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高三】
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九江一中高三联考政治试卷
命题人:谈华楼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今年入秋以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水稻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回答1—3题。
1.专家认为,今年粮价20%以上的跌幅直接影响农民可支配收入近千亿。下列①②③④中(S是供给,S为变化后的供给;D为需求,D为变化后的需求)能反映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丰收,粮价大跌,农民收入下降的经济现象的是
P 价 格
① P 价格′′P 价格 ③ P 价格 ④ ②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我国三大主粮全线下挫这在往年并不多见。导致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
①粮食加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直接压低粮食价格
②全球农产品价格下跌,国内粮食积压严重
③农产品比较效益提高,粮食种植面积扩大
④粮食进口数量持续增加挤占国内市场份额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今年农民收入直线下滑,这自然会对农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为此,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要求粮食加工企业提高收购价格 ②提高农民养老、医疗保险金
③降低农业贷款利率减轻生产成本 ④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贴农民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③④
4.2014年我国生产的某出口商品M的价格为432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4元人民币。如果2015年底,我国生产商品M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0%,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15年底商品M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为
A. 35.5美元 B. 36美元 C. 37.5美元 D. 39美元 10月中旬,北京、天津、济南等多地拟对居民生活用气进行阶梯价格改革,并召开听证会。新一轮居民用气价格调整即将开始,年底前阶梯气价制度将全面落实。回答5—6题。
5.居民用气将划为三档,第一档用气量按覆盖区域内80%(80%为指导数据,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气量确定,超出第一档用气量的居民家庭将要比以往多掏钱。实行阶梯气价
①将会影响用气量较大的居民用户的基本生活
②可以使供气企业提升天然气质量及服务水平
③能够缓解低价政策导致资源供应增大的压力
④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居民合理用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6.10月21日,24位听证人参加了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听证会。下列对本次听证会认识正
确的是
①价格听证会的组织者是北京市发改委 ②价格听证会的申请者是北京市物价局
③听证会参与者对调整方案作最终决策 ④听证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基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分别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回答7—8题。
7.央行同时推出降准、降息措施可能是基于
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②中国经济通缩形势严峻
③国内资本外流加剧 ④引导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降准、降息措施有利于
①进一步阻止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②提高投资者信心,促使股市触底反弹
③促进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增长 ④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减少资金的流动
A. 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9.面对需求的大幅下降,煤炭行业的恶性竞争开始,产能过剩矛盾日益尖锐。无论是政府救市,还
是煤炭企业大打价格战,都是“治标不治本”之策。煤炭行业要想得到救赎,必须
①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稳定价格 ②去产能化,推进实质意义上的兼并重组
③禁止国外煤炭不断地进入我国市场 ④开展多元化经营,把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10.9月份经济指标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势头,经济运行
整体平稳的态势没有改变。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坚定发展信心不是无源之水,它来自于 ①经济结构持续改善 ②对各种经济风险强有力的防范能力
③外汇储备持续增长 ④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下列能直接体现我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是
①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
②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工作
③实行积极有效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政策
④建立与工作实绩和贡献紧密联系的工资分配机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指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级政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回答12—13题。
12.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要措施。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
①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现代市场体系
②提升国力,消除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③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规模,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④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3.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
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
②提高政府的威信,杜绝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③促进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市场监管
④更好地发挥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批准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的议案。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
①立法权 ②决定权 ③监督权 ④任免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15.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彰显了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
严于法,修订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这些修改 ①贯彻了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要求 ②落实了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要求
③体现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要求 ④防止了以纪代法、越俎代庖的情况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6.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时提出的以“公平、开放、全面、创新”为核
心的发展理念受到众多国家关注。要实现这一发展理念,需要
①增强各国发展能力 ②改善国际发展环境
③优化发展同盟关系 ④健全危机管控机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月10日,交通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两个征求意见稿。回答17—19题。
17.截至10月20日,交通部已收到网站提交的意见、建议2155份,反馈电子邮件和电子信函195
封。交通部征求意见的做法体现了
①政府履行社会建设的职能 ②政府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基本原则 ④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8.有人担心网约专车车辆变更为营运性质,可能使大部分出租车司机和车辆退出,让百姓重新面
临打车难的问题。而在一年多的运营实践中,滴滴专车平台通过对汽车、乘客资源的灵活匹配,出行便捷、高效,也让数百万司机获得了工作机会。这表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具有创造性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人的认识与认识对象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9.对于网约车不允许共享私家车的问题,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不以盈利为目的、双方
共同分担出行成本的合乘,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公众出行,交通部门会鼓励它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的态度表明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需要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的
④我国政府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综观过去十多年国企“走出去”的诸多案例,成果丰硕收获很多,但失败也着实不少。有些问题源于异国他乡的不可抗力,但有些则是自身的疏忽、误判乃至蛮干。同样的投资攻略,在一国较合适,在另一国则颇为不妥。由此可见
①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②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③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④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我国经济必须要经历一个"去产能化"的过程,而与这...学者们主要】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先后在不同场合下发表重要演讲,演讲中留下许多精辟之语。回答21—22题。
21.谈及国家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这句话蕴
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和物质不可分割 ②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 ④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2.谈及中英两国并肩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时,习近平表示,“志合者,
不以山海为远。”这一引语强调的是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公开发表。这篇重要讲话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回答23—24题。
23.总书记强调,“我同几位艺术家交谈过,问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
两个字:浮躁。”导致文艺界浮躁的原因是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②文化需求的多样性
③文化传媒的商业性 ④文艺创作的多元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祛除文艺界浮躁的是
①演员用充足的时间体验塑造的角色 ②脚踩坚实的大地,真正瞄准广大民众
③大力开发票房收入较高类型的电影 ④创作高雅严肃拒绝通俗娱乐的影视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25.(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坚定信心,克难攻坚,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升级。
材料一
注:1-9月,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比上年同期缩小0.03。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
材料二
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水平排位还很低,家底还不厚实,决不可歇脚停步。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基于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的规律遵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材料三
10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作了报告。他指出,实现“双中高”,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政府要在保基本、兜底线上加大力度,同时发挥好市场和社会力量,切实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坚决整肃不作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结合材料一,指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状况。(8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实现“双中高”。(10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实现“双中高”过程中应有的作为。(8分)
高三政治试卷
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今年入秋以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水稻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回答1—3题。
1.专家认为,今年粮价20%以上的跌幅直接影响农民可支配收入近千亿。下列①②③④中(S是供给,S′为变化后的供给;D为需求,D′为变化后的需求)能反映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丰收,粮价大跌,农民收入下降的经济现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三大主粮全线下挫这在往年并不多见。导致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粮食加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直接压低粮食价格②全球农产品价格下跌,国内粮食积压严重
③农产品比较效益提高,粮食种植面积扩大④粮食进口数量持续增加挤占国内市场份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今年农民收入直线下滑,这自然会对农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为此,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要求粮食加工企业提高收购价格 ②提高农民养老、医疗保险金
③降低农业贷款利率减轻生产成本 ④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贴农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2014年我国生产的某出口商品M的价格为432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4元人民币。如果2015年底,我国生产商品M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0%,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15年底商品M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为( )
A.35.5美元 B.36美元 C.37.5美元 D.39美元
10月中旬,北京、天津、济南等多地拟对居民生活用气进行阶梯价格改革,并召开听证会。新一轮居民用气价格调整即将开始,年底前阶梯气价制度将全面落实。回答5—6题。
5.居民用气将划为三档,第一档用气量按覆盖区域内80%(80%为指导数据,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气量确定,超出第一档用气量的居民家庭将要比以往多掏钱。实行阶梯气价( ) ①将会影响用气量较大的居民用户的基本生活②可以使供气企业提升天然气质量及服务水平
③能够缓解低价政策导致资源供应增大的压力④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居民合理用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10月21日,24位听证人参加了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听证会。下列对本次听证会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价格听证会的组织者是北京市发改委 ②价格听证会的申请者是北京市物价局
③听证会参与者对调整方案作最终决策 ④听证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分别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回答7—8题。
7.央行同时推出降准、降息措施可能是基于( )
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②中国经济通缩形势严峻
③国内资本外流加剧 ④引导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降准、降息措施有利于( )
①进一步阻止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②提高投资者信心,促使股市触底反弹
③促进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增长 ④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减少资金的流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③④
9.面对需求的大幅下降,煤炭行业的恶性竞争开始,产能过剩矛盾日益尖锐。无论是政府救市,还是煤炭企业大打价格战,都是“治标不治本”之策。煤炭行业要想得到救赎,必须( )
①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稳定价格 ②去产能化,推进实质意义上的兼并重组
③禁止国外煤炭不断地进入我国市场 ④开展多元化经营,把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0.9月份经济指标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势头,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的态势没有改变。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坚定发展信心不是无源之水,它来自于( )
①经济结构持续改善 ②对各种经济风险强有力的防范能力
③外汇储备持续增长 ④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下列能直接体现我国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是( )
①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②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工作
③实行积极有效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政策④建立与工作实绩和贡献紧密联系的工资分配机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指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级政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回答12—13题。
12.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要措施。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 ) ①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现代市场体系②提升国力,消除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③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规模,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④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
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 )②提高政府的威信,杜绝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③促进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市场监管④更好地发挥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批准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的议案。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 )
①立法权 ②决定权 ③监督权 ④任免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5.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彰显了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修订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这些修改( )
①贯彻了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要求 ②落实了从严治党、党要管党的要求
③体现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要求 ④防止了以纪代法、越俎代庖的情况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时提出的以“公平、开放、全面、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受到众多国家关注。要实现这一发展理念,需要( )
①增强各国发展能力②改善国际发展环境③优化发展同盟关系 ④健全危机管控机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月10日,交通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两个征求意见稿。回答17—19题。
17.截至10月20日,交通部已收到网站提交的意见、建议2155份,反馈电子邮件和电子信函195封。交通部征求意见的做法体现了( )
①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②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基本原则 ④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有人担心网约专车车辆变更为营运性质,可能使大部分出租车司机和车辆退出,让百姓重新面临打车难的问题。而在一年多的运营实践中,滴滴专车平台通过对汽车、乘客资源的灵活匹配,出行便捷、高效,也让数百万司机获得了工作机会。这表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具有目的性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具有创造性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人的认识与认识对象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态度表明( )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正确的价值判断需要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的④我国政府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综观过去十多年国企“走出去”的诸多案例,成果丰硕收获很多,但失败也着实不少。有些问题源于异国他乡的不可抗力,但有些则是自身的疏忽、误判乃至蛮干。同样的投资攻略,在一国较合适,在另一国则颇为不妥。由此可见( )
①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②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③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④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我国经济必须要经历一个"去产能化"的过程,而与这...学者们主要】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先后在不同场合下发表重要演讲,演讲中留下许多精辟之语。回答21—22题。
21.谈及国家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①意识和物质不可分割 ②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 ④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谈及中英两国并肩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时,习近平表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一引语强调的是( )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公开发表。这篇重要讲话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回答23—24题。
23.总书记强调,“我同几位艺术家交谈过,问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两个字:浮躁。”导致文艺界浮躁的原因是( )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②文化需求的多样性
③文化传媒的商业性 ④文艺创作的多元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祛除文艺界浮躁的是( )
①演员用充足的时间体验塑造的角色 ②脚踩坚实的大地,真正瞄准广大民众
③大力开发票房收入较高类型的电影 ④创作高雅严肃拒绝通俗娱乐的影视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25.(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坚定信心,克难攻坚,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升级。
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比上年同期缩小0.03。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
材料二
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水平排位还很低,家底还不厚实,决不可歇脚停步。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基于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的规律遵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材料三
10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作了报告。他指出,实现“双中高”,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政府要在保基本、兜底线上加大力度,同时发挥好市场和社会力量,切实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坚决整肃不作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结合材料一,指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状况。(8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实现“双中高”。(10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实现“双中高”过程中应有的作为。(8分)
26.(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10月5日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在上世纪60年代末,常用治疗疟疾的药物奎宁已经失效,但疟疾患者却在持续增加。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将目光转向了传统中草药学,发现了植物青蒿中的提取物有疗效。历经380多次实验,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12%—40%。她重新翻查古代文献,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吸引了她的目光,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她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12%到100%,终于发现了青蒿素,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一直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从事科学是十分辛苦的,要有信仰有毅力,但也永远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科学研究充满着魅力也充满着偶然,有的科学家终其一生,只是证明了“此路不通”,而有些科学家则是幸运地站到了苹果树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使中医中药文化走向世界。(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青蒿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认识论道理。(6分)
(3)结合材料,说明屠呦呦获奖对人生价值实现的启示。(10分)
政治参考答案及解析【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我国经济必须要经历一个"去产能化"的过程,而与这...学者们主要】
1、【解析】答案A。粮食丰收,即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下降,即价格下降,故选①。
2、【解析】答案C。粮食加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若在粮食产量减少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直接压低粮食价格,故①不是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③不符合现实情况,故排除。
3、【解析】答案B。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故①排除;农民收入下滑不是生产成本高引起的,故③排除。
4、【解析】答案B。432/(1+80%)=240元人民币;240/6.4=37.5美元;37.5*(1-4%)=36美元。
5、【解析】答案D。用气量较大超出居民的基本生活,①排除;②与实行阶梯气价没有直接联系。
6、【解析】答案A。①②当选,参照教材第20—21页关于价格听证会示例。听证会参与者不是调整方案的最终决策者,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故③④排除。
7、【解析】答案B。降准、降息措施可能是“基于”即现实依据是什么。①④是降准、降息的目的,不合符题目要求,故选B。
8、【解析】答案C。降准、降息可能进一步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故①排除;有利于加速而不是减少资金的流动,故④排除。
9、【解析】答案D。煤炭行业如何走出困境,关键在转型,②④符合题意。
10、【解析】答案A。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不能依赖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故③④排除。
11、【解析】答案C。①不能直接体现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④与开放战略没有直接关系,故①④排除。推进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工作,为外资创造更广的投资空间,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政策,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故②③当选。
12、【解析】答案D。②“消除”不利影响错误;③扩大我国出口规模不符合题意。
13、【解析】答案B。②“杜绝”错误;④表述错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政府。
14、【解析】答案D。审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报告属于监督权,审议批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属于决定权,故②③当选。
15、【解析】答案C。①与材料突显了依法执政不符合;③属于人民政协的职能,故①③排除。
16、【解析】答案A。③“同盟”关系不符合新的发展理念;④属于和平问题,与材料发展问题不符,故③④排除。
17、【解析】答案B。从两个征求文件内容看,反映政府职能部门在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进行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故②③当选。“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①排除;④表述错误,公民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
18、【解析】答案A。“有人担心”属于认识世界问题,不是改造世界问题,故选①排除②;④“总是”表述错误。
19、【解析】答案D。交通运输部的态度不是真理,故①排除;③观点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20、【解析】答案D。“走出去”的过程中存在失败现象并非旧事物扼杀所致,故②排除;失败有些是自身的原因所致,有些是外部客观原因所致,材料中没有反映其根本原因,故③不符合题意。
21、【解析】答案B。引用的古语是说鞋子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适合脚;治理的方法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有利于人民,从哲学上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故选B。①观点错误,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④与题干不符。
22、【解析】答案D。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是说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
摘要: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带来了诸多风险,这也决定了经济放缓的趋势将不是短期现象与此同时,越是进入经济减速期,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任务就越迫切。未来一个时期,扩大消费是关键所在。应牢牢把握消费演进规律,引导科学健康消费,并以文化的繁荣推动消费革命,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而且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的研究,未来我国仍具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条件,为此,一定要深入认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处理好速度、结构、价格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外部条件分析
(一)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虽然有望保持温和的复苏势头,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一些风险性因素也不可忽视。美国虽然在最后时刻达成了提高政府债务上限的协议,避免了债务直接违约,但经历此波折后,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心下降,美国国债被评级机构历史性地降低信用等级,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美国债务问题将更加复杂。欧盟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展。日本伞年的经济增长则仍受地震困扰,如果应对不好仍会影响日本的经济复苏进程。
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正在转变,工业和出口增长难以恢复以往速度。长期以来,尤其是美国逐步经历"去工业化"转向"金融服务化"的产业演变过程中,伴随着其长期低利率的宽松政策,导致以负债方式进行过度消费的问题日益严重。但美国并未因此而出现经济崩溃,这主要是由于存在愿意出口给它并愿意为其融资的国家。只不过近几十年来,这些国家由原来的德国和日本,逐步转变为中国。在此基础上,就形成并维系了"一方是消费的积累,一方是生产和出口的积累"这一"山峰之顶"的危险平衡。这一平衡本质上却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我国逐步明确了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以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赶超。效果是明显的,口贸易量以20%一30%的年均增速增长,由于工业的产业布局更多地瞄准外需,有近一半的工业品服务于出口,工业化进程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推动。
然而,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正在改变。在经历了2016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失衡的矛盾被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也意识到了调整经济失衡的格局对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危机对失衡进行的强制性调整,具体表现为:美国因个人"去债务化"必须要缩减消费,因提高就业水平必须要重拾"再工业化"战略并提出了一轮又一轮形式各异的贸易保护政策。这一背景的变化无疑是深刻的。我国近几十年,工业品生产能力之所以能够急速扩张,并非国内消费力量使然,而主要是建立在全球经济失衡格局下,产品被庞大外需所消化在全球经济失衡逐步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将难以继续高速增长,而相应的生产能力则会出现过剩。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我国经济必须要经历一个"去产能化"的过程,而与这一过程相伴的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减速。
(二)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自2016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虽然经历了一些起伏,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已基本确立。2016年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增长0、4%,企业效益指标表现良好,这预示下半年美国经济上行仍有现实基础。欧元区经济复苏整体强于市场预期,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5%。创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德、法经济增长态势尤其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皇%和2、2%。总体判断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尽管低于预期,复苏的过程也会出现反复,但出现剧烈波动仍属于小概率事件。
这将在总体上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我国宏观经济的内部条件分析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较为强劲虽然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温和放缓的趋势,但工业化、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长等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企业发展经济的能动性较强。目前,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价格调控总体有效,市场供应得到较好保障,社会需求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重点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二)信贷质量总体风险可控在刺激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也存在一些风险性因素,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经济增速放缓过程中,这些风险是否会集中显现,导致经济"硬着陆",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综合现有各方面的情况看,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风险是可控的。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额和地方政府财力的比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三)房地产"非理性繁荣"的背景正在转变相关产能面临过剩风险。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以及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并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住房需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尽管前几轮调控效果并不明显,但白实施"限购"和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来,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投机性需求正在逐步被"赶出市场"。而且,近期多地出现的"微调"、"放松"政策,均被叫停。在这一背景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采矿、钢铁、有色、建材等诸多与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基础上,为了适应这一"繁荣"而形成的巨大产能。这些生产能力,在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的过程中,显然存在着大量过剩的风险。目前,这些行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去库存化"特点,然而,未来面临的将是更加痛苦的"去产能化"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房地产业及其相关行业工业生产部门增长的放缓并非短期现象。
(四)土地收入快速膨胀的背景正在转变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不足将导致投资整体减速或财政风险,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引发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从行业的角度看,投资占比最大的行业主要有i大类,即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近年来大行业合计占比持续保持在81%左右。
(五)影响通胀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下半年,我国通胀形势仍面临着国际局势和国际流动性过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给宏观政策的操作带来一定难度。
(六)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并向下游传导,企业融资、用工成本增加,部分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涨,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
(七)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很重从统计数据看,2016年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遏制产能过剩行业肓目扩张、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结构调整任务,仍任重而道远。
(八)劳动力和资源成本长期处于低水平的背景正在转变,经济发展将面临高成本阻碍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主要依托于低廉而充裕的劳动力和人为压低的资源要素价格。在这一背景下,形成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两高一资"产业,这一方面使得我国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低端链条,另一方面极大地透支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随着人口结构的逐步变化,劳动力市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2016年、2016年、2016年一直到当前,接连出现劳动力供给紧张的现象,而且出现的频率提高程度扩大。这就意味着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原因很复杂,但解决办法恐怕有一条是必须的,即增加工资。劳动力成本在近年来也出现了明显提升,导致了原来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不得不向中部进行转移,这也是我国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过程。
三、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建议
(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效应及全球复苏进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政策要更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二)综合治理物价过快上涨物价上涨较快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之一,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消除通胀的货币条件。要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提高补贴、结构性减税等措施,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提高对低收人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从而保障供给、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并把通胀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三)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度。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建立产业退出机制,促进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与此同时,还要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重点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和产品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2篇:试论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论文摘要继美国次贷危机之后,2016年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对欧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欧债危机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危机,它是政府信用的危机。这场危机的爆发虽然存在偶然因素,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欧债危机的爆发是必然的。欧债危机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先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别从经济结构、外部因素、欧元区制度、历史原因、社会福利制度多个层次进行分析,再从马克思一体化理论和货币理论两个全新的视角,尝试剖析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欧债危机;宏观经济学;一体化理论;货币化理论
2016年11月希腊新总理上台后,发现上届政府隐瞒了真实的财政状况,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随之下调了希腊政府的主权信用评级。2016年4月,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别,从而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此后,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也被相继下调。2016年9月,穆迪调低了法国两家银行的信用评级,欧债危机由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欧洲乃至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市场担忧情绪不断升级。
一、宏观经济角度
(一)欧洲国家经济的结构问题
众所周知,欧债危机始于希腊,接着在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也出现主权信用危机。这些国家自身结构存在问题和经济的失调直接导致了危机的爆发。总体来看,一方面,这些欧洲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平衡,缺乏“生产性”,即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实体经济空心化;另一方面人口结构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加剧,增加了财政负担。以希腊为例,希腊经济结构脆弱,以旅游业、农业和航运业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集中,而制造业基础十分薄弱,电器、汽车和船舶等工业品严重依赖进口,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2016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2、57%,而工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4、62%。同时,政府从国外借来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共福利支出而不是用于发展经济,资金的边际产出很低。低效率的经济运行和增长动力的衰退,终究不能用国家债务来弥补,所以导致了危机的出现,即使是欧元区核心国家也不能幸免。
(二)三大评级公司的不公正评级
从欧债危机爆发到在整个欧元区蔓延的过程中,国际三大评级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均下调希腊政府的主权信用评级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线。接着,在发布欧元区诸国偿债高峰危机警示的非常时期,三大评级机构降低其信用等级;在国际社会和欧盟出台了相应救助方案后,受援国家制定改革计划时,三大机构又进一步降低了受援国主权债务的信用等级。联系之前美国次贷危机中三大评级机构的表现,不得不对其评级的公正性产生质疑。因此在欧洲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评级机构的并不公正的评级,加剧了危机的恶化,对危机的升级有推波助澜之嫌。
(三)欧元区内部制度问题
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1999年1月1日,欧盟国家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的合法货币。欧元区内部存在着诸多不平衡的问题。
首先,欧元区的成立本身就潜藏着分裂的隐患。欧元货币体系涉及多个欧洲国家的利益。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结构等存在差异,仅靠欧洲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缺乏其他行政力量控制,必然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当各国发生利益冲突时,欧元体系自然难以维系。欧债危机的爆发,让世界都看到了这一点。
其次,欧元区缺乏有效的制度或机制遏制国家间的“劫贫济富”的局面。欧元区各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没有利率自主权,也没有调控汇率的能力。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经济地位和不同的利益诉求,采取的统一的汇率相当于各成员国的平均汇率水平。对经济实力强的德国等国家而言,汇率被低估,从而有利于出口;但对经济实力弱的希腊等国家,出口则受到压制。这就会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使欧元区内部存在着财富由穷国向富国转移的机制。但因欧元区没有形成一套对冲机制,最终导致欧元区经济不发达国家不堪重负,率先出现问题。
最后,欧元区制度僵硬,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统一的汇率调整,这是欧元区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同时兼顾各国的需求,只能偏向经济发展成熟的德国等国,而使得边缘国家的经济逐步恶化,经济出现高通胀、低增长现象。例如2002年,欧洲中央银行多次降低利率,实施扩张货币政策,使得德国经济增长加速而导致爱尔兰等国原本很高的通货膨胀率进一步升高。
(四)历史原因:希腊从开始加入欧元区时就不满足要求
德国总理默克尔曾指出,“欧债危机并非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几十年错误积累的结果”。这就是说,欧债危机的爆发是历史原因的积淀所致。关于欧债危机的历史原因,主要包含两点:
其一,希腊等国加入欧元区时潜藏的危机。欧元区成立之初,欧洲各国在短期利益驱使下,通过各种手段修改财政数据,加入欧元货币体系,如希腊2001年希腊为加入欧元区时,使用“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使账面上的10亿欧元债务暂时消失,留下了10年偿还90亿欧元的债务,为危机埋下伏笔。为维护欧元区经济稳定,减小风险,欧盟《稳定与发展公约》规定: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本国GDp总量的3%,债务规模不得超过本国GDp总量的60%。但2016年11月,新上任的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宣布,前希腊总理公布的2016年政府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应由3、7%上调至12、5%,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调为113%,均远远高于《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比例。
其二,欧债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学术界有大量研究表明:欧债危机与金融危机存在着内在联系。在金融危机中,欧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金融机构实施救援,使得财政预算支出水平和赤字规模大幅上升。而但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尽,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的财政赤字已诱发了政府主权债务危机。Reinhart和Rogoff(2016)分析出全球金融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的传导机制:首先是私人债务的激增导致银行业出现危机,政府为尽快从危机中走出,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造成主权债务危机。
(五)高福利增加了财政负担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加上高福利是各政党竞争上台筹码,一些欧元区的边缘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逐渐向德国等核心国家看齐。这些国家并没有敦实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却要努力维持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政府支出和债务不断加大。当借债的规模不断膨胀,而国家却无力偿还债务时,便产生了主权债务危机。
二、一体化理论角度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体化思想出发,欧元区的成立本身就是一种一体化的异化。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体化有三个条件:生产发展、制度协调和意识认同。在生产发展方面,最先爆发债务危机的希腊等国,工业基础薄弱,在金融危机刺激下支柱产业也严重萎缩,生产力水平很难适应欧元区的发展水平;在制度方面,欧元区结构特殊,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同时又缺乏统一的政治联盟作为保障,各个国家的利益争论不断,在没有政治联盟的情况下建立货币联盟,显得本末倒置;在意识认同方面,欧元区各成员国从本国利益考虑,分别设立不同的政策目标,并不存在意识的趋同。因此,欧元区一体化并不满足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生产—制度—意识”三大条件。异化的一体化使得欧债危机爆发后,迅速在欧元区扩散蔓延。
三、货币经济学角度
欧债危机是虚拟性货币时代,政府以实体性货币理论去求解虚拟性货币问题的后果。从历史到现在,各国政府都奉行传统的货币理论——实体性货币理论。但是,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各国的货币都进入了虚拟化的时代。如果人们还是按照实体性货币理论去认识经济活动,自然会刻舟求剑。欧洲各国为了使民众免受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不断地发债,加大各种民生补贴,最终导致政府债台高筑。因此,从货币理论的视角看,欧洲危机的本质是陈旧的货币理论的问题。
第3篇: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摘要:将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结合起来是当前金融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在讨论利率期限结构的基础上,着重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加入宏观经济因素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利率期限结构与单一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以及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关联性的研究。最后,本文就宏观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利率期限结构;宏观经济因素;贷币政策
一引言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等原因,利率作为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价格变量及货币当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观测变量,其在金融市场上所起的杠杆功能显得日趋重要。
对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解长久以来都是金融家和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主题,但是,二者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区别。一方面,金融家主要集中在有价证券利率的预测和定价上,并没有指明利率期限结构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家专注于理解利率、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关系,为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们往往信赖"预期假说",而不管其贫乏的实证记录。结合这两条线的研究似乎是富有成效的,因为两种方式都有潜在收益(Hordahl等,20o6)。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将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进行联合研究的成果,从金融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审视利率期限结构,以此加强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解。本文主要包括加入宏观因素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利率期限结构与单一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以及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关联l生的研究。
二加入宏观经济因素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主要是针对期限结构本身的研究,没有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随着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人们开始重视利率期限结构中包含的宏观经济信息,并尝试将宏观经济变量引入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发现在模型中加入宏观经济变量后,对利率变动的解释度显着增强(KozickiTinsley,2001;陈哲,2016)。
(一)国外研究现状泰勒规则和新凯恩斯理论的提出,引发并促进了加入宏观因素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即宏观一金融模型(Macro-financeMode1)的研究。Kocki和Tinsley(2001),Ang和piazzesi(2016)首次在期限结构模型中加入宏观经济变量并证明这样做是合适的。Ang和piazzesi认为宏观经济变量对收益率起到重要的解释作用,这些变量在期限结构模型中能改善其预测效果,在这一开创之作后,宏观一金融模型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并不断被修正和发展。
Hordahl等(2016),Rudebusch和Wu(2016)将期限结构模型追加到新凯恩斯宏观模型中。Hordahl等构造了一项完全基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动态期限结构模型,模型包括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和短期利率三个关键的宏观经济变量,考虑了短期利率到宏观经济产出的明确反馈。RudebuschWu的建模与前者类似,他们均在建模过程中将定价核心看做是外生决定的,但二者都在供给和需求方程中添加了带有几分任意性的滞后结构。
由于大多数的宏观模型中的关键变量是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短期利率,但是由于这类模型的过度简化揭示了非常有限的有关货币权威性和私下部分(pfivasector)的信息量。众所周知,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是需要大量的数据的,所以,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短期利率难以充分地预测货币政策未来的表现。因此,Bekaert84现代商业MODERNBUSINESS(2016)完善了带有无套利仿射期限结构模型的结构化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框架,与前面所提研究不同,除了通货膨胀、去趋势化的产出和短期利率以外(
此外,学者通过不断修正和完善,将宏观一金融模型进行拓展。例如,Dewachter和Iania(2016)通过引入额外的流动性相关和回归预测因素,扩展了仅包含标准宏观经济因素的基准宏观一金融模型,模型在使用横截面数据修正收益率曲线上,显着优于大多数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宏观一金融收益率曲线模型。Benchimol和FOurcanS(2016)遵循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提出并测试欧元区的模型,特别强调了风险规避和货币的作用。Dewachter等(2016)开发了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模型中同时考虑了经济冲击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通过这一框架来分析欧洲地区通过宏观经济冲击(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利率)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的传播。
(一)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因而有关宏观一金融模型这一领域的理论及建模方面的研究还较缺乏,新起的研究都是基于国外学者的理论及模型框架上进行的。
朱波,文兴易(2016)根据宏观经济结构和微观金融模型的结合方式,对国外新近的宏观一金融模型进行区分,主要分为仅在仿射期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宏观经济变量的简约型宏观金融模型,以及对利率期限结构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考虑的结构化宏观金融模型两种类型。沈根祥,闫海峰(2016)也是在国外文献的基础上,按照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因子来源将其分为内基模型和外基模型。其中内基模型的因子不可观测,其经济含义往往难以解释,而外基模型中的因子为宏观经济变量,模型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孙皓,石柱鲜首次使用宏观一金融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但他们并没有构建新的模型,而是基于Oda和Suzuki(2016)的模型框架,先是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动态过程中的时变宏观经济风险价格进行定量估计,随后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
三、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
利率期限结构中包含了宏观经济的信息,同时,宏观经济因素会对利率期限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
(一)利率期限结构与单一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目前,研究宏观经济所涉及的范围已经相当广泛,主要包括生产、消费、投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选取了最具有代表l生的三个宏观经济因素,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利率期限结构与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情况。
1、利率期限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利率期限结构包含通货膨胀的信息(Mishkin,1990a,1990b;Fama,1990),对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预测功(Ang等,2O06),李宏瑾,钟正生,李晓嘉(2016)通过对中国银行间市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短期利率期限结构(特别是中短端)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变动的信息,可以作为预测变量用来判断未来通货膨胀走势。
但是,不同学者关于利率对通货膨胀的预测功能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Ribba(2016)通过将预期通胀对利率冲击的瞬间响应限制到零,发现短期名义利率不能作为通货膨胀的预测器来解释,至少不是长期预测器。陈鹏,徐炜(2016)则认为10年期与7年期利率差对未来3个月的通货膨胀预测能力最强,利差增大预示着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增大,而陈红霞等(2016)表明市场利差与未来通胀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对未来通胀具有持续显着的负效应。
除了能够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功能外,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Yuksel和Akdi(2016)就探讨了不同通货膨胀对美国利率不确定性测度的影响,脉冲的不确定性对短期和长期利率有负面影响,而结构的不确定性对短期和长期利率有正面影响。
Tillmann(2016)在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内,根据货币传导成本渠道,评估了利率对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更高的利率转换成更高的边际生产成本,并最终成为更高的通货膨胀。
Hagedom(2016)根据预期和全可信度下的标准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模型预测,名义利率应该下降以实现低通货膨胀目标,而实际利率大致维持不变。Ehrmann等(2016)使用高频率债券收益率数据来研究欧元区的通胀预期,发现更低的长期利率,更高的稳定性,以及更好的锚定反应,能够大幅增加长期通胀预期的锚定。Wright(2016)提供了期限溢价,通胀不确定性和二者关系的跨国实证证据,这些证据表明长期通胀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收益率曲线斜率向上进行解释。
2、利率期限结构与实际经济增长的关系。关于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早在Estrella和Hardouvelis(1991)就通过美国季度数据,证明log期和3个月期的国债收益率之差能够很好地预测未来的消费、投资和产出情况。Haubrieh~Dombrosk(19%)通过研究说明利差对GDp增长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走势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孙皓,石柱鲜,2016),利率期限结构是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的"指示器"(孙皓等,2016)。
于鑫(2016)认为长短期利差对我国未来经济变化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但利差的边际预测效果较差。况山(2016)研究发现银行问市场不同长短期利差结构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的预测能力不同。其中,2年期国债利率与同业拆借1天的利差对一致指数解释力度较强,且一致指数与利差呈负相关关系系,利差越大,未来10个月的一致指数越小。陈鹏,徐炜(2O09)则认为10年期与3年期利差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最强,利差增大预示着未来经济的增长。此外,利率期限结构对还能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预测,孙皓,石柱鲜(2016)研究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变动能够较为稳定地指示未来3个月的经济周期波动状态。
最新的研究由Favero等(2016)等做出,他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状态空间模型框架,用来分析无套利和大型信息集的预测功能,发现非套利模型在较短的期限较短的范围内更有用,大型信息集则在较长的范围和较长的期限内更有用;收益率曲线模型可以利用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测宏观经济。
3、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大量文献都表明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利率期限结构中蕴含着货币政策信息(徐小华,何佳,2016;郭涛,宋德勇,2016),通过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中央银行可以获得金融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以及利率变化的预期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同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它的具体操作和传导机制对利率期限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Dai和philippon,2016)。另外,贾德奎(2016)还从货币政策透明度角度上进行研究,发现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更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和形成稳定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
不同期限利率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同,货币政策对我国短期利率的影响要远大于对中长期利率的影响(刘海东,2016)。货币政策对期限结构不同因子的影响效果也具有显着差异,孙皓,石柱鲜(2016)表明货币政策作用下,利率期限结构水平和曲率因子减小,而斜率因子增大。在货币政策的宽松期和紧缩期,面临货币政策从紧金融视线IFinanciatView的冲击,水平因子的响应分别为正向和负向,而斜率的响应均为负向;当货币政策由宽松期转向紧缩期时,水平因子变大,斜度变小(潘敏等,2016)。但是沈根祥(20l1)的研究指出,货币政策和利率期限结构之间的短期动态影响表现出非对称,即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反应较为迟缓,但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变化反应敏锐。而长期均衡关系则表明,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有显着影响,但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央行的利率调控目标不敏感,不能形成明确预期。
(二)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关联性的研究除了分别研究利率期限结构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外,国内外学者也尝试着探索利率期限结构与多种宏观经济因素间的动态关系,从整体上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胡雪琴,陈勇(201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国债市场的三因子动态模型,分析利率期限结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三者的关系。Reschreiter(2016)研究货币政策制度的转变对英国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目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货币政策改变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实际利率的均值回归水平下降,实际利率的波动性也降低了,实际利率偏离均值的持久性则增加了。OrphanidesWei(2016)则探索了宏观经济结构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表明实际GDp增长、通货膨胀和名义短期利率的递归估计的VAR产生与调查预测更为一致的预测。
宏观冲击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也引起学者的关注,但宏观冲击对不同期限利率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货币冲击、供给冲击和价格冲击对短期利率具有持续显着的影响,而对长期利率则没有显着作用(刘金全等,2016)。同时,不同类型宏观冲击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也不一致,于鑫(2016)认为利率的水平因子受价格水平的影响最大,货币政策变化主要引起倾斜和曲度因子的变化,但季绍波等(2016)~认为货币政策主导水平因子变化,实际经济变化才是倾斜和曲度因子变化的主要原因。孙皓,石柱鲜(2016)模拟了宏观经济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冲击效应,认为宏观冲击长期对利率期限结构的整体水平具有明显影响,而对坡度的影响仅在短期内有效。
四、研究评述和未来研究展望
宏观一金融模型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利用宏观经济信息提高收益率曲线的预测能力;二是研究实际的金融、经济问题,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了解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判断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变化趋势,从而对政府债务进行优化管理,制定并实施进一步的货币政策。将宏观经济因素与利率期限结构联合进行分析也是为了获取更多有关收益率曲线的信息,以便为进一步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国外研究起步早,成就较多,而国内研究相对滞后,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深入的方面。
首先,可以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宏观一金融模型,同时在模型中深入具体政策的应用。其次,由于在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时,选取的变量仍主要集中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上。因此,可以考虑从其他宏观因素人手或联合更多经济变量进行研究,以获取更加充分的信息。最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作为主流宏观数量分析工具,能够为宏观经济因素与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国外学者将其应用于利率期限结构中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国内应用该模型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基于动态随机-般均衡模型来对利率期限结构进行相关的研究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4篇:探析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课题研究式教学的运用论文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研究式教学课题研究
论文摘要课题研究式教学以来源于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培养学生经济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经验,系统介绍了宏观经济学教学应用课题研究式教学实施过程,并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经济学分析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问题导向性,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应用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有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例如曼昆和保罗·克鲁格曼,往往是在大学和政府机构交叉任职,这表明了宏观经济学确实是一门来源于国民经济运行和管理的实践性学科。由于宏观经济学涉及到复杂多样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发展完善中,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相对于国外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多经济问题不同于国外,例如房价、消费者物价指数等等,往往具有特殊的发生背景和形成特点,按照一般经济学原理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而我国高等院校多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宏观经济学基础课,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薄弱,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这又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真正培养学生们经济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研究性教学,可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经济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式教学尚无明确定义,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认为研究式教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式教学指的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研究性地教,研究性地学,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它的特点是适用的普遍性。狭义的研究式教学则是指就某一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增强学员素质,提高学员能力为目标,以研究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们很难将两种方式截然分开的,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一、课题研究式教学实施过程
高等院校教学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而体现高校教学工作的直接标准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性直接表现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在校期间扎实的以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下面,结合我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式教学谈谈个人体会。
1、课题选择。这里的课题选择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要充分结合教师学期内承担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研究目标都要与你所要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有关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承担的宏观经济学课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教学本人承担的研究课题,例如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学校立项课题、部级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承担的委托课题等;二是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当前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例如,房价问题、人民币汇率、债务危机等。对于前者,由于教师本人自己承担的课题,熟悉本领域发展前沿和存在的问题,能够较好把握课题范围和发展方向,因此,一般也是由教师本人确定课题方向,让学生们在已有范围内自己选择;对于后者,这些课题都是学生们自己自由选择下来的,学生之间的水平和经验差异较大,影响到所选课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必须参与到最终课题的选择确定上来。我往往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开题报告,让学生利用短短几分钟时间汇报一下自己选题的原因和想法,教师在这方面必须控制好课题难度,课题是否与课程相关、是否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就可以大致确定本学期展开研究式教学所需的课题了。
2、课题调研。研究式课题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成员不超过5名。调研需要提前布置,因为在学期初已经就学生负责组织的课题了,在确定教学日历、教学进度安排、考核文件时就应该将课题研究工作结合进来。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研究基础,经验缺乏,教师应就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研究工作过程、关键环节,特别是前期的文献资料搜集、资料归纳、问题提炼是必须重要讲解的。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组织进行课题调研的途径包括:一个是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部分资料绝大多数是与数据等实证资料;另一个是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图书文献,同时到中国知网等专业性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也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积累初步经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一定基础。此外,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我们还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调研,例如组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
3、课题讨论。课题分析讨论是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讨论的具体形式、时间安排、点评均由教师主导。在实际组织过程中,首先由教师介绍课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前沿课题发展,重点放在目前研究现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可能的创新方向上,然后要求每个小组组长汇报本小组研究过程、研究内容、提出问题和介绍观点,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意见,其他同学就此课题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教师在此阶段发言要少,把更多机会让给学生。但教师在此阶段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主要有:调控学生发言,控制课堂时间,让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机会表达思想,并让发言集中在学术层面;引导学生发言,启发那些在发言和表达思想上有一定困难的研究生,同时就有关背景知识可做进一步补充;发现问题。研究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技术途径一般而言都不可能是成熟的,教师应及时发现研究生所提技术途径所存在的问题,促使其做进一步的思考。讨论局限于课堂上,学生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交锋都可以通过网络学堂“研究式教学”专栏发布出来。个人的研究文章也在这个期间完成,字数可规定1000字以上。小组集体研究成果和个人研究成果均通过网络学堂“研究式教学”专栏发布出来。
4、课题总结。经过上面充分讨论交锋,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负责的课题显然有了充分的知识积累和信心,这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课题研究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教学,因此,我们要在最后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首先要肯定目前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进步,特别是要表扬那些能够运用教学课程中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还有能够不囿于已有理论观点大胆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在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时,必须要始终将学生的思考出发点拉回到教学内容上来,例如,我们讨论灾害影响有益还是有害时,可以归结于人们对GDp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从中发现GDp局限性。通过由实践到原理的循环反复,让学生恍然大悟,或由于英雄所见略同而带来极大成就感,所以这些方式适合于学生感性、好奇
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们更加重视对课程中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
二、课题研究式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极其丰富,而其所联系的社会经济问题更是复杂多变,包罗万象,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研究式教学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独依靠一两个教师承担起来,是不可行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团队,在团队中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研究方向和科研基础,有的可能擅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析,有的可能更喜欢研究汇率问题,有的擅长于计量模型分析。实践证明,不同专业背景、研究经历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的效果会更好。
2、加强教师科研工作。宏观经济学课题研究式教学难度要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它要求教师要承担起比平时更多的教学备课任务,不但要熟知教材上的内容,还要熟悉掌握本专业发展前沿问题,了解最新的研究文献,并对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对问题有自己的观点,能够从实践中发现经济学原理的根源,对学生的研究内容、分析方法、观点建议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既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研究空间,又不能任由学生发挥,要时刻体现教学要求。显然,这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教师没有或很少承担、参与课题研究,就不可能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深化自己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上就不能有创新,就会大大降低研究式教学的实际效果,导致学生消极参与。
3、加强研究方法指导。在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实证分析法,为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三方面:第一,在课堂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经济变量定义。第二,注意假设条件。我们都知道假设是一种理论所适用的条件,任何理论离开了假设可能就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了。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习惯于现成的答案,满足于对结果的记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假设的重要性。第三,关注不同理论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在经济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意义,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4、注意激励与疏导。大学生承担课题研究,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体现在求知欲强烈,有热情,缺点是经验缺乏,方法不得当,有时由于遇到困难和挫折,情绪低落,缺乏耐心。还有就是个别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发言不积极,不愿意接触社会实践,只对理论学习很感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时,要针对学生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设计实施方案和应对措施,根据参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征等,对以前研究活动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同时,要对课题研究的外在环境利弊进行分析,提高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减少学生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既要辅导学生有关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又要指导与被调查者接近和交谈的方式等。在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征询与课题有关的zhèng fǔ 部门、企业和社会专家的意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为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便利条件,建立更多针对学生研究课题的调查渠道。
三、结论
课题式研究教学是一种将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经济学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会以及基于目标达成的问题解决。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课题式研究教学选择教学内容作为研究课题,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将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过程,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共同促进、共同成长的良好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郭金林。论教师在高校文科研究式教学中的主导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02)
2喻国华。研究式教学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6(06)
3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6(12)
4高继红。解读研究式教学模式——对“专题研讨小组”式和“课题制”教学法的比较分析J。理论研究。2016(01)
5何丽君,何丽霞。高等学校研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6(04)
第5篇:宏观经济约束下完善增zhí shuì立法的路径选择摘要:继2016年增zhí shuì全面转型之后,增zhí shuì立法和增zhí shuì“扩围”改革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增zhí shuì发展历程和制度改革的特点分析,发现我国增zhí shuì改革与宏观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体系密切相关。因此,在宏观形势约束下,我国只能以提升增zhí shuì的法律级次为改革重心,“扩围”等制度完善问题应采取循序渐进方式,其改革成果应通过法律修正案的方式逐渐确认。
关键词:宏观经济约束;增zhí shuì;立法
2016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增zhí shuì等若干单行税法”列入任期内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意术行政府将致力于有关增zhí shuì立法的议案工作。学术界经过十余年的讨论,对于增zhí shuì立法问题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增zhí shuì在税制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立法法》的要求,依据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提高其立法级次势在必行。但由于增zhí shuì制度的复杂程度突出,具体到操作层面,提升其法律级次遇到了发展瓶颈。从法理学角度看,税法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税收法定主义,其功能在于保障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保证税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因此,一部完善的增zhí shuì法应具备普适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这就在原则上要求增zhí shuì制度应是稳定和完善的。但与发达国家实施的较为成熟的增zhí shuì制度相比,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存在税基偏大、征税范围偏小等问题。2016年,备受瞩目的增zhí shuì全面转型基本解决了税基偏大的问题,但同时,增zhí shuì征收范围过窄问题则成为瞩目的核心问题。
税收理论表明,增zhí shuì的独特机制在于购进扣税,征税范围越大、销售抵扣链条越完整,增zhí shuì的税收中性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功能才能凸显。因此,从税制完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实施的增zhí shuì制度依然存在征收范围不规范、征收链条不完整等问题,为了完善税收链条机制、更好的实现税收中性,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改革任重道远,扩大增zhí shuì的征税范围(简称“扩围”)是今后增zhí shuì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加快增zhí shuì的“扩围”进程,制定一部普遍征税的增zhí shuì法具备其理论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行性。但扩大增zhí shuì覆盖范围涉及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根基,在未决定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做出重大调整之前,“扩围”之事不宜进入操作视野。结合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一步到位”的改革难度比较大,更多的学者主张增zhí shuì全面转型应分阶段循序渐进,待条件成熟时将增zhí shuì全面取代营业税。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增zhí shuì立法的发展瓶颈在于增zhí shuì的制度改革。因此,本文拟通过梳理我国增zhí shuì3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制度改革的特点,判断出增zhí shuì的进一步改革趋势,结合当前立法的紧迫性,提出更符合国情的我国增zhí shuì的立法路径选择。
一、宏观经济约束下增zhí shuì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
(一)宏观经济约柬下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分别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按其销售(营业)收入征收工商税和工商统一税,然而这两个税种“道道征税、重复征税”的特点阻碍了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生产的扩大,已经不再适合改革开放的需要,增zhí shuì开始受到重视。1979年我国开始引入税并进行试点,198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增zhí shuì条例(草案)》,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增zhí shuì制度。它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然而它并不是发达国家盛行的增zhí shuì,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1993年底我国进行了以增zhí shuì为核心的规模宏大的税制改革。由于当时存在通货膨胀、财政收人不足、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等问题,为了配合1993年起实施的紧缩型宏观调控政策,增zhí shuì改革选择了生产型,以达到抑制通胀、约束需求和筹集税源的目的。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生产型增zhí shuì的弊端逐渐显露,增zhí shuì转型开始进入实际操作层面。2016年9月,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的战略方针,为了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增zhí shuì转型被视为一项财税刺激政策被提L日程,2016年7月1日,我国首先允许东北三省的八大行业对购进固定资产抵扣增zhí shuì,由此拉开增zhí shuì转型试点序幕;为了实施“中部崛起”战略,2016年7月1日,试点范围扩大到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八大行业,旨在鼓励试点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一82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2016年7月1日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成为支持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税收政策。2016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面临国际市场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双重考验,为了平抑我国经济波动,减轻企业投资负担,拉动内需,政府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结构性减税”,2016年增zhí shuì全面转型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而推开,通过转型所带来的减税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二)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的改革特点和下一步改革趋势。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的改革特点。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改革和宏观形势密不可分,其改革进程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增zhí shuì改革受限于当时的宏观形势。在过去30年中,增zhí shuì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是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改革战略的刺激手段,说明了我国增zhí shuì的改革步伐受限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此外,增zhí shuì的发展还受财税体制的影响,1994年生产型增zhí shuì便是在充分考虑当时税收征收管理现状、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水平、纳税意识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第二,增zhí shuì改革循序渐进、谨慎前行。增zhí shuì与商品(或劳务)的交换密不可分,这就决定了增zhí shuì的征税范围十分广泛,从而对国民的财产权益和国家的税收利益影响巨大。回顾2016年以来的增zhí shuì转型步伐,可以发现,税制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从区域优惠到全国统一、从部分行业到全行业、从控制退税到全额退税的循序渐进的改革进程。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增zhí shuì改革持谨慎态度,改革步伐缓慢,以避免重大变革带来的不利影响。
1、增zhí shuì制度的改革趋势。单从增zhí shuì制度的完善来看,增zhí shuì转型完成后,调整征税范围成为下一轮增zhí shuì制改革的重点。从理论上说,增zhí shuì最优的征税范围应包括所有创造和实现增值额的领域。而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的征税范围仅限于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其他服务业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因此增zhí shuì的“扩围”势必牵扯到营业税的改革,面临技术难题和体制难题。其技术难题如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税率设置、减免范围的确定等尚可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来合理设计;而体制难题却是我国进行增zhí shuì“扩围”的最大障碍。_6在分税制的大背景下,增zhí shuì是中央地方共享税,由国税机关负责征管;营业税是地方税,由地税机关负责征管,增zhí shuì“扩围”需要面临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和税权关系的重大调整。
鉴于此,结合我国增zhí shuì制度改革特点及我国国情决定了增zhí shuì的“扩围”改革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改革进程会结合经济发展对增zhí shuì制度的要求、充分考虑我国税收管理体制以及税务机构改革的实际情况、综合税收征管现状等各方面因素,循序渐进,分步扩大增zhí shuì征税范围。因此,增zhí shuì制度的“扩围”将是一项长期工作。
二、提升增zhí shuì法律级次具有现实紧迫性增zhí shuì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如此重要的税种,自1994年以来一直以税收制度的形式存在,l6年的改革发展只带来税制和税收征管的不断完善,其法律地位没有任何改变。
年增zhí shuì全面转型改革不仅标志着我国税制改革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加快增zhí shuì立法进程提供了契机,增zhí shuì由暂行条例上升为正式法律的迫切性已经摆在面前,提升增zhí shuì法律级次的任务非常迫切。
(一)依法治税方略要求我国尽快提升增zhí shuì的法律级次中共十五大至今,依法治税已经成为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权益的需要。在依法治税原则指导下,我国税收必须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就要求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税收法律体系。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体系并不健全,税收实体法仅有《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两部法律;税收程序法仅有《税收征管法》。与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相比,我国税收立法工作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我国一些主体税种的法律地位,如增zhí shuì等依旧停留在暂行条例和行政规章层面,法律级次较低,当前的税收立法同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要求不相适应。而增zhí shuì立法则有利于形成我国税收法律的基本框架,提升我国依法治税的国家形象。其一,增zhí shuì立法后,半数以上的税收收入具有坚实而稳定的法律依据,而不是变化频繁的暂行条例。其二,增zhí shuì立法后,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基本得到法律保障。因为增zhí shuì对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流转额课税,有利于国家及时、稳定、可靠地取得财政收入,基本实现了税收效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所得额征税,按照纳税人负担能力(即所得)的大小和有无来确定税收负担,对于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缩小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具有特殊的作用,实现了税收公平的目的。
(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我国尽快提升增zhí shuì的法律级改革开放初期,受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制约,依据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和1985年全国人大先后两次授权政府改革工商税制和发布试行有关税收条例(草案)的决定,我国立法机关授权政府可以在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方面颁布暂行条例,在取得经验、条件成熟之后再按程序将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这种情况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形势,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时隔十余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机制越来越完善,税收通过影响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了减少税制变动带来的经济扭曲,就对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提出了要求。
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增zhí shuì庞大的筹集收人功能牵涉到众多纳税人的切实利益,因此增zhí shuì的立法问题成为我国税法完善的重中之重。
我国现行的增zhí shuì制度是由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税务主管部门发布的行政性法规组合而成。一方面,其法律级次不高,不符合国际惯例,影响投资环境和吸引外资,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它们变动比较频繁,干扰纳税人的预期。加快增zhí shuì立法,一方面保证了税制的持续性和内在稳定性,避免频繁变动给绛济带来的扭曲;另一方面,稳定的税制增强了纳税人对税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其经济彳了为可做出适当调整,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怏发展。
三、增zhí shuì立法完善的路径选择以上分析表明,增zhí shuì制度完善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而提升增zhí shuì的法律级次则具有现实紧迫性。通过综合衡量,存宏观经济约束下,我们得出完善增zhí shuì立法的路径:提升增zhí shuì的法律级次,确认以往的改革成果,并可以法律修正案的形式予以确认。冈此,增zhí shuì法的内容为现行增zhí shuì制度,具体到操作层面,则是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其他规章制度进行整合,一并提升其法律级次,形成增zhí shuì法的主体内容。此外,增zhí shuì立法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从法理学角度来看,增zhí shuì法应规定基本原理和其他原则性问题增zhí shuì立法需要体现增zhí shuì的基本啄理和相关经济规律;强调增zhí shuì的“中性”特征,避免为解决一时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任意变动。保障税法的稳定性。增zhí shuì法巾还应对增zhí shuì制度的改革方向做出原则性规定,以保障税法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二)从税收角度来讲,增zhí shuì法应留出一定缺口,做出适当授权其一,当前增zhí shuì制度并不完善,存未来较。长时期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扩围”等改革事项可授权国务院以试点或暂行条例的形势逐步展开,待改革成果成熟时再以修正法案的形式确认。其二,增zhí shuì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税种,其本身就具有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在保持法理视角的稳定性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考虑到税收内在的宏观凋控功能。考虑到未来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建议通过立法授权的方式预留调整空间,以应对实时变化。如,我国的出口退税一直作为一项财政激励制度,通过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在鼓励外贸出口、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出口退税机制可以作为一项宏观调控措施,需在经济形势发生改变时予以及时调整,因此可在增zhí shuì立法时单独将出口退税立法权授权给国务院,并将授权的时间、范围、内容、监督机制等予以详细规定,这样既满足了出口退税的调节经济功能,又能将其纳入国家监督机制下,更好的保护纳税人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守文。增zhí shuì的“转型”与立法改进J。税务研究,2016,。
2叶珊。论增zhí shuì法的法体例。税务研究,2016,(8)。
3高培勇。增zhí shuì转型改革:分析与前瞻Jj。税务研究,。(8)。
4王金霞。扩大增zhí shuì征税范围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6,。
5李建人。增zhí shuì的转型与转型巾的增zhí shuìJ。财经问题研究,2016,(2)。
6汪德华,杨之刚。增zhí shuì“扩围”——覆盖服务业的困难与建议。税务研究,2016,(12)。
7蔡吕。对增zhí shuì“扩围”问题的探讨。税务研究,2016,。
第6篇:关于经营城市的思考我国的一些城市在市场经济下,在探讨自身的发展、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时,提出了如何以城市为单位,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操作或运作城市整体国有资产的问题。目前,经营城市的实践活动已在一些城市展开并取得成效,由此引起了人们对经营城市的关注和研究。
那么,什么是经营城市?为什么要进行经营城市?经营城市主要有哪些方式?本文将对此做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经营城市的概念和意义
一般而言,经营城市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市场规律和市场化的方法解决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满足居民对城市环境的各种需求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城市政府通过运作城市内的土地、房产、市政设施及其延伸的无形资产等各种资源,使城市获得迅速发展。这些运作包括城市发展的各种谋划、规划、开发、建设及至管理等等。
经营城市包括三个要点:一是谁来经营城市?二是经营什么?三是如何经营城市?关于经营城市的主体是谁?现阶段在我国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各级城市的政府,因而经营城市是政府行为;关于经营什么?即经营城市的客体是什么?这个客体其实就是“城市资产”,它包括城市中的土地、房产、环境、市政设施等有形资产和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等无形资产;有学者把城市资产归纳为自然生成资产(土地等)、人工资产(如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和延伸资产(如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的冠名等)三大方面。关于如何经营城市?经营城市是城市政府依据有关法律,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对所掌握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名义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进行市场运作。
当然,还需要明确一点,就是为什么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加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从实际运营的效果看,经营城市的确解决了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资金缺乏、建设效率不高等问题,对当今中国城市建设来说不乏是一种新的思路与行为。
经营城市不是人们心血来潮、随心所欲的炒作,它的产生有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市场经济要求进行经营城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完善,城市建设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经营城市也就被提出来并加以实践。
从目前看,经营城市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第一,经营城市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
政府转变职能、政企分开一直是较难的问题,然而,经营城市这一方式却给城市政府带来了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城市政府采用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经济杠杆管理模式。我国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城市政府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如何把这些资产的效用最大化的发挥,成为城市政府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营城市就是城市政府运用一些经济手段,解决城市建设发展问题的新探索。
经营城市要求政府必须从过去对企事业直接插手的微观管理转向对城市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转向对城市设施、生态环境的整体化的经营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实现城市整体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营城市是城市经济由僵化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行为方式由微观模式转向宏观模式的具体表现。
第二,经营城市有利于建立集约经济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上讲,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单纯的生产生活便利、经济化,而且还包括全社会降低交易成本、居民精神物质环境质量全面提高等方面内容,并以城市发展带动其所在地区的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使城市真正成为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这也是城市经济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经营城市的方式必须从资金、实物等要素的单方面经营转向物质资本与知识、信息、人才、文化、生态相结合的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经营上来。从发展上看,人力资本、知识信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将会逐步超越传统的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所以经营模式、经营的方向、广度、深度也必然发生很大变化,城市政府必须从单一的物质资本经营转向人力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经营并重的方向上来。
“入世”之后,在经营城市的范围上,城市政府也要从城市内部为主转向城市所在地区、全国及至全世界寻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经营城市是塑造城市竞争力的快速、有效手段。
第三,经营城市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城市资产,开发城市资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的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会发出新的价值光芒。对这些资产进行聚集、重组与运营,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发展城市,来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不失为一个良策。可见,经营城市的理念,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资产观念发生深刻的转变,而且使人们对城市发展和管理的观念产生深刻的转变。
第四,经营城市有利于城市摆脱建设资金的困境
城市建设由于它的投资大、周期长、公益性强的特点,长期以来都是政府的一大包袱。而且,随着人们对城市品位和城市功能完善要求的提高,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更加庞大,而单纯依靠城市财政的老路子搞城市建设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抛弃城市建设只有政府投入、居民无偿使用的旧模式,走经营城市的新路子。城市政府依据掌握的可控资源,对城市资产进行运营,开辟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城市建设既可以由政府投资,也可以由企业、个人投资;既可以运用内资,也可以引进外资。总之,就是要改“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改政府“一方包建”为“全民共建”,进行多元化开发建设。
对于城市资产的运营,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是依据经济规律和有关规定进行运作,就可产生良好的、巨大的效益,为城市发展带来急需的资金和财力支持,加速城市化进程。
二、经营城市的主要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展开,每个城市都在探索城市建设、发展及其资金来源问题,而经营城市就是探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模式。
经营城市的具体运作方式有:
1、利用城市规划指导开发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体安排,它全面地、科学地展示了城市空间各个层次的发展前景及其分工与作用,由此勾勒和塑造出不同区域、不同区位、不同地区的预期增值,直至构造出其各自的宜人居住、宜人工作、宜人娱乐休憩的自然与人文协调景观。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城市,如实行土地利用的招标竞争,即可以为城市发展建设置换一笔可观的资金。利用城市规划这一有力手段,这可以说是经营城市最根本、最有效、最富吸引力的方式、方法。
2、利用招投标方法
招投标方法常用于工程建设中,而经营城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资产的价值。具体说来就是对拟开发地段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房产开发建设权、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水、电等)运营权、广告设立权、公共服务经营权和公共设施(公交站点)冠名权等资源进行公开出售,从而使资源、资产变现,置换出投资开发建设资金。
3、利用外资形式
将外资导入城市建设的领域,是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山东省济南市采用这种方法,同以色列的泽威集团就建设城市中的现代化主体停车场及经营、管理达成协议。外方投入资金、设备,中方提供停车场地,停车位置空间和其他相关用地,从而最终对城市交通做出统一开发建设与系统经营管理。这在全国是第一个范例,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和相关文件已报送国家计委立项待审批。另外,该市还与外商联合开发“阳光花园”,此项目由香港新世纪有限公司、香港舜兴实业有限公司同济南市阳光置业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济南新世界阳光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该项目启动顺利,已于2000年11月19日奠基,列入国家建设部首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4、利用内资形式
除了利用外资形式外,国内资本市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尤其是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国内资本市场日益雄厚,市场机制日见完善,国内资本(游资)市场已成为一块亟待开发利用的领域。一些城市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山东省济南市对当地的内资加以利用,该市与鲁能集团联合开发建设南苑小区。总投资达100亿元,成为济南市城市建设史上一次投资最大的开发建设项目。这是大企业集团参与城建,进行连片土地整体开发的大胆尝试,将对未来的城市建设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5、利用公开拍卖方式
这种方法是对城市中若干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等进行公开拍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置换(筹集)新项目的建设资金。例如山东省泰安市为吸引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打破政府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拍卖和出让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权。2000年该市城区沿街改造,建设公厕,政府决定采用土地无偿使用30年,免收一切行政收费,各种入网费、增容费减半征收,并允许同步建设1-3倍面积的商业用房等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个体私营经济成份参与,经过不长时间即吸引1亿多元社会资金,建设、改造公厕2196个,彻底改变了该城市反映极为强烈的公厕脏、乱、差的面貌。再如,2001年3月开发建设的泰安市东岳大街西路综合改造工程,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先行把规划区内,道路两侧土地全部征为国有,做出先期土地储备,待经过一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使土地增值后,再通过整片划拨、出让给市国资公司,市国资公司对其进行综合开发,立体建设。通过此项开发,市政府即收缴市政配套费4亿元,土地出让金1亿元,不仅获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还获得3、8亿元的利润。莱州市仅在近几年的拍卖城市公用设施广告发布权、城市公交线路使用权方面,就实际增加财政性收益6000多万元。其他地方还有拍卖公路收费站等做法。
6、利用资产置换方式
这种方法是指用现有的城市资产的产权(实际上还有巨大潜在的价值),置换出投资资金,用以加速城市建设或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这种方法对于盘活许多闲置的国有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的运转效率,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上海市利用这种方法,在老市区内,对部分产业实行了“置地换业”,使原来拥挤在狭小市区内的一些企业,由此获得了新生,产业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城市的资产尤其是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增值,原来依靠行政手段也难以办成的事,如今凭着资产置换得到了解决。
以上经营城市的几种方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做出归纳,不仅难以概全,而且这些不同的经营城市方法在有些方面可能会出现重叠和交叉。随着对经营城市认识和实践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经营城市的方法出现,会有更科学的归纳和总结。
三、经营城市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目前,经营城市正方兴未艾,但在其积极地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矛盾有:
1、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同城市化加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许多城市包括大量的小城镇都在大力推进自身城市的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的品位,不断完善城市的设施,由此经营城市的范围日渐扩大、手段也日见丰富;相对于此,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则表现的相对缓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的要求,制约了经营城市的发展。
2、经营城市的扩展性与城市资产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营城市理念越来越受人关注,不断加大的市政建设为经营城市提供了用武之地;但城市资产的划分、分割及其价值不清,甚至权属不清,影响了经营城市手段的发挥。
3、经营城市的收益性与城市消费者的承受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许多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和提高,需要加大投入。经营城市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有资源、较快见效的方式,当然采用方式不可避免会引起部分市政设施由于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而提高收费标准,也就是不再会“无偿使用”,从而产生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与城市设施舒适度之间的矛盾。
主要问题有:
在经营思想上,政府是经营城市的主体,这一观念尚未确立起来;在经营体制上,城市中的“管养合一”体制尚未破除;在经营对象上,比较严重地存在着重视物质性资源利用,轻视社会性资源(文化、品牌等)经营的情况与现象;在资源经营上,存在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与闲置浪费并有的现象。
四、开展经营城市的思考
1、开展经营城市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经营城市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这不仅是经营上的需要,更是拓展城市建设方式的需要。观念可以使人增强信心、激发创造力。因此,转变观念不可忽视。对于经营城市来说,一是改变城市基础设施“无偿使用”的观念,形成“有偿使用”的观念,视市政基础设施为“特殊商品”;江西兴国县就抛弃了城市建设“从属地位”、“非产业化”的旧意识模式,确立了城市建设“产业化”、“商品化”的经营新观念,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将路、桥、土地、绿化、供水等变成商品,鼓励外资、民资参与城市建设,并把城市管理权、保洁权推向市场,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安排了就业,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山东省莱州市把城市资产视为宝贵的国有资产,改变了过去一提国有资产就习惯于把眼光盯在国有工商企业上,而忽视城市这一特殊资产观念,把城市发展的着眼点由单纯投入型向经营投入型转变,结果使城市的有形、无形资产得到升值,城市的品位得到提升,城市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改变城市资产由政府“独家管理”的观念,形成“多家管理、开发、发展”的观念;三是改变“等钱开发建设”的观念,形成“借力开发”的观念,开放某些收益前景好的市政设施项目,允许国内外投资者进行开发、建设;四是改变城市规划属于纯“技术规划”的观念,变成为“社会经济规划”的观念。长时期以来城市规划总是以工程技术、建筑艺术
为出发点,对规划的社会化、经济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体现。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个真正科学的总体规划本身就是一个“金矿”,就是财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在继续重视工程技术规划、建筑艺术规划的同时,必须树立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观念,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掘富、致富功能!
总之,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实现把城市资产视为公益财产到可经营化资产的转变,把城镇建设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到资本经营的转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城市资产中的无形资产部分应格外关注和开发,如莱州市仅就拍卖一专项资金的“存款权”上获得680万元的收入。
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塑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至关重要。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政企分开”,按照中央的要求,政府从企业经营的所有领域退让出来;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以切实提高政府的管理运作能力,真正“精兵、简政”,实行组织领导机构的少层次和权力下放,“小政府,大服务”;三是改造和提高政府信息化能力;深化城市规划的变革,为经营城市提供依据。
2、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深化改革
首先,改革市政设施的经营机制。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与运行方面,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其次,改革城市建设的投资体制。开放市场,允许国内外投资者公平进入城市市政建设领域;三是挖掘盘活存量资产,以资产换资金,以资金建设施;四是扩大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有偿服务范围,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合理补偿;同时改进行业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3、开展经营城市需要掌握资本运营
经营城市,即从市场经济思路考虑并运作城市资产,使其货币化、资本化,以获得合理的收益。这就要求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按经营的意识、机制、主体与方式,对资产进行资本化、货币化,进而进行集聚、重组、营运,使其得到重新配置与优化组合,这就是国外惯常采用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方式主要有:变基础设施无偿投入为有偿投入,变政府独家投资为社会多方投资,成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和投资公司,实行路、水、电、气、房地产综合成龙配套开发,吸引内外商投资于城市建设与发展。
4、开展经营城市需要做好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既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的全面部署和安排,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空间上的制高点。因此,它就成为经营城市最重要的依托。城市规划描绘了城市发展的前景,经营城市则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城市总体规划的质量较高,科学合理,它就为城市建设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营城市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托;否则,一旦其规划质量不高,或出现重大失误,不仅会使经营城市陷入无序状态,无法顺利进行,轻则造成人、财、物的浪费,重则使城市发展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多走弯路。
从经营城市角度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中蕴藏着许多商机,可以说是城市的“聚宝盆”,而质量不高的城市规划则暗藏着许多危机,可以说是城市的“风险洞”。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达到其应有的技术规划、艺术规划要求,而且要体现其经济与社会规划要求。因此,对城市规划科学性、指导性、战略性及其重大作用和价值,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经营城市的重点,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对新区的规划应尤为关注。
5、开展经营城市应当做到“三个要求”和“四个化”
“三个要求”是:一是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所有建设都要成为精品;二是严格对土地和资金的管理;三是不要好高鹜远,不求最高最大,必须求最好。
“四个化”就是城市资产商品化;经营活动资本化;经营手段市场化;经营目的效益化。只有这样,政府的投入和累积的资产才会有回报、有增值,就能在增加经营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
为了加大市场化筹资力度,还可成立一个综合性的(法人)单位,其作用是负责城市资产(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运行,并进行城市内部的统筹协调。
上一篇:我和艾青名言
下一篇: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化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