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高二 |

【www.guakaob.com--高二】

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
沈阳二中高二下期末考试题

COOCO.因你而专业.

可圈可点HTTP://COOCO.NET.CN

web试卷生成系统谢谢使用

一、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1、满足

复数在复平面上的对应点

的轨迹是

(注意仅回答轨迹类型不给分)

2、设为区间

上的连续函数,且恒有

,可以用随机模拟方法近似计算积分,先

产生两组(每组

个)区间

上的均匀随机数

,由此得到

个点

。再数出其中满足

的点数

,那么由随机模拟方法计算积分

的近似值为

3、一个顶点在下,底面在上的圆锥形容器,其底面半径等于圆锥的高,若以的速度向该容器注水,则水深

10

时水面上升的速度为

4、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

①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两位同学所报出的数之和;

②若报出的数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

已知甲同学第一个报数,当五位同学依序循环报到第100个数时,甲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________.

二、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5、已知复数z1=2+i,z2=1+i,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若命题p(n)对n=k成立,则它对n=k+2也成立,又已知命题p(1)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 )

A.p(n)对所有自然数n都成立 B.p(n)对所有正偶数n成立

C.p(n)对所有正奇数n都成立

D.p(n)对所有大于1的自然数n成立

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对于的正整数均成立”时,第一步证明中的起始值应取( )A. 1 B. 3 C. 6

D.10

8、 已知甲、乙两车由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并沿同一路线(假定为直 线)行驶.甲车、乙车的速度曲线分别为

(如右图所示).那么对于图中给定的

,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在时刻,甲车在乙车前面

B. 时刻后,甲车在乙车后面

C. 在时刻,两车的位置相同

D. 时刻后,乙车在甲车前面

9、设θ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且sinθ+cosθ=

,则方程所表示的曲

线为( )

A.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B.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C.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D.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10、定义在R

上的函数的值为( )

A.2 B.0 C.—1 D.1

11

、如图所示,从双曲线(a>0,b>0)的左焦点F引圆x2+y2=a2

的切线,切点为T,延长FT交双曲线右支于

P点,若M为线段FP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则|MO|-|MT|与b-a的大小关系为 ( )

A.|MO|-|MT|>b-a B.|MO|-|MT|=b-a C.|MO|-|MT|<b-a D.不确定

12

、已知点、

是直线

上任意一点,以、

为焦

点的椭圆过点

.记椭圆离心率

关于

的函数为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 )

A.与

一一对应 B.

函数

无最小值,有最大值

C.函数是增函数 D.

函数有最小值,无最大值

13

、右图是函数

的部分图象,则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B

C

D

14

、若椭圆

)和椭圆

的焦点相同且.给出如下四个结论:

椭圆

和椭圆一定没有公共点;

②;

; ④

.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15

、三次函数

在[1,2]内恒为正值的充要条件为( )

A

. B. C

D

16、设

为不同的两点,直线

,以下命题中正确的序号为

( ).

不论

为何值,点N

都不在直线上;

,则过M,N的直线与直线平行;

,则直线经过MN的中点;

,则点M、N

在直线

的同侧且直线与线段MN的延长线相交.

A.(1)(2)(3) B.(2)(3)(4) C.(1)(3)(4) D.(1)(2)(3)(4)

三、计算题

(每空? 分,共? 分)

17、(1)对于定义在

上的函数

,满足

,求证:函数

上是减

函数;

(2)请你认真研读(1

)中命题并联系以下命题:若

是定义在

上的可导函数,满足,【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的减函数。然后填空建立一个普遍化的命题:

设是定义在

上的可导函数,,若

+,

则【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是上的减函数。

注:命题的普遍化就是从考虑一个对象过渡到考虑包含该对象的一个集合;或者从考虑一个较小的集合过渡到考虑包含该较小集合的更大集合。

(3)证明(2)中建立的普遍化命题。

18

、已知函数

,其图像记为

,若对于任意非零实数

,曲线

与其在点

处的切线交于

另一点

,曲线

与其在点

处的切线交于另一点

,线段

与曲线

所围成封闭图形的面积分别记为

,求证:

为定值;

19、自然状态下的鱼类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为了持续利用这一资源,需从宏观上考察其再生能力及捕捞强度对鱼群

总量的影响。用表示某鱼群在第

年初的总量,

,且

。不考虑其他因素,设在第

年内鱼群的繁殖

量及被捕捞量都与

成正比,死亡量与

成正比,这些比例系数依次为正数其中称为捕捞强度。

(1)

【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的关系式;

(2)设

,为了保证对任意

,都有

,则捕捞强度的最大允许值是多少?证明你

的结论。

20

、已知点

,过点

作抛物线

的切线

,切点在第二象限,如图.Ks**5u

(Ⅰ)求切点

的纵坐标;

(Ⅱ)若离心率为

的椭圆

恰好经过切点,设切线

交椭圆的另一点为

,记切线

的斜率分别为

,若

,求椭圆方程.

21、已知函数

.

(1

)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

)当

时,

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

)证明:

.

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

是圆的直径,是弦,

的平分线

交圆

于点

,交【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的延长线于点

于点

(1

)求证:

是圆

的切线;

(2

)若

,求

的值。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过点且倾斜角为,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

系,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直线

与曲线

相交于

两点;

(1)若

,求直线的倾斜角

的取值范围;

(2

)求弦

最短时直线的参数方程。

24、选修4-5 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I

)试求

的值域;

(II

)设

,若对

,恒有

成立,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以

对应的点为端点的线段。

2、

3、0.09 4、5。

二、选择题

5、 D

6、C 7、C

8、A

9、C 10、 C 11、B

12、B 13、B 14、B 15、 B 16、D

三、计算题

17、(1)证明:当时,用

乘以

,得

所以,函数

是减函数;„„„4分

(2)

是定义在上的可导函数,,

+ ,则

上的减函数。„„„.4分

(3)证明略。„„„„4分

18

、解:,函数

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联立方程组

得关于

的方程

,解之得

于是

同理

依题意

=

=

替代

替代

可得

。再考虑到

,所以

,即

为定值

19、解:(1)从第

年初到从第

年初,鱼群的繁殖量为

,被捕捞量为

,死亡量为

,依题意

(2

)若

的值使得

,由

,知

特别地有,即

,所以

,以下去证当

时,恒有

,由此确定的允许最大值是1。

①当时,结论显然成立。

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

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

2

z2=( ) z

A.1i B.1i C.1i D.1i

1.设复数z1i(i是虚数单位),则

2.已知函数f(x)xax(a6)x1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1a2 B.-3a6

C.a-1或a2 D.a-3或a6

3.某单位为了了解用电量y(千瓦时)与气温x(C)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并制作了对照表:

3

2

ˆ2,ˆaˆbxˆ中b由表中数据得线性回归方程y预测当气温为4C时,用电量约为( )

A.58千瓦时 B.66千瓦时 C.68千瓦时 D.70千瓦时

ˆ(参考公式:b

xy

ini

1

n

i

nxy

2

ˆ)

ˆybx,a

2

xinx

3

,则播下3粒种子恰有2粒发芽的概率为( ). 5

18364854A. B. C. D.

125125125125

4.某一批花生种子,若每1粒发芽的概率为

5.曲线yln(2x1)上的点到直线2xy80的最短距离是( ) A.. D.0

6.某人射击8枪命中4枪,这4枪中恰有3枪连在一起的不同种数为( ) A.720 B. 480 C.224 D.20

7.已知箱中共有6个球,其中红球、黄球、蓝球各2个.每次从该箱中取1个球 (有放回,每球取到的机会均等),共取三次.设事件A:“第一次取到的球和第二次取到的球颜色相同”,事件B:“三次取到的球颜色都相同”,则P(B|A)( ) A.

112

B. C. D.1 633

8.将甲,乙等5位同学分别保送到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三所大学就读,则每所大学至少保送一人的不同保送的方法数为( )种.

A.240 B.180 C.150 D.540

1x2

9.设k是一个正整数,1的展开式中第四项的系数为,记函数y=x与y=kx的图像

16k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为S,任取x[0,4],y[0,16],则点(x, y)恰好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

为( )

k

A.

11757

B. C. D.

6963248

10.平面几何中,有边长为a

题,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 ( ) A

,类比上述命 C

D

B

3

2

11.已知函数f(x)xaxbxc有两个极值点x1,x2,若f(x1)x1x2,则关于x的方程3(f(x))2af(x)b0的不同实根个数为( ) A.3 B.4 C.5 D.6

12.定义在(0,)上的单调递减函数f(x),若f(x)的导函数存在且满足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3f(2)2f(3) B.3f(4)4f(3) C.2f(3)3f(4) D.f(2)2f(1) 二、填空题(每题5分)

2

f(x)

x,则f'(x)

31)0.413.如果随机变量~N(1,),且P(

14.若(12x)2009a0a1x_______ . 15.

2

)=,则P(1

a1a2

2

22

a2009

的值为2009

2

a2009x2009(xR),则

3

1

3)dx___________.

2

x

16.已知a0,函数f(x)(x2ax)e,若f(x)在[1,1]上是单调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

三、解答题

17.(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

lnxk

(k为常数,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x

e

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 (1)求k的值; (2)求f(x)的单调区间;

18.(满分12分)为了解七班学生喜爱打篮球是否与性别有关,对本班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

已知在全部5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喜爱打篮球的学生的概率为.

(1)请将上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不用写计算过程); (2)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说明你的理由; (3)现从女生中抽取2人进一步调查,设其中喜爱打篮球的女生人数为,求的分布列与期望.

35

n(adbc)2

(参考公式:K,其中nabcd)

【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ab)(cd)(ac)(bd)

2

19.(满分12分)观察下列式子:1

131151117

11, ,,222222222332344

(1)由此猜想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2)请证明你的结论. 20.(满分12分)旅游公司为3个旅游团提供甲、乙、丙、丁4条旅游线路,每个旅游团任选其中一条.

(1)求3个旅游团选择3条不同的线路的概率;

(2)求恰有2条线路没有被选择的概率;

(3)设选择甲线路旅游团的个数为,求的分布列. 21.(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

1x

lnx ax

(1)若函数f(x)在[1,)上为增函数,求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当a1时,求函数f(x)在[,2]上的最值; 当a1时,对大于1的任意正整数n,试比较ln

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22.(满分10分)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直线AB过圆心O,交⊙O于A,B,直线AF交⊙O于F (不与B重合),直线l与⊙O相切于C,交AB于E,且与AF垂直,垂足为G,连结AC

.

1

2

n1

与的大小关系. n1n

求证:(1) BACCAG;

2

(2) ACAEAF.

x4costx8cos

23.(满分10分)已知曲线C1: (t为参数),C2:(为参数).

y3sinty3sin

(1)化C1,C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1上的点P对应的参数为t

2

,Q为C2上的动点,求PQ中点M到直线C3:

x32t

(t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

y2t

24.(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x)2x1x2. (1)解不等式f(x)0;

(2)若存在实数x,使得f(x)x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三)
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4-201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下)期末化学

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

23

C. 3.01×10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 g

﹣1

D. 2mol NaOH溶于1 L水中配成溶液的浓度为2 mol•L

N)是工业上冶炼黄金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生产氰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氰化钠(Na

2Na+2C+2NH3=2NaCN+3H2↑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 A. NH3 B. C和Na C. Na和NH3 D. C和NH3

3.关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托盘天平可读取到小数点后一位(以克为单位)

②托盘天平只能粗略地称量物质的质量,量筒只能粗略地量取液体的体积,严格地说,它们都不能与容量瓶﹣﹣精确仪器配套使用

③量筒内的残液必须冲洗下来,倒入容量瓶中

④称量的固体(或量取的液体)可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⑤引流时,玻璃棒不能靠在瓶口上

⑥定容摇匀后,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可再次加水补充.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4.等质量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之比为8:11 B. 密度比8:11 C. 体积比为11:8 D. 原子个数之比为11:12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盐都是强电解质

③0.5mol•L的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mol•L 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⑤ C. 只有⑤ D. 只有⑥

﹣1

﹣1

A. A B. B C. C D. D

7.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平行光照射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 B. 紫外线照射下,液态蛋白质凝固 C. 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

D. 铁遇到冷的浓硝酸溶液发生钝化

8.VL Fe2(SO4)3溶液中含有Femg,则溶液中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3+

2﹣

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③根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④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 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④⑤

10.实验室可用NaNO2+NH4Cl═NaCl+N2↑+2H2O制备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NO2发生氧化反应

B. 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C. 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 每生成1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11.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散系的分类

B.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C. 光线通过时,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则无丁达尔效应 D. 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

12.已知如下氧化还原反应2BrO3+Cl2=Br2+2ClO3 5Cl2+I2+6H2O=2HIO3+10HCl ClO3+5Cl+

+6H=3Cl2+3H2O

则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ClO3>BrO3>IO3>Cl2 B. BrO3>Cl2>ClO3>IO3

﹣﹣﹣﹣﹣﹣

C. BrO3>ClO3>Cl2>IO3 D. Cl2>BrO3>ClO3>IO3

13.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 将wg a%的NaCl溶液蒸发掉w/2g水,得到2a%的NaCl溶液

B. 将25g无水CuSO4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浓度为1mol/L

C. 将1体积c1mol/L的硫酸用水稀释为5体积,稀溶液的浓度为0.2c1mol/L D. 将5.85gNaCl晶体溶入100mL水中,制得0.1mol/L的NaCl溶液

1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Cl2与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

2+2﹣

B. H2SO4与Ba(OH)2反应:Ba+SO4═BaSO4

+﹣2+

C. 铁溶于足量的稀硝酸:3Fe+8H+2NO3═3Fe+2NO↑+4H2O

2+﹣﹣2﹣

D. 碳酸氢钙溶液跟足量烧碱溶液反应:Ca+2HCO3+2OH═CaCO3↓+CO3+2H2O

1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2﹣2﹣++

B. pH<7的溶液中:SO4、CO3、Na、K

﹣+2+2+﹣

C. 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Fe、Br

+﹣13﹣1+2﹣﹣2﹣

D. 在c(H)=1.0×10 mol•L的溶液中:Na、S、AlO2、SO3

+

【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

+

+

+

16.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

+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氧化剂是H3AsO3 ②还原性:Cl>As ③每生成7.5g As,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3mol

﹣2﹣

④M为OH ⑤SnCl6是氧化产物.

A. ①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0.2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②25℃、101kPa下,16g 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③将含0.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

④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2NA.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18.X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ag 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N+n) mol B.

(n+A) mol

n﹣

C.

(N﹣a)mol D.

(N+n) mol

19.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2AB↑+2C↑+2D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7d B. 5d C. 2.5d D. 2d

20.由CO、H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60mL,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物在101kPa,120℃下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293,则原混合气体中H2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

A. B.

C.

D.

21.下列每组的物理量,不能求物质的量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物质的粒子数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固体体积 溶质的质量分数 非标准状况物质的质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 固体密度 溶液的体积 物质的 摩尔质量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2.某同学取一定量某工厂所排废水试样,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废水试样中可能含有下表离子中若干种. 阳离子 Ba、K、NH4、Fe、Fe、X

2﹣2﹣﹣

阴离子 CO3、SO3、NO3、Y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X是H,离子Y是SO4

B. 不能确定NO3是否存在与废水中 C. 沉淀C是纯净物

D. 废水中一定存在Fe、NH4,可能存在K

二、填空题

23.智利硝石矿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式方程式为2NaIO3+5NaHSO3═3NaHSO4+2NaSO4+I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 元素被氧化, 是氧化剂.

(2)若反应中生成0.25molI2,则参加反应的氧化剂的质量为 g.

(3)若反应后还原剂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Ba(OH)2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不考虑I2的影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2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用量筒量取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所需的实验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

③下列操作导致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凹液面

2+

+

+

+

2﹣

2+

+

+

2+

3+

B、未恢复到室温就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进行定容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干燥 D、定容时仰视液面 E、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3)若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HCl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a.

b.

c.

d.

三、选做题(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25.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引发二次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中含有NOx、HCOOH、

(PAN)等二次污染物.

①1mol PAN中含有的ς键数目为 .PAN中除H外其余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5]SO4,该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中心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③相同压强下,HCOOH的沸点比CH3OCH3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

26.PM2.5微细粒子包含(NH4)2SO4、NH4NO3等.

①(NH4)2SO4晶体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 (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范德华力 e.氢键

②NH4NO3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 杂化.

27.测定大气中PM2.5的浓度方法之一是β﹣射线吸收法,β﹣射线放射源可用Kr.已知Kr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晶体中与每个Kr原子紧相邻的Kr原子有m个,晶胞中Kr原子为n个,则m/n= (填数字).

85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28.已知:芳香烃A的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B、C分子式均为C8H9Cl.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无机物已略去):

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四)
2014年沈阳市高中二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

沈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五)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第I卷(选择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

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

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

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西周地方实行的是分封制②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③“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是因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④汉代实行分封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孔子曰:“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传统在历

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对孔子所说的礼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

C.追求和谐有序的社会、有一定积极意义 D.体现了思想保守的一面

3.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

“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技术反应”的是①《海

国图志》 ②辛亥革命 ③洋务运动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

5.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

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

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

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张( )

A、继续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 D、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

6.选官是政治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下列对古代中国官员选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选拔身份低微的士人组成外朝以牵制内朝

B.九品中正制是世官制的一种,强化了中央的权力

C.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政治公平性加强

D.明朝内阁是中央级行政机构,但始终无法定地位

7.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

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

A.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

C.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8.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

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时间都有错误

9.自西汉始,皇帝就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办法要么是起用亲信近臣以架空相权,要么是

分化肢解相权,皇帝从中垂直统治。属于后者的是( )

A.汉唐 B.唐宋 C.宋元 D.明清

10.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史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

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

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 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11.史载:“始置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北宋在地方设置通判,这一职务( )

A.管理地方财政收入 B.分割知州行政权

C.监管地方司法事务 D.分割地方军事权

12.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结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 )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13.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

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

A.男尊女卑思想 B.专制王权影响 C.个人主义心理 D.家族宗法观念

14.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

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

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A.新思想的萌发 B.《资政新篇》的提出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

15.口号、宣言、论断的出现通常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以下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

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16.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

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

据此,毛泽东旨在( )

A.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B.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

C.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D.高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7.《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

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

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B.旧的思想基础得以彻底摧毁

C.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18.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

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19.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

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20.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

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 “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D.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21.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

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

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这则材料可以说明( )

①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 ②范旭东是位爱国资本家

③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④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局限是( )

A.一心“曲全邻好”,不敢轻言战事 B.“中体西用”限制了西风东渐向政治领域的扩展

C.没有通过长期努力,争取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

D.热衷于“以夷制夷”,缺乏将中国融入世界的远大目光

23.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

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市坊融为一体 ②雕版印刷首创 ③儒家信仰重建 ④世俗文学兴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

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第II卷(非选择题)

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以武力迫使朝鲜称臣纳责之后,琉球、安南、暹罗、缅甸等先后成为清朝的

朝贡国。基于中国中心和中外一统的传统理念,清朝亦曾将包括荷兰在内的西洋诸国视为朝

贡国。清朝将三跪九叩礼作为最重要的朝贡礼仪,要求所有朝贡使臣觐见时比照中国臣子行

此礼,以彰显其共主地位。清代朝贡体制主要涉及朝贡国对清廷的称臣纳贡和清廷对朝贡国

的册封赏赐两方面内容。朝贡使团在华期间的活动和清朝遣使册封朝鲜、琉球、安南三国国

王等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和礼节。清廷将“厚往薄来”的传统理念用于对外交往的具体实践,

主要手段就是开展朝贡贸易。其主体是各国使团在华朝贡期间所进行的贸易活动。 ——摘自李云泉《再论清代朝贡体制》

材料二 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对他们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

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

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是列强国

家欺负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工具,为了自己的侵略目的要求弱小国家遵守国际法,另一方面如

果涉及到列强国家的利益,即使违反国际法原则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合法的。从《南京条约》

签订开始,晚清中国也不断受到国际法的影响与冲击: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

带来了新的观念„„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初步的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

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

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

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朝贡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加以评价。(1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点,并阐述其对中国近代化

进程产生的影响。(13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掀起了关于清末预备立宪的学术争鸣。一部分学者认为,

立宪改革是清廷当权的顽固派在历史发展大势所趋和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威逼之下,被迫无奈

采取的想从君主专制改变为君主立宪制的从上而下的应变对策和拖延时局的专制改良措施,

其落后性与反动性自不待言。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清末预备立宪在国内外形势的压力下促成,

旨在巩固统治,确保君权、抵制革命。然而,其政治改革和举措却导致了清末政治权威的理

性化,政治功能的专门化以及民众政治参与的初步形成,这一明显的变化,无疑是中国政治

近代化的开端,有相当的进步性。

清末预备立宪大事年表

请结合上表及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清末预备立宪的认识。(12分) (要求:围绕清末预备立

宪运动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选做题,可以从以下三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27.((15分)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

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

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

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

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

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

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28.(15分)材料 端方在清末,绝对属于满人中的翘楚。他思想开明,又能干。早在戊戌变法中,他就是满人中不多的变法支持者。晚清预备立宪,他更是非常卖力的推动。外出考察立宪的五大臣中,他是最重要的一位。他在地方任上,一边大力改革,一边着力防范革命党,但处置起来却比较温和。若不是慈禧和光绪翘得太早,端方没了靠山,遭政敌算计,罪名是在慈禧的葬礼上沿路照相,作为满清能臣,他理应在后来的政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清王朝的倒计时的几个月,端方被重新起用,受命督办川汉、粤汉铁路,不久就赶上保路运动。他从湖广总督那里讨了一个多标的新军,入川弹压。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尽管端方刻意隐瞒武昌的消息,但他所带领的这一团士兵,还是变得躁动起来。端方闻到了气味,却无处可逃,被士兵斩首。就这样,端方成了清亡之际,名气最大的牺牲者。一个异族统治的朝代灭亡,牺牲掉的,往往是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人。

——摘自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端方作为满清能臣在晚清政治中扮演的角色。(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端方成为“牺牲者”的原因。(8分)

2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在就任民国元首之后,马上出手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先后颁布了《劝谕蒙藏令》、《蒙藏主权声明》、《劝谕汉、满、蒙、回、藏联姻令》、《恢复达赖喇嘛号令》等政令。在劝告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放弃独立的信中,袁世凯反驳哲布尊丹巴对“大清”与“中国”的刻意区分,指出:“至库伦独立,前清并未允行,中华民国亦断无允准之理。库伦本为民国领土„„甚盼熟筹利害,使我民国受于前清之领土及统治权完全无缺。”

材料二 《劝谕蒙藏令》宣布:“现在政体改建共和,五大民族,均与内地平等。务使蒙藏人民,一切公权、私权,均与内地平等,以昭大同而享幸福。”不久,袁世凯又发布命令说:“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制时代再有藩属名称。此后蒙、藏、回疆等处,自应统筹规划,以谋内政之统一,而冀民族之大同。”

——以上材料均转引自章永乐《“大妥协”: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主权连续性》

(1)依据材料概括袁世凯政府为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采取的主要对策。(9分)

(2)简要分析袁世凯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的影响。(6分)

25.(1)

高二历史答题纸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63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