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 高三 |

【www.guakaob.com--高三】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第一篇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

语文科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63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2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悔相道之不察兮, 。(屈原《离骚》)

(2)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7)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8)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9)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30分)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背叛) ②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隔阂) ③秦时..

与臣游(交往) ④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⑤乃令张良留谢(感谢) ....

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慢走) ⑦项王按剑而跽曰(直身跪) ..

A.①⑤ B.②③ C.④⑦ D.⑤⑥

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侣鱼虾而友糜鹿 ..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C.顺流而东也 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4.下列句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荆轲和而歌

A.又前而为歌曰 B.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

C.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D.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

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6.对下列各句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③客有吹洞箫者 ④渺渺兮予怀 ⑤而今安在哉? ⑥相与枕藉乎舟中 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⑧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⑨陈利兵而谁何 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①③/④/⑤⑨⑩/②/⑥⑦/⑧ B.③/④/⑤⑨⑩/②⑥⑦/①⑧

C.①③⑩/④/⑤⑨/②/⑥⑦/⑧ D.①③/④⑧/⑤⑨⑩/②/⑥⑦【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

B. 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 ..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侵损,削减。 .

8.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子犯请击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夫晋,何厌之有? ⑦亦去之 ⑧君之所知也

A.①/②⑤/④⑦/⑥/③⑧ B.①⑤⑦/④/②③/⑥⑧

C.①⑤⑧/②④/③⑦/⑥ D.①⑤/②④/③⑦/⑥/⑧

9.根据课文意思,对晋、秦、郑三国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晋在西,秦在东,郑在晋、秦之间。

B.秦在西,晋在东,郑在秦、晋之间。

C.秦在西,郑在东,晋在秦、郑之间。

D.郑在西,秦在东,晋在郑、秦之间。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 译文:

(2)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译文: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

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人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①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②觖:因不满意而怨恨。③抗章:向皇上上奏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 虞:忧患 .

B.斩之以徇 徇:谋求 .

C.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 典:主管 .

D.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省阅:审视阅览 ..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赵概为官才干的一组是

①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

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④自左丞转吏部尚书

⑤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 ⑥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⑤⑥ ②①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

米。后来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赵概借此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B.苏舜钦等人因聚众饮酒将被放逐贬谪,赵概认为如把这些参与群饮的名士贬谪不用,

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于国不利,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

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但赵概

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用编书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连一向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1)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3分) 译文:

(2)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3分) 译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双调]沉醉东风

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注】①相传,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读书人所得。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就嫁给了那个读书人。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1)请赏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处。(3分)

答:

(2)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所蕴涵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7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

16.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孙坚获得传国玉玺,托辞离开洛阳,袁绍大怒,派刘表在路上截住夺之。孙坚为此

发毒誓说,如果自己拿了传国玉玺,将死于刀箭之下。【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B.曹操征宛城,张绣投降。曹操醉酒误听怂恿霸占了张绣婶母邹氏,张绣大怒,夜袭

曹营。多亏典韦以死挡住寨门,曹操才得以逃脱。 ②①

C.孙权继承大业,周瑜辅佐孙权,推荐了诸葛瑾,诸葛瑾又向孙权推荐了鲁肃。诸葛

瑾还向孙权献计,孙权听从了他的计策。

D.许褚下战书与马超决战。两人恶斗许久,不分胜负。马超性起,卸甲赤体提刀,与

许褚厮杀。后来两军混杀,曹兵大乱,许褚臂中两箭。

E.夏侯惇进攻新野,诸葛亮调兵遣将,准备火攻。他命令赵云,只许输不许赢,关羽、

张飞等众将未曾见过诸葛亮用兵,心中大都怀疑。

17.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汉献帝回到洛阳,宣曹操入朝以辅佐王室。曹操兴师入朝,听从董昭的建议,要迁

都许都,汉献帝和群臣因为惧怕曹操不得不从。

B.荀彧反对曹操为魏公,加九锡。曹操送他一个饮食之盒,里面却是空的。荀彧知曹

操欲杀之,便上吊自杀。曹操收到哀书后非常后悔。

C.诸葛亮故意曲解曹植《铜雀台赋》的“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将其中的“二乔”说成是孙权、周瑜的妻子,以激怒周瑜。

D.袁绍得知杀颜良、文丑的是关羽,欲杀刘备,被刘备巧言解脱。刘备得知关羽在曹

营,便派人送信给关羽,告知自己现在袁绍军中。

E.蒋干领庞统赴曹营,并向曹操引荐,为操献了连环计;徐庶为报刘备厚恩而不说破

计策。庞统也教徐庶脱身之术,使徐庶远避战火。

18.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只听山坡前一声炮响,箭如飞蝗,只望骑白马者射来。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

箭为什么会集中射向庞统?庞统为何会有此行?请简述。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12分)

1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论语·颜渊》)

②子曰:“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1)请概括两个选段共同主张的交友原则。(2分) 答:

(2)从表面上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与“匿怨而友其人”两者都“言犹未尽”,但实则不同。请简述两者的不同之处。(4分) 答:

2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②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论语·雍也》)

(1)两个选段都讨论了 与 的关系问题。(2分)

《揭秘:辅佐曹操二十年的荀彧究竟为何要自杀?》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第二篇

揭秘:辅佐曹操二十年的荀彧究竟为何要自杀?

荀彧因何而死: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曹操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彧离世。关于他的死,袁宏《后汉纪》卷三十、陈寿《三国志》本传称其“以忧薨”,而裴注引《魏氏春秋》则记为“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范晔《后汉书·荀彧传》所载与《魏氏春秋》略同。尽管诸史对荀彧之死的记载不一,然而不论是认为他死于“忧”抑彧是认为他死于“药”,均是将荀彧之死看作他反对曹操晋爵魏公、加九锡的必然后果。荀彧自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背弃袁绍而投奔曹操,二十年间为曹操统一天下不遗余力,其兄弟子侄皆仕曹氏,又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可以说是曹操的核心成员,且深知曹操之为人,又何以在曹操即将走上人生顶峰、踌躇满志之时坚决反对,从而自陷于死地呢?

后世关于荀彧之死的论议,也大多承认荀彧忠心于汉室。然而,令论者难解的是,荀彧既忠心于汉,又何必辅佐曹操,这岂非自相矛盾吗?这引发了历代论者长时间的讨论。 《三国志·荀彧传》裴注中记载了所谓“世论”:“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世之论者”对荀彧之死持以“讥”的态度,认为荀彧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魏倾汉,其晚年改节忠汉,盖出于愧疚之心。 裴松之为晋宋之际人,距荀彧之死已近二百年,所谓“世之论者”当指这一时期的议论者。魏晋南朝士族一脉相承,祖宗人物之论与家族地位甚为相关,尤其是在门第升降之时更是如此。颇疑此“世论”与晋宋之际的特殊政局有关。当时门阀政治的条件消失,旧有的家族格局处于变动之中,荀彧后裔荀伯子,多次上表追讼魏晋封爵排位旧事,“凡所奏劾,莫不深相谤毁,彧延及祖祢”,还“常自衿荫籍之美”,对琅邪王弘说:“天下膏粱,唯使君与下官耳。宣明之徒,不足数也。”“宣明”即时为执政的陈郡谢晦。对于荀伯子的做法,“世人以此非之”。对荀彧之“讥”,彧许便是时人对荀伯子“深相谤毁、彧延及祖祢”的报复。

至唐代,杜牧《题荀文若传后》云:“荀文若为操画策取兖州,比之高、光不弃关中、河内;官渡不令还许,比之楚、汉成皋。„„及事就功毕,欲邀名于汉代,委身之道,可以为忠乎?”杜牧对荀彧之死完全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邀名”是荀彧立晚节的动机。司马光反驳此说不合人情:“凡为史者记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则比魏武于高、光、楚、汉者,史氏之文也,岂皆彧口所言邪!用是贬彧,非其罪矣。且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明清之际,王夫之从“天良未泯”的角度来解释荀彧阻止曹操加九锡、晋爵魏公的行为。他说:“夫九锡之议兴,而刘氏之宗社已沦。当斯时也,荀非良心之牿亡已尽者,未有不侧然者也。彧亦天良之未泯,发之不禁耳,故虽知死亡之在眉睫,而不能自已。„„彧之失,在委身于操而多为之谋耳。”孙明君认为荀彧死于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从现实出发,认识到汉不可为,于是拥护曹操重造天下,但在情感上又与旧王朝藕断丝连,所以荀彧死于困惑与矛盾。此论从个人心态出发,对荀彧多有理解之同情,不较古人责以君臣之义,但仍可看作是王夫之观点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的延续。 以上诸家都把荀彧仕操看作是他面对乱世时不得已的选择,而且无论是对“苍生”还是对“汉室”,均为一种相对有利的选择。与第一类看法相比,第二类看法带有“理解之同情”的色彩,也更显深刻。其实,无论是前一类看法,还是后一类看法,讨论的视线均聚焦于荀彧个人的心境、志向、谋略上,如此讨论,只会将荀彧之死的意义局限在他个体生命的意义上。荀彧之死并非孤立的现象,它在当时、乃至后世所引发如此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就说明荀彧之死具有典型意义,可以说是时代精神之境遇的象征。因而,对荀彧之死的理解,必须放在汉末士大夫之整体动向这样一个大的语境中,如此方能看到荀彧之死所隐喻的时代意义。

《辅佐曹操二十年的干臣荀彧究竟为何要自杀》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第三篇

辅佐曹操二十年的干臣荀彧究竟为何要自杀?

2010年10月11日 16:12 贵州文史丛刊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

论23条

核心提示:可见荀彧首先考虑的是存汉之本,顺民“怀汉之思”,防天下之逆节。所以范哗认为他并非“因乱假义”,“以就违正之谋”。此举也为裴松之所盛赞:“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在称赞荀彧有功于“苍生”之外。裴松之外,裴特别强调了是荀彧使汉祚延长了二纪,并认为这是荀彧之“本图”,是“仁恕”。

与荀彧立身行事相近的还有沮授。袁绍初兴,沮授即劝他“西迎大驾,即宫邺都”为奋斗目标,其后又力劝袁绍迎汉献帝,认为“今迎朝廷,于义为得,于时为宜”。

可见,荀彧出仕割据群雄,选择迂回曲折的途径来达成“匡佐”的目的,这绝非是其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与汉末乱世时士大夫的普遍动向相一致的。正如范哗所言:“士虽以正立,亦以谋济。”对于怀抱匡复之志的士人而言,这种权谋是“本于忠义之诚”的权谋,最终是要“归成于正”的。

本文摘自《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2期,作者:李磊

一、关于荀彧之死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曹操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彧离世。关于他的死,袁宏《后汉纪》卷三十、陈寿《三国志》本传称其“以忧薨”,而裴注引《魏氏春秋》则记为“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范晔《后汉书·荀彧传》所载与《魏氏春秋》略同。尽管诸史对荀彧之死的记载不一,然而不论是认为他死于“忧”抑彧是认为他死于“药”,均是将荀彧之死看作他反对曹操晋爵魏公、加九锡的必然后果。荀彧自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背弃袁绍而投奔曹操,二十年间为曹操统一天下不遗余力,其兄弟子侄皆仕曹氏,又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可以说是曹操的核心成员,且深知曹操之为人,又何以在曹操即将走上人生顶峰、踌躇满志之时坚决反对,从而自陷于死地呢?

袁晔《献帝春秋》记载了荀彧死讯在吴、蜀的流传,从中可见时人对荀彧之死的看法。兹引于下:

“(荀)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荀)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孙)权以露布于蜀,刘备闻之,曰:‘老贼不死,祸乱未已。’”

袁晔为孙吴名士袁迪之孙。据《三国志·陆瑁传》,袁迪与孙吴丞相陆逊之弟陆瑁相游处。故可推知,袁晔所载荀彧死讯流传吴、蜀之事必有所本,应非杜撰。《献帝春秋》一书亦见于《隋书·经籍志二》,与信史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等同列。从上引可知,寿春逃亡者误传了荀彧死因,可见其并非曹方高层。但非高层者关注荀彧、并将荀彧之死当作忠于汉室(不肯杀献帝皇后伏后),可见荀彧在曹操统治区具有一种忠于汉室的形象。误传的消息无疑为孙权方所接受,才会继而“露布于蜀”。刘备之语亦表明他认可荀彧对汉室的忠心。寿春逃亡者、孙权、刘备分别代表了割据的三方。荀彧虽为曹操谋主,其忠心汉室的形象却得到三方的一致认同,并被认为这是荀彧之死的原因。

我们还可从荀彧死后汉献帝的表现来佐证这种看法。据《后汉书·荀彧传》载:“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讜乐,谥曰敬侯”。祖日为祭祖神之日,应有識乐,然而汉献帝因荀彧之死而在最具神圣性的祭祀仪式上“废譙乐”,足见其对荀彧“哀惜”之情。而且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均在荀彧死后表述 “明年,(曹)操遂为魏公云”,意在凸现荀彧给曹操晋爵魏公所带来的阻力。只有荀彧死去,曹操才能如愿晋爵魏公。

后世关于荀彧之死的论议,也大多承认荀彧忠心于汉室。然而,令论者难解的是,荀彧既忠心于汉,又何必辅佐曹操,这岂非自相矛盾吗?这引发了历代论者长时间的讨论。

《三国志·荀彧传》裴注中记载了所谓“世论”:“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世之论者”对荀彧之死持以“讥”的态度,认为荀彧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魏倾汉,其晚年改节忠汉,盖出于愧疚之心。

裴松之为晋宋之际人,距荀彧之死已近二百年,所谓“世之论者”当指这一时期的议论者。魏晋南朝士族一脉相承,祖宗人物之论与家族地位甚为相关,尤其是在门第升降之时更是如此。颇疑此“世论”与晋宋之际的特殊政局有关。当时门阀政治的条件消失,旧有的家族格局处于变动之中,荀彧后裔荀伯子,多次上表追讼魏晋封爵排位旧事,“凡所奏劾,莫不深相谤毁,彧延及祖祢”,还“常自衿荫籍之美”,对琅邪王弘说:“天下膏粱,唯使君与下官耳。宣明之徒,不足数也。”“宣明”即时为执政的陈郡谢晦。对于荀伯子的做法,“世人以此非之”。对荀彧之“讥”,彧许便是时人对荀伯子“深相谤毁、彧延及祖祢”的报复。

至唐代,杜牧《题荀文若传后》云:“荀文若为操画策取兖州,比之高、光不弃关中、河内;官渡不令还许,比之楚、汉成皋。„„及事就功毕,欲邀名于汉代,委身之道,可以为忠乎?”杜牧对荀彧之死完全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邀名”是荀彧立晚节的动机。司马光反驳此说不合人情:“凡为史者记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则比魏武于高、光、楚、汉者,史氏之文也,岂皆彧口所言邪!用是贬彧,非其罪矣。且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明清之际,王夫之从“天良未泯”的角度来解释荀彧阻止曹操加九锡、晋爵魏公的行为。他说:“夫九锡之议兴,而刘氏之宗社已沦。当斯时也,荀非良心之牿亡已尽者,未有不侧然者也。彧亦天良之未泯,发之不禁耳,故虽知死亡之在眉睫,而不能自己。„„彧之失,在委身于操而多为之谋耳。”孙明君认为荀彧死于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从现实出发,认识到汉不可为,于是拥护曹操重造天下,但在情感上又与旧王朝藕断丝连,所以荀彧死于困惑与矛盾。此论从个人心态出发,对荀彧多有理解之同情,不较古人责以君臣之义,但仍可看作是王夫之观点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的延续。

以上诸家都把荀彧仕操看作是他面对乱世时不得已的选择,而且无论是对“苍生”还是对“汉室”,均为一种相对有利的选择。与第一类看法相比,第二类看法带有“理解之同情”的色彩,也更显深刻。其实,无论是前一类看法,还是后一类看法,讨论的视线均聚焦于荀彧个人的心境、志向、谋略上,如此讨论,只会将荀彧之死的意义局限在他个体生命的意义上。荀彧之死并非孤立的现象,它在当时、乃至后世所引发如此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就说明荀彧之死具有典型意义,可以说是时代精神之境遇的象征。因而,对荀彧之死的理解,必须放在汉末士大夫之整体动向这样一个大的语境中,如此方能看到荀彧之死所隐喻的时代意义。

二、汉末士大夫的匡复之志

东汉朝廷在经历了黄巾起义与董卓之乱后已名存实亡,然人心仍维系于此。袁宏说: “汉自桓、灵,君失其柄,陵迟不振,乱殄海内,以弱致弊,虐不及民,刘氏之泽未尽,天下之望未改,故征伐者奉汉,拜爵赏者称帝,名器之重,未尝一日非汉。”

虽然袁宏以“虐不及民”解释人心归汉尚待商榷,但他敏锐地看到了士大夫阶层仍旧希望在汉朝的名义下恢复统治秩序的心态。黄巾起义被镇压后,阎忠曾劝执掌大权的皇甫嵩行不臣之事,皇甫嵩以“委忠本朝,守其臣节”而严加拒绝。董卓乱政后,袁绍等关东诸将因不知献帝存否而推刘虞为主,刘虞亦以“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加以斥责。

即使是到了群雄并起时代,欲代汉者均遭强有力的反对,而且反对声往往来自其亲友彧僚属。如袁术在给旧友陈珪信中显不臣之意,陈珪即答:“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暴之乱也,„„以为足下当勸力同心,匡翼 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

尚可以免。”待到袁术欲称帝,其僚属“众莫敢对”,以消极的态度表明反对的立场,主簿阎象更直接言明“汉室虽微,未至殷纣之敝”,进行劝阻。时为袁术下属的孙策,已据有江东,亦写信劝谏袁术忠心于汉室:

“今主上非有恶于天下,徒以幼子胁于强臣,异于汤武之时也。又闻幼主明智聪敏,有夙成之德,天下虽未被其恩,咸归心焉。若辅而兴之,则旦、奭之美,率土所望也。使君五世相承,为汉宰辅,荣宠之盛,莫与为比,宜效忠守节,以报王室。”

袁术称帝后欲联姻吕布,陈珪以“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来恐吓吕布,于是吕布便械送袁术使者至许都。再如袁绍并有四州之地后也想代汉自立,借主簿耿包之言试探军府僚属,然“议者以(耿)包妖妄宜诛”,袁绍知“众情未同”,“不得已乃杀(耿)包以弭其跡”。

汝南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东汉门生故吏与师长故主的关系有如君臣,即使如此。袁术、袁绍代汉自立之意却屡遭僚属广泛而坚决的反对。若将荀彧劝阻曹操晋爵魏公之事与上述诸事作一比较,便会发现其间的相似性:一方面作为僚属,能够忠心于府主,如荀彧为曹操僚属,屡次挽救曹操集团,用曹操的话说是“以亡为存,以祸致福”,另一方面,当府主显露不臣之心时,又坚决反对,荀彧甚至是不惜生命。这种相似性表明荀彧之所作所为实乃当日士大夫之普遍选择,绝非立异之举。

我们还可以比较他们在劝阻府主时的言辞。荀彧所言为:

“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者,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此语将曹操所获之权力的合法性限定在“匡振汉朝”上,再责以“忠贞之节”,其逻辑正与陈珪从反面警告袁术不要“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孙策从正面奉劝袁术要“效忠守节、以报王室”相同。“匡振汉朝”在当时语境中是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曹操在用荀彧计奉迎汉献帝之后,曹操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如袁绍要南攻曹操,沮授认为“曹操奉迎天子,建宫许都,今举师南向,于义则违 ”。而当曹操将征袁氏所据之冀州,张承却认为“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可见“汉朝”在时人心目中地位之重。诚如袁宏所言,“人怀匡复之志,故助汉者协从,背刘者众乖,此盖民未忘义,异乎秦、汉之势,魏之讨乱,实因斯资”。

三、“择所归附,待时而动”——士大夫实现匡复之志的途径

摆在士大夫眼前的问题是。东汉政权已然瓦解,“匡复之志”并不能依靠皇权自身的力量来实现。他们所习惯的、适应于统一政权的政治观念失去了依托之所,如果没有认识到时局的变化,坚持以传统的方式维护汉天子的权威,往往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

董卓乱政,忌惮握有兵权且甚有威望的皇甫嵩,于是以汉帝的名义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实为解除其武装。皇甫嵩忠于皇命,不顾现实而应征,遂使关中、陇右皆成董卓的势力范围,反而助长了董卓的气焰,使朝廷局面更加不堪。董卓死后,汉献帝在关中被李催所控制。陶谦等关东诸将推朱倘为太师讨李催迎天子,李催亦以朝廷名义征召朱俏。朱儁认为“以君召臣,义不俟驾,况天子诏乎”,不从陶谦而赴长安。与此同时,司徒王允在朝廷与李催相周旋,命宋翼、王宏分别出任左冯翊、右扶风,为朝廷外援。李催欲杀王允而先征宋翼、王宏入朝。王宏认为“以我二人在外,故未危王公,今日就征,明日俱族”,但宋翼坚持“王命所不得避”而应征,于是二人人朝旋即被杀,客观上纵容了李催等为乱关中。

可见,当朝廷之名为权臣所窃,迂腐地尽忠实则是遂权臣之意、陷朝廷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因而欲行匡复之事,首先便要直面乱世,在当时的政局中,依托割据群雄、借助他们的力量,就成为那些试图中兴汉朝的士大夫的唯一选择。

董卓乱政时,张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张昭劝他说:“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张昭看到了自身力量单薄“难以成功”,所以主张“择所归附”。然而“归附”的目的在于 “待时而动”,最终要“如志”即实现匡复之志,

荀彧出仕曹操亦当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后汉书·荀彧传》说他“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义”,“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荀彧洞察时局,“择所归附”是择强而仕,其目的在于实现“匡佐之义”。可见,荀彧与曹操的结合,绝非建立简单的府主与僚属关系,彧者私人依附关系,其间隐含着政治合作的意图。故而,范哗论曰:“察其定举措,立言策,祟明王略,以急国艰,岂云因乱假义,以就违正之谋乎。”范哗将荀彧出仕曹操看作是一种策略。并肯定这种策略的正义性。

观荀彧生平所为,“崇明王略,以急国艰”最典型地表现在他力劝曹操迎汉献帝一事上。荀彧言辞间虽以晋文公纳周襄王、刘邦为义帝缟素作比,有笼络人心之嫌,但观其本心,实为颠沛流离的汉献帝考虑:

“今车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

《苦寒行北上太行山阅读答案_作者曹操》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加九锡 第四篇

<苦寒行北上太行山>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操。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苦寒行北上太行山阅读答案_作者曹操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前言]
<苦寒行>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在征讨高干时作的一首乐府诗。苦寒行北上太行山阅读答案_作者曹操。诗中生动地描写了艰苦和冰天雪地中的自然景象,流露了厌战情绪,但主要反映了诗人不畏艰苦,积极向上,[注释]
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
何:多么。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巍:高耸的样子。
羊肠坂(bǎn):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坂:斜坡。诘屈:曲折盘旋。
摧:毁坏、折断。
罴(pí):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
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
延颈:伸长脖子(远眺)。
怀:怀恋,心事。
怫(fú)郁:愁闷不安。
东归:指归故乡谯郡。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
绝:断。
中路:中途。
薄暮:黄昏。
担囊:挑着行李。行取薪:边走边拾柴。
斧冰:以斧凿冰取水。糜(mí):稀粥。
<东山>:<诗经>篇名。据毛序,本篇为周公东征,战士离乡三年,在归途中思念家乡而作。
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翻译]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想起那篇<东山>诗,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赏析]
<苦寒行>这首诗是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亲征高干途中于鞍马间作成的。高干本是袁绍的外甥,又系其下属任并州牧。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时,因慑于曹操的武力而归降,次年又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举兵反叛盘踞壶关口。为了平定北方,彻底铲除袁绍势力,曹操带着连年征战的疲劳,冒着北方冬春凛冽的寒风,翻越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又率师北上作战。
这是一篇反映汉末动乱中军旅征战生活的诗作。
诗一开头就引出山势高耸、道路纡曲的太行山区。“北上”二字,不仅表明了由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到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东南)的行军走向,而且显示出旆旌悠悠,锐不可当的军容,以此笼罩全篇,气势逼人。紧接着文势一顿,发出“艰哉”的喟叹,先在心理土造成惊恐状态,而后围绕“艰”字写景抒情。这就在布局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并为下文创造出一个广阔的空间和一种步履维艰的气氛。
“北上太行山”,引出步履是怎样的维艰,“巍巍”叠用,展示出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挡住去路,呈现出强烈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这是写仰望。接下去写平视:“羊肠坂诘屈。”坂曰“羊肠”,又以“诘屈”形容之,则狭窄而多盘旋之势,历历在目。写山写坡,都是纪实,都是从正面落笔;“车轮为之摧!”则是感慨,是烘托。笔法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加强了具体感与真实性。再下去,笔分两头:一方面写自然景色凄苦,一方面写野兽当道,但又相互交错,以突出行军之艰险。写自然景色,一则曰“树木萧瑟”,再则曰“北风声悲”,三则曰“雪落霏霏”。通过“萧瑟”“霏霏”,写出了景色之阴暗、昏沉、凄凉;通过“声悲”,将客观的物和主观的我融为一体。写野兽,则是“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这两句都是写途中多野兽,但上句从形态方面描绘。“蹲”者,熊罴袭人之状也。“蹲”而“对我”,毛骨悚然。下句从声音方面渲染。“啼”者,虎豹清凄之声也。“啼”而“夹路”,倍感悲凉。诗人对阴森可怕的自然环境作了朴实的抒写之后,又对荒凉冷落的社会环境作了深刻的描述。在那低洼近水处行军,很少见到人的踪影,天黑了,竟找不到宿栖之处,还得担着行囊上山拾柴,拿着斧子凿冰取水……。这情景写得真切动人,感同身受。
曹操诗不以写景称著,但在写景方面,却有独特而成功之处。这首诗的写景就很成功。在诗人笔下,太行山之高,羊肠坂之阻,风雪之交加,树木之摇落,熊罴之状,虎豹之声,莫不逼真逼肖。视觉上,在那兀立的怪石上,萧瑟的树林中,一群群熊罴,不是蹲在那儿,以攫取的目光逼视着行人;听觉上,从那山路两旁,伴随着风吹雪飘,不是传来了一阵阵虎豹的长呜吗……这首诗的写景,就其描形、绘声、着色之精湛而言,可与<观沧海>中写繁媲美。两诗皆行军途中所作,尽管背景、内容、感情、风格都不同:一是率师出征,一是凯旋归来;一是写冬之山景,一是绘秋之海景;一是反映出统帅关切士卒的赤子之心,一是表现了英雄吞吐宇宙之概;一是苍凉悲壮,一是波澜壮阔;但其成功一样,可称曹操诗写景之双璧。
这首诗不仅以写景取胜,而且以抒情见长。这情是以真景真事为基础,因而不论是“叹息”,还是“怫郁”,也不论是“思东归”,还是“悲<东山>",都真切动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46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