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

| 高一 |

【www.guakaob.com--高一】

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一)
高一(必修1)物理教材

编者寄语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高中是人生求学阶段的重要里程,它既是初中学习

的延伸,也是大学生活的预备,因此如何度过高中的三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一名

高中阶段的物理老师,我想和即将踏入高中门槛的学生浅谈一下高中物理的有关学习。

想学好高中物理,特别是高一物理,首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初中物理是知识

型的学习,只要多做题,取得好成绩是比较容易的;高一物理是能力型的学习,特别强调注

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对初高中物理的学习类型反差,准高中生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

其次,想学好高中物理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课本的阅读,学会看书。高中物

理较为抽象,注重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比初中物理高,不能死记公式。

物理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学生预习上,作为学好物理的第一步,仔细反复阅

读课本,领会要领是极其重要的。二是学会反思,善于总结。做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

要能读懂所表达的物理情景,明白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状态。要学会分析解题的难

点,要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简单对答案。

有鉴于此,我们英联特开办了暑期高一预科班(衔接班),教研组精心编写了这套初高

中衔接教材,教材除了汇集有关高考重点、难点知识点外,还由英联教师精选的习题以及高

考真题。从而达到对学生一下五种能力的重点培养:

一、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

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理解

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

二、推理能力——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

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

出来。

三、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

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质,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

系式,并能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作出物

理结论。

五、实验能力——能根据实际要求,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观

察、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更多精彩内容,比如对于高中阶段的不同及衔接研究成果将会在暑期预科班上由教师展

开讲解,由于篇幅所限,编者只分析到这里,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及排版等各种原因书中出现

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英联教育教研组

目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 2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 4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 6

第3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9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13

第5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 17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框架) .................................................. 22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23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28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3

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 37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 42

第6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 47

第三章 相互作用(知识框架) ............................................................................. 48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 49

第2节 弹力 ................................................................................................................................................... 56

第3节 摩擦力 ............................................................................................................................................... 62

第4节 力的合成 ........................................................................................................................................... 69

第5节 力的分解 ........................................................................................................................................... 75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基本概念 质点:形状、大小可忽略不计的有质量的点 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用来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坐标系:用来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物体和质点

(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物理意义: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

(2) 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为物体的质点

a. 物体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可否视为质点的重要依据(即: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大的物体都不可视为

质点而小的都可以)

例:①地球公转:地球半径远小于地球距太阳间的距离 ,所以研究地球绕太阳太阳运动时可当作质点

②探究原子核的结构时:原子核很小,但不可视为质点

b. 同一物体在某一问题中可视为质点,而在另一问题中不一定可视为质点

例:①火车从武汉到北京运行时间:火车长度远小于武汉到北京的距离,故此时火车可视为质点

②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此时不可将火车视为质点

c. 平动的物体、转动的物体都有时可视为质点,有时不可以

例:①火车通过桥和火车跑长途路线都属平动;前者火车不可视为质点,后者火车可视为质点

②花样滑冰运动员,滑冰时有很多转动动作,在“探究她在冰面上所走路径”时可视为质点,探

究她“动作要领”时不可视为质点

二、参考系

1、 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2、 性质:(1)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2)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只是被假定不动的

(3)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即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例1、 ①“看山恰是走来迎”以船为参考系,山是运动的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以地心为参考系,因地球自转人运动的距离是地球的周长

例2、 ①甲、乙两汽车同速(v=15m/s)同向方向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汽车速度为15m/s

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速度为0

②甲、乙两汽车同速(v=15m/s)相反方向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两汽车速度分别为15m/s

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速度为30m/s

三、坐标系

定义:可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1、 一维坐标系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 二维坐标系 3、三维坐标系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经典习题

1、 关于质点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球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D.大的物体有时可以视为质点

2、2007年5月25日大阪田径赛上,“飞人”刘翔以13秒14勇夺110米栏世界冠军,取得了“四连冠”的好成绩,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世界各地的华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D.能否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3、 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神州”七号绕地球飞行时,飞船可看做质点

B.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时,子弹不可看做质点

C.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D.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电子可看做质点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

B.一乘客在车厢内走动的时候,它说车是运动的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D.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6、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

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7、 如图1-1-3所示,一根长0.8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 向下滑

动,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0.2m)

8、 小明所在学校的校门口是朝南的,他进入校门后一直向前走120米后,再向东走40米就到了他所在的

教师,请你画出他的教室所在的位置。

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二)
高一物理必修1教材详解

编者寄语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高中是人生求学阶段的重要里程,它既是初中学习

的延伸,也是大学生活的预备,因此如何度过高中的三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一名

高中阶段的物理老师,我想和即将踏入高中门槛的学生浅谈一下高中物理的有关学习。

想学好高中物理,特别是高一物理,首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初中物理是知识

型的学习,只要多做题,取得好成绩是比较容易的;高一物理是能力型的学习,特别强调注

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对初高中物理的学习类型反差,准高中生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

其次,想学好高中物理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课本的阅读,学会看书。高中物

理较为抽象,注重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比初中物理高,不能死记公式。

物理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学生预习上,作为学好物理的第一步,仔细反复阅

读课本,领会要领是极其重要的。二是学会反思,善于总结。做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

要能读懂所表达的物理情景,明白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状态。要学会分析解题的难

点,要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简单对答案。

有鉴于此,我们英联特开办了暑期高一预科班(衔接班),教研组精心编写了这套初高

中衔接教材,教材除了汇集有关高考重点、难点知识点外,还由英联教师精选的习题以及高

考真题。从而达到对学生一下五种能力的重点培养:

一、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

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理解

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

二、推理能力——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

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

出来。

三、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

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质,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

系式,并能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作出物

理结论。

五、实验能力——能根据实际要求,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观

察、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更多精彩内容,比如对于高中阶段的不同及衔接研究成果将会在暑期预科班上由教师展

开讲解,由于篇幅所限,编者只分析到这里,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及排版等各种原因书中出现

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英联教育教研组

目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 3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 4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 6

第3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9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13

第5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 17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框架) .................................................. 22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23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28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3

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 37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 42

第6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 47

第三章 相互作用(知识框架) ............................................................................. 48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 49

第2节 弹力 ................................................................................................................................................... 56

第3节 摩擦力 ............................................................................................................................................... 62

第4节 力的合成 ........................................................................................................................................... 69

第5节 力的分解 ........................................................................................................................................... 75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质点:形状、大小可忽略不计的有质量的点 基本概念 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用来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坐标系:用来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 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时间 概念对比 路程:质点实际运动的轨迹的长度;单位m。 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置的变化; 单位:m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速度、位移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时间 定义: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公式:xtxt;单位:m/s 矢量性:矢量 定义: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 速度 物理意义: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公式:

xtxt ;单位:m/s 矢量性:矢量

速率:表示速度的大小;标量。 速率 平均速率:表示某义过程中的一段路程与其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是一个标量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公式:

avtvtv0t

; 单位:m/s2 矢量性:矢量,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打点计时器分类: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振动频率:均为50Hz,即每隔0.02s打一个点 实验 纸带分析:a.可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b.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物体和质点

(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物理意义: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

(2) 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为物体的质点

a. 物体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可否视为质点的重要依据(即: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大的物体都不可视为

质点而小的都可以)

例:①地球公转:地球半径远小于地球距太阳间的距离 ,所以研究地球绕太阳太阳运动时可当作质点

②探究原子核的结构时:原子核很小,但不可视为质点

b. 同一物体在某一问题中可视为质点,而在另一问题中不一定可视为质点

例:①火车从武汉到北京运行时间:火车长度远小于武汉到北京的距离,故此时火车可视为质点

②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此时不可将火车视为质点

c. 平动的物体、转动的物体都有时可视为质点,有时不可以

例:①火车通过桥和火车跑长途路线都属平动;前者火车不可视为质点,后者火车可视为质点

②花样滑冰运动员,滑冰时有很多转动动作,在“探究她在冰面上所走路径”时可视为质点,探

究她“动作要领”时不可视为质点

二、参考系

1、 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2、 性质:(1)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2)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只是被假定不动的

(3)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即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例1、 ①“看山恰是走来迎”以船为参考系,山是运动的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以地心为参考系,因地球自转人运动的距离是地球的周长

例2、 ①甲、乙两汽车同速(v=15m/s)同向方向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汽车速度为15m/s

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速度为0

②甲、乙两汽车同速(v=15m/s)相反方向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两汽车速度分别为15m/s

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速度为30m/s

三、坐标系

定义:可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1、 一维坐标系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

2、 二维坐标系 3、三维坐标系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经典习题

1、 关于质点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球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D.大的物体有时可以视为质点

2、2007年5月25日大阪田径赛上,“飞人”刘翔以13秒14勇夺110米栏世界冠军,取得了“四连冠”的好成绩,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世界各地的华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D.能否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3、 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神州”七号绕地球飞行时,飞船可看做质点

B.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时,子弹不可看做质点

C.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D.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电子可看做质点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

B.一乘客在车厢内走动的时候,它说车是运动的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D.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6、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

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7、 如图1-1-3所示,一根长0.8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 向下滑

动,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0.2m)

8、 小明所在学校的校门口是朝南的,他进入校门后一直向前走120米后,再向东走40米就到了他所在的

【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

教师,请你画出他的教室所在的位置。

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三)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及高中所有物理教材目录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第六章 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 电流

1、电荷库仑定律

2、电场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电流和电源

5、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 磁场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2、电流的磁场

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5、磁性材料

第三章 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交变电流

4、变压器

5、高压输电

6、自感现象 涡流

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的发现

2、电磁光谱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信息化社会

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2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1、分子及其热运动

2、物体的内能

3、固体和液体

4、气体

第二章 能量的守恒与耗散

1、能量守恒定律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机的工作原理

4、热力学第二定律

5、有序、无序和熵

6、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

第三章 核能

1、放射性的发现

2、原子核的结构

3、放射性的衰变

4、裂变和聚变

5、核能的利用

第四章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热机的发展和应用

2、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

3、新能源的开发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1

第一章 电场 直流电路

1、 电场

2、 电源

3、 多用电表

4、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 电容器

第二章 磁场

1、 磁场磁性材料

2、 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

3、 洛伦兹力和显像管

第三章 电磁感应

1、 电磁感应现象

2、 感应电动势

3、 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 交变电流电机

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2、 变压器

3、 三相交变电流

第五章 电磁波通信技术

1、 电磁场电磁波

2、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

3、 电视移动电话

4、 电磁波谱

第六章 集成电路传感器

1、 晶体管

2、 集成电路

3、 电子计算机

4、 传感器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2

第一章 物体的平衡

1、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 平动和传动

3、 力矩和力偶

4、 力矩的平衡条件

5、 刚体平衡的条件

6、 物体平衡的稳定性

第二章 材料与结构

1、 物体的形变

2、 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

3、 常见承重结构

第三章 机械与传动装置

1、 常见的传动装置

2、 能自锁的传动装置

3、 液压传动

4、 常用机构

5、 机械

第四章 热机

1、 热机原理 热机效率

2、 活塞式内燃机

3、 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

4、 喷气发动机

第五章 制冷机

1、 制冷机的原理

2、 电冰箱

3、 空调器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3

第一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 折射率

2、 全反射 光导纤维

3、 棱镜和透镜

4、 透镜成像规律

5、 透镜成像公式

第二章 常用光学仪器

1、 眼睛

2、 显微镜和望远镜

3、 照相机

第三章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

1、 机械波的稍微和干涉

2、 光的干涉

3、 光的衍射

4、 光的偏振

第四章 光源与激光

1、 光源

2、 常用照明光源

3、 激光

4、 激光的应用

第五章 放射性与原子核

1、 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结构

2、 原子核衰变

3、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4、 射线的探测和防护

第六章 核能与反应堆技术

1、 核反应和核能

2、 核列变和裂变反应堆

3、 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 电容器与电容

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二章 恒定电流

1 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2 电动势

3 欧姆定律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电阻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四)
高一(必修1)物理教材

编者寄语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高中是人生求学阶段的重要里程,它既是初中学习

的延伸,也是大学生活的预备,因此如何度过高中的三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一名

高中阶段的物理老师,我想和即将踏入高中门槛的学生浅谈一下高中物理的有关学习。

想学好高中物理,特别是高一物理,首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初中物理是知识

型的学习,只要多做题,取得好成绩是比较容易的;高一物理是能力型的学习,特别强调注

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对初高中物理的学习类型反差,准高中生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

其次,想学好高中物理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课本的阅读,学会看书。高中物

理较为抽象,注重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比初中物理高,不能死记公式。

物理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学生预习上,作为学好物理的第一步,仔细反复阅

读课本,领会要领是极其重要的。二是学会反思,善于总结。做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

要能读懂所表达的物理情景,明白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状态。要学会分析解题的难

点,要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简单对答案。

有鉴于此,我们英联特开办了暑期高一预科班(衔接班),教研组精心编写了这套初高

中衔接教材,教材除了汇集有关高考重点、难点知识点外,还由英联教师精选的习题以及高

考真题。从而达到对学生一下五种能力的重点培养:

一、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

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理解

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

二、推理能力——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

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

出来。

三、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

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质,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

系式,并能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作出物

理结论。

五、实验能力——能根据实际要求,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观

察、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更多精彩内容,比如对于高中阶段的不同及衔接研究成果将会在暑期预科班上由教师展

开讲解,由于篇幅所限,编者只分析到这里,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及排版等各种原因书中出现

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英联教育教研组

目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 3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 4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 6

第3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9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13

第5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 17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框架) .................................................. 22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23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28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3

第4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 37

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 42

第6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 47

第三章 相互作用(知识框架) ............................................................................. 48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 49

第2节 弹力 ................................................................................................................................................... 56

第3节 摩擦力 ............................................................................................................................................... 62

第4节 力的合成 ........................................................................................................................................... 69

第5节 力的分解 ........................................................................................................................................... 75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质点:形状、大小可忽略不计的有质量的点 基本概念 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用来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坐标系:用来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 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时间 概念对比 路程:质点实际运动的轨迹的长度;单位m。 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置的变化; 单位:m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速度、位移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时间 定义: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公式:xtxt;单位:m/s 矢量性:矢量 定义: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 速度 物理意义: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公式:

xtxt ;单位:m/s 矢量性:矢量

速率:表示速度的大小;标量。 速率 平均速率:表示某义过程中的一段路程与其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是一个标量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 公式:

avtvtv0t

; 单位:m/s2 矢量性:矢量,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打点计时器分类: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振动频率:均为50Hz,即每隔0.02s打一个点 实验 纸带分析:a.可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b.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物体和质点

(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物理意义: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

(2) 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为物体的质点

a. 物体的大小不是判断物体可否视为质点的重要依据(即: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大的物体都不可视为

质点而小的都可以)

例:①地球公转:地球半径远小于地球距太阳间的距离 ,所以研究地球绕太阳太阳运动时可当作质点

②探究原子核的结构时:原子核很小,但不可视为质点

b. 同一物体在某一问题中可视为质点,而在另一问题中不一定可视为质点

例:①火车从武汉到北京运行时间:火车长度远小于武汉到北京的距离,故此时火车可视为质点

②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此时不可将火车视为质点

c. 平动的物体、转动的物体都有时可视为质点,有时不可以

例:①火车通过桥和火车跑长途路线都属平动;前者火车不可视为质点,后者火车可视为质点

②花样滑冰运动员,滑冰时有很多转动动作,在“探究她在冰面上所走路径”时可视为质点,探

究她“动作要领”时不可视为质点

二、参考系

1、 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2、 性质:(1)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2)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只是被假定不动的

(3)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即同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例1、 ①“看山恰是走来迎”以船为参考系,山是运动的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以地心为参考系,因地球自转人运动的距离是地球的周长

例2、 ①甲、乙两汽车同速(v=15m/s)同向方向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汽车速度为15m/s

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速度为0

②甲、乙两汽车同速(v=15m/s)相反方向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甲、乙两汽车速度分别为15m/s

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速度为30m/s

三、坐标系

定义:可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1、 一维坐标系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 二维坐标系 3、三维坐标系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经典习题

1、 关于质点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球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C.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D.大的物体有时可以视为质点

2、2007年5月25日大阪田径赛上,“飞人”刘翔以13秒14勇夺110米栏世界冠军,取得了“四连冠”的好成绩,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世界各地的华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

D.能否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3、 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神州”七号绕地球飞行时,飞船可看做质点

B.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时,子弹不可看做质点

C.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D.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电子可看做质点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选作参考系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

B.一乘客在车厢内走动的时候,它说车是运动的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D.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6、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

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7、 如图1-1-3所示,一根长0.8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 向下滑

动,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0.2m)

8、 小明所在学校的校门口是朝南的,他进入校门后一直向前走120米后,再向东走40米就到了他所在的

教师,请你画出他的教室所在的位置。

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五)
人教版高中物理目录(必修版新教材课本目录)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第六章 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 电流

1、电荷库仑定律

2、电场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电流和电源

5、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 磁场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2、电流的磁场

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5、磁性材料

第三章 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交变电流

4、变压器

5、高压输电

6、自感现象 涡流

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的发现

2、电磁光谱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信息化社会

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2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

1、分子及其热运动

2、物体的内能

3、固体和液体

4、气体

第二章 能量的守恒与耗散

1、能量守恒定律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机的工作原理

4、热力学第二定律

5、有序、无序和熵

6、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

第三章 核能

1、放射性的发现

2、原子核的结构

3、放射性的衰变

4、裂变和聚变

5、核能的利用

第四章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热机的发展和应用

2、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

3、新能源的开发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1

第一章 电场 直流电路

1、 电场

2、 电源

3、 多用电表

4、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 电容器

第二章 磁场

1、 磁场磁性材料

2、 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

3、 洛伦兹力和显像管

第三章 电磁感应

1、 电磁感应现象

2、 感应电动势

3、 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 交变电流电机

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2、 变压器

3、 三相交变电流

第五章 电磁波通信技术

1、 电磁场电磁波

2、 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

3、 电视移动电话

4、 电磁波谱

第六章 集成电路传感器

1、 晶体管

2、 集成电路

3、 电子计算机

4、 传感器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2

第一章 物体的平衡

1、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 平动和传动

3、 力矩和力偶

4、 力矩的平衡条件

5、 刚体平衡的条件

6、 物体平衡的稳定性

第二章 材料与结构

1、 物体的形变

2、 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

3、 常见承重结构

第三章 机械与传动装置

1、 常见的传动装置

2、 能自锁的传动装置

3、 液压传动

4、 常用机构

5、 机械

第四章 热机

1、 热机原理 热机效率

2、 活塞式内燃机

3、 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

4、 喷气发动机

第五章 制冷机

1、 制冷机的原理

2、 电冰箱

3、 空调器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3

第一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 折射率

2、 全反射 光导纤维

3、 棱镜和透镜

4、 透镜成像规律

5、 透镜成像公式

第二章 常用光学仪器

1、 眼睛

2、 显微镜和望远镜

3、 照相机

第三章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 机械波的稍微和干涉

2、 光的干涉

3、 光的衍射

4、 光的偏振

第四章 光源与激光

1、 光源

2、 常用照明光源

3、 激光

4、 激光的应用

第五章 放射性与原子核

1、 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结构

2、 原子核衰变

3、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4、 射线的探测和防护

第六章 核能与反应堆技术

1、 核反应和核能

2、 核列变和裂变反应堆

3、 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 电容器与电容

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二章 恒定电流

1 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2 电动势

3 欧姆定律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电阻定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641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