

这段话节选自《开国大典》。课文后有明确要求背诵,1、2、3小题就是考学生是否真背诵,老师对课后作业是否有真落实。3小题后半部分是考学生拓展迁移能力的。4小题是考学

生对本段话乃至对全文的理解。

2、答题情况及思考。

第1小题的填空,并不是答得很好。‚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和‚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学生有填反了的。我说这填空的考试是颇具匠心的,因为‚心‛是不能‚欢呼‛的,心只能因激动而跳得更跳,这激动的心跳,用拟人的手法,就‚欢跃‛了,作者遣词造句是多么精到呀。三十万人一起大喊,当然是‚欢呼‛了。学生填错了,有老师上课对文本解读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学生背书‚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之过。第2小题学生知道课题《开国大典》,但有多位学生没写书名号。第3小题前半部分填‚毛泽东‛‚毛主席‛都行,‚毛泽东主席‛更好。后半部分,学生都能从《长征》中选一句填上,因本册有‚走近毛泽东‛单元,相信老师在上课中还补充了很多毛泽东的相关知识,学生填这空是不算难的。第4小题‚我从这两个长句中体会到‛,很多学生都是写上一题中自己写的诗句中体会到的。如学生填‚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学生就答:‚从中体会到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结果都被判错了。造成此原因,主要还是在出题者没有把题意写缜密。如果改为‚你从所填的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到‛,相信学生会写‚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国人民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等。由此也想到出卷是要下功夫的事。

【考试内容】

[阅读实践](32分)(13+19)

(一)《狼牙山五壮士》片断

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 )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 )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 )从悬崖往下跳。

1、按原文填空。4分

2、给这段话拟个合适的小标题: 。2分

3、用‚ ‛画出文中表示‚看‛的意思的两个词,我还积累了许多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如(至少写出4个) 3分

4、他们的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是因为 2分

5、我从‚纵身跳下‛和‚昂首挺胸‛等词中感受到五壮士 光辉形象。2分

【分析】

篇四:《用画蛇添足造句》

1、他本来就很囉嗦,画蛇添足也非意外。

2、对此发表评说无异于画蛇添足。

3、你去改动他的文章真是画蛇添足。

4、做事最好适可而止,刻意求工,常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用画蛇添足造句

5、你们这是把时间浪费在画蛇添足上。

6、我不认为此举是画蛇添足,相反我发现它非常重要。

7、发表意见应精简有力,切忌画蛇添足。

8、他认为这样做并无大碍。实际上,这是画蛇添足。

9、如今你的功绩已被公认,理当见好就收,即时隐退,()如果继续留任,反而画蛇添足,适得其反了。

10、事情所以会失败,正是因为他画蛇添足多说了几句话,反成累赘。用画蛇添足造句

11、写文章意足即可,12、明明是件好事,经他画蛇添足地描述后,反而成了坏事。

13、在大自然景色中加了一些人工造景,正如画蛇添足,反而不美。

14、本来一场成功的演讲,就败在结尾那画蛇添足的笑话。

15、这事就说到此为止,你别再画蛇添足了。

16、事情已处理妥当,不需要我再画蛇添足了。

17、写文章切忌刻意求工,以免画蛇添足,失却自然本色。

18、对一个这样漂亮的女孩来说,化妆有些画蛇添足。

19、你在“天下第一”中间加上“世界”二字,岂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0、别再给娃诞蛋糕加装饰品了,那会画蛇添足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316968.html

    上一篇:三修9多少

    下一篇:白居易,禁中叶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