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高三】
篇一:《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不含附加题)》
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 去年11月份以来,沪、深股市大盘一直处于调整阶段,中间出现的几次大
幅 ,使广大股民心惊肉跳,犹豫不定。
(2) 儿童从小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在练就“童子功”,更是在培养兴趣,它是
一个 的过程,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的影响。
(3) 《寂静的春天》是蕾切尔.卡森满怀悲悯地敲给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的晚
钟。她说,她希望上帝赐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一生都不会被 。
(4) 娱乐节目《最强大脑》凭借其独特的内容,新颖的形式以及选手们的精彩表现,
在众多选秀类节目中显得非常突出,给观众带来了 的审美感受。
A.振荡 循序渐进 摧残 耳目一新 B.震荡 潜移默化 摧毁 耳目一新
C.震荡 循序渐进 摧毁 焕然一新 D.振荡 潜移默化 摧残 焕然一新
2. 中国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下列名与字对应正确的一组是(3分)
a1.晁补之 b1.尤袤 c1.朱熹 d1.张九龄
a2.元晦 b2.子寿 c2.延之 d2.无咎
A.a1/d2 b1/ c2 c1/ a2 d1/b2 B. a1/a2 b1/c2 c1/b2 d1/d2
C.a1/c2 b1/ d2 c1/b2 d1/a2 D. a1/a2 b1/d2 c1/c2 d1/b2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世界上的书籍浩如大海, 。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
①喜欢读什么书②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③再热中的书迷也是不可能穷尽的④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⑤读书时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⑥我们只能尝其一瓢,品其一粟
A.⑥⑤①④②③ B.③⑥⑤①④② C.③⑥④⑤①② D.⑤①④②③⑥
4. 阅读下图中的信息,根据连贯得体的要求补全图下的话语。(不超过40个字)(3分) 有研究者对某省2014年高考作文进行了抽样分析,对考生作文失分情况作了如下统计:
考生高考作文失分的几种因素
5.下面这段文字揭示了哪一条文学创作规律?(3分)
我写的人物大都有原型,……为了表达我的一点什么“意思”,会有所夸大,有所削减,有所改变,会加入我的假设,我的想象,这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主体意识。但我的主体意识总还是和某一活人的影子相粘附的。完全从理念出发,虚构一个或几个人物来,我还没有这样干过。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论佛骨表
韩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汉时始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
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微贱,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
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唯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
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
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舁入大内 舁:抬 B. 徇人之心 徇:顺从 ..
C. 焚顶烧指 顶:头顶 D. 弃其业次 次:等第 ..
7.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御楼以观 B. 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 ..
C. 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 D. 谨奉表以闻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4分)
(2)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4分)白居易,禁中叶作书。
9.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反对皇上迎佛骨的理由。(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①
白居易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鸣后,一点窗灯欲灭时。白居易,禁中叶作书。
得乐天书②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注)①白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时好友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尚在翰林院任职的白居易连续上书施救未果后而作。②元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那年三月元稹被贬谪到通州(今四川达县),而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斥江州(今江西九江)。
(1)白诗后两句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3分)
(2)元诗围绕“得乐天书”描绘了哪几个场景?(3分)
(3)请分别赏析“欲封重读意迟迟”和“远信入门先有泪”的表达效果。(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鱼我所欲也》)
(3)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6)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黄昏
【英】萨奇
(1)诺曼·戈兹比坐在海德公园一张椅子上,附近就是热闹喧嚣的游乐场。三月初的傍晚,大约六点半钟。暮色苍茫,昏暗中还混杂着一抹微弱的月光和一排排朦胧的灯光。马路空旷,但许多来回走动的或坐在椅子上的人影仍依稀可辨。
(2)这种景色很合戈兹比的心境,在他看来,黄昏是特为失意者安排的时光,因为在这时,他们那褴褛的衣衫,佝偻的身躯和那沮丧的表情才不引人注目。
(3)他旁边坐的是一位傲气十足的老先生,这种傲气,或许是一个无能为力再傲视任何人或任何物的人的自尊心的最后一点标志吧。当老人起身要走时,戈兹比设想他是要走回某个简陋的公寓,甚至连每周的房租都付不出。
(4)空位差不多立刻就被一个衣着考究的年轻人占据了,这个年轻人的穿着倒很讲究,他的面部表情已表明他时运不佳。他猛地坐下来,同时悒悒不乐地唉叹了一声。
(5)“您的心情不大好吧。”
(6)年轻人转过头来,一副坦率的表情,戈兹比觉得自己该格外当心才是。
(7)“你要是遇到了我这样的困难,心情也不会好的。”他说,“我干了一件最愚蠢的事。”
①(8) “是吗?”戈兹比若无其事地说。
(9)“我是下午到达这里的,原打算住在巴塔哥尼亚旅馆,”年轻人接着说下去,“我到了那里才发现旅馆已于几星期前拆毁了,原地盖起了一家新的电影院。出租汽车司机说不远处还有一家旅馆,我就住进去了。我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上写明了我的住址,然后我上街去买香皂——我用不惯旅馆的香皂。后来我闲溜了一会儿,喝了点酒,还逛了几家商店。想回旅馆时,才发现自己把旅馆的名字给忘了,连在哪条街上都不知道了。这对于一个在伦敦
没亲没故的人,岂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我家里最快也得明天才能收到我的信;现在还不能向
【注】家里问地址。我身上又没带那么多钱,由旅馆出来时我只拿了一先令,买了一块香皂,
喝了一顿酒,现在兜里只剩下两便士了,还不知道今晚在哪里过夜呢。”
(10)他讲完了自己的事,停了一会儿又说:“难以置信吧?”年轻人声调里带着几分愠③怒。“我相信。”戈兹比说,“有一次我们在国外也遇到这样的事,后来就慢慢回忆,顺藤摸瓜回到了旅馆。”
(11)年轻人的心情似乎有所好转。“要是在国外,我就不会这样焦急了。”他说,“你总可以找本国的领事,得到必要的帮助。但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事情就因难多了。除非我能遇到一个好心肠的人,相信我的话,借给我点钱,否则,恐怕我就得在河边过夜了。不管怎么说,你信了我的话,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②(12)“相信是肯定的了,”戈兹比慢条斯理地说,“你的故事的漏洞在于你没能够把香
皂拿出来让我看看。”
(13)年轻人急忙地挺直腰板,匆匆将大衣所有的兜都摸了一遍,然后一跃而起。
④ (14)“我准是把香皂给弄丢了!”地嘟囔道。
(15)“一个下午丢了旅馆又丢了香皂,可真够粗心的了。”可是年轻人几乎没把他的话听完就昂首阔步地走了。
(16)“遗憾,”戈兹比心想,“他说出去买香皂为的是让我相信他的故事,可又偏偏是这个小小的细节葬送了整个故事,要是他能事先带一块香皂,就是个聪明人了。”
(17)戈兹比起身想走,突然惊叫了一声——一块香皂!一定是年轻人猛地坐下来时掉落的,他立刻沿着昏暗的小道跑着追赶那个身穿浅色大衣的年轻人,当他就要放弃时,猛然间看见那个年轻人正迟迟疑疑地站在路旁。听见戈兹比的喊声,年轻人不高兴地转过头来,满脸怒气。
( 18)“可以证明你说了真话的重要东西找到了,”戈兹比伸出握着香皂的手接着说,“请原谅我没能相信你的话,我可以借给你一镑钱……”白居易,禁中叶作书。
(19)“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住址,什么时候还都可以。另外,香皂拿去吧,它可是你的好朋友啊。”
(20)“还算走运,又找到了,”年轻人说完道了声谢,便朝骑士桥那面直奔而去。
(21)“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教训,再不能自作聪明从表面现象来判断是非了。”戈兹比自言自语道。
(22)戈兹比往回走经过那张椅子时,一位老先生正在椅子下面和四周寻找东西。戈兹比认出来他就是曾和自己一块坐过的那位老人。
(23)“先生,您丢什么东西了吗?”他问道。
(24) “是的,先生,我丢了一块香皂。”
(选自《生活的旅馆——外国微型小说故事》,有删改)
【注】先令,英国货币单位,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
12.小说对戈兹比和年轻人的神态描写十分精彩,请分别写出下面的神态描写刻画出了人物何种心理?(4分)
戈兹比:①若无其事 ②慢条斯理 年轻人:③愠怒 ④气哼哼
13.第十二段中戈兹比对年轻人说:“你的故事的漏洞在于你没能够把香皂拿出来让我看看。”其实,年轻人之前的言行中还有许多“漏洞”,请再找出四处。(4分)
14.本文塑造了性格复杂的戈兹比形象,概括其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6分)
15.小说以“黄昏”为题,请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中国梦
吴旭 一个国家必须拥有自己的梦想。
像“美国梦”一样,“中国梦”也需要有自己的人类情怀和世界担当。
一方面,它应该为未来的“中国”和“中国人”,作出一个深思熟虑、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定位和承诺。
埋头忙于追赶和自身改革的中国,在为了如何让13亿人活得更舒适、物质上更富足的现实问题上,可谓上下一心,殚精竭虑而乐此不疲;而对于“为什么活着”,“中国为什么?”“什么是中国人的梦想”这些超物质、深层面的远景问题,却基本上是无暇他顾,处于集体失语或被动引用西方模式和界定的尴尬状态。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匮乏,综合国力的上升与个人信仰的迷失,在当今的中国,似乎都同时达到了某种极限。像是一个刚刚步入青春期的躁动少年,中国各大城市炫耀式地大兴土木,希图靠硬件的堆积来征服外来者,让西方折服。但是,这种过分功利和短视的心态,恰恰暴露了我们潜意识中的不自信和自我定位的迷失。到头来,猛然发现,我们追逐的其实并不是属于自己的梦想;而在这不顾一切的追索中,我们似乎把那条通向自己梦想的路也走丢了。
另一方面,“中国梦”由中国人提出和构建,但它也可以、而且也必应属于整个世界。 当整个世界在21世纪初走到一个关键的历史拐点时,当全球化的浪潮将气候变暖、恐怖主义、经济金融安全、瘟疫病毒等也迅速全球化以后,以“美国梦”为代表的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模式,走进了一个难以自纠的怪圈。“中国梦”的提出不是为了追时髦,而是为了贡献中华文明的智慧,为世界未来的发展走向提供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答案。
“中国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不仅我们自己需要这个答案,世界也在等待中国提供这个答案。
从国家的层面讲,“中国梦”的远景目标,是要为每个中国人创造最大限度的机会和条件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并为每个人的自由充分发展提供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的保证。
对于每个具体的中国人来说,“中国梦”的内涵和核心不妨用下面三个短语来概括:实现自我(自强不息,以德载物);回馈社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拥抱自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国的梦想,当然无法脱离中国的文化和传统而存在;同样,中国的梦想,也不可能回避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和所面对的世界性问题。这里面,两大哲理思想库,即传统的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体系,和集世界思想大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源泉和梦想参照系。
总体来说,“中国梦”与西方推崇的个人至上,个人利益超越整体利益、个人享受超越外部环境存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迥然不同的。
16.“中国梦”提出的背景有哪些?(6分)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8.文中“中国梦”的内涵有哪些?(6分)
篇二:《2014~2015学年度高三检测》
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郭宏云 石爱国 杨荣寿 王 俊
审题人:周仕龙 张本良
语文试题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今年11月份以来,沪、深股市大盘一直处于调整阶段,中间出现的几次大幅 ,使广大股民心惊肉跳,犹豫不定。
(2)儿童从小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在练就“童子功”,更是在培养兴趣,它是一个______的过程,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有益的影响。
(3)《寂静的春天》是蕾切尔·卡森满怀悲悯地敲给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的晚钟。她说,她希望上帝赐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一生都不会被 。
(4)娱乐节目《最强大脑》凭借其独特的内容、新颖的形式以及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在 众多选秀类节目中显得非常突出,给观众带来了 的审美感受。
A.振荡 循序渐进 摧残 耳目一新 B.震荡 潜移默化 摧毁 耳目一新
C.震荡 循序渐进 摧毁 焕然一新 D.振荡 潜移默化 摧残 焕然一新
2.中国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下列名和字对应正确的一组是(3分) a1.晁补之 b1.尤袤 c1.朱熹 d1.张九龄
a2.元晦 b2.子寿 c2.延之 d2.无咎
A.a1/ d2 b1/ c2 c1/ a2 d1/ b2 B.a1/ a2 b1/ c2 c1/ b2 d1/d2
C.a1/ c2 b1/ d2 c1/ b2 d1/ a2 D.a1/ a2 b1/ d2 c1/ c2 d1/b2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世上的书籍浩如大海, 。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
①喜欢读什么书 ②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③再热中的书迷也是不可能穷尽的 ④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⑤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 ⑥我们只能尝其一瓢,品其一粟
A.⑥⑤①④②③ B.③⑥⑤①④②
C.③⑥④⑤①② D.⑤①④②③⑥
4.阅读下图中的信息,根据连贯得体的要求补全图下的话语。(不超过40个字)(3分)
有研究者对某省2014年高考作文进行了抽样分析,对考生作文失分情况作了如下统计:
考生高考作文失分的几种因素
5我写的人物大都有原型。……为了表达我的一点什么“意思”,会有所夸大,有所削减,有所改变,会加入我的假设,我的想象,这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主体意识。但我的主体意识总还是和某一活人的影子相粘附的。完全从理念出发,虚构一个或几个人物来,我还没有这样干过。 (《汪曾祺自选集(自序)》) ▲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论佛骨表
韩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
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
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
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
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
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舁入大内 舁:抬 .
C.焚顶烧指 顶:头顶白居易,禁中叶作书。
.
A.御楼以
观 .
B.徇人之心 徇:顺从 .D.弃其业次 次:等第
.7.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B.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 .D.谨奉表以闻 .C.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 .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4分)
▲
(2)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4分)
▲
9.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反对皇上迎佛骨的理由。(4分)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①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白居易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鸣后,一点寒灯欲灭时。
②得乐天书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注】①白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时好友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尚在翰林院任职的白居易连续上书施救未果后而作。②元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那年三月元稹被贬谪到通州(今四川达县),而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斥江州(今江西九江)。
(1)简要概述白诗后两句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3分)
(2)元诗围绕“得乐天书”描绘了哪几个场景?(3分)
(3)请分别赏析“欲封重读意迟迟”和“远信入门先有泪”的表达效果。(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鱼我所欲也》)
(3)最是一年春好处,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今年欢笑复明年,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 ,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6)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 。(苏轼《赤壁赋》)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 题。
黄 昏
[英]萨奇
(1)诺曼〃戈兹比坐在海德公园一张椅子上,附近就是热闹喧嚣的游乐场。三月初的傍晚,大约六点半钟。暮色苍茫,昏暗中还混杂着一抹微弱的月光和一排排朦胧的灯光。马路显得很空旷,但许多来回走动的或坐在椅子上的人影仍依稀可辨。
(2)这种景色很合戈兹比的心境,在他看来,黄昏是特为失意者安排的时光,因为在这时,他们那褴褛的衣衫,佝偻的身躯和那沮丧的表情才不引人注目。
(3)他旁边坐的是一位傲气十足的老先生,这种傲气,或许是一个无能为力再傲视任何人或任何物的人的自尊心的最后一点标志吧。当老人起身要走时,戈兹比设想他是要走回某个简陋的公寓,甚至连每周的房租都付不出。
(4)空位差不多立刻就被一个衣着考究的年轻人占据了,这个年轻人的穿着倒很讲究,他的面部表情已表明他时运不佳。他猛地坐下来,同时悒悒不乐地唉叹了一声。
(5)“您的心情不大好吧?”
(6)年轻人转过头来,一副坦率的表情,戈兹比觉得自己该格外当心才是。
(7)“你要是遇到了我这样的困难,心情也不会好的。”他说,“我干了一件最愚蠢的事。”
(8)“是吗?”戈兹比若无其事地说。
(9)“我是下午到达这里的,原打算住在巴塔哥尼亚旅馆,”年轻人接着说下去,“我到了那里才发现旅馆已于几星期前拆毁了,原地盖起了一家新的电影院。出租汽车司机说不远处还有一家旅馆,我就住进去了。我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上写明了我的住处,然后我上街去买香皂――我用不惯旅馆的香皂。后来我闲溜了一会儿,喝了点酒,还逛了几家商店。想回旅馆时,才发现自己把旅馆的名字给忘了,连在哪条街上都不知道了。这对于一个在伦敦没亲没故的人,岂不是一件难办的事?我家里最快也得明天才能收到我的信;现在还不能向家里问地址。我身上又没带那么多钱,由旅馆出来时我只拿了一先令【注】①,买了一块香皂,喝了一顿酒,现在兜
里只剩下两便士了,还不知道今晚在哪里过夜呢。”
(10)他讲完了自己的事,停了一会儿又说:“难以置信吧?”声调里带着几分愠怒。“我相信。”戈兹比说,“有一次我们在国外也遇到这样的事,后来就慢慢回忆,顺藤摸瓜回到了旅馆。”
(11)年轻人的心情似乎有所好转。“要是在国外,我就不会这样焦急了。”他说,“你总可以找本国的领事,得到必要的帮助。但在自己的国土上,事情就困难多了。除非我能遇到一个好心肠的人,相信我的话,借给我点钱,否则,恐怕我就得在河边过夜了。不管怎么说,你信了我的话,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12)“相信是肯定的了,”戈兹比慢条斯理地说,“你的故事的漏洞在于你没能够把香皂拿出来让我看看。”
(13)年轻人急忙地挺直腰板,匆匆将大衣所有的兜都摸了一遍,然后一跃而起。
(14)“我准是把香皂给弄丢了!”他气哼哼地嘟囔道。
(15)“一个下午丢了旅馆又丢了香皂,可真够粗心的了。”可是年轻人几乎没把他的话听完就昂首阔步地走了。
(16)“遗憾,”戈兹比心想,“他说出去买香皂为的是让我相信他的故事,可又偏偏是这个小小的细节葬送了整个故事,要是他能事先带一块香皂,就是个聪明人了。”
(17)戈兹比起身想走,突然惊叫了一声——一块香皂!一定是年轻人猛地坐下来时掉落的。他立刻沿着昏暗的小道跑着追赶那个身穿浅色大衣的年轻人,当他就要放弃时,猛然间看见那个年轻人正迟迟疑疑地站在路旁。听到戈兹比的喊声,年轻人不高兴地转过头来,满脸怒气。
(18)“可以证明你说了真话的重要东西找到了,”戈兹比伸出握着香皂的手接着说,“请原谅我没能相信你的话,我可以借给你一镑钱……”
(19)“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住址,什么时候还都可以。另外,把香皂拿去吧,它可是你的好朋友啊。”
(20)“还算走运,又找到了,”年轻人道了声谢,便朝骑士桥那面直奔而去。
(21)“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教训,再不能自作聪明从表面现象来判断是非了。”戈兹比自言自语道。
(22)戈兹比往回走经过那张椅子时,一位老先生正在椅子下面和四周寻找东西。戈兹比认出来他就是曾和自己一块坐过的那位老人。
(23)“先生,您丢什么东西了吗?”他问道。
(24)“是的,先生,我丢了一块香皂。”
(选自《生活的浓缩——外国微型小说故事》,有删改)
【注】先令,英国货币单位,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
④②③
篇三:《(全国通用)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综合练6》
综合练6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 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这首诗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5分)
答:
(2)诗中的“断弦”这一细节表现了丰富的内容。请作简要赏析。(6分)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①②[注]
注 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1)上阕“少日春怀似酒浓”与“老去逢春如病酒”皆用“酒”作比喻,请简要分析“似酒浓”与“如病酒”的作用。(5分)
答:
(2)下阕中“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内涵丰富,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白居易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鸣后,一点寒灯欲灭时。
得乐天书
元 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②①
注 ①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时好友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尚在翰林院任职的白居易连续上书施救未果后而作。②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那年三月元稹被贬谪到通州(今四川达县),而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斥江州(今江西九江)。
(1)白诗后两句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5分)
答:
(2)请分别赏析“欲封重读意迟迟”和“远信入门先有泪”的表达效果。(6分)
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古 树
杜濬
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
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
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
④③②①
注 ①杜濬:明末清初诗人。明崇祯时为太学生,明亡后,不出仕。流寓金陵三十余年,家贫至不能举火。②三株树:隐士邱至山家有古柏一株,两松夹之。③草木心:出自唐张九龄《感遇》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④苦楝:诗人家中所栽之树。
(1)诗中的古树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6分)
答:
答案精析
综合练6
1.(1)①第一句写景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构成凄清的意境,寄情于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或为筝曲的演奏提供了典型环境);②第三句写景侧重描写音乐,运用通感手法,想象(虚写)出“千重万重雨”的视觉形象,表达了听音乐时的复杂心情。
(2)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了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2.(1)“似酒浓”指词人年少时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其乐无穷;“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如病酒”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通过“少日春怀似酒浓”的狂态反衬“老去逢春如病酒”的伤感,抒发了人生易老而无可奈何的孤寂心情。
(2)“卷尽残花风未定”,风卷残花,暗伤年华老去,抒发词人年老而壮志难酬的忧愤;“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指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自难绽放,出人意料的转折中包含了词人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期待之情。
3.(1)①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②对遭贬好友的同情和思念之情,③对朝廷恶势力的愤慨,④对施救未果的现实的无奈。
(2)前一句,通过犹豫不决的动作和神思凝滞的表情这两个细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绪,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思念之情。后一句,通过“先有泪”这一细节,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惊喜、感伤、悲恨等情感。
4.(1)①卓然不凡。②年岁久远。③本性坚贞。
(2)托物言志。诗歌借“风霜力”“草木心”一抑一扬,写出了松柏的大节,表达了诗人对具有崇高气节的明朝遗民的褒扬。借“苦楝亦成阴”表达了诗人作为遗民之后辈,多年来砥砺志节,足可追陪为邱氏之小友,以慰其寂寞的心意。诗人在诗中言明了自己怀念故国、蔑视新朝之心。
篇四:《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阅读答案_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翻译赏析_作者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前言]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是由元稹所作的七言绝句诗。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阅读答案_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翻译赏析_作者元稹。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得知白居易遭贬后。整首诗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
[译文]
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鉴赏]
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阅读答案_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翻译赏析_作者元稹。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求逮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惊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
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风吹雨入寒窗”。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元稹这首诗所写的,只是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这无疑是一个“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说,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元稹把他这首诗寄到江州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与微之书>)是的,像这样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尽、富有包孕的好诗,它是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别人读了尚且会受到艺术感染,何况当事人白居易。
篇五:《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3、<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4、<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5、<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6、<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7、<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9、<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0、<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1、<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2、<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3、<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6、<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7、<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8、<竹枝>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9、<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20、<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1、<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3、<送吴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24、<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5、<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6、<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7、<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8、<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