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

| 高一 |

【www.guakaob.com--高一】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一)
必修三、四古诗文默写检测(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古诗文

默写比赛试卷

总分:100分(每空一分) 姓名: 序号:

1.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 青泥何盘盘,。扪参历井仰胁息,。

4. 问君西游何时还?。,雄飞雌从绕林间。

5. 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

6. 一夫当关,。所守或匪亲,。

7. 朝避猛虎,,杀人如麻。

8.

9. , 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

10.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11. 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

12. 千呼万唤始出来,

13. 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14. ,凝绝不通声暂歇。

15. ,铁骑突出刀枪鸣。

16.

17.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18. ,材木不可胜用也。

19. 谨庠序之教,。

20.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21. 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2.

23.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4. ,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25. 及至始皇,,侯, , ,威震四海。

26.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

马,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地, 。 27.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28. 《望海潮》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是“ , ”

29. 《望海潮》中表现杭州百姓生活的句子 “ , ”

30. 《雨霖铃》表现船要出发时难舍难分的句子 , 。 31. 《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 ,更那

堪 。”

32. 柳永在《雨霖铃》中借“月”写别情的句子是 ,

;而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借“月”抒胸中万千感慨的句子是 , 。

33. 《念奴娇》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的三句是:乱石穿

空 , 。

34.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的形象的句子 , ,

谈笑间, 。

35. 苏轼的《定风波》中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的句子: ,归

去, 。

36. 《水龙吟》中写远山的三句: 遥岑远目, , 。 37. 辛弃疾在《水龙吟》借用桓温的典故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 :可惜流

年, , 。

38.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 39. 《永遇乐》中运用典故其中一句是:想当年, , 。 40. 在《醉花阴》中用三句话表现相思之苦的句子

是: , , 。

41. 《声声慢》中用了叠词的一句是 , , 。

42.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3. _,到黄昏、点点滴滴。 , 。 44.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含请罪典故的一句是:廉颇闻之,肉袒负

荆, ,曰:“鄙贱之人, !

45. 顾吾念之, ,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

其势不惧生。吾所以为此者, 。

高一年必修三必修四古诗文默写比赛试卷(答案)

1.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长叹。

4. 问君西游何时还?,雄飞雌从绕林间。

5. 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

6. 一夫当关,。所守或匪亲,。

7. 朝避猛虎,,杀人如麻。

8. ,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风云接地阴 。

9. , 独留青冢向黄昏。珮空归夜月魂 。

10., 不尽长江滚滚来。 年多病独登台。

11. 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

暖玉生烟。

12. 千呼万唤始出来,。

13.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珠落玉盘 。

14.凝绝不通声暂歇。

15.,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

16.,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江心秋月白。

17.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何必曾相识!

18.,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

19. 谨庠序之教,

20.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21. 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2. 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明而行无过矣 。

23.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4.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5. 及至始皇,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26.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地,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27.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8. 《望海潮》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是“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

29. 《望海潮》中表现杭州百姓生活的句子 嬉嬉钓叟莲娃。

30. 《雨霖铃》表现船要出发时难舍难分的句子 竟无语凝噎。

31. 《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那堪冷落清秋节_。”

32. 柳永在《雨霖铃》中借“月”写别情的句子是 杨柳岸晓风残月_ ;而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借“月”抒胸中万千感慨的句子是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二)
必修三必修四情景式默写修改整理20150703

必修三、必修四情景式默写集锦

必修三情景式默写

《蜀道难》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

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远古蜀王开国艰难的句子

是:“ , 。” 又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

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

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 ”。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

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 ”烘托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杜甫《秋兴八首》 杜甫《咏怀古迹》

1. 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__。江间波浪兼天涌, ________________。丛菊两开“ ,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 , 。 , “ , 。 ,

他日泪,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

兴八首》

2. 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去紫台连朔漠, 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

《登高》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

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

子: , , , ,

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

是: ,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

是: , 。

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 , 。

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 ,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 。

14、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1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7、“ ,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8、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 “ , ”。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 , ”。

19、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时, 。”

20、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一些列贴切生动的比喻描绘劈啪声,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如“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 ,幽咽泉流冰下难”。

2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 。门前冷落鞍马

戏,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 ”,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 , 。”。

2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2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 ”。

24、《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 ”,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的句子是“ ”,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25、白居易《琵琶行》中“ ,相逢何必曾相识”交代了他与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

26、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往往取酒还独倾”,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27、就本是一种饮料,但在中国却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春江花朝秋月夜, ”的诗句,表明天涯沦落人的孤寂。

2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 。”

29、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 。”

30、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 ,相逢何必曾相识。”

3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丝竹乐器演奏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幽咽泉流冰下难。”

32、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醉不成欢惨将别, 。 ,主人忘归客不发。”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

3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4、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 , ”的感喟。

《锦瑟》默写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2、《锦瑟》一诗中“ , ”表现的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

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 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分别是“,”“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______________。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寡人之于国也》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____________,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__。鸡豚狗彘之畜,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_____________,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选自《荀子》)

1、 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作品)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 ,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

5、“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三)
高一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用心躁也。

3锲而舍之,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

4_______,善假于物也。

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今之众人,____________,而耻学于师。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7__________,一番洗清秋。

8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归思难收。

9__________,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10满地黄花堆积,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三国周郎赤壁。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

13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 14人生如梦,_________。

15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可堪回首,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1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8________,春光融融;________,风雨凄凄。

19_______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________,__________,为秦宫人。

20_________,开妆镜也;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__,弃脂水也;烟斜雾横,_________。

21________,金块珠砾,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22______,多于南亩之农夫;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_______;瓦缝参差,________;______,多于九土之城郭;________,多于市人之言语。

23子城西北隅,________,______,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________,________,不可具状。 24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_______,得仙人之旧馆。

25_______,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________。 _____,____,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_,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青雀黄龙之轴。

26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

27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28子规啼,不如归,_________。几日添憔悴,__________。________,则见双燕斗衔泥。

29________,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爱秋来时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四)
必修三必修四情景默写语文版

必修三、四必背篇目名句默写(一)

一、《虞美人》(李煜)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以江水为喻将“愁”写得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

二、《阿房宫赋》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 ; , 。

3、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

是: , 。

4、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

是: , , , 。

5、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 ; , 。

6、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

是 , ?

7、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

是: , ; , 。

8、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

是: , ; ,

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

“ , , ,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10、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 句:乱石穿空,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

象: ,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4. 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

是: , ,

5. 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 。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

句子是: , , ?

五、《氓》

1.《卫风•氓》中描写女主人公热恋时见到氓的高兴心理的诗句是 , 。

2.《卫风•氓》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

“ , ”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 ”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是: , , , 。

4.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

是: ,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5、《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氓》中,也有 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 。

6.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 是: , 。

7. 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她起早睡晚,没有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五)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古诗文默写复习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古诗文默写复习

一年级语文组整理

1.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蚕丛及

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 连峰去天不盈尺, ________________。飞湍瀑流相喧豗,

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 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__。江间波浪兼天涌,

________________。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

4. 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去紫台连朔漠,

____________________。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5. 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6. 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____________,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_______________。 寻声暗问弹者谁,_____________。移船相近邀相见,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_______________,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_______________。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走从军阿姨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______________,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_____________。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姑笛,_____________。今夜闻君琵琶语,_____________。 莫辞更坐弹一曲,_____________。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7. ______________,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_______,江州司马清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

8. 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9. 海外徒闻更九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______________。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10.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

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____________,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11.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斧

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默写填空】

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12.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__。鸡豚狗彘之畜,__________,七十

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_____________,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13.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14. 君子曰:_______________。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荀子》

15. 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荀子》

16. 积土成山,_________;积水成渊,_________;积善成德,___________,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__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荀子》

17. 及至始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天下

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___________。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_。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贾谊《过秦论》

18. 始皇既没,____________。然陈涉____________,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而攻秦;斩木为兵,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_。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19.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

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_______________。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权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秦以区区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____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___________,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20. 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

存也。--韩愈《师说》

21.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2.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列珠玑,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__________________。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

23. 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垒西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4. 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羽扇纶巾,谈笑间、

_______________。故国神游,_______________,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骤雨初歇。___________________,留

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6. 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_______________,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27. 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舞榭歌台,____________。斜阳草

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8. 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遥岑远目,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惜流年,忧愁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9. 寻寻觅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52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