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名言警句

| 高三 |

【www.guakaob.com--高三】

篇一:《关于自律自省的名言警句及例文》

高三作文阅读材料十二

【自省】即自我反省,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四书集注》)孔子的学生曾子很能力行“自省”这一主张,他经常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即检查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战国时荀子则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他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有关自省的名言佳句】

1、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鲁迅

2、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挽救。--德谟克利特

3、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岳飞

4、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魏源

5、不管人家恨你还是爱你,都要检查自己的行为。--伏尼契

【范文赏析】

自 省

古人多以“三”为大,大在何处?大在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大在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更重要的则是大在“三省吾身”的谦恭和谨慎。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到了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

立身不从一步起,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尘脱俗?处世不会退一步,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堂正为人?这需要我们“三省”自己的追求与志向,这需要我们“三省”自己的处事和做人。可是,倘若蚍蜉撼大树的狂妄,倘若蟪蛄不知春秋的无知,即使有再高的志向和理想,也与成功无缘。自立,需要自身的信心和智慧去寻找;自强,需要我们的毅力和反思。

处世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我们自省的真诚过程、自省的高尚精神。

一省吾身,知书不可不虚,虚则文理而居;人心不可不实,实则为欲不入。心灵的谦恭,为人的谨慎,才是对抗物欲诱惑的坚实堡垒,才是抵抗物欲侵蚀的不坏金身。世上再没有什么能抵得上心灵的纯净和自省吾身的高尚。

既然这样,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我还固守着一方心灵的净土吗?当尘世洗涤之后,心灵还如莲花般洁白无瑕吗?否则就要三思自省以清污、三思自省以退浊。

再省吾身,知孤云出岫,去留无一相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自.省需要我们的心空一片宁静,需要我们的情愫一片真诚,道存心底再观世界。

表面的光辉与浮华太过刺眼,因为它挡住了真实;夸张的色彩与线条太过喧闹,因为它只折射出炫目的光彩,隐藏了致命的暗伤。那么,我们如何超过尘世的眼睛来重新审度?宁静而后知“致远”,淡泊而后知“明志”,让我们睁开心底那双自省的法眼,从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出发来观察生活,来享受人生。

三省吾身,知情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美景不在阔,而居篷窗竹屋之下,风月亦奢。自省,让我们清空心中的欲念,重拾身边哪怕只是微小的幸福与感动;自省,让我们清点心中的渴望,重获身边哪怕只是点滴的欢笑与泪水;自省,让我们打点生活的行装,重整身边哪怕只是丝毫的坚毅与信念,从而在自省后找到心的归属、灵魂的彼岸。

古人三省其身,省一是言行,省二是作为,省三是修养。今天,我们三省吾身,则应自省的是追求、信念、情操。但愿自省之后,我们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篇二:《康德的名言警句》

 康德的名言警句 1、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

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 2、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3、家庭关系建立在婚姻之上,婚姻则植根于两性间天然的相辅相成或互相联系之上。 4、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

的东西了。

 5、老年时象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

应该有他的夜曲。

 6、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上帝禁止自杀,因为这样做是可恶的。 7、幸福的概念是极不确定的,虽然人人皆欲得之,却无人能明确地、连贯地说出他所希

望与企求的到底是什么。

 8、我们对大自然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

溢我们的心灵。

 9、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同它有欠符合,并

因些挫抑了我们的自负心,同时却使我们明白地看出了我们的天性的崇高;这个观念就是在极平常的人类

 10、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11、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来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和实验,奔赴自然。 12、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

应该有他的夜曲。

 13、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

应该有他的夜曲。

 14、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以及我内心的道德律。 15、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 16、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观念,一面使我们从头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同它有欠符合,并

因些挫抑了我们的自负心,同时却使我们明白地看出了我们的天性的崇高;这个观念就是在极平常的人类理性方面也是自然发生、显而易见的。凡稍知廉耻的人不是有时会发现,他原来可以撒一次无伤大雅的谎,以便摆脱某种可厌之举。甚或为其可爱可敬的友人求得某种利益,可是他却仅仅因为害怕暗自鄙弃,而毕竟不曾撒谎吗?一个正直的人只要废弃职责,原可摆脱某种惨境,而其所以能够不辞辛苦,坚持下去,不是由于他自觉到这样才可以身作则,维护人的尊严,加以尊崇,才可以

 17、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 18、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自我意识的名言警句

 19、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20、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

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 21、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

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 22、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23、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苏格拉底自我激励的名言:

1、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

2、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3、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4、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5、 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6、 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7、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8、 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 苏格拉底关于品德和智慧的名言:

1、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自我意识的名言警句

2、 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

3、 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4、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5、 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 苏格拉关于人生快乐的名言:

1、 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2、 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3、 不懂得工作真义的人,视工作为苦役。

4、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5、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6、 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7、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8、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

做快乐的猪。

9、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

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10、 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

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11、 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

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

12、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

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

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 苏格拉关于成功的励志名言: 1、 命运是机会的影子。 2、 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3、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4、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5、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苏格拉底关于财富的名言: 1、 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2、 纵使富有的人以其财富自傲,但在他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他的财富以前,别去夸赞他。 苏格拉底关于为人处世的名言: 1、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2、 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3、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4、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5、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苏格拉关于婚姻幸福的名言: 1、 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2、 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 3、 男人活着全靠建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4、 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5、 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6、 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苏格拉底关于真善美的名言: 1、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2、 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3、 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 苏格拉底关于学习和教育的名言:

1、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2、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3、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4、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5、 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

样。

6、 如果经过教育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

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选择做什么,

就往往会插手于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

就会做出很多很大的坏事来。

国学励志名言警句

每日参悟,修身养性

天有三宝,三光为宝,日月星;

地有三宝,三柔为宝,水火风;

人有三宝,三品为宝,精气神;

一个有能量的人,要精满、气足、神旺!

厚德载物:唯有道德好才能承载福报。

有德无才的人,我们培养使用,无才无德的人,我们坚决不用。

磨练越大,福气越大。

有恩才有德,有德才有福,这就是古人说的“厚德载物”

什么是团队,看着两个字就知道,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说话,就是团队。 何谓孝道:

小孝养身,中孝养心,大孝养志,至孝养慧。

人只要谦虚就没有灾难,易经中唯一全吉的就是“谦”卦。

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大格局的话,

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来有责任的话。

单靠良好的个人品质还不能成为领导人物,这些品质必须和积极与人沟通的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有贤推举方显胜,能人帮衬方为王。

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

用人所短,天下无不可用之人;

需人所长就必容人所短。

用一生的时间去做两世的事情活出三辈子的精彩。

学会放下才能懂得承担,人的烦恼、痛苦,往往都是因为放不下、想不开、忘不了。 “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制式不等于智慧,知识相当于食物,思维能力是消化功能,智慧是营养。

使用双手的劳工,使用双手和头脑的是舵手,使用双手、头脑与心灵的是艺术家,只有合作双手、头脑、心灵再加上双脚才是推销员。

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最实用的团队文化是为人处世的文化,最高级的团队文化是精神文化。自我意识的名言警句

一个领导者的价值在于可以把追随他的人培养成领导者。

商道即人道!

觉智者就是佛,学佛是为了修佛,

修佛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开悟。

你关心什么,就会关注什么;

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注意力等于事实。

人世间最不能等的事就是孝敬父母,

切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学习国学的两个目的:

学道知识,顿悟智慧,回去以道义干事业;

交到朋友,整合资源,祖国处处有亲人!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

一个人的德行和境界,一个人的胸怀和福报是修来的。

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最后得道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名言警句

明天道,了人道,开启商道,你的人生才能带来圆融。

一个人怀才就像女人怀孕,时间长了,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做人做事皆有度,我尽量做到自信而不自傲,果断而不武断,自尊而不自负,严谨而不拘谨,知足而不满足。

感觉:感觉召引。

自己感召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要先做好自己,才能感召好的。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三种好的心态—随喜心、包容心、利他心。

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两个字:管人

管人的关键在于用人、育人,而管人、育人、用人的关键在于做人,先做人再做事。 周易有“三易”,变易(一切在变,事事变,时时变)、不易、简易(一种是简单的工作,一种是吧工作变简单)

总结四句话:化繁为简,变简成易,变易成趣,有趣得道。

有爱心必有和气;

有和气必有愉色;

有愉色必有婉容。

孔子说智者乐水。

孙子说兵形似水。

老子讲上善若水。

唐僧为什么就能坐稳领导岗位?

只有四个字:向西!盖章!

取经并不难,难得是坚持取经,不管是遇见妖魔鬼怪还是国色天香。

一方面战胜困难,靠徒弟,一方面抵制诱惑,靠自己。后者更难,唐僧一直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战略向导。

国学大师季羡林跟温总理说过,中国人要学习中国的文化精神,作为一个人,骨头要硬,心肠要软,不是不想到自己,而是更多的想到别人。季老90高龄,有这样的思想,令人钦佩不已。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中庸》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篇三:《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四大问题》

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四大问题

从佛法和现代心理学看,建立成熟、健康、良好的自我意识,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大略应注意如下四个问题。

1、如实把握自我,确定自我实现的目标

建立健全自我意识,在于具备“自知之明”,如实认识自己,如实知见假我。应当以佛法的缘起法则为指导,把自我客观化,作自己的局外人,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以清醒的、旁观的眼光,如实观察自己假我之构成、发展和对此假我的自我认知,观察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结果,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通过与自己条件相似者的比较,以他人为镜认识自己,以自己活动的结果为镜认识自己,如实把握自己的能力、各个方面的素质、水平、优缺点、习以为常的对待困难的方式等,作出如实的自我评价。不仅观察自己的意识层面,而且通过对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动作、梦等的观察分析,深入把握自己的潜意识,知道自己压抑的情欲、隐藏的动机,明白情感、心情与事件的关系,用历史眼光审视感情,无无益的后悔内疚,也好汉不谈当年勇。还要发现自己的潜能,努力开发,争取自我实现。

其次,应根据对自我、自己潜能的如实把握,根据自己的条件及社会、群体对自己的期望,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设定期望的自我形象,明确自己应成为什么样的人、具备哪些人格品质。这一目标既要高于现实,又要具有可实现性,不做不可能实现的梦。应制定完善自己的相应计划和程序,列出行动的方案,尽力做好所有力所能及的事,在行动中运用自我分析、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激励方法,强化自我控制力,努力塑造理想的自我。郑石岩《胜任自己》说:

怀着过高的抱负水准,会驱动自己不断努力。错把生活视为手段,误将虚妄的想法当目的,于是,失去生活的快乐,也失去活下去的意义和价值。[2]

俗言:金无足赤,人非完人,不宜苛求自己完美无缺。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自我接纳,是塑造良好自我的妙法。可制一张表,客观地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省察自己的个性,对所有的优缺点加以注意,从工作、专长、贡献和自己的特征中认清自己的价值,接纳自己的本质,欣赏自己的优点、长处、成就和潜能,不妄自菲薄;也认清自己的缺点,决心改变能改变的。《西藏医心术》说:任何正面的素质,不管大小,都要训练自己去注意它,并感到欣慰。一个人越是能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就越能自我接纳,其发现也越能用于别人身上。越是能体验自己和别人的感受,就越是能和别人协作。

如实把握自我,应抛弃用来应付生活的虚假的外相、面具或角色,恢复代表自己本性、反映实现趋向要求的经验、态度和行为方式,亦即西方心理学所谓真我。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社会角色的自我里、生活在面具后面,只认此虚假自我而忘记了本真的自我,便会出现心理障碍。心理治疗以“去伪存真”为重建自我、恢复心理健康之要。

如实把握自我,不仅是立身处世、成就一切世间事业所必须,对佛教修行亦极其重要。一个学佛人若不能正确地建立自我意识,对自己的根器、条件和适宜修学的法门、修学佛法

的进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将修证目标定得过高,往往会导致心理冲突,乃至发生心理障碍、精神病。如不切实际地急切求证,想要即刻开悟、证到罗汉果乃至即身成佛,当修行多年发现此一目标遥不可及时,便可能精神崩溃或信仰动摇。或自认为修行好、德高望重,已经证果、成佛,当发现别人不把自己当作圣人来尊敬崇拜时,便会因损伤自尊而恼怒。佛教以未证言证为增上妄语,戒律说实未得定发通而妄言得定发通,实未证到圣果而妄言或自以为证得圣果,必堕地狱。不能如实把握自己的人,往往也不能如实认识别人,容易把凡夫看作圣人,堕入迷信,或把圣人看作凡夫,轻慢贤圣。

2、建立自尊和自信

自尊和自信,为自我意识健全的重要标志。弘一大师《青年佛教徒应注意的四项》中说:

自我意识的名言警句

“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可是人都喜欢人家尊重我,而不知我自己尊重自己;不知道要想人家尊重自己,必须从我自己尊重自己做起。

指出自尊与贡高不同:贡高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其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人的意思。“尊”是尊重,自尊方能自重,自重方能被人尊重。郑石岩《胜任自己》说自尊是个人心理健康的主轴,健康的自尊与理性、应变、承认错误的意愿和胆量、仁慈、合作相联系,不健康的自尊则与非理性、不切实际、顽固、恐惧新事物、不当的顺从或反抗,过分的埋怨、霸道、对人怀恐惧与敌意相关。具有相同自尊水平的人互相容易相处,容易成为朋友乃至情侣,自尊水平相差太大则不易相处,自视过高使别人难以接近。自尊心太强,往往是自信不足的表现,往往导致自卑与逃避。高自尊者能自我接纳、恰当自我展示、开放自我、自我赞许、自我超越;低自尊则影响进步及身心健康,缺乏自信心,讨好别人,在社交场合拘谨,导致别人的不重视,自己易因孤立而痛苦。自尊和他尊(尊重他人),意味使自己受到集体和他人的尊重。肯定和赞许别人的优点和成就,提升他的自尊,自己也可得到被尊重的回报。

没有健康的自尊或自尊受损伤,会导致与自尊相反的自卑,自卑的人悲观、畏缩、不安、焦虑,自暴自弃,不敢肯定和接纳自己的潜能,不敢回应挑战,无法发挥生命的活力,即便得到成功,生活富裕,也难得快乐。自卑者为了消除其自卑感,常表现为傲慢自大、有意做作掩饰或处处想凌驾他人。自卑者容易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而增加自卑、失落感,往往有很强的防卫心理,容易对别人的批评、拒绝乃至表情眼光产生过敏性反应,对人常怀防范心理与敌意,容易因被别人看一眼之类的小事而情绪冲动。自卑自轻,容易被别人所卑所轻。语云:“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人必自轻然后人轻之。”若自轻自贱,应多想自己的优点长处,重温奋斗目标。发菩提心、观自心佛性,及密法本尊瑜伽之自观为本尊、“顿起佛慢”,是提高自尊,治疗自卑的妙法。

自尊,意味着一种较高的或理想的自我,理想的自我是在社会生活中由想象如何看待受人羡慕的人而建立起来的,或曰是在效法榜样人物或先儒所谓希贤希圣中建立起来的。佛教徒归依佛、归依圣僧,发菩提心,希求证果成佛,便有以佛、圣僧为理想自我,建立高度自尊的作用。

自尊与自信密不可分,自信,是自尊的首要内容,乃人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只有充满自信,才会努力去完成所做,才能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缺乏自信的人在挑战面前畏畏缩缩,不能发挥本有的能力,容易迷信命运,依赖别人或仰仗神佛佑助。要有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创造自我价值,及为人类作贡献以创造社会价值的自信。应确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确信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舵手,才是自己人生的设计师,才是自我认定的最终决定者,如佛所教导“以自为灯,以自为洲”。自信,属佛学善心所之首“信”心所的功能之一,即信“有能”,相信自己有成功生活乃至成就菩提的能力。应确信自己有善根、有能力行善学佛,可以净化自心,提高精神境界和人格形象。培养自信,应坚守积极的思考方式,多培养自己的优点,少挑剔无法改变的缺陷;多鼓励自己负起责任,少给自己偷懒的借口。应运用自我激发,鼓起热诚、干劲和信心,抱天下无难事的乐观态度。应具体确定要达到的目标、确定要付出多少努力、规定实现日期、拟定实现计划,每天检查督促。

具正信的大乘佛教徒,更应确信自己具足佛性,自己心性与佛无别,“尊重己灵”,发菩提心。佛子罗睺罗出家后因迟迟不能证得道果而自卑,佛陀教以偈云:

十方无量诸众生,念念已证善逝果,

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得自轻而退屈!

《华严经》卷二三谓菩萨修行时应常念:

彼诸众生不能自救,何能救他?唯我一人,志独无侣,修集善根。

一个人若不敢承当自心具足佛性,不想追求成佛,是一种自卑情结,是对自己凡夫俗子幻相、假我的执着。《摄大乘论》说修菩萨行者以以三种相磨练心:一、想无量世界有无量众生刹那刹那成佛,“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曲”;二、想我已获得如是意乐,由此少用功力,便可圆满六度;三、即使成就有障善者,命终时也会有所希望的可爱果报出现,我已经修行了佛法妙善,无障碍善,如何能不圆满佛道?由如此磨练,增长自信和力量。

3、在关注他人、奉献社会中展现自我

人是社会动物,其生存依赖于人类、社会,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只有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其自我意识也只有在社会活动中才能不断趋于完善。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应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在为他人、社会服务奉献中,才能展现自我。大乘说只有在众生中、社会上修菩萨行,圆满福慧,才可成佛。

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生产性创造中做得越好,贡献越大,越是看到自己的工作产生了预期的、有益的社会效益,越是觉得别人、社会需要自己,怀有满足别人对自己的需要、为社会做更大贡献的自信和自尊,就会越感到自己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心理也就越健康、安乐。反之,如果将自己禁闭在私我的狭小囚室中,只考虑自己,或如一些佛教徒只关心自己证果解脱,不积极关心、服务他人和社会,就会感到自己在人群和社会中可有可无,是多余甚或被抛弃遗忘的人,感到与他人、社会格格不入,活得没有价值和意义,身心肯定不会

健康,甚至会出毛病。只关心自己修行解脱的佛教徒,往往处理不好自己和家庭、社会的关系,修行也往往徒劳无功,多有障碍———自私心太重,乃学佛解脱的最大障碍。

大乘佛教号召修行者发菩提心,修六度四摄,积极主动地服务众生,带动众生,在利乐众生、庄严国土的无尽活动中共同圆满福慧,成就佛果,就有在为他人和社会无限的服务奉献中才能实现真正自我的意味。大乘经典所说菩萨行者与众生相处的原则,大略有四:

第一,关怀众生,对众生的苦乐感同身受。“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无量寿经》),“见他受苦,如己无异”(《优婆塞戒经》)。这需要经常设身处地体验别人的痛苦和困难,培养、增广对他人的慈悲心。

第二,高度尊重众生而自我谦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说菩萨应:

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己身实为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 《佛母宝德藏般若经》号召菩萨利乐众生应如仆事主、如母护子,处处为众生着想而不计自身的利益,用现代语言讲,即全身心地奉献众生、服务众生,在这种奉献服务中,自然会树立崇高的、受众生尊敬爱戴的自我形象。

第三,在社会活动和与他人的交往中,应善于自我展示,既能向他人宣泄内心、获得信任,又善于了解他人的需要,使他人向自己开放,并展示他自己。佛法“四摄法”中的“同事”,即有由互相展示、互相了解而与众生打成一片的意味。

第四,在与众生的交往和社会活动中,积极培养人际交往、控制情绪、缓解压力、换位思考、应对、自律等能力。换位思考,谓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体会别人的想法,而非仅仅从自我出发,这是提高人际关系智力的重要途径。

4、打破自我设限,开发佛性潜能

自我设限,自认为“我只能如此”、“我的发展到顶了”,这种自卑情结,使人回避内在的使命感,阻碍人开发自己的潜能,限制人向上发展。从佛法看,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只能这样,自我设限,是一种深重分别我执,必须破除。佛性潜能无限,是永远也开采不尽的宝藏,提供给每个人自我无限发展的空间。应该不断发展完善自我,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提高智慧、能力,提升精神境界,不断推进自我的发展,不断自我超越,“超越自己而成为自己”。应充分开发潜能,利用精神力量战胜惰性。可以名人名言为座右铭,以佛陀和高僧大德为榜样,进行自我激励。在预定目标时,不妄自菲薄,不把自我的设定弄成自我的设限而故步自封。达到目标后,更应设定新的、更高的目标。

开发潜能,不仅要打破自己的设限,也要打破别人对自己的设限,不拘泥于别人对自己的认定,人不是为别人的眼光而活着,不需以别人的掌声为营养。应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常给别人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

设定“自我意象”———“我是何种人”的自我信念,是一种打破自我设限、开发潜能的有效方法。心理学家发现,想象一个目标,令之潜入潜意识,将释放出巨大的生命力,此法可以戏剧性地转变人的个性、健康、才能和天赋。佛教密教的“自观成本尊”法,便是依据此原理设计,不仅要求在上座修法时自观为本尊,而且要求下座走入人群、生活后,也要时时自观为本尊,努力去做本尊的化身所应做的事,并观一切众生悉为本尊,对众生表现出高度的尊重。Peale博士《心像》一书谓佛教徒自观成本尊是“固定而有系统地”运用了心像或自我意象方法,在潜意识的画面上抹去一向自我认同的凡夫相,重绘佛像,化解划地自限的自卑心理,强化“我即佛”的自尊心理。

建立健全的自我意识,还应用当代心理学常用的自我监督(省察自己)、自我强化(自我奖赏或自我谴责、自我否定)等方法,培养行为自控能力,自我调节,改变不良习惯,培养需要的特定行为。心理学家发现:情绪会影响人的自我意识,失败、挫折、不开心的事情常使人自视过低,讨厌自己,损伤自尊。忧郁者在评价自己和未来时较易使用自我责备和自我反对的图式,容易采取无充足论据而仓促下结论、只注意符合自我挫败图式的信息等错误认知模式,作出不合逻辑的推论。保持乐观健康的情绪,是维持稳定的自我意识所必须的。

心理学家认为,婴幼期、少年期的遭遇和成长环境、教育,对一个人终身的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健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幼时被凌虐、遗弃、轻蔑、屡屡失败及过分娇惯、经常被捧的人,难以建立健康自尊,成年后往往形成病态人格。家长、教师、心理医生,应特别注重这一时期正确自我意识的培养。

无我观———建立健全自我意识的高技术

从佛法看,建立正确自我意识、塑造理想自我的要点,在于破除我执,实现真我。 要发展出真正健全、无自私之弊的真我,唯有用佛法如实知见的智慧观察无我,解开假我的绳索,摘下社会角色的面具,体证无我之大我、真我。汪大绅所说在我相上下工夫以改造自我的顿修之道,便是用禅宗的方法直接参究我相,见到佛性真我:

将这我相做亲人看待,极力地觅这我相,觅来觅去,要觅他来见一面,觅到一面也不得见。

即见到佛性真我。当代台湾萧平实居士《我与无我》中说得对:要真正消融自我,就必须现前观察十八界统统虚妄无常;把“觉知心真常不灭”的邪见消灭掉,灭除了以后,再把处处作主的意根对自己的执着、对觉知心的执着也消除掉,才能够真正证得无我。

对自我的执着、自我中心、自私自利,是种种人生痛苦和一切丑恶社会现象、一切罪恶的渊薮,中国古代道、儒、墨等先哲,对执着私我的害处,也皆有认识,《老子》谓:“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执着自身为痛苦祸患的根源,提倡以“无私”而“成其私”(成就自己的事业)。孔子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绝,强调看问题要防止主观成见,不固执己见。庄子主张忘记世间的名利、荣辱、得失、是非,忘记自己的身体,获得精神上的“逍遥游”,向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篇四:《关于修心的名言警句》

关于修心的名言警句:

我们要净化自己的意念、言语、和行动。

用自己的判断和智慧去认识较高等的世界,你就会越来越熟悉高等的生活、高等的想法和高等的力量,你会一天比一天伟大,任何心中所想,内在力量都会帮你达成。

不要让世俗问题和个人习惯阻碍自己回归真我。每当你无条件地爱别人,扩展自己爱的品质,那就是你的真我在扩展。关于修心的名言警句。每次这样做,你都在开阔自己的世界,开阔自己的真我,你会变得越来越伟大。

当陶醉在爱里,我们就会变得象诗人、音乐家一样,像在天上飘,走路不用脚;用灵魂呼吸,不是用心智;用心灵思考,不是用头脑;用爱的语言交流,
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每个人都变改,世界自然会变改。

我们付出爱心,就会感到满足,而不是等待别人的爱。

我们不是这个身体,不是自己这个人,而是智慧和爱力,是极为神圣的品质。

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世俗的崇高地位、书本知识或财产多少,真正的快乐只有从开悟中获得。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客栈,一夜短暂的梦乡。关于修心的名言警句

我们应该发展任何方面的才能,应该将事业照顾好,同时内边具有智慧和圣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完成人生的目的——了悟自我并且美化世界,不管此生有多短暂。

如果我们静心,唤醒内在的意识,我们会知道自己的伟大,知道自己和宇宙源头有沟通,而且是其中一分子,我们和整个宇宙是一体的,因此我们会更有耐心、更坚强、更有智慧,可以做更多神奇的事。

开悟之后,我们不再渴望任何东西,因为我们拥有了整个宇宙。虽然我们仍然工作,仍然赚钱养家,不过那是为了与世人分享,为了尽自己的责任。我们不求回报,不计较成败得失,只是尽力完成自己的事业。

无欲不是厌恶生活中的事情,我们尽力做好每件事,但是不执着,即使结果不如所料,我们也不在乎,那就是无欲的境界。

真正的智慧不是预知未来,而是知道现在,享受现在的一切,不必担心现在和将来。

我们什么都怀疑,就是不怀疑自己的无知与无明,麻烦就在这里。

所有的痛苦,一切外在的不幸,都是幻想,都只是一场梦、一场戏,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

智慧的种子在我们内边,认识它,我们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位英雄都无所畏惧;不认识它,每件事都会令我们不安,即使拥有全世界也不会快乐。贪婪和欲望因此造成,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

开悟是我们与生俱有的权利,一切痛苦源于我们拒绝接受这一宝物。

真正的快乐惟有从自我了悟中获得,我们笑是真心的笑,哭是由衷感动,我们所有的情绪都变得和谐、自然而完美。那些造成疾病还有精神混乱的负担、压力,都会从身心里边解除。

开悟之后,我们才能洞悉事物的真相,才能深入地看透一切,真正了解快乐,即使生活中还会遭遇许多困难和逆境,但我们内边不会动摇。

我们拥有自由意志,拥有各种资源,可以自由掌握方向盘,把我们生命导向正确的方向。

我们不需要为寻找天国而逃避世俗生活,而是要把天国带进我们的生活中。要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成功的方法,只有往内边寻找更高层次的意识,收集更好资料,并加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在这无常的世上唯一可获得真正快乐的方法,就是籍由开悟来改善身心的平衡。

用坚强的意志,维持好习惯,与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改掉很多坏习惯。

处在思想控制一切的世界中,这些先入为主的概念、偏见及所收集的资料控制了一切,使我们忘记了本性,忘记了自己不是那个先入为主的概念。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的判断力,必须找出自己本有的智慧。

开悟不是将情绪消灭,而是知道如何运用情绪。

任何不好的习惯都要尽量改掉;任何对自己有益,更理想、更高雅的事,都尽量做好。靠自己的才能、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诚心和努力来达成,不要过于依赖外在,自己却忘记成长。

不执着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感情,欣赏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不会被它冲昏头,使自己顺其自然。

我们应该放下对金钱与权力的执著,而不是其本身。

心放松,精神不这么争名夺利,我们的聪明才智会自然跑出来,我们越轻松工作越好。

这个宇宙没什么真的好,没什么真的坏,就是一种循环,让大家玩一玩,然后,时间到了回去休息。

言论自由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你是否知道你在说什么;思想自由不是你爱想什么就想什么,而是你是否知道你的思想是自由的、正确的;行动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命运在自己手中,你可以创造自己的命运,只要下定决心。

世界上一切都是荣耀与辉煌,都是福赐与快乐。

一旦开悟,爱力会经由你流到你的朋友、爱人、任何你想到或关心的人那里去。

应该找回我们的权力,我们的荣耀,我们所该拥有的一切,因为我们本来拥有整个世界。

我们必须先得到内在和平,才能将和平带入世界。

有时环境有一些被压迫的情况,那时要我们学习无畏的精神和勇敢的功课,惟有乐观地看事情,运用肯定的爱力,才能胜过否定的力量。

试着做个个性坚强的人,只要相信是好的,就坚持下去,不要让别人动摇我们。既然这世界罕有好的典范,就让我们成为好的典范吧!

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没有烦恼不要惹烦恼,有了则尽量解决它。

忏悔心、谦卑心很重要,不过对自己的爱心更重要。

最好的改变方式,是我们跟内在力量沟通,然后它会改变我们。

如果认为自己很弱小,我们就成为弱小;如果认为自己很伟大,我们就变成伟大。

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个宇宙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找到自己内在的爱力之后,才能真正地爱人。

爱什么人,照顾他、保护他、给他自在,才是真正高雅的爱。

不能贪求任何东西,一旦喜欢就执著在那里,应该心无挂碍。

最怕的东西,最应该去突破。

道不是知识能够分析的,它是内边的悟解。

自卑心最伤害自己,是最大的障碍。

内心如果平静,外在就不会有风波。

随时保持警觉心,做事要独立,合乎逻辑,合乎自己良心。

一旦开悟,任何事都变得简单,我们自然想的快,做得快,适当时机会做正确反应,这就是成功要诀。

为了批评世界及指正他人,我们生活才过得繁忙障碍,才会筋疲力尽。

对人诚信是保护自己尊严、良知的最好方法。

选择勇敢,做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甘心投降在小小的障碍里。

爱心、谦卑心是我们沟通别人的最佳利器,它会让我们天下无敌,用爱可以感动一切、打赢一切。

要感谢痛苦与挫折,它是我们的功课,我们要从中训练,然后突破,这样才能真正解脱。

放下自己的小我,自然变得伟大。

心要跟小孩一样,很单纯、很简单,才能很快进步。要简单,但不要简陋。

把学习的功课变成刑罚,我们才感到痛苦,不妨愉快地接受,笑着去应对它——那它就只是我们的功课。学好就行了。

单纯的生活是随遇而安,有什么享受什么。笑着接受一切。

祸中之福如同玫瑰带刺,我们不能一直在乎刺,应该看花。一切痛苦不是来自外在的情况,而是源自我们的态度。

学习主动的精神,决定出手的最佳时机,要果断,用自己已被开发的智慧。

真正的爱是别人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不占用他的空间,不绑他,越靠近我们越舒服。

当我们把关爱、仁慈、宽容和体谅扩及别人时,我们就创造了天堂。

挑战越大,我们灵性的领悟和成长也越大。

最大的浪费是我们不认识自己的智慧,不明白自己拥有全宇宙的力量。

解脱自己执著的概念、黑暗的思想和绑住的感情,才叫现世解脱。不要以为天上云间有个地方可去——那样跑到哪里都没用。

当我们往内静观时,会发现什么都没有,没有身体,没有物质,只有真实的能量存在,那就是我们的源头。只要我们不把自己当成这个肉体,就可以明白我们的来处,真实的能量才是万物的源头。

篇五:《关于奉献的名言警句》

1、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增广>

2、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钱三强

3、给予的最需要的方面不在物质财富范围内,它存在于人性特有的领域。——弗罗姆

4、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关于奉献的名言警句。当人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普列汉诺夫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泰戈尔

6、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马明·西比利亚克

7、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向警予

8、肥皂一经使用,便会逐渐溶化,甚至消失殆尽,但在这之间,却能使被洗物尽涤肮脏。如果有在水中不溶化的肥皂,才是无用处的东西。不知自我牺牲,以裨益社会,而只知吝惜一己之力的人,9、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10、奉献无止境。——钟南山

11、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白居易

12、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我头。——吉鸿昌

13、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文天祥

14、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1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6、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富兰克林

17、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苏霍姆林斯基

18、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活着,并且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他就无法生存了。——奥斯特洛夫斯基

19、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圣经>

20、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卡耐基

21、凡可以献上我的全身的事,决不献上一只手。——狄更斯

22、快乐是一种香水,无法倒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不沾上一些。——爱默生

23、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上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莎士比亚

24、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列夫·托尔斯泰

25、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26、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27、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28、当你往前走的时候,要一路撒下花朵,因为同样的道路你决不会再走第二回。——欧文

29、不是每一个都要站在第一线上的,各人应该做自己份内的工作。——赫尔岑

30、爱情存在于奉献的欲望之中,并把情人的快乐视作自己的快乐。——斯韦登伯格

31、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焦裕禄

32、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33、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为范畴。——吴玉章

34、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阿德勒

35、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梭洛

36、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丘吉尔

37、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莎士比亚

38、但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39、那个使他奉献自己,以促使其早日实现的主义,将不受所有法律的订立和法律的破坏所左右,而日渐茁壮成熟——就像土里的种子,不管冬日的寒冻,夏日的干旱,仍然将它饱满的谷粒献给人类那样。庞陀彼丹

4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41、磨刀石牺牲自己,把锋利赠给宝剑。——佚名

4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43、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屠格涅夫

44、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杰弗逊

45、个人必须带着其余的人一起走向完美,不断地尽其所能来扩大和增加朝这方面迈进的人流的流量。——安诺德

46、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马克思

47、当我在说“愿上帝保佑女人”这句话时,尽管我们之中没有人能完全了解一位贤妻的崇高情怀,或是一位良母执着奉献,但他心中会说“阿门”!——马克吐温

48、给予是能使人产生优越感的。——雨果

49、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张笑天

50、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是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

51、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缅甸谚语

52、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里

53、“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人生其实就像一支蜡烛,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当我们以无私的精神奉献自己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也从中收获了很多,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5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55、当我们为了公众的幸福而蔑视辛劳、危险和死亡时,当我们为了国家的利益献出生命从而使生命变得崇高时,辛劳、危险,还有死亡本身,便都会显得美好而动人。——休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35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