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变化的诗歌

| 高一 |

【www.guakaob.com--高一】

《有关四季的散文诗歌赏析》
四季变化的诗歌 第一篇

高一语文阅读材料——有关四季的散文诗歌赏析

编制:高琴花 2012-10-25

一、请赏析下列文章

1、春,悄悄地来了,毫无征兆地来了。轻轻地,不露声色地抚摸着树的枝干。不经意,树发觉了春的到来。于是伸出稚嫩的叶芽儿,向春展示自己的回应。

夏,看到了树的回应,于是更为热烈地回应着树。树在夏的氛围里茁壮成长。片片绿叶在夏风中舞动着。夏,变得更加迷人。树,变得英姿挺拔。

秋来了,风开始凉了。树开始接受挑战,在近似无情的秋风中,树的许多软弱的叶子开始凋零,树有时候对秋不满了。为什么原本碧绿的树叶,要变黄飘落?

冬,前来考验树。有的树经不起考验,枯萎了。冬,离它而去。树唯有等待着明年春的到来。有的树经住了考验。冬,立刻温柔起来,化作瑞雪投入树的怀抱。一颗成熟的树开始等待新的春天的到来。

2 思念的四季

春天,踏青去,与你偶然相遇,怦然心动。你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比那春色更能吸引我的目光,在我眼里,你就是春天的那朵桃花,你就是春天的那缕暖阳,你就是春天的那丝微风,你就是春天的那抹新绿。我追随着你,在你的身后悄然把一颗种子埋下,就像农民把种子埋进肥沃的土地一样,我把种子埋进了我潮湿的心底,那颗种子的名字就叫思念。

夏天,思念接受着烈日的考验,经受着暴雨的洗刷,如一株疯长的庄稼一样在我的心底节节拔高。你的一个问候的短信,你的一次随意的聊天,你得一次偶然的相约,都是我的思念茁壮成长的养分。我精心地培育着我的思念,我用我的回忆与幻想来浇灌着我的思念。我像一个农人呵护庄稼一样呵护着我的思念,欣赏着我的思念,陶醉着我的思念。 秋天到了,成熟的季节到了,我的思念也成熟了,结出了晶莹剔透美如玛瑙的硕果,我把它叫做爱。我把我的硕果用颤抖的双手捧到了你的面前,我战栗着等待你的芊芊小手把我的硕果接住。可是你却说你不认识我的硕果,你也不愿意要我的任何东西,你挥手推开了我虔诚捧着用心培育出的硕果,转身飘然地离去了。瞬间,我的硕果变了,变成了碎碎小小的一粒一粒透明的东西,我认识,它叫泪珠。我的思念在秋天结出的果实叫泪珠。 冬天到了,我把我的思念放到冰天雪地下去冰冻,我寻思着把我的思念冻得失去生命,让它在冬天永远的睡去。北风夹着雪花,狠狠地鞭打着我的思念,思念就像一棵枯死的野

草一样,麻木地忍受着风雪的袭击,虽然很疼,但是很痛快,思念就这样静静的等待着死神的来临。一场厚厚的雪埋没了思念的身躯,思念在冬天终于死过去了。

春天又来了,万物复苏,小草从土里钻出了小脑袋,桃花灿烂地开满了山头,小雨淅淅沥沥的飘扬在三月的微风中,我那在冬日死去了的思念竟然也复活过来,原来它的根没有死,它在春天又活过来了,而且一见春天就开始疯长起来,我怎么也挡不住,我只能任凭思念在心底疯长着蔓延着,我只是担心到了秋天思念结出的果实依然是无用的泪珠。 思念的四季又要轮回了,不知道这样地轮回有没有尽头,我的日子在这样的轮回中丰富起来,鲜活起来。

3、思念的四季 文 / 幽宇

春天的时候 思念是一条茁壮的蚕

而我的心 是绿玻璃片似的桑叶

贪婪的蚕一点一点地 咀嚼着玻璃片

然后 吐出万缕千丝

把我做成只属于你的茧

破茧而出是因为思念在泛滥

飞蛾扑火是思念的精灵在寻找归宿

思念是蚕

夏季的正午 思念是一只爱叫的蝉

而我的心 是昨夜才抽条的嫩枝

残忍的蝉把长长的嘴插入嫩枝的血脉

然后 知知地叫到天荒地老

思念像蝉的嘴一样无孔不入

思念像蝉翼一样透明

思念是蝉{四季变化的诗歌}



秋天的深处 思念是一队队的大雁

而我的心 是将要功成身退的树叶

大雁悠长深沉的鸣叫

是我梦中的凯旋曲

枕着思念的旋律

我从容地回到大地的怀抱

大雁带不走落叶

思念却统治着我的心境

思念是雁



冬季的天边 思念是晶莹的雪

而我的心 是无色无味的水{四季变化的诗歌}

雪说我以前也是水{四季变化的诗歌}

水说我以前也是雪

思念说我的心是为她而生

我的心说思念是为她准备的

雪花飘落水面就一无所有

思念在我心中无踪无影

因为她无处不在

思念是雪

4、《四季读书歌》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耕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写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

5、人生如四季

有时候静下来想一想,古人真正的聪明啊,不知道是谁最先发明了一年叫做四季之说,即春夏秋冬。这真是个了不起的事情。不管天地轮回怎么地变,也不管历史的车轮走到哪一步,更不管社会制度怎么地变化,然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自然发展规律,可谁也改变不了。既然大家心中都有了一年四季的共识,也就只有顺应它,才是唯一的选择。{四季变化的诗歌}

否则,就一定非得在它面前碰壁不可。

想到了一年四季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不禁使我想到了人生的成长有没有规律的问题。人生,说短不短,说长又不长,按照现在大多数人的生存状况来看,寿命长者不过百岁,短者不过五十半百。当然,也有活到一百多岁的人,也有不到成年18岁的年龄就丧命的人,这些都是极少数,更多地人是能够活到70多岁的。

之所以要谈论人生的寿命年龄问题,这事是我突然想到了一年四季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缘故。气候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分,那么,人生的成长是不是也有个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问题呢!虽然二者不是等同的,但是,就其发展的自然规律而言,有可比拟的地方。

譬如,就按照现在的大多数人能够活到80岁来讲吧,如果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划分,四个季节,即每个年龄段大约是20岁。那么,20岁前就是春季,20岁到40岁之间就是夏季,40岁到60岁之间就是秋季,60岁到80岁之间就是冬季了。我看就绝大多数人的成长生活规律和状况而言,是可以这么划分和比喻的,而且十分地形象与相同。不信,不防可以细心地进行分析便能知晓。

人生的春季。我们说人生20岁前是春季,是因为这时候的人生有许多类似于春季的特点。自然界的春季,是个暖阳阳的季节,是个播种的季节,是个希望的季节,也是个奠定一年能有好收成的基础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季节。自古讲:“一年四季在于春”,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春季,是一年里的重要季节;那么,20岁前的人生阶段,同样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过去有句话,叫做“3岁看大,10岁看老”。这说明,人生有无好的幼苗苗十分地重要。3到10岁的时候,如果能够表现得非常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知书达理,懂文明讲礼貌,长大了就可能会是很有出息的人才。如果到了20岁左右,不但身体基本定型了,而且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也应该基本上学习掌握得差不多了,这时就能够到社会上独立的生活和工作了。为什么许多国家都把18岁或20岁的人规定为成年礼年,这也是有其道理的。总之,人在20岁前是个花季,也是昭示最有活力和最有希望的季节。如同春季,是令人羡慕的。人生应该非常珍惜这个最有希望的成长季节。

人生的夏季。自然界的夏季,气候炎热,骄阳似火。尤其是三暑时期,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最酷的时候,时常让人难以忍受。很多地人经常会这样的抱怨,为什么一定要有这夏季,热的让人受罪,如果没有夏季多好啊。可是,他们哪里晓得,如果没有夏季,春季里再好再多的播种也没有用,天气不热,庄稼怎么能够长成熟呢,这骄阳似火就是在催促着庄稼不断地成熟呢。正是夏季越热,一般来讲庄稼收成越好。这大自然也是无处不公平的。正因为夏季气候炎热,所以,才经常会下大雨,而且雨水比其它季节多。夏季雨水多,并不都是为了降温的,还有夏季需要播种的庄稼,等待着秋收。夏季虽然热,但是,在一

年当中地位非常地重要,它既要有收,又要有种,两者兼顾,缺一不可。而人生的夏季呢,就有与大自然的夏季许多相同之处。20岁到40岁之间,正是青年时期,精力旺盛,精神饱满,志向远大,大多都是拼命的工作着。这个时期,是人生最巨魅力和最有成就的时期。正常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是既有收成,又有播种的任务。所谓收成,是指的事业上;所谓播种,是指的生儿育女问题。同时,许多人还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担当着双重任务,责任十分的重大。因此,人到夏季的年龄阶段,是应该特别珍惜和需要呵护自己的时候。

人生的秋季。自然界的秋季,天高气爽,气候适宜,一般是白天热,早晚凉。所以,每到了秋季,人们的心情也是比较爽快的,脸上常常挂满了笑容和喜悦。因为,人们或从春季、或从夏季播种的种子,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忘我地劳动,看到漫天遍野的庄稼结满了果实,眼看就要获得丰收了,怎么能不高兴呢。一年四季好不好,就看秋季了。秋季大丰收,整年都不愁。秋季能够决定一年的命运。而人生的秋季呢,更是如此。从40岁到60岁,人生经历了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又到了耳顺之年。此时,表明人已经成熟了,无论是个人或是家庭,也应当是获得了大丰收。一般财富积累得多了,家庭的人口也多了起来。看到有子有孙,看到有钱有物,难道人还不应该感到高兴吗?难道人还不应该知足吗?或许,古人讲“知足常乐”,就是打秋季引起的呢。秋季不但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值得庆贺的季节。这不禁使人想起,8月15日为什么叫中秋节,人们为什么要借此相互走动串亲戚,就是为了相互表示祝贺的呀!因为有了成就感,所以大多数人的祝寿也是从60岁或之后开始的。

人生的冬季。自然界的冬季,经常是气侯寒冷,冰天雪地,夹杂着大风,冻得人不愿意出门,或很少出门去。所以,许多地人就不下地了,即便下地去也没有什么活儿可干的了。夏有三暑,冬有三九。到了三九天,大自然就更冷了。有人问,冬季为什么这么冷呢?如果将夏季的温度稍微给冬季调一点儿,那该多好啊!冬季与夏季,气候截然的分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天气,这不是老天故意与人类作对的,更不是故意为难人类社会的,而是为了让人们修身养性的。冬季天冷了,人就应该少出门少劳动,养精蓄锐,到了来年再大干。如果一年四季不知道休息,不停地劳动,那样人会累病的。那么人生的冬季呢,人到60岁至80岁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到了休眠时期了。此时,人老枯黄,寡言少语,表明已经变老了,或逐渐地衰老了,生命将要走到尽头。既需要少劳作,又需要心安静,让自己慢慢地老去,做到寿终正寝,自然而亡。而绝不能不服老,想恢复到夏季的人生那样,是绝对没有门的事情。

人生只能顺从这样的规律,谁也不能抗拒,谁也无法抗拒得了。当然,到了这样人生季节的人,不应该是一片的悲哀,这是人生的轮回和必然规律。正象冬季不去,春季不来一样的道理,人生没有了冬季,那么人生的春季又怎么能够到来啊!冬去春回,才又是新

《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词》
四季变化的诗歌 第二篇

{四季变化的诗歌}

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词

写春天的古诗

春诗,诗人和春天仿佛结下不解之缘。历代诗人写了不少咏春的名章俊句。唐代诗人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以喜悦的心情描绘出一幅早春气候: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日就长日辞长夜。 日光红洒,桂枝下的薄霜虽还没有消却,但温和的气息已排去严冬的寒冷,渐长的白昼已代替那漫漫的长夜,春天

已经来了。

春景在诗人笔下更是绚丽多彩,杜甫《绝句》诗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天丽日当空,春风送暖,草本滋生,花香鸟语,报春的头者――家燕从遥远的南方归来,泥喃于梁檐之下。

要说春天最美的特征是什么,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又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这里,诗人生动形象地用一个"绿"字来概括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大千世界,用"绿"字来传递春的信息,不能不

说是绝妙之笔。

王维《游春曲》说:

万树红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四季变化的诗歌}

杏花、春风、绿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征了。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联系在一起,更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咏春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一枝出墙的红杏,向人间报春来了。从科学来说,春天的物候指标最好是什么呢?不少诗人喜欢以树木抽青来表

示,正如宋代张栻《立春偶成》诗云: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但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又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标呢?看来,诗人推荐杨柳了。杜甫《腊日》诗

云:白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白居易《杨柳枝词》: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人们从丽日气息中,从花香鸟语中,从杨柳青青中感觉到春天到来。但陈师道的《春怀示邻里》,对春天描写不限

于山水花鸟,这首诗却写了小动物的活动: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在雨后潮湿的断墙上,蜗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随着它弯弯曲曲的行迹,组成了像是篆体的文字;燕子占据连行脚僧

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里衔泥作巢,安下家来;蜘蛛殷勤地吐丝结网,张捕猎物,但蛛丝毕竟太细,一阵风来吹

断了许多,需要重新修补,才能成网;四出采花的蜜蜂早晚两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赶回蜂窠。这些常常不为人们

注意的小动物,也是春天繁忙热闹景象的一部分,陈师道潜心观物,注意到了点缀春光的这些角落,说明他观察之

细和状物之巧。

那么春天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呢?古代人们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

)作为春季的终日。然而从气温来看,立春节气内,许多地区仍有低于零度的气温和飞雪漫天的天气。把立春作为

春季的开始那是太早了。如李白《塞下曲》就写道: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四季变化的诗歌}

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还没有春天的景色。

唐代张敬忠《边词》也写道:五原春色旧未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五原即今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二月还不见杨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冻,长安已花落了。这种现象是如何解释呢?

原来我们感到气候的冷暖,并不是直接随太阳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而是随大地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放出的热量

的多少而变化的。从立春开始,大地差不多迟两个月才积累到足够的热量。因此,最科学的分法,还是气候学上的

分法,以温度为标准,以五日为一候,候平均气温在摄氏十度以下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

间为春秋。按照这个标准,再参照物候变化,就可以看出,地区不同,高低差异,春天到来就有早有迟,居留时间

也就有长有短。

福建、浙江的春季多开始于二月下旬,长江流域的春天开始于三月间,京津一带须待四月上旬才有春色,黑龙江的

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后,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处于冰天雪地之中终年没有春

色。

春天的脚步首先来到江南,唐朝诗人王湾的《江南意》一诗,以敏锐的感受,报导江南春来早的消息: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唯向此中偏。

诗中最后两句说,从来观察季节气象变化,只有在这里才如此清楚。"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别出新意,是诗

中最动人的诗句。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涌现,似乎是残夜带来光明。"江春入旧年"是说春天的起步早,好

像从旧年底就已开始,也就是说,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海日生残废,江春入旧年”这两句,在唐代已

成名句。以至于唐代宰相,著名文学家张说,将这两句诗亲手写在办公的政事堂上,让朝内的其它读书人仔细观摩

{四季变化的诗歌}

学习。

唐僖宗时的诗人郑谷,也写一首七绝诗:“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来敢暂忘筌。何如海日生残夜,—句能令万古传

。”诗的意思是:我这一卷诗中杂七杂八有诗百篇,现在虽然出了名,可也不敢忘了赖以成功的这些诗作。可它仍

怎么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残夜”,这一句就可以流传万古了。诗中的“筌”是捕鱼用的竹器,“忘筌”即指在捕得

了鱼以后就忘了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白居易《忆江南》词。虽说江南春好,但并非天天艳阳晴空。春天是个天气多变的季节,特别是春末夏初的时

候,江南气候更是阴晴不定。唐代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诗云: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阖闾"即苏州城,相传为春秋吴王阖闾所建。诗中"春寒阴复晴"正是概括了江南春天天气的特点。这是冷暖气流在

江南地区互相对峙的结果。

春天也是多雨季节,正如汪藻《春日》诗云: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旁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田野碧绿,鸥鸟悠闲,桃花出篱笑,过午有鸡叫,但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春雨连绵。

春雨潇潇,春意盎然。诗人们曾对春雨起了许多雅号。戴叔伦《兰溪棹歌》:"兰溪三月桃花雨",僧志南《绝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春雨总是和春花联在一起。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诗人夜而不寐,从今夜的雨声联想到明朝的卖花声,从那淅淅沥沥的春雨,仿佛闻到大街小巷的杏花香,正写出春

雨杏花之间的讯息。

春天雨水充沛,对春耕春种大有好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冬耕之后,土埌里正缺水,一场春雨滋润大地,水

分真象黄金一样宝贵。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吟诵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里,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

春雨仿佛很知时节,适时而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抓紧这个宝贵时节,备耕积肥,耕翻土地。

李绅《古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有春播得好,才有秋天的收获季

节。

多雾也是春天天气的一个特点。

唐代书法家张旭《山行留客》描写道: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天在山中因为云雾水气很大,即使晴天也会把衣服沾湿。

春季在江南地区气旋很多,雷雨经常发生在内陆地区,而且雷雨出现最高峰不是在夏季而是在春季,

白居易《闻雷》就写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正月雷声始动,这雷声惊醒了蛰伏中昆虫。当然,这雷声并不都是每年正月,而虫类也并不是真正被雷声所惊醒。

不过,惊蛰前后不谋而合地出现春雷却是事实。春雷多是热雷雨,入春以后,气温回升,东南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活

跃,冷暖空气交锋,空气变得不稳定了,云中有强烈的上升下降气流,导致雷电现象产生。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形多种多样,春光处处不一样。在江南四季分配得比较均匀,有明显的春和、夏热、秋爽、

冬寒的四时变化。但是在云贵高原,湿润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不甚分明。在华南无冬区时里,春季没

有起点,秋季没有终点,并且干湿季节明显。唐代诗人柳宗元在广西柳州作《二月榕叶》诗云: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竟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诗意思是说,二月是中原桃李争春的时候,但在柳州的榕树,却于此时落叶最多,使人迷惑不解,这是春天还

是秋天。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归去,唤取归来同往。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清平乐?晚春》词,这首词问得有趣,春归何处?答得也很妙,当黄鹂百啭,蔷薇影动之际

,春光即将流逝了。待到明年春暖花开,又是一个春色各异,绚丽多采的春天。

《四季的诗歌》
四季变化的诗歌 第三篇

《家乡变化的诗歌》
四季变化的诗歌 第四篇

篇一:家乡
作者:梅花听雪
从前
家乡
是母亲眼角的忧伤
是父亲紧锁的愁眉
是孩子食不果腹的饿疾
家乡
是破败寥落屋檐下
滋生苦涩的贫瘠土地
夏日的雨季
漏雨的屋顶
嗒嗒滴滴
像是粒粒石子
砸在母亲心里
潮湿的的屋子
堆满发霉的叹息
寒风刺骨的冬季
哐当哐当的门窗
怎抵挡寒冷的侵袭
呼呼的北风
像鞭子抽打
父亲苍老的背脊
时光蹉跎了岁月
生活压弯了父辈的身躯
家乡啊
在贫穷中挣扎喘息
谁来拯救你
改革的春风
吹绿了华夏的土地
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而今
家乡
是母亲道道皱纹里流淌的快乐
是父亲眉梢上的喜悦和醉意
是孩子童年里美好的记忆
一栋栋
雕梁画柱的红砖瓦房里
洋溢着温馨和甜蜜
一条条
笔直的柏油公路
伸向村庄、伸向未来、伸向富裕
一座座
街心公园
鲜花绽放彩蝶嬉戏
张张笑脸
充盈着欢乐与惬意
一片片
果实累累的采摘园
到处是欢声笑语
人们播种的是希望
收获的是幸福
品尝的是甜蜜
一串串
甜美的音符
飞过丛林,穿过河流
缭绕在家乡的角角落落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篇二:家乡的小桥
作者:柳芽儿
眼前的小河依然碧绿清澈
在阳光的辉映下漾起春波
微寒的风儿迎面吹来
波光粼粼中倒影着那熟悉的小桥
河边的垂柳如妙曼的轻纱舞姿婆娑
偶见几只欢快的小鸟在柳林中穿行而过
留下阵阵嬉戏欢快的鸟鸣
那优雅的大白鹅已经有了先知先觉
全然忘却了陡峭的春寒
迫不及待地跳进碧水中与自己的倩影调情
我徜徉在家乡的小桥上
眼前不断有儿时的梦幻闪现
曾经在这里嬉戏打闹
那飞溅的水花在阳光的辉映下
渲染着五彩缤纷的童年
曾经从水中泅渡过这小桥
去邻村的瓜园偷瓜
在肚腹滚圆的兴奋时刻
还不忘为熟睡的大爷画上八字胡须
曾经和心爱的姑娘在桥上定情
那甜言蜜语醉倒了桥下的鱼儿
它痴痴地停在那里忘却了摇头摆尾
如今再伫立这故乡的小桥上
水中倒影的我已是两鬓霜染
悠悠岁月带走了多少美好的回忆
重返家园的耄耋老者
愿在有生之年守在这家乡的小桥畔
尽享春夏秋冬的四季美好
安度夕阳余辉下的幸福晚年
篇三:家乡的小河
作者:段宝林
家乡的小河
早已干涸
可它却真切的
储存在我的记忆里
蜿蜒盘旋
就像白玉
清澈见底
宛如琉璃
河底的石头
方 圆 尖 扁
形态各异
红 黄 蓝 绿
颜色艳丽
常有小孩
穿着开档裤
在河里拾捡
将捡来的石头
铺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在有落差的地点
河水常冲刷出
水塘儿一些
顽皮的孩子们
常来游泳嬉戏
飞溅的水花
尽情地传递欢声笑语
美丽的姑娘们
常来河边洗衣
节奏明快的搓衣声
和银铃般地笑声
回荡田野
偶尔还能看见
村里的牛羊来河边饮泉
甘甜的河水 不知
养育了多少牲畜
灌溉了多少农田
夜间来河边听取
呱呱的蛙叫声 应和着
哗啦啦的流水声
那就是一首动听的
乡村夜曲
曾经奔流不息的
美丽小河哟
你到底为什么不见了
篇四:家乡的楼房
作者:雄鹰翱翔
家乡的楼房
雨后春笋般的拔节生长
一排排一幢幢
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旁
好似珍珠翡翠闪闪发光
家乡的楼房
是父老乡亲们抒写的诗行
几十年的心血一辈子的梦想
铸成了坚实的地基
支撑起房屋的脊梁
家乡的楼房
有着村姑一样的脸庞
因为你的美丽
吸引了城市羡慕的目光
在你的身旁有了一座座现代化工厂
家乡的楼房
宣告了新农村的繁荣与富强
现代文明走进了寻常人家
每家每户生活在梦幻天堂
孩子们唱起欢快的歌谣
幸福的歌声在乡村回荡
篇五:回不去的家乡
作者:口号
节日一贫如洗的书生
长途劳顿回到家乡
满含热泪回到家乡
节日的家乡欢快无比
更是一个世俗的盛宴
乡亲们阿姨奉承地叫着
大大小小的官职
乡亲们卿卿我我地议论着
老板们的钱财多少
乡亲们指指点点地说道说道
轿车的豪华房子的豪华
我站在村口
不敢认儿时的伙伴
他们不好开口叫我什么
我更不好开口叫他们什么
乡亲们也有小楼
乡亲们也有牛奶
乡亲们也有纯净水
不要谦虚要上家谱的
乡亲们高兴地问
你什么官职
你多少钱财
你房子车子咋样
准备回家建房吗
我拽着口袋里仅有的
几张零钱
更紧张的是嘴巴
从此不敢开口
汗偷偷地悄悄地来到

《抒发亲情的诗歌》
四季变化的诗歌 第五篇

诗歌一:亲情如叶
一片树叶,
从天到壤,
是一次清醒的执着;
耗尽一生,
只为了一个目的,
留在枝头陪衬着,
是谁造就春叶的萌芽;
是谁守护夏叶的依赖;
是谁留心秋叶的成熟;
是谁在意冬叶的飘零;
叶在四季里变化;
心在年岁里依旧;
夏叶似青春,冬叶似年迈;
莫让夏叶的热情阻挡冬叶的温馨;
莫让冬叶的寒冷领取夏叶的丢弃;
朋友,你是踩着冬叶持夏,还是依着夏叶扶冬?
诗歌二:亲情是大海——太深爱
若然亲情是大海
我已沉没在海中央
而海水越深
氧气越少
我却会因此透不过气来
孩子从何时开始
努力的想要学会游泳
期待某日可浮出海面
愉快亲吻阳光与空气
亲情如大海
是宽容无私的爱
把我自由尽情深埋
我总盼离开
但不忘以最大的努力
回报这无边的爱
诗歌三:人生之亲情
童年的亲情
像一件被袄
里面充满了温暖
给人以呵护
少年的亲情
像一块包着不知明味道的蜜糖
怪怪的味道过后
总能尝出其中的甜蜜
像那父亲木棍中的期待
和那母亲责骂中关怀
青年的亲情
像那一根根莲藕
藕断丝连
无论
在什么时候
在什么地方
总能感受到
从细丝里传来的
阵阵鼓励与支持
中年的亲情
像一个过去与未来的集装箱
里面装得满满的
在期待与责任中
奔波与忙碌
老年的亲情
像那黄昏中的夕阳
美丽而短暂
在感叹之余往往带着满足
诗歌四:亲情
沉溺时淡漠
拥有时冷漠
一个字能点燃当时的怒火
却不猛把爱涂抹
也许正因为是你们的儿女
才有了那么一刻
也许是远离了回家的路
不懂的也便懂得
这是一张无形的图案
无法用线条勾勒
这是一副用心来读的画卷
任何的语言都无法概括
那就这样吧
空空的腹语在呼唤家舍
离别的时间里总会有
想念
在你们和我们之间不时的牵
诗歌五:亲情树
一棵亲情树
多像一棵香樟
在尘世间郁郁葱葱的活着
我们是活在树上的一片叶子
祖父生命的叶子落了
父亲生命嫩绿的叶子又发出
父亲生命的叶子落了
我生命的嫩芽又发出
我生命的叶子落了
还有我儿子的叶子在树上翠绿
呵亲情树
高贵的树
常青的树
落不尽生命
翠绿的叶子繁衍
千年生生不息的蓊郁葱绿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39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