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2高期末答案

| 高二 |

【www.guakaob.com--高二】

息县2高期末答案(一)
息县二高2014-2015高二政治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上期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题

说明:本卷满分100分,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范围:1-6课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眼睛红了,心就黑了”等央视春晚热词成为的流行语,这些热词往往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它们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回答1~2题。

1·热词往往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说明 ( )

①成为流行语的热词就是科学②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③对生活的哲学思考都是正确的④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心红眼黑很正常,眼红心黑就反常”。有的贪宫眼变红心变黑,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贪;而更多官员眼睛永远是黑的,心永远是红的,以人为本,公正廉洁。上述观点可以看出 ( ) ①官员眼睛与心的黑红决定着官员是否公正廉洁②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③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④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命由天定 C.人定胜天 D.一切从实际出发

4.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其最基本的属性是(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实践性 D.革命性

5.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分别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从哲学上看,“心想事成”与“天命难违”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C.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7·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 ( )

①形而上学②主观唯心主义③辩证法④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世界的发展是在‘绝对精神’中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

A.相对主义 唯心主义 辩证法 B.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辩证法

9.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这说明真正的哲学( )

①都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②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③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 ( )

A·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它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

①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④是永恒不变的科学理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C.“改变世界”、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D.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13·唐朝诗人赵嘏写有一首情味隽永的诗《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对该诗蕴含的哲理分析最恰当的是 (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4.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著努力和勤奋

15.“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6.芝诺认为,飞矢在飞行的过程中,因其每个瞬间都是相对静止的,因此飞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静止不动的。下列对芝诺的“飞矢不动”说评价正确的是( )

①承认了事物包含相对静止的一面②承认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③否认了飞矢在同一瞬间离开这一点向新的一点运动的趋势④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不动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息县2高期末答案】

17.北京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为了增加降水量,有关部门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多次在北部山区成功实施了人工降雨。这一事实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 )

A.创造规律,改造自然 B.创造和利用客观规律

C.创造条件,利用规律 D.认识和改造客观规律

18.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如果想摆脱某些思绪,最好回忆一件永久的事情;想停止某些想法最好的办法是想想其他事情,尤其是发生在许久之前,或者文化差异大、空间距离远的事。这进一步佐证了 ( )

A.认识基于对过去的回忆 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C.认识基于对过去的忘却 D.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19.《左传·曹刿论战》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从哲学上看,“一鼓作气,再而惑三而竭”说的是( )

A.哲学是指导处理实践的艺术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D.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20.下列观点体现—切从实际出发的有( )

①因地制宜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③拔苗助长④刻舟求剑⑤照搬照抄

A.①③⑤ B.①② C.③④⑤ D.②⑤

21·我国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的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只要实践就能获得真知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以下活动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教授研究小组的科研活动②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③某教师的教学活动④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 ⑤“嫦娥三号”探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23.“梦想是海市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24.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关键词也相应地发生了由“适度从紧的”,到“适度宽松的”,再到“稳健的”变化。从哲学上看,这种变化体现了 (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在实践中总是要不断地被否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偶然间想起老同学,就习惯性地打开空间,然而上面显示:“主人设置了权限,您可通过以下方式访问”,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之所以“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 )

①世界上的事物是瞬息万变,无法捉摸的②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③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7.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总死亡率(数)与气温的关系曲线多呈U形或V形,说明高温或低温都可使死亡率(数)增加。这说明( )

A.事物的联系时具体的,无条件的 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联系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法改变的

28.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木桶理论”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真理是( )

①客观的②具体的③因人而异的④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9.专家指出,全球已进入地震多发期。当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世人还在为地震所困扰。这说明( )

①有些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目前还不能预知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认识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④人类认识活动永无止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求真是新闻工作者永远的价值追求。但真相往往不是漂在水上的油花,也不是清澈溪流中触手可及的卵石,很多时候,它就像原始森林里来去无形的灵狐,只有穷追不舍的猎手,才可能发现它的踪迹。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一个过程②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③真理是抽象的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④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新闻的发源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31.(8分)2013年11月9日到11月1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在利益

群体纷杂、利益神突纠结的当下,代表委员们若要深入了解民情,就不仅要在庙堂之上以笔议政、以嘴议政,更应该深入江湖田野先期“以脚议政”。有些代表委员也愿意发言,愿意为民众说话,但他们往往不到底层调查,不亲近最基层的民众,不了解最基本的实际,这样的发言和提案往往可能有更糟糕的效果,所谓的清谈误国,指的就是这样一种不重视调查、脱离实践经验的夸夸其谈。代表委员只有“以脚议政”,才能更好地在“两会”这个言论平台上“以嘴议政”。实际上现实中的长官意志和拍脑袋决策屡见不鲜,原因正在于官员有意远商江湖,不能“与民同乐”。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基本派别的知识,简要分析“拍脑袋决策”和“以脚议政”各自所属的阵营。

32.(10分)突如其来的贺江水体污染事件再次昭示,拒绝“污染经济”刻不容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截至2013年7月6日晚的监测数据显示,有的江段镉浓度超标5.6倍,严重威胁沿江群众饮用水安全。在7月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贺州市相关负责人称,已基本找到污染源。位于贺州市贺江马尾河江段沿岸的部分企业虽然已经“人走厂停”,但流出来的污水中重金属仍然超标。当地政府正在逐家排查这些企业.以锁定“元凶”。在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方面,我们只有用制度管人,按法治办事,才能规范大家的行为。 联系材料,分析政府在应对污染问题上应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33.(9分)材料 在7 000米级海试的六次下潜试验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 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 062米。这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

有人认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成功,表明人能够摆脱规律的制约。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3.(9分)2013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2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

34.(13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样发展的。

31.(1)从哲学基本派别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4分)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以脚议政”属于唯物主义。(2分)

(3)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丽是意识决定物质。“拍脑袋决策”属于唯心主义。(2分)

32.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面对污染,要制定科学的防治制度。(3分)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面对污染,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人民利益。(3分)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治理污染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客观条件.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环境,把两者结合起来。(4分)

32.(1)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成功,是我们充分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结果。

(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因此,认为人能够摆脱规律是错误的。

33.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3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3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施,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3分)

34.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根据文化建设实际,解放思想,不断实现文化建设构想的发展。(3分)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我国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深入认识和把握文化建设规律,从而推动文化建设构想的发展。(3分)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不同时期文化建设有不同特点、从而形成了相应的指导思想,推动了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3分)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国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思路,实现了文化建设构想的发展。从十六大到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 强国”战略的提出,是逐步积累发展的过程。(4分)

息县2高期末答案(二)
息县三高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息县三高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出题人:张赵燕 审题人:马丹华 试做人:刘影 2015-12-16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请完成1-3题(9分)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性,但距离周国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在魏

晋南北朝年间,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长一笔这样的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

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可缺少,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日复一日的临摹、书写,培育了中国古人最早的美学情趣,甚至成为一种人格训练。

所谓“字如其人”,虽然后来多从道德层面解读,但其本意仍是强调一种认真的精神,写字如是,做人亦如是。 (节选自《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用来说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的,我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了解“汉字是方块字”的部分原因。

B.唐朝时选拔人才重视书法,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几经发展,成为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必遵的书写正体。

C.古人写字,不仅讲求通篇的气势,而且讲求每一笔的手势动作,即把字写“活”,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

D.在书写上,要达成气韵生动的功力,就必须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训练也成为一种人格训练,体现了一种认真的精神。

2.下列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块字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B.甲骨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春秋战国时,汉字完成了字形从圆润瘦长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转变。

C.秦朝时,小篆为正体字,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

D.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要求书写连贯,下笔不悔,一气呵成。这是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这种审美追求并没有因书写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B.虽然草书是“龙飞凤舞”的形态,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是工整的,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写得规规矩矩。

C.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如果学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发展。

D.干禄字楷书在明朝时被称为“台阁体”,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虽端庄秀丽,但写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坏了书法对“势”的追求。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若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赵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贯高事..

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臵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

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言出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注】① 虫出:指死不得葬。 ——《史记〃田叔列传》

4.对下面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祖箕踞骂之 箕踞:指傲慢的坐姿

B.王长者,不倍德 倍:背离,背叛

C.微陛下,臣等当虫出 微:无,没有

D.士争临城死敌 敌:敌人,仇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长者,既可以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指德高望重的人。

B.赭(zhě)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又指囚犯,罪人。

C.髡(kūn)钳,古代刑罚名,谓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如 “孟舒自髡钳 “就是孟舒自己剃光头发、脖子带锁。

D.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表授予官职的“除、授、拜”等;表罢免官职的“罢、免”等;表提升官职的“拔、迁、左迁”等。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田叔为人严谨廉洁乐观,喜爱与他人交往。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

C.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在起用孟舒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既了解他在高祖时的作为,也通过田叔证实了孟舒确为长者,然后方任命他为云中太守。

D.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5分)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8.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5分) 9.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构思巧妙,上阕着重写景,下阕重在抒情。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激愤神态和肖像描写,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 , 。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

三、传记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陈复礼:耄耋大师赤子情

刘伟忠

陈复礼先生是著名的世界摄影大师,与吴印成先生、郎静山先生并称摄影界“华夏三老”。陈老今年97岁高龄,从事摄影长达六十多年。他的摄影艺术成就得到了海内外文艺界的广泛认可,饮誉无数。199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专门召开陈复礼摄影艺术研讨会。“年方十八高大全,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其中下阕回忆抒情的领起句是: “ , 。”

这是当时中国摄影界给予陈复礼的集体评价。那一年,陈复礼80岁。

1916年7月20日,陈复礼出生在广东潮安县官塘镇石湖村,其父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陈复礼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一方面具有天然的艺术基因,一方面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复礼八岁启蒙,上了六年小学后,又读了一年私塾,读完了《论语》、《孟子》、《左传》等诸多古籍经典。1931年,15岁的陈复礼就读于潮州韩山“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又称韩山师范,以“总评甲等”的成绩毕业。之后遭逢战乱,“过番”①东南亚,泰国求亲,越南靠友,后又辗转老挝、柬埔寨。直至中年移居香港,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陈复礼回忆说: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后来在一本法国杂志上看到了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也可以如此富有画意,便开始对摄影着迷。画画需要安稳的环境,而摄影却比较灵活,比较适合他当时的生活状态。

【息县2高期末答案】

“诗情画意王摩诘,镜里丹青复礼陈。”这是原广东省委书记王匡对陈复礼的评价。王匡认为,正如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中渗透着画意一样,陈复礼的镜头下散发着浓厚的丹青气息。他将中国画运用空白和墨线来区分物体的方法融入摄影,在黑白摄影中,运用单色来表现被拍摄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虚实相间、藏露结合的精华。

在风光摄影彰显中国画意的基础上,陈老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配套元素,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的方式融入到照片中。他的许多摄影作品,还以著名诗词或化用诗词来命名。这个时候,“中国画意”已经不足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而只能形容为“中国气派”。

高扬着“中国气派”的旗帜.沿着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路阔步向前,陈复礼收获了他的另一大发明——“影画合璧”。所谓影画合璧,在兼具中国画意、书法、诗词、篆刻等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绘画题材与照片题材有机融合,成为一幅新的合璧作品。陈复礼先后与李可染、吴作人、刘海粟、启功、古元、范曾、黄胄、李苦禅、黄永玉、程十发等20多位书画名家合作“影画合璧”作品。现在,参与合作的书画家很多已经故去,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变得更加珍贵。

在早期作品中,陈复礼通过摄影镜头表现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和寄望,也寄托着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他的代表作之一《战争与和平》,以铁丝网中的鸽子为主角,配以布满乌云的天空背景。其子陈惊雄说:“这与父亲的经历也是紧密相关的。日本侵华战争迫使他背井离乡,日本侵入泰国迫使他辗转越南,在越南又赶上越法之战,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通过镜头表现出来

息县2高期末答案(三)
息县二高2013届高三上期月考一

息县二高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100分 组题:黄霁;审题:化学备课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Na -23 Cl-35.5 Al-27 Fe-56 Cu-64 Fe--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息县2高期末答案】

1. 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

的是( )

2.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①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A.只有②⑥ B.只有②⑤ C.只有①②⑤⑥ D.只有②③④⑤

3.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

[来源:学科网]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右图所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3A.7.1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6.02×10

23B.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0×6.02×10

C.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为0.5×6.02

23×10

13+23D.VLa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若Fe的数目为6.02×10,则Cl的数目大于3×6.02×

2310

-35.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a×100% Vρ-a

1 000a-1 mol·L 17 V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000b--1C.溶液中c(OH) mol·L V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6.已知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物都属于电解质 B.HCl全部发生氧化反应

C.该反应表明氧化性KClO3比Cl2强 D.1mol KClO3在反应中得到6mole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OH===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H2↑

8.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Fe、Al、ClO、Cl

++-2+3+-- +3+---2--3+--B.K、Cu、OH、NO3 2++2-2-+2+--C.NH4、Na、Br、SO4 D.Mg、H、SiO3、SO4

9.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10.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11.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息县2高期末答案】

-1-112. 0.6mol·LFe2(SO4)3和1.2mol·LCuSO4的混合溶液200mL,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

测得溶液中Fe与Cu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为( )

A.0.16mol B.0.22mol C.0.30mol D.0.48mol

13.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

产物全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开始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16.4g【息县2高期末答案】

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生成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

D.标况下产物NO的体积为22.4 L

-12+2+

-115. 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Fe(NO3)3

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

16.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5.6 g Fe粉,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50 mL0.5mol·LKNO3

溶液,恰好反应完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FeSO4 + KNO3 + H2SO4= K2SO4 + Fe2(SO4)3+ NxOy + 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

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

D.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计量数是:8、2、5、1、4、1、5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7.(10分)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某学生按下

列操作做一个实验: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的KBr溶液、KI(含淀粉) 溶液、NaOH(含酚酞)溶液、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下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

( 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

O )

(1)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d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当有0.224 L Cl2被NaOH溶液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4)通过该实验能否比较Cl2、FeCl3、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 (填“能”

息县2高期末答案(四)
2011—2012学年度息县二高高一上学期期末全真模拟考试(1)

2011—2012学年度息县二高高一上学期期末全真模拟考试(1)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命题:高一物理备课组)

一、选择题:(本题共12×4分=48分。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N/kg =1m/s2

D.“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在上滑 过程受到的力有( )

A.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3、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D.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4、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加速度数值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5、一个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1:22:32,1:2:3 B.1:23:33,1:22:32 C.1:2:3,1:1:1 D.1:3:5,1:2:3

6、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已知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由图可知

A、两个质点一定从同一位置出发 B、两个质点一定同时静止开始运动 C、t2秒末两质点相遇 D、0~t2秒时间内B质点一直领先A

7、为了求得楼房的高度,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个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

A.石块下落第一秒所用的时间 B.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位移 C.石块落地前最后1s内的 D.石块通过最后1m位移的时间

8、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

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C.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9、如下图所示,位于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m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息县2高期末答案】

已知物块

m沿斜面加速下滑. 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A.一定变小 B.一定变大

C.一定不变 D.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平行斜面的细线连接置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若斜面向左做加速运动,当物体刚脱离斜面时,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A. gsinθ B.g cos θ C.g tan θ D.g cotθ

11、如图所示,升降机内的水平地板上,用轻弹簧连接一个的物体,弹簧处于拉伸

状态,当升降机以速度v向下做匀速运动时,物体恰好能静止在地板上,若突然发现物体在升降机内向右运动,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保持原来匀速运动 B.向下做加速运动 C.向下做减速运动 D.已停止不动 1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倒“日”字木框中间套有一质量为m的圆环静止放在水平面上, 现给圆环一向上初速度V,当圆环向上运动过程中,木框恰好对地面无压力,则此时圆环的 加速度为( )

A 0 B g C Mg/m D (m+M)g/m 二、实验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3、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实验时,F1

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与F2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力,则下图中各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1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

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实验数据如图,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打D点时速度大小为 m/s。加速度方向 为 (填向左、向右)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一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 拉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计算题 15、(7分)光滑半球固定在水平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有一定滑轮,一根轻绳跨过滑轮

将一小球从图13所示的A位置开始缓慢拉至B位置。试判断:在此过程中,绳子的拉力T和球面支持力N怎样变化?

16、(8分)客车以v = 20 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同轨道的正前方s = 120 m处有一列货车正以v0 = 6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于是客车紧急刹车,若客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 1m/s2,做匀减速运动,问: (1)客车是否会与货车相撞?

(2)若会相撞,则在什么时刻相撞?客车位移为多少?若不相撞,则客车与货车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17、(10分)一质量为M,倾角为的楔形木块,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一质量

为m的物块,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F推楔形木块,如右图所示。求水平力F的大小等于多少?

18、(12分)商场工作人员拉着质量m=20kg的木箱沿水平地面运动。若

用F1=100N的水平力拉木箱,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F2=150N、与水平方向成53°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于静止的木箱上,如图11所示。已知sin53°=0.80,cos53°=0.6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F2作用在木箱上时,木箱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F2作用在木箱上4.0s时间内木箱移动的距离。

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1、ACD 2、D3、D 4、B5、B6、BD 7、BCD 8、BCD 9、B10、D11、B 12D 二、实验,探究题 13、AC 14、(1)0.510 0.747 向左 (2)没有平衡摩擦力 三、计算题

15、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 (1分) 由于小球缓慢移动,故小球受力合力为零

由数学知识可得△ABC与△01A0相似 (2分) 有 010/G=L/T (1分) 因010、G大小不改变 L减小 所以T减小 (1分) 有 010/G=R/FN (1分) 因010、G、 R大小都不改变 所以FN不变 (1分) 16、(1)设经时间t客车速度与货车相等, 则:

(2

分)

2分)

(1

分)

(1

分)

(2

(2)经分析客车速度与货车相等时距离最小,分)

17、解:对m和M整体研究:在竖直方向是平衡状态,受重力(M+m)g,受地面支持力FN,且=(M+m)g。水平方向向左匀加速运动,受向左推力F和向右滑动摩擦力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m)a……。 2分

再对m进行研究:受重力mg,斜面支持力Q,由于M和m一起向左加速而相对静止,则 2分 mg与Q合力向左,且合力等于ma。如图,由数学知识可知m g·tgm·a,

即ag·tg, 2分

再对M和m整体:由于f=μ(M+m)g, 2分 将a代入,得 F 2分 (mM)g·tg(mM)g。18、解:(1)由于木箱在水平拉力下匀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1-μmg=0 解得:μ=

=0.5 (2分)



(2)受力分析图正确 给1分

将F2沿着水平与竖直方向分解,F2沿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量分别为 F2x = F2 cos53° F2y = F2 sin53° (2分) 木箱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 FN=mg-F2y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2x-μFN=ma (2分) 解得木箱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2.5 m/s2 (2分) (3)根据运动学公式,木箱的位移

=20m (2分)

息县2高期末答案(五)
息县二高2009—2010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息县二高2009—2010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语 文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注意事项:

1

2

3.本卷共15

一.(45分,每小题1Agě) àng)

Bqiú) ng)

C î)

Dqiān)诚 í)

答案:B A..liáo 2( B )

A.愁怨 分辩 精粹

C.赋予 (摩) 优雅 韵角 D.班机(级) 木呐 执著 迷盲(茫)

3 D )

A,叫人难以捉摸。当然....

翻云覆雨: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简化,比喻反复无常,善于耍手段弄权术.

3。 ....

不堪设想: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

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以待毙,就让我们勤奋....

学习。(坐以待毙: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

D.月明星稀,鸦雀无声,院子外的一只不知名的鸟,被明亮的月光惊醒,扑啦....

啦扇动着翅膀绕树盘旋。(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其实相当于否定词,意思是不能做的,句中重复使用后,又用了“不可”,造成三复否定,语意费解。修改方法有两种:(1)把“一忌”、“二忌”、“三忌”中的“忌”去掉;(2)把所有的“不可”去掉。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去掉“不再”)

C.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弄虚做假的现象.主干为:环节是现象.显然宾语不当.应改为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做假现象的环节.)

D种况味,一种情趣。

5、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1)她艰难的命运、 愈加鲜明深刻。

(2)我的手依依不舍地留恋罗马及后期的逼真的大理石雕刻,我的手抚摸遍了米开朗基罗的感人的英勇的摩西石雕像,我感知到罗丹的力量,我敬畏哥特人对于木刻的 。

(3)在我一生漫长的黑夜里,我读过的书和人们读给我听的那些书,已经成为了一座辉煌的巨大灯塔,为我

A.坚韧 虔诚 指示 B.坚忍 虔诚

C.坚忍 真诚 揭示 D.坚韧 真诚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挥斥方遒 .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C.百舸争流 .

D 7 )

A.“丁香”是中国古典诗句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代表美丽、哀愁。

B.

C.

D

8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是为了说明( )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9、下列对四部史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643928.html