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

| 高一 |

【www.guakaob.com--高一】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集锦
研究性学习课题 第一篇

高一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环境保护 藍色蝴蝶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绿岛的保护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酸雨与人体健康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汽车与环境

无污染汽车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降解塑料的发展

长沙小吃

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水体的富营养化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

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绿色消费

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氟利昂问题

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二恶英污染 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

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臭氧层破坏

太湖零点行动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黄河断流 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绿色文明 淮河治污零点行动

苏州河综合整治 电磁辐射污染

环境与健康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农药污染的影响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居室污染 食品污染

研究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 常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研究和对策

洗涤剂、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磷对水质的污染

小区环境对住宅和人的影响 北方沙尘暴又起的原因分析

沿海生态环境调查 手帕和餐巾纸的利弊研究

(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农用生物肥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生命之源——营养 家庭包装 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

【研究性学习课题】

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油烟革命 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金属防锈的研究 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

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化学与农村经济

纯净水是否“纯净” 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

维生素王国探秘 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

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生活中的化学

厨房里的化学 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科技与生活——关于纳米技术 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

(三)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 未来能源技术

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 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 浅谈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

(四)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眼睛防水的实验

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

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

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简析植物提取香水的可行性 对蛋白质性质的论证

了解癌症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防尘黑板擦

关于濒危动物的结题报告。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

中学生阅读调查结题报告

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现状的研究报…

关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研究报告

关于水葫芦的危害及治理的研究报…

纪念唐山大地震—珍爱生命

关于新型窗户的研究

新型书桌

小制作结题

变废为宝

滞留问题的解决方案

研究治理校园河道污染

自己制作早餐

关于大棚的研究和塑料模的害处

关于环保袋的调查

淡水钓鱼研究与实践

关于大棚的研究和塑料模的害处

了解艾滋病

环保袋的设计

关于“奶制品”问题的看法

浙菜系

制作简易小书架

研究中学生的近视情况

万能充电器

小制作

进入重点班后对高中生各方面的影… 1城市规划41体育台的物理应用

2自然灾害42学生身体素质与营养状况调查

3水土流失43方便面与人体健康

4环境污染44自制报警器等

5校园绿化与管理45声控感光延时开关、摇控器

6我的校园我作主46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7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的研究47信息技术

8月相变化观察与分析48说英语、话家乡

9太阳能等的天发与利用49长阳民风民俗

10家庭装饰与室内污染50文学作品品读鉴赏

11食品中的添加剂51学生阅读调查与研究

12洗涤剂的成份研究与开发52电视剧评析

13民用燃料---液化气53毛泽东诗词鉴赏

14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54民间歇后语收集整理

15废电池的危害与利用、回收处理55广告语言艺术浅析

16厨房化学、化学趣味小实验56薛宝钗性格研究

17农药的性质研究57浅谈旗袍发展史

18含磷洗衣粉的研究58消费维权

19常用消毒剂研究59农村税费改革

20空气污染状况调查与对策60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关研究

21化肥的研究61学生条工体验

22兵器知识62学生消费、生活习惯

23关于台湾问题由来、现状等研究63农村产业结构

24巴勒斯坦问题来龙去脉64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状况调查

25父母辛酸知多少65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6家乡的文化名人66网络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7水资源利用与污染67中学生上网利与弊

28白色污染68关于农村文化设施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

29微量元素对人身体健康的探究69农民消费观的变化

30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对策70现代学生追星观

31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及其对策71中学生学习障碍心理探究

32‘三线’建设等有关的研究72我校学生人际关系调查

33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调查与研究73浅析青少年嫉妒心理问题

34生活中的数学74个性心理与人际关系

35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75留守孩子调查与研究

【研究性学习课题】

36关于分期付款问题的研究76未成年人违纪调查与研究

37储蓄、保险的收益分析比较77超市与传统店面的经营效益调查

38学生身体情况78家庭教育中的暴力行为调查研究

39音乐对人情绪波动的影响79假日经济现象及研究

40足球史等80长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1. 克瑞斯丁•施科宾怎样发现了臭氧,它在大气中扮演了

怎样的角色,氟里昂对它有何影响? 2. 臭氧空洞与那些

化学物质有关,其破坏机理是什么?调查目前制冷剂的种

类。 3. 化学对“人类基因组”破译工作的贡献。 4. 回顾粘

结剂的发展过程。 5. 约翰•丁达尔是怎样应用他对于光在

溶液中散射的研究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6. 了解纳米

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纳米技术及应用领域。 7. 为北京2008

年奥运会设计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节能环保型奥运火

炬。 8.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9. 怎样进行家用自来

水的净化工作? 10. 什么是第三级废水,它的处理工作有

何重要性? 11. 你所在地区关于水污染的法规有那

些。 12. 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13. 说出海

水的主要化学成分,设计一种提取某单质或化合物的方

法。 14. 绘制一张简图,说明地下水是怎样被污染的。你

所在地区的地下水的纯净度怎样?为了保持水的洁净,制

定了那些措施? 15. 你认为喝什么水好(如,纯净水,自

来水,矿泉水,纯水及天然水等)? 16. 我国是严重的缺

水国家之一,如何缓解淡水危机? 17. 你怎样看海水淡化

的前景?我国在这方面作了那工作? 18. 测定当地雨水

的PH了解二氧化硫的污染状况,并向当地有关部门提供

建设性意见。 19. 研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

响。 20. 从一个实验室反应到一个工业生产过程,称量中

应包含那些问题? 21. 你所在地区的主要空气污染是什

么?它是怎样被控制的?空气污染带来了那些明确的或

不明确的花费?有哪些相关法律法规。 22. 离子交换器是

怎样减少汽车排放的污染? 23. 回顾1970年以来“洁净空

气标准”所带来的影响。 24. 调查你所在地区的家庭生活

垃圾的日产量及主要污染及处理方式。 25. 氢氧化钠是怎

样制造的?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6. 讨论离子交换膜

法电解制烧碱的基本原理,试设计一种更先进的制碱流

程。 27. 氢氧化钠是怎样用于生产纸浆的? 28. 描述血液

中碳酸氢根离子的缓冲作用对维持血液PH恒定的意

义。 29. 什么样的技术常用于工业运输气体、油料和水的

管道的腐蚀? 30. 什么样的材料常用于防腐涂层,如汽车

车身的防腐等? 31. 什么是“变脆氢气”? 32. 描述在水果

腐烂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33.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中

能量的变化有何意义。 34. 回顾火箭的发展历史,为什么

燃料从固态发展到液态具有重大的意义? 35. 库尔斯克

号核潜艇的沉没有没有化学因素? 36. 为什么一些干电

池比其他干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测试几种普通电池,看

一看在不同条件下哪种使用寿命更长。 37. 怎样使用燃料

电池广泛使用燃料电池的前景如何? 38. 热的卤水有什

么商业用途? 39. 铝元素是怎样被循环使用的?当今循

环使用铝是利用它的哪个性质? 40. 制作一个简图,表明

汞是怎样进入食物链的? 41. 什么是“氮的固定”,叙述一

种自然固氮和一种工业方法的固氮。 42. “氮的固定”的人

工方法的潜在的商业价值何在?其发展的瓶颈在何

处? 43. 查阅资料了解N2在生产生活及高科技领域的应

用。如何提高自然氮库的利用率。 44. 居里是怎样发现并

获得大量镭的?这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何启示? 45. 元素

周期律是怎样发现的?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贡献。试

设计一张未来元素周期表。 46. 四大发明与我国古代化

学。 47. 谈谈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史及对世界化学发展的

影响。 48. 试讨论由海湾战争和北约轰炸南联盟看战争带

来的生态灾难。 49. 说说水泥、汽油的标号的具体含义,

你知道我国对水泥的新标号吗? 50. 说出几种常见的耐

火材料及组成。 51. 什么是形状记忆合金?它在现代科

研、生活等领域的价值。 52. 说说酸奶的准备及其营养价

值。 53. 你会除去水垢吗?用什么方法即省事又经

济? 54. 了解水垢的形成原理,调查本地区水成分并提出

快速除去水垢的方法。 55. 如何鉴别有毒和无毒塑

料? 56. 调查常用塑料的品种,主要的化学组成,性能,

价格。 57. 牙膏加氟对牙齿有何作用,为什么有些地区的

人有褐牙现象? 58. 加氟牙膏防治龋齿病的作用机理怎

样? 59. 探讨肥皂的最佳洗涤条件,磷在洗衣粉中的作用

是什么?无磷洗衣粉的代用品是什么?为何无磷洗衣粉

难以推广,其瓶颈在何处? 60. 你认为我国能出现获得诺

贝尔奖的科学家吗? 61. 你认为“相对论”对科学研究及

学习生活的影响。

62. 新能源的前景如何?新能源的应用普及还有多远? 63. 什么是蓝色能源、绿色能源和地热能? 64. 提出一项生活节能方案节约家庭支出。 65. 焚烧垃圾的利与弊。 66. 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铺设需考虑那些化学问题/ 67. 怎样防止海底光缆的腐蚀? 68. 轮船外壳上的锌板有何作用? 69. 设计一个简单的伏特电池。 70. 海上渔船如何利用海水所蕴藏的能源? 71. 说说燃料电池的前景。 72. 玻璃对环境的污染? 73. 世界煤炭储藏量有多少?其主要用途?你认为“人造煤炭”会出现吗? 74. 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化学材料是什么?太阳能电池是真正的环保型能源吗? 75. 使用气体燃料是否利大于弊? 76. 对不同地区,用电烧饭和

【推荐】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 第二篇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书

【研究性学习课题】

2015高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 第三篇

高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一)

研究小组成员:张翰雄、陈震、余鹏、盛尚然、毛俊雄、李浩宸

指导教师:刘**

课题:北京老城区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

1.选题意义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历史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为后人留下了为数众多的自然和人文遗产。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城区的土地资源紧张,人地矛盾突出,而位于北京中心地带的老城区成为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一方面,老城区交通发达,人口稠密,商业基础好,是北京发展服务业、商业区位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这种需求和房地产商的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开发和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发展中保存历史更成为矛盾的焦点,这使得保护历史街区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中最富人文色彩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济南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田芸)另一方面,北京的老城区历史文化古迹众多,胡同密布,居民众多,且多生活在文物古迹之中或四周,多以大杂院的居住形式聚居,居住面积小,房屋老旧,居住条件差。因此,在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和民生安居工程中,老城区居民的搬迁工作成为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并且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普遍重点关注,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效应,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一些矛盾纠纷。现在,随着北京城区的地价房价不断上涨,人地矛盾更为突出。北京市,尤其是老城区的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历年来,围绕北京老城区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开发问题,社会反响剧烈,各方面意见针锋相对,曾经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大讨论。在北京市发展的初期,政府和民众对文物古迹保护意识淡薄,破坏拆除文物古迹的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影响极差,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此外,在老旧城区居民的搬迁问题上,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也有不当之处。但随着文物古迹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北京市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提升,对于这方面问题的处理逐渐走向成熟,得到了社会的基本认可。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提高。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其他城市发展的模板,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众多,例如南京、西安、上海、成都、昆明等,历史文物古迹数量很多,保护和开发价值巨大,北京在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与开发中,应当承当领头者和领先者。此外,北京作为世界大都会,与世界其他名城相比,北京的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与开发制度还不够完善,工作不够细致,在立法方面存在空白。在经济发展和人文北京的建设中,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因此,对于北京老城区历史文化古迹的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北京人文景观的保护,有助于北京的科学发展,有助于北京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助于北京经济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北京成为世界性的大都会,有助于北京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提高,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2.1.1国外理论研究和立法现状

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历史文化古迹保护问题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解决办法,并且有许多成功的先例。欧美地区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开始关注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引起了我们国家对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的关注。

国际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一个认识过程,从开始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等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住宅、作坊等。以后又从这些单个的文物建筑发展到保护周围的历史环境,最后发展到保护历史街区乃至整个城市。保护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

初次提到“历史街区”的概念,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在宪章中提出:“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虽然这时保护的重点还在历史建筑,但毕竟历史文化地区已被作为保护的对象出现在了国际宪章中,这就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二战结束后,面对经过战争洗礼后的断壁残垣,许多国家采取的做法就是把受到战争破坏的建筑物摧毁重建,甚至把成片的历史文化古迹街区夷为平地,致使许多文物建筑及其环境受到了破坏,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4年5月通过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此后,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肯尼亚内罗毕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至此,国际上对历史街区保护理论的研究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规范。除了国际组织的这些研究活动之外,世界各国,尤其是意、英、法、美、日等国家的历史街区保护研究和运动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

并逐步将保护纳入了法律范畴。

2.1.2国外的实践

2.1.2.1法国

早在1840年,法国对古建筑保护就开始认真制定法律法规。当时法国一个著名的作家(卡门歌剧的作者)梅里美,对法国领导人提出了建议:我们对国内很多的历史建筑应该进行保护。当时法国政府就接受了他的意见,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局。该局一成立就制定了法兰西建筑保护法。

最早进行立法保护的是法国。1962年法国颁布了《马尔罗法》,该法律规定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规划为“历史保护区”,制订保护和继续使用的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严格管理。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维修、改建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指导,符合要求的修整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并享受若干减免税的优惠。现在全法国有国家级的保护区92处,地方各级保护区几百处。

坐落在塞纳河边左岸的奥赛美术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与位于右岸收藏丰富、有皇家气息的罗浮宫相互辉映。参观完这座藏品丰富、空间流动、设旋先进的艺术殿堂,你一定很难相信这个世界一流的美术馆,却是由一处废弃的旧火车站改建而成的。奥赛火车站建于1898年,1939年就关闭了。因为久已废弃不用,20世纪70年代初曾经决定予以拆除,后来由于观念的改变,奥赛火车站在1978年被列入了国家保护建筑名册,并被改建为美术馆。奥赛美术馆成功的实践证明,

由历史建筑改建的这些功能性设施比一般的建筑更有吸引力,能够为这些设施的经营者和所有者带来更大的经济利润。

但是,可以注意到,西方国家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与北京有所不同,而且在北京,有关历史遗留问题更加严重而复杂。此外,建筑材料、建筑年代以及各种客观原因,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具体措施,而应当在学习中创新,发扬创新精神,提出符合北京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2.1.2.2其他欧洲国家

意大利的历史名城相当多,罗马、庞贝、比萨、佛罗伦萨、拿波里、斯普莱

托等城市,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意大利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环

境保护考虑的多,不是单体保护,而是成片保护,如古罗马城就被全城保护下来。整个罗马可以说是一个历史和艺术的博物馆,城中遍布着古城废墟、雄伟的建筑、迷人的雕刻与绘画以及巴洛克风格的广场等众多反映古罗马风貌的历史古迹,但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一处被称为“罗马废墟”的文化遗址。这里是古罗马的心脏地带,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成为一片断壁残垣,所有的一切都原样保留,只是部分墙体用脚手架加固支撑。处处向人们展示着一种历史的沧桑之美和残缺之美。至身其间,不能不勾起人们对古罗马时代的追忆。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样有着严格的保护手段,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马德里市中心区划定了5个历史街区,政府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市中心的古建筑进行任何改动,并且每隔20年必须按照原来模样重新进行维修和粉刷,否则将课以重罚。

2.2国内研究现状

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设》,史称“梁陈方案”。他们建议在旧北京城西郊公主坟一带另建新城。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梁陈方案”未被采纳。

1980年,平遥古城得到了保护,开创了中国历史古城保护的先河。从那时起,中国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重点保护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了第二批38个,1992年公布了第三批37个,2001年补充了4个,这样共有10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另外有的省也公布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全国共申报192个历史文化名城。

从1995年起,在专家建议下国务院拨出了专项资金,帮助历史名城的历史街区进行基础设施和风貌保护,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已有60余处历史名城得到补助。

但是,就与西方国家相对比,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立法成果,中国都处于落后阶段,而中国历史文化古迹众多,问题复杂,尤其是首都北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如何将现代化和古风古朴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

3.论文基本内容

以下是论文的提纲:

一、介绍历史文物古迹的相关概念,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二、北京历史文物古迹丰富地区简介

三、北京对历史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四、实地考察报告

五、解决实地考察地区存在的问题

六、北京历史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的方法

4.研究方法

在此次研究性学习中,拟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进行研究。

(一)文献资料法

在形成我们的观点以前,我们需要学习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拟查阅学习国外历史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的实践成果,重点为西欧各国(意、德、法、西),搜集图文资料,查阅其他学者的研究著作。

此外,除了国外的资料,我们还将针对中国国情和北京的历史,着重研究对北京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与开发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以及政府决策,专家意见,群众反映,媒体报道等一系列资料,从中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实地调查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除了查阅相关资料,我们还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文献资料有滞后性,不能非常直观的客观的体现事物的本质。我们研究小组拟利用寒假时间到历史文化古迹丰富的老城区进行走访调查,记录改造痕迹,调查群众反映,考察改造效果,寻找遗留问题,解决现有问题。

5.选题的特色

“北京老城区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选题的特色有:

(一)切合生活实际

我们生活在北京,学习在北京,对于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理应给予高度关注。目前,关于北京老城区的改造和开发问题一直是是社会的焦点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媒体和市民,包括我们,我们感同身受,同样对这个棘手而又迫切的问题非常关注。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能够切实影响我们的生活,能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实用性和社会性。

(二)符合学科特点

对于文科学生,这样的选题囊括了地理、历史等多学科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将课堂中所学转化为现实中所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正所谓“学以致用”,通过研究,我们可以运用所学,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关注民生,培养社会责任感,这对于文科学生是很有益处,很有帮助的。

(三)现实意义突出

我们所选择的题目,是人人都可以明白的,具有普适性和共同性。因此,这样的一个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的交汇问题,它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仅能够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还能够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这也是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作为高中生,影响力可能并不是非常大,但是现实意义突出是十分重要和突出的。

高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二)

课颗成员:乐有良 贺德才 樊华录 苏和平 陈 娟 陈炳银 胡青松 徐 涛

何忠宝 王相和 黄妮娜 陈 艳 胡传兵 杨仕芳 贺茂功

课题组长:贺德才

研究时间: 2015.12 ―― 2015.12

提 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

二、课题的界定及研究内容…… 3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4

四、研究方法与计划…… 6

五、研究过程与成果…… 7

(一)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三大实践活动…… 7

1 、开展语文活动:在实践中学习……7

2 、开展创新阅读:在创造中学习……8

3 、开展专题研究:在反思中学习……11

(二)教师研究性教学的探索:课题教学法……12

六、问题与建议……16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 “ 教育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 ”农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之适应的是个别式学习;工业社会是大工业生产,与之适应的是集体接受式学习;信息时代最大特点是信息的复杂繁多,对信息快速而准确的处理能力尤为重要,效率低下的传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与之适应的应该是高效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需要。 中国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在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和西方现代语文教育的双重影响下,在提高国民语文水平、普及国民教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在流变的过程中泥沙俱下,该吸收的被吸收了,该扬弃的却没有扬弃,在步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奏出了一些不和谐音符。

综合考察中国当代中学语文教育,主要还有着三方面痼疾:

一是受传统封建语文教育影响,中学语文课堂上还飘浮着“专制主义”的阴影。具体表现为教师角色的“唯我独尊”,无视学习主体个性生命的存在,教学方法的“一言堂”“填鸭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只能唯师是尊,唯教材是尊,唯知识是尊;只能被动接受,全盘接受,不愿也不敢个性思考个性表达,这些倾向从部分中学生不敢交际、羞于表达、畏惧与老师交流等一系列不正常情形中可见端倪。这些情形的出现与学校教育有关,也与家庭教育背景有关;追踪溯源,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时代教育文化在不同领域的映射。

二是受苏联语文教育模式影响,中学语文课堂还流行着机械刻板的程式化操作。具体表现为无视文本的个性化特色,一律机械的“字词句语修逻,作者背景段落中心思想写作手法”。在作品主旨的把握上,还表现为随意粘贴时代标签、阶级标签,篇篇如此,年年如此,把本来属于艺术范畴的文学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而使索然无味。有个性的学生曾这样说:“老师没讲时,我读了非常感动。(

三是受“语言学”影响,中学语文课堂上还流行着“伪科学”的语言分析。老师过于放大语文的交际工具作用,忽略艺术作品之中浸润的作者独特的生命情感,无视语文的人文内涵,把动态的情感文本看作静态的语言学材料,一味进行语言学的材料分析。在这种语文教学思想中,学生接受了无数次的所谓科学的语言分析之后,不仅语言水平没有提高,语文能力没有增强,反而对语文永远失去了学习兴趣,语文课堂变成“你说你的,我玩我的”,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因了这三种因素的影响,现代语文教育满目疮痍,步履维艰,永远的高投资低回报,高投入低产出,永远的“少慢差费”,永远的“学与不学一个样”。

这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当代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了现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终于引发了 1997 年文化界关于现代语文教育的第二次大讨论。也正因此,上海教科院 1999 年正式提出“研究性学习”概念,立即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出台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也明确提出“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学科实践的需要。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课的一部分正式实施起来,各学科也积极渗透研究性学习;语文学科就其性质来说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高中语文自然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肥沃土壤。 相对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现今的中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性学习方式。虽然研究性学习都在各领域各学科大力推行与实践,语文学科也进行了不少尝试,然而却是少有真正语文味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具体表现为: 语文专题式研究活动的多,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少;课外校外研究的多,校内课内研究的少;研究性学习方法及理论研究的多,实践操作研究的少。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背离了自身应有的特点,使语文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综合实践课,没有体现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有的特色,改变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初衷,留下的只是一些徒具形式的空壳,影响了学生继续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回归语文,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高中语文要有高中语文的特色,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当然要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及研究内容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以及理论研究,给“语文研究性学习”下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定义,而国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定简洁具体、便于操作,“ 研究性学习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里就明确了 研究性学习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特点,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使学生“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们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建立在国家《指南》对“ 研究性学习”的界定基础之上又与高中语文学科紧密结合的产物 本身固有的特定内涵 。

语文研究性学习,终归还应该是具体的语文学习,而不应该是综合实践课。因此,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终归还应该是具体的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它的目标就应该是具体的高中语文,主阵地就是高中语文课堂,当然也不排斥一定的社区语文活动,以及与其它学科的互相渗透与综合。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学习,但有研究性质。这种研究性质怎么体现呢?那就是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那么,这种学习就必然是实践性的主动性的学习活动。研究,必然会发现新的问题,并继而产生新的见解,因此,研究性学习又必然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科学研究,而是获取知识、培养品德、形成能力,总之是学习,因此,仍然需要老师的指导,要在一定科学思想指导下科学的思考并实施。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高中语文课程学习为目标,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创造性地从高中语文学习内容中自主选择、确定相关主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与表达,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语文学习活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但凡高中语文学习的听、读、讲、写所有领域都是其研究学习的对象。

我们的课题遵循“问题就是课题,发展就是成果”思想,坚持“三个结合”原则,即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生语文学习相结合,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语文课堂相结合,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生知识的获得、能力、情感、人格的形成相结合。课题目标定位为高中语文课堂学习实践,旨在研究怎样使高中生在语文听说读写之中获得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研究高中语文教师怎样进行语文研究性教学,使师生都获得高效发展,而不是进行关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争鸣与建构。

具体说来,我们的研究内容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素养,促进语文学科的“有效学习”。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养成主动学习品质,扭转长期以来的语文课堂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变传统的“听语文”为“学语文”,变传统的“理论语文”为“实践语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语文学习效率。

2.开展语文“创新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素养,促进语文学科的“高效学习”。通过个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探索与指导,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学习的素养。

3.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培养教师“研究性教学”素养,积极构建高中语文“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通过教学目标双向细目化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师生的研究素养,形成特色语文课堂,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们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建立在现当代中外人文研究、教育研究理论新成果之上,在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精神指导下,并创造性接受现阶段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新成果。

1.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教材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成为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

2.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只是一种图式化结构,它永远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语句把客体对象无限丰富的性质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总会留下许多“未定点”,认为文本解读具有多元性。文学作品“未定点”的不确定性使作品具有了开放性,这些“未定点”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予以填充和具体化。当代哲学解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说:“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真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也就是说,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是一个无限增值的过程,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姚斯说:“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作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接受美学认为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也是由解读主体的异质性所决定的。个体在思想、阅历等各方面都是异质的,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作者、文本、读者形成了一个三极的格局,那么,任何解读都只是审美主体从个人独特的视角去理解诠释。总之,文本的开放性和解读主体的异质性共同增加了文本解读多元性的可能。同一文本,不同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期待视野下对其进行不同的体验、解读与研究。

3.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创新教育在我国作为一种思潮是在1999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形成的。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创新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在知识传授上,反对“填鸭式”,变消极被动的“满堂灌”为积极的课堂讨论;在学习内容上,反对只强调“专深”,主张通识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反对片面追求“结论”,而注意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氛围上,反对强化“严格”,忽视“赞赏”,而力求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正是创新教育思想的要求和体现。

4.比较阅读理论。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根据心理学原理,彼此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感知对象,同时或相继出现,可以提高感知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可引导学生把一个独立的文本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或几篇文本集中起来,有比较、有分析地进行阅读,打开学生思路的闸门,连点成线,组线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和迁移思维能力。

5.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崭新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知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认为智力以组合的方式进行,每个人都是多种智能的组合体,教育的功能就是扬长避短,促进个体独有智能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是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在语文领域之中就应该是承认阅读与表达差异的合理性。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允许并提倡学习主体的在学习活动中的个性阅读与个性表达。

6.近现代语文教学新理论。一是叶圣陶的“例子说”教材观。叶圣陶曾说:“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人们将叶圣陶的教材观归结为“例子说”。既然教材文本是例子,那么“例子”就不能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而只是“桥梁”。通过这个“桥梁”到达更广阔的人文空间,“达到不需要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二是当代的“大语文”教学观。“大语文”教学观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和发展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训练。

7.中学语文新课标。新课标是倡导语文教学中经典诗文创新阅读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类似表述还很多,很显然,这些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的,是倡导经典诗文阅读走个性化多元解读之路的。

四、研究方法与计划

我们的课题创造性借鉴吸收现有的能够拿来为我所用的各种科学研究方法。

1、文献法。我们广泛收集并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分析借鉴其优点,改进其不足,大胆拿来为我所用,结合我校实际创造性运用研究实践之中。我们从课题开展伊始就创办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导报”,开始前半年是每月两期,后来改为每月一期,向课题组成员及时介绍推荐相关理论文章和课题组自己的科研成果,给课题组成员以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指导与交流。

2、调查法。为了摸清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们印发了相关调查问卷,由各子课题研究教师负责,在学生中进行信息调查与反馈,从不同角度掌握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以及对待学习方式转变的态度,从此获得大量而又真实的资料与信息,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料参考。

3、观察法。课题研究人员互相深入班级听课,参与校内外课改活动,在听课中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情况;通过观察不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而观察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情况,记录统计并分析所获信息;同时,由教师通过召开学习主题班会、学习交流活动来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方式。

4、归纳法。为促进课题研究更有效进行,迅速提高课题组成员整体研究水平,我们组织实验班学生和课题组成员教师及时进行教和学的经验总结,形成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并以自办的“研究性学习导报”为交流平台,及时发表交流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文章、开发的案例、研究成果和学生作品,以期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两年来,我们编印了22期导报,及时发给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交流。

本课题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具体分四步实施:

(一)课题酝酿确立阶段(2015.10-2015.12)

①确立子课题目录;

②各个教师的具体情况认定,成员申报子课题;

③总课题审定成员申报的子课题。

(二)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5.12-2015.1)

①各子课题制定相关的研究细目,及课题组成员分工;

②调查了解实验班学生对语文教学现状的看法;

③了解教师前阶段个体研究的情况,找准下阶段研究的重点;

④印发、学习并研究相关理论文章,确立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⑤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

(三)实验阶段(2015.1-2015.12)

①理清语文课程资源情况,找准开发和配置的突破口;

②开展子课题的实践研究;

③广泛开展读写专题研究,作好个案积累与分析,使有成型的成果出现;

④有目的地举行围绕课题研究为中心的公开课、研究课等教学实践研究活动,重点抓好课前集体准备、课后评析反思等环节;

⑤及时写好阶段小结和研究论文,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实践的第一手材料及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阶段性专题性成果。

(四)总结结题阶段(2015.12-2015.2)

①各子课题开设课题研究汇报课;

②召开课题研究评议会,撰写子课题结题报告;

③课题组对各子课题进行评估验收;

④申请结题,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论文等一系列材料;

⑤集中各子课题研究材料,形成课题研究综合成果;

⑥准备总课题结题报告,迎接市教科院专家组进行课题验收。

2015研究性学习心得
研究性学习课题 第四篇

第1篇:开展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我所指导的两个研究性课题分别为:《公路交通的发展与现状》和《计算机病毒防范及黑客入侵防范》。两个的研究成果都是课件形式,我觉得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角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更应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者与帮促者。在研究性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的角色表现和辅导策略也相应不同。对于《公路交通的发展与现状》这一课题,我主要是在课件制作上进行指导,而《计算机病毒防范及黑客入侵防范》这一课题,在知识上和课件制作上给予学生指导。

虽然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要花去学生大量的时间,又要耗费教师一定的精力,但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是领导和教师的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坚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拓展了视野,学会了自我教育、主动学习,更增强了自信心;通过研究性学习,是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教改,探索新的教法和学法,学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因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它真正激发了我们内心的求知欲;而且它最大的魅力就是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学习模式不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出击;不再被成天禁锢在教室里,而是亲身走入社会,走入现实生活;不是以封闭的考试卷来论学生的成败,而是以全新的学习、探索和研究过程来综合评价。在这里理论与实践的亲合度大大增加,还满足了学生渴望走入社会生活的愿望。

一.知识背景的准备阶段

由于我们教师和学生长期处在传统课程的教与学方式之中,对研究性学习既无感性认识,又无理性认同,要启动这一全新的课程,知识背景的准备和铺垫非常必要。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教师和学生一样,都需要提前学习、参考和借鉴其他资料和信息,为实施课程指导做了理论的准备和铺垫,使教师在一个相对较高层次上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不断深入运用,人们对教育信息技术特点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入,“信息技术不是外在于人思想活动的单纯工具,而是思想的延伸和直接表达”。

二、优化教学情景,诱发研究动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在教学情景中,一定要有推动个人去达到认识目的的动机,也就是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动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只能够让学生死板的接受知识,无法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并且还会使学生感到知识灌输的乏味,产生厌学情绪,更不可能推动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动机。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能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化学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索研究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题研究与探索。

三、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超越创新

在学生的研究性课题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与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要认为学生的方案设计与教师所想象的不同就是不合理的、错误的,不要把学生在尝试中的失败看得一无是处而全盘否定。相反,如果要求学生完全照搬教师,一味的模仿教师,结果只能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因此,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的超越创新。教师要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不要强求学生完全按照教材、资料或教师预定的方案进行研究和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自主研究、自由创造。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独立设计的研究探索中尝试失败,使他们感受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调整方法,最终取得成功。在《计算机病毒防范及黑客入侵防范》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也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想法和设计,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失败,才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调整方法、改进方案,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

四、重视探究过程,感悟创新苦乐

中学生在研究性课题中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象科学研究工作者那样去做出巨大的发明和发现。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研究性课题中的活动仅仅属于一种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发现,一种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形成;而科学家发现和解决的却常常是人类从来没有发现或未曾解决的新问题、新事物。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仅仅是要像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那样来进行学习,其本质是对科学研究的模仿或模拟,是“像”而不是“就是”科学研究活动。真正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求发展,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还不只是在于结果。能得出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固然很好,但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关注现实、发展个性、培养能力。重视“过程”的亲历和体会,让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艰苦和成功的欢乐,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无论课题研究的结果怎样,过程本身就已经使学生受益颇丰!有这个参与的过程和没有这个过程,绝对是不一样的。

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参考书、查找资料、搜集数据信息,获取新知识,甚至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度过节假日,对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通过活动还能够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

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通过研究过程的表述与展示过程,获得锻炼自我能力的机会,使学生更具有现代综合型人才的特质。

五、渗透科学方法,全面提高素质

在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很好地渗透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神秘,让学生试着做些研究,在研究中体会科学探索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手段。学生会明白:其实,好多事情只要自己动手做一做,都不是所想象的那么困难,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这种学习方式,学会了归纳总结、类比推理、数据搜集与整理、最佳方法或最佳途径的选择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到科学研究既会成功,也会遭遇失败,必须做到不骄不躁、沉着冷静,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研究。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

改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差的现状,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良方。近年来,基础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效益不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改变这一现象最根本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使学生学会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这是目前国际课程改革的一种新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仅仅针对学生而言,它将在教育领域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涉及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涉及校长办学思想的转变、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正如专家所言,这种学习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将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

总之,课题研究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与活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在探索研究的锻炼中,逐步形成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理解的立足于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能力。

第2篇: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独立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旨在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它的到来,就如同"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般,使学生蕴藏已久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三年来,我们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重视过程,重视应用,重视实践,从结果看,我们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下面我结合这三年来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1、感触最深的是研究性学习是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教育观的最好形式。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学习活动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和平时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很大提高。在学习《纸的故事》这篇课文时,学生选了“纸的研究”这个小课题,并成立了课题小组,着手对纸进行研究,他们通过上网查找纸的发明者,了解纸的发展史,利用双休日走小区,上街头,对人们的用纸情况进行采访,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向全校师生、社会发出了节约用纸的倡议书。在整个研究实施过程中,都由学生自己定夺的,老师只扮演着指导的角色。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兴趣相当浓厚。为什么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这么高的热情,我也作了反省,很可能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低估了学生的潜在能量,因而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感到最难的是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师指导的“度”。研究性学习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但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就可以减轻,教师的作用就可以降低。若一味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教师的指导,那么研究性学习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的研究将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教师对研究过程既不能步步指导,层层点拔,惟恐有所纰漏,也不能对学生研究过程中资料收集,遇到的困难障碍等情况知之甚少而无从指导。对研究过程的指导,我的原则是教师应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出现,提供意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不指令。重点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辅导。比如当学生需要老师出面组织和协调时,老师就果断介入,在黄岩蜜橘课题研究中我就应学生的要求,带领学生一起考察了黄岩罐头食品集团,采访了集团董事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感到最欣慰的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们带来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在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因此,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开展研究性学习,促使了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求、自我内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学会”为“我会学”,因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在研究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调查、实地观察、资料整理和撰写课题的开题和结题报告,不仅拓宽了学习空间,学到了书本上和校园内学不到的东西,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更为主要的是他们的人文素质得到了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有了提升,懂得了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学会了合作。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自从开展活动以来,学生写日记、作文再也不会愁“无米下锅”了。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3篇:研究性学习之感悟

最近我们学校的老师都到灵石二中去学习,回来之后也运用课堂上的小组研究型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运用,我用以下感悟:中学阶段,是人生【研究性学习课题】

成长的关键期。他们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又充满疑惑。我想:学会这学会那,说到底,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孩子是通过学习而拥有,通过学习而丰富,通过学习而发展的。而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协作精神的养成,都有非常好的效果。这段时间,孩子较平时忙碌,但做事情倒也有条不紊,严肃认真。

当孩子告诉我,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我的第一感觉是,他们能行吗?操作起来会不会有很大困难?但我还对她的尝试予以肯定。一句话:“生活挑战你的事情,可以用来挑战你自己。”接下去的日子里,不断地听到一些关于他们研究课题的活动信息。我知道他们在精心策划采访计划、查阅资料、还读了些相关的书。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地主动。他们即分工又合作,还不断地提出些“新奇”的构想。甚至能看到他们参加活动时的“兴奋”。这确实使我暗暗地“窃喜”了一把当孩子把他们的《结题报告》(稿)放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成果”超出了我的预期。虽然觉得“稚嫩”,但其中的“意味”都在了。他们的“稚嫩”,主要表现在逻辑性、严密性、完整性方面。虽然能比较正确地应用调查数据,但对数据的分类统计还不够严谨。又如《中期评估表》的自评意见,没有充分地“集思广益”。

不管怎样,他们做这“一切”的时候,那种状态是令人高兴的。我想,我有足够的理由,期待他们的未来。

第4篇: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1999年8月,笔者出席“广东省中小幼综合活动课”课题组负责人会议时,

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办负责人介绍的上海市教育局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信息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与关注。同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学地理优秀论文交流研讨会”上,笔者得知在韩国汉城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地理知识竞赛中,我国中学生代表队最大的弱势是地理研究能力明显不足。同时获悉教育部即将出台新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中可能将“综合活动实践”列为必修课。上述促使了笔者下决心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改尝试。回校后笔者在高一地理备课组会议上提出了这项教改实验的基本设想:即取消高一年级上学期地理课程的期终考试,取而代之的是组织和布置学生在寒假进行地理相关课题的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并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地理小论文作为期终考试的答卷。这项改革得到备课组全体教师的赞同和学校领导的支持。而且出乎意料的是,这项教改活动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学生的参与热情之高,投入精力之多,调查内容之广、论文水准之高均超出我们的预想。其中约30篇较高水平的地理小论文编辑为《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创新思维》一书已由广东地图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项教改实验还荣获2001年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概念与内涵。

所谓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地理科学研

究的方式去获取地理信息,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联系,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当然,学生研究的地理问题不可能是类似天体演化、地壳运动、气候变迁等高难度的纯地理理论,也不可能是大空间尺度范围的国家或省区工农业区划问题,而应该是与学校所在地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与保护、地方小气候、城市工业及交通布局、古建筑保护和旅游业,城市商业网点、住宅小区与楼价因素、公园绿地、公交路线等与群众生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与焦点。

从研究的过程来讲,它主要应该体现了学习方式的改革。因为中学生的地理研究也未必严格具备科学研究中的严谨性与规范性,一般来讲大多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应努力避免过于强调学术化与成人化。学生通过课题确定、方案设计、问卷调查、访问与查阅资料、取样化验、互联网查询、统计分析、模拟体验等多种形式,研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现象与问题。其核心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习得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激发出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地理学是研究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三.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

1.重视学生参与和合作学习。

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情境和途径。譬如提供可参考的研究课题,建议应采取的调查方式及资料收集渠道,介绍一些资料整理与图表绘制方法等。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研究的课题可能未必是教师熟悉的内容,教师的指导过程往往也是再学习的

共同参与过程,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研究。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自我选择研究主题、自主设计调查方案和组织调查、自主分析资料和撰写论文、自我评价等。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除了选择和运用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广泛获取未经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处理和提取信息,有效地表达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譬如“汾江河水污染调查”中,许多学生就到沿河不同地段取水样回校化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来说明问题。

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动员学生全员参与的同时,更注重合作学习这样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因为许多地理问题的背景复杂,空间跨度大,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与分工协作。如“城区农贸市场的调查分析”中,该组同学共同研究了调查方案、问卷表格。并在同一时间内对位于不同位置地段的农贸市场进行问卷调查(人流量、菜价、居民满意率等)。这一过程中,合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一方面可以提高调查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培养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以独身子女为主的学生群体中,特别需要强化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重视过程体验和实践能力。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像物理制作等理科活动那样带来有形的具体成果,更多的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其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的活动过程是学习者本身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体验和感悟。这种直接体验往往容易内化为个人经验体系和价值观体系的一部分。这种直接体验中产生的感悟与阅读地理课本或听教师讲解产生的感悟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亲身实践中的体验与感悟也有助于形成自觉指导行为的个人价值观。如“城区私人摩托车的急速增加与大气污染”调查组通过上下班高峰时期十字路口的观察体验,再次切身体会到城市私人摩托车数量剧增带来的严重大气污染后果,并因此提出了限制摩托车上牌和

调整行驶路线的几种方案。

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其过程不完全受地理知识掌握量的限制,更多地是考察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技能。如“关于传统快餐业与洋快餐业的调查”中,地理课本中从未涉及到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但该小组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洋快餐进军中国时,既考虑了城市消费水平的宏观因素,在具体选址时也考虑了人流量大的商业黄金地段这一有利区位因素。他们设计的问卷调查中涵盖了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感知印象与渠道、食物品种与饮食习惯、顾客构成、用餐时间、装潢设计等多种因素,又将统计资料转绘成形象直观的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通过这次学习活动已具备了一种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3.重视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培养

从学生自主选择和确定的研究课题来看,绝大部分课题都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反映国计民生中的热点。纯粹自然地理的考察选题极少。一方面表明学以致用研究社会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征。同时也表明地理学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应用功能。这在过去中学地理教学中是比较忽视,或者说体现不足。学生选择的课题中,既有调查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调查,也有调查商业网点、农贸市场、住宅小区与楼价因素的调查,还有调查城市绿化、公园建设、公交路线、古建筑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等等。凡此种种,无一不是城市社会生活中的热点。

正因为调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在无形的亲身体验中和批判性思维中内化和形成了一定的个人价值观体系。如地理学阐明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区位观等。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许多学生在论文中都谈到类似的深刻体会,甚至出现了“保护我们拥有的每一滴水”的强烈呼吁等。应该讲,这种价值观培养的力度和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容易达到的。

4。重视辨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其结果又往往是积极性和消极性的并存。譬如,陶瓷业是佛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既带来了居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又造成环境质量与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学生在此类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逐渐懂得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应该用辨证思维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并抓住问题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及主要的矛盾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譬如城市楼价的影响因素是极为复杂的,学生通过研究发现楼盘的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大气环境质量、绿化与配套设施、楼层与朝向、周边商业环境都是影响楼价的重要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影响居民生活方便与否的地段位置。在类似这样的分析中,学生通过主动的实际分析无形中形成了辨证思维方式,效果比课堂灌输要好得多。

许多学生在实地考察分析中产生了顿悟和灵感,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的建设性意见,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如有的学生对佛山现有的绿化归纳成若干种绿化方式,并分析各种绿化方式的适宜地段及利弊。有的学生根据佛山城区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提出住宅小区应考虑有利于老龄人口生活与健身、娱乐的配套设施。有的学生发现农贸市场卖菜提供塑料袋盛装,结果加剧了“白色污染”,因此提出纸袋替代方案。诸如此类,不经过有心的实地考察与分析,不可能形成类似有创意的观点。我们在布置此项活动和论文评阅中,均提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

组织是否得法是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成功的关键。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中

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及与地理的相关性,事先拟出供学生参考选择的题目。一般而言,大多应该是有关工农业布局、城市与交通建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商业网点、房地产规划、旅游发展等涉及地理学研究的问题。并且尽可能根据当地特色将题目具体化,如“佛山市明清古建筑群的分布及保护”、“佛山市陶瓷业发展、布局及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对策”等。同时,应鼓励学生自我选题,不要局限于教师提供的选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2.传授学生进行调查、获取资料的途径与方法。因为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往往不知如何进行具体的调查和收集资料。教师有必要告诉学生调查的一般去向。如去公交公司或汽车站了解公共交通情况,而公园与绿化情况则需去园林处了解。许多资料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教师可以事先查询并提供给有关zhèng fǔ 部门的互联网网址。

3.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表格及资料分析方法。最有效的办法是提供若干份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图表的样张让学生参考与模仿。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设计调查方案时,一定要提醒学生考虑诸如地理位置、交通位置、人流量、车流量、污染物排放量之类的地理因素,以免将社会调查替代了地理调查。要特别提醒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注意条件控制,不能弄虚作假,这样调查的结果更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4.指导学生如何撰写论文和表达观点。既可以提供论文范文供学生参考,也提倡学生不拘形式,但要求学生论文必须根据调查资料提出论点和论据。有一定的论证分析,主题要鲜明,论据应有理,资料应客观并尽可能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参考引人他人资料应说明资料来源,行文尽可能简明扼要和条理化。当然,成果表现不一定就是论文,也可以是宣传板报和网页等。

5.协助学生做好组织工作并提醒学生注意人身安全。组织与分工是否妥当直接影响到调查过程的时效性与安全性,因此应协助学生做好设计方案、外出调查、论文撰写的具体分工。因为教师不可能陪同各小组外出调查,所以提醒学生外出要注意人身安全。必要时应告诉学生联络方式,以备意外情况发生时采取补救措施。

6.进行论文评分与讲评。论文评分既要考虑其科学性,也要注意区分是实地调查或引用资料,还要考虑是照搬他人观点还是个人创新思维。一般而言,完全是通过独立调查获取资料,并提出有创意观点的论文应该从优评分。在讲评时应以表扬为主,在充分肯定优秀论文的科学性、地理性、前瞻性、创新性观点时,更要肯定调查过程的科学性、艰巨性与合作性。对水平稍低的调查报告,应指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意见。教师评价时应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侧重过程评价而不是限于结果。

五.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时代意义。

近20年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文化与价值观中一些消极因素。表现在中学生中,“拜金主义”、“偶像崇拜”均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盛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和对社会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越来越淡漠。表现在高考志愿填报上,考生大都愿意选择“国际金融”、“对外贸易”、计算机科学等就业渠道广、经济收入可能高的专业,功利性色彩浓厚;而对于天文、地质、气象、历史、地理、考古等就业渠道广、经济收入可能低,需要科学献身精神的专业则避之不及。地理研究性活动学习活动或许可以挖掘学生潜在的科学兴趣及其社会关注与社会实践能力。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90年代初全国高考取消地理科目后,中学地理课程的地位一落千丈。表面上看高考取消地理是为了减轻考生的学业负担,实质上是对地理学的社会价值的全盘否定。然而,过去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失误,应归因于人口素质不高,尤其是领导决策层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地理素养)不高,带来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平衡失调、水旱灾害严重等问题。而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助于使中学生和社会各界从新认识地理课程的社会价值和科学意义,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让地理学丰富的内涵及社会应用价值重新呈现在社会面前。从长久来讲,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地理科学的素养,为经济建设服务。另外,中学生参与地理学的初步研究,本身也从另一个层次或角度丰富了当代地理学的内容。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化高科技时代”,创新是通向时代的发展动力。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要在今后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一代。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中学地理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在当代教育改革中无疑具有借鉴意义。【研究性学习课题】

2015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性学习课题 第五篇

方案一: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改善教室学习环境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每次走到教室门口,总感觉教室空气不太好,在一个30平方的室内,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五六十张桌子,坐着五六十个学生,还在讲台的一侧放着扫把、拖把、垃圾桶等。特别是在冬天,天气寒冷,门窗紧闭,学生因为感冒、发烧经常请假,很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教室是老师和学生教学交往的家,是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教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关注教室环境,并尽一切可能改善教室的学习环境。

3、课题介绍

本次活动从关注教室学习环境入手,学生能说出教室的学习环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为什么需要改善教室的学习环境,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改善老师和学生的家园——教室的学习环境。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思维导向图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了解教室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

(3)了解相关的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原因;

(4)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收集相关资料(上网查找、上图书室查阅、向环保部门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2)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3)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掌握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教室目前的学习环境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3)积极主动地做好教室的保洁工作;(4)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1、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2、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写500字左右的作文,但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他们还不是很明白应该如何去写;

3、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4、学生正处在一个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的年龄,对研究性学习活动兴趣浓厚;

5、教室学习环境与学生日常学习联系紧密,学生容易想到改善的方法;

6、学生对空气污染有一定认识,但不是很透彻。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研究目标:(1)了解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了解不良的教室学习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影响;

(3)掌握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2、研究内容:(1)通过观察,了解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

(2)搜集资料,查找影响教室学习环境的因素;

(3)通过调查或上网查找资料,提出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的最终成果可以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或黑板报的形式展现出来,甚至还可以直接进行实践,让老师或其它同学加以评价。六、资源准备学校电脑室、图书室、环保局电话、空气污染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电话,显微镜、放大镜、摄像机、照相机、调查报告表、实验报告表、量化评价表。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了解课题选择的原则和技巧;

2、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方法;

3、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

1、介绍课题选择的原则和技巧;

2、利用演示文稿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方法;

3、联系好电脑室、图书室、环保局等部门,争取各部门的支持与合作。1课时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1、根据老师提出的选择课题的原则和技巧各小组分别提出一个课题;

2、经过全班讨论确定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并和大家日常学习联系非常紧密的课题——改善教室学习环境;

3、讨论教室学习环境的不良因素并能想到一些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题。

1、引导学生注意选课的原则:

(1)选题应具有可操作性;

(2)选题应该具有开放性;

(3)选题应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4)选题应联系实际。

2、引导学生注意选课的技巧:

(1)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

(2)选择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能引起整个社会关注的课题;

(3)从课外读物上去寻找感兴趣的课题;

(4)从生物课本中去寻找延伸的课题。3课时成立课题组1、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愿成立课题小组;

2、各小组投票选出小组长;

3、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具体分工。1、在学生自愿成立小组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例如:性别搭配、各组人数相对平均、个体间能力搭配尽量均匀等;

2、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制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2、制定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3、制定课题成果的呈现形式。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实施课题计划和方案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收集资料阶段:

本阶段的收集资料有很多种方式或途径:例如,上网查找、调查访问、去图书室查找等,部分小组去采访环保局工作人员或环境监测部门工作人员,然后各小组长将本组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筛选、分析;

2、实地考察阶段:

各小组在学校33个班级的教室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教室学习环境的现状,并且询问各班级同学对教室学习环境的感受,然后,各小组长根据实地考察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比较好的班级教室环境和比较差的班级教室环境,并让小组成员讨论好和差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3、实施阶段:

调查访问环保局或环境监测部门,获得教室环境中主要由哪些有害物质,各小组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教室环境中有害物质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哪些不良影响,小组分工协作,找到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基本方法。1、组织学生到县环保局请教并采访专家;

2、指导学生上网收集资料;

3、做好各小组的协调分工工作;

4、指导小组长完成每次任务的汇总、筛选、分析工作;

5、及时跟踪各小组的活动进展情况,对比较落后的小组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6、指导各小组成员适时调配活动方案,使研究性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7、及时指出学生在进行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从事研究性学习活动;

8、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并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对此次活动更加充满兴趣和激情。4课时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本次活动中,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课题,再加上改善教室学习环境与每个同学的日常学习活动联系紧密,学生的关注度很高,兴趣很浓厚。对同学间的团结互助也有一定的提高,学生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各小组能够很好地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也受到学校电脑室、图书室、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全社会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都非常关心。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也有部分问题,例如,学生虽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小论文写得都不够好,还需要老师的很多指导,以后,应建议语文老师多点教学生练一练这些实用文章的写法。

量化评价表:

请打“√”:自评□小组评□老师评□所属小组名称被评价人姓名编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等级1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活动优良合格需努力主动提出设想、建议2合作交流主动与组员配合,乐于帮助同学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3学习技能会用多种方法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实践方法方式多样4实践活动积极动脑、动手会与别人交流合作5成果展示成果有新意6综合评价

方案二:研究课题名称:电脑游戏的利与弊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当今的科技可谓是日新月异,电脑已成为城市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电脑的游戏功能更以它的丰富多彩,新颖剌激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其中尤以在校的青少年为游戏的主力军。但学生一旦玩上瘾,真正的就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课,可心早已飞到家中的游戏机上了,脑子里想的是回家后如何攻下一关游戏的;甚至于为了早点回家玩游戏,可以“忘了”值日生工作,可以“忘了”完成家庭作业等。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学生爱玩游戏,不能单给以简单肯定和否定,尤其是在全国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的处理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处理不好甚至会给社会带来隐患。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到当今游戏良莠不分,哪些类型的游戏才是适合学生;玩电脑游戏的利弊;玩游戏应该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不能沉溺于游戏中。

3、课题介绍

利用互联网,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游戏的知识,为这次实践活动奠定知识基础。

通过问卷调查,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学生亲自参与调查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更具有真实感,比简单说教更有说服力。让学生懂得玩电脑游戏的目的,除了开心娱乐外,还可以了解和掌握电脑的技术、吸取有用的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认识它的利弊以便扬长避短。玩的时间和数量要掌握好,一定要适度,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要学会辨别游戏好坏,多玩一些智力类的游戏,最好是有家长监督引导。在硬件上千万不要和别人攀比,更不要为了要钱去网吧而做坏事。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脑游戏的基础知识。

2、掌握收发邮件、网上论坛讨论、制作电子报刊、制作网页等信息技术技能。

3、掌握一些适合学生玩的益智类游戏。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2、收集问卷调查能写出调查报告,开论坛能写出分析报告,听报告能写心得体会。

3、最后能根据各种材料,整理出研究成果:电子报刊和网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沉溺电脑游戏的现状担忧。

2、积极主动去了解电脑游戏对学生的利弊。

3、正确对待电脑游戏,自觉抵触不健康的游戏,避免过分沉溺在电脑游戏中。

4、向周围的学生宣传正确的对待游戏的观点。

5、通过活动,增强互相关心、团结写作的集体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是五年级的学生;

2、掌握了较好的信息技术水平;

3、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浓厚兴趣,贴近他们的生活;

4、有一定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5、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分辨游戏的利弊;

6、学生对采访、问卷调查、网上开论坛等活动很有兴趣。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当今学生玩电脑游戏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

2、学生沉溺游戏中的原因(论坛)。

3、了解玩游戏的利弊(论坛)。

4、正确对待电脑游戏(专家讲座)。

5、向周围的学生宣传正确对待游戏的观点(研究成果:电子报刊和网页)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收集网络游戏的种类,分析哪些适合学生,哪些是不适合学生的游戏。

2、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到学生玩游戏花费的时间、金钱以及对游戏沉迷的程度等。

3、分析数据和案例,总结玩游戏的利弊。

4、听专家讲座,采访老师、家长,总结如何玩游戏才最合理,写心得体会。

5、以开设网站、论坛和布置校园宣传栏等方式,向同学宣传正确对待游戏的观点。

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

1、我与电脑游戏

2、电脑游戏利与弊

3、玩不玩电脑游戏?

4、正确对待电脑游戏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1、网上和学校发放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完成调查报告;

2、开设网上研究论坛(百度贴吧),提供讨论主题给大家讨论。根据大家的发帖和回帖,研究如何正确对待电脑游戏,自觉抵触不健康的游戏,避免过分沉溺在电脑游戏中。小组讨论,得出“如何正确看待电脑游戏”分析报告。

3、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报告,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4、小组将研究成果制作成电子报刊和网站。

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综合评价等手段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评价。

六、资源准备

教师提供资源:

1、各类电脑游戏的介绍(文字和图片);

2、学生玩游戏调查问卷

3、提供两则新闻:

(1)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说,为防止学生沉溺网游,影响休息学习,建议网络游戏分时段开放。

(2)配合政府、学校新推出的课本系列,日本任天堂公司开发了DS英文软件,让学生通过电玩学习英语。

提供三篇文章:

(1)学生玩电脑游戏心理的初探与思考

(2)“引导”还是“禁止”?论如何正确对待小学生玩电脑游戏

(3)你如何看待小学四年级教材教学生玩网游?

作为学生开设论坛的讨论话题。

4、制作研究成果的技术方法:如何制作电子报刊,如何制作网页。

5、评价量规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录音笔、宣传板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将近一学期的研究成果:

阶段性成果:1、调查报告;2、分析报告;3、心得体会。

汇报成果:电子版刊和网页

2、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3、老师根据一个学期以来,各小组活动情况,给出教师意见。老师根据整个活动过程给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

方案三: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作文其实就是说话,而说话人人都会,那为什么学生会害怕作文,甚至把作文当作苦差事呢?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所实验的班级中提出了创新作文这一理念。

2、课题的意义:

我在所实验的班级中提出的创新作文这一理念,实际也是一种快乐作文、个性化作文,学生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写作达到一种“乐此不疲”的境地,有创造性的收获。

3、课题介绍:

创新作文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觉得:教育提供的东西,应该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一种艰苦的负担来承担。创新作文要想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就必须着力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积累创新作文素材等。快乐作文、个性化作文,这便是我提出的创新作文研究的基本理念。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学生目前作文现状。2、明确创新作文的理念。3、把握创新作文的实验目标。4、掌握创新作文的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实施创新作文三要素训练。2、引爆学生情感触点,鼓足创新动力。3、开发思维专题训练,把握创新技法。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由厌恶作文转变为爱写作文。

(二)、通过下面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引爆学生情感触发点的研究。2、如何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把握创新技法的研究。3、如何夯实作文基础,丰满创新羽翼的研究。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学生特征:(1)、六年级学生,都有一定的写作基本功,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500字以上的文章。(2)、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还不高,表达能力较差,语言生硬,审题立意能力不强。(3)、作文没新意,缺个性。(4)、这些学生都积极上进,渴望有好的方法指导,写出好作文。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一篇总结;每一训练阶段都要求学生按要求写一篇创新作文,后结集成校园专辑;要求学生建立创新作文学习小组q群,课后交流;最后总结时,要求学生都作一个专题发言。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研究的预期成果:要求学生在每一个研究训练阶段都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观察体验生活。2、举办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3、利用校园文化阵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六、资源准备

教师提供资料:1、全国各地有关创新作文研究情况的书面介绍。2、有关思维训练的书籍。3、有关创新作文技法介绍的书刊。4、有关本地社团活动情况介绍。5、有关网站推介。6、q群公布。7、评价量表。

学生提供的资料:相机、专门笔记本、作文本、资料收集夹。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八、总结与反思:

首先,各小组针对本小组成员在各阶段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训练成果,进行自评、互评打分。其次,作文编辑小组,将推荐上来的作文,公平、公正地评出一、二、三档次,并结集在校内出版。最后,各组选派一个研究训练成果突出的代表在总结大会上作专题发言。教师针对本次研究学习过程作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创新作文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计划用时:四--五课时。

2016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的写作
研究性学习课题 第六篇

8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的写作

⒈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形式多样,有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等,但基本格式大同小异,一般由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⒈⒈标题

标题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整篇论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标题名称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引人注目。题目要新颖,醒目得体,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切忌“体会” 、“浅谈” 、“管见”之类用语,否则显得肤浅、俗气。⑵简练明了。标题字数要少,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然。若标题偏长,可增设副标题。⑶便于分类。标题要表明研究的主要变量,能看出研究内容的学科范围和课题类型。

⒈⒉摘要

摘要是课题研究的内容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简短总结,能直接说明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和主要结论。使读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结题报告的概况,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全文。摘要撰写要短小精悍、准确完整、严谨流畅,一般不要越过300字。

⒈⒊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又称提出问题、前言、引言,这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 ,其重点是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说。引言的逻辑结构为:阐述问题的前后联系→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假说。其主要内容:⑴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解决的问题及研究进展。⑵简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⑶概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⒈⒋正文

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占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详细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⒈⒋⒈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课题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②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及研究的时间安排。③各变量间的关系分析。④研究的操作设计与研究成效的比较方式。这部分内容与方案设计中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基本相同,其实就是将设计方案在研究实施中的调整说明[2]。

⒈⒋⒉结果

结果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或调查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另一个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列举以原始资料为整理所得的统计图表等数量资料和经过归纳的定性资料。②用逻辑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手段得出结果或结论。③简要说明结果或结论与研究假说的联系。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选取数据和现象描述要实事求是。数据或取样要准确、具有代表性,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决不能按主观意愿任意舍取数据或更改素材,更不能造假。二是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借助图表可以明确、简捷、形象地表示出主要结果,故图表要精心设计、使人一目了然,但不宜过多,一般不要超过3--4个。三是结果或结论要科学严谨。分析问题要遵循认识论规律,所得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写结论时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也许” 、“可能” 、“大概” 、“前茅” 等模棱两可的用语,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 等。

⒈⒋⒊讨论

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对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⒈⒌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于研究报告的末尾,应注明报告中直接引用或提到的文献资料来源。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科学求实的态度,而且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文献资料的积累方式,今后要使用同样资料时,参考文献目录无疑是查找的索引。参考文献一般引用正规期刊杂志和正式出版物,未经出版的资料、网上资料和报纸不宜引用。资料引用应列出文献的名称、作者、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及页码、发表(或出版)时间等。参考文献目录排序有3种方式:⑴按研究报告所提到或引用的顺序。⑵按文献发表(或出版)的时间顺序。⑶按姓氏笔划排序。

⒉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⒉⒈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

⒉⒉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1]。

⒉⒊论文的篇幅不宜过长

论文字数与学术价值不成正比,故要避免文章繁琐冗长。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但也不是越短越好,若无一定的篇幅,也不能将问题说明清楚。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一篇研究性的结题报告(不包括附件)以2000--3000字为宜。

怎样撰写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人员撰写的,旨在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研究人员通过撰写结题报告向上级汇报开展研究工作的情况和成果,取得上级的承认、支持和理解;通过结题报告在同行或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扩大影响。此外,中学生撰写结题报告可以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一、结题报告的要素

由于结题报告主要是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是以把事情表述清楚为目的,不一定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但报告的基本要素应该具备,也就是以下几个问题要介绍清楚。

①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②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

③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④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⑤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⑥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⑦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章的作者、名称、著作或刊物的名称、出版社名称、期刊号及发表或再版时间以及文章所在页码,如果是网上查寻的,还应注明网址)。

二、结题报告的种类

结题报告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课题类型和读者对象进行选择。如果为在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一般采用论文的形式;如果是向上级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则一般采用研究报告的形式。而报告的种类很多,有综合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科学研究报告、设计报告和读书报告等。

几种常用结题报告的形式及结构

(一)论文

1.论文的主要特点

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报告突出的是研究的过程性,而论文着重体现研究的结论性和理论性。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观点和理论体系。作者通过自己研究所取得的大量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周密的推理,论 证自己的结论和观点的正确性和实际价值。

2.论文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内容摘要

④绪论

⑤本论

⑥结论

⑦参考文献

(二)综合研究报告

综合研究报告适用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或手段的课题。

1.综合研究报告的特点

综合研究报告与论文相比在于它能很好地展示研究的过程,同时它又与科研报告和调查报告不同,它不像后者个性那样鲜明,所以它体现报告的综合性和一般性,其着重点在于介绍研究的过程。

2.综合研究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课题的由来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⑥方法、步骤

⑦研究的过程

⑧研究的结果

⑨结论

⑩对上级的意见或建议

⑾体会

⑿参考文献

(三)科研报告

此类报告适用于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课题。

1.科研报告的特点

科研报告的个性比较鲜明,它主要适用于科学实验类的研究。它不仅体现了研究的过程性,更应体现其科学性和周密性。其着重点应体现在原理的科学性,过程的完整性、周密性,数据的准确性,结论正确性。

2.科研报告的结构

①课题名称

②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

③课题的由来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⑥方法、步骤

⑦实验的原理及预期结果

⑧实验的器材、物品

⑨实验的过程

⑩实验的结果

⑾关于结果的讨论

⑿结论

⒀参考文献

(四)调查报告

此类报告适用于用调查的方法研究的课题。

1.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不仅要反映调查的过程,还必须明确调查的要素(时间、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等),其着重点应反映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范围覆盖性和对象的代表性,突出表现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调查者透彻的分析找出规律,使读者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调查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调查组负责人及组内成员

③概述

④事实描述

⑤事实分析

⑧结论

⑦处理意见或建议

3.撰写调查报告的注意事项

调查报告的一些基本要素(调查目的意义、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应在概中表达清楚。事实描述要实事求是,材料要真实,数据材料可以用图表。事实分析指的是造成事实的原因分析,分析要全面、透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结论是通过定量分析到定性评价的过程,结论要力求准确。意见或建议是对决策部门提的,是改变现状,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建议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4.调查报告范文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朱 黎 劳如颖 邹小华 张宇靖 倪 鼓

一、调查目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是中学生业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随着“减负”这一方针的出台,课业负担逐渐减轻,闲暇时间开始增多,这势必为中学课外阅读提供了契机。由于课外阅读已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因而了解当今中学课外阅读情况尤为重要,此项研究通过调查目前中学生喜爱的不同读物,分析个中原因,从而进一步了解青年一代的思想素质和文件修养。

二、调查范围

新华书店、三联书店的部分中学生顾客。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30份,收回问卷,除去废卷,其中有效卷280份。

四、调查结果

经调查发现,95%以上的中学生爱好课外阅读,由于偏好的读物因人而异,为便于表达结果,我们只将最主要的调查结果列表显示(见表3、表4,表略)。

在“您最喜欢的书籍”选项中,男女生不约而同地将“侦探推理小说”放在了首位,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意外,因为这一类的小说兼有逻辑性强和情节扣人心弦等特点,它们对好奇心强的中学生确有吸引力。卡通漫画在男女生中分别占有42%和51.6%,它的广受欢迎,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电影小说在男生中崭露头角,或许将会成为一股新潮流。武侠小说仍得到42%的男生的垂青。看来,英雄豪杰魅力犹存。相比之下,女生青睐于古典名著应与其潜在文学情绪和细腻心思休戚相关。

正处豆蔻年华的少女也不会错过时尚杂志期刊。在“原因”选项中,“逻辑性强”和“情节吸引人”在男女生中分别占58.3%和77.4%。这应该是理性和感性思维使然吧。但是“文学性”“哲理性”“知识性”等选项却少有人问津,此类书籍仍未成为主流。在“影响因素”选项中,“个人兴趣”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确,当代学生更讲究独立与个性,可传媒影响力也着实不小。

初高中生课外阅读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少差异。在“最喜欢的书籍”一栏中,“侦探推理”和“卡通漫画”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生中都雄锯冠亚军;初中生年纪尚小,受到师长引导的影响较多,所以“古典名著”这类正统教育的经典也开始在初中生中倍受瞩目,也有41.2%的得票率。在调查中不难发现,高中生阅读的书籍范围明显比初中生更广,“艺术修养类”和“军事类”在初中几乎无人问津,在高中却有近15%的得票率。

在“喜欢的原因”这方面,高中生的答案更呈现多元化,得票率最高的“情节吸引人”也仅占61.5%,较之初中的70.6%地位明显下降;此外,“哲理性强”这一原因也在高中占一席之地,较初中上升近10个百分点。从“影响因素”来看,初中生对周围世界的关注比高中生略逊一筹,传媒推荐在初高中分别占5.88%与11.5%,由此可见,高中生更贴近社会,视野更为广阔。随着题海战术日趋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给予孩子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超过半数的家长全力支持子女课外阅读,必将使素质教育的发展更进一步。对于喜爱的书籍,2/3左右的青少年选择购买,l/3左右采用租、借的方法,家长在经济方面的慷慨解囊,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师推荐课外读物,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大多数学生接受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足以证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人师表,知识渊博,了解学生,自是最佳的引导者;忧的是,竟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关心,看来家长对这问题的重视程度,比起教师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师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不但可取,而又是必要的,它是一个不客忽视的环节。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项调查,我们初步了解到目前中学课外阅读情况:

(1)各类型书籍在学生中都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大家仍偏重于侦探、卡通、武侠等趣味性较强的读物。

(2)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导致择书的差异依然存在,但相对而言,后者造成的差弄性更为明显。

(3)多数学生对选择书籍有自我主见,然而传媒作用亦不小。

(4)部分师长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但与预期情况有一定距离。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提出四点建议:

(1)在全面贯彻“减负”方针的同时,要提倡扩展课外阅读,全方位汲取知识,拓宽视野。

(2)加大传媒的宣传力度,定期向中学生推荐一些顺应潮流的读物,起到导向的作用。

(3)学校内部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如开展课外阅读选修课、座谈会等活动。使师生间能交流心得,互相沟通。

(4)可考虑将一些颇受欢迎的题材作品编入教材,探求寓教于乐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略)

5.点评

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调查报告的要素,作者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合理的加工处理,使结果得以直观展现,结果分析到位,建议合理;调查时间没有体现,调查结果和事实分析应该用标题分得更清楚些。

(五)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适用于设计类的课题。

1.设计类研究报告的特点设计类研究报告的特点不仅在于过程性,还在于其创造性,由于此类报告大多研制的是新产品,所以其报告要向读者介绍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外产品介绍一定要体现直观性、全面性和先进性。

2.设计类研究报告的结构

a.研究的题目

b.课题组成员

c.课题由来

d.课题的目的、意义

e.研制的原理

f.人员分工

g.研究的方法、步骤及所用时间

h.研究所需条件

i.研制的过程

j.研制的结果

k.产品介绍

l.参考文献

3.撰写设计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

由于此类研究创造性比较强、难度大,读者在理解设计原理上难免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作者在介绍原理和产品时要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切忌故弄玄虚。产品介绍要直观,最好能结合实物或图示。产品特性介绍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六)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则是读书的体会文章,只要把自己的读书体会说清楚即可。

1.读书报告的特点

读书报告和其他报告相比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变通性也比较强,只要把作者读书内容(包括收获和体会)和文献来源反映出来即可。

2.读书报告的结构

①报告的题目

②作者

③正文

④文献来源

3.撰写读书报告的注意事项撰写读书报告往往作者要加进自己的体会,但不能破坏作品的科学性。读书报告结构要清晰,条理要清楚。

总之,结题报告把自己的工作过程和成果展示给别人,只要是有利于表述,格式上是可以变通的。

8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54456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